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cu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产生多种需求,了解其需求并予以满足,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icu 家属 心理需求
家属需求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家属对有关患者健康方面情况及自身身心支持需要的总体需求。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病情危重,其家属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相关资料
1.1 ICU患者及ICU病房的特殊性:ICU患者多表现为各类危重症或多系统功能衰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使病情恶化。所以,为了降低ICU感染发生率,现行的ICU管理制度对家属的探视时间和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1.2 ICU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互相影响:ICU是家属产生严重应激的地方,一位家庭成员突发危重疾病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危机状态。家属的焦虑和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另一方面家属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等可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
2.1 ICU 患者家属的需求:在患者入住ICU期间,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减轻焦虑,随后才是获取信息,获得支持和个人舒适的需求。凡是同患者生死攸关以及与病情保证相关的需求都是重要的,如患者是否有生存的希望,医务人员是否关心患者等。凡是家属不重要的需求多与家属自身相关,如能够在与护士的交流中表达一些负面情绪,能够关心家属的健康等。
2.2 影响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的因素:年龄:50岁以下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和获取信息的需求更强烈。受教育水平:与家属教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的需求是了解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心里和精神状态,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属在对病情保证方面的需求比其他较低文化程度的家属更强烈。收入:收入越高的家属认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越重要,而收入低的家属则认为帮助解决患者住院费更重要。
3.1 建立良好的沟通 重症患者受到意外打击,家属强烈希望得到医生护士的精心救治,希望在与医生护士的交流中得到尽量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在交流中解疑释惑,倾诉感受,减轻焦虑,增进与护士的感情。护士希望通过和家属的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3.2 积极抢救治疗 抢救治疗患者是护士和家属共同的目标。患者入住ICU的目的是抢救生命,去除病痛。在此期间,护士的举止,动作,面部表情,语言声音无不传递着是否急患者所急的信息,家属由此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得到最佳的救治,医生护士是否值得放心托付。医护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大的生命支持,竭尽全力救治患者。
3.3 护士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ICU实行封闭式管理,护士少,工作任务重,这无疑给护士与家属的沟通造成空间和时间的障碍,为此,我们改革探视内容。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让家属有一定的时间给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这段时间中,护士可以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护理技能讲解示范。这样可以使家属既能满足探视需求,也能感觉到护士对患者的真诚呵护,全力付出,感受到护士对患者的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倾心关怀,从而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3.4 合理收费 患者到ICU后,家属精神上要承受亲人生死未卜的压力,还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压力。ICU要对患者进行科学治疗,精心护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减少医疗费用。护士应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随时对家属介绍医疗收费情况,满足家属对收费信息的需求,增加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4 小结
篇2
关键词:ICU置管;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
ICU室是医院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均会留置各类导管,护理难度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非常高,若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在ICU置管患者的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我院对收治的ICU置管患者应用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将详情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置管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7~75岁,平均(43.5±2.5)岁;14例意识清醒,26例昏迷、智力障碍、躁动;13例气管插管或切开置管,35例留置胃管,37例静脉留针置管,22例留置尿管。参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76岁,平均(43.8±2.2)岁;13例意识清醒,27例昏迷、智力障碍、躁动;14例气管插管或切开置管,34例留置胃管,36例静脉留针置管,21例留置尿管。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值得比较。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比如置管前进行置管宣教、固定并标识管道、防止管道扭曲或折弯等。在参照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护士、主管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下设有医疗小组长、管道护理小组长、消毒隔离小组长等。制定每位小组长的标准,并将职责明确到各个人身上,每周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发生或潜在的不良事件及其原因,找出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整改措施。
1.2.2风险评估 护士长应根据相关标准对置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认知及视觉异常、躁动或使用特殊药物,即可作为高危对象。对于这类患者,应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管道滑脱的风险,对患者进行床旁交接后,注意采取体化的防范对策。
1.2.3管道护理 护士长应每日评估患者的各种管道妥善固定与否、标识清晰与否、是否有管道脱出或者误拔,通畅与否,有无置管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并严格交接班,认真做好相关记录,然后体现在护理记录单上,并把它挂在患者床尾。
1.2.4心理干预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置管情况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尽可能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置管前,先耐心向患者讲解置管的原因、作用及置管时应如何配合;置管时,积极和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置管后,进行各种管道管理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保护管道的方法及脱落后应如何采取应急措施。
1.2.5改进管道固定方法 管道滑脱风险的发生与管道固定牢固与否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对以往管道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妥善固定导管,如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固定方法。该方法固定牢固,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还可有效预防损伤。
1.2.6加强保护性约束措施 对于意识不清晰或者出现躁动的患者,应将其约束改为新型约束套。该约束套由棉纱、棉布、棉垫制作而成,具有透气、柔软与吸汗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患者手指可随意伸展与握拳,还可预防过度屈曲,不易脱落,可有效防止拔管。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各种管道的护理合格率与滑落率进行比较,包括气管插管、鼻饲胃管、留置尿管及静脉留置针管。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的管道护理合格率对比 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Р
2.2两组的管道滑脱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滑脱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Р
3 讨论
ICU病房是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而置管是该类患者的一大特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ICU置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因此,加强对ICU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对潜在或存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称为护理风险管理[3]。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护理风险管理,参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从表1中可看出,实验组的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及静脉留置针管等管道护理合格率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参照组。这表明,通过对ICU置管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如风险评估、管道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管道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导管固定操作,导管固定良好,合格率较高。从表2则得知,实验组的各种管道滑脱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管道保护与固定意识,导管妥善固定,且平时注意预防管道脱落,大大降低了管道滑脱事件的发生率。这与相关文献[4-5]阐述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较高。
总而言之,ICU置管患者发生护理事件的可能性较大,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在ICU置管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管道保护意识,管道护理合格率高,大大降低了管道滑脱的发生率,对预防各种管道脱落而引发的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旨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君君,贾灵芝,徐德臻,等.ICU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J].全科护理,2014,12(19):1799-1800.
