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差异性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差异性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74-02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说:“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1]而国家共同信仰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来实现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既存在一般共性,也存在特殊差异性。本文试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认同是个体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接受和遵从。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性别、年级、专业及干群身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总体认同程度来看,特别是基于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强于接受性有关,与男生相比,她们更加善于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接受既定结论。二是从认同深度来看,男生往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更为深层,但也更容易产生偏颇。相比于女生,男生思维往往具有更强的发散性,同时也更具批判性。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的反差,他们更易于产生质疑,并常伴随着强烈的外在表现。女生在此方面往往表现得较为平和,但认同深度往往不及男生。三是从认同内容来看,男生对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发展等问题,如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反腐倡廉、社会改革等议题总体上更为关注和敏感,而女生对于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四是从不同方式的认同影响来看,总体来看,男生由于更擅长逻辑思维,对于透彻的理论逻辑和理性分析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而女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对感性方式的教育影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年级差异。一是从理论认知程度来看,一、二年级理论认知程度偏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三、四年级。这应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安排在这一阶段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二是从理论接受态度来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大一学生最为认真,随年级提高大体呈反向趋势。大一新生刚走出高中校园,原有的应试备考学习习惯仍然有所延续。课堂上能够比较认真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堂抬头率、参与度都相对较好。而大二、大三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更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如形势政策课的出勤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从认同程度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加深的趋向。大一学生的书本理论认同掌握较好,但由于社会经验还比较少,所接受理论还未经历与现实的对接,因而往往浮于表面。而随着年级上升,大学生社会认知程度逐步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会相应加深,当然往往也会伴随认同反复现象。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专业差异
通过对政治、历史、中文、思想政治、外语、物理、数学、交通运输、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存在明显的专业类别差异。总体来看,文科诸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大学生。其中,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最高。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于接触效应,即文科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多接触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同时,文科大学生往往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涉及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分析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会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加深入。而相比之下,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然,这也与文科大学生中女生比例相对较高存在着一定关系。
(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干群”差异
通过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明显的干群差异,学生干部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包括:一是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校园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诸方面表现往往更为突出,正因如此,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干部而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学生干部具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他们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迎接新生、演讲比赛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三是学生干部基于自身优越感而更具有正能量。学生干部属于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对国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比较倾向于积极和乐观,更加易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
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增强教育针对性。
第一,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式。要深入挖掘性别差异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发挥认同优势,弥补认同不足。一般来说,和男生相比,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更容易和他人形成情感连接,有更强烈的共情体验和同情心,因此,对于女生及女生占比高的班级可更多地采用感性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国际国内形势等宏观理论教育时,应注意加入感性情节因素,使得女生更易于融入其中进而认同相关理论。针对男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较强的特点,对于男生以及男生为主的班级,要注意授课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宏阔视野。针对男生的认同外显特点,应关注男生的认同反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认同冲突与认同危机,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照顾到男女生的认同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情理交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同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表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2]。大学生要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认同,理性认知是基础,但不能停留于理性认知。能否形成情感共鸣、进行思想转化、实现心理调适,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沉淀固化都非常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何教育途径和手段都无法一次性地完成全部任务。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阶段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阶段。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强化主流意识的理性认知,适时地推动其情感共鸣,为思想转化奠定重要基础。在大学高年级即三、四年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跟进,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此基础上,以专题讲座、辅导谈心、学术讨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各种形式来进一步增进其理性认知,激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其思想转化和心理调适,不断释疑解惑,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沉淀固化,从而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度和稳定性。
第三,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途径,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因素,增加其呈现频次,会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也就是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多接触对增进认同具有提升作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其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当然,教育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教育效果就愈大,一旦他明白了你专门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便会整个封闭起来。”[3]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简单重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环节,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实践中加以夯实。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高也说明了这一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并将之做到实处,通过校内社团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并通过参考观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走出校门,初涉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悟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理论与实践反差的心理冲突,此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跟踪指导,及时进行思想疏导,使学生思想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3.
