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概论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危机管理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

篇1

一  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明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发现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甄选关键要看应聘者能够做什么,有没有掌握娴熟的、与卓越工作绩效直接关联的管理技能。由此可见,高校在大学4年间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的培养,增添他们求职的砝码是何等的重要。遗憾的是,概括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问题,正是在管理技能培养上存在很大不足,才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求职的窘况。

首先,目前高校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自己培养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擅长“研究”管理,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在高校执教,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主要是由科研、论文、职称等一些学生并不在意的因素来衡量,所以,许多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和才华都陷于一种被动的学术研究之上,教学反而被边缘化了。可见,高校缺乏擅长或者愿意关注管理技能培养的专业教师;其次,课堂教学中充斥着无休止的理论讲授与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对管理技能培养的植入严重不足。很少有专业教师愿意把学生组织起来,把单纯的“说教”转变成倾听、引导、提醒、评价,把专项的管理技能培养植入课堂教学,使之与理论讲授形成有效的互动;第三,课程体系中缺乏综合性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是按照管理科学的学术体系,而不是按照管理技能体系来设置的。虽然若是教法得当,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项管理技能的分解训练与开发,但是专业课程体系中往往没有设置综合性的管理技能培养课程来提升训练与开发的总体水平,从而形成了管理技能培养体系中上的又一“断层”。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在毕业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第四,对隐性课程的利用相当不足。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技能竞赛、竞聘与担任团委与学生会干部、管理社团与俱乐部、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等,这些都可以规划到隐性课程的范畴,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情况是,高校包括理科、工科专业在内的所有专业对这些隐性课程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同样的低水平层次,并没有完全把这些隐性课程纳入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挖掘它对管理技能培养的独特内涵。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与其他专业一样,对“努力学习”的认识就是坚持每天坐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发愦图强”。

     要知道处在这样的学习层次上,将来一般是做不好单位上管理工作的;第五,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可能出于人才培养成本的考虑,对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无法安排模拟实验,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管理知识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应用的机会。即使有实验环节,也是一些层次低,内容比较陈旧的实验。最严重的是管理模拟实验仍是以教师灌输为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翻版和延续。学生在实验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操作程序,难以起到培养管理技能的作用;第六,实习进程难以为管理技能培养提供足够的现实平台。实习几乎成了工商管理专业的“鸡肋”。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安排不合理,关键的是缺乏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没有多少企业和单位愿意接收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管理岗位实习。因此实习的形式往往就是在学校看看录像,或者到某个企业听听报告,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把实习当成了被动完成任务。

二  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既然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培养,那么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注重管理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应当寻找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弄清楚什么是管理技能以及它有一个怎样的分类体系。

目前,最经典的管理技能分类体系由罗伯特卡茨1955年在《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_文中勾勒出来。他从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角度考虑,将所有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划分为居于3种不同位级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其中,技术技能是管理者对某项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具有更加显著的意义,因为他们要直接管理好员工,必须熟知员工所做事物,从而做到由“事”及“人”。

    人际技能是与人共事,理解他人,激励与领导他人的能力。许多管理者虽熟知技术事物,但不善通过管理他人而实现组织目标。例如,他们不善于倾听,不善于理解别人的需要,或者不善于处理冲突,常常使组织陷于内耗困境。由于管理者是企业向心力的缔造者与维持者,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激励和授权,这对各层管理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最高层次的管理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例如,面对困难,管理者必须看透问题的本质,做出周延性的思考,搜索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评估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概念技能是高级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技能,实质上是一种战略思考及执行的能力。管理技能学说提出的背景人们并不陌生。

    当时,美国企业界泛起的一股搜寻“理想经理人”的狂热。人们认为一定存在拥有某种性格特质的人最适合担任经理人,只要甄别出这种性格特质,然后按图索骥,企业就能找到理想的经理人。罗伯特卡茨敏锐地发觉到,许多企业强烈地执着于寻找类型化的经理人,以至于他们只盯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或素质,却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个人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情。因此,他提出了“管理技能”学说,试图消除“特质说”给人们带来的误导。在他看来‘技能”指的是一种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解决问题能力,是行动最直接的引导者;这种能力要在实际行动中得以展现,并不仅仅蕴藏于潜能之中。因此,根据可以观察的管理技能来评判一个管理者,比根据他表面上的性格加以评判更加有效和可靠。

三  构建新模式的主要措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学说,具有稳定性和高度能动性的管理技能与真实世界的管理实践最为近缘,以至于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必然能以较大的概率转化为任何一种成功的管理实践。而且就专业特性而言,工商管理专业比起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其它管理类专业更强调抽象意义上的管理。所以,新模式就是要突出对管理技能的培养,要视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为既彼此区分又相互关联的3种不同位级的要素,把三要素合成一体的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技能包”作为高校所要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并将该总规定的主旨内化到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介当中去。当然,要构建新模式,免不了要从目标设定、师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与实习等方面入手。

(一)瞄准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设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不存在,毕业生更多地流向公司、企业等单位。所以,新模式不能再像传统模式那样空谈“高层次、高级别”也不需要追求什么“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在笔者看来,在当今的教育格局和态势下,这样的目标已经超出本科教育功能的范畴,而且无论从生源素质还是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传统培养模式的目标也已经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往往只是“设”而不“达”倒是有不少浮夸之嫌。如果奉行务实的风格,新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简单描述为:培养熟谙现代管理理论、原理、方法和企业经营管理趋势,并具有娴熟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和一定概念技能的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笔者以为,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关键的原因是企业需要的是大量的低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从而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而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容量相当有限,而且他们一般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而不是高校能直接培养出来的。

(二)支持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实践,获取管理技能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师资都是关键。为了给新模式提供师资保障,可以以学校的名义积极与校外各种企业和实体接洽,在信息、关系、商谈与担保上为专业教师提供支持,安排专业教师到这些单位担任咨询顾问、挂职锻炼或者直接参与运作。毕竟在其中所获取的管理实战经验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与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构成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底气”和“资质”。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在企业中担职,也正是这个原因。还可以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培训界的交流和学习。企业管理培训界应该说在对学员的管理技能与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他们更懂得如何抓住那些最关键的管理要点,如何培养那些最切实际的管理技能,这些资质和能力正是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最缺乏的。最后要补充的是,如果在激励和支持专业教师获取管理技能培养的资质上已经做足了工作,还可以聘请有丰富管理实战经验和技能,又有良好表达能力,而且愿意展示自我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授课,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他们的训练和点拨。当然,也可以直接引进擅长管理技能培养的新教师,而不是那些只会写论文的。

