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 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 质量控制
经济责任审计作业由于特别讲究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的全面执行,因此实施标准化作业管理是必然结果,从控制审计质量的角度来讲又非常的必需。那么什么是经济责任审前标准化作业?审前标准化作业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有何作用?如何实施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
一、经济责任审计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在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时按照程序要求,对准备阶段各个环节实施标准化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效能的目标。
二、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从审计程序上看审前标准化作业对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作业特别讲究工作程序和步骤,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是通过开展审前调查、确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取证、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成果运用等等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完成的,审计项目的质量高低也就在作业过程中形成了。而审计前准备工作是审计总体过程的必经阶段,审计前准备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和掌握的情况决定审计重点和审计取证以及人员配备和人员分工,它是整个审计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审前准备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审计质量,如审前不培训,审计人员不具备把握质量的素质保证;审计方案不制订,脚踩西瓜皮审到哪是哪等等,在这种状况下,经济责任审计推行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就显得非常必需。因此,加强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2、从审计标准上看审前标准化作业对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作业虽有各项关于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但每个审计人员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有优有劣,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如果得不到全面执行,也会影响审计质量,严重时带来审计风险。审计前准备工作对审计重点有慎重的确定,对审计人员有侧重的选用和培训,通过审前标准化作业可以做到条理清晰,明确审计重点,有的放矢,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好审计资源,实现审计质量的可控、在控、能控。
3、从审计人员素质上看审前标准化作业对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业质量的高低关键靠人来把握。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审慎性都是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审计组成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新进审计人员增加,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技术不熟练,审计经验缺乏,急需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以达到作业标准化的要求。把审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为教材,重视审前培训,从而迅速提高审计新人基本功,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捷径。
三、如何实施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
㈠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关键点
实施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关键点在于审计项目实施前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在准备阶段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在实施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程序要求逐一执行和记录,保证审计程序和标准得到全面控制,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㈡审前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程序及标准
审前标准化作业共分项目立项、审前调查、数据采集、制定方案等11项程序。
1、审计项目立项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报组织适当管理层批准后或经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等类似机构的委派、委托进行立项,安排审计项目。
2、选派合适的人员组成审计组并确定审计负责人
经济责任审计小组的选派可采用内部审计部门自行组织和聘请中介机构人员配合形式。
由内部审计部门确定审计人员的,应结合不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性质、预计的审计工作量,以及审计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完成时限等,确定所需要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数量。在人员选派方面,要注意保持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审计分工要相对稳定,组员尽可能包括前期曾对该被审单位进行过审计的人员,这既可提高审计效率,也有利于检查督促以往审计结论和决定的落实,同时注意执行回避制度。对审计组负责人或组长的选择和确定,应考察其以往工作态度和现实工作能力。
具体项目实施前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审计指令,审计指令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立项依据、审计起讫期间、审计种类、审计组成员等,组成审计组的同时应明确指定二级复核、三级复核人员,复核人员应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平台在现场审计期间进行远程实时复核。
3、编制与审定审前调查方案
审计组成立后,应当进行审前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确定审前调查方案。
4、内部控制调查
在审计准备阶段,要通过调查表、流程图等形式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以及相关计算机控制环境进行了解和初步评价,内部控制了解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调查和记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依赖,从而决定下一步审计策略。
5、审前调查情况分析
审前调查分析是确定审计方案的基础,审前调查分析应针对审前调查阶段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比率分析,从数量和性质方面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和适当的抽审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6、审计方案编制与审定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初步分析性复核的结果,制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方案由项目主审负责编制,审计组长审批。
⑴审计方案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①审计目标及审计依据;
②审计对象及范围;
③审计内容及重点;
④审计程序和方法
⑤审计人员安排及分工;
⑥时间安排;
⑦工作要求。
⑵审计方案编制方法
①做好审前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完备;
②审前调查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通过提供审前调查提纲,编制具体调查资料格式,形成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依据;
③明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7、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应由审计机构送达至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本人。审计通知书应至少在审计组正式进驻被审计单位3日前提交,使被审计单位做好必要的安排,保证单位正常经营业务不因审计而受影响。
下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要对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8、审计软件立项
审计项目实施前一周,项目负责人需要在审计软件中完成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完成组成项目组、进行工作分工、上传审计方案、审计指令、审计通知书等一系列阶段性文书,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9、采集数据,登记疑点
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分工,在审前应充分利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报表分析、指标分析、科目分析等数字化手段,有效的把握总体、锁定重点和精确延伸,扩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有疑问的业务、数据、证据作为疑点进行登记,为后期现场实施审计做好铺垫。
10、审前培训
审前培训由项目主审组织开展,目的是确保审计组成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备项目审计的胜任能力。审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确保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营、管理问题、了解审计方案、审计程序、审计分工以及审计项目所需的针对性知识。培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11、审前业务会议
进驻审计时由主审组织召开,全体审计小组成员参加,主要进一步明确审计分工协作、时间安排、审计责任和审计纪律,同时对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审计重要步骤进行强调。
四、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对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
准备阶段的标准化作业管理对促进项目总体质量有了保证,审前准备阶段程序从内部审计人员选择、疑点采集、审计方案的制订等方面进行控制,明确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应达到的审计目标,促使内部审计人员考虑如何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内部审计质量最终体现在合理选择内部审计人员上,而标准化作业程序要求对审计人员进行了科学、合理分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项目总体的质量有了素质保证。
审前标准化作业管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按照作业程序和标准去执行,还应注重对审计人员加强标准化作业的意识教育,讲清标准化作业的形成过程,执行的目的、意义及作用,使广大审计人员对标准化作业有较为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是落实好标准化作业不可忽视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索耶内部审计》邰先宇等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6月
[2]《标准化作业管理》祖林 华夏管理培训网 2006年10月份
篇2
关键词:经济责任 科学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十分重要,是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地位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矛盾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过程。大家都希望有一套可循的标准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我们对历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审计评价的要求进行分类,并按问题出现的频率实施量化分析。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与数学相联系,其科学化程度就大大提高了”。如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进行量化,无疑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大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含量。
