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难点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难点

篇1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52-01

1 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通过制度变革以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由于在粮食作物上施用的化肥农药使用量一直在增加,一些不当施用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严重的污染,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且饮用水被污染以后,也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除此以外,农业污染还包扩每年大量生成的厩粪、地膜和焚烧秸秆等。这些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可观的,并逐渐超过了工业和生活污染。因此,我国必须要将农业生产模式加速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2 环境友好型农业概述

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联合国里约环法大会正式提出的,主要指各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活动,必须要以环境、生态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科学创新为动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农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力求实现环境、生态和经济相和谐的生产模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高级形态,能够在常规农业中降低污染率,进而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可以在可承受范围以内。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由于技术的难度、成本高、适应性低,只能实现部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无法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因此要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1 具有农业技术一般特点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但是不危及后代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其中综合了污染治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但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仍然具有农业技术的一般性特点,这些一般性特点造成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难度增加,具体如下:

(1)开发难度大且周期长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综合了许多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本身还在发展当中,处于摸索阶段,无法通过直接的引进模仿来转化为自身经验,且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形成了技术壁垒,对模仿借鉴造成了阻碍,对国内的技术创新要求更好。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农业的收益,粮食的安全以及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造成了较大的开发难度,并增加了研发和检验的环节,使研发周期也随之延长。

(2)收益不确定性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开发难度越大,研发的风险就越大,导致研发失败的概率增加,在长周期的研发过程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增加,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天气、周边环境等的干扰,使收益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3.2 部分优惠政策制约

长期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许多和农业相关的政策上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对大宗农产品进行一定补贴,以及对农药企业的税收、运输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扭曲作用,农药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许多农药企业粗放经营、生产技术落后以及资源浪费,并形成了低价竞争的恶劣局面。由于农药价格低廉的优惠政策也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农药的使用效率,有时会过度的依赖农药。大量的施用农药使土地和水资源被严重污染,生物的多样性遭受破坏,甚至包括大气层,农产品经常被检出有毒农药,为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形成积极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过多的优惠政策成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3.3 主导技术的替代性不强

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来看,源自与工业技术的积累,工业领域电气技术、化学技术等为农业技术的创新垫定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要求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利用机械论规律来指导农业经营活动,这种技术在发达国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我国而言无法在存在粮食安全的地区进行推广,且推广的强度较低,农民普遍的低素质,以及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人才储备力量的不足,再加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为新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阻碍。

4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4.1 修正农业相关政策

根据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取得的优良成效,可以在政策上做出以下修正:减少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限制农药的滥用和过度依赖,在农药施用量减少的同时,维持粮食的生产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立法,特别是对农药的使用要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对违法使用的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实行农业绿色支付,在取消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后,农业生产投入会增加,采取绿色支付可以弥补农民的损失,将农民的环境保护行为与收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励农民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4.2 完善农业技术科研体制

我国要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诱导想结合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发运行体制,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创造多渠道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明确发展的重点和先后次序,根据不同的技术等级采取合理的投资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以及科研成果的认证机制,创建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制定人才储备及开发计划;建设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完整的体系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通过教育及培训可以转变农民对于多施肥能够多增产等错误的观念,还可以提升农民对于新技术的适应和使用能力;加强国际领域的合作,通过国际间合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观念和发展思想,还可以获得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和援助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还要加速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将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

[2] 蒋莉.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6(08).

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金融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70-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合作组织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本文对江苏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合作组织的资金瓶颈等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其要求,亟需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助推农民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一、江苏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底,江苏省共有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8310个,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年经营额超过千万元的组织有600多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806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8个。“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农户522.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2%;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总收入已超过400亿元。[1]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增加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在组织形式上,经营较为成功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龙头企业(大户)带动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53%,其中发起人为企业的约为18%,发起人为个人大户的约为35%。

二是经纪人牵头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9%,如宝应县范水庆丰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由126户农户共同设立,合作社的资产主要是社员的收割机及一家配件门市部,约合500万元。该合作社由收割机行业经纪人担任负责人,由经纪人提供信息,组织社员进行统一跨区联合作业,并提供修理和零部件服务。

三是村民集体入股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2%,如江都市渌洋湖区农林综合开发合作社由该市渌洋湖村村民以土地、林木集体入股,现有社员1493人,土地2500多亩。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其经营范围为林木、经济植物、水特产养殖、禽蛋制品、生物有机肥料加工等。合作社每年对成员实行保底分红,即每股提供650斤粮食,100元现金;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合作社每人每年300元养老金。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如有盈余,则按照盈余的85%向成员进行二次分红,另有15%则按照交易量进行返还。由于合作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且一些产品已逐步形成产业化,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当地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是行业协会升级型。此类合作社约占专业合作社的16%,如仪征市白沙玉叶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由茶叶协会升级转化而来,与原有的行业协会相比,强化了经济职能,对社员的风险保障功能明显强化。