(三)采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管理技能培养提供支撑模块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门管理技能。目前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同小异,每门课程对管理技能的指向性不强。为了构建“三位一体”的新模式,需要把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4个模块,分别主要负责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以及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就可以规划进技术技能模块。据笔者的研究,这个模块所容纳的课程最多,都是重在培养技术技能的;企业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等课程可以规划进人际技能模块;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公司治理、企业诊断等课程则可以划入概念技能模块;管理思想、管理学可以划入综合管理技能模块。

4个模块的课程只要相互分工协作,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形式,内化到学生身上后就能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技能。有两点值得补充:一是考虑到技术技能在管理技能中的显著地位,新模式必须格外关注人际技能的培养。显然这种技能光依靠几门人际技能模块的课程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必须开发一些重要的隐性课程。例如鼓励和支持学生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技能竞赛、竞聘与担任团委与学生会干部、管理社团与俱乐部等等;二是考虑到管理思想、管理学两门课程有较强的学术味,所以还必须开设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这类以实训而不是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来帮助完成对学生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

(四)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训练

不能否认,无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变化,都无法动摇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所以笔者以为,新模式“聚焦管理技能”的理念仍然要在课堂教学上得到贯彻。与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新模式采取的是情境导入、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训练。例如,其中的情境导入在实质上是案例教学的延展和深化,要求教师能真正将学生导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并且对学生在情境中的言行加以观察与评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各项管理技能的目的。管理游戏就是一种以管理为主题,以游戏为形式,以培养为目的教学方式,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欢愉、激烈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体味到管理过程中一些微妙的原理和规律,同时也可以暴露自身行为的优缺点,并通过别人的参照,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和技能状态。角色扮演是为了消除学习的疲劳感,教师临时分派角色,让学生即兴演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在角色扮演中掌握管理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所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感受。例如在市场营销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推销员,在商务谈判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公司的谈判代表,如此等等。

除了上述教学方式以外,教师只要有足够的激励和职业素养,还有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例如展现标准操作规范的视频演示,针对管理工作中那些尚无定论东西的课堂辩论,拟定行动计划的小组合作,带有模拟性质的管理情景剧等等。教师必须记住,有时课堂教学“形式比内容更重要’,“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利用实际上形成了“讲授+训练”的课堂模式,能够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并能增加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性,增强对企业管理情境的认识,从而达到培养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的目的。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实验室的模拟演练是培养管理技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它主要是在实验室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经营环境的设计和仿制以及提供各种决策参数,让学生置身一个模拟的经营环境中对经营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决策与操作,从而达到培养管理技能的目的。所以,新模式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注重案例讨论室、体验式教室、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投入的数量、质量与利用效率,为学生打造管理技能培养的物质平台。与此同时,要指派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实验指导教师,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监控、管理、评价和纠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六)推动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在新模式中的显著地位

众所周知,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检验、巩固、运用在校所学知识。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更是适应管理角色,在真实世界中进行培养管理技能、提升职业水准的绝佳机会。

所以,要构建新模式,就必须推动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在新模式中的显著地位。一般院院校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派出有谈判技巧的外联队伍,以校方的名义,在社会上广泛搜索和接洽目标企业,建立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要特别注意设计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也要提供某种程度或者形式的担保,为实习单位打消疑虑。实习基地不能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或者是听听报告,而是要让学生参与他们日常的管理事项,在具体的岗位上接受具体的任务,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学校也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假期或者毕业实习期间发挥自己的力量,主动联系公司、工厂、商场、超市等等单位,去从事财务、策划、人事管理、市场推广与市场调查等活动,深度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尤其是其中的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为毕业后的职业搜寻奠定直接的基础。当然,为了提高实习期间管理技能培养的效果,除了创造实习条件之外,还必须加强对实习的组织尤其是控制,做好计划、动员、解释、引导,尤其是检查、反馈、评价等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四  处理好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系

篇2

在2003年“非典”事件发生后,危机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部分,逐渐引起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近些年来,针对公共危机管理,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研究中缺乏统一的话语体系,虽然大量引进国外相关理论,但是对理论范式的适用性缺乏检视,对我国特有的现象还没能建立起阐释框架。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概论

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公共组织为了避免危机或者尽可能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而开展的危机预防以及处理工作。但是危机管理必须符合我国建立起的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的建立主要是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总体服务。针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我国存在许多学术界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危机管理,这其中包括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我们可将公共管理视角的危机管理管理分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效果评估等。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中国危机管理体系缺陷分析

1、预警机制缺陷分析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预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部门色彩非常浓,缺少统一的国家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则无法做出全面的预警分析,最终影响到整个危机的处理。我国虽然先后制定过多部应对社会动乱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的独立性非常强,部门管理色彩很浓,针对出现的社会危机,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处理,进而导致危机问题处理得不彻底。

2、快速反应机制缺陷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还无法做到协调一致,我国在面对有一些紧急事件是,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还非常不完善,无法真正达到危机处理效果。如,我国虽然在遇到单件紧急事件时,其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但是,面对复合型危机事件时,其处理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再者,我国政府在应对一些复合型灾害是,既无法快速组织起一支统一的力量,也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分布在不同部门的救灾资源进行有效分配。

3、信息披露机制缺陷分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信息多元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就导致我国政府对信息来源渠道的控制在不断减弱。随着互联网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各类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危机管理中,由于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媒体活动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应对一些社会灾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脱责任,而多方面阻止媒体介入报道。

四、完善中国危机管理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为了有效的应对各类危机,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首先要对公共危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危机发生时,要明确这是属于那一类别的危机,如经济危机、自然危机等,然后要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之后要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2、建立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为了有效应对各类危机,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在这一机构中,必须能被统一领导,而且针,对不同部门的部门,要做到分工明确而又可以相互协调。具体而言,可以在我国中央政府设立一个危机处理综合机构,负责统一的领导、指挥和协调。这一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提供关于危机和风险的准确信息,然后根据所发生的危机制定应急预案,然后通过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使下设机构或地方政府相互配合,最终使危机事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掉。

3、健全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借助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顺利传达出去,地方政府的反馈信心也能够及时上传,这样,对于制定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以及整个危机的应急处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的过程中,要对互联网络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而且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该加大各类媒体的政策宣传力度和披露制度,制定规范的信息公开报道制度。

4、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

通过长期的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将危机管理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有利于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正当性和高效性。针对我国的危机处理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部纲领性的法律文件,然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统一协调具有可操作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我国各部门和机构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处理依据。当然,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从而保证危机管理工作始终依法运作和管理。

