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因素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湖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湖南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但也面临不少不少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外向拉动特征,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是农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入世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而湖南农副产品创汇能力仅为5.2%,其分值为10.4,非常低。这说明湖南农业的国际参与度很小,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外汇贡献己趋于负值、传统的粮猪型农业结构,不具有比较优势。
(二)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农业科研人员不仅担负着农业研究的工作还担负着农业科技的推广重任。湖南农业科研人员相对数值仅为2,不到发达国家的1/10。由于现阶段湖南农业科技人员福利待遇不高,住房条件差,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年轻的科技人员出国、转行的现象十分突出,甚至有的农村出来的农业科技人员想方设法通过考研、留职停薪再次跳出“农门”。据统计,近10年来,流失的农业科技人员约占科技人员总数的近20%,并且大多是中青年科研骨干。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受到大冲击,由于被撤并、“断奶”,造成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也严重着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三)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和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但近年来随着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有所抬头。农民的孩子考学难、上学难、找工作更难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更多的中青年民工因在外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乡让老人看护,“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成为当前农村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农村教育出现危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的现实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据统计,湖南的文盲、半文盲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子女受教育成本的提高不同步,教育费用在农民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加之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收益缺乏信心,这些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偏低使他们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农业经济与现代农业建设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发展现代农业,湖南应该实现农产品由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在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效益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国际农业标准化;在农业资本构成由以国内融资为主向国内外融资转变过程中,更加突出利用外资;在农业科技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利用国外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投资,弥补湖南农业投入的不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弥补湖南农业技术的不足;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来弥补湖南土地资源不足,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人员的保障体系
农业科技的人员的保障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我省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三)迅速构建农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是推动我省农科教结合的战略决策。
以远程教育为主线,建设包括农业院校、电大、农广校、各地(市)农校、县、乡(镇)成教中心(文技校)在内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加大我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不仅从观念上,而且从实际操作运行机制上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努力探索农业院校、电大、农广校各地(市)农校与农村成教系统(农职中、职专、文技校)相互之间协作的最佳结合部,彻底改变相互之间各自为政,甚至无休止地大打生源竞争战而造成的内耗局面及产生种种弊端,引导各类学校在农村这个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大教育网络中,找准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这种与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必将推进我省农科教结合与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增强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及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宝川.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措施.[J].唯实,20o6(12):
[2〕邱[1〕夏剑锋.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
[3〕黄传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困境和途径[J].经济纵横2006(8):
篇2
关键词:河南省,生态农业,制约因素
一、河南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现阶段制约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如下: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的缺陷,使生产中往往缺少必要的技术含量,生态农业的各要素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农户往往都是根据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生产,没有科学依据,很难达到效果。广大农村缺乏的是先进、适用的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例如,在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等农业技术、市场营销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以及技术转化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信贷服务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河南省的生态农业大多以农户为单元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生态农业过程的环节均以体力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因而,不论是单位面积还是单位农产品产量以及劳动力密集度都较高。我省目前的情况是,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的生态农业模式将会受到挑战,不断探索适合我省情况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任务。较小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作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特点。
二、加快河南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河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充分挖掘、利用河南自然条件与经济条样的优势,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通过整合农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出台对农民保障有力的政策
从政策上帮扶、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价格上倾斜,以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督机制,真正实现生态农业的无害化,积极倡导"自助餐式"的发展模式,使农民根据自己能力和需要,确定生态农业的方向和经营策略。另外,必要的监督机制也十分重要,因为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提供"绿色产品",在一些生态农业模式中,还存在不同形式的污染,距离生态农业的内涵还有很大差距。
(二)加强生态农业的科技创新,完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是改革创新的基础,因此要将科技和教育结合起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业科研支持力度,使科研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的自我发展,农业科研的主要经费来源仍是国家。
(三)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保障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需要加强和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制体系建设:尽快出台与农业的投资和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鼓励生态农产品的外销甚至出口,加快土地流转,在必要时开展规模经营的试点,扩大集约型农业经济的范围,广泛的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快对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设立生态农业的保险机制,对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生态补偿。此外,还要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对环境和污染治理的监测与监管,比如,健全水利设施维护机制,治理乱采乱垦乱猎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态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等。
(四)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按照生态农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实行全程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服务和"产销订单"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推进生态农业产品的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张武.河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3,(17).
2、胡乾坤,李肖肖,李瑾,周留举. 探索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J].商情,2013,(27).
