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医疗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1CBR:GE医疗集团在中国进军基层医疗市场是比较早的,但是,最近西门子、飞利浦等其他国际医疗巨头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潜力市场。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市场的相关投入。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格局,GE医疗集团如何应对?
段小缨:在中国的医疗体系改革中,基层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卫生部还专门提出会选出300家县级医院对他们能力进行整体提升。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医院能力的提升,它的需求以及它要做的功能就要提升。因此,所有人都看到在未来两三年当中,中国的基层医疗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大家对基层医疗产品有一个误区,总是觉得等同于低价格和低技术。事实上,价格只能提供一张入场券。因为基层医疗的病人需求与大城市是一样的,他们同样需要精准和高质量的诊断。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价格有竞争力的同时,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又能适合基层医疗的需要,这是相当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明白在哪里做加法,哪里做减法,而在这点上我们是有一定优势的。
21CBR: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段小缨:要从城市化运作深入到基层市场的运用,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GE虽然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但我们在中国的运作却是非常本土化的。你可以看到今天包括我在内,所有的管理层都是本土化的。这可以让我们很快熟悉既定客户,真正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决定也可以在中国直接做,不需要层层批报到美国总部那边,这也直接简化了整个管理流程。
其次,要做好基层医疗市场,不仅要有针对性的产品,相关的渠道和服务也必须要能下沉到基层医疗市场中去。2011年,我们招聘了500位销售工程师用于覆盖中西部约12000所基层医疗机构,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另外,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县级医院和农村医院,在维修方面会存在一定的时间问题。我们通过CyberFE(异空间辅助维修工程师)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连接我们远程维修服务中心。及时观察机械的故障在哪里,简单的话当场就可以修理。因此,我们所做的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方面,而是切合国内基层医疗需求的一个完整体系的搭建。
21CBR:以往,GE医疗主要服务国内高端市场,价格非常昂贵,很难直接移植到基层医疗市场。针对这方面的问题,GE医疗是如何解决的?
段小缨:针对基层医疗市场的实际购买力,我们主要通过产业链的本土化来削减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我们自身的利润率。目前我们在中国的产业布局是以北京为中心,同时在无锡有临床设备的生产基地,在上海是药业的生产基地,在杭州我们有一个生命科学的生产基地。除了产业链当中的生产基地以外,我们还在中国有三个研发中心,与我们的生产基地一起并存。这样的大格局在我们未来3-5年时间里是不会改变的,我们的目标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展和延展。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争取让基层医疗的营收能够占到GE中国总营收的50%。因此,在未来3年,GE计划推出40多款产品,70%也将是针对基层医疗市场的。
21CBR:基层医疗相关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较低,技术先进的产品往往并不适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篇2
患者对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必然带来市场对口腔医务人员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务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市场对其在数量以及质量上的需求。据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赵丽颖等[1]发表的2000-2008年中国卫生人力报告显示,我国口腔医师人口比约1:10000,这与WHO制定的世界合理口腔医师人口比1:5000具有很大差距,一些小城市的口腔医师人口比尚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城乡口腔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异显著也是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存在的一个现状。学历高的口腔医师多集中于省会或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学历低的口腔医师多集中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而农村基层的部分口腔医师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口腔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基于口腔医学不断发展的特点,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应用也要求口腔医务人员接受专业化的培训。根据我国目前口腔医疗服务的特点,满足市场需求也需要多种不同的服务形式。目前,可以为患者提供口腔医疗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基层(综合)医院口腔科及个体开业诊所。大型口腔专科医院承担着教学、科研及疑难病的诊治任务,患者就诊多需要等候较长时间。基层(综合)医院口腔科虽能开展多项口腔医疗服务项目,但缺乏专业性、权威性。此外,人们追求口腔医疗服务体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催生了口腔诊所的发展。口腔诊所一般直接面对着具有一定人口数量的社区,为居民提供口腔医疗保健服务,负责社区口腔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将来口腔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力量[2]。由此可见,对口腔进修医师的培养应该建立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根据口腔医师所在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其在进修之后能够适应所在岗位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开展口腔医疗服务。
二、面向市场需求的口腔进修医师培养模式探索
以往统一带教的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做到因人施教。这主要是因为进修医师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尽一致,个体化进步较小。因此为达到进修医师个体学习收益最大化,根据其业务水平、医疗服务项目和进修需求的不同,将进修医师划分为同水平医师、基层医师和开业医师三类,具体在内容安排、进度安排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与此同时,在面向市场需求分层式培养口腔进修医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培养目标要明确,以提高进修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最终目标;第二,培养模式要有所区别,对不同层次的医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模式;第三,满足进修医师的学习需求,使其在进修结束后自身的口腔专业技能有较大提高。我院自2011年度以来对进修医师实施分层式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以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的分层式培养为例加以说明。
(一)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培训内容
1.同水平医师注重医、教、研能力的培养
在同水平医师方面,我院在其进修过程中积极开展病例讨论活动,促使进修学员共同探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同时,组织学员定期参加国内外专家讲座,了解行业内最新发展动向,学习新的口腔诊疗技术;第三,鼓励学员参加研究生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实行进修医师“导师”负责制,使每位同水平进修医师都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从书写临床个案报告开始,逐渐发展到撰写临床病例总结、论著摘要、综述等;此外,对于能力较为突出的进修医师可以邀请其参加科室内的科研学术活动,以达到医教研能力的全面提高。
2.基层医师注重技术指导
针对基层医师,要发现并纠正他们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使其正确并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在定期组织召开病例讨论会,即选择典型的、较复杂或疑难的、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基层医师要积极查阅相关文献,对讨论的病例提出自己的见解。病例讨论会可以锻炼基层医师的思维,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提高其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基层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3]。
3.开业医师注重标准化培训
针对开业医师由于教育及工作背景不同带来的,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及操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同,以及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的情况,对其应注重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诊疗培训,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理论授课。(2)规范化的临床操作指导:专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标准化治疗步骤的建立。(3)标准化常规病例分析:选取各类典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治疗方案设计及结果的预测。(4)突发状况的处理:教育开业医师在出现不能掌控的突发状况时应及时终止治疗并请上级医院会诊。
4.加强进修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针对进修医师的各自特点进行培养的同时,一些医疗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不应该忽视的,这主要包括:对进修医师医德医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1)医德医风的培养。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真诚对待患者和同事,要言语得体,换位思考,切实为患者着想,为患者做实事,并以此教育和影响进修医师。(2)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患者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其对治疗方案及结果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会出现对医生的不理解甚至过激行为。因此,应教育进修医师要有高于患者的思想境界,理解患者的行为,冷静对待,逐渐提高进修医师的职业心理承受能力。
(二)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培训进度安排
各级医师的进修培养均按照理论培训、临床观摩和实践操作3个阶段进行。医师进修时间一般为一年,而正畸患者实际疗程一般为两年到两年半左右,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进修医师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我院针对不同进修医师制定了培养进度表。
(三)分层式口腔进修医师的考核体系及后续指导