五、结语

篇3

(一)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针对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1]危机管理不仅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还包括对事前预防和事后恢复的管理。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针对潜在的或当前的危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它是为解决某一具体政策问题而制定的,必须付诸实施。

(三)政府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决策者以一定的理论原理和价值观念为指导,对已确认的政策问题进行科学策划、统筹安排、做出对策,使其转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政府危机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其良好绩效,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效处理危机。

二、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这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在面对复合性突发事件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预防、应急反应、评估恢复三个阶段的机制,其中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两项最基本的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预警机制和预测机制,不能将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各级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与日常管理中,危机的信息预警能力不足,以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时比较被动。另外,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危机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应急反应迟缓,跨部门协调动员机制不顺畅。在各级政府之间应急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急响应过程中条块部门的衔接配合等方面,还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尚未完全形成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分级响应体制。

(二)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准确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以及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危机的处理效率。此次发生在南方各省的自然灾害表明,我国现行的以部门为龙头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机制存在很大问题,各级政府下属的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应急预案缺乏情报学支撑

应急预案应该是情报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缺乏情报学基础就会导致信息不畅,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此次雪灾也暴露出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信息不畅,部门和地方应急机制不够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与各方通车信息混乱有关,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

(四)政府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的安全观一直固守传统的国防和外交安全,而忽略了经济、生态、信息、文化和公众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对全社会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社会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程度都十分薄弱。早在全国降雪的初期,1月份时,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更没有将雪灾与全国春运结合在一起全盘考虑,加之五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并不包括雪灾,所以导致了这一复杂性的全国性灾难。

(五)政府危机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危机的来临做好科研、组织、人力、物力、信息等各方面的准备,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应对危机事件的公共财政支出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在危机出现时,各级政府不得不临时集中各类资源,临时研究。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数量,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危机多发期,政府要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对其全过程实施控制管理,在危机预警预防阶段、应急反应阶段、评估恢复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系统。

(一)预警预防阶段

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加强危机的预警和预防,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治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寓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机预警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的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建立统一的危机处理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委制改革”的思路,很适合改革现行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的要求。可考虑设立集中统一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具有大部委性质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或者“应急部”),设立常设性、专门性的危机预警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制定长期危机管理计划,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3.建立危机管理教育、培训系统。政府、学者、科研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为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要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危机教育和危机处理培训以演练,增强干部危机管理的能力。此外,政府还应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加强对公众的反危机宣传和训练,普及有关危机知识,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

4.加大政府危机管理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专款专用,确保应对复杂危机事件的正常运转。

(二)应急反应阶段

危机出现后,政府运用所有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1.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政府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积极查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及时化解危机。“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2.及时公正地信息。正确引导媒体进行公正的报道,将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避免社会的恐慌,稳定公众的信心。要建立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的新闻会,公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告知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注意事项。

3.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作用。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充当志愿者参与,将对危机事件应急救助起到重要作用。

(三)评估恢复阶段

危机消除后,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科学地评估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和危机处理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重塑政府形象。当人们度过危机后,政府应做好危机后的沟通工作,向公众承诺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安抚公众的恐慌心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2.强化责任追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当政府公务人员不能履行或背弃责任时,必须受到相应的行政惩处。

3.建立评估机制。政府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危机评估小组,进行有关方面的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对危机处理全过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危机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各种突发危机事件,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者和公共安全责任者角色的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保障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4.

[3]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4]鄢龙珠.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5,(6).

[5]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篇4

金融危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基于毕业生就业视角的几点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

大学特色凸显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以淮海工学院创建海洋特色综合性大学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论高校法文化建设的"三元主体"模式??

略论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以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淮海工学院继续教育服务于连云港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与整合研究——基于中学和大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实证分析??

井冈山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拓展训练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

略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共青团建设??

校园法律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信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干预实验研究??

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对金融危机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略论本科医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提升核心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网络系统的大学生健康管理研究??

浅析金融危机对在校工商类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竞赛的实践与体会??

关于高校"挑战杯"竞赛的调查与研究??

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考量??

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探讨??

从流行语定义的嬗变看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渗透

普通工科高校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刍议——基于"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重要启事??

解读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汉、日、韩语谚语的对比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推行交际教学法的困难因素分析??

口译教学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实践探讨??

飞行专业英语教学及ICAO策略探讨??

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

论声乐二度创作中的联觉机理??

从"形神合一"浅谈钢琴教学?

论十字架符号在绘画中的运用??

略论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两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再思考——以淮海工学院"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改革为例??

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中的人物效应——基于一次实验数据的分析??

建筑结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视角关照下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

高校图书招标采购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

高校档案行政执法程序思考??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利弊分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征稿简则?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传统节日文化"西学东渐"下的文化自觉??

浙江省高校竞争力研究??

浅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城市化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篇5

关键词 灾害;灾因;原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22-02

目前,有关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A—人为致灾因子,S—地理空间域,T—时间域,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实现灾害控制,减轻灾害危害,可以从L=f(D)式入手,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把握关键灾因,对其实行控制,以打断灾因链,预防灾害发生,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 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一般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则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②、③、④确定关键灾因[1-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灾害管理模式=灾害管理理念+灾害管理系统+灾害管理方法

MS=f(I)+f(O)+f(S)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Law Principle)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降低灾害危害,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Risk)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 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 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 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 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 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8]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2008-03-18)[2012-04-11].http://省略/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10] 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0.

篇6

关键词:危机管理;领导者;角色定位;能力谱系;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3-0074-03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已进入高发期,呈现出频次高、危害大、组织性强、波动方式多元化等特点。在此情势下,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各级领导者必备的一项基本修炼。

一、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危机管理是政府、相关组织乃至国际机构,在危机态势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因应策略,以避免或减轻危机或者紧急事态所带来的威胁、冲击与损害的动态过程,一般分为预防、反应、恢复三个阶段。人永远是管理的核心要素,面对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极强的公共危机,领导者必须以临危不惧、处险不惊的姿态和雷厉风行、快速反应的态度扮演好如下的角色:

先导者――预防与回应。先导者的角色定位要求领导者首先要本着预防在先、有备无患的原则,做好应对危机的各项准备,包括积极主动地收集信息、听取意见、制定预案,畅通与体制外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沟通渠道,与公众一道在危机初现端倪之时就采取有力措施尽量延缓、消弭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失。各级领导应成为一个快速反应者,当危机爆发时要当机立断,打破常规程序和框架束缚,科学合理地运用行政应急原则,快速启动各项反应机制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并采取相关措施做好善后工作以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