一、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原则和要求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十分关注的关键环节。评价原则、依据、方法、内容的确立能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也能有力地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单纯的定性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定量评价又难以量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化为经济责任审计注入了科学含量,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化使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充分考虑审计的实际情况,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助于引导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形成的结果为当地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和使用干部提供了决策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也充分听取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纪检、人事部门的意见,反映民意,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时效性强的特点,成果明显。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关键是要求审计人员运用辩证法,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别于其他一般性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确定审计重点,运用“重要性概念”进行审计判断。
2、客观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客观性原则,是指以审计查证的事实为依据,在全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
3、谨慎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应采取谨慎态度,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审计事项或证据不足的、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以及超出审计职责范围的审计事项不予评价,对审计难以定性的事项应予如实描述。
4、科学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科学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的标准、方法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5、历史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历史性原则,是指审计评价要考虑当时的政策环境、当地的经济运行环境,要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
6、统一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运用统一性原则,是指“三个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内容和范围统一、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办法
审计机关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相关规定,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审计事项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
审计评价意见,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尤其是在任期内对本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重点工程管理、重要资金运作应负的责任,以科学发展观和专业知识水平,发表客观的审计评价意见,并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2、科学设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分值分配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百分考核表”,实施固定分值与变动分值相结合、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相结合、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发展方向。通过设置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使分值的分配趋于合理。由于贴近实际,因而更具科学性。
3、全面实行集体打分,内外二次修正
由审计小组将审计发现的情况,在小组内进行集体打分,列出基本得分表;然后由审计机关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组织审计小组以及审计小组以外的审计人员对一些指标和得分进行评定(第一次修正);最后聘请组织、纪检、财政、人事、国资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评定(第二次修正)。
4、合理划分评分档次,进行综合评价
篇3
关键词: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经费的增加,高校作为承担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职能的经济组织,对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院系负责人受校长委托全面领导和主持本院系的工作,成为受托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而建立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公正、合理的评价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基础。本文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到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供科学评价结果,以便委托人参考。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
第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自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来,教育部虽然了多项关于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文件,但只在相关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中对审计评价内容进行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对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和规范。审计人员在缺少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情况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多依据主观经验作出判断,会导致经济责任定位模糊,难以全面、合理地进行量化和界定,造成审计评价系统性不足,影响了审计质量。第二,审计评价偏重于高校财政财务收支领域,对非财务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不足。在审计实践中,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据财务数据和相关规章制度对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内容也仅是对财政财务收支数据的陈述性说明和粗略分析,弱化了对院系负责人经济活动的社会及环境效益和长期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的监督,导致很难全面反映其任期内履行经济职责的全貌,增加了评价的难度。第三,不同的审计对象评价内容相似,审计重点不明确。高校主要有教辅部门、院系和附属单位等机构,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职能和经济活动,教辅部门主要是为了维持高校正常运转而设立的,负责日常管理协助工作;院系主要负责培养学生,完成教学科研任务;附属单位主要为校办产业,独立经营并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不同机构负责人因为工作职能和目标的不同,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也应存在差异。但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经济责任制度的不健全,不同机构的负责人职责不明确,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评价范围和重点无法随着审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导致评价内容相似,重点不明确。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平衡计分卡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将战略分解为可衡量的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进行业绩评价。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情况进行评价,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是可行的。作为一种新型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能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其采用的多层面评价机制,在传统的单纯考核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客户要素、内部流程要素、学习与成长要素等非财务指标,从而能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首先,财务指标仅能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主要为定量指标,非财务指标则包含了定性指标。其次,财务指标只关注到结果,不能说明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和实现途径,非财务指标则揭示了业绩的创造过程。再次,财务指标主要是对组织内部的评价分析,非财务指标则强调了组织对外部社会的贡献程度。最后,财务指标会导致组织负责人过度关注短期业绩,非财务指标则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注,避免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利益的倾向。平衡计分卡有机融合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达到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平衡,结果与过程的平衡,内部与外部的平衡,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的平衡,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引入平衡计分卡,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二)构建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进行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财务层面评价指标的构建。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所属院系具有传授知识、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等公益性职能。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预算拨付和学费收入,经费支出主要为事业支出和基建支出,虽然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但充足的经费保障、较高的资金利用率等依然是其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财务层面主要评价被审计人任期内所在院系的财务管理效率,包括预算收支情况、资产管理状况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2)客户层面评价指标的构建。高校院系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用人单位培养才人、推动社会创新的基层实体组织,面对客户主要为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该层面应关注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情况。对于学生而言,要在所在院系学习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高校院系要为其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对于社会而言,高校院系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以客户层面主要评价被审计人任期内所在院系对客户需求的响应程度,包括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认可情况等指标。(3)内部流程层面评价指标的构建。内部流程层面是高校院系提高管控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院系内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被审计人的职业操守,包括教学、科研、财务、风险等方面内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等。所以内部流程层面主要评价被审计人任期内所在院系有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和遵守廉政法规情况等指标。(4)学习与成长层面评价指标的构建。学习与成长层面是高校院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要重点关注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教育培训机会、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高校院系负责人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与院系目标的一致。所以学习与成长层面主要评价被审计人任期内所在院系教师的科研情况、培训情况和教师素质提高情况等指标。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综合评价
