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研究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技术研究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云计算技术研究的重点

篇1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012-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IT技术也得到和迅猛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渗入了网络存储和网络计算等服务。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互联网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在互联网上一直是不平衡的。资源的有限性提升了电力成本、各种设施的维护成本等,从而也直接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升本。因此,如何使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成为我们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的含义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该计算模式呈大规模分布式。一个抽象的、可动态扩展的资源池可以在通过云计算后形成,该资源池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计算能力、开发软件的多项服务。

1.2 云计算的特征

1.2.1 能够整合大规模异构计算资源

有些计算资源在是一个广阔地域内分布的,并且它们还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组织。云计算能够有效整合这些计算资源,从而促进一个计算和储存平台的形成,该平台具有的功能将会异常强大。除此之外,云计算在整合绝大部分的计算设备将他们变为云计算平台的一部分时,并不要求这些设备具有很强的共性的硬件或软件。

1.2.2 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通信平台

云计算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通信平台,可以在各个设备之间通过Internet进行相互间的通信。由于在长期的技术发展中,Internet的技术、标准、体系等已经相当成熟了,因此,云计算系统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此外,云计算是以国际通行的通通信协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云计算和各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集成就变得简单易行了。

1.2.3 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经济效益在云计算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云计算将存在的大量闲置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人们在信息设备上的投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计算平台的升级投资也是相当低的。除此之外,在当前社会,全国各省的电力公司有拥有自己独立的计算平台,这些计算平台的具有非常相似的功能。这种状况会导致重复建设电力信息系统,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后,我们可以把各个独立的计算平台整合起来,从而建立云计算平台这一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电力系统,使整个电力系统投入到信息系统方面的资金得到大幅度的消减。同时,这样做也可以使各省级电力系统相互协作,实现共享信息的目的,从而在较大范围内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地运行。

2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是一种超级系统,它具有分布参数,电力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大规模地储存电能,而必须同时完成发输配用,电力生产控制具有自然分布的特性,要求较强的实时性和较高的可靠性。云计算技术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具有将达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便于软件开发和升级、系统可动态扩展等,因此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2.1 智能电网对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发输变配电及用电和调度环节的数据收集、输送、储存和利用得到不断的深化,从而使数据收集实现了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了互动化、经营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战略决策实现了科学化。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来说,时域仿真具有很大的计算量,目前还智能在离线分析中使用;一次大规模的停电后,电力系统的恢复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不断引入分布式电源,未来的电力系统极有可能会改变传统的集中式控制,而转变为分布式控制。

智能云一电力系统的私有云,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电网智能化的进程,将企业内部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使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使仿真计算速度即预想事故数目得到极大的提高,提供共享平台工电力系统的所有成员使用,使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作业,将复杂互联系统的最优恢复方案找出并实现大范围的信息采集及实时监控。

2.2 随着电力企业不断的发展建设,企业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为满足办公的需求,电力系统的员工都拥有了自己个人计算机。有专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和存储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业务之中,这样做导致了较低的资源利用率和较高的信息安全风险。智能云通过对电力系统内网的分析,处理拆分庞大的计算为小的计算快,然后交给庞大系统计算分析,这些庞大系统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之后给用户返回处理结果。智能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巨大的信息处理量,其服务水平已经达到了超级计算机的服务水平。将运行的单个计算机或电网节点上的运算向前移动到系统内数量庞大的“智能云”内,让云来将该计算机或改点的请求妥善处理,这是智能云的目的。利用电力系统智能云,由于电力系统数据的运行相似于互联网,该计算机或改点的计算能力不需要在可以增强,电力系统智能云能够根据相应的运用将资源切换,根据相应的需要访问计算机及将资源存储起来,从而为解决电力系统中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切实实现电力系统优化控制。

篇2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校园云存储;安全;控制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互联网已经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当今时代俨然已经成为大数据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也逐渐将大数据利用到了学校的资源管理当中,通过将数据储存在云端,来解决当前高校发展过程当中存储资源空间不足的窘状。但是鉴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如何保障校园云储存的安全,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为研究对象,对这一过程当中应当使用何种措施进行安全保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服务层次

1.1云计算技术

所谓的云技术是指利用互联网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存储。在此技术下进行存储,只需要进行虚拟空间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分门别类组成不同的文件夹进行管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只需要对不同的文件夹进行点击,就能够实现对于信息的查看。查看的空间与时间都不受任何限制,十分便利,储存的空间也较大,能够满足大容量的信息存储。

1.2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层次

云计算技术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环节都包括哪些,需要如何进行操作,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先,应当明确云计算技术的使用需要建立三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系统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其次,本文将对三个不同的系统进行分析,具体如下:第一,整个系统的利用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平台,在此平台内可以实现对于数据的资源管理以及利用,通过简便的指令就能够实现对于资源的查看删减等内容,此平台的建立需要硬件资源以及软件开发。对于此平台,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为中介的页面,通过此中介就可以实现对于资源的管理。第二,在使用这个平台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指令的操作,而系统当中就应当对指令的操作进行提前的输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的当中下达指令,系统就能够自动完成指令,此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到软件设计。第三,如何保证下达的指令能够获取到相关的文件呢,那么就需要将计算机存储的设备与指令输入相连接,当下达指令之后,计算机存储设备部分就能够自动的完成对于数据的发送。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设立就能够实现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最后,这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能够为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信息的安全存储,提供技术保障。本文通过图1,将三个系统进行了图示化的设计。

2云计算技术在网络存储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此过程当中,用户可以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能够通过经济利益的获取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2.1云计算技术在网络存储上的优势

在传统的信息管理过程当中,高校会通过购买大量的机体和设备来实现对于资源的管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首先对市场进行调查,综合本校的预算选择最适合的设备进行购买。但是在此过程当中的支出会耗费相当一笔费用,并且,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与指导,才能够完成对于资源信息的管理,有时还需要承担系统的卡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教务系统正常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无须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设备的购买,既能够节约经济的支出,又能够对信息的存储实现高质量的保证。

2.2基于大数据下数字化校园云存储模型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校园存储需求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特殊化的定制。简而言之,就是在上述三个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通过一根线缆与云储存建立联系,在此情况下就能够满足对于数据的利用。线缆与云储存的相互连接需要通过接口来实现,在此过程当中涉及了对于存储系统的指令应用,也涉及了对于整个平台的应用,而访问的过程中涉及对于访问层的设计。首先,对这一整个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进行简单介绍。在存储层当中应当能够实现对于各种资源的管理与集中式的存储,通过对指定的反映,能够对资源进行整合,在此过程当中还能够实现对于资源的动态化管理过程。当存储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反应机制进行灵敏的反应。其次,对这一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的核心部分进行介绍。基础管理层的设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在用户使用的过程当中为用户提供指引,能够保证获得许可的用户,切实享受到这一系统带来的便利,通过对平台的操作实现对于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在这一环节当中涉及了对于身份系统的识别,因此技术含量较高。再次,对这一系统应用过程当中的连接环节进行分析。上文当中已经简要提及,这一系统的应用,需要通过将用户与整个存储系统进行连接,帮助用户成功的登录系统,进行各种内容的操作。最后,在进行系统操作的过程当中,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访问平台,在进行系统的登录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完成对于平台的登录,然后实现对于数据的管理。此阶层就是接入访问层。

3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

这一技术的应用为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不稳定性,在此过程当中可能会受到攻击。因此,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保证问题就成了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