[2]石慧.重症监护病房内感染的合理控制与护理管理[J].黑龙江医药,2015,28(06):1372-1374.
[3]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等.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5):81-83.
篇3
ICU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了医院中危险病人的抢救中心,ICU在监护水平上有着什么样的成绩,在设备上是不是先进这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医院的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标志,在我国ICU的起步比较晚,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是很普遍,但是已经得到了重视,估计会发展得很快,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作为重症医学监护,它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以及医院的管理体制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的形式,ICU将危重的病人集中起来,从人力和物力以及技术上着手,给予最佳的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还设有中心监护站,可对监护的病床进行直接的观察,每个病床所占的面积较宽,床位之间采用窗帘或者玻璃相隔开,ICU的设备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麻醉机、多功能呼吸治疗机、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等。在香港和澳门的医院,ICU又被称作深切治疗部[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和2012年1月神经内科ICU病室的126个病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在这两组中,对照组有34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岁。其中有16例是中脑血管疾病,有9例是中枢神经系统上的疾病,4例是癫痫病症,3例是脱髓鞘疾病。在观察组中,有37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年龄在3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岁,其中有15例是属于中脑血管疾病,有10例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5例是癫痫症状,2例是属于脱髓鞘疾病。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病程等这些基本情况的比较上,没发现明显的差别,有其可比性(P>0.05)[2]。
1.2 方法:在方法上,通过给对照组的病患加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而对于观察组的病患,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细的方法、措施,如下所述:
第一,神经内科ICU的病室管理方面要得到加强,室内的环境要做到充足的维护,对于此,要有相应的关于环境洁净的制度和规范。室内的通风以及干燥的条件方面要保持好,消毒的工作也要有合理的规程,这包括室内的地面、空气、物品等方面,同时使用净化器进行不间断的净化工作,监测质量上要达标[3]。
第二,严格执行消毒以及隔离方面的制度,基础护理要得到继续加强。
第三,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以培训,更有效地使导致感染的因素得到控制和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合理[4]。
第四,对病患的原发病和一些基础性的疾病要加以积极的治疗,对病情的观察要加强,要重视病患并加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对预发症要积极地加以预防。
另外,预备一个风险警示本。护理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医院在管理以及专业的发展上的一条很重要的措施方法,这给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和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由于护理专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以及不可预见性,还有医学技术上的局限等,导致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了有效地阻断风险的发生,确保护理的安全,要给护理人员备好硬皮笔记本一个,在其封面上贴上“风险警示”的标识,在碰到存有风险的相关问题时,及时做好记录,科室的人员都可参与记录,而后放置在护理人员的办公桌上以供护士方便查看和记录,在工作会上对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讲评,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制定防范的措施[5]。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数据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的分析,以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认真分析得知,观察组病患中的医院感染有5例,医院感染率是7.94%,在对照组的病患中,医院的感染病患有16例,医院感染率是25.40%。将两组相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组有着明显性的差别,具有可比性(P
在126例病患中,有21例是院内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有9例,6例是泌尿系统感染,4例是胃肠道感染,还有2例是其他方面的感染。详情见表2:
3.讨论
3.1 医院感染的特点
医院感染是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据文献报道[3],脑血管病的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02%。这是因为神经内科患者以老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卧床患者为主,这类患者其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进食困难、排尿困难;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引起丘脑下部受损,导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尿路系统、黏膜皮肤的血管功能紊乱,因而继发院内感染机会较多。本调查结果显示:本院神经内科3年平均医院感染率为7.67%,医院感染例次率为9.04%,高于同期全院平均感染率的2.72%及例次感染率的3.2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①患者年龄大发生医院感染率高: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伴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部功能受损,使气体交换障碍,大量肺泡炎性渗出而出现肺部感染,加上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医院感染[6]。因此,老年人是医院感染的重点保护对象;②住院时间长比住院时间短,发生医院感染率高,患者长期昏迷卧床,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肺功能受损,使易感性增加[4];③侵袭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气管插管直接破坏了会厌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无效,使得感染机会增多。留置导尿管损伤尿路黏膜,留置胃管为胃内细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都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7];④有无基础疾病:医院感染率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P
3.3 护理对策
首先是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增强预防医院感染意识,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及护理对策,使医院感染得到明显下降和控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严守各种操作规程,把预防院内感染贯穿到护理操作全过程。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管理,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对意识障碍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确卧位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措
施,接|每一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进行手的清洁、消毒。进行侵入性操作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定期对吸氧、吸痰等装置消毒;对留置尿管者用每天用含有效碘1000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会清洁。加强病房监控及管理,保持室内窄气新鲜,病房内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60min,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8]。应定期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等。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二重感染。
3.4 对于ICU的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为主,而且基础的疾病主要以损伤性的疾病居多,一般ICU的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卧床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大多数的患者都处于昏迷的状态,基本上丧失了咳嗽的能力,并且气道的分泌物很难排除,因此,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医务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做好防护主要从4个方面着手:(1)加强病室的环境监测;(2)严格的遵守无菌的原则;(3)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4)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3]。
根据调查显示,造成患者出现医院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真菌的感染,而且真菌的分布一般比较广泛,而且其生长繁殖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ICU病室,一般很容易滋生这种病菌,因此,加强ICU病室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是有效的确保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需要对ICU病室进行定时的通风,同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的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4]。
经过本次研究,在对照组有16例医院感染,感染率25.40%;观察组有5例医院感染,感染率7.94%,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参考文献
[1]王玉娟,米跃华.护理干预与ICU感染控制[J].中国水电医学,2010,2(5):55-56.
[2]林立文,刘真秀,任平.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 全科护理,2009,10(3):43-45.
[3]蒋志萍.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J].家庭护士,2009,5(6):56-59.