篇3
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用维护自然资源的基本方法,进而实行技术与机制的改革,以稀缺的农业资源和重大的自然资源为重点加以解决。确保现代人以及其后代人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得到应有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土地的维护、水、动植物繁衍资源,是在保持环境部退化的基础上,发展技术应用得当和农业经济赖以生存并且社会认可的农业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效益的原始持续发展、体现社会自身的公正性。
二、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原始资源短缺 原始农业资源禀赋短缺及环境的破坏,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数量已经达到13亿以上,人口基数相当之大而土地的数量却一直处于18亿亩的边缘,经济的过速发展导致人们对粮食、能源、住宅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我国在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同时,没有做好原始农业环境的保护措施,致使土地荒漠及其严重。农业环境的污染日趋恶化,给我国发展自然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发展的道路上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一部分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效益的成果也将被抵消。
2、 农业投入不足、 科技水平低下、人口素质较差 国家财政部门用于农业发展的支出费用呈不断的增长趋势,占财政部门总支出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这使得农业发展形势上所需的投入还远远的不够。农业有效技术的储备不够,农业技术的更新速度较慢,推广体系不健全,科研技术的投入不足,科技研发的技术人才短缺,这些都是导致农业科技水平低下的主要问题。 当代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都先对低下。目前,农村大部分以初中生为主学历高的较少,导致农民在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科技能力时难以消化。进而在经营管理和进行市场分析时能力有限。
3、 农业产业结构化不合理 农业内部的产业产品结构和农民自身的产业结构都仍不尽合理。农业的区域结构化优势难以发挥,结构还存在雷同的现象。农业的发展综合效益难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较低,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4、 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较难 我国的农村现有大约3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建设发展滞后加上原有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等状况,城乡二元社会经济形势尚未打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排的严重障碍。
5、 忽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的农民心中还没有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没有摆正现有利益与长远利益;发展与持续之间生态平衡的关系,致使我国农业农产品种植时,滥用化肥、农药等不达标的产品等一些产品还严重污染了环境,食品的安全问题都将岌岌可危。
6、 市场的培育程度 不仅工业,农业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进行规模化生产,一旦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产量即将大幅度的成增长趋势,如果没有建立好良好的市场培育机制,产品的流通性就会遇阻,这样产品的阶段性、结构性以及区域性就会过剩,农业特色的发展就会很难继续下去。目前,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来看,个别地区的市场培育体系发展较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管理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水平,采用辐射带动突出效果的专业市场,而大部分地区对农产品市场的体系培育的不够完善,没有合理建设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产品销售市场的不到更好的发挥,导致农业产品市场不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三、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对策
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转向了城市的工业方面发展,土地的荒废现象也随之出现。我们要对其进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将自身又有的土地进行承包,农民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个其他的农户进行种植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 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 努力改变土地原有的漫灌方式,加强灌溉技术的发展及推广,要大量使用生物技术对病虫害、杂草等进行有效控制。加强控制农村人口快速增加,尽量减轻人口过速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 调整产业内部结构 促进协调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大量发展养殖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工,支持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健全的市场体系是保证农产品正常交易的前提因素。
4、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并壮大农业科研的人才数量,大力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整体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利用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向农民进行正确的传授,进而达到普及知识的效果。
5、 组织农民合作创新 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这样才可以把农民来自市场的风险降到最低。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加强扶持农业的发展需求,有效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的趋势。
篇4
关键词:制约 农业经济 对策建议
■一、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发展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以及耕地面积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环境,气候,资源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愈演愈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愈发突出。
农村闲置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难,这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而就目前的生产力及生产水平而言,整个农业发展只需要1.8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这将导致将有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伴随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闲置。
农业资金严重缺乏,农业银行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知道下,极力减少农村营业网点,造成扶贫资金不到位,农村金融发展全面滞后,商业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作用逐渐削弱。农村金融政策功能机制落后,农业发展银行作用片面。农村信用社随着主要的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担负着正规农业贷款的大多责任,这就限制了正规的农业贷款,虽然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了多数农村,但是得到贷款扶持的农户仍然非常少。
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农村与城镇居民享受的待遇差距非常明显,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有限,政府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仍有部分地区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当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县为主”,义务教育体系的城乡分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样,政府投入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明显,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亟待解决。
