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为了适应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农业发展以多元化方式发展起来。而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不得忽视,生态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方面,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理论,它包含农、林、畜、生态、资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与以前的研究不同,它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一学科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对这套理论中的某一方面有了解,并没有深入研究生态农业的内在联系。看待生态农业需要以一个综合的思维角度,对各学科进行分类,整合,评价,模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体系。
在生态农业技术条件方面,生态农业有着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它包含各种组成充分,这些成分也相互影响。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各种组成成分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比如说,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农业环境中,首先要看到主要组成成分,然后是次要组成充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主要成分发展缓慢。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而简单依靠一些经验,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的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
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生态农业满足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目标依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太过单一,根本无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随着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崭新的机遇,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验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不断涌现,并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通过这些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生态平衡,实现生态与农业的相互融合。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能力转换,相互组合,适应优化,依靠现代化技术支持,发挥可持续能源的效率,实现多样性优势,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二、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新技术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改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谈到将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有效整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发挥事物内部各各分支的特性,使得内部能够和谐有效地开展开,有利于整体的全面发展。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整合就是让生态技术存在于生态农业中,又有效推动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三、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思维。转变传统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众的认可与支持。生态农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要。也可以这么说,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产业化投入,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利用技术的手段使得生态农业理论更加丰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理论铺天盖地,可谓是层出不穷。可是它们真正的价值却是参差不齐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是时代主流,每天都有新的发展问题在出现和发展,大多数人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着先进的理论。通过理论的学习,寻找适合生态农业的给养,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过程的总结,是无法孕育出新的发展方式的。没有正确的理念的支持,就没有正确的发展目标。而理念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过去的理念,到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一旦理念与现实不符,任何努力都只是徒然。
篇2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 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 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 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 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篇3
任何理论在实践层面的推行落实都必须注重从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主客观条件小充分、小统一,势必会影响到实践的效果。就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也必须注意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性,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将生态农业推向大发展。
其一,从客观条件角度来讲,当前限制并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小利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运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限制条件。生态农业是超越石化农业、部分回归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其发展依据以及动力均在于对石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扬弃,如果社会生产力水平并没有达到石化农业所达到的阶段,而贸然、自目发展生态农业只能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这是由现实条件以及农业本身的特有性质所决定的,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在现阶段的定位和导向依然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发展小充分,生产力小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只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面,小仅失去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初衷,生态环境势必也得小到足够有力的保护。因而,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程度和具体社会各种条件,进行准确定位,以认清当前适小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适合发展什么模式的生态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的科学技术条件小够成熟。这一小成熟并小是指当前的科学技术小够发达,而是指没有足够的支持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技术支撑体系。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尤其是生态农业更需要高新技术作为龙头带动的同时普及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另外还要注意挖掘和改善传统技术才能真正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①然而现在两大问题的存在却限制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当前生态农业中的技术现状依然侧重于挖掘和改进传统农业技术,针对尖端技术更多的是跟进,而最为严重的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技术都没有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有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未建立起来。生态农业系统相当复杂,必须依靠庞大的技术体系才能支撑,而并小是若干单独技术所能够支撑运转的。而目前,中国既缺少自主研发适合中国农业特色的技术,也没有就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落后,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为生态农业提供资金、设备还是人才方面都存在困难。最后,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薄弱,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
其二,就主观条件来讲,主要是认识小够、意识小足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学界和农民两方的问题。一方面,学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自区和误区,即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并小完备,最重要的是尚未摸清生态农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从而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这是因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形态所依靠的是多学科理论的共同支撑,而就如何超越单一的学科理论,实现多学科理论的有机结合,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形成比较好的思路。再有,各国虽然迫切需要构建符合各自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态农业理论,以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点,以打造适合在本国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但是,苦于时问、资金、人才等诸多条件尚未完备,特色理论并未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主体的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限制,小能及时转向接受新的综合生产理念。大多数农民仍然局限于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并小真正考虑今后的长远利益。同时,多数农民依然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小足,同时应用现代科技的积极性小高,小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意识较差。这些都严重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卜大力加以扭转和改善的条件性要素。
