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产业管理;影视文化;文学艺术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尽管如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将从传统习俗,影视与宗教文化,音乐艺术三个方面分别于文化产业的关系展开论述。

一、传统习俗与现代文化管理

提到习俗,就一定会想起一些我国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当然各少数民族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等。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个民族始终团结互助,以共同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大量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科学典籍,特色建筑等等。我们现在处于物质精神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希望能有一些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的我们可以将这些习俗文化进行规划整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也可以在红色革命老区兴办红色旅游,这样可以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利于当地的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可以开展一些民族民俗文化交流的活动,比如:兴办文化交流会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吸收和交流,也能够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可以将这些历史悠久积累下来的文化习俗和民俗民风更好的传承下来并且创新,使这种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前几年发生的端午节之争等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在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重视,更大力度的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文化的精髓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有了厚重的文化的积淀我们国家才会持久的稳定和和平。传统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对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影视、宗教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

影视艺术提起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包括电影、电视等。说起影视艺术,它一方面是一门艺术,另一方面它也是传播其他不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影视艺术直观明了的对人们生活、思想、行动进行直观的再现,在现实社会中,影视艺术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影视的传播方式也在不停的更新,例如从黑白彩电到现在的互联网等,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推动着影视文化的繁荣。它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当然也需要加强一些文化的管理。例如:中央出台的限娱令等等这些措施也体现了影视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影视文化虽然现在高度繁荣,但也出现了令我们担忧的现象,就是高超电影技巧的表现忽视了最本真的人的真实,缺失了人文关怀。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影视市场的管理,认识到影视应该是反映人们的生活、再现人们的合理想象的,不应该是追求高超的画面效果和科技的炫技。

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多样的宗教文化反应了各地不同人的精神追求不同。宗教的出现也使人有了一定的信仰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利于人心灵的纯洁。但宗教文化里面也不免有些需要摒弃的地方,也会出现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等等,对于这种现象,就需要加强宗教文化上的管理和制裁,当然宗教文化也应该提倡和发扬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产业管理就是要规范这种文化的杂乱的现象,使优秀的文化深入人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舍弃那些过时的腐朽的文化,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文化,推陈出新,去除糟粕。

三、音乐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也会随之产生一些变化,音乐是在人们的劳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地域性。作为音乐方向的文化产业管理人员,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各地不同的音乐,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其次都要积极努力的宣传介绍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提高全社会、全民族对传统音乐的认识。而且,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各级文化部门和领导机关都要对传统音乐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好我们中国的传统音乐。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我们国家也有几千年的音乐历史,我们需要对这些留下来的音乐文献进行挖掘、整理、研究,通过一些遗留下来的音乐文化遗物也要能够从各方面都看出当时音乐的发展情况,并且加以创新和发展,与时代结合。这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要认识到外来的优秀的音乐元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要吸取精华,去除糟粕,跟上时代的脚步,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天堂。

四、结束语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也证明了文化产业管理对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文化产业管理就是将传统的文化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加以创新,也是对现在形成的文化进行统一的管理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它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民族的繁荣富强,更有利于我们每个人文化底蕴的积累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可以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凝聚力,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国家一定会长久的稳定和和谐,也能推动国家经济的进步。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荣幸。文化产业的管理需要经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虽然现在还仅仅只处于萌芽的阶段,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国家的文化繁荣之景很快会到来。

参考文献:

[1](英)斯道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2010

[2]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何谓文化》,2012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传统音乐

对于国人而言,音乐与产业,在传统观念中不可相连,作为音乐的连接词是音乐“事业”,音乐的服务性、非商业性是传统共识,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的市场功能和产业性质日渐显露,文化可以也应当成为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共识。

关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内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说到:包括了物质形态的可以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如音像、拷贝、乐谱、歌词……等,以及精神技术交流形态的音乐信息、设计、策划、评奖、演出及经纪等行业的整体商业服务活动。这将音乐文化产业所涵盖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而商业演出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在胡月明的《演出营销》中有着清晰的行业界定――“营业性演出是服务性行业”。

音乐形成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形态条件,包括整体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标准,应当具有独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音乐产业内部生产行业形成完整而相互联系产业链。本文将运用调查法与事实例证等方法来阐述音乐文化产业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并试图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寻如何通过产业的形式来传播我国传统音乐。但苦于调查条件有限,未能深入分析,望各位专家读者指教。

一、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现状

1.音像制品市场

音像产业,是指将声音信号或声像信号复制到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商品形式进入消费领域获取利益的事业。音像的产业链包括音像制品的制作、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等经营环节。其中,制作、出版和发行是产业链中的三大环节。出版环节包括出版与复制;发行环节包括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

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音像市场持续不景气,大型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公司也感到困难。困难在于产品制作上的多层环节,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另外盗版猖獗、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是音像市场的发展障碍。

