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六盘水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24-02

乡村休闲旅游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自由、轻松的旅游方式,游览农村的自然风光、观看农村的风土人情、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感觉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在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空气质量逐渐减退的情况下,利用闲暇时光去农村走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乡村旅游的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对开发乡村旅游应有长远的思考,重点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吃、住、行、娱乐等,另一方面应加大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的宣传和引导。

1 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

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随着“中国凉都”旅游品牌的建立,旅游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经济来源。乡村旅游、城郊旅游成为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六盘水市以“以旅促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7月,贵州省农委和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命名2015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通知》中,六盘水有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园、钟山区大湾镇茂霖休闲度假农家山庄、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及盘县妥乐古银杏示范园4个单位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对拉动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 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根据中国科学院等权威专家对六盘水市进行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六盘水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六盘水的气候特点“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六盘水市雨量充沛,气温适宜,整座城市坐落在海拔1 800m以上的高原,紫外线适中。2013年被评为全国10大避暑旅游城市。六盘水现有的特色资源如:钟山区的麒麟洞公园、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北盘江峡谷奇山夜景、盘县千珠古银杏、老厂“万亩竹海”、南开苗族跳舞节、玉舍火把节等,为六盘水市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交通便利,构建快捷 六盘水市作为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装备去制造业基地,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人口约84万。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服饰、不同的民族习俗,再加上三线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将为六盘水是的乡村休闲旅游提供足够多的元素。我市处于川滇黔的结合部,有4省立交桥之称,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经过六盘水。方便的交通、快节奏的生活,把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连成一条绿色产业链。

2.3 领导重视,政策扶持 六盘水市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走上正轨,整个旅游业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在“十三五”开启之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旅游发展主基调,并相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六盘水市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吸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人才。六盘水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重点提到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质量,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以中国凉都为品牌,打造消夏避暑、休闲旅游、宜业宜居、高原运动城市的特点,推进避暑旅游和区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因此,市委市政府对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3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六盘水市城市发展规模较小,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总基调是“大产业、大数据、大健康”,建议将六盘水市的休闲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为“快乐怡情”。这强调的是一种中小城市才能体会到的快乐、悠闲、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和今天人们所倡导的时尚、生态、度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为促进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有以下的相关建议可供参考。

3.1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实施整体规划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当地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纳入整个旅游发展的规划当中来,明确乡村休闲旅游在六盘水市旅游规划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经营方向。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成熟、附属产品质量低且与市场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委政府大力支持,无论是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持力度上进行大力支持与帮助。因此,要使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合理充分地利用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从而发展乡村经济,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3.2 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文化内涵 景区(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1]。然而对于六盘水市而言,六盘水市旅游局、各县区旅游局及农业部门、发展部门应加强沟通与联系,根据各乡镇的旅游资源、气候、农业、交通、文化资源等特点,创新性地开展符合本地区特有的旅游品牌,同时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从大的环境来说,六盘水市的乡村休闲旅游可以围绕中国凉都――贵州屋脊、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三线建设及水城煤炭等要素,进行精心设计、重点打造,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六盘水市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氛围。此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时候,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艺术格调,还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土人情,突出田园风光这个开发的亮点、特点。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旅游档次低、服务人员水平有限、服务理念落后、管理不科学、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应该开展层次多样、培训方式灵活的服务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人才队伍的素质。加强休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训,包括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创新开发一套适合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培训体系,创新引导乡村休闲旅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理念上转变,更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六盘水地区整体的休闲旅游产业。

3.4 开发相关的旅游休闲产品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吃、住、游等是必须的,但是相关的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够给乡村休闲旅游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能够提高整个景区的旅游收入。与传统的产品不同,旅游景区的产品应该集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气候特点、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与设计,从精神层面给游客一种直观的感受,给游客一种回味无穷的体验。产品的设计应注重品牌效益,注重打造乡村原生态旅游精品,通过挖掘本地区原始生态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资源,从而提高品位与品牌的的知名度[2]。

3.5 倡导低碳旅游,注重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开发的前提,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然而在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旅游景点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污染日益加剧,这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六盘水市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该倡导低碳环保的原则,开展的旅游项目都要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景区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树立低碳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人们向往乡村休闲旅游,向往的是乡村特有的感觉,向往绿色、向往原生态。因此,六盘水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走环保之路,才能使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产物。六盘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找准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旅游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相关部门大力沟通、共同努力,才能把六盘水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具有六盘水市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带动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崭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亮.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

篇2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无

篇3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发展现状;对策;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080-01

丹东市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全市范围内林产品众多。近年来,软枣猕猴桃发展较为迅猛,成为丹东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特色新兴产业。现将丹东市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总结如下。

