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建设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建设流程

篇1

关键词:中心城市;应急道路运输体系;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F540.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59-02

近年来,我国地震、冰雪灾害、水灾和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我国已经逐渐具备了较高应急保障能力,但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应急救灾物资运送到事件突发地,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降低各类损失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由于其特点和地位更需要重点加强建设。

一、应急物流和应急物流体系的概念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体系,就是围绕着应急物流目标,由相关人员、技术装备、应急物资、信息管理、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关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特殊物流系统。

二、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的作用、地位和特点

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系统是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突发事件时中心城市的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保障或跨区域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保障任务。从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的角度来看,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系统平时必须要保证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物流供给,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紧急状态下,也必须在确保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的前提下,保证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和普通物流功能的发挥。由于目前我国应急体系的实际布局重心集中在中心城市,这里各种应急专业人才、物流企业、物资、设备资源集聚,所以其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系统往往还担负跨地区支援性应急道路运输的任务。因此,安全、高效的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系统在我国应急物流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核心运作地位。

与普通道路运输相比,应急道路运输具有政府主导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强时效性、流量不均衡性、弱经济性、社会公益性等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的特性,才能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以最短的时间安全、准确地把应急物资运送到应急目的地。

三、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难点

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的完善和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的保障能力。目前,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已基本形成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将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与国防交通应急运输体系相结合,体系同一、资源共享、管理联动的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形成平战结合、快速反应、有序运转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近期的抗灾应急运输中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应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同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要求相比严重滞后。其难点问题突出表现为:

1.指挥协调机制不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协调难度大

应急物流道路运输涉及到多个部门,往往属于不同的管辖部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实际问题多,协调反应时间长,彼此陌生、沟通不畅,效率难以提高。应急物流中的应急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对运力的要求很高,单凭一个部门或企业无法独立承担,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运力来确保应急物流的运输要求。军地一体,需要在制度上明确军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保证快速响应。为了提高应急物流运输指挥系统的协调决策能力,建议整合相关部门机构,建立常设的专业应急物流道路运输指挥机构,专门负责应急物流道路运输协调工作,保障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的高效运行和实施。

2.信息情报系统亟待完善

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共享平台。应急物流运输信息系统是支撑应急物流道路运输指挥组织的神经中枢。要实现应急物流运输实时控制和应急物资精确运送,不同主体要协同合作,全面提升应急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议加强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包括应急物资信息、后备役车辆信息、应急专业人员信息、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等子系统的建设,确保应急物流运输准确、完整、迅速、标准,信息手段较之常态下更为先进、稳定和抗干扰。

3.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应用程度低

运输工具不先进、运输技术落后、许多流程仍停留在笨重的体力操作形式中,极不适应应急运输强时效性和流量不均衡性的要求。建议在应急道路运输中,充分应用及时运输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侧重提高快速装卸设备、托盘和集装箱运输比例,推广应用条形码、RFID、GIS、GPS等技术,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应用水平

4.社会动员参与组织水平亟待提高

应急运输实践中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的社会动员参与组织水平较差,参与应急运输的企业应急业务能力和车辆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操作效果较低,支出的应急物流运输成本巨大。据统计,低效的应急物流运输损失占灾害总损失的15%―20%。尽管应急物流运输中可以利用纪律性强、组织严密、反应迅速的特点,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应急物流运输时间紧、需求大,仅仅依靠军队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充分利用地方大型物流基地、设施,充分发挥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优势,实现军地一体化的应急物资和运输资源共享,降低应急运输成本,提高社会动员参与组织的效率。

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中要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量、全面整合;用系统和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抓住关键环节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的建设。

The research of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about central cities emergency

logistics roads transportation system

WU An-ji,MENG Qing-fang

(Xi'an Ya Ou transportation serv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Emergency logistics center city road transport and routine road transport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 logistics conditions and time limit .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 center city can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er city road transport and center task of emergency command, we analyz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upport system, advanc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and promot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downtown c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afety and accuracy of transport.

[key words] central cities;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参考文献:

[1] 谢如鹤,邱祝强.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管理[J].物流技术,2005,(10):78-80.

[2] 王宗喜.加强应急物流研究与军事物流研究刻不容缓[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0-22.

[3] 姜开兴.城市抗震减灾策略[J].中国减灾,2007,(11):26-27.

[4] 王坚红,王京.国外救灾物质的运作方式及启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6):56-58.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都市的前进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道路的设计将要迎接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现在的城市道路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那就是各种各样、新奇百态的设计样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设计样品多了,所出现的问题也就随之加多,那么对于一个道路的设计者来说,这必将是一个严峻挑战。面对挑战,设计者们也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设计负责,对道路的受用者负责,对城市建设负责。

一、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常见问题

1、设计总体思路

在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在道路设计时并不注重对整体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道路设计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对路网中的道路等级、横断面、竖向进行统一规划,而是在城市发展后发现道路宽度不够,道路等级不够造成道路交通功能满足不了现状,才考虑对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不仅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而且在规划已确定,布局已成形的情况下,改造提升余地受限较多,造成工程难度及工程投资的增加。尤其是在主城城市区的整体路网规划,近远结合,更是不能孤立于整体之外进行道路设计。中心的商业区和中心区交通参与者纵多,交通组成复杂而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区域路网的整体合理规划,梳理各等级路网规划,即充分合理的布局区域主干路网结构,也需重视次干路、支路、辅路的建设和完善,这样才能使整体路网合理和完善。所以,统一规划、整体设计、近远结合、主次相辅等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

2、纵断面设计的问题

在整个道路的设计中纵断面就是重难点之一,这也是体现道路设计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首先的问题就是在设计时必须要注意道路的标高与现状标高的配合情况,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对现状标高不够重视,忽略了纵断面与现状标高的协调,忽略了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其次,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保持主要道路纵坡不变,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再次,交叉口竖向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交叉口排水问题。最后,一般路段排水问题也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关键问题,就是通过纵断面设计找出整条道路的汇水点处并在平面上布设出合理的雨水井位置。雨水井应与已有检查井位置相近,以便于过街管与地下排水管线相接.

