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准化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标准化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

利用预算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称为全面预算管理。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组织能力,加强财务监控,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预算这一方法。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已有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而在事业单位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推广。

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标办)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下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下设项目部、咨询部、发行部、财务部、编制组、办公室及直属企业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培训中心、北京首建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审图咨询中心等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北京地区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图集的组织编制工作;组织标准设计经验和情报交流;开展房屋建筑类施工图审查;对北京市注册建筑师、结构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及开展建筑节能等有关科研工作。北京标办成立近30年来,组织编制了数十种北京市地方标准、图集,同时参与组织编制了相当多的华北地区建筑、设备、电气图集,为北京市的建筑设计标准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北京标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一、北京标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北京标办成立于1972年,初期阶段主要依赖于国家每年1~2万元的专项拨款来运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北京标办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988年以来,北京标办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图养图,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北京标办形成了拥有多项经营业务和多个部室机构的经营系统。业务规模的扩大,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笔者将就全面预算管理在北京标办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业务市场进一步拓展,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北京标办所承担的业务是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发展与建筑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标办随着北京建筑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业务不断拓展,销售收入逐年攀升,2005年达到销售收入1 300万元的高峰。近两年,由于北京大型公建项目的减少,旧城改造步伐趋缓,北京标办业务量收缩: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2007年销售收入降至500万元。北京标办作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预算目标,不断拓展业务市场。

(二)利润空间缩小,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由于一些固定成本费用的支出,销售收入的减少,必然带来净利润的下降。 应对不断缩小的市场规模和利润空间,必须放弃粗放型管理,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走精细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比如,作为标办核心业务之一的建筑施工图审查,审查单位由原来的8家发展为现在的14家,造成业务份额的大幅缩减。北京标办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水平,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调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参与者。

二、北京标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机统一的管理体系,各个环节必须严密实施配合,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北京标办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市场意识,充分认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北京标办是企业化管理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由于其业务在市场中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以及长期以来吃“皇粮”的惯性思维,市场意识较为缺乏。因此,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应在标办系统中转变观念,明确北京标办的市场主体地位,树立市场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切实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有效调配资源、实现经营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构建预算组织系统,明确预算流程体系

预算组织是预算运行的基础环境,预算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预算组织基础上。北京标办的预算管理组织系统应设置为:

1. 预算决策层――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的组织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应以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为主,吸纳各相关业务如人事,财务科、办公室、项目部、主要创收单位主管人员组成。

2. 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由具有预算管理职能的办公室、财务科、人事劳资部门等组成,由主管会计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管理事务,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

3. 预算的执行组织――各业务部门及法人单位。各业务部门及法人单位作为预算的具体实施实体,设业务单位预算员负责本部门或单位的预算编审和监督。

预算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方法。预算流程体系除了应明确各方职责,更应该关注各方的互动,在互动中逐步形成共识。具体流程如图1:

(三)设置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明确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能否实现,首先取决于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

标办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北京标办整体目标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内外部环境、标办战略目标及竞争实力,不可为了预算而预算,使预算指标偏离业务实际而存在。

2.北京标办预算指标体系应该确保整体目标利益的一致,是可以计量的,并且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完整而全面的。在预算指标分解的过程中,下级预算指标体系必须保证涵盖了所有影响上级预算指标的因素。

3.各业务系统预算指标应紧密联系各系统实际,区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客观地加以确定。北京标办各业务系统市场环境、利润空间都有所不同,在编制预算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区别对待。

(1)建筑设计标准的编制,即每年根据建筑设计新技术、新建材、新产品的需要,配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制定颁布新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措施。这部分业务往往收不抵支,除了国家拨款100万元左右,年均不足部分约为200万元左右,均由标办自主业务盈余来补足。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这部分业务应该类同成本中心进行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严格核定各项支出,降本增效。

(2)华北地区建筑设计通用图集的编制出版发行以

及施工图审查等业务,业务市场较为稳定,有一定的盈余。在编制预算目标时,应重点突出利润导向,引导业务系统从收入拓展和成本控制两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利润率。

(3)建筑节能检测、继续教育培训及开展等新兴业务方面,应突出收入的增长,引导业务系统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在适当阶段,采用弹性预算,以弥补固定预算的不足,适应不同业务量的情况。其基本运作方式是在可预见的业务量范围内,根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不同习性,按照一定业务量间隔,分别确定其预算额并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中。业务量的间隔通常以5%~5%为宜,因为间隔太大将失去弹性预算的优点,间隔太小则会增加不必要的预算编制工作量。

(四)注重全面预算内容体系的系统性

预算内容体系至少应该覆盖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这两部分互相支撑依赖的完整而紧密的系统。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各项预算的相互连接关系如图2。

