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养生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6 09:1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养生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改革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正逐渐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和实践。这一观点正从根本上剔除传统体育教育的“短期行为”和“应试教育”的弊端,成为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向导。
1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西方教育界提出的,那时就意识到教育是人一生都不可缺少的。20世纪70年代这种教育思想被引入体育教育领域形成终身体育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得到了逐步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界,进一步受到重视,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得到普遍的认同,并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写进了体育教学大纲。终身体育思想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塑造成为终身体育者。它着眼于打基础,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身体的持续发展,因而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相一致。而以往的体育教育观念则相对滞后,竞技体育观、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当时还比较盛行;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这种体育教育重视的只是教育的“短期行为”,而对学生步入社会后如何更好地参与体育、享用体育却考虑甚少,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而用终身体育观审视高校体育,使高校体育从一般只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效益提升为追求以阶段效益为基础的长期效益,对学生的培养将更注重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这一主要方向。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强调以终身体育作为主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就业后,仍然能自觉地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与健康的身体娱乐。这是我们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终身体育强调的是体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体育活动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我们在生命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趣味。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恰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生长发育正趋于成熟,心理个性品质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教育的终身体育内涵,就应体现在不仅教授学生一般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如何顺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3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
3.1 将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终身体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终身体育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高校体育要开拓崭新的局面,必须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
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促使我国体育朝经常化、生活化、终身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人们体质和健康水平。高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立足于将高校体育的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身心健康、有良好体育习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高校体育改革、发展与推进全民健身具有十分积极、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因此,高校体育应尽快调整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能停留在培养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之上,应纳入终身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创新和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加必要的体育健身理论课教学(如:健康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营养学等),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等,体现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
3.2 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必须由“终身体育”教学出发,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健身能力及体育习惯。
3.2.1 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我国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遍较弱,这与“精英制”、“考试制”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种存在着对体育发展不健康的体育模式,应尽快加以纠正。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拓展其体育知识,体育教学应从学生体育认知、体育情意、体育技能等范畴出发。认知方面――应教给学生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让学生了解人体构造和功能,建立正确的健康观。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及勇于考试的精神,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技能方面――强调确立个人在体能及运动技术方面的目标,并了解个人在运动技能方面的长短处,对自己的身体及健康状况有预知感,且能制定相应的康复处方。
3.2.2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体育能力的直接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教材的选择、技能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情感和行为,使其在愉悦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乐趣,学会用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体育教师应多了解及分析学生对活动的喜好,于教学中多引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如:定向越野、趣味性游戏等),让学生多体会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成功的乐趣。研究指出,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有过获得愉悦和成功的运动体验,即使毕业以后也能根据所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独立从事科学锻炼,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
3.2.3 强化学生的体育健身能力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生因营养过高及运动不足等原因,致使肥胖症及心血管病的个案递增,且趋向年轻化。高校体育教育者理应正视这一问题。加强学生健康体能的锻炼已刻不容缓。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各国体育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关节柔软度等体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患病危险。因此,学生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关节柔软度等体能训练,必须作为体育课的必要环节。而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健身运动处方方面的知识纳入教学,让学生学会独立制定健身运动处方,以便结合实际锻炼实践。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作课余自我锻炼,以培养完善其独立进行体育健身的能力。
3.2.4 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其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学生的个性之差异。因此在现存的教育资源下,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时间,以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单靠高校体育课未必足够。高校体育教师应善用其他校外资源及教学策略,科学地安排练习内容,合理调节练习密度和练习节奏,充分利用布局合理的场地、器材,给学生提供“乐学”平台。同时,体育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与现实生活、时代的联系和发展,适应学生的学力、学段和心理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整个个性的内在力量,激发、促进学生的整个生活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体育教学的延续和拓展。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以求得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生成。
