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方法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与应用,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结合市场经济的竞争管理方式、重视效率的战略管理方法、以结果为重的目标管理等构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在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对公共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探析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第一,工具理性特征。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的理论更加科学、严谨,但该方法论重视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将价值因素剔除在外,强调效率和结果,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此种方法论提倡规范性和客观性,关注行政管理的方法、程序及手段,具有显著的工具理性特征,能够较好地增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个人理性特征。有关研究表明,新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此种逻辑起点是一种鲜明的个人主义理性思维方法。理性经济人是对人性利己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主张个体都是经济人,其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基于这样的思想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理性特征,提倡政府行政管理要符合市场导向,尊重个体层面的自利需求,尤其要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和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
第三,实证主义特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并融合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都是实证主义方法论,遵循的原则是有用即真理,重视实际操作方法和管理经验的积极作用。因此,借鉴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项目预算和绩效工资制等方法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较强的实证主义特征,可以较好地推进公共部门变革,促使其创新行政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2 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作用
2.1 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经济学理论,如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武器,既可以用来批判以官僚体制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实践,同时还能够为公共管理和决策模式的创新、完善提供基础的方法论支持。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具有的确定性、经验性及精确性都更高,使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视角朝着经济学取向的竞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此种方法论不仅有助于丰富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使之更科学完善,也可以较好地推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使之更有序地实施。
就理论层面来说,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理论范畴和视野都得到了较大扩展。在以往的公共行政理论中,理论基础主要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理论提出者:威尔逊、古德诺)和官僚制理论(理论提出者:韦伯),这两种理论都在政治学理论范畴之内。而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当代工商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均被纳入其理论基础中,从而打破了以往公共行政学方面存在的学科局限,公共组织也从过分关注效率转变为重视市场价值,这为开展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例如:公共选择理论借助现代经济学领域的方法与逻辑,通过理性经济人理论中的供求分析、交换及效用最大化等要素,对那些和民众联系紧密的政治个体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同时也对典型的政治团体和政府所具有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这使研究的侧重点和涉及范围都得到了拓展与延伸,关于如何有效执行、拟定政府公共政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现实性课题。由此不难看出,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思考范围和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实践角度分析,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公共组织的行政效率。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日趋低下,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经济学理论包含的方法论极为独特,学科基础也颇为成熟,尤其是其重产出结果比的绩效理念对公共行政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将其引入公共管理研究后有效地扭转了这种效率低下的局面,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被置于支配地位,促使公共管理改革朝着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有学者深入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内在关联,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坚持市场取向是因为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受这种理论思想和方法论的影响,逐渐认可了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当其被应用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之后,逐步取代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地位,也使公共官僚组织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
2.2 使公共管理方法的取向和范围不断拓宽
新公共管理方法既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将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政策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核心主题是如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物品,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这有助于增强公共管理方法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政府公共服务应当以市场化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户取向,在当代工商管理学理论的支持下,积极利用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技术、方法和原则,创新绩效管理方法和战略思维。同时,充分运用政策科学分析方面的技术、方法,以及有关公共政策结果和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建立起综合且广泛的管理方法,使公共管理研究更科学有效。
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使行政主题和理念得到了创新、完善。基于管理行政理念的指导,以往的公共行政重视层级节制和制度约束,多采取官僚化的管理方法开展行政工作,非常重视对行政体制、机构及过程等行政组织内部事务进行研究,而没有对组织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不难发现,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内部取向特征。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既要对组织内部进行研究,分析内部系统要素存在的关系,也要关注组织的未来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特征,厘清外部环境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做好组织内部管理的同时,要通过战略管理、结果控制及战略计划等方法,将组织置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组织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分析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以便公共组织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稳步管理中实现长足发展。
基于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主张,公共行政管理要对公民和公共管理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行政管理活动要充分体现民主性和服务性。因此,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也被纳入新公共管理。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引入并融合了当代工商管理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模式、经验、技术、方法及原则,向新公共管理方法注入了包括组织发展、制度安排、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顾客至上、业绩工资制、合同雇佣制、成本核算、绩效目标、交易成本与公共选择等在内的许多全新的内容和主题,给公共行政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与涵义,为其作出了更为全面的释义。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并使用这些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彰显政府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体现绩效评估和竞争机制的优势,较好地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拓宽新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主题和理论视野,使公共管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用激励机制取代规制的公共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对组织结构行为和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时需要一个逻辑起点。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人性假设被当作基本的逻辑起点,这有助于政府转变公共管理方法的导向,即用激励取代规制。
以往官僚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恶,所以,公共官僚组织在进行管理时非常重视规制,为了避免人出于恶的本性损害、破坏公共利益,往往会制定多种规章制度,以便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控制,防止出现滥用官僚权力的现象。韦伯在设计官僚制的有关制度时,非常看重规则的完整性和详实度,而且对权利体系的层级节制设计尤为关注,确保其能够达到较高的理性化水平。显然,这样的官僚体制是以规制为导向的,它能够起到推动公共行政发展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体制过于重视规则,可能会使行政工作陷入教条主义的危机,从而不利于行政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会对公共行政长期发展形成阻碍。
新公共管理方法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可以通过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完善公共行政管理。该方法基于人性假设这个逻辑起点,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里面的个体视为理性经济人,其显著特征就是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在政府组织机构中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创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将绩效管理纳入劳动报酬体系,并把绩效作为劳动报酬的重要指标,根据劳动和竞争形成的结果实施绩效管理。这样在竞争过程中就会出现差异和距离,为了不落后于他人,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机制中的理性经济人必然会主动增强工作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
以往的官僚体制以规制为导向,重视层级节制,认为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在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既不能够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会扼杀其创造性,还不利于充分实现公共利益。长此以往,公务人员不仅会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也会形成墨守成规的固定工作模式,从而将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扯皮推诿等问题。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个人的合理利益得到承认,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被纳入政府内部,同时绩效管理也得以实现,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有助于突破僵化的官僚体制模式的限制,使公务人员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协调、改善组织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促进作用。
3 结 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借鉴了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等诸多方法论,对以往的公共行政管理作出了补充、完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概念,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更多视角,使公共管理方法完善,将其运用到公共部门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颖,李思然.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2]曹堂哲,孙智慧.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方法论、议题和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范文.中外公共行政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4]王印红,王刚.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翁士洪,顾丽梅.治理理论:一种调适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13(7).