3、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道路横断面设计在规划红线宽度内进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内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很多设计人员往往对道路机动车道的考虑和设计较为重视,而忽略了非机动车道、绿化带及人行道等其他功能带的细致考虑,从而造成道路红线资源的不合理和浪费情况出现。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过各层面规划及道路交通模型的建立,有相对较为成熟的预测和设计模型。而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也应建立相应的模型,对各功能带的通行能力进行预测,并结合周边地块及道路定位等因素综合确定各功能带宽度,以期达到合理的断面分配。

4、人非共面的问题

人非共面断面意味着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面,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近年来,该断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该断面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对传统断面设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但其主要的不利方面是给非机动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特别是自行车需借道时易撞到行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如设置分边石、隔离带,并辅以点式分隔,即用间隔的花箱或盆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隔离,既提升了景观效果,又利于安全。另外,人非共面在路口或单位出入口衔接时,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影响较大,自行车均需从共板的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时也要避让出入的车辆。如沿线衔接较多时可能存在的交通延误和交通安全隐患。

二、解决城市道路设计问题的基本措施

1、解决路网规划的基本措施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城市机动车辆也越来越多,这种增加趋势让城市道路建设不堪载荷。为了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难题,扩充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以及加大和完善道路网建设成为现今城市改善自身路网首当其冲的问题。而城市管理者也希望通过对道路进行规划提升达到缓解城市道路问题的局面,但是目前城市道路规划仅仅确定了道路等级,道路横断面及红线宽度就直接着手道路施工图的设计,这种不科学的道路规划并没有进行全面的道路规划,也没有施行优化设计,施工与规划衔接不合理必将为未来道路的运行埋下隐患。为改变这种局面,应对城市道路各专业进行专项规划,如道路红线与交通专项规划、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城市绿化及水系专项规划等,对城市道路进行更细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规划,使道路设计乃至道路施工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建设方案的解决措施

对建设方案的较普遍解决措施是利用现代研究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将道路方案建设转化为不同类型的道路建设模型,通过这种模型建设来更好的论证和指导各种建设方案的科学性。现阶段道路设计应用较多的是交通量预测模型,用于规划路网道路交通量、等级、规模等重要参数的预测和确定。另外,定量、定性的模型分析可以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建设方案的各项具体数据进行合理预测,对各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判断,通过不同建设方案之间的数据比照,获得最佳优化建设方案,以达到道路建设的科学和合理性。

3、道路设计的解决措施

道路设计旨在为城市打造一幅秩序井然、道路协调的风景图。一般的道路设计都侧重技术性质、道路标志、交叉点类型及道路横截面形式等,这些因素都是道路建设的基本因素。若仅仅考虑这些因素而忽略道路优化设计就很有可能导致施工图出现道路功能不全的现象,如道路几何形状设计不合理,人行横道设置不合理,车辆无处掉头或车辆转弯半径不足,从而出现交通不顺畅甚至带来交通事故。道路优化设计是衔接建设方案和道路设计的关键,它不仅可以对道路设计中的技术、交叉口渠化及道路横截面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指导,还可以结合城市合理的方案建设,将实际施工与理论建设模型相结合,打造一个交通安全、顺畅,环境和谐、有序的新城市面貌。

4、道路管理的优化措施

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城市交通管理压力也愈大,因此建设一个更强而有力的道路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刻不容缓。若能够将优化设计融入道路管理中,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道路管理以单纯的基础设施扩充为主的局面,形成建管并重的管理机制。通过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布置和引导,以及完善的道路管理机制来均匀交通负荷,缓解交通压力。在土地资源紧张、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等不利因素下更合理、完善城市路网。另外合理的优化设计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交通指挥,实现对交通的实时监控,从而将现今的道路设施运营管理提升到量化分析,科学决断,智能管理的层面。

结束语

对城市道路建设流程进行合理优化设计是保证道路建设流程之间有效衔接,保证道路规划和道路流程顺利实行的关键点。因此,只有积极开展道路解决措施,将科学的优化设计理念融进城市道路建设流程中,才能够从更大程度上保证城市道路的功能和后续使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相关措施;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环境下,城市化逐渐演变成为时展的焦点和关键,是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的重要表现。城市道路建设情况已经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促进经济贸易交流活动的重要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充分重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高城市道路施工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环节的有效性,不断的改善工程施工质量。当前我们国家在城市道路施工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施工技术和条件也在逐渐的改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此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建设质量,提高城市道路的应用价值。

一、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

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1]城市道路建设工作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运作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提高城市道路设计和规划工作的质量,根据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实际情况来构建交通路线,城市道路要抗滑和耐用,同时也要规划设计好相关的排水基础设施,规划各种交通指示标志、线路、人行道、电线杆道等等。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况

精细化管理是比较常见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技术。通过一定的科学规则实现系统化和细化,而对城市道路工程而言,就是利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而且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资源等等。若想要提高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前提,全部的施工程序和管理模式,都必须在制定的原则和准则下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较好的展示管理工作追求的目标,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落实,积极负责等。基于规则并非"人治"的意识,包括程序和制度,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积极转变管理和服务的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标准,更多关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操作程序专业化,管理工作系统化以及效果数据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展示和检测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同时也是衡量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效益的标准。

三、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这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我们国家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经验在逐渐的丰富,相关的建设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成熟,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1) 强化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辐射作用和社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全方位的道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不断的协调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断的贯彻和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将相关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落实到施工的每项环节中去。明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每项程序和步骤,依照相关的国家部门制定的施工条例拟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

(2)做好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前、中、后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把关招标和投标工作,这样才能够给证竞标和投标环节的质量提高提供良好的保证,避免出现不良现象。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构建相关的风险规避制度和解决措施。同时也要明确责任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明确城市道路建设的目标等,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核施工的程序等等。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道路建设和施工的相关标准,协调施工管理工作同其他方面之间的关系,控制各项环节的实施情况和质量,加强精细化管理监督的控制范围,采用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法和理念。制定动态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及时的监督施工情况,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完工之后,仍然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评估项目的实际价值和成本等。项目部管理人员应该召集工程技术、计量、财务、材料等部门对工程所有财产和物资进行清理与核算,分析施工成本,并归纳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4]