篇2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差异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04-02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医疗仪器等设备也得到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血常规检验是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检验项目,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1]。血常规检验方法由过去人工采集末梢血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测血常规,发展到如今血球分析仪代替显微镜检测验,尤其近来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自动血球仪利用静脉血在临床检验中已经得到普及。大量文献报道[2],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受到患者的生理原因、试剂仪器、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末梢血与静脉血血源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一组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1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6.2±5.6)岁.分别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标本,分析静脉组和末梢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及血小板(PLT)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重复性的差异性变化。所采集血液标本比较两个不同采集部位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性,与性别、年龄及疾病种类分组无关联性。
1.2方法所选研究对象静脉血均为住院患者清晨,利用一次性真空血常规(EDTA―K2抗凝)采血管及配套针头采集肘静脉血液1.8ml,颠倒混匀8次后待检;末梢血标本用一次性笔尖式末梢采血针采集左手环指指尖末梢血20μl,加入分析仪配套稀释液0.38ml中待检。
1.2.1试剂与仪器仪器采用Sysmex KX-21三分群血球分析仪及配套溶血素、稀释液、清洗液等配套试剂。试剂均在有效期内,由培训后获得上岗资格,熟悉和掌握仪器操作规程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工作。
1.2.2方法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标本后,进行质控物监测,质控检验结果合格后分别按照Sysmex KX-21三分群血球分析仪中静脉血模式和末梢血模式检测标本,分别记录血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及血小板(PLT)检验结果待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羊水偏少;胎儿;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02-02
羊水偏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易发生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增加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近年来羊水偏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妇羊水偏少对于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和死亡,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先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前4d B超检查为羊水偏少,羊水指数(AFI)为5.1~8.0cm,无其他高危因素的足月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符合羊水偏少的B超诊断标准[1];选择同期住院待产的产前4d B超检查为羊水正常,羊水指数(AFI)为8.1~18.0cm,无其他高危因素的足月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体重指数等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因胎膜早破致羊水偏少或因其他高危因素而行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未在统计之列。
1.2 方法:严密监护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胎心率及羊水性质,对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产程停滞者,行急诊剖宫产,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2 结果
2.1 两组胎儿情况比较分析:表1结果表明:两组胎儿的宫内窘迫及羊水II度污染的发生几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2.2 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比较分析:表2结果表明: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几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新生儿预后情况比较分析: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有3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2例发生重度窒息,1例死亡;对照组有2例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1例发生重度窒息,1例死亡;由此可见,两组新生儿的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较,无明显差异性,P>0.01。
篇4
关键词 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 HPV持续感染 TCT异常率 HPV转阴率 免疫功能 中医症候
中图分类号:R512.99;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5-0021-04
Clinical effect of Qingre Lishi Yishen Jied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persistent HPV infection
CUI Li, XU J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Urumq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jiang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ingre Lishi Yishen Jiedu decoction on persistent HPV inf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from 50 cases of persistent HPV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research group with 25 cases each according to the therapeutic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α-2b gel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Qingre Lishi Yishen Jiedu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abnormal rate of TCT,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HPV and the changes of immune function and TCM sympto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hird, sixth and 9 ninth months after treatment (P
