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机行业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机行业发展报告

篇1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站是自治区农牧业厅具有农业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之一,执法工作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在上半年的工作中,一、维护了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合法权益。今年春季,通辽市扎鲁特旗农技推广中心职工来电话反映,扎旗行政为了开展文明达标活动,拟将旗农技推广中心大楼由旗武装部占用,我们得知此情况后,立即进行了解核实,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扎旗政府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是严重违反“农技推广法”的违法行为,侵害了扎旗农技推广的利益,必须予以制止。在我们的干预下,扎旗政府和农业局取消了占用计划,制止了一起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了扎旗农技推广中心的合法权益。二、在行政执行证件的管理使用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去年秋季,安排有关执法人员参加了农牧业厅统一组织的培训学习,在考试合格的基础上,于今年换领了新的执法证件,没有出现乱发证件、不规范使用的现象,维护了执法证件的严肃性。

二、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区的农技推广工作中,还存在很多违法现象,主要是侵占、挪用农技推广项目经费,侵占农技推广部门房舍,安排非专业人员进乡镇站工作甚至担任乡镇农技站领导等等,违法人员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部门领导或乡镇领导,他们的法制意识十分淡薄,经常是知法犯法。例如,农技推广项目经费被主管部门侵占、挪用,被领导管理的农技推广部门是“儿子的钱老子花,儿子有苦不敢言!”,即不敢反对,又不敢向上级部门反映,更不可能去执法!同样,非专业人员担任乡镇农技站领导,一般职工不敢反映,也不愿反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去得罪人,诸此种种,受损的只能是当地的农技推广事业。

另外,由于领导不重视、缺乏经费等原因,农技推广执法单位没有下基层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对违法行为没能及时认真进行查处,工作中有缺位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领导的法制意识,不能知法犯法,也不能知法不执法,执法工作既不能错位、越位,更不能缺位,出现执法盲区。二是理顺农业执法管理体制,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直管理。三是在刑法上设立侵占、挪用专项经费罪,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篇2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2006~2010年,中央财政对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接近1.88万亿元。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也是巩固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形势的关键一年。纵横合力EZcapitol平台监测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业上市企业超过54家,2010年上市及投融资的资产总值达203.4亿元,同比增长218%,农业资本的投融资达到了空前的火热。

2011年5月11日,“第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投融资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拓宽绿色融资通道”为主论题,全景展望中国现代农业金融事业的发展,重点关注相关政策的扶持,集中探讨农业投融资市场发展的前景,分析研究现代农业产业投融资的最优商业模式,并分享了农业企业的成功融资案例。

农业投资前景广阔

纵横合力的数据库平台分析师王沛在论坛上解读了一份农业投资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农业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了200%;截至2011年4月30日,投资额已经超过2010年,投资前景非常广阔。其中,种植业占有较大份额。

在政策方面,过去7年,我国农业取得了持续增长,农产品价格保持比CPI高大约1倍。2011年,我国CPI平均增长4.4%,其中农业价格涨了10.1%。“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农业发展投入,财政支出主要向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农民补贴等倾斜。从国际上看,农业补贴成为国际惯例,以日本为例,其农业补贴已经超过了50%。

从行业细分看,种植业占较大比重。目前我国种植业已经局域化,水稻集中于长江中下游西南和东南;小麦主要在环淮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济南;玉米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作物中,北方以甜菜为主,南方以甘蔗为主。从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来看,苹果利润率最高,达到50%以上;粮食一般是30%;棉花和糖的波动比较大,在2008年曾出现亏损,2009~2010年逐渐提高,平均达到30%以上。

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在2008~2009年比较稳定,2010年则大幅度增长,这也与国内PE和VC的投资金额非常符合。

从上市公司股本看,种植业上市公司比较多,但平均股本比较小,一般也就4亿元左右,其中北大荒最高,股本为17.7亿股。农业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普遍比较弱,其流动比和速动比大约在1%~1.6%之间,产权比为1.21左右,净利润在10%左右。

农药行业也是农业产业链中重要一环。国际上农药企业垄断非常高,排名前6位的企业占了市场销售额的80%,大约310亿美元。中国的农药产量2010年达到250万吨,占到全球产量一半以上,其中100万吨用于出口。在国内,农药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前10家公司销售额占市场23%左右。尽管发展不是很规范,但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上市公司IPO主打“环保牌”是潮流所趋。

畜牧业的发展机会主要在于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和消费升级。目前我国社会处在恩格尔系数的第二阶段,即以动物性食品增长为主的时期。城市人口年均消费动物性食品40公斤,农村大约是20~30公斤,5年内,年均消费会达到65公斤,也就是说,每年有10%的增长空间。据此可以推算出,饲料行业将会出现每年20%的增幅。食品深加工行业的增长空间也比较大。

养殖业在农业链条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但价格增长非常快,已经接近饱和。其中鱼类占50%,贝类占23%,虾蟹占10%。

在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王沛指出,未来我国农业投资机会主要有3点:

首先是农机。农机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目前我国有3家农机类上市公司,经营情况都非常好。

其次是特色有机行业,以及环保农业市场的开发。有机食品在超市的价格是普通食品的50%以上。而从特种养殖来说,现在的机会非常多,有很多投资点,比如药用农产品等。

最后是农业的经营整合。这个整合包括农户生产整合、产品加工整合、渠道销售整合等几个方面。大部分中小农户所获得的利润率非常小,如果被大企业整合成为一个销售链条,既能保证利润和竞争优势,还可以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

CFO保障投资效益

美国泰山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泰山公司”)成立于1997年,至今该公司有30%在资金投向农业。过去两年,泰山公司从龙头企业入手,对中国农业企业进行了梳理并规划,将农业产业链分成几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种植、中间环节流通和物流领域、农业加工、食品和快消领域。该公司为农业企业定出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限额,而除农业以外,其他行业投资规模通常会达到3000~4000万美元以上。其中国区联席主管邵楠解释说:“农业项目,特别是中国的农业项目,普遍规模比较小,在企业成长的早期,它们更需要资本的支持。”

邵楠说,农业投资的空间非常大,但“活并不好干”,其难点主要有以下6点:

第一,农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集约化程度不够,直接后果是播种、施肥、滴灌等无法规模化,对行业发展形成束缚。同时,有关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很难获得。在农业企业,地头交易、现金交易非常普遍,想要企业提供准确的销售额和利润额都非常困难。

第二,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尽管农业是第一产业,但在沪深两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农业上市公司只有50多家。

第三,缺乏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很多农业企业从“夫妻店”起家,仅购买生产资料一项就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原始积累过程很艰难,没什么历史盈余,不可能花很多钱品聘请市场化的管理团队。

第四,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

第五,公司治理不完善,容易形成诚信“陷阱”。通常投资者对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运作模式非常熟悉,但这些人并不熟悉土地和农村的人际关系模式。“投资农业企业,交朋友为上”,这是邵楠的肺腑之言。

第六,高运营风险。除了人们通常能想到的商品价格、天气、动植物疾病、现金流等,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运营风险,就是劳动力风险。在农业领域,劳动力缺乏的情况比其他行业更为严重,新一代的农民已经不甘心被束缚在土地上,大量涌向城市,因此,农业产业链中的种植环节就出现了瓶颈。

综合以上观点,邵楠认为,在投资农业企业过程中,引入职业经理人,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也需要更加慎重。

篇3

目前,安徽茶园面积超过12万hm2,茶叶总产量超过8万t,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分别位居全国产茶省份的第6位、第7位和第3位,2011年产值突破30亿元,“茶产业振兴工程”已列入安徽农业十二五规划。目前,安徽拥有初精制茶厂7000多个,各类茶叶机械11.1万台套,茶叶交易市场700多个,茶叶合作组织200多家[1],改变了过去农村制茶手工状况,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制茶。

从2005年开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名优茶叶加工机械实施地方财政补贴政策,茶机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如黄山市名优茶机械总量已达5.1万台,名优茶机械加工已达85%以上。另外六安、宣城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分别达到70%和65%,仅2010、2012年两年,全省各地购置更新先进适用的茶机2万余台,茶叶产业蓬勃发展,为茶农增收、地方农业经济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安徽省茶机企业现状如下:

(1)推广鉴定制度是保证企业生产水平、购机补贴机具质量的关键环节,我站从20世纪90年代年起,我站就开展了茶叶机械的检验和鉴定工作,并在全国鉴定品目、人力资源、检验水平走在前列,已核发了数百个推广鉴定证书,影响力逐年提高。近几年,茶叶机械企业已在安徽省内办理农机推广鉴定证的情况是:2003年,1家1个型号;2004年,2家2个型号;2005年,6家6个型号;2006年,9家11个型号;2007年,7家15种;2008年,15家46个型号;2009年,19家84个型号;2010年,18家75个型号;2011年20家78个型号(见图1)。近几年来,企业通过择优汰劣,调整产品结构,布局基本完善合理,能满足省内外市场供给。

(2)从分布区域来看,我省茶机企业相对集中在黄山、宣城、安庆、六安4市,均为我省主要产茶区,形成了皖南、皖东南、皖西三大板块。各地企业依托惠农政策,加强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整体行业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最新取得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目录资格企业13家,这也是我省茶机行业的骨干,入选品目147个,茶叶理条机和烘干机各占34.7%,茶叶杀青机和茶叶揉捻机占16.9%和9%[2]。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传统的茶叶初加工机械外,涌现出一批电热连续式、程控连续式、连续式网带茶叶烘干机、电热连续式茶叶理条机等具有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上目录企业省外市场拓展需求明显。安徽省茶机企业入选2012-2014部目录一览见表1。

(3)据安徽省2010年、2011年2年农机补贴数据分析,我省现有茶机制造企业36家,从茶机生产企业生产产品来看,茶叶机械由于存在品种多、参数变化范围广,系列化强等特点。各企业均生产多种系列茶叶加工设备,黄山白云、宣城三九、宣城华阳、宣城绿源分列前4位,各地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约占40%。省内企业连续两年占据补贴总额首位,市场占有率优势明显。传统强省浙江茶机在安徽市场份额近一步缩小,全国最大的茶机企业浙江上洋2011年较2010年下降1位,排名第3[3]。2010-2011年安徽省茶叶机械购置补贴情况一览见表2。

(4)各生产企业加强固定资产投入,更新配备茶机生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与茶叶接触部件材质多选用食品级安全卫生材料,除部分铸造件、标准件须外协外购外,能独立加工完成整个工序。如宣城三九,从大山里起步,历经出山、租厂、购地、建新厂区,发展成有资产总额1000万元,占地面积15000m2标准化厂房,并于2010年和安徽农业大学联合组建“安徽农业大学茶叶机械研究所”和“产学研实践基地”。我省目前茶机产品配置日趋合理,零部件档次提高,外观美观实用,并研制一批如加长理条、山林特产烘干、网带烘干等新型名优小型茶机,在用户定位、经济适用、售后服务等方面与浙江企业抗衡,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新路。

揉捻机、理条机加工对茶叶中铜、铅的影响

茶叶加工过程是茶叶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在揉捻和理条过程。笔者选取了我省部分企业有代表性的茶叶揉捻机、茶叶理条机作为分析对象,在茶叶加工前后共抽26个茶叶样品进行比对检验,样品送至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安徽),对每个样品均做了水分、铜、铅的测定并出具检验报告,力求以数据分析探讨不同材质对茶叶中铜、铅增加量的影响,为企业选用新型、安全卫士的加工材料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1茶叶揉捻机

揉捻机与茶叶接触材料材质多选用普通钢板和铜、铝、不锈钢等材料,揉捻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桶内茶叶受到揉捅盖的压力、揉盘的反作用力、棱骨的揉搓力以及揉桶的侧压力使茶叶部分叶细胞破碎,致使部分重金属微量进入茶叶中[4]。揉捻工序加工过程时间长、力度大,不同材质的揉捻机对茶叶中铜、铅的含量有不同的影响。目前,我省生产的揉捻机型号有25、30、35、45、55、65型,与茶叶接触的材质为大多为铜桶、铝盖、铜盘、铜棱骨。揉盘木板选料各不相同,主要有不锈钢或铜、杈木和枫木并经沸水处理定型的木盘。主要产地为黄山市,本次共选取3个县4个企业5种型号茶叶揉捻机,均为企业主导品种。其中6CR-30有2台,6CR-45有3台。采取集中测试的方式抽取茶叶样品10种,主要零部件材质详见表3。茶叶揉捻机加工前后茶叶中含水分、铜对比详见表4。由表4可知,(1)国家标准对铅的限值为≤5mg/kg,由于检验机构对铅的方法检出最低限值为0.1mg/kg,样品中铅的含量小于0.1mg/kg,检验结果均为“未检出”。因此,显示选取的茶叶揉捻机对茶叶中铅含量的变化量轻微。(2)所做5组样机的检验结果,茶叶揉捻机对茶叶中铜的含量有较大影响,除一组样品由于数据异常予以剔除,一组无变化外,其余3组含铜增加量分别为57.6%,34.5%,76.4%。平均为56.2%,茶叶加工后含铜量分别是22.105mg/kg、20.805mg/kg、28.467mg/kg、14.126mg/kg,均小于原先国家标准60mg/kg(国际限量,我国现已取消)。由于本次抽取的样机均为新机,相对于在用茶机应能反映揉捻机对茶叶含铜增加量的最大量。因此,茶叶揉捻机虽然能增加茶叶中的含铜量,但增加量不影响茶叶的卫生指标,也不会对饮用者的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黄山祁门D企业生产的6CR-45型揉捻机因采用较先进的换代材质不锈钢揉桶和揉盘代替传统的铸铜件,结果显示:铜含量无变化,加上维护保养和机械磨损等其他因素,使用效果大大提高。(4)茶叶揉捻工序因使茶叶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进行加工,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变化。(5)揉捻时间和加压方式我们采用统一要求,揉捻时间25min,加压方式采用轻-重-轻方式,实际生产时,由于鲜叶嫩度各不相同,不同的揉捻时间和加压方式对铜、铅含量的变化应有不同程度微量影响。

2茶叶理条机

茶叶理条机是我省茶叶机械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机型,热源有木炭、煤、柴和电热等多种类型,热源对U型炒叶锅加热,加工叶被不断炒制,在适宜的温度下,完成杀青和理条工序。锅槽多以薄钢板或不锈钢冲压而成,作业部位为高温部件。我们共选取黄山市(2台)、宣城市(7台)、安庆市(2台)3市11台样机做实地检验,抽取茶叶样品16种样品(宣城市集中检查,茶叶加工前鲜叶充分匀堆抽取一种)。(1)茶叶产地对茶叶中的铜含量略有影响,平均后我省黄山市休宁县、宣城市宣州区、安庆岳西县三地的鲜叶含铜量分别是:15.216mg/kg、13.372mg/kg、11.687mg/kg。(2)茶叶理条机对茶叶中铜的含量基本无影响,除一组样品数据含铜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2.321~18.220mg/kg,仍然大大小于原先国家标准规定的60mg/kg。(3)由于检验机构对铅的方法检出限值为0.1mg/kg,所抽取11台样机中,由于样品中铅的含量小于0.1mg/kg,加工前样品均未检出,加工后铅检出有3台,分别达到0.368mg/kg、0.134mg/kg、1.247mg/kg,均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5mg/kg。因此,茶叶理条机轻微影响茶叶中铅含量的变化。

茶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通过多项支农惠农等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不断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和补贴范围,并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省茶叶机械制造业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科研、生产、开发体系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稳步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山区农机部门从机具选型、购机、装机到使用,开展了一条龙的技术服务,做到了让农民愿买会用,真正促进了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茶叶加工设备急需更新改造

茶机行业应很抓机遇,顺势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已也由单机向成套、由简易向高档、由小型向大型发展,落后的半机械化的加工机具逐步被淘汰。20世纪90年代推广的小型作坊式名优茶加工机械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是茶叶加工复式化机械设备,如:茶叶杀青工序已普遍使用连续滚筒杀青机;理条工序使用连续理条机;链板式连续烘干机代替原来的手拉百页式烘干机等新型名优茶加工机械。茶叶加工装备结构正在优化调整,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省大宗茶加工设备更新改造滞后。初制茶厂量多、面广、分散、弱小,技改落后,多数企业很难按照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操作,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品质的提升。据了解,2000-2005年期间购置的设备占总量的40%左右,而这部分设备已陆续进入报废和更新期,安全生产隐患较大。我省茶机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开发市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依托科研部门,开发出具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品[5]。

2茶园机械化管理、茶叶深加工技术发展缓慢

茶叶的卫生安全体现在全过程,减少人工的直接接触对防范茶叶二次污染有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农户都向我们表达了对茶园管理机械化的渴望,但由于目前该类产品市场定价较高(仅采茶机进口机型8000元~10000元,国产机型6000元左右)。我省目前尚无专业生产茶园管理机械的厂家,建议有实力的茶机企业将目光瞄准这块市场,发展茶园耕作、施肥、植保、修剪、采摘等机械。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产品的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目前茶叶加工机械制造企业也未涉及,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以成熟的销售渠道占据这块市场份额。