篇2
[关键词]边防部队 财务管理 发展
公安边防部队地处国家偏远地区,以保家卫国为根本职责,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全面提高边防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有助于节约财政资金,发挥边防部队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
一、公安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作为国家的边防部队,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首先体现在资金来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财政拨款是边防部队各项支出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部门每年通过预算确定向边防部队的拨款数量,以完成边防保卫的各项工作。其次,边防部队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边防管理所需的物品、部队教育培训、军人福利保障以及边防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为以上费用支出设立相关的会计科目,并依据国家预算的方向严格把控每项支出的比例,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使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最后,边防财务管理实行集中核算。支队机关设立结算中心,负责对支队、大队和每个所站进行财务统一管理,大队级以下的单位不再设立会计出纳人员。
二、公安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
基于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工作现状,发展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尤其是在财务集中核算实行后,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待改进。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造落后的财务管理制度。边防财务管理现行的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边防部队虽然以边防保卫为核心工作,但是财务管理也是提升边防水平的后盾。国家预算拨款到位后,结算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集中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督的举措,而在财务管理改革的初期,基层队伍的经费标准、职责权限等都没有完全清晰的界定。国家的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边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系统的制度约束,制度规划也因此成为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二,规范边防部队的各项财务支出,防止财务漏洞。边防部队的财务支出虽然依据国家财政预算的要求执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会产生财务漏洞。一旦漏洞出现,将会使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受到影响,并最终造成边防保卫的风险。比如边防部队的物资管理和公务费就是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的方面。部队的武器装备是保家卫国的支撑,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对武器装备的保值忽视,出现装备损坏,再行采购势必会给财政资金带来压力。而会议费更是财务管理中缺乏严格控制的环节。所以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是治理现有漏洞的关键,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需要。
第三,实现专业化管理,推动经济与效益的并举发展。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目前还不理想,比如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背景存在不足,财务管理的硬件水平不高。专业化水平的局限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不利于国家财政预算的科学制定。用专业化的水平实施边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解放出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是经济与效益并举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公安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举措
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保障。立足长远、把握科学是边防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准则。因此,今后边防部队应着力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边防部队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边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将国家财政的预算决算和现代财务制度有机结合,既保证国家财政的利益,又能治理现存问题。财政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边防财政预算和决算的重要性,并从制度上规范边防部队年度预算的制定依据、年度决算需提交的资料以及对决算问题的处理要求、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程、在各级边防部队的分配比例等等。同时引入现代财务管理的软硬件支持,用月度、季度、年度的财务量化指标分析工作的进展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第二,推动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行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是为了便于监管,因而监管的过程需要财务信息化的支撑。基层虽然不设立会计出纳,但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支队集中信息监管,基层部队及时上报相关财务信息,有助于严防财务漏洞,使边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严谨性上升到新的高度。而且信息化建设也是财政部门实施监管、制定预算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设立责任人制度,以便发现问题时可以追根溯源。
第三,构建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专业队伍的构建需要从会计和审计两个层面入手。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依托专业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应集中整合分化,并广泛吸收综合素养较高的会计人员。而审计工作也是财务管理改革所不可或缺的,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参与到边防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可以加速当前财务问题的治理,使财务集中管理更加完善。
四、总结
边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是国家安防工作的切实保障。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节约国家财政资金,使边防部队以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目标,打造过硬的军事实力,树立精英化部队的风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工程安全 方法 意义
Abstract: Security is a basic aspirations for human, but also the premise of a variety of work including engineering. 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the management mea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curity managemen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Key words: engineering security;means;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总论