(3) 协调好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各项问题

因为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种类的因素的影响,这不利于提高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加以解决,从而避免出现干扰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象。城市道路工程承办方和政府部门应当通力合作,积极处理相关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为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地下电网、水网建设的问题,处理相关的道路基础设施、绿化带、路灯等的迁徙和安装工作,选择适当的封闭区域,及时同有关部门和群众进行沟通等。及时的同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好各个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5]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工程施工程序和工期也不会被耽误。

结论

在传统的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主要是选用静态的管理工作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相对较差,而且灵活度不高,影响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在新时期,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用,极大的改善了城市道路施工和质量控制的现状,能够尽可能的提高每项环节的质量和精确度。利用精细化的操作模式、建设流程,不仅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较好的提高城市道路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扩大了城市道路的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 张斌.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案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20-25;

[2] 石岩峰,卫宏. 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 山西建筑. 2010(33) :1200-1212;

[3] 谢锋. 刍议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4) :89-93;

篇4

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命脉,其道路的设计与建设不仅要满足机动车量的需求,还必须充分关注交通主体,也就是“人”。要从充分考虑细致化与人性化的要求、交通设计、路权分配、道路空间以及城市用地等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设计,这样才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

【关键词】

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1前言

城市道路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包含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城市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等等,绝不是简单几何问题。在我国的传统道路设计中,没有充分的将“人”这一交通主体考虑进来,而是把重点放在满足机动车行驶方面。以此种方式设计公路具有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公共空间和人之间的路权分配考虑不够周到,因此致使整个交通运行效率偏低,容易出现交通堵塞等现象,并且交通安全的不到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要从我国城市基本特点依据,对城市道路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2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从本质上分析,道路是为了满足人或者物移动的需求,其中载体就是道路,工具就是机动车辆,这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为人所服务。因此,对于城市道路设计,必须以人做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同时必须要有安全保障,设计出通畅、安全的交通环境,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要想满足上述条件,必须抓住城市道路设计要点,下面对其进行详细总结:

2.1紧密结合城市用地道路的设计必然离不开城市的用地。用地是道路设计与建设的基础与前提。要想保障城市道路的可实用性,在设计中紧密结合城市功能区和用地。以功能区、用地性质作为设计依据,不同的功能区和不同的用地性质,其设计思路也是不同,从而实现不同的服务模式。

2.2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是一个立体,不仅包括地面,而且还包括高架、地下等空间。其设计的出发点、立足点都要以为人、车提供服务为主。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功能,要必须要用相应的景观功能、管线载体功能、生活功能等等,对整个可利用的空间实施统筹性考虑,将空间中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在道路空间上可划分为,公共设施、自行车、步行空间。道路空间,机动车空间,公共交通空间,实现系统功能与空间划分的紧密结合。

2.3路权分配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在路权分配上是不合理的,不能仅考虑满足机动车行驶,要将机动车、自行车、公共交通以及行人等等充分考虑进来,要以服务对象和道路等级为依据,对各种交通设施的路权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合理、公平、公正为原则,同时必须好要保障其安全性。具体情路如下图所示:不同城市道路等级的路权分配示意图

2.4交通设计要点我们要将交通设计与交通工程设计区分开来,交通设计要将交通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城市道路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交通功能,所在整体设计过程中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传统的交通设计,只注重单个功能设计的设计,这样整个交通系统缺少一种量化分析,这样的设计方案缺乏重点。因此,在交通设计中,我们要对交通系统设施供应能力实施充分的量化分析,从而设计出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

3城市道路设计整体思路

从我国传统的道路设计可以看出,过于看重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和初步设计,对于前期的研究严重不足。在以往的道路交通设计中,很少从整个交通系统的视角去考虑,而是更加偏重于土木工程建设。在道路设计的规划阶段也只是重视与道路红线控制而已。这样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与思路,基本做不到量化分析,从而导致道路交通设计方案重点不明确。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土木工程与路网规划之间缺乏必要环节,也就是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在国外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非常普遍,其是土木工程和沟通规划的桥梁。其主要以路网规划为依据,以运用系统学为原理,从而实现所规划的意图。结合前文提出的城市道路设计要点,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基本设计思路与流程为基础,再将概念设计理论融入其中,从而提出城市道路设计的整体思路。

4结语

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骨架与命脉,不但要考虑机动车驾驶的需求,具有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必须具备景观功能、管线载体以及生活功能,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本文从城市道路设计要点出发,再对城市道路设计整体思路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我国城市道路的不断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海俊,胡松,朱胜跃,段铁铮.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06:5~13,49.

篇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开始大量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帮助城市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系,使城市的道路可以畅通的运行。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是目前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着重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道路管理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开始兴起,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各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道路交通问题是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我国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为城市建立一个畅通完善的交通体系。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体系

在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理论体系,从而为信息化寻找到重要的理论支持,并且将交通管理的相关理论内容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全面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

1.1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内涵。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交通产品信息化;交通科学技术信息化等等,目前,信息化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也在实现着转型,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使我们更加便捷的处理道路交通的各项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交通路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帮助交通管理者快速的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的处理。同时信息化技术也使道路交通管理更加科学化,通过信息处理技术,使交通管理者分析不同事故的严重程度,然后做出不同的处理。

1.2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的标准,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内容划分也就不同。根据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说,主要是以信息功能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分为:采集类信息化系统;处理类信息化系统;资源共享类信息化系统和辅助决策类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在信息的处理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来说起到了多方面管控的作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内容丰富,覆盖广泛,形成了全面的信息网络,帮助交通管理者全方面的掌握交通信息,处理城市交通问题。

1.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理论依据。目前,有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有很多,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依据是十分全面的。这些理论支撑了信息化主体,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主要说明了流程对于处理各项事务的重要性,只有将所要处理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才能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高效的完成事务处理工作。流程再造理论从流程的本质上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根据不同事务的轻重缓急进行事务的再次排列,像这样将所有事情打乱重新排列的方法,提高了事情处理的整体效率,实现了信息处理的高效化。其次是虚拟企业理论,这个理论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该理论主要是指各个企业间构建信息化的平台,从而进行信息的共享,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化。

