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19
引言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国家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 要在全国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与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是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为例,得出一系列思考和启示。
1 园区概况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是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杆”。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2009年11月,农业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2013年,泰州市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
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地级泰州市全境,范围涵盖兴化、姜堰、泰兴、靖江4个县级市和海陵区、高港区。示范区先后建成稻麦良种、花卉园艺、设施果蔬、健康畜禽等示范基地十多个,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各1个,企业研发平台21个。2014年,在国家农业部等6部门开展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绩效评估中,姜堰区在全国25个试点中排名第2,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水平保持全国领先。2015年,省委省政府将泰州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泰州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优势分析
2.1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泰州位于全省中部,南部区域受上海和苏南经济圈影响,北部区域辐射苏北地区,在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泰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水交通便捷,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宁靖盐高速、京沪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
2.2 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中央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现代纲要》提出“要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实施优质粮油高产创建工程、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泰州市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发展各农业产业品牌。泰州市下辖的4个县级市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整体认证,属于 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畜禽、水产品的自然生态区。泰州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大闸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种质资源国家级保护区。兴化和姜堰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姜堰市的沈高镇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在环境保护与改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全球500佳”称号。
3 劣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3.1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分散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旧占据主导,从泰州市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看,规模小,且多为兼业农户,从龙头组织来看,数量不少,但规模大,实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拉动力还不够强劲,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经营机制尚有待完善。从产业规模看,集中连片生产经营的比重较低,由于生产经营主体、行政区域等的分割,区域主导产业往往形不成产业规模。
3.2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集中,缺乏关键技术,科技服务体系较为薄弱。农业的产、学、研、推等部门技术力量未能形成整体优势,资源浪费严重。据初步测算,泰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科技力量薄弱,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工业发展极大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2015年,泰州市耕地面积29.85万hm2,较10a前减少了2万hm2,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受雨水冲淋造成水体污染,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甚至影响地下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露天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
4 优势产业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布局
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应以前瞻性、示范性、市场性、特色性为原则,从园区功能定位、总体发展方向等全面衡量,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着重规划全区的优势产业,达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整体效益最优。
泰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城市发展需求,确定了优质粮食、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水产、银杏5大主导特色产业。在现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泰州培植一批带动性强,有一定成长潜力,对现代农业发展有引领作用的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形成以下几个领域的布局:依托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工企业密集区、大企业大市场大项目的带动,建设粮食加工、果蔬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银杏产品加工等8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在里下河地区重点建设粮食、水产品和蔬菜批发市场,在通南地区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海陵区重点建设以蔬菜为主的综合性大型批发市场,以进一步发挥主城区及长江水运优势,建设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依托区位优势,精心打造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完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建设,集中扶持一批生态观光园、生态主题农庄、农家乐,科学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5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5.1 创新园区经营模式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年,泰州市积极探索“合作社+家庭农场”服务模式,组建了全国首家地市级家庭农场专业服务团体――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姜堰全区主推“集中流转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模式创新,对社会化服务的提高、合作社经营实力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效果。
5.2 强化园区功能定位
要逐步实现特色产业化发展经营,实现主导产业特色化发展,利用规模化、信息化、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发展,增强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完善园区功能体系。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实现“提质增效”,引导园区聚焦特色、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规模,通过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一批高效农业核心产业基地和农业特色园区。泰州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片)项目、稻麦科技展示基地等项目,结合区位优势,形成了优质粮食、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等多种特色产业基地。
5.3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重视品牌的作用。重c培养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为主的经营主体,用现代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理念和组织发展农业,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的衔接在一起,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综合体,增强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打造农业品牌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农产品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4 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切实增加对农业环保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农业污染监测预警、自然湿地保护恢复等项目,加强土地、植被、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步伐,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杨正辉,陈勇.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40-141.
[3]马立勇,霍长勋.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泰州市的调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29-30.
[4]姚於康.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78-181.
