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4 18:1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共事务管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重视,但是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被政府官员以及学者和政治界所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新的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而造成了变化,其理论和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渐与时代接轨。目前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这对?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公共行政需要在自我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延伸其内涵,自我超越,以前者从未有过的张力和活力迅速发展,奠定它在新担: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往开来,塑造、规制和导引当代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向和运作方式的重要地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几个本质特征的内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性
公共管理内的公共性,其含义主要涵盖两个层次:第一,利益取向方面。公共管理是不能只作为某一特定群体与阶层的意志实现工具的,它必须要肩负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全体大众人民的整体利益为首要。并且,公共性的宣示能够明确的表明,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第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行主体是大众,也就是说其中包括涵盖政府,同时还有公民与其他组织在内。现代的政治理念所昭示的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政府所实行的一切权利也都是公共权力,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特征。这种权力只能用来提供与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它不能成为实现某一阶层与群体利益的工具,政府也没有权力用它去剥削社会成员,更没有权力用它去维护自身的一己私欲。所以,合法的现代政府一定是具备秉持与坚守公共精神的,并会运用这种公共精神去规制着其的运行过程。
(二)服务性
在研讨公共管理服务性之时,非常有必须要再次审视一番其的概念。由现代意义去看,管理应该是什么?其实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疏解它:(1)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中的一切活动,由最初的确立目标到最后的绩效评估,所有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决策。(2)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协商、调控、强制、约束、指导活动,都是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措施,所以它是一种服务。其他组织管理也是如此。(3)管理就是协调。管理需要化解矛盾与冲突,需要协调所有万事万物间的一切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去创建和谐且有效率的运行体例,然后由这种运作体例去实现已经确立成型的目标。
(三)合作共治性
合作共治性是公共管理尊崇的治理理念,这个特点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治理的职责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各界包括公民和政府相互配合,共同来承担的。这种思想极富创新性,在公共事务管理历史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管理理念之所以会横空出世,原因在于人们看到了市场自发调节存在的局限性,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靠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只能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反之,仅仅依靠政府和政策,资源最优配置也是无望实现的。所以,治理思想不畏国家与政府权威,宣示社会唯一中心权力不是政府。治理思想明确表示:政府在面对与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制于外部与内部客观条件,所以无法做到全知全能事事一肩挑,所以,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去找寻且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去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则是民间与公共组织的可以当做权力主体的力量。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公共管理何以成为当代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各个国家对公共管理与其变革的关注均是比较热切的。但是,这种局面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们与学者们在官邸与书斋以心智谋略演化而来的,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需求是造就的现象。其涵盖全方面意义的全球化发展,此中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以致全球众多国家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一直面临的均是有着一定相似度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不一而已。随着社会中不可治理性问题的频发,现代民主化进程发展,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凸显,这些问题都以时不我与的紧迫态势步步紧逼各国,要求公共管理在管理效率、理念、方式等方面能够推陈出新。
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大幅度的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而得到相应配置与重新配置;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协商频次均有大幅增长;传播优势强的文化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已得到增长。全球化问题早在上世纪中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逼近人们。全球化发展也是自那时而逐渐进步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也愈加强劲。如果通过经济活动去观望全球化会发现,全球化涵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原材料到人力资源的转移,还是从金融到收入分配或者是市场营销,它们都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模式上相互依存。上世纪中期到至今所凸显的种种问题证实,民族经济的整体性已在被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所侵蚀,民族经济的自主权甚至也遭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侵蚀,这种情况明确的证实:全球内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在不对国际信息深思熟虑且不找寻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去做出与本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相关的任何决定的。
全球化理论为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活动的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很多国家决策者的战略决策,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它影响着很多国家的外交策略,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其次,国际竞争和国际的合作并存,使各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发生着变化;再次,全球化推动公民社会和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结果便得政府的权力运行方向发生着变化,将权力运行的方向转移到国际组织,或者与社E组织近距离接触。导致政府权力部分上移和下移一向上是向国际组织转移,向下则是向社区组织或第三部门转移。这些变化,都导致了传统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管理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共管理必须要进行自我创新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篇2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综合管理主要是以市政路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及其方法,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时进行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汇总、处理并做出预测,以实现对项目进行高效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达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一、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路桥施工项目主要是指从事桥梁、公路施工生产的一种工程项目, 公路和桥梁在生产和管理上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纳并总结为以下几点:
1、管理复杂
路桥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首先是由于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使得工程产品的类型不同。其次是即便使用功能相同、工程类型也相同,市政路桥的施工大多为露天施工,受天气、地域因素的影响较大。条件受限且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些都是市政路桥施工的管理复杂性体现。
2、管理困难
路桥施工的环境多为露天或者常在偏僻的乡野,没有固定的生产施工场所,流动性又很大。这就为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路桥工程的项目人员在一年或几年内要跨地域作业。因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呈现单调、艰苦、乏味的特点,导致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不高, 生产效益难以提高。
3、 管理的综合性
在市政路桥的施工中经济、文化、政治、交通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要与城市的交通网络连为一体,要体现其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意义。使城市的交通网更加先进,市政的城市建设更加美观,减少市政开支等等,这都是市政路桥施工管理的综合性体现。
4、管理的多样性
市政路桥的施工为了满足人们的现代化生活需求,在功能上的多变,体现出管理的多样性,如景区的路桥与干道路桥相比,景区路桥十分注重美观和文化层面的融合与体现,而道路桥主要是交通功能的实用性;过水桥与公路桥相比在功能、结构以及着重点方面有这明显的区别。钢筋砼桥和钢桥,不紧材料方面的区别突出,而且在结构上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些例子都是市政路桥施工管理特点的多样性体现。
5、管理的转变
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将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
二、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原则
1、经济原则
施工管理一定要克服只关心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施工安全,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应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2、科学化原则
施工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
3、规范化原则
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一方面,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等,因而规范化的现场管理有助于减少合同纠纷和减少违法行为;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现场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协调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
三、市政路桥的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安全管理
在市政路桥施工中,从业人员很多,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层次不齐,文化差异比较大,知识和经验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和教育才能上岗。目前在市政路桥建设中,有些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或者有关证件才能上岗;对于有些人员,我们要经过培训、带领观察或者手与手之间操作才能正式使用。人才是决定工程质量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一支有纪律、有文化的工程队伍将会在建筑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的重要因素,并且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施工进度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设计的方案,在设计的方案中主要是关系到该项目工程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和工程的一些施工顺序,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数据,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这些内容来完成施工作业,近一步指导其他的施工人员来完成施工作业。其次就是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相应的检查,在检查工程施工的进度的过程中,主要关系到检查一些实际数据的录入以及工程程序的检查,如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对施工方案进行改正。最后就是按照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该项目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建议,对一些出现问题的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改。
3、施工质量管理
路桥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完工交付后应满足用户对生产、生活、使用功能和价值的硬性要求。市政路桥工程与其他一些工程不同,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以及使用条件下达到规定的指标。对于市政路桥的施工管理是一个相当严格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班组互检自检制度,相互监督、自我监督、共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程序和责任制及时处理问题,不留任何隐患。按照技术等级、施工水平、机械设备等情况进行分组组件施工队。选择适用、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组织安排施工,做好施工调度和协作,合理优化施工工期,使工期与成本的结合做到最佳化。
4、施工安全管理
有生产的场所就有安全问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良好的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标杆。在安全问题上加大对员工的思想认识,定期对企业所有员工和领导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普及培训。施工中将责任按级落实到个人,使安全责任在每个人心中得到十足的重视,为生产安全提供良好的意识环境。
5、合同和成本管理