3茶叶机械技术标准制、修定工作滞后

目前我国茶机产品的行业标准部分是20世纪90年布实施的,行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产品标准一直滞后。各企业生产的茶机零部件不能通用,阻碍了制茶机械的连续化、自动化、通用化的发展要求。2008,中国农机院牵头修订的JB/T9814-2007《茶叶揉捻机》,JB/T6674-2007《茶叶烘干机》JB/T8575-2007《茶叶炒干机》等系列标准正式实施,部分条款不适应产品具体要求或存在瑕疵(如茶叶杀青机千瓦小时生产率、烘干机单位有效干燥面积生产率等),已不符合当今茶机行业的发展,如今市场保有量很大的茶叶理条机至今还无行业标准,茶机标准严重滞后。建议茶机企业,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取得行业话语权。

4茶叶机械向加工清洁化、装备配套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鼓励茶机企业使用先进的微波、气热、远红外杀青、干燥等环保加工设备,并配置必要的吸尘装置和洁净卫生制茶器具。选用清洁、高效能源,逐步降低煤、柴在制茶中的使用面和使用量,积极推广液化气、柴油、电、沼气等清洁化能源[6]。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采用食品级接触材料和输送带,减少烟、尘、油等带来的污染。

篇4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竣工验收程序,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依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对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等进行的全面审查和总结。

第三条凡农业部审批的部分或全部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含国债资金)新建、改建、扩建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须按本规定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国家对有关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地方及农业部直属直供垦区承担的项目,按以下分工分别组织验收:

(一)中央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项目,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牵头组织竣工验收。

(二)中央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下、600万元以上(含600万元)的项目,由农业部行业司局牵头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三)中央投资规模在6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验收结果以计字号文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及行业司局。

第五条农业部直属单位承担的项目,按以下分工分别组织验收:

(一)直属单位承担的行业基本建设项目(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乡镇企业等行业项目),中央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由发展计划司组织验收;中央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由相应行业司局组织验收;中央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下的,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上一级计划主管部门。

(二)直属单位承担的本单位基础设施项目(不含行业发展项目),中央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组织竣工验收;中央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下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第三章竣工验收条件和内容

第六条申请竣工验收的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计划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系统整理所有技术文件材料并分类立卷,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齐全、完整。包括:项目审批文件和年度投资计划文件,设计(含工艺、设备技术)、施工、监理文件,招投标、合同管理文件,基建财务档案(含账册、凭证、报表等),工程总结文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证书,工程竣工图;

(三)土建工程质量经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四)主要工艺设备及配套设施能够按批复的设计要求运行,并达到项目设计目标;

(五)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经相关部门审查合格;

(六)工程项目或各单项工程已经建设单位初验合格;

(七)编制了竣工决算,并经有资质的中介审计机构或由当地审计机关审计。必要时竣工决算审计由项目验收组织单位委托中介审计机构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第七条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总体完成情况。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建设工期等是否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建成。

(二)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投资、财务管理的规定。包括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时间、实际落实情况,资金支出及分项支出范畴及结构情况,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专账独立核算、入账手续及凭证完整性、支出结构合理性等),材料、仪器、设备购置款项使用及其它各项支出的合理性。

(三)项目变更情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四)施工和设备到位情况。各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验收合格纪录。包括建筑施工合格率和优良率,仪器、设备安装及调试情况,生产性项目是否经过试产运行,有无试运转及试生产的考核、记录,是否编制各专业竣工图。

(五)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设施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是否合格,建筑抗震设防是否符合规定。

(六)投产或者投入使用准备情况。组织机构、岗位人员培训、物资准备、外部协作条件是否落实。

(七)竣工决算情况。是否按要求编制了竣工决算,出具了合格的审计报告。

(八)档案资料情况。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竣工文件、监理文件及各项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准确,是否按规定归档。

(九)项目管理情况及其他需要验收的内容。

第四章竣工验收程序与组织

第八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之前,先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及使用等有关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前由施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整理好文件、技术资料,向建设单位提出交工报告。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初验。初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报请竣工验收。

第九条初验合格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根据验收权限组织项目竣工验收或审核后以“计”字号文转报农业部有关司局申请竣工验收。

第十条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依照竣工验收条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并附初步验收结论意见、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规范、完整、真实,装订成册。

第十一条竣工验收的组织

(一)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行业司局和发展计划司,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在收到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对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在60日内组织竣工验收。

(二)竣工验收要组成验收组。验收组由验收组织单位、相关部门及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基建财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含5人)单数,其中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验收组可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分成工程、投资、工艺、财会等验收小组,分别对相关内容进行验收。

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配合验收工作。

(三)验收组要听取各有关单位的项目建设工作报告,查阅工程档案、财务账目及其它相关资料,实地查验建设情况,充分研究讨论,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

第十二条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对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填写竣工验收表。

竣工验收报告由以下主要内容组成:项目概况,资金到位、使用及财务管理情况,土建及田间工程情况,仪器设备购置情况,制度建设、操作规程及档案情况,项目实施与运行情况,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条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表由竣工验收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签字,报送项目验收组织单位。

农业部行业司局或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须将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表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并输入农业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四条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验收组织单位核发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由验收组织单位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验收要求的,由验收组织单位将验收情况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按照《农业部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统一管理并发放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发放竣工验收合格证书须具备验收组织单位报送的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表、竣工验收合格证书申领文件。

第十五条中央投资低于50万元的项目,竣工验收组织部门可以视情况简化验收程序,但须将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表报农业部备案。

第五章附则

篇5

车船零部件行业是我市机电系统特色产业,占全系统产销2/3以上,效益一直很好,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去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嘎然停顿,我市车船零部件行业产销也呈逐月下降态势,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效益下滑,资金紧缺。这一轮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现状如何,进一步如何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机电工业协会通过走访、座谈及书面征求意见,对这一产业发展态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这一产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基础并未改变,国家去年年底以来密集出台的调整、振兴汽车、船舶产业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步发挥作用。省内汽车工业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利用这一时机发展产业集群,积极调整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在新一轮产业启步中,实现高增长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业发展基础情况

**现有车船零部件企业50余户,其中7户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余户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xx年安徽省政府确认**市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定atg活塞环公司、百协精密锻造公司、金光机械股份公司等为基地首批骨干企业。20xx年,**进一步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现有产品品种200余类,按系统分类有:

汽车发动机关键零件:活塞环、缸套、压铸活塞、钢质模锻活塞、内燃机凸轮轴、活塞销。

发动机进排系统:气门座圈、气门导管、气门。

转向系统:转向节、叉车转向桥、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悬架系统:汽车钢板弹簧、稳定杆、纽杆、汽车减振器。

传动系统:变速箱齿轮轴、精锻齿轮。

电源系统:蓄电池、电源设备。

中速船用柴油机。

围绕省内汽车配套,近年企业数、产品类别呈迅速放大之势,象油箱、仪表、座椅、随车工具、车内饰件及各种橡塑件、冲压件等,产品类别丰富。20xx年即有8户车船零部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50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接近35亿元,利税超6亿元。20xx年效益虽下滑,但销售收入同比仍保持增长。

产品在进入领域有一定竞争力。产品结构上、活塞环、缸套、活塞、凸轮轴、转向节等都是关键零部件,有较高技术含量,汽(摩托)车活塞环,多(单)缸凸轮轴、气门座圈、叉车转向桥等产品,在国内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如活塞环占有率45%、凸轮轴占有率35%、叉车转向桥占有率50%以上。

从产业发展看,目前具备以下优势:

1、区位优势。**的地理位置,南北适中,位于北京至九龙,上海到成都中国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叉区域,国内生产汽车排名前20位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市周边范围内。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江西昌河工业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江淮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富康及东风汽车公司,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的公司基本在**方圆300-500公里范围内。其中:江淮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与其距离均在200公里半径内。

2、产业基础优势。**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从农机配件逐步发展而来,企业在长久的坚持中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在专业生产中形成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人才、技术储备。