篇4
1.1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贫乏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2.1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2.5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目前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意识还不高,各级政府应强化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篇5
1.种植业发展现状
沈阳沈北新区的水稻是新区种植业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20万亩,主要有盐粳48、辽优7号等十几个种植品种。曾先后获得“沈北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北霸”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除此之外,新区还发展其它特色种植业,合计占地面积0.33万公顷,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2.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禽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升高、养殖种类繁多。二是投资规模大、养殖面积广。四是建设标准高、辐射程度强。
3.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聚集在辽宁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已拥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中粮集团、百事可乐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这些企业共同构筑了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果蔬(饮料)、(奶牛)乳品、生猪、肉鸡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产业是沈阳沈北新区的新兴产业,目前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具体项目包括:爱琴谷庄园,占地700亩,其致力于打造阳光度假、花卉果园、观赏采摘、休闲运动等多层次观光园区;万亩辽河花海,依托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6000亩,主要以种植油菜、芦苇、万寿菊、荷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带;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沈阳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稻田艺术画,占地面积280亩,它是现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艺术画;水稻开心农场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是以绿色有机水稻为基础,集学习、观光、体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水稻观光项目。
二、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法是由三个指标构成:(1)横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占有率;(2)纵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增长率;(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同市场增长率形成一个四象限的矩阵图。其理想模式是要重点突出和发展明星类和金牛类的优势与机遇,引导问题类向明星类和金牛类方向发展,尽量规避瘦狗类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与威胁。通过波士顿矩阵图中的四象限法,将其延伸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研究中,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本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四大突出产业的潜力情况做出如下具体分析:
1.劣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问题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广阔,处于成长阶段,只是发展优势尚未突显,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明星类也有可能退化成为瘦狗型市场。因此发展方向取决于对问题类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型发展战略来增强发展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休闲观光产业属于问题类产品。休闲观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该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类产业刚刚兴起,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及完善。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适合采用加强型战略逐步引导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明星类产品。
2.优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增长势头良好,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强化其主导地位。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于明星类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拥有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及数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在增长势头和赢利水平上都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采用稳定型增长战略和创新型战略逐步成为金牛型,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保持良好势头,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特点,利用发展机遇使沈北新区的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优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类产品,其现状特点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增长率已经饱和,因其具有市场成长率低的劣势特征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享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优势特点,因此不必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该金牛类产品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支柱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才能不断保持其优势地位,逐渐提高其市场增长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属于金牛类产品。这两类产业是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也日趋成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增长率逐年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创新型战略逐步向明星类转化,以提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更好的发展本区的生态农业。
4.劣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低,因此没有发展前景,但此类产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弃战略,而是尽可能规避发展此类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仍要不断开拓发展机会。因此针对瘦狗类产品,要采取减少和剔除战略,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要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选择避开威胁,消除劣势。
三、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1.生态型种植业发展战略
1.1发展壮大种植业优势产业战略。
优化水稻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从耕地保护,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水稻生产综合能力,更在急需时,保障全区仍至全市的粮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点建设三大种植业基地,即集种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花卉产业基地、以五味子、沙参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观光、特色种植观光、农家院休闲为主线的生态林果产业基地,挖掘特色种植业潜力,大力营造各具产业优势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区域。
1.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农民更好的掌握优质良种及配套的种植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及发展农业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适应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1.3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战略。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组合一体化的立体种养模式。技术上,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沈北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改变粗放型农业作业方式,以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态型种植业可持续发展[3]。
2.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战略
2.1提升政府职能战略。