1 丹东市软枣猕猴桃发展现状

软枣猕猴桃,别名软枣子,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果实营养丰富,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VC含量是其他水果的几十倍,是开发功能保健食品的绝佳原料。软枣猕猴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辽宁省内迅速发展,而丹东作为软枣猕猴桃重要产区,发展速度更是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全市累计种植面积逾1 066.67 hm2。其中宽甸全县栽植面积400 hm2、凤城栽植面积200 hm2、东港栽植面积133.33 hm2,振安区栽植面积66.67 hm2。可以说,软枣产业发展情况为“全国看辽宁,辽宁看丹东”。

2 丹东市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对软枣价值认可程度的加深,以及近年来软枣价格的不断升高,人们对种植软枣也产生了极大热情。而要把软枣产业做大做强,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加大扶持,按照“科技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方式,使这一既富民强市又促进生态保护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1 科学制定软枣产业发展规划

丹东地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区域内山地较多,全市零散的超坡地逾1 666.67 hm2,均属于低产农业用地,但这些地块大多适合软枣猕猴桃的生长,可以极大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基于丹东优越的地理条件,将软枣猕猴桃发展与村屯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在零散的超坡地上种植软枣猕猴桃,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跟进、科技支撑”的总体思路,本着打造“全国最大的软枣猕猴桃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将着手制定丹东市软枣产业发展规划,着重组织资金和研发人员在新品种选育、引进、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1]。

2.2 科学谋划软枣产业发展策略

2.2.1 规范品种选育。当前丹东市的软枣猕猴桃品种主要有魁绿、S绿、长江1号、恒优1号、LD133、龙成二号等,品种可谓多、乱、杂,个别品种甚至出现侵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给软枣猕猴桃生产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对此,应严格控制品种试验、审定、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审定品种总量与质量,规范丹东市的软枣猕猴桃品种选育。

2.2.2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利用空间。丹东市农村住宅多以分散居住为主,可以充分利用居民的宅前屋后、村路两侧以及河旁等大力发展软枣猕猴桃,既美化环境,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

2.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培养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丹东软枣品种,也正在着手开展“丹东软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注重培育丹东软枣产品品牌,及时完成注册“丹东软枣”商标。

2.2.4 加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将通过软枣行业协会,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全省统一的地域品牌。要按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组建销售服务集团,与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生产经营服务合同,实行品牌统一包装(贴牌)推介,统一营销宣传,统一定价,防止以次充好、随意低价,真正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2-3]。

2.2.5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软枣产品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如宽甸虎山镇软枣猕猴桃生产基地、凤城市三木小浆果科技有限公司、丹东日生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辽宁佳园软枣猕猴桃有限公司等,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选择一些积极性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和企业,作为软枣猕猴桃种植先导力量,并用3~5年的时间,将这些企业和种植基地培育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软枣产业骨干力量。

2.3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2012年以来,通过“千万亩经济林”工程争取了对种植软枣猕猴桃的补助4 500元/hm2;2012―2013年结合“两退一围”工程建设,争取对软枣猕猴桃种植补助6年共13 500元/hm2;2015年通过“林地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对个别种植软枣猕猴桃生产基地进行了补助。今后将进一步积极争取省、市、县各级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今后的“林地经济示范基地”资金重点向软枣猕猴桃生产基地倾斜,全力推动丹东软枣产业的发展[4]。

2.4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发挥各种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不断提高“丹东软枣猕猴桃”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同时,建立软枣猕猴桃销售信息网,扶持、培养软枣猕猴桃销售经纪人,完善扩大产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扩大“丹东软枣猕猴桃”的销售量,为丹东市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市场和贸易环境[5]。

3 参考文献

[1] 张黎华.对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19.

[2] 郑俊杰.浅析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70-271.

[3] 梁峰,童非.林妍.浅析丹东地区发展软枣猕猴桃产业优势[J].新农业,2015(9):39.

篇4

关键词:花生产业;油料;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花生作为我国油料、经济作物,是重要的食用油脂供应者。我国花生种植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山东、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其中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花生总产量大。因此推动山东省花生产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东花生产业的现状

山东是我国主要花生产区之一,2012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为460万公顷,花生产量为1620万吨,山东花生种植面积为78.71万公顷,花生产量为348.7万吨,所以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7.11%,产量占全国的21.5%。而且每年花生的产量波动不大。

花生是山东省主要油料作物,2012年山东省花生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占全省油料面积及产量的99%。2003年之前山东花生产业发展平稳运行,其中2000年花生的播种面积为92.35万公顷,2003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98.82万公顷,是2000年之后的最高值,2004年之后花生的播种面积减少,2009年花生播种面积减少到77.47万公顷,同时花生的总产量为330万吨。单产从2000年的3792kg/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4430kg/公顷,总体上花生总产量的增长率较低,单产增加幅度相对较大。

山东省花生主要分布在鲁东、鲁东南、鲁中丘陵山区以及鲁西平原。从表二中可以看出2012年临沂市的花生播种面积为17.61万公顷,为全省第一,占全省花生播种面积的22.4%,,总产量为84.5万吨,占全省花生总产量的24.2%。烟台、青岛位列第二、第三。全省花生总产量占油料总产量的99%,播种面积占全省的99%,说明花生产业在山东油料作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当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的发展。