进修医师的结业考核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三方面。医德医风的考核通过其接诊的患者来进行评比,考察医师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是否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其理论考试内容与临床技能紧密相关,考察医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临床技能的考核由带教老师根据进修医师对患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情况综合评定。针对不同医师,其评比标准有所差异:同水平医师注重医教研能力的考核,基层医师注重医疗业务能力的考核,开业医师注重医疗业务能力和标准化操作的考核。在医师进修结束后邀请其参加至少每年一次的口腔正畸矫治技术培训班,邀请全国各大学著名教授讲解口腔矫治新技术,并在会后对进修医师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加以指导。此外,对于回到原单位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的进修医师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并且与他们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他们的医教研水平。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全科医生;首诊制;全科医疗;发展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93
1文献综述
全科医生是首诊制的基础,也是双向转诊制度的重要保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居民的初级医疗需求均由“社区医生”或“家庭医生”满足,这类在较小范围内的全能型医疗服务提供者就是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已反映在许多文献,特别是基层全科医疗工作者撰写的文献中。
对于目前全科医生和全科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常委兼人力资源学组组长郭清[1]指出:全科医学人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进一部发展的瓶颈,同时,大专院校对于全科医师的培养也跟不上基层医疗护理的需求。除培养机制外,与全科医生有关的其他机制的问题也在一些学者的文献中表现出来:陈天辉[2]等对这些机制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们认为,全科医生的准入机制、补偿机制、规范认定机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缺少规范化的准入标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长远的全科医学发展计划与配套政策、缺乏可操作的全科医生职称制度等。
另外,也有学者和全科医疗工作者从微观入手,具体分析全科医生发展某一具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线福华[3]等分析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中,缺乏统一标准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尤其是临床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卫生行政系统和高等医学院校两个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也存在考核、师资上的差异。杨政雄[4]也指出,碎片化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全科医生“层次不一样,水平参差不齐,职称也不一”的现状,以及真正能够履行全科医疗职责的全科医生极为匮乏。
2广东省Y市全科医生的现状
广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与卫生事业的建设较为完善的省份,对本地区全科医生的培养、配置都有较为完善的规定。而作为一个县级市,Y市拥有与同级别县市相比更为优异的医疗资源,因此笔者选择Y市作为此次的调查地点。2015年7月,笔者对Y市的两大公立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以及若干社区医院的部分全科医生进行了采访,本文所描述的全科医生发展现状就建立在@些访谈的基础上。
21全科医生的配置与工作
Y市的全科医生在社区层次的配置较为完善,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数名全科医生,分别是:城北六名,城南三名,城西和城中六名至七名,其中城南还有全科护士七名。然而,全科医生在村镇卫生服务站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乡卫生站并没有配置全科医生,也没有开始进行全科医生的培训。
全科医生的职能较广,不仅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会诊工作、24小时候诊,还需开展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回访、上门护理,进行社区的诊断、干预、健康讲座等工作。然而,全科医生的实际待遇是与专科医生一致的,并没有因其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而有适当提高。从访谈结果来看,全科医生培训的名额过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只有一至两个接受全科医生培训的名额,这导致了全科医生的更新速度极为缓慢,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科医生的需求都很大,这就产生了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就会采取一些增加全科医生工作频次或直接提高工作量的做法,如在采访过程中,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护士长就反映当社区人手不够时,人民医院住院部就会调派全科医生来社区进行工作。
22全科医生的培养
目前,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两千多人,这是因为全科医生的培养时间长、成本大。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有两种途径:一是先在高等医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其后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工作与临床实践,根据时间的不同有5+3、5+2或3+2、2+3等模式;二是在职医生转为全科医生,这就需要专科医生经过专业的全科医生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全科医学的临床实践,其后再进行统一考考,通过后才拥有全科医生的资格。
2009年3月,我国开始培养第一批全科医生,Y市则从2010年开始落实这一政策。根据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文件,每个省要先培养一批拥有培训资格的全科医生骨干。广东省第一批全科医生的培养分为理论培养和临床培养两大块,理论培养是在网上进行资料的学习与考察。Y市城南社区和信善社区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各有一名医生参加了培训,这两名医生在取得全科医生资格与培训资质后返回Y市培训本市范围内的全科医生。Y市第一届全科医生进行了10个月的学习,从2009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并在 2010年2月1日取得了资格证书。
总地来看,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窗口狭窄、培养软硬件缺乏是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阻碍全科医生高效培养的主要因素。首先,基层行政区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常常无法满足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全科医生的培养。在Y市,只有城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申请了广东省社区示范基地,拥有培养全科医生的资格,因此从第二届开始,Y市的全科医生培训中理论课的学习就被安排到了Y市上一级的地级市Q市进行,Y市人民医院和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则仅作为实习基地。另外,基层医疗硬件条件的欠缺也从加剧全科医生培养碎片化的角度阻碍了全科医生的高效培养:“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基础设施只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仅有少数能完全满足需求[5]”,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而且对全科医生真正发挥其作用,以及全科医生有效进行临床实践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次,培养条件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区全科医生的培养窗口十分狭窄。根据Y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位主任反映,近年来Y市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全科医生培养名额只有一到两名,而城南、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已经两年没有培训名额。另外,基层群众对全科医生的需求不断上升。据医护人员反映,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对全科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普遍希望能有更多的全科医生投入社区进行工作。然而,狭窄的培养窗口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区全科医生培养的速率远远落后于对全科医生的需求,使得基层全科医生只能在一种接近于萎缩的状态下运行,更谈不上平衡医疗资源、缓解医疗服务提供压力紧张的现状。
23全科医生的潜在供需市场
当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并不高,但全科医生及全科医疗事业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这个判断主要是从对全科医学市场供需两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中得出的。
从供给的情况来看,全科医生潜在人才储备库较为庞大,高等医学院的毕业生以及正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生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成为全科医生;另外,从对Y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Y市两所中心医院的医生的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医生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愿意为社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由于现有全科医生数量较少,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已相继出台了一些的一全科医生为对象的鼓励性政策,这也从客观上提升了全科医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前文已有提及,目前我国社会尤其是基层对于全科医生的需求极为旺盛。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方式以及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进下,基层越来越倾向于在本区域内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资源配给,而全科医生作为受政治的基础条件,其从一开始就以服务基层、满足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基层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因此全科医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主要对象。在不断增强的基层医疗服务需求之下,全科医生的受重视程度也将与之呈正相关增长。
3全科医生的发展建议
目前,阻碍全科医生和全科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块:主体因素和客体(环境)因素。主体因素是指全科医生,以及与全科医生相关的管理、服务等机构方面软硬件条件的欠缺所产生的阻碍因素;客体(环境)因素是指目前我国整个医疗卫生制度、相关政策以及相关的社会环境所引发的阻碍因素。因此,为促进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的良性发展,有关部门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改善全科医生的软硬件条件,促进全科医生的积极性。
31基于主体因素的建议