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基于对畜禽养殖业市场的准确调控,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等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招商局、国土局、农林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型畜禽养殖业项目选址、签约、落实和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2.2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按照沈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三大养殖基地建设:即北部生猪养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东部肉鸡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万亩生态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完善畜禽养殖的产业链条,实现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畜禽养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态型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推行保障体系建设战略。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和应急体系;完善畜禽养殖业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确实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卫生。
3.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战略。
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原则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3.2强农兴旅的发展战略。
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意义,增强参与互动意义。未来,沈北新区应立足“大旅游”战略,其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应重点按以下三种类型发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农业生态观光型、休闲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基地”。
3.3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战略。
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统一、全面的关于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各行业间的行业协会等自律型行业监督组织,增强行业间各企业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中各企业也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农技知识、服务技能、诚信意识、生产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沈北新区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风采,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强农兴旅的战略意义。
4.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4.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就沈北新区现有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分析,大部分的发展现状较为分散且规模尚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至于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应通过中小型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加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产业间的集群化发展。在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区现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裂变扩张实力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帮助协作龙头企业做好相关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可以说,企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整体竞争优势。
4.2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篇6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300-02
福建省素有“东南明珠”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产品来提高产量,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用量偏高,农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遭受严重污染,土壤板结和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因此亟须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指引下,按照农业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合理规划组织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2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1]。发展生态农业,既能够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安全,还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解决当前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产品来提高产量,农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遭受严重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及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要持续发展的道路,现结合工作提几点对策与措施。
1 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1.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律法规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它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要把发展生态农业目标任务落实并分解到年度计划和各项具体措施上,并根据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支农惠农政策,确保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宣传好《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国家、地方性法律法规,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农业信贷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力度,惩治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2 加大政策倾斜,健全奖惩机制
生态农业要迅速发展,必须制定可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来支持生态农业建设,加大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畜禽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废物综合开发利用的扶持,加速“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为纽带,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个体协议、押金抵押、财政补贴等形式对企业和个人形成约束,对遵守协议及完成指标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违法违规责任人要重处重罚,杜绝以牺牲农业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促使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3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发展观念
全面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的指导思想,改变过去以牺牲农业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发展农业的行为。充分发挥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让全民大众了解到农业生态环境面临污染的现状和考验,使其认识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迫切感与重要性。通过宣传,让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增强责任意识,将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念转化为自觉行动,让农业企业把生态、节能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
1.4 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思维
根据当前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应用生态学、系统科学进行技术创新,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替代资源,研究治理和防止污染、适应本地应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化学合成技术,引进推广高产、优质、低耗、抗逆的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继承和发扬立体种植、精耕细作、增施农肥、用养结合等传统技术,针对现阶段水、肥、药、膜资源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等现状,集中力量在有机肥料的生产使用、新型肥料开发、良种培育、生物农药研制、污染修复等关键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提出节水、节肥、节膜等适应农业生产的配套技术,通过推广日光温室、配方施肥、高效化肥、无公害农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土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2]。应用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农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和监控,通过农业遥感及卫星图象分析来进行综合调控与技术引导,把高产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5 加大资金筹措,构建评估体系
