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企业战略风险、经营流程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剩余风险与个人主观因素相结合形成审计风险自上而下的风险评估思路,将风险评估的范围从微观拓展到了企业的宏观经营背景、从财务指标拓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特别突出了个人主观因素在形成实质性经营风险中的关键作用,是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全过程、多视角评估,审计理念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一)审计重心前移。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重心是详细检查;内控导向审计模式的重心移到控制风险,向前迈进了一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心再次前移,注重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生存能力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经营计划的战略风险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审计所面临的风险。
(二)注重运用分析程序。采用自上而下的思路,从宏观至微观,对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业绩指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合理设定各项流程业绩指标预期值,通过指标偏离度分析,查找预期差异的形成原因,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审计程序更加有效。在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减少对接近业绩指标预期值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增加对业绩偏离较大且无合理解释风险事项或例外事项的审计力度,针对不同的风险环节、风险领域,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自下而上进行实质性测试,提高了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审计发现的准确度。
(四)扩大审计证据的内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而且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特别是分析性证据的运用丰富了审计证据的内涵,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
(五)关注管理层舞弊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关注个人主观因素对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特别是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串通舞弊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广泛影响。重视评估领导层管理风格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舞弊行为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适时调整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引入经济责任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突出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风险评估,把风险评估渗透到审计作业的全过程,并在实质性程序中充分运用风险评估结果,实现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充分揭示和化解风险,促进审计价值增值的目的。
(一)建立并及时更新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数据库,实现风险评估工作的日常化管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工作,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资料,而且审计委托或提请具有批量提交特点,时间要求紧,任务重,工作量很大。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且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实行日常化管理。
一是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信息资料库,按照风险评估内容要求,定期收集更新被审计单位各种内外部经营信息和金融政策,以及管理层职责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包括商业银行各层级业务发展规划、年度综合经营计划、绩效考核办法、KPI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结果,风险监管部门的全面风险评估办法及各年度评估结果、评估报告、年度工作总结、述职报告、重大经营活动和决策行为、外部监管情况、内部审计检查资料等,为自上而下的宏观层面的战略风险分析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内部审计非现场审计分析系统,收集整合形成商业银行各生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为完成对交易账户的实质性分析程序建立数据及技术基础,实现上下结合的微观层面的经营流程风险分析。
三是组织专门人员实施,结合非现场审计系统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形成分析结果,提示剩余风险,缓解经济责任审计审前准备不足的困境。
(二)明确风险分析思路,建立风险分析模型,以分析模型为抓手,评估剩余风险,确定审计重点。全面风险评估是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环节,应充分体现“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
首先,进行基于外部因素的战略分析,评估战略风险,确认剩余风险。一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重大经营决策及审批事项,弄清其战略定位。对被审单位进行战略决策分析和经营管理分析,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战略规划、年度综合经营计划、经营目标、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战略等,全面评价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经营环境。二是识别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外部的威胁或风险,评价分析被审计单位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区域经济特点,社会信用发展程度;当地金融监管环境,同业竞争格局等。三是了解被审计单位风险应对措施,评价风险应对效果。依托经营业绩建立数理分析模型,在了解被审单位整体战略风险的前提下,设置适合当地经营环境的经营业绩指标期望值,利用经营业绩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不同权重,通过设置偏离度、偏离系数等,对被审机构经营业绩剩余风险进行量化考量和评价。
其次,进行基于内部因素的经营流程分析,评估流程风险,确认剩余风险。一是了解评估被审计单位各类业务经营流程及制度设计,识别重要风险点及风险领域。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财务、中间业务等,其中:资产业务关注资产质量及问题成因;负债业务关注存款来源、利率执行及账户设置合法合规性等;财务核算关注集中采购、资产处置管理的规范性及大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等;中间业务关注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表外业务的或有风险、资产与中间业务收入调节,金融衍生工具运用、产品激励失衡等;二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流程风险应对措施,评价风险应对效果。依托风险监测业绩指标建立数理分析模型,设置适合当地风险监测环境的流程风险业绩指标期望值,通过设置偏离度、偏离系数、指标权重等,对被审机构经营流程风险进行量化考量和评价,确认剩余风险。
再次,进行基于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分析,评估控制风险,确认剩余风险。一是了解评估被审计单位各类业务制度设计及执行情况,按照审计业务分块,充分利用审计业务单元内控评价等级,识别重要风险点。重点关注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对公负债、个人负债、财务管理等业务单元的制度缺陷及控制失效等;二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措施,评价对经营风险的控制效果。依托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理分析模型,确定适合内部控制业绩指标期望值,通过设置审计频率、偏离度、偏离系数、指标权重等,对被审机构各审计业务单元控制风险进行量化考量和评价,确认剩余风险。
(三)围绕风险评估结果,细化审计策略,实施实质性程序。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分析从战略风险分析开始直至审计样本确认为止,贯穿审计过程始终。确认剩余风险后,应采取“上下结合”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制定实质性程序计划,完成审计证据收集工作。
篇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地方金融;行业审计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地方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发挥好地方金融机构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地方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地方国有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客观也要求在省(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强对地方金融行业的审计,以达到全面评价省(市)长履行经济职责的目标。
一、地方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金融包括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期货等行业,作为地方金融主体的地方金融机构虽然早各种形式就以出现,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概念作过明确的界定,相关的表述主要出现在某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文件中。如《安徽省地方金融机构财务审计暂行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地方国有金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与本省各级人民政府有财政隶属关系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本规定所称地方非国有金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其县级联合社等金融机构”。可以肯定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主要载体,如果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那银行就是链接各种经济要素的纽带。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截止2011年底,我国地方性银行达到192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149家,43家为农村商业银行。
地方性商业银行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劣势明显,主要体现为: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品种少,但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总负债为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城商行总资产同比增长27.1%,增幅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较大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晋商银行等,其中,已有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率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实现上市。
二、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关系
地方金融机构的共性是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的金融机构,具有三方面地域属性:地方税收属性、地方业务属性和当地政府管理属性。多数地方商业银行是在本地在原有城市信用社基础上重组改制建立的地区性商业银行,如太原市商业银行,烟台市住房储蓄银行等。由于注册资金等条件限制,目前的地方金融机构基本以省(市)区域组建,所以本文所涉及的地方政府概念,主要是指省级、市级地方政府。相对应所研究的是省(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是,政府、企业和居民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世界银行在发展报告中提到:“政府对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这种发展能否持续下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追求集体目标上,政府对变革的影响、推动和调节方面的潜力是无可比拟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更是承担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作为地方经济枢纽的金融行业一定是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内容。国内有关学者对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基本观点是:地方政府应为地方金融服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地方金融的扶持;地方金融要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确立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主力军地位。
