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

篇1

2、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

3、抓好永续增收产业,推进长久富余之道。

4、抓好入户调查基础工作,准确核定贫困人口情况。

5、整村推进展新貌,产业扶贫促增收。

6、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7、栽上“摇钱树”,养上“下蛋鸡”,走上“致富路”。

8、以人为本建新村,产业扶贫奔小康。

9、以积极的态度、得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10、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11、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12、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

13、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14、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15、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16、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

17、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是咱们脱贫致富的贴心。

18、守住生态底线,建好扶贫产业。

19、认真落实“扶贫十法”,全面加快致富步伐。

20、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

21、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2、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建设幸福乡村。

2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24、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25、农村低保保民生,扶贫政策脱贫困。

26、落实每个阶段任务,抓好每个环节工作。

27、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28、扩大农村低保,落实扶贫政策。

29、开发扶贫,重在执行。

30、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扶贫攻坚硬仗。

31、结对帮扶,一户一策,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32、建好水、电、路、讯、房,提升科、教、文、卫、保。

33、坚持走科学发展式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34、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35、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

36、家家种上大棚菜,致富路上大步迈。

37、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3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39、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扶贫开发坚强战斗堡垒。

40、基础设施跨大步、特色产业上水平、生态环境争一流、农民素质大提升。

4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42、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

43、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44、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

45、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46、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47、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48、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49、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50、扶贫开发,幸福万家。

51、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52、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

53、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54、大力发展扶贫合作经济组织。

55、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56、打造扶贫示范带,典型引路脱贫快。

57、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二年内基本消除贫困。

58、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59、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60、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61、创新机制抓扶贫,开拓新路奔小康。

62、产业扶贫促贫困户增收。

63、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

64、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65、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政策送进家。

66、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67、“两项制度”暖人心,党的方略惠人民。

68、 一户一策,脱贫致富。

6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70、 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71、 提升素质,当地就业。

72、 四化同步,减贫增收。

73、 勤劳可致富,扶贫来帮助。

74、 六大行动,情倾民生。

篇2

青壮年外出务工

新农村谁来建设

农民进城打工,在当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办法,也是农村改变贫困一项措施。但从长远来看,弊端甚多,特别是大批农民工进城,使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有的农村已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

笔者在西安市长安区调查过几个村委会所管辖的村组,如杨庄乡南佛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800余人,其中有55%的人出外打工。第一组170人,在外务工者多达102人,第二组130人,在外务工者75人,第三组150人在外务工者多达110人;再以侯官寨村为例,该村共有4000余人,10个村民小组。第二、三小组约三四百人,出外打工者60%以上。从整体来看,各村基本等同,55%~60%的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80%以上劳力都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多在大中城市。18~50岁的有劳动能力者全部离家出走,除留守的上学儿童和老弱病残者外,青壮年几乎寥寥无几。以四口之家为例,除上学的孩子外,几乎只留一个老人看家,有的倾家而出,大门落锁,只是夏秋收获庄稼时才回来两次,基本是常年在外。村上如遇婚丧大事,过去是乡党帮忙,不存在什么问题,可现在大变了样儿,因为劳动力全出外务工,几乎无人帮忙应酬,老人去世后挖墓呀、抬棺下葬呀,都成了头疼的事,就是雇人也相当难,出了高价钱,还得到处找人。面对此情此景,许多老人谈起来难免有些悲哀。

要建设新农村,没有劳动力怎行?长此下去,谁来发展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这是个关系下几代的问题,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大局。人力资源的流失,给新农村建设增加了难度。如果只顾目前的收益,鼓动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挣现钱,而忽视了农村长远的规划发展,忽视了农村的基本建设,忽视了农业的增收和庄稼的技术革新,到头来还是摆脱不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现在的农村,尽管路修宽了,也变成了水泥路面,新房也盖得多了,看上去似乎很不错。可大多数村子是有房子无人,村子里没有人气,没有旺气,没有灵气,新农村建设缺乏持久发展的人力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不是吹起来的,是靠人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我们这些年总讲“以人为本”,农村缺乏了人和人才,自然无法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要建设好新农村,自然要留住青壮年劳力,在农村共谋发展大局。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北京的韩村河等,在全国有6000个,都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共同致富进入小康的榜样,他们发展得这么好,就是“以人为本”,加上好的领导,好的政策,才大有作为。而不一定都要出去打工才能致富,打工这是一条临时解决贫困的办法,政府不应大力提倡,而要做长远打算,要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引导部分有知识的农民回乡发展科技农业,以增加收入。

