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6 09:0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

篇1

我们现在生活在公元21世纪,但就建筑而言我们依然生活在地球文明的蛮荒时代。笔者认为讨论智能建筑本质上就是要重新学习古希腊的建筑,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建筑。现在构成建筑的基础结构材料,玻璃、水泥、钢筋加上古罗马时代就有的建筑形式,就可以等同于当代建筑。唯一的不同在于引入电梯这类的自动化机械装置,解决了建筑的空间尺度,但这些与几何相关的进步本身并不能代表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为了适应自爱迪生发明电灯照明后引发的复杂电路结构,至于空调等用电设备的出现对空间本身并没有产生影响。人们可以在相同的空间加载不同的用电装置。我们讨论物联网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网络技术和安全应用这些所谓的智能应用,同样也对建筑本身不产生影响,我们并没有为了适应无线信号的传递而设计新的建筑形式。当然为了特殊目的进行的建筑设计不在本文讨论民用建筑的范围内。

2什么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建筑?

笔者认为建筑本身就是某种空间容器,或者说是几何维度上的点云。现在的工业和科技能力可以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自由实现任意造型的几何体。同样也可以实现这些几何体的移动和运动。过去的建筑设计在理念上只是提供一个空间容器,尽管我们可在实现这些几何造型时兼顾后续的应用载荷,但通常我们考虑的这些负载都是有预设的。

3讨论未来,首先要学习历史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表1列出相关建筑事实。公共浴场数量多。公元前33年从100多个,到200年后增加到900多个。供水供热系统先进。多达300多条的引水道,采用中央集中供热系统、利用地下室烧热的空气在中空墙、地板中给整个浴室建筑供热。公元前2000年,距今约4000年。现在地球上的多数建筑还没有达到当时建筑设计的智力水平。

4为什么需要设计自清洁的建筑?

(1)现在建筑物本身就是最大的垃圾集中区。建筑自身并没有垃圾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将建筑垃圾不论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还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借助物流系统向外部环境排放。(2)对建筑物内在的管道系统,不论是给排水系统还是空气管道都不能提供自清洁处理能力,而是依赖公共市政的給排水管网。目前采用的空调系统引入二次污染,直接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威胁。(3)建筑物的能耗计算现在不包括排放垃圾所产生的能耗。举列而言,智能写字楼并不计算使用这些办公空间的垃圾排放物,如办公废纸、复印机产生的污染物等。(4)现在建筑物本身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风力、降雨甚至沙尘所带来生物资源。(5)建筑物内部的清洁多数仍然用人工方式,如保洁工人的手动擦洗,这些近乎原始的操作显然与未来的地球文明不相适应。我们认为肉眼看不见桌面的粉尘就是清洁,这样的模糊标准已经不适应人体的健康需求。(6)SARS或MERS这类致命病毒的出现,对建筑的空气质量提出了现实的新要求,负压环境未来将成为基本配置。可以列举更多的理由但以上所陈述的要点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面向未来变革的行动基础。

5如何实现自清洁建筑设计?

5.1首先需要建立5项指导性的原则

(1)建筑设计理念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2)需要告别几何时代的建筑,进入以生物拟态或者通常表述的仿生设计。区别于目前采用的仿形,笔者指的仿生设计是采用生物的功能原理。(3)所有的建筑本身必须是建立在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之上。(4)建筑物本身必须具有对内部或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5)建筑物系统首先是生物的管道系统,其次才是几何的点阵集合。

5.2以植物技术为例说明

香蒲的园林应用中,其对建筑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保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香蒲植物根系发达,与水葱搭配有利于净化水质,此外,香蒲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土壤的发育和熟化,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及N、P、K等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5.3香蒲净化城市污水和工矿废水的应用

工矿废水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因为香蒲能耐高浓度的重金属而且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富集能力强等,所以,已经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较多的应用在处理工矿废水污染的环境中。香蒲植物还可以有效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及工矿废水中的磷、氮、CODcr、BODS、总悬浮物等污染物质。通过对香蒲植物形态解剖学、组织化学和生理生态研究,发现香蒲植物抵抗高浓度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机制是:(1)香蒲植物具有特殊的结构与功能,如叶片呈肉质、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凹陷、地下茎发达等结构,是香蒲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有强抗性的原因之一。(2)香蒲植物长期生长在高浓度重金属废水中形成特化结构以抵抗恶劣环境,如生长在废水中的香蒲植物比在清洁点的具有更大的气孔密度,香蒲根、茎、叶表皮细胞较小、近球状等均是香蒲植物适应恶劣环境所产生的一些特化结构。(3)香蒲植物能自我调节某些生理活动,以适应污染毒害,如在高浓度的重金属环境中香蒲脯氨酸含量增加、光呼吸和暗呼吸作用加强是香蒲植物适应污染毒害所作的生理调整。

5.4在3D打印时代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自清洁系统

(1)建筑即生命体,而不只是几何体按照这个原则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快速建设自清洁的建筑体。比较而言有前途的技术以所使用的机器人被称为“Minibuilders”,因为其身材袖珍,其中最大的也就2cm宽。这些机器人组成了一个3人小组在打印过程中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在整体运作中互相协调,但又独立完成各自功能。每一个Minibuilder通过使用中央计算机提供的指令,结合自己的传感器和当地的定位系统按顺序履行各自任务。另一个机器人,称作“供应”机器人则提供给每一个Minibuilder所需的液体建筑材料。(2)地基机器人Foundation第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器人,通过轨道以及带线的传感器四处走动,识别项目的大致轮廓。这种机器人举着打印头逐层堆积打印对象,打印头也随之升高,当打印对象的高度升到地基(Foundation)机器人接触不到的地方时,就轮到下一个机器人出场了。(3)抓握机器人GripGrip使用4个滚轮将自己夹在构建对象的顶部。每个滚轮都与旋转和转向制动器相连接,这样机器人可以很精确地将自己定位在打印对象指定的区域上,并开始3D打印。由于这个机器人需要在之前打印结构的上面作为固定自己的支撑,所以3D打印材料的干燥固化速度需要非常快,这样才能支持下一层的打印。为了加速材料的干燥固化,Grip还配置了加热器。一旦打印对象的结构和形状3D打印完成,最后一个机器人就出现了。(4)真空机器人Vacuum这是MiniBuilder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上场的机器人。它使用一个真空的吸盘,以使自己附着到3D打印对象的表面上。这种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其已打印的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它通过两条轨道在结构上反复上下移动,以几乎垂直于其他层的方式打印材料,为一些更大的物体提供结构支撑。理论上,这些Minibuilders机器人能不受3D打印机身尺寸的限制打印出无限大的对象。需要指出的是Minibuilders本身并不涉及到自清洁建筑的原理实现,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概念方案帮助讨论未来的实现路径。