■二、深入改革,转变思路,为农业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2.1调整农业机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攻击体系整体平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尤其是口粮应当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而不能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粮食的自给应当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水平之上。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逐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畜牧水产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牧水产和林业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农业区域布局,使得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作物集中到优势产区中来,形成科学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农产品生产链,发展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2.2发展非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合理转移,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的合理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坚持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加速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发展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充分发掘农业就业岗位,扩大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对于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排除,加快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制度上下功夫,创造农村剩余劳动“进的来,留得住”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首先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清理阻碍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扩大农民进城的渠道,必须对现有的一些限制行政策措施进行改革。提高农民就业素质,针对农民做必要的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务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样,必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条件,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支农资金来源,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继续保持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把支农指出的增幅维持在财政收入增幅的水平之上。合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减少资金流通环节,形成农民直接补贴体系,把资金使用在合理的位置。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推广高产农产品种植,加大农业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人口基本的医疗卫生需要。新型合作医疗不应当只关注重大疾病的保障,同时也应当对卫生教育,疾病预防,门诊费用进行补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2.4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拓宽农民贷款渠道,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依据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农业贷款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科学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深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商业银行对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明确农村信用社所有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在吸收农民存款的同时必须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农业贷款,缓解农民贷款压力,显著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贷款支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 发展 因素 对策
一、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农产品加工技术差,产品附加值低。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发展中贡献率比较低的现象确实是存在。据有关专家评估,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78%。
(2)劳动力劳动素质较低,劳动力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呈逐年恶化的趋势。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劳动力有4.8亿,我们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大部分青壮年选择抛弃耕地、化地为林转移到大城市打工来增加收入,留下来从事生产的主要是妇女和老人。这样,客观上虽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却形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持续下降和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
(3)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运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4)农业市场不完善,销售渠道不顺畅。农产品销路窄,生产的目的性不够强。多数农民不具备主动搜集买方信息的能力和意识,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市镇,造成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过低。以洛阳镇的蔬菜生产为例,大棚蔬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菜农并没有利用当地高速公路和省道交汇这一区位优势将生产销往武汉、外省等更广阔的市场。
(5)农业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和行业交流吧。良好的行业氛围和通畅的行业交流是促进一个行业发展的必须条件。
(6)未充分利用丘陵区农田分散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体现得不够充分。以我的家乡洛阳镇为例,类似平原的大面积农田较少,而梯田较多。在类似平原的地区,可以适当合并农田进行机械化生产并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而在梯田区,可以种植茶叶、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作物并形成一定规模以发展特色农业。
(7)生产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和品牌,盲目扎堆导致产品价格暴跌。以洛阳镇的银杏叶、黑木耳种植为例,黑木耳引进的前三年,市场价一度达到30―40元/斤,但由于农民竞相种植黑木耳,其产量过大,价格跌倒20/斤以下。另外,由于黑木耳生产“各自为政”,品种质量参差不齐,没有进行统一贴牌销售,造成生产有规模没品牌,农民只能从中赚取“辛苦钱”。我认为,政府应对农民进行引导,帮助达标农产品获得品牌或商标并对生产进行统一指导。
(8)农产品市场价格混乱,交易过程不规范(如使用有问题的量器),压低农产品价格和“黑”农民劳动成果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农产品正常交易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我认为,政府和物价部门、税务部门应主动执法,打击不法商贩,规范农产品交易行为,保证交易的公平性。
(9)承包不透明,影响了生产资料充分发挥其效益和农民承包经营的积极性。我认为,政府应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招标过程完全置于农民们的全程监督之下并为他们的监督权提供保证,不让他们对招标有“局外人“之感。
(10)大部分农民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意识较差。“千年银杏谷“是洛阳镇正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可是当地农民为了种黑木耳和卖野生动物赚钱,大肆偷伐林木和捕猎野生鸟类、野猪、野羊、獾类等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从事塑料二次利用等高污染的生产,给景区的生态质量带来了一定影响。
(11)破坏性发展仍然存在,干部群众可持续发展观念差。以洛阳镇为例,在建设高速公路、外租土地等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耕地保护,导致大片农田变为不可耕地而废弃。由于重晶石、石灰石、粘土的过度开采和简单利用,导致一些耕地和山体废弃,原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民失业。
(12)干部发展眼光不够长远、服务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应对策略浅析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①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②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③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3)拓展新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所谓拓展新产业首先要使农业升级,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产业档次,开发产业功能,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篇6
1)明确发展思路,鉴于我县发展农业机械的艰巨性,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发展农业机械要始终遵循“两个坚持”、“三为主”、“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各乡、镇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二是坚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逐步向前推进,做到扎实、稳妥。