(一)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其将复杂问题逐级依次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从而构造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再借助专家的判断确定各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进行量化处理,最后确定各要素在整个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水平。对于包含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而言,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水平。其计算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构建成对比较矩阵。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避免同时对所有要素进行比较而出现可比性差的问题,采用了专家判断对每一层次中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若某一层次包含n个元素,则要做出n×(n-1)/2次的成对比较。成对比较后,使用数值1-9及其倒数作为比较结果的衡量,其中aij表示某一层次中要素i与要素j的重要性水平比值。(2)计算各指标权重向量。构造矩阵A后,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和与其相对应的最大特征向量w,使之满足公式AW=λmaxW。(3)一致性检验。由于在对同一层次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时,存在人为判断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主观性而可能出现的逻辑性矛盾,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4)整体层次总排序。这一步骤是确定最低层次要素对于最高层次的相对权重水平,以上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为例,总目标A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含4个要素,分别为A1,A2,A3,A4,其层次单排序后权重值分别为a1,a2,a3a4;指标层包含22个要素,分别为B11,B12,...,B46,其层次单排序后权重值分别为b11,b12,...,b46。那么指标层各要素对于总目标A的权重值为wij=aibij(i=1,2,3,4;j=1,2,...,6),然后再按照步骤(3)进行一致性检验。
(二)综合评价
在计算出指标层各指标对于总目标权重值后,审计人员对各指标按照百分制打分。
四、结论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克服了指标单一的弊端,达到了更加全面评价的效果。但是由于评价指标的选取、计算和分析都有一定的主观性,且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因此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院系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运用还需要实践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韦小泉、王立彦:《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审计研究》2015年第5期。
[2]黄勇、查道林:《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大学院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财会通讯理财版》2010年第6期。
[3]范经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审计研究》2013年第2期。
篇4
关键词:领导干部 审计质量 机制
随着近年领导干部违规现象的日益突出,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显得更加严峻,切实提高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显得更有必要。因此,针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
1.经济环境。在经济市场化的转型期里,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发展也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显得滞后,在内部控制弱势的情况下,干部权力相对集中,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决策失误等现象频繁发生,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难以查证,种种原因都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经济市场化引起的后果是审计难度的提升,这大大影响了审计质量。
2.政治环境。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性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主导型。由于审计机构直接附属于行政机构,国家审计在形式上属于“内部审计”,审计独立性争议一直存在,加之我国公众参政和监督意识普遍薄弱,并未能形成规范的群众性监督体系,使得审计质量水平不高。
3.法律环境。新的《审计法》虽然明确提到了经济责任审计,但并没有具体提及相关的细节;而最新颁布的《规定》也只概括性地提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要求,至于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具体方面例如具体的审计内容、详细的评价标准、审计结果公开披露等规定仍然留有空白。
4.审计文化宣传环境。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国家审计范畴这是毋容置疑的,但自其诞生以来,其地位始终是异常的尴尬。经济责任审计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了该审计模式并未受到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从而无法保证审计的高质量。
(二)审计风险因素的影响
1.固有风险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主要表现为审计范围大、审计内容多,而且审计时间比较仓促,由于审计人员有限,审计人员通常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2.控制风险方面,由于领导干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出现个人专断的情况,在进行审计前有些领导干部会故意将有关资料尤其是会计资料操纵到满意为止再签字接受审计,造成了信息传递受阻,使得审计实施的难度悄然增大。
3.检查风险方面,受到审计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取证时可能会发生程序不合规、方法和技术不合理、检查内容不全面、职业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审计遗漏或审计低效情况,影响审计的过程质量。
4.社会风险方面,在公众较高的社会期望下,经济责任审计在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余,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经济责任审计一旦失效,便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期望差,极可能引起一定的社会震动。
(三)审计资源因素的影响
1.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人才紧缺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一个长期性顽疾,表现为审计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整体素质不高。现时国家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仍然偏向单一化,由于缺乏充分的后续教育,知识水平显得滞后,综合素质仍未能很好地迎合国家审计工作的需求,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2.审计实务资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审计机关所拥有的实务资源差异较大。例如,先进地区现今已经实现审计信息化,但还有部分极度落后地区并无此条件。落后地区的审计机关可能由于审计所需设备的缺失或者功能低下而大大影响审计效率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3.审计无形资源。审计无形资源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审计技术障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长期以来缺乏强有力的理论体系支撑,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审计评价往往带有随意性。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
1.经济责任审计环境的完善。
(1)政治环境。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政治功能的日益突出,应考虑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现时经济责任审计受到重视程度不足,更需要各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政治支持力度,这也十分符合我国现时行政主导型审计体制的特性。此外,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应该将审计监督与政治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媒体、公众创造一个积极、宽容的审计工作监督环境,从而为审计工作的外部监督提供政治保障。
(2)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亦显得日益复杂化。由于经济关系的复杂,加之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其隐藏错误或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就将会大大增加,使得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错判、漏判,大大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在经济环境方面,建议从优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入手,建立完善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降低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3)法律环境。虽然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文件越来越多,但到现时为止,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性文件仍然缺失,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详细的指导性文件亦未形成。由于法规条例的缺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仍然未形成统一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制度,各地方在审计业务运行上仍然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因此,建议尽早颁布诸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具体界定方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准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
