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篇1

源自四个动力

一是资源环境的倒逼催动。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在较少农业资源和狭小发展空间上实现农民致富,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发展路子。

二是广大群众的自发能动。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同样体现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上。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尊重、鼓励、维护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业干劲,为农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深化改革的有力推动。浙江农村以“三权”改革为核心的制度性、体制性、机制性创新起步早、举措多、力度大、办法活、覆盖面宽,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四是整体发展的牵引带动。“四化”同步持续快速推进,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广阔市场、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经验,同时也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开拓了投资新领域、发展新空间。

围绕三条主线

一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进产业链纵向延伸。围绕优势农产品深度开发,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如安吉县的竹业已形成竹制品、竹建材、竹轻纺、竹化工等相关行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链。2015年全县竹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以占全国不到2%面积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1/4的竹产业产值。

二是以升级打造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多功能横向拓展。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力打造特色小镇。如桐庐、淳安、德清、仙居等多个地方,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德清县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1401.3万人次和133.0亿元,绝大部分是乡村旅游。

三是以强化科技信息应用为抓手,推进新业态蓬勃兴起。积极引入新型市场主体,推动新技术应用,培育发展新的业态。遂昌县农村电商已形成赶街、企协网、嘉言民生三骑齐驱的发展格局。嵊州、上虞等地推出的农业综合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工商资本为支撑、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产业组织、科技示范、田园美化、农庄整治等集成推动,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坚持三大做法

一是始终坚持“大融合”理念。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总的就是要全面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现代经济普遍而共性发展规律,与“三农”基本省情和特有发展规律的有机融合,通过新的理念、方式、技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在协调处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与“三农”工作关系中,始终坚持以融合作为促转型、补短版、解决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有效手段,既重视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同时还关注城镇与乡村的融合、农民与市民融合、村级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

二是建立两个市场化机制。一方面,建立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为解决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资源要素流动性瓶颈,加快推进以“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已达90%以上,土地流转率已突破50%。全面完成了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实施农民持股计划。德清县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全国15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入市交易与抵押贷款方面已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如何有效保障农户公平分享增值收益,是关系农村产业融合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我省各地有 “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农户以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企业以农业设施等投入入股农户、企业与农户实行反租倒包等多种不同做法,对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是化三个支撑体系。第一,强化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体系。农村三次产业发展体现了农业和农村的多功能性和多样化需求,客观上也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多元化主体的积极性。我省对工商资本率先实行开放政策,不仅注入了资金,同时也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市场机制植入了农业领域。我省还率先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规范提升合作社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万家、合作社联合社151家、农业龙头企业7652家。这些新型市场主体,已经成为推动我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第二,强化农村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省采取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方式,共同推进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方面,开发建立了“农民信箱”,这是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目前拥有279万实名注册用户,其中农民209.5万户,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25.6万户,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3.2万户。积极鼓励和引导城市专业化服务机构到农村发展,全面开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借贷等多方面服务。第三,强化农村产业发展平台体系。我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通过政策重点扶持和要素集中配置,培育多元化的产业业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合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农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投入、公共服务等在这些园区得到集中体现。

深化五项工作

一是开展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文件精神和国家七部委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发展,积极指导5县区做好试点方案的编制实施,共同推动创新实践。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在继续抓好“两区”建设同时,集中培育30个左右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农业产业集聚区和100个左右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特、农旅融合深的特色农业强镇,把“一区一镇”建设成为我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地和窗口。

三是培育全产业链。以茶叶、柑橘、蔬菜、食用菌、畜禽、水产品、各类林特产品等优势农产品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物流、市场交易、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单条产值超十亿元、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

篇2

一、进一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化的进程

当前,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农村人口过多与拥有资源、财富较少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1 改革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种种社会福利政策。影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地区和城乡之间顺畅转移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种种社会福利政策。有了城市户籍就象征着一种优越的社会身份,从就业工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住房租购到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都优越于农民,农民即使是进城务工,由于不是城市居民户口,根本就无法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工资水平低,参加社会保障难,即使能参保也远低于城镇居民水平,子女上学就业也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不论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彻底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社会福利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建立无差别、无歧视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迁徙的权利,拥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才能向外顺利转移,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渠道才能没有制度障碍。