[4]孔祥梅.ICU院内感染初步原因探讨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7(3):60.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在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ABP)期间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管道脱出、出血、感染、肢体肿胀等。护理对策:管道连接合理,保持密闭;维持有效冲洗;妥善固定,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注意无菌操作;拔管后正确按压;合理安置穿刺侧肢体,给予被动活动。
【关键词】: ICU,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并发症,护理措施
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用药复杂。有创血压监测是ICU患者的重要监测手段,是衡量循环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1]。有创血压监测是将套管置于动脉血管内,连接延长管、传感器和监测仪,传感器将导管内液体压转换为电信号输入监测仪,监测仪接受传感器输入的电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和波形,显示于屏幕上[2]。它能迅速、直接敏感地反映血液的压力变化,是持续动态过程,能协助医护人员持续地观察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及时发现动脉血压的瞬间变化,连续、准确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数据,从而反映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功能、血容量、血管阻力等心血管功能情况,是目前公认的测量血压的金标准。能及时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人为影响因素少,准确、直观,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迅速地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测得的血压较袖带式测量法准确、可靠、连续,尤其是在患者血压较低.用听诊器听不清楚血压数值时,仍可反映出血压的水平。同时,动脉测压导管还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避免了对患者反复穿刺所致的损害和痛苦。节省了人力资源,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1.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1.1导管脱出
与患者局部固定不牢或患者躁动约束不当导致患者自行将导管拔出或脱出,患者穿刺部位潮湿、渗液时护士未及时更换贴膜导致贴膜脱落留置针随既脱出。
1.2导管堵塞
与未采用持续有效的肝素稀释液冲洗管道,导管末端贴于血管壁、受压、扭曲,压力袋漏气或未用压力袋导致血液回流,置管时间过长在留置针腔内逐渐形成血块,患者年龄大、血液凝固性高等因素有关。
1.3局部出血
常因穿刺损伤局部血管,术中肝素液抗凝、术后肝素液冲洗测压管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失败或拔管后未有效压迫止血引起。
1.4局部感染
与无菌操作不严,置管时间长,局部渗出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通过不清洁的三通或压力感受器进入人体等因素有关。早期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感染,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1.5肢体缺血肿胀
与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置管时导致血管壁损伤,导管粗硬,局部制动,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因素有关。
2.护理
2.1导管脱出
1.动脉穿刺置管后妥善固定,采用3M公司的透明敷贴,粘性和透气性较好,每班记录穿刺深度并交班。2.将动脉置管处暴露在外,经常巡视患者,观察贴膜有无松脱,发现局部有出汗或渗出时及时更换敷料,渗出多时可在穿刺点上压一小棉球吸收渗液,以延长更换间隔时间,必要时用布胶C形加固。3. 将动脉置管留有足够患者活动的长度,烦躁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如病情不允许使用镇静药物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后妥善约束,约束带应避开动脉置管位置,以防患者躁动时影响导管的安全,并定时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4.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应避免大幅度活动,并将穿刺肢体适当固定,以免导管脱出。5.对于全麻未清醒烦躁不安的患者设专人守护,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6.导管一旦脱出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15分钟,观察有无渗血。管道脱落后容易发生大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不能忽略。
2.2导管堵塞
1.妥善固定套管针、压力传感器套管及测压肢体,防止脱出,连接管要有一定的硬度,以防打折、受压。长度要适宜,既要保证患者能翻身,又不可因过长而影响取值的准确性。各管道连接紧密,无漏气,更不能产生气泡。2.每2h用0.1%肝素钠冲洗管道1次,有回血时及时冲洗,并调整零点。防止血液凝固,保持管道通畅,经常检查加压袋内的压力(加压袋充气至300 mmHg),防止回血引起堵塞,同时冲洗时要严格控制冲洗入量,避免入量过多引起出血。3.密切观察测压肢体的循环情况,如果发生堵塞后禁止推注任何液体,先回抽确认堵塞后拔除导管,如果病情需要则选择其他部位重新置管。4.正确采集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时,当导管内有血凝块,应立即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在缓慢推注生理盐水冲管,不可用暴力冲管,必要时拔出导管,减少血栓现象发生。
2.3局部出血
1.在进行穿刺时,选择合适部位,力争一针见血,尽量减轻对动脉的损伤,防止反复穿刺。2.穿刺失败及拔出穿刺针时,按压部位应有效按压10-15 min以上[3],局部制动并加压包扎30 min,如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应延长按压及加压包扎时间;加压包扎期间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和肢体远端的循环情况,如出现肢端紫钳、皮温降低提示包扎过紧,适当放松包扎。3.局部用纱布和宽胶布加压覆盖,加压包扎中心要在血管进针点。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4.术后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伸直,短期内患者如有活动注意局部观察,以防出血。5.如果出现血肿可用50%硫酸镁湿敷。
2.4局部感染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需装置均为一次性使用物品,置管过程加强无菌技术管理。2.保持穿刺处皮肤干燥、清洁、无渗血,每日更换3M透明敷贴1次,有渗血时随时消毒更换。3.三通管和换能器均置于无菌治疗巾内,无菌治疗巾8 h更换1次;肝素稀释液每天更换。4.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前后用碘伏消毒,并将管道内血液冲洗干净。5.加强监测,每日监测体温6次,查血象1次。如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应及时寻找感染源。必要时,取创面物培养或做血培养以协助诊断,并合理应用抗生素。6.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7d,一旦发生感染迹象,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立即拔出导管,行抗感染治疗。7.病情好转后及时拔除导管,尽量缩短置管时间,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
2.5肢体缺血肿胀
1.术前要行Allen’s试验,结果阳性者应避免桡动脉穿刺置管。2.尽量减少动脉损伤,穿刺时要求技术娴熟,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一般成人为14~20G导管,小儿为22~24G导管。4.保持三通良好性能,以确保肝素盐水的滴人;保持管道通畅,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冲洗。5.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抽出,不可注入,以防发生动脉栓塞。6.严密观察穿刺侧远端手指及掌部皮肤颜色、温度、甲床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局部肿胀,皮肤颜色苍白、温度降低等缺血现象应立即拔出套管,并报告医生处理。7.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适当予以抬高,并指导患者活动手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8.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应及早拔出,一般不超过7d。
3.小结
常规的袖带式测压结果不十分可靠,尤其在休克或升压药导致血管收缩时,袖带测压的结果可能明显低于实际血压,而有创血压监测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压状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如提高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保持管道通畅,保证动脉测压管连接紧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血肿及渗血,保证肢体远端血运良好等。总之,对危重病人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能更好的进行临床监护和治疗,而正规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测压的准确性和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姚芳.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06-107
篇5
【关键词】 icu护士; 工作压力; 应对措施
【摘要】 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icu护士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等原因,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了解icu护士的压力来源,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对维持icu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icu护士; 工作压力; 应对措施