二、江苏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难点

当前,金融对经济合作组织支持,主要通过对专业合作组织直接信贷支持和对其成员的间接服务来实现。因种种原因,银行业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的信贷支持的意愿虽有所增强,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势和金融需求相比,贷款数量明显偏少。以江苏省内扬州市为例,该市合作组织直接或间接获得贷款不到1亿元,直接信贷支持不足4000万元。而该市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6个,平均注册资本为73.9万元,平均每个机构获贷不到6万元。调查显示,当前信贷对合作组织支持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不规范――金融机构无法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为农民合作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目前很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法律规定还有相当差距,突出问题是登记注册不规范。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未经依法登记,不得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以扬州为例,该市7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经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仅占总数的45.3%。对于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注册资本金的专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无法提供信贷支持。

2.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不敢贷。近年来,受国家支农政策推动,扬州市专业合作组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在组织架构方面,部分合作组织急于求成,内部管理较为粗放,法人治理结构机制不完善,个别甚至成为“空壳”机构。一些合作组织股本结构失衡,与法律要求农民占成员总数的80%以上和单个社员的股份不超过20%不符。在分配体制上,目前该市完全实行保护价收购、按交易量二次返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多。在经营管理上,大多数农民社员认为合作社是某些牵头单位或负责人的事,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发展关心不够,承担市场风险的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小、弱、散”现象比较突出。

3.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难以落实――金融机构不能贷。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一般都强调抵押和担保手续的完备。但实际情况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为松散型的互助组织,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资产全部是社员承包的集体土地,真正属于合作组织的资产大多为鲜活农副产品,后续的保管及处置难,在贷款时无法作为有效抵押担保财产。[2]据初步了解,目前全省30%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因缺乏抵押物或抵押物产权不明确而无法融资。

4.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规范性不够――金融机构不愿贷。一是贷前调查实施难,一些专业合作组织没有账目,无法对其资信进行量化评估。不少合作社既有种养业基地,又从事加工、销售、季节性劳务输出等,这使得银行很难把握其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二是贷后管理难度大,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规模小、环节多、涉及面广,信贷管理的成本、难度明显大于企业和个人贷款。三是贷款风险规避难。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从事农产品生产,生产周期长、储存期短,还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银行在信贷介入时非常谨慎。此外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这一领域,农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投入的积极性。

三、促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1.明确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资质和统计口径,贷款执行优惠利率。在统计口径上,建议将专业合作组织贷款定义为金融机构向本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发放的贷款,其中以自身名义申请贷款的专业合作组织必须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营业执照》,并由农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贷款资金的用途限于本专业合作组织业务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金融机构对专业合作组织贷款数额和余额进行专门统计,定期向人民银行和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在贷款利率方面,建议根据国家支农政策和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对从事粮棉油、蔬菜、特种水产、特色畜禽等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合作社,贷款利率比照普通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信誉良好、支持“三农”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合作社,贷款可执行基准利率或下浮。

2.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供贷款贴息和税费减免。由于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风险和管理成本高于普通贷款,为保护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建议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对经营业绩好、对“三农”拉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财政贴息,贴息主要用于补偿贷款优惠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财政部门对专业合作组织财务会计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和辅导,协助其完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税务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四项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对专业合作组织贷款的累放数量和期末余额,对相关金融机构予以营业税减免和所得税抵扣等优惠。

3.强化担保,推广法人代表个人担保和政府专项担保贷款。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对普通社员的约束力有限。因此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理事长)的风险约束,推广法人代表个人财产担保贷款,规定合作社法人代表对于合作社贷款具有连带清偿责任。同时由地方政府设立专业合作组织风险补偿基金,委托担保机构专门用于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担保。[3]专项担保贷款到期,经催讨仍不能偿还的,贷款银行可向担保机构申请代位清偿。经担保机构确认后,按双方约定比例,从担保机构受托管理的风险补偿基金中支付。