3.3 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首先,要加大高校体育工作中的宣传力度,应利用校报、校广播及相关的健康与体育活动海报等阵地,全面宣传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其次,高校领导必须确认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并关注学生在繁重学科压力下,仍然能获得适当的身体教育,让学生真正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再次,学校要为学生建立体育生活化和体育终身化的目标,积极创设一种全民体育的气氛,以之潜移默化,引发学生体育学习志趣,增强体育活动的辐射力。最后,学校应有系统地为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定期对家长发报有关学生的体能状况,让家长和学生均能认识基本体能状况与健康的关系,身体教育再不能只局限于既定的体育课中发展,学生在课余亦应以培养运动习惯为己任。通过以上形式,形成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可使学生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中去感受体育的美,“美的东西,总会唤起人的审美情感和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很容易用一种审美的心态对待体育,在欣赏美的同时能够主动地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且学生置身于这样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可使其在更多参与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增强自身体质,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建立终身体育观。
4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笔者强调以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然而,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体育运动实践孤立地去进行;而应强调,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杨文轩.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3]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
篇2
关键词: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 诱导 应用
“诱导”一词在语言学、物理学、生理学、音乐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诱导概念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练习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因此在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下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应用诱导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语言诱导
语言诱导即语言的引导、劝诱、教导,是运用学生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对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刺激,诱使第二信号系统积极活动,激发其练习的欲望,使技术动作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的过程。语言诱导可分为情感性语言诱导、想象性语言、意志力语言诱导。
1.情感性语言诱导激发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观愿望,教师才能予以启发。为使学生有“愤”、“悱”的内在要求,教师就应在教学方法上多作文章。在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引入部分,运用语言诱导可达到此目的。例如,在上第一次养生课前,先讲一些关于我国古人养生的观点、方法、神奇的妙用等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欣赏古人怎样养生的境界,学生会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将会越来越浓。
2.在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概念时运用想象性语言进行诱导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所学的动作技术用语言提示,并诱导学生想象技术动作的形象、过程与节奏,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机体运动感觉(相似于心理训练的念动训练)。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是教师讲解示范后,紧接着诱导学生想象、念动动作过程。如:在教学五禽戏时,教师讲解示范后,随后让学生想象动作过程与表象,有助于学生较快地形成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从而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3.教学中意志力语言诱导的应用
良好的课堂环境、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好胜心理,诱导其坚定地完成动作的心理,形成克服困难、勇于完成任务的心理品质。意志是完成一切活动或任务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个性意志力的培养和诱导。如教学五禽戏时,教师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诱导他们学习各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言诱导要简明扼要、新颖有趣,掌握好运用的时机。
二、动作诱导
为了掌握技术动作所采取的一系列过渡性练习叫诱导练习。利用诱导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叫动作诱导。它是利用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顺序方面较相似的动作,来引导刺激学生的本体感受器,使其感知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适用于掌握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学习内容。
1.教学中的示范动作诱导(信号诱导教学法)
讲解是对示范动作的说明,是对学习过程的诱导。示范是对讲解内容的直观体现,是对讲解动作的展示,是形象动作向具体动作转化的过程。示范结合讲解能够对动作的概念、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二者彼此诱导,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视觉、语言、标志物等信号给予提示,用来纠正和预防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在学习新内容时,先从比较简单的教法入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示范动作的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能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同时要面向全体,注意示范的位置和示范的次数。
2.教学中相关动作的诱导
相关动作是指与所学动作在结构、用力顺序等方面较相似的动作,它的特点是难度小,易完成,是所学动作的过渡性练习。如八段锦教学,在教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时应注意练习次数适当,掌握好运用的时机,要不断提出要求,提高难度,直到正确掌握动作。
3.教学中慢动作模仿诱导
慢动作模仿适用于八段锦技术动作(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因为该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如“左右开弓似射雕”、“摇头摆尾去心火”等。
4.手把手教学诱导
在学习或纠正某些协调性较高的动作时,可以手把手的牵拉、引导,使其完成动作。如在八段锦练习中,正确的预备势“抱球”时,应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但学生在初学或紧张时大拇指容易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且一时难以纠正。此时如果能采用手把手的诱导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动作诱导特别适合于学习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例如:“左右开弓似射雕”、“摇头摆尾去心火”、“攒拳怒目增力气”等,运用时要少而精,并注意运用时机。
三、同伴诱导
同伴诱导是指学生在练习中优美的动作对同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刺激,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向上的、追求努力完成动作的欲望。它对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困难等良好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即同伴间的诱导,这种诱导有利有弊,教师要善于发现,鼓励学困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对于动作较好的学生要不断提出要求,增加难度,防止其骄傲自满。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学生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在运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同时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措施,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尽可能防止蛮干,提高课的质量。总之,在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掌握诱导的客观规律对于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加速教学进度,都能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章钜林,束纫秋.体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沈钟.浅谈诱导教学法辽林体育科技,2003.4.