KEY WORDS Qingre Lishi Yishen Jiedu decoction; HPV persistence; abnormal rate of TCT;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of HPV; immune function; TCM symptom
宫颈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来宫颈癌患者逐年增长,并趋于年轻化[1-2]。人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发生,有研究表明,35岁以上女性HPV持续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5%左右。因此,积极检测、干预治疗并阻断HPV持续感染对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针对HPV持续感染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常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但难以根除HPV。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50例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治疗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50例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HPV持续感染的诊断标准[3],且排除宫颈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生殖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年龄23~56岁,平均(38.25±3.37)岁。合并症:慢性宫颈炎6例,宫颈糜烂16例,宫颈上皮瘤变3例。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月经干净3 d开始治疗,睡前清洁外阴后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54]置于阴道后穹隆处,1粒/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共治疗6~9个月经周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治疗,组方为:蒲公英20 g,半枝莲15 g,薏苡仁20 g,白花蛇舌草15 g,怀牛膝10 g,土茯苓15 g,黄柏6 g,蜀羊泉12 g,墓头回12 g,桑寄生10 g,炒续断12 g。带下清稀、纳差者加白果、党参、白术;接触性出血者加小蓟、大黄炭;腰膝酸软、耳鸣者加菟丝子。将诸药温水浸泡30 min后水煎至300 ml左右口服,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随访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TCT异常率、HPV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变化。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判定标准[4]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HPV转阴;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PV检测值显著下降;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总有效=痊愈+有效。
1.1.1 TCT异常率及HPV转阴率
患者宫颈管及外口脱落细胞制涂片,进行巴氏染色镜检,采用TBS系统评价其TCT异常率。并采用HC2对其HPV-DNA进行定量分析。
1.1.2 免疫功能
患者空腹时取肘静脉血,对血清中干扰素-g(IFN-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检测。
1.1.3 中医证候评分[5]
对中医主证带下量的颜色、性质、气味进行半定量评分,0分为正常;1分为量稍多、色黄、质稀;2分为量较多、色黄绿似脓、黏稠;3分为量多、色赤黄或血性、脓性。次证:1分为患者脉滑数、苔黄腻、瘙痒、小腹隐痛、食少纳呆、乏力;无以上症状则计0分,中医证候评分为以上总分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HPV持续感染的3个月、6个月、9个月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TCT异常率及HPV转阴率比较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TCT异常率显著减少,HPV转阴率显著增多,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N-g、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升高及降低程度均@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HPV是一种具有致瘤作用的DNA病毒,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彻底清除HPV或阻断其持续感染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目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HPV感染公认的有效药物,能有效增强NK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对HPV的杀伤或吞噬能力、组织病毒的生长及繁殖,同时还能缓解水肿及渗出,促进病灶愈合,但局部给药难以彻底根除HPV,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7]。中医认为,HPV感染属“带下病”范畴,其病因为外感虫毒、内生湿毒、脾胃虚衰,水谷精微,布散失常、肝肾亏虚,不固,因此应以健脾益气、祛湿解毒、化瘀止带为主要治则[8-9]。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方中蒲公英抗肿瘤作用显著,炒续断、怀牛膝、桑寄生补肾益气,土茯苓、薏苡仁健脾除湿,墓头回、蜀羊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固本、祛湿解毒、补脾益气、祛邪扶正之功效[10]。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HPV持续感染的3个月、6个月、9个月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春兰, 严虹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 8(14): 132-134.
[2] 陆叶青, 杨博尧, 刘菲. 人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临床诊断与环形电切除术治疗[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 222-224.
[3] 王丰. 重组人干扰素治疗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3): 329-331.
[4] 王宁, 任青玲. 中医药防治宫颈病变治疗前后HPV感染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药, 2016, 35(2): 180-183.
[5] 张卫霞. 清热解毒汤治疗宫颈HPV感染热毒蕴结证的临床观察[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6] 齐学敏. 益气化湿解毒汤联合辛复宁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 HPV感染的临床观察[D]. 长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
[7] 孔赛, 韩凤娟, 张志刚. 中药抗宫颈癌HPV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3): 319-322.
[8] 吴赵易. 补中益气汤合四妙丸加减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观察[D]. 南京: 南京中t药大学, 2015.