6结论

篇2

6月17日 周三 银河广场及周围建筑

今天,本打算是以宿舍为单位出去参观一些建筑,但可能昨天太累了,只有一半人去了。而且由于是下午去的,比较晚了,银河广场周围的建筑都致残管道外观没能进入内部体验空间结构,所以收获不是很大。

依次参观了银河广场、天津展览馆、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礼堂、水晶宫饭店和天津乐园。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类似月亮形状的天津展览馆,从前只是从书本图片中见到过类似帆船形状的悉尼歌剧院和类似蛋形状的国家大剧院,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类似实物形状的建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类似月亮形状的天津展览馆时,不禁为建筑的神奇而惊叹:原来建筑可以是这个样子!对专业的兴趣自然而然液体省了很多…

6月18日 周四 意式风情街

今天,参观了充满异域风情的意式风情街。体验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感觉很新奇,对欧式风格的建筑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欧式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类型有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罗曼建筑,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这些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另外,欧式建筑很多都是穹顶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穹顶技术变得成熟,建筑师开始热衷于把穹顶加在教堂的中心。这种形式既合理,又好看。之后形成了传统,重要建筑物,教堂、法院、议会等重要建筑都开始继承这种传统,逐渐成了重要建筑的象征,所以包括美国白宫都采用这种形式。

6月19日 周五 古文化街

今天,有幸参观到我国的古典建筑,很兴奋,也领略到中国古典建筑的博大精深。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篇3

【关键词】类型学;空间组合 ;周围环境 ;历时性 ;共时性;西方建筑;设计意象;建筑空间

引言:黑格尔说:“一种建筑物,它要向旁人揭示出一个普遍的意义,除掉要表现这种较高的意义之外别无目的,所以它毕竟是一种暗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想的象征(符号),一种独立自足的象征;尽管对于精神来说,它还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以这种建筑的产品是应该凭它们本身就足以启发思考和唤起普遍观念的,而不是向原已独立地表现出来的意义提供一种遮蔽物和外壳。因此,一种能把一个意义表现得晶莹透澈的形式就不能只作为一种符号而发生作用。

现代建筑思潮中,基本观点之一是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结合,通过对古希腊时期到现代建筑空间形式历史性的回顾,总结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这一空间设计方法。我们的城市是一座历时的城市,“城市是建筑的场所,建筑是城市的片段”,在历时城市中,建筑空间是一个个连续而又生动的片段(共时性)。城市不仅是一种客观空间,还是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城市的沧桑变迁,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建筑空间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一座城市是一本历史,而且每时每刻其中的建筑空间都在改变,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永远共存,并时时让人感到震撼的力量。现代建筑设计只从共时性横截面出发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历时性。作为空间设计的方法,只有将建筑空间放在历时的城市中去,才有实际意义。类型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城市的意义,找到历史和传统的结合点。城市与建筑之间不是空间组合关系,而是人类居住的历史。

建筑以有形的实体围护起长、宽、高三维有限的范围,形成人类能够身临其中的有形空间,这或许就是建筑的最初含义和基本目的。在诸多艺术中,唯有建筑能赋予空间以完全的价值。建筑能够用一个三度空间的中空部分来包围人,诚然绘画能描写空间,诗歌能唤起人们对空间的印象,音乐能给空间的类似形象,但建筑则直接以空间为媒介,并把人置于其中。

自然科学方法曾在建筑领域内启发过多种理,类型学研究正是这些行为中最富色彩的一支。在人类漫长的建筑活动中,造成这个历史的诸多因素主要有:社会的、理性的、技术的前提条件、形式上和审美上的理想等。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空间概念。

古希腊时期:希腊神庙的特色在于人体尺度的绝妙应用,其缺陷在于忽视内部空间。神庙的内殿不仅是一个围起来的空间,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是诸神不容入侵的圣所,因为宗教仪式是在神庙周围露天举行的。希腊神庙中唯一供人们通行的部分是其围廊。在后期,周围逐渐趋于宽敞,表达出人们倾向于空间效果的感受并给予空间更重要的地位。

晚期现代建筑空间:常用的三种空间处理手法:1)各向同性空间;2)非理性的网格;3)虚空间手法。各向同性空间的布局目的为了适应灵活使用和可变的功能,它常常是网格化的、无限的、各向同性的、支柱设在的、设备置于底部和顶部的同一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拼合着多变的各种活动。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规模宏大,构思宏伟、豪迈、率真。古罗马建筑所包含的空间形式多样性,与古希腊的单一建筑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体积的鉴赏能力和强有力的空间概念———围合空间。如同将包围希腊神庙外部的柱廊移至罗马巴西力卡的室内,意味着人已经进入一种围合空间。

巴洛克式空间:巴洛克式时期是空间解放的时期,它赋予封闭静止的文艺复兴空间以动感,表现出一种要打开、扩大和冲破原有空间体积的要求。自然主义因素被引入建筑中,出现了外部空间与室内空间的交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空间概念———特有的动感和空间渗透感。这种动感不是已有的空间表现,而是一个形成空间的过程,它集中表现了活动中的空间、体积与装饰要素。另一个被引入的重要因素是光线的运用,表达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