3.1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现状

在此节,本文对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当前的网络安全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据通讯存在漏洞。在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当中由于科学技术的手段较为高明,因此可以对数据实现窃听或者是篡改,在此情况下数据的安全就会产生被泄露的危险。如果数据被泄露,那么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第二,网络系统需要完善,在进行网络系统应用的过程当中,本身就存在被诟病的环节。其在于网络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极易被具备一定技术的人进行攻击,而如果无法保障数据的传输以及网络本身的安全,就无法对这一技术进行真正的利用。举例说明,在进行网络信息浏览的过程当中,弹出的页面可能会指导你进入某一个网站,进行链接的点击。但是可能在链接点击过程当中,会出现本部电脑当中的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的情况。在社会新闻当中经常报道,这种网站的出现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进而发生了经济损失的情况。对于云计算技术的使用也是如此,在进行数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资源也有可能会被泄露,通过任何链接的点击都可能将会对这一电脑本身产生威胁。而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在电脑的操作过程当中同样也会受到威胁。

3.2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优化措施

为了切实的发挥云计算技术在资源管理过程当中的应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如下措施,希望能够为实践当中的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保障。第一,在进行云计算服务使用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平台数据安全的保护。在实践当中发生被攻击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个人防范意识不强。意识对于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无法树立安全使用的意识,那么将会对实践中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用户使用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不明网站或者是不明的链接都不应点击,予以忽略,以此来保障平台的安全使用。第二,为了保障用户的资源管理安全,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用户之所以能够选择这一技术进行资源的管理,是因为这一技术所具备独特的优越性。此时应当有配套的机制,帮助用户完成对于此项技术的应用。在高度信任的情况下,结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资源的管理,能够保证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加具有效率。配套机制的建立应当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例如定期对此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的防范升级与系统加固。总而言之,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取胜的时代。信息作为一种虚拟的财产能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帮助人们获得经济利益。在面对庞大的信息群的过程当中,如何对信息进行管理就应用到了云计算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简化了很多流程,但是云计算技术本身也是存在劣势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当前的云计算技术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中的信息安全提供思路,切实的保障资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伟阳.浅析云存储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121-121,128

[2]陈磊.新时期面向云存储的安全存储策略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185-185,187.

[3]王亚楠.云端数据存储安全技术分析[J].俪人:教师,2016(007):281.

[4]张一名.大数据背景下云数据安全存储技术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9):195-196.

篇3

关键词:云计算;软件测试;特征

云计算技术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之_,相较于传统的软件而言,云软件在开发工具、工作模式以及平台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为了适应云环境,云软件测试也应当作出相应调整,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已成为当今软件测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

1云计算技术

要想研究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首先要认识什么是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和并行处理计算技术结合并不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其以互联网提供的虚拟化资源为基础,能够实现易扩展的动态计算,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了解云计算的运行步骤,也不需要掌握云技术的相关知识。

简单来讲,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服务器群上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例如在腾讯QQ和新浪微博上进行照片或文章储存的过程中,将照片或文章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上就是对云计算的相关应用。

2云计算技术优势

云计算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是当前最流行的技术之一,云计算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启动快捷

云计算不仅成本较低,且有着较高的运行效率。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应用云计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将云计算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计划中,其快捷启动的优势能够扩展云技术的应用范围。

2.2扩展性良好

高峰时期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利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云计算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从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云计算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有着灵活性的应用模式,扩展性良好。

2.3产品研发快

产品研发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云计算能够将产品研发流程在一个大的服务器上运行,这就方便了人们在大的服务器上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各个问题。人们在自己有限资源的电脑上就可以快速解决一些产品研发问题,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能够节省产品研发的成本,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2.4实现多人协同操作

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多人在同一个文件上协同工作。例如,一个人登入到云端服务,其他人也可以进入到相同的服务文件上工作,这就增加了多人工作的协同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云计算中的一些服务还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不同的工作主体可以在地球上任意地方都登录到云服务器上协同文件工作。

3云测试技术优势与挑战

3.1云测试技术优势

云测试技术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前提的一种测试技术,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测试和云。云测试技术的实现也要满足这2个部分的条件。首先,云测试技术要有自身的测试手段、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流程。其次,这些测试技术的流程、方法等要在云端实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测试也有着很多的优势:(1)减少人力及硬件付出:这是云测试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利用云测试技术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在指定硬件配置上利用相关技术创建一个测试其他东西的环境,而只要测试人员熟悉了整个操作流程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相关的修改和登录,从而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2)服务种类众多:所创建的云测试环境不仅能够进行相关软件的测试,还可以提供其他一些相似的测试服务。(3)提供专业知识:云测试技术能够利用测试相关服务、测试数据及测试用例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4)降低成本:首先,应用云测试技术能够节省众多设备上的支出;其次,还可以省去购买相关测试软件的资金以及电脑设备资金,这就有效降低了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5)提升效率:云测试技术所创建的测试环境并不需要机器、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测试工具软件的安装,大大节省了测试环境的创建时间,同时只需要将测试的相关参数、要求等放入到云端就可以实现测试,这就大大提升了测试效率。

3.2云测试技术挑战

云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其主要应用方式有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但无论基于何种云技术应用方式的软件测试技术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云计算测试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移动平台:无论是云计算还是云测试,这些云应用都需要对智能手机终端及计算机等进行访问,在手机终端和计算机上会出现基于云应用的移动web版本界面,这就对本地终端的接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对本地应用的接口不断进行测试。(2)性能测试:在实际云软件的应用过程中,最佳性能测试功能较弱,而许多特殊的情况下对于最佳性能测试的要求比平均性能测试要求高,例如购物网站的双十一购物季就需要进行最佳性能测试,因此云计算软件测试应当增加最佳性能的测试。(3)分布式的云测试:云计算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位置的应用,分布式的云测试模拟是一项挑战。(4)多用户测试: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因此可以进行多用户测试性能的研究和开发。(5)断开及连接测试:云技术软件一般为连接模式设计,其数据的存储只在服务器端而不在客户端,开发在断开时数据的本地储存和在连接时数据的服务器端储存是一项挑战。(6)可移植性测试:在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的情况下,应当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测试功能,这样能够确保云的可移植特性,在未来的云测试技术研究过程中应当将可移植性测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4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特性

4.1云计算软件测试对软件开发的影响

云计算是一种跨时代的技术,能够实现将数量庞大的廉价计算机放入资源池中,实现软件的容错以及规模化的共享,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云计算软件测试能够依托于互联网让超级计算能力自由流通,这样一来,用户就不用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从而节省了购置成本,只需要在互联网上租赁或购买超级计算能力即可。

在云环境下,软件技术开发方面和软件测试的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软件的研究人员和其所开发的软件都要与云适应,要保证开发的软件能够在云平台上进行相关测试,云端的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呈现动态变化,因此软件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2)云测试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多用户的数量,同时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够包租,例如数据存储结构需求及相关处理能力需求等。(3)云测试以互联网为依托,因此其能够在互联网情况下进行相关测试数据的传输,实现了软件测试的互联网化。(4)云计算的软件测试对安全性能有着一定的要求,互联网环境相对开放,这就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一定威胁,因此云测试要能够抵抗黑客攻击且主动保护用户的相关隐私信息。(5)云计算软件测试十分便利快捷,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实现测试,还能够搭载于手机移动终端,其操作环境更加灵活。总的来说,云测试环境下,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模式及开发环境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4.2云计算测试对软件测试的影响

不同软件在开发流程及需求上不同,这就对软件测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云测试技术的测试技术架构出现了重要改变,这就对软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软件有一定的动态适应能力,软件测试不仅要能够实现多平台的兼容,也应提升相关用户隐私信息的保密功能。