工程安全,是一切工程开展的前提,也是监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核的重要方面。工程安全的好坏,关系到群众和员工的生命,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来实现这个宏观目标。工程安全的细节包括方方面面,但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具有很强的国情背景,因此工程安全的管理方法必须结合实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工程安全,大可以影响国家声望,小可以左右企业的声誉等无形资产。它通过管理手段将科学的量化指标执行到具体工程,是工程圆满完成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说工程安全管理是利益相关方都要追求的潜在必要目标。工程安全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企业,业主,公众等等利益攸关者的生命。
工程安全管理的管理方法探微
工程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成熟,因此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很多方面,也包括工程安全。在工程开展之初,我们存在着招投标不合理,资质审查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了我们的施工方在先天意识上对安全的松懈。在工程开展过程之中,我们存在着环节复杂,层层转包,权力责任利益脱节的现象。同时,监理方的责任大多没有完全履行,甚至出现了监理方和建设方同属一个企业的不合理现象。在工程结束的验收阶段,由于建设方、投资方、业主、公众的信息不通畅或者权利保障机制缺失,导致了一系列“豆腐渣”工程堂而皇之通行无阻。
从人员素质来看,参与工程建设的大多为民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安全意识较差,这些,都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管理方法的探究
工程安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权力部门和企业、业主、公众形成合力,才能打到一个良性的结果。
从职能部门来看,主要是强化招投标的公开合法,通过市场竞争筛选安全信誉高的建设方。同时要严格把控施工方的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资质的单位,坚决禁止参与工程建设。以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先天条件。同时,要严格落实相关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建设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从市场主体来看,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优化原理来组织建设,坚决减少人为转包环节,节约社会成本;同时,必须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设信息进行科学对接和交流,在法律基础上,完善合同契约,明确投资方,建设方,监理方,原料商,施工方,业主,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利益。
以便于问责、维权和授权操作。力争做到分工明确,操作有序,出问题有人负责,有矛盾有人解决,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扯皮。
同时,从行业规范来看,我们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之上由行会组织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特别是监理方,要严格执行国标并且根据工程实际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在每个工程建立的过程之中,都应该严格执行。
从工程安全的内容看,工程安全既包括财产安全,又包括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对工地的生产生活资料予以精心的保护,力争做到工地分区合理,相互协调,做到防盗、防火、防水,同时还应该防止各种非人力因素的灾害,并制定紧急预案以防万一。职业防护上,应该做到防触电,防跌落,防滑,防辐射等等。同时,也千万不要忽视员工职业病的保健预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临时设施,如工棚,施工平台,脚手架等等器材的质量,很容易被忽视,酿成过不少悲剧。
从工程监理方的独立性来看,必须杜绝监理方和施工方的灰色联系,更不能出现同一个老板自己施工自己监理的情况。对于有过舞弊记录的监理方,必须实施严厉的制裁,加大其违法成本。
从工程的验收阶段来看,必须紧密联系投资方和业主。需要强调的是,很多时候业主并不是投资方,业主的身份也可能千差万别数量庞大而且松散,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相关法规的时候,必须要加大对业主的保护。在工程的验收阶段,可以尝试引入业主代表制,赋予业主话语权,以避免投资方和施工方勾结,影响业主利益和工程安全。
从从业人员素质来看,我们现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大量的民工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他们不注重自我保护,不戴安全护具就进入工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他们对安全规范的执行率不够,导致了材料浪费,克扣,误用等等,最终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因此,可以尝试引入行业准入标准,通过岗前的科学标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整体提升,减少管理成本。
总之,工程安全的问题不少,有些矛盾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因此必须认识到工程安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研究安全管理的方法要有实用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的前瞻性,既考虑到问题的紧迫和解决方案,又要考虑到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革。所以,工程安全是一个群策群力,常做常新的工作。安全管理不仅要立足本土,还要放眼国际,力争少走弯路。
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的意义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是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各种令人震惊的巨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2003年为例,我国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发生工程安全事件1144起,死亡1324人。工程建设本身属于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同时,工程安全本身关系到员工,业主,群众的生命财产。因此,工程安全及其管理对于人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工程安全的市场营销意义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实体生命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日,我们的工程安全管理,有必要纳入市场营销战略之中,作为企业愿景加以实现。传统的建设企业依靠自身人脉和公关推动来获得中标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了。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工程建设企业,不能单单依靠廉价和速度来争取市场,而要靠恒久的品质考验来赢得世界的信赖,要靠科学的安全管理来赢得人文的尊重。
总之,只有把工程安全变成企业文化准则,才可能统一认识,走得平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安全的行业特点和注意事项
工程建设一般具有投资大,劳动强度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既要把科学管理的精神引入到工程安全管理当中,又要注意每一个工程,每一个工种,甚至是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以做到管理和科学的良好结合。
工程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要精通各种机械性能、操作禁忌,各种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这就对现代工程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艳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中国建设教育,2009,(09).