事实上地方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地方国有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资本构成看,地方政府或政府控股公司实际是地方商业银行的实际控制者。如2009年2月28日,山西省内的首家跨区域的股份制银行晋商银行挂牌成立,山西省政府出资4.8亿元认购4.8亿股股票,占20.07%,为第一大股东,太原市政府股本3.2亿股,占13.38%;再以江苏银行为例,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入股9.1亿股,占比约11.6%,为江苏银行第一大股东。从信贷资金发挥实际效果看,围绕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提供金融服务是地方商业银行重要任务。以2005年12月28日成立的徽商银行为例,银行成立初始时,高层领导班子中有近一半是政府参与任命或直接委派的政府官员;成立三年时间,就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2158亿元,累计支持“861”计划项目143个,市政重点工程项目73个。徽商银行与淮北、阜阳、安庆、铜陵等市政府和合肥投融资管理中心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大力提高银政多层次合作水平;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方面的贷款高达76.92亿元;地方政府还借助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为与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企业融资,如为支持民族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由奇瑞公司和徽商银行共同投资设立(各自的股份比例为80:20)的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完全由中资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和第一家民族品牌汽车金融公司。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离任;审计
1 商业银行基层的行长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1.1 审计人员的指导思想的偏差审计前,审计人员的工作目标不正确,或者是思想上认为这项工作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或者说只是履行程序、补办一个手续而已,因而使基层的行长离任审计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并发挥作用。
1.2 审计人员存在顾虑
审计者与被审计者的领导层次不清,往往出现同级审计,或者是被审计人员将提拔到本级行或上级行担任领导,有的甚至将变为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在离任审计结束后所面临的上下级关系,使审计人员在离任审计伊始就遇到难处,存有顾虑。
1.3 离任审计工作程序未能规范化对于离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离任者则认为自己业已卸任,对问题负有责任,但无权处理或处理问题力不从心;接任者对处理离任者遗留的问题积极性不高。
1.4 在离任审计过程中,缺乏资产风险分析及机构发展后劲分析在进行离任审计时,对现责任人审批发放的贷款往往是根据现有形态进行划分,对一些形态反映正常,但实际已是不良资产的贷款却视同正常贷款对这些贷款不进行分析。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者所在行的发展后劲,如该行在地方的声誉、市场占有份额、办公自动化程度、网点建设、领导者在地方的形象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分行发展后劲的方面,缺少必要的分析。
1.5 在离任审计过程中,有关职能科室未能很好地分工负责离任审计工作虽然开始由人事部门提出,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总是审计部门单枪匹马实行审计。由于各部门审计、考核和调查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不一致,在时间上往往不能统一进行。
1.6 审计结果的透明度不高
现有离任审计结果只要求被审计人签字交人事部门,经行长审阅后即可,但对审计结果还未能公开,特别是向职工公布。
1.7 没有发挥审计结果的作用行长离任审计大多在完成审计报告后就结束了,对审计结论疏于落实,没有注重实效,落实责任。虽然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最终执行如何无人监督,给下一任行长和被审计行带来不良影响。
2 商业银行基层的行长离任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2.1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端正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认识解决领导层、组织人事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是搞好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根本。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是干部任免程序的必经环节,这项工作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激发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有利于分清是非曲直,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2.2 他任审计应根据不同的级别,确定审计人员保持自古以来审计工作的超脱性、独立性和权威性,消除审计部门人员的顾虑,提高离任审计评价鉴定的客观性,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离任者的工作业绩,存在的问题,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和鉴定。
2.3 离任审计工作应在一个规范化的程序下进行由上级行明确规定交接内容和手续,交接责任和纪律,以及执行程序。为避免离任审计行为的滞后性,在具体操作中,人事部门先下达行长免职通知书,同时通知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离任审计。离任者的离任必须在离任审计工作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定以后,再确定其离任与否。离任审计过程中,离任者作为被审计对象,应在原岗位接受审计、检查和质询,积极配合和协助离任审计的开展。因工作需要应尽快离任的,应在进行工作交接时同接任者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4 对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及该行的发展后劲在重点进行分析对责任人审批发放的贷款审计,特别是大额资产、负债情况及担保、抵押手续的合规性审计,再从借款人当前的经营状况分析企业发展前景,确定该笔贷款是否能正常运转,这样对离任者有了一个正确的交待,而且对接任者也能实事求是。同时,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还应通过审计调查,分析离任者在任期内是急功近利以求短期效益,还是苦练“内功”打牢基础适应市场,主要是分析该行的网点建设,在社会上的声誉,市场占有份额及作为一行之长的行长在地方上的形象等,以便综合评价离任基层的行长的功绩。
2.5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商业银行基层的行长离任审计工作实际是对某一商业银行基层的支行的全面审计。审计的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在进行离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事、监察部门应共同配合,相互协作,使审计人员心中有数,特别是人事监察部门一年一度的干部考察结果,更是审计工作的依据。
2.6 对审计结果要进一步公开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审计结果适当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经得住实践的检验,从而减少审计风险,发挥离任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党的十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必须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员工管理尤其是对员工行为的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各项工作的完成、目标的实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无不与员工的行为相关。作为金融风险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客观存在着,正确防范和处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道德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对金融违法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但个别金融机构依然发生了严重的违法案件,给银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对照问题,深究根源,既有思想认识、制度执行上的原因,也有综合素质、履职能力上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一些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风险控制措施不力、合规管理基础不牢、合规文化扎根不深、廉洁从业意识不强,尤其是重发展轻管理。
遵纪守法、自律合规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系着个人命运、家庭幸福,又关系着事业发展,既需要思想教育,净化品德灵魂,又需要制度约束,防范不良行为。面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商业银行要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强化制度约束,构建合规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制能力,才能过好拒腐防变关。要教育干部职工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为准则、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凝聚正能量,做到持正念、扬正气、走正道、干正事,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思想素质,不忘事业至上、工作第一,平和对待名利,辩证对待得失,坦然对待进退,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二是加强制度纪律约束。积极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理办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签订、检查和考核,履行“一岗双责”,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述职述德、走访座谈、党务行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重大事项报告等工作,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案件防范的高压态势。三要坚持发展与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坚守风险底线,扎实筑牢“执行讲规范、过程有监控、违规必追究”的治理防线,前移防范关口,优化操作流程,明确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强化对操作规范和流程的全面监督,营造有效的内控环境,确保内控制度、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护员工健康成长,维护事业长治久安。
严格员工行为排查,严密监测异常行为,对道德风险保持“零容忍”。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案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把案件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好员工的日常行为排查和监督,密切关注员工八小时内外的不良行为,发现异常,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稳定和化解,避免造成负面影响。要建立形成案防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案防工作会议,把握形势,通报信息,研讨措施,指导案防工作,营造全员参与案件防控的良好氛围,使不法人员在正能量的威慑下,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要全力控制案件风险,进一步完善落实案件防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禁止性规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岗位轮换交流,筑牢案防堤坝,消除案件风险,重点防范内部员工伺机作案,一经发现坚决从严从重处理。要强化责任风险意识,加大责任管理与考核,明晰全部关键环节、要害岗位、重要部门的人员责任界限,严格责任目标考核,保持案防高压态势。要提高监督检查的密度广度深度,特别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遵、有纪不守、屡查屡犯、屡教不改,以及影响运营质量和安全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从严从重上追两级责任,达到“惩处一点警示一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确定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中,首次将“增加价值”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一并列为内审的目的,给内部审计职业提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导,指出内部审计职能已拓展为组织完成目标服务,内审的重点已经向管理审计转化。那么,什么是管理审计呢?