**汽车零部件主体是内燃机零部件。内燃机配套广泛,产品既为汽车配套,也为摩托车、农用车和船舶、工程机械配套,因此内燃机零部件从深度上说具有多层次,从广度上说具有国内国际配套和售后市场,量大面广,适宜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市场回旋余地很大,企业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技术上合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合肥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的研究在业界具有重要地位。事实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也一直注重与国内一些著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合作,技术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资源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人的聪慧灵敏,善于学习和创造精神。**市平均每年为全国各名牌大学培养输送万名以上的大学本科学生,这些人才成就学业后,随时可以为**的建设效力。**技工资源丰富,人员素质高。近年不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高级技能人才可保证企业发展需要。

汽车零部件既是劳动密集型也是技术密集性产业,较高的人员素质、较合理的劳动力价格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对于沿海地区和发达的大城市,**的自然资源已形成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

4、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车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在开发区专辟了5.2平方公里建立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枞阳、岳西、桐城等也都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专门园区,促进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还注重发挥行政优势,邀请汽车界领导、专家及汽车集团老总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建立 战略联盟关系。

二、行业发展空间状况

1、安徽汽车工业崛起将有利于零部件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

《十一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将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作为一个重点,特别是汽车购置税、燃油税政策调整后,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我省汽车工业很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市场回升迅速,占有率逐步提高,随着汽车下乡等政策进一步发力,相信安徽汽车工业将会有更好的前景。省委、省政府重视奇端、江淮这两大自主品牌的发展,着力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汽车安徽。一是大力扶持奇端、江淮扩大规模。江淮集团从商用车领域进入商务车、suv,又切入轿车,今年三月已实现月销乘用车万台以上水平。奇瑞轿车在业内已形成一定的势力,目前登陆资本市场也是一切就绪。这些都为江淮、奇端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促进整车配套和产业集聚,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合肥、芜湖两市都雄心勃勃地表示在20xx年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到300亿元。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合肥已超过100家,集聚芜湖在400家左右。三是产业技术市场的完善。为修补自主创新中汽车电子产品的短板,20xx年,由奇端公司、江淮公司、中电集团38所、合肥工业大学、省汽车工业协会等签约成立安徽汽车电子联盟,目标是推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共同研发、生产和经营汽车工业最急需的关键电子系统和部件。可以预见,在政府推动下,随安徽汽车工业的崛起,省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在集群效应下走上良性循环道路,相关技术、信息服务、产业配套、物流等都会得到较好改善。

2、安徽汽车产业崛起将进一步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汽车企业为了发展混流装配、柔性生产,零部件短物流、准时化的要求更加严格,模块化供货配套是一种趋势。江淮、奇端的发展其意义一在本省,二在自主品牌。本土零部件进入自主品牌配套,相对进入外资品牌障碍要小,而就地配套的需要将有利于本省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处于芜湖、合肥之间,如同时为两户企业配套,**是理想的选择地。江淮、奇端的发展有利于我市相关园区吸引更多江浙零部件企业落户。

3、船舶工业高增长将促进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

近年,中国船舶工业迅猛发展,**船用柴油机公司抓住机遇,引进技术开发中速柴油机,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亮点,企业产销连年成倍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合同交货期已排到20xx年。计划20xx年生产800台,销售收入将达18亿元。船用柴油机的发展显示了船用配套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船用柴油机本身的配套产业潜力,我市在船用零部件产业上大有文章可做。

4、产业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我市车船零部件产业未来几年的压力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芜湖、合肥汽车零部件的强势发展,有可能边缘我市多年形成的影响力。两市除具有就近配套优势外,还具有更多的科教资源,产业园区上,都有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还有信息产业部设立的全国首个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合肥则在长丰设立岗集汽车配件工业园,引进与江淮配套的江浙企业。二是大量引进投资者,部分产品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本地企业将面临江浙企业低成本的挑战。三是地区产业环境优势不突出,招商引资引力不足。亟需发展产业集聚,加强技术、信息、资金等现代制造服务业平台建设。

三、加快发展**车船零部件产业的建议

1、把握省内汽车企业整合机遇,积极参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组

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奇瑞进行区域性重组,奇瑞、江淮整合的呼声很高。江淮汽车公司董事长左延安认为整合可从制造资源、配套资源合作开始。整车企业在产品平台、发动机、零部件采购方面发展合作也是当前国际汽车工业合作的新潮流。奇瑞、江淮很可能先从零部件采购平台开始合作。对此,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早作谋划,以应对由此带来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重组局面。从产业集聚上看,我市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距奇瑞、江淮总装线都在百公里左右,是零部件企业比较理想的集聚地。政府应重视这一工业园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全市资源的汇聚。借此扩大我市汽车零部件在省内配套的份额,尤其是扩大奇瑞汽车的配套品种。

2、把握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发展电动车配套产业

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安达尔电动车发展,零部件配套应紧紧跟上。一是围绕安达尔电动车配套,在望江县周边发展电动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二是大力支持迅启蓄电池公司的发展,以蓄电池为重点,发展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延伸电动车产业链。

3、强化园区功能平台建设,创造集聚引力

相关工业园以特定目标客户或产品集聚,建设相对应的功能平台,如枞阳突出省内汽车厂配套为重点,市开发区发挥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公司龙头作用,以内燃机配套为重点,建设与之配套的销售、物流、技术开发、信息等功能平台,为园区企业服务,增强园区企业竞争力。

4、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利用环新集团合资平台,引进新的投资,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围绕内燃机动力系统,进一步发展高端产品,扩大品种,并逐步向模块化供货发展;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进入国际汽车集团采购配套系统。二是有征对性地引进江浙为省内汽车配套的企业,加快我市零部件产业集聚的步伐。三是重点吸引现代制造服务企业进园区,建设园区产业服务平台。

篇6

作为我国节能减排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十项推广应用技术之一的独立供电系统―离网型风力发电行业在2008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广大农、牧、渔民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迫切要求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除满足生活用电外,还要求解决生产用电,大幅度增加了用电需求。由于国内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国外分布式发电应用不断增加,我国城市、农村的公路照明用的风光互补独立用电的路灯系统的迅猛发展,对小型风力发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2008年离网型风力发电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产量、产值、利税、出口、创汇均达到历年最好水平,行业形势很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 行业现状

1 开发、研制,生产单位

到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发、研制、生产的单位达74家,其中生产主机厂36家。配套企业2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10家。

中科恒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红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远东博力风能设备有限公司、内蒙呼市博洋可再生能源公司、青岛风王风力发电机有限公司、江苏南通紫琅风力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宁津华亚工业有限公司、青岛安华新源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东龙电子电器科技中心、包头市天龙永磁电机厂、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青岛安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华鹰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瑞安市海力特风力发电机厂、上海跃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主要科研单位有: 沈阳工大风能所、汕头大学能源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中科院电工所、山东昌邑富奥风能研究所、江苏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河南鹤壁市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农机院新能源研究所等。

2 机型、品种、产量,产值、利税。

目前我国生产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共有19个品种,单机容量分别为: 100w、150w、200w、300w、400w、500w、600w、1kw、2kw、3kw、4kW、5kw、10kw、15kw、20kw、25kW、30kw、50kw、100kw。年生产能力达10万台,2008年34个生产单位共生产100KW以下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78411台,总装机容量72825KW,总产值达51890.1万元,利税9948.54万元。年产量千台以上的企业有:扬州神州、湖南中科恒源、宁波风神、广州红鹰、北京远东博力、南京东龙、内蒙古隆信博、呼市博洋、山东宁津华亚、上海致远、上海跃风、江苏南通紫琅、青岛安华新能源开发、包头天隆电机、宁夏风霸、青岛安华新源风电设备等。

据协会秘书处历年统计,从1983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生产厂家累计生产各种离网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达508712台。年产量、总产量、生产能力、出口均列世界之首(分年产量详见下表)。

3 出口创汇及出口国家和地区

据19个主要出口生产企业统计,2008年出口100KW以下中小型风力发电组共39387台,比2007年增长197.5%。创汇4447.66万美元,近10年累计出口量达到89113台,2008年出口到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

韩国、印度、朝鲜、蒙古、泰国、菲律宾、印尼、台 湾 、新加波、越南、 哈萨克斯坦 、日本、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香港、马来西亚、叙利亚、法国、英国、俄罗斯、荷兰、、爱尔兰、丹麦、西班牙、比利时、瑞典、德国、意大利、波兰、苏格兰、希腊、芬兰、克罗地亚、美国、加拿大、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米尼加、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利亚、肯尼亚、几内亚。