2.商业演出市场

音乐演出业是指将音乐运作于市场,通过观众消费实现赢利的事业。其产业链包括演出策划方、文艺表演团体、投资方以及演出受众。演出业是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消费品的行业,产品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根本核心是艺术创作与生产;而演出市场的核心主体是表演艺术个人或团体,现代演出市场无法脱离整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素养,这些都客观决定了演出市场的成败。

2.1 国内演出市场

随着演出市场的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演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资本及外资资本逐步进入演出市场,民营及海外文艺表演团体及个体演员、演出经纪机构及个体演出经纪人、演出场所纷纷出现,活跃了演出市场,演出市场的改革和转型已经逐步得到磨合,市场开始稳步发展。从地区发展看,呈现出以首都北京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龙头,中部和内陆各省市跟随的演出市场发展态势。

2.2 国际演出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形成,现代国际演出市场随之出现。这不是一国鼓励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突破传统民族国家及地域界限,在不同国家为某一个剧目安排演出场次与内容的事实,标志着现代跨国演出市场的最终形成。其音乐产品融合传统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于一身,具有形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现场互动交流等特点。

3.数字音乐市场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指在音乐的制作、储存、传播与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数字化技术的音乐生产和消费形式。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音乐是一种艺术,而手机则是一种无线通讯工具,二者之间本无人和联系,然而数字的发展却使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根据音乐传播与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与移动音乐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音乐,可以直接在线欣赏,也可以下载到音频播放器中;后者是通过供应商的增值服务,如下载手机彩铃。据悉,2006 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 亿,无线音乐118.9 亿,互联网音乐1.17 亿。可见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而言,是个颠覆性的挑战。

二、与传统音乐的联系

1.音像制品市场

在我国,音像市场是音乐文化产业的重要市场。目前,全球音像市场潜力巨大,其消费总量在380亿美元左右,但是,世界各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极不平衡。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1%。随着数字音乐的入侵,城市消费者对音像制品的热情大不如从前,而在网络没有完全普及的乡镇村,音像制品依然是人们欣赏音乐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当下,音像制品的内容多偏向于城市消费人群,殊不知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音乐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像制品。因此音像公司应当积极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戏曲、歌曲等),拓宽乡、镇、村市场,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

2.商业演出市场

2.1 国内演出市场

在演出中,传统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通过对传统音乐进行一系列的二度创作与加工,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同时也为迎合受众人群的喜好做些创新,虽然这对于传统音乐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如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产业运作与传统音乐音乐成功结合的案例,其创造的商业价值非同一般,每天两场,每场70分钟,场场爆满。据说每场毛利上百万,净利20万。《印象・刘三姐》采用了“四结合”的模式――政府扶持与广维集团投资管理结合;本土文艺工作者与著名艺术家的品牌效应结合;高素质专业艺术队伍与助学扶贫工作结合;开发山水景观大舞台与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结合。

2.2 国际演出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国际演出市场是推动传统音乐发展的机遇,是国际市场中的个性名片。正如2008 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把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的文化认同点,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在世界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另外,演出市场的音乐消费群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可以引导音乐商品价值的延续和派生产品再消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提到“引信”理论,即“在一定环境下经‘引爆’后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的动漫、新媒体绘画、雕塑、工艺品、服饰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这种营销的手段也称为“矩阵式营销”,即一个产品为轴心,以其他产业衍生出一个矩面,即衍生产品。再如2005年香港导演徐克的《七剑下天山》,制定了严谨的产业链,如七剑游戏,销售规模达7000亿、七剑动漫,中韩动漫、七剑音乐,出口七剑原声大碟等。2006年湖南卫视的热播剧《大长今》,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着迷,开发者随即以此为契机,衍生相关产业,如韩国料理餐馆、药膳坊、韩式美容机构等。这一举措不但拉动了消费,同时在国外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哈韩”热潮,对传播韩国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相比从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韩语,去韩国求学,这一切都是潜在的利益。

3.数字音乐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消费者会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数字市场中的音乐产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数字音乐市场可以效仿音乐制品市场,积极挖掘传统音乐素材。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风”正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盛行,证明这样“接地气”的创作手法不仅具有我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而且消费者也很买账。如此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收获了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即营利与公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结合。(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月明.《演出营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篇3

关键词:手机媒体;文化产业;核心层;整合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各国抓住技术变革及其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应对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挑战,把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进,手机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服务类型与文化内涵,从一种简单的话音通讯工具,延伸扩展为集文字信息、文化服务和视听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传播媒介。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移动通信从以语音为中心的时代向以移动数据业务为中心的时代转移。这些变化使手机媒介在文化产业领域得以深度参与,文化产业与手机媒体高度联姻,手机媒体在与文化符号整合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服务类型与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手机媒体也在不断地推动文化产业的更新与调整,使文化产业获得迅捷、高效的发展。2004年,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范围和分类标准作出了界定,把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板块。手机媒体影响并改变着文化产业的这三个层级,为文化产业拓展了新的发展领域。