“三为主”:我县发展农业机械要坚持以“小型为主、户营为主、效益为主”的发展路子,这既符合贫困山区的特点,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并且还适应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机械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农业结构的变化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只有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业生产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三是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这就要求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来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
2)继续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使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隆德县地处丘陵山区,适宜的机型多是一些小型的机械,而按补贴项目的有关规定,有的小马力机械则不在补贴范围之内,不利于项目的实施,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所倾向。
3)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因此建设现代农业,要努力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促使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有序流动,这样既能缓解土地的撂荒现象,又为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扩大使用效率。
4)提升装备水平,隆德县的农机化水平还较低,除耕作有了突破外,在播种、收获上大多还是传统的方式。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积极推广适宜机型,主要在机收、机播等几个生产环节上实现尽快突破。建设农机化作业示范村,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机播、机械化收割、脱粒、秸杆粉碎还田马铃薯机械种植,收获等农机化作业技术,不断扩大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逐步提高小麦,蚕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播种、收获、贮存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制约因素;三主体框架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8-0068-04
一、引言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是WTO“绿箱政策”下一项重要的农业保护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18个百分点,自然保护成本高27个百分点,生态恢复成本高36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63亿元。这种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使农业保险保障更为重要和迫切。
为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国内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王和、皮立波(2004)以及温蓓(2006)等学者探讨了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提出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应以政府为主体,突出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改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现状,建立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即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模式。陈华、魏朝富 (2007)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托及其价值,提出农业保险的政府保护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行,通过提高政府补贴的效率和控制政府补贴总量,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的共同努力。本文拟依照三主体的框架对发展农业保险进行探讨。
二、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从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至今,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逐步萎缩的过程,2004年以来保费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业保险业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我国保险业整体迅速发展而农业保险业务却不尽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渐趋萎缩。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1992年的8.61亿元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96亿元,年均负增长5.9%。虽然从2005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但2006年保费收入为8.46亿元,仍不及1992年的水平。
险种方面,1982年农业保险恢复后,险种最多时达100多个,其中主要标的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叶、棉花、甜菜、西瓜、亚麻等经济作物,以及耕牛、奶牛、猪、羊、鸡等,此外还试办了森林、果树保险。但众多险种的开展并没有维持多久, 1994年险种开始不断减少,截至目前农业保险险种仅剩下30多个。而且人保公司2003年末在海外上市,又进一步将农业保险中一些长期亏损的险种剥离出去。有些地区只保留了极个别险种,如耕牛和森林保险。
(二)农业损失日益严重而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
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1747亿元。近年来,自然灾害损失更是呈上升趋势, 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63亿元。在自然灾害中农业损失最为严重、最为广泛,全国平均每年大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有2亿多农村人口遭受各种灾害的经济损失。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我国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1992年农业保险赔款约8.15亿元,而2004年仅2.89亿元,占农业灾害损失的0.5%左右,2006年有所回升,但只相当于1992年的72%;农业保险承保面与可保面之比由1992年的约5%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2%。保险保障的不足,给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三主体的分析框架
(一)从农民角度分析
首先,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难以实现。农业保险的费率是根据农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厘定的。然而众所周知,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要远远大于普通财产保险,这使农业保险的费率必然大大高于普通财产保险费率。通过对保险公司的调查了解到,普通财产的保险费率以千分之几计算,而农业保险费率则要以百分之几计算。中国农业保险除极个别险种(如森林、火灾险)外,其费率最低也在2%,有的甚至高达15―20%,要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的农民仅靠自身的经济能力去承受比普通财产保险价格高得多的农业保险,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农民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市场需求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农险的开办与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自然经济下形成的自给自足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了“靠天吃饭”,对农业生产的风险防范不太注重。实践证明,如果前一年的自然灾害较少发生,那么当年的农业承保面积和保险金额便大幅度下降。有的地区农民甚至认为农业保险是农村“乱收费”的项目之一,加重农民负担,能免则免。这些较弱的风险意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农业保险处于尴尬境地。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分析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它们的目标。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保险公司,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得不顾及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优化险种,提高经济效益。而农业保险是一个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保险。如果依照保险的高风险高费率原则,势必要收取很高的保费,农民难以接受,也无力承担,这样使农业保险经营很难盈利。
其次,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亏损率一直居高不下 。尽管我国农业保险从一开始就采取“低保额、低保费、低保障”的办法,然而由于农业保险的自然风险较高,且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开办农业保险业务25年来,除两年微利外,其余年度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据资料统计,1982―2006 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6.94亿元 ,累计赔款支出82.29亿元,赔付率84.89%,再加上其他费用,平均综合赔付率将超过120%,大大高于国际上70%的临界点。
截至2007年初,全国39家财险公司中仅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安信、安华、 阳光 、安盟四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 (其余33家基本不涉足农业保险)。然而,我国农业保险的试点时间不长且仅限于局部地区,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以及偿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十分有限且面临着居高不下的赔付率。