[3]张广德.导引养生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4.
篇3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五禽戏和瑜伽作为两种极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体育养生方法,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五禽戏和瑜伽发展的组织特点和参与活动人群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为二者的发展特别是五禽戏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五禽戏 瑜伽 发展现状 比较研究
一、绪言
五禽戏和瑜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世界体育养生文化中两支亮丽的奇葩。虽然二者的体系、形态以及内涵各有不同,但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然而与我国健身气功五禽戏相比,人们对瑜伽的认可更胜一筹,近几年国内外形成一股瑜伽热,而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五禽戏却并未表现出应有的优势。赫德尔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性。”因此,很有必要将五禽戏和瑜伽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继承、保护与发扬;借鉴、互补与扬弃,为二者共同发展弘扬东方养生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二、五禽戏与瑜伽发展现状之比较研究
(一)五禽戏与瑜伽的组织特点
五禽戏的组织性质属于政府管理以福利型事业模式推广的社会体育组织。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施行了《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当地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地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健身气功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实施健身气功管理的规章;二、对面向社会开展的健身气功活动的条件和内容进行业务审查和管理;三、组织健身气功辅导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四、组织健身气功的科学研究;五、对健身气功社会团体进行业务管理;五、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进行注册管理。[1](P104)
迅速发展的瑜伽不仅在大城市引起一片热潮,在中小型城市推广的也较为普遍。目前,瑜伽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健身俱乐部内开设的瑜伽课程,如北京宝迪沃健身中心、上海浦东健身馆等;二、比较专业的连锁性质的瑜伽会馆,如悠季瑜伽、金珠瑜伽等。由于我国对于瑜伽组织形式的审批和认证还在初步完善,没有特定法规和制度,所以瑜伽在我国的发展和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健身俱乐部还是瑜伽会馆,其管理者对瑜伽缺乏深入的了解,俱乐部所聘请的教练专业素质不够,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瑜伽会馆层次不一,收费没有统一标准。瑜伽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其体制、机制仍存在较多不规范,在对其概念和性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有较多的空白,因此,给瑜伽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二)参与五禽戏和瑜伽活动人群的特点
由于五禽戏动作舒缓、简单易学等特点,可以使中老年人很好的把握好节奏与强度,避免剧烈运动而带来的损伤。因此,五禽戏的练习者大都是中老年人。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很好的满足中老年人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成的目的。另外,五禽戏是一项体育活动,具有社会交往功能,中老年人群大部分都已退休,希望能结交不同的朋友,所以这也成为中老年人选择五禽戏的主要原因。五禽戏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组织,所以其教学者均持有国家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授予资质证书。虽然五禽戏的教学者是持证上岗,但他们的年龄较高且学历偏低。《北京市健身气功站点和瑜伽俱乐部的比较研究》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健身气功辅导员的平均年龄58.1岁,低学历有其相应社会背景,六、七十年代正是这些人群求学的时代,那时我国的教育相对滞后,所以造成他们的低学历特征。[2](P95)
随着瑜伽在全球的普及,瑜伽练习者也不断增多,无论是年龄结构、职业特点还是性别特征都在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其参与活动的人群已经从最初只有少数人消费的高端运动逐渐变成能为更多平民百姓接受的大众运动项目。瑜伽练习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城市中高收入、高层次、对生活质量和个人体形有较高要求的人群,如白领、明星等;二、城市中收入一般、职业稳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如医生、教师等;三、还有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在家自由练习的人群。[3](P7)
三、结语
虽然五禽戏投入少、见效快且能够防病祛病、强身健体,但五禽戏的功法简单、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加之受瑜伽、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与瑜伽相比,五禽戏的发展则处于一种相对缓慢的状态。五禽戏参与群体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群体,而瑜伽参与群体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等收入和文化层次较高的中青年群体且女性较多。五禽戏练习者主要选择在社区周边的健身气功站点和附近的公园,其练习缺少有效组织和专业的指导。瑜伽的练习者主要在比较专的健身俱乐部,但也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
为能更好的让五禽戏发挥其功能,从政府方面可以加大扶持传统健身功法五禽戏的组织建设,其管理理念应该从控制转向为人们服务上来以此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五禽戏应该在保持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来丰富五禽戏的功法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们的健身需要。设立专业培养的五禽戏教学人员的机构,按难易程度设置五禽戏锻炼标准,逐步完善五禽戏的功法体系,提高人们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管理办法[Z].2006.
[2]石新.瑜伽概况在中国的传播[J].长寿,2005(4):8.
篇4
【关键词】八段锦;文化内涵
A Probe into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Ba Duan Jin
YANG Hong-guang, WEI 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After a profound analysis in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a Duan Jin for the first time by means of consulting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Ba Duan Jin is rooted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t culture, and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Ba Duan Jin, Culture connotation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气功导引功法,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有坐八段与立八段两种功法。坐式八段锦注重凝神行气,立式八段锦强调形体练习。八段锦流传已近千年,具有良好的健身功效,而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健身方法,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对八段锦的文化内涵作以探析。