2 加快转移农民工的就业和安置步伐。据测算,2007年以后,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每年保持在2%,到2030年中国仍将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可见,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把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人口、扩大非农就业作为实现农村产业经济的前提。

目前中国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的农民工快速转换的后期,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超过一亿人,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对土地的情结弱化,务农意愿低,向往城市文明生活,渴望成为城市“新市民”。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制定一系列政策。比如通过发展城镇中小企业,让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定居下来;大量的外来人口落户不但会带来当地的房地产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民工的吃苦耐劳也会为当地的再发展与繁荣做出很大的贡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是依靠新移民给本国带来新的发展活力的,欧洲近年来也一直在吸收外来新移民。大量的新移民定居落户,原来的中小城镇就可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中型城市,通过人口集聚效应而繁荣起来。

加大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联合一些工业园区企业或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使他们拥有一定技能,能够及时就业。

稳定就业。农民工流出地区的政府部门,主动到外地联系就业。到一些用工较多的地方,比如温州、义乌、深圳等地区联系就业岗位,与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宣传,促进农民工的顺畅流动。

二、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本开放,解决好新型农民的培养问题

资本和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长期起作用的是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现代农业的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部分村干部也长期在外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因此,在注重增加物质资小投入的同时,必须下大工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强人的人才智力支持。

加快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农村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于广大中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职业教育学杂费标准较高,预期个人收益又无优势,这必然对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产生限制。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和国家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公共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特别要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

鼓励城市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大力培养各种本土人才。从党政机关抽调人才到农村任教、支教、扶贫;加大对大专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去施展才能;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外出农民工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农民工与农村、农业有天然联系,要因势利导,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村,把资金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观念、管理理念带回家乡,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带领农民搞好农产品营销,开发未利用资源,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使之成为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的中间力量。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一是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和基金,支持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农业科学研究。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业科研长效机制和经费支持渠道,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是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篇3

[关键词] 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视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014-02

Abstract: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could cut down the operational cost and facilitating the long term growth of the industry. There are problems for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s the online platform basis is poor, the e-commerce market strategy is unsound and tal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insufficient.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accelerating the completion of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 rural areas, improving the e-commerce marketing strategy, building a sound and united online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其中农村旅游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农村旅游主要是以农业休闲和观光的旅游形式为主,是农业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一种产业,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农业设施、农产品、自然和人文等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和规划,发挥农村休闲观光的功能,丰富了旅游形式的同时,还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现代农村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当中,农村旅游产业能实现信息化的经营和管理,这对农村旅游产业长远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农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一)降低农村旅游经营的资金成本

传统的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农村旅游的投资成本。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能有效地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旅游管理水平,通过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能对不同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这就减轻了繁重的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很多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还保障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对农村旅游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农村旅游企业的发展规避了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旅游经营的资金成本,并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地巩固了行业内的客源市场[1]。

(二)推动农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模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在电子商务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中,能通过这样新型的经营模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改善了传统旅游行业单一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而建设后的网络平台能加快信息的传播,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这样就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旅游的资讯,从这一层面而言,信息化农村旅游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目前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旅游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存在不足

伴随信息化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村旅游产I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自身的产业实施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在网络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很多的盲点。当下国内很大一部分观光旅游企业发展至今,还不具备网络正常接入的条件。在一些农村旅游的景区,虽然有很多旅游运输单位的电脑和上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旅游单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这些少数的网站在设计和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通过互联网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众多农村旅游产业的网站进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

(二)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有待完善

农村旅游产业在经营中关于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利用传统模式来开展的。例如,通过在旅行社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单、通过传统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展营销活动。这样的营销方式呈现出单一和针对性不强的特征,增大了农村旅游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而获得的经济收益状况却不佳,未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此外,一部分的农村旅游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时,选择知名度较低的搜索引擎,虽然推广所耗费的资金较少,但是没能达到良好推广的效果,这就严重阻碍了农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4]。

(三)各个农村旅游网络平台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国内农村旅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还未形成统一和完整的数据库,很多旅游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散在各个地区和企业中,未能整合和集中在一起,在旅游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时,一些旅游企业很难及时的掌握最新的信息和资讯,这也使旅游资源数据信息很难实现互享。在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后,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观念较突出,在对信息资源和数据库进行建设时,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未对自身掌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数据进行互享,这样不仅对国家资源和资金产生极大的浪费,同时还降低了网络平台应有的功能。由于旅游产业在经营和发展中涉及面较广,为了保障农村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行,对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在组织和协调机制严重缺乏的状况下,旅游产业信息数据互享程度的问题逐渐严峻,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一级的硬件、二级的资源、三级的使用率”的现象,这不利于信息化网络的建设[5]。