[5]季祖平,刁春宏,陆仁峥,张双林.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业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2(6):34-35.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联结城乡的枢纽;县域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业经济为主,农村服务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会引致更大的投资、增加收入并带来消费需求。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仅靠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向繁荣,农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它将农民、企业与市场联结在一起,并贯穿了三次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集约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论,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49.86%,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这说明了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这一数据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还是与我国期望达到的70%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没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农业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则逐步加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
金融支持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体现在金融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实现农业产业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无疑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主体薄弱导致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大了机构调整力度,对县级城市支行按照10%-30%的不同比例进行撤并和调整,县域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大量减少。特别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农业银行,改制上市后面临着“面向三农与商业化运作”的矛盾,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必然将战略重心向城市倾斜,支持县域经济明显不足。作为政策性金融的农发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但随着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大大减弱,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也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无法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从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离一个发展银行的功能相差太远。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来支持县域经济,尽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有限,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市场定位模糊,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业商业银行后,开始进城发展,从经营业务上来看逐步远离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悖于其改建的初衷。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下,民间金融因其贷款手续简单、期限灵活等优势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监管缺位而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其融资能力
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诸多生产要素的约束,资金短缺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尚无面向县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形成较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少,担保难,评估、咨询、登记等费用过高,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导致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且需要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与风险。
(三)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尚未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比重高。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高一直是令农村金融机构头疼的问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县域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 转贴于
三、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之思路
我国的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因此,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坚持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市场渗透和份额、业务范围、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根据其市场定位,重点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效益好的中型企业服务,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市场体系和城镇建设。改进金融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基层,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县级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和发放程序,允许县级行在上级行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发放贷款,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功能,扩大业务范围
政策性金融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而出现的,涉足的领域应严格限定为微利或无利的业务范围。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突出专项功能,强化政策性,针对农村经济的弱质性,把职能定位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性项目。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已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其业务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等。除此之外,应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农民共同基金等形式,面向农业、农民筹资,以扩大资金规模,增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三)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或村镇商业银行,其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应在贷款管理方式、贷款条件、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领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如加强监管情况下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加快民间金融立法,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五)发展农业保险、信用担保等多种金融形式
1、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加之我国的农业险种偏少,风险都集中在农村金融机构身上,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不高。应尽早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建立起一个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在农村,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出于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考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找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又能有效地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
3、发展融资租赁、农业信托,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六)试点开展农村资本市场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
积极推进农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鼓励龙头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仕省.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需金融先行[N].华夏时报,2010-12-21.
2、林民书,张树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3、陈柳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参考,2005(54).
4、王邦志,祁卫士,刘澄.中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现实思考[J].金融研究,2004(8).
篇3
[关键词]镇域经济 统筹城乡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7―01
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但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建制镇是农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日照市镇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中也面临新的困难。
1镇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1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市镇域经济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总体而言,仍不尽合理,与第二产业发展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方面,近年来三级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高,镇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不足。镇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县域和市域经济,是日照市经济的薄弱环节。
1.2城镇发展用地与可利用土地资源矛盾突出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碰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建设用地不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建设用地与农田保护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镇域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镇域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就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镇域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
1.3产业发展与特色乡镇建设仍存差距