出口大户有:扬州神州、广州红鹰、湖南中科恒源、宁波风神、北京远东博力、青岛安华风电设备、浙江华鹰、青岛安华开发、山东宁津华亚、上海致远、上海跃风、瑞安海力特等。

三 行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1 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传统用户、服务对象仍为有风无电或缺电地区的广大农、牧、渔民为主。内蒙古是我国推广应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最早、最好、最多的地区,2008年销售范围出现两个亮点: 一是国内城乡公路独立供电风电和风光互补路灯快速发展,急需百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二是国外分布式发电推广应用,急需千瓦级风力发电机组。

应用范围: 内陆湖泊、近海养殖、高速公路监测、海上交通管理、航标灯、气象站、电视差转台、微波通讯基地(联通、移动)等单位需求增加,此外,路灯、草坪灯、公园、别墅等作为一种景观开始安装应用小风机。据悉,移动通讯边远基站,原来采用光电或柴油发电,由于光电价格较高,柴油不断涨价。移动通讯的电源开发商已开始采用风力发电或风光互补发电给移动通讯基站供电,但对机组技术指标要求很高。国外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千瓦级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2008年出口的千瓦级以上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大部分为分布式供电商购买。国内主要大中城市都开始在远离电源点的高速公路和市郊公路上安装示范性独立供电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光互补发电路灯,既能照明,给城镇和农村带来光明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 千瓦机组容量逐年增加

2008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仍以200W、300W、500W为主,但单机1KW以上的机组增加较快,产量达19139台,机组总容量为65435KW,占年总容量的89.8%,平均每台机组容量为3.42KW,说明用户用电量逐步增加,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渔民要求购买功率大的机组,除满足生活用电外,同样还需要解决部份生产用电,联通、网通、移动通讯基站,国内外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边防哨所及出口等用电单位也需要功率较大的机组。

3 国际市场形势很好,出口大幅增加

2008年19个企业出口各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共39387台,机组容量51517.9kW,产品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6个国家与地区。是小风机出口外贸最好的一年。

4 “风光互补供电”仍是今后独立供电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单一的户用风力发电机组供电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用电需求。若无风,也就无电(电瓶充电只能用3~5天),电器设备无法使用。对于已经用上了电器设备的农、牧、渔民深感不便,为了确保正常不间断用电,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方式。利用当地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发电,我国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小,晚上太阳落山以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形成空气对流而产生风能,风力很大。这样当白天风小时,太阳电池可以发电,晚上没有太阳有风时,风力发电机组发电,这就起到了“互补”的作用。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可以保护蓄电池,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当几天没有风时,风电不能供给,蓄电池亏电。此时太阳电池发电,使蓄电池不会因亏电(过放)而损坏,延长其寿命。总之,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是今后相当时期内独立供电的发展趋势。

5 机组质量和可靠性,急待提高

近期,国内外用户对机组除外观,设计匹配合理外,对机组的寿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逆变控制器和蓄电池,由于寿命短,质量差,用户反应强烈,因此企业除保证自制件质量外,对逆变控制器要求具有完善的超压、过荷、短路,过热等保护性能,同时要有相应的仪表显示,要有报警系统及泄荷装置,根据用户需求,输出波形要求正弦波。对蓄电池要求采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开式铅酸蓄电池将逐步淘汰,尽管机组价格会相应增加,只要质量好大多数用户还能接受。现在不少生产厂家认识到,只有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下功夫,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四 问题与建议

1 政府主管部门和农业部要加强对小风电行业的指导和支持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力等清洁能源。小型风力发电产业为农村能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几年,在农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农业部科教司在2002年和2003年实施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项目”工程。同时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因地制宜,在西部沿海内陆湖泊选择部分示范点,推广应用小型风力发电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农牧渔民生活用电,促进产业发展。

2 对推广应用、购买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用户要有补贴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条件不够好,大量城市务工人员返乡,收入减少,“家电下乡”没有电是不行的。建议在西部边远地区,“小风电”下乡也应列入国家支农项目之一,同样给予优惠补贴。这样做必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企业、用户都会满意。据调查,欧美各国对购买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用户,政府均有补贴。

3 建立农业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中心

由于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国内外对小风电需求大幅度增加,近两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生产单位增加到36家,机组从100W到100kW共19个品种,有部分产品没有按照行业标准生产,也未经过国家认可的测试单位进行检测,自行出厂销售,为保障广大农牧渔民的切身利益,维护用户权益,建议农业部在国家质检总局审批认可的内蒙国家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现有基础上,投入经费补充必要的检测设备,选定野外测试风场,成立“农业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中心”,并对现有主要厂家的风机产品进行一次检测,并颁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产品不予推广应用。

4 建立和完善小型风力发电机农业行业的标准体系

标准是行业管理和发展的衡量准则,检测是行业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实施手段,检测中心是行业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实施机构。我国的小风机农业行业的标准,农业部科教司和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早就制定了,农村可再生能源行业标准体系,包括小型风力发电机门类标准。并已制定出3个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有关标准和规范,建议尽快补充完善,适合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发展的农业行业标准,并逐步贯彻执行。

5 生产企业应加强自律,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加强售后服务,满足国内外需求

目前我国生产离网型中小风力发电机组企业近40家,但产品质量相差很大。少数企业不具备生产条件,赶时髦,仓促上马,机组不按国家标准生产,没有通过野外中间运行实验考核。没有国家认可的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销售国内外的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因质量问题发生投诉纠纷,也时有发生。规范调整现有企业,势在必行。

6 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国际上对离网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需求量逐年增加。2007~2008两年共出口各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58984台。出口到46个国家与地区,主要是出口到欧美国家,用于分布式供电系统。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企业也正在我国寻求合作伙伴建厂,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出口形势继续看好。

篇7

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大宗商品供需变化剧烈,价格高位波动。一季度,主要经济体部分经济指标好转,需求转旺,大宗商品价格强力上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PCPI)3月份达到年内高点。二季度,欧债危机恶化,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6月份PCPI价格指数跌至年内低点。三季度,极端天气导致粮价飙升,主要经济体相继实施新一轮刺激政策,市场预期转好,避险资金入市,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升。四季度,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气候好转等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2013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趋向疲软。3月份PCPI价格指数比1月下跌2.2%,比上年同期下跌9.1%。4月份,在全球经济增长不佳、市场风险偏好降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大宗商品价格连续暴挫。4月19日,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比年初下跌16.7%,原油价格下跌4.1%;伦敦铜、锡、铅、镍期货价格下跌10%以上;芝加哥玉米、小麦期货价格下跌9%左右。

2012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的三个新动向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国际粮价飙升。因美国等主产区旱情严重,2012年7月中下旬国际粮价大幅上涨,芝加哥玉米、大豆、小麦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此后,随着气候好转,产量增加,价格有所回落。二是能源格局渐变。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近海油气田开采力度,成功开发页岩气,可再生能源供应增加,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逐步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国际油气市场格局发生新变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作用弱化,中国、印度话语权有望增强。三是金属库存高企。受补库存和投融资需求增加影响,有色金属库存高企。2012年12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存达520万吨,创历史纪录;中国保税区铜库存达100万吨,接近全年进口量的30%。

二、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当前,影响国际商品市场的因素众多,供需与预期、长期与短期、实体经济与货币因素相互交织。展望2013年,商品市场总体需求偏弱,价格上行动力不强,若无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价格将大致在目前水平徘徊震荡。

(一)全球经济弱势增长对国际商品价格支撑力度不足

今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积极迹象增多,美国房地产市场稳步回暖,欧洲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日本主要先行指标回升向好,都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一定支撑。但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显脆弱,发达国家债务高企,自主增长动力不强,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凸显,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低增长、高风险的态势难有根本改变,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总体低迷,投机炒作空间不大。

(二)大宗商品整体供应充足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抑制

近年来,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大宗商品领域投资旺盛,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产能迅速扩大,部分商品供应过剩,短期内难有改观。摩根士丹利预计,2013年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将增长9.1%,供应过剩。国际铜研究小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铜精矿产能将增长5%,导致10—45万吨的过剩产能。

(三)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对国际商品价格存在较大影响

主要生产国、出口国及消费国的国内政策调整都会对相关商品的供需和价格产生影响,如粮食出口国的出口禁令、国内保护价等政策将助推粮价上涨,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生产和出口国实施各种资源税、碳税、出口税等将抬高矿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此外,技术进步在提高大宗商品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部分大宗商品的可替代性,使得不可采、不经济的资源具备了开采条件,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在世界各国普遍货币宽松情况下,流动性泛滥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性影响可能会继续显现,但不少专家指出量化宽松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已有所弱化。同时,美元走势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2013年主要商品市场前景