在云测试环境下,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工作模式出现变化,这就要求软件测试的工具和开发工作模式也要相应地产生变化。在云平台上,运行软件测试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本地测试工具,传统的本地测试要求有众多的硬件设备及软件测试设备,这些设备在云平台上可以省去,且能够很好地实现云计算软件测试对于软件测试的要求和规格。

随着研发技术的发展,软件产品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发展和变化,因此软件测试也要不断地创新、更迭,不同测试模式和形式的改变和创新会使云计算软件测试技术逐渐适应正在经历的软件测试过程。

篇4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高职院校 信息化管理 创新

[作者简介]党保生(1978- ),男,陕西渭南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资源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和高职教育。(广东 广州 51145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88-02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自己投资购置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设有网络中心和计算中心,建成了校园网和应用系统,以推进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但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巨额投资的回报率较低,存在着规划不科学、人员不齐备、机构不合理、实施不顺畅、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很难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从而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互联互通程度差,应用效果不好,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等领域,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的存储管理、服务器的配备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管理等工作。云计算技术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能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高效运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云计算技术的定义

1.云计算技术的定义。云计算技术是指互联网来提供虚拟化、动态易扩展资源的技术,即通过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交付、使用和增加模式。云是一种比喻说法,比喻互联网和网络。过去在图中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以及互联网和电信网往往用云来表示。狭义云计算技术是通过网络以易扩展、按需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的技术,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广义云计算技术指通过网络以易扩展、按需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的技术,是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这种服务技术意味着计算能力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可以是其他服务的技术,也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技术。

2.云计算技术的优势。一是虚拟化能力强大,在云计算技术基础设施中,各种计算资源为了满足不同时刻的需求的应用和服务,被动态地分配和部署,是被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统一的资源池。云计算技术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它只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支持用户使用各种终端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服务。二是开展快速服务,快速部署业务。云计算技术的强大管理系统能够快速调用和整合云计算技术平台其他业务已有的数据库和能力组件,以实现业务需要,并快速地部署业务。云计算技术平台通常会开发能力组件、开发环境以及开发接口,方便广大自由开发者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开发新业务并达成与云计算技术服务商的双赢。基于云计算技术平台的SaaS服务,支持用户的自组建和自定义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互联网界面在云计算技术平台上组建和定制自己需要的云服务。三是经济规模化。“云”是指具有相当的规模。云提供商利用云计算技术集中部署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通过建设和经营超大规模,最低成本的商业计算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给企业和个人。既能赋予用户近乎无限且价格低廉的计算能力,又避免了用户重复建设“烟囱式”信息系统的低效率。

二、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产生的影响

1.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产生的影响。第一,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植根于大多数教育者的传统记忆中。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教育管理与教学特色更注重于对已有科学文化的继续学习,对受教育者的培养注重于对其大脑存储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今面对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化新型人格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信息化技术。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仍然落实在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传承层面上,教学内容只是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教学技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课堂教育形式有绝对的权重。如果高职院校的某个教师,自身学术水平不高,且具有职业懈怠情绪,这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具有巨大危害的。一切知识都是创新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运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发展,做好教学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实践中正确理性地思考教育的本质内涵。

第二,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将产生阵痛性影响。采用云计算技术,高职院校的院系资料室和图书馆将不再是广大师生获取资料的空间,大量闲置空间的出现将会对高职院校原有信息化管理的重新设置带来挑战。云计算技术能高效能地整合并提供比图书馆更丰富的信息资料资源,能自动采编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可按需索求向云计算技术服务提供商服务,广大师生可以享受高新技术服务的便捷。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还可以使广大师生共享高精尖科技设备计算应用资源,共享名师精品课程成果,集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机数字互动教室、虚拟化仿真实验教学、学生专业电子书屋等。采用教育的云计算技术,可能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会强化广大学生独立自学意识,产生便捷的人机交互,超强的计算资源调控海量的信息资源占有等情况,从而造成常规的课堂组织形式受到巨大冲击等问题,如教学评价体系失真、教师资源的隐性流失、学生到课率下滑、有效管理难度加大等。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管理等,都是将计算技术、自控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入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学科和科研领域,因此往往会对高校的管理带来阵痛性影响。

2.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创新提供了时机。一是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高职院校为了实施云计算技术服务,可以建立虚拟资源池,把学校范围内淘汰闲置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硬盘、内存等集中起来,然后链接入网申请,就可以享受云计算技术所带来的高端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从而节约教育成本,降低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经费,增进资金投入产出的综合效能。二是云计算技术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管理,整合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达成共建、共享,既推进教育公平,又提升办学效益。云计算技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可以把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贯穿于其中,从而给学习者搭建交互协作平台。这样既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信息,互补研究材料,协同展开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传达学习任务,让学生上交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三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数据存储的安全管理水平。对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资源库建设,作为普及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资源库的安全存储是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生命线。在通常情况下,即使防病毒安全机制做得再好,也难以抵挡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由于管理者的不当操作,也往往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数据的损坏,从而给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带来灾难性的冲击,云计算技术则对此提供了安全保障机制。四是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泛在学习、移动学习提供了可用条件。作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改革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凭借其方便快捷的资源调用、强大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以及伸缩自如的业务扩展等优势,必将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天地。

三、云计算技术引导高校创新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1.加速高职院校的资源数字化建设。国家“十二五计划”的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全国的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以科研创新为重点,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加速资源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创新,加快“云环境”的打造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可以自己建立或者与其他大中院校或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云计算技术管理平台,从而开创崭新的IT资源服务及供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资源及服务,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创新解决方案,实现高职院校的现代化管理。

2.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定位。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在科技革命的挑战下,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巨大冲击下,高等教育不但要重视内部的改革创新,而且还要加快高科技与高素质人才的协调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地带,在自然科学之间,往往蕴涵着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提出了重要的战略目标。为此,高职院校要抓住国家的这一战略契机,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加速打造“云环境”的步伐,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对接。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就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理念和实践中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与社会其他单位如科研单位、企业公司等合作,加快本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创新,推进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的平台建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排忧解难。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社会单位或企业投资本院校的建设,鼓励社会单位或企业参与本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创新。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由计算机时代走向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必将从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为中心走向以数据、计算和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高职院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用战略的眼界与目光,积极参与到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给信息化管理创造巨大的创新空间,在“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过程中完成信息化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加厚.走向信息化教育“云”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0).

[2]王萍,张际平.云计算与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

[3]危烽.浅谈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张健,曹蓟光.互联网中云计算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09(10).

[5]陈全,邓倩妮.云计算技术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9).

[6]万利平,陈燕.云计算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

篇5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处理技术; 云计算;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N91934; 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4012003

Design of IOT database based 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LI Na, LIU JunHu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1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ology, a new challenge has been posed on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Focusing on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of IOT, a design method of IOT database based 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DPT) was proposed by means of computation method of peertopeer network (P2P) point clouds. An example of medical system IOT verifies that the mothed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IOT database manage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OT in combination with database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iddleware technology.