(四)信息化技术人才相对短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发展时,国内很多的电子商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尤其是在各个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这样的状况使当前关于专业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相对短缺,使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力量有限,相关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状况使很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已成为教育和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

旅游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内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重要的环节,这是由于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对象是旅游企业,各个旅游企业应按照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特点,逐渐加快对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反之则在竞争激烈的旅游行业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实际建设时应实现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对各个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同时还要与各大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开展合作,这样才能实现网上订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计划,只有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才能使农村旅游更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和经营[6]。

(二)完善农村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能迅速的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群体,同时具有较大的覆盖率,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实现旅游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因此,在农村旅游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注重完善自身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例如,创建可以搜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图片库,并对这些图片附着相应的文本内容,充分的利用图片信息来宣传农村旅游景区。另外,还要对农村旅游网站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对各个模块上应有的功能进行改进,并对农村旅游企业自身网站中的新闻中心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让更多的受众群体看到景区各方面的信息[7]。

(三)建立健全农村旅游联合网络环境

农村旅游唯有将产业化为导向,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产业化的发展要依靠产业的集群。农村旅游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只有和其它农村旅游景区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经营模式表现为网络上互为辅助,形成联合营销,并添加相应的友情链接,增设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进而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另外,应适当的开发具有链接式结构的电子商务网站,这样能有效的提高网站搜索和使用率。为了提高对旅游资讯和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各个地区和景区所掌握的数据库应达到互享使用状态,这样不仅能便捷农村旅游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同r还能促进行业的繁荣发展[8]。

(四)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实际实施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今市场经济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短缺,严重的阻碍了农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因此,应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各大高校中增设信息化技术专业,并对选择该专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补助,使更多的学生选择该专业,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以此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农村旅游企业中现有的员工中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做到在短期时间内使这些员工熟练的掌握操作技术,加快对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赵世忠.延庆县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9(1):12-15

[2]皮晓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世界农业,2016,8(1):37-40

[3]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7(2):133-138

[4]刘圣欢,杨砚池.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3):44-52

[5]丁雨莲,马大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6(14):157-163

[6]王兆峰.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1(3):114-120

篇4

一、永川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永川耕地面积101.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7.9万亩。现有农业人口75万人,农村劳动力42万人。是传统农业大区,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产粮大县、生猪外调大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重庆市最大的“早熟梨”、“晚熟龙眼”、“食用菌”生产基地,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重庆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县之一。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 “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100个,“永川秀芽”、“黄瓜山梨”、“永川莲藕”、“永川豆豉”等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认证的农产品品牌7个。茶叶产业,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6.2万亩,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率达43.5%,茶叶年产量4400吨,年产值2.2亿元。水果产业:全区现有水果总面积21万亩,年总产量14万吨,年总产值4.2亿元,其中名优水果面积8万亩,年总产量7万吨,产值2.6亿元。粮油产业:全区粮食播栽总面积104.07万亩、粮食总产50.26万吨,基本建成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全区5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达到139户、规模种粮面积2.37万亩。水产产业:全区现有各类宜渔水面(含稻田养鱼)308305亩,已养鱼水面187245亩,30亩以上规模化养殖大户(不含稻田养鱼)626户,养殖面积42465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园区今后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此外,服务功能的完善也将是园区发展的助力之一,但部分园区只看到眼前利益,放弃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园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使得园区发展根基不稳,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此同时,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甚至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在基层虽有各种协会,近年来又成立了100余个专业合作社,也有数量不少的龙头企业,但其作用发挥不足。

(三)由于受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还需加快步伐。与渝西地区其他区相比较来看,我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如用电、用地、用水等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地方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难以到位,企业负担过重。

(四)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档次低。近年来,我区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地发展“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镇街特色农业纷纷崛起。但我区发展极不平衡,地理条件较好的东南部发展较快,龙头企业也多(如朱沱、松??),而地理条件较差的西北部,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整体发展效应。