一、手机媒体改变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整合方式

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看,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传统的新闻、出版、影视和文化艺术等服务,这个层级圈落代表着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内容的生产以及文化服务的面向,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群落。

首先,手机媒体使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以新的形态呈现,方便大众消费。文化产业核心层与手机媒体进行组合式创新,开拓出新的文化业态与盈利模式,拓展了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空间,如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电视、报纸、动漫和出版等传统文化业态与手机新媒体融合,产生了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动漫和手机出版等新文化产业形态。由于手机比报纸更灵活,比电视更便捷,比互联网更普及,所以这些文化新兴业态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与传统业态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城市交通拥堵,许多人要把大量时间花在上下班途中,这就为手机图书、手机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话音通信便利的同时,也得到了文化服务的便利。按照传播学的观点,选择的或然率=获得的报偿,付出的代价,其中,付出的代价包括:金钱代价、时间代价、精力代价等。手机媒体这一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得高满意度文化服务所需付出的时间代价、精力代价,从而获得人们的喜爱。手机与传统媒体结合,其效应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乘法。因为传统媒体、传统阅读形式无法去挖掘一些碎片时间、无聊时间和等候时间,但手机可以。所以手机与文化产业核心层结合后,能够产生一个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

从核心层内容的欣赏方式上,手机的传播移动革命使得受众审阅时空得以重建,其主要表现:第一,在时间节奏上。手机媒体占据受众的是碎片化的日常时间,而非仪式化的节日时间;第二,在空间结构上。手机文化产业只需近距离的掌面空间,而非远距离的墙体式空间;第三,在欣赏状态上。手机动漫适合漫不经心的把玩式欣赏,而非沉浸式的深度投入。这些主体阅听方式的多层面变迁导致了传统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形态改写,不仅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了移动革命,还在内容本体层面、内容特征、审美时空、文化观照等方面也对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整合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篇4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发展为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在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后十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口号。为响应国家号召,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因此,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本文以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定量分析,以找出制约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影响要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辽宁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体现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

1.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主流方向,其表现为利用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自从2005年以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起的高科技应用浪潮中,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文化业态,努力将其打造成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有效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在这方面,辽宁省着重搭建以“官、产、学、研”为主体、以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辅助的文化创新体系,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在研发、传播、消费等方面形成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接轨的有效机制,通过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拉动了相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

辽宁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仅注重动漫、创意设计等富含高科技元素的新兴业态,还注重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例如,在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主流的广播电视业方面,辽宁广播电视系统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率先在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省级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第八位。2012年,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31%,该成绩则主要得益于辽宁广播电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2012年5月,沈阳市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辽宁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演进;实现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紧紧依托辽宁省雄厚的文化科技基础,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针对辽宁省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研发能力强、创新体系完善、制造规模雄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1.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建立

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具体因素作为二级指标,构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品研发投入(亿元)X1

全国影视节目进出口情况(亿元)X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元)X3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比重X4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X5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万户)X6

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X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X8

续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X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X10

地方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及科学技术支出(亿元)X11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比重X12

2.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输出结果分析,模型只提取一个主成分,其特征值为10.638>1,方差贡献率为88.651%>85%,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因此选取这一个主成分为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份得分矩阵,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0.093z7+075z8

+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综合得分=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

+0.093z7+075z8+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3.依据实证结果综合分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得出综合得分方程,并对2005年至2012年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综合得分 -1.4423 -0.9612 -0.7694 -0.2297 0.4156 0.6756 1.0139 1.297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从公式可知,各要素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权重或贡献程度不同,其中z7、z9和z10分别代表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影响权重最大。而z6、z8所代表的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权重相对较小。由此分析可得,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科技水平不高、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即:文化科技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建议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鼓励发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升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辽宁省政府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专知识产权地引导作用,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赔力度,以司法判决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司法保护公信力。第二、探索完善专利快速维权机制。促进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降低专利维权成本,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等创新主体对专利制度的认识,引导其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制,加强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

2.加大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使最新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其相应的经济价值。只有加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生产出更富表现力与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参与的研发模式,实现多方联动有力促进辽宁科技成果与专利的使用率。第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投入资金机制,积极扶持一些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辽宁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集中科研资源,协调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3.探索切合实际的人才支撑计划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其关键还是要靠精通文化产业和相关科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支撑。辽宁省加强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人才培育环节,鼓励有优势的高校实现教学创新,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由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企业、研究院共同组建相应的“官、产、学、研”联盟,建立配套的专业人才实习基地与文化科技创意孵化基地等,实现人才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第二,在人才引进环节,应结合辽宁省自身人才储备情况,引进适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产业人才信用、能力、贡献评测体系,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亦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雅明.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的融合发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王国平,刘凌云.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J].求索,2013,07.