Keywords: database technology; distribut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IOT

收稿日期:2011081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12102210395)0引言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个巨大网络[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特征,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其中非常重要的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已成为RFID技术发展趋势,这使得物联网中的数据库管理问题成为了物联网技术研究中的挑战性问题之一,已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关注[26]。本文针对物联网中的数据库管理问题,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分布式数据库技术、P2P(对等网)点云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库管理方法,并探索将其应用于医疗系统中。

1基础理论

1.1混合模型

物联网已经构成的应用系统和应用实例是深入研究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础[78]。本文针对医疗系统物联网采用有源CPS(网络化物理系统)结点和具备联网和控制能力的互联网CPS结点的混合模型(如图1所示)进行设计。这使得该系统不但具有物联网系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能力,还拥有物联网专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控制体系。互联网CPS结点具有不间断电源,不具备移动性,又具有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存储、计算和联网能力,可以提供H2T,H2H 连接。

图1有源CPS结点与互网CPS结点互连结构的混合模型1.2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DDB)是传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分布式数据库的快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精简频繁模式集和关联规则的安全挖掘算法以及事务流的动态可串行调度算法等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912]。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是物理上分散在计算机网络各结点上,但在逻辑上属于同一系统的数据集合,如图2所示。它具有局部自治与全局共享性、数据的冗余性、数据的独立性、系统的透明性等特点。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支持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负责实现局部数据管理、数据通信、分布式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字典管理等功能。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图2典型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本文物联网数据库设计方法

物联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各个领域都呈现严峻的数据存储性挑战。这里重点讨论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并引入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技术和点云计算的P2P技术[13],以使物联网系统具有局部自治与全局共享性、数据低冗余性、数据高独立性及系统透明性。

物联网是融入大量RFID系统和分布站点的数据库系统。在系统计算服务中,需要引入云计算平台,这是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的重要基础计算平台。在考虑远程数据库事务管理之前,必须从那里获取数据,并且使其他数据库能对它进行全局访问。因此,主要涉及的管理任务有:物联网系统计算服务、访问站点数据的位置透明性管理、数据库链接管理、触发器管理和快照管理等分布处理技术。同时在确定的每个服务站点中,引入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14],以支持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改善数据库技术的可扩展性。在点云计算中引入P2P技术,自组织P2P网络能够在对等体进入、离开和失效时自动加以调整适应。对等体之间的通信是对称的,它们既请求服务又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该分布式物联网数据库同时具备面向对象、分布式处理技术和P2P点云计算数据库能力。

3实例验证:医疗系统物联网

本应用实例主要是探索将物联网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将是本文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医疗卫生系统的物联网构建是我国新医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医疗系统物联网系统,如图3所示。

图3医疗系统物联网模型在上述医疗系统物联网中,主要包括了移动医疗设备数据库系统、循证医学数据库系统、医学研究网格计算系统、虚拟医疗团队数据库信息以及慢性病、流行病监控管理数据库系统和个人医疗信息门户数据库系统、远程医疗服务数据库系统。在整个物联网数据库系统中,需要P2P技术与云计算服务平台来实现整合医疗服务平台、健康知识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统一信息管理等工作。其中,整合的医疗保健平台根据需要通过医院的各系统收集并存储患者信息,并将相关信息添加到患者的电子医疗档案数据库中,这样所有授权和整合的医院都可以对这个数据库进行访问,从而使各个资源和患者能够有效地在各个医院之间流动。利用各医院之间适当的管理系统、转诊系统等保持信息完备性、一致性。这个平台满足一个有效的多层次医疗网络对信息分享的需要,这样就建立了以分布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服务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通过可靠的门户网站集中进行病历整合和共享,这样各种治疗活动就可以不受医院行政限制而形成一种整合的视角。有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医院可以准确顺畅地将患者转到其他门诊或其他医院,患者可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医生可以通过参考患者完整的病史为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医疗系统物联网的建立,将极大地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高效、稳健、有效的全面医疗卫生服务。

4结语

本文重点介绍并讨论了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混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以及P2P点云计算服务的物联网数据库设计方法,并探索将其应用于医疗系统物联网中,从而为物联网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可探索将其拓展到智能电力电网、城市设施、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等行业中。然而,系统的设计实现需要核心云服务计算平台,目前的系统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P2P计算中的信息交互、高速移动医疗设备诊断、整合医疗平台建设等。本文今后的工作将进一步完善上述设计的物联网数据库系统,并将其用于实践,从而为搭建我国基础医疗系统物联网技术平台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2]COOPER J, JAMES A. Challenges for database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J\]. IETE Technical Review, 2009, 26(5): 320329.

[3] 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孟小峰.云数据管理技术[EB/OL].\[2009327\]..

[5]FURNESS A, CHARTIER P. Opportunities through European and UK initiatives \[C\]// Proceedings of The Electronics KTN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Mobile Data Capture (AIM) joint meeting on the "Connected World". London: England:AIM, 2010: 123129.

[6]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 \[S.l.\]: ITU 2005.

[7]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1011.

[8]James A,Cooper J.Database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J].IETE Technical Review.2009,26(5):311312.

[9]贾,刘群,姜晗.分布式数据库的精简频繁模式集及其挖掘算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32137.

[10]陈耿,倪巍伟,朱玉全,等.基于分布数据库的快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165167.

[11]梁雄友,薛永生.基于分布式事务流的动态可串行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8):144147.

[12]宋宝莉,覃征.分布式数据库关联规则的安全挖掘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6):181183.

篇6

关键词:广东省 云计算 专利 分析

所谓云计算,简单地说就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以用户为主体为其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服务模式[1],用户可按需使用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的发展,是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模型的创新,云计算的理念、海量数据存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又一次重大变革,其通过虚拟化有效地聚合各类资源、通过网络化按需供给资源、通过专业化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启动了重点领域、重大技术的专利分析与预警工作项目,并加强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专利战略研究[3]。

1 广东省云计算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检索工作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中的多个数据库展开,检索日期截至2016年8月30日,采用关键词及国际分类号(IPC)对云计算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将一个专利族视为一项专利申请,由于专利申请公开时间或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时间滞后,2015―2016年的专利大部分还处于未公开状态,因此云计算专利数量上没有得到完全体现。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3年起开始有少量的申请,且在2000年以前一直发展缓慢,从2000年至2009年发展速度有所提升,但每年的申请量仍不高,在300件左右。2010年是一个转折点,从2010年起申请量有了大幅提升,并在2012年突破了千件大关。这与2009年中国各地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也频繁出击云计算领域有关,如2009年1月,阿里软件在江苏南京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平台”,2009年7月中国首个企业云计算平台诞生,2009年11月,中国移动云计算平台“大云”计划启动等,这些都对广东的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2010―2012年间,广东省在云计算方面申请量的爆发性增长,也充分说明了广东省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明确要发展云计算技术后能够快速的产生各项研究成果,并进行专利布局。在2013―2015年申请量维持在1500以上的峰值,云计算方面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阶段。

2 广东省云计算专利申请类型分析

2.1 广东省云计算专利申请类型概况

图2给出了截止到2016年广东地区涉及云计算的各类专利申请量的占比关系。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是专利申请的大头,占到总申请的9成以上,外观设计仅有30件,相对于前两者的总量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充分表明广东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对于发明专利的保护是极为重视的。

2.2 广东省各类型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整体上的曲线与在华类似,且发明的申请量增长最为迅速,实用新型在近几年也有较大增幅,而外观设计相对于前两者的总量可以忽略不计。

3 广东省云计算专利布局区域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深圳是广东省在云计算领域的主力军,申请量为6000多件,占据了广东省一多半的申请量,这与其区域内具有华为、中兴、腾讯等国内龙头企业有关。处于第二梯队的是广州、东莞,申请量在500件以上,虽然与深圳的申请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但在广东省的其他地市中已经是技术实力较强的了。处于第三梯队的是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申请量在200件左右,也都是广东省内电子信息产业中实力较强的地市。除了上述地市外,广东省内仍还有15个地市具有云计算领域的专利申请,这说明广东省内普遍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到位。