城镇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尚不紧密,但在与农村经济的联系上比城市要密切得多。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设特色乡镇的步伐有所加快,但对比周边发达镇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是发展产业思路不清晰。新兴的支柱产业总量仍较小,传统产业仍占相当比例。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镇域经济发展缺乏主导产业。相当一部分镇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由于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产品缺乏关联性,龙头企业少,产业聚合、盘整资源很有限,产业支撑能力很弱。多数镇企业规模小,工业支柱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专业镇”、骨干企业、名牌和拳头产品少,产品缺乏特色。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1.4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弱化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镇域经济发展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均。在镇域经济中,各村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镇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村,因为在那些村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村往往就成为镇域经济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村快,使强村更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强村)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强村)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村级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而村级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就弱化了镇域整体经济能力。且乡镇缺乏资金来源,乡镇资金缺口大,基层财政困难,无力扶持弱村发展,使弱村更弱,形成恶性循环。
2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是扩大内需的总抓手,是启动消费的推进器,是统筹城乡的关节点,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加快发展和壮大镇域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日照市镇域经济要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强化镇域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做强做优镇域经济。
2.1抓好镇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农村城镇化
镇村社区建设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镇村环境才可能增强磁性效应。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既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镇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2.1.1以规划为先导。小城镇建设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一是定位上,立足实际,在搞好发展规划上求突破,要把镇域经济发展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城镇功能进行规划,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2.1.2要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前提: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产业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采取积极可行的策略,提升人气、聚集财气,加快镇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3积极探索城镇经营的路子。要将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的第一资源,积极运用经济的手段,不断提升城镇的发展档次,以城镇建设助推新农村建设。做活小城镇发展文章,坚持“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扩大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小城镇载体和经济辐射功能,增强发展驱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小城镇的居住、休闲和娱乐等人居功能,经济探索和试行农民的宅基地换住房、土地承包权换保障、合村并居等办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集中。
2.2发挥聚集效应,引导二、三产业向建制镇集中
引导二、三产业向建制镇集中,要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要发展民营经济,壮大私营经济、培育个体经济,使其成为镇域经济的主力军。抓环境,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培育有利于民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抓引进,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个体资本到乡镇投资创业抓培植,大力兴办加工业项目,鼓励支持农村能人、大学毕业生投资创业抓提高,筛选一批重点新兴产业,实行重点帮扶,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加快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招商引资工作,更加关注招商引资效果和园区企业质量,突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指标考核,从土地投入密度、基本建设周期、投产达效时间、上缴税收数额、就业人数和环保等方面,完善项目招引机制,让好项目优先进入。
一是调整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提高三产业比重。稳农兴工活商,深度开发多种经营,开拓性发展工业,全方位发展三产业。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培植经济发展后劲。种植业向优质化、集约化发展,养殖业向规模化、精品化、工厂化发展,生态林业向观光型、效益型发展。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以产业项目带动城镇化,初步实现工厂进园区,农民进城镇,即“生产在园区,生活在城镇”,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2.3实施农业产业转型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按照日照市镇域经济目前的发展现状,应巩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经济素质,是发展镇域经济的永恒主题,继续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对接市场、发展特色、建立基地和做强龙头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实施农业转型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
2.3.1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产业。根据市场优先、效益优先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继续抓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建设片区型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以生产要素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的理念发展片区型农业,突出抓好具有日照区域特色优势农业,尽快形成规模适度的优势农产品区域。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
县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县域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5%,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由于其发展的缓慢与滞后,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它有明显的区域界定,具体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
一、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民增收缓慢、主导产业不清、政府管理机制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较突出。
1、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临沂市各县域因其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和人文社会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矿产、生物以及文化传统、工艺、技术等资源。特色资源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价值,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许多特色资源甚至不为外界所知,大量资源处于闲置、流失之中。
2、产业结构层次低
临沂市各县域之间第一、二产业差距明显,第三产业差距较小。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各骨干企业仍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主。县域企业组织结构分散,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大部分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多数县缺乏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也缺乏县域特色的块状经济支撑。
3、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
临沂市各县域劳动力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剩余劳动力无法安排。二是人口质量较差,阻碍了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4、政府管理体制滞后
县级政府习惯运用行政手段处理公共事务,地方严重,县乡机构臃肿、服务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环境恶劣,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发展管理体制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短期行为明显,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1、我市北部是山区南部为平原,区域差异性明显,各县应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角度,调整空间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发展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2、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县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市场竞争意识强的特点,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对活跃县域经济能够起到比较显著的作用。因此,调整临沂市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是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
3、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为代价。
三、发展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1、 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政策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型导向代替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把管理型政府置换为服务型政府。对于临沂市政府及各县级政府来说,要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免费试点等制度,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经济调节、社会管理、执法监督、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提升县域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竞争能力
目前应以现有的食品、五金、建材等产业集群为依托,增强产业竞争力。将县域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衔接起来,积极创造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
4、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本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1)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2)优化投资结构,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业投资效率。(3)调整投入政策,建立农业投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保证投入效益。(4)建立县域产业发展基金,出台对龙头企业实质性扶持的相关政策
5、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县域科技创新的加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己越来越明显。要增强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必须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同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海财经.