一、正确认识管理审计
自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T.G.罗斯的《管理审计》一书第一次提出管理审计的概念以来,管理审计概念在学术界和职业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管理审计的概念
英国的李斯特.R.赫伍德在其论文《管理审计基础》中指出,管理审计是指企业的董事会为了检查了解本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管理是否始终健全,以便高效地加以组织和经营,而委托专门的审计机构(人员)进行的一种活动。就管理审计产生的原因而言,管理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一样,都产生于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这种以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管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没有它就不会有财务审计的必要,也不会产生管理审计。笔者认为:“管理审计是指为了明确一个组织中所有职能部门和经营环节中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之处,面对管理人员在实现企业目标和效果方面所进行的客观的、独立的、可理解的和建设性的评价,以帮助管理人员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
管理审计的类型
受托管理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组织内部控制系统并有效执行;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的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取得最佳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目标,保证如期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
受托管理责任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外部受托管理责任,即股东、投资者等外部利害关系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关系,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另一类是内部受托管理责任,即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之间的委托经营管理责任关系,它是企业规模扩大化和管理层级化的必然结果,内部受托管理责任是对外部受托管理责任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之间的逐层分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基于内部受托管理责任而开展管理审计的有关问题。
二、管理审计的作用
(一)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受托责任的有效完成
现代企业管理已普遍要求企业结合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岗位职责,并分别制定的各个作业单位的具体目标来实现企业一定时期的总体目标。企业各部门、各业务单位如果都能受控,都能按照规定办事,都能完成计划目标,那么企业总体目标才能够实现。
(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管理审计,对企业的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各个层次的管理责任,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正确评价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通过实施管理审计可以发现企业效益好、或不好的真正原因,可以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不但可以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经营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便于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直接约束;而且也可以对经营者形成间接的约束,减少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四)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管理审计可以在企业任何需要的时候进行,在问题尚未发生或发生之初就能发出警示或给予适当的建议,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必要的信息,能够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发挥事前的防护性作用。
三、管理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与存在问题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目前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合规性、真实性等主要目标,但是我国许多银行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实施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评价,主要表现为行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对管理审计的认识和实践还很不全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构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管理审计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增加了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难度
管理审计主要是对审计对象的管理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综合评价,一般缺乏现成的公认标准可以借鉴,不同的项目,往往具有不同的标准,即使是同一项目,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往往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审计衡量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给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带来较高的要求,进而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审计人员需要就审计衡量标准问题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协商、交流,以达成双方认可的或无异议的评价标准。这本身就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
(三)审计证据的较高要求增加审计取证的难度
管理审计必须获得充足的、可靠的、相关的证据以给审计师的判断提供合理的基础。相反如果审计证据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直接影响结论的公正性。与财务报表审计可以依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和对财务报表表达意见所必须的最低的保证标准不同的是,管理审计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而且审计取证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审计人员一般都需要采取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样本量的方法,以增加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增加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四)管理审计实施的内部环境尚不宽松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局限于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为主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对其管理活动没有实施经常性的审计,有关这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尚未出台,这些都影响管理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标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审计程序相关知识、管理控制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除需要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有充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和对具体业务审核的评估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而我国现有审计人员多是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现代管理知识等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篇6
一、境外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一)境外国有资产相关概念 《国际标准汉字词典》和《现代汉语小词典》均将“境”解释为疆界、边界,《新编汉语词典》将“境”解释为地方或区域,将“国境”解释成一个国家行使的领土范围,而对“境域”的解释是境内的地区。结合这些字义解释,笔者认为,可以将“境外”理解成“国境之外”,即一国行使的领土范围以外的地区或区域。李海波、孙桂芳(2001)认为“国有资产”一词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提出,此前被称为“国有财产”或“国有资本”。从理论上看,国有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学者对这两种理解基本一致。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公民拥有的全部资产及其权利的总称,陈小悦、钱苹、陈武朝(2004)认为未界定为其他产权的一切资源都可以作为国有资产。狭义的国有资产则仅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即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研究采用狭义的国有资产概念。对于境外国有资产的概念,各部门法规说法不一。《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认为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向境外投资(包括现金及有价证券;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商标商誉等)所形成的归中方所有的资产和按国家规定批准留用的资产收益,境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接受馈赠、赞助及用贷款(包括境内、境外贷款)投资创办的境外机构内部积累等形成的应归中方所有的资产。境外国有资产包括动产、不动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则认为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以国有资产(含国有法人财产)向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以及非经营性机构中应属国有的各项资产。相比之下,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投资主体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政府部门,投资环节既有初始投资,也有再投资,投资形成的资产既有实体资产,也有无形资产,具体见表1。
刘红(2004)、潘文立(2008)的观点与《暂行办法》的规定相同,即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以国有资产(含国有法人财产)向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以及非经营性机构中应属国有的各项资产。笔者认为,境外国有资产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国有资产向国家行使的领土范围以外的地区投资形成的资本及其权益。
