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范畴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范畴 工程管理作用 城市化进程
工程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概念最先出现在建筑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就是指工程相关人员聚集起来应用科学化的理论、资源等对社会进行的改造与建设行为,在不断发展中演变为一种专业化的技术。包含的内容有: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这些内容的开展都是以各种学科为基础,比如,物力、化学、生物等,运用理论与实践经验做好生产计划、研究等。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做好工程管理能够提高资源、人员、技术的利用率,推动社会进步。
一.工程管理范畴
一般来说,一个工程项目要想顺利实施,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阶段的各项工作、生产工作等。而工程管理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约束、激励、监督等作用。
工程项目在实施建设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提出项目、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审、项目确定等内容。首先,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确立工程项目,要确保项目能够体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此外,在项目具体实施前,还要做好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构成、资金比例等方面分析可行性;最后,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审,主要评审的内容是考虑项目是否能够达到预定收益、决策是否恰当等。
工程在初步建设当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项目工程合同的商谈、审签、施工的设计、规划、调试等。首先,在完成项目评估决策以后,就可以开展工程设计,将施工需要开展的各项操作确定下来、确定设备、材料等;其次,要编写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是确保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最后,就要对工程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在施工中顺利运行。
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时,首先要编制出投产的各项事宜方案,比如,投入的资金准备、应用到的技术准备、人员组织机构的准备等。在完成了各项投产准备以后就可以顺利实施项目。
一、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工程管理能够影响到后期的工程收益,并且,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理论、管理学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综合体。但是,在很多部门都将其看成是行政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管理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等问题经常发生。为此,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要首先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团队中的管理人员要将自身权责划分清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某些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能够到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定期做好工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使各项工作得以规范操作。下图1就是某建筑工程项目共走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
图1 工程项目测绘
(一)实现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较为复杂,为此,常会出现投入与产生不成正比的情况,而预算的成本与实际投入成本存在差异将容易使企业出现亏损,而在工程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能够对人力成本、物资成本等进行控制,防止企业出现盲目投入。
(二)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很多建筑都缺少质量保证,人们对建筑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通过工程管理能够随时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能定期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此外,应用的材料、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与调试,防止了质量问题的出现,使施工质量得到了控制。
(三)风险控制
安全控制是存在于工程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指工程管理当中各项安全生产都要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减少威胁人员安全的操作内容,使各项工程能够有序、安全进行。管理人员都会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周围是否容易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电力系统布设是否安全等因素进行考察,在排除了以上安全因素以后,还要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检修,防止其存在危险因素。最后,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工程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做好各项内容的监督与评估。
(四)风险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当中,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是常有的事,要想将风险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就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作出分析、风险等级的评价、风险的识别等。风险的控制能够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实施,最终能够降低风险的损失,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
(五)合同控制
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建设单位利益的最重要体现。做好项目控制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违约几率。并且,合同管理有诸多法律条例的支撑,能够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处罚。此外,企业在签订合同以前,可以及时发现各项不公平的条例、条款,并可以以此为依据有权让对方修改,从而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结语:
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范畴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当中的重要性。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的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要想使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使企业利益得到保证就要做好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140-143.
[2]盛昭瀚,游庆仲,李迁等.大型复杂工程管理的方法论和方法:综合集成管理――以苏通大桥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5(10):193-197.
[3]吴子怡.工程管理的概念以及工程管理的特点与具体措施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0):380-380.
[4]刘人怀,文彤,闫婷婷等.系统论视角下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4(11):3-6.
篇2
1工程管理的范畴
1.1前期准备