[3]廖卓娴.长沙市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现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4]毛磊,张洋.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R].人民日报,2014-06-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

作者简介:杨 凤(1976-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产业哲学研究。

篇5

【关键词】文化 科技 融合 创新

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省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省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的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发展的支撑不够,没有形成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二是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装备软件和核心技术基本全靠引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影响我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所以,必须通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为我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新型业态形成和传统文化业态转型的核心动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加大文化产业体系中科技元素融入的力度和文化创意嵌入科技的力量。以高科技文化产业项目为主体,聚焦数字出版、广电制作业、网络视听业、电影产业、演艺产业、动漫产业、艺术品交易产业、休闲娱乐业、网络游戏业、工业设计等重点产业,逐一展开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向、内容、路径和举措的调研,明确不同文化产业对科技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文化行业转型,依托云计算、海量数据、ICT大融合、商业智能、移动应用、全息技术这些技术热点,推动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向数字化转型。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提升新型文化业态和传统业态的发展活力。

(二)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民营文化科技企业

大力培育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民营文化科技企业的发展。由于民营的高科技企业体制灵活,且具有互联网基因,自然就成为科技和文化有机融合的主体。例如苹果、谷歌、雅虎、eBay等在内的全球市值前25名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和网易分别以740亿美元、330亿美元和80亿美元位列该榜单第5位、第8和第19位。2012年,腾讯和百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23.32亿元和104.56亿元,腾讯一家的净利润接近我国报刊业的整体净利润,而百度一家就超过了我国报业的净利润。与国有文化单位相比,民营企业更具活力,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最佳主体之一,其快速发展将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

在现行体制机制中,文化、科技、产业这三大领域分属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从而导致政府对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的管理功能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使得各部门在文化科技创新融合过程中的深入沟通和有效互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科技成果有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持。所以,推动建立文化科技融合的大部制管理,促进相关主管部门间及与企业的协同与联动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机制建设,整合河北省科技和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引导投入,扩大扶持范围,对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在文化科技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分别组织合作团队的合作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政策环境。

(四)加快构建文化科技双向互动的现代传播机构和平台

促进数字出版、娱乐休闲、远程教育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增强河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深入开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化、旅游演艺等行业关键设备与集成系统研制,提升文化重点领域科技装备水平,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搭建省级层面计划支持的公共机构为主的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加快建设以生产力中心、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创业服务机构和文化科技融资机构平台,增强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互动协作。

总之,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文化科技创新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清醒的认识到我省与国内发达省市在文化科技方面存在的差距,着力加快利用多种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有关科技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提高支撑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软件、装备的自给率,培育文化科技融合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不断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13455313D)

参考文献:

[1]郭全中.互联网技术是与文化融合的最佳科技.中国经济网2014.02.

篇6

河南传统文化与动漫原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打造河南特色动漫原创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

传统文化与动漫原创产业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吸取可利用资源。动漫原创产业发展必须要与市场接轨,创作出大众喜爱的动漫作品,依附在河南传统文化上的动漫原创作品可以成为作品的亮点,传统文化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动漫原创产业的创意来源,实现动漫作品产业化发展,借助动漫产业的品牌效应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2、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完整动漫原创产业链

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是种类繁多,只有整合有特点、能被动漫原创使用的才是资源,例如开封的大宋文化、许昌的三国文化、洛阳的西周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在发展动漫原创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动漫原创产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延续,如果建立在这些良好的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必然会使动漫原创产业发扬壮大。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动漫原创产业的创作能源,创新适合河南省资源整合的方法使两者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动漫原创产业,逐步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漫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卡通漫画图书、动漫影片已经不是专属于儿童观看的。当前应该根据动漫成人化的发展趋向,了解观众需求,有针对性的创作不同消费群体的动漫作品。同时以动漫原创作品本身为基础延伸到多个产业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河南的动漫原创为核心,发展图书、饮料、服装、玩具等多个方向的动漫产业,加快形成从创意到制作、从生产到销售、从创作到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环环相扣的完整动漫原创产业链条。

融合文化产业,提高国际影响力

动漫原创产业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发展策略将有助于将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一方面可以为河南传统文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动漫原创产业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河南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基础,融合入动漫原创产业;把文化创意、动漫创作和市场推广有机组合起来,依靠特色鲜明的创意文化资源大力研发动漫精品项目,不仅提高动漫产业在国际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世界更客观的认识中国文化,了解河南区域文化精髓。融合文化产业是发展动漫原创产业的重要途径。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动漫原创产业的支持力度

篇7

1.1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是指在文化企业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创造和开发新需求的过程。其实质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推动双方不断发展和演进。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外生需求看,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提高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监管、文化诚信评价等文化管理共性技术,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全面优化。第二,从内生需求看,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核心,加强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高投入产出比,还有助于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加快文化的传播与输出。