1八段锦哲学基础分析
吴正耀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及其独特的风格》一文中指出,“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须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所运用方法的性质,对于所产生的理论特点和风格,往往又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地吸收和运用许多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来阐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等。”〔1〕八段锦功法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的鲜明印记。
1.1 气一元论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气化生万物,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也是气的变化。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据此,古代养生家们多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根,活力之源,都注重养气和补气。
坐式八段锦功法口诀多次提到行气:“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闭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令极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闲步顷间)”等,十分重视行气、闭气、放气等环节;十六段锦法(坐八段的一种功法变形)也提出,“凡行导引法,常以夜半及平旦将起之时为之。此时气清腹虚,行之益人”、“ 以两手相叉,虚空托天,抑手按项二十四。(此可以除胸膈间邪气。)”、“以两手心掩两耳,却以第二指压第三指,弹击脑后二十四。(此可除风池邪气。)”等,注重培育“清气”、去除“邪气”;十二段动功(坐八段的另一种功法变形)功法提出,“摩夹脊穴十一:此穴在背脊之下,之上,统会一身之气血,运之大有益,并可疗痔”,注重全身气血之调和。八段锦功法对气的重视,是“气一元论”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
1.2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是建立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之上的,包含了朴素辩论法的思想。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易传·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国古代文化几乎随处可见阴阳哲学的踪迹,其影响深刻而重大。
坐式八段锦功法首先要求入静,但入静不是静止不动,叩齿、咽津、鼓漱、运气、火烧丹田等是内动,鸣天鼓、撼天柱、摩后精门、左右辘轳、叉手托天、攀足等是外动,最后,仍以静结束。整个行功过程,动静结合,动为阳,静为阴,在功法中,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作用,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的功效。坐八段重视动静结合,正是受阴阳学说影响的一种具体体现。
2八段锦与道教文化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 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的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道教就没有八段锦。通过八段锦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最早记载坐式八段锦完整功法的《修真十书》是道教重要的经典典籍,而古代八段锦的习练人群也以道士或道教信徒为主要群体之一,八段锦最初应是作为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而萌芽、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又定型于道教的典籍之中。
篇5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亚健康——患病与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亚健康的分类与内容、亚健康产生的四大原因、五大危害及临床表现,提出如何克服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合理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 患病 膳食 运动健身
Abstract This literary grace us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logic to reason logically the method etc. method, to second health- fall ill and health of the body appearance of carried on analysis and inquiry into, get second health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 second healthy\
output four greatest reasons, five big endanger and clinic performance, put forward how overcome the second healthy alignment health of
reasonable method, the aim is raising the theories for the athletics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Key word Healthy fall ill meal
sport workout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一、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
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
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
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三)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三、亚健康的危害
(一)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二)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三)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五)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四、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较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二)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三)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五、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 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营养搭配也是人们迈向健康的现实选择。元代饮膳太医所著《饮膳正要》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例如羊肉、茴香豆加苹果、官桂调制成汤可以补益、温中、顺气;用五味子、人参、砂糖调制的汤可以生津止渴、腹精益气等。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身体常使小牢,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4