篇5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机械通气;VAP
【中图分类号】R46.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32-02
引言
呼吸机机械通气是一种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抢救的有效而又重要的措施,目前在NICU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显地增加了新生儿的存活率[1]。然而,在实际的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不当或是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导致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严重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VAP指在气管插管使用时间>48h之后所发生的一种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为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目前随着机械通气应用的逐渐普及,VAP已经成为新生儿NICU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应该得到普遍地关注。对在2007.06-2010.06入住我院NICU的经过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的18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在2007.06-2010.06入住我院NICU的经过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的18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95例,女性患者为93例;早产儿(胎龄小于30周)的患者为87例,足月儿(胎龄超过37周)的患者为101例。患病情况如下表1所示。
1.2方法
1.2.1机械通气方法:
本组188例新生儿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在对患儿进行通气期间,根据原发病以及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使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均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应无菌操作,且在20-30秒内完成。机械通气的时间范围为2-14d,平均天数为(4.8±1.2)d。本组所有患儿全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标本并送检普通细菌培养。
1.2.2统计学方法:
对在治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用EXCEL软件以及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主要统计并分析188例患儿之中患有VAP的病例数,患儿的胎龄、通气时长以及出生体质量进行分析。对于统计学差异性p值用X2检验值来加以表征。
2结果
出生体质量<1.5kg的患儿较出生体质量≥1.5kg以上的患儿发病率要明显增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1),出生体质量为1.5-2.5kg患儿的发病率较2.5kg以上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于胎龄而言,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发生VAP的比率要明显地高于足月儿(一般为超过37周)(p<0.01);对于通气时间而言,通气为3d以内的患儿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3-7d以及7d以上患儿的发病率(p<0.01)。
3 结论
VAP为一种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上述结果表明: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VAP比例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则越容易发生VAP[2]。因此,对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儿应重点加强防治。本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最长达14 d,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发生率增加,故对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加强呼吸道及呼吸机的管理,应适时更换呼吸机管路,但过于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亦增加感染机会,有文献报道,2 d更换和7 d更换呼吸机管路,在细菌种类和菌落总数上并没有明显区别,我院一般72小时更换呼吸机管路。对所有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则应加强护理,目前公认的有效预防措施有:经常变换,防止误吸,一般采用45°的半卧位[3],同时注意吸痰时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此外,保持患儿口腔清洁亦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林真珠,王惠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9A):4-6.
[2]陈胜莲,谭育华,叶晴,等.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8B):45-47.
[3]孔翠花,齐育英,侯振平,等.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医药,2007,47(5):38
篇6
关键词:统计学;辩证统一;统计规律;思想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互相抵消,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从个别单位,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通过大量观察,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探求总体的同一性,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以使研究更全面,更完善。
3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着手于样本,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分解剖析,认识局域(类、层、组)甚至个体,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计量,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或归纳演绎,用样本来推断总体,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以实现以统定计,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感性)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理性)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即从定性开始,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经过定量过程,搜集,整理,进而对其分析研究,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质,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从初始的定性入手,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所谓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有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将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在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和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之目的。可见,分析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为客观基础的。在统计研究中诸如分组分析、因素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把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变为对整体的认识,揭示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性,就必须进行综合。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办法。与分析方法相比,综合方法认识过程的方向完全相反。它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整体,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概括和上升。从事物各部分及其属性、关系的真实联系和本来面目,复现事物的整体,综合为多样性的统一体。在统计中,诸如人口统计的将分组、结构、比例分析化为对整个人口状况分析;商品销售总额分析时分解为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分析其因素影响;社会总产值的变化,分解成各个部门行业的影响,进而综合研究其全貌等等。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统领分析。没有具体的分析,就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各部分、各侧面和各种属性与诸因素,从而也就无法综合;同时,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它在综合统领下,以综合为目的,达到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总体和本质和规律性,使认识升华。因此,没有分析的综合,其结论就只能是空洞的、无根据的,是一个混沌的、外在的、直观的整体。“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分析的结果,也就是综合的出发点。统计认识的发展总是沿着“分析——综合——新的分析——新的综合……”轨迹不断前进的,促使统计认识活动不断深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6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给出新认识;但新认识是不确定的,可能是错的;特殊材料的组合不同,给出的认识也不同甚至矛盾;基于不完善甚至劣质信息作出决策。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前提(公理)到命题,不提供超越前提的新知识;容许选择多个前提,但前提可能是错的;大前提里的不同小前提(公理系统里的不同子集合)会给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以观察为基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主要属于归纳推理问题;但若已知各种事件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则可以转化为演绎推理问题。