1.2文化科技创新的动因

1.2.1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发展

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资源和资本,更需要大量的现代知识和技术要素,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文化产业更突出了对要素的拓展与整合。新兴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融合,不仅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带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重组,而且也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创立新的销售渠道和运行模式,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同样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影视都依赖于现代科技实现了传统文化科技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文化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文化底蕴通过科技手段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挖掘与传播。

1.2.2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升级改造

文化产业具有多样化、区域化、低碳、附加值高、就业率高等特点,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互,可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开发需求市场与消费潜力,推动文化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有助于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孵化科技型文化企业,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和竞争力。2003年,日本颁布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一系列政策,挖掘日本传统文化,积极提升数字技术和载体创新,逐步将文化产业和发达的电子科技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拓宽了新兴文化的消费市场,成就了全球知名的索尼、任天堂等超大型科技文化型跨国企业,实现了从一个传统的技术产品制造大国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的转变。文化科技创新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科技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1.2.3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增值

科技创新不仅拓宽了文化服务网络与平台,提升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内涵与价值,增加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输出与传播更贴近市场、贴近需求。1999年,韩国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依托IT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明确了将数字文化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推动了动画、音乐、卡通、游戏产业的发展,2013年韩国数字游戏等文化产品的产值达101.1亿美元,占当年文化产业产值的11.82%,游戏相关产品和服务输出额占据了世界游戏市场5%以上的份额,是世界公认的以技术力量保障文化创新和产品创造的文化产品生产强国。科技赋予了文化新的发展动力和形式,而文化又成就了科技的价值和意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要素。

2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与类型

2.1“服务+科技”型

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是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将新技术、新方法向文化产业的渗透,整合文化与技术资源,实现文化企业与技术型企业全方位的合作,提高文化产品内涵,拓宽文化服务市场,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美国迪士尼公司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电影、书籍、乐园、玩具于一身的文化企业,该公司的创新包括两类,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创新,迪士尼依靠其庞大的制作团队和媒体网络,开发和推广全年龄段喜闻乐见的作品,始终走在文化创新的前沿;第二是文化科技创新,迪士尼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2维和3维动画制作技术与团队,1992年,其电脑辅助制作系统(CAPS)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科学工程金像奖,科技的领先助推了迪士尼全媒体的发展与创新。“服务+科技”的文化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迪士尼传统影视媒体的业绩,也促进了新兴业务的发展,2013年迪士尼公司总收入450.4亿美元,传统的媒体收入占总收入的58.47%,新兴的网络业务达到10.6亿美元,年均增长8.15%。采以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德国Bertelsmann集团等。

2.2“平台+研发”型

现代的文化产业更多是服务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将现代科技融合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推广,实现技术研发与文化服务的同步发展,拓展服务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以现代科技与虚拟网络为基础的文化服务创新。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是集游戏、文学、传媒、手机、动漫、音乐等业务,向广大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在线互动娱乐内容和服务。作为新兴的文化企业,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参股NokiaSymbianOS、J2ME平台,收购美国ZONA公司、韩国Actoz公司,推出了ROM手机操作系统、完善游戏服务平台、构建软件开发网络,实现了从一个游戏服务运行商向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文化服务商的华丽转身。“平台+研发”的文化创新模式不仅依靠信息网络拓宽了公司业务范围,而且通过研发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耕细作,提升了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2013年盛大游戏的研发费用达到1.8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总收入的18.08%,占税前利润的42.46%,研发费用年增长超过8%。采用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日本SONY娱乐公司、韩国NCsoft公司等。

2.3“软件+硬件”型

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软件包括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设计、制作、研发、培训、咨询等,硬件包括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系统、设施、园区等,软件与硬件的共同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环球数码创意公司致力于发展以数码内容为主的3D数字影视动画培训、3D数字影视动画制作、数字影院系统设备生产及应用方案、动漫影视剧发行以及国际大型文化创意园区等相关高科技文化产业,是目前业务范围较广、科技含量较高的典型的文化企业。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1.6亿港币,比上年增长44.76%,其中,电脑图像创作及制作收入8753.2万元,占总收入的54.46%,培训收入1574万元,占总收的10%,园区及硬件租赁收入占总收入的35.54%。以数码科技为基础,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发展,使环球数码成为科技型文化企业发展的楷模。采用同样科技创新策略的还有韩国Nexon公司、日本GAINAX公司等。

3国内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3.1文化资源类型多样,科技创新需求不同

中国幅原辽阔、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差异较大,导致文化资源类型太多。从形式上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从类别上分为民族性、地域性、功能性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分为历史、宗教、艺术等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复杂性和差异化以及文化资源对于科技创新需求的独特性和多样化,为开展文化资源公共服务与社会化运营增加了难度。相对于传统文化资源,新兴文化借助于科技与网络,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文化资源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方式、文化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模式成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3.2文化企业业务复杂,科技创新能力不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等10大类,50小类。各类别差异较大,科技创新程度不一,再加上企业业务复杂,涉及行业太多,导致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标准不一,无法准确地衡量和比较文化企业科技能力。此外,由于文化资源的差异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难度不一、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差异较大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3文化消费市场巨大,科技创新服务太少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但是,国内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服务网络还不完善,尤其是投融资、担保、技术合作、产权交易机制还不健全,无法满足文化消费市场和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目前,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和供给的缺口近5600亿元人民币,居民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及消费潜力与当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形成巨大的落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服务已经成为文化产品与服务开发与制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文化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的关键载体之一。