二、山东花生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通过对山东花生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可知山东花生在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以下四个方面都对该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自然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素,耕地的质量、面积以及所处地区的气候等都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花生适合生长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沙土壤,山东拥有大量适合花生生长的沙质土壤。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利于花生的生长。2012年山东花生播种面积为78.71万公顷,总产量为348.7万吨,花生的播种面积大,产量高。

2.农用机械的驱动力因素

农用机械的驱动力因素主要指单位耕地面积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动力的大小和使用机械进行灌溉能力的大小,从而反映该地区农业的机械化程度。2012年山东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419.87万千瓦,比2011年增长3%。2012年山东种植业机械为715.39万台,其中播种机为66.82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为48.85万套,联合收获机为21.49万台。全省的有效灌溉面积为4986.88千公顷,其中临沂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376.61千公顷,烟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273.72千公顷,青岛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331.69千公顷。

3.科技驱动因素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对花生新品种、栽培技术及喷灌技术的研发投入,但是山东省对花生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人才的缺乏。同时栽培技术的研究没有及时适应花生生产的需要。农用化肥的施用量(实物量)为1423.5万吨,折纯量为476.3万吨。

4.人口及制度驱动力因素

农作物的耕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2012年山东省乡村户数为2163.18万户,乡村人口数为7226.70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数为4092.52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口为1671.92万人。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同时农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应当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劳动力,并不断的积累耕作经验,促进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三、对策及建议

花生是山东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占据山东油料作物产量的99%,因此应当根据影响花生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山东花生产业的不断发展。

1.充分利用山东的自然优势

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扩大花生的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当地的气候进行适时的播种,并且节约用水,加强病虫害妨害,合理配方施肥。

2.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政府应当根据当地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有利于花生企业发展的政策。采用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大对花生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和投资力度,如加大花生科研投入,对花生实行最低限价,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和风险,保证农民的成本最小化。

3.加大科技研发,增加农用机械的使用

普及农民的科技知识,研发新的栽培技术,加大对花生新品种的开发,建立优质花生生产基地,推广应用抗黄曲霉新品种,增加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开发适合当地花生播种及收割的机械,降低肥料中化学成分的使用,推广天然无污染的花生。

4.加强花生市场的监管,确保花生的及其产成品的质量安全

我国花生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影响花生质量,在花生的储藏、运输及加工过程中受湿度、黄曲霉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加大对花生加工、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运行规则,保证优质花生的畅销。

参考文献:

[1]万书波.我国花生产业面临的机遇与科技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11):7-12.

[2]康磊.山东省粮食成产成本收益变化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万书波,王才斌,郭峰,单世华.山东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十二五”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学报,2011.

[4]周曙东,林紫茜.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花生产品出口变动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

篇5

关键词: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业生态旅游

一、引言

海南全省土地总面积占我国热带面积的42.5%,农业作物种类繁多,热带作物品种十分丰富。海南海域辽阔,河库众多,水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世界一流。丰富的“3S”资源、奇特的山野温泉、原始雨林、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热带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库。目前旅游客源来自于三方面,一为国际游客,这部分游客主要倾向于历史特色与国家特色浓厚的旅游景点;二为外地游客,这部分游客出行时间较为集中,其出行受旅游营销或口碑的影响较大;三为本地游客,这部分游客一直是各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盲点,大量、多次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

传统旅游业发展受旅游资源分布限制,其开展的地域与项目泾渭分明,其面对群体也相对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代表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普及,旅游资源分布界限被打破,固化的旅游景点被充满地域特色的特殊旅游项目替代,吸引可更多旅游需求群体的参与。创新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淡化了旅游业中一直存在的旺季与淡季之分,使区域旅游持续繁荣成为可能。

海南省一直致力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大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诸多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了生态资源保护。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突破了传统旅游对时间、地域、信息的依赖,成为旅游产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特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旅游电商产业已成为振兴传统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二、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在兴建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针下,海南地区的旅游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强化和振兴海南旅游行业,提升海南区域旅游在国际市场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是十分有效的渠道。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现阶段在国民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呈飞速发展态势。由于消费习惯传统、从业人才缺乏、个性化服务缺少、协同能力差及整体协调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且发达国家旅游电商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缺乏本土化改造。所以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旅游电商方案与对策,从而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最终使海南旅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区域性特色,不能形成合力。大部分的旅游电商网站功能单一,偏重于基本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所含信息量较少、更新缓慢、技术落后,没能实现社会化功能。作为新亮点和突破口的海南生态旅游呈现规模小,发展慢,规划差的特点。虽然海南生态旅游电商网站正在抓紧建设,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阶段,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成为行业革新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好流行的新技术,引进社会化智能旅游新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海南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围绕着产品信息化、交易电子化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网站宣传不到位、支付手段单一等问题,缺陷明显。同时旅游产品类别不足,社会化旅游服务不够,移动电商建设滞后等问题是旅游电商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因素直接制约了海南旅游电商的发展速度。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进程设想如下表所示。