合同是在进行施工前签订的基础性文件,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以签订的合同作为主要的依据,按照施工开始时间,安全施工标准、结束时间、材料的投入量、资金等方面对施工的进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在进行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的成本的控制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来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成本和安全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切实保证施工的项目质量,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保证质检体制的健全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是市政路桥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重要技术控制管理措施。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质检体系,可以很好地检测、监管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质量监督体系的实施,除了要表现在工程质量上,更重要的是具体落实到工程各环节中,保证施工全过程都在此体系的监督检查下进行。同时,借助质检体系的高科技高技术手段,实时跟踪监督每一道施工工序,确保工程的各点各面都达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与此同时,奠定工程的质量基础。
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整体市容市貌建设和政府的形象,同时还会对日常活动的人们受到很大的影响,与人们的生活治理水平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市政路桥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安全的状况下,提高施工的质量、进步和成本控制,实现市政路桥建设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正林.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方案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2]吴占海.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篇3
论文摘要:对餐厅基层员工管理,只有充分认识餐厅基层岗位以及员工的个体特征,发现问题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餐厅基层员工管理中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餐厅基层岗位特征和员工个体特征基础上,针对餐厅基层员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关餐厅基层员工管理方法。
员工管理是餐厅管理中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如何提高餐厅基层员工服务水平是餐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面认识餐厅基层岗位和员工特征,理解餐厅基层工作,发现问题所在,才能进行有效的餐厅基层员工管理。
1.餐厅基层岗位特征
1.1 入门要求不高,随机应变能力要求强
餐厅基层工作是一项枯燥又乏味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较强,难度不大,对员工受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只要员工具有健康的身体,能够独立承担一定体力的劳动,均可加入这个岗位。
然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常常有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菜品、服务操作、等待时间等各方面都有可能引起客人的不满。无论哪方面让客人产生不满,作为餐厅服务人员,都必须马上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客人的不悦。只有及时妥善的为客人解决问题,才能为餐厅赢得客人的再次光临。
1.2工作强度大,薪酬普遍不高
餐厅基层员工直接与客人接触,面对面提供服务,工作环境复杂。在提供服务时需投入大量的情绪和心理方面的精力,以保证服务热情、真诚,工作上充满了压力与挑战。餐厅基层工作时间存在阶段集中性,而餐饮产品大部分属于随产随销型,所以员工都是现场根据客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用餐高峰时间,往往人员较为嘈杂。尽管这样,员工都必须热情地,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前来用餐的客人引导、安排好就餐座位,协助完成客人就餐,既耗体力又受压力。但是在现实中,餐厅基层员工的薪酬一直普遍偏低,往往与所付出的劳动强度不成正比。
1.3劳动力密集,人际沟通能力要求强
人际沟通不只限于员工之间的沟通,还包括员工与客人之间的沟通。在客人就餐过程中,餐厅员工之间的沟通主要表现为传菜员与服务员、服务员与服务员、服务员与后厨之间的沟通。这几方面员工之间的沟通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上菜的速度,以及准确性。至于与客人之间的沟通就更不用提了,客人对菜品或者服务甚至对餐厅有任何意见和不满,首先都是通过服务人员进行协调传递,因此,员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及时有效地与客人进行沟通十分重要。
1.4工作时间特殊,质量要求高
餐饮业工作时间不同于其他行业,为满足客人的需要,工作时间要根据客人的就餐时间安排,而且每天的工作节奏忙闲不均。其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员工的工作时间是客人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在一些法定的节假日期间,当所有人都在为外出游玩做准备时,却是餐厅员工最繁忙的阶段。
二是下班时间的不稳定性。虽然餐厅也制定了工作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餐厅基层员工必须等客人用餐结束离开,将卫生打扫完毕后才可下班。
餐饮产品不仅包括实物产品还包括服务过程。餐饮服务造成的任何过失将直接反应在客人身上,损害餐厅在客人心目中形象,无法掩盖弥补。因此,每一个餐厅都会要求员工绝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必须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为客人服务,保证服务质量达到餐厅的服务标准,并且使客人满意。
2.餐厅基层员工个体特征
2.1年纪普遍较轻
在我国,餐厅基层员工年纪一般都在20岁左右,大部分在30岁以下。少数员工年纪稍大,这部分员工也基本属于主管类领导型人物。人们都把这一行业戏称为吃“青春饭”,不得不接受过了青春的年龄时很可能将被淘汰的命运。餐厅基层员工年轻,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干劲十足,接受能力强,对于搞好餐饮工作十分有利。但也正因为年轻,这些员工比较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面对客人的无理时易与客人起冲突。
2.2明显的性别特征
在我国,餐厅基层员工以女性为主,少数为男性员工。负责对客服务的员工大多为女性员工,而负责传菜等相对较为吃力的岗位则由男性来承担。
2.3良好的身体素质
2.3.1健康的体格
餐厅基层员工不同于其他行业员工,她们一旦开始工作,就必须在“站”中度过每一秒。且往返于餐厅与厨房,虽未出门,但走的路却不少。
2.3.2端庄的仪表
餐厅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必须端庄合理,符合岗位的专业要求。
2.4文化水平不高
现阶段,我国餐厅基层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由于餐厅基层岗位的入门门槛较低,加上传统观念对餐饮服务行业的歧视,认为服务人员就低人一等,很多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该行业。
3. 餐厅基层员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餐厅在基层员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餐厅支付给基层员工的基本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要低得多,这样的薪酬水平太缺乏竞争力。许多餐厅在基层员工的薪酬计量上往往没有和绩效挂钩,工作表现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区别,存在罚得多奖得少的现象。员工工作上出现一点差错就要扣工资,但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有时候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这严重地消减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要求与技术上的落差
餐厅基层员工所需拥有的技术主要是人际沟通、随机应变、餐饮服务等技术。为了尽量避免客人在用餐过程中产生任何不愉快的感觉,给餐厅造成不良影响,餐厅对基层员工的工作质量要求非常高。这就对员工实际拥有的服务技术要求非常高。员工在对客人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服务操作的细节都必须达到餐厅的服务要求,甚至提供超常服务。尤其是员工在遇到客人不满而投诉的时候,必须妥善地与客人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提出既能使客人满意,又能维护餐厅利益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基层员工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
3.3缺乏丰富的业余生活
餐厅基层的员工基本属于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属于“爱玩”、“爱凑热闹”的年龄,但现实中餐厅管理只注重员工工作管理,而忽视了员工业余生活管理,单调的生活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3.4管理中性化
目前餐厅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男女平等对待的中性化管理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与男性在某些方面总是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女性的生理周期问题。
3.5缺乏有效的培训
餐厅基层员工的培训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5.1培训内容单一
在培训主要内容上每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一样的内容重复地讲述,只注重服务操作,较少涉及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
3.5.2占用员工休息时间
餐厅的培训大都是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进行,让员工自愿牺牲休息时间来配合餐厅的培训,因此也就很难达到培训的目的。
3.5.3缺乏持续性
许多管理者认为,只要员工在刚入职时加强培训,那么今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事实上,员工刚入职时虽然进行了岗前培训,但由于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客人的需求和偏好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变。如果员工的服务水平没有及时得到更新,那么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就无法达到顾客满意。
4.基于岗位和员工特征的餐厅基层员工管理方法
4.1完善薪酬制度
餐厅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首先,适当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其次,应将员工的奖金与餐厅的收入以及员工的绩效相结合。赏罚分明,对于有突出工作表现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后还应该完善员工的福利。福利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4.2选择合适的员工
员工是否优秀是可以培养的,但首先必须是适合餐厅基层岗位的人选,把好招聘的第一关,让应聘者充分了解餐厅基层岗位的特征,只有能适应岗位特征才是该行业合适的员工。
4.3在员工管理中加强针对性管理
管理中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在工作中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根据女性生理周期问题特征,餐厅在排班时应照顾到这些员工的需要。使他们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感受餐厅的关怀。而且年轻人血气方刚,对于公平性特别在乎,餐厅对员工的管理要讲求公平公正,让员工清楚:机会都是平等的。对于年轻员工的批评和惩罚要慎重,尤其是女性年轻员工。尽量不针对个人,或者私下进行,给员工保留面子,会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4.4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餐厅基层员工的培训应该是全方面的,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4.1服务理论培训
通过服务理论培训,让员工意识到服务质量与员工的服务素质密不可分,让员工清楚餐厅的经营理念,明白服务质量对于餐厅而言的重要性。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餐厅中的一员,对餐厅的责任。将餐厅的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事业,而不是人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驿站。
4.4.2服务技巧培训
在餐饮服务过程中,涉及服务操作程序、服务细节、服务态度以及各个环节的服务操作技巧等。尤其是用餐高峰期,如何维持员工队伍通畅,避免客人流失等技巧的培训必不可少。通过服务技巧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改善工作态度,发挥员工的潜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自信心以及责任心。
4.4.3人际沟通培训
人际沟通方面能力的培训可以为员工解决客人投诉,以及服务过程中一些突况处理增加筹码,交流过程更加顺利。另一方面,餐厅员工之间需要沟通协作,加强员工间的沟通技巧培训,可以为员工工作过程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5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餐饮业竞争已越来越激烈,餐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优秀员工的竞争。所以餐厅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必须有所保证。餐饮相关专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是餐厅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餐厅发展的储备力量。餐厅可以与这些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可以挑选合适的专业人才。吸引专业人才的关键是让人们看到在这个餐厅的发展空间,以及这个餐厅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的全面性以及完善的薪酬制度。这是目前许多高校专业人才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也是说明一个餐厅生命力所在。因此,餐厅在加强专业人才的招聘的同时,必须做好培训和人才职业生涯的设计,让每一个对餐饮业有热情的人员都能看到在这一行业发展的希望,这样才能招聘到优秀的专业人才。
4.6抓住员工的心
只有用“心”工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提高餐厅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抓住员工的“心”,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的员工才能创造优质的服务质量。
4.6.1找到员工真正需要的东西
对员工的管理,最讲究的是根据员工的个体情况,量体裁衣,真正满足员工所需,才能发挥出管理的最大效用。因此,主管领导应经常关心员工生活,了解每个员工的需要。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根据员工个人特征需要,对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的奖励,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这种“量身定做”型的激励制度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激励作用。
4.6.2让员工有归属感
员工工作不仅仅只在乎工资,餐厅对员工的重视与尊重同样不可缺少。餐饮业通常是追求“宾客至上”,“宾客至上”不是就能将员工的尊严置之不理。在维护客人利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尊严。如果责任不在于员工而使员工受了委屈,事后一定要做好员工的安抚工作,让员工明白餐厅对其的重视,产生归属感。