建立财政资金扶持长效机制,逐年提高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农业投入总量,整合各级农业、科技部门财政支农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捆绑重点用于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育、文化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加大对标准钢架大棚、温室、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农业机械等设施的补助标准,扩大财政奖补范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扩大农业信贷资金规模,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鼓励民间社会资本采取合作、合伙等形式参与生态农业开发与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流转或直接入股等形式参与生态农业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主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格局。建立一个既能反映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水平,又能衡量是否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用来客观地评价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2 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2.1 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设,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循环农业是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模式循环机制,以畜禽粪便利用和农作物秸秆利用为重点,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或技术处理,实现原料能源化(肥料、饲料、沼气能源),在种植、养殖之间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物质和能量高利用的目标,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可直接还田作为饲料使用,产生的沼气可直接用作生活、生产能源;农作物秸杆可堆沤还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还可以通过氨化等技术处理作为牲畜饲料或作为造纸等原料,实现再利用,确保农业的循环发展[3-4]。
2.2 抓综合治理、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做好农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健全配套的标准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首先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环境承受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和可养区,加快推进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拆除工作,切实加强禁养区外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防止污染防治后反弹,全面禁止在禁建区新、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合理布局生猪生产,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在远离城市(镇)、经济不发达、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污染的地区,采用“全过程综合治理+农田回用”的生态养殖方式来种植果蔬等经济作物,推广猪―沼―果(林、草、菜、稻田、鱼)立体生产模式,在垫草、垫料材料丰富的地方宜采用推广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技术,残余废料用于生产有机肥或生产沼气,变废为宝。科学用肥和使用农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种植紫云英绿肥、有机肥料、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减少农药不合理使用次数和浓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次是要通过建立具有本地资源优势与特色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围绕“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用标”两大工作任务,以“三品一标”品牌作为行动的主轴,促进当地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为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安全、优质原料,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大农产品市场抽检,尤其是对风险程度高的茶叶、水产品、蔬菜等产品的抽检力度,加大对农产品所在地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集中开展“三品一标”标志使用专项检查,对发现假冒产品,不规范用标产品按相关规定从严予以处理,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2.3 抓生态旅游、生态县(区)建设,带动生态农业发展
结合“百姓富”“生态美”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农耕生产、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以开展创建国家(省级)生态示范县(区)工作为契机,高标准、严要求来规划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生态示范县(区)创建的带动,实现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3 参考文献
[1] 翁伯琦,罗涛,黄毅斌,等.生态强省建设与循环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2] 孙鸿烈.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之路[J].中国科技论坛,1990(3):13-14.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农业;并轨之路;对策建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05
1 生态农业的发展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我国农业人多地少以及两大困局的现实,意味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其自身的道路和特点,农资流通渠道变革与经营模式的全面升级,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是一种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保留了其优点,将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融合的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使农业生产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发展,形成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1.2 黄陂区的生态农业资源
黄陂区人口众多,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黄陂区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协调、绿色”的发展观念,依托生态农业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休闲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以农家乐等形式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农家乐经营户有500多个,以农业采摘、田园观光、休闲垂钓等开展休闲农业活动,黄陂旅游区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两千万人次以上,据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黄陂区农业生产总值为190.21亿元,比上年增加4.8%。旅游的总收入达到45.94亿元。黄陂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土地实现了合理化的流转,同时也使经济得到了发展。
1.3 黄陂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现如今,生态农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黄陂区对生态农业的模式因地制宜,昔日贫穷的山村,现在成为了美丽的山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而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木兰草原的开发,使以前的荒丘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些乡村也是黄陂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区域,黄陂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以休闲农业为主,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黄陂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种发展方式。生态农业建设以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旅融合,打造景观农业,实现黄陂区的农业增效。同时加快了黄陂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2 城镇化建设内涵
2.1 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国情所趋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实施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业发展以及整体经济都拥有重大意义。推动城镇化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在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2.2 黄陂区的城镇化建设
黄陂区不断探索和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村镇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黄陂区加强对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管理,黄陂的生态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能够迅速带动经济发展。黄陂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用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用旅游文化以及生态农业资源提升城镇化建设。
2.3 黄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