(五)采用零基预算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

零基预算指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均以零为出发点,从根本上研究、分析和判断每项预算支出是否具有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北京标办所涉及各项业务成本支出相对较低,费用支出相对较高,因此对费用采用零基预算将具有重要意义。

(六)强化执行,严格考核

强化预算执行力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硬化预算执行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一经下达,必须执行。针对特殊需要调整的项目,必须经申请、审议、批准三个主要环节。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罚制度,预算考核要围绕年度预算目标进行,主要考核项目、任务进展情况;预算收入的组织实施情况;预算支出况;预算编制的准确率;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并依此进行奖罚兑现。

三、北京标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北京标办来说是一场革命;全面预算的推进将促使北京标办向成熟的市场主体进一步迈进。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北京标办经营决策进一步趋向科学化,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好配置,综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经营目标进一步明确细化,员工对个人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各业务系统的经济活动进一步协调一致,形成了系统共同努力实现标办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目标的良好氛围;管理控制工作进一步强化,执行力进一步加强;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 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立[M].信会计出版社,2003:1-44.

篇2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

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设计在整个钢结构建筑项目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结构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耗时短,但是,在整个建筑过程中,设计的时间站到80%上,工作量非常大,由此可见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前期设计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使用寿命。由于钢结构建筑前期是在工厂中进行焊接、组装,然后将组建由各个工厂运至工地进行拼接,这就对各个组建的精确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精确度的不足很有可能会影响钢结构建筑的后期施工,甚至使施工工作发生停滞。设计的缺陷需要在最终拼接时进行弥补,这就会使组件上产生较多切割、钻孔的痕迹,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钢结构建筑物的标准化施工设计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下对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的内容和优势进行叙述和探讨。

1 标准化施工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1.1 标准化施工设计的内容

以目前最为常用的钢结构系统为例,施工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零件图、安装图、材料清单。对于各个主要部分可以再进行细分,其中零件图包括定制件图和标准件图。安装图包括定制安装图和标准安装图。

标准件图和标准安装图是基于标准化程序确定的标准化零件与操作方式,在前人总结的标准化规范的前提下,运用相关技术指导和标准化指导原则,选用具有明确标号的钢材及螺栓,根据标准化要求和施工规范,安装在预先确定好的部位。这些标准件和标准安装位置的选择和确立是由前人通过严密的力学计算和在施工中的经验总结而来的,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在施工设计中使用这种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参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和工程质量。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是根据施工建筑的具体形式以及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而确定出来的,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往往在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工程,在设计时对于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作为模板来使用,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的确立有很强的地域性,对于不同的工程,应当因地制宜的设计最能符合工程要求的结构,且设计要以标准件图和标准安装图为主体,不能因为定制部分的设计而使标准化部分受到影响,更不能使用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来取代标准件图和标准安装图,这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的确立过程往往是由某个施工设计团队独立完成的,其人力、财力、技术水平有限,难以对设计的结果进行大规模的验算测试,更不可能以实物进行试验,这就使得这种设计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往往会出现一些瑕疵和漏洞,但是标准件图和标准安装图的制定过程出现此类问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由于通过前人大量的运算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得可靠程度有着很大的提高。对此,在定制件图和定制安装图的制定过程中,应当秉承严格设计的要求,对材料的受力情况和选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严格计算和验算,针对不同的项目要求,制定符合施工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图纸。

1.2标准化施工设计的流程

钢结构家住的标准化设计流程对于整个设计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科学的设计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计工作的负担,也降低了设计出现错误的发生率,同时一套流畅的施工设计流程也是工程能够达到较高质量水平的保证,以下对目前最为常用的标准化施工设计流畅进行介绍。

1.2.1 为主、次结构设计组件、零件图

在设计初期,应当首先将整体工程分为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在设计时,优先考虑主要结构的设计,以主要结构为主体,发展和完善次要结构,保证次要结构不对主要结构进行干涉。

对于主结构,目前常采用Tekla Structures(Xsteel)软件进行模型搭建,这款软件是通过创建工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以后自动生成钢结构详图和各种报表,在报表中有各个零件的具体规格参数,并能够估算材料的使用量,为工程预算和工程管理提供依据。在报表中,会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将各个零件图发给加工工厂后,工厂会根据要求进行制造,最后根据报表中的零件编号将零件安装至对应位置,大大减少了出错的可能。在Xsteel软件中,也可以对建筑物进行预先模拟组装,以在设计时期就可以发现建筑的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弥补。

对于次要结构,目前常采用的是预冲孔系统,这在Xsteel软件中也有出现,预冲孔的作用是通过具有对应编号的连接孔,保证主结构和次结构连接的准确性。在以往的设计中,对于主、次结构的链接,常采用耳朵是焊接檩托板的方式,这种方式会增加制造时的工作量,同时可能会发生误差的积累,导致精度水平的下降。目前广泛采用的预冲孔系统,在大大降低工厂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安装精度和安装速度,同时,由于其可以使用螺栓进行连接,在日后建筑使用寿命到期时的拆除工作也提高了便利。