纵观类型学的种种理论,不难发现:除了克里安兄弟认为“真正的建筑类型还是存在于建筑的空间形式之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空间形式表现出来”的观点外,众多理论家在大谈立面、平面的原型时,仿佛有意无意地都在回避“空间”。可能是因为类型应从原型中抽象出来,应该是集体意识和种族记忆,是人类几千年来生活方式的凝聚,而原型尚未找到,空间又是那样的不可捉摸。在此,对空间的原型下一定论,关注的只是空间历时性不应只是对横截面加以研究,而应将其放入建筑中,才有实际意义,为此对古希腊时期到现代建筑空间形式作一历时性的回顾虚空间手法常常是建立在一种模糊和不定的基础上,为追求空间性质的不定性和模糊性,创造一种有时真实有时虚假的模糊空间感受。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外部空间内部化,形成一种界于室内和室外的中间领域。

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千姿百态的建筑空间形式后面,蕴含着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历时性)。对建筑全面综合的认识,起点是对它作空间的解释,而终点还是回到空间,建筑的社会内容、心理作用和形式效果都体现为空间形式。新理性主义类型学认为集体无意识和种族记忆不是用语言表达的,而是埋藏在心里的,是文化传统和心理经验的沉淀,由此形成一个原型,即各种建筑类型的原型,把集中记忆转化为共时性的办法在于把类型加入建筑,使之成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共同产物,通过类型方法,城市的历史沉淀可以融入建筑之中。

中国的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这是由各自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所致。如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窗子是为了隔离人与外界关系,教堂上那些镶嵌着彩色画玻璃的窗子本身就有着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再加上从画玻璃透过来富于变化的光线,从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飞向天国的神秘的宗教感。而中国建筑中的窗子却恰恰相反,它主要起着与外界沟通的作用。宗白华先生认为:“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历时性是无数共时性片段的总和,而新的共时性又是历时性发展的前提和必然结果。在建筑空间发展的每一阶段,他们是相对平衡和稳定的,但这是一种短暂的、充满矛盾的动态平衡,期望新的空间形式能不断打破这一平衡,这样,人类的建筑文明才会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千姿百态的建筑空间形式后面,蕴含着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历时性)。对建筑全面综合的认识,起点是对它作空间的解释,而终点还是回到空间,建筑的社会内容、心理作用和形式效果都体现为空间形式。新理性主义类型学认为集体无意识和种族记忆不是用语言表达的,而是埋藏在心里的,是文化传统和心理经验的沉淀,由此形成一个原型,即各种建筑类型的原型,把集中记忆转化为共时性的办法在于把类型加入建筑,使之成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共同产物,通过类型方法,城市的历史沉淀可以融入建筑之中。中国建筑(包括园林建筑)艺术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和文学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咸酸之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及音乐中“弦外之音”等审美特点,其性质是一致的,其思想价值都在于表现一种“审美意象”。

结束语: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现代建筑思潮中,基本观点之一是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在阐明空间观念的重要性时,借鉴老子的哲理:“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明任何器皿都是以空的部分作为使用的目的,房屋的门窗墙垣也只不过是物质手段,只有空间部分才有真正的用途,阐明虚实关系与注重空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9-49.

篇4

关键词:现代住宅;环保设计

一 当前住宅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住宅产业的不断提升,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人群消费理念的需求,现代住宅已不简单的局限于满足于有房有居,而讲究于风格,结构,朝向,地理位置,附近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

(一)住宅风格

现代住宅风格多种多样,按国家分就有中国风格、日本风格、新加坡风格等。按照历史发展流派也可分为古希腊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等。按建筑方式来分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等。这些住宅建筑风格或华丽雄伟,或简约优雅,或个性色彩很强。但总的来说现代住宅的风格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大方,追求一种轻松、清新的氛围。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却又不失简约和实用,充分洋溢着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二)内在结构

内在结构的主要特点以简约实用为主,所以现在建筑多为框架结果,内部构造比较容易变动,更贴合现代人的需求。住宅设计平面布局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户型面积标准下的配套合理性。如设计较大的卧室、厨房、卫生间和贮藏室,并体现开敞与私密分离、饮食与寝居分离的原则。又如住宅单元设计以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作为家庭活动中心,将大大方便家庭内部成员的学习、家务和娱乐。从居民生活习惯考虑,住宅单元设计结果往往都是通过注重细节设计来满足居住者的方便与实用。

(三)住宅的朝向

凡是到过中国或是对中国古建筑物有所研究的人士,都知道中国大部分的古建筑之座向,皆是坐北朝南,也就是把正门开在南方,而不开在北方,主要是冬暖夏凉且光线充足,即使在冬天,阳光也一样能照射到房间的深处,令人有明亮温暖的感觉,只要一进屋,就会觉得很舒服。而且,这种坐向的屋宅,到了夏季,当太阳升到接近头顶的上空之时,屋内也受不到强烈日光的照射。除此之外,东南风也可以通过窗口与门户吹进屋里,让人感到凉爽舒适。故此,当前的住宅朝向都是坐北朝南。

(四)地段的选择

好的住宅,地段是首要因素。而好的地理位置就是交通畅顺方便,视野开阔,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住宅设计大多体现人文关怀,在地理位置这块考虑到居住者的基本居住需求,设计符合人性化。住宅小区内可进行完全无障碍通道和完全遮雨通道的设计。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日照时间比较长,尤其是一些大盘小区就考虑到用局部遮阳通道的问题,从而避免了进入自己的家园还被晒的大汗淋漓。

(五)附近配套设施

当前人们对住宅周围的配套设施也相当重视,医院、超市、购物广场都缺一不可,现代住宅为符合人们的需求,在选择设计修建住宅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体育、医疗、购物、娱乐等相应的生活设施。