2.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6
【关键词】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合作 体育保健专业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61-0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得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之一,与东盟合作具有地域优势和人文优势。《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南宁宣言》开始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传统医药的立法、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2009年中越两国签署的《中越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使得中越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有了良好的国际环境。随着东盟各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体育保健人才日益缺乏的问题,中国和越南开始了合作教育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尝试。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与越南河内体育师范大学签订了关于为越方培训体育保健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互派教师进修等的合作协议。在合作实践中发现,要推动体育保健专业教育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建设适应东盟合作作为导向的体育保健专业精品课程,是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越南体育保健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们专门对越南高校的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越南高校并没有设置体育保健专业,只有与之相近的体育医学专业,以培养体育医务工作者为培养目标。另外,虽然越南高校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都设有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但是课程比例只占到总课程的17.4%。其课程主要设置卫生学、解剖学、体育生理学、体育医学、体育机能、体育免疫等课程。可见,目前越南高校体育系设置的体育保健类课程以理论基础课程为主,鲜有涉及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运动损伤治疗课程。而我国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在运动损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放的200份面向越南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近90%的被调查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损伤方面的作用,对我国传统体育保健技能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非常感兴趣,并表示想要学习中国传统体育保健技能。可是,因为越南没有相应师资,无法开设此类课程。由此可见,越南国内高校缺乏体育保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环境。
二、面向东盟体育保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策略
在中国―东盟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认识到东盟国家文化背景、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采用“衔接―转变升级”的建设策略,才能满足面向东盟国家进行体育保健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衔接――面向东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衔接”指的是将面向东盟建设的精品课程与原精品课程进行衔接,既能继承已有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它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第一,原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一流的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的,原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也同样可以用于面向东盟的体育保健精品课程建设。
第二,原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这支队伍有着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面向东盟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力军。
第三,原精品课程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已经开始从“灌输型”向“启发型”转变,“启发式”、“讨论式”、“案例研究”、“问题解决”和“现场参观”等教学方法仍然适用于面向东盟学生的教学。
第四,原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案例库、专业图片库、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网络课件、音像媒体、仿真式的投影、教学视频、三维动画等资源可以作为面向东盟的精品课程资源的基础。
(二)转变升级――面向东盟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面向东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重视东盟国家文化和学习习惯,考虑其学习需求。为此,必须对原精品课程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进行全面转变升级,才能达到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第一,调整精品资源课程教学目标。因为课程的教学对象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中国学生转为东盟国家学生,因此课程设计要以东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为基础进行。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的改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要满足东盟各国的要求,原教学内容显然是有欠缺的。必须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将东盟各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特殊技能技法引入教学内容,将东盟国家学生迫切希望学习的中国传统体育保健技能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比例,着重培养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内容还要将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适合放在网络平台公开使用,才能满足东盟国家的需求。