4国内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策略

4.1完善市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

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是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形成的重要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提供财政、税收、金融、就业、人才等一系列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激发文化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支持多种形式的横向和纵向科技技术成果向文化企业转移,提升文化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与创新能力。2004年文化部设计“文化部创新奖”,对立足时代前沿、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普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项目予以表彰。2009年文化部推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旨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完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文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政策的完善与细化,对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建立功能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根据文化产业类型,依托有关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内容,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合作、培训管理、融资投资、风险管理、产权交易、法律咨询等各方面服务,以满足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的需求。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构建以技术创新型企业、文化综合服务运营商及骨干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于加快文化创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2014年由科技部发起建立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成都成立,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跨行业整合文化、科技、金融等多方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完善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功能,为文化科技的创新体系的探索走了重要的一步。

4.3推广需求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资助模式

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资助,2010年6月,文化部印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管理办法》,提出了文化产业重大战略导向项目、前沿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等培育计划。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97亿元资助了网络、旅游、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领域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资助575个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但是,单纯依靠政府预算内拨款只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发展所需的投入,因此,必须建立以需求导向的文化创新资助模式,完善政府补助、贴息贷款、奖励、消费性、专项性资助等形式,加快资助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加速文化产权交易与融资市场的建设,形成政府指导、行业主管、企业主导的文化产业创新资助体系。1994年起,法国电影产业资助基金,采用自主性资助和选择性资助两种形式,将影视作品的税款按照特定条件分配和返还给生产、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的参与者,用途严格限定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与创新,既体现了企业资助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又体现了产业政策的导向性和市场化,为我国文化科技资助形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5小结

篇8

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广西文化产业具有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源优势,应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制定产业政策和规划要体现特色。目前自治区已形成较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各市要根据实际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突出主导产业,凸显地方特色。二是实施项目要体现特色。在自治区层面,尽快把广西千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分解到位,同时做好自治区重大文化项目特别是“广西文化产业城”的推进工作;在市一级,要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南宁、柳州、桂林要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加快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数字文化等新兴产业,争取新兴文化产业在广西局部地区取得突破。其他城市也要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产业亮点;重点县区、村镇要依托丰富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资源,培育民族民间手工艺品集散区,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镇、文化个体户及乡村文化产业带头人。还要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金字招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在企业层面,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三是构建工作体系要体现特色。积极探索广西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构建链接市县、贯通城乡的工作体系。

坚持融合发展策略,加快与科技及其他产业融合,拉长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与科技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迅速扩张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引领作用,尽快开展自治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基地和企业。同时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部门协作,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会展、商贸、休闲等行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加快文化与金融融合,以金融杠杆撬动文化产业新发展。可考虑通过自治区财政增加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制定土地、财政、税收、信贷、投资准入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推动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等办法,多管齐下增加投入。四是加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入文化产业项目,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双赢”之举。

坚持集聚发展策略,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一体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科学规划产业群布局,重点建设六大集群:“以南宁—桂林—阳朔”为主体的民族民间演艺产业群,以博白芒编、靖西绣球和壮锦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群,以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少数民族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体验集群,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体验集群,以钦州坭兴陶、梧州宝石加工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群,以南宁、柳州、桂林为基地的新兴文化产业群。以集群推动文化产业从各自为战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独占资源向共享资源转变,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在集聚建设中,加快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篇9

关键词:国学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把“国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源泉,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和价值观,是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大对国学文化的深入推广、加强国学的引领性与易接受性以及世界性,这需要与现代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开发,才能使国学文化的精髓广为传播。

一、国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一)“国学”文化的内涵

“国学”顾名思义,即“中国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大体相同。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范畴。中国的国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国学的发展史囊括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根基与力量根基,也是我们不可战胜的强大自信心的精神源泉。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中获得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来创造就业概率和潜在财富的活动。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有四个重要特点,即创新性与文化性相统一、高附加值性与融合性相统一、强辐射性与知识产权性相统一、低耗性与环保性相统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世界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国学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主要领域

(一)国学与新闻出版和影视产业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对国学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2006年《光明日报》正式推出国学版,这在弘扬中华文化、普及国学知识、推进国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以及扩展光明日报学术文化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3月央视《开心辞典》栏目重磅推出的《开心学国学》特别节目,通过选手的系列比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和弘扬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哲学、医学等学识。《百家讲坛》的兴起更使国学经典日益被人们提携起来,渐渐走入百姓生活,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国学热”。山东电视台推出的《新杏坛》“国学课堂俱乐部”以“秉承千年蒙学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0~12岁儿童提供国学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从小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二)国学与文化教育产业