2.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还处于成长阶段,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2.1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意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很多地方仍然保留原有的传统观念,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这就导致了交通信息化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同时,还存在着交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不强的问题,当事故发生的时候,难以完成信息化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不定期的举行道路交通信息化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为各地区的工作人员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技能。同时需要为各地区的道路管理部门配备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确保硬件设施完善,达到国家的标准。

2.2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考核机制。我国大多数地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考核机制都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道路交通信息很难及时准确的收集起来,信息化也无法实现。因此,我国必须推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统一各个地区的评价标准,确保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实施。交通管理的考核需要包括很多方面,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将信息化纳入考核标准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完善考核体系,以信息化作为核心内容,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事业,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得到全面的发展,交通信息可以充分的在信息系统中流通,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

3.总结

信息化技术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实现了道路交通信息化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处理各项交通事故,帮助城市道路实现自我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将不断的更新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将信息化应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使城市道路交通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国敬.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3.

[2]牛冠群.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篇6

[关键词]公路与城市道路 工程施工 质量控制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U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116-01

1.前言

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交通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类交通工具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使得公路承受的负荷量急剧增加,这对于公路自身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另外,公路也是城市和城市之间连通的枢纽,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有利于城市更好地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类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使公路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依旧有很多建筑单位存在严重的施工管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将这些问题解决,不但不能保障公路质量,而且还会抑制建筑单位的持久发展。同时,每一个城市要依靠道路才能正常运行,道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畅通性,城市中的道路与各个城市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连接城市间的重要纽带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推进现代化城市发展脚步,明显可见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重要性。

2.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特点以及建设流程

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寿命等均属于道路工程质量的特点,涉及到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量、强度等级,同时对其耐久性还有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要求。设计道路的路基时,重视对防护措施还有排水功能的设计,将可能干扰的因素考虑在内,以免在日后投入使用中出现雨天浸泡、水土流失等情况发生,造成路基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道路的美观以及经济,无法满足人们对市政道路的需求,若出现以上情况就要对其影响因素做好跟踪分析工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路与城市道路质量[1]。

现阶段,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管理在表面上看虽然开展不错,但是如果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建设流程方面,市政道路从其规划、建设、完工等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对工程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根据研究报告进行立项,该步骤直接关系到工程成功与否,而勘察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中之重。勘察内容包括有水文勘察、地质勘察,勘察的结果直接作为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参考依据,因此勘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勘察结果必须是反应实际的自然情况。开展高质量的设计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基础,如果设计存在问题,那么实际建设也会出现对应的问题,甚至是引发其他问题,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施工过程中还要将相关文件还有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开展建设,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文件以及要求完成有关的测量和作业,以此确保工程质量。而控制质量具体措施包括有预防工程质量对策,保证施工能顺利开展,施工材料要有对应的检验方式,并对工程建设动态开展控制,实行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并做好质量问题文档记录。

3.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3.1 重视培养工作人员质量意识

要积极的培养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系统,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就要积极的培养工作人员在质量保证方面的意识,将工程质量把控工作放在首位,不但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会受到施工管理者的影响,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助于加强对施工的监督与管理,这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管理者务必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引进一些新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不断提高工人们的施工质量[2]。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名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管理者进行统筹、监督,因素,建筑单位在选择施工监管人员的实收,务必要选择一个经验丰富且能力突出者进行施工管理,确保其在施工期间不乱谋私,管理工作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施工单位确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个岗位上的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最后步骤有监理签字确认工程,明确质量责任[3]。

3.2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公路与城市道路施工的管理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选购,切记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杜绝使用。慕ㄖ材料的采购,检验一直到保管,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落实好。而且在将施工材料应用到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要以建筑设计中提出的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监理工程师也要定时进行抽查检测。在开展公路施工的时候,加强成本管理,简单而言就是对一且施工环节所涉及的经济量进行有效预算、核算,确保一切经济活动的投资均在预算内,避免造成资金不必要的浪费[4]。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中使用到的材料性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对材料的使用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特别是质检部门要对其质量要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质检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问题,质检人员要做针对性的调查,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检查材料的来源,做好核对工作,仔细检查材料质量,要经过复试和抽样测试的方式完成对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有效的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3.3 加强施工监管力度

公路与城市道路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制定一套程序化的施工监管制度,特别是对施工审批等方面,务必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待相关部门完全批准后,再进行开工[5]。在开展施工之前,工程监督管理者要积极创建一套保障质量的体制,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众所周知,无论是何种工程,采取的任何管理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施工按期且保质保量完成,避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所以,工程监管者在开展管理工作前,要及时掌握工程情况,并且结合工人施工状况及相关监管流程等,制定一套严格的量保障体制,同时带领施工工人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总要措施。此外,工程管理者还要不断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将其约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施工工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各施工环节的情况,使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够得到良好地掌控,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4.结束语

总之,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同时质量控制方面还要关注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加强施工监管力度,实现工程质量的满足使用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凤.浅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03):241.

[2]唐明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4,10(07):43+67.

[3]王文超.加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4,6(21):231-232.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造价控制;预算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city into the city to city in the life,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ile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this background i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around a climax, make the city traffic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have changed greatly. I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see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see countries i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the huge investment, which makes some local governments to carry on a heavy financial burden.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Cost control; 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近几年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开始进入城市道路工程的集中建设期,为改善本市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当中,工程造价控制是是工程管理的一个诟病,由于预算和建设中的各种原因导致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一些可变因素增加,无形之中增加了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加之在道路工程建中的监督机制的确实,其中的腐败问题增多,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变成了表面工作,决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概算、概算超过估算等造价失控现象大大增加。在充分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有效的改善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以达到优化成本管理、减少建设成本的目的。

城市道路工程造价的概念和原则

(一)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概念

城市道路工程造价又叫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市政道路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的进行固定资产在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1]城市道路工程造价一般比较大,在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下现在一项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从几十万到几十亿之间不等,一线城市道路工程造价甚至会超过数百亿。做好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二)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1.全面控制的原则