工作压力是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与个体承担能力不平衡引起的身心压力状态,它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感[1]。压力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以导致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质量[2]。据国外学者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3]。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约为1088/10万[4]。我国学者也纷纷报道,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发生率较高[5]。李小妹[6]等研究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可见护士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令人瞩目。
1icu护士压力源常用评估工具
(1)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是由李小妹和刘彦君[6]参照国外最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与anersen的护理压力表和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与riding的护理压力表),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设计并请教泰国、美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而成。该量表由5个分量表共35个条目组成,分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和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等5个方面。(2)英国学者baily 1980年对1800名icu护士进行开放式调查后制定了icu护士压力源量表。国内该量表由曾淑贤和李小妹[7]翻译,并邀请了5位心理学及护理学专家重新评定后修改制定,由7个分量表共44条项目组成,分别包括:病房管理、人际关系、患者护理、知识和技能、工作和环境、生活事件及晋升和奖励等7个方面。(3)护士工作问卷(mbi)是maslach在对耗竭综合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专门用于测量职业耗竭程度的[8]问卷,由彭美慈翻译,包括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等3个方面。这些量表信度较高,且经过多次使用,能较好地测量出临床护士的压力源。(4)鉴于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者在进行压力源研究时常涉及心理状况的评估。常用的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的评定工具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t)、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等,也有采用自制的相关量表和问卷。
2icu护士主要压力源
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是他们从事的护理活动及与其生存状况相关的事件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及相应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当icu护士觉得外界对自己的需求超过自身能力或难以满足时,压力就会产生。由此可见,构成其工作压力的要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产生压力的外界环境和事件,二是个体对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即icu护士与职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2.1特殊的工作环境icu与其他科室人员和外界社会接触较少,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时常要经受面对濒死患者的不良刺激,并且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另外,icu环境中的噪声污染,如各种医疗仪器运转的声音、报警声,病人的声等等,均可引起护士紧张、焦虑和烦躁。
2.2高强度的工作要求icu的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对icu护士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要求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操作能力,以便能够迅速、高效地参与病人抢救治疗工作。如此看来,一方面长时间的体力消耗和精神紧张,使得他们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对自身业务素质能力的不满足和高期望也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2.3icu护士工作量大如今的护理模式,使护士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目前,我国的icu护士还处于严重缺编的状态,床护比例倒置[9],导致护士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加上频繁的倒班、夜班等对护士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大多数医院辅助支持系统不健全,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范畴更加剧了护理人员资源不足[10,11]。
2.4知识缺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icu各种精密医疗仪器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进取心,此外,icu收治的多为跨专科患者,也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广博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此,icu护士往往存在对自身的不满足及过高的期望,由此逐步产生忧虑心理,加重心理压力[9]。
2.5护士的个人价值与现实冲突根据所阅文献表明,icu护士工作繁琐辛苦、责任重、风险大,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些人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从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心理反应[12]。另外,随着护士学历的普遍提高,工作量及性质并未随之改变,晋升、继续深造的机会少,护士自我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也造成压力。
2.6复杂的人际关系 由于监护室的特殊性质,不允许家属陪护,甚至连探视都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些可导致患者家属强烈的心理反应,常常引发护患冲突[2]。rout[13]研究认为icu护士在工作环境、患者需要和面对冲突方面比其他医护人员压力要高。其次,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医生的不满意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减低了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14,15]。
3应对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类的需要归纳为两大类(即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及五个层次,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当所有的需要被满足后,个体就达到最佳状态[16]。工作压力主要由于个体对外部环境或事件或者自身的不满足而形成,因此,如果能够充分运用马斯洛理论,满足其基本需要,使对icu护士工作负面影响较大的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或在一定程度上变压力为动力,不仅对他们的身心有益,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护理质量。
3.1满足基本需要
3.1.1生理需要如休息、睡眠(1)加强icu工作人员的噪声管理意识,从icu的建筑、布局、日常管理等方面重视减轻噪声污染对医护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2)改善护士休息室、就餐室环境,完善各种休息生活设施,保证护士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休息。实行弹性排班制,建立休班需求本,护士提前1周登记,护士长根据护士需求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合理安排班次[17]。尤其是下夜班或长时间工作后对休息和食物的需求可能更迫切,如果此时管理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有充分的关切之心和举动,对护士的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
3.1.2安全需要安全含有生理上的安全感与心理上的安全感两层意思。前者指个体需要减轻或消除生理和生活的威胁,如避免学习、工作失败的威胁。后者指避免发生恐惧、焦虑及忧虑等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稳定的职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等[16]。
3.1.2.1改善icu工作环境 合理布局抢救室,制定周密的抢救程序,定点、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抢救药品及仪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缓解护士的紧张情绪。
3.1.2.2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专业素质 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18]。icu护士在监护室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加强业务训练,熟悉最新现代技术,使自己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发变故能够应付自如,做到临危不乱,胸有成竹,进而承担救护危重患者的重要职责,减缓由于自己能力和知识的缺乏所引起的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感。icu护士个人知识的积累是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2]。
3.1.2.3加强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icu护士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护患冲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的矛盾。这时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可以缓解一时的压力,若要希望长久地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工作,需要自己去积极的适应环境,改造自己。