粮农产品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大幅波动均与主产国气候变化关系密切。2012年6—7月,因主产区遭遇严重干旱,国际粮价暴涨,肉、奶、油等其他农产品价格随之上涨。后因收成好于预期,市场回归平稳,价格大幅回落并趋于稳定。由于高价格刺激耕种面积增加,良好天气使单产水平恢复正常,2013年粮食产量有望比上年大幅增长。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计,2013/14年度世界小麦产量将达6.56亿吨,比上年增长4%,是有史以来第二高产量。南美玉米长势良好,北半球玉米播种面积预计将大幅增加,有助于全球玉米增产,2013/14年度玉米产量将增至8.8亿吨。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从上年的4.65亿吨增加到4.66亿吨,将连续四年刷新历史记录。需求方面,小麦的饲料消费大幅减少,而代之以粗粮;粗粮的饲料消费增长明显,但以生物能源为代表的工业需求显著下降,例如玉米的燃料乙醇需求预计减少3.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2012—2013年全球粮食储备增加了7%。总体来看,预计2013年全球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价格走势平稳,但天气仍然是影响农产品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原油 2013年以来,原油价格波动剧烈。2月初,受中美制造业回暖、中东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冲高至9个月高点,西德克萨斯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达97.35美元/桶和118.75美元/桶。4月中旬,受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西德克萨斯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跌破87美元/桶和98美元/桶,为9个月来新低。总体而言,全球原油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上行压力不大。需求方面,国际能源署(IEA)3月份再度下调世界原油需求预期,预计2013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为9060万桶。供应方面,OPEC 3月份日产量下滑至2983万桶,为2011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但其他原油生产国供应增长潜力较大,美国近海石油开采及页岩气开发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美国可能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俄罗斯也加快了对西伯利亚的非常规原油开采。2013年非OPEC产油国的日产量有望达到5450万桶。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库存较高,需求不振。4月初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达到57万吨,为2003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因下游需求萎缩,铝多年来供大于求,201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铝库存增长5.3%至532万吨,刷新交易所库存最高纪录。国际铝协会(IAI)预测,随着海湾地区、俄罗斯等炼厂产能持续快速增长,今明两年全球铝产能将分别扩大5.5%和3.7%,在需求没有明显好转情况下,铝库存将继续增加。但各品种有色金属价格表现分化明显,铜价因其较强金融属性将保持坚挺,长期趋于上涨;铝因库存压力较大,除非汽车工业强势复苏,价格走势将趋于疲弱;铅、锡因需求旺盛,加之供应受限,有望保持相对强势。

钢铁 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12年全球粗钢产量达15.48亿吨,同比增长1.2%,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和北美地区增产较多,欧盟27国和南美地区产量下降。由于需求低迷,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整体震荡下跌。2013年4月初,英国CRU钢铁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0.4%,其中扁平材和长材分别下跌9.8%和11.4%。2012年,铁矿石价格在经历前三季度大幅下挫后,受季节性补库存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开始大幅上涨,至年底涨幅达40%以上。近年来,国际主要矿企加大投资规模,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改变了全球铁矿石供需关系,预计2013年全球铁矿石市场将供大于求,价格不可能再延续连年上涨之势。

石化 2012年,世界乙烯产能继续缓慢增长,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区域特征明显,欧洲石化业仍显颓势,中东得益于优质低价原料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受需求驱动产能快速扩张。美国页岩气产量高速增长降低了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强了石化产业竞争力,目前美国基础化工行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3%,主要石化生产商开始投资扩建,未来几年出口能力将稳步提高。

机电产品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带动下,设备投资增加,高新技术更多应用于装备工业,国际机床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特别是亚洲和美洲地区。2012年,德国机床总产值129.7亿欧元,同比增长9%,出口95亿欧元,增长20%,创历史最高纪录。大部分国家农业机械市场向好,全球农机总产值增至约1100亿美元,随着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提升需求,农机市场有望保持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

受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201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2687亿美元,下降11%。今后可再生能源市场空间广阔,但政策调整仍将是影响需求的最大因素。德国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有望达到35%。美国联邦政府对风电生产的税收优惠措施能否持续将使风电行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欧洲削减优惠补贴,太阳能发展受到影响。全球范围看,2013—2014年太阳能需求将持续增加,南非、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将有所扩大。总体而言,全球太阳能产能过剩局面有望改善,产业整合将逐步深化,产品价格在经历大幅下跌后渐趋稳定。

2012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低迷,预计2013年将再现增长。据有关市场调查机构预计,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市场受到手机和平板电脑冲击,2013年PC出货量将下降1.3%至3.458亿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增长49%和27%,达1.9亿台和9.2亿件。2012年世界电视机出货量减少4%以上,预计2013年需求量大致持平,但大尺寸显示屏、先进显示技术和3D电视继续增长,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可望增长6%至2.16亿台。电子终端产品销售萎缩导致201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业收入下降2.3%,但在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及新一代计算平台等消费电子产品热销驱动下,预计201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业收入将增长6.4%,达到3223亿美元。

全球汽车市场依然没有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霾,2012年全球汽车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30%以上。另据LMC?Automotive公司估算,2012年全球轻型车销量约8092万辆,预计2013年全年销量8273万辆,增长2.2%。分国别市场看,美国市场受政府财政支持、保护政策及厂商创新等因素推动,销量将连续四年增长,欧洲汽车市场仍将惨淡,新兴市场将维持较强增长势头。

篇8

关键词:低碳;产业结构;河南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93-03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要求是改变原有的高能耗、高消耗发展模式,走低能耗、低消耗道路。河南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全省年能耗总量近1.9亿吨标准煤,而其中92.6%为原煤,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省。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若不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协调问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将受到严重阻碍,人民生活将难以得到提升,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因此走低碳发展之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河南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近年来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区,作为依托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而建成的大型煤炭、火电基地和中国重要的有色、化工、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滞重特征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至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56.9∶28.6,其中工业中煤炭、化工、有色、钢铁、电力等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60%。河南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1.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第一产业来看,在GDP的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但低于中部六省除山西外的其他省份,农业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从第二产业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份,说明河南近年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阶段特征显著。但是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工业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比较低。从第三产业来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也远低于中部其他省份,反映了河南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的现状,如果与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差距更大。

2.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构成仍然偏重于农业,2008年农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6.97 %,林牧副渔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而农业也偏重于传统种植业,新型高效农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内部层次不高。2008年,河南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中位于前五位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均为传统产业,按规模以上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9%,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2008年,河南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这五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达60%以上;而代表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河南服务业的19.5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占11 %。

二、低碳经济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对河南省现有产业结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更加紧迫和显著。

1.工业内部结构偏重,依靠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河南省正处于由新兴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阶段,但工业经济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及初加工等产业占较大比重,确立的工业主导产业中有色冶金、钢铁、化工等均为高耗能产业,同时高碳产业水泥产能规模大。2000―2009年,河南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2008年,河南省单位GDP能耗为1.219吨标煤/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079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是国内先进水平如上海、广东等省市的3倍以上。这种严重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产业结构,不仅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供给也将难以为继,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河南“高碳”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河南省多数产品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明显。河南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铅产量占全国35%左右,水泥、甲醇、合成氨、氯碱、氮肥、纯碱、硫酸、电石等生产规模在全国居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发电装机居全国第六位,拥有年产钢1 000万吨的产能。但随着外需萎缩,结构调整显得十分急迫。转变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3.工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制约更加显现。河南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高耗能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大。工业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缺乏科研实力强的研究机构,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品的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不强,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工业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打造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是一个重大课题。

4.现代服务业发展迫在眉睫。河南省第三产业占比不高,2008年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28.6%,为近六年的最低值。从本质上说,低碳经济不排斥工业化,它是一个涉及多层面的产业体系,其中提高低耗能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一个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途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支撑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5.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亟须改变。河南省农业地位突出,但仍以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例如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达600万吨,化肥施用强度为全国最大,达835千克/公顷等等。用低碳经济的要求来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改变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农业是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要把打造低碳产业作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保证GDP稳步增长的同时,降低GDP的碳强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缓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工业经济中着力提高低碳产业比重

1.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继续加大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力度。以产业集聚区、“双百”重点企业为载体,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和建设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财政、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方面向低碳型工业倾斜,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电力、水泥、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存量调整,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着力提升重点企业现代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增值能力,集中支持整机成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率先突破,提高汽车规模化生产水平和零部件集聚配套能力。加快发展高精有色合金及深加工、高强优质钢和高端化工产品,提高产业链中高端产品比重。切实加强原料基地、优势品牌建设,提高冷链食品、基地型深加工食品的竞争力。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省产业布局优化。