4.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强化贷款风险控制。针对专业合作组织资金需求时间急、期限短的特点,金融机构要适度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在确定贷款资质和一定的授信额度后,由县级及乡镇金融机构自主审批,尽量缩短贷款发放周期,并可参照农发行收购贷款模式,实施贷款封闭运行。同时强化贷款风险控制,为避免借款人道德风险,可根据专业合作社经营年限、信用状况等情况,设定单笔贷款规模上限。对合作社及其社员挪用或擅自改变信贷资金用途的,金融机构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按政策规定收取罚息。对于合作社及其成员不良贷款金额超过其贷款总额一定比例的,可提示各金融机构停止对其新发放贷款。工商部门还应强化登记管理,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或法人,不得担任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对有未偿还贷款的专业合作社,除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之外,在申请变更其他法定登记事项(如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住所等)时,也应其提供银行债务清偿或者债务担保情况的证明。

5.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和农产品套期保值。针对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不确定因素多的情况,建议规定贷款金融机构有权要求对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生产经营项目和贷款抵(质)押物办理保险,且保险单上必须注明“第一受益人为贷款金融机构”。在贷款期限内,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不得单方面停保、退保。为减轻借款人负担,建议将此类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由财政资金提供保费补贴。对于生产规模较大、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其成员适度参与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提前锁定市场收益。[4]■

参考文献:

[1]周静文,陆剑.江苏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致富[N].新华日报,2008-08-18.

[2]潘经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8,(7).

[3]上海农民合作社贷款相对容易了[DB/OL].上海农业网,2008-04-28.

篇3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农产品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05-01

一、引言

湖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流通对湖南省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如2012年湖南五州顺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成立,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商人社区,2013年长沙沁坤电子商城设立,是湖南省第一家专为农产品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城。这两个农产品商贸平台的出现标志着湖南省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农业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方式。虽然湖南省农业信息网站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素质不高,本省农业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何通过电子政务管理农产品网站,并通过政府去扶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已成为当前湖南省政府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

近年来,在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特色农产品上网工程”的支持下,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阶段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农产品的发展存在种种困难与障碍,远未达到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湖南省在全省市县一级都已建站,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初步布局,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缺乏专业人员等原因,乡镇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市县一级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间出现严重断层,而农业电子商务往往直接依赖于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除了初期发展较快外,在中后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网上配套制度不健全

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求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外,还要求要有完善的网上信用体制、交易服务的监管制度及安全制度等。而当前,由于我国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引起的网络信任危机和安全危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都要面临的难题。

3.农民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了凭经验种植,并将农产品运到附近的市场销售,缺乏对农业电子商务优势的了解。同时,由于农民不是经常上网,所以对电子商务这一有别于传统贸易的方式存在本能的抗拒。更重要的是,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这就导致了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得不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4.农业电子商务缺乏强有力的管理

众所周知,农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农业往往包括农、林、牧等行业,还涉及到税务、水利、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或行业都在独立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这就使得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政策的没有达成统一的协调。使的本来就有限的电子商务建设资金实现不了最大价值。

三、电子政务对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相结合,从而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将电子政务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整合零散的农产品网站,统一规范化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首先,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政务是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而存在,电子政务与信息网络两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又必然会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发面,对于政府来说,政府要想实现电子政务改革,就必须建立政府信息网络,并且与外网实行无缝对接,使得政府不再游离在网络之外,从而扩大了网络应用群体,亦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大的潜在市场。

其次,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电子政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电子政务在发展的同时,政府一定会颁布大量的政策法规予以规范。这些政策法规在本质上属于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为电子商务方面的法规制定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农产品网站往往从电子政务网站中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数据,并及时将政策的变动在网站中反映出来,保证了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最后,电子政务对农产品网站具有一定的监督与引导作用。目前湖南本地的农产品网站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具有管理和监督企业的权力。因此,政府通过一个官方的网站,将所有民营的农产品网站纳入到官方网站的管理中,避免恶性竞争,形成规模效应,改善农业电子商务的行业环境。

四、电子政务环境下促进湖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力实现全省的“三网融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工作重心由县市一级转移到乡镇一级,加强农村基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网络下乡政策,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各村,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建设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着重完善农产品网上促销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只有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户,农业电子商务才会获得飞跃发展的契机。

统一管理,共享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专门管理农产品网站的官方网站。官方管理网站是农业电子商务实现正规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减少恶性竞争,形成产业规模,提高效率、共享信息资源,并且在投资、政策、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信息化法规。推进湖南省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研究,利用“数字湖南”工程建设的契机,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稳步有序的发展。通过与湖南各大高校合作,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立足本省实际,确定湖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方式、规划和制度安排,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信任体系。与高校合作着力开发新型密码技术和交易手段,完善身份认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同时完善对网络安全的风险监控和维护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切实提高网民对网上交易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五、结语

如上所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都是电子业务,通过电子政务带动全省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农产品商贸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这对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J]. 档案学通讯, 2003,(03).