统计认识是通过个别研究认识一般的,所以统计思维必然是一种归纳(即必须通过归纳才能实现)。统计不仅要根据所构建的原始信息通过统计推理获得一般的“知识”,而且还必须进行假设检验、机理检验等,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论证。所以说,统计思维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归纳方法论强调了方法和外来信息的重要性,而演绎方法论则强调了问题和先存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统计思维中的回归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所以说,统计思维将归纳和演绎高度而有效地结合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认识效果。也只有通过归纳、演绎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可靠的科学真理。
7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按照统计认识要运用材料来看,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具有具体性,它是依据一定的数据和事实,使人们得到启发,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理解,并对对象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统计认识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首先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数据整理手段(如分组、直方图、茎叶图、频率图等)和统计研究人员积累的统计认识经验,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获取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统计数据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典型剖析或抽样验证。所以说,在统计认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所做结论需要具体化。同时,对统计理论方法研究时具有抽象性,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数理研究,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舍弃具体向客体的规客规律性逼近。因此,统计学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8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统计认识过程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实证性研究活动,同时也是探索性研究活动。它自始至终都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材料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
按照统计认识属于实证性研究来说,它具有经验思维
的特点。经验思维就是运用实践经验、感性认识和感性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外部状况、表面联系和现象,通过经验思维能够对丰富的大量材料初步加工,把握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验思维。它依据的是客体的个体的实际状况或者是客体过去的、现在的状态,是事实的归纳、概括、整理。从推断性统计来看,它在描述性统计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依据严密的逻辑规则和推理过程进行假设检验、数理推断、悖论分析,对描述信息、经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使经验认识升华,这又是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它抽象掉具体个体数量上的差异,得出有关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掉所依据的经验材料的特殊,得出有关“类”的一般的认识。
实际上,描述性统计是推断性统计的重要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推断是另一种描述;有时候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统计认识是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兼具有两种思维的成分,两种思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
总之,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和统计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学起着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统计学是哲学一般认识方法的具体化。所以,对统计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归纳,有利于推进统计理论研究,廓清人们对统计的认识,有助于更合理、广泛的运用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2]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5).
篇7
关键词:低钾血症;内分泌代谢;临床诊断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1],其发病原因是由于不同因素影响人体对于钾的吸收和代谢,致使血清钾的浓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80例低血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7~78岁,平均(41.2±8.2)岁;所有患者血钾2.0~3.6mmol/L,其中轻度低血钾(>3.0mmol/L)41例,中度低血钾(2.5~3.0mmol/L)27例,重度低血钾(
1.2方法 80例患者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就诊时间等情况。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如血压、血钾、尿PH值、免疫球蛋白等。同时对患者进行肾上腺CT、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低血钾症的发病原因 造成低血钾症的病因很多,其中甲亢和蛋白丢失性胃肠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低血钾症的临床表现 8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尤其是下肢无力;21例患者发病原因较为明显,主要是过度的劳累、剧烈的运动等[2];1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发热的症状,其余15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3 讨论
钾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电解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通常情况下,出现低钾血症都是由于不同原因影响了钾的吸收、代谢,使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过低,当血清钾浓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甲亢26例(占32.5%),原醛症9例(占11.25%),周期性麻痹13例(占16.25%),蛋白丢失性胃肠病21例(占26.25%),肾小管酸中毒7例(占8.75%),其他4例(占5%)。蛋白丢失性胃肠和甲亢所占比例最多,差异性显著(P
综上所述,低血钾症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往往患有内分泌疾病,因此,临床治疗低血钾症决不能单纯的给予补钾治疗,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找出病因,对症施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丽霞,王漫丽.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补钾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3):53-55.
[2]杨静,李从圣,徐俊.重度低钾血症100例病因及心电图分析[J].解剖与临床,2011,16(3):241-243.
[3]Sieprath U, Lampen M, Firschke C. 45-year-old women with muscle weakness and hypopotassemia[J].Internist,2011,52(11):441-444.