(2)杨炎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胡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
(4)临沂市统计局.对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分析与思考.山东省统计信息网. http://stats—/disp/gzdt/disp_new.asp?id=2004003502
篇5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发展银行 西部 新农村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结合西部实际,确定支持领域和重点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农发行贵州分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建立了56个县市的组织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并在其他33个无机构的县市区,设立了29个客户服务组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针对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农发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自身在信贷规模、资金、利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规模从2006年初的6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93亿元,其中,在黔东南州就投入了13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凯里市“两河”治理、凯雷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信贷投入力度、贷款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2009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加快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仅上半年就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支持贵州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发行在支持粮油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做好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立行之本。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变化,该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油购销,确保国家粮改政策的实施和全省粮油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的正常运行。2008年,农发行贵州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66亿元,其中,政策性粮油贷款14.6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粮油收购贷款11.89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
2、农发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理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和推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6.3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发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投资22.7亿元的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贵州省赤水市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针对贵州林业资源丰富的实际、累计发放贷款16.4亿元支持的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是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全国农发行系统审批单笔金额最大的贷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季节性地为社会提供50万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种植出售竹原料、支持基地建设等,种竹农民每亩可增收100元/年,每年可增收2700万元,种竹农民实际增加收入1.03亿元。
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贵州省情,农发行明确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骨干项目,加强对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农村电力、能源、信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24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15亿元,占一季度贷款累放额的75.8%,是2007年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额的6.33倍。
4、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涉农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占全行总贷款户的30%,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5亿元,在支持贵州“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8年4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促进贵州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以拓展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强化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1、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一边是“缺血”的穷财政,有大量资金需求,一边是农发行能够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而这一需一供却不能有效结合。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的现实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又受到诸多限制,应该取消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单一申请审批制,凡是有利于农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行业、产业、项目,都应准予农发行介入,成为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从业务范围和功能上,让农发行成为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政策性银行。同时,由于农发行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基层行没有主动权,贷款门坎高,办贷程序繁琐、成本高,造成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和抵押贷款,而西部的社会信用担保业处于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可为农业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新农村建设中与“三农”关系密切的项目,即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小企业等业务,多数属于贷款期限长、风险大、利润率低的项目,按照商业性贷款管理要求,欠发达地区大多数项目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3、农发行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社会,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往往表现在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县域经济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不断收缩,存差不断扩大,大量资金不断从农村抽走,农村资金流出严重。支持商业性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坚持谨慎积极的原则,这为欠发达地区本身难以开展的客户营销增加了压力。农发行基层贷款权上收后,从贷款到调查、审批到发放,手续复杂,供求时间不对称,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企业商机已失。
4、农业政策性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营运管理方面,农发行服务于客户、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行还不适应上级行针对支农需要、针对市场变化的信贷计划调整,信贷计划的准确性不高,结算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一些行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现有的数据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队伍建设方面,员工素质与信贷支农的现实需求还不太适应,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国际业务、法律事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岗位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三、对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巩固传统粮油购销业务
按照国家粮棉改革和购销政策,农发行应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坚持不懈地做好传统的粮食收购、储备、调销信贷工作,巩固好原有的粮油储备、购销企业,全力支持粮油产业发展。根据贵州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实际,贵州省分行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产业链发展,促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粮油加工产业链品牌的创建,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大幅增收。
2、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纽带。农发行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台,给县域经济繁荣注入新鲜血液,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切实落实现代银行要求,不断推进农发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二要努力防控经营风险,三要继续强化资金计划分类管理。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逐步把农发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针对2008年产生新增不良贷款的实际,贵州省分行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信贷管理与风险防控集中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全行员工集中学习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排查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立足地域经济特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贵州省为例,虽然其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较多,市场很大,但是开发严重不足。农发行可以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台,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农发行的网点、资金优势,通过不断加大信贷,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如支持优质稻、茶业、杂交玉米、种子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对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贵州省分行近年着力支持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奇、益佰、信邦等药业企业的发展。
5、创办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农业项目特别是新建项目,风险高、信贷投资风险大,亟须有一个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除了自身要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外,还应建议政府筹建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农业担保公司可建在县一级,由政府提供注册资本金、初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可依托乡镇政府、农业企业等,采取会员制形式,吸收会员资金,壮大担保基金。在担保公司成立初期,政府财政应为担保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待其逐步发展为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后,政府可停止补贴,以实现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林: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7(11).