(4)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良好的审计文化和舆论环境。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力,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应加大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知度,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宣传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培养大众监督文化,以加强外界对公共机构运行状况、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舆论监督。
2.宏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
(1)体制内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根据新《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此可知,联席会议各机构都负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责任。此外,联席会议的组成机构均隶属于政府,因此,联席会议的监督活动属于行政监督。但受制于审计体制的缺陷,仅靠联席会议的行政监督并不能确保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充分有效的监督。要实施充分有效的监督,就必须做到“多管齐下”。体制内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主体包括领导干部、审计机关和监督机构,但监督机构不应只局限在政府下设的其他行政机构,还应该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体制内要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全面、有效监督,应充分运用现有的监督资源,构建一个集立法、司法、行政等机构于一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估和问责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评估机制。建议联席会议应该设立由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共同组成的专门的审计质量评估中心,专职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工作。在具体的评估流程上,首先由评估中心出具质量评估报告,交给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再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报告呈递给人大进行二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人大决定是否对审计机关进行问责。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问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估完毕之后,必须根据评估报告由问责机构决定是否对审计机关实施问责。若评估报告反映审计机关存在审计质量问题时,相关问责机构应立即启动问责机制。
(2)体制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体制外经济责任审计行为主体包括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要从外部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督,必须建立政府、传媒与公众之间的审计信息传导和沟通机制,这也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众参政的内在要求。
信息传导机制。设立面向媒体、公众公开信息的渠道。最根本的手段是实施信息公开,审计工作的信息网络披露是重要的途径。审计机关和监督机构应针对公众意见和举报等随时做好信息接收准备。
沟通机制。沟通机制的建立需要以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前提,这就有赖于在审计工作评价中不断地扩大公众参与。
(二)微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
1.基于质量文化的审计机关内部治理机制。该机制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质量文化的内部约束机制,主要发挥约束性作用,包括对组织成员观念上的引导和规范等功能;第二部分是基于质量文化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发挥的则是激励性作用,体现的是对组织成员意识上的认同和凝聚等功能。
2.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过程质量保证机制。若审计机关内部能够做到优化治理,各方面(包括人力、物力、制度)都已齐备,便具备了实施高质量审计的基础,接着要解决的就是审计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在审计人员本身素质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将会决定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对审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议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过程建立“程序+技术”的质量保证机制,以确保审计过程质量。
审计程序的优化。现阶段,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先接受相关部门的委托,再制定相应审计计划,送达审计通知书,然后进行现场审计,审计工作程序在计划、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普遍显得僵化。审计虽然是“良药”,具有“免疫”功能,但审计程序若没有任何变化,容易使领导干部出现“抗药性”,审计质量必定下降。建议审计机关应该活化审计程序,建立审计程序优化机制,具体可以从审计计划、审计时点和审计地点等入手。
审计技术的优化。审计技术方法不成熟是经济责任审计多年来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审计机关应该力求在审计技术方法上有所突破,保证审计过程质量,因此建议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机制,鼓励审计人员进行创新。审计机关在探索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时还应该通过完善员工技术培训机制来实现。
3.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报告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审计配合,完善审计结果传递机制。在审计结果传递上,审计机关应与其他部门加强审计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在保证审计结果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的同时,也应该确保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到审计机关。对此,审计机关应设立专职小组,专门协调与审计报告利用部门的沟通协作。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披露机制。多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始终未能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化,多数审计结果只被记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且只有特定的机关和部门才能进行查阅,社会公众根本无法了解到详细情况。应尽快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实现审计报告的全民共享。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机制。建议今后应该继续完善相关的审计结果运用法规,积极推行任前、任中审计,推动审计监督关口的前移,这有利于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进行关联,并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调职、升迁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认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只是过渡性措施,对于未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保证审计质量就必须彻底改革审计体制,大概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从现行国家审计体制中的剥离;第二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去行政化。
(注:本文系浙江省审计厅2012年审计科研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篇5
由于**一直在企业工作,无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在业务能力上完全算得上是一个新手,但是他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刻苦钻研各类审计法规法条,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较好的完成各项审计项目。
一、工作上积极主动
**同志6-**期间按照领导的安排,加入行政事业经贸科参与招商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在科长的**指导下,学习行政事**位经费收入支出方面的管理规定(包含培训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差旅费、津补贴、工会经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学习了什么是经济责任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掌握到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经济责任”,能够将学到的财经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理清工作思路,按照项目的工作进度较好的梳理了区招商局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业务,对照学习的政策知识找出相关问题点,完成相关问题点的审计底稿。
同志7月中旬**领导安排,参与组第二小组对全市部门开展巡察“回头看”工作,虽然他无相关巡察工作经验,但是他能够按照领导的工作安排,接下任务,严格按照市委巡察组的工作要求,做好了各项本职工作,工作期间作风优良,遵守各项巡察纪律,获得了小组组长及同事们的肯定。同时,他在开展巡察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虚心求教,利用业务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省市巡察文件要求及巡察重点,掌握巡察过程中沟通技巧,了解被巡察单位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在李长江主任的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本次巡察工作。
同志9月之后按照**的安排,参与区委巡察办第一**组对办事处及社区(村)开展巡察工作,此次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他能够任劳任怨接下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工作期间,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区农村集体财务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农村集体“三资”与财务规范管理,对照政治巡察问题清单(围绕"三个聚焦"),查找村级财务收支问题,整理巡察财务问题底稿,虚心向其他同志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补足自己的短板。
篇6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和审计工作任务做简要汇报。
一、工作回顾
,我县审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审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狠抓审计基础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共审计单位和项目49个,占计划108.9%;查出违规行为金额414万元,已收缴财政资金324万元;审计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额294万元;向县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综合报告和信息53份,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70条,已被采纳审计建议49条。《麟游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麟游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决算审计》两个项目被评为全市优秀审计项目。
二、工作任务。全年审计计划涉及6个方面,共55个项目。其中:财政审计14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8个、社保资金审计4个、农业和资源环保资金审计3个、固定资产投资审计16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约10个。
1、全力抓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是集中力量协助市审计局搞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二是抓好对县财政局、地税局等10个预算单位的审计;三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部分乡镇财政进行审计。