发展科技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面对我国人均土地日益减少的现状,要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如果不在高产上下工夫,一遇荒年和战争,就很难维持下去;面对国际国内粮价上涨、粮荒时刻逼近的现实,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城市的压力,放松了农业生产。现在不是精耕细作、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而是够吃就行,很难抵御荒年、满足特殊年代的生活需求。劳动力的大量外出造成了荒地多,耕作粗糙,许多农田草和麦子并齐,有的甚至草比青苗还多,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那么,如何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留住劳力在农村发展生产,走富裕之路,特提出以下建议,供政府决策时参考。

1.民以食为天,土地又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础。在现有耕地保有量减少、违规违法用地问题突出情况下,要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破解农村发展瓶颈,就要发展生产,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2.以村为基础,统一规划,走集体化的路子,统一经营,分组承包,把责任田的管理落实到户。在引进优良品种、精耕细作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使粮油的生产达到一个新的台阶。这就要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既实现自给有余,又满足市场需求,使每家每户平均有1~2年的存粮。

3.合理规划村组劳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开设作坊,兴办厂子,走农林牧副齐发展的路子,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办渔业养殖、蚕业养殖,豆制品加工,实现一条龙式经营,形成产业链,扩大就业门路,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尽量减少劳动力外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的作用,扩大创新门路。

4.培训一批中青年骨干,作为技术能手,深入田间管理,每个村建立果林、大棚菜基地,做大做强产业结构,带领农民致富路上奔小康。要投资少、起点高,定指标、有实效,定期检查,不流于形式,互相监督,落实责任目标。

5.组织一部分能人外出,作好采购、销售服务,收集产业信息,扩大经营品种,联系外商投资建厂办店,在条件成熟村子,可互相联产,扩大经营场地,走市场化的路子,延伸产品营销领域,实现好的经济效益。

6.改造村容面貌,打造旅游品牌,利用当地庙会等人文特点,开办农家乐,吸纳游客,增加经济收入。

7.组织部分劳力,开展技术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开办建筑业和粮油加工、外出包工,为壮大集体经济发挥特长,贯彻按劳分配,实现集体、个人双受益。

8.组织妇女开展多种副业,如刺绣、编织等,联系外商,扩大经销门路,把闲散劳力组织起来,使她们有任务、有目标、有收入,打消外出的念头,确实把劳力留在农村大展鸿图。

9.开办文化园地,组织青少年开办舞会、演唱会,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增加文化氛围,使青年乐观向上,立志扎根农村创业。

10.村委会要有固定的办公地址,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听取民意,以村为单位建立阅览室、老年活动场所,使村民身心愉快,增强爱国热情。

篇3

[关键词] 东营市 村级 集体经济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14-02

“有钱办事”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而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在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群众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从东营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制约因素很多,因此,应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拓宽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努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一、东营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东营市共有179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人口113.03万人。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村集体资产总额43.61亿元,从村集体收益情况看,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700个,当年有经营收益的村1096个;集体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480个,5~10万元的村210个,10~50万元的村个283个,50~100万元的村7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4个,其中,50~100万元的村增幅最大,比上年增长102.6%。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政策,强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主要特点是:

1.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多形式、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业上充分利用土地、水面、浅海、滩涂等资源,由集体统一规划、组织开发,采取招标方式由农户承包经营,以收取承包费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东营市河口区部分村充分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和靠海的优势,集体组织实施苇板加工和海洋滩涂开发,2012年,60家苇板厂共为村集体创收600多万元,水产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为村集体创收上千万元。垦利县胜坨镇利用临近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和油区的优势,以商品房出租、兴建集贸市场、创建水产养殖基地等形式,借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20个村均有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的集体积累。