4.6.3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餐厅可以利用休假时间组织一些活动,让员工参与其中。比如每个月为当月生日的员工一起举行生日PARTY,组织外出旅游,举行一些运动项目,技能比赛等,使员工慢慢融入到餐厅这个大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谢民,何喜刚.餐厅服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刘雨涛.餐饮员工的复原力及其开发[J].大众商务,2009(3):201-202.
[3] 吕菊芳.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4):68-69.
[4] 刘成军.如何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7-38.
[5] 李翔翔.当前若干星级饭店餐饮服务质量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3):204-208.
[6] Slobodan Ivanovic, Maja Blazev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1):107-116.
[7] 万蓬勃.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1):101-104.
[8] Kim Hoqu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n the UK Hotel Industry[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1999(9):419-443.
篇4
关键词: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特征
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基本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从业人员的意识受影响,工程造价的管理不规范和混乱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在工程造价标准的制定和工程总体的规划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本文着重于对工作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现状分析,分析其价值优势,促进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和发展。
1.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和数据信息也越来越杂乱。而工程造价的信息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工程造价的动态和风险性与其管理和控制受到的影响直接相关。因此,做好造价工程的信息管理,并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对造价工程的建设和动态进行控制。
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前工程造价中的量价分离工程量的清单报价必然会被现在实行的工程定额管理所取代,通过不断的市场竞争,将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信息化的调整,从而完善政府定额指导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其价值优势
2.1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现状
如今,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和市场化的发展已成为必然的形式,而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状况。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一般都是在统一的标准下使用静态的定额管理。然而,工程造价的静态管理模式不能显示企业之间的差距,无法使企业间展开有效的竞争,所以不能及时地应对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市场发展的要求。
由于工程造价的管理需要实行动态的控制模式才能及时地反馈市场的变动情况,所以对于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也很重要。但是,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未普及,很多企业只是在局部内使用网络,不能对市场的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映,而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的发展需要。
2.2工程造价的价值优势
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如信息机构、现代化管理运营的职能、自动化设备管理等等。同时,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包括信息网络、数据库和相关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服务平台,优化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数据资源共享和高效管理等各个方面,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到管理运作机制中,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工程造价建设管理的经验表明,成功地开展信息化的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的价值优势。不仅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规划,而且需要一个科学、规范的工作管理机制。同时,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还需要不断挖掘专业的人才和设立特定的部门来执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3.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的工程建设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中占据较大的份额。针对于目前的建筑市场的某些不良现状,例如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滞后、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化等问题,使我国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存在重大的挑战。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正好满足了工程造价建设的管理需要。
3.1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网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是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制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总目标和总规划做指导,从而制定出既有效,又具备可操作性,而且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规划方案。
同时,对于工程造价网的建设也是尤为关键的,工程造价的信息包括相关法律文件、工程价格调动文件以及造价的报表等内容。在信息网的建设中,要对各种文件进行统一的分类整理,完善造价工程网站的信息查询职能,从而便于使用者调度信息进行分析,为实行决策做依据,将工程造价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统一化。
3.2建立完备的体制环境,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对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一般而言,很多的工程造价信息网虽然建立很早,但是缺乏标准化的统一管理,各种信息分类不能达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上,需要制定出涵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造价知识产权以及信息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而且需要与建设领域的总体信息政策的环境相对照,进一步优化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技术的标准体系的规范化构建,从而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向好的方向发展。
3.3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快人才的培养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将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度吸引过来,提高他们对工程造价管理建设的投入积极性,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我们知道,如今的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工程造价的管理需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做保障,只有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不断完善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因此,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急切地需要培养出不仅熟练掌握工程造价业务,而且会利用信息技术的专有人才。
综述全文,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的建设投入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对管理的“瓶颈”进行深化改革,构建人才培训体系,加快培养工程造价建设索需要的人才,建立一支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队伍,才能不断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殷建勇.信息时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
[2]黄琳.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篇5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管理;面向服务架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开放化的、标准化的网络协议被普遍支持,出现了面向服务架构的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许多通讯工程企业为了在市场迅速多得一席之地,大量高精尖的通信技术不断的被开发,这也使得通信工程更加深入化、复杂化。在这种剧烈的竞争背景下,信息系统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综合需求也无法达到企业间的商务协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而新兴的面向服务的架构理论则可以面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面向服务架构的概述
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何让其面向服务构架是现阶段主要研究的内容,而对面向服务构架而言,多数人不清楚其实际的含义,为此下文对其节本概念进行分析。
1.1面向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
面向服务架构英文简称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的重点在于“服务”的概念,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功能单元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1.2面向服务架构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SOA具有业务驱动的特点,业务需求和提供服务是双向互动关系。第二,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是松合的。这就表明,服务请求者不会了解提供者实现的技术细节,即可以在不影响服务使用者的情况下调整修改服务。第三,具有可重用的服务特点。这样的设计特点很大程度上价低了成本。由于可重用服务是采用通用的格式提供重要的业务功能,这也为相关工作人员节约了时间。第四,具有明确定义的接口,SOA中的服务的交互接口必须是被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服务提供者应该使用标准的服务描述语言来定义接口,用于描述服务请求者要求绑定到服务所需要的细节。第五,SOA具有数据量低频率访问的特点。对于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而言,他们的服务提供都是通过函数调用的方式进行的,而SOA系统则是采用自身拥有的大数据量方式一次性进行信息交换。
2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设计
通信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其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建筑施工方等提供较多的便利,下面我们对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将其功能在实际的应用加以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2.1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清楚地了解SOA这一项具体技术的应用,通过与SOA这项技术的结合,我们详细地阐述系统的各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的搭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SOA做为统一的信息基础架构。其次从最初规划设计、建造实施到竣工验收,对于整个项目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企业信息门户、协同办公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手机智能终端六大子系统。最后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紧密无缝的连接,各系统协同工作并分工明细、权责明确。这样不仅有效简化工作流程,使得系统内部信息间的可以进行自动推送,跨部门多岗位合作,还提高通讯工程的整体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秩序化,决策信息化的目的。
2.2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在现代的通信工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为具备先进的企业信息化平台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采用SOA架构体系,搭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要任务,并且借助每一业务与模块间的无缝连接,进而使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并且对以往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2.3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分析
第一,企业信息门户应用到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能够主要实现信息管理工作,将公告通知、待办日程以及日程安排等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点都能够浏览到其所需要的内容,为大家节省了许多的时间。第二,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应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借助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施工任务,同时项目经理在接收任务之后,需要以工程的实际进度要求为依据,安排相应的工程计划实行具体内容。借助信息门户,相关的建设单位便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工程决算以及质量工艺等内容,大大的提高了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可控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先进性,综合性以及灵活可扩展性这系列优点,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其在国内的工程管理软件中的地位比较领先。为了更好的发展通信工程,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且通过引入高端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来不断创新此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栾咏红,吴俊.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信息管理平台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2):157~160.