三、几点思考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园区的建设初期抓起,它是园区发展的物质根基,各园区应充分重视其基础作用,务必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夯实根基;同时,园区应该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可为园区内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园区的建设当中来。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改善基地水利、交通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良种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等环节;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协调机制。

(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一是发放农业产业化财政贴息贷款。制定统一的产业化贷款贴息标准,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参与产业化贷款的发放,给与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加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制定小额信贷相关法律和法规,确立民间专业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机构地位,逐步建立由商业银行以外的专业小额信贷机构为主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

篇5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

篇6

[关键词] 新农村 产业 发展 制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标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的发展要求。

2006年,全国各地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在:

一、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提出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模型假定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传统的人口众多的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有较高劳动生产力的能够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其认为,只有当城市吸收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才能拉高。

2.拉尼思-费景汉模型。该发展的模型认为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才会出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隐蔽失业人口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必须在工业部门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率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条件,只有当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才能顺利从农业转向工业。

3.托达罗模型。该模型假定一个现实或潜在的劳动力把他在一定时间内城市部门的预期收入(即迁移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同当时农村普通的平均收入相比较,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他就会迁移。提出应当尽量减少因发展战略偏重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衡,创造城市的就业机会不足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应盲目扩大中、高等教育,导致学历门槛。

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

1.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研究。韩俊提出:土地收益应更多的让农民来分享。新型的城乡关系,一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要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到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四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五是要按照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办好农村金融;六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和户籍管理的制度,根本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关键是要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各项制度。张晓山(2006)提出必须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第一,调整分税制结构,财政向地方让利,保证县及县以下机构有一定的税源。要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当地的资源优势,培养税源,逐步增加县及县以下机构的财政收入,形成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二,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将事权与财权一起下放,使转移支付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第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遏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随意支配农民土地资源的权力。张强认为城乡之间的建设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存在制度,城市资源进入农村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制约的核心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何参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重点是解决集体建设用地,社区合作组织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创新,核心是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城市建设问题。

2.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熊清华(2006)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王再文(2005)认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进而提出通过非市场供给和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允许多种资本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在必要时还应积极鼓励外资参与经营。楚永生(2006)认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不足与过剩并存现象,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和农业科技供给的匮乏以及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不足。同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过剩主要包括:与政府政绩、利益挂钩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剩;臃肿的地方政府机构本身就是一种过剩的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能反映农民需求的次序。郑新立、张晓山(2006)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现在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使农民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市一样,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应转向农村。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体制条件;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姜长云(2005)认为,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协调处理好城乡之间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关系。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中,更多地强化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中,改变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公共物品供给主要由政府“买单”的制度,较多地引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三、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提出

1.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夏耕认为应当研究价格信号如何更好地在农产品市场中传递从而更好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实质上就是要素的积累和流动过程。实现城乡二元结构成功转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现要素市场化,保证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产业、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要素市场的建立是二元结构转型不可忽视的制度前提。温铁军(2006)则从市场失灵出发研究政府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调控,突出政府的作用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成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社,形成相对规模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产业。

2.城市化建设。谢扬(2006)认为:“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持。郑海航、谢扬(2006)提出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

3.农村发展问题。韩俊(2006)指出重点抓好“富农”问题,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环节,通过分税制改革,财政向地方让利;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来保障农村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林毅夫(2006)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现有自然村的公共基础建设为切入点,资金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工实施,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以2020年为宜。张晓山(2006)提出生产发展,收入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扶持农业专业户促进农业发展,需要统一现代技术支持,统一全面,及时的现代市场信息支持;统一的市场销售渠道支持;统一的质量标准支持;统一的品牌支持。五个统一支持要由市场中介组织提供。

4.农村经济结构优化问题。柯炳生(2005)侧重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改变农村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即发展民营企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林毅夫(2002)认为新农村建设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周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紧缩的权宜之计,侧重在其投资拉动的方面。尤其发展符合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优势,扩大就业,减少农村劳动人口。

参考文献:

[1]车:发展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美好乡村;产业化;农业

1.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概念

1.1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美好乡村建设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新农村发展战略。