工程管理在工程的前期准备期间也包含多个环节,在前期准备中包含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决策等。首先是提出项目,在项目提出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本地区的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等,项目的提出在提出之始就要有一个全局性的考量。其次是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一个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过程,需要对工程的效益、施工难度等进行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也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后期的有效性,工程在建设环节也更容易展开施工,同时开展可行性研究时要综合各方意见,请各方面的专家进行集体论证,保证各方面都能实现最优化。还有就是评审决策,评审决策是对前期提出项目和可行性研究进行的一个决策,在评审决策时要让各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的利弊进行考量,最后进行表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发现项目提出和可行性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进行整合和修改,使最终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化。在评审决策阶段也要邀请多方对工程项目的提出和可行性研究进行集体评审决策,评审决策是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最后环节,这个环节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束,因此邀请多方进行评审决策,既是对工程的负责,也是对工程合理化的保证。
1.2建设环节
建设环节是整个工程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中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等具体环节。工程设计是对整个工程主体的一个规划,是工程施工的一个蓝图,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要求,并且对最终的设计要进行检验和论证,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其次是施工前准备,施工前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准备工程施工的材料、施工人员的安排等,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检查建材,保证建材的质量,对施工团队进行考察,保证施工团队资质达标。最后是具体施工阶段,工程施工阶段是把整个工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工程监管,包括施工的质量、施工进度等,施工的质量监测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保证每个部分、每个阶段的施工质量安全。在这个阶段,要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的效率,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1.3工程竣工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工程管理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要做,包括工程的验收、后期工程维护管理等。当工程竣工后就要对工程进行及时验收,验收工作的开始标志着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保障,验收时需要对工程的关键部分、关键部分的重点施工处、工程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还要对工程的各项指标和关键技术处的技术参数进行检验,保证工程各方面的质量均能达标,进行工程验收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专业人员的参与能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是后期的工程维护工作,这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后期的维护中,需要对工程总体质量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程中的关键设施进行常规维护,有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安全维护,防止质量问题进一步扩大而危及工程总体安全。
2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工程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保障
在工程建设中如果缺少管理整个工程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程管理也是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规范,使整个工程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前进。在工程管理中以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为例,工程施工人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施工人员施工不当或者施工不规范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在工程管理中就包含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的能力、日常出勤情况、工作效率都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工程管理工作还包括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对工程质量随时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给予工程质量一个保障。
2.2统筹整个工程
工程管理可以对整个工程起到一个很好的统筹作用。其可以对工程的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工程各方面的人员调度起到一个很好的管控作用。比如工程管理在工程的立项之初就发挥着作用,对工程全局起着指导作用。比如工程的建设周期,工程施工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工程进度要求,工程管理就可以使工程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另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施工方,比如土木建设、电气建设等方面,那么为了使工程能顺利进行就需要对不同的施工方进行协调,这方面的任务也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工作,通过工程管理来协调各方,使不同的施工方配合得当,顺利使工程向前推进。
3结束语
篇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摘要:本文从公务卡结算的角度出发,针对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资金统筹管理在推进公务卡结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公务卡要解决的财务管理、账务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对公务卡结算改革及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切实加强对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示范院校;公务卡;资金管理
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涉及面广,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资金来源复杂,支出结算方式改革变化多,有支票、汇款、网上银行、公务卡结算等方式,而公务卡结算改革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组成部分,采用“公务卡透支消费,凭单据发票报销,单位统一还款”以替代现金结算的方式,从而提高了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经费支出的透明度,有助于从源头上堵住资金统筹管理的漏洞,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公务卡结算改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影响公务卡结算改革的客观因素
(I)商户拒绝为公务卡持卡人进行刷卡消费。现行刷公务卡的手续费由POS机商户承担的,部分商户为了避免操作麻烦及支付手刷卡续费,以各种原因拒绝为公务消费提供刷卡服务,从而影响了持卡人刷卡意愿。
(2)POS机的设施配套不到位。县市之间的POS机设施配备数量不均衡,市级以上城市较为集中,而县级以下配备POS机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POS机的发展数量,影响了持卡人的公务消费业务。
(3)公务卡经办银行的办卡速度缓慢。对于公务卡办理申请,银行办理申请表一变再变,有时半年变一次申请表,有时三个月变一次申请表,更有甚者一个月变一次申请表,还需要补充各种申请材料。
(4)职工因信用问题不能办卡。经办银行在办理公务卡时需要上报银行所在信用卡中心审批,审批时间较长,有时存在职工个人信用问题导致无法办卡,有时个人信用良好,但公务卡仍一直办不下来,银行业务经办人员对此无法解释,给资金统筹管理造成麻烦。
(5)公务卡的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银行在公务卡的申请办理环节进行了严格审核,但对于使用以及注销公务卡等环节管理不是很到位,需要单位提醒职工办理注销等相关手续。如果持卡人本人不愿意主动注销公务卡,单位无法对该卡进行相关管理,该卡可以一直保持所有消费功能,公务卡的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影响公务卡结算改革的财务因素
(1)高校学生报销事项管理。由于高校面向学生,高校财务自然也面向学生经济事项的报销,而学生报销内容一般较为零散,时间跨度长、金额小且数量多。一般情况下还是学生垫付资金进行支付,事后才申请报销,而学生本人并不能办理公务卡,限制了公务卡的推行范围。
(2)收款商户与开具发票单位不一致。现实报销结算中存在发票单位与刷卡收款商户不一致的情况,该商户多是为了节省刷卡手续费等原因通过租借其他渠道的POS机进行收款,影响了报销事项的一致性。