boyle[19]认为,icu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医护、护士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增加同事之间的交流,使彼此之间获得尊重,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3.1.3爱与归属的需要护士长及时掌握本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身体、家庭状况,采取灵活的排班方式,使护士感到领导的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工作的热爱[9]。护士的压力感受与家人的支持也密切相关,所以,应充分发挥家庭系统的支持作用,当护士面临困境,感到紧张、恐惧、忧伤、愤怒时,应主动向家人朋友求助和倾诉,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家庭成员之间也应多沟通,并可定期组织“家庭联谊会”等活动,增强家庭成员的应对能力和支持力度[20]。
3.1.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拥有自尊,使自己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其二是被他人尊重,得到他人的认同与重视[16]。
“认知因素是应激过程的关键性中间变量”,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首先须从积极认知应对做起。换句话说,护士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积极地评价,切实认识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职业无贵贱”, 视自己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对护士工作持有世俗偏见的人是少数的,护士要维护并增强自身的职业自尊感,用真诚地交流消除他人对护士职业的误解。
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同和理解[21]。同时,管理者的支持尊重也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22,23]。建立激励、关怀性的管理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领导的管理方式对降低员工职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高要求、低关怀的领导方式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离职率和抱怨程度也会很高;而高关怀、高要求的领导方式则具有双重激励作用,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又可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减少职业压力的产生[24]。
3.2发展需要 护士希望提高地位,实现自我价值,是符合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使人感到最大的快乐,曾等[25]调查显示,护士将继续教育排在自我需求的首位。护士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仅对病人的护理有益,也有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长此以往对提高护士地位、树立良好形象等都是有益的,建议管理者加强icu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不定期安排护士出外学习、培训,支持和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更有信心地承担其工作内容,实现患者康复需要与护士自身心理需要的同步满足[20]。
3.3其他措施
3.3.1提高自我身心素质,放松心情在工作压力较大的icu,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应对的强度。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腰背肌、颈部肌的锻炼,可防止职业疾病的发生;即使是工作中也要做到劳逸结合,缓解长时间看监护仪屏幕造成的视力疲劳;注意饮食的调配,保证全面营养。
马斯洛的研究发现,世界上真正完善的人是不存在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着人格的某些弱点,都有完善人格、挖掘潜能的任务。个体有可能通过不断努力,克服人格弱点,达到理性、情感和人类本能协调成一个整体的人格境界[26]。拥有此人格境界的人很少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他们在心理上是自主的,所以对心理压力有免疫力。同时,他们可以将疾病、挫折、冲突等体验化弊为利,转化成积极的体验。因此,icu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完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除耐心、细心外,还要有信心,信赖自己的肌体和心理能力。
培养轻松、有益于健康的业余爱好;采用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听音乐、游泳、郊游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注意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幽默感和多样化的生活情趣,提高心理耐受力,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9]。
3.3.2专业指导调适护士心理开设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课程,建立有效的疏通机制。管理者要帮助icu护士进行心理沟通、语言沟通和技巧训练,诱导护理人员通过移情作用体验患者和家属的情感、心理及对护理人员的期待,以增进理解,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冲突,减少应激源。科室或医院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大家的参与的积极性,适当放松,便于以良好的心情投入工作。
3.3.3公平合理地提高福利待遇 亚当斯公平理论[27]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化比较和历史比较,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这一比率相比较;若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从而影响工作情绪,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因此,医院管理者应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轻其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icu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决定了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特点,了解压力及其为护理人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后,就要从正面积极引导、调整,根据各医院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观察应对效果,不断发展完善应对策略,使icu护士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建立最佳的心身状态,更好地生活和工作。目前,我国对护士压力的研究只侧重于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激过程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更多地研究如何系统的管理护士压力,设想在医院领导地支持下,护理部直接参与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如本文结合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归纳的应对策略,将会促使这些压力对策中支持措施被更有效地施行。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2李晓琳,拜兰.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49.
3侯继玲,李小英.护士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7):301.
4j ason l a.am j nurs.1988,98(5):16b.
5逄冰洁,张曼玲,江志君.护理工作应激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35.
6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7曾淑贤,李小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相关性的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5-7.
8杨欣颖,孙玉梅.急诊护士耗竭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07,7(1):35-37.
9曹岚,唐春炫,蒋冬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b):33-34.
10郭燕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中国护理管理,2003,3(1):44-45.
11余晓芳,高瑞华.护士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67.
12张丹.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4,4(7):12-14.
13rout u. job stress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in primary care in england. psychol rep,1999,85(3):981.
14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15vahey d c, aiken l h,sloane d m, et al. nurse burnou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med care,2004,42(2 suppl):1157-1166.
16吴瑛,韩丽沙.护理学导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0-32.
17冯凤,孙蓓.护士长管理干预对降低icu护士工作压力的效果评价.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915-916.
18温贤秀,涂小平.支持系统的构建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四川医学,2003,24(10):1096.
19boyle d k, kochinda c. enhancing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of nurse and physician leadership in two intensive care units.j nurs adm,2004,34(2):60-70.
20朱忠琴,王君俏.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8a):44.
21hoban v.how to manage stress.nurse times,2004,100(2):64-65.
22邓若云,袁宏.托管制形势下医院护理人员压力源分析与应对.现代护理,2007,13(6):532.
23董丽芳,刘春文,赵世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相关性分析.护理研究,2006,20(26):2371-2372.
24陆昌勤.工作倦怠感研究及展望.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3).
25曾,李秀云,项 莉.597名护士对各种激励因素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35-637.