当前,制约我国全科医生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全科医生的入口狭窄、培养乏力,因此必须扩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途径、缩短培养周期。从当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途径来看,经由高等医学院毕业成为全科医生的比例较低,因此,应当重点扶持高等医学院和综合型大学医学院的全科医学专业,扩大全科医生的培养窗口、培养质量。另外,除考虑在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全科医学学科外,“在医学生课程中应增加全科医学的教学内容,并在毕业后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中探索建立全科学专业学位[6]”。当然,在制定全科医生的培养规模、培养内容等具体培养政策时,应当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与论证。
是全科医生的待遇问题。根据激励理论,员工是否受到激励取决于“激励效价”与“可获得性”两个变量,员工受到的激励水平等于激励效价与可获得性的乘积,在激励效价一定的情况下,可获得性越高,员工受到的激励效果就越强。从目前来看,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全科医生已经出台了一套较为具体、完备的优惠与晋升通道、职业发展方面的制度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我国情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各地将这套制度规范落实到实践中去的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Y市虽然是卫计规划的全科医生及其待遇制度的试点地之一,但由于其经济较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不高等原因,Y市一直没有将其完全落实,这就使得Y市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无法达到全科医生待遇制度的顶层设计阶段所预期达到的程度。鉴于这一点,我国应当在宏观上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保障全科医生的待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还应当继续保持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通过法律、经济的手段保证全科医疗事业的快速的发展。在具体的政策执行方面,如果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将政策所规定的待遇进行落实,应当以规划的方式拟定一个时间区间,在此时间区间内逐步推进全科医生待遇的落实工作。
是全科医生的管理问题。全科医生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有治疗、康复、护理、宣传教育等,既包括了传统的医疗事业,又涉及新兴的护理等事业,因此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民政部门都有可能在全科医生进行工作时履行其管理职能,然而对于各公共部门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权限、内容、方式等都缺少一个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全科医生在工作中可能面临多头管理的情况。为避免因此而导致的低效率,应当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全科医生队伍、为期提供必要服务的规章制度,更进一步则应该在有全科医生在职的医院都建立全科医学科室,由它统一管理本部门的全科医生。
32基于客体因素的建议
相τ谥魈逡蛩兀客体(环境)由于具有外延的广泛性与多元性,其复杂程度远甚于主体因素。因此,基于客体因素的建议只能通过一种宏观的、规划性的话语来表达。
全科医疗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其政策、目标、规划必然要服从于整体,并在整体医疗环境的推动下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基本卫生服务范围、公立医疗体系规模等问题度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才能得到改善;另外,我国重视专科胜于重视全科,重视而不重视宏观,重视政策制定而不重视政策执行,这就导致我国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发展不仅晚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对于整体医疗卫生事业局限性对全科医生、全科医学发展产生的阻碍,还需对症下药:一方面,应当“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7]”。另一方面,应当在整体的医疗卫生规划中将全科医疗事业列入发展重点,配给与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营造有利于全科医学发展的环境。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Y市人民医院、中医院这两所中心医院患者数量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的心态与意识。在采访中,许多患者在被问及为何不选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诊医疗机构时,都将“不信任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患者宁可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获取前往中心医院就诊的机会,也不选择前往更为方便且实际上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显然,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患者选择的低效率,也会导致以社区为工作重点的全科医生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要改变这一现象,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系统、民政部门应当进行广泛的宣传,并配合一些政策手段,如出台优惠措施鼓励患者前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前往中心医院时应当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证明等,逐渐使患者建立起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信心,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
另外,通过立法的手段对全科医疗及全科医生进行管理、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以全科医生为对象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就使通过一种常就地作用于全科医生的指导性手段失去了参考依据,而在充分调查全科医生实际运行情况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有助于在当前全科医生及全科医学定位较为模糊的情况下对全科医学事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
4结论:市场化背景下的全科医生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医院划入“公益类”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卫生”与“卫生服务站”,即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经费由政府全额或部分拨付。从外部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政府应通过经济手段对其进行扶持;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也应当适当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允许私人、社会团体设立医院和卫生服务站,形成公、私医疗事业平等共存、良性竞争的局面。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允许私营医院、卫生服务站培养并配置全科医生具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作用:私营医院、卫生服务站的规模一般比公立医院小,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村镇等小型居民聚居区,而全科医生及全科医疗事业的初衷正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而设立的,这与私营医院、卫生服务站的运作情况契合。在各行各业都越来越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事业的部分市场化(培训、分配等)是有助于这一领域的发展的;当然,为了避免全科医生这一稀缺资源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呈现集中的趋势,政府、公立医院应当进行必要的调解,保证全科医生在基层的分布。
然而总体来说,我国全科医生和全科医学事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具体的发展方向还没有最终确定,政策框架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体系。Y市作为全科医生制度的试点地区,其显示出的全科医生的价值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应当引起卫生行政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吸收Y市全科医生运行过程中的有益于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扩大基层群众获得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途径的因素,吸取由于资源与社会情况的限制而无法发挥最大效用的教训,制定全科医生发展的长效战略,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正全科医生的发展模式,从而为全科医生在我国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清,王勤荣,杜亚平,等中国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4(5):291
[2]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管理,2002(1):30
[3]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全科医学,2012,15(22):2500
[4]杨政雄全科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5):26
[5]郁晓燕关于全科医生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差异的调查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5(3):140
[6]侯建林,柯杨,王维民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10
篇4
关键词: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市场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49-02
20世纪40年代的农村医疗合作社是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源头,伴随着,具有合作性质的医疗保健所和卫生室也随之产生。这些组织和机构具有“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特点,不具有明显的保险性质,一般认为它们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萌芽。这些机构和组织为具有明显的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一、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从萌芽到发展直至衰落,新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恢复与重建不仅仅是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而是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下不断调整的。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李强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健康公平与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关系,提出应合理处理好医疗卫生服务和市场机制二者之间的关系。魏众和古斯塔夫森认为,由于区域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医疗服务支出的差距是显著的,从国家整体来看,医疗公共支出多集中在某些发达的城市和省会城市医疗部门,同时在城市内部以及农村内部也存在医疗支出方面的差距。部分学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与医疗服务的公平性进行了研究,赵涛和车刚的通过研究发现,伴随着医疗服务费用的急剧上涨,尽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农村居民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支出公平性却没有得到保障,甚至费用的上涨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带来了支付风险问题[1]。