引导者――决策与指挥。引导者的角色首先要求领导者在危机状态下能够敢于进行风险决策。由于时间紧迫,有关政策问题的信息和备选方案极其有限,加之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理性无知”,因此,在危机状态下,领导者已不可能按常态下的程序来追求最优决策,必须要当机立断,总揽事件的全局,通过快速的调查了解对危机性质和情势作出准确判断,借鉴已有经验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方案。要根据决策方案进行有效地指挥。决策方案实施过程也就是领导者进行指挥的过程,由于情势紧迫,领导者的指挥必须明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在危机管理中一个高效的领导者既要保持权力的适度集中,以确保政令统一,同时又要懂得授权给下级,以便与下级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倡导者――教育与动员。风险社会下的危机管理已经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特别是面对许多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动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在此情况下,各级领导者既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员和指挥者,又要成为一名高超的教育者和动员者。要进行换位思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开放的姿态通过适时的信息公开、及时的事件通报,传达危机的评估结果以及政府所作的努力,打消公众的心理疑虑。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在与公众肝胆相照的基础上动员社会的力量,集中民智、民力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对复杂、紧迫的危机,政府只有与公众同舟共济,才能将危机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疏导者――协调与沟通。在公共危机爆发后,随着社会失序和人们行为失范,整个社会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会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乱,在此情形下,领导者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矛盾疏导者和群体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思想教育的手段在各利益相关者(或群体)之间架起协调沟通的桥梁。首先,要做好政府内部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根据事件性质和事态发展情况可能需要平常不相关的部门之间进行通力合作,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及时地进行协调和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使相关部门步调一致地投入到危机处理中去。同时作好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沟通工作,从大局出发,科学地引导群众的情绪向着有利于解决危机的方向发展。

创导者――变革与创新。由于危机状态下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作程序要么因回应危机的需要被打破,要么因为危机的直接冲击陷入瘫痪,因而无法再像常态那样可以实现程序性的自我运行。在此情况下,领导者要成为组织的舵手,既要借用组织正常的程序性权威,又要能为危机状态下的组织创制新的规则,并据此引导组织走出困境。“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反应者作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有力度的决定”[1]。创导者的角色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危机处理当中即时性地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对原有的工作流程、预案规划以及人事安排作出创新性的安排和部署,以最大限度地集中人、财、物克服危机;从危机中获取经验进行长效性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以备未来。

二、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能力谱系

哈佛大学领导学教授John P.Kotter在《领导者真正作什么?》一文中指出,“管理与领导的差别”在于“领导是相对于变革而言的”。“变革日益成为维系生存、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更多的变革总是要求更强有力的领导”。面对突发性的公共危机,领导者不可能再像常规管理中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规划、组织和指挥,在此情势下考验的不仅是领导者的常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危机与变革下的领导能力。具体而言在危机管理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分析预测能力。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防患于未然”,将其控制于萌芽之中。正如行政学家奥斯本所指出的“一个有预见力的政府应该着眼于预防为主,而不是事后的挽回和治疗”。因此,危机管理中领导者不能坐等危机发生后再采取相关行动,而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分析预测来发现问题及早应对。科学的分析预测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占有基础之上的,因此,各级领导者首先要关注并积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收集、高效传输和彼此共享,同时要对某些涉及面广、公众关注度高的潜在问题进行持续追踪和全面观察,一旦发现有失控的迹象马上采取措施予以控制。除了这些技术支持之外,领导者还要加强与社会上的学术机构和智囊团体的交流以及时获取对某些潜在风险的研究成果和评估结论,这样也可以提高应对危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快速应变能力。对于领导者而言,“快”与“变”是危机管理中两个最重要的维度。因此,除了具备事前的预测和识别能力,当危机进入紧急阶段时,领导者还必须能够快速应变,采取得力措施以控制事态的蔓延并尽快结束危机态势以恢复正常秩序。为此,要尽快摸清事件的全貌和各种因由,描述危机的主要现状,在有针对性的措施尚未出台之前要先建立“防火墙”,必要时对有关人员和危机本身进行隔离,要尽快启动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正或补充,然后调集组织资源、协调各方行动以快速高效地实施方案。同时,提高应变能力还要求领导者要不断加强学习。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坦诚,他在上任之初曾花了一年多时间做危机管理这门功课,诸如生化武器或炸弹攻击等,并且反复检讨与练习。因此,“9•11”的发生虽然出人意料,但在发生时,他能够坚强理智地带领着纽约市民走过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

决策指挥能力。领导者的决策和指挥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危机的控制和化解,因而在所有的能力构成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能力。但是,危机状态下领导者的决策指挥需要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决策和指挥。C•赫尔曼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作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吃惊的方向发展。[2]因此,当危机进入紧急状态时,决策者的决策和指挥能力主要体现在政策模糊赌博的能力上。“赌博”在这里并非是一个贬义词,是指在危机中,基于无法把握的预期后果,决策者必须勇于承担风险,积极进行带有风险性的决策。在输出决策方案的同时,领导者还要通过科学的授权和灵活的激励进行有效的指挥以提升各部门的执行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的情况,为此要在各部门之间构建联动机制,通过诸如召开危机处理的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地协调沟通,形成合力。

社会动员能力。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调集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往往决定着危机的走势。由于危机的不确定性,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在危机突然爆发后短时间内难以调集起足够的资源,面对这一困境,领导者必须要有高超的社会动员能力。所谓社会动员能力是领导者通过发动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借助体制外资源来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除了借力功能之外,社会动员还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在危机中加强情感联络、互动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安抚公众,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将危机带来的秩序混乱降到最低限度,这样也可以为政府进行危机处理创造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当前,随着危机出现的频度加快、复杂化程度增强,各级领导者必须转变思想,在危机管理中切勿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往外看,发挥执政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全社会一道筑牢抵御危机和风险的长堤。

变革创新能力。根据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观点,风险社会所发生的重大灾难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对当前的社会基础、制度目标和伦理规范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危机的出现虽然对当前社会秩序是一种冲击和破坏,造成一定范围内和不同程度上的利益损害,但是它也为诊断现存制度安排中的不合理因素,推动整体变革开启了大门。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除了要积极控制和化解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还要不断从中总结经验,剖析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深层原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制度变革和创新,为日后预防和化解同类危机提供制度保障。领导者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进行创新可以减轻一些阻力,因为危机使得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领导者只有善于引导即可以将相关问题提上议程并形成新的制度或政策导出,推动相关领域的变革。