依靠旅游业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是黄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过城镇化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发展道路上也会存在许多的问题。黄陂区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区域面积较大的城镇,必然要保持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并且现如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外工作,在城镇化建设中会有劳动力储备不足的情况。黄陂区作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难以协调,需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在黄陂的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劳动力的转岗就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黄陂区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不断推动城镇化建设,而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融入到城镇化建设中,这也是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都是黄陂区走节能、生态、和谐之路的发展方式,在大力提高城镇的内在承载力,释放城镇的发展潜力的同时,协调生态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使城镇化建设道路积极、健康发展。
3 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建设并轨作用
3.1 生态农业发展解决城镇化建设结构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当中已经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相互矛盾的现状。二元结构的存在将阻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滞后于先进的工业发展,并将阻碍工业及经济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发展将二元结构逐渐溶解,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结合先进的科技将工业与农业相结合并相互促进。
3.2 生态农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镇化建设人口压力
城镇化建设过程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城市人口压力,导致就业压力过大、就业竞争激励、劳动力低廉等现象。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将缓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将吸纳大量技术人才,有利于劳动力分布,提升农村科技知识水平。
3.3 城镇化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壮大,并提供市场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水平提高以及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物质品质要求也随之提升,所以生态农业市场前景良好,需求日益提升,发展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传统粗放型大面积种植的规模将不断缩减,与之相替补的更科学更专业的生态农业将不断壮大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将推进生态农业的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
4 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建设并轨发展建议
4.1 建立生态农业区域,促进城镇化建设科学化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在武汉市郊建立生态农业种植区域,科学集中进行生产管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人口、环境等相关资源问题。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城镇化建设供经济储备基础。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大,也将有助于大型专业生态农业区域建设。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农业要做到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城镇化对农业的导向作用,推动生态农业的升级与结构调整。
4.2 强化龙头企业,扩大产业集群效应
在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建设并轨之路,应该注重生态农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创建技术市场带动型生态农业模式。建立自主品牌,例如黄陂区武汉广地农业科技公司,建立完善的自主品牌,以有机果蔬为主营,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黄陂区生态农业种植水平相对较高,面对武汉等需求较大的市场,进行市郊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种植、销售。将生态农业产业化,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以城镇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使生态农业发展趋向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区域化布局、管理一体化。
4.3 健全法律及相关政策,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健全法律法规,对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生态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对环境友好型、品质优质型的生态农业进行保护措施。利用城镇化建设中国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农业的支持。
政府也应该加强政策补贴,地方合理减少税收,在城镇化建设中对生态农业建设应当适度加大投入,制定优惠便民的土地政策。政府也应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管理与监督,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肖俊杰,王伊婷,朱伟强.生态文化旅游与新农村并轨发展之路――基于对武当山经济特区的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2015,(1):163164.
[2]陈润羊,花明,王坚.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乡镇经济,2007,(7):57.
[3]吴善略.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关系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741675.
[4]梁超.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852887.
篇8
我国农业发展的“非生态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措施来促进其发展。然而,我国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仅局限于局部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比如采用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种加复合模式等,没有从体制等更深层次来探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能性,这大大延缓了生态农业实施的进程。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落后的发展现状则成为制约实施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实践证明,规模化的土地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范围从几公顷至几百公顷不等,而我国则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多采取以家庭或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人均、户均耕地面积相比发达国家都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规模化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展开。
其次,农业资源拥有量不足。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耕地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粮食供应的减少,全球不得不面对可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全球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本世纪80年代初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呈增加状态并于1981年达到最高纪录,从此以后就逐渐减少。倘若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那么,人均占有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到2030年时将只剩下1.2亩,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而我国农业资源拥有量从总量上来看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这两个指标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43平方米减少到1.41平方米;粮食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乎一国生产生活,更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粮食可以不断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预计达到6.75亿吨,人均只能维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限度,这种严峻的局势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就变得急迫且必需了。再次,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1995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57亿增加到98亿。而我国至2030年总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并且这一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量是8至17亿,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及农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的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在客观上助推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而且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最后,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农业方面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产量、质量的增加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贡献率分别为42.4%、31.4%、42%和45%,使我国成为世界粮棉油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很低。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推广的投入对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在美国农村也是弱势群体,美国政府在教育和推广服务中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竞争能力,全美100多家农学院、农业实验站及遍及各地的县级推广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衡量科技贡献率高低的标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十分普及,现代化水平的较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667.102平方米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0.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