[2] 李景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2).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39-02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性经济。它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经济的重任,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因此,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促进城乡产业融合重组,农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已把县域经济发展纳入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中,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载体。现以通河县为例,对如何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通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通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西距哈尔滨市180公里。辖区面积5675.5平方公里,辖6镇2乡、82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万人。地貌特征为“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沼泽和草原”。有耕地180.2万亩,其中水田130万亩。
近年来,通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部署,抢抓强县发展机遇,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全省周边先进县份相比,经济竞争力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纵观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较少。近年来,通河县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指标的平均增幅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但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与全省、全市先进县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通河县县域生产总值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为4.82亿元,同比增长20%,在全省、全市排位均居下游,经济总量低于全省、全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
(二)产业层次偏低,农业比重过高。通河是一个水稻大县,水田面积在全市排行第2位,人均水田面积居全国之首。虽然这几年通河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比重过大、工业比重偏低的状况,2011年通河县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例是34.0∶21.5∶44.5。
(三)园区起步较晚,缺乏主导产业。通河工业园区于2010年申请获批,与全市其他县份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仅有总投资14.9亿元的圣通硅业、百家得冷饮、大东北禽业等8个产业项目签约入园,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园区经济总量较小,拉动作用不强,财政收入增长还不明显。
二、制约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有诸多因素,其中来自观念、体制、资金、技术、人才因素的制约是最主要的,从通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因素的制约。通河在全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县份,受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市场经济观念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思想解放不够,视野站位不高,缺乏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还有些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上的不适应。
(二)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在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县级政府责任和压力却越来越大。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致使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得通河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工业、商业用地多为流转地、租赁地,工商业户无法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因此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从金融部门取得信贷支持。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像通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基层银行除负债业务发展有一定的自外,其他业务权限一律上收,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使县域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加之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和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发放条件,造成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四)自身因素的制约。通河财政收入低,可支配财力不足两亿元,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制约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项目无法落地,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人才因素的制约。目前,人才外流成为普遍现象。在县一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奇缺,科技人员和商务人才极少。许多中、小企业既缺乏管理人才,又缺乏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一些党员干部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因循守旧,眼界不宽,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三、推进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突出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河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一)加快发展必须要突破思维束缚。与省、市先进县份相比,通河县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不可谓不好,但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上、在产业集群、园区建设、龙头企业的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不仅有机制、措施上的因素,更多的是观念、精神上的差距。通河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善抓机遇,多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多深入研究本地县情,多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形成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奋力跨越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快发展必须要强化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工业化的竞争,实质是产业板块的竞争。一些成功案例表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产业有没有特色、有没有优势。通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把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作为提升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产业上项目,使工业化水平有明显提升。一是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全市县域产业区块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明晰产业发展定位,确定县域优势主导产业。二是要强化产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通河县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附力、集聚力、承载力。三是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大招商,围绕通河县域优势产业,采取“延伸链条引项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品配套,努力做大做强稻米和肉鸭两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和新型产业,努力把通河建成为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三)加快发展必须要优化发展环境。先进县份的成功经验表明,哪里的环境好,哪里就会赢得商机、聚集人气、引来人才和资金。一是要着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投资环境。要关爱企业家,让企业家“坐上席”。更要关爱企业,努力围绕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电力、运力、融资、用工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着力营造“宽松优惠、投资人受益”的政策环境。对各级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用足用活,在重点项目上,做到“政策跟着产业走,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特事特议,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能够办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办到,而且要办得更好。三是要着力营造“高效透明、合作者至上”的服务环境。树立真抓实干的作风,真心真意帮扶企业、服务企业,尤其要在环境创新上下功夫,对企业少限制、多支持,少干预、多服务,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快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才引进。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是实现通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后一个时期,通河县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环境。对于优秀人才,在工作上要委以重任,放心、放胆、放手让他们去试、去闯;待遇上可以特殊安排;在感情上加强沟通和联络,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三者有机结合,增强吸引人才的“磁场”效应,为通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萌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