4 广东省云计算专利申请人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华为和中兴无疑是广东省内的巨头企业,其申请量远远超出其他申请人,当然这与其产业链全、业务面广也有关系。华为自2010年11月吹响进军云计算的号角,中兴是2011年加入各大开源组织对云计算架构进行研究,从发展云计算的时间上来看与内阿里巴巴等相比并不算领先,但发展的速度还是迅猛的,在2014年中兴开始为腾讯提供云计算项目的服务。腾讯近年来也越发关注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目前,在公有云市场中,已能够与百度、阿里巴巴和华云数据一起形成四强领跑的格局。排名第四的是鸿海集团,它们的申请量也不容小觑,紧跟腾讯之后。宇龙通信立足于移动智能终端,也意识到了云计算对移动互联的重要性,在2012年发起了“虚拟化无线云计算终端服务平台的研究及产业化”等项目,积极推进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金山在云计算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其在2013年召开金山云会,推出了以星座命名的五大核心产品,使得阿里云和腾讯云不约而同的选择当月做大促销,但从专利申请量上看似乎与其产业地位有所差距,应当加强研发力度并注重专利的布局。除了上述企业外,广东省内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技术研究院等院所,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也具有相当比重的申请量。

5 结语

总的来看,广东省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云计算发展氛围,各行业都积极参与到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中,为产研合作、产学合作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广东省也涌现出了一批中小型云计算企业,如国云科技、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广州杰赛科技、广州欧珀、珠海市君天电子、深圳市华星光电、深圳市同洲电子等,也都将成为广东省云计算发展的生力军。而对于终端厂商,如TCL、努比亚等也积极投入到云计算的大潮中;还有传统家电领域,如广东志高空调、美的、珠海格力、广东天际电器等,纷纷推出智能化产品,智能家电以汹涌之势,席卷家电行业。

参考文献

[1]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等.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电信科学,2009,25(12):23-30.

篇7

近年来,为强化路面动态监控,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始大规模建设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以下简称卡口系统),随着卡口系统接入的卡口数量日益增多,当卡口的过车数据量大到一定时候,基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比对预警方式,会出现预警时间延迟,无法满足实战的实时性需求。本文针对卡口过车的实时预警要求,对大数据流式计算组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过车信息实时接入、实时比对预警的大数据流式计算技术解决方案,为基层路面民警的及时拦截查处争取了时间。

【关键词】

大数据;流式计算;SparkStreaming;智能交通;卡口

引言

近年来,为强化路面动态监控,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始大规模建设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以下简称卡口系统),根据公安部“金盾工程”总体建设以及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应用要求,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为依托,整合共享各地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信息资源,建立横向联网、纵向贯通的交通安全主动防控云平台,满足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缉查布控和预警拦截、车辆轨迹和交通流量分析研判、交通违法行为甄别查处等业务应用。随着各地卡口系统接入的卡口数量日益增多,基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实时比对预警,无法满足实战的实时性的需求。自从Google了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大数据处理编程模型,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源的Hadoop分布式计算软件框架更是将大数据应用推向了极限,网页搜索、精准营销等典型应用的成功使Hadoop、MapReduce成为大数据的象征。MapReduce是一种离线的批处理方式,可以成功处理TB、PB级海量数据,但无法应对实时数据分析需求和对消息事件的实时响应,大数据处理需要支持实时处理和迭代计算技术作为补充,因此流式计算成为大数据技术研究的新热点。流式计算来自于一个信念:数据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所以事件出现后必须尽快对它们进行处理,而不是缓存起来成批处理。基于卡口海量的实时过车信息,如何与黑名单信息快速的比对预警,成为当前主动防控云平台应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流式计算的快速比对的解决方案,实现嫌疑车辆快速比对预警,为基层路面民警的及时拦截查处争取了时间。

1主动防控平台概况

按照公安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基于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1],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卡口机动车过车信息汇聚,实现海量过车信息查询、轨迹分析、套牌分析[2]、伴随分析、碰撞分析、区间测速等功能,实现跨区域、跨警钟的信息共享、深度挖掘,为监测公路运行情况、快速查缉违法行为、打击涉车犯罪、提升公路安全管控水平和社会安全服务水平。

1.1软件架构

(1)如图1所示,在分布式消息总线集群服务器上构建基于Kafka的分布式消息总线,前端卡口将过车信息临时存储在Kafka消息队列中;(2)在流计算集群服务器上构建基于SparkStreaming的实时流式计算,实现过车信息与机动车登记信息、黑名单信息等实时关联分析;(3)在分布式存储集群服务器上构建基于HBase[3]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过过车信息、流量统计信息、嫌疑车辆信息,黑名单信息等存储;(4)构建基于Hadoop大数据引擎[4],实现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关联应用和可视化展示。1.2平台功能按照面向基层,贴近实现、重在应用的工作思路,基于卡口过车信息,研发了车辆监控、缉查布控、执勤执法、分析研判等四大功能模块,具体功能如下。1.2.1车辆监控功能实现基于GIS卡口、视频实时监控、目标车辆实时追踪、机动车轨迹查询等功能。

1.2.2缉查布控功能

采用大数据流式计算技术,实现过车的实时比对预警、重点人员车辆的实时比对预警、假套牌车辆的实时比对、区间测速、流量统计的实时运算。

1.2.3执勤执法功能

实现执法服务站管理、重点车辆检查登记、现场违法非现场拦截查处等功能。1.2.4分析研判功能实现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凌晨2时至5时客运车辆违规上路行驶、重要路段区间测速、道路交通流量等分析功能,实现了对嫌疑假牌、套牌、伴随车辆、碰撞车辆等分析研判功能。

2数据处理架构

数据处理架构由数据采集、数据接入、流式计算、数据输出等四部分构成.数据采集: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的前端卡口负责过车信息采集,包括文本和图片信息。数据接入: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调用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提供Webservice接入服务,将过车信息写入,过车信息使用Kafka分布式消息队列作为缓冲,接入服务不再负责比对。流式计算:使用Storm或SparkStreaming等流式计算技术,从Kafka分布式消息队列中取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处理。数据输出:比对结果通过JDBC方式输出至关系型数据库ORACLE。

2.1流式计算技术

流式计算技术和批量处理技术有着本质的差别,流式计算技术需要维护消息队列并进行实时消息的及时处理。分布式流式计算技术虽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由于市场广泛需求的驱动,成为关注和研究热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流式计算技术有Storm、SparkStreaming[2]。Storm是Twitter支持开发的一款分布式、开源的、实时的、高容错的大数据流式计算系统。Storm集群主要由一个主节点和一群工作节点构成,通过Zookeeper进行协调。如图3所示,在Storm中,先要设计一个用于实时计算的图状结构,我们称之为拓扑(topology)。这个拓扑将会被提交给集群,由集群中的主控节点(masternode)分发代码,将任务分配给工作节点(workernode)执行。一个拓扑中包括spout和bolt两种角色,其中spout发送消息,负责将数据流以tuple元组的形式发送出去;而bolt则负责转换这些数据流,在bolt中可以完成计算、过滤等操作,bolt自身也可以随机将数据发送给其他bolt。由spout发射出的tuple是不可变数组,对应着固定的键值对[5,6]。如图4所示,SparkStreaming是核心SparkAPI的一个扩展,它并不会像Storm那样一次一个地处理数据流,而是在处理前按时间间隔预先将其切分为一段一段的批处理作业。Spark针对持续性数据流的抽象称为DStream(DiscretizedStream),一个DStream是一个微批处理(micro-batching)的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而RDD则是一种分布式数据集,能够以两种方式并行运作,分别是任意函数和滑动窗口数据的转换。表1给出了Storm、SparkStreaming的功能,性能等对比,基于下述对比,选择了SparkStreaming流式计算技术。