2.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积极培育战略先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及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低碳产业领域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推动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型电池、创新药物、非金属功能材料、软件及外包服务等产业化,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选择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

3.加大高碳产业内部结构调整。(1)电力行业。坚持上大压小,鼓励单机10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的集中供热机组建设;鼓励开发应用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等洁净煤发电技术,支持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采用流化床锅炉利用煤矸石或劣质煤发电,加快发电机组脱硫和综合利用机组节能改造。(2)化工行业。逐步改善产品结构中基础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的局面,形成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三个产业较为均衡、高端石化产品比重较高的化工产业体系。坚持产业链式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合理循环和梯级使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有色金属行业。进一步延伸产品链条,推动产业整合,集约化发展氧化铝,提高电解铝生产集中度,大力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优化铅锌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合金化。全面提升钼钨冶炼和深加工能力。规模化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精密铜管等高技术产品。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废旧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4)钢铁行业。明确产品工艺和技术突破路径,推动产品向“高、精、专、深、特”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发展钢铁深加工,限制发展产能过剩产品,形成高、特、专、精、深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5)建材行业。坚持总量控制、上大关小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日产8 000吨以上生产线。支持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渣、污泥和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做好余热利用和粉尘收集。

(二)在农业生产中着力发展低碳农业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向高效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型生态农业,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进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变,走绿色化、生态化农业的发展之路。

坚持优质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集中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旱作农业、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实行“种、养、加、销”四业配套,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五节约”高效农业。通过发展节约高效农业,提高其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和规模。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降水利用率。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全面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推广新型植保器械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节能增效农机设备、技术,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

积极推进秸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和低碳化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为重点,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新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资源的深度利用。围绕畜禽粪便的资源化,以实施沼气工程和生产有机肥为重点,推进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

(三)服务业中着力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河南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河南省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依赖。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信息、科技、文化、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促进服务业向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清洁交通运输体系为主,推进交通运输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推广应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交通运输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枢纽集疏运配套,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集约利用交通资源。研制和推广应用新型清洁交通运输工具,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销售,大力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支持运输、仓储、邮政、货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改造,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全面实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及一批重大物流工程,做优做强冷链物流,做大粮食、医药、煤炭、钢铁、邮政、快递等行业物流等。

(四)强力推进新能源发展

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煤炭替代燃料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鼓励发展煤炭气化,加快建设义马煤气二期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制气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加快建设陕西榆林至濮阳天然气管线、“川气入豫”主干线及支线工程;以焦作、平顶山、周口、许昌等矿区为重点,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积极发展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加快燃煤小火电机组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鼓励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排放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发西北部太行山区、西南部秦岭大别山区等区域风能资源。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鼓励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

参考文献:

[1] 河南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王军.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J].学术月刊,2008,(12):5-13.

[4] 孟赤兵.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0).

篇9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开展以来,信息产业局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紧扣“践行科学发展观,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主题,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找准问题为重点,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周密计划,有力有序推进。

一、通过学习、调研、讨论,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识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效果。市委召开动员大会后,我局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部署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参加中心组和支部组织的学习交流讨论活动各2次。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聆听专家辅导讲座等,班子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紧迫性和自觉性。二是锁定年度工作目标,突出实践特色展开调研工作。局党组根据局年度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等课题,以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重点,决定将“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确定为调研课题的实践载体,先后3次带领机关赴泰兴、靖江、姜堰、高港等地调研;同时广泛征求意见,找准存在问题。先后2次召集四市两区重点软件企业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和建议。向各地、各相关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函80余份,梳理收集有一定价值的建议意见5条。在此基础上,局领导班子形成了《加大应用改造力度,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三是围绕载体,紧扣主题,着力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局党组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推动思想大解放,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的主题,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推进发展为突破口,以寻找差距、激发活力、推动落实为抓手,紧密结合全市信息产业工作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着重就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开展“坚定信心促发展、抢抓机遇保增长,确保我市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局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党员干部上下互动,同台交流思想,共同研讨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党员干部在事关信息产业发展工作要不要促进科学发展、能不能促进科学发展、怎样促进科学发展以及如何促进自身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局党组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同全年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调研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推动工作的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正确处理、统筹兼顾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坚持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作早酝酿、早启动。局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想点子出思路,既抓实际工作,又抓学习实践,既承办调研课题,又撰写学习体会,带动和影响了广大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确保了中心工作和学习调研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时间、内容、质量、人员的落实。

在深入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三点共识:

一是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思想解放和思想统一。

二是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信息产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以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破除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束缚,在全省和全国的大视野中考量**信息产业发展,以“敢”的精神和“冲”的状态,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争做全市加快发展的领头羊,争当全省信息产业的排头兵。

三是必须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局机关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大力提升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着力增强破解发展难题能力,在服务全市信息产业科学发展中找准定位,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在发展思路上,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推进制造业发展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水平和质量,推进软件业发展突出加快发展速度、扩张产业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突出应用为主、务求实效。在工作方式上,优化机关内部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加强为基层和企业服务,努力用新机制、新办法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近年以来,信息产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一是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稳定发展势 头,20xx年实现现价产值360亿元,完成销售315亿元,实现利润14.9亿元,利税29亿元,20xx-20xx三年内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7%、31%、50%、65%。

二是软件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通过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可达35家,90个产品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85个产品通过国产软件产品登记,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双软认定”目标,**软件园进入全省首批10家软件和信息产业园行列,17个软件项目获省软件专项资金1800万元资助,上争水平处于苏中地区前列。

三是信息化推进取得新的突破,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全力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广大企业通过在生产、管理、产品三大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技术、产品和管理三大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建成应用改造示范企业30家,应用企业400家,其中19个项目列入国家信息倍增计划,6个项目获得国家贴息资助290万元,名列全省前茅;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镇村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在社区信息化方面,海陵区为全国城乡统筹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列为全国城乡统筹信息综合服务试点项目。

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和工作措施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较大的差距:

(1)信息产业层次不高。信息制造业的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特征较为明显,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只有1家,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链核型大企业;软件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很大,尚无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软件产业所占行业的比重极低,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少大型系统集成企业,缺少大型综合性、专业性网站,信息服务业总量较小。

(2)信息化推进不够平衡。建设与应用不平衡,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相对滞后;技术推进与安全保障不平衡,我市信息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亟待加强;各市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城市与乡村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差异较大。

(3)工作措施不够到位。一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不善于站在更高角度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把握,缺少对影响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二是服务能力和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主动服务的理念和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落实不够细,工作中存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的现象。抓落实中有时有畏难情绪,下定决心、连续作战、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勇气不足。四是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从客观上讲,信息产业发展变化比较快,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市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调控手段、引导方式还不多。从主观上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科学发展观学习不够、认识不深,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已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上看,对实现信息产业科学发展的方法、途径等研究得不够,传统的思维习惯束缚还没有打破,满足于既有成绩和既有经验,忧患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2)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不够全面,考虑当前发展较多,而对长远发展研究不够深入,解决现实问题花的力气较多,而对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考虑不够。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把握得还不够全面,对如何根据**发展实际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得不够深入,缺乏有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抓手。

(3)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存在布置多、检查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的现象。抓落实中有时有畏难情绪,下定决心、连续作战、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勇气不足。在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上,存在不想不愿动真碰硬思想。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1)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确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克难奋进,以应用改造工作为抓手,推动两化融合,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联盟建设为抓手,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以综合信息服务示范镇村、和谐海陵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双软认定”为抓手,提升软件产业水平,服务软件企业发展;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推进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市委提出的“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作出新的贡献。

(2)八项重点工作:

1、以产业振兴规划为抓手,保持信息制造业再上新的台阶。

2、以应用改造工作为抓手,加大两化融合推进力度。完成第三轮应用改造示范企业、应用企业的验收工作;部署启动第四轮应用改造工作;总结应用改造成果,汇编《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典型案例》;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组织应用企业与建设企业间的对接活动;配合医药园区做好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3、以产业联盟建设为抓手,加大自主创新推进力度。巩固软件业与数控机床业产业联盟的成果,推进线切割编控系统在全国的推介;继续推进软件业与农机业产业联盟建设,尽快落实无线遥控系统研发合作伙伴,在完成实地测试的基础上组织国家鉴定;推进软件业与蝶阀业产业联盟组建,启动船舶油压组态控制系统研发工作;开展机电企业应用需求调研,积极推进新的产业联盟组建。