2、继续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一是对县卫生局、县住建局等7个县级部门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惠民政策、执行财经法规情况;二是按照省审计厅要求,对—全县义务教育政府投入及教育附加征收、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3、重点抓好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一是坚持以“三农”审计为重点,通过涉农资金和项目审计,促进国家惠农强农政策落实;二是资源环保审计重点突出关注资源环保、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绩效和政策落实情况;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审计机关,做好渭河流域治理专项资金审计、土地整理资金审计和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审计。
4、着力抓好社保资金审计。强化对民生资金流转过程及使用效果的审计监督,重点抓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就业和再就业专项资金及廉租房建设资金的审计调查。
5、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审计。对政府投入较多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供水工程、卫生院建设工程、县中心敬老院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展审计;同时,积极配合县纪委、监察局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开展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和跟踪审计。
6、切实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和任期内轮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和决策情况,关注其决策权、执行权的运用情况,关注其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依法规范审计评价。同时,切实抓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同步审计试点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创新审计理念,提升审计监督能力。一是坚持依法审计。坚决贯彻执行审计法规,切实行使审计监督权,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供真实的审计信息;二是坚持科学审计。不断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能;三是坚持文明审计。贯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的审计工作原则,促进文明审计、和谐审计;四是坚持廉洁审计。建立廉洁审计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审计工作纪律,健全完善各项廉政制度。
(二)强化审计服务,增强审计监督成效。一是通过查错纠弊,为党委、政府决策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强对县委、县政府有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注重加强综 合分析和调查研究,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二是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配置审计资源,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各类资金安全,以审计监督促社会和谐;三是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为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发挥前瞻性作用。把服务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从微观入手,从宏观着眼,注重从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层面揭示问题,规范管理行为,促进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升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是着力打造“精品项目”。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培植“优秀项目”,力争今年有3个审计项目入选全市、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工作。认真抓好新颁布的审计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的学习贯彻,积极探索审计质量复核、审计现场管理方式,确保对审计项目实施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
篇7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新要求
1、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新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科学安排审计计划。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滚动计划、有效整合、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年度审计计划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加强年度计划的统筹和整合。”按照上述要求,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审计工作紧扣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实现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总体目标。
2、国家审计准则的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与审计署原来的《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办法》相比,新《准则》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包括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的步骤、调查审计需求的方向、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调查的内容、符合专项审计调查的情形、审计项目计划应反映的内容等,同时还明确了工作分工: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确定备选审计项目,以业务部门或者派出机构为主实施;备选审计项目排序、配置审计资源和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以计划管理部门为主实施。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盘棋”理念,未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
(1)不重视审计项目计划计划的龙头作用,缺乏系统性。新《准则》明确的计划编制工作分工,有利于计划管理部门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综合统筹。但是,由于部分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未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和总体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此外,部分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是有一定交叉的,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并非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在提出备选项目时,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分别提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再由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后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存在不熟悉审计对象的问题。
(2)不重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近年来,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部分审计机关未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未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审计项目计划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突出。二是部分审计机关未搭建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平台,未能利用计算机对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编制项目计划的依据,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
2、频繁调整,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新《准则》规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但是,审计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突况而发生调整,其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一定程度上是由审计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1)下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年度不一致。如某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1月至12月期间实施,但其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8月至次年7月期间实施。计划年度不一致,导致上级审计机关下达新的审计项目计划时,下级审计机关已将审计项目计划报同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印发实施。其结果是,下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通过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来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2)党和政府临时交办任务较多。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党和政府相信审计机关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调查某些棘手问题或突发问题,因此临时交办一些审计或调查项目。由于交办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审计资源,加剧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矛盾,从而影响正常的审计项目开展,妨碍审计项目计划的推进。
3、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处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存在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4、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不够
有的审计机关在计划执行中缺乏检查与控制,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得不充分,跟踪督促和指导落实工作做得不实。有的审计机关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不够认真,未有分析造成未按时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原因,对年度计划项目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对策研究
1、形成计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一审计思路。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端,其作用举足轻重。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过程,可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审计机关制定的长期工作规划,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审计总体目标,报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讨论确定。计划管理部门应将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内容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事项、群众举报或公众关注事项、近年已审计单位名单等,提供给业务部门,由其开展审计需求调查,提出备选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先由各业务部门提出,再分别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甄选调整,然后报至计划管理部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计划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提高针对性,既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风险高、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也从维护财经秩序角度出发,抓好一定层面,一定周期项目的审计,克服审计死角。