城市道路工程项目成本是考核道路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指标,由于工程成本控制项目涉及到各个部门,也与每一位参与者息息相关,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需要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将工程造价控制贯彻到项目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态势。

2.动态控制原则

所谓的动态控制原则就是指将道路工程中所涉及的人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的成本按照不同时间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数据上的差异,如果存在正差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由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各个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也就造价控制是在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就要求在道路工程造价控制要适应这一需要,遵循动态控制原则的要求。

3.目标管理原则

城市道路工程成本控制并不是漫无目的,实际上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已经确定了目标成本,这就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开始进行严格的限制、监督、审核和指导,从完善程序入手将工程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其最终目的实现项目立项之初确定的目标成本。

4.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本质就是通过规范工程建设的中的责、权、利,从而使成本控制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在具体的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当中,项目经理和专业管理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依托这两大主体加上工程建设所有的参与人员形成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责任体系。

二、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进入了城市道路的集中建设期,在尝试的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之间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本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为了减少工作量承担道路工程建设的市政建设公司往往按照以前的经验或者简化项目建议书手续,导致向市政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建议书内容简单,经常造成漏项。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是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或者专门的道路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当中编制单位将会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这个投资估算经过市政相关部门审批以后就是固定的道路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但是实际上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并不准确,这是因为工程设计单位并非是专业会计单位,也不是承担具体施工任务的建设单位,在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上经验较少,且对道路适合那个的流程和原材料市场并不是了解,这些原因导致到了他们在造价估算过程中与实际发生造价有较大的偏差。并且一些市政建设单位为了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得到批准,往往或要求设计单位商业地造价估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估算的不确定性。

(二)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在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当中,部分省市开始推行限额设计,虽然这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但是在实际实行的时候却是苦难重重。这是因为:首先是实行限额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就现在市政建设单位的管理体制来看,设计人员在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上的创新不少,但是能够得到项目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认同的却很少,也无法通过造价控制创新获得表彰和奖励。反而要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承担更多的造价责任和风险,这种情况下必须严重打击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其次,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按照工程投资额按照相应比率收费的模式直接与限额设计的要求背道而驰。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勘察设计单位或勘察设计人员往往或通过提高工程造价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不会主动的进行造价控制。以北京市大兴区某一城内公路扩建项目为例,该项目设计全长约为15.64km,全线有三处互通式立交桥,A工程设计勘察院给出的造价估算约为77768万元,但是该工程开工以后,由于在征地拆迁补偿方面设计单位给出的费用支出与实际发生额之间存在巨大的差额,加上对新国土法缺乏认识和了解,工程征地和拆迁单价大幅度上升,工程实际造价增加了11171万元。[2]

(三)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问题是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招投标和具体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在道路工程的招投标阶段,部分城市的市政管理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道路施工企业多项目少的道路施工市场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故意压低施工价格,造成招投标中的工程造价与实际建设中的工程造价之间差距较大。而低价中标的施工单位,为了增加利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想法设法的增加现场签证,或者是通过技术变成增加额外收入。一些不负责任的施工单位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在使用材料上以次充好,给城市道路运行留下了巨大的质量隐患。而在具体施工中的造价控制问题则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缺乏科学性的数据材料支持,与实际工程建设发生额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第二,原材料价格管理混乱,作为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内容,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但是现在施工单位原材料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原材料价格是真、一些管理人员利用采购管理中的漏洞中饱私囊是导致原材料价格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第三,由于限额设计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长期停滞不前,与施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浪费,工程造价不断攀升。第四,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想法设法变更施工设计来增加工程量,造成工程造价控制不能按照既定计划措施进行,在某一时间段之内造价处于失控的阶段。第五,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只注重局部管理,忽视整体性管理,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事前控制如方案设计、项目决策阶段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对项目的后期施工的造价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事前控制,那么在施工建设中,很可能导致大量的浪费。[3]

(四)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但是现在却普遍遭到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项目的负责人或单位认为在竣工结算阶段工程已经结束,工程不会发生新的支出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造价控制也已经结束。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竣工结算结算恰恰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要对工程实际造价进行全面的核算,在核算过程中既可以核定已经发生的数额,排除不属于工程造价范围内的开支,或者计算错误的地方,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造价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但是现在由于项目管理者的忽视,或者基于其他主观方面的原因,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调查资料显示,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查核减率一般在15%~25%。[4]而济南市长清区在2009年市政建设综合审核结算当中发展,长清大学城西邻大学城路施工方有多处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共涉及金额23127.13万元,站到工程造价的178871.21万元的11.92%。[5]如果没有市政管理部门的认真审核,这势必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因此竣工结算中的造价控制问题已经成为造价控制当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要想真正解决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弄清楚问题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症结之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一)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形成的原因

1.片面追求道路工程建设的高标准

最近几年,为了推动城市化建设水平,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当中片面追求高标准,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盲目强调高等级路面,高规格路缘石、高标准绿化带、高造价管线等不符合实际建设需要的建设要求。在全面关注城市道路周围环境舒适、美观的时候,忽视了城市道路的本质作用。在道路工程造价当中附加工程的价格在新材料的推动下有时候甚至超过了道路本身的造价。由于片面追求高标准,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相类似的经验,加之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极端,缺乏必要的实际调查数据作支撑,才导致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估算与实际发生额严重不符。再者说市政管理单位也不是会计机构,没有专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测方法和评判小组,因此不能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造价估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复核,这是造成投资决策阶段和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

2.道路建设投资审批管理的失范

国务院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市政道路建设要严格执行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限额设计制度,然而在实际造价估算当中限额设计已经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在道路建设投资审批当中,审批单位往往只是按照可行性研究当中造价估算进行核算,而无法通过专家评审对可行性研究当中具体的开支项目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实,也就是在投资审批阶段的把关不严。

(二)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针对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上出现的问题,应该从造价控制的目的出发,严格按照造价控制的原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投资决策阶段问题对策