我国传统文化已呈现出蓬勃复兴态势,这主要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国学研究院的影响最大最广泛。这些学校在努力探索国学产业化的有效模式的同时,创造条件、促进科研与教学成果,并向社会应用方面转换,使得优秀成果不仅能取得社会效益,同时也能获得经济效益,使国学文化产业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大学开设了国学选修课,“孔孟之道”“老庄思想”逐渐回归校园。

(三)国学与会展产业

各城市的国学馆、博物馆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大剧院、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立等,无不体现出会展产业中的国学文化产业呈现集群化、一体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四)国学与工艺设计、视觉艺术

在业界,国学与工艺设计、视觉艺术等达到了很好的融合。例如,我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先生,早已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文化产品“定窑”的创作之中,他巧妙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等与定瓷作品有机结合,将我国传统的工艺产品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是国学与文化创意融合开发的一个成功典范。

(五)国学与休闲旅游产业

休闲文化旅游即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审美活动,能够通过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向游客传播国学。例如,我国古典园林本身就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敛、含蓄、抽象和唯美的艺术氛围为国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沃土,人们在旅游中潜移默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如,北京老舍茶馆传承和发展着我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在长年累月的发展当中,逐步走上了一条文化创意发展之路。因此,休闲旅游开发与国学元素的结合,是挖掘和利用国学促进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国学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挖掘国学文化,开发参与性国学项目

国学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是创意。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挖掘国学文化,将创意元素融入其中,并将其进行产业化发展。针对目前国学文化项目建议或影视节目,都大多以尊崇为主、以宣扬尊师重教、伦理纲常、自在随性、万物皆空等理论性知识太重的现状,应引导开发一些广泛参与性的项目,带动观众的兴趣,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国学文化主题,同时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看体验。针对国学文化主题园的规划建设所表现出的景点设置主要为静态的展示、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使得游客审美疲劳、无法令游客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熏陶等现象,建议适当考虑发展大型(实景)演艺,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舞台剧与实景相结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让观众在观看舞剧的时候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情感。

(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国学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监督体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前期的技术研发、数据整理,到中后期的经营管理、系统维护、图书出版、古籍数字化建设等,都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帮助和长期的运作扶持。因此,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国学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尽力多元投融资体制,以期拓宽资金来源。另外,还应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金组织、资本市场融资以及文化投资公司的多元融资。同时,国学文化产业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保护国学文化科研成果及其产业知识产权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也不强。为适应国学文化产业大发展,必须加快立法步伐,保护国学文化产业。同时建立专门的国学文化执法机构,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合法权益,从而制定相应有效的古籍数字化版权保护法。

(三)加强国学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国学文化产业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和出版读物等三种提供国学文化产品的类型机构。有创意视角的国学文化产业其产品的高技术性、专业性决定了其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较大,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极高。文化人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把国学文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中去。建立国学文化人才资源库,加强人才的专业化培训,以学习论坛、学术研讨、出国交流等方式为专业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加大对具备专业知识的高水平高学历,且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并要做到运用各种奖励、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四)以高科技带动国学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国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在这一方面,成功的案例如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这二者在文物展览时多使用现代技术营造前代氛围,使用电子科技营造出生动的3D影像,配以详细的解说和逼真的音像,让游客身临其境的体会历史场景;其反例为宣南历史文化区,在文物的展览和解说上依然使用传统的摆放、文字解说,游客无法深刻体会其历史文化精髓,故也无法对其产生深刻印象。因此,通过鼓励采用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现代网络技术、数码影视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等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市场竞争力;以优惠政策引进高新技术、现代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使国学文化与科技能够达到深度融合,将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国学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上,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加速转型与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J].经济地理,2008(9):28-733.

[2]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77-84.

[3]柯可.国学引领文化产业繁荣论[J].城市观察,2009(3):148-154.

[4]许云杰.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路径研究———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例[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5(1):29-31.

[6]洪涓,刘甦,孙黛琳,付建文.北京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3(6):38-61.

篇10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传统民艺;原生态;文化赤字;民艺活血活根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根,它来自生活来自民众。民间艺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世迁而得而复失。在一个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时代的到来,抓起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传统民间艺术与文化软实力

民间艺术是文化软实力的老根。民间艺术反映着当代人民的生活意识形态。一个民族最顽强的时候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在做强力的后盾。扎根于民众生活的传统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像太阳花有土壤就有绚丽的花朵。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就像这太阳花种子,国家兴起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就像这土壤和基石,在国家的推动下艺术的种子才能更好的发芽开花,要发展文化软实力也不能丢失文化的种子。