第三,重新构建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原来的适用于国内学生的精品课程教材显然不适合东盟国家学生的需要,必须在现有的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以东盟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才能使编写的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例如,针对东盟学生中文水平低,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的特点,我们将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门理论性强,但又有一定联系的课程进行知识重构,打破了原学科的系统性。把教材里后续课程或实践操作技能需要的用到的理论知识专门分离出来,重新梳理,并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解析。《推拿与按摩》教材也在突出课程针对性、实用性、实践型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删除传统课程基础理论性过强的内容,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部分。同时,教材还专门插入大量插图,用图片解析教学内容晦涩难懂的部分,清楚直观,更易于东盟学生理解和记忆。重新构建的课程内容改变了基础核心课程理论过多,刻板、枯燥的印象,突出了实用性、实践性。两本教材已经试用于第一届越南留学生,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
第四,提升教学团队。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过程中,师资无疑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参与国际教育合作的教学团队除了要求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掌握相关国家语言。要培养出课上能流利进行双语教学,课下能用双语与学生无障碍沟通的专业教师。因为教师是双语课堂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也是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持者,教师的双语水平是直接影响双语教学胜败的关键。其次,教师还要了解东盟越南国情,学习民风民俗,才能在教学和交流过程中不发生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可调和的误会。最后,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到相关东盟国家进修、考察、交流的机会或举行定期、不定期的学术交流,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语言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好我国体育保健专业的形象代表,才能以精湛的技术、高超的理论水平流畅的沟通吸引更多来自越南或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
第五,必须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升级。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整合,灵活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踝关节损伤治疗课程教学,我们把课堂搬到真实的治疗室,让学生从接触病人到检查、诊断、处理过程皆在真实的场景发生。通过老师的带教,学生在真实的运动损伤处理过程中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该患者是内翻还是外翻损伤、是否合并有骨折、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治疗”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老师既要注重从理论知识上引导学生,又要在过程中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结束后,教师与学生综合讨论,通过剖析问题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总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取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而且还能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消除了地域上的障碍,国际间知识与技术传播瞬间即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采用多媒体授课。用图片、图表展示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有声的视频和三维动画再现规范化的技能操作,使学生对知识抽象的理解转换为多维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2)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将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减少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这对于大部分东盟成员国的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第六,升级完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两个部分。一是基本课程资源部分:专门制作适合东盟学生学习的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指导下重新梳理电子教案、案例库、专业图片库、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网络课件、音像媒体、教学视频、三维动画等资源,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更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二是拓展课程资源部分:其一,将以上基本教学资源“双语化”,这是建设面向东盟体育保健精品课程的一个必备条件。“双语化”一方面可以使越南学生在母语的帮助下,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环境,减少了因直接进入汉语言环境导致的语言障碍而带来的学习困难,还可以缩短学习进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体育保健人才要能与越南友人顺畅地交流,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越南语。唯有如此,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东盟人才市场需求。其二,要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多媒体授课课件,实时更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用高科技手段展示我们优秀的教学资源。
综上,本文用“衔接―转变升级”的策略指导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希望以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打开中国与东盟各国体育保健教育合作的窗口,吸引更多的国际教育合作,使中国成为东盟国家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蒋寅,黄昀,冉荣.在东盟合作背景下的广西体育保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J].梧州学院学报,2010(3)
[2]胡英清,吴铁勇,蒋心萍.越南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广西教育,2011(12)
[3]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4]刘清海,薛纪秀,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整合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在线,2007(9)
[5]李宁林,杨建娣.广西与东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人才培养模式、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探讨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6(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GJA17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