篇4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交易量价大幅度降低,而地产开发公司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每个地产公司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成本精细化管理对房地产公司运营就至关重要。
关键词 房地产;成本管理体系;管理预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耗材大、周期长、涉及成本范围较广的一项工程。其成本管理是企业的工作重点,在成本管理逐渐由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中,我们应该明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和细化其工作方法:
一、成本管理总体原则
1、全员成本管理原则。公司所有员工要建立成本控制意识和责任,并贯彻于日常工作中。
2、全过程成本管理原则。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决算,要有完整的估算、概算、测算、预算及结算,全过程的成本比较、方案选择、信息反馈与分析控制。
3、合同化管理原则。所有预算成本范围内的成本,都需签订经济合同,细致、明确地规定乙方的工作范围、内容、进度、质量标准及工程结算办法、违约责任等。
4、目标成本管理原则。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项目收益水平是项目最终收益的下限,与此对应的成本水平在售价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是不可突破的项目成本控制目标(上限);项目的总体控制目标分解为各部门的各项费用成本目标。
5、责任成本控制原则。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能单独代表公司,独立完成涉及公司利益的成本决策与业务操作;公司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将各项成本目标落实到各个责任主体(相关部门与个人),各责任主体要按程序报批,操作。
6、可复查原则。业务操作及估算、概算、测算、预算、结算全过程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和档案管理,所有结果应具备可复查性。
二、建立制度化、流程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编制《工程预算编审管理流程》、《设计变更管理流程》、《现场签证管理流程、》《工程结算编审管理流程》、《目标与责任成本管理流程》等操作流程,规定工作方法、流程流向、责任范围、责任部门,重点注意事项等,按流程办事,按流程流转工作内容,权责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流程的控制要点转化为成本控制要点和成本数据的积累,让成本管理中的知识和经验在企业中传承。在流程中贯彻以下:
有效凭据体系:如预算编审依据为盖有红章的有效合同、补充协议、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设备控制价格及一些甲、乙双方签认明确费用的函件、经审批确认费用的会议纪要,被确认用于施工的施工图,或者经核对过原件的以上资料复印件。每一份预算结果都要有有效凭据做后盾,脱离以上编审依据的预算则不成立。
廉洁奉公体系:工作中应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如出现不正当计价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多级审核体系:根据流程审核额度进行两级或两级以上审核,严格把关。
高效体系:各项计算应准确、清晰、符合规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同时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做到及时帐清;
合理低价体系:工作中应充分理解合同,灵活运用造价管理规定、市场竞争原则、甲方品牌资源等因素,处理好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追求以合理较低价格确定工程造价。
方案优化体系:积极协同设计、工程管理等进行设计、施工措施、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方案优化工作。
信息通达体系:编审时要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通报现场实际信息,对资料、信息应及时整理、通报。
责任共担体系:工作内容经复核人员确认复核完毕后,复核人员将与初审人员一起负责数据的准确性,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三、建立成本管理预案机制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就要重视投资控制工作。如项目论证决策、项目投资结算、项目经济评估、资源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金筹集和回收、市场需求预测等。只有合格地通过了可行性研究的项目,才能进行开发。
2.设计选型、优化设计阶段
一般而言,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约占75%左右。房产商要择优选用信誉好、资质高的设计院。应严格要求设计方,将设计的保险系数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降至最下限。例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用砼级别越低,单位平方米含钢量越少,造价越低;装饰材料选用档次适中、价格实惠的材料,工程成本则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3.工程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标一般有费率招标、设计概算招标、施工图招标等形式,确定合理的合同价。应首先做到工程成本测算,合理预测工程造价,做到胸中有数,再次要考虑签约合同模式,善于合理转嫁施工期间的系列风险。例如在编写投标须知时,须将开办费、优惠条件、结算原则、工程奖罚明细等列入报价范围。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中标价。同时要借鉴市场的经验和教训,选取资质、信誉、经验及技术标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强的施工单位。
4.合同签约阶段
编制合同标准模板,在合同中对有风险的事项进行约定,在合同阶段就进行风险规避有的工程,同时根据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和相关经验不断改进合同模板,优化合同,提升合同签约价值。同时合同条款格式须规范,文字严谨、精练。
5.工程预结算阶段
编制审核工程预(结)算。应按现行规定,结合工程合同、项目招投标的精神办理。要求工程量计算准确,选套定额子目及取费标准正确,主材补差等无误。工程预算与结算的本质区别就是,预算按施工图纸计算,结算按竣工图纸计算;工程结算比工程预算,主要是多
考虑了设计变更和签证等费用。
甲供料或甲方指定供应商。通过过甲方供应主要材料(砼、钢筋等),或甲方指定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方法,让供应商让利的部分即本可属于施工方的利润,全部或部分地转化为甲方收益,这样直接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在合同中约定甲供料或甲方的供应商,甲供料的损耗率要按现行的定额标准计取等细则。应当注意,现在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凡定额或中准价有的材料均可按现行规定办。遇到定额或中准价缺项的材料,须合同中注明,应首先经甲方签章确认。甲方在结算时应掌握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幅度。
监控设计变更费用。一般情况下,从工程开工至竣工,或多或少地会发生一些设计变更费用。归纳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因业主要求或其它非设计方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根据合同的性质,其发生的费用应由业主承担;二是由于设计方未吃透业主的意图,或未完全按业主的意愿进行设计,或设计工作有误等。属于此类性质的设计变更费用,理应由设计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监控技术核定单和经济签证费用。设计变更通知由设计院发出,而技术核定单则由施工方经办,报设计、监理、业主确认。房产商须保持清醒头脑,首先定性分析,该核定单费用由谁承担。其次,定量分析审核其合理性。经济签证的现象,施工中一般难以避免。在确认时,须分析研究。凡合同(招投标)中已明确的内容或费用,或定额中(直接费或综合费率)均已包含的费用,或图纸中能够反映的内容,一律不予认可。否则,易出现签证内容或费用重复的现象。例如技术措施费(如,施工方要求砼级别提高、掺外加剂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等均属于开办费。而开办费一般合同已注明包干,故属于开办费性质的签证等,可均不予确认。
高度重视反索赔。反索赔是非业主的原因(可以是施工、监理、设计、供应商等单位),造成了业主的经济损失。此时,应向有关责任方进行反索赔(工期索赔、费用索赔)。属于设计方的失误,造成了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或因设计图纸迟供;属监理方未能尽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属于施工方的工程质量事故;属供应商的原因,推迟供货或供货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等原因,致使质量、工期受到影响并增加费用的,都可以进行反索赔。
监控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以外的其他费用。(1)建设单位管理费。房产商应规范管理,深挖潜力,努力降低项目的管理成本。(2)设备购置费及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在保证质量、效果及供货期的前提下,房产商应货比三家,选用价廉物美的设备和家具等,多渠道地降低工程成本。(3)生产准备费和联合试车费。缩短生产准备期,降低生产培训费用。联合试车费。要求单机安装质量好,单机试车正常(其调试费属于安装单位承担)。认真审核联合调试的方案,力争一次性联机试车成功,达到设计要求,降低调试的成本。(4)各种税费。利用政策的优惠条件,尽量争取减税、免税,降低成本。
房地产作为商品,成本合理最小化,企业的价格就越富有竞争性,而价格竞争将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在现今房地产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低成本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胜利者,对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必将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方法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清洁资源以及其他国家在价格上更具有优势的煤炭资源进入中国,使得我国在煤炭行业上的发展开始呈减速的形势。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煤炭企业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来解决。