文化软实力有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活血能够更加健康有生命力,能够走得更稳更远。中国文化最雄厚的资本就是历史悠久和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使中国有着文化多元性的生态特征,易于文化衍生的温床。俗话说:“没有根基的房子盖不高。”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历史背景就是这根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这样牢固的根基上即使起步晚,但是前景是可以预见的。如果民间艺术是根,那么扎入生活的民间艺人就是这活血。有根有血,无非就是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发展就是眼前的重任了。

(二)传统文化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打开传统文化市场的大道就必须走出“原生态”的状。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但根据一些资料的显示我国文化传播至今仍处于“原生态”的现状。能够有利利用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中国强大的生产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使命。

其次,有些商品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招牌却做着商业味浓重的产品,这样既不能有效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品位,反而招来一些质疑,使大众对中国文化达不到一个准确的认识。例如中国的剪纸这样的民间绝艺在现在的市场上可以很容易的买到,但是人们再也见不到剪影那种即兴方式的制作过程,而与民间艺术最紧密联系的生活趣味再也不会呈现在观者面前。

最后,政府应该擦亮眼睛,找专业团队进行严格文化产业的考究。一些人打着政府的文化产业基地的名声向政府征集到土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最后只是投机取巧奔着利益而去。

本着一种不纯粹的目的来做文化产业。这类害群之马只会让文化萎缩的更加厉害,使文化产业前进的这条路也更加艰难。文化产业运行不规范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在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上欠缺的严重后果。文化产业要想真正的做好不是只欠缺一块地和一笔财力,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创造,人的管理,人的监督。

2、面临的挑战

传统民艺来自于生活,我们应该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切入点。中央电视台的一则以水墨画题材创作的公益广告,第一次把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媒体传播结合了起来。广告的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好评之后相应推出了以剪纸艺术题材和皮影戏题材的广告形式。我非常赞同这种媒体传播的形式,媒体利用自身的优势让这些民间艺术能以一种动的形式以及一种故事型的方法串联起来展示给大众,这样既能很好的让大众了解到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又让这种传统文化走上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如果现代人都能很好的借用高科技和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也起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立足当代的批判继承才是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一条活路。

(三)传统民艺的传承与发展

1、传承教育从娃娃抓起。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而人的意识形态是从小就开始慢慢形成的。把传统民艺的传承力量放在下一代娃娃身上能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一个方式,在小学生的劳动课上请一些客座的民间艺人进行手把手教授民间艺术绝活,以鲜活的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学习和观察到民间艺术的那种对生活的饱满的激情。也可以像六一儿童节那样制定一年定的日子作为民间绝艺的竞赛选拔活动,使小孩子能够感受到人们对这样一个文化的重视。以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在儿童中找到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2、回归生活给民间艺术注入活血。民间艺术在一些不正当的宣传方式中慢慢的淡去了往日那种浓重的生活趣味,以至于民间艺术有一种走不动的感觉。我们应该把原本从生活中产生的民间绝艺再放回生活中,这样就如鱼的水,自然就活了。这里,并不是否定传统民艺与当代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民艺传承两路走,扎根土地好生长,先进技术再发扬。关于怎样使民艺回归生活我有些自己的观点。首先,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定要有地方独特性,这是文化多元化处于一个良好环境的保证。其次,民艺一定要找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切入点进行发展。对老一辈的作品生搬硬套不能让这条路走远,只有时刻关注当代人生活,活在当代才能胜在当代。

3、让民艺活起来,动起来。静止的民艺只适合摆放在博物馆,几千年都不能去碰它。但是要发展民艺就必须让它动起来,活起来。找到适合它们的舞台,给它们创造舞台。让即兴的绝活能够重现在大家眼前。用即兴创作反对复制品。安徽黟县的茶叶店可以看到炒茶师傅在那舞动着身姿进行炒茶,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买三大炮的时候可以观看那夸张娴熟的制作过程,那都是一种生活趣味的感受,让商品的文化不再那么的单薄。这样的才是生活,这才是民间艺术。

4、有独一无二的节气记号。中国的节气特别多,这与中国人民独特的民族结构和地貌丰富的地理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节气是一个标志,有时候一些节气还关系到一个特别的活动。从古到今人们都是喜欢节日给人带来的这种浓重的生活氛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传承下去。让民族,让世界知道有这样一个象征美好和吉祥的节日。中国的节日那么多,有独特意义的也不少。就如中国的庙会吧,每到特定的节日,可以让庙会的内容有独特的展现,让庙会不再是过年这样的大节日才有。平时一些有关民族技艺的节日也创造一些。那样,人们赶庙会的时候不仅可以购到独特的民艺作品,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民间艺术家们亲手制作的那种有趣的过程。(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 《民间绝艺》当代中国出版社

[2] 《[A]道一论艺》(艺术与艺术学文集)

[3] 《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腾守尧,主编[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

[4] 《春天来到昙华林》方方著,作家出版社

[5] 《张道一论民艺》张道一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6] 《文化软实力》马郁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张国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