(3)公务卡结算业务核算不规范。现行公务卡结算业务与还款业务是独立的,并没有融合在一起,如没有设置专门的公务卡结算会计科目,没有关联相关会计凭证,没有自动匹配与数据处理功能,结算业务没有做到规范,没有公务卡消费统计功能,不利于财务核算,不利于与国库系统之间的对账工作,也不便于持卡人查询公务卡消费和还款信息。
(4)公务卡刷卡消费审批控制力度不够。公务卡具有一定的授信额度,持卡人可以持卡先消费后报销。虽然公务卡结算仍然执行公务行为的事前审批,但由于没有涉及现金支出,如果没有加强审批控制力度,会造成资金预算控制有难度,出现预算超支等问题。
二、公务卡结算改革在实践中的应用
1.公务卡结算的财务管理
完善公务卡会计核算,确保公务卡结算与预算管理的有效联接,有利于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按照省级财政改革尤其是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的要求,以能够满足省级财政和单位资金动态监控管理的需要和方便用款、灵活用款为原则,以公务卡(信用卡)为媒介,按规定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最大程度减少高校现金结算业务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先刷卡后报销的公务卡结算业务特点来强化审批控制流程。加强事前审批控制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视为个人消费行为,不予报销。
二是根据照现金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控制1000元以下使用公务卡结算,1000元以上支出使用支票或汇款结算方式。这样,可以从审批流程管理和消费金额控制这两个方面来避免已经发生公务消费却不被单位认可而导致持卡人无法报销的情况出现。
三是按照经费审批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2.公务卡结算的账务处理
(2)账务核算。高校财务人员在办理公务卡结算业务时,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人员经核实发票和公务卡POS消费凭证等报销手续后,编制会计凭证。
对于零余额账户资金的消费支出,编制如下:
借:教育事业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
——零余额账户还款
“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零余额账户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已报销但未办理还款的公务卡支出金额。在每次办理还款时,财务人员可以将“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零余额账户还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确认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明细金额核对无误后,制作授权支付凭证,统一生成还款金额。
借: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
——零余额账户还款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对于基本户等其他非零余额账户资金的消费支出,编制如下:
借:教育事业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
——非零余额账户还款
“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非零余额账户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已报销但未办理还款的公务卡支出金额。在每次办理还款时,财务人员可以将“其他应付款——公务卡还款——非零余额账户还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确认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明细金额核对无误后,制作授权支付凭证,统一生成还款金额,同时将总金额通过非零余额账户汇款转到公务卡还款过渡账户。
再由公务卡还款过渡账户所属银行根据上述提供的公务卡还款明细清单与转账汇入的还款总金额核对无误后进行公务卡还款处理,再将公务卡持卡人消费金额分别转入持卡人公务卡个人账户。
3.公务卡结算的数据分析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里的公务卡结算功能只能对使用零余额账户资金的公务卡消费进行审核和记录、汇总还款,高校使用了非零余额账户的资金,也只能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进行查询功能,只能部分反映公务卡消费的信息。为方便进行公务卡消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加强公务卡报销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在审核报销时,高校财务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公务卡台账,直接记录公务消费的时间、金额等多项明细信息,并与发票及刷卡凭证一一核对审核,对刷卡消费的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予以报销。具体如下:
(1)表格1基础信息表。
A公务卡账号B公务卡尾号C开户银行D刷卡人E原有账号F备注A公务卡账号:指持卡人的公务卡账号,初始数据可以跟开卡银行联系导入批量数据。
B公务卡尾号:可以用插入函数RIGHT(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最后一个或多个字符),如“=RIGHT(B2,4)”,或直接输入。建议采用公务卡账号的后4位数,原因在于持卡人的POS消费凭证通常会用星号隐藏完整公务卡号,但会显示公务卡账号的后4位数,有助于信息自动校验,提高工作效率。经实践检验,同个高校持卡人公务卡账号的后4位数相同的情况不多,如有,只需单独标记。
C开户银行:通常指高校零余额账户,也就是公务卡的开户银行。
D刷卡人:指开立公务卡的持卡人姓名,如姓名为两个字,中间不可出现空格。
E原有账号:由于持卡人开立公务卡后因各种原因重新更换公务卡账号,此处补充登记便于核对。
F备注:注明其他事项。
(2)表格2公务卡报销明细表。
A序号B制单日期C凭证月份D凭证号E摘要F还款金额G刷卡金额H差额I公务卡尾号J刷卡人K经费指标A序号:指公务卡刷卡笔数,为便于统计,可插入函数SUBTOTAL(返回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数),如“=SUBTOTAL(103,B$2:B2)”,只要你增加一行,序号就会自动增加排序。
B制单日期、C凭证月份、D凭证号、E摘要、F还款金额:这五列信息完全取数自账务系统,每次还款时只需要导出账务数据再进行编辑处理即可。
G刷卡金额:指POS消费凭证上的消费金额,与还款金额不同,两者有时会出现不一致。于是设置‘‘H差额”项目,设置公式为两者相减,便于核对金额差异。
I公务卡尾号:此处需要手工输入,对照POS刷卡消费凭证,核对后进行手工输入,同时对“J刷卡人”项目插入函数LOOKUP (lookup_value,lookup_vector, re-sult_vector)(从单列区域返回值),可以自动返回刷卡人的姓名,自动核对消费凭证与持卡人消费信息一致。
K经费指标:是登记公务卡消费还款资金来源。
(3)表格3公务卡还款明细表。
A凭证号B资金用途C刷卡日期D刷卡人E刷卡金额F还款金额G经费指标将表格2公务卡报销明细表的数据生成“数据透视表”作为表格3公务卡还款明细表,即以制单日期作为“报表筛选”对象,结合高校财务管理需要添加报表字段,并设置①凭证交单;②凭证制单(一审);③凭证合规性审核(二审);④凭证资金审核(三审);⑤凭证网上支付制单;⑥凭证网上支付审核;⑦领导意见等业务流程。
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平 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转贴于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学科定位;价值基础;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49-03
一、学科定位
中国公共管理学专业最早开设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后经历了80年代的重建与复苏,现已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它包含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学本身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阶段但发展是一贯的。“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由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如果将现今中国学界的公共管理学学科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公共行政学就像是他的年少懵懂期,(新)公共管理学是他的青年发展时期,而公共服务理论则是他开始走向成熟理性的阶段。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
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
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
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
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
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不似西方的百家争鸣但也已然走在途中。然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当前社会公共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结合国家社会实践,并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基本情况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64.