(二)缺乏市场化问题
高梦滔等认为,基层卫生服务供给的廉价、有效性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尽管政府在加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等基础医疗机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问题恰恰在于基础医疗服务提供的缺失。孙淑云提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市场化改革失败导致了政府关于公共卫生投资的思路不明朗,由于经费补偿的缺失,乡镇卫生院的功能被异化了,乡镇卫生院根据市场的准则追求效率和效益,弱化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功能,这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存在着功能缺失、组织涣散、经营不善的问题的重要原因[2]。李卫平认为带有政治主导型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得基层医疗体系瘫痪,首先上级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拨款和向乡镇卫生院摊派被地方乡镇政府截留的现象一直存在,同时利用私人关系安排非技术人员进入乡镇医疗机构的现象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都是不利的,甚至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补助都难以足额到位[3]。顾昕认为医疗保障体制不完善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医疗费用上涨失控的主要原因,由于医疗服务市场中第三方付费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造成了农村医疗机构激励结构的扭曲。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问题
陈小安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系列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这些问题主要有: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方面不足和供需结构严重失调等。同时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不清导致了医疗服务供给效率低下,也变相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4]。王仕龙认为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存在,本来就有限的公共产品投入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目标都难以实现[5]。侯天慧等通过实地调查也认为基层服务机构的缺乏导致山区成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盲区,而新农合参合率偏低又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
二、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笔者对近年来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相关对策研究进行了综述概括。学者们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投入方面的对策研究
刘家庆认为应当从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建立权责明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农村医疗服务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就医水平,降低农民就医费用[6]。陈爱如也提出从硬件投入和软件支持两个方面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他认为应当从政府改革和医疗体系改革方面加大农村的医疗服务资金投入[7]。张永辉认为应该重新定位村级卫生室的职能,加大对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的资助,积极培养农村医疗保健人才。张永梅,李放等研究认为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在尊重农村居民现实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强化财政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优先序,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二)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之争
农村改革之前,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样,大多走社会主义性质的道路。农村经济改革之后,社会事业一度处于停滞阶段,而后多依赖于医疗机构自主性的改革,如何合理地引导和规划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1.市场化改革的争论
葛延风等认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相违背的,并认为实现我国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公平性,政府主导才是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政府责任的体现[8]。梁金刚则认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是医疗体制发展的正确选择。但是所谓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医疗服务体系方方面面的“市场化”,而是要强调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医疗服务供给者之间的合理和良性竞争格局;同时,“市场化”也不代表着政府要主动退出医疗服务提供,而是要转变职能,实现政医分开,管理与办理相分离,政府继续承担公共卫生的投入、医疗服务的监管和医疗保障提供的重要责任,促使政府与医疗机构各司其职的医疗服务管理新体制。张鹏指出,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并不是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的缺失与错位才是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根本原因[9]。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关于绝对的问题,医疗服务领域的问题非常复杂和系统化,简单地把政府与市场对立起来是行不通的。王锡源认为市场与政府的双失灵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现行的体制下政府与市场没有实现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蔡江南等提出完善医疗体制改革,应谋求政府与市场的合作,相互补充协调。他们提出了社会市场合作模式,强调政府承担筹资方面的主导责任,而在具体的医疗服务生产和提供方面强调市场化[10]。
顾昕在考察和研究各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变迁的基础上认为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是目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彻底逆转现有的改革轨道并不是深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重新选择公立医院、公费医疗、命令控制和计划管理为主导的医疗体质的老路也是行不通的。在现行的国情条件下,推行在市场化的基本框架中努力弥补政府职能的缺位来解决国家转型滞后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更为现实和明智的战略选择。而这种改革的关键要点就是:第一,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广泛覆盖;第二,建立和完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三,有条件地建立和发展医疗服务的第三方购买制度[11]。
2.城乡医疗服务公平性改革,建立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对学术界提出的各种见解与观点进行综述,得出逐步解决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其他制度对接的有效途径。陈新中和张毅分析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医疗保障存在不公平的城乡二元制度和不合理的筹资机制等主要问题,认为政府应该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付费制度、注意追求政府博弈的平衡等手段推动一体化的城乡医保制度。黄晓慧认为多层次医保体系是构建我国农村医保模式的最佳选择,只有建立多层次农村医保体系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不同层次的需要[12]。
3.药品价格改革—医药分开
朱恒鹏认为政府人为压低医疗服务价格导致的“以药补医”机制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医疗机构恣意抬高药品价格和谋取售药品差价利润的合法权力,特别是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零售环节上的具有的双向行政垄断地位,这种地位和权力使其可以提高药品价格,实现巨大利润,进销差价率管制的缺陷则进一步诱导了医疗机构进销高价药,同时单独定价政策和目前宽松的新药审批制度进一步为药品生产公司提高药品批发价、医疗机构购销高价药品提供了便利。所有这些问题源于政府管制的失当。降低药费支出的根本措施是消除价格管制,实现医疗服务市场定价、消除“以药补医”体制,消除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零售的垄断,最终实现医药分开[13]。
三、小结
已有的研究揭示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变迁历程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重要性,并围绕资源配置、功能健全、服务项目、管理体制等提出了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措施。但是由于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的就医需求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如何统筹安排保障国家资金合理的分配和满足农村居民的最大需求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车刚,赵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7,(1).
[2]孙淑云.试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与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3]李卫平.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管理世界,2003,(4).
[4]陈小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5]王仕龙,俞雅乖.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2).
[6]刘家庆.构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J].财政研究,2007,(10).
[7]陈爱如.新农合服务基石: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0).
[8]葛延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个框架性设计[J].改革,2005,(6).
[9]张鹏.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9,(4).
[10]蔡江南,胡苏云.社会市场合作模式: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世界经济文汇,2007,(1).
[11]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J].中国改革,2005,(10).