(1)做好基础材料的收集工作

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决策者要尽可能收集到详细的投资基础资料,并且要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需要收集的基础性材料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所在地周围的环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和拆迁补助情况、地质情况、原材料供给情况及价格、已有类似道路工程的施工和造价情况等。决策者或项目管理者要对上述资料进行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的分析,尽可能保证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性。

(2)要不断优化投资方法、寻找投资与收益之间最佳结合点

根据国外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经验,在前期优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约投资目的的可能性在80左右,这就启示我们要把前期工程项目方案的优化工作作为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利用方案优化不断减少成本,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最低的水平上。投资者或者是方案设计者要在充分的市场研究基础上,在保证道路工程满足设计需要,在严格遵循“效益至上“原则上,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简化工艺流程、缩短工期、减少人员和机械车辆的使用,以达到有效的节省开支的目的。如案例一

某城市旧城区改造当中,有软土路基需要处理,设计单位按照投资方的要求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了三个比较合理的方案经投资方选择。三种方案分别是:

A方案:填石路基法。这一方案根据施工周边菜市场众多的现状,主张利用菜市场小于20cm石子、石渣进行路基分层填埋,然后利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以达到施工建设标准。

B方案:粉喷桩加砂砾垫层法。也就是先利用喷装机筑桩,桩直径为50cm,间距2.5米,高度为10米,然后利用砂砾填实。

C方案:砂砾土工布发合法。也就是先铺设厚度为30cm的,直径6cm左右的砂砾层,压实凭证之后,然后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以上在铺设小于6cm的砂砾料。

投资方在寄到设计单位的方案之后,运用价值工程评比法对三个方面的总价进行了比较:如图一

方案评价 方案(功能指标评价/得分)

功能指标体系 标准分 评分原则 A B C

固结沉降效果 10 好10,较好7,一般4 7 10 4

施工技术成熟度 10 成熟10,不成熟7 10 10 7

工艺设备复杂程度 10 复杂4,较复杂7,简单10 10 4 7

工期符合性 10 符合10,基本符合7 10 7 10

材料供给的便利性 10 优势10,一般5 10 5 5

竣工后安全稳定性 10 好10,较好7,一般4 7 10 4

软基处理成本 20 每增加三十万扣1分 20 1.5 20

填筑成本 20 每增加三十万扣1分 1.5 10.5 0

总计 100 75.5 58 57

根据上述造价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A方案的综合评分最高,基于此投资方最终选择了A方案。

(3)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

在合理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的过程当中,财务评价是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所谓的财务评价是在现行财税制度和间隔水平的基础上,计算道路工程项目范围内的各项费用支出和收益,详细评价道路工程项目的投资和收益状况,以便于合理确定价格和基准参数。评价人员应该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索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要想真正解决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就需项目负责人要从思想上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推动限额设计在道路工程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1)要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城市道路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城市道路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当前我国道路勘探设计收费的现状,设计费用一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1%左右,但是设计的好坏却关系到工程总造价的80%。工程负责人一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该把好关,对设计单位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要一一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的设计要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设计阶段,不要在乎设计费用的多少,而是应该将目光集中在设计方案上,通过设计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实现工程造价估算的合理性、客观性、可控性要求,是最终方案在符合建设需要的基础上,也符合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要求。

(2)应该充分贯彻国家限额设计的要求

国务院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明确提出的限额设计师今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所必须遵守的设计要求。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批复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额度之内进行工程设计,有效提高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从国家方面来讲,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在财政资金上是有限的,政府通过有限的资金投入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追求的是经济和社会双重利益。这就要求设计单位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政府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合理确定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标准、投资规模,通过严格的价格控制节省财政开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工程负责单位和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的要求,以设计程序为线层层控制工程造价,并将造价控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完善和最终方案等各各阶段。并对设计过程进行分阶段、分专业的造价控制分解,在设计过程中形成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实行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的盲目追求低造价,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工程造价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经济分析和效果对比确定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

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要求建设单位要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上,开展招投标,并通过强化招投标程序完善对招投标的过程进行监督。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标底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做好评标人员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坚决杜绝压标或低价抢标行为的出现。要对招投标负责人及评标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坚决杜绝利用招投标串标、人为压价、要求投标方垫资等不合理要求的出现。在选择中标单位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

此外,还应该加强道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尽量减少工程变更,以避免对工期和造价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加强原材料费用的控制。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第三,要做好现场签证工作,一些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到造价和进度,需要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设计院统一协商。采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及时办理现场签证,避免签证混乱带来的工程成本上升的问题。

4.竣工阶段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可以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方法,如调值公式等。调值公司是现达国家工程建设竣工结算中常用的一个方法,也就是投资方与施工方在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安歇是可以调整的因素,一般是原材料的几个波动,波动到什么范围才能调整。一般来说至少波动范围在上下5%以上的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一般来说在5%~20%之间造价上涨,由承包方负责10%,发包方负责90%,超过20%则需要双方另外定立合同确定。

总之,做好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对于城市交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财政资金,还可以通过造价控制强化对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在今后的城市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当中,相关责任人员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造价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歌. 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7期.第329页。

[2]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大兴区市政管理局.2004年公布的市政建设报告。

[3]刘卫杰、金祥月. 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初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8期.第82页。

[4]柯新华.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增刊.第599页。

[5]数据来源于济南市长清区市政管理局.2009年公布的市政建设资料。

[6]杨凛. 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8月。

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要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倘若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时就会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再加上有大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比较缺乏,在遇到安全事故的时候也不会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作为施工的领导者,其管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管理。

1.2材料因素

目前,有很多的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生产的材料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选购的过程中也没有对所购买的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再加上对材料的保管措施也不到位,从而影响到市政道路的质量,对施工的安全管理也带来很大的不便。

1.3环境因素

市政道路施工一般都属于露天作业,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订因素。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倘若施工企业没有提前进行天气预测等工作,必定会对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不利于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

1.4管理因素

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施工的安全也有着直接的联系,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而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致使道路施工现场混乱,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忽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另外,相关领导职责不明晰,特种岗位作业未能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导致一些施工人员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给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2.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不重视