[2][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3]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4.
[4]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5.
[5][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
[6]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
[7]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85.
[8][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
[9]江畅.论价值的基础、内涵和结构[J].哲学原理,2000,(11).
[10][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11]Max Wolff,“Democracy Means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 sociology,Vol.23,No3,1949:129-134.
篇6
1.公共管理体系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着重研究实践活动领域,后者则着重研究理论领域。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不做严格的区分。
在我国,“公共管理”出现并广为使用只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在解放前我国就引入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但是在解放后,1952-1953年的全国高校调整中,撤消了政治学的有关学科,行政管理学也在其中。直至1979年底,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才得到恢复和重建。后来国务院相关研究机构,修订了学科专业目录,将行政学、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从政治学归划到公共管理学中。从此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才算正式形成。
所以在讨论公共管理的问题时,不仅仅要解读公共管理的体系构成,还要涉及行政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的学科与行政管理关系,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科门类的编订,将公共管理学归属到管理学的门类中,似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定论,所以本文对这个问题不做太多的讨论。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还有公共管理体系这三个问题。
1.1行政和管理的关系
管理和行政体现在人类社会活动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即要有管理,又要有行政。而与管理不同,行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一般的行政事务微观的主体要两个人以上。在传统社会中,行政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那时的行政性质和现在的国家社会行政有区别而已。而现今管理与行政遍及整个人类社会,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等同,并列还是包含隶属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一般来讲管理是侧重在特定的组织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分配各种资源,达到组织的目的,可以细致到具体事务的处理上;而行政则是比较宏观的,侧重于对全局的战略行动处理。马克思说,行政是国家的活动,掌握国家政务和公共社会资源活动。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国家在社会产生时位置就在社会之上,因此,国家行政具有宏观性,涉及到谁执政,如何执政等问题。当我们把行政定位在对全局重大事件的把控上,“行政管理”就有了特定内容和新的关系。
经过学者的多年研究,将行政和管理关系界定为:行政层级与行政性质成反比,而与管理性质成正比。即行政层级越高就越具有行政性质,而具有较少的管理性质。从横向上看,往往领导职位上的公务员更具行政性质,而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更具备管理性质。我国政府经常在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和不同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都是由于在理念上没有清楚的划分行政管理角色所造成的。
1.2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
行政在天生就具有“公共性质“,夏书章认为行政管理学,实际的英文原文就是公共管理学,从这个角度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
从学科分类上看,行政管理属于二级学科,公共管理属于一级学科,显然不能把他们等同看待,他们在学科内涵和外延以及研究的主、客体内容都是不同的。
从静态维度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公共管理在狭义上指的是公共管理中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指得不仅限于政府工作;行政管理在狭义上是仅指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非政府的机构也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从动态维度上看,行政管理是先于公共管理行动的,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及展望。公共行政是在近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在未来的社会中,行政管理超越公共管理的范畴,但属于行政发展的两个阶段。公共管理是由公共行政发展而来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构成中,公共管理中又会形成行政的形式和内容。
从价值取向上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中国行政管理学有三大学派,夏书章派,郭济学派和欧阳雄飞派。其中郭济学派的影响比较大,曾经掀起了一阵“公共管理学”热潮。但此学说认为世界上没有“公共管理一说”只有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这是对公共管理学的曲解。各个学说知识讨论的侧重点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实际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都突出了管理的“公共”性,不同点在于侧重行政还是侧重管理。其实从实践的角度上看“公共行政管理”是既有管理又有行政,可以作为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媒介。
1.3公共管理体系
以当下中国的来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是值得提倡和发展的。从政府为主体到社会为主体公共管理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还尚未完全发挥。公共管理是相对私人管理而言的,一方面私人行政管理是不属于国家和政府的管辖范畴,如果越界管辖会侵犯到私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以及非政府组织,也有公共事务,对这些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可以称作“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可非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机构的行政管理,它具有权威,广泛,多样的特点,第二种是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组织结合体,它其实是放大了的私人管理;第三种是非国家机构的公共组织。我国现在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效仿其他国家公共管理体系的多元化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必须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符合我国道德体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
2.公共道德体系
道德可以分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等,人们通常把社会道德称之为“社会公共道德”或者“公民道德”简称“公德”,但是本文中研究的公共道德是基于社会管理体系的,不同于公德。公共管理的体系类型决定着公共道德的体系和类型,有什么样的公共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公共道德。政府行政管理必然会存在相对应的公共道德,政府公共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一种。政府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要履行的职能包括社会管理和阶级统治,这导致了政府公共道德的特殊性。这种既体现了社会阶级属性又体现了社会管理的综合道德,叫做行政管理的公共道德或者叫做道德的公共性。它在公共道德体系中起着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无论正负方面都影响重大。