二 当前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

当前虽然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住宅的要求虽然越来越多的体现到更多的方面,但是在环境污染愈加严重,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在未来最为普遍的应该还是要求住宅的设计在节能环保和环境优化这方面。这就要求设计要围绕着保护自然而进行,不单单是追求房屋的美观和功能。据了解,我国现已启动了全世界号召115个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实施了38个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133个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与时俱进,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将会更多的考虑到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节能降耗。

1.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住宅建筑不仅要节约环境资源,也要适合人类健康,在占地高效的使用空间时,也要与自然更加和谐。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应控制其体型系数,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其护结构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能耗。众所周知,各地的自然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和有机废弃物等再生资源,利用建筑物遮阳,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冷风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方向,减少太阳的热辐射,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

2.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

注重采用实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有利于环保的建筑材料,注意推广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目前就有国家建造的“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用人体无害的建材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回收热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过滤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气中细小的尘埃,从而能够抑制霉菌等过敏生物繁殖。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材料的热工性普遍较低,建筑材料整体的耗能量大。因此,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能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同时,节能意识的提高也带来了节能技术、产品、工艺的发展,从而为降低建筑能耗创造了条件。

3.建造耐久性的房屋住宅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图纸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这不仅大大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环境也相应得到破坏,实在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发展。所以人们迫切的要求提高房屋的耐久性,在不远的将来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搭建的框架结构,实现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使之既环保又经济。

三 结束语

众所周知,优化新型住宅的核心唯一途径就是住宅设计,设计必须考虑在运用新科技的手段下,也要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出既原生态又不失现代时尚的住宅建筑。这也就要求设计师们不仅要时刻注意时展的路线,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高更好的房屋建筑,符合人们对房屋住宅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付祥钊,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C),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09

[2] 刘桂娟,浅谈当前住宅建筑设计(J),科技资讯,2010(24).

篇5

中国古代建筑早已蜚声中外,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未有记载的建筑神话,都以视觉形象呈现于眼前。

建筑伦理化、秩序化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悠久发展史上,建筑的伦理化、秩序化成了建筑设计一直追求的目标,其间等级制度留下了特有的印记。无论是古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还是在建筑材料和装饰及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过程中,都可寻到建筑等级制度体现其中的痕迹。

欧洲的建筑,不同时期都带有很强的颠覆性,古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的变化起伏非常大,各个时代的建筑语言极其鲜明。但是,中国建筑不同,历朝历代为维护其正统性和合法性,在“礼制”的核心体系下,进行着细节上的改变。

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社会。《礼记・坊记》便说:“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仿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又清代《朝庙宫室考》中说:“学礼而不知古人宫室之制,则其位次与夫升降出入,皆不可得而明,故宫室不可不考。”

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以礼制为规矩准绳,建筑概莫能外。如《礼记》中便有多处记载:堂阶制度,“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如此等级森严,一丝不苟的规定,使建筑因其服务对象的不同,按三纲五常的人际关系展开,相应大小、位置、装饰各有不同,这样的建筑风格以理想地体现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为极致。在这样的等级制度下,就不难明白紫禁城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布局的深意所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形象被人们与政治和人伦规范联系起来,并认为这是本于天道的,因此,建筑等级制度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建筑的“内在”要求,不可违背。

长者为先 主从有序

长者为先、主从有序的礼仪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布局中极为常见,相沿传承已达千余年之久。

尽管古民宅、寺庙的旁院数量和设置方位有所不同,但尊崇主体、旁侧从属的礼仪文化却早已形成。在保存至今的古建中,不难发现辽金、元宋及明清等历代建筑多是如此。

比如佛教寺院,供奉释迦佛、弥陀佛等的殿堂始终位居中轴线上的主要部位,同时体量偏大。而菩萨殿、罗汉堂、天王殿和韦驮殿皆为从属,或偏于前沿或置于两侧,体量多次于佛殿。至于方丈、僧侣、道人、居士、宾客和信徒等,除参拜和诵经,一般习经、坐禅、筵宾和生活起居多不占据寺庙中轴线以内的地盘,而是在寺院两侧设立附属小院,规模、体量亦显著缩小。

再如道教建筑中,三清殿或老君殿始终位居至尊。玉皇庙中昊天玉帝殿,泰山庙、岱岳庙、东岳庙中的齐天大帝殿,后土庙、女娲庙、碧霞元君庙等女神庙宇中的圣母殿,以及关帝庙中的崇宁殿,纯阳宫、纯阳观、吕公祠中的吕祖殿等,主神殿堂皆占据庙宇中的主置,体量、高程和等级皆处于极品状态,而其他神祗多居于前沿、两侧等从属地位。

各朝代建筑等级的演变

据先秦史料,周代王侯都城的大小、高度都有等级差别;堂的高度和面积,门的重数,宗庙的室数都逐级递降。只有天子、诸侯宫室的外门可建成城门状,天子宫室门外建一对阙,诸侯宫室门内可建一单阙;天子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内;大夫、士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天子的宫室、宗庙可建重檐庑殿顶,柱用红色,斗、瓜柱上加彩画;诸侯、大夫、士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分别涂黑、青、黄色。椽子加工精度也有等级差别。

汉代除宫殿有阙外,重要官署和官吏墓前也可建阙:皇帝用三重子母阙,诸侯用两重,一般官吏用单阙。皇帝宫殿前后殿相重,门前后相对,地面涂赤色,窗用青琐文;宫殿、陵墓可以四面开门。其他王公贵族的宅、墓只能两面开门。列侯和三公的大门允许宽三间,有内外门塾。

据不完全的唐《营缮令》资料,唐制仅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顶,用重藻井;五品以上官吏住宅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可做成工字厅,建歇山顶,用悬鱼、惹草等装饰;六品以下官吏至平民的住宅正堂只能宽三间,深四至五架,只可用悬山屋顶,不准加装饰。从其他史料得知唐代城门也有等级差别:都城每个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开一个门洞;城中道路宽度也分级别。

宋代营缮制度限制更严。除庑殿顶外,歇山顶也为宫殿、寺庙专用,官民住宅只能用悬山顶。木构架类型中,殿堂构架限用于宫殿、祠庙;衙署、官民住宅只能用厅堂构架。城市、衙署也有等级差别,国家特建祠庙也有定制,与一般有别。