(2)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2014年5月,广东省审计厅蓝佛安厅长在各市审计局局长座谈会提出:“要摸清审计对象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做到对本级审计管辖对象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制定滚动项目计划。”这就强调了审计对象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计划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本级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业务资料、审计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要定期到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
(3)将审计信息化技术作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技术支持。广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在2011年完成了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大部分业务的审计监督。同年,下辖黄埔区也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审计平台,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审计局正着手研究,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联网系统对重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可疑对象作为重点审计对象,确保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审计一次、一般审计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
2、预留审计力量减少计划调整
为避免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灵活性原则,预留一定审计力量是必要的。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党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年度终结时,再将临时增加的审计任务,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3、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组织架构
针对计划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的问题,应加强计划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建设:一要明确管理机构,保证相关机构以主要力量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要强化管理职能,特别是注重计划管理的统筹功能,发挥其总揽全局、指导全程的作用,使其在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要提高人员素质,挑选具有良好的财经知识背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宏观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计划管理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之适应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4、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的力度
篇8
一、审计业务工作情况
(一)我局认真按照年初计划,依法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任务,截止至11月,共完成审计项目10项:
1、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2、水务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3、教育系统专项资金及教育附加费分配使用情况审计;
4、府城镇丁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5、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运江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6、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1项。
7、龙塘塘厂债权债务专项审计报告的复核。
8.2011年露地常年瓜菜基地专项资金审计调查。
9.民政局201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10.基建工程审计。
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计119项,工程送审总造价13739.34万元,审后总造价11945.29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794.04万元,核减率13.06%。提出审计建议15条,报送审计工作信息10条。
(二)在做好年度计划审计项目时,扎实完成区里下达的各项工作:
1、根据区人大机关工作安排,配合区人大机关在5月中旬至6月底对全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监督条例》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工作。接到通知后,我局立即召开全局干部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二是精心组织,积极配合,扎扎实实抓落实;三是强化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实现成果应用;四是提高审计干部主动学习意识。通过此次执法检查,使我局全体干部职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整改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水平。
2、参与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为了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局坚持以“明确债务类型、摸清债务规模、分析偿债能力、规范债务管理”为审计目标,按照省厅指导、市区组成联合审计组实施审计的组织方式进行审计调查。为了扎实推进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我们一是派出3名审计业务骨干于7月28-29日参加省厅组织的全省政府性债务审计培训班;二是想方设法提供较好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三是在审计时,重点摸清债务总体规模和构成、审计债务资金管理的使用、地方政府还债情况及偿还能力,提示和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管理风险;四是按照省厅提出的时间、要求和程序,每位审计人员全力以赴,连续加班加点上报数据和审计情况,确保审计的债务数据和相关数据全面、真实、准确。经过一个多月的默契配合,各项债务审计工作已全部完成,相关债务管理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3、以深入整治“庸懒散贪奢”为重点,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市委“二十一条规定”和区委区政府的“八不准”规定,积极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活动,认真解决不正之风问题。
4、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对“五大工程”中所负责的红城湖店铺、单位的“门前三包”进行宣传教育、保洁和监督工作。
5、参与多项区级开展的重点项目建设,以审计角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建设出谋献策。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按照“和谐、高效、廉洁、公正”的工作思路,打造一支知识全面、结构优化、素质高的审计队伍。
1.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审计法》、《会计法》、《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知识;抽调审计干部参加省厅、区组织部和区人大组织的审计培训学习;不定期安排审计干部到被审计单位开设审计知识专题讲座,普及审计有关知识,此项工作受到有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2.牢固树立“打铁需自身硬”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当成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好落实。今年,积极组织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观看廉政典型专题教育片、参加“5•10”廉政日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与审计干部沟通交流等,树立“廉洁”审计形象。
3.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透明的审计工作机制,一是要求审计组正式进点前,必须向被审计单位公开审计工作纪律和制度,让审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审计进行过程中,实行“工作进展报告制度”,确保领导干部了解审计工作动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措施;三是实行“审计回访制度”,定期对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情况进行抽查回访,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对改进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静态监督转为动态监督;四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依据过错情形和损害、影响程序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进一步促进各项审计工作快速、高效运行。
二、审计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突出重点,工程结算审计成效显著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审计既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重点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我局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时着力审计关口前移,从设计方案、预算审核、招投标在建工程竣工决算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审计监督。截止11月,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计119项,送审总造价13739.34万元,审后总造价11945.29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794.04万元,核减率13.06%。极大地规范了政府工程建设,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此项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主动跟进,积极转化经责审计成果
实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其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区组织部门客观公正评价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年,我们在进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在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范围上重点下功夫,一是审计内容有新变化,由原来的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向以注重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决策权力行使的科学性、制度执行的准确性、管理水平的效益性审计为主。二是审计方式有转变,由以往单一的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转向把经济责任审计与社会发展、稳定、经济效益相结合,不断强化绩效审计。三是审计与限时整改。由以往的审后提出审计整改意见,转向督促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并要求上报整改情况报告,做到“四个明确”既整改问题明确,领导责任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纪律明确。