4、以村服务点建设为抓手,加大示范镇村推进力度。做好第二轮示范镇村验收;部署启动第三轮示范镇村建设;继续培育农民利用信息致富典型;做好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介工作;积极探索村信息服务点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组织村信息管理员脱产培训,提升示范村应用水平。

5、以和谐海陵平台为抓手,加大试点城市推进力度。全面推进全国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实现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向农村的覆盖;完善一期工程13个管理系统功能;启动二期工程10个管理系统建设;扩展远程求救求助呼叫服务领域;扩大人口基础数据库范围,将管理系统建设扩展到农村;协助海陵区探索和谐海陵平台运行管理机制。

6、以风险自评估为抓手,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自评估工作,完成首批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对市(区)政府网站以及重点政府部门网站进行安全测试,督促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训,提高全市政府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7、以“双软认定”为抓手,提升软件产业整体水平。实现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全年同比增长50%;做好软件产业经济运行分析;组织**软件专版,推介本土软件产品;加大本土软件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通过国家认定软件企业10家、进入国家软件产品目录软件产品20个;推进本地高校设置软考课程,扩大软考生源;做好**考区考务工作。推动**软件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江苏虚拟软件园与**软件园对接落地,做好本土企业应用衔接;举办《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学习培训班。

8、以部省资金上争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积极做好省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国家电子发展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组织、服务工作;做好各类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做好市信发资金在建项目跟踪管理;用好20xx年度信发资金,提高信发资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以推进和落实省局年度目标为抓手,全面提升无线电管理服务水平。结合“三服务”活动要求,深入开展“沿江企业服务行”活动,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频率要求;开展对讲机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切实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规范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推进基站建设共建共享;加强无线电专项监测和特殊监测工作,做好重要活动和重点时段的无线电通信保障工作。

(3)主要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全面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把企业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企业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以服务具体化、便捷化、专业化、责任化和制度化等为抓手,走进基层,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基层实际的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三是建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机制。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管理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构建完善、管用、有效的行政运行机制。抓好年度任务的分解、落实,建立健全督办催办机制,确保机关政令畅通和高效运转。

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局领导班子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要真正成为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更好地承担起推动行业发展的重任。

一是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带头勤奋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认真学习推动科学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理论,虚心学习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努力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思维层次。

二是注重实践、提高能力。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立足实践谋划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市信息产业实际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增强领导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立足实践作决策,更好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立足实践求创新,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使我们的工作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三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谋划对策措施,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能体现企业和群众的意愿。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应酬性活动,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把好的思路、好的部署、好的政策真正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篇10

[关键词]柔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传统的刚性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单位员工对单位有认同感。而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工作职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人民服务。因此,现代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柔性管理方式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

1柔性管理概述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来说的,柔性管理的方式是使传统的看重效益的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员工的利益,关心和爱护员工,单位对员工的工作会给予肯定,尊重员工的付出,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尊重。柔性管理重视员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尊重员工,肯定员工,关心员工,使员工感受到单位的重视和肯定,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效果较好,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柔性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1.1协调性较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员工与单位、社会与单位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今的员工与单位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依靠上下级来推动的强制性管理模式。单位采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可以为单位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公平和公开竞争,单位内部的信息所有员工都可以及时地获取,使人力成本得到降低,各部门间的沟通及合作较为深入,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2效果具有滞后性。柔性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位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式,需要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及生活进行了解,多花时间与员工进行沟通,在思考问题时站在员工的角度,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和精神理想,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科学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员工去逐步的适应,才能真正发挥柔性管理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柔性管理作用的体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3灵活性较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中可能会面对各种职业、年龄的人群,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应对,为每位员工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使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更加努力,主动地完成好各项工作,员工可以按照工作的内容来随时调整进度和计划,更加灵活开展自身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也便于人力资源岗位的调动,避免人员流动对单位正常运转的影响。1.4模糊性较强。柔性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与公开的不同,柔性管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这意味着某项管理的实施并不是按照明确标准和规定,没有准确的数据,柔性管理在工作中主要依靠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能力高低的评价也没有固定标准。柔性管理需要管理者可以引导单位人员认同单位文化和价值观,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员工与单位的共同发展。员工长期在良好工作氛围下工作,会不断地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并找到归属感,因此可以主动自觉的完成管理者安排的工作任务,使工作潜力充分地发挥,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2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优势

2.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柔性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加灵活的空间,使员工与领导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上级对员工的尊重与关心,使员工在单位感受到温暖,进而更加努力的工作,发挥自身的特点及创造力,使员工感受到单位像家庭一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社会的发展,采取柔性管理可以为员工创建更加轻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对工作更有成就感,使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柔性管理通过科学化和多样化的方式,使不同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单位团队合作和发挥内在的动力。2.2激发员工创新意识。任何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创新需要“土壤”单位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而传统的管理方式要求较为死板,不支持员工创新,从而使员工只能按照既定的流程及制度工作。而柔性管理在人力资源中应用后,可以给予员工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最大限度地支持员工创新,允许员工失败。在这种工作氛围中,员工的创新能力被充分的发挥,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方式的创新。2.3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情感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关怀和鼓励,这种关爱要比物质上的给予效果更好,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真正达到鼓励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柔性管理更加能够抓住员工的心,实现管理的目标。在严格制度的要求下,部分员工不能发挥全部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对工作的热情度降低,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则更加重视人本管理,关心员工的各项需求,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肯定及更大的自。

3柔性管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3.1完善考核与薪酬体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考核体系、薪酬体系是员工心中最为重要的,而上级领导也需要充分考虑员工需求,被动的优化,因此不受人员的喜爱,这也是员工离职更主要的原因。采取柔性考核和柔性薪酬设计,需要使员工增加两者的信任,对于一些极端的方式也需改革。上下级之间需要明确清晰,有助于员工获得发展空间,又便于主管部门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管理。在员工薪酬方面,需要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支持,在组织内部需要制订更加严格的奖惩计划。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的报酬体系,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为单位发展发挥作用,并依据工作的效果合理的获得报酬。3.2完善柔性人资规划。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内部工作较为复杂,在管理的过程中,传统的理念较为落后。柔性管理应用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循序渐进开展创新工作,这对于人力资源规划来说,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柔性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规划更加重视薪酬设计、职位分配等,对于人力资源的调整更加符合市场的发展。研究生的学历较高,个人专业素养也较高,因此在单位招聘时需要加大吸引的力度。但是研究生的不足也较为明显,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团队工作,处理突发问题等存在不足,需要在岗位上不断地锻炼。因此,在招聘本科生或研究生时,一般需要在基层进行锻炼,鼓励大学生加入到行政事业单位中,完善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力资源规划时,柔性管理会针对岗位的需求进行选择,而减少了人才吸引的繁复流程。3.3构建柔性化组织结构。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较为特殊,而企业在组织机构建立时与事业单位存在差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人员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满足人才的需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事业单位的运转和管理更加流畅。柔性管理的组织机构更加注重各部门的沟通,其管理理念更加重视信息化和网络化,同时在工作汇报时按照专业报告来完成。此外,个人信息的筛选和工作判断更加简化,避免全员加班的情况。柔性管理更加适应员工,组织机构方面需要更加独立,从而间接降低组织机构的稳定性。

4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是作为相关行业发展的范例,对国家的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管理方案的设计需要员工的参与和提问,使员工提出想法和需求等,一旦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不足,则会造成人才流失。管理制度方面公平合理,禁止出现管理制度人情化的模式,应坚持管理方面的创新。

5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展望

5.1关心员工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建立需要长效机制,提高对员工身体健康,为单位人员的利益诉求提供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一是组织专人的接待服务制度;二是掌握员工有相应的利益诉求;三是建立员工利益诉讼的反馈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较多,渠道建立难,应加强柔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5.2关心员工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应用柔性管理模式,其中人力部门对组织的发展应提高认识,在员工工作能力评价及绩效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向单位人员提出要求,从而为员工的发展提供道路。同时,加强了单位文化,促进员工如何规划实施。

6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中应用柔性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单位全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要求单位发挥好相应的职能,因此需要提高对柔性管理的重视,采取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军华.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状况[J].办公室业务,2014(23).

[2]刘建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考核培训[J].人才资源开发,2015(10).

[3]杜秀清.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1).

[4]李凡.改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和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8).

[5]杨立国,常晓莲,徐岚俊,等.北京市农机鉴定推广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调研[J].农业工程,2016(S1).

[6]黄紫龄.实行聘用制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

[7]王娜.探讨地勘事业单位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商讯,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