篇5
词: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制度困境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对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递送体系和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组成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递送体系的统称。优先发展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递送体系,能够通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心的下移,较好克服卫生服务递送体系的高端集中现象,带动卫生服务利用重心下移,促使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与康复的有效供给,以实现卫生服务的提供公平。为了厘清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基本问题,这里分别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制度困境予以实证解读。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现状。我国医疗体制所存在的初级卫生服务与二级卫生服务之间缺乏制度化分工的结构性特征,需要构建一个专门的初级卫生服务提供者网络。鉴于此,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就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缓解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也作为推动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1999年,卫生部等10部委联合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05年各地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初级卫生服务。自此以后,各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始建立起来,全科医生培养也开展起来了。可以说,这种制度设计考虑到了我国的具体实际。“从理论上或者从制度设计者的主观愿望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该是有较高效率与较好经济性的卫生服务模式”,能够很好实现卫生服务提供公平。但客观的现实并没有同主观的愿望相吻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据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2005)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各地都新建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只有少许政府部门兴办,大多数为集体所有制或民营;在2003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还相当窄,即使在卫生资源条件较好的大城市上海、北京和天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较少,且用同期全国两周就诊率测算(资料来源: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即使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最多的吉林,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理论上要在每天服务140人次;从2003年一2O0年的数据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在相当一部分西部地区以及若干直辖市相对滞后。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利用率较低。从2002年一2004年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的市场份额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门诊服务市场上的份额相当低,在2002年一2003年甚至低于门诊部,绝大部分为医院所占据。在西部11个省,城市患者仅有10.3%前往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无疑,大部分患者还是直接到医院去寻求门诊服务。
再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普遍比较低,同时服务面狭窄。据调查,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远没有达到政策文件所规定的、或者教科书所描绘的状况,而基本上停留在门诊、输液、注射、出诊与访试(跟踪随访)等服务内容,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建立以及家庭病床服务刚刚起步,至于精神病人管理、儿童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残疾人康复等服务基本上没有开展。
2.制度困境。自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国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形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法规。尽管这些系列法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技术队伍建设、财政补助、服务功能、医疗保险定点、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对以上系列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反应。笔者认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以下制度性困境。
(1)社区卫生服务补偿的制度困境。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无疑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也涉及到两个部分,即公共产品的补偿和服务的补偿。前者属于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范畴的项目,理应以政府投入或购买为主,必要时个人也分摊部分费用;后者属于有偿服务的项目,除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补偿外,个人也应当负担部分费用。显然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途径理应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医疗保险支付、个人支付等形式。其中政府投入既包括对公立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阵地、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也包括政府购买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鉴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公立性的,一般指前者。医疗保险支付是指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可是,这两方面的制度建构与制度落实均存在严重问题。
目前各地仍然将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展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改善大型医疗卫生设施设备和加强大型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人才建设上。尽管政府投入卫生服务的资源十分有限,而这一资源却主要用于补助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医院、尤其是高等级医院。据卫生部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2005)资料显示,2004年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拨款与补助仅占当年卫生拨款与补助的2%,而医院占当年卫生拨款与补助的64%。同时有资料表明,政府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10%。“全国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自己通过市场租赁来解决业务用房问题,通过银行借贷来解决医疗卫生技术装备问题。”
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了控制保险基金的使用、规范社会医疗保险的运作,采取定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办法,就意昧着部分非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失去了对经营绩效有着很大影响的参保就诊群体。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近1.4亿人,可是近半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这既造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政府补偿的不公平与机构发展的不平衡,又放缓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将非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边缘化,减少了投资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能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既未能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又严重影响了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究竟是应该先提高能力再赋予守门人角色,还是先赋予守门人角色然后它们就可以自然提升能力,这的确是鸡和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这也是医疗保险定点制度构建必须思考的问题。
(2)人力资源建设的制度困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面较窄等现象显然同他们的能力建设滞后相关。人力资源是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全科医生所提供的服务是以社区为取向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全科医生制度的构建与落实情况。目前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受现行体制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人头经费,同时政府不发工资或工资额度很低,主要依靠自己创收解决,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的医护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社区很难吸引和留住有用之才。加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短缺致使“重利用轻培养”的用人策略盛行,且未建立有效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引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严重短缺。据资料显示,在东中部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l/5,中专和大专学历的还占绝大多数。同时根据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2005)数据显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多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却从2002年的29.22人下降到了25.87人,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许多业务还未开展起来的现实,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卫生技术人员的减少是其人力资源不足的表现。
(3)双向转诊的制度困境。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系列法规中都不同程度规定了“双向转诊”制度。可现实中,双向转诊制度却遭遇了“零病例”的制度运行困境,主要表现为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医院的“单向转诊”占大多数,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即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并不多见。导致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由于双向转诊制度设计中缺乏统一有效的双向转诊程序和监督管理办法。现行制度规定对于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转入、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转出以及如何实现便利、通畅的转诊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同时没有规范医生的转诊行为,也没有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的转诊与接诊进行有效的约束。同时相关配套制度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比如现行医疗保险定点制度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排斥在外,现行卫生服务价格没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型综合医院之间拉开明显差距,体现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价廉”优势。
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1.现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以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为功能连贯、人才接续的节点,构成了底座庞大、顶尖狭小、中间枢纽贯通型的”医疗卫生机构体系。而在市场体制下,因环境与需求的重大变化,加之卫生政策法规的被动性偏移,致使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县、乡、村机构各自为战,之间的体系联系不复存在,尤其是乡、村两级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走向了停滞与倒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大大萎缩。“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是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桥梁和枢纽。”而乡镇卫生院却在外部的市场经济与内部的计划经济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同时处于“村级诊所和县医院之间,在技术上它不如县医院,在服务的灵活度以及成本方面又不及诊所”,显得相当尴尬。同时村卫生室发生体制变化,“集体所有制下的村医制度变为私人执业医生制度。”其直接的表现即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减少。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资料显示,从2001年一2005年乡镇卫生院从48090个下降到了40907个,下降率为14.94%,村卫生室从698966个下降到583209个,下降率为16.6%。同时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61%的农村病人是在村一级医疗机构就医,而2003年全国尚有23%的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因此,尽管我国农村基本上改变了缺医少药的局面,但是,农村居民的初级卫生保健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部分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甚至又回到了缺医少药的状态。
其次是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素质较差。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人才的培养有了明显成绩,但新增的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镇。据调查,0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占1.4%,中专学历占53%,高中及其以下学历的占36.4%;技术较高的医护人员多数集中在县城和县以上医院。在作为网底的村级机构,还主要依靠乡村医生,且大多数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虽然或多或少参加过一些业务培训.