(三)关注热点,着力开展教育系统专项资金审计
根据年初审计计划的安排,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选派审计组从3月22日开始对我区2011年至2012年教育系统专项资金及教育费附加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针对教育费附加和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审查。审计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上提出4条审计建议,为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三、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提高,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审计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审计人员少,造成工作质量难于保证。目前,区委区政府对审计工作非常重视,区委区政府、组织、纪检部门交办的临时性任务日益增多,鉴于我局人手少、自身工作量多的实情,审计人员常年满负荷运转,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局面,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审计风险隐患也在加大。
(二)经济责任审计作用难于发挥。按照现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经组织人事部门委托才得以进行,这样,审计机关就成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办事机构,工作被动,审计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某种程序上受到制约,审计成果运用成空谈,审计的威慑力和公信力也难以发挥。
(三)审计技能未能与时俱进。当前,我局的人员结构,有4位具有中级审计师或会计师职称,财会专业人员较多,而计算机、文秘、行政绩效、法律等复合型人才比较少,又由于单位经费有限,鲜有机会参加各项专业性、系统性的审计培训,审计干部的知识储备长时期得不到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意识、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四、2014年审计工作的打算
明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在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审计时,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不断提升审计服务质量,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从审计质量上着手
树立审计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培养良好的审计职业精神,使审计干部具备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敢于承担、廉洁审计的素质;通过总结历年项目审计经验,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真正帮助到被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建言建策和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断提高财政预算审计水平;
(二)从审计力度上着手
在政府投资审计方面,通过概、预算及竣工决(结)算审计,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效益,使监督与服务并重;在审计整改方面,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下发后在一定期限内抓紧整改落实,并递交整改报告,实施审计“回头看”制度,认真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真正发挥审计免疫作用。
篇9
内部审计是一种控制,是在单位内部按照既定的政策和程序,通过对各种业务活动的独立评价,来确定资源的利用情况,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内部控制改进意见。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是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一种自我评价,它是通过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来审查和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对政府内部控制环境、经营风险及控制活动等的审查,来评价政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此来完善政府的内部控制,推动政府高效运作。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意见并为政府部门增加价值。随着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目标中心也由查错防弊转向了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增强领导的守法意识,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可以及时查找财务工作中的问题,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可以通过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降低财务风险,实现政府内部的自我评价。
二、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
目前,虽然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发展迅速,但受历史、政治、管理体制、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在法规制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审计方法等方面,都明显的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近年来我国审计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反映出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急需完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急需强化。
三、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执行的强制性较差。我国涉及到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很少,《会计法》、《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对内部审计的规定也是以“应当”为要求标准,而不是“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的“国家规定”又很难找到,因此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执行的强制性很低。同时,由于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准则的缺失,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常常会面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较低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有关的法律条文中都没有规定政府部门必须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法律地位无法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没有落实。因此,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权威性,开展工作时会受到各方面的干预、阻挠,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内部审计职能无法实现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审计目标不明确,在客观上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工作实践中,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更多的是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资产管理审计,而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则刚刚起步,与现代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要求差距很大,因而内部审计的控制职能和监督职能作用得到部分发挥,而评价职能和咨询职能的作用很少。
(四)内部审计的依据、方法和技术有待改变和提高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依据不多,主要包括《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内部审计准则》,但《内部审计准则》是针对企业制定的,不符合政府部门的特点,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强。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落后,有的还在用手工查账、通过随意抽样、凭内审人员的职业判断,很少使用统计抽样,很少运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而在发达国家里开发并运用了多种审计抽样、选样的技术方法,大量采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急需提高。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也需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项工作,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现有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年龄大、学历低、只有财务工作经验而无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多,真正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很少,所以,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审计人员的配备和素质的提高都是当务之急。
四、完善和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思考
(一)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因此,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完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首要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法规体系,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机会强化内部审计的强制性;其次要完善与《审计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内部审计工作意识的提高;最后,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由国家审计机关来完成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建设的推动工作。
(二)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首先要坚持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原则建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其次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类型。目前有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组织模式、单位正职领导下的组织模式和双重领导下的组织模式三种,各有利弊,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单位实际情况的组织模式,但不管怎样选择,都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三)履行内部审计的的各种职能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主要有控制、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
控制职能源自内部审计的本质,是政府内部控制的手段,通过对政府部门的评价,来促使政府部门的人员履行职责。监督职能就是要对政府管理活动的全程进行监督,尤其是事前监督,起到预防的作用。评价职能就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率、受托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贯穿始终。咨询职能就是在评价之后给出改进的建议,便于管理者及时纠错、防范风险,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性。
总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四项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控制和监督职能是基础,评价和咨询职能是为组织增值的必然要求,他们共同组成了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职能体系,