明代建国之初,对亲王以下各级封爵和官民的第宅的规模、形制、装饰特点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颁布禁令。公、侯至亲王正堂为七至十一间(后改为七间)、五品官以上的为五至七间,六品官以下至平民的为三间,进深也有限制。宫殿可用黄琉璃瓦,亲王府许用绿琉璃瓦。对油饰彩画和屋顶瓦兽也有等级规定。地方官署建筑也有等级差别,违者勒令改建。

清代与明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大致相同:亲王府门五间,殿七间;郡王至镇国公府都是门三间,堂五间,但在门和堂的重数上有差别。

不容僭越的权威和等级

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又为儒家和历代帝王所推崇,建筑等级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影响着建筑形式的发展进步。同时,统治阶级为了保存建筑系统内的差别,不断改变自己的建筑样式来达到独尊的目的,从而使建筑变得更复杂、更华丽、更细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廷建筑。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篇6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应用;空间;建构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国历史渊源流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更恰当地于建筑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师的使命就是寻找一条既能融合传统和现代建筑文化,又能以现有物力表达其完美结合的建筑设计之路,这需要现代建筑师卓越的工作能力与强烈的责任感去逐步实现,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设计无法与传统建筑文化割裂,即便是“反传统”一族,也得以“传统”作为参照物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我们正确对待,也是我们创新的丰富源泉。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

过去和现在是矛盾的统一体,割裂过去的现在无法完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建筑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体现着民族性,时代性和当代人文精神的审美理念。中国的建筑设计历来就受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老子的《道德经》提及:“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论述了建筑设计中“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当然,目前某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建筑师声称要抛弃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而事实上却是传统建筑文化已经渗透到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设计根植于传统建筑文化,任何现代建筑设计无法完完全全地逃离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从当今诸多享受世界级美誉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当今时代为根,以优秀的民族传统为魂。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充分结合了传统的古建风格。其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将传统建筑文化巧妙地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又在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博物馆主体造型设计得新颖巧妙,充分运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基本色调,给人以亲切的相识感。在博物馆的选材上完全是就地取材,可以说整个建筑就是土生土长的特色建筑。这正是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何能如此密切地融入当地环境之中的原因。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融入了老子《道德经》中的空间理念,解决了建筑与自然的之间的融合,在充分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做到了“中而新,苏而新”。不难得出,如能够很好的融合地域的建筑文化风貌,就很有可能做出成功的经典之作,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艺术中应用对当代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传统建筑文化之区别

建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处处体现着文化,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设计之源。古代世界建筑概括可分为七个体系,欧洲体系、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等,其中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建筑形式的不同源于文化的不同,即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不同源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不同,而现代建筑文化深受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了解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不同,才能更好地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而西方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被誉为“石头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理念不同,是不同理念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中国起源于农业和农耕,由此决定其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了自然与人系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西方人以狩猎为主,决定其对石材的肯定,体现了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们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建筑几乎都是类似于“四合院”格局模式,是一种“集体”的美,如北京明清宫殿,曲阜孔庙等均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而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时的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既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也反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三) 建筑的发展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

从建筑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相对而言,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

(四)建筑价值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差异。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依靠计算、定量分析、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徒相传,靠实践,靠经验。而在西方,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2000年前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指出“适用、坚固、美观”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

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实例应用分析

因中国的历史变革,中国传统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烟消云散”,而此时,很多建筑师在吸收西方建筑文化,也在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王澍“象山校区”、王戈“深圳万科第五园”和上海金茂大厦等项目取得了国内和国外建筑界同仁的认可和赞许,这也让更多的建筑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一)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以下简称象山校区)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地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地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相对于一个现代建筑组群,象山校区的整体建筑群,无论是空间上的变化,还是材料的使用,都是空前的丰富,无论从规划角度、单体空间还是园林造景上都潜移默化的融合着中国传统建筑语境。整个建筑群受西湖景色的启迪,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水”与建筑之间的审美旨趣在意境中获得升华。

整个校区规划自由巧妙,建筑造型简约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具有江南水乡田园般的诗情画意,又具有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特点,山,湖,溪,竹,木构成一个和谐灵动的整体。南方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木,檐等材料的巧妙运用又进一步赋予了整个校区以江南意蕴,同时通过这些有记忆的朴素材料,王澍在设计中探索了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探索了如何将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同简单纯朴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相结合。

在建筑灵魂捕捉上,象山校区沿袭了传统规划上散点透视的布局原则,忽略建筑比例在建筑中的位置,建筑在松散随意的布置过程中围合出空间各异的的庭院空间,从而打造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趣味,从不断的对透视和比例的结构中创造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有趣味和意境的过程,成为整个象山校区的设计灵魂。

(二)万科第五园

白墙、黑瓦、竹林、水系、玻璃幕墙、大空间……在中国传统徽派民居风格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和谐统一中,深圳第五园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标签的都市建筑模式。正如它的设计者王戈所言:“尝试采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手法,但不失传统韵味,就如同用白话文写就传统。”

第五园在建筑群的总体风格上以中国的元素——徽州民居加上苏州园林,使建筑在鳞次栉比的、分不出特点的高楼大厦中流溢出清新的意蕴。在建筑的院落设计上,前庭后院中天井和通过组合形成的六合院、四合院、叠院House(房子)的立体小院(院落与露台)以及合院阳房的围合所形成的大院,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种内向型庭院,为居住者提供一方自得其乐的小天地。

中国的传统建筑空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尤其建筑与园林的互动及相互渗透的空间表现上,更是登峰造极,“第五园”在传统建筑空间的传承方面无疑是一个精品。该项目的室内空间处理充分表现出了空间灵活性的特点,在不同的使用空间中由于人的介入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会使空间表现出不同的使用功能,一些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而产生的灰空间在不同的需求下会产生微妙的功能转变。在景观处理上,对景,欲扬先抑等各种手法的运用,让你在空间行进过程中不断的感受空间给你带来的享受,并且你会发现每一空间,在不同时间及光线下又会给人不同的心里感受。