[2]朱新峰. 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势在必行[J]. 计算机与农业, 2003,(8) .

[3]林华.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和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05, (3).

篇4

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意见解读:①本条标准旨在要求通过农业区位的学习,分析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及形成条件,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地理问题;②“举例说明”说明案例教学法是本课的基本方法,因此可开发师生身边的课程素材,阐述农业地域类型问题,以体现生活性与应用性。③本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因此需运用辨别、组织、归因等认知策略,以身边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载体,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是在学习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基础上,对人类基础产业――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具体案例进行评析,通过学习此部分内容,为公民科学认识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必备知识。

知识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教学因子。其一,农业区位因素,即阐述农业的概念及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二,农业地域类型,即解说农业地域的概念及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是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准备,“农业地域类型”是对“农业区位”的具体化应用。

三、学情简析

本节内容面向高一学生,这一群体由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组合而成。通过预学案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农业的概念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因素,75%以上学生了解家乡农业发展变化,说明此群体已具备关于农业的感性知识。然而通过与学生座谈可知,他们对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知之不全,对于农业地域的概念与特点知之不深,部分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对农业背景知识的直观感知不多。因此,本节内容教学立足于教材的前提下,还需搜集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农业图文素材,以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与整合。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农业景观图片,说出农业的概念与农业区位的含义;通过阅读桑蚕养殖农业发展的材料,归纳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通过读图和交流,培养学生读图和表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图文转化能力;通过运用农业区位原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乡具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培养学生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地理情怀。

五、重难点与方法媒体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教学难点:综合评价农业地域形成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湘教版教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黑板。

篇5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辖8镇3乡、323个行政村;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万亩;总人口26万,其中农业人口19万。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亿元,同比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27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55元,同比增长11.5%。在山西省2010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襄垣县发展指数排名第三,发展水平排名第七。襄垣是煤炭大县,也是农业大县。近年来,襄垣县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跃居长治市乃至山西省前列。但从农业这一块来看,却不容乐观。一是农民穷、产业弱。大多数农民靠种地为生,收入较低。以2010年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6855元,但客观事实是大部分农民达不到平均水平。二是襄垣农作物生产门类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少、无带动能力,而且产值都不大。为解决农民增收难、就业难问题,近年来,襄垣县以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在2010年建设5200亩设施蔬菜园区的基础上,襄垣县2011年又新建了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80个,面积15000余亩,总面积超过2万亩,亩均年收入达到9500元以上。此外,襄垣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发展“3+1”产业模式,培育设施种植、规模养殖、干果经济林三大产业和一批配套龙头企业。

二、襄垣县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一)时差优势。从全国来讲,海南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东北还没有;东北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海南还没有;山西蔬菜上市的时候,海南和东北都没有,打好这个时间差、抓住这个市场缺,蔬菜就能卖个好价钱。再加上设施蔬菜产业一年两季,目前是前茬青椒、后茬西葫芦,种植的内容可以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因此,襄垣县发展设施农业占“天时”。

(二)地理优势。设施农业首先在我国东北地区兴起,在山东省得以盛行。影响设施农业的主要是气候原因。山东、河北、山西都位于北纬36—37度之间,是我国最佳设施农业产业带。往北成本会提高,往南气候不适宜。襄垣地处上党盆地,四季分明,生产出来的蔬菜口感好、品质好,而且襄垣和寿光在一个纬度带上,发展设施农业居“地利”。

(三)有经验可鉴。多年来,长治市长子县发展设施农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力资源,形成了规模效应。襄垣在发展设施农业上,远处可借鉴山东寿光,近处可学习长治长子,而且襄垣与长子的农业条件不相上下,可以说,在襄垣发展设施农业有“人和”。

(四)有政策支持。2009年12月,山西省政府制定了《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将襄垣县列为山西省发展设施蔬菜重点县之一,为襄垣县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襄垣县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做法

(一)科学决策,准确定位。先进地区农业调产的实践表明,只有发展既符合实际,又能让大多数农民都参与、都增收的产业,才能调好产、做下去。经过反复调研,外出考察,联系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09年7月,襄垣县在古韩镇崔家庄村小面积试种设施蔬菜,获得成功。最终,襄垣县把农业调产思路定位在设施农业上。