但因缺少专门的业务训练而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疗需要。且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一2005年农村每干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数由1.28人下降为1.16人,同期平均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也从1.41人下降到了1.40人。
再次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利用效率很低。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取按行政区划建院的体制,基本上每乡镇建一卫生院,每行政村建一村卫生室。在市场体系下,卫生机构随着乡镇区划的改变而撤并,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在撤并后没有按照人口和地理环境进行资源配置的调整。同时卫生机构按部门分置,乡镇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机构与卫生院分设,造成了农村不多的医疗卫生资源高度分散和无序竞争。同时,乡镇卫生院违背了初级卫生保健的初衷,与县医院竞争,设立专科、增加病床、配备检查设备。但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和交通条件改善,农村居民倾向于“大病”进县医院、“小病”就近看村医,致使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使用率很低,门诊与病床利用率都很低。
2.制度困境。“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为重点,保障和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历来是我国各级政府一贯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制度建构方面表现为我国制定了系列有关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这些法规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通观我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之中的问题,不难发现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以下的制度性困境。
(1)缺乏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明确了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由乡镇政府管理经营。由于本级财政只负责对本级卫生机构的投入,因此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运作更多地依赖于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鉴于农村县、乡财政的拮据,加之“农村医疗卫生在基层财政预算中的份额没有明确的或强制性的法律规定。由此带来的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在意料之中。”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成本补偿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根据《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3——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一2O00年间,我国农村卫生的财政投入仅增加了48.5%,年平均增长4.49%,大大低于同期全国卫生总费用13.1%的年均增长速度和全国农村总费用12.6%的年均增长速度。政府对县乡卫生机构的拨款占其支出总额的比例仅有5%一30%左右,而对村卫生室没有补贴。
同时,目前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财政差额补助一般选择按人头或按床位数的方式进行。该补贴方式所引起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准人降低和机构床位的虚设,导致了投入效率的低下,加剧了供给过剩。另外,该补贴方式也加剧了农村卫生服务市场的进入成本,不利于农村医疗市场有序竞争的形成。
(2)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制度偏移。“鉴于乡镇卫生院是介于县和村之间不可缺少的一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地理地位、重要的管理和技术层级地位,客观上就决定了乡镇卫生院的存在和必须的功能地位。”但是对将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什么样的机构是很值得考量的。目前的困境是,乡镇卫生院存在着三种功能定位的争议:
一是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的功能地位,也就是将县级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医院等机构的功能集于一体,综合开展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功能;
二是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即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乡村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起着龙头与组织作用;
三是乡村卫生行政管理的功能定位,是指承担县卫生局和乡镇政府赋予或交办的卫生事业行政管理职能。按相关法规规定,目前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医疗和防保、乡镇卫生行政管理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究竟以何为主,是乡镇卫生院经常面临的抉择难题。由于各级政府的补贴政策不到位,乡镇卫生院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市场中竞争,乡镇卫生院的普遍发展模式还是重医轻防、以医养防,事实上的功能定位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功能。
(3)缺乏纵向合作的有效制度。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纵向合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的纵向合作,即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合作;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制度;医院;待冲基金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概念及核算方式
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和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一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从而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涉及财政补助资金支付的,按照支付金额,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科目。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照当期损益进行会计核算,借记“事业支出”、“医疗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现状
(一)监管意识淡薄、职责划分混乱。长期以来,各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尤其对于后续支出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以及固定资产采购部门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后续支出缺乏有效监管。日常工作中,后续支出流程往往是使用部门申请,采购部门以及分管院长签字,财务部门负责费用结算。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原因,必要性,是否存在监管失职等没有严格监管制度,责任划分不明确,淡化了财务部门的作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后续支出费用过高。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适应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目的,各医院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搞基础建设,采购高价医疗设备等已经成为医院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的常规手段。由于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后续支出也呈现常态化。医院固定资产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而致使医疗设备等后期更新,维修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的垄断再加上医院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市场价格信息,以致使设备商对于资产的维修,更新等后续支出随意要价,从而造成支出费用明显高于市场实际水平。
(三)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不规范。我国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版《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等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于制度解读能力不同,往往出现同一笔业务却给出不同的财务核算结果,这集中体现在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划分。会计核算的错误处理,必将导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信息失真。
(四)违背“专款专用”原则。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卫计委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投入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距离深化医改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家卫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各级财政补助政策,促进形成规范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国家医改的决心显而易见,改革思路也逐渐明朗,财政补助已成为各医院开展医疗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部分医院对于专款随意性使用,严重违反“专款专用”原则。虚报预算,挪用专款等现象屡见不鲜。
(五)基层医疗单位制度不完善。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疗卫生部分明确指出将重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于制度的完善以及有效的执行。目前基层医院由于受发展规模,人员配备等众多因素影响,对于制度的制定以及有效执行一直缺乏有效办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随意性大,账目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解决措施
(一)完善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虽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各医院发展水平不同,尤其基层医疗单位对于管理制度解读和执行能力还不够,所以各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医院需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制度。
(二)加强监管,施行问责制。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之所以出现众多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监管缺乏,责任不明确,缺乏问责制度。各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进行监管,成立专业小组不定期对于各医院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专业审计,切断非法利益链,施行问责制。各医院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杜绝擅自改变专款用途,将责任细分到个人。对于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医院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引进竞争机制。财务主管部门对于相关政策应及时传达,认真组织各单位财务人员学习。医院财务部门负责人应不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及时总结,改正。
(四)成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业务的物质保证,各医院财务部门都设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但这种核算往往只是数字的核算以及实物的简单盘点,无法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如何对后续支出进行有效管理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所以,医院应成立由院长,财务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财务人员,各学科专家、主任组成的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于医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情况做出分析、考核,加强内部控制,从而确保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