第五园整个项目展现了对实现传统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与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三)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金茂大厦为美国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其具有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其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为一体。当然,他也是最好地利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构”概念的典范。SOM的主要负责人史密斯声称其最开始的灵感来源于造型美观的中国塔,将中国的塔的“建构”元素充分利用,以高层建筑的设计平面及超高层技术手段为基础融入中国传统表象,证明了钢与玻璃也能演绎出颇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品位的建筑。同时金茂大厦是采用了双周对称的平面之形,阶梯式的逐层递增,让参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塔的完美。作为现代科技与东方塔形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金茂大厦的设计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符号,以切角与体形的方正,尺度与节律也完美的体现了中国塔建筑的艺术。中国塔造型又充满了想象与智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同传统文化碰撞,这恰巧又是经济可靠的结构体系与合理的超高层建筑平面组合的巧妙结合。金茂大厦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是似塔非塔的建筑特色,并具有了造型的多样性以及变幻性等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容丰富,不论是象山校区整体展现的传统意境、万科第五园体现的灵动空间,还是金茂大厦结合塔似的建构概念,仅仅是体现了冰山一角,如何在众多的项目中巧妙地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应用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扬弃式继承,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完美结合,既能营造出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处,并将发扬下去,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中国传统建筑好是好在哪里,继承什么内容,是形式上的继承还是精神上的继承,传统的继承应该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空间、形式、符号、理念简单的组合形成外表的“中国风”建筑,而应该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再生和创新,创造出富有中国建筑文化意蕴的设计作品,在充分尊重世界建筑文化传统异殊的基础上,用开放的思想面对设计,对现代建筑设计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先祥.论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J].艺术探索.2008年01期

[2]张宾.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及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安徽建筑.2011年第3期(总178期)

[3]侯斌.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9(2)

[4]高福民.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古吴轩出版社.2007(4)

[5]甘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6]eva.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中国意境.2010.8. eva love m的空间网址 /eva_love_m/item/656ebe49500028066dc2f08e

篇7

关键词:城市形态;双向组织特征;更迭;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2-0033-07

人们常说,古代城市是人性化的,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然而,从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今天,多样化的城市形式早已失去了人性化的内涵。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城市的演变,又是什么主导着城市独特的空间肌理和形式?只有当我们熟悉了产生这种形式的文化时,才能正确地解读这种“形式”。那么,追寻历史的线索,由聚落到村庄再到城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凝练出城市形态的组织模型以了解城市的初始机能和阶段转向。在城市形态双向组织思想及设计维度的整体认知中,技术与文化的双向组织关系得到了新的诠释,它们共同为城市形态的平衡发展和有机更新提供了契机。

一、城市形态组织特征的阶段性更迭

无可否认,自然的颠覆性力量或者是战争的毁灭性力量构成了古代城市断代和分期的强制性因素,然而,随着宗教、哲学、科学、技术、伦理等在文化系统中的分化与独立、竞争与协同,却生成了不同的阶段性发展主题。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书中,根据文化信仰的阶段性更迭将世界文明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自然崇拜到对有组织的政治集团的崇拜的转变,两种信仰体系共存;第二阶段:哲学思想融入宗教,并倡导一种先进的价值标准:善良、正义和真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了从中国到希腊的社会;第三阶段:由文艺复兴开始,高扬个人的尊严和功利性价值。继而到20世纪初,科学知识明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四和第五个阶段:是电子媒介和信息化时代。本文以技术与文化关系更迭的历史分期为基础,根据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部分观点,将城市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表1)。

1.第一阶段:自然组织发展阶段在遥远而又朦胧的原始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主要依赖于自然,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想象、顺从和敬畏。如果说捕食充饥、穿衣蔽体是出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那么,定居就已经是人类理性的初始表现。伴随着城市的诞生、政权组织核心的出现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人类文明也从原始社会简单的对自然的崇拜转向了对有组织的政权集团的崇拜。汤因比写道:“在埃及,我们看到对太阳、谷物和尼罗河的崇拜与行政区的自我崇拜肩并肩地共存。在苏美尔和阿卡德,我们看到对沙玛什和伊丝达的崇拜与城邦的自我崇拜肩并肩地共存。在中国,……新的宗教不仅已经强加给旧的宗教,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它实际上已经征用了旧的自然神祗中的一个,作为新的地方集团势力崇拜的代表”。所以,在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城市形态表现出了双重特征,即自然组织和政权组织特征。

2.第二阶段:文化组织发展阶段整个文化组织发展阶段,城市主流的设计思想是由、文化思想观念及制度规范共同主导的,技术作为辅的因子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必要手段,并决定着城市建筑的建造手段、材料特征、结构形式等微观的形态构成。