1.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情况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两种。由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映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就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而言,政府主导的主动性高于企业主导,这也凸显出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南金旅网”作为国家旅游局倡导和发起“金旅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海南公共旅游信息官方网络平台。由于人力、资金及管理体制及职能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海南金旅网只承担了政府政务网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发挥出作为拥有社会公共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生态旅游等新生项目,导致政府主导建设后劲不足,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来看,海南旅游电商面对的客户群体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脱颖而出,势必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的权威性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比拟的,但企业主导的建设更具灵活性更接地气转化更高。因此,采用两种主导平行发展是海南旅游资源推广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任何一条线的弱化都会影响到另一条线的正常运行,进而拖累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旅游电商市场发展趋向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统计,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传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引发了电子商务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宣传开始由线下往线上渠道转移,线上渠道所占比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以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化发展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中展现了巨大力量,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1.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

传统旅游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的结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与必然趋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优势,其发展伴随技术进步与消费习惯转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旅游业发展策略中,应将旅游电子商务放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资源配套和建设规划等方面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外部动力。

2.本土化发展策略

发展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结合海南区域情况,深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海南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完善与借鉴的地方很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适当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经验,在短期内有助于旅游产业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避免缺乏本土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而导致的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力不足,没有长效性的局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有本土特色、难以复制的旅游项目与商业模式。另外,要大力培育“服水土”的本地旅游企业,以旅游企业带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

3.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互联网+旅游不仅需要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互联网操作技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网络技术是旅游产业整体腾飞的重要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乎旅游产业当前与未来,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人才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海南整体旅游产业经济呈现上升势头,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关注。传统的旅游行业间竞争也日趋激励,具体体现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旅游企业在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弥补本区域产业结构不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海南应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热带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和推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将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人文、历史、自然景点等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开发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技术高、线上线下结合的试点项目,实现海南区域旅游特色突围。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以技术为产业驱动力,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使农业生态旅游搭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为海南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同样明显。旅游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海南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区域特色旅游服务,组建云服务、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化、智能化的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电商平台。坚持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将农业生态旅游打造成海南旅游的标识性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颖杰.海南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2]蔡舒.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5(05).

[3]雷春.在线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以海南三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05).

[4]陈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01).

[5]易振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1).

[6]陈文婷.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8(02).

篇6

关键词:福建;文化创意产业;产业文化共建;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被定义为一类新兴朝阳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产业文化的优势,提出当前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展福建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描述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精神经济、体验经济等研究极大地呼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家制定福建省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意味着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福建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标准的理论范畴,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同。结合文化产业的消费层面、产业属性与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联系,本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市场化方式,从事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和服务的活动,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以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为动力而发展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专利、商标、注册权等的开发能够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就是说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链功能和文化溢出效应,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特征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知识;文化产业又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拓展性,要求文化也应当实施对外开放。

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

对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立足于报纸杂志、广播影视音像业、出版发行业、旅游观光业、演出娱乐业、在线资讯业、工艺美术业、会展业、竞技体育和教育培训业等分析。

(一)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发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8年我省共出版各类图书10,319多种,图书124,383万份;2004~2008年期刊出版种数为176种,出版总印数3,450万册,出版总印张数133,385千印张。图书报刊的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报刊出版种数59种,出版总印数103,791万份,比1999年出版种数49种增加了10种,出版总印数比1999年64,195万份增加了39,596万份,为福建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影视、广播、音像业建设效果显著。2008年福建省拥有各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统数221,818座,广播电台10余家、电视台数10家,“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的完成,使全省2/3以上乡镇有有线电视联网并逐步实现向宽带网发展;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8年全省广播节目86套,电视节目37套,与上年持平,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4套和11套。2004年成立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是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和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等20家实体单位联合组成,同时又是一个以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报刊出版和互联网站宣传为主业兼营科技开发、影视艺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新闻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三)文艺演出事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福建省文艺演出事业发展主要体现在: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0个,公共图书馆85个,剧场、影剧院76个,群众艺术馆10个,博物馆89个,文化馆78个,乡镇文化站1,09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约1.48万场,观众11,022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实现收入约2.97亿元人民币。

