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创收。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保证主导产品增值。机械化的发展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弱,倡导绿色农业、无污染农业。
二、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推进农业机械化,既要遵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国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路子;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路子。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利用农作物收货的时间差,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及时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并出台了跨区作业的车辆、机具免征过桥过路费等政策,受到农民欢迎和机手拥护,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购机者收益,而且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收割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收割水平。目前,跨区作业已从小麦机收扩大到小麦机播和机耕、水稻机收和机插、玉米机收等环节。可见,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共同使用,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效益。
三、把握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原则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将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把握粮食生产这条主线,组织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搞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发展原则。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有条件的农垦区,应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坚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
篇2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壮大烟叶支柱产业,切实满足烟叶生产对土壤条件、生态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烟叶质量,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恩施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稳定、优质、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全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总公司)的要求,在规划期内建立和落实基本烟田规模,稳定烟叶种植面积,确保烟叶生产目标的实现,把我州建成全国优质烟叶产区。
第二条合理区划布局。全州重点发展47个万担以上的乡(镇)烟叶生产区,稳定发展19个5000担以上的乡(镇)烟叶生产区,力争在*期间实现烤烟和白肋烟专业化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
第三条建立基本烟田制度。全州基本烟田规模要达到153万亩。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在适宜种烟区域范围内,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妥善处理好烟叶生产与其它作物用地关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基本烟田,编制基本烟田规划。
第四条实现基本烟田规范管理。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土地流转的规定,在农民完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途径,实现规划区内基本烟田的相对集中,规范管理,高效利用,提高整体产出效益。
第五条严格实施基本烟田保护。基本烟田保护区由县(市)人民政府划区、定界、登记造册、编制图表,建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对破坏基本烟田保护区内生产基础设施、设备的,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条签订基本烟田保护责任书。在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的地方,由州人民政府与县(市)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协会组织分别签订责任书,并由县(市)人民政府向烟农颁发基本烟田证书。明确政府、烟草主管部门、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协会组织、烟农对基本烟田的保护责任、权利与义务等。
第七条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基本烟田保护区一经确定,由县(市)烟草部门与烟农签订满足烟叶生产两年一次或三年一次轮作的种植合同,确保基本烟田有效轮歇和养息。
第八条征用基本烟田应实行补偿。开发建设项目确需征用、占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依法给予补偿(其中应当包括对基本烟田基础设施的补偿)。
第九条依法保护烟农的合法权益。烟草行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投入必要的资金,扶持基本烟田建设和烟叶生产种植,并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帮助。烟草公司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国家标准收购烟叶。烟农按合同种植的烟叶,由当地烟草公司负责全部收购,并及时兑付收购资金,进一步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
第十条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县(市)人民政府要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规划和完善烟田水利设施、烟区道路、烤(晾)房、防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和瘠薄烟地改造的力度。采取国家立项、行业投资、政府补贴等办法筹集资金,同时,在烟叶生产区将扶贫资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村级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配套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必须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不允许将资金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各尽职责协同配合。烟草、发改、农业、财政、林业、环保、气象、扶贫、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部门实施规划并认真组织落实,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加强烟田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基本烟田的有效排灌能力;加强烟区道路配套工程建设,确保物资供应、烟叶调运;加强防雹、人工降雨设施建设,完善烟区防雹网络体系;加强烤(晾)房、收购网点和仓储建设,以适应生产布局、生产规模的要求。
第十二条明确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权属。由烟草行业投入为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补贴建设的渠系、水坝、管网、提灌站、烟区道路、集中密集式烤房等生产基础设施,所有权归村组集体,水窖、水池、单个密集式烤房所有权归烟农。
第十三条推进标准化生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州烟草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制定并颁布适合恩施优质烟叶生产的地方标准,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科技示范,典型引路,加快烟叶生产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创恩施烟叶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第十四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农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电力、烟草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按照规划要求,分别抓好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水土保持工作,为基本烟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加强耕地质地建设,推广绿肥种植、秸杆还田、有机肥科学使用,调整前茬作物,不断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和提高地力,确保基本烟田可持续利用;立足开发多种能源,大力推广煤炭烘烤,逐步试验推广电能烘烤,落实农业生产电价政策,保证电能供给,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烘烤烟叶。
第十五条落实措施防治污染。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新建排放“三废”的工厂、作坊。对已经建成的“三废”排放未达到控制标准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建立烟叶生产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并完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减灾和救助机制。各级烟草部门要筹集和建立烟叶保险风险金,保险等部门要积极参与烟叶生产保险,对按计划种植而遭受冰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应给予烟农适当补助。县市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烟办、民政、财政等单位为广大烟农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基本烟田保护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十七条规范烟叶经营流通秩序。各县(市)人民政府及烟草、*、监察、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协同配合,依法打击烟叶经营流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烟叶经营流通的良好秩序。
第十八条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抓好指挥队伍、经营管理队伍、烟叶技术队伍、烟农队伍建设。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探索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