2.采取综合措施,对后进村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巩固提高先进村、督促发展中间村的同时,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后进村的问题。采取培养、选拔、竞选下派等措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包、帮、带”活动,实行部门、企业帮扶责任制,集中人才、资金、技术,分期、分批进行帮扶,做到不改变面貌不脱钩。同时,各级都制定扶持政策,从信贷、税收、物资供应、人才流动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3.加强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发展机制日益完善。通过村级集体资产清理核算,推行村财村账乡(镇)代管、审计监督和村会计聘任“三位一体”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1998年全市开展农村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活动以及2002年实行村财、村账乡镇代管以来,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电算化的管理轨道,截至目前,全市1796个村均实行了财务公开,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所有乡镇、村都实行了会计委托,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村1693个,占总村数的94.3%。有效地遏制了非生产性开支,严格了财经纪律。开展土地延包工作,完善各类承包合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制合作社,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4.提高班子素质,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近几年,各级普遍注重培养和选拔政治思想过硬,懂经营、会管理的青年进班子,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路子。同时,注重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教,健全各级培训制度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这就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渐突出。据2012年度农经统计,我市有700个村当年无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的村480个,5—10万元的村210个。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党群、干群关系协调难,公益事业建设难,村级债务化解难,近几年来我市有的村级负债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是举债搞公益事业建设。农民虽然没有什么负担,种粮还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但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增收渠道不畅,农村经济服务功能不足,村级集体经济的弱化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对新形式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农民手里有钱就行,没有必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的观念陈旧,认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冲突;有的则只看到困难,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畏难发愁,存有无所作为、难有作为的思想倾向。同时,部分农民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无所谓的态度,多数群众不够热心、不够支持。

2.村级经济基础差,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全市大部分村集体积累薄弱,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实力。201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5067021.55万元,总费用3771620.2万元,可分配净收入总额1457549.83万元,但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征占地补偿、油区补助、荒碱地和滩涂承包,主要集中在少数城中村、油区村和荒碱地多的村。多数村拿不出也贷不起上项目的启动资金。从调查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村不管是什么收入,只要有钱,首先想到的是搞公益事业,如街道路面硬化,建办公楼,建文化大院等。有的村资金不足甚至向私人高息借款或向银行贷款搞公益事业。再就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行政手段和管理权限,向村强行摊派(如征订报刊、杂志),不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导致村级负债无力化解。

3.部分村干部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目前看,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仍然偏低,村“两委”缺乏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不清,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足;有的村干部尽管是“经济能人”,但为群众服务意识淡薄,奉献精神差;有的村干部得过且过,恋于位置,“占着牌位不显灵”;有的村干部则利用职务之便,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不仅损害了干部形象,也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4.措施不配套,管理水平低。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大多停留于一般号召,具体措施少,缺乏激励机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管理上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经营方式粗放,不够灵活;组织形式单一滞后,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操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难以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1.优化氛围,提高认识。这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要通过多种形式,让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明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群众服务的实力和能力,提高村级集体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农村稳定,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形式。正确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必须从思想上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1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是否定和取代家庭经营,不是放弃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1.2强调发展集体经济绝不能走“吃大锅饭”的老路,更不能“刮风”,硬压指标,急于求成;

1.3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不能忘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1.4重视发展经济强村,不能忽视扶贫解困。

2.配强班子,启用能人。实践证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配备一个好的班子,尤其是选好带头人至关重要。选准一个人,致富一个村。要不拘一格,广开渠道,选拔那些事业心强,清正廉洁,思想观念新,又甘于奉献的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要注重培养和选拔政治成熟,有经营头脑的“能人”进班子;要采取党校培训、参观学习、典型引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实行村级集体经济的加速发展。

3.建立积累机制,维护集体利益。要妥善处理好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大事,不能过量举债上项目,或举债搞公益事业;制定有效的积累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积累起来。承包项目等所收各种承包费和油田占地所收的土地补偿如果园、鱼塘、荒碱地承包开发、工副业费等都可以积累起来,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资金除用于“五保户”供养、特别困难户补助、必需的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除外,都应积累起来。

4.发挥优势,找准路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找准切入点,才能培育起集体经济的生长点。从东营市情况看,可适合选择的路子有:

4.1发挥荒碱地较多的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走以地生财的路子;

4.2采取承包经营、托管经营、资产入股、土地入股等手段积极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走企业强村的路子;

4.3发挥油区优势,搞好油地结合,走借势发展的路子;

4.4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加强经营管理,使集体资产得以有效利用,走资产增值增收的路子。