一、矿建工程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经济分析
在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煤炭企业在科技水平上也随之得到一定的进步,而在现阶段的矿建工程项目中,其所包含各种因素越来越多,因而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一)风险管理效益分析
作为矿建企业,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来对风险规避与降低风险损失是作为该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效益,而对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其需要重视对风险管理中的投入。对风险管理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关于风险管理的动力因素,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部动力因素。在这种因素上,政府出台的正常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在当前,由于矿建工程项目不确定因素、危险因素以及风险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政府就需要对相关的部分进行监督,如施工单位、设计院、业主以及监理公司等。通过对其进行审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二是内部动力因素,对于这种因素,主要是参与矿建工程项目的各个主体对利益的维护。这些主体为了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其一定会加大对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力度。
二、矿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特征
根据相关实践调查能够得知,我国当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特征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一是,相关工作人员在项目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主要利用最小的成本代价来达到实现矿建工程项目的目标。要想能够将其实现,首先,相关企业就需要在相关管理决策上重视经济效益和成本这两个方面;二是,所谓的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属于一个动态过程,因而相关人员在对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时,必须要能够根据情况以及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三是,相关工作人员在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比如,对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相应的监控等相关的环节。
三、当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了解
在现阶段中的煤矿企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在矿建工程项目建设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就是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体来说,就是指该专业岗位的人员都是由其他工作的人员所兼职的,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在当前的矿建工程管理上,由于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上指注重于矿建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的管理等方面,而忽略相关的技术。因而其在对风险管理上的方法和技术上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这种分工模式,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二)相关的历史资料较少,进而使得工作人员缺少风险管理的经验
之所以相关人员缺少对风险管理经验以及可供参考的相关历史资料,主要还是因为单位在组织开展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较少而导致的。关于历史参考资料,其在整个风险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其对该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能够在更好的帮助其对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判断和分析。因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缺乏一定的历史参考资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际结果与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还会严重影响其在风险管理工作上的开展和进行。
(三)缺乏对矿建工程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
矿建工程与普通工程的风险管理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对矿建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还在按照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来进行;另外,大部分的矿建工程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某个项目管理者的个人经验来开展相关工作。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得矿建风险管理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四)风险管理没有得到相应的普及和应用
在现阶段中,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上,主要存在于保险业和风险投资行业这两者中,而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很少。对于煤矿行业,其在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活动都会很容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就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在矿建工程中的应用,
四、关于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一)关于风险识别
相关工作人员在矿建风险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识别,是因为其在矿建工程化风险管理中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探究和分析矿建工程项目目标中潜在风险因素。在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有两大类方法:一是专家调查法,对于专家调查法,也就是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以及情境分析法等都属于专家调查法;二是分析法,关于这种方法,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相关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矿建工程项目所具有的特点来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通过这种分解的方式来将矿建工程项目的风险形成具有层次性结构。
(二)风险评估
关于风险评估,其作为风险识别和风险决策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对各种风险因素对相关的项目影响程度进行量化的描述,进而能够更好的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控相关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矿建工程项目中面对的风险提供重要的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当前,我国矿建工程项目在风险评估上使用的方法也就是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这两类中包含大约百种的具体方法。而在这些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有以下四种: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方法、层次分析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法等。
(三)风险分析
相关工作人员之所以要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应用风险分析技术,主要是为了能够评价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关于项目风险分析的具体内容,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风险定量分析和风险定性分析这两点。对于风险定量风险分析,其主要是对相关量化风险的出现概率和影响来进行分析的,而风险定性分析,主要就是来对项目风险在经济、社会以及相应的处理费用和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
(四)风险监控
关于风险监控,其在风险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风险监控还是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以控制技术和方法为主,具体如下:1、关于项目成本风险监控技术,对于这种监控技术,其主要包括两种,也就是费用横道图法和偏差分析这两种。2、关于项目质量风险控制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包括多个方面,如控制制图法、因果图法以及直方图法等。
五、结语
综合上述,根据我国当前煤炭市场的情况能够看出,煤矿企业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为了能够解决这种情况,作为煤矿企业,其在矿建工程项目中,一定要重视对风险管理的工作。对于当前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煤矿行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莉.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3:8-9.
[2]徐潘阳.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33.