张康之教授指出公共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公共管理活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活动,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公共管理是直接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所以,在公共道德素养是公共管理中最具现实意义。不论是公共利益的保障方面,还是社会生活的指导示范意义方面,公共道德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通过本文对公共管理的阐释,认同陈庆云先生的三级公共管理体系,认为公共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那么公共道德就应该分为政府道德,非政府的公共组织的道德和公民道德三方面。从公共管理各种类型的角度上来看,公共道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机构的政府以及私人的行政管理道德以及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公共行政组织管理道德的宏观公共道德体系,或者叫宏观道德生态,这种体系下公共道德的承担者因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而变得多元化了,如同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一样。其二就是政府行政所承载的道德体系,它主要有四个内容组成,分别是:政府的理念、制度、体系和组织结构。
所谓以德治国,主要是指以德治人,尤其是政府的公共行政人员。相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道德相比,公共道德化的政府里面,机构设置,政策制度,决策更具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道德化的政府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决策建设,才能使政府工作人员将道德牢记于心,行为和行政管理工作更具道德化,更好的为民谋利。
篇7
自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以来,有关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争论一直不断。直至今天依然是基本概念混乱不清,基础理论肤浅薄弱,学术论着自相矛盾的现象相当普遍。本文试图规范澄清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理顺三者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我国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和研究健康深入发展。
1.何谓公共管理?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例如,夏书章教授就是这样看的。他指出,行政管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英文为administration,意为行政、管理,因此,有人把它译为行政学,有人把它译为行政管理学。因为行政天生具有公共性特质,因此,英文administration前通常有public加以限制、形容和修饰,所以,有人也把它译为公共行政学,有人译为公共管理学。[1]我理解夏老的意思,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仅仅是个译名不同的问题,并无实质性的内容差别。如果我的理解是夏老的本意。那么,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假定行政、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过去在外国表达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的含义,但是也不是对国外在这一个领域全部研究现状和历史的全面概括,至少它没有能够概括进去国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全球治理等理论。其二,既然我们把外国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引进国内,那就遇到一个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问题,而夏老的看法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其三,当前中国教育部在专业设置上把公共管理设为一级学科,把行政管理置于公共管理之下设为二级学科,表达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差别的意向,此时再把行政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值得商榷。当然,夏老强调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不仅在译文上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实践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确实在公共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舍弃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只是一句空话。
2.有人认为,公共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新公共管理。陈振明教授说“:说到底,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而且它代表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趋势。因此,我宁愿将公共管理视为一种传统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之后的新途径、新范式,我称之为‘第三种途径’,而将前两者分别称之为‘第一种途径’和‘第二种途径’。”[2]陈教授讲的“第三种途径”的“公共管理”,就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一度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它是一种在“重塑政府形象”名义下以市场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引入私人管理企业方法的公共事务管理市场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陈教授关注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令人钦佩。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他把公共管理等同于新公共管理模式,忽视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也属于公共管理范畴,显然在概念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其二,他只看到新公共管理引进私人管理方法的优点,没有看到这种模式存在的缺点。据我观察,当年在美国很兴盛的新公共管理如今并不是很时髦的东西,相反,强调政府权威才是当今在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三,有意思的是陈教授一方面写文章赞扬宣传西方新公共管理式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由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却讲的是政府管理的内容,这种论着上面的互相矛盾表现了作者自己研究中的困惑。
3.陈庆云教授是最早参与公共管理译名争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与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不仅英文译名不同,含义也不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说“:所谓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从本质上看,我们对公共管理的定义与公共政策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公共政策是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就是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调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4]陈庆云教授强调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但是,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其一,就译名而论,publicmanagement仅仅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译名,不能全面反映和概括西方公共管理的历史和现实。administration在英文里既有行政含义,也有管理的含义,因此,publicadmin-istration既可译为公共行政,也可译为公共管理,怎么能说publicadministration就只能译为公共行政而不能译为公共管理呢?