(1)西方:哲学与宗教。自然哲学的出现,是技术与文化相分化以及文化走向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正是古希腊人将自然哲学从实际技术中剥离出来,并以自然哲学的思想控制着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而主导着文化组织发展阶段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思想范畴(图1)。①古希腊:“通过现实而改善”。在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到:“时下的真正秩序是运用现实之美,恰如沿着行进之路的脚步……从好的形式,到好的实践,从好的实践到好的观念”。古希腊人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规律的、其规律可以为人们所把握的对象,“好的形式”正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为了把握自然界的规律,他们创造了一整套的数学语言和几何图式。他们把“为什么”看得比“怎么样”更重要,这样的思想直接催生出了古希腊贵“劳心”贱“劳力”的社会价值观,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技术难登大雅之堂。这样一来,思想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越了技术的发展速度。古罗马:“通过知识而存在”。在古罗马,宗教思想仍然是控制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根源所在。在继承古希腊人部分思想传统的同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以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形式等三重属性高度概括了古罗马时期“真、善、美”的思想范畴。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巨大不同点之一,就在于它十分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也获得了实用科学的收获。他们自身的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和质朴务实的生活态度,使得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展现在城市建设上,包括城墙修筑、水道建设、拱形运用和道路开辟。要将一切知识和研究的目的都建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之上——这种质朴务实的精神正是古罗马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是罗马技术长足发展的最深厚的根源。中世纪:“通过精神而完美”。在黑暗的中世纪城市建设中,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在宗教的目的下加以改变,一切都更加强调服从于宗教的信仰和精神的世界。中世纪哲学家费西诺在前人的基础上,整合出了用来反映“圣父、圣子、圣灵”等“真、善、美”的三个原则:本质的原则、生命的原则以及真理的原则。美的事物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通过大小、形状、比例、色彩等来表征;善则是集事物的形式、功效及品质于一体;真代表着与宗教的精神相一致,运用能够引起人的记忆和想象的象征性的符号及风格进行表达。在宗教思想的抑郁之下,中世纪的城市建设技术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后来的一些较小城镇的设计和建设上,专业化的技术甚至彻底被遗忘。但是,却自发地形成了一些流露自然风情和展现自然生活形态的中世纪城市。

(2)中国:《周易》和《周礼》。在中国,周代是思想文化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周易》的哲学思想和《周礼》的礼制思想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对城市规划与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城市形态设计模式,不仅仅是关于数理、逻辑、演绎、占卜等形式规制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众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周易》的哲学之“道”对于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着突出的影响。“道”即是规律和事理,它是在观察自然和归纳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观物、取象,然后进行数理化的排列组合和推演。《周礼》引入了周易哲学的基本观念,是自然规律和伦理向社会伦理的转换。《礼记·礼运》中有云:“夫礼必本于泰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这里就贯穿了社会之礼始于自然规律和秩序的思想。《周易》和《周礼》都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想,它们所反映出的“和于自然”的深层思想境界,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在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中。

在整个文化组织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和设计技术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技术的认识虽然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但是,它的发展仍被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管理、习俗等各种因素所左右。这些社会的制度与秩序,都不是预先设计的产物,而是以一种累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这种演进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和设计上。

3.第三阶段:技术组织发展阶段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它既是以“艺术走向自律”为标志的走向现代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维护传统文化的伟大旗帜。从那时开始,宗教的世俗化以及人性的自由化进程,使得人类开始了透过技术看世界的发展时期。现实与自然不再具有一种有机的结构,而是被机械地构成。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开始由自然发展转向有序的规划,并倾向于形体环境的设计。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广场和街道形成的空间形体结构体系控制着城市形态的特征。城市设计者一方面坚持崇尚抽象理性和永恒的、绝对的美,形式上尊崇“神圣的比例”和以“和谐”为最高美的信条;另一方面又极力推崇模仿,模仿古代、模仿自然,认为真就是美,最“自然”就是最真。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以技术作为最高动力标准来发展社会的经济模式对城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是引起了城市生活的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在城市的物质秩序中反映出来。大片的工业区、仓库区、铁路、港口及汽车的出现改变了马车时代的城市道路格局,新的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以及追求新功能、追随功能的新形式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城市面貌。一直到19世纪,城市体现出了功用型的秩序形态,由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实用水平所决定。在工业生产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格栅式的空间结构,造就了一系列简单的机械重复的街道,同时弱化了城市更为复杂的社会角色。19世纪末,工业城市的生硬刻板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城市秩序渐露端倪。以汽车交通和先进的信息手段为基础,高度的机动性、个体的独立性和公共脉络的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而且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特征越明显。

4.第四阶段:双向组织发展阶段

20世纪下半叶,信息化时代的开始,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不仅改变了工业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使得人们的价值理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图2)。现代社会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重要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正孕育着一个大的矛盾体——技术和文化。随着技术主导下的城市发展和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弊端日渐显露,人们也不断地进行着反思,学习历史并检讨现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理想化的城市设计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批判化的城市设计思想同时并存,并逐渐催生出了相互结合而又互为补充的城市设计美学思想,如表2所示。城市体现出了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形态特征。

二、城市形态双向组织设计思想的建构

在城市与建筑设计的语言体系中,常常存在这样一些与技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成对概念,如:普遍的与特殊的、理性的与浪漫的、机械的与有机的等等。它们常被认为是相反的、对立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于设计语言体系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及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概念的发展方向,不同的语言体系实际构成了设计者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然而,在现实的解读之中,就会发现每对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对应及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且是互为参照的关系,如表3所示。

如果说技术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没有所谓本质、意识和类别区分”的世界——物质的世界,那么,文化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够激发人类多样化情感的差异性世界——意念的世界。如果只考察单个因素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反馈互动,根本无法理解整个城市形态的形成和演化。那么,我们需要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不去在有关城市起因的某个单一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而是注重“联合因素”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归根到底,这些“联合因素”都存在于技术与文化相互关联的组织内涵和思想之中。

1.共生思想 “共生”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共同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是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这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生物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共生思想在中国太极符号中清楚地表现出来,阴阳两极与雌雄两极相反相成,在运动中相互环绕、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西方学者同样也对事物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有所关注,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在一个含有太极符号的图案中加注了“相反相成”的注解。在城市和建筑设计领域,“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黑川纪章将“共生思想”运用到城市和建筑的设计中,就是要在城市的诸多交叉领域之间,如: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历时性的关系;在文化、技术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共时性的关系,从而在复杂的城市形态中梳理出一种独特性以及丰富性的秩序。

2.协调思想 “协调思想”是以历史文化为主导的传统的时空结构体系和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的时空结构体系之间的连续性关系的建构。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技术发生的连续性变化对于空间整体形象的构成而言,并不是以变化中的技术去塑造或模仿传统体系中的空间形象,而是追随时代,以变化中的技术去体现具有时代感的空间形象及人性化的尺度。库布勒提出了一个“连锁的形式解”的理论来阐述他的“协调思想”,该理论描绘的是一种变化的拓扑结构——每种变异不断产生更多变异,而且差异不断增大,它们的产生是对当时文化和社会情形的连续性回应。乔伊斯·布罗德斯基对库布勒的理论作了修改,并阐释了另外一种协调思想——产生于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的变化,她认为,创新者更倾向于在现存的世界中揭示一种模式,而并非极力地去创造某种新模式。