(三)从政府的角度分析
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稳定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有增无减。相比较而言,中国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从各个方面讲都远远不够。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缺少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1995年通过实行、2002年修订的现行《保险法》实际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情况存在着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另外,由于农业风险面广量大,一旦风险发生,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基本无力承担。而我国现有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只享受免交营业税的优惠,许多商业化的保险公司都不愿开设农业保险。
四、国际上发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实行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加拿大,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是农民均自愿投保,农民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捐助农作物保险公司相当数额的资本股份,并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对其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一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保险公司和保险互助会也都可以在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框架下经营一切农作物险。
(二)民办公助方式
民办公助是部分欧盟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采用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无论是一切险还是特定灾害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公司、部分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但他们一般只经营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投保都是自愿的,农民自己支付保费,有的国家也支持私营公司开办农作物保险,同时为了减轻参加农作物保险农民的保费负担,也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三)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亚洲的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这些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特点大致如下:一是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二是主要承保农作物,而且农作物也只选择本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和小麦(泰国和印度也有棉花),很少承保畜禽等饲养动物,其目的就是确保粮、棉生产的稳定;三是参加农业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孟加拉除外),并且这种强制一般与农业生产的贷款相联系,只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方式有区别。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性,应该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五、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适用于一般商业保险的《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而《农业法》中也只是略有涉及,所以必须加快对农业保险立法,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同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经营方式、机构设置、农民参与形式、再保险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参与农业保险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可借鉴与银行业发展类似的道路,建立政策性的由国家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再保险公司,农民参保方式上可参照一些地方成功的农险经验,如可自愿投保,但不投保的享受不到政府相关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这样可减少农民逆向选择的问题。第二,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当巨灾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国家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还是商业性保险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损失,所以必须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承担,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把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的税收转作农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重灾,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启动重灾风险基金,由国家保险公司担任再保险公司的角色,双方按照比例共同承担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第三,对农民参保费进行直接补助。保险补贴是绿色补贴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一些农业险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等,都采用这种形式,美国补贴保费的53%,加拿大补贴保费的50%,日本补贴保费的40―80%。我国在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补贴。由于有财政补贴,农险保费率降低了,不仅可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还可不断地扩大农险险种。
(二)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
第一,对于专业性的农险公司,推广实施“以险养险”的经营模式,通过一些有效益险种的赢利经营,可弥补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如经保监会批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除经营传统的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经营涉及农户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农村居民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及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险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安信农业保险公司的整体运作还是较好的。而对于一般的寿险财险公司,更是可通过其它各种险种的开发和销售来贴补农险。第二,通过资本市场,将巨灾风险证券化。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保险市场很不成熟,不能较好地处理农业巨灾风险。国外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巨灾风险证券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产品是“巨灾债券”:此计划能使保险公司将部分或全部巨灾风险转移给一个信托账户。市场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一个信托账户,再由受托人购买国库券;如果指定的巨灾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可以得到信托账户中部分或全部的证券,而不需偿还原投资者;如果指定的巨灾风险没有发生,投资者即可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附加的、由市场决定的利息金额。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最典型、最重要的一种巨灾证券。第三,保险公司要重视防灾防损工作。防灾防损是保险经营的中心环节,也是保险企业的重要职责。开展防灾防损既可促进被保险人改善经营管理、保障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安全,还可为降低保险费率创造条件。特别是对于农业保险,投保人所承担的风险大多数是来自于自然灾害,防灾防损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保险企业要加强同各防灾部门的合作,特别是当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前,保险企业要通过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将信息通知给农民,以便让他们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三)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