篇6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住院谵妄病人;预后;护理结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70-02
ICU综合症简称ICU谵妄,该症状发生主要原因在于ICU患者精神所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患者中枢神经由于精神打击可能出现急障碍疾病。在临床上,ICU谵妄通常表现为记忆缺失、注意力损害以及逻辑思维混乱等。ICU谵妄患者由于沟通问题,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后期康复治疗,因此,一直以来ICU谵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终可能导致ICU谵妄患者死亡。所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成为了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住院谵妄患者5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由所有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5至76岁,平均(54.2±3.9)岁,包含注意力障碍患者9例,逻辑思维患者8例,嗜睡昏迷患者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7至78岁,平均(53.8±8.2)岁;包含注意力障碍患者11例,逻辑思维患者7例,嗜睡昏迷患者7例。所有患者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出现注意力障碍且难集中;②患者病程波动且出现急性起病;③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④患者逻辑思维混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但凡符合①②标准且具有③④任意一种临床表现,即为ICU谵妄。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社会、文化背景调查评估,为所有患者详细介绍ICU环境与护理制度;鼓励患者进行户外运动;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引导并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实行为期2dICU谵妄专业护理培训;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行定向训练,提升患者时间感和方向感;对嗜睡患者实行光照强度控制,为限制患者睡眠时间可于每日早上7点增强室内光照强度;中午进行读报或聊天活动,限制患者午睡时间;夜间则降低环境噪音至最低,调节患者生物钟;弹性控制患者家属探望时间。
1.4指标观察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AOACHEI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分值。范围为0-7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经治疗后,患者注意力障碍症状消失且逻辑推理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治愈;ICU谵妄临床表现有明显好转为有效;ICU谵妄临床表现无明显好,部分症状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13.0中输入,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4.0%,组间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转入ICU时AOACHEI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转出当日APACHEI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ICU谵妄临床发病率为10%-51%,这一数据在中老年患者病房中则为80%以上[1]。临床上主要将谵妄分为安静型、混合型与亢进型三种[2]。ICU谵妄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障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几率等。ICU谵妄产生因素较多,其主要诱因包括酗酒、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睡眠剥夺、既往精神病史、高龄和睡眠剥夺等[3]。谵妄症临床危害虽大,但通过有效护理能够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4.0%,组间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ICU谵妄病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逻辑思维能力,降低患者认知,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琴,成磊.ICU谵妄病人的评估与处置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5):2693-2696.
篇7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 要: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所在科室科ICU收治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29例ICU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给予观察组30例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患者(P <0.05)。结论 针对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ICU患者 呼吸功能 护理满意度 肺功能 有效性
Application Value of Refined Nursing in Respiratory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ICU Patients
WANG Hua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uhan Hanyang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refined nursing in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CU. Methods 59 patients with ICU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9 patients with ICU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asic care, and 30 patients with ICU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ine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s respiratory frequency, respiratory function improvement rat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nursing satisfactio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and 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 Carrying out intensive care for ICU patient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breathing disorder,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error events,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word:
refined nursing; ICU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pulmonary function; effectiveness;
ICU属于医院收治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患者最为集中的场所,ICU患者由于自身疾病较为严重[1]、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接受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受损的现象出现,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2-3]。现阶段ICU患者中多数存在呼吸方面的问题,基础的护理措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针对ICU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4]。为了分析精细化护理在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我科ICU针对收治的59例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与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ICU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2例,年龄21~76岁,平均为(45.52±3.62)岁,其中多发伤患者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6例,重症肺炎患者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例,其他疾病患者10例;观察组30例ICU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例,年龄20~77岁,平均为(45.50±3.65)岁,其中多发伤患者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8例,重症肺炎患者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29例ICU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主要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给予患者病情变化的护理、对症护理、定期的翻身护理操作、用药护理等基础性的ICU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30例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1)精细化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计划等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计划,注意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及时检查及管理好患者的导管,避免导管异常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求ICU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应的ICU精细化护理培训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基础,最大程度上提高ICU的护理质量。(2)精细化无菌护理:强化护理人员在实施ICU护理过程中的无菌理念,要求其在为ICU患者实施吸痰、注射、导尿等处理过程中严格无菌、及手卫生等,减少感染现象的出现。(3)精细化心理疏导:ICU清醒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状态中,无法及时的见到自己的亲人,加上ICU病房内各项医疗设备等陌生环境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与安慰,向患者转达家属向其说的话,制定ICU病房的限制式探视制度,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及情感需求,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促使患者能全身心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4)精细化呼吸功能的锻炼:针对ICU清醒患者应及早的实施呼吸功能方面的护理及锻炼,由于大多数ICU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出现干燥现象,使得痰液难以咳出,形成呼吸道阻塞现象,不利于患者正常的呼吸。因此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湿化剂加温处理的方式保证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达到湿化患者痰液及呼吸道黏膜的效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多数术后患者由于疼痛会出现不敢呼吸的状态,不利于患者预后。护理人眼可以指导患者仰卧在床上,放松自己的腹肌,缓慢的用鼻子深呼吸。其次是缩唇呼吸,采用坐卧利用鼻子吸气,利用缩唇的嘴巴呼气,让气流缓慢的排出口腔,提高气道内压强,增加气泡的通气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不适用χ2检验,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所示。
2.2 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患者(P<0.05),数据见表2所示。
3 讨论
精细化护理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重视护理水平的提高[5],对护理文化、服务理念及护理质量等各个环节进行关联、相互促进、仅仅相扣,整体协调一致构成相应的护理模式,不断的规范及科学护理服务措施[6]。临床报道显示[7],针对ICU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重点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方面进行护理,龚翠苗认为应对ICU患者开展相应的细节化护理。
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指在通过创建护理文化以转变传统护理观念为先导[8],通过精细化护理的管理对ICU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改进、针对以往护理过程中的不足环节进行相应的改善,深化专科护理内涵[9-10]。本次观察过程中针对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主要通过开展精细化导管护理、精细化无菌护理、精细化心理疏导及精细化呼吸功能的锻炼等多元化的护理措施优化患者的呼吸功能[11],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减少由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呼吸导致的呼吸障碍及感染现象,提高ICU护理的整体质量与水平[12-13]。通过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上增进护患沟通,减少护理过程中差错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ICU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及早日康复[14]。本研究显示,实施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相对于实施基础性护理的对照组ICU患者来说明显更优,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CU患者;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ICU患者;且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ICU住院时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患者,说明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这一结果与周月红等[15]在针对ICU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中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
表1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例(%)]
表2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对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邹凤.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245-246.