(二)重点扶持,强力推进。农业基础薄弱,最需要扶持。在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对设施农业,襄垣县主要采取了直接扶持和间接扶持两个措施。首先,直接扶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财政扶持。新建冬暖式日光大棚每亩补1万元,生贵式春秋大棚每亩补3000元,每亩秧苗补助360元。二是贷款扶持。襄垣县专门出台了奖励政策,只要积极支持设施农业建设,每年奖励有关银行30万元。三是用地扶持。襄垣县及时为有关农户办理流转手续,每亩土地流转金平均500元左右,实现了流转双方互利互惠。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相关职能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最优的服务,帮助各园区完成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五是技术扶持。由财政出钱,从外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县农业部门也组织技术骨干定点包保,长期服务于各个园区。六是种养联动扶持。鸡粪是设施蔬菜最好的肥料。因此,襄垣县制定了发展规模养鸡业的补贴标准,凡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且新增商品鸡在1万、2万、3万只以上的,分别按每只3元、4元、5元的标准补贴。其次,间接扶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设施农业,需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全程谋划,要统筹考虑各个环节,积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服务的思路,以财政补贴总投资的40—50%和贴息贷款的方式,及时建设了东山底鑫源祥、崔家庄永丰等四座智能化育苗中心,西王桥、西关2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西王桥、五阳、桥头3座自动化恒温冷库,1个客商服务中心以及配套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体系。

(三)加强指导,注重服务。首先,坚持正确引导和技术服务并重。针对广大种植户缺技术、不会种的实际,定期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观摩会、培训会。同时,对技术人员,不管是外聘的,还是本县的,都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要求。此外,坚持及时指导和主动帮扶并重。在发展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及时应对灾害,采取防灾措施。组织机械、保温物资等,帮助各园区度过灾害。对设施受到损害的农户及时拨出专款,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

四、襄垣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一)后续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建设设施农业,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农民长期以来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设施农业投入较大,特别是水、电、路硬件设施投入较大。农民虽有从事设施农业的愿望,但在筹集建设资金方面还有较大困难。银行贷款存在门槛较高、手续繁杂、资金到位晚、贷款时间短等问题。

(二)主体意识不强,农户思想消极。虽然襄垣县政府已经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有的乡镇未能全部落实到农户,存在政府积极、农民消极,政府主动、农户被动的现象,特别是气候反常问题,尤其是2010年严重的“倒春寒”加剧了农民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如何把政府行为变为农民自愿,变“要”为“我要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技术人员较少,缺乏全面服务。目前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能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服务的人员还不能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对襄垣县农技人员来讲,设施农业还是一个新内容,需要边干边学。另一方面虽然从外地聘请了一部分技术人员,但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四)市场运作能力较低,营销队伍数量较少。目前襄垣县从事农产品经营的人员还相对不足,农民经纪人数量较少、素质还比较低,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充分利用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营销队伍,还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化链条,不利于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和实现农产品增值。

五、发展设施农业的启示

(一)发展设施农业要形成规模效益。设施农业发展,没有规模不成气候,不成气候难以保证效益,不保证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确保设施农业始终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始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必须规模连片、园区推进。效益高的产业不一定适宜大面积推广,比如养藏獒,收入很高,但却不适宜大多数农民养殖。农业的效益来自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设施农业虽然是科技型产业,但大多数农民都能够掌握,适合大面积推广,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

(二)发展设施农业要坚定信念。要想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着力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农民都要坚定这个大方向,要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更加坚定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念,为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基础。

(三)发展设施农业要有“能人”牵头。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带头人的领导。能人带动引领了农户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了农户致富的热情,也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进程。襄垣县设施农业之所以得以发展,县委副书记冯俊义功不可没。冯俊义是一位对农业生产颇有研究的领导,在长子县任县长期间就以设施农业为总抓手,发动农民大搞蔬菜基地建设,经过几年奋斗,长子成为闻名全国的青椒生产基地。从长子调职到襄垣任县长后,凭借自身的经验技术,大大推进了襄垣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山区 农业 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39-02

1 山^特点及农业发展难点分析

1.1 自然条件较差

山区土地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等土地类型丰富;水资源分布较广、水域多,且多河流源头;局地小气候受山区海拔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这些特点,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农业种养殖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增加了农业开发生产的困难。特别是山区土地以坡地为主、整体贫瘠,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改造难度大、投入产出低;且面积小、相对分散,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耕作,也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规模化、技术推广。

1.2 生产力水平低

目前,山区生产经营分散,普遍实行一家一户承包经营方式,且多以传统农业为主;部分地区虽有农业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但多以小微企业为主,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科技含量相对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山区农业发展。同时,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机械设备老化严重,改造、重建难度大,更新、维修费用高,成为直接影响山区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1.3 人口素质不高

由于长期受自然、交通、人文、传统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思想认识普遍较封闭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强烈,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十分淡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同时,因受过相对较高教育的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工作,留在山区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等,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农业科技推广对象奇缺,严重影响山区农业科技发展,阻碍了农业产业升级换代。