篇7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原创: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原创: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篇8
关键词:首位产业;生物产业;定西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31-04
“十二五”时期是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在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三运强调,“各市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各自的优势,找准自己的首位产业”。据此,本文就首位产业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把生物产业发展成定西市的首位产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首位产业的内涵
培育首位产业,是王三运书记到甘肃工作以来,针对各市州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从产业经济学视角看,目前国内外理论界还没有对首位产业做出全面、系统的界定和分析。王三运书记的提法应当属于实践层面的创新性概念。各市州在具体的研究工作和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界定、选择和培育首位产业,笔者认为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位产业的定义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农经重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行业部门分类、战略关联分类等。其中,按照战略关联法划分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名称,是大家比较熟悉、在各地规划中经常出现的叫法。据此推断,所谓首位产业,比较接近于支柱产业的范畴,指在一定区域经济体系中具有战略地位、产值份额较大、支撑作用较强的产业。在城市发展理论中,有一个城市首位律理论,相应地,有一个城市首位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区域中,首位城市与第二位的城市之间人口规模的比值。借鉴这一理论,可以考虑用一个区域内产值规模居前的两个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作为判断首位产业地位和规模的一种定量方法。综合起来,可以初步把首位产业定义为:一个地区范围内,产值规模居于首位、支撑作用最强、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地位最突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首位产业的特点
选择和培育首位产业是为了在区域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中形成第一位的引领带动作用。因此,作为首位产业,必须具备如下四个特征:一是比较切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或人才科技优势,可以把组合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二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并且有规模扩张的可能性;三是具有较高的成长性,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在区域经济中的份额可以进一步提升;四是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能够在区域发展中充当主要财政来源、就业领域和经济增长极,也就是说,不论从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来看,首位产业都具有比其他产业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比重、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影响力。
(三)培育首位产业的意义
培育和发展首位产业是根据甘肃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状况提出的新要求,对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把握发展机遇、集中扶持方向、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错位发展,通过各市州选择、发展更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产业链、细分市场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竞争,形成竞争合作的共赢局面;二是有利于发挥投资拉动和政策叠加效应,甘肃省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省份,又处于政策机遇较多的重要时期,按照“首位产业、首位支持”的思路,能够集中施力、凸显压强,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成效;三是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甘肃省经济结构,通过明确各市州首位产业,各出各的特色牌、各打各的优势仗,实现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进,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四是有利于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总结东西“两翼”的发展经验,就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首位产业,进而构筑形成新的增长极、振兴区域经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二、定西首位产业发展的取向
定西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产业区,工业发展一直是其区域经济的短腿,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但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中,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业作为具有定西特色的产业,一直处在基础不断夯实、优势日益凸显的发展趋势中,成为定西工业经济崛起的标志。以马铃薯、中药材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产业,具有培育和发展为定西首位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
一是从生物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来看,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据此分析,无论是以马铃薯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还是以中医药为主的现代制药和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物制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生物技术、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都属于生物产业。定西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以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为目标,做大做强马铃薯和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其实质是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篇9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武定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7-02
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全县总耕地面积17 450 hm2,其中旱地10 667 hm2,占耕地面积的61%,水田6 783 hm2,占耕地面积的39%,总人口27.42万人。蔬菜、武定壮鸡、黑山羊、板栗、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水平较高,品质较优,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委、县政府“五乡五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武定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开发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水平迅速提高,2012年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户均增收3 578元。
1 发展现状
1.1 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2012年种植高山反季蔬菜、马铃薯、早青豆类、油菜、山药、莲藕等特色作物18 093 hm2,其中种植夏秋高山反季蔬菜2 200 hm2,实现产值4 950万元,实现农民收入3 135万元;种植人工食用菌35.6 hm2,实现产品销售产值1 851万元,实现农民收入1 246万元;种植玫瑰茄173 hm2,实现农民增收308万元;种植早青豌豆3 467 hm2、早青蚕豆1 333 hm2;生猪出栏414 166头,年末存栏247 653头;黑山羊出栏174 214只,年末存栏184 184只;武定鸡出栏34.77万只,年末存栏11.12万只。
1.2 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2012年,全县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种植业企业有22户,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1户,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2户。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州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带动农户增收额4 835.25万元。
2012年,全县有畜牧业企业456家,年实现产值3.62亿元,其中:特色武定鸡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产武定鸡系列产品150 t,年产值1 200万元;火腿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火腿150 t,实现产值6 750万元;规模以上武定鸡、黑山羊、肉牛、生猪养殖452家,年出售武定鸡25万只、黑山羊2万只、肉牛1万头、生猪10万头,实现产值28 250万元。