[2]陈鑫,沈锡城.基于SOA的协同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分析[J].中国水运月刊,2012,12(3):70~71.
[3]张铁峰,吕越颖,吕欣,等.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线损管理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4(22):1~6.
[4]李璟璐.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设计方式分析与研究[J].移动信息,2016(11):9~10.
篇6
[关键词]大型技术系统;知识体系;模块化;建构创新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高速铁路机车、第三代核电站AP1000等大型技术装备,希望通过购买或外包核心部件模块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的方式,自己把握集成创新来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对于通过这种方式,投入巨额资金引进技术设备,最终是否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业界和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这个问题对应重大的理论命题,即什么是模块化、模块化和系统集成的关系如何、是否所有产品包括复杂的大型技术系统都能够被模块化。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已经有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梳理模块化、系统建构和系统集成等相关概念的起源、]变,对于深入辨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大有裨益。
一、从知识分类的视角理解模块化和建构创新
在研究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已有文献当中,知识是最基本的概念工具之一。知识具有哪些根本性质,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这与学者所关心的中心问题和基本假设密切相关。
对技术知识分类最具开创性贡献的是Henderson和Clark等学者。他们指出技术创新不仅有快慢之分,还有性质上的差异,轰轰烈烈的新产品发明固然可能主导产业的发展,但是很多时候看不见的、细微的技术变迁更可能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灾变性的影响。为了将这两种创新从本质上区分开,他们定义了部件知识(componentknowledge)和建构知识(architectureknowledge)。它们区分创新的两个维度是核心概念被强化(或被颠覆)、核心概念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变化(或不变化),这两个维度有时被等同于部件知识变化(或不变化)、建构知识变化(或不变化)。这种“等同于”的理解只有在正确理解部件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成立。部件知识指的是每一核心设计概念以及它们得以实现的方式,核心概念指的是设计原理,它的实现方式是核心部件。核心部件的某些关键尺寸、结构和作用方式直接关系原理的实现,这些都属于部件知识,因为更改它们就等于颠覆核心概念。与此不同,建构知识指的是能够把所有部件整合、连接成一个紧密结合体的方式,它的功能是接口,实际就是一组实现部件有序排列的工艺部件。虽然它们不直接体现原理,但是没有它们原理同样无法实现。可见,改变某些部件的尺寸与作用方式,改变它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接口,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表达方式而在既定方向上强化原有的核心概念,这就是建构创新。与此不同,原理和工艺都不变是渐进创新、改变原理但工艺不变是模块创新(如更换半导体介质但蒙板不变)、原理和工艺都彻底变化是激进创新。
建构创新这一概念的界定,更进一步补充了主导产品周期理论(A-U模型),能够有力地解释新进入者或赶超者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在为者或者说领先者的产品所面临的被颠覆的威胁。但是,Henderson和Clark对于部件知识和建构知识的划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的划分,现实中核心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即建构)两个分类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于绝大多数工业和产品而言,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都很难完全区分开。事实上,几乎所有产品的建构创新与模块创新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存在纯粹的建构创新或纯粹的模块创新(见表1)。
模块化最初是由产品工程师发明的一种设计战略,即为了提中国整理高零部件的通用性以方便大批量生产、提高规模经济,而在零部件之中定义一个标准的接口集合(Prencipe,1997)。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西方工业界就开始尝试通过模块化来改善规模经济,可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模块化才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种技术创新的独特类型,并开始有大量文献探讨模块化的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格局的塑造。但是,随着模块化在若干工业、若干国家的广泛成功,模块化的效应被不断夸大,有一些战略管理和工业经济的学者开始用模块化这个概念来分析组织设计、企业内部关系和知识动态性。他们认为随着产品的模块化,企业组织、战略联盟,甚至是技术知识本身都将被模块化,并认为产品模块化的程度越高,企业组织和技术知识模块化的程度就越高(SanchezandMahoney,1996);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学者质疑这种对模块化概念的盲目推],Brusoni和Prencipe(2001)认为产品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知识模块化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态性,不可能用一种简单的逻辑或趋势解释清楚。他们还指出“企业内部的协调不可能完全被市场契约关系所替代,组织协调、知识积累需要有见地的系统集成商企业有意识地执行”(p181)。有关模块化的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模块化,模块化的范围和程度究竟有多大,模块化与产品、组织、知识、建构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二、模块化与系统建构关系的进一步修正研究
Ulrich(1995)修正了Henderson和Clark提出的建构概念,针对模块化与建构的关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理解。他将产品建构定义成“把产品功能分配到每个物理部件的一种安排”。他认为所有的产品建构一般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功能要素按照一定优先顺序排列;二是执行特定功能的物理部件;三是物理部件接口的规格控制。在Ulrich的分析框架内,“建构”不只是承担管理接口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产品概念与设计原则的一部分,比“模块”的概念高出了一个逻辑层次。Ulrich将建构分成两类:模块化建构与集成建构,前者指的是物理部件和功能要素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某一物理部件很容易被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部件所替代;后者指的是物理部件和功能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十分复杂,经常存在多重嵌套的关系,特定系统与部件之间是相互锁定的关系。Ulrich指出可以根据部件之间接口和界面的性质来区分建构的类型,接口或界面是非耦合的就是模块化建构,接口或界面是耦合的就是集成建构。
在Henderson和Clark、Ulrich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建构的产业理论”的是藤本隆宏(2001)等日本学者。他们进一步用模块化/集成化、开放式/封闭式两组维度研究产品系统的建构特征并区分工业类型(见表2)。他们同样是用接口性质定义概念,模块化(组合式)是“每个部件发挥独立的一种功能,部件标准化,不需要复杂的沟通接口”;集成化(擦合式、统合型)是“部件和技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非一一对应”。作为商务建构的两面战略,模块化和集成能力一定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特定国家、特定企业要相机决策、扬长避短。相对而言,美国企业的模块化战略更为出色,日本企业的集成能力较强。模块化战略指的是针对系统复杂性的来源制定相应的削减复杂度的产品策略。构成要素的数量越多、要素关系种类越多则系统越复杂,可以通过层次性设计或接口的集约化设计来削减复杂度;各成要素间的相互依存性越强则系统越复杂,那么要通过固定化、规范化接口来削减复杂度。将部件、功能与接口关系简单地划分成耦合或非耦合(Ulrich)、开放或不开放、规范或不规范(Fujimoto),这种划分过于机械。在现实中,“完全耦合”(接口不开放、不规范)和“完全不耦合”(接口开放、规范)都不存在,耦合很多时候是一种程度,一种处于完全耦合或完全不耦合的中间状态。因此,其他学者用更加复杂的维度区分了耦合的类型。Orton和WEick(1990)用特殊性/专业化(distinctiveness/specialization)、响应性/集成性(responsiveness/integration)双重维度来区分耦合类型,既不是专业化也没有被集成的部件是非耦合(noncoupled)系统,专业化但没有被集成的部件是“解耦合”或“去耦合”(decoupled)系统,被集成但并非专业化部件的是高度(tightly)耦合系统,既是专业化又被集成的部件是轻度(loosely)耦合系统。部件专业化的程度越低与产品系统耦合的程度就越高,相反,部件集成的程度越高与产品系统耦合的程度就越高。Prencipe等人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业和产品的性质,从产品系统相互依赖(productsystemicinterdependencies)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technologicalimbalances)两个维度出发,进一步解释了不同产品在部件层次的耦合类型以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如表3)。
Ulrich提到的模块化建构,如计算机工业,部件之间的接口和界面不是耦合的,部件分工明确、彼此不相关,主要由市场契约关系来协调。Ulrich提到的集成建构,如电信设备,部件之间的接口和界面是完全耦合或紧密耦合的,部件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经常需要很多部件集成在一起才能够实现一种功能,需要通过大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机制来协调。除此之外,像汽车和硬盘驱动器等产品,虽然部件之间的分工是明确的,但是部件之间接口和界面是轻度耦合的,同样都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机制来协调。产品系统内部各种部件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会使得没有耦合关系的部件产生耦合关系,比如硬盘驱动器工业。不同产品系统内部的相互依赖关系有的可以预见、有的不可预见,越是不可预见部件之间的耦合程度越高,如汽车工业。
通过这种分类,可以发现模块化对于Prencipe等研究系统集成的学者而言,仅仅是不同工业和产品之间不同的耦合程度而已。Brusoni和Prencipe(2001)指出Ulrich定义的只是理论上的概念,“现实中不存在‘全模块’或‘全集成’的建构形式,模块化仅是一种建构程度”(p180)①。他们进一步强调,判断模块化的程度要看是在哪一个产品层次上分析问题。产品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子系统(如控制系统)、次系统(如燃料测量单元)、部件(如阀门)和子部件(如弹簧)”,“模块化只是某一个产品层面的特点或某几个层面的特点而已”(p183)。在哪一个层面或哪几个层面上实施模块化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这种能够控制模块化程度和方式的力量正是模块化能力的来源,它属于系统集成企业。对于PC机等工业,即使产品模块化的程度很高(90%以上的零部件都依赖对外采购),仍然要求系统集成的角色,需要把握总体参数和性能,统一控制采购件的质量。所以,对于任何工业而言都是系统集成商控制模块化而不是模块化控制它们。事实上,模块化包括两种相辅相成的逻辑,一方面是强调部件通用的标准化分工;另一方面是企业之间在知识和组织层面上的协调与互动。虽然专业化分工很容易观察到,但决定模块化成败的根本在于后者。理论上探讨的“物理部件分工和嵌入了部件知识的组织分工是一一对应的”(HendersonandClark,1990)只能解释很少中国整理一部分工业的某些特定产品。对于更多工业、更多产品而言,组织分工的界面不完全对应物理部件的分工,尤其是复杂产品系统很多时候需要灵活分工和较高的互动性。表面上产品的模块化分工越复杂,实际上产品背后的组织能力与技术知识结合就越紧密。因此,Pavitt(1998)判断“脱离系统集成的模块化建构只能协调单个模块内部的变化,不能解决不同模块之间、不同发展速度的协调问题”。