施工挝晃茨芙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频次不够,导致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能严格遵循规定进行操作,影响现场施工安全。一些施工单位即使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但形式过于单一,局限于采用现场授课、撰写心得等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整个培训和教育过程单调、乏味,难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兴趣,所起到的效果也比较有限。未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2.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落实

施工单位未能根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制度,难以对工程施工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日常工作中,施工单位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也没有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技术规范和要求,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不明确,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制约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2.4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场巡视人员不足,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包括责任制、抽查制、安全用电制、设备安全使用制等没有落实。未能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工序施工安全控制不严,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生。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施工人员存在疲劳作业情况,现场安全巡视和监督力度不够,每天施工结束后没有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以提高城市道路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流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好地规范和引导施工的各项工作。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让他们有效融入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要重视安全管理水平强的施工队伍引进工作,充实施工队伍,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另外还要构建施工安全动态管理体系,根据城市道路施工的基本情况,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断完善,加强施工全过程控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2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合理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每个星期都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灵活采用课堂授课、现场学习、观看视频、撰写报告和心得体会等形式,为施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施工人员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积累安全管理经验,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城市道路施工安全创造条件。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流程,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奖惩激励机制,将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签订安全施工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演练工作,明确相关人员的任务,让他们有效应对安全事故,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给城市道路工程带来的损失。

3.4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城市道路施工前要完善方案设计,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熟悉施工任务和要求,对城市道路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采取防范和预控措施,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5把握关键环节,保证安全生产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钢筋绑扎与焊接、混凝土浇筑等都是关键内容,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的影响较大。为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应该结合工程建设需要,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措施。在每个关键施工环节前,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重视现场巡视和检查,保证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到位,进而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城市道路施工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

3.6落实标准化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

建立并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对城市道路每个施工环节开展有效管理,实现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加强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学习,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进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为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城市道路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也要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管,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2,32:92-93.

[2]余强,翁晓敏.浅析我国道路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1.

篇9

【关键词】: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城市道路的辅助设施较多,比如地下管网等,特别是旧路改造工程,使得城市道路施工具有施工影响范围广泛、施工内容复杂的独特特点,这就需要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充分注意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带来的影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充分注意和研究困扰城市道路施工的障碍因素,认真排查可能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各种问题,全面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科学、快速、规范发展。

一、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城市改造进程得到了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的流量与日俱增,为了有效缓解目前城市道路所面临的压力,扩大城市道路建设的面积势在必行。现阶段随着城市道路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道路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道路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道路施工的质量逐渐成为目前各家施工企业最为关心的课题。道路施工的质量是道路工程的核心,它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应当既能够满足目前城市交通体系的需求,同时又能够达到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容水准的要求,为城市居民和城市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因此城市道路建设质量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施工建设市场管理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数量有的大幅的增加,有效的带动了施工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参与道路施工的企业非常多,而由于市场管理的漏洞,使得这些施工单位的水平高低不同,施工标准不能达到统一和规范,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道路施工工程的成本,将造价和施工成本压的很低,使得具备施工条件的单位无法承包该项目,只能由施工能力低下的单位承揽,而这些单位技术水平有限,进货渠道不正规,因此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运转,施工中的诸多问题时有发生,难免给工程造成质量上的缺陷,以上原因导致道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市政施工道路施工质量的原因

1、道路路基及沟槽回填土出现沉陷

城市道路的路面坚硬程度主要是由道路路基的强度所决定,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越好,城市道路的稳定性就越好。在路基回填土压实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回填过厚,碾压不平整,填土的标准与要求有一定差别,以上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回填质量的下降,非常容易导致回填路基或路面出现沉陷现象。

2、道路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蜂窝麻面等现象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的问题出现道路混凝土裂缝或麻面现象,主要是由于道路水泥稳定性不足,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所致。而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对道路压光的时间把握不当,过早或过晚,也是导致道路路面出现裂缝,起皮的原因之一。

3、跳车现象。比如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沉陷、路段之间伸缩缝的安装等。由于道路工程包含地下管网,导致多数检查井的井框盖置于车行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测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4、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

5、作业面狭小,质量管理难度大。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加之诸如电力、电信、热力、通信、燃气、自来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叉、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同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多点施工、雨季施工、连续性差,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6、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某些施工单位为能中标,故意压低竞标价格。当获得项目进行施工时,又因利润太低,加之资金到位率较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小代大、以粗代细等现象时有发生,质量较差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7、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自责任不到位。一是建设单位协调工作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造成工程的先松后紧。二是监理部门“监、帮、促”处理的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质量监督部门的积极作用。三是某些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加之劳动人员以民工为主(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一般较低),加大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施工机械设备陈旧,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原送检的材料差距较大,工艺流程落后等都易于造成质量问题。

三、如何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及问题解决方案

(一)加强道路施工管理水平

首先,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道路工程建设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对目前道路施工市场进行净化,明确各项工程的施工标准,科学的制定出工程的造价,做到合理控制成本。其次,根据道路施工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前,先要做好与各个相关部门,例如各管网部门等等协调沟通工作,做到步调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道路施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对于道路施工质量方面的处理

1、对于路政道路路基沉陷问题的处理措施

施工单位要掌握好回填技术。回填质量不能过厚,此外要确保回填时的平整度,不超过回填标准。根据道路路基的宽度,采用水平分层法进行回填,回填时要当横坡与纵坡的比例为1:5时,应当做成台阶。

2、对道路裂缝问题的处理

施工单位要做好混凝土的比例搭配,按照标准做好水灰比,确定好抹压的时间,此外要避免在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泼洒水或干水泥。进行路面定模过程中,确保模板面的清洁,脱模剂要均匀的涂抹在路面上,混凝土操作必须按照规程的标准进行。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泥的使用量,砂率不能超过标准值,严格控制含泥量。

3、对路基结构层质量的控制

在现场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松铺”的厚度,在含水量的碾压时尽量减少基层的成型,第一次碾压之后进行整修时,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的紧密度,对碾压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打振动使其夯实,确保结构层的质量。要重视对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要抓好各种材料的规格和级别,保证其有效宽度内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4、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考核和奖惩。一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二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

结语

道路施工管理是各个大型企业施工管理的基础,做好道路施工管理对于道路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降低道路施工费用,加大施工人员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创造更大的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钱月香.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06,32(9):84—85.