2.2分布式消息队列

Kafka也是Apache[7]下的开源消息系统项目,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消息订阅系统,在普通的服务器上每秒也能处理几十万条消息,可用于低时延的收集和发送大量的事件和日志数据。Kafka也是Apache下的开源消息系统项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订阅的消息系统。它以时间复杂度为O(1)的方式提供消息持久化能力,即使对TB级以上数据也能保证常数时间复杂度的访问性能。具有高吞吐量,即使在非常普通的硬件机器上也能做到单机支持每秒十万条以上消息的传输。支持KafkaServer间的消息分区及分布式消费,同时能保证每个Partition内的消息顺序传输。同时支持离线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并且支持在线水平扩展。Kafka包括以下四个组件:一是话题(Topic),它是特点类型的消息流,消息是字节的有效负载,话题是消息的分类名;二是生产者(Producer),它是能够消息到话题的任何对象;三是(Broker)或Kafka集群,已的消息保存在其中;四是消费者(Consumer),它可以订阅一个或多个话题,并从拉取数据,从而消费这些已的消息。Kafka的整体架构如图5所示。因为Kafka内在就是分布式的,一个Kafka集群通常包括多个。为了均衡负载,将话题分成多个分区,每个存储一或多个分区。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同时生产和获取消息。

2.3SparkStreaming与Kafka集成

Kafka[6]是一个分布式的消息-订阅系统,下面介绍如何使用SparkStreaming从Kafka中接收数据,具体包括两种方法:一是使用Receivers和Kafka高层次的API;二是使用DirectAPI,这是使用低层次的KafkaAPI,并没有使用到Receivers,是Spark1.3.0中开始引入的。

2.3.1基于Receivers的方法

这个方法使用了Receivers来接收数据。如图6,Receivers的实现使用到Kafka高层次的消费者API。对于所有的Receivers,接收到的数据将会保存在Sparkexecutors中,然后由SparkStreaming启动的Job来处理这些数据。然而,在默认的配置下,这种方法在失败的情况下会丢失数据,为了保证零数据丢失,你可以在SparkStreaming中使用WAL日志,这是在Spark1.2.0才引入的功能,这使得我们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到WAL中(WAL日志可以存储在HDFS上),所以在失败的时候,我们可以从WAL中恢复,而不至于丢失数据。

2.3.2基于DirectAPI的方法和基于Receiver

接收数据不一样,这种方式定期地从Kafka的topic+partition中查询最新的偏移量,再根据定义的偏移量范围在每个batch里面处理数据。当作业需要处理的数据来临时,spark通过调用Kafka的简单消费者API读取一定范围的数据。如图7和基于Receiver方式相比,这种方式主要有几个优点:(1)简化并行。我们不需要创建多个Kafka输入流,然后union他们。而使用directStream,SparkStreaming将会创建和Kafka分区一样的RDD分区个数,而且会从Kafka并行地读取数据,也就是说Spark分区将会和Kafka分区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对我们来说很容易理解和使用。(2)高效。第一种实现零数据丢失是通过将数据预先保存在WAL中,这将会复制一遍数据,这种方式实际上很不高效,因为这导致了数据被拷贝两次:一次是被Kafka复制;另一次是写到WAL中。(3)恰好一次语义(Exactly-oncesemantics)。通过Kafka低层次的API,并没有使用到Zookeeper,偏移量仅仅被SparkStreaming保存在Checkpoint中。这就消除了SparkStreaming和Zookeeper中偏移量的不一致,而且可以保证每个记录仅仅被SparkStreaming读取一次,即使是出现故障。

3流式计算解决方案

随着前端卡口接入数量的不断增加,过车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用传统的逻辑架构会造成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过车数据上传积压问题,传统的传输机制已不能满足大数据量的过车信息上传;二是实时比对效率降低问题,通过接入服务程序提供的Webservice或Servlet接口,实现过车信息接入,接入时进行比对预警,当数据量大的时候,无法及时预警。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大数据库流式计算技术,使用Kafka分布式消息总线作为缓冲,接入服务不再负责比对,只负责提供接口写入数据至Kafka,然后由SparkStreaming从Kafka中取数据进行实时比对预警,并将结果输出到交通安全主动防控平台中。

3.1比对预警示意图

3.2过车等9种信息接入

通过接入服务器过实现过车信息、流量检测信息、气象检测信息、交通事件信息、交通诱导信息、停车场车辆停车信息、警车定位信息、警员定位信息、非现场违法信息9种数据接入,Kafka以Topic来进行消息管理,在系统中按每一数据类型设定相应的Topic,然后由相应的Consumer去负责消费需要的Topic数据。

3.3基础信息内存加载

为了更快的信息加载速度,系统先定期将机动车登记信息、黑名单信息装载至HBase分布式数据库,然后SparkStreaming再从分布式数据库加载机动车登记信息、黑名单信息。SparkStreaming信息加载时分为全项信息加载和根据hash算法部分信息加载。其中全项信息的加载由后台任务定时加载;根据hash算法的加载由Consumer任务在拉取partitions数据时触发加载根据partitions的hash算法决定要加载那部分车辆的基础信息和布控车辆信息(目前沿用山东项目的算法,根据号牌号码信息和partitions的个数)。

3.4比对预警信息生成

在系统中,对于从Kafka中实时获取到的Topic数据,SparkStreaming作为Consumer负责动静态信息的实时碰撞、分析和预警,区间测速、旅行时间计算等。系统已实现人工布控黑名单信息、机动车登记信息、驾驶人管理信息、全国客运车辆和危险品运输车、逾期未年检、逾期未报废等重点车辆信息数据和卡口过车信息实时碰撞分析,对嫌疑车辆在秒级发出实时预警信息,指挥中心民警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可及时指挥路面民警对嫌疑车辆进行拦截查处。流式计算的最终结果,对于海量的布控黑名单轨迹信息、重点车辆轨迹信息等根据业务类型存放到HBase中相应的业务表中,对于预警信息,存放到Oracle关系型数据库,便于后续业务处理。

4结论

篇8

关键字:云计算;虚拟化技术;通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

中图分类号:E9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与数据的快速增长,科学、工程和商业计算领域需要处理大规模、海量的数据,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远远超出自身IT 架构的计算能力,这时就需要不断加大系统硬件投入来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1]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和实现系统的可扩放性,云计算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向各种互联网应用提供硬件服务、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存储服务的系统。

本文对云计算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云计算的分类及技术架构,同时说明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中云计算的应用部署建议。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在计算机方面通常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虚拟化是基于开放的x86架构,将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同装入一个可迁移的虚拟机档案文件中,目标是实现IT资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的最大化。

虚拟化可以用来进行服务器、存储、网络、桌面应用程序的整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管理灵活性,节省服务器空间和电耗成本。目前主流的虚拟化软件有Microsoft的Hyper-V 、Vmvare的vSphere、Citrix的XENServer等。

表1 主流虚拟化软件产品比较

Micorsoft VMWare Citrix

云计算技术

美国国家标准计算研究所对云计算是这样定义的: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使用模式,它是对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提供无所不在、方便的、随需的网络访问。资源的使用和释放可以快速进行,不需要多少管理代价。