应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引导,向农民讲解参保的意义,增强其防范风险意识,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农户参保。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教育,既要考虑到农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特点,又要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严重等特点。一是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政府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保险知识,再由基层干部向农户宣传;派遣保险销售人员下乡举办各种农业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耐心给农民讲解;组织高校保险专业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向农民宣传;编写农业保险简易读本,组织农民学习,如举办农民夜校等,普及农业保险基本知识。二是宣传方式要有针对性。例如,选择在当地有影响的乡镇干部,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要抓住农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和利益,提高宣传吸引力,避免造成逆反心理。宣传的内容要实实在在、贴近生活,通过典型实例重点讲解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让他们了解保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互助机制,避免强制性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农业保险、接受农业保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多了,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得到了满足,保险标的的分散程度加大,农业保险赔付率自然也就能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得到提高,农业保险也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祖荣:《论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障碍与技术选择》,《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
篇8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内生动力 外生动力
截至2007年10月底,沧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累计485个,农产品行业协会28个,入社(会)农民1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65万户,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动力作用,也就是驱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主体意识、资源约束和制度环境等的差异,形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独特动力因素。
一、内生动力因素
内生动力因素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自身所拥有的或客观存在的条件总和。市场化和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本源动力和自然生发动力。首先,当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解决了温饱,期望逐渐摆脱小农生产方式而融入市场时,农户发现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似乎仅限于自给自足的领域,面对大市场农民渴望有所依托。同时,对于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农户,为了有效地抵御较大的市场风险,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势所必然。其次,农户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必然带来农户间交易活动的增加和交易范围的扩大。在单个农户拥有的交易技术和信息有限,以及专业化生产所引发的投资增加等情况下,为了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农户必然会联合起来形成合作组织。
内生动力也是生产经营主体内部需求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农户的动力。沧州青县周官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村民获得了较为自主的土地经营使用权。但由于人多地少,部分农民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由于相邻京津的地理优势,适龄劳动力绝大多数从事汽车运输。村中大量土地也以非常低的价格转包给他人或无偿送给亲戚朋友代种,甚至还出现少量土地撂荒。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都是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并未履行必要的手续,其随意性大,矛盾隐患较多。2005年该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社”正式挂牌运行,100多户农民与服务社签订了协议,搭建起了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平台。沧州源于此类农户积极性的专业合作组织占到总数的53%。二是源于龙头企业的动力。龙头企业是指农产品的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或批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都感到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中介组织,一方面由于缺乏符合规格要求的农产品而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散经营的农户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致使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又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就无法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而制约了双方的发展。于是企业主动与农户联合,公司主导型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为解决稳定优质的大量牛源与粮食价格上涨和农民饲养观念落后的矛盾,建立的孟村渤海黄牛养殖合作社就是典型。沧州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合作组织已占到11.7%。
二、外生动力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力量主要是来自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它们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金融和税收扶持在本法中也做了相应规定。对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助原有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参与合作组织的创建。南排河镇是沧州市惟一的纯渔业乡镇,海水养殖是其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封闭式管理和粗放型养殖的一些弊端日益突显出来:无序竞争,各自为战,争夺市场,相互压价;信息闭塞,管理滞后,把握不住市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鱼虾发病时无法应对;抗风险能力低等。以镇科技服务推广站为主体,按照平等互利和自愿加入的原则,吸收有实力有影响的养殖大户和育苗能人为会员,建立起了黄骅市海水养殖协会。此类以农技部门为主导的合作组织在沧州占到18.9%。依托乡镇政府或其相关单位如农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站、畜牧站等创建的合作组织,降低了合作组织的管理成本,简化了其运作程序,利用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合作组织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便于对合作组织指导和整合。二是由供销社和供销人员及科研项目带动而组建的合作组织。沧州这类合作组织占16.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项目带动的合作组织。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新时期农民组织建设项目》课题组选择了青县为实验区域。一年半时间内,项目组在青县举办了十余次大小型有关合作社方面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培训近千人次。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消除农村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各种制度和不利因素,截止2006年5月,全县共建有农业合作组织52家,其中在项目带动下所成立的达39家。三是给予各种形式的优惠和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权利降低合作组织的组建成本,为新合作经济组织在引进优良品种、承担风险和提供贷款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一点于东部欠发达的沧州地区尚待加强。
篇9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农村;制约因素;实现途径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陈为全(1977-),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山东大学职业学院中专部教师。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门化的简称,它既可以指一种目标,又可以指一种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阐述。从静态的角度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价值、职业特点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动态的角度讲,教师专业化又可以分为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群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它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①
二、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困境
(一)制约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内部因素