[2]文英花.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中的应用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5,35(3):96-97.
[3]胡立莎.护理精细化管理在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5(20):111-112.
[4]符蓉.研究护理精细化管理在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17(1):45-46.
[5]刘玉英,江珊娜.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11(9):85-87.
[6]薛倩茹.精细化优质护理对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8):133-135.
[7]龚翠苗.对ICU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0(23):128-130.
[8]张杉杉.华生人性关怀理论的细节护理干预在急诊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6(11):11-13.
[9]曾丽清,陈遂华,莫川川,等.细节思维护理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内科,2018,13(6):114-115.
[10]徐月红.护理精细化管理在ICU的感染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6,6(5):242-243.
[11]欧红梅,张琳,喻斌.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30(14):55-56.
[12]黎艳,唐芳华,钟小红,等.运用Maslow需要理论探讨ICU意识清醒患者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2(2):99-102.
[13]陈金妹,杨学琼.人性化护理服务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30-31.
篇8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38-01
ICU 综合征是指在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5 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 ICU 综合征新概念为:在 ICU 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 2~3d 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d 依然存在的,称为 ICU 综合征[1]。就目前国内文献来看,ICU 收治的病人中 20%~50%发生本征。
集束干预策略(Bundle of Care)是近年来危重症领域出现的新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旨在统一和规范干预措施,提高抢救效率,集束干预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呼吸机的护理干预中均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2]。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其每一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改善患者结局[3]。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综合征,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 年10月本院ICU 收治的80例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9~96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哮喘并伴有肺部感染现象、复合外伤、脑血管意外、有机磷中毒等病症。纳入标准:①病人至少带有1根管道(如静脉留置针、尿管、胃管、引流管等);②入住ICU时间≥24h。③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或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或意识障碍者;②入组后ICU住院时间超过2周;③研究中患者放弃治疗或死亡。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ICU 综合征的诊断
采用 ICU 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作为 ICU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评估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②注意缺损;③思维紊乱;④意识清晰度的改变。当①②③或①②④或①②③④为阳性时,即可诊断该患者为 ICU 综合征。该量表是Ely等[4]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分类手册第四版修订而来,是专门为评估 ICU 患者是否存在谵妄而设计的评估工具,国内有学者[5]对其进行汉化,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9%~100%,93%~100%,测量者间信度为 0.79~0.96,测量时间平均为2 min[6]。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ICU护理常规。各班次护理人员按重症监护原则按时观察病情,及时应对患者出现的各种ICU综合征症状。按需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满足患者合理的基本生理需求。
集束化组 根据集束化护理原则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关系、文化程度、饮食起居习惯等与病人密切相关的因素,自病人入科时间起进入动态评估状态,评估贯穿于整个病情发展和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分析产生ICU综合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归纳制订出集束化护理方案。
1.3.1预防:(1)做好入室前的访视工作,耐心地向患者介绍ICU 环境、陪护制度,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准备。(2)建立术前访视制度,对转入ICU前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入 ICU 的目的及处置,以利于减少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3)急诊入 ICU 的患者,因病情较重,甚至面临死亡,需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减轻心理负担。
1.3.2 护理措施
⑴ 改善环境:①根据病人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线,尽可能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眼睛。每日早晚播放轻音乐,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化,减少或预防 ICU综合征的出现。②安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放松,所以工作人员的走路、谈话、操作均要轻盈,尽量减少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等的报警。③抢救病人时,床与床间应用屏风或布帘相隔,以避免影响其他患者的情绪。
⑵ 尊重病人:在进行基础护理及各种检查治疗性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患者身体部位,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顾及患者的自尊。
⑶ 保障病人的睡眠:①各项操作集中进行,夜间治疗护理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影响病人休息。②ICU 的环境,容易使患者昼夜睡眠时间颠倒,应鼓励患者白天少睡。③必要时应用镇痛镇静药物。
⑷ 加强沟通,关爱患者 ①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求,从而消除病人的恐惧、孤独和寂寞感。②条件允许时鼓励患者与家属会面,以便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及安慰。
⑸ 提供专业化护理照顾:责任制护士对本组病人实行24小时负责制,为病人实施连续性、系统性、计划性护理服务。了解 ICU 综合征及其前驱症状,以利于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
⑹ 尽量避免约束病人:在允许范围内鼓励病人活动。病人配合时告知病人各种管道的意义,若不配合再给予约束或者遵医嘱给予镇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7.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以 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集束化组患者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17.5%,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见表1。
3 讨论
ICU 的出现为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助提供了规范及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由于ICU特殊的治疗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创伤。传统的护理方法只重视满足患者基本的生理需要,忽视了对患者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护士应加强学习, 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 在工作中还应扩大知识面,掌握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沟通技巧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了解发生 ICU 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和诱发因素,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中,明显降低了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因危重患者多,护士素质参差不齐,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执行情况难以监管,如何保证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因此,要加强护士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认真、自觉、连续地执行集束化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魏树均,魏树森.ICU 综合征[J].北京医学,2005,17(4):226.
[2] 刘鹏,何炜,陈宏林.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文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35-1237.
[3] Resar R,Pronovost P,Haraden C,etal.Using a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243-248.
[4] Ely EW,Siegel MD,Inouye SK. Deliriu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 under-recognized syndrome of organ dys-function [J].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22(2):115-126.