(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福建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发展。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政策表明要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确定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进入标准和程序,降低文化产业的进入门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产业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50亿元,占GDP的3.2%;产业集群和溢出效益持续显现,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拥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海西效应。海西成为国家战略,得到广泛认同和关注,得到中央机关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这就有利于文化产业资金的筹集。另外,福建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等地也主动融入海西,这对提高海西凝聚力、提升海西文化产业品牌总体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就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二是政策效应。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并实施《文化强省纲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东岸效应。福建省与广东省相邻,同时与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交通便利,而这些地方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底蕴,多样性和丰富性都不如福建,而文化的趋同性和互补性又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只要海西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经过包装和推介,是能够大量吸引这些省份旅客的,这就为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提供客源基础。从华侨方面来看,福建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福建籍华侨和祖籍福建的外籍华人800万人旅居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华侨、外籍华人总数的1/3。这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或喜庆,都要返乡探亲、寻根,为福建保持了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源市场。

四是品牌效应。在文化建设方面,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以及寿山石雕、乌龙茶艺等开始走出福建,在世界和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世界客家祖地、世界闽商大会、晋江世界同乡会、世界朱子后裔大会及进香、祭祖等一批民间大型宗亲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在两岸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号召力。

四、福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大,人们的文化产业意识薄弱。2010年5月25日,根据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差距,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497元,是农村居民59.6元的8.3倍。从分布上看,我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闽东、闽西、闽北等地相对滞后。相比于上海、广东、北京等一些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省市,我省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意识与规划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产业认识上观念落后,文化产业意识薄弱,极大地阻滞了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文化多样性不够突出。从产业组织来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够明显,2009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7%,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24位;产业链不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缺乏特色鲜明和效益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的带动;产业多样性不够突出,发展主要是靠传统的报刊、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一些新兴创意文化、动漫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科技人才,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人才是创造文化创业产业的重要源泉之一,福建文化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且滞后于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这是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福建的文化市场目前呈现经营单位众多、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福建的文化产业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

五、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着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福建城乡文化差距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乡村居民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意识淡薄。因此,首先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力度,解放人们的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新的产业政策,发展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路,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地区,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地区的饮食和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发展乡村观光、绿色旅游业等。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

二是发展文化多样性,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结合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和福建优秀民间文化,挖掘诸如歌仔戏、高甲戏、莆仙戏、闽剧、南音、提线木偶和闽西革命老区等历史和民间文化题材,实施和策划具有民间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发展文化多样性,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主要向农业行业的延伸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闽北高山茶叶园区;另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向工业、房地产、餐饮业和娱乐等行业的延伸发展,形成福州三坊七巷、闽西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文化产业基地,市区百里长廊福建民间艺术品走廊,闽西“干”、闽北、闽南等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模块。

三是依托教育,培养科技型人才队伍。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科技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当认识到人才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长久之需,应当适当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依托福建大学城教育资源,重点培养高校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好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科技人才培训提高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本身层面,也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大胆创新。人才策略层面,要积极引进,尤其是负责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应该努力创设和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等.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蒋晓丽.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一)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

2012年,温江区旅游总收入15.29亿元,接待游客1170.55万人。其中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达5.8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38%。但同期,成都市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050.78亿元,温江区仅占1%;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2246.47万人次,温江区仅占10%。2013年,温江区旅游总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38.70%,接待游客148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67%,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8%,安置就业2万余人。同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1330.66亿元,温江区占到1.5%;2013年成都市共接待15539万人次,温江区占到9.5%。此外,温江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46240人,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83%,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面达到85%以上。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从以上几组数据不难看出,温江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幅度也较大。尤其2013年,整个成都市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入境游客增幅下降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幅。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也都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难分析得出,温江区的旅游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温江区的全区旅游收入在成都市范围来看,所占份额较少,最近两年都只占到了全成都市的1%。旅游接待人数也远远不足,近两年也仅占到全成都市的10%左右。二,就温江区自身的旅游结构而言,乡村旅游总收入在全区旅游总收入中仅占到了三分之一。就目前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产业结构以及区位条件来看,乡村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掘。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产品

通过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调查可以看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资源多,但真正的乡村旅游品牌并不多,可以说根本还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品牌产品。究其原因,其一是从业人员多数都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其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导。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品牌,比如“万春卤菜”、“红枫基地”等,但对品牌定位不准,挖掘度不够深入;其三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也有限。所以温江区虽然乡村旅游产品众多但还没有形成如“郫县农科村”,“锦江三圣花乡”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出品牌效应。

(二)缺乏对文化的深入挖掘

作为文化重镇的温江区,一直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不仅有着丰富的物产,还因为温江区独有的文化积淀。温江区不仅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更有文庙、陈家桅杆等名胜古迹。可惜的是,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定位上,就是“吃农家饭、干农家话,住农家屋”,以休闲娱乐为主,形式单调,缺乏特色。没有更好的深入挖掘温江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三)缺乏与产业的结合

温江区是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此外,温江盆景还是川西盆艺的代表。但目前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很少和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进行发展,还处在单纯的农家乐阶段,形式也是以私人老板为主,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也有限。不仅没有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优势,使得乡村旅游本身也缺乏长久持续的吸引力。