4.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是相当混乱不清的,对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关系的说明也是自相矛盾的和很难自圆其说的。这就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界的现状。它既说明了学界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不成熟阶段,也说明学界正在积极热情地探讨公共管理这门学问的科学真理。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科;公共管理;发展对策
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涵义
(一)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引导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活动为基础、背景开展起来的,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需要大量、不断的实践活动作为助推器,才能更好的创新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各种管理知识,并且通过课程的安排与计划,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转化成管理经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速度。
(二)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理论的全面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指导性、引导性的学科,其根本在于公共管理包含了的理论全面性、综合性,并且可以和高校中、社会中的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二、加强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与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与市场经高度协调、统一,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就是在这样的的前提与换件下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学科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并且可以提高社会建设中管理层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且运用有效的手段进性加以解决,确保学科发展具有规范性和有专业性。
(二)高校公共学科建设与我国国情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推广,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中,高校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科进行调整以及学科结构的整合,更是为公共管理学科建立打下了基础。新时代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专业型人才的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并且直接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三、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
(一)公共管理学科授课情况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导致一部分老师对公共管理的内涵与范畴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因此在课堂中无法把公共管理的特色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欠缺,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趣,还导致学科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违背。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是一门融汇各个领域理论与知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较高、社会实践能较强的专业型人才。目前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建设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同时,设置了管理、经济学、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关课程,从课程的编排上貌似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都有一定的弊端。首先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不甚了解,对于繁复的教学内容,更加无法定位好自身的学习方向与发展方向;其次是繁复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只能做到拓宽知识面与结构的作用,对于培养专业型人才并没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论广泛、术业不精的不良结果。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公共管理课程的建设中,理论课程比重更多一些。一些高校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设置了实践基地,但是由于从教学结构中仍然偏重于理论授课,因此实践基地多半为一种形式而未真正发挥其真实效果和作用。
(四)公共管理学科的教材水平
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的教材,而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不久,教材的编写规范度不够,内容上没有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势与重点,并且一部分内容还存在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搬移,而并没有针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编写。教材内容不仅仅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还要保证与时展、科学进步保持一致,但实际情况中教材内容往往陈旧,无法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结合,直接影响到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课程对于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管理,我国经济、科技的l展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宝贵.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公共政策建议[J].高教学刊,2016(20):198-199.
篇9
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讨论了经济增长实质,从效率角度将经济增长质量阐释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产量增长,而且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资料效率提高及消费品消费效果增长。Barro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很宽泛,指的是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受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健康状况、法律和秩序发展的程度以及收入不平等等。从国内研究来看,任保平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提高的结果。叶初升则认为,在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经济增长质量既不是狭义上的增长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也不是增长方式(结构)、增长稳定性(波动)、增长持续性(资源环境代价)等速度之外“量”的范畴中的增长问题,而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或“部分质变”。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增长质量涉及“质量”这一价值判断属性,因此,不同学者的定义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然而,虽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表述不同,但基本都将经济增长质量理解为一个“规范性”概念,体现出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收益角度考察经济增长的优劣。相比于经济增长数量仅仅将经济总量规模扩张作为关注的重点,经济增长质量则将经济增长引起的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代价也纳入考量,是实现除经济以外,社会、生态等更广泛领域的发展变化。作为从宏观上协调人类共处协作、具有社会管理特征的系统化大学问,公共管理是一种公共组织职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指向下,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行为。从公共管理的职能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来看,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公共管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载体和必要保障。首先,公共管理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类公共管理主体,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而规定基本任务和行为方向。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表现在确定管理框架及其制度、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调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再分配社会收入等方面,这些职能目标体现着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其次,市场失灵作为市场机制不可避免的弊端而广泛存在,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公共产品提供、生态环境治理等社会和生态环境领域,只有通过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和配置,才能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实现经济规范集约化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最后,公共管理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其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即在明确的公共管理目标指引及约束下,运用法律框架和组织工具,在全社会范围内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宏观社会效益,这体现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求推进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公共管理机制创新的经济基础和现实依据。首先,现实中经济增长质量相对于经济数量增长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单纯追求“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在外部性作用下产生高昂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非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导致只能依靠公共管理机制来纠正社会资源配置失效,但是,长期僵化的公共管理机制导致市场失灵基础上产生政府失灵,大大降低了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公共治理职能无法有效实现。其次,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主体多元化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导致各方利益开始博弈并互相斗争。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改变市场的混乱局面及无序状态,为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保障。
二、经济增长质量视角下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