1.3 龙头企业的导向和作用明显
武定县通过引进发展白药集团、春江食用菌、健善食品、宏兴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当地经济发展[1-2]。以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在武定县得到快速的发展。2012年,该企业资产总额79 673万元,销售收入47 367万元,带动农户15 200户,带动农户增加收入89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1 246元。目前,全县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9个,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技术营销协会5个,建立示范村12个,示范户960户,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达1 015 hm2,2011年达1 384 hm2,2012年达1 695 hm2。
1.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县有种植业专业合作组织22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9个,参合农户4 471户。其中武狮农特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全县有畜禽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83个,其中养殖协会50个,入会农户达4 000户,会员达1 900人;登记注册养殖合作社133个,会员747人,注册资金达2 902万元;畜禽规模养殖(场)户993户。
1.5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初显成效
2012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 105 hm2,其中转包的有133.6 hm2,出租的有872.8 hm2,转让的有2.9 hm2,以其他方式流转的有95.7 hm2。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三七、当生等中药材,土地租金400~1 000元,临时雇用当地工人400人,支付工人工资年平均5 000元以上,土地租金加工资每年可使村民增加收入6 000元以上。
1.6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武定县核桃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武定鸡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地方标准认证,目前累计取得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全县整体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地3.73万hm2;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规模产地标志碑牌5个;畜禽产地96万头(只)、水产品产地266.67 hm2。有1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武定壮鸡加工厂“狮山”牌武定壮鸡熟食系列产品在第3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银奖和优质农产品奖。九厂大“久香源”牌优质米、白路“云路”牌甘蓝和青豌豆,武定永银养殖加工厂“武狮”牌火腿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加上受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影响,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从事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劳动者素质偏低,阻碍产业发展[3]。
2.2 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武定县农业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由于缺乏主导产业,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弱[4]。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产业效益低下,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2.3 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除少量企业外,其他企业均处于培植和打造阶段。企业资金的严重匮乏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一旦离开政府行政职能支撑就难以维持经营生产。
2.4 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
全县人均耕地(统计面积)仅为629 m2,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加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仅占承包面积的2.29%和承包人数的4.36%,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5 市场发展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武定县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一个有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5]。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2.6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大部分农民为单打独斗,生产水平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企业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原产品、初加工产品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从流通领域获得的收益少。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种植结构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米、油菜籽、反季蔬菜、马铃薯、优质水果、中草药、人工食用菌、观食花卉、水果、核桃和板栗等特色高效种植业,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65∶35。
3.2 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在全县建成20 000 hm2优质粮油生产基地、6 600 hm2蔬菜基地、3 000 hm2马铃薯生产基地、3 000 hm2优质水果生产基地、2 600 hm2中草药种植基地、100 hm2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300 hm2鲜切花生产基地。
3.3 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在狮山镇九厂片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以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将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走加工升值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3.4 培育龙头,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5户、州级龙头企业15~20户、县级骨干龙头企业20~30户。通过升级改造,壮大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每年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业会展,提高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武定县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产业,特别要注重开展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6]。
3.5 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一体化经营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规范约束各方的经济行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保证一体化经营的稳定发展。
3.6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10个农产品行业协会、1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7 增加投入,制定激励扶持政策
武定县人民政府已制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细则,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符合该县产业发展导向、投资大、经营好、纳税多、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及个人给予适当的扶持奖励。县人民政府在投入、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扶持技术水平起点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内部管理完善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3.8 促进流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步伐,重点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储运、加工等功能,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营销大户,对营销农产品数量大、贡献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或营销大户要给予奖励。
3.9 积极引导,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在不改变农地根本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土地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流转,农民以地入股,经集体转让获得稳定的租赁收益,将农业用地集中到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3.10 抓质量安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保障产品安全;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设备,定期对县城2个农贸市场以及生产示范基地的蔬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上报,全年抽检样品1 200个以上,为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抓好武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杨旭金.对加快推进武定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0(2):45.