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其次,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第三,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最后,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1.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产业化(Agriuctlural Intgeratino)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含量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2.美好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2.1发展一村一品。落实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发展的上下游的高度集成和综合,按照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原则,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指导思想,重点打造区域农业集聚区。根据每个乡村的特点和产业结构策略,着力打造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后期市场拓展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农业功能拓展,产业领域拓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形成长产业链,高集成度,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2.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传统农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其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受市场变化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农业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需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强度。通过发展多种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农家乐、农产品工艺品等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同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二元化”发展的整体面貌,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农村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美好乡村建设工程的逐步落实,为建设和谐、幸福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贡献力量。

2.3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证农产品安全,满足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为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和制定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种养模式,按照相关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实行市场准人制度。

2.4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最大的瓶颈和难处就是农业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始动力来源于创业者的聪明才智和激情,推动力就是外部资金的投入,为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发展环境,必须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探索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全完善担保体系,探索龙头企业融资担保的有效形式,同时,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

篇8

【关键词】农村房地产 阻碍因素 建议 房地产新增长点

三农问题即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其中,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发展农村房地产有利于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但是农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像城市人那样住上商品房,而且如果农村房地产开发规划合理,落实到位,随着集中住房的落成和小区化的管理模式的开展,三农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其次,发展农村房地产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缩小城乡差距。

2014年统计表明中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据50%左右的比重,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占有重要比重。近年住宅房地产在城市逐渐饱和,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像城市人那样住上商品房,住宅房地产转向农村必然成为未来的趋势。

一、农村房地产开发现状分析

(一)村民对农村房地产缺乏支持

笔者于2015年在石家庄市农村地区3000余份的调查问卷结果得出:45%的村民对于农村房地产发展模式并不了解,而55%的村民则道听途说,并没有深入认识。此外在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的经济背景下,石家庄地区的城郊或城中村的村子里面形成了较大的房屋出租市场,所以对大部分村民来说现在已经很少进行农务劳动了,租房收入是村民们主要的生活收入来源。因此村民都不希望房屋土地被征收来开发房地产项目,从而断其收入。另外,祖屋乡情的情结也是阻碍农村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的建设规划不合理

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及农村基层没有具体的规划,或者在规划中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致使农村的建设欠缺合理性。具体表现为村中道路基建杂乱,卫生环境差等,这会使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兴趣减弱。另外,村中功能性分区不明朗,村民房屋建设布局不合理,致使空心村大量遗留,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阻碍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原因剖析

(一)村民受其教育程度的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

笔者调查统计,约80%的村民初中毕业及以下。限于教育程度,农民对发展房地产的意义认识不足。另外,在农民的观念中,土地是他们的“传承之宝”,土地对他们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因此,“守地”、安逸生活的思想以及其知识水平阻碍着他们对农村改造的接受意愿。

(二)征地补偿没有合理性的标准

补偿问题是农民关于征地问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资金补偿是当今征地补偿的主要补偿方式。很多偏远郊区却把资金补偿作为唯一补偿方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一次性赔偿,赔偿金额以土地“原产值”为基准。此方式没有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以及失地农民往后的生活保障问题。然而,在城市中心的农村,补偿方式通常不单一,除了资金补偿外,通常还会考虑农民失地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如为农民购买社会保险等。

(三)土地流转制度不明确不健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宅基地的申请者必须是该集体人员,并且使用权的转让也限制在了该集体人员的内部。这是造成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笔者实地走访调查得知,在很多城郊,一个村里面分成“新村”与“旧村”。所谓的旧村就是上几辈留下的大面积的旧房子、土地等,这些都是村民们旧的宅基地,而现在已人去楼空,变成了“空心村”,旧宅基地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三、农村房地产开发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村民及基层干部的认识水平

政府和村委对村民应做好有关农村房地产开发政策的宣传及教育,可针对村内每户的青年劳力,让他们明白农村房地产开发的意义,使其带动家中其他成员的理解;对基层干部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行政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加强措施落实力度。

(二)开创多元的赔偿方式

如何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令其不至于失去土地后生活水平下降,则是发展农村房地产事业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存在的征地补偿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失地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和保障。此外,失地农民安置意愿与政府征地政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现存补偿方式也加深农民群众与相关政府的矛盾。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根据现阶段的《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得进入市场,特别是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内部流转,尚不允许城市居民或者村庄以外的其他居民购买村庄的农民住房而农村集体土地只有被改制,征为国有后才能进入市场。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村房地产项目的效率。