篇9
谵妄是一种意识和注意的障碍,伴有认知功能的改变或感知障碍,以急性起病和病情反复波动为特征[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澹妄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 如果ICU 患者发生澹妄, 则有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资料显示, 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对ICU 澹妄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对2014-7到2015-12 接受治疗的澹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 效果理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老年病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ICU停留≥24h;③预计存活时间≥24h;5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物质滥用史者;②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病人;③入住ICU时存在谵妄;④存在严重的视、听障碍而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有效交流。共纳入208例ICU老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ICU 常规监测护理,严密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按医嘱规范执行各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同时做好各项特护记录等。干预组病人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的制订 成立谵妄护理干预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就谵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考核不达标者予以重新培训。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ICU 老年病人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确定病程中出现昏迷、不规则镇静、气管插
管和(或)切开、体温、睡眠质量、合并重症感染、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制定转出ICU标准,由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达到转出ICU的标准。谵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期间,每日进行谵妄病例交班和谵妄重症病例学习,以提高小组成员对该方案的了解及时间能力。
1.2.2 护理内容 ①沟通与定向。具体内容为向病人告知其自己的名字、责任护士的名字、当前时间、当前所处地点、当前的康复阶段和今日的治疗、护理或锻炼以及上述配合的意义及具体如何完成。②避免感知剥夺。病人入住ICU 后,协助病人尽快熟悉ICU 环境,让病人真实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无助感觉。③失眠护理。实施疼痛管理规范,以减少疼痛对睡眠造成的影响。夜间及午休时,在治疗的许可下使用夜光灯,避免长时间光线刺激;每晚23:00巡视ICU,对于部分未能入睡的病人,询问其未能入睡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必要时采用药物促进睡眠,以维持生物节律,减少ICU病人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④活动受限护理。指导病人每日进行适当活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气管插管期间执行每日定期唤醒和呼吸训练计划,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尽早拔除留置导管。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密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定期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等胸部体疗,以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持续氧饱和度监测,定期行血气分析,以及时发现低氧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以纠正低氧;维持血球压积高于30%,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电解质紊乱。⑥家属支持护理。定期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病人当前的治疗、护理及康复阶段知晓;每天安排家属探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ICU期间谵妄发生情况、ICU住院时间,以及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分别于两组病人入住ICU 和入住ICU第5天后采用APACHEⅡ评估病人预后。谵妄阳性诊断标准:意识模糊,同时伴明显精神运动兴奋,表现为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等,存在丰富的视幻觉和错觉[2]。
2.讨论
谵妄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可逆的急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注意力、精神运动行为和情感改变,具有急性发作和病情反复波动的特征,大多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研究表明,谵妄是ICU老年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时间每持续多1d,总住院时间可能延长20%,病死率就可能增加10%,且24%的ICU 谵妄病人可遗留长期认知障碍,进而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家庭照顾负担。因此,ICU老年病人的护理和谵妄发生预防已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在临床工作中规范护理管理,采取措施预防谵妄的发生及对其的治疗、护理均极其重要。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人,提示实施谵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谵妄病人谵妄持续时间,对于ICU老年病人谵妄的好转及治愈具有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ICU 谵妄由于发病隐匿,应加强对ICU 医护人员关于谵妄认知、评估与处理的教育,以提高ICU 谵妄检出率,定时检测、早期干预,有效改善ICU 谵妄的预后。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通过分析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继而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最终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ICU多为危重或大手术后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自理能力差,属于高风险科室。因此,在ICU科实施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科内业务培训滞后,护士缺少常规化、系统化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低;急救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仪器保养维修不善;抢救药物不熟悉;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仔细;各种管道处置不合理;新药的不断出现;危重患者转运存在风险;抢救物资设施管理不善,神志不清时意外坠床;特殊的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抢救、躁动给予约束带固定或是被动形成的压疮;院内感染;护患沟通不当等不安全因素使护理风险加大。
1.2 信任危机的风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社会舆论与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也有医疗卫生行业中发生的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部分人的心理,使他们在看病、治疗中对医护人员持有怀疑态度,不信任护理人员,个别人甚至故意制造纠纷,想索取巨额赔偿金。
1.3 医患沟通不当的风险
患者的病情特殊性(患者由于意识不清或人工气道的建立),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医护沟通的难度;护理人员不注意交谈方式泄漏患者病情及隐私,给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带来负面影响。
2 ICU护理工作风险管理与对策
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各级人员学习风险管理制度、责任心教育、法律法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学习。
2.1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管理者要有预警计划,在人力安排和医护协同服务等方面协调管理。发生缺陷及时查找原因,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每月护理部各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内自查的问题,组织科内护理人员一起讨论和调查分析,确认存在问题,做到全员参与,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集体制定防范措施。
2.2 注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环节管理
如转运前必须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并及时汇报、记录;需通知所到科室及时接待;转运中的机械、物品必须备齐备足;电梯等后勤
保障应准备到位;防范转运途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如管道扭曲、移位等。这些细小的环节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发医患纠纷,使护士成为责任人。
2.3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等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快速制定简易操作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检查下级护士对科内制定的制度措施落实执行情况。同时利用晨间大交班的时间,了解各危重患者的病情,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
2.4 讲究科学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ICU病房是危重患者抢救与治疗监护的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患者家属难免会担心患者是否会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在患者入住ICU时,应详细向清醒患者、家属介绍病房的环境特点及管理制度。重视家属探视机会,利用此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由于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有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必须使用药物镇静或者约束带约束。家属会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往往会提出异议,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
3 效果评价
我科自对ICU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以来,取得病员和护士互利的效果。各级护士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责任心加强了,病情观察到位了,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下降了;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有创操作时均能事先告知家属或患者该操作的危险性,并记录在病历上;在岗的护理人员对ICU仪器操作和检测熟练;交接班制度落实到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4 讨论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应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明确ICU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注重强化护士工作的流程,落实护理安全工作,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