(四)缺乏区域间的合作和统一规划

以温江区为例,其核心产业主要是花卉苗木,与周边接壤的郫县在产业上有很多交集。但这两个区县并没有就乡村旅游展开深入的合作。两区县的乡村旅游基本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政府也没有在区域间进行更深入与更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这些农家乐不仅接待能力有限,同时还容易在同片区内造成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和特色性。从而出现低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无法更进一步的提档升级,也无法出精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影响

对温江区乡村旅游问题的总结,可以发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城乡结合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也不能仅从旅游产业单一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更加多元化,产业之间的结合也更加的密切,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应以发展现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为目标,以内需为导向进行产业发展。同时应当通过内需型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如温江区的花卉苗木产业等),拉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全面质量提升,并推动乡村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提升和保证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温江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对策

(一)以“大区域”的整体理念进一步打造温江区乡村旅游

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发展逐渐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后,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温江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好,更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因此更应利用自身优势,树立“大区域”的理念,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更加有机的整合,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积极推进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

(二)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村的同时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特色旅游村。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医疗服务圈,整体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等级。如:村级道路、沟渠、田园绿道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移动光纤、WIFI等信息化资源的进一步覆盖等。

(三)引导乡村旅游项目集群发展

温江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加快乡村旅游项目的集群发展。以旅游为主导,带动花卉苗木业、奇石产业、有机农产品产业等与旅游相关的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以特色产业聚集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如:川西特色林盘、鱼凫民俗文化村落、特色花木产业区等特色旅游产品。

(四)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创新

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发展快,但缺乏叫得响的品牌。温江区应在做响温江休闲农业名片上加大力度。不仅要加强国家A级景点和景区申报评审,更应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节庆营销等手段,打造出一批能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旅游精品,扩大温江都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篇8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条件及优势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粮油、生猪、茶叶、蔬菜、柑桔、食用菌、中药材等已逐步成为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发展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2007年9月西汉高速公路的开通,2010年12月,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至汉中段也已建成通车,特别是汉中城固机场于2014年8月13日正式通航使汉中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同时,过境的西成高铁及宝巴高速也将于2017年贯通,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中国美丽田园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8个。监测统计显示,全市共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39个,总经营面积近10万亩,带动农户总数7185户,从业总人数1.6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51万人,2014年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14800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6.6%,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主要特点

一是产业基础扎实。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已认定的各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均拥有特色水果、苗木花卉、特色养殖、种养结合等扎实的农业产业基础。二是文化底蕴浓厚。我市历史文化悠久,汉文化源远流长,一些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充分利用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饮食民俗、礼仪民俗、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吸引八方游客。如城固县刘家营村,充分挖掘当地“升仙”文化和陕南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成功打出了“张骞故里,神奇桔乡”休闲农业品牌;勉县天荡山休闲农业示范园,利用特色林果产业优势,每年举办春季赏花节会“梨花节”和秋季水果采摘节会,同时还充分利用当地“三国”历史文化资源,节会期间举办休闲农家厨艺大赛、登山比赛、歌咏比赛、篝火晚会、民俗风情节目演出等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三是发展模式多样。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多样,主要有:农事观光采摘型,主要利用特色农产品(特色瓜果、蔬菜)收获期吸引游客游览观光并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如城固桔园、西乡樱桃沟;农业生态观光型,利用农业产业园区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休闲活动,如西乡县枣园茶产业休闲农业示范园、宁强县玉皇观休闲农业示范园;民俗文化型,主要借助当地浓厚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来吸引游客进行休闲、观光活动,如城固县伏牛山休闲山庄、勉县天荡山休闲山庄。除此之外还有农业庄园型、古镇新村和自然景区型、农业科技观光型及农家乐型等等。四是品牌特色突出。我市西乡县樱桃沟通过举办樱花节、樱桃节及茶文化节等活动,已建成以樱桃沟景区为载体,集水生动植物养殖、民俗文化展示、茶文化及景观建筑、雕塑为一体的农家民俗与樱桃生态园的专题类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城固县刘家营村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升仙”文化和陕南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依托柑桔产业优势,因势利导,携全县之力打造了“中国休闲观光第一园”——“橘园”,成功打出了“张骞故里,神奇桔乡”休闲农业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柑桔旅游文化节。

三、建议及对策

为了使我市休闲农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以规划为先导,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休闲、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

(二)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地位。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扩大农村消费,使休闲农业成为壮大地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显著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经营水平。依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次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经营水平。