(二)境外国有资产分类国有资产的分类通常可分为四大类: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管理体制可分为中央国有资产和地方国有资产,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境外国有资产是资产位于国境以外的国有资产,也可以按经济用途、存在形态和管理体制进行分类。按经济用途分为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境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境外资源性国有资产。境外企业国有资产是指由境内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及其权益。包括存在于境外企业中的各种动产、不动产以及无形资产。境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境内行政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拥有的在国境外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包括使馆、领事馆、记者站以及办事机构等国有资产。境外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由企业或政府部门拥有的在国境外的可以通过开发利用产生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这类资产具有垄断性、稀缺性特点,如中央企业在境外投资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资源。按存在形态可分为境外有形资产和境外无形资产,境外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国境以外的国有资产。境外有形资产按空间位置是否能够移动可分为境外不动产和动产;境外无形资产是指不存在实物形态但能带来长期经济利益的国境以外的国有经济资源,包括境外的商誉、商标权、专有技术、企业文化等。按管理体制可分为境外中央国有资产和境外地方国有资产。境外中央国有资产是指国境以外的最终由境内中央企业或政府部门控制的经济资源总和;境外地方国有资产是指国境以外的最终由境内所属地方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政府部门控制的经济资源总和。
二、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的概念、内容及形成
(一)企业境外国有资产概念企业境外国有资产是指以境内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以各种方式向行使的领土范围以外的地区或区域(包括港澳台地区)投资形成的资本及其权益中应归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与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定义有异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强调企业是投资主体,而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是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2)境外投资对象不同。企业境外投资的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债券、公共设施等其他对象,而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形成渠道是将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比较单一;(3)企业境外国有资产涵盖的范围大于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前者既包括境外以企业实体形式存在的国有资产,也包括境外的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但从法律角度看,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形成的权益都是企业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这类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不论资产形态如何,都应当是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内容不同的企业以各种投资方式向境外投资形成的各种资产及其权益中属于国家所有的部分都可作为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的内容。不同的企业投资主体可以是中央和地方国有、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所属的全资公司或控股公司。采用的投资方式包括:投资企业用货币投资、实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投资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是中央或地方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的下属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以货币投资、实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不同的企业主体通过投资形成的境外国有资产主要包括:(1)境外企业国有资产。这类资产
主要是指境外以企业实体存在的国有资产,包括境外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无形资产。(2)境外资源性国有资产。这类资产主要是为满足国家整体战略需要而由大型中央企业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产,如大型的油气田,大规模的有色金属开发工程、大型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等。(3)境外金融国有资产。理论上,这类资产通常包括境外金融远期、境外金融期货、境外金融期权、境外金融互换四大类。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允许投资的金融产品不尽相同。
(三)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形成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形成是指境内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使用自有的国有资本向境外单独投资或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包括境外企业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和金融国有资产。间接形成的方式包括境外企业以实现的利润中应属于国家所有的部分在境外再投资形成的资产,形成的资产可以是独资、合伙或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形式,也可以是资源性国有资产或金融国有资产。
三、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概念《中国审计大辞典》和《会计审计大辞典》未对境外审计进行定义,《外经贸境外企业审计监督暂行规定》第十条认为,境外企业审计是监督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督促国家和境内投资单位有关境外企业管理规定的贯彻执行,促进境外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前述基本概念的分析看,境外审计就是对一国行使的领土范围以外的地区或区域的境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就是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六十五条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由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政府审计准则》对企业境外投资形成国有资产的资产、负债和权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项经济监督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合规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
(二)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特征与境内国有资产审计相比,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跨区域的审计具有挑战性。境外国有资产位于异地,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种种困难,没有将投资企业的管理方法、会计员工设置和内部控制制度等软件设施全部落实到位,或者企业运作过程中直接使用该国的一套管理制度,聘请境外的会计人员,没有使用投资国的会计准则,增加了审计难度。其次,投资国与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或法律环境差异,使审计难度增大。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会受到投资国和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双重影响,在对境外企业进行审计时,可能遇到因两国环境差异而使审计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第三,不同国家会计审计准则差异增加了会计操纵的空间,促使审计策略更具灵活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相同,境外企业的会计人员可能利用这种差异操纵会计数字,粉饰财务业绩,如果审计师发现该现象会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发现财务报表中通过该手段产生的错报漏报,从而使审计的目的更明确。而采用何种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境内外审计机构共同合作或者是境外具有不同审计优势的审计机构相互沟通,根据多个审计机构都认可的潜在错报漏报水平设计专门的审计程序以识别财务报表中实际存在的错报漏报。
四、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对象与内容
(一)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对象根据对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内容的讨论和对审计性质的理解,可以认为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对象是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境外金融国有资产和境外资源性国有资产。这三者存在着一定联系,三类资产中,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境外金融国有资产和境外资源性国有资产都是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具体存在形式,可以归属于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因此,在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对象中,以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审计为主。
(二)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内容国务院第378号令《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照这一原则,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内容应分为两部分:一是“管资产和管事”审计,即对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和收益管理三个环节的财务审计;二是“管人”审计,即开展对境外企业主要经营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两部分审计的最终落脚点是“管资产”,即实现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境值。