篇8
【关键词】眼科术后;俯卧位;眼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6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67-02
在进行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注入硅油或者是C3F8,为了让手术效果更加突出以及避免手术过后视网膜出现再脱离的情况,在手术过后均需要对患者采取持续俯卧位。但是此类患者出现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萎缩、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缩小等状况[1]。为了对此类情况有更全面的分析以及据此制定护理措施,对我院2011年――2013年进行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眼科收治进行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术后连续俯卧位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共28眼,女性患者22例共22眼。患者病情主要如下:11例患者为复杂眼外伤、3例患者为化脓性眼内炎、2例患者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22例患者为复杂孔原性视网膜脱离,12例患者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2分组方法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对非手术眼进行相关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如下:屈光状态、前房深度、眼压、角膜直径、眼轴直径、瞳孔是否存在阻滞以及前房角等。本次排除标准如下:手术之前患者眼压超过21mmHg;确诊有青光眼。各项指标正常的设为正常组,共有患者23例,有异常的设为观察组,共有患者2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7天眼压存在有统计学差异性(P
3讨论
3.1非手术眼术后眼压升高临床分析
3.1.1非手术眼术后眼压升高在临床上面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之后患者术眼眼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这是重点观察的对象。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出现此类情况的概率约在(18.0-36.9)%。当前对于非手术眼术后眼压变化依然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资料,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了患者非手术眼出现高眼压的时候眼压在(24.1-38.2)mmHg之间,通常情况下是出现在术后的(2-5)天,患者均没有任何自觉症状[2]。本次患者在术后均接受20%甘露醇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以降低患者眼压。临床上很多医生还有患者在术后均将注意力放在术眼上面,对于非手术眼的观察不够,所以需要在早期进行眼压测量。
3.1.2非手术眼术后高眼压发生危险因素在解剖学上面,对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前房浅、眼轴段、瞳孔出现阻滞、窄房角、角膜直径不大以及严重近视等。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具有1种或者多种导致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因素,出现术后非手术眼眼压升高患者有4例(14.8%),对照组患者无发生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状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2护理对策
3.2.1术前对非手术眼青光眼危险因素检查青光眼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疾病,相对的临床症状一般到晚期阶段才有所变现,所以对于患者的评估不应该再依赖于以往常规方法。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所存在的潜伏症状有所发现。对可能引发青光眼发病因素进行了解记录,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3.2.2术后对非手术眼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本身具有时间长、创伤大等特点,一般会导致患者术眼眼压有所提升,加上患者需要持续俯卧位休息,经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感,诸如:头痛、眼睑肿胀、胸闷心慌、腰酸背疼以及四肢麻木等,在临床上面患者出现眼睑肿胀的情况最为明显,但是对于非术眼出现的轻微不适却没有投入太大的关注。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经多次询问,确定非手术眼没有表现出眼压升高的相关症状与体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竞技表现 影响研究 乒乓球 高水平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46-03
该研究认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时心理状态和竞技能力的好坏[1],如“克拉克现象[2]、黑马现象”等。对运动员在参赛时竞技能力储备释放的不稳定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发现赛时过程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心理状态适应性与竞技环境的变化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其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认识水平、社会交往、竞赛环境等3种能力是运动员在竞技能力储备阶段可以得到训练强度刺激的[1],相比之下在心理状态适应性上存在着训练强度与竞赛强度的差异性。赛时行为空间理论认为在训练与比赛的时空转换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会受到训练和比赛时外界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赛时心理状态影响其竞技能力储备释放效益。据此,该研究在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基础上,以竞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作为切入点,试图探究影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适应性、竞技能力、技术动作的核心要素,以求为教练员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调控赛时行为空间中的心理状态和竞技状态提供有益的理论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被试来源于2013年8~9月在辽宁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上20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发放问卷20份,回收18份,有效回收率90%。
1.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和有关乒乓球理论专著和问卷调查,对2013年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上2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1.3 数理统计法
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运用AMOS7.0结构模型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空间的信、效度检验
根据乒乓球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与制胜规律,该研究将《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空间量表》进行筛选与分析,最后形成由12个题项组成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空间量表》。因此,量表之前,有必要对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与结构进行分析和验证。
2.1 信度分析
该研究进行信度检验主要采用克隆巴赫系数作为标准,通过分析得到《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空间量表》信度为0.902(见表1),说明量表达到统计要求。
2.2 效度分析
该研究进行效度检验时,主要采用两种标准:一是因素相关分析;二是验证性因素分析。2013年9月在辽宁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乒乓球赛上请10名相关专家使用5级量表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全面审核问卷的设计、内容、结构等效度指标,检验结果证明该问卷具有效度。