篇3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帮助力度不同,也影响到了各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分析出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属于数理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多个分析指标的统计时,往往需要用到数理统计分析来进行多个统计指标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元统计分析有多种分析方法,比如说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在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往往需要结合多个统计指标来进行,将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到农业生产条件中,可以充分掌握气候、农药、化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寻找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再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制度,合理地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分配,最终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 多元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实践
在探究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选择多元统计分析的方式,可以最大化运用农业生产条件,科学的分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分析时,可以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统计,比如说劳动力情况、机械化水平、气候条件、耕地面积等。因为每个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条件都不相同,比如说西南地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等远没有劳动力重要。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西南地区的地形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大面积的耕地,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应用,往往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耕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运用关联分析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时,绝大多数地区的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关联不是很紧密,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关联程度在逐年加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对传统的种植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进而耕地面积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对于农业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不断加大,再加上各个地区的实际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导致了农业生产条件重要性的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调整,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际的生产过程中,随着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在生产条件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但是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又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时,要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要增强农村劳动力对科技的运用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时,不仅要从传统生产方式上进行改善,还需要从本质上进行变革,比如说病虫害的防治、栽培技术、育种方式等。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更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1种农药,进而使得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失去防治作用。在进行化肥的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化肥的选择和化肥的搭配,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化肥,化肥的搭配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促进农作物的全面生长,化肥之间不要存在一些酸碱性的冲突,要牢牢把握好化肥的用量,过多造成浪费,过少达不到增长目的。育种方式以及栽培方式在农作物的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好的育种方式和栽培方式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产量。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篇4
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专业载体,结合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优势资源,指导、鼓励农民因地制宜举办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农民合作组织,推动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联合组建合作社,建立完善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力军。要把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加工增值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加快发展设施蔬菜、林果园艺、特色水产、规模养殖等乡镇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将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链前伸后延,推行接“二”连“三”模式,科学规划、重点建设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完善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内港池码头、农产品专业市场等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在巩固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业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工业、农业机械、仓储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园区竞争力和软实力,有效带动全市高效规模农业加快发展,不断放大“农”字效益。
二、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综合运用行政推动、市场带动、利益触动等手段,建立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龙头企业与全市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强合作,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供销关系。要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促进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加强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推动“小农户”对接“大产业”、“小生产”连接“大市场”,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规划新建一批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满足本地农产品销售需求,增加农民收益,维护农民利益。对现有农产品市场,要对照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标准,实施改造扩建工程,配套完善农产品检测、结算、仓储、物流、污水废弃物、监控等公共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专业批发、订单农业、连锁专卖、网络销售、直供直销、农超对接等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率。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动员和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加各级农洽会、农交会,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做好网上宣传、产品展示、网络销售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业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篇5
1 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外销平台和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扶持
1.1 提高农业产业化认识
结合阿勒泰地区种植结构特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认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的紧迫感。在农业生产实际调查和指导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市场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各种展销会和外地发展产业化好的县、市交流与学习,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有效转变观念,用现代市场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各项工作,谋划发展。将工作重点的转移,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同时,提高现有农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推动当前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1.2 搭建外销平台与项目支持
阿勒泰地区在2010年华东和华南地区进行农副产品外销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上海、广州建立营销平台,重点做好以上海为重点华东地区市场开拓工作。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成功举办名、优、特及深加工农产品宣传推介月活动,此次共有5家企业组织50多个产品参加宣传推介月活动。其次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上报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扶持及乡镇企业园区建设项目18个,其中已获审批12个,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346万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与种植基地建设
2.1 发展适宜本地特色产业