(三)现行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管体系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体制是指政府机构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体目标而实施审计监管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的总和,主要包括审计组织结构、审计的主体、审计方式、审计对象和内容等方面。目前对我国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的主体有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或政府职能部门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对境外国有资产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国家审计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社会审计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审计机关或政府职能部门的委托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目前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受审计署、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商务部等监管机构的委托执行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自主或受托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现行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方式主要有直接审计、委托审计和受托审计。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直接审计主要是由审计署和财政部进行审计,而委托审计主要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审计主体,受托审计则以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进行审计。《企业国有资产法》、《审计法》和《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体制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体制是国有资产审计体制的延伸和扩展,以这些法律法规为依托,其审计体制也应是政府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的双重领导制,对境外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财政部对境外国有资产的部分重点事项实行检查和审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则对境外国有独资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委托审计,也可以通过境外国有控股公司的股东会委托境内或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我国现行境外国有资产审计体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的政府部门主要有审计署、国资委、财政部和商务部,涉及到的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并以财务审计最为普遍,四个部委每年都会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财务审计。国家审计署作为独立的政府监管者,负责对国资委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国资委和商务部则对境外企业的主要经营负责人进行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有些情况下,国家审计署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境外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有境外子企业的境内中央企业可以自主或受国资委委托对境外子企业进行定期内部审计。
篇7
我国金融审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金融行业进行审计监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入世后,我国的金融风险、金融体制和金融立法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联系,我国金融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审计的法律法规、审计目标和任务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世后我国金融风险的诱发性因素增多,金融风险发生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凸现,金融审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开放后,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前我国金融稳定依赖于政府信用(国家信用)和方方面面的行政强制管理措施,很多金融机构的关闭、清盘,都是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行政办法进行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转移,基本上没有波及到社会生活层面,没有引发金融动荡。但是,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中国金融市场将会更多地依据市场规律进行运作,而且外资机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操纵或影响市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会更多地受制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国金融市场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府行政保护措施逐渐会失效。随着市场准入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等逐步实施,外资机构可进入公共机构经营的支付和清算系统,可以办理货币的批发及融资业务,可以进入证券和期货交易市场,金融信息必须实行全球通等,这些都是诱发金融风险的因素。据统计,目前我国境内外资银行总资产达440亿美元,其中贷款186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外汇贷款占市场份额的20%以上,在上海已占70%左右。外资银行办理出口的结算业务已占据内地市场份额的40%以上。外资银行挺进中国大陆的这种凌厉攻势已经对我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形成强烈的冲击。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在这场较量中站得住,打得赢,这主要看我们的内功练得怎样。
从近几年我们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情况看,其功底相当脆弱,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起来,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要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很难的,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内部有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解决。有经济专家指出,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转轨经济的国家。中国这两套问题交织在一起,目前面临着四大难题:收入分配差距中的“绝对贫困化”问题;城乡差距中的“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地区差距中的中西部地区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金融问题。金融体系运行存在的银行坏账问题、证券市场不规范和上市公司质量问题、政府内外债务问题、财政赤字向银行转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就难以处理好,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就难以提高,中外资银行的双赢格局就难以形成。因此,我认为,我国金融体系已陷入内忧外患十分脆弱的困难境地。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在各种因素的诱导下,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在增大。我们从事金融审计的同志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入世后我国金融体制必定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会带来金融审计对象的多元化和审计业务的复杂化。一是对银行所有制格局的冲击。国外金融业大部分是私营的,或独资,或股份制。我国则以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为主,股份制为辅,不允许设立私营金融机构,单个企业、法人不能控股金融机构。对外开放后,对内也要开放,中资私营金融机构的出现是势在必行,这样,就会形成国有、私营、外资机构三驾马车一起转。二是对银行经营体制的冲击。国外银行是混业经营,可以全方位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即百货公司式经营,而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像一个个专卖店,这样既不能与国际金融业接轨,更不能与外资银行竞争。因此,我国金融业的混合经营势在必行。三是对银行业务的冲击。外资银行走的是金融与产业融合之路,在客户对象上将争取三大类客户:重要公司客户、包括行业性的大企业、跨国公司和有规范民营企业等;重要机构客户,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再就是个人大户,将小客户拒之门外,对小客户的服务要收费。在经营手段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表外业务,如期货和债权、产权及资产交易、基金管理、并购重组、经纪人清算、项目融资等,从被动放款向主动服务转变,银行帮助企业分析发展前途、资产现状、债务结构、如何实现资产的最佳组合,在这个前提下提出融资建议,整个过程中贷款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中资银行开展的主要是一些如汇票承兑、保函、跟单信用证等传统的表外业务,品种少,档次低,收益差,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利用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贷款办法将爱立信南京公司拉到了旗下,这件震动金融界的“爱立信跳槽事件”充分说明了中外资银行在经营手段上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将引发中国金融市场上业务开发和创新的大竞争、大会战。三是对人事管理体制的冲击。罗织一批熟悉中国市场和适应中国文化的本地金融人才,实行“本土化”,将是外资银行的重中之重,中资金融机构的人事工资制度存在着很多缺陷,经不住外资机构的争夺,国内人才将不可避免地流失。人才流失,就意味着优质客户的转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3%~5%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将对一家银行的业绩产生直接影响。所有这些冲击,将会使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审计的对象将会多元化,审计业务将会复杂化,与之相应,金融审计必须考虑如何改变以金融机构为单元组织审计的传统办法,将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都纳入审计范围。
3.入世后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必须重新构造,增加了金融审计监督的难度。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监管和监督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与国际接轨的难度加大。一是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公布有关金融服务的法规及所参加国的有关国际协议,成员国的法规解释必须公开,明确对本国经营者法规的规定,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作出的规定在生效之前必须予以公布,所有的政策法规必须内外统一,公开透明。二是现行法规不能违背WTO精神,违背的要取消。如我国规定外资银行不能到非开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未经批准不能办理人民币业务等,诸如此类的“未经批准”的限制性规定很多,现在必须清理、取消。政府对金融业的管理必须依法管理,各个部门的规定是无约束力的,而我国金融法律少,部门规章多,这种现状必须改变。目前,我们的审计工作所依据的大部分是部门规章,往后走,我们对金融业依据哪些法规实施审计监督,如何与国际接轨,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审计目标的定位