(五)鼓励大型医院财务人员到基层锻炼。随着医改的深入,各省市、地区进一步落实了城市医师下基层服务制度,这既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样也方便了患者就医,从而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各省市级以上医院固定资产以及后续支出制度相对健全,吸取成功经验,可以鼓励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走向基层,从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尽快建立起完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新版《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
篇7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的医疗IT年花费约为150亿元左右,预计2015将达到290亿元。近几年中国医疗IT市场的增长速度都在25%以上。其中,IT解决方案(软件和IT服务)市场大约30亿元左右。中国医疗IT占全部IT行业的比重约为2.2%,远低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业内人士预测,2011-2015年中国医疗IT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9%,增长速度在所有IT子行业中仅次于消费用IT产品。
中国医疗IT市场现状
按发展阶段的先后以及普及程度由高到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主要分为三类: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医院临床信息系统(HCIS)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GMIS)。其中,HMIS以财务收费系统为核心,HCIS涉及整合电子病历和身体检查资料等临床功能,GMIS则涉及医院之间、中小城市之间或者大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
HMIS在国内的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较为普及。目前,医疗信息化正在向HCIS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过渡,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广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实现区域内的联网使用,而未来5年,GMIS将成为医疗信息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随着医患纠纷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难题,群众对医疗服务效果普遍不满,效率低下、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突出。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2545元,占其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3.3%;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694元,占全年纯收入的11.7%。这种情况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HMIS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挂号、划价、收费、报销等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自由转换,减少重复检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医疗服务开始向家庭延伸。老年人作为突发病的高发人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情进行跟踪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带有感应、检测装置、报警和求助系统的便携性医疗设备进入家庭,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例如东软推出的健康管理平台“熙康”,通过构建全方位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能有效实现远程健康监护的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无缝对接。
面对这一块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虽有优势,但市场整合能力不强。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信息化阶段更有竞争力。据统计,在HMIS阶段,外商企业市场份额仅占25%,而中国本土企业达到75%。但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的中国医疗软件市场中,排名前6名的公司只占40%的市场份额。
在软件及服务方面,中国企业实力也稍显不足。据华通医疗研究统计,200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份额达70%,软件和服务市场份额仅为30%。预计2012年,硬件市场份额将达45%,软件和服务达55%。因此,软件与服务将成为本土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国内一些看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大企业,已经将业务重点放在了软件及服务上。这其中的典型事件包括,金蝶医疗斥资1.2亿并购有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经验的广州慧通、华为“医疗云”战略,为医院提供以云管端为基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等。
三足鼎立格局
从实力上看,中国的医疗信息业已形成本土企业与欧美、日本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东软是本土企业中最典型的代表。其医疗信息化业务比较全面,涉及医疗IT业务、卫生行政、医院信息管理、医保、个人健康服务等多个环节。东软在医疗IT领域的业务包括HMIS、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CIS、EMR、PACS等软件解决方案和产品。东软偏重于行业解决方案和嵌入式软件,目前全国3000多家大中型医院都运行着东软的系统,近几年还加大了卫生行政业务的发展力度。
目前东软业务中软件外包占35%,医疗设备占15%-18%,行业解决方案占47%-50%。近来,东软加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度,旨在构建云计算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建立可扩展的应用架构。目前东软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市场占有率达到40%左右,在社保和医保领域的市场份额亦稳居第一。现在备受欢迎的熙康行表和熙康益体机,整合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医疗领域的专业资源,可以动态收集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实现家庭实时跟踪与监测,是东软医疗电子商务由B2B向B2C转型的开始。借助本土化优势,东软还为唐山、郑州、无锡、沈阳、都江堰、海南省澄迈县等20多个城市提供健康城市解决方案,构建起了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和区域的以物联网、互联网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此外,东软还积极与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并购与战略合作,东软不断拓展新的产品线。例如,与圆刚科技携手开发医疗影像设备的软件和硬件。2011年初,东软斥资1.141亿元收购最好的ERP提供商望海康信73.14%的股份,正式进军ERP市场,创下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最大规模并购纪录。
除了东软,本土医院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卫宁软件,势头同样强劲。卫宁软件主要从事医疗及技术服务业务,在HMIS市场占有优势。在其软件系统收入中,医院信息系统的占比超过70%。随着医改的深入,卫宁也逐步进入整体医疗信息解决方案、电子病历等领域。尤其是在2011年7月上市之后,其专业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定位更加清晰,目前在卫生部两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中,卫宁软件的电子病历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针对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卫宁软件开发出了SAAS“软件即服务”的新的业务模式。
立足自身优势,卫宁软件通过加大投资、加强合作等方式推进医疗信息化力度,与微软、IBM、HP、华三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09年末,卫宁软件已拥有55家三甲医院客户,在全国722家三甲医院中占7.62%。2010年,业务区域扩展至28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1.59亿元,预计接下来几年,增速都将超过30%。
本土企业之外,受中国医改政策利好驱动,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且多以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总体而言,欧美和日本企业在中国医疗信息市场具有优势,与中国本土企业形成竞争三大阵营。
欧美企业在IT系统架构、医疗器械领域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在大型数据存储分析、数字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亦基础深厚,借助其在高端市场优势,发力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现在,英特尔、IBM、甲骨文、思科等都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行业部门。IBM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亿美元专项资金,整合IBM在系统集成、云计算、分析和新兴科技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实现高品质、循证式的医疗护理服务。在巩固其在高端医院优势地位的同时,欧美企业另一方面也加紧进军中国的基层医疗市场。例如,西门子与浙大中控合作研发针对中国基层医院的全方位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GE2011年提出的针对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春风行动”等。
日本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较早,业务集中在以医学影像等临床信息领域,整体影响有限。富士胶片较早进入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重点推出数字医疗影像业务,NEC主要瞄准高端医院的医疗解决方案市场,日立数据中国(HDS)则致力于为医院提供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还协助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解决了医院大规模信息、图像信息搜索和动态归档问题。
韩国医疗企业和IT企业在韩国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实力,但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韩国首尔三星医院等医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优势,但目前未进入中国。以SK集团为首的韩国企业尝试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但商业化应用不多。2011年,哈工大与SK集团合作成立医疗信息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至今尚未产业化。
信息共享和系统整合成趋势
尽管中国医疗信息化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需要政府整体推动,特别是加强整体规划和标准制定,避免项目成为孤岛。
例如,一个完整的HMIS系统,至少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国家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投入主要靠医院,受赢利影响,医院热情不高。医疗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但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等都是分开推进,项目间缺乏联系,政府需要制定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
HCIS和GMIS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信息系统集成至关重要。而HMIS作为内部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的基础,将进一步向集成系统发展,因此必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超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随着HM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要解决好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移动医疗和家庭医疗是未来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但都需要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日益强大和3G移动时代的来临,远程医疗会诊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强烈需求。
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仍有优势。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领域有技术和客户基础,下一步,由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模块整合带来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给国内企业带来市场机会。政策向基层医疗信息化倾斜,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企业业务整合能力不足,未来在技术和软件方面有待提升。临床医疗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对企业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业务块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中国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需要加大协同合作力度,以应对强势外资巨头的竞争。