围绕阿勒泰地区粮油及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小麦、玉米、油葵、打瓜、甜菜、花芸豆等农作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发我区戈壁土地资源,做好沙棘、大芸、枸杞、戈宝红麻等戈壁沙生植物的开发和人工栽培,做好黑加仑、晚熟哈密瓜标准基地建设。在产品上走无公害、绿色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与产品绿色认证作为阿勒泰地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产品认证重点,特别是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特色产品保护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地区已获得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农产品认证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全区已有产品基地6670/hm2。
2.2 培育地区农业品牌
为地区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树立品牌品质形象,培育著名商标,新疆名牌1个,新疆农业名牌2个。今年为了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本地农产品品质和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并提升当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支持多家企业创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工作。
3 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1 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意识
每年举办1~2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制度的制定、到管理、运行,进行系统科学地培训。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已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00人(次)。扶持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个。
3.2 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县乡农经部门为依托,培养100余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定出台了《阿勒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职责》。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牧业,加大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等农村带头人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落实,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发展合作社成员6 000余名,带动当地农牧民1.59万户共同致富。
4 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发展、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大好机遇,做好当前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工作
4.1 编制好阿勒泰地区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规划
要科学规划品牌,立足阿勒泰地区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主导品牌,优势品牌,整合如:青河“青格里”商标,实施一牌多品,推进品牌共享。以突出地域优势资源特色,加快地区农业品牌定位,积极做好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规划。形成以小浆果、冷水鱼、戈宝红麻深加工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深加工农产品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通过市场树品牌品质形象,通过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2 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打下良好基础
积极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政府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支持地区企业参与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及种、养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4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4.3 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农展会
积极做好北京交易会、成都交易会、上海展示会。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开辟农副产品外销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展会、洽谈会及信息平台,主动出击,招引一批国内大企业集团参与地区产业化经营,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尽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篇6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越
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河南省处于居中的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异常方便。河南省平原广袤,山川秀丽,地理气候条件适中;全省耕地资源居全国第四位;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产,河南省有很多名优产品,如原阳大米、开封西瓜、杞县及中牟大蒜、灵宝苹果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和农民组织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全面启动、加速推进、优化升级的发展新阶段。以双汇、莲花、白象、科迪、大用、众品、华英、三全等为代表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省有40%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户均收入1300多元。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中心,由21个市级农科所、30个县级农业试验站组成的全省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十五”以来,河南省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创办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农村区域科技中介组织,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民科技培训,从上到下形成了以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各类技术服务组织为纽带,以科技示范乡、村、户为基点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
近年来,凭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在多种经营模式的推动下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一)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发展程度还不够,发展水平还不高。不仅单个产品、单个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而且包括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弱。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也是限制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就河南省整体而言,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分散化程度较高、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育程度不同、业务范围狭小。
(二)合同关系不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各方实现“共赢”的基础。
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缺乏对农民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同时,在产业化过程中,由于一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稳固的合同关系,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很多只是简单的买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三)金融体制滞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融资困难
农业是弱质产业和风险性高的产业,生产周期长,比较利益低,故而大多数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资金外流问题尤为严重。据统计,河南省农村仅通过四大国有银行县域分支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流失的资金就从2000年的200多亿元,猛增到2000亿元以上。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收缩,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农村乡镇网点,现在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农民通常难以达到,加之长时期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比例偏低,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农业产业化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普推广缓慢
篇7
一、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1、粮食面积稳步增加,总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荆州市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20.7万亩、比2005年(675.4万亩)增加145.3万亩、增长21.5%,比历史最低点2003年(614.4万亩)增加206.3万亩、增长33.6%,基本恢复到1998年(847.5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
2、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品种优质率明显提高。针对稻米量大但质不优、销售不畅、效益不高等问题,2007年以来,荆州市以提高稻米品质、增加种粮效益为目标,大力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以推广两优287、丰两优香1号、扬两优6号、中9优288、金优928等优质稻种为重点,大办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稻米品质得到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55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3.3%,其中国标一级优质稻40万亩、国标二级优质稻350万亩,基本改变了过去荆州稻米品质不佳的局面。