在不同时期的人的需求和阐释下,昨天之物不仅保留着原有的情愫,而且正产生着新的价值和意义。城市的历史建筑、街区、历史地段以及其它的各种保护古迹都是保存、再现和传递城市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下了城市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在多层次技术的辅助下,历史之物得以再现和重生,由过去出发,穿越现在并指向未来。历史性的文化要素不仅仅是物质实体本身的保存和再现,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品质”、“场所精神”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的延续——能够为人所感知的“隐藏的秩序”。

3.拼贴思想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在《拼贴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拼贴思想”。“拼贴”就是在现代主义的普遍性与历史主义的地方性之间,科学式的集权与大众参与之间建立的一种辩证的关系和构成的方法。在两类相反的城市设计思想之间,法则和自由相对存在,必然地构成着未来城市设计的辩证法。在城市更新中,新、旧要素的“拼贴”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地区性城市文脉拼贴方法,即把整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加以延续,它倾向于“传统模式”;另一个是时间性城市文脉拼贴方法,即讲求从传统城市空间中提取符号和传统的历史信息,赞同现代与传统结构的兼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一些原有个体或系统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改造或淘汰,会有其它新的个体或系统出现,并日趋平衡。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求秩序和非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共存,回顾与展望相结合”。

三、城市形态双向组织设计的维度

城市犹如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体,复杂性的技术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描述和建构有机城市的手段,而且能够为我们提供与复杂世界相适应的方法。

1.场所维度——基于气候环境变化的应变

在考虑各种各样具体技术的应用时,不能对它们预先进行价值判断,因为它们不仅服务于解决经济和功用的问题,还可能有助于建立真实个性的“场所”。V.奥戈雅结合60年代之前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他认为,设计应当遵循“气候一生物一技术一建筑”这一整体性的过程,突出设计与地域气候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例如亚洲与欧洲迥异的建筑风格,寒冷地区建筑与干热地区、湿热地区建筑的巨大反差,平原地区与山地建筑的明显对比等等。例如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几乎每个建筑的顶部都有风斗,它们有如抽象的群雕,给沙漠城市的天际线增添了独特的风景。而这种文化景观主要是源于一种通风技术——为解决当地酷热天气所带来的不适而采取的一种是室内外空气相互流通的本土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早在古埃及以及一千二百年前的秘鲁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通风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植于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民族。还有伊斯兰建筑庭院中的水池,那是为了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创造清凉、湿润的小环境而设的“降温元素”,地域性的技术实践着地方建筑文化的创造。

2.信息维度——基于资源环境系统的配置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个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人类可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中,三类基本资源分别主导了人类社会三次变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在任何时代,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始终是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问题,信息时代也不例外。首先,信息通讯技术(TIC)的开发和利用,将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更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加以考虑,使得人类社会的制度、组织、管理结构以及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更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其次,由信息经济的活动方式、运行基础、依托力量、根本动力与传统经济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其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最重要的是,这种建立在高效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基础上的新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现实的问题和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问题,迅速处理危机,并促进不断的创新和超越,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模式将随之产生。再次,与传统经济运行不同的是,信息经济运行的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不仅仅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而且是与知识技术过程、生态技术过程相互交织和统一运动的生产过程,它能够使整个经济活动朝着物质资料生产、知识智力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

3.科学维度——基于混沌理论的有机建构

城市作为混沌系统,具有着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在的随机性,表现在城市形态上就是“混乱”和“无序”——自然生成的秩序形态。混沌理论的研究以及建构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为我们掌握自然规律和混沌的秩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简单的数学模型,而这些简单模型应用于复杂问题往往比复杂模型更有效。

(1)复杂性的有机建构。经典科学对简单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划分,认为简单的原因只能产生简单的结果,复杂的结果必然来自于复杂的原因,而非线性科学则给予简单性与复杂性以新的解释,并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将二者统一起来。简单性和复杂性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界限,“复杂是简单存在的基础;简单是复杂存在的真谛”。我们的简化和抽象能力,能够使我们在面对个体和环境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当我们的简化导致过度理想化的世界时,我们就有与现实和生活相脱离的危险。复杂性是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然而极度复杂的系统也有一定的简单性,如混沌具有混沌序,即使是简单的方程经过千万次地重复迭代,也会产生复杂的混沌解。所以,只有抓住复杂的城市形态背后的简单规律,才能把握复杂的城市形态现象,也只有将这一简单的规律放置到特定的文化场域和语境之中,进行重新阐释,才能避免城市文化的缺失和城市形态的趋同现象。由复杂到简单的抽象过程,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组织与设计过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形态设计的组织机制。在城市形态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并促成了由“复杂一简单一复杂”的“循环一反馈”过程。循序渐进,生生不息,这正是城市活力之所在。

(2)分形性的有机建构。分形理论的研究,使我们看到在极度复杂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意想不到的简单规则,它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极广泛的学科领域,提供了一般的科学方法和思考方式。同时,分形几何学和分维结构的系统研究,使我们掌握了城市设计与评价的量化工具。通过分形几何学的计算方法,我们不仅能够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尽量真实地模拟出自然“树”的形态,对于城市复杂的秩序及种类各异的形态构成,也能够提出简洁有力的描述和建构方法,从而打破了“有机体不能创造”的说法。“一个城市的结构可以由共同语言中个别建造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比蓝图或总图更深、更复杂。而且的确,正像你的手,或像窗外的花丛,它是控制各部分建构的规则相互作用产生的最好的结构”。例如,城市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骨架,而城市外部形态是城市自组织演变的结果,利用分形这一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网络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及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的分维数可以揭示出城市内、外空间形态复杂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