三、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策略选择

领导者除了要扮演好上述所论的角色以及具备多种危机处理能力之外,在具体的危机管理之中还要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如下策略:

积极主动、雷厉风行的策略。面对危机,领导者要成为群体形象的化身。在危机面前,领导者要有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心理状态,切勿惊慌失措,焦躁不安。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要身先垂范,敢字当头,以高昂的斗志去感染和团结下属,并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让公众知道自己和他们一起在为克服危机而积极行动。要积极主动、雷厉风行地投入到解决危机的战斗中去。在危机面前既不能犹豫不决、无所作为,也不能鲁莽蛮干,丧失理智,而要冷静地思考问题,谨慎地作出决策,不失时机地解决问题。要调动所有资源尽快准确地弄清事件的性质、趋势及发展后果,以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超前行动、未雨绸缪的策略。对风险威胁的感知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各级领导者要时刻怀着一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要未雨绸缪,在危机尚在萌芽之中或刚显端倪之时就超前行动,防患于未然,这是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的一种高境界。正如美国一位政治家所言:“我们处于一个易受攻击的社会地位,灾难每年似乎在成倍增长,如果我们对危机管理不给以迫切与足够的重视,我们就会失职”。在面对突发性危机时领导者只有超前行动才可以胸有成竹,做到机动灵活,以变应变。例如2003年SARS危机之后,各级政府和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大为提高,在2004年的抗禽流感中采取超前行动有效地扼制了危机的蔓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开诚布公、勇担责任的策略。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在危机时敢于负责任,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开诚布公、勇担责任是领导者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一项策略,它要求在危机面前领导者要态度真诚地向社会公众传达信息、说明原因和阐述对策,并诚挚地征询社会公众的意见,耐心地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调适好各种利益纷争,将危机发生时人们的不安和对立情绪化解和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要转变思想,勇于承担责任并力争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危机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是领导者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体现,它非但不会挫伤领导权威反而会提升人民对政府和领导者的信赖度。

统筹兼顾、注重后效的策略。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优秀的领导者其思维方式要具有多向性和发散性,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不能就事论事。在处理危机的措施选择上不能只求一时方便,而是要统筹兼顾、注重后效。要探索解决和防范危机再度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当前我国转型社会面临的许多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领导者在制度应对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危机的性质和特点,找准深层原因,在关注经济成本的同时强调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危机处理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全面持续的原则,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寻求解决之道。

总结经验、指导将来的策略。对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及其前途和命运,因此,优秀的领导者要在危机管理中通过实践学习和经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未来。对危机发生原因和处理过程要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上的改进意见。要对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漏洞进行自纠自察,及时改进,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危机评估小组,通过对危机进行评估分析帮助提出进一步的应对措施。要以积极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制度、法规和必要的组织变革,为以后危机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体育公共关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体育公共关系的兴起源于体育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体育产业以其吸引注意力、跨国界整合资源和拉动经济的能力,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投资热点,加之全球体育赛事的增多,对国家之间的交流有重要意义。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体育公共关系的教育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很多综合性大学和专业体育院校都开设了体育公共关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涵盖了大众传播学、广告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新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体现出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关系理论可以指导公共关系实践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体育公共关系作为公共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体育公共关系活动,如国际和国内的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的危机公关等,具有受众关注度高、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其本质属性是通过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良好关系。

1高校体育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中从事体育公共关系教学的师资主要有3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缺乏具有专业体育公共关系系统知识的教师。课程教学大多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体育公共关系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些非体育专业的教师体育知识较缺乏,做案例分析时既不能与学生有效地互动,又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与案例的关系;其二是从事公共关系教学的教师都承担了3~4门其他的专业课,不能专心研究这一门学科,这势必影响对体育公共关系教学的质量;其三是教师在高校里很难接触到大型体育赛事和其他体育活动,缺乏实践参与的经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纸上谈兵,实践应用性不强。

1.2教学内容设置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体育公共关系基本同于公共关系学的课程设置,包括八章内容,分别是《公共关系概论》《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原则》《体育公共关系中的公众关系》《体育公共关系策划》《体育公关实务》《体育公关专职机构与人员素质》《体育公共关系分类举要》。表面上看,内容非常全面,但实际上还缺少一些重要内容,如危机公关和公关礼仪。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内容设置有点繁杂,因为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有限,理论课程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体育训练。所以,越简单明了的课程内容设置越容易被学生接受。1.3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问题对于这门课程,大多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气氛较差,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思考空间,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在考核方式上,仍采用单纯的理论课考试方式,没有实践操作的测验,学生通过背理论知识点即可拿到高分,没有真正测试出学生的公关能力。

2高校体育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

由学校组织邀请校外一些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专家,分期分批对公共关系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也可聘请这些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给学生开讲座,弥补教师队伍的不足;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去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增加实战工作经验。除此以外,安排没有开设的公共关系专业,只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的教师去设有公共关系专业的高校进修学习。

2.2教学内容的转变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要受到课时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目前,体育公共关系学的课时安排一般为32个课时,无法完全涵盖公共关系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必须对章节进行压缩整合。体育公共关系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5大块。第1部分是公共关系原理,主要论述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和原则,这部分是课程的基础,应占总课时的20%。第2部分是体育公共关系策划与实务,即公共关系的4步工作法,主要讲解如何策划公共关系活动、有哪些策略和手段、以及公关人员的素质和要求,最后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这部分内容实践应用性最强,是整个课程的重点,所以安排占总课时的50%。第3部分是体育公共关系分类举要,包括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公共关系概述、社区体育公共关系和体育赛事的推广,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专业性,学生兴趣比较浓厚,所以占总课时的20%。第4部分是危机公关,通过具体的体育危机公关的实例,分析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化解危机,这个内容相对重要,可占总课时的10%。第5部分是公共关系礼仪,这部分不是重点内容,而且浅显易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形象气质和个人修养,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挂上公关礼仪视频,让学生自己课余时间自学,从而掌握最基本的公关礼仪要领。

2.3教学方法的转变

2.3.1案例教学法

结合公共关系理论以及教学要求设计授课案例,精选一些经典案例作为分析范本。从案例引入到案例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解公共关系职能和原则时,笔者选取了“你会坐吗?”“一身红衣的客人”“卖斧子给总统”等有趣的实例。教师先陈述案例,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每个案例分别反映了哪一个知识点,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公共关系策划时,列举了“可口可乐世界杯护旗手活动”“李宁‘花小钱办大事’”的机智品牌推广活动、“广东亚运会开幕式”“姚明代言联通CDMA”等活动,通过分析这些活动的举办过程、创意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质。