三、实践中不同层次模块化与系统集成的关系
有一种思维定式需要被打破:认为只有某类工业和产品能够模块化,有一类产品和工业永远不会被模块化。事实上,所有产品和工业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都存在模块化和相应的集成问题,模块化工业与集成工业、模块化产品与集成产品、模块化创新与集成创新等等过于机械的二分法是有问题的。
在产品层次,存在完全被模块化的产品(接口和界面全部非耦合),如PC机等等,同种功能、参数的零部件不管是哪个厂家的都完全可以通用,这种模块化显著扩大了主导厂商的安装基础(installedbase),保障了他们的市场份额。这种消费电子类产品,从产品概念和总体设计开始贯彻模块化原则,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集成商不断提高完全开放的通用接口和界面的设计水平,为的是在零部件的通用性、接口的标准化、软硬件的兼容性方面精益求精,这是这类产品优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为了控制和协调模块化的系统集成,不可以被简单地称作模块化工业或模块化创新。与此不同,复杂产品系统的总体设计是为了通过多层次部件实现多层次的功能,除非有必要否则不会刻意追求部件和接口的通用性与兼容性。当然不排除在亚产品层次以下的部件层次,为了追求同类产品部件的规模经济而采取模块化设计,比如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模块化设计等等,这类模块化设计通过同类组件的叠加和并联能够满足更大功能参数的要求,并显著减低一体化设备工艺实现的难度。简言之,主要是为了方便系统设计,其次才是追求规模经济。虽然复杂产品某些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也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但是这种效应不如一般消费品工业那么明显,所以也并非集成商刻意追求的目标。上述两种模块化的性质和方式不一样,前者是把主要功能和实现功能的部件一一对应封装到模块内部,后者是把复杂系统划分成若干组同样复杂的子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是在现有工艺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更高的性能(当然模块使用达到一定数量也会有规模经济)。
在企业层次,Prencipe等学者认为无论产品模块化的程度有多大,组织和知识都不可能被模块化(BrusoniandPrencipe,2001)。表面上看,这种分析“不适合”一类特殊的企业,即没有研发能力的模块代工和来图组装企业,它们的产品、组织、知识乃至市场都可能被模块化。集成商控制了产品研发和整条产业链,对于集成商而言它们的价值只是模块的生产工具而已。但换个角度思考,Prencipe等学者的观点仍然是成立的,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单纯从事模块代工和来图组装的工厂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真正的企业需要有研发能力,并且自己能够控制内部知识的积累。在代工工厂与系统集成商企业之间还有另一类主体,即承担同步研制零部件职能的供应商,它们兼具工厂和企业的双重角色。在它们组织内部产品、知识与人是紧密结合的,有自己的知识积累;但从它们与集成商的关系来看可以被同类企业替代,尤其是当它们只生产单一功能的一种产品的时候,这也是它们经常被归入模块化企业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品和企业层次的模块化并不是无休止的,它们遇到系统集成商企业的组织、知识边界便不得不停止。这也就是说,“模块化”并不是一种神通广大的力量,它也有作用的边界和范围。对系统集成商而言,不仅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与人是紧密耦合的;而且从外部来看,整个企业与它自主研制的产品系统之间也是紧密耦合的,这种企业组织与产品的耦合关系不可能被其它企业替代。总之,模块化分工的趋势指的是功能要素、物理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模块代工企业的产品、活动和市场不断被模块化。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的是,系统集成商、参与模块同步研发的核心供应商,它们的知识、产品和市场却正在被企业“看得见的手”不断地整合,这种趋势与模块化分工的趋势恰好相反。因此可以说,模块化是系统集成商的一种产品设计策略,是一种可以被企业组织控制的商业战略:一种产品可以划分成哪些模块,这些模块将以何种方式分包给哪些企业完全是由系统集成商决定的。而且,不能泛泛而谈系统集成商负责接口、供应商负责模块,事实上模块可以被分成核心模块(关联件)和外包模块两类,接口也可以分成模块内部接口和模块之间接口两类。整个产品(关乎总体参数实现的)最关键的接口不是被封装进核心模块就是由系统集成商直接掌控,它们同直接反映原理的部件一样是系统集成商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作为核心商业机密系统集成商不可能轻易示人。
比如计算机、播放机、彩电等产品,它的核心部件无非就是芯片、显像管、光学元件等等,而且同类规格的产品之间核心元件的通用性极强,它们是这类工业利润的最高端。对于这类产品而言,用什么样的壳体、连线、外饰都是可以的,都不会影响原理和性能的发挥,新进入者在外部接口和外观多样性方面的努力根本无法颠覆主流的在位厂商。符合Henderson和Clark所定义的加强核心概念的建构创新只可能发生在核心元件的内部接口上,但是这些接口逐渐被主导厂商封装到核心模块当中,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了技术“黑箱”、进入壁垒。掌握原理精髓的在位者在专属模块内部不断进行着建构创新,不属于这类核心模块的部件即使全部外包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控制权。这类工业最早迎来了“模块化时代”,表面上看它给新进入者和后进者带来了机遇,可以通过转包模块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向在位者学习的机会,但时至今日世界上也没有一家成功的电子类企业是通过模块化代工成长为标准主导型企业的。
“模块化”的实质不是开放内部建构,让众多分包者分享市场份额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它的实质是把能够决定产品性能的部件和建构封装进若干核心模块中自主研制,将可能间接影响产品性能的部件和建构拆散并分别封装到不同的模块中,再交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在这种市场结构和分工模式下,真正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建构创新(内接口变化)不再是颠覆在位者的力量,而是与模块创新一样成为巩固它们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此外,随着在位者优势的不断巩固,现今的模块已经不是最初定义的只包括一两个部件的简单模块。一方面,电子类产品更新换代十分频繁,需要能够实现复杂功能的更多零件;另一方面,在位者也有能力将越来越多的部件和建构封装到核心模块中。因此,模块创新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原理的颠覆能够导致创新,模块内部建构的多样化、对外接口的标准化同样可以带来竞争优势。在“模块化”的世界里,建构要划分内部还是外部接口,模块化削弱了外部建构反而加强了内部建构,而且模块化能力的不可模仿性也正是得益于在位者丰富的建构经验,建构创新的性质和形式因此发生了改变。对这类工业而言,模块与建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使其相得益彰的只有系统集成知识和能力。
复杂产品工业。这类产品比如机车、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单件小批量,大众消费者无力购买,必须由运营商作为用户参与定制,因此没有任何两台是一模一样的。与消费电子类产品相比,这类工业产品的原理、部中国整理件与建构三者的关系要复杂许多。消费电子类厂商需要直接面对大众用户,它们的产品一般包括主机和零部件两个层次,因为整个行业零部件都已经标准化,所以终端商可以大规模采购零部件,批量组装。但是重大装备要复杂得多,它的产品涉及主机(称为总装)、子系统或亚系统(称为部装)、总成部件、零部件等多个不同的产品层次。一般只有最底层的零部件和配件、辅件才可能与其它工业通用。而且,每个产品层次都有相应的核心概念和设计原理。对最高层次的主机原理而言,这些设备从发明至今鲜有重大变化,比如发电机依旧是切割磁力线发电,变压器依旧用线圈和硅钢等导体等等。但在子系统或亚系统层次,很多系统部件的核心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液压、电控、IT等技术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式操作。由于总成部件与零部件的数量成千上万,所以这个层次产品概念和设计原理的变化就更难以区分。如果依旧用核心概念被加强(或被颠覆),核心概念的表达方式变化(或没变化)来区分创新类型,既难于操作,说服力也有限。
值得强调的是,时至今日,重大设备类产品对模块化依旧不敏感或者说依旧无法模块化。首先,这类设备属于小批量定制产品,不可能依靠模块化带来的生产规模来提高竞争优势。其次,这类设备无论是部件还是主机原理被颠覆,都必然导致所有建构的相应变化,因为所有关键部件都同时兼具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双重角色。简言之,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的简单二分法对复杂产品并不适用。不是说复杂产品不包含部件知识与建构知识,而是说刻意地区分这两类知识以及建构创新与模块创新对于分析这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和组织特征并没有实际意义。有关复杂产品系统与一般消费品差异的更详细的比较分析参见Hobday的研究成果(见表4)。
综合以上研究,通常复杂产品工业都有两层紧密耦合的体系,第一层是在产品层面各类物理部件与功能要素的高度耦合(thecomponent-functioncouple);第二层是在企业层面整个产品系统与企业组织活动的完全耦合(theproduct-activitycouple),即产品、知识与组织在持续]进的动态过程中密切匹配。
四、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对于模块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目前仍存较大争议,本文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概念]变的过程,对国外有关工业系统知识体系与耦合特征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这一领域的研究尽管理论推]很充分,但是实证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欧美学者和亚洲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方向出现了较明显的分野,这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国家产业技术实践密不可分。未来,中国的产业实践有望进一步弥补目前研究的实证缺憾。
其次,不同产业和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原来定义的简单产品也开始强调系统控制的重要意义,复杂产品某些部件也被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与系统集成的关系、范围需要不断的修正与完善。近年来,这一领域的跟踪研究较少,而且深入分析动态]变机理的更少。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人力资源;特点;管理;对策
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是我国人口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通过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优势,正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历史性课题。
1 建筑施工类企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1.1 人员构成复杂