3、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一批”建设要求,荆州市坚持不懈抓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品牌建设,粮食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粮食加工企业达到172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50家,小麦粉加工企业3家,粮食食品加工企业8家,饲料生产企业11家。全市年处理稻谷能力50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97.8亿元。建成福娃粮食深加工示范园、洪湖浪粮油科技工业园、荆州城区粮油食品工业园、湖北宏凯油脂加工园、湖北家意粮油科技工业园等“五大粮油加工园区”。
4、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三是农业科技培训扎实有效。
5、惠农政策落实有力,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较高。全市惠农补贴工作严格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政策宣传,严格发放方式,确保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认真抓好涉农收费专项治理,积极探索村组内筹资筹劳新机制新办法,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除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民负担减少2.7亿元以外,全市农民负担稳中有降,基本控制在1.3亿元左右,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6、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以上项目中省累计投入达到7.8亿元,新增耕地面积37.3万亩;2011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2%,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机电排灌面积达到4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使得粮食主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我市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设备超期服役,损毁严重,多数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抽、排、蓄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种粮比较效益较低。正常年景,以中稻平均亩产600公斤、每公斤市场收购价2.2元计算,平均一亩水稻田毛收入132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等成本550元,纯收入只有788元;棉花平均亩产400斤、每斤市场收购价4.5元计算,平均一亩棉花田毛收入1800元,扣除成本60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1200元;水产品、蔬菜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特别是特色产品如葡萄每亩纯收入在5000—8000元。
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特别是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边缘化、手段装备落后等问题,导致在职人员老化严重、农技事业后继乏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局面。同时,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种田意识,导致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给粮食增产带来很大难度。
4、生产风险补偿机制缺乏,农业补贴标准偏低。农业保险推广不够、补偿标准不高、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目前每亩水稻最高赔付200元,远远低于种粮成本,粮食生产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同时,农业“三项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不高。既不能解决粮食与其他作物之间的价格悬殊,也不能抵消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更不能吸引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
篇8
文 号:财农[2013]2号
日期:2013-01-06
执行日期:2013-01-0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厦门、深圳)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根据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情况,我部重新修订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本通知有关规定,我部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农〔2011〕333号)即行废止。
附件: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财政部
2013年1月6日
附件: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务)部门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衡量和评价。
第三条 绩效评价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原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程序和操作方案,准确、全面、系统地衡量资金项目的绩效情况;
(二)有利于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原则。绩效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以及计分权重设计等方面,应当充分体现支农资金整合的要求;
(三)权责统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有利于促进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权的行使,与承担相应责任相统一;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绩效评价在对评价内容确定量化测定分值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施效果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第二章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分级实施。
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部门、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加强对参与评价的组织或个人管理。参与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要对所做结论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 财政部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完善中央财政绩效评价办法;
(二)统一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工作;
(三)对省级财政(务)部门(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部直属垦区,下同)工作层面进行绩效评价;
(四)建立完善奖惩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落实相关奖惩措施;
(五)加强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指导。
第六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制定和修订完善省级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二)组织实施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工作;
(三)指导和督促项目县做好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四)根据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结果,落实奖惩措施;
(五)向财政部报送省级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结果;
(六)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及时整改;
(七)及时向财政部反馈绩效评价经验总结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财政部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的绩效评价:
财政部于每年4月底前对省级财政(务)部门上一年度工作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省级财政(务)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将绩效评价所需材料报财政部。
(二)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
省级财政(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安排对项目县开展绩效评价的时间,但最迟应在每年9月30日前,将省级对项目县上一年度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情况及结果以正式文件报财政部备案。
第八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按要求切实组织开展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坚决防止走马观花、弄虚作假等行为。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负责,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一经查实,财政部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批评。
第三章 绩效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第九条 绩效评价的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规章制度;
(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资金申请文件、资金拨付文件、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等有关文件资料;
(三)财政部关于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台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的要求、各地制定的资金整合方案;
(四)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财政部门反映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效益的有关文件数据;
(五)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的有关批复文件、检查结论,财政部驻当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出具的有关检查结果,审计部门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以及委托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项目评审或竣工验收报告、考评意见等;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条 财政部对省级工作层面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见附表1):