[3]孙维乙,毕胜,郑海香.工程机械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安徽科技,2013,10:38-40.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传统土木工程的施工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利工程具有泄水、蓄水和挡水的作用,因此,在抗裂、抗冻、耐磨、抗冲、防渗、承压和稳定等方面都改设置相应的技术规范,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专门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的地质,多具有十分复杂的地理情况,例如,位于沿海和河道地区,如果没有对地基进行妥善处理,会对水利工程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地基措施,以免对未来带来隐患。
3、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应该在枯水期进行施工,一些工程因为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应该使用适当的措施,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制定适宜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中过的防洪等问题进行解决,使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再去补救,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问题
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购工程材料的时候,没有做严格把关,有关工程的材料问题是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技术力量不够,并且业务水平低
一些设计或者监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上级业务单位来做,基层的技术人员以为有靠山,就容易产生了惰性的思想,也导致了总体的技术水平迟迟徘徊不前,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水利工程的修建,没有主观上的能动性,也缺乏技术上的创新和灵活性,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从而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够合理,工程建筑物也没有艺术性可言。
3、施工方法以及过程的不规范
目前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施工缺乏合理的技术手段,缺乏对于施工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技术、效益、组织、管理等多个因素的结合;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上缺乏对于对于水利工程设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考虑,缺乏对经济、安全以及功能方面的综合考虑与实际分析。
4、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不讲质量的现象
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对一些重要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导致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
5、质量意识薄弱
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提出索赔,重进度轻质量,致使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没能认真执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身制。
6、监理市场不规范
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水利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1、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质检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为利所动。对每一批进场材料均遵循严格的报验制度,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检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如今,一些小水泥厂、小型炼钢厂生产的劣质产品充斥建筑市场,这些材料一旦用于建筑结构中,就会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导致“豆腐渣”工程。为此,必须把好进场材料质量关,消除材料质量隐患。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
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了在岗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确保安全施工,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事故发生。
3、资金投入要充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投资要进行统一的管理,专款要专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被他人擅自挪用。因此,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所签订的合同要求、进度等进行分期付款。对于水利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或者是在施工之后违反相关的施工条款,建设单位可以拒付钱款。在施工阶段中,施工单位要采用合理的对策来降低工程造价,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4、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施工秩序 施工人员在工现场施工时,要学习有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把员工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提高他们的认识,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好人员的职责,权力,奖惩措施以及例会制度等等,制定好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定期召开各种例会,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各工段的施工情况,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规范施工秩序,经常组织施工人员轮流学习新方法,新工艺,形成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为工程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5、加强监理工作,规范管理。
在项目工程还为开工时,监理单位就要把项目监理机构及其监理人员书面告知项目法人和被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单位职责,开工、停工、返工、复工、质量缺陷处理等有关指令,签署监理文件,协调项目法人、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等有关各方之间的关系。工程一旦开工,原则上是不允许更换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如果一定要换,也必须先征求该项目的法人代表和水务局同意后才可以更换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6、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知道施工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遇到质量问题,做到了有章可循,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尤为关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从措施、制度、组织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监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明显加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点多、面广、量大以及工作难度较大,致使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水利工程事故常有发生,这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了重大损失。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 质量 控制方法
0.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1]。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增强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完善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过硬的质量才能给企业带来强有力的综合竞争力、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使得建筑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健康持续的发展。
1.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方面
其一,缺乏完善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的工程监督管理机制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实处,保证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首先,由于监督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缺乏责任心和监督管理的意识,对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坚守自己的岗位的时候,未做好本职工作。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使得施工质量有所漏洞,在施工的时候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2]。其次,建筑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建筑工程每一个施工项目不同,需要不同的监督管理机制,但现有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不够全面,未针对每一项工程项目的特征进行制定监督管理机制。
其二,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随着我国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的提高,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使得传统的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但目前仍有大多数建筑企业运用传统的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法清晰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管理范围,容易造成管理模式上的混乱,使得各个部分之间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协调和配合,打乱了正常工程管理秩序,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影响到正常施工的运转,延缓了整个工程的进程。
1.2施工质量方面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相关负责人员在质量控制方面不够重视。部分人员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忽视施工质量控制。另外施工质量控制人员未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工作,例如对材料采购监督控制不够,使得材料质量不过关。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控不够。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控制的力度不够,在工作上有所怠慢,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不够高,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1.3施工技术方面
其一,施工人员的技术不够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高素质和专业技能强的施工人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高新技术设备,这就需要更加专业的施工队伍,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操作高新技术设备。但我国施工人员大多是务工的农民工,素质不够高,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专业技能,高层次的技术人员更加缺乏。对高新技术设备操作手法不够熟练,无法适应先进技术设备作业。
其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建筑企业未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和器材,在施工中仍用传统的施工模式,不仅延缓施工进程,还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即使有些建筑企业引进国外高新技术设备,但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得设备成为摆设,造成浪费。另外,即使引进了高新技术设备,但由于国外与国内的建筑项目和施工方式有所不同,技术设备无法适应国内建筑施工中运作,使得设备无法发挥其作用[3]。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其一,主要表现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在建筑行业中,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才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其二,体现在与高新技术协调发展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在现代建筑事业中,广泛运用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这就需要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两者需要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建筑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市场,还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外市场,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以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存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其三,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不同类型和性能中[4]。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每一项工程种类和性能都不相同,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因素也不同,为了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中每一项施工种类正常运转和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不断强化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3.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就要建立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领导责任制,根据管理原则,在各个环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另外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工作,根据施工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促进整个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相互协调的发展,使得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更加科学合理化、规范化、全面化。
3.2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其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施工方案的确定要通过分级审批后进行样板制定,样板达到质量要求之后再进行施工。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控制主要有对工程中重要和难点部分的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工程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定期的检查,针对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施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的工序、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较复杂的工序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技术质量达到标准要求[5]。
其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根据质量要求规定,管理人员要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和奖罚条例,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可以对施工之前、施工中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客户回访和维修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统一的施工程序,在施工管理中有条不紊的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
其三,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规范采购人员的采购模式,选取的材料厂家必须要有国家许可证,材料质量好、信誉度高,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保障。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预制构件。及时掌握厂家的供货能力、价格、材料质量等,对施工机具的选择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3.3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要求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产品,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设计以及技术措施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操作。着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熟练高新技术设备的操作手法。
4.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高新技术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有效的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为了优化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就要在工程管理上进行改善优化,以便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施工质量上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进行,加强监督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来优化改善管理和质量控制,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湛恩.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建材,2010,32(04):12-16.