由于上述的变化和冲击,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国家金融审计的目标。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我国国家审计的大目标,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重点由最初的企业审计转向国家财政资金审计。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主要是对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这就是我国审计机关的主要目标。真实、合法和效益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三位一体的。真实是基础,合法是前提,效益是归宿,现在有人把三者理解为相互独立的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效益性审计,我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近几年,之所以强调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经济秩序混乱、违法违纪现象突出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而特别强调的,实际上并不否定效益性,单纯的效益性审计是不存在的。二是要调整金融审计的具体目标和审计模式,目前金融审计实际上是两大块:一块是中央银行预算收支审计,一块是国有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WTO后金融市场的变化,我国国有金融企业逐步走向股份制,或者私有化,或者由外资机构参股、控股。对金融企业的审计将会像国有企业一样逐步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它们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应由市场去评判,国家审计机关应该逐步退出这些审计领域。那么,我们金融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延伸审计和专项审计,将金融企业纳入国家审计范围。因此,金融审计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是两条,第一,保证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完整、合法,第二,评价这些部门使用财政资金履行国家金融政策职能的效益性,也就是监管成本问题。监管成本的形成是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中央银行两大监管目标的实现,即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公平和维护公众存款利益。监管成本效益的评价必须涉及到金融企业。按照这个金融审计的目标,我国金融审计的模式应该是以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通过对中央银行等的资产负债损益形成过程、金融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包括金融企业落实国家货币政策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审计,以延伸审计和业务品种的专题审计的方式,把中资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都纳入审计范围,这种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对金融监管当局的再监管,通过评价金融监管成本的效益性,确保金融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完成金融审计目标应采取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怎样对外开放,这个基本的中国特色是改变不了的。因此,金融审计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审计对策的制定既要依照国家惯例,又要针对本国实际,要把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结合起来。面对WTO后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面对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诸多风险和问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改革和创新我们的金融审计方法和手段,使我们的金融审计主动适应新形势,能动地服务于改革和发展大局,不至于落后或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转变审计着眼点,提升审计目标层次。要将审计着眼点由单一的、具体事项合规、合法性审计转向审计对象总体的真实性和效益性审计,特别是要把效益性提到重要位置予以关注。过去,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习惯于就事论事,就问题查问题,就问题处理问题。一个项目审下来,有几个像样的问题摆在报告中,就可以了。审计报告缺乏对查出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反映,缺乏由单个问题推断出总体特征,缺乏对审计对象总体真实性和效益性的评价,制约了审计的宏观经济监督作用。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改变。对一个金融机构的审计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财政财务收支整体的真实性,要通过查出的具体问题和比较科学的量化指针来评价真实、基本真实或不真实。二是支付能力或者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审计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哪些经营风险,是否有能力维持公众存款的安全性。三是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具备盈利能力,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盈利水平如何。此外,为了提高审计层次,要引入WTO的透明性原则,建立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将审计结果和查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利于树立审计权威,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转变审计重点,真正把握金融审计的宏观本质,把对国家基础货币和信贷资产质量的审计作为重点。从中央银行而言,基础货币的投放和回笼,实际上是国家财政资金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基础货币规模受制于国家财政收支状况。我国基础货币的运用主要通过再贷款(包括再贴现)进行,从商业银行而言,借入再贷款和吸收公众存款共同构成其主要资金来源,再通过贷款投放变成信贷资金运动,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信贷资产,成为社会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因此从财政收支基础货币投放信贷投放、资产质量财政收入,这样一个循环过程直接反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水平,经济与金融相互适应水平,金融与产业相融合的程度。它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作为金融审计,必须揭示和评价这一资金运动过程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这就是金融审计工作的宏观本质。要把握这个宏观本质,当前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是不良贷款问题,包括老的不良贷款的消化状况和新的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二是洗钱问题,针对WTO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要特别关注洗钱活动对我国金融体系安全和国家外汇储备以及国有资产完整性的影响。反洗钱,是国家审计机关从事金融审计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金融意义上的洗钱主要形式有3种:利用非法渠道,如地下钱庄、借用他人或假身份证开立账户洗钱;利用跨境交易中监管空白,如与境外公司签订假进口合同,以信用证付汇进行洗钱;利用现有金融市场借贷方式洗钱,如首先通过向他人借大额钱款,然后用赃款归还债务;再如先将赃款投资于股票市场、娱乐业或房地产项目,从而使赃款披上合法外衣。三是金融工具创新问题,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肯定会掀起金融工具创新的热潮,但是金融创新实际上是政府管制失灵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监管放松的标志,因为创新部分抵消了管制。金融创新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甚至会诱发金融危机。创新又会引起新的管制,监管与反监管的矛盾过程,客观上要求加强审计监督,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管者滥用监管权力,造成监管的有效性降低,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3.增强审计的宏观针对性,改进审计项目的组织方法。一是要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目前我们金融审计的方案几年一贯制,编制思想僵化,审计目标和目的与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联系不紧密,太空泛。如人民银行审计年年搞,审计目的都是促进人民银行更好地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但是没有明确审计对象在审计期间执行的是什么货币政策,执行这种货币政策,对人民银行会带来什么变化,有什么要求。审计人员应该去发现哪些问题等。二是要增强审计项目的针对性,如前所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金融审计项目不宜长期以金融机构为单元,搞系统性审计,而应该要抓住经济金融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些专题审计或延伸审计调查。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跨系统、跨地区的审计。如对不良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可对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全面审计,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这样便于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出建议。此外,实行专题审计,还可以填补对外资银行的审计真空。三是要强化审计手段的针对性,要适应金融业务全球化的趋势,金融审计手段也要与国际接轨,在总结我国传统金融审计手段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和方法,注重应用分析性复核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同时,还要强化已有审计手段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延伸审计调查手段,这种手段对金融审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是今后运用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撑,使我们在运用这个审计手段时,常常遭遇尴尬的境地。
四、注重审计创新,总揽审计全局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负债扩张 财务风险 银行贷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44-03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扩招后使得原“精英化”教育转变成了“大众化”教育。但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增加的经费是远抵不上高职教育扩张规模所需的费用,因此利用举债方式进行规模扩张成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唯一选择。随着目前国内许多高职教育基地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这种大规模负债办学,快速扩张的模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日益显现出来,如何衡量和规避办学规模扩张后所带来的风险,成了院校、社会、甚至政府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规模扩张后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办学规模扩张而向金融机构贷款,其风险就在信用关系中产生并存在于借贷行为全过程。高校贷款的风险主要由资不抵债的规模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构成。如今在实际的借款行为中,许多银行与高校的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由于学校是政府公办,其贷款终究是由政府“埋单”,因此“能贷则贷,尽量多贷”的思潮盛行,很容易导致高校贷款规模远远超过学校偿还能力。如何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高校的最高贷款额度,银行及高校本身都没有标准和计算依据,故采用信誉担保成了通行的做法。从而,高校贷款的总额超过偿贷能力后,必然使学校的财务压力增大,用于学校事业支出的经费受到严重影响,并严重危及学校办学质量,这就是产生了严重的规模风险的原因。高校贷款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高校贷款的期限一般很长,利率风险是长期存在的。管理风险是指高校对贷款资金管理失控造成的贷款资金流失的风险。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贷款风险产生主要还是由于规模扩张而产生的负债性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1.