国外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公共服务”活动来溯及主体的,认为凡是“为追求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就是公共管理主体。梅戈特指出,“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公共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政府为核心、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组织系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基本属性决定了其作为公共管理首要主体以及公共管理核心的必然性。但是,单纯以政府为主体执行公共管理职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公共管理供给主体单一。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度转型期,而前期改革所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凸显,如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恶化、金融市场动荡、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均相当严重。社会公共事务范围的扩大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但目前公共管理职能的供给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全盘管理公共事务,而非政府组织、公民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作用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效能的发挥。第二,政府主体的管理方法陈旧。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管理方法已经超越了工具性的意义,其在达成政府管理目标、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仍表现出主观性强、强制性高、透明度低的特点,主要以“行政命令”方式采取审批、取缔、查封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在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公众意识逐渐觉醒,公众的利益追求更多体现在对社会发展及自身价值实现上,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实现对公众利益需求的满足。
(二)公共管理的理念
公共管理的理念体现着公共管理主体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原则,其在观念层面规范着主体行为取向。现阶段的公共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唯GDP论”。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普遍不惜以城乡失衡、地区失衡、产业失衡与贫富失衡等社会发展失衡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我国经济奇迹”。但是,过分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并将经济发展简化为GDP增长目标,形成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公共管理绩效、评价官员政绩的公共管理理念,忽视了公共管理中的社会福利分配、公共服务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经济增长质量目标。这种将GDP指标作为社会发展和官员政绩决定性指标的管理理念,导致经济走向粗放型、非均衡的状态。第二,无限政府理念。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受计划经济体制残留的影响,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相当普遍,个别政府官员更是本着“官本位”、“权本位”、“钱本位”、数量理念、管制理念的特征,将自己塑造成“全能政府”形象,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提供服务,公民无权向政府提出要求,更无法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提出意见。
(三)公共管理的体制
公共管理体制是多元管理主体以及它们组成的网络结构,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或承担管理责任的方式与方法。公共管理体制本质上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目标实现。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僵化落后的公共管理体制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第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强调的是在一个官僚制的组织体系下,遵从严格的从上到下的等级制,以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和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为前提。奥斯本和盖布勒曾指出: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第二,公共管理的政府供给与实际需求相错位。由于政府在提供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过程中享有特殊地位,而被管理者处于劣势,导致被管理者无权要求和选择管理者所提供的服务,公共管理的实际供给与其需求不相符合。自发的经济增长进程往往导致社会福利分配不均、生态环境退化等外部性成本,因此,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求公共管理供给服务于纠正社会、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引发的经济失衡,但政府却将更多的资源用于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经济增长进程。由于政府的公共管理供给与实际公共管理需求相错位,导致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低下,经济失衡状态长期难以扭转,经济增长质量难以提高。
(四)公共管理的模式
公共管理模式指的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方式以及政府对自身的管理方法。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模式主要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政府干预仍然占据公共管理主导地位。我国的政府组织机构都是按层级化设计的,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行政领导的指挥线路、行政信息的传递渠道以及行政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均具有规定性。而且,对契约、形式以及规则的重视是官僚制的基本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距离企业化政府、灵活政府、全民化政府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还相差甚远。例如,出于行政改革的需要,许多人将企业化政府(即将企业运作方式引入政府)简单看作官僚制政府的替代物,在企业化政府的运行过程中,滋生出诸多权力滥用现象。又如,灵活政府模式下设置的临时机构、雇佣临时人员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管理过程、责任感缺乏。
三、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公共管理创新机制
现有的公共管理机制在主体、理念、体制、模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公共组织机构在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过程中绩效不高、效率有限,进而导致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作用受限。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对现行的公共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一)公共管理主体创新
公共管理活动需要依靠一定的个体或组织来完成,主体创新就是由这些创新的个体或组织汇集而成的。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公共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治性公共事务不断扩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逐渐取代政治目标而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核心。因此,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应该从政府单独实施的结构变革为以政府为核心、各类公共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组织管理结构,实现社会共同治理。首先,要将公共管理供给主体扩展到非政府组织部门。政府管理应当主要涉及国家政治性事务、宏观经济性事务以及部分社会性事务,而其他部分职能可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从经济效果来看,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等非政府组织能够有效发挥基础资源的配置功能,节约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并且,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能够通过非政府的社会公益方式吸纳社会组织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管理,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通过公共管理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变革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范围。严格限制政府的统治职能,以社会利益和要求作为政府职能实现的参照体系,依据社会变量决定政府的结构、权力及运行方式,减少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的干涉,将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减小到最低限度。最后,加强非政府主体的公共管理职能。依靠人民共管、非政府组织协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最大限度地优化社会治理资源。例如,在经济发展带来的如气候变暖等环境负效应方面,通过与众多机构合作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环境治理,从而实现质量型经济发展。
(二)公共管理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必要前提,在质量型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理念要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全面发展转变。首先,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追求物质生产对人类生活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需求,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人的发展成为本质要求。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明确指出:发展是扩展人民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发展能够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而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因此,在追求社会公平发展的质量型经济增长阶段,公共管理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其次,从权制思维向服务思维过渡。在服务思维引导下,公共管理者应取代原有的命令型方式,从不服务、被动服务逐渐转向主动服务、质量服务,以服务于民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公共管理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统一于经济发展中。最后,从数量观念向质量观念转变。物质产品的总量增长只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而经济质量方面的拓展才是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共同选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公共管理者应改变以往只注重数量、规模的管理目标,设立增长质量、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型管理目标,通过对新目标的追求而更加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改善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的运行机制,其本质上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组织管理成本及政府运行成本等制度成本,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及利用。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在于:第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基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公共事务处理和公共权力运行置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和竞争性参与中,通过竞争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经立论,在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国家可以利用人们对私利的追求,用平等交换、互通有无的市场管理机制,促进专业化和社会生产效益,达到国家财富的增值。第二,建立及完善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以经济结构、福利分配、环境治理等经济增长质量标准来衡量公共管理组织的绩效。要以社会需求为起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范式,将经济增长的目标重新扩展到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改变当前公共管理体制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计成本的管理方式,以新的全面标准评估公共管理绩效,不仅以经济增长作为考核基准,更要将社会福利分配、生态环境治理等内容作为公共服务收益纳入绩效考核。