2.3.2模拟教学法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地点选择在公关实训室。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5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例如,在教授公共关系实务章节时,模拟“新闻会”或“记者招待会”现场,以体育赛事的筹备作为新闻主题,每组同学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由学生自主分配,如投票选出1位同学扮演新闻发言人,1组同学负责布置现场,1组同学负责搜集会需要的资料,2~3组同学扮演记者,1组同学负责现场维护,1组同学负责会后的整理工作。讲授公关策划方案时,模拟实践工作中的提案方式。首先,以小组形式完成策划书的写作,策划的主题可以围绕运动品牌的推广、体育赛事的策划、体育赞助项目的策划等。策划书包括以下部分内容:公关活动目标、公关活动主题、公关活动公众、公关活动传播渠道、公关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时间、场地和人员的配备、经费预算和公关活动评估。策划完成后,将其以PPT的形式展现,学生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解说,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最后由教师总结和点评。

2.3.3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首先,教师可建立学生QQ群,在群里课程安排的消息,为学生答疑;其次,教师可建立个人微信公众账号,定时一些好的文章,包括最新的公关资讯、经典案例、公关名书推荐等,供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将自己的E-mail地址公布给学生,方便学生交电子版作业,对于想单独咨询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单独回复。

2.3.4调整考核评价体系

采用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设定不同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分为2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勤、实训课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综合打分,占总成绩的30%;公共关系原理部分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公共关系策划与实务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每位学生撰写策划书,由教师进行评分,作为期末成绩,占总分数的30%。

参考文献:

[1]李道魁.公共关系学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罗春霞.关于“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119-122.

[3]张丹,侯胜田,朱文涛.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经济师,2010(7):124-125.

[4]郭海鹰.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5):39-41.

[5]熊江鹏.改革面授方式创新交流渠道—开放教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及感悟[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9(1):69-71.

篇8

[关键词] 慈善事业;信任危机;原因;重拾信任

【中图分类号】 D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94-2

一、慈善事业的含义

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其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自愿捐赠的款物为其经济基础。它既起着安老助孤、扶贫济困的作用;同时又起着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深远的传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与社会性。

二、信任危机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

从2011年6月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8月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9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卢美美事件”,民众对慈善的信任陷入历史最低点,慈善组织处于风口浪尖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人们纷纷质疑和谴责各类慈善组织,网络民意调查显示约80%网友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会捐款。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更加清晰明了: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发生前),全国社会捐款约10亿,而7月份社会捐款仅有约5亿元,8月不到2亿元。捐赠数额的锐减直接表明民众对我国慈善事业信任的崩塌。然而,时隔近两年,红十字会仍然没有找回国人对它的信任。雅安地震后,诸多知名大型企业也自发通过壹基金为灾区捐款:腾讯500万,阿里巴巴500万,万科200万……而在红十字会总会的倡议微博下,至2013年4月20日晚,仅收到捐款14万元,更多的收获,却是数万声的“滚”。据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连续遭遇信任危机,一天内4次回应舆论质疑。不可忽视的是,信任危机迫使政府和慈善组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11年8月23日,民政部就《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12月,红十字会表示将会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处,促进信息的公开。这些举措在客观上有利于慈善事业重拾信任,重塑公信力。

三、我国慈善事业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

“正是因为在信任的前提下,人们在捐献财物的同时,倾注了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爱心,一旦发现受骗,就会完全颠覆对这个组织的信任,以后就不会再参与这个组织的活动,甚至对整个慈善事业充满质疑,对慈善事业采取观望态度。”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信任对公益慈善事业至关重要,是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生命力。慈善事业一旦遭遇信任危机就会失去公信力,如何尽快恢复公信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分析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信息不透明

尽管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慈善机构善款筹集方式、救助对象确定、资金使用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都缺乏严格而细致的规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制度制约,慈善机构的运行必然不会规范,也必然会造成信息的不透明,这是慈善事业缺乏信任与公信力的首要原因。

(二)慈善组织缺乏真正的自主性与民间性

慈善事业本身就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内涵特征。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慈善组织应该是一个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民间性的组织,而自治性、自主性是慈善组织的核心特质。慈善组织应该处于社会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中,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运行。然而,现实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些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 它们几乎没有独立性,高度的行政化体制很容易造成慈善机构官僚化。而官僚化往往带来的是效率低下,腐败寻租,很容易偏离慈善的宗旨。这些不但会造成民众对慈善本身的不信任,而且还会把对官员腐败的愤怒转嫁到慈善组织。

我国的慈善事业不仅与公权力靠得太近,而且与商业关系不明确。慈善事业的商业化倾向或许会带来为追逐利润而损害公益的行为。

(三)慈善主体和慈善组织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和慈善主体较为单一,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这样的组织依然是独占鳌头,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慈善路径。缺乏竞争与压力使得这些慈善组织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去公布信息、去改善自身、去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政府监管不到位,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慈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主导与控制,政府对慈善事业插手过多或直接把部分慈善机构加以行政化,政府财政与慈善机构捐款相互混淆,不但造成政府缺乏监督和监管慈善机构的动力,还会造成公众无法将政府财政和慈善机构所受捐款分别监督的困境。

四、我国慈善事业重拾信任之路

(一)健全慈善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第一位的,在我国慈善事业方兴未艾之际和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的情况下,及时出台一些诸如慈善法的一些法律法规是必要的。在保障捐赠人的权益、保障善款的正确合理使用、救助对象的确定、资金使用公开等方面法律法规要有细致严格的规定。要在慈善事业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慈善机构规范运作制度。因为慈善机构只有在法规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持续规范运行,慈善公信力一定要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持续下去。

(二)让慈善事业回归民间

与行政部门划清界限、抵制商业化的诱惑,让慈善事业真正回归民间,让慈善事业真正拥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民主性的属性。政府失灵理论表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满足的是中位选民的公共物品需求,这样就会出现供给空白,从而为其他机制(市场机制、非营利组织)的介入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是慈善、教育、医疗等差异性大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反而不会有好的效率。然而,市场也会失灵,正如亨利・汉斯曼提出的契约失灵那样,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所以市场提供无法保证公共物品的质量。因此,慈善应该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应该由真正的民间组织提供。这是慈善事业重拾信任的根本途径。