[2]何祥稳.探讨住宅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12(20):16-19.
[3]陈敏俊.以目标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研究[J].硅谷,2010,23(06):42-45.
篇8
关键词:施工管理造价控制控制管理
1 变电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含义内容
(1)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根本要求:①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一定要实施全过程成本管理,因此对于变电站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就必须贯穿于整个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阶段,到招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阶段,都必须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管理,才能够完全实现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②对于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涉及到施工的每一位成员,因此成本控制不仅仅是施工项目经理的责任,更是参与施工的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必须从设计人员,到招投标人员,到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设备管理人员,竣工清算人员等都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控制的宣传教育,增强参建人员具备成本控制的意识。③在对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加强对成本的清算与核算,采用现代科学的结算方式能够加强成本的控制力度,尤其是对于工程量大的变电站施工这一类的工程项目,必须要实施和加强基于工作量清单的结算模式方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清算控制。
(2)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对于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从成本控制的方向出发务必要在施工之前编制出一个详细的成本控制清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成本控制的专业计划考虑变电站成本的控制,完全详细的施工成本控制清单及注意事项,变电站施工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②一定要增强对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参建人员的成本控制教育,并且让施工参建人员都可以明确变电站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让整个变电站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能够在每一位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之下得到控制,力求做到成本控制事前计划控制、事中同步控制、事后修正控制。
(3) 变电站建设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基本流程。变电站施工成本的控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的流程着手,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①设计阶段要清楚设计目标与设计任务,从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份详细的成本控制任务和控制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责任个人进行成本控制的监督工作;②招投标阶段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开公正进行,必须确保招投标的结果符合成本控制原则,且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合理造价的中标商;③施工阶段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人工费、设备费以及一些必要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等施工费用,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施工成本造价的节约和控制;④竣工阶段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清算方式,针对于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一定要进行基于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进行结算,合理地进行尾款的回收以及相关费用清算。
2 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论析
2.1 施工管理方法与建议
(1)设计管理措施。在设计阶段中,主要是从设计评审的角度,进行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以及相关图纸的审查验收工作,对于一些不达标的设计手段或者对施工工艺成本比较高的施工方法,都一定要开展详细的论证,尽量减少因设计的原因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同时也要防止因设计导致的施工返工等相关现象,真正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设计阶段,还应需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施工成本控制的教育,避免设计人员单从设计的角度考虑而忽略了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成本。
(2)监理管理措施。现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均采用第三方监理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的,特别的是对投资额较大以及施工周期比较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就更加有必要的实施第三方监理。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这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控制以外,还应对工程的成本造价进行控制。因而工程成本的控制大部分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控制监理。
(3)施工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将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责任分配到施工人员,建立规范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将施工财务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连接起来,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确保每个阶段的施工工期、质量和成本造价,其预算与结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因此可以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的偏差都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施工的成本控制管理。
2.2 成本控制方法与建议
(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预测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都一定要开展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变电站施工建设这样的工程项目来说,成本预测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不然非常容易导致结算超出预算的现象。就是普遍忽略了成本预测的重要性,往往只重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而对于工程成本造价的管理控制往往流于形式。然而,务必要开展对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的预测工作。成本预测一定要以实际的功能需求以及施工工艺为基础,从设计人员的图纸着手开始,以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为关键内容,将整个变电站施工阶段的成本做规划和预测,给出详细的成本预测报告,并结合实际的施工工艺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给出详细的规划建议。
(2)施工项目成本实施动态控制。除了要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预测以外,还务必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对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针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上面也有分析过了,最关键的就是人工费、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以及工程材料费。其中人工费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变化的幅度并不会很大,而且工程材料主要还是取决于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所以工程材料费出入有可能会很大,必须要对工程材料费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针对于工程材料的控制管理,一方面一定要严格地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制度,将材料定额消耗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设备,凡是超额消耗一定要查明原因;另一方面,要控制工程材料的采购费用,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材料费的成本,对于大宗的工程材料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解决,对于小额工程材料的采购也应加强采购计划制度执行力度,真正将工程材料费用降下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施工通常都是因为投资相对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然而导致变电站的成本造价控制难。文章主要依照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探讨了变电站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给出了成本控制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工程施工的成本施工管理应用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92-93.
[2]孙慧.项目成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D]太原大学学报,2006.