篇4

茶坪一组人少地广,可开发利用山地多,经过认真分析,党支部认为茶坪一组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只有靠山吃山,念好“山安经”,群众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思路确定后,党员和干部带头,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作物,经过努力,全村共种植香蕉、菠萝、肉桂、砂仁、花椒等经济作物*300亩,村外造林1557亩,种植业初具规模,群众收入快速增长,2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推广示范村。

在种植业获得成功的同时,党支部又把科学养猪作为一项致富的路子来抓,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了12名妇女到蒙自县草坝镇沪滇公司,学习养猪技术。在此基础上,村里的科技示范养猪获得成功,20*年出栏生猪*0头,200*年,第二轮示范养猪推广到60头,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群众的养猪热情被调动了起来。20*年村里建立了优质仔猪示范点,户均养猪*头,群众又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村里的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宽裕了,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碾米机,摩托车由原来的一辆发展到52辆,电冰箱也逐步进入农户家中。

2000年前茶坪一组内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牛屎、马粪遍路,让人难以通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茶坪一组党支部充分发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名党员分头到各村学习,采纳其它小组改造村容村貌的成功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发动群众实施猪圈——沼气——卫生路三配套工程,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党支部充分利用广播、群众会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等形式,宣传实施三配套工程的好处,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党支部几个成员自己掏腰包,组织10个村民到*乡的温饱示范村——小牛场小组实地感受了建沼气池的好处。回来后在群众大会上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一讲给村民听,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支部书记李国才带动下,村干部及各级人大代表首先交上了集资款,支部一班人又多次向上级协调物资和资金,他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地心里,被支部开展工作的诚心感动,也陆续交上了集资款。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工程建设中,党支部一班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的建设中。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投资18万元的茶坪一组三配套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了验收。整个工程包含长2120米的卫生路、长3*00米的人畜饮水工程、60口沼气池、62个猪圈、62所私厕、2所公厕。一位曾对建设三配套工程持反对意见的瑶族大姐说:“真想不到啊,建起这小小的猪圈竟然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以前我反对真是傻啊,要是真的不建了,我们还得在劳累一天后烧火煮饭,还住在粪堆中间”。

篇5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紧扣“三大主题工作”,深化为民党建理念,充分利用“固定学习日”“远教开放日”等载体,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不断深化远教“学用推进年”活动。

注重示范,强化引导,构筑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龙头工程”。让党员干部“会”富,做学用科技的播种人。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带领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远程教育提高他们的创业本领。让党员干部“快”富,做富民创业的引路人。通过技术“帮”、政策“推”、资金“扶”等手段,把党员干部推向创业最“前沿”,让无项目的党员快创业,让有项目的党员做大做强产业“蛋糕”。让党员干部“引”富,做大众创业的带头人。通过远教平台,选择播出创业典型,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先致富、领创业。

落实措施,提供服务,铺设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绿色通道”。组建远教“服务团”帮创业。因地制宜加大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技能培训,切实为群众创业致富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指引路子。打造远教“致富链”促创业。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众创空间,打造以农产品初深加工、电商平台等为重点的农业众创空间,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通过“远教+贫困户”帮带方式,带动贫困户通过远教网络学技术、找路子、赚票子。设立远教“中心户”引创业。本着“地域相近、便于召集、方便交流、利于联系”的原则,每10户左右家庭农场户设立一个“远教中心户”,负责带领本区域群众学用科技;把远教站点延伸到中心户,使农户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远教节目。

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发挥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磁场效应”。打破建制界限,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区域联合型”中心村。在发展特色相近、发展水平相当的行政村成立中心村党委,将远教站点建到中心村,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联系产业实际收看远教内容。聚合优势资源,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产业联系型”党支部。根据产业特点,依托中心村党委的建设,将远教建在协会产业链上,形成“远教带协会、协会带农户”的新型发展格局。利用远教站点资源开设专业示范课,集中授课,现场示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创业过程中的难题,提高产业合作型组织的种植、养殖水平。依托庄园经济,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示范基地型”党小组。远教延伸到专业党小组,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实施“科技送群众、信息入农户、创业讲服务”,为本地群众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曹杰庚)

篇6

三年前,力乍村还是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贫困线以下,连一条像样水泥路都没有的贫困村庄,时常出现打架斗殴,周边村民都避而远之。自2011年以来,海南省以“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集中扶贫对象、集中扶贫资金和集中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突出问题的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使一个个村庄甩掉“穷帽子”,让一个个老乡奔向小康。