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相关因素分析后,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资料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通过Amos7.0统计软件,采用ML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验证性分析。X2/df的理论期望值为1, X2/df 越接近1,说明协方差矩的相似程度越大,模型拟合度越高。P=0.036>0.01,X2/df=0.388,达到统计学上的标准,但在模型拟合度评估方面, Amos7.0虽然是以卡方统计量(X2 )来进行检验的,一般以卡方值P>0.05作为判断,意即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见图1)。但是卡方统计量容易受到样本量大小的影响,因此除了参照卡方统计量外还需同时参考其他拟合度指标,所以该研究还采用了NNFI、NFI、CFI、IFI、RMSEA等拟合指标来评价模型,NNFI、NFI、CFI、FI通常在0~1之间,通常采用>0.09,越靠近1表示模型适合度越好,而RMSEA最好在0.08以下,越接近于0表示模型拟合度越好[5],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总体特征比较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值来看,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得分顺序为:心理状态、竞赛环境、精神状态,说明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心理的影响最大,竞赛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后的训练要加强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
3.2 不同性别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差异性分析
从表4可得,不同性别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赛时在统计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5
3.3 不同年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各维度得分差异分析
从表5 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8
4 讨论
4.1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结构分析
该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差异性结构进行理论和数理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从而确立了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差异性结构维度,精神状态、竞赛环境、心理状态三个维度构成,同时根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结构模型探索研究,构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的三个结构不是片面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认知结构的整个体系中。从统计学检验系数来看,每个维度对运动员赛时竞技空间有直接影响,精神状态和竞赛环境的作用相对较小,可见竞技表现在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认知结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竞技表现对运动员比赛起着积极作用。
4.2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认知水平差异性分析
不同性别和不同运动等级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对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对竞技表现空间结构认知水平上呈一定的正相关,结合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的调查及实践分析来看,年龄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赛时竞技表现空间结构维度上与年龄小的乒乓球运动员相比平均水平要高一些。
4.3 不同性别、等级、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赛时竞技表现空间行为分析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赛时行为及各子结构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经济表现总体结构及得分均值上来看,高水平乒乓球\动员得分的顺序为:精神状态、比赛环境确认度,可以得知,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影响最大的是其心理方面,对竞赛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加大运动员心理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应对赛时心理压力。
5 结论
运动员认识水平、社会交往、竞赛环境等3种能力是运动员在竞技能力储备阶段可以得到训练强度刺激的,相比之下在心理状态适应性上存在着训练强度与竞赛强度的差异性。赛时行为空间理论认为在训练与比赛的时空转换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会受到训练和比赛时外界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体能主导类项群重大比赛中的“克拉克”现象[D].北京体育大学,1990.
[2] 程功民.竞技能力、竞技能力结构及其项群划分――传统训练学理论的不足与完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115.
[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辞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冠脉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猝死的常见高危因素之一,而糖尿病并发AMI较非糖尿病AMI病死率升高达59%左右[1],是冠心病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和非糖尿病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糖尿病合并AMI患者临床病变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2014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糖尿病并AMI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60.1±7.65)岁;非糖尿病AMI组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57.1±6.95)岁。两组间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AMI的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修订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为准。糖尿病诊断以1999年WH0新诊断标准为参考标准;AMI并发糖尿病的诊断即同时符合AMI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由于AMI导致的应激性血糖增高。
1.3观察参数 常规检测两组患者血糖(BG)、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死、死亡率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采用μ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分析,以P
2 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中BG、TC、TG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中相应观察参数,HDL-C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余参数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糖尿病AMI时,因血糖升高导致一系列特异性病理改变,如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产生微血管动脉瘤,微血管闭塞及侧支循环未能及时建立可加重心肌坏死和心功能恶化。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多为弥漫性分布,且梗死面积较广泛,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3]。
据Cazazk等研究报道,血糖升高致使心肌耗氧增多,细胞膜极化状态障碍,脂质代谢紊乱,过多的脂质附着于血管壁并加速粥样硬化程度。同时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增多出现心脏毒性,导致心率失常。本组研究中,糖尿病组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率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AMI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糖升高持续时间及程度与AMI范围成正相关,而与预后成负相关。测定AMI患者病程早期血糖水平及血果糖胺对于诊断糖尿病十分重要。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较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程度严重,并发症多,快速降低血糖,保护缺血心肌,减少心梗范围,保护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给予充分重视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霍勇,颜红兵,乌长生,等.美国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M].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6:261.
- 上一篇: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性
- 下一篇:公共关系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