高职院校的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或学院及二年或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梯次的高等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特征主要以培育技能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践型、职业技能型、实用操作型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一般是职业技术型的高等专科教育。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以原来传统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普通中专学校等独立或合并而来。除极少数重点高职院校外,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规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经费等上均比不上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2.财务风险特征。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除具备一般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关性、累积性等共性特征外,主要还有以下特征:(1)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比普通高校更大。高职生的培育方向是面向市场的职业技能型,它的成本比普通高校的还要高。然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经费非常有限,目前的情况是两个高职生的投入还不如一个普通高校生。据调查,某高职院校一个学生年平均培养成本是7643元,但每个学生每年上交的学费仅为5000元。发达国家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投入一般占到60%,学生学费及企业资助各占约20%。但我国鉴于政府教育经费的短缺,政府投入比例较小,企业资助更是几乎为零,全靠收取学生的学费。以某学院为例,政府投入仅占18%,学生学费占81.2%,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办学的困难,故学校每年都向银行借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而且随着其新校区的建设扩张,向银行借款的规模相当宏大,形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高职院校要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主要来源还是学生的学杂费用,但政府又控制着学杂费的标准,不能自己定得太高。另外,高职院校的贷款信用、担保政策及借贷年限、贴息比例等都是由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来确定,这些政策一旦变化,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2)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主要产生的是社会效益。高职院校的资金流转环节与企业类似,但目的不同。企业的资金流转是为了获取利润,但高校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它没有社会生产职能,主要是从事非盈利性的业务活动。高职教育的投入更多地是为了地方的经济服务,获得的主要是社会效益,而并非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与风险有关的效益也不可能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计算,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来反映。故高职院校的“产品”是不能直接出售而获得收益,这种投资并且是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的过程,其最终产生的是社会效益。这种“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偿债能力不能以盈利能力来评估,而只能以支付能力进行近似评价,这样造成了评价的困难。(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复杂性。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办社会的现象,有工厂、幼儿园、中小学、餐馆、医院等,因此各种行业的会计皆有,而每个行业的会计又各有特点,对其相应的财务管理又各有其独特要求,故这样必然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虽然国家对高校财务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受原有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会计核算对高等教育的事业活动只进行“收—支—余”的核算模式,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高职院校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支出,也阻碍了成本核算的实施及不能完全反映形成的事实负债,这又容易掩盖财务支付的危机,使财务风险具有了较大的复杂性。
三、高职院校规模投资扩张引发的问题
1.高校规模投资扩张拉动了巨额社会资金。20世纪末,国内高校的扩招一浪胜过一浪,举债兴教成为了高校的时尚,据国家统计,1999年—2004年之间,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2倍,而在1993年—1998年的六年间累积只增长了34.4%。显然原有的教学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教学软、硬件的要求,于是高校轰轰烈烈的扩张运动便应运而生,各地的“大学城”这个新名词也从此产生。与“大学城”一起壮大的是招生规模和银行贷款。在个人问题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没有降低,为了子女上大学,可谓不惜投入万金。同时,国内众多投资者也看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银行为高校提供金融服务、信贷支持,企业投资兴建大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生活设施,国家也通过发行国债等形式增加对高校的投入。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座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占地7.3平方公里,投资达到50亿元;广州大学城占地超过43平方公里,投资达120亿;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投资50亿……据统计,1998年到2001年间,三年间新建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是过去50年的总和,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
2.高校日常运行难免消耗部分银行贷款。严格来说,银行贷款只能用于项目投资。但我国高校运行资金和贷款资金基本是在一个账户中运行,因此,资金用途界限如果不能十分严格而准确地划分和核算,就会将项目的借贷资金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行消耗。如果项目投资在严格地按预算进行,贷款项目的基建资金仍有拖欠,但学校账户上又没有相应存款盈余,或高校从贷款年度起,贷款投资形成的资产小于贷款金额,则可以肯定贷款资金被运行费用消耗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因为高校的贷款如果用于人员经费的开支,这将导致贷款产出用于还贷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贷款支持的人员经费具有刚性特征,将进一步迫使贷款不断增加,其结果是高校财务呈现恶性循环。
3.还贷压力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目前高职院校贷款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和长期性质,虽然是得到了一定的低息优惠,但贷款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很大的财务压力。学校贷款主要通过信誉贷款和质押贷款二种方式,现阶段质押贷款所占比重较大,质押学校收费基本账户,如果一旦还不上贷款,收费账户就直接被扣了,学校的经营就陷入困境中。另外,还贷压力还危及教学质量,影响到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学生多、教师少的状况,教师超工作量是常见的,由于学校的经费很大一部份要用来偿还银行本息,致使教学经费出现不足,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积极性。随着金融监管的规范和银行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已关注贷款的风险程度,收紧贷款的趋势是信贷业逐渐走向理性的标志。
四、高职院校负债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的防范
1.高职院校的防范措施。(1)加强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学校贷款的责任主体。校(院)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人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确立高校独立法人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直接反映出高校与政府之间法律关系的变革,体现了高校要求自主办学的愿望与需要。高等院校实行法人治理,就是将高等教育由单纯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其法人治理结构,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制度基础上,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的,针对高校内部治理组织结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力配置、制衡与激励等所进行的制度安排以及对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等关系进行处理的机制安排。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校长职业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校长最好是专业的管理者兼学术专家,但是现实中具备这样全面素质的人才并不多。因此校长首先应该是个管理专家,应该有办院校的先进理念和相关管理能力,同时学校的领导层应是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管理人才团队,能够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运行效率,推动科学管理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决策层与操作层没有很好的分离是导致高校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领导班子既是决策层、又是操作层的特征,许多决策都是校长或几个校领导说了算,缺乏约束和监督的体制。而国外,高校一般设置董事会或理事会,董事会成员一般由社会代表,举办者(政府代表),教师和学生代表、管理层等利益各方所组成,实施重大决策的职能。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一般都是实行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院)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偿还贷款负有主要法律责任。校(院)长要本着对国家和事业负责的态度,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决策程序,合理使用和安排偿还贷款。首先,要建立贷款资金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加强监管;其次,应完善领导的离职审计,校级领导干部无论是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前都应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这样才能使高校领导在职在任期间从科学性、规避风险的角度去决策贷款;最后,高校应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高校贷款出现的重大问题,不论决策领导是否在位,均应在经济上和行政上予以调查和追究。(2)加强风险意识、合理管控扩张规模。