篇9

1、全县林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为带动,不断完善林业政策,积极创新造林机制,强力推进科技兴林和资源保护,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到2010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27万亩,比“九五”末增加15万亩,其中果树面积7.5万亩,果品总产10168吨,四旁植树总量达到1260万株,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到40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5.3%,比“九五”末增长13个百分点;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3125元,比“九五”末增长1925万元。全县通过大力实施通道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黄河故道防沙治沙工程、小型公益林工程等重点绿化工程以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的绿化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网络,河渠路绿化为骨架,网、带、片、点相结合,乔、灌、果、花相配套的造林新格局。林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虽然几年来全县林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省、市要求相比,该县的林业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一是林业发展不平衡和绿化整体水平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部分乡村由于管理不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全县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5.3%;二是林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在林种中,生态林比例明显偏低,纯林多,混交林少,重点沙化土地、盐碱荒滩地、河渠、道路的绿化任务还很繁重。同时,树种单一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整体效益的进一步发挥;四是各类乱占林地、毁林复耕等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依法治林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美国白蛾、春尺蛾等检疫性危险病虫发生呈严重发展趋势,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除治任务繁重。

篇10

关键词:蚕桑产业;产业链条;农户增收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

发展特色农业是四川地区农业经济进步的重要选择,也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环节。特色农业就是人们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在四川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四川确定了突出“特色农业”的战略思路,以本省发达经济带为示范点,带动农业经济的全面飞跃,不断巩固四川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四川省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特色农产品包括:“两高双底”油菜、中药材、蚕桑、特色品牌杂粮、茶叶、水果等。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文峰镇桑蚕产业的实地调研,对该地区桑蚕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机制,对于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峰镇桑蚕产业发展现状

南充市文峰镇位于嘉陵江畔,幅员面积28.57km2,辖11个行政村,共计18,882人,现有密植桑园13,000亩(1亩≈667m2,下同)。文峰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蚕桑生产条件及传统的兴桑养蚕技术,使桑蚕生产享有盛誉。2007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提出“提升蚕桑品质,建设优质万担茧乡镇;做大蚕桑产业,构建新农村经济支撑”的发展目标,以蚕桑产业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富民战略,全镇经济社会迈上新的台阶。2007年全镇养蚕户达到3,000余户,发种15,000余张,产茧60多万公斤,全镇全年实现蚕桑产值1,200余万元,占蚕农年总收入的50%以上,户均增收3,000多元。预计在2008年,全镇发种量将达到20,000张,而到2010年,全镇发种将突破30,000张,产茧1,350吨,实现产值2,200万元,养蚕农户人均蚕桑收入可达到6,500元。

二、文峰镇发展桑蚕产业的优势

1、良好的地理环境。文峰镇属浅丘地区,以渭钟沱村为例,该村则属于平坝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年平均气温在17.5℃,年降水量1,010mm,日照1,292小时,无霜期314天。成土母质多属紫色砂泥岩风化物。又靠近嘉陵江,有充分的水源保证。这些条件有利于栽桑养蚕。

2、悠久的养蚕历史,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文峰镇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由于技术的上传下带,蚕农对养蚕的技术掌握比较到位,而该镇总人口18,88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5%以上,加之当地工业不发达,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成为了发展桑蚕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合理利用富余劳动力,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解决就业,实现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3、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优惠的政策支撑。根据蚕业发展的规律,蚕业最终将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全国“东桑西移”已是大势所趋。“十五”期间全国“东桑西移”速度加快,西部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由期初的27%上升到期末的50%。国家已将“东桑西移”列入议事日程,陆续出台政策推进“东桑西移”。加之国家日益重视“三农”特别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在乡村发展特色产业上的优惠政策,是文峰大力推进桑蚕产业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现有问题

1、人均耕地面积少,养蚕规模小,导致经济效益偏低。文峰镇人均土地不到0.5亩,年均养蚕不足1张,规模化水平不高。因此,当地蚕桑发展长期来坚持“小桑园、四边桑、间作桑”三结合的栽桑模式,这是该地发展蚕业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因此形成了零星分散、规模小的产业格局。尽管养蚕与种植粮食相比,每亩地可增收1,500元,但由于人均土地少,养蚕的经济效益难以凸显。

2、致富门路单一,空余时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当地农户主要依靠种桑养蚕为主要经济来源,而在实际中,养桑真正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以充分利用时间为例,充分利用时间养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晚晚秋蚕也不超过五个月),其他时间主要被浪费掉,未能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增收致富。

3、蚕茧价格波动性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1)蚕茧价格受市场需求因素影响波动幅度大。以近两年为例,2006年该镇蚕茧平均价格为25元kg,而到了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蚕茧平均价格陡然下跌为12元kg,跌幅达50%以上,严重损害蚕农利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导致当时甚至出现个别农户砍桑毁蚕的现象。

(2)个别蚕站收种压价,损害蚕农利益。除了市场波动影响以外,个别蚕站在收购蚕农蚕茧的时候,不按政府保护价进行收购,故意压低收购价格,低买高卖,从中谋利,也损害了蚕农的正当利益。加之价钱未能及时落实到蚕农手中,导致蚕农怨气大,大量砍挖桑树,造成有桑挖成无桑而不养蚕,有桑叶的情愿让其烂掉也不愿养蚕的局面。