云计算的本质核心:以虚拟化的硬件体系为基础,以高效服务管理为核心,提供自动化的,具有高度可伸缩性、虚拟化、标准化的硬、软件资源服务。

云架构通过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有机整合了云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通过网络将云中的服务交付给用户。

目前云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按云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私有云是企业自己搭建云计算基础架构,面向内部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进行自主创新。公有云是企业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直接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混合云实际上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既向内提供业务,又向外提供业务。

云计算按提供的服务类型分类,可分为基础设施服务(IAAS),应用平台服务(PAAS),应用软件服务(SAAS)三种类型。

IAAS:基础设施做为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实现机制是创建虚拟的计算、存储中心,能够把计算单元、存储器、I/O设备、带宽等计算机基础设施,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对外提供服务。

PAAS:平台做为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服务应用引擎,用户基于该应用服务引擎可以构建该类应用。对服务提供商可以灵活扩展业务,响应长尾需求,灵活调配资源 ;对开发者用户可以加快开发速度,简化系统维护 。

SAAS:软件做为服务(Software as Service),用户通过Internet来使用软件,用户无需购买软件,可以按需租用软件。

IAAS、PAAS、SAAS三个层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没有依赖关系,不同层次云计算涉及不同的核心技术。

云计算在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中的应用介绍

IT支撑系统是电信运营商企业的核心命脉,如何应用云计算需要慎重考虑。由于IAAS服务所需的虚拟化技术和运营技术相对成熟,并且有较成熟的商用案例,因此IAAS是电信运营商IT领域开展云计算服务的最佳切入点。[2]本文就详细说明IAAS云计算技术在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应用部署方式。

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根据计算特点分为:面向用户的并发请求处理部分,如各系统WEB 及APP 层(第一类并发处理型);面向网络的重复性任务处理部分,如话单采集、数据抽取及格式转换等(第二类重复任务处理型);复杂关系型计算部分,如计费应用、各系统数据库(第三类复杂关系型)等。其中,面向用户并发请求处理应用、面向网络重复任务处理应用较为适合基于PC 服务器资源池的部署,数据库应用受当前不同厂家设备架构不同以及操作系统不同的限制,不建议向PC 服务器资源池迁移。

在实际部署时,对X86架构的刀片服务器、PC服务器进行了虚拟化,将第一类和第二类应用部署在云资源池上。

虚拟化前:每台主机一个操作系统,软硬件紧密结合,在同一台主机上运行多个应用程序通常造成资源占用冲突,系统资源利用低硬件成本昂贵且不够灵活。

虚拟化后:打破了操作系统与硬件资源互相依赖关系,通过封装到虚拟机的技术,管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为单一的个体,有较强大的安全和故障隔离方式,实现计算资源的按需分配,业务的动态调整,提供了资源利用率。

图1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虚拟化前后业务运营方式比较

虽然云计算对运营商应用来讲,对于IT设备的优化,提高效率,节能方面的措施,应该是最为急迫的,但是在将云计算在引入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标准问题、稳定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以及应用迁移问题:

标准问题:云计算目前标准化进度缓慢,各厂家各自为战,方案互不兼容,甚至在互操作方面也存在问题。

稳定性问题:尽管云计算技术会带来一定的运维便利性,但由于云计算技术并不成熟,稳定性方面仍有不足。2009年,Google、Microsoft、Amazon的云服务都出现过业务中断。

安全性问题:云计算的引入,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虚拟化软件安全、用户数据安全和可跟踪性等。

应用迁移问题:技术方面,需要调整架构;经济方面,初次建设云计算环境和迁移都可能产生新的成本;运营方面,需要现有运营体制做较大改变。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内部IT 资源池建设的实施策略一是聚焦重点、快速见效,建设云计算资源池并先迁移设备规模大的适合应用,快速发挥云计算技术价值;二是逐步迁移、滚动实施,根据MBOSS 系统的特点,先实现各专业内的资源整合,后实现跨专业资源整合,分批分阶段迁移、滚动实施,将原有设备纳入资源池,充分保护已有投资。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资源池尽量采用相同的CPU架构、同一虚拟化软件,以便保持良好的资源调度并易于管理。

资源池尽可能部署在相同机房及二层网络,使物理服务器能够连接共享存储设备,以实现动态迁移。

资源池采用高密度计算、低功耗设备,减少设备空间占用:在机房设施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刀片型PC服务器,提高计算密度,减少机房空间等高价值资源占用,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尽量采用高性能局域网络设备,物理主机以千兆接入:资源池所在局域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应支持万兆以上的交换带宽,相关物理服务器应支持以千兆方式接入局域网络,满足资源池模式下密集计算和信息传输对局域网络设备性能和带宽需要。局域网络设备应具备通过二层VLAN 划分方式实现不同域系统的安全隔离,并能够支持随虚机迁移自动进行相应端口安全策略的迁移。

结束语

引入云计算之后,将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环境部署自动化,加快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和部署速度,实现业务和资源的快速部署,缩短新业务上线时间;提升资源共享程度,建设IT基础资源共享池,使得整体架构可以快速、灵活地响应业务发展需求;实现节能减排,打造绿色IT。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中心;云服务;自助服务;监控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5-0063-04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校园各项应用对基础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更加紧密,资源共享程度要求更高,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设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据中心监控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云计算相关领域内的重点。该环境下的监控平台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量庞大的集群设备,动态增长的管理规模,多样化的监控对象,高可靠性的性能要求,这些应用需求都对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对数据中心的各类资源如何有效实时监控(服务器运行状态、异构数据库的健康以及各类应用服务的状态监控)成为云平台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效实时的云监控可以保障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各项服务的稳定,提高服务的可用性。保证监控的实时性和高效性。本文将以Oracle EM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监控体系提出研究实践和探讨。

一、云计算发展现状与数据中心的需求

1.云计算现状

云计算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各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也都有着自己的认知。IBM公司认为,云计算就是“未来的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将是最主要的卖点;AMAZON公司也有IBM着同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云计算就是以通过互联网为媒介,租售虚拟服务器即基础架构;Google公司则更关注通过云端为终端用户提供在线文档编辑、个人资料存储等服务。

可见对于云计算的讨论和思考可以称得上百家争鸣。各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云计算应用的广阔前景。但是本质上讲,云就是用户可以随时访问和处理云端信息,便捷地使用在云端上大量资源的资源管理和分配模式。这己经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研宄结果,全世界己经公认云计算具有三种服务模式:

(1)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用户可以定制和使用“基础硬件资源”,掌握“虚拟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存储空间,部署定制化的应用程序和软件系统,而不需要关注云基础架构。在今天众多的案例中、是典型的商业实现。

(2)PaaS平台即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起源于搜索引擎系统采用的平台架构,用户享有完整的软件开发运行环境,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托管用户代码,和运行软件系统。这个过程中,用户无需完全掌控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以及网络部署架构。

(3)SaaS软件即服务。在此服务模式中,用户完全不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和基础网络架构,通过互联网即可直接操作和使用某项软件服务,最大限度、最方便地构建IT信息化平台。

2.云计算对数据中心现实需求

云计算本身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在特定的地区建立超大规模的商业数据中心,综合运用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前沿计算机技术,集中部署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对外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实现相对低成本的信息系统管理、分配和计费。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强大的资源分配能力,高可伸缩性、高可靠性、高通用性、廉价的IT服务产品。基础设施是云计算最重要的物理载体,而基础设施最终是通过云数据中心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交换机以及配套设备实现的。然而数据中心业务数据迅速增长,应用系统正变得日益庞大与复杂,由此面临一系列运维管理方面的挑战:

(1)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软件规模增长迅速,尤其随着Oracle数据库一体机的引入,对于软硬件及网络设备集中、统一、一致的IT运维管理成为必需;

(2)IT基础架构设备及技术的频繁升级和更新对人员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也造成了人力成本上升并带来了管理风险;

(3)应用架构(包括关联性)越来越复杂,出现应用群的概念,多个应用之间协调完成复杂交易。从而,对交易的追踪与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4)应用的复杂带来基础架构性能保障的风险,IT运维部门面临持续优化提高基础架构性能、保障业务高可用性的压力;

(5)新应用低下的测试效率和应用质量会将企业投资置于风险之中,保障应用质量对维持业务敏捷性、保证服务质量、降低总体成本与风险变得异常重要,成为IT部门的新命题;

(6)云数据中心是IT基础架构的发展方向,大多数IT组织开始在企业内部数据中心应用云计算,无论是更快地供应、按需访问、基于策略的灵活资源调度,还是按规则收费以保证商务结算和对环境的更好控制,IT部门都必须从被动式反应转型到主动和预防式管理上来。

面对以上挑战,通过使用Oracle基础架构运维管理技术软件和其在IT运维管理领域的丰富项目经验,结合现有的IT运维体系流程,建立一体化的运维管理框架,实行业务和技术管理创新,对于降低IT运维管理风险,提高业务用户的满意度,保障基础架构高可用性等方面有着紧迫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我校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了基于Oracle项目的人事系统和校园一体化建设,作为基础,结合OracleEM,使之成为我们建设和管理成为可能和高效的手段。

二、Oracle EM的特点与安装部署

篇10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乡镇企业认识和采用云计算的现状。对乡镇企业中的会计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他们对云计算技术的认识程度及是否采用这项技术的原因。结果表明约4/5 的受访者不知道或不了解云计算,也没有采用云计算的计划。其中缺乏了解及利益和安全担忧,是不采用的主要原因。了解及接受云计算的受访者认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成本是采用云技术的关键。研究结果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促进云计算在乡镇企业得到很好的推广。

关键词 :云计算;共享服务;乡镇企业;会计

一、绪论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云计算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服务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标准化的支持方案。云计算降低了企业对软硬件投入的要求,通过租用云服务商的硬件和基础设施等,来部署运行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特别是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具有高可靠性、高通用性、按需服务、机器廉价等特点,所以企业把关注点转移到云技术上来。有能力企业纷纷采用私有云和混合云进行其会计业务处理。但在乡镇企业中,尽管部分从业者意识到了云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但云技术却很少被采纳。因此,在企业层面找出影响云计算应用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分析了乡镇企业中会计从业者对云计算的认识;其次,重点分析了没有采用云技术的原因。研究的结果非富了云计算在乡镇企业应用的资料,同时,也为云计算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见解,以便使云计算能在乡镇企业中更好地接受和采纳,推动乡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二、文献综述

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关于与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按照用户需求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作为服务(SaaS)三类。从云部署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云应用涵盖了文字处理,社会媒体,工程管理,电子邮件,页面开发,数据存储,会计,文件存储和电子笔记等。云计算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而降低企业成本。由于信息系统和技术已经托管给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更多的关注于商务领域和活动。这种模式最适合于资源(资金、时间、经验等)缺乏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基于云计算SaaS 的会计软件,将所有企业数据存储在服务商的网络服务器中,避免了很多问题,如计算机崩溃等。

对于乡镇企业需要我们关注以下特点:经营活动由市场调节;企业所在地集中在农村地区,职工中大部分为亦工亦农的农民;企业按规模划分绝大多少为中小企业;大多说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技术设备比较简陋;企业管理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以上特点可知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云计划过程中,乡镇企业只需支付少量等成本就可以获得SaaS 的云计算服务。但是,事实上新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依然没有得到推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问题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等);第二部分包括对云计算的认识以及受访者中没有采用云计算的原因和想法;第三部分要求对云计算有一定认知的受访者在问卷中给定的云计算服务中选出所采用的服务以及对云计算未来发展的期望。此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50 分,通过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发放到乡镇企业会计从业者手中,共收回问卷378 份,回应率为84.0%,回收的问卷将做进一步分析。

受访者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占83.1%,相关领域工作不足5年的占63.8%。受访者中从基层会计工作的占77.8%,其余为企业管理者或相关人员。所有受访者全部就职于乡镇企业。此外,36.8%工作环境中提供一个完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但绝大多数(63.2%)是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和手工会计系统的工作环境。最后,只有1%的受访者声称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云计算。

四、分析讨论

在所有受访者中只有71 人表示对云计算有所了解,已经或未来将会采用云计算。表1 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分受访者进行划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云计算了解的比例越高。由于乡镇企业的关系,本次问卷中涉及硕博士人员较少,但不容否认硕博士人员对新技术新热点的关注度较高。同时,由于云计算是新兴技术,所以参加工作不久(5 年以下)的人员,是关注云计算的主体。最后,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大中型乡企中,由于管理理念先进,会计及管理人员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也是未来接受并采纳云计算的生力军。

在所有受访者中307 人表示对云计算很陌生没有采用云计算的计划。表2列出了没有关注及不采纳云计算的原因,这因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不使用云计算的最重要原因是在会计工作中不需要相关技术。这些可以在前两项的回答中得到认证。直接回答从来没有使用或不使用云计算的占47.2%,不知道云计算确切是什么的占到40.4%。在本质上,他们不认为使用云计算给他们带来任何显著的好处。此外,对数据安全和数据泄露的担心,网络的可信任度等也是会计工作中不采用云计算的重要原因。见表2。

本次调查还列出了一些云服务提供商让熟悉并打算采用云技术的受访者进行选择。表3给出了相应的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从业者对全球知名云服务商有一定的倾向性,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还是出于对知名服务商的设施和能力的信赖。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内的云计算还出于起步状态,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也各有倾向,不够完善。

对于了解并接受云计算的会计从业者做进一步的询问,他们给出了接受云技术的原因。这些原因基于云计算的优势: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资本支出转移到运营成本,反应速度准确,动态可扩展性,简化维护等。其中会计从业者最看重的是前两项,占到总比例的75.3%。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企业规模,高安全性,标准化的接口等。

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8.6%)认为,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云计算势必会引发企业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变革,将会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他们指出在乡镇企业会计事务处理中广泛采用云计算还需要相关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须要乡镇企业和云技术提供商联合共推云计算平台的长远发展。

5、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乡镇企业中会计从业者对云计算的认识水平。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乡镇企业有着极强的推动力,但云计算技术在乡镇企业却极少应用。因此,选取会计从业者进行考查分析在企业层面探究其本质,进一步分析了是否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原因。本文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受访者(约4/5)的受访者不熟悉并不接受该技术。他们云计算知识缺乏,意识不到云技术的优势,阻碍了他们对云技术的接受。云计算服务商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的项目,其理论上的优势和先进性,需要在企业的运用实践中讨论和完善,因此,更要加强对乡镇企业和会计从业者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仅有少数受访者(约1/5)声称了解云计算,已经采用或未来将会运营该技术,意识到或已经感受到云计算带来的低成本等优势,这也是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形成过程。本项目从乡镇企业及会计从业者的角度进行探索,有关云计算采纳原因和云计算实施过程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舰,杨振东.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