篇10

【关键词】 沥青冷再生 城市道路建设 维修改造

城市道路在交通承载能力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沥青老化、混合料集料细化的形势下,给整个路面受力结构层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会给城市道路的路况带来恶化等影响,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形成整体维修与改造技术的创新。其中,由于沥青冷再生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形成经济性能较高的效果,并且整个施工速度相对较快,因此,这种方式成为了城市道路维修与改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并收到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1 沥青路面的适用范围分析

在整个沥青路面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沥青冷再生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对整个城市的道路情况有全面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不同城市道路建设的综合应用。从目前的整体效能来看,主要是适用于一、二、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应用,其中沥青路面的就在再生技术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等作为再生结合料,在整个城市道路建设中形成下面层、基层以及三级公路的路面中,并进行全深式的就地冷再生技术,通过乳化沥青以及泡沫沥青的结合使用,并融入水泥、石灰石等无机结合料作为再生结合料,形成整个技术应用的综合模式,对于城市道路改造与维修有很大的作用。

2 准确应用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2.1 测量评定过程

在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应用中,对旧沥青路面要进行整体功能的分析,在尊顺先测量、后实地勘测查看等步骤后,对沥青路面要进行路面弯道的沉值检测、评定,其中,在弯沉值的指标分析中,要形成路面整体强度的分析,对每一个具体的指标有详细的数据记录,通过弯沉值的大小以及均匀性反映出旧路面的整体剩余承载力,对整个强度形成全面的分析,从目前城市发展的整体来看,对城市次干道以及道路进行冷再生的设计、维修、改造等,实现弯沉值的均匀分布,通过实地测量,如果弯沉值控制在0.01mm之内,就可以采用冷再生的维修改造方案。

2.2 现场核实的整体分析

在沥青冷再生技术的运用中,对于沥青路面的弯沉值测量,可以有效的分析出其中的突变点、可疑点等,在这样的要求下,可以深入实地进行现场评估,并通过对城市道路的路况进行分析,对于其中一些城市道路的病害程度高、程度影响大等,可以进行分段的技术处理,对于一次弯沉值相对较小,并且整个沥青路面出现有层层脱落、老化等现象的,可以采用冷再生的技术处理。同时,如果城市道路出现有路面沉陷、翻浆等现象,还要进行及时的翻修处理,然后进行基层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地勘测的地段特征,进行整体的技术处理,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3 后续工作的跟踪服务

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冷再生处理的基础后,要及时翻阅旧沥青路面的记录档案,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各种综合指标情况,包括有地质状况、土质条件、旧路的结构类型等,形成管线线路处理以及综合养护的记录模式,并根据实地的道路弯沉值分析,进行相应的布点、钻芯取样等,对整个道路的实际改造结构进行整体的分析,全面了解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情况,摸清整个管线的分布情况,对于城市洪涝期的综合排水情况等,形成道路纵坡度的整体分析,为整个城市道路沥青冷再生技术提供有效的帮助。

3 探讨沥青冷再生在城市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方式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控制

在沥青冷再生应用过程中,在再生材料已经选定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的配合比,通过监理的同意之后进行整体施工改造的准备。在整个铺筑实验路段的控制中,要控制好相应的长度,其中,这个长度应该控制在200m以内,在整个维修改造的工艺、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安全控制等要素上形成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于工艺的参数要形成设备配置的精准性。在改造施工之前,对城市道路的路面进行杂物的清除,然后计算出道路再生的厚度、宽度以及干密度等,并计算出每平方米的水泥等各种综合用量,根据道路的实际现状,融入对施工的季节、施工条件、再生作业的宽度等,对整个施工机械操作等形成整体的控制,规范好每一个作业段的长度,为下一步的维修改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综合维修改造的技术应用

在沥青路面的综合维修技术中,对于一些再生施工点要进行冷再生处理,形成就地拌合列车以及压路机等多种设备的排列使用,将水罐车、乳化沥青罐车随时准备就绪,对于这些综合设备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对于机械运用的模式、维修记录等要进行档案管理,在启动冷再生就地拌合列车的过程中,对于食料要有对准的管理,经过冷再生拌合列车的设计进行rap的分选,对于一些再生混合料进行合理的送至,其中,机械化的操作过程要实行缓慢、均匀、连续的再生作业,不要随意的中端或者停止,在再生施工的速度控制上,一般在4-lom/min,形成整体速度的配合与控制。

3.3 摊铺每层摊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

在冷再生技术的处理过程中,要结合配料的使用,通过对乳化剂以及泡沫沥青的处理,适当的取出100至200mm的容量,在结合水泥料、石灰石大约控制在200mm至300mm,对于混合料的处理要避免出现有波浪、裂缝等一些痕迹。对于其中的一些痕迹摊铺速度要控制在2-4m/min的速度,对于出现一些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消除影响,减少对整个过程的质量的误差性。

3.4 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分析

对于整个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可以一些基础的过程抓起,对于一些控制路基的平面控制,选好摊铺作业系数,对于其中的捣固频率、振动频率、摊铺速度等,做好多方面的综合养护,定期对养护工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养护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形成整体控制的规范化路径,尤其是要突出对整个平整度的控制,减少兵害虫的影响,确保整个施工程序的规范化,提升整个施工的质量,并加强施工工序的衔接,减少重复破坏、重复施工等现象,提升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控制效果。

4 结语

在通过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道路建设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城市规模扩大、形象品位提升一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综合管理的有效模式,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料与材质,在结合机械化操作的模式下,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处理,确保每一个工期、施工路段的技术控制,并通过对技术参数的整体掌握,从沥青路面的施工中细化各项指标参数,并加强全盘管理,对整个冷再生技术推行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形成规范化的整体管理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更好的提升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大权,罗芳艳.泡沫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公路,2004年05期.

[2]拾方治,徐斌,朱良镨.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3]李秀君,拾方治,董兆辉.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J].公路,2005年02期.

[4]潘学政,拾方治.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