1.4 服务体系不健全

发展农业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农民增收,由于山区市场消费能力有限,农产品变现主要还是依赖城市市场,但在将农产品运到城里的环节上,山区农村物流、运输产业不健全,电子商务、产品直销等经营销售模式不发达,大部分地区农民还是传统的运输、销售方式,自己外销产品或坐等收购商上门,严重阻碍了农业市场化发展进程。同时,受制于交通、环境、科技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离城较远,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渠道、手段相对单一,信息获取数量不多,及时性差,加之受综合素质、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判断不准、调整不及时,种(养)什么、如何种(养)全靠农民自己凭经验确定,很容易因农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山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 山区农业发展策略

2.1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发展山区农业上,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为先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宜开发的项目,采取适度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配比,保持山区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开发之路。同时,应坚持把山区农田规划开发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生态差异多样的优势。当地政府应主动牵头,尝试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建设、谁运营”,逐步建立山区农业科学开发长效机制,科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因地制宜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土地零散分布、土地肥力不足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设施薄弱等现实难题,并逐步完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机制,为实现山区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

2.2 转变传统理念,走出发展新路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实现山区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先解决山区农民的理念落后的问题,努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农民。从目前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民已经不再单纯地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且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不仅要懂得科技、善于管理,还要掌握市场信息、懂得经营运作。因此,必须着力转变农民“自产自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并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社会化的技能,通过教育培训、企业带动,使其逐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硫磺姜、福尔马林白菜”等食品质量问题越发频发,绿色、放心的农产品受到市场热捧,特别是以消费者可亲自种植、采收为特点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更是发展迅猛,成为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崭新路径。山区应充分发挥自然风光优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建立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努力走出“自种自食,自产自销”的传统农业怪圈,开拓一条科学高效的绿色农业之路。

2.3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发展

想要走好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不仅要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更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议当地政府应出台“激励政策”,培育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农民提供劳动力和土地,一方面,有政府、企业作为平台,农民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市场信息,获得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提高生产的科学性,农业产品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使山区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山区农业、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应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逐步形成适当集中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实现支柱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保障机制

山区农业发展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先天不足”,因此,需要政府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作重心,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切实转变服务农业生产的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强化全程服务,重点完善农业技术研究、良种培育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市场开发等全方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更好地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到2020年,全面建成包括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要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1 努力培养大批优秀农业人才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江西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日益紧迫。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江西省农业实现“三个超历史”和“六大新突破”,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职业教育一直主动担当了主力军的责任,在向农村输送农业现代化急需的中高职毕业生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为江西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较为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农业职业院校功不可没。

但另一方面,目前江西省乃至我国农业产业仍处于相对的困境和劣势之中,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偏低等,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小康社会的长期拦路虎。而我国包括农业高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的信用度和吸引力一直不被看好,高职毕业生忠诚度低、岗位意识和敬业意识不足、职业素质差、终身从事一线技术工作的职业观很难确立,尤其是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下哪儿去”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这些带有根本性的人才培养问题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为此,在今天全球依然深陷经济危机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现实下,农业高职院校贯彻党的十报告精神,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精英农民、大学生农民。

2 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的角色定位

2.1 具有爱农护农的决心 他们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他们敬重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决心务农,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建功立业。唯有如此,将来他们才可能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才会全身心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职业中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工作。

2.2 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 只有加强吃苦和实干精神的磨练,培养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的作风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才能始终坚持在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第一线,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的重要性,才能真切地了解到农业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去创造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脚踏实地地为农民办事。

2.3 具有执着奉献的精神 他们要能够忍受住农村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经受住来自亲朋好友和社会上的冷嘲热讽,禁得住喧嚣与财富的诱惑;轻个人之得失,重农业之发展、农村之繁荣、农民之富裕,才能执着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高境界,才能充分享受到奉献的满足、理想实现的快乐。

2.4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他们对农村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现代市场经济变动性的应变能力强,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自我调节能力、自求平衡能力。

3 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要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承担这一历史人物的重要力量,在具体的实践中,农业高职院校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对象的选择 为确保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应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在岗的终身的继续教育,培养的是懂技术且对农业有着深厚感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从业者。培育对象既可以是从农业职业院校毕业后自觉从事农业、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的人,也可以是子承父业不离开土地的人,以及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他们是农业农村真正用得上、留得住、扎下根的现代职业农民。