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实践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拥有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价值目标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1.2 员工流动性较大。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以工程项目。其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有较高的流动性强。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建设者的身份,依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化其组织管理机构来适应地域情况、规模大小等的变化。其生命周期仅限在这个项目,当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机构有开始了新的调整。这些都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和布局分散性的特点。
1.3 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获取不便
目前,很多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及国内甚至发展到国外。同时,许多的工程项目地处边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传递很不方便,这些原因造成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不便,使信息的获取呈现明显滞后,给科学地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带来一定难度。
2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问题
2.1 企业人事制度滞后于企业发展步伐。
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明显;人才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职工常年流动施工不能按时休假,夫妻常年两地分居的不人性化;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有降低趋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到位等。
2.2 企业文化感召力不足。
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2.3 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重使用轻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满足证书而忽略培训效果考核,重经验轻潜力,影响企业新员工的士气及企业归属感,缺少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良好的机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及开发,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3 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为施工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而体系的核心核心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与水平的高低。只有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例如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力资源的资料,然后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培用和成长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人才资源,企业对人力资源部员工进行培训或引进经验丰富的人事工作员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做好实质性的工作。
3.2 完善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全方位地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激励手段主要是与薪酬挂钩。从目前来看,这种激励手段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日渐发展的当代,青年人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对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是否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在激励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时,应加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更加注重社会、集体的认同感。因此,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向应转向提高的员工的忠诚度和提高员工自身价值上来。让员工在参与企业管理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公,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激励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减少员工离职率,将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更好的稳定人才队伍。
3.3 塑造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特色文化。
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颓废的、消极的企业氛围,以及低俗的文化很难让优秀员工产生认同感,继而影响员工绩效。
3.4 着眼长远做好员工职业规划。
员工是企业的根本,随着企业的发展职业生涯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加强员工培训,既为自己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例如国内某大型施工企业在企业里挑选出若干名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技术员到某名牌高校进行外语、国际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一年后,这批人员不但熟悉了国际工程惯例及相关国际工程管理知识,而且一次性全部通过WSK考试,企业也为自己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和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有效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加强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2006
[2]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2002
篇8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管理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的市政设施、燃气热力、供水节水、园林和环卫等行业,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用性、公益性、垄断性、投资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
1.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1市场化的目标。实现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就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向市场化进程,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
1.2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设部于2002年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经营、作业市场、准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地的企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市政行业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转换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市政公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部于2004年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它明确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涉及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明确了特许经营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招标投标、中期评估、监督检查、临时接管、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
2.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关系到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维护公众利益。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招标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
2.1特许经营的核心和实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并以协议的方式,界定政府与被授予经营权的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但可以利用民资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分担一些本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及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改善政府形象,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实施特许经营的实质意义在于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弥补市场的“无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2.2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根据特许经营权取得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投资和经营的双重责任和风险;二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仅承担经营风险。
第一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和经营的责任及风险均由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特许经营权取得人负责与投资相关的资金筹集,从政府或直接从最终用户取得经营收入。较为典型的是BTO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适应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我市利用BTO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亿元,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
第二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投资的资金由政府负责、政府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政府将特定的市政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委托给特许权取得人进行经营,特许权取得人获取的管理费或直接从最终用户收取费用。
篇9
“90后”特征之六:喜欢学习同时负担较重