(一)实施方案制定(主要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实施方案报送以及对项目县实施方案审核批复情况);
(二)支农资金整合(主要评价整合资金总规模、省级整合资金规模以及整合资金渠道情况);
(三)资金项目管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拨付进度、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工作开展及绩效评价组织实施情况);
(四)组织保障工作(主要评价组织协调机制、与部门密切配合、政策信息宣传以及总结报送情况);
(五)违规违纪行为(主要是对被监察、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等查出,或被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并经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开展绩效评价,除上述工作层面的评价内容外,还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
(一)项目完成情况(主要评价完成程度、完成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二)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他效益情况)。
省级财政(务)部门对项目县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和量化标准,在本办法框架内由各地参考附2自行确定。
第四章 绩效评价方法与结果运用
第十二条 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绩效评价实行百分制,计分采用量化指标,满分为100分(具体评价量化指标见附1)。根据得分的不同情况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结果是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使用的综合评价,将作为资金分配和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央财政在分配资金时,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省份,将予以适当的奖励。
省级财政(务)部门在分配资金时,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第十四条 财政部对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向各地进行通报。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和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各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当参照本办法,制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3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财政部2011年9月14日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农〔2011〕333号)同时废止。
附1:
财政部对省级财政(务)部门绩效评价量化指标表
评价对象:
篇9
关键词:集中连片 农村产业 转型升级 武陵山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4]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5]林玉妹,林善浪.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路径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篇10
关键词:农业;自然再生产;事业单位管理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结合,农业的生产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农业的生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逆反,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只有通过农业再生产这唯一的过程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实现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创新管理,事业单位首先要搞清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尊重可贵规律,科学的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导,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健全的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合理完善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发展可持续性的循环经济,才能更好的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快速和高效的向前发展。
1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
在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先理解自然再生产的概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概念
首先,事业单位要弄清楚农业的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和概念。农业生产是指生物的生产,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而农业再生产主要是指农作物的生产过程。绿色植物是大自然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和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体内的无机质合成有机元素,一方面能够提供植物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也给动物和人提供生命必须的物质能量。动物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它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植物体中汲取。
1.2 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
其次,事业单位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本质上说,农业再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的水、光、热、气、土都是大自然生物要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物质基础和能量。生物的一呼一吸的过程都是在进行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都是在自然条件下循环和转化,是人为无法制造和改变的。农业的生产也一样,它必须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不能改变顺序和任意的增加或减少其中的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农业生产就无法顺利完成。
1.3 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
再次、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要了解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适合其生产发展的固定环境。农业的生产也一样,在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中,每一种农作物生产都有其特定的生产环境就像“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一样,橘子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环境需要在淮南地区生长。同橘子一样,北方的气候条件只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如果盲目将水稻种植在北方的话,将会颗粒无收。历史上的“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等后果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教训。因此,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汲取教训,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才能实现自然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起着相互制约、相互约束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
事业单位在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三个经济再生产方面的问题:
2.1 农业的再生产过程离不开经济的再生产过程
第一、事业单位要知道经济再生产的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是一种物质生产,和任何生产过程一样,需要经过人类的干预才能顺利进行,在农业的生产过程当中,人类担当着控制和调节生产过程的作用。农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具体的说就是人类通过农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实现一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是经济意义,存在着经济关系。
2.2 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包含在农业的经济再生产中
第二、事业单位要理清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农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矛盾统一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导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农业生产的大力发展,才能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农业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第三,事业单位要将农业生产力的内部结构理顺。劳动力、劳动工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着自然生产力。因此,在农业生产当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合作和相互联系,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互交融,实现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3 农业的经济再生产与自然经济再生产的关系
一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在农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再生产的决定性作用是由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在自然界的生产过程形成的。二是自然的再生产依赖于经济的再生产,只有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实现了,自然的再生产过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