截至2014年,海南省贫困人口总数相比2011年减少了20.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4.6%下降到10.2%,26.84亿元各类扶贫资金落到实处。

综合开发,准确勾勒扶贫脉络

海口市大坡镇树德村委会塔昌村,曾是一个见证了“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村庄,但地势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一直制约着塔昌村的发展。“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黄泥路,吃的是红薯饭,这就是几十年来塔昌生活的真实写照。”塔昌村村民小组长陈绵荡回忆着当年的苦涩。

变化发生在2013年。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以往总是“柴米油盐鸡鸭牛羊”的帮扶物资,在这一年变成了一张张详细的规划图纸,从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改建到养殖设施建设,原本分散的资源被集中起来搞发展,效果立竿见影。

政策变,变在规划先行,集中投入危房改造、防震综合楼、慢行道、红色文化公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塔昌村实现了大变样。“扶贫,不仅仅是让村民的收入增加,水、电、路、房到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统统要跟上,通过扶贫综合开发,才能实现真正脱贫。”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5年来,由海南省扶贫办牵头整合资源,修建乡村道路(村组、生产路)968公里、解决50多万人出行难,同时新建饮水工程、水利工程266宗、解决15多万人饮水难和6万亩农田灌溉难问题。

整村推进不仅避免了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模板。据了解,在由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600个贫困村,用整村推进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个村子至少300万元的集中投入,实现了村庄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也因地制宜地为当地规划出了一个个特色产业,用短期投入,实现长远发展。

产业推动,准确规划脱贫路子

就在塔昌村逐步吃上旅游饭时,同样的变化也正发生在海南省的各个角落:白沙的罗帅村、儋州的力乍村、琼中的什寒村等等,旅游产业成了许多村子脱贫的路子。

如今,说起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游览过的游客都会竖起大拇指。事实上,包括什寒村在内的多条精品乡村游线路,都是在扶贫开发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从2011年开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投入8000万元,围绕红色文化、黎苗风情体验、农业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等主题的乡村旅游景区,帮助1605人实现脱贫,占到全县脱贫人数的30%。

旅游产业扶贫的成功,只是海南省推动产业扶贫方面的一个部分。结合各地区实际,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已逐渐成为帮助贫困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各市县不同情况来布局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如在山区实现重点开发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丘陵地区则开展养殖业等等。”吴井光认为,帮扶对象要精准,帮扶措施也要精准,一条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的发展路子,不仅能助其脱贫,还能夯实当地产业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

据悉,在定安县龙门镇石坡村、屯昌县新兴镇兴诗村,当地农户在扶贫帮扶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特色养殖,不仅实现了脱贫,还逐步形成了“合作社+”体系,在先富起来后主动带动其他村民脱贫。

在兴诗村颇有名气的山岭兔养殖基地仅占地660平方米,却带动了30余名村民开展养殖,在村党支部书记刘书监看来,与其说是合作社,这里更像是个学校。“不少周边的村民们也前来取经,我们培养出来的养殖专业户,都把‘穷帽子’甩掉了。”刘书监口中的培训,实则契合了海南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探索出的另一种模式。

培训示范,准确赋予致富本领

9月中旬,儋州市木棠镇的铁匠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来自五指山、保亭、白沙等市县,参加由省扶贫办组织的农村剩余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来听一听铁匠村的故事,是他们的其中一课。

“早在百年前,铁匠村人背井离乡,学得一手打铁技艺后回乡传授,赋予了铁匠村第一次巨变。”解说员的声音传进每一个学员的耳中,当打铁技艺被逐渐淘汰,铁匠村在2003年再次求变,转做黄花梨加工,全村上亿元的产值也由此而来。

“让他们听听这个故事,一是要让他们了解‘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赋予他们回乡传经送宝的责任。”海南省扶贫办开发指导处调研员张伟海说。

既要扶贫,更要扶智,海南省扶贫办在传统的扶贫路子上不断拓宽着思维,在各市县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春蕾工程等培训外,还与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合作开展雨露计划,开设职业中专班及短期引导性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学子就业。

篇7

1、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2、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3、打好扶贫攻坚战,共同致富奔小康。