(四)建设农村房地产项目的金融体系

资金问题是发展农村房地产最为核心的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首先,对从事农村房地产项目,改造农村环境的企业,政府可作出政策性支持,如赋税优惠,简化融资手续,甚至放宽其融资方式如发行债券等。其次,积极引导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鼓励并支持中小型金融机构形成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如民间私营机构,有地方政府参股的当地大企业等为农村房地产开发提供融资平台。

四、结语

虽然农村房地产的建设面临着很多难题,如社会人文的矛盾,土地流转制度与现实市场要求的不同步等,但只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勇于创新,相信我国农村房地产事业必将成为房地产业新的增长点,农村面貌会焕然一新,农民总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勇军.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探讨[J].山西建筑,2001.

篇9

关键词: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流动

本文为教育厅课题(SK2012B184)的阶段性成果;院级课题(2012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5日

一、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条件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一直摆脱不了“三农”问题的煎熬,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刚巧给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要解决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首先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寻找出路,这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决定的。

1、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将使农业生产中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出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及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提升了农业人力资本。2005年在农民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机耕面积占60%,机播面积占40%,机收面积占30%,机电灌溉面积占25%,这种大好的形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务工收入的增加,导致务农机会成本的增加,所以为节省时间增加务工收入,采用机械化操作迅速完成农业生产便成为必然,同时务工收入的增加也使农民有经济条件支付机械化操作的成本或者自主选择购买一定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

2、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是迫于经济的压力,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而改变现状。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农民的收入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外出务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由农民务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考虑由于农民工外出接受的新观念及自身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的影响,那么农民工流动带来的收入效应将更大。

很多研究都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说明至少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劳动力流动与家庭收入增长正相关,即劳动力流动与家庭贫困状况之间负相关。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也证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家庭贫困之间的负相关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贫困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迁移人口家庭贫困线人口比无迁移人口家庭低2.2个百分点,低收入比重低3.3个百分点。

(二)产业转移能够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能力。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此次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不仅可以扩充当地的就业容量,而且会经由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增强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具体而言,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将直接增加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大该产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创造力;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出现集群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便可以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在区域上集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中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因相关产业的承接也可能面临更优的发展条件。总而言之,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自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能力,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物质基础。

二、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是一个互利双赢的选择。不仅会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而且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产业转移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时至今日,东部各省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但这种依靠压低劳动力成本保持竞争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终究会走到终点。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

1、产业转移为优势产业发展腾出了资源。受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沿海地区一些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企业生存面临困境。而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多是资源密集型的、资源投入产出比低的产业,这有利于解决资源稀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如此能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释放足够的空间。例如家具制造、服装鞋帽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用了广东25%的土地资源,但仅创造了8%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将这类产业或者其中对资源占有率高的制造环节转出珠三角,就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到高附加值产业的生产中,用同样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资源得到最优使用。

2、产业转移为优势产业发展释放了环境容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环境容量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调查发现,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诸如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环境容量超负荷等。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总之,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已十分有限,甚至已经到达极限,而中西部地区开发强度较小,环境容量相对宽裕。因此,东部地区一些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可以适度转移到中西部,以为优势产业的进入和发展释放环境空间。

3、产业转移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由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大规模集聚,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劳动力。广东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用工约1,400万人,占流动就业总人数的65%。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约12,000万,而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人数近5,000万,东部沿海地区是他们主要的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地方,外地流入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带来诸多问题。所以,东部省份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其中的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可以降低人口压力,提高人口平均素质,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

(二)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又为中西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的方略。

1、技术扩散效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中西部地区先进,虽然转移出的产业在当地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但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可能还是相对先进的产业,产业转移过程伴随的生产技术一般也较中西部地区先进,这样转移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便发生作用: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2、关联带动效应。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东部沿海地区转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将带动当地关联产业发展,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各产业发展状况,间接地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作用,并促进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3、优势升级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资源、劳动力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先进产业比重小。东部沿海地区先进产业的转入,必然会迅速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状况,推动中西部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机会,提升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层级,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低地位。