3.2 培训学习内容的制定 包括在岗培训和职业辅导在内的职业农民教育,应是全面系统的农业教育,应根据农民学习特点,面向产业需求,从培养目标、对象、内容、学制、路径、方式、评价等方面,构建科学的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如专业内容安排应包括农业和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理念、农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农业性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专业和课程设计应结合当地主导、特色产业,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农民学习、成长特点;学制与教学安排应实行农学结合、半农半读的弹性学制、累积学分制和适合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灵活教学计划;办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应注重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脱产、半脱产、短期脱产和不脱产相结合,大力推进“送教下乡”,建立“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和“固定课堂”。

3.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方面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农村能工巧匠、土专家和“田秀才”等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师资培训,优化教师学历和学科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4 结语

篇8

一是规模效益持续扩大。全市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量从起步之初的50多万人次,发展到去年720万人次;综合收入从发展之初的近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休闲农业综合收入累计超过百亿元。

二是精品景点类型多样。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休闲农业景点(区)221个,其中,国家级的休闲农业示范区(点)15个,省市级的休闲农庄园和农家乐村近百个,总投资超过80亿元,90%的投入来自社会资本。

三是节庆经济特色鲜明。全年先后有梅花节、金花节、雨花茶节、葡萄节、西瓜节、螃蟹节、蟹黄汤包节、芦蒿节等农业节庆活动16个,可以说是“月月有节、区区县县有节”。年吸引游客150万人次,收入10多亿元,占全市休闲农业收入的近一半。

四是城乡互动成效明显。紧紧依靠特大城市的广阔市场,通过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农业休闲活动,把长期生活于城市“水泥森林”之中,渴望生态自然、乡村田园的市民吸引到农村,每年数百万人次的客流和数十亿元的资金流进入农村,有效维系了城乡间要素流动的动态平衡。同时,休闲农业每年能够带动农村12万人就业,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超过千元。

五是对外影响日益增强。连续举办七届的“农业嘉年华”,是南京休闲农业的重要标志和品牌,累计吸引市民超过150多万人次,效益和品牌价值超过8亿元。南京“农业嘉年华”与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京郊游”共同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几个成功模式。南京市先后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都市农业推广与创意杰出城市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创意奖”。

目前,南京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春天踏青赏花、夏天避暑纳凉、秋天采摘瓜果、冬天品尝农家美食”等农业休闲活动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新时尚,可以说南京市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总结起来,主要得益于做到了“四个坚持”。

1.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休闲农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

发展休闲农业是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提出以休闲农业领跑南京都市现代农业,这在全省农业发展中,是一个突破性的举措。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了农业功能性调整,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使农业兼具了“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的功能,不仅满足了市民“胃”和“肺”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广大城市居民休养身心、体验生活的需求。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实施休闲农业整体开发。

通过公开招标,南京市委托南师大、南农大等高校历时8个月,编制完成了全国特大城市中第一个完整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统筹整合全市农业资源,把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布局、村镇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性发展。几年来,我们坚持按照规划要求,先后突出旅游线路、农家乐专业村、特色主题农园、休闲农庄、农业节庆等重点主题,从空间、时间、市场、品牌等多个方面,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切实做到按规划合理开发和保护,避免重复建设和破坏,使休闲农业项目布局更合理、定位更科学、特色更鲜明。

3.坚持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休闲农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南京市公开招标,吸引了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南京舜天旅行社等大型旅游企业,共同参与休闲农业的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先后推出了慢城游、赏梅采莓游、洲丽岛风情游、养生保健游、农家美食游、新农村建设体验游等多条精品线路,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与此同时,南京还着力加强与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使企业、景点、农民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纽带,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三赢”的工作成效。

篇9

摘 要 本文力从低碳农业的内涵、特点、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与传统农业的比较找出差异,从而提出几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阐释了若干个低碳农业创新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创新 发展模式

一、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的阐释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1.低碳农业内涵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增强土壤固碳能力等实现农业发展方式从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 以达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型农业。

2.低碳农业特征

低碳农业为健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诠释,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低消耗性;二是高效高优性;三是可持续性。

(二)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不足,难以跨越技术难关,其面临的问题有:生产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水平偏低。低碳农业发展内容具有局限性。发展低碳农业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投入不足;二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化;三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体制。

(三)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

低碳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其目的是促成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核心是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消耗更少自然资源、造成更低环境污染、排放更少含碳量和促成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环境友好方式实现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详见表1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异同对比。

二、创新低碳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农业重点是要解决原来传统农业的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的问题,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现提出几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

(一)立体种养的节地、节水、节能模式

立体种养,从狭义上讲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养模式;从广义上说,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典型的离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桑集鱼塘”的农业模型,即基面养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系统。