4、科技扶贫、示范带动;产业扶贫、助农增收。

5、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

6、加强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

7、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

8、依靠党的好政策,勤劳致富奔小康。

9、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

10、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11、加快推动贫困村"短平快"项目建设,摆脱贫困现状。

12、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13、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争取和凝聚人心作为扶贫工作根本要求。

14、情系贫困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15、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16、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17、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18、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19、在贫奋斗、脱贫光荣。

20、扶贫大家帮,共同奔小康。

21、开发扶贫,重在执行。

22、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

23、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24、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拒绝贫困代际传播。

25、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26、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公路援困脱贫。

27、以积极的态度、得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28、扶贫攻坚,奔向小康。

29、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0、大户带小户共同进一步。

31、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32、发展电子商务,助力青年脱贫。

33、结对帮扶一户一策,脱贫致富同心同向。

34、,聚焦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成效。

35、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36、开发扶贫,重在执行。

37、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38、听党话,跟党走,脱贫致富有盼头。

39、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

40、创新机制抓扶贫、开拓新路奔小康。

41、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42、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43、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44、发力攻坚,扶贫担当,民心所向。

45、关注教育事业,关心贫寒学子。

46、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47、开展扶志行动,更新就业观念。

48、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49、扶真贫,真扶贫。

50、脱掉穷帽子,幸福一辈子。

51、将扶贫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52、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

53、"送温暖、献爱心"引导企业履行对口帮扶社会责任。

54、齐心协力建设幸福家园。

55、群策群力扶贫济困,同心同德同步小康。

56、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速迈进小康社会。

57、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58、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59、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60、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61、弘扬中华美德,援手扶贫帮困。

62、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63、先富帮后富,同奔小康路。

64、扶贫济困,践行友善。

65、凝聚青年力量,助力精准扶贫。

6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67、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68、精准扶贫、挖掉穷根、利民惠民。

69、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扶贫攻坚。

70、始终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作为根本方向,将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71、转变思想观念,拓宽致富渠道。

72、"十大专项行动"是脱贫攻坚的战略之举。

73、帮扶找对路,思想先脱贫。

7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75、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

76、迅速行动、真抓实干、找准病根、打赢扶贫攻坚战。

77、以人为本建新村,产业扶贫奔小康。

78、脱贫先立志,致辞富靠自己。

79、观念的转变决定命运的改变。

80、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把增强"五个认同"、凝聚人心贯彻扶贫开发始终。

81、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82、爱心助学,利国利民。

篇8

正当全国各级妇联和妇女同胞们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第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人大、政府祝全乡万妇女同胞们节日快乐。并对你们为我乡“两个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半边天”的作用表示感谢。值此大好时机,我讲三点意见:

一、积极推进妇女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乡党委、政府明确目标、统一思路,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集中人才、物力、财力干大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915万元,比2001年增2147元,增121%;人均纯收入为1254元,比2001年增614元,增96%,粮食总产达7781吨,比2001年减419吨,减5%。有农4543户农户,211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森林覆盖率达28%。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包含了全乡多妇女同胞的心血和汗水。2006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乡妇女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城市农村统筹、外输内转结合、创业就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的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思路,努力构建“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工作格局。

篇9

一、超前谋划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一)科学统筹,打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平台

平原县有44万人口,38万是农民。建设小康社会,不从整体上突破“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无从谈起。而平原县的现状是,部分农民观念封闭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内在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技术落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条件和服务体系落后,实现小康的物质积累能力较弱;农村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较差,封闭性较强,难以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平原县把小康村创建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拉近城乡距离,让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思维方式的改变,带来全新的思路。工作中,县里一方面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另一方面,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超前谋划,流动发展”的原则,制定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876个村庄的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进城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创业办厂给予鼓励和优惠。

县里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得到实惠的事情入手,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覆盖。3年来,全县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了3.7亿元。

(二)创建小康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

恩城镇五里庄是个基础不错的加工专业村,豆制品加工和木器加工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从2003年起,县里扶持这个村新发展个体民营业户78户,人均收入达到了6400元,村里还规划高标准村级民营工业园区一处,有60多个农户改造了自家厕所,全村新上沼气池40多座。目前,已经成为平原县的小康样板村。

而同在恩城镇的大杨村,原先是个比较散乱的村子。小康村创建活动开始后,这个村一年间新上黄瓜大棚100个,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