(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审计经验,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并进行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运用计算机审计软件,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五)尽快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招聘新人的过程中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
2.对已在内部审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培训,尽快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提倡内部审计人员树立自我提升的竞争意识,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篇10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P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他的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CA)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的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不同的定义,指导不同的审计实践,带来不同的审计结果,这种结果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审计结论、审计成本、审计效应等。与风险定义有不同争论是,多数组织都认同:审计风险都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高度相关,同其他风险控制措施相比,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占有主导的决定性地位。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委员会确定的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也进一步强调了审计人员个人因素在控制审计风险中的作用。
(一)审计风险模型 按照时间顺序,主要有如下几次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1)1978年,D.H.Roberts提出了最早的审计终极风险模型,即:终极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及非抽样风险);(2)1981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认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详细测试风险;(3)1983年,AICPAXe审计风险模型又做出了修改,其提出的审计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4)1983年,(G.S.Holstrum)和(J.L.kirtland)提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5)1987年,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提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抽样风险;(6)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1AASB)提出了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我国采用较多的是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即AICPA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及改进后的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即IAASB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核心的改变为:仅从固有风险较低层面上评估风险转为以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导向,即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确定审计范围、程序,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也因此要求审计者必须具有更好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审计风险控制 审计风险最直接、最根本的防范措施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就是审计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来把审计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使之达到多方博弈的审计目标的能力。审计目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同一审计事项,不同的审计主体、不同的审计环境、不同的审计人员所确定的审计目标是不一样的,对审计风险的认定也是有区别的。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同,其审计风险值必然不同;对于同一审计主体来说,审计人员个人的因素(职业能力水平及道德水准)又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审计风险控制的程度,是决定审计质量最关键的因素;而审计准则则在控制风险的审计程序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审计师的“能力大小”以及是否“给力”则显得苍白。如轰动全国的“蓝田事件”,正是刘姝威以自己的职业敏感,通过简单的专业计算,得出了“蓝田股份的短期偿债能力很弱,已经成为―个空壳,完全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维持生存”的结论。
从理论研究而言,审计风险一般是指公司的会计报表审计而言的,尤其是强调审计风险后果的理论,即由审计师不恰当的审计行为(主观或客观)引起、并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但是,国家审计以及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则完全不能用后果论来解释。如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没有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报表和履行相关职能的情况发表不恰当的意见和评价,或是做出的错误处理处罚决定,而给相关者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审计公开程度的局限,这种损失一般仅限于被审计单位层面;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其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由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就更小。
二、审计质量
1981年美国学者DeAngelo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审计机构报告问题的能力。我国学者张龙平也提出了:审计质量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符合性和可靠性)。
(一)审计质量控制 国家审计历来强调审计质量的控制,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审计质量制度控制体系,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加以规范审计行为;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责任制度,以检查、考评、评估和追究责任促进质量责任的落实;控制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通过对外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检查来达到对审计质量责任的控制;建立审计项目质量为考核指标的导向制度等。
审计职业标准由审计职业技术准则(审计准则)、审计道德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构成。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技术规范,是审计人员去执行具体审计业务的行为指南;审计职业道德准则是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道德标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是保证审计组织在从事各种专业技术服务中达到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所要求的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要求。三者的关系是: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约束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以使审计组织能够遵守相应的制度去完成专业技术服务,以达到最低的的质量要求。
(二)审计质量计量 审计质量难以准确的计量,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审计报告本身是主观产品,其质量没有标准,水平也没有定论,只有相对说;二是使用人不同,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理论界,审计质量定量研究的样本确定也无定论,使用较多的是替代变量是盈余管理,其次是事务所规模,再次是审计人员职业水平、审计所花费的时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审计费用等。
审计质量不仅是一个量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质的问题,因此在提出审计项目是否优秀、质量是否高时,不仅要考虑审计程序是否遵循了审计准则,而且更应该综合考虑审计项目本身所产生的影响,考虑项目本身所隐含“质”的量。如,“财政同级审”是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要求审计机关及人员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和同级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但是,不少地方政府的预算是建立在“土地财政”、“拆迁财政”“高耗能财政”上的,那么财政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的风险再小,审计过程控制的再好,这种“财政同级审”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也
就难以谈及审计项目的质量好坏。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风险是过程 1979年11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质量控制准则委员会QCSQ《质量控制准则公告》,提出了提高审计质量应该考虑九项准则,其中,对于风险控制过程来看:第三、第四、第五、第八都同审计人员有关,即从招聘开始,到职务晋升、专业发展,一直到委派任务整个过程,对人员的职业能力及道德水准都给予了科学、详细的规定;其余几项都在风险控制的其他方面给予了关注。整个准则执行(控制)的好坏决定着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
审计质量控制一般是从审计总体目标角度出发的,而设计风险的防范则针对每一具体的程序与具体审计对象而言的。一般来说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审计风险控制的好,那么审计质量也就越好,但两者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原因是审计风险难以识别、更难控制。因此,可以从多角度来确定审计作业中的审计风险,即按照审计目标来考虑审计风险,而不是过多地依赖审计风险识别的结果来确定审计质量。在实务中。这一观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非注册会计师会计报表审计中,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将大大节约审计资源。如,经济责任审计,因任中、任后,调动、退休、免职、升职等原因不同而要求审计的深度不同,因此审计风险要求也就不同。
(二)技术控制审计风险 制度控制审计质量由于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是一个系统的、全过程的概念。只有具备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将审计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小到最低程度。审计风险管理强调的是每一审计事项的风险,是依赖审计人员来判断并控制的;审计质量管理是对审计过程的逐个节环节而言的,需要各种规章制度准则来规范。除了审计风险是审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审计质量的形成还受到审计风险以外的多方面的制约,如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报告的使用、审计结果的公开等等,因此必须以科学、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审计质量。不同审计种类的审计质量控制原理是一样的。具体的控制制度也几乎可以通用,但是审计风险的认定及其实际控制程度却是因人而异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