(二)三品基地模式

“三品”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总称,是农产品生产的三个不同级别的质量安全标准认证,是对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食品的标识和称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地产业带,发展产业化经营,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地区集聚。

目前在全国各个省市均已开始建立自己的基地,如安徽蚌埠已建成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内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200万亩;建成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获证企业基地检测总面积为167.4万亩,认证总产量32万吨;无公害产品产地总面积30.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产量17.8万吨,加上禾泉农庄220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市农业“三品”基地建设格局已搭建完成。素有“中国菜篮子”之称的农业大市山东寿光,2008年菜蔬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发展到40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有128个,会员总数达到3.90万人,辐射带动40%的村,约17万户。通过这种规模化的种植、经营,万亩西红柿、万亩胡萝卜、万亩绿椒、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

(三)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物产业四个子系统纳入到整个循环农业体系的闭合路径中来,通过由生产到消费的外循环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内循环两条循环流程的物质流动,实现区域内不同产业系统的物流与价值流的共生耦合及相互依存,最大化延伸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

(四)农业休闲观光模式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休闲农业不仅让游客通过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获得愉悦的娱乐和审美体验,更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用,丰富了农业内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低碳农业创新发展策略和措施

(一)创新策略

1.农业生产力的创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农业的生产力,首先要对农业劳动主体进行创新。2)农业劳动资料的创新。3)农业劳动对象的创新。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调整劳动对象的组成结构,尽量选择清洁的耗能小的能源。

2.农业生产路径的创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循环生产路径。2)有机生产路径。使农业的生产过程保持持续和稳定。

3.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创新

该创新首先表现在机制的创新上,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规定约束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使低碳生产有强大的政策的保证,同时也使低碳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了保证。宣传的创新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利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等对低碳农业进行大力的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低碳经济环境。另外还要注意教育的创新,通过设立相关的教育内容,对农业主体进行大力的引导、培训,使低碳农业真正的落实。

(二)低碳农业的创新发展措施

发展低碳农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任务,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近期来看,应着力加强的工作包括: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构建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广泛传播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宣传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研究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

低碳农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地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基地。要在广泛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的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状况,根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确定低碳农业的适宜发展区域、次适宜发展区域及范围,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推进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低碳农业强调既要保证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产量、优质的品质,同时又要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是安全的,并改善生态环境。这对农业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紧紧围绕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关键点开展科技攻关。因此,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4.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和发展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明确规定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具体补偿标准和严格的管理办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应适当安排地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效益补偿,以鼓励农民主动采用低碳农业技术、企业积极开发和生产低碳农业所需的技术和设备。

参考文献:

[1]陶良虎.中国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革命[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2]徐国保著:绿色经济的崛起—破解世纪三大难题的中国时间与思考[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双联 精准扶贫 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21-01

一、张掖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掖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双联”和精准扶贫、专项扶贫等工作,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以内,在脱贫致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落后地区或山区,这就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张掖市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又是农民,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进而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没有好的收入又导致他们的经济来源更加薄弱,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大量农户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展农业种植和生产。如果地方政府能出台好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这些贫困农户一定的帮扶,在使他们脱贫的同时,使他们更有能力开展相关农业生产,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就是对这一部分贫困农户的有效帮助,不管是从资金上,知识技术支持上,还是开展相关培训上等,都能有效地帮助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三、张掖市“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张掖市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实现了甘州、肃南、山丹、民乐、高台五个插花型贫困县整体脱贫。但在整个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扶贫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许多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由于许多贫困农户本身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较少,因此,他们无法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农业的新知识和技术。再加上这些地方由于基础设施、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跟外界交流较少,更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都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其次,如何有效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将足够的资金投放到农业上。长期以来,农村普遍存在“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在扶贫过程中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扶贫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最后,扶贫的效果如何监管,也是考察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监管力度不够,不但扶贫工作流于形式,而且还会滋生许多腐败贪污现象。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强化监管考核也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四、解决贫困农户现状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自从张掖市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实施到村到户的个性化帮扶措施,不断推进了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的深度融合。但就在帮扶贫困农户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方法和政策上还缺少一些创新,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还应该不断提出和设计出更多具有地方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

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或是中小城市,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设立的营业网点相对较少,考虑到风险因素,这些机构能提供的业务也比较单一,最终导致了农村普遍存在的“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当地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各个金融机构多推出一些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资金融通的业务,为他们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拓展了这些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量和客户群体。

(二)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路

由于各个地方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地域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有时会限制农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本身就欠发达地区,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电子商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各地方政府应该将电子商务和农业有效融合的模式介绍给农民,教授他们如何用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来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