平原县小康村创建不搞一刀切,不平均用力。根据客观实际,全县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从2003年开始,经过起步、示范―扩面―延伸―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2015年,比中央要求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平原的目标。全县876个村庄,被分成3个梯次:首选40个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小康创建示范村,重点扶持,一年出轮廓,两年成标杆;筛选100个村子作为小康过渡村,重点培育,扩大示范面;其余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

这样,每个村都根据自身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康创建计划,都“把能做的事先做起来”。

(三)综合施治,立体推进,小康村创建既富裕了农民,又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平原县的小康村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从村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4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条的小康基本标准。它涵盖了“三个文明的全部内容,并细化分解成78项工作,分别由县乡村干部和职能部门逐项实施,形成政府引导、乡镇推动、部门帮扶、村庄实施、群众参与、舆论支持的创建机制。

去年,平原县实现GDP68.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分别比2002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5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25%。

二、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家参与,帮助农民奔小康没有旁观者

作为直属单位的县国税局,其业务职能和新农村建设好像相距较远,但是他们却用3年时间,帮扶殿后李和孙庄两个村,使两村都成了全县的小康建设示范村。目前,仅有96户村民的殿后李村,运输专业户达到81家,各种运输车辆128部,新发展个体私营业户30家。孙庄村也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配齐了文体设施,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

此前清闲的妇联也成了小康村创建的主力军之一,围绕“五美进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每年集中4次培训乡村妇女20万人次,不仅讲生育问题,还讲疾病防治、卫生习惯,甚至穿衣打扮,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追求。

(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平原县启动小康村创建之初,很多干部感觉这项工程浩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为把这项工作做好,该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如何创建一个有效机制凝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包括20项创建指标的小康村基本标准。12个乡镇、街道办,876个村庄,都按照标准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规划,27个涉农部门也拿出与自身职能相符合的落实方案。县里还实行县直部门包村工作制,组织了1200多人的驻村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小康村建设工作。

同时,平原县还实行了“千分制”双向考核。他们把小康村创建四项任务定为1000分,由小康工委牵头,县直部门与乡镇两者之间互相考核、互相监督。县里为乡镇、村庄、涉农部门以及包村部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为年终经济工作总结表彰的重中之重。

此外,平原县还对13000多名农村党员、3000多名农村干部实行“星级化管理”,根据任职年限、评议结果和考核得分情况评定星级。

(三)从“要”到“给”,政府职能在建设新农村中悄然转变

小康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变革。乡镇干部不再研究如何向群众要钱,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帮助群众致富上来。恩城镇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全镇新修油路1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68个村街道硬化,4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38%,96%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改厕率30%以上。

小康村创建活动让县直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县建设局以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自小康村创建以来,工作重点向农村转移,积极为村庄规划设计户型、帮助养殖小区选址等。县民营局结合自身职能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专门为农民新上私营项目提供帮助,从项目考察、论证、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一直到项目竣工投产、达产提供全程服务。目前已经帮助80%的村庄确立了主导产业。

据了解,小康村创建3年来,平原县12个乡镇、街道办、8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的10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驻村,扶持发展运输、木器、豆制品加工和木炭、绢花生产专业村180多个,种植、养殖专业村200多个。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全县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今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30%。

三、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

(一)抓观念转变,抓文明培训,抓环境整治,掀起一场农民的自我革命

小康村创建工程启动之初,平原县委县政府下大气力抓了两件事,一是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农村环境的治理。县里连续两年组织600农民下温州,并组织百名浙商访平原,乡镇组织外出参观的农民也超过1万名。县里对农村环境的治理重点抓了清理农村“三大堆”(粪堆、草堆、柴堆)和“改厕”、“改圈”工作。目前,全县3万农户用上了新式厕所,90%的农村实现了人畜分离,85%的村庄实现了街道硬化和绿化。

在此基础上,平原县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年来全县共组织“六下乡活动”200多场次,评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5.4万户,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58处、体育场所280处,组建农民文艺队伍384支,培训农民17万人次。

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年来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40多公里,几乎所有的土方工程都由农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来完成。

(二)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的致富热情

平原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民的致富主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县立足实情,找到了一条适合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路子。