[2] 杨权友.武定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07(1):10-11.
[3] 付爱斌.关于龙山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04-206.
[4] 李航.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16908-16910.
篇10
关键词:内蒙古 现代物流 县域经济 内在联系
内蒙古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投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我国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区域经济优势。而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随着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现代物流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助推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内蒙古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及经济实力。
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投资地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依据内蒙古的区域优势,现已建成了以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航空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经济不发达、铁路与公路在部分地区尚未开通、基础设施落后及交通不发达等种种原因,使得现代物流业在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物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政府对于物流业相关政策制定不完善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从而限制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部分地区还没有开通铁路与公路导致交通不便利、有关交通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健全、对于物流产业的投入较少导致物流业设备落后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业的发展;最后,不合理不科学的物流产业结构及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综合素质偏低等都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落后。
1.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政权为调控的主体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是依据其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使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由于整个区域的资源状况不同、交通情况不同、区域环境不同、文化水平及人才数量等差异性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极大的差异性。另外,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恶劣、易出现自然灾害、环境较差及人民大多数以单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农牧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经济模式和其劳动人民的综合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就业体系不健全等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依存度
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现在物流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同样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性物流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并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的经济水平发展越高,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就会越好,规模越大。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经济中心是县城商品及加工品中心,县城的经济发展有其发展的相对优势,人才资源相对丰富,物流业相关设施基本上比较齐全。但县城经济与周边乡镇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与不对称性,正是这种非对称结构将其他的区域极化成为商品的流通整体,从而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并随着县域经济的向外扩大化发展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使其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不断提高,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加大使现代物流业的内涵与空间不断得到丰富,使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系统不断扩大化并向县域经济的外延扩展,进而加快了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进程。随着县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对于物流、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从而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当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收入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时,人们对于物流业的需求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物流的需求是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县域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加大地区人们对外界商品的需求及对于本地商品的外输,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高度决定了商品市场规模的大小,而商品市场规模的大小又决定了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及发展水平,所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2.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积人流、商流及物流等各种生产要素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缺乏都会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以生产环节的中断。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行成本,改变了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现代物流业是有相互联系的许多节点及网络体系构成,提高了物流业的运作速度及运作效率,为企业节约的资源使用的成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上有很大的进步。现代物流可以使物流企业与商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商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优化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挥了区域产业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向科学话、合理化的、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等种种因素,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是其主要生产模式,其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其工业化水平发展进程较慢,程度较低,尽管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资源较为丰富,但受到深加工技术的负面影响,使资源变为消费品的能力较低;其次,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相关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民营经济发展也比较缓慢,加之人才与资金的匮乏、当地人民思想观念成就等种种原因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超越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需要借鉴发达城市物流发展的相关经验,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从简单逐渐向复杂发展,从阶段服务逐渐到全过程服务发展。
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缓慢发展的混合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都还达不到发达城市的水平,导致对于物流的需求比较分散,对社会性的物流企业有一定需求, 但是数量有限, 要求也很简单。所以发展当地物流业必须与当地经济相适应,同时,为促进物流业随经济发展水平更好的发展,必须着重思考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业的改善,将现代物流思维运用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以县城经济为中心,来带动周边乡镇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加快内蒙古西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并注重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地理特性,发展畜牧业及相关副产品的发展,并推进这些方面的产业化,进而还会再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所以物流业与当地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4 结束语
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但同时物流产业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大规模、数量及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地区的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戴晶晶.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2):157-158
[2]戴晶晶.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发展现状[J].区域经济,2015(18):23-28
[3]付桂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76-81
[4]马 宁.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投资,2013(8):17
[5]张红波.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61-6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