(三)加强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信息公开

虽然慈善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拥有政府和市场没有的优势,但是慈善组织同样会产生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问题,如慈善的业余主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搭便车等。因此,慈善组织要加强内部整改与治理,加强内部民主建设真正向捐赠者和受助者负责、吸纳专业人士的加入以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现职慈善工作人员的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慈善机构的交流与学习。慈善组织同样会面临奥尔森教授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的困境”:“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然而,慈善组织本质在于受到“非分配约束”使得组织成员不能对组织的净收入进行分配,这样组织成员就缺乏激励机制去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是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进行信息公开,这是铁则。姚明就认为:“恢复和增强慈善组织的信任与公信力,除了透明公开,别无他法。”慈善组织要将善款资金来龙去脉的详细报表向公众晒一晒,公众通过网页或者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与用途。香港红十字会一定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作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而小数额捐赠的市民也可以去查看。这些措施是慈善事业重拾信任、重塑公信力的直接途径。

(四)促进慈善组织的立体化和多元化

竞争性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垄断性的一个特性,只有相互的竞争才能促使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质量,促使非营利组织公开透明。因为在一个慈善组织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国家或地区,例如美国和香港地区等,如果你不公开信息,就没有人给你捐款,慈善组织就没法生存下去。而且,只有慈善组织更加立体和多元,才能凝聚更多社会力量,为更多的人改变命运,为社会财富的更高效使用创造条件。

(五)理清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监管到位

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把不该管的交给慈善机构,把该管的管好。一方面,政府不能过分参与具体的慈善活动,要实现公益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和“去等级化”,充分发挥慈善组织自身的自治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慈善组织监督体系,加强对慈善组织公益性财产运作的监管。未来五年,我国要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以确保慈善事业的公开透明原则。政府应该鼓励慈善组织利用微博等多种方式及时披露捐赠信息。

(六)充分利用媒体、公众、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重塑公信力

真正发挥媒体、公众、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监督的力量,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保证。现在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主流媒体,同时也有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网络自媒体时达的今天,往往会带来很多的“塔西佗陷阱”,只要失去公信力,无论你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大家都认为你是说假话做坏事。因此,慈善机构要将传统媒介与新的自媒体相结合,及时完整透明地回应公众。要发挥网民辟谣和网络自洁的功能。除此之外,慈善行业要培育发展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及时评估结果。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是评估结果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可以有效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4).

[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

[4]王青.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应对信任危机的理性选择刍议[J].知识经济,2012,(9).

篇9

[关键词]油田企业;安全培训;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46-02

由于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安全工作是石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实践证明,在石油企业无论何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翻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都与安全教育培训有关;不是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就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未持证上岗,或者是虽然也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有的在做表面文章,有的在搞突击性的培训以应付检查。古人云:“凡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末而务本。”安全生产管理的治本之举在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了“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教育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队伍的新老交替、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根本。

1 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在石油企业,常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首先,领导重视带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企业领导安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企业主要靠各级领导进行管理,党的各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的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的认识和对安全的重视与否。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的前提。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再次,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最后,加强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重点工作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监管督导基层人员履行职责,真正保证管理到位、制度和措施执行到位、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位。

2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扩展

在安全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视野必须更加宽阔,教育培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也将更加新颖。除一般的安全概论和安全技术内容外,当前,以下内容应当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1 安全法制

包括《安全生产法》和煤炭、建筑、交通、消防、水利、化工、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法规,以及刑法、民法中的有关内容。企业管理者必须依法生产经营;劳动者必须依法作业,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利益;公众要依法监督政府和企业,并履行社会义务。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多层次、多种形式地开展全民安全法制教育培训。

22 安全文化

对于石油企业,应当开展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安全文化工作者。在企业的车间班组持久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职工喜闻乐见。安全文化涉及文化学、传播学等知识和方法,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应当成为管理者和安全工作者培训的重要内容。

23 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管理思想和生存策略,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企业或组织一个小小的意外或者事故就会被扩大到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产生迅雷不及掩耳的恶化后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政府危机处理机制正在日渐法制化。实践中的主要步骤为:危机的确认、危机的衡量、危机的决策、危机处理的实施、处理结果的考核。因此企业或组织更应该建立起完备的危机紧急处理系统,并懂得如何运用新的技术全方位地有效传播和控制信息,使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有关危机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应当列入安全培训计划。

24 心理干预

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危机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促进灾害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现代意义的心理社会危机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心理干预一定要专业,目前,我国还缺乏大批从事心理干预的专业工作者。安全培训教育既包括心理干预的专业培训,也包括对安全灾难幸存者和亲属的心理干预。

3 油田企业安全培训方法创新

从实际出发,培训方法应更加灵活,脱产与不脱产结合,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结合,系统培训与继续教育结合,增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比重。考核方法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各类安全教育教师(生产现场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也要有一定的任职资格并具备胜任安全教育工作的条件:懂生产、懂教育;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安全工程学、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和现场生产安全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绘画、摄影等技能。安全教育教师还应了解本企业重点要害生产部位、掌握相应装置的工艺流程,使所授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另外,随着生产过程中新设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培训教师应率先了解和掌握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成为新工艺、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安全教育要求。

其次是教材内容要创新。教材是安全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国家人社部对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登高架设工、企内机动车驾驶员等)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但还有很多工种特别是石油生产、加工方面的大批工种尚无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安全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和了解安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自行编制培训讲义并通过整理和审定使其成为适应石化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最后是在教学教法上的创新。一是要搞好调研工作。调研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可了解与培训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法规、标准、规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也可了解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及其对本工种的安全法规、标准、规程等的掌握情况。二是要紧密联系实际。课程设计是根据调研的情况确定培训的教学内容。培训内容一定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根据培训对象、岗位、工种、工作环境、可能发生的问题、造成的危害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三是要加强培训教学管理。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抓好教学质量、学纪学风、考纪考风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应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座谈(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等;在生产现场也可将培训的形式演变为安全知识问答(或竞赛)、事故预想、危险预知演讲会;仿真(应急)反事故演习;事故现场参观调查分析会;安全生产情况和趋势分析会;当年事故今日反思讨论会;请历险、睹险职工现身说法等。另外在培训的同时进行生产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查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提防范措施等工作都将更好地增强培训效果,同时为企业增加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生态危机 经济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对我国“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应。三十多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法律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以缓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怎么发挥政府对处理这种紧张关系的应有作用?怎样保证彻底解决我国现在存在的“生态危机”的问题,以实现“生态文明”?以上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我国生态危机的根源、我国生态危机和经济法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我国生态危机的根源