4、结构优化效应。一方面东部相对先进产业的移入,会直接促使中西部地区采用先进技术的行业增加,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东部相对优势产业的转入,将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会作为“扩散源”,推动原有的低层次产业实现转型提高,使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提高,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2005年按照户籍人口登记计算的我国城市化率为27.7%,而实际城市化率是按照地域常住人口登记的,2005年已达到43%,两种统计的差别高达15.3个百分点,差额部分即为外来人口。而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更为重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的贡献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劳动力流动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农业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与城镇经济中的各种资本形式结合,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经济在1978~1996年间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结构变革的推动,劳动力部门转移可以解释16%的GDP增长,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的9.4%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贡献了1%;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贡献了另外的0.5%。蔡等经过研究得出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中20.23%得益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果考虑到劳动力流动推动的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则农村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将更大。

(二)农民工是城镇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分别占到了58%和52%;在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80%,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民工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填补了城市就业中的空白,他们拾遗补缺,从事的行业大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从事的大都是家政、建筑、水暖维修等一些处于职业金字塔底端的职业,形成了很好的分工合作的层次,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农村劳动力进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城市劳动生产率,使城市职工的流动性增强,有力冲击了城镇企业原来的用工制度,促进了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主要参考文献:

[1]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10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农村旅游业 经济结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居民开始选择旅游这种方式在工作学习之余来放松自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农村地区不仅开始努力发展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如常见的农家乐等,通过吸引城市游客进入乡村体验自然田园生活,从而增加农作物,养殖业产物的附加值。而且,旅游业发展还提高了一部分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产品的需求,因此刺激农民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从而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的多样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途径。

本文使用实证分析的方式,主要探讨了旅游业附属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为农村地区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例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农村旅游业概念的补充,以及目前农村旅游业研究的一个完善。当今社会,旅游业浪潮的一步步向前推进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地区也需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而需要有效利用这一契机,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收入。因此,笔者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在近几年,建立文明生态村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村根据自己的土地实际利用方式,提供城市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业附属产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口号提出后,农村旅游业开发以及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的完成迫在眉睫,利用旅游业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梁沙村种植草皮为例,通过浅谈该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将对该调研地以及其他情况相似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旅游业附属产品生产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梁沙村种植草皮是一种旅游业附属产品,其历史已经有17年,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07年前后。特别是国际旅游岛的口号提出以来,利用草皮美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村民开始放弃更多的土地进行草皮种植。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相比收益更大。首先,草皮种植无需对其进行太多看管,仅需定期适量浇水施肥即可,到了收获季节,仅需将草皮翻起后即可卖出。一般来说,草皮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在每年第一季种植草皮翻起后,第二季可以马上进行种植。同时,一般种植草皮的土地肥力下降速率慢。其次,草皮种植收益要远远高于粮食生产。梁沙村的草皮在海南省非常有名。主要有三大类,一般用于酒店,别墅,花园等的铺设。据了解,一平方米草皮一般可以卖到3块至4块钱不等,而在春节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海南省各家酒店急需大量草皮对酒店环境进行布置装饰,因此此时草皮价格会骤升到5块钱以上。

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尽管梁沙村很早以前就有了种植草皮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推广,当地村民多年来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收入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07年以后种植草皮规模逐渐扩大,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产业,即种植业与服务业,第一、第三产业相交融的产业。如今,梁沙村种植草皮的面积达到了15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从图中不难看出,2007年农户草皮种植亩数普遍高于06年。通过调查了解到,2007年新增的进行草皮种植的土地绝大部分并非由原粮食种植地转化而来,而是曾经的荒废土地。梁沙村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从事粮食作物的生产,使得许多土地因为产量低而被荒废,但是这部分土地却非常有利于草皮的生长,因此,2007年以后,随着对草皮需求量的提高,这一部分土地被重新开发利用,为梁沙村村民创造了新的商机。尽管草皮收益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但是,从2007年以后,梁沙村的土地利用结构依然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状态,而并没有大面积从粮食种植想草皮种植转化。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梁沙村土地自身存在转化功能的缺陷;其二,虽然政府许诺下拨大量的粮食补贴金,然而,农民依然希望进行粮食自产,以在政府资金尚未下拨至各户,或拨入资金较少的情况下,保证全家人的口粮;其三,土地利用方式并不能实现迅速的转变,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图2反映了2007年以后耕种土地亩数与草皮种植亩数的情况。