(3)已有资源利用程度较低,待开发价值较高。第一,种蚕养桑程度低,经济来源以初级收入为主。该地农户种桑养蚕主要是以出卖蚕茧为主要收入来源,销售渠道单一,销售产品初级,科技含量不高,导致收入水平不高;第二,土地利用程度低,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当地部分桑园在种植方面单一种植桑树,而由于桑树主要占用土地表面70cm以上空间,且根据其生长周期习性出现光枝生长周期,因此,在地面较低层空间和在桑树枯枝时,丰富的土地、阳光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土地价值未能完全体现;第三,旅游资源挖掘不深,开发潜力有待提升。近几年,在南充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文峰镇结合濒临嘉陵江的特殊地理优势和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和日益扩大的桑园规模为契机,着力发展乡村农家旅游,大力打造千年绸都第一坊旅游景区,带动周围农户开办“蚕家乐”致富。但由于千年绸都第一坊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对外吸引力较低,通过旅游增加农户收入的可能性较低。

四、解决机制

总体思路是:以蚕桑产业为主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两翼,大力促进农户增收。

(一)以蚕桑产业为主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1、整合有限资源,扩大种植效益。尽管和单纯种粮相比,种桑养蚕的收入亩均高1,500元左右,但由于该地的人均土地面积少,故比较效益难以实现。应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引进公司,农户以自家土地入股,以公司职工模式返聘回土地上工作。公司出资进行蚕种发放,桑树种植技术支持,蚕农出劳,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2、出台政府价格政策,防止人为因素导致“蚕贱伤农”。市场供需变化引起的价格波动是市场规律的金科玉律,而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蚕贱伤农”则是应该引起重视。在每年,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出台响应蚕茧收购价格,并且着重检查基层蚕站等机构收购蚕茧时政策落实情况,防止人为因素导致“蚕贱伤农”,切实保障蚕农利益。

3、延伸桑树产业链条,扩大收入来源。对于桑树的利用,当地农户还只是停留在采摘桑叶喂蚕的阶段,未能充分认识桑树的其他用途。要加大科技攻关,探究桑树的其他用途,延伸桑树产业链条,挖掘桑树潜在价值。第一,加强桑枝开发利用。该镇每年剪下的桑树枝条估计在6,000吨左右,过去白白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自2007年9月引进南充大地菌业有限公司,开展回收桑枝生产桑枝食用菌,由蚕农向公司提供桑枝,公司向蚕农提供蚕种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经初步测算,待项目形成规模后,该将达到年产值达2,000万元,可为蚕农增收500余万元,真正做到化废为宝;第二,加强蚕桑系列产品开发利用。加强蚕桑系列产品开发利用,开发天然丝棉被、丝绸服装、桑葚酒、桑叶茶、桑叶枕等系列产品,利用桑枝提取桑皮纤维,开发桑枝地板等延伸产业链,以桑叶枕为例,以目前0.35元kg的桑叶收购价开发桑叶枕,对于桑农而言则又是一笔可观收入。

(二)发展间作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利用现有的万余亩桑园间隙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引导和支持蚕农发展桑园间作折耳根、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大力推行桑园养殖。如今,该镇折耳根产量在南充的市场份额占到全市的40%,桑园间作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000余亩,预计可达到亩桑增收300余元。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以千年绸都第一坊为载体,以蚕桑文化为特色,全力打造南充乃至川东北地区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1、引进公司开发打造,丰富观光景点。(1)利用濒临嘉陵江的优势,着力打造江心一日游。和上游南充港码头协商,开展江心一日游。从南充港乘船顺流而下,沿途欣赏江边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后,在绸都码头上岸,品蚕家饭,喝蚕家酒,感受蚕桑文化,这样,在周末可以悠闲度过假日。(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南充丝绸历史文化博物馆落户文峰,设立丝绸文化主题公园等,完善基础设施,丰富设施内涵。(3)打造特色乡村游看点。结合乡村风景特色,全力打造乡村游看点,如利用绸都江边仿古栈道一带空地草坪,开辟专区,饲养水牛,让游人在游乐之余欣赏具有农家风景的水牛嬉戏;引进马匹供游人乘玩,让人感受小草原风情;开办垂钓,使游人有充足的休闲去处。

2、发掘特色文化资源,吸引游人。该地有上千年的种桑养蚕历史,然而在整个景区除了桑园和陈列馆之外很难感受到桑蚕文化,即使在陈列馆也是很少发挥文化展览作用。因此,要大力发掘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游人。以蚕桑展览馆为中心,加强当地丝绸文化珍品展示,借助南充荣膺“中国绸都”桂冠,每两年春季举办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文化节。以节日为契机,在桑园间重现蚕桑姑娘歌唱采桑情景,在相关景点重现缫丝、手工刺绣情景等,让游人在欣赏农家景色的同时感受传统的蚕桑文化。

3、提高蚕家乐服务质量,打造休闲场所。通过开展星级蚕家乐评比活动,量化细节,从整体上提升所有蚕家乐的形象,为游人打造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