1.教育理念陈旧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个体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当前农村教师陈旧的教育理念严重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由于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教师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师还抱有教师终身制的职业意识,仅仅将自己的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看成是自己的任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真正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没有意识到自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为此,他们只安于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日复一日地做着知识传递的工作。这种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也导致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普遍老化、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这就给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2.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为标准的。这种认识在农村地区更是根深蒂固。一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了,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与研究,对教学的影响似乎并不那么直接,也不太受人们关注。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绩效远比其专业化程度所起的作用更为现实。所以广大农村教师就更注重从“技术”的层面入手,而不从事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学习,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而缺少长远的自我专业发展设计,安于现状,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因此他们在专业化发展上很难突破。这势必会影响专业化的进程。
(二)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
1.专业化理论不完备
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极大的推动了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开展,教师专业化理论也不断趋向丰富并广泛传播。然而时至今日,专业化理论依然不完备,不能直接有效地指导教师专业实践。由于教师专业化的最初提出缘于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认为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因此,必须着力提高从教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趋向专业化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强调技术理性、工具主义的时代,专业化理论从一开始就缺少对教师作为个体人的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而偏重于专业化的工具理性。尽管我国不少学者认为,专业化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提升职业形象,进而享受到作为专业人士的特有的尊重。然而,教师职业相对于医生和律师,受行政干预和规制更多,专业自主性很难实现,专业化理论对此也无能为力,因此就不能以教师专业化基本理论为引导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教师专业化的真正实现就会备受怀疑,这自然会影响到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2.职后专业教育改进乏力
教师专业化是个动态发展的终身过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贯穿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教师学历低和专业结构不合理,这就使他们需要及时有效地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来满足教育和学科的发展,但是,他们的职后专业教育改进乏力,缺乏科学引导,出现领导和教师只重视学历的提高,更有甚者,不少地区的教师学历进修表现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教师只图考取文凭容易,相当一部分教师(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报汉语语言文学、政治教育等文科类专业。而学校急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越来越紧张。这样的职后教育表面上成绩斐然,但对教学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多大的作用。教师忽视了自己在教研、教改、教育实验、专业研究方面也应该出成绩、出特色,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专业化经费保障不足
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不足、投入比例的不均衡是各级各类教育面临的大问题。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严重制约了目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经费保障,由于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硬件和其他相关教育条件的建设,从而使实现教师专业化所需的条件受到限制;我国农村许多地区财力紧张,特别是农村教育附加费等被取消后,用于教育发展的财力捉襟见肘;城乡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差距,农村教师个人支付继续教育的费用较城市教师比例大等均成为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瓶颈。因此说经费的保障不足使其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推动作用无法实现,直接阻碍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机会。
三、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农村与城市相比,知识相对闭塞,人们所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有限。如果广大农村教师不注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更新知识结构,深化终身学习的思想,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落后状况将很难改变。因此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武装农村教师,让农村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刻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真正责任与使命,提升教学专业修养,更新知识,改进教育实践。学习学生真正所需的知识,不断把新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引领未来农村的进步,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理念基础。
(二)探索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
教师专业化作为一项教育改革,要在理论上突破传统的模式,向着多层次、多纬度、多阶段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不应只是教育理论者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呼吁,而应成为国家政府、社会人士、教师个体和组织共同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应提出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形成以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为专业化核心,以教师专业背景的改造为教师专业化的中间环节,以社会对教师专业的承认与支持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外部保障的一整套理论。
(三)切实保证职后专业教育的效果
要有效地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职后专业教育必须得到切实保证。走适合农村需要的职后教育之路,不要只以取得学历、学位或晋升为主要目标,杜绝出现“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要增强其学科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针对性、有效性、时代性。不要只盯着学历教育,要确实发展教师的思维和教育能力,培养培训农村紧缺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课、生活技能课等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职后教育体系,摆正教师职后教育的地位,以此保证职后教育的效果。从而培养出高标准、复合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确保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是各级各类教育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对学校办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为确保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稳定的经济投入为依托。因此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经费政策,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办学条件,完备教学设施;而且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城乡教育投入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份额,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与待遇,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有效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注释:
① 宋广文.教师教育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1).
参考文献:
〔1〕曹如军,刘国艳.农村教师专业化制约因素探析〔J〕.教育探索,2005,(7).
〔2〕惠中,陈方. 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因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5,(6).