由图可知,2007年以后,虽然村民们已经意识到草皮种植收入将会大大超过粮食种植收入,且草皮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张,但是粮食种植土地面积仍然远远大于草皮种植面积。除了少数农户草皮种植与粮食生产土地面积将近1:1外,大部分农户都是4:1到5:1的水平,有一户农户甚至没有进行草皮种植。笔者通过了解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力度不够。2007年以来,强农惠农资金逐渐下拨到各财政局进而各财政所。在梁沙村,对于资金中粮食直补的一部分,财政所根据每亩补贴32元左右的标准下拨至各农户。但是,根据所调查的13户农户情况,家中亩数最多的也只有6亩左右,因此单个农户最多只能领到不到200元的补贴,而这一补贴,并不足以保障农户的粮食供应。因此,农户不得不利用土地进行粮食种植,以保证口粮的供给,这势必导致草皮种植面积得不到大范围地扩张。

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草皮作为城市绿化带,花园,酒店草坪,沿海别墅的重要装饰工具,在环境美化工作中的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大。自2007年以来,草皮出售成为了梁沙村村民继粮食种植之后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图可知,从2007年到2008年,草皮种植收入出现了平均约670元左右的提高,其中最高提高幅度高达1300元。这一提高的主要来源是海南省每平方米草皮的市价由3块钱多升至超过4块钱。可见,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受到市价变化的限制,因此,由于08到09年,每平方米草坪的市价未出现同期较大波动,使得这两年的草皮种植收入基本保持持平。

由调研可知,在07、08、09年13户村民的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有7户超过50%,另有3户则在50%上下波动,这反映出了07年草皮种植规模化以来梁沙村村民草皮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基本情况。从中不难看出,尽管草皮种植面积远低于粮食种植面积,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草皮种植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可见草皮种植收入对村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如果将所有的土地全部转化为草皮种植用地,农民收入将会得以大幅提高。但是,目前梁沙村草皮依然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草皮种植收入完全受到市价控制,因此梁沙村的草皮种植收入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旦市场遇到极大冲击从而带来价格下降,会使得梁沙村村民受到极大损失。

二、政策与建议

由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2007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的腾飞,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口号的提出,梁沙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因此受到了积极影响。在梁沙村,对于大多数农户,种植草皮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一旦能够稳定并逐渐提高这块收入,梁沙村的人均收入将获得大幅提高。然而,由于政府管理方式与力度的欠缺,以及村民自身原因,这一积极影响表现并不明显。进入2010年,由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全面展开,梁沙村更应该在这一大背景下努力完善和促进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根据所调查结果,可针对农村旅游业衍生品的发展,得到政策建议如下:

梁沙村的草皮种植业在2007年以来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始终不愿意放弃粮食种植,种植草皮这一特殊产业始终无法迈入成熟阶段。村民不愿意放弃粮食的生产,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政府补贴不足与不到位。笔者认为村民是否愿意进行水稻种植向草皮种植的转型,政府起到了一个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科学引导农民使用粮食直补的补贴,可以利用这部分补贴购入家禽,家畜等,发展养殖业,招募科技人员或者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对农民进行相关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对口帮扶,动员社会人士或企业这部分群体的资金来帮助村民购入畜禽,或者资助一部分农村青少年进行专门技术的学习,将会有效地为村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从而使村民能够脱离通过种植粮食来维持全家基本生活的状态,而将更多的土地用于草皮种植。

同时,政府也要着重提高村民素质以及村民的科技水平和致富意识,指导村民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利益的获得,让村民真正了解及获得更多更好的富裕手段。只有这样,村民才能够获得更多收入,从而真正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梁沙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先行优势:首先,梁沙村作为海南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自然村之一,成为了推动海南省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其次,梁沙村的水土状况决定了其在草皮种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随着2009年海南省全面开始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阶段,全省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梁沙村的发展资金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其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充满希望。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梁沙村应该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和村民素质的提高,有效的将现有的旅游业发展产品及产业引入成熟阶段,创造更多财富,造福于梁沙村村民甚至整个新坡镇。

参考文献:

[1]陈东.闽侯县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缓解[J].福建地理.2006.

[2]段海莉.武玮.王赞.渭北农村旅游业发展浅析[J].山西林业.2009.

[3]胡志安.农家风情吸引万家客――对鄂州市农村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1.

[4]蒋玲.陈玉成.新农村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新农村建设.2008.

[5]李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齐晓波.长安.胡传东.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产品依托形式与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