大规模数据集成、整体架构搭建是一些外资企业的强项,是外资企业的市场机会,但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的特殊性,外资企业未来需要选择更加本土化的路径。基层医疗信息化是“十二五”建设重点,市场潜力大,但地方政府是其发展的重要推手,因此,寻求与政府合作是切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大型医院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外资企业拥有较多的高端客户,需要把握好医院的需求,并通过其向基层医疗机构渗透。(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技术产业组研究员)
图表一:
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IT花费)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肖宏亮(2011) “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2011-2015预测与分析”(CH8037309T) IDC中国
主要国家医疗IT市场比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DC公司、BMI(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UK Trade & Investment
图表二:
篇8
先看2011年中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总就诊人次62.7亿人次,其中去医院的就诊人次为22.6亿人次。也就是说,中国有近40%的医疗需求是在医院满足。不过,这个数据可能没有包含中国各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数据,而这类组织通常被视为基层医疗机构。
事实上,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有许多而且是占地几千平方米、科别齐全的小型医院,他们基本上都享受政府补贴。如果这类医院的数据没有包含,那么去医院满足医疗需求的人,较之去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应该有更高的占比。
更糟糕的是,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大医院的医疗临床专家观察,去医院治疗的患者有80%并非一定要去医院,特别是常见病、慢性病等。这些患者应该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和进行健康管理。
但现在的事实是,这类患者不仅去了医院,而且还住院。中国人民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许樟荣在今年4月29日的两条微博披露的情况很有典型意义:“到某地级市的三甲医院查房和讲课,该院内分泌糖尿病专科有120张病床。各地医院都在扩大糖尿病床位,在重点专科评审时,第一条就是床位规模,这是不对的,随着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到位,应该是越来越少的患者需要住院。大部分患者应该在门诊或者社区得到处理。真正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也不一定入住糖尿病内分泌专科。”
如果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始终过高占比,患者都拥挤到医院,必然导致人们常说的看病难,也引发了几乎所有的医改问题。这块硬币有两面:一面是稀缺资源的挥霍浪费,一面是医疗服务供给的制度性短缺,永远没有足够的医生满足需求。
本来稀缺的医生资源被不经济耗费,当然更显稀缺,医患供求关系更加紧张。看病难形成的医疗服务卖方市场,必然导致过度治疗和看病贵,大小医院普遍在医保支付中寻租,政府财政和个人负担将更加不堪,将如破产的希腊等欧洲国家那样不可持续。
篇9
关键词:兽医诊疗;现状:有效措施
近几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然而,我国许多基层地区的兽医诊疗水平较差,导致动物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治,这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
一、目前我国兽医诊疗现状
1.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的标准也不再是解决温饱即可,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饮食的种类上、还是对食物营养的多元化要求都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的畜牧行业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开始大力拓展动物的养殖种类。各种野生、珍稀、药用动物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品种也随之增加。面对新兴的动物品种,基层的兽医不具备诊疗的专业资格。兽医不了解动物疾病的病理发展和身体特征,无法准确的判断病情,使动物诊疗的效率下降。
2.专业知识能力有限
多数的基层兽医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具备先进的理念,其诊疗方法和诊疗经验比较传统,很容易对动物病情判断失误,导致动物疫情加重,甚至死亡。
3.诊疗设备落后
部分地区所设置的兽医诊疗中心较为简易,甚至连最基础的检测设备都不够完善,有些设备已经年久失修,给实际工作的具体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资金不足,没有筹措到政府保障以外的设备购置资金,只能依靠及其简单的基础设备来维持兽医诊疗工作的实施,其困难程度显而易见。
4.兽医之间的交流不够
经验以及知识往往是通过交流与讨论的形式获得的。通过交流。兽医可以学习到其没有接触过的诊疗知识及经验,以此来作为提高自身诊疗水平。但实际上,为了保证自己在同行中拥有更强劲的竞争能力,很多的兽医并不愿意将自己的诊疗经验与他人共享。如此不但自身的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还阻碍着下一代兽医的学习者对专业水平的学习。这使得很多地区的兽医水平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二、对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有效措施
1.改进基层兽医诊疗设备和诊疗环境
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用来更新基层兽医诊疗设备,只有完善的诊疗设备,才能对动物进行有效的诊断,进而对症下药,使生病动物得到及时医治。此外,通过先进设备对健康动物进行定期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动物存在的健康隐患,使动物病情在初期得到较好控制。另外,尽量给兽医人员提供一个好的诊疗场所,进而更好的开展对动物的诊疗工作。
2.重视人才培养
在拥有良好的医疗设备之后,还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可以针对在基层中现有的兽医诊疗体系进行改进和学习,建立起地方和基层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建立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医疗体系,提高对动物诊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基层中年轻人的兽医人员进行培养的力度,使基层兽医诊疗过程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建设。
3.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新时期,动物疾病种类和养殖户饲养的动物品种都在增多,基层兽医人员具备的诊疗知识不足以对更多动物进行更多疾病的诊疗,因此,为基层兽医人员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利于促进兽医人员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从而更好的为诊疗工作服务,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养殖户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改进服务方法
传统的兽医服务方式为养殖户上门求医,总体说来,工作局面比较被动,所以在诊疗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兽医不能够及时对动物进行诊疗,同时也存在养殖户求医难的问题。鉴于我国现今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兽医从业人员必须要认清形势,仔细审视自己的服务与养殖户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己在市场上的稳定性,为自己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5.改变观念,注重理念
根据现在社会提供的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新的管理体制,兽医人员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认识到兽医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了解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求兽医要做好迎接新的挑战的准备,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全方面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参加兽医诊疗的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疾病的能力。
篇10
站在政策的大背景下,新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落实,让目前的第三终端市场风云再起。仔细审视这片市场,一些想法跃然纸上。
1、 基层用药市场扩容
从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用药市场的扶持,以及全民医保大框架的形成,以乡镇卫生院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单位的患者就医和用药的频率及规模的快速递增。记得几年前到乡镇召开产品订货会,乡镇卫生院始终的冷冷清清的,就诊患者不多,仅仅局限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患者,且自费药较多,用药规模有限。现在,作为基础医疗机构的核心和上下连接点,近期笔者接连走访的几家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乡镇卫生院都人满为患。人多,必然带动的是用药规模的增大,基层用药市场的现状可见一斑。
2、 资源固定,如何占有
提起招商,我们总会说这是我们公司的客户资源,为防止泄露会要求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等等。可是第三终端市场的操作,却很少有几个企业这样做。本身分布在各个乡镇辖区的卫生院、药店和诊所都是固定的,A企业知道,B企业想开发只需要沉下来很快就会完全清楚。
这样一来,当第三终端市场的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先权,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目前的河南市场,大家公认的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如:修正、好医生、蜀中等,就很懂得先入为主和资源占有的策略。通过设定完善的市场经营策略,总是能在一样的投入下比其它提升经营业绩、企业降低经营费用,获得较好的收益。
3、 市场操作要务实、全面
而对于第三终端市场的经营领先,是建立在第三终端市场的操作务实、严谨、符合第三终端市场主体需求的前提下。所以,切入第三终端市场的企业要建立自身在市场的竞争优势,操作手法要全面细致。
从人员管理、市场经营体系构架、产品策略、费用管控、宣传投入支持、市场监控体系建立等等,都要与市场的实际相结合,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并且,从企业最高领导层面要有将第三终端市场做下去的决心和信心。从这几年来第三终端市场进进出出的企业来看,大多数都是因为操作不细、把控不够、没有仔细研究市场实际,而最终退出这片市场的。并没有存在操作模式上完全的领先和不切实际,关键是流程控制下的各种相关环节掌控。
4、 中小商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而对于立足于第三终端市场的众多中小商业企业而言,目前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新医改关于基本药物的销售、配送的问题,可能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丧失市场经营主动权。无产品可卖,无法直接配送,产品零售价的“净身”,都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存亡;
机遇:新医改对于基层市场的扩容、获得基本药物配送资格的市场经营、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市场的重新洗牌……,都将是目前中小商业的机遇。关键一点事,鉴于商业企业的产品方面的天然优势,可以通过产品的市场需求化引进,并在产品经营、市场定位和操作方面进行特色化运作,立足一定区域,借助各种有利因素将工作扎扎实实的落实下去,还是大有可为的。
5、 操作模式的重新探讨
通过最近两个月笔者带队亲自参与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况来看,第三终端市场的操作模式在逐渐转变当中。从最初的大型订货会,到现在的终端拉单、小型订货会精细化营销、小临床学术指导等手段,在渠道扁平化和终端深挖的思想引导下,第三终端市场操作也逐渐引入快消和临床专业化操作思路,越来越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市场。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企业重新定位自己的第三终端市场操作之路,势必要与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不能一想到第三终端市场开发,就是招聘大量的人自建队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公关、必须要开大会配重礼品才能刺激销售等等。企业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定,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与企业自身实际和市场实际相结合:
不开大会开小会,从精细化着手;
不自建队伍,与人共享,合理管理和监控;
做好乡医大夫的学术培训,满足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
通过与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联合营销;
结合当地的商业企业,做好终端资源的共享共建;
- 上一篇:医疗产业前景
- 下一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