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预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D922.2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相应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越多,就像土木工程中的预算管理一样,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及时的发现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深入探讨,寻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让土木工程得到更好地发展。
1.土木工程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施工重要的财会工作之一,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耗费定额、成本定额以及单位估价表等费用标准,根据设计文件的施工图纸来预先计算和估计工程所需的全部投资额。工程预算工作是对施工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将整个工程项目所需事物消耗量及其货币价值进行综合,收集整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专业性。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目前缺乏专业化的预算管理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企业还将预算管理和生产经营看做同一体系,把预算管理重置于生产经营计划之中,把预算管理仅仅看作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方式,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高,直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国内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编制预算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足,对数据形成的原因分析不透,造成误差较大;对预算的因素考虑不周,造成重大预算项目的遗漏;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逻辑性严密的预算表,预算编制粗放,执行起来误差较大,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土木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最终还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土木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直接影响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大企业,尚安排有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但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往往不重视预算管理,要么是开工前才紧张组织预算管理团队,要么就是预算管理的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判断能力不准,协调能力不够,土木工程预算的管理工作本就十分复杂,项目繁琐且工作量大,这就需要建筑预算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吃苦耐劳。
2.提高土木工程预算管理的合理措施
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到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等,要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制定合理的工程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工程的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预算工作的统筹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对工程预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区别的,甚至是矛盾的。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单纯片面地强调某一单位的利益不利于工程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施工建设单位要发挥自身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具备统筹全局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不同参与单位的孤立性、对立性,切实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管理,还要将施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及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工程预算管理要采取现代化的先进方法,避免过去那种静态、呆滞的编制方法,是预算编制更加靠近市场的变化程度,价格贬值要更加体现动态性,贴近市场,切合实际,使价格编制充分市场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承包商价格的差异变化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编制误差与错误,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由于土木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工程预算定额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建筑材料和设备材料的大幅度调整使过去那种静态的预算定额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要结合动态预算管理,合理调整预算定额,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之逐步市场化。
土木工程项目预算专业性很强,集专门性、知识性以及技术性于一体,不但需要预算人员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以及工程计算定额方面熟练掌握。要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所以,对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提升工程预算管理水平是很有利的,重视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工程实践,补充学习全新的专业知识,将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组织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培训,多层次是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预算人员进行普遍的带有强制性的培训。一个高素质的预算团队,是非常重视工程预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工程预算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都将为以后的工程预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于每次投标中出现的新材料的市场价格都要进行认真分类记录,新的施工工艺更要对人、材、机的消耗量及综合单价进行详细地记录和分析,力求形成自己的企业预算,为后期工程提供必要的参考,也有助于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的速度。土木工程它不同于工厂里的产品加工,而是一个工程与另一个工程存在着不一样,并且受着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图纸变更和现场签证是难免的,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资料完善工程,为后续结算时的工程索赔做好必要的准备。
3.结语
通过文章中对土木工程的预算管理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加强了人们对工程预算管理的认识,各相关负责人员更是积极地去寻找加强土木工程预算管理解决办法,为我国的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帅,于庆丰,周长顺.加强工程预算管理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10).
篇10
《防水施工企业管理》软件是一个集管理、统计、成本核算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软件。它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对工程、材料、人工、管理费用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以达到管理企业运行的目的。1.1软件逻辑统计的依据1)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和统计;2)根据专业防水施工企业特点和习惯,对部分费用进行科目调整。1.2软件运用环境1)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XP以上;2)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2000以上;3)软件架构:C/S各操作用户安装软件客户端。1.3软件组成《防水施工企业管理》软件的主要模块有:工程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劳资管理;基础数据;系统管理。每一个模块分为录入、查询、统计三个通道。1.3.1工程管理模块工程管理模块主要有三个功能:①承接业务后建立项目;②施工产值录入;③施工产值、项目人工、项目材料使用的统计。如表1所示。1.3.2采购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主要作用是,材料采购相关数据的录入。采购并不是入库,材料入库时的入库单据必须与材料采购相对应,否则材料无法入库。采购与付款相关联。1.3.3库存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材料的入库、出库、退回、盘库的录入和库存材料状况查询。如表3所示。1.3.4财务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包括付款、收款的记录,各种开支的记录,应收应付款记录等。通过各种原始数据的录入,可以得出项目的盈亏情况、企业的利润情况、行政费用开支情况,以及各种经济数据。财务管理模块包括财务信息登记、财务记录单查询、财务查询统计等3个子模块和33个项目,项目明细从略。1.3.5劳资管理模块劳资管理分为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工人工资两部分,劳保支出和股东分红也列入劳资管理。1.3.6基础数据模块基础数据是将一些常用的数据统一归类,以便单据录入时选择。如员工姓名用于工资单制表,材料名称用于材料采购与出入库。另外一些期初数据也在基础模块中设置。如表5所示。1.3.7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用于权限管理和结账。权限包括录入权限和查询权限,做到数据的录入只能由专人操作,重要数据只能由高级别人员查看。结账是对每月的录入内容确定,以达到按月统计的目的。年度结账也一样,不进行结账就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录入。这样避免了数据随意修改的问题。如表6所示。整个软件有7个主要模块,15个子模块,91个项目内容。通过20多个数据的录入,可以得到30多个报表和数据分析结果,企业各部门和相关领导随时可以查询各种数据,实现及时、正确、高效的目的。
2软件主要界面截图
软件开启界面(图形可换)、主界面、工程项目登记、施工产值统计台账、项目人工工资月报表、项目材料耗用台账、工程收款登记、行政管理费用台账、企业成本收益台账等主要界面的截图见图1—9。
3其他说明
- 上一篇: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 下一篇:公共管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