2005年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93.3%喜欢上学,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其中,又有93.3%的少年儿童喜欢到学校去上学,90.8%对课堂内容感兴趣。199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75.2%上课时不和别人说与课堂无关的话,89.5%上课时不看课外书,87.9%上这门课时不做其他门课的作业,92.4%上课时不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相比之下,“90后”学生的课堂兴趣在不断增加,课堂表现也有所进步。其中,78.4%的少年儿童课堂表现积极,59.7%在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发言。
另外,57.4%的少年儿童希望将来具有博士研究生的学历,16.5%希望自己将来具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90后”对高中或中专、技校、职中学历的期望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对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期望上升了16.5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周末,各年级少年儿童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现象均超过一半。
调查还显示:与1999年的调查对象相比,“90后”自主安排时间的量更少,自主性减弱。
另外,很多中小学生都没有达到睡眠时间标准。其中,在学习日有45.7%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标准(9小时),与1999年(46.9%)基本持平。在休息日,有30.3%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标准。
本次调查还发现,与过去相比,少年儿童能够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自主安排时间方面,2005年少年儿童除了在3个小时以上的休闲时间段与1999年持平、1分钟~30分钟时间段有所增长外,其余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近年来,虽然减负的呼声强烈,孩子们特别渴望能够自主休闲,但现状却不容乐观。来自学校的课业负担、来自父母为孩子安排的学习及特长培训等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主休闲。本次调查发现:当被问到“你认为哪些事情应该由自己来作最终的决定”时,有33.2%的少年儿童认为应该由自己来“安排业余生活”,排在“安排学习”、“与谁交朋友”、“报考学校”之后,列在13个选项中的第4位。
在闲暇活动内容上,少年儿童比较被动。1999年,在“上一个休息日”排在前5位的主要时间分配分别是“做家庭作业”(84.1%,平均89.7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84.5%,平均55.0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39.8%,平均48.1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85.2%,平均38.5分钟)、“参加特长培训”(47.8%,平均32.1分钟)。2005年,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做家庭作业”(95.3%,平均140.7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7%,平均105.6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79.4%,平均103.0分钟)、“做家务”(81.9%,平均77.3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79.9%,平均67.4分钟)。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孩子们在休息日里,最主要的3项活动内容是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电影录像、和小伙伴玩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3项内容所消耗的时间在本次调查中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在平日的课余时间里,孩子们的时间分配也多集中在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电影录像、和小伙伴玩耍3项上。1999年排在前5位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做家庭作业”(89.7%,平均57.9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6%,平均37.2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84.1%,平均33.3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87.0%,平均26.5分钟)、“参加特长培训”(75.4%,平均19.6分钟)。2005年排在前5位的时间分配分别是“做家庭作业”(97.3%,平均98.9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76.0%,平均67.6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6%,平均62.8分钟)、“家务劳动”(75.8%,平均57.2分钟)、“体育锻炼”(75.9%,平均47.6分钟)。可见,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平时,孩子们课余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是最长的。
启示:减轻课业负担仍然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使命。显而易见,新课改以来,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年儿童课堂学习的幸福感,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依然沉重并有所增加等问题不容忽视。学习负担重,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增效减负仍然是艰巨的工程。只有靠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有效作业”。
“90后”特征之七:主动使用媒介同时容易失控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在媒介接触的方式和时间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媒介的选择看,少年儿童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是电视,其次是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少年儿童用于不同媒介的时间有较大变化,用于阅读书报的时间整体上有所减少,而用于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则增幅较大。
看电视几乎成为大多数少年儿童每天的“必修课”。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平均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周末或节假日看电视的时间更长,平均超过100分钟。
从阅读课外书的数量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少年儿童总体上阅读课外书平均大约25本。其中城市少年儿童平均阅读课外书35.7本,农村则是20.2本。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上一年平均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大约为24.1本;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平均阅读的数量大约为32.9本;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上一年平均阅读数量大约为20.1本。可见,城市少年儿童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总体上要多于农村少年儿童,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最多。
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看,本次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7.8分钟,双休日约为63.4分钟。从城乡对比看,城市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51.4分钟,双休日约为75.3分钟,而农村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4.9分钟,双休日约为63.3分钟。可见,城市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量要多于农村少年儿童。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9.1分钟,双休日约为69.1分钟;小学四到六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间约为53.1分钟,双休日约为72.8分钟;初中一到三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
间约为39.5分钟,双休日约为61.1分钟。可见,小学中高年级的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是最多的。
少年儿童的家庭电脑和个人电脑拥有率有显著增长。2005年的调查显示:25.6%的少年儿童家中拥有电脑,其中城市少年儿童达到50.4%,农村少年儿童达到12.8%。相比之下,1999年只有8.4%的少年儿童家中拥有电脑(其中城市20.0%,农村4.6%)。需要提及的是,有10.5%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拥有电脑(城市21.2%,农村5.0%)。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迅速,少年儿童接触电脑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
本次调查显示:73.2%的少年儿童使用过电脑(其中,城市87.0%,农村66.1%),35.5%的少年儿童上过网。在使用过电脑的少年儿童中,上过网的达到52.5%(城市68.4%,农村41.4%)。可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在少年儿童中已经比较普遍,尤其在城市。调查还显示:“玩网络游戏”是少年儿童最经常的网络行为,其中有19.2%的少年儿童经常玩网络游戏,有27.7%有时玩网络游戏。
启示:应将媒介素养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范畴。当代少年儿童身处丰富多样的媒介传播环境中。这既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应增强少年儿童对媒介传播识别与分析的能力,以使他们在接受信息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介获取有益、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如何运用媒介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如何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行使批评的权利等,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建议将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范畴,提高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学会防范、抵制媒介的消极因素,提高科学使用媒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90后”特征之八:亲子关系缓和同时沟通不畅
研究发现:在“90后”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由高高在上的家长逐渐变为与孩子平起平坐的朋友。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5%),46.7%的少年儿童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2%),这两个比例均有较大幅度增长。“90后”更多地将父母视为自己的好朋友,这说明成人的权威地位进一步动摇。