首先,在种植、养殖业上下功夫,通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共扶持组建了蔬菜、畜牧、作物制种、用水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670多个,培植发展了蔬菜、蛋鸡、鸽子、养鸭等7个生产基地。3年来,全县新增大棚蔬菜16万亩、作物制种10万亩,新发展各类养殖小区289个、养殖大户2816户,规模种养、集约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其次,平原县选择进入门槛低、投资不大、适合一家一户搞加工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向土地之外要效益。3年来,该县突出抓了绢花、木炭、木器、豆制品加工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先后培育了20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8000多个特色专业户,并形成了以105国道沿线为主的饮品啤酒小区、豆制品加工小区和餐饮服务小区,以平武路沿线为主的木器加工小区、木炭加工小区,以101省道沿线为主的绢花加工、塑料颗粒加工小区等8大民营经济特色小区。

再次,该县启动了10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县科技夜校、职业中专为载体,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新世纪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等5项培训,使每户农民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

3年来,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特别是首批40个小康示范村都培植壮大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

篇10

谁曾想,这样一个“产业兴,村民富”的新农村,5年前曾经受了一场灭顶之灾?

千辛万苦打通“致富路”

说起2007年那场百年不遇的“7·09”特大洪灾,盘石村人至今心有余悸:全村80%的房屋、农田、基础设施被冲毁,镇村干部、武警官兵利用冲锋舟把群众救援到安全地带,533间房屋倒塌,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是全镇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辛辛苦苦修起来的出村路也被洪水毁了,还怎么致富?”村干部无一不焦虑。

盘石村位于隆昌县城南部16公里处,长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要致富,先修路。2004年,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村民一事一议筹资,自发投工投劳,终于修通了第一条出村泥水路。洪水退去后,盘石村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2008年4月,在原有泥水村道基础上建成了水泥路3.84公里、便民入户路3公里;2010年,盘石村纳入隆昌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又新建水泥路4公里、便民入户路12公里,机动车能开到80%以上的农户家门口。

村民张昭琼对新村道路建设带来的变化感慨万千:“我们村真正实现了镇连村、村通组、组到户,拉化肥种子到家、卖蔬菜瓜果方便多了,致富的道路总算是修通了!现在我们走出院子就可以坐车进城,硬是安逸得很!”

栽树筑巢引进“大业主”

“在盘石村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围绕‘一水二路三产业四增收’思路,实施了修路建房发展产业‘三合一’工程。”胡家镇镇长张光辉娓娓道来,“抓园区规划,抓项目实施,抓招商引资,抓优化服务,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业主,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2008年,盘石村成功引进浙江老板谢金玉,种植大棚西瓜160亩;2009年,引进富顺人杨全银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110亩;2010年底,盘石村已引进业主建成大棚蔬菜示范区500亩,2011年达630亩;发展净水养鱼100亩,稻鱼基地400亩,新栽桑260亩,新增特色经果林1000亩;培育生猪标准化养殖大户5户,新建圈舍1565平方米,新建生猪小区1个,占地1000平方米。

胡家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周德斌带我们参观了盘石蔬菜园区建设的核心区。举目四望,园区内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排水系统建U型槽8.5公里,供水系统建400立方米压力池1个,供水管道建PE管道8.5公里、水渠38.97公里,建水泥路2.5公里、生产便道11公里,改建山坪塘两口。

胡家镇党委书记罗怀杰介绍说,这几年,盘石村发展大棚蔬菜、大棚西瓜,养殖淡水鱼、生态猪,产业态势很好,特别是反季节大棚蔬菜,一上市供不应求,帮助老百姓增加了收入。今后,盘石村要走“猪—沼—果(菜)”循环经济发展路子,以大棚蔬菜、水产养殖和生猪养殖为产业支撑,发展万亩现代果蔬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坐拥“聚宝盆”

村民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那盘石村人收入又如何呢?

村支书曾德函扳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单纯种庄稼,一年一亩地纯收入大概就是50块钱;盘石村10个组,其中8个组土地实现了有效流转,老百姓坐收“租金”,每亩一年就有几百元的净收入,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问及郭友琴大妈每月的收入情况,她快言快语:“每年的土地租金先不说,光是到大棚做活,每天就可以收入四五十块呢,日子过得很滋润!”

引进了业主,发展了产业,盘石村人实现了就地务工。他们不再拖儿带女外出打工,就在本地帮工,每月就有1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看管孩子。2011年,盘石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出了4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