生态危机并非最早在我国出现。早在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危机在这些国家才逐渐暴露出来,并且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这些国家的学者在探究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时,由于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他们所确定的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也是各异。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主要是有“反人类中心主义说”、“科技异化说”、“消费异化说”和“资本主义制度说”。反人类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环境(主要为动植物)紧张关系,而忽视了人和生态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紧张的利益关系;科学技术本身具有中性,只是人类在改造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力的工具。同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被用于去化解生态危机。科技异化说没有看到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制度根源;消费异化说把消费异化拔高到是生态危机根源的位置,忽视资本主义社会所蕴含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说则是在西方生态学继承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的基础上,透过生态环境的危机问题,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从而引起生态危机的产生(陶庭马,2011)。资本主义制度说揭示了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制度。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则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张扬利已主义的文化,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人与人之间不同利益的充分竞争,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使得个人资本的趋利本性充分显露出来,导致社会大生产所涉及到的要素不断被商品化。在这种循环中,自然资源(作为财富的基本来源)被市场经济主体不可控制性地掠夺,引起市场失灵,进而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当然不可能直接具有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弊端。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且逐渐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以私有制为基础,但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毕竟需要一定的发展历程来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不能及时的被克服与修复。这造成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表现为市场经济主体无序的恶性竞争成为常态,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任意排放成为市场主体的惯常行为,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市场主体赚取利润不可避免的途径。这些最终导致我国生态危机的出现并且使我国生态危机在逐渐的严重化。因此,我国生态危机的根源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弊端,引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肆意的破坏,最终造成生态环境处于危险的境地和崩溃的边缘。

我国生态危机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李昌麒,2007)对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有着天然的“应对”和“暗合”。正是基于经济法对市场失灵规制作用,间接地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提供了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调节的途径。

(一)经济法通过克服市场失灵而防止生态危机的发生

对经济学家而言,市场失灵用于描述市场分配资源特别无效率的状况。广义地说,竞争性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即由市场竞争所形成的资源配置会达致不可能再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的程度;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由市场实现(盖瑞・J・米勒、王勇译,2002)。但是,充分、有效率的市场经济被实现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这主要包括三个条件,即:市场充分竞争、市场上的物品全部是私人物品以及零交易费用。三个条件缺乏任何一个,就不可能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曼昆、梁小民译,2003)。然而,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这样的条件达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市场经济的失灵相伴于市场经济的行动而生,只是程度或者规模的不同而已。

正是由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为了全局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就必须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活动做必要和适度的调整,包括了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两个层面。正如金泽良雄指出,经济法“不外是适应经济性即社会协调性要求的法律”,“主要是为了社会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有关经济循环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通过市民法进行的自动调节作用的局限)的法律”,“是为了以‘国家之手’来满足各种经济性的,即社会协调性要求制定之法”。国家从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制定并且实施相关的经济法律以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及可持续的发展。正是经济法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适当的规制,这才能够保证市场主体将生态环境作为交易成本一部分,而不是使市场主体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作为获取高额利润的途径,最终促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

(二)经济法通过克服政府失灵而阻止生态危机的恶化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权力具有公权的属性。就我国国家权力的架构看,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权力赋予国家行政部门行使。在市场的运行机制中引入国家公权力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市场失灵能够被有效地控制。然而,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如果政府干预市场的公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制约和规范,那么这就有可能导致政府失灵的出现,也即国家干预失败,即不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甚至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政府利用干预市场的权力而变向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之中,进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运行效率低下、政府干预过度、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政府不受产权约束、预算分配偏离社会需要和权力寻租等几个方面(李昌麒,2007)。因此,从市场角度看,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干预”是需要的干预和适度的干预;从国家权力角度来看,需要和适度恰恰是对国家权力的干预(穆虹,2009)。

正是由于政府在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会发生权力行使偏离的情形,也即政府失灵。为避免政府在干预市场经济时政府失灵的出现,这就需要经济法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进行限制。只有通过经济法对政府干预市场行为的限制,才能保证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扮演好“管家”的角色。这种角色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约束或者调整即不存在失职的情形,也没有越权的状态。因此,在政府适度的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情况下,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保证市场能够发挥出其所应有的理性分配资源的功能,进而防止或者“治愈”生态危机。

经济法应对我国生态危机的基本路径

经济法应对我国生态危机的基本路径就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平衡为目标,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经济法律的内容,最终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协调、良性的发展。

(一)通过经济法对市场失灵的控制来应对生态危机

国家从需要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防止市场失灵。市场规制一般也将其理解为对市场秩序的调控,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反倾销和反补贴几个层面。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杨紫 等,2012)。因此,虽然国家对市场失灵的规制有着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但是针对经济法应对生态危机这个角度讲,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起着应对生态危机的“主力军”的作用。立法机关为应对生态危机而修改经济法中的规定时,应当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相适应。具体而言,在经济法中涉及宏观调解规则的完善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法中要制订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本性与生态环境成本的价格体系。将生态环境的成本成为市场主体进行市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进而约束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第二,经济法中应当设立排污许可的制度和排污产权交易的制度。通过排污制度的法律化,建立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机制。通过市场交易的行为,使减少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交易中获得利润;第三,经济法中应当构建生态补偿或者环境污染补偿的制度。通过这种制度,使因损害环境而受益的区域或者人群向对与之相对应的受到损害的区域或者人群予以的相应的利益补偿;第四,经济法应当完善鼓励有利于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最终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二)通过经济法对政府失灵的控制来应对生态危机

为避免政府在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市场调控时的政府失灵,必须通过经济法对政府调控市场的行为进行规制。经济法规制政府失灵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法中相应的规范性内容的调整,转变政府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所起到的职能、完善政府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程序和赋予并明确政府制定有利于保护生态政策的权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经济法中的规定应当明确,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政府应当由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向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转变,最终使政府不再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进而促使政府的把工作重点放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维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平衡上;第二,经济法应当赋予政府制定国内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财政补贴、鼓励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税收和投融资等政策的空间。这有利于调动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宏观经济层面引导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减少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对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和对环境的不必要污染;第三,经济法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行为的权限和程序。立法中应当明确政府在参与市场经济时所做出的任何行为都不能够以盈利为目的。此外,政府应对市场失灵时做出的任何一项决策的过程都要有相应的程序来加以约束,以防止政府误用或者滥用权力。这样才能够使政府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促使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

2.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3.[美]盖瑞・J・米勒.管理的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王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版)[M].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满达人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6.穆虹.经济法价值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