篇10
关键词:观光农业;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观光农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产物,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既符合当前我国新农业发展要求,也符合旅游日益大众化、休闲化的趋势。在我国,观光农业最早开始于台湾地区,目前较为发达的地域为南方地区,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果园、菜园和茶园为主的生态循环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区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利用自身农业资源优势,成功的将都市白领渴望自然的欲望变为现实需求,通过自采、自摘以及文化普及等多种形式,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 山地观光农业景观资源特征
山地观光农业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它区别于传统的平原型观光农业。平原型观光农业由于地势平坦,水文和气候适宜,因此可以实现大规模种植,比如各地兴建的普罗旺斯园,植物园以及各类以瓜果蔬菜为主体的博览会,这些农业通过观光旅游实现了农业收入增值。但是,山地观光农业则不同,这里山地地势水文情况复杂,工程成本比较高,如果没有事前合理规划和预案,很容易造成亏损和倒闭,加上一般山地观光农业经济距离比较远,距离费用较大,因此旅游目的地需求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做好以下4点工作,山地观光农业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2.1 地形和植被因素
我国山地面积广阔,但是山地观光农业的景观建设重点是在平原和山脉的结合部,这里地势虽然复杂,但是空间感强,同时,结合部由于受到地形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较为肥沃,适合一些山地农作物规模化种植,而且由于山地层次感强,周围绿树植被覆盖高,因此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绿树空间和欣赏体验,这也正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部分地区受到地区特质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不同,因此,这些地区要因地制宜,种植本地特有物种,比如南方丘陵地区酸性土壤中种植茶树并吸引都市白领采摘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式。
2.2 水文条件因素
山地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是平原与山脉的结合部,地势由高到低,跨度较大,加上山地地区多地形雨,一旦出现大量降水,很容易由于雨量过量集中,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山体不稳,山体滑坡现象。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农业的最大威胁,严重的还会使农业颗粒无收。但是,山地的这种水文条件也会形成山环水绕,青烟袅袅的古朴韵味,因此,山地观光农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山地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选好农业发展地址,尽量选择山脊的延伸部位;如果处于山谷中,就要充分发挥周围山脉走势和地形沟壑,通过合理的设计达到水的自然流动,达到自然美的目的。
2.3 生态条件因素
山地观光农业要特别注意生态条件因素。
2.3.1 生态条件因素是山地观光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山地观光农业,虽然表面来看是通过农业发展带动观光旅游,与生态毫无关系,但是观光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旅游,旅游者注重的体验不单单包括通过自己劳作获得果实的喜悦,还应该有欣赏周围生态美的旅游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山地观光。
2.3.2 山地观光农业一般处于山脉与平原的结合部
这里生态脆弱,极易遭到破坏。生态是一个系统,包括:水文、地形等多种因素,一旦某个因素发生改变,就势必影响其他因素。
因此,山地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4 旅游目的地因素旅游目的地因素
直接制约着山地观光农业的发展
2.4.1 旅游目的地距离远近决定着其影响力
山地观光农业一般的影响力要受到旅游目的地距离远近影响。理论上说,现代都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都市人都渴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但是,一个地区的山地观光农业发展必然受到距离的远近制约。远距离的旅游目的地虽然有需要但是距离经济成本较高,因此实现旅游欲望转为旅游需求比较困难。
2.4.2 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大小制约着山地观光农业的规模
山地观光农业位置比较偏僻,距离大城市较远,因此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较小,这就严重制约了观光农业发展的规模。
3 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3.1 改造型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改造型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在原有山地观光农业发展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和再规划来实现观光农业的现代化升级。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常见的有的有桑—田—鱼模式、茶—梯田模式。这些模式单一注重了发挥本地优势,注重物种之间的联系,在初期获得了不错的生态和环境效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游客数量的提高,这种农业模式面临着环境承载力过大而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当地生产生活秩序被破坏的而引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综合山地观光农业发展因素,通过改造实现山地观光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2 新建型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新建型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适合一些未发展山地观光农业的地区,特别适合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地地区,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只要适当规划就可以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的。而且,山地观光农业发展还具有污染程度比较小,可持续性好等特点,因此未来的山地观光农业发展要特别注意探索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山地观光农业发展的模式。
3 结语
未来山地观光农业发展模式重点为山地经济落后地区如何通过山地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旧有农业园如何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复合,陈红安.城郊观光农业型园林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土木建筑学术文库[C].2011.
[2] 张诗履.观光农业.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
- 上一篇: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关系
- 下一篇: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