高职院校负债扩张可以使学校得到看得见的“巨大”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看高职院校扩张幅度与资金筹集力度是否协调,因此合理确定学校扩张的度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学校资金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首先,要从总体上优化学校的资金质量和结构,正确决策负债资金在学校的整个资金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举债要慎重考虑,要充分认识到资金的回收和偿债能力,如果学校实力强,投资规模大而筹资过少,可能就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时机;与此相反,如果高职院校本身弱、整体资金及投资规模小而举债过多,学校又不能合理充分地运用和支配这些资金,就会影响学校发展及加大债务负担,引起财务风险。一般后者的情况比较多,许多高职院校往往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急于求成地盲目进行举债借款,加上银行的信贷管理欠佳,势必会使高职院校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又走上“贷新还旧”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这条资金链断裂,必然造成学校巨大的危机。故各高职院校应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按照现有的基础条件,来合理优化配置学校资源,掌握控制好学校扩张发展的度,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道。(3)强化内部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进行多元化融资。将高职院校的筹资、融资和资本运作等全面纳入财务管理之中,拓展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且走一条专业化管理的道路。目前经济管理专家在高职院校的高级管理层中担任职务的并不多,某些设有总会计师的院校,其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相当有限,在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培养或引进财会类的高级管理人才进到学校决策层,重点负责学校的筹资、融资及资本运营等工作,运用较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有利于学校的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筹资、融资、资本运营是高职院校主动进入市场、为自己争取生存及发展空间的行为,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中长期、短期目标,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上应具备较高要求,要能有财务预测功能、财务决策功能、财务控制功能及财务监督功能等。因此,学校的财务管理种类增多,需增设投资、筹资、甚至审计等专业人员从事相关专业管理,明确职责并强化经济责任制。对贷款投资项目要实行论证公开、立项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检查,使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承担起财务风险与风险控制的责任。
要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对新建项目要经过专家组的充分论证,谨慎选择,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重点应包括贷款总额、贷款用途,用款计划,借贷期限,还款方式等内容。要对贷款的必要性、合理性、安全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估,衡量风险程度,对负债进行周密安排合理搭配,加强对负债的合理化控制。
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融资。高职院校的主要精力应在教学与科研上,服务于高校的各项后勤事务如学生公寓、食堂,以及相关其它服务设施等应社会化运营;可以采用BOT或TOT形式进行社会融资或校企合作等形式,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资金实力优势互补,如大学城的建设,由政府出政策、出土地,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风险与利益共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服务设施等资源,在满足师生需求的条件下,将暂时闲置的服务资源通过租赁、承包、有偿服务等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增加学校收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必定要特别兼顾科研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以应用技术开发和转化为重点。据国外的经验得到,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它有利于企业和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以使高职院校获得相当的发展资金。产学研结合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或是与企业合作,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为学校筹集资金,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校办企业或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培训的基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促使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使高职院校科研产业成为办学经费来源的新渠道。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努力拓宽办学渠道。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教育与培训并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多形式的教育办学。高职院校应加强自己的特色教育,申请相关的技能资质培训资格、为市场化、社会化的教育提供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根据需要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社会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班、特殊技能培训班,以及各种考试助考班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办学,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更能产生经济效益,为高职院校注入新鲜的“造血”功能。
适当地建立高职院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高校作为自主办学主体对投资人承担受托责任,有责任将其接受委托的资金的使用情况提供给利益相关者。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财务信息提供,远不能满足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重新设计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重点对筹融资、偿债能力、固定资产折旧、人力成本等向相关利益者及社会进行披露,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银行的防范措施。(1)加强严格的信用评审制。银行视高校为优质客户,对高校的贷款往往监管不严。银行一般认为对高校贷款没有什么风险,便容易放松对贷款的监管,缺乏对贷款项目效益的论证和规模的控制,更缺乏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致使高校贷款规模的过度。
在高校与银行的博弈分析中,高校向银行贷款完全是信用贷款,是因为高校的信誉和值得信赖的学校品牌。高校即使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银行都可通过诉讼,要求高校破产还债。理论上在整个博弈过程中,银行是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风险几乎为零。但是现实中,这一条件基本不能实现。因为,事实上高校是不允许破产的,银行盲目地向高校放贷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贷款不能归还,将形成“呆坏账”。因此,银行必须要放弃高校贷款无风险的误解,对高校贷款进行严格的信用评审,按照国际通行的“6C”原则(即品质、能力、现金、抵押、环境、控制6个方面)对高校进行相关信用分析。银行要按照市场规律,掌握风险界限,预防信贷资金沉淀,防止出现不良资产,同时应处理好投资与风险关系,既支持高校发展又防范信贷资金的风险,将银行与高校的关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2)加强和完善贷后的监管。银行对高职院校的贷款要做好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学校的办学状况和财务状况,对借款的信用评级进行复评,根据风险情况对贷款质量加以评价,并据此提取专项准备金,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当出现不良贷款时,要进行恰当的处理,进行转让和重组贷款,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建议政府采取的防范措施。(1)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教育GDP,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地向当地院校下达硬指标,把高校建设列为地方经济重要增长点,不惜贷巨资开发规模宏大的高校园区或大学城,奢望借此来拉动当地的教育和科研水平等综合发展。地方政府的拔苗助长式的操作,助长了高校不顾自身情况“”式的贷款之风。大学的超常规扩张,许多都是管理和教学质量并未得到同步提高,反而债务问题却日益显现。故政府应该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经验,明确战略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地进行战略定位,制定并扎实地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赢取竞争优势,步入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又好又快地发展的轨道。(2)需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偏低。我国历史上的最高点是2011年的3.83%,2012年突破了4%。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4.1%。目前,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还是以财政拨款为主,我国目前的投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向银行贷款缺乏政策依据,有了贷款压力后,学校必然是以投资经营以求获利赚钱,提高学生学费标准、追求学校规模,同时压缩学生培养开支等手段来进行还款,这必然导致了高校的投资经营风险和办学理念的严重扭曲。故要解决高职院校贷款的问题政府必须保证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
另外,国家应扩大高校的自,引入市场机制,允许学校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让空置的土地、校舍及相关服务设施发挥市场效益,缓解学校资金困难。提倡社会募捐制度进行办学,广泛募集社会资金,解决经费紧张问题、改善办学条件。最后,国家应尝试发行教育债券或教育彩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
五、结语
高职院校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模式容易引起相应的财务风险,如何做到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本文着力的方向。本文从高职院校本身、银行及政府(国家)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防范高职院校负债扩张的财务风险,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借此希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林,纪莉莉.地方高校扩张财务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士和.高职院校筹资渠道及财务风险研究.[J]会计实务,2009(14):30~31
3.何秀贤.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管理研究,2011(1):10~11
4.姚健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20~23
5.周宇霞.论高职院校融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84~85
6.白冰.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6):87~88
7.阮衍、余道红.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9~20
- 上一篇:欧姆定律的规律
-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