这种情况与少年儿童在信息时代的优势地位相关。调查表明:在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介的使用技术上,少年儿童的掌握能力要远远超出他们的长辈。数据显示:使用过电脑的少年儿童的比例比父母的比例高出26.6个百分点。在使用电脑方面,有70.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少”;有61.5%表示,“自己经常或有时教给父母一些新知识”,只有20.1%的孩子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多”。
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不仅涉及知识技能,也包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勇于张扬自我、较强的规则意识、积极的生活态度、乐于接受新事物等,都会对成年世界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90后”普遍承载着父母较高的学业期望。调查发现:超过90%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的高达70.3%。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差异显著。前者希望孩子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有94.5%,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达77.1%,分别比后者高出4.3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
在2005年的调查中,让少年儿童分别选出父亲和母亲最关心自己的3个方面的问题,结果发现:父母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亲88.2%,母亲78.7%),而对孩子的心理、情绪、性格、爱好等的关注则非常不够。甚至有将近一半(45.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经常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认为父母有时这样做的也有23.0%。这表明,在父母的教育观念中,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学业期望,会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困扰、问题行为等心理问题。
今天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在2005年的调查中,“经常”和父母说心里话的孩子仅有27.7%,比1999年的39.9%下降了12个百分点;同时,仅有不到一半(44.6%)的孩子表示,“父母经常了解我最需要什么”。这一倾向值得关注。
2005年的调查还显示:父母的过分关心、过高期望,导致少年儿童不愿与他们沟通;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亲子交流成了一种奢侈,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导致话不投机;知识观念、爱好兴趣的差异,导致亲子沟通障碍重重……亲子沟通不畅,极易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甚至恶化。
启示:让学校成为促进亲子沟通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理解、尊重与信任,当父母与子女情感沟通的基石出现裂痕时,学校无疑是帮助父母与子女跨越沟通障碍的理想桥梁。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创造多种有效的方法促进亲子沟通,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90后”特征之九:亲近教师同时对教师要求较高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为较为平等与民主的关系。一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满意与欣赏上。有88.7%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会“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二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真情与关爱上。有88.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三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尊重上。有84.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提示和鼓励”;有90.9%的人认为,教师“从来不”和“很少”挖苦、嘲笑学生。四是体现在课堂外师生之间的互动上。1999年的调查显示,有29.0%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老师;2005年为32.5%。另外,本次调查还显示:有89.1%的少年儿童非常珍惜老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有58.3%的少年儿童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与教师关系和谐。
“90后”对教师的平等行为评价较高。他们认为教师“从来不”和“很少”有下列行为:要求或暗示学生送礼(91.5%),挖苦、嘲笑学生(90.9%),不喜欢经济条件差的学生(90.2%),不喜欢相貌不好的学生(90.1%)。“90后”对教师民主行为的评价也比较高。多数少年儿童认为,教师能够“有时”或“经常”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88.7%),关心有困难的学生(88.3%),主动向学生认错(77.9%)。
篇10
观类型而导致地域自身景观特征的丧失或异化,创造属于本地域的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将地域特征进行艺术再现并运用到功能性景观空间的设计中。通过提取项目的五大特点,即浪漫、开敞、共享、个性及生态,创造属于极具普湾新区地域特征的多元功能园林景观空间。
关键词:地域特征;多元功能空间;本土、乡土;专属性景观;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Dalian Cape bay new Shenhai Expressway east of the coastal landscape zone (Project one) engineering design, the author realizes that the landscape creation must strengthen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avoid blindly copying the other natur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concept type that cause loss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features or alienation, create the geographical specificity of local or native landscape, reproduc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rtily and use the functional landscape space to design. Through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action project: romantic, open, sharing, individuality and ecology, creat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space belonged to Pu Bay New Area geographical features.
Keywords: Geographical Features, Multi-functional Space, Local、 Native, Specificity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1.1 区域、区位分析
“普湾新区”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于辽东半岛西侧,北纬39.23°,东经121.58°。属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无严寒之冬,无酷暑之夏,却又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摄氏8.4-9.4度,年平均降水量635-920.8毫米,年无霜期174-188天,日照平均每天7小时。
普湾新区为滨海区域,拥有浓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古称“沓氏县”,旧称“新金县”,是辽南历史悠久的古城。又因出土千年古莲子,得名“莲城”,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有辽南民歌、普兰店鼓乐、清泉寺庙会等。其中清泉寺是佛、道、儒三教并存。
1.2 现状分析
1.2.1 场地现状
本案位于普湾新区内湾核心区的滨水景观带,位于沈大高速以东,环绕渤海湾,总长度约为10公里,分为三部分,北岸沈大高速至十四号桥底,约2.4公里;南岸鞍子河入海口桥南至十六号桥底,约5.6公里;南岸十四号桥底至南22号路与零号路交汇处,约1.3公里。总面积约为139.5公顷。
1.2.2 自然植被资源
基地为滨海区域,具有明显的盐碱特征,周边原生山林植被资源丰富,以黑松、栎树、刺槐等植物为主,水生植被主要有:芦苇、碱蓬等。
1.2.3 海洋生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80多种的海洋鱼类以及多种海洋生物。海洋鱼类主要有小黄鱼、带鱼、墨鱼等。
1.2.4 鸟类资源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吸引来大量的候鸟作为迁徙驿站。主要包括黑领噪鹛、金翅雀、黑枕黄鹂、雀鹰等。
1.2.5 景观风貌现状
自然风貌格局为 “山、海、湾、林、田”等自然特征,景观设计应延续自然风貌特征,创造属于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
“山、海、湾、林”为普湾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海湾”这一独有的自然要素成为本案差异性景观的重要体现。
横纵交错的“海参田”,也充分强调了本区域自然景观的个性,成为展现本案地域特征的主要设计素材。
依据以上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应依托城市自然风貌特征,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属于普湾新区独有的滨海景观空间。
2 设计理念、目标及原则
2.1 设计理念
海浪定格 多元体验
海浪定格:湾区平缓的沙滩,凝聚成隽美的瞬间,形成对滨海生活的定格。
多元体验: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创造多元的“3e”国际性滨海景观空间。
Easeful(舒适的):打造时尚、现代、浪漫的舒适生活及活力商业的开放式共享港湾。
Fashion, vitalit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enjoy life open harbor
Ecological(生态的):创造人类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生、共娱、共栖的和谐生态景观空间。
Feel the romantic atmosphere of the harbour
Educational|(有教育意义的):强调文化性、知识性的人文环境营造,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文脉。
Major lines, large opening sequence landscape, space, color rhythm using
2.2 设计目标
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以共生的生态理论为基本,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以标识性建筑、主题性景观和特色项目为核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海空间[1]。
2.3 设计原则
2.3.1 前瞻性原则
依据普湾新区的总体规划,结合本案周边用地性质,路网关系,地貌形态,轴线特征等规划未来公园的功能性。
本案湾区特点及周边用地属性与悉尼湾极其相似,结合长远规划及周边用地性质确定了公园属性。在居住区相对密集区域、教育组团及滨海商务区营建海洋公园、航海科技公园和商务公园。
2.3.2 统一性原则
(1)平面海浪定格
在海洋文化定格了本案岸边公园的同时,也必然在整体湾区公园定格;在大空间形成浪漫统一风格的同时,一切景观要素也必然在海洋文化下展演。
(2)桥体的“海洋”定格
区内人行桥及区外车行桥统一考虑,均采取“海洋文化”元素设计。
(3)公园的整体统一性
在分隔桥涵时,要考虑到桥涵下公园的连贯性及海洋文化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