总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科技贡献率等一系列指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美国土壤学家阿伯卫奇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取得科学成果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沃尔辛顿指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量上可以实现自我维持,在经济上可以保持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实现可接受的农业系统。与国际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所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卢永根与骆世明教授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为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实践上,我国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有效地融资为一体,其实质是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将“生态”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构建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是依靠技术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技术集成型产业。第四,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第五,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第六,生态农业是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特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最后,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环境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大尺度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不断提高。
其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大气,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土地污染正在加剧,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要巩固、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环境污染的防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配置、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再次,加大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来支持,因此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含量。要认真总结各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已有的科技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一些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能力和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队伍。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一套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最后,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生态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特别是农、林、水、环保和计划、科技、财政等部门,只有政府的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应做好规划,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运用生态农业模式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意愿,用效益吸引的办法,鼓励多投入、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结束语
篇9
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沼气。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沼气建设,正阳县沼气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县已建大中小型及户用沼气池2万多座,其中500m³以上的大型沼气工程4座,100m³以上的小型沼气工程50座。同时,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引导,积极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将沼气建设与果、菜、粮等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建立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10个,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模式计30多个。如猪—沼—粮(菜、果、渔、林)、秸—沼—鸡—渔等,全县“三沼”综合利用率达95%。正阳县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大群众对沼肥的认识明显提高;二是施用沼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在正阳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自觉行动,具有发展的强大生命活力和巨大潜力。
二、正阳县沼气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模式点多面广,层次较低,亮点不亮,规模效益不明显。
(二)部分沼气池未正常使用,给沼气生态农业发展带来一定阻力。
(三)部分养殖企业的大中小型沼气工程未与种植业(或沼肥施用方)形成有效对接,导致大量的沼肥流失浪费。
(四)沼肥生产企业缺乏,沼肥商品化、企业化、激励化等运行机制欠缺。
(五)“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生态农业的全面深入持续发展。
三、对策
(一)大力提高原有沼气池使用率,为沼气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肥源基础
1.充分调动各乡、村沼气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开展沼气服务,对辖区内沼气池做到逐个普查,逐个诊断,逐个维修。
2.制定沼气池使用补助政策,激励建池户踊跃使用沼气。
3.积极推广“全托式”沼气服务模式及秸秆沼气技术,切实解决沼气使用中“三缺”(缺原料、缺劳力、缺技术)问题。
4.全面开展沼气池改厕工作,将农户厕所统一建在沼气池上或与沼气池相连,为沼气池的正常使用提供源源不断的粪源。
(二)建立“三品一标”农业示范基地,为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展示平台
1.在沼气用户集中的村组,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可按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农产品生产管理,通过施用沼渣沼液,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在已建沼气工程的养殖场周围,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宣传鼓励周围群众积极施用沼肥,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
3.在有一定种植养殖条件且已建沼气工程的养殖场,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鼓励养殖场应用多层次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沼气生态农业示范亮点,以此形成全县范围内的辐射带动效应。
4.在申报和新建的沼气工程项目,做到严格审核、科学论证、认真规划、精心实施。确保沼气工程“四个一”(建一个大中型沼气工程,解决一个养殖场的治污问题,为附近一个村集中供气,带动一个村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沼气服务建设,为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积极搭建沼气服务桥梁,依托已有的乡村沼气服务组织,通过与沼肥生产者签订协议,明确责权,有效架起沼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达到各取所需、物尽其用。一方面,避免了沼肥的浪费和污染;另一方面,又确保了沼肥的科学施用。
(四)建立生产、施用沼肥的激励扶持机制,为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篇10
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最大障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有机农业传统的国家。但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猛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国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恶化,集中反映在水土资源方面,而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土资源。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种植业)的建设应该从改变耕作方法和改良土壤入手,补充土壤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并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重点建设和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根据应县现阶段不同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从思想认识和政策导向上要实现从单一强调农业生产向兼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生产经济目标向“经济-食物-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转变、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注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技术体系转变、从注重农产品生产数量向防止农产品污染的质量控制转变、从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多方位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