(四)公共管理模式创新
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 公务员素质
公共管理者培养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最早起源于1924年,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其培养对象是政府机关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管理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规范和指导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培养工作,2001年2月,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公共管理者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
注重规模发展,忽视内涵建设。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十余年间进行了四次扩大招生活动。目前,公共管理硕士培养院校数量扩大到100所,覆盖了29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8年12月,全国各省份中只有宁夏、还没有设立公共管理者培养院校,其他省份均有分布。①但是,过快的扩充规模导致各培养院校出现“重申报、轻建设”现象,忽视了内涵建设。201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指委决定,暂时不再扩大培养院校规模,这样保证了培养院校质量,使其能够集中精力重视内涵建设。
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践学习。在我国,“公共管理者培养的课程总体结构中,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社会实践的比重偏低”②。一方面,我国公共管理硕士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核心课不少于30学分,但社会实践仅占2学分,比例为总学分的4%,实践类课程偏少。另一方面,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指委规定:“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学位的学制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方式:非全日制。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2~4年,课程学习既可以采用业余时间(周末、晚上),也可以每学期集中安排一段时间学习;全日制。学制为2年~3年,采用学分制。学员在校脱产学习1年半,修完公共管理者培养课程后回工作单位实习或找单位实习和做毕业论文。”③这种形式虽严格规定了实习实践时间,但将研究生实习实践放到原单位进行,缺乏必要的指导,势必造成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公共管理硕士绝大多数为在职公务员,教学中更应注重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因此提高实践类课程比例十分必要。
关注招生考试,放松质量监控。自2009年起,公共管理硕士招考方式采用秋季全国联考入学和春季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两种方式,每年可录取约15000人(见表1),报名录取率约为40%~50%。公共管理者培养进口严格,保障了生源质量。但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各培养院校在读研究生不断增加,公共管理硕士培养可以算作是大班教育。加之大多数培养院校普遍利用假期授课。这种大班教育、假期授课很容易造成学员学习态度松懈,导致教学质量及效果欠佳。
表1:全国公共管理硕士2009~2012年录取人数汇总表
(注:数据来自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新时期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管理人员数量增加。我国公务员制度从1993开始实施,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据公务员主管部门对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公务员数量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近两年年均增长约15万人。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公务员新老更替,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也明确要求报考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且实际录用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据绝大多数,但由于公务员的基数偏大和公务员系统新陈代谢较慢等原因,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学历水平还不高。从知识结构看,公务员招考中系统学过公共管理的人员和真正接受过完整公共管理专业培训的人员都偏少。
公共管理人员执行能力提高。党的十报告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在新时期下,公共管理者培养在加大公共管理理论学习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公共管理者的执行力的培养。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务员系统执行力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各级公务员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公共管理者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庞大的公共管理人员队伍和亟待提高的执行能力亟需一批既精通公共管理理论又具备公共事务管理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当前,主要师资力量多为公共管理理论专家,虽有部分教师兼任公共管理部门顾问或挂职,但大部分师资并不具备公共管理部门一线实际工作经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指委要求各培养院校必须聘任足够数量的兼职导师,这些兼职导师必须在公共管理部门任职和工作,具备一线管理经验,并能够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起指导作用。
构建新型公共管理者培养模式
教育目标从提高学历向提高应用能力转变。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不是一般性的硕士培养方式,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它更加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应面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学历提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公共管理的执行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的能力。理论与公共管理实际相结合是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是培养院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者培养必须从学历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注重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从模式化教学向特色教学转变。打造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是培养院校适应公共管理部门特色人才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指委对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同时,教指委对培养院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有完整的考核评价标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的规范性和同质性。在此基础上,培养院校要主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强化自身特色,将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学科建设依托特色优势学科,突出政府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结合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学科背景和工作单位的需求,体现差异化发展,综合提升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方式从课堂封闭向开发第二课堂转变。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开发实践课堂,在实践中学习、磨练,使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变成自身的能力。我国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第二课堂教育。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就为该校的公共管理者培养实践设计了一种“将真实世界的情景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的课程安排。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每周一次3个小时的项目评价训练,通过合作学习以及互相激励,从而达到对实际工作中的统计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④。
师资队伍从理论灌输向实践贯通转变。为适应师资队伍需求的转型,培养院校首先要加大引进高层次实践型师资的力度,从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直接引进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其次要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提升理论基础,同时要完善鼓励教师参与实际部门工作的绩效考评制度,以便开阔眼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最后要优化科研管理体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联络公共管理实际部门共同进行科研工作,形成有公共管理实际部门参与的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良性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
培养空间从国内向国际转变。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融入国际范畴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院校在利用学校原有国际交流平台的同时,应加强与所属区域公共管理部门联系,充分利用这些部门的国际交流渠道,拓宽交流领域;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和组织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更多地参加国际(境外)交流活动;同时要在开拓交流渠道和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开发稳定的合作项目,建立与国外(境外)同行或院校的稳定合作关系,提升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与天津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和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质量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TJJXWT11-24、HE4073)
【注释】
①蔡礼强,王世强:《中国公共管理者培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②娄成武,杜宝贵:“中美公共管理者培养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20页。
③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公共管理者培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