1.2.2 设计安装图

安装图的作用是为日后的安装工作提供参照,并将此提供给客户,为日后的维修管理工作服务。安装图的设计应当以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和客户的具体施工要求为基础,参照主、次结构的组件、零件图,对于建筑主体,应当有详细的节点图,并配备有详细的材料汇总清单,与此同时,配备施工地的组织图,对于吊车、雨棚等的布置,也应当尽可能详细。

2 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的优势

钢结构建筑的标准化施工设计是目前钢结构建筑的主流施工设计方式,其在很多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以下对其详细探讨。

2.1 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在制定出详细的标准化施工设计方案和图纸后,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施工人员的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操作习惯和操作失误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的隐患。通过详细的设计图纸,根据零件的编号,对零件进行安装、拼接,使之对号入座,大大降低了工程建造的难度,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对于大规模工程,需要较多的人力,此时标准化施工设计可以使新进的施工人员在进行简单的技术培训后就可以投入工作。对于同一种建筑的大批量建造,也可以受益于标准化施工设计,使得建筑质量、外形更为统一、美观。

2.2 缩短工期

工期是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工期长意味着所需要付出的人力、管理成本就高。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据权威统计,施工方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达35%以上。工期的缩短意味着工程可以尽快交付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使用价值。

总结:

施工设计是目前建筑行业一直研究与发展的课题,如何能够使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达到最高的水平,使工程能够最大程度的从中受益,依旧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新技术的引进为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施工设计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相关的研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如何能够完善标准化施工设计,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安丽. 钢结构建筑系统的标准化施工设计.《广东建材》,2012年08期.

篇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安全发展理念,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作为建筑企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增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通知明确要求,各单位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达标。大力推行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是工程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企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的客观要求。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充分发挥体系作用,全员推动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内容。为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在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可成立标准化工作推动小组,成员应涵盖安全、技术、质量、财务等多方面管理人员,在实施过程,必须从“四全”(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入手,要从内部管理体制上做文章,建立健全起安全保障机制,使安全工作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保障体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好局面。“从大到一个面,小的一个点都有人管、有人问”,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层层落实责任部门、责任区域,责任人,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人人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人人保的良好的安全保证体系。

二、保障费用投入

资金的保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于2012年重新修订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首先从招标环节保证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使建筑工地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其次母体公司、项目部分别上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书内要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好坏纳入干部升迁、绩效奖励考核等范畴;最后加强建筑工地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教育培训,使其提高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

三、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随着人员的流动,工作面的改变、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较大影响。如何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安全专业管理队伍,安全管理人员要有职,有权,有钱,要敢于负责,大胆管理,不徇私情;二是要充分发挥工会安全监督职能,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舆论监督,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管理进行群众监督,利用职代会实行监督等;三是充分发挥各专业线作用,加强技术监督;四是对违章造成事故的进行处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实行公正的法律监督。五是要切实加强现场监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提高本质安全程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素质培训,提高职工自监自控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现场管理,认真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真正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况和环境不安全因素彻底消除,确保安全生产。

四、以点带面,互相借鉴,加强沟通和学习

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目前各行业相继印发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关标准,还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图例方面,往往还呈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现象,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学习也是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良药,施工单位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应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教育摆在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针对工程的特点、现场经验不足等情况,加强人员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加强日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强化和演练,完善日常的学习、考试制度,充分调动学习人员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强化安全奖惩制度落实,发挥激励及鞭策机制

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管理工作。目前各单位可根据行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完善奖励机制。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对一线工人的劳动成果,尤其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予以重奖,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凭技能高低得到职位提升,凭业绩大小确定收入分配,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对那些不按标准化作业,影响安全生产的员工,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要加上必要的经济处罚,加大对这些员工的考核力度,达到既要教育本人,又要使他人引以为戒的目的。

篇4

摘 要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要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建筑设计单位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之外,重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加强成本控制,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本文从分析建筑设计单位的成本结构出发,分析其成本控制的重点、难点,以期能根据现实情况,从成本控制的战略、流程和方法等多个方面给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建筑设计企业解决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设计单位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空前机遇。一直以来,建筑设计单位为赢得行业竞争优势,都奉行低价策略,希望在“价格战”中胜出。在设计成本日趋飙升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通过低价来获得竞争优势,恰恰是非常危险的,无异于竭泽而渔。建筑设计企业要能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重视成本控制;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融入成本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寻找适合自身成本控制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

一、建筑设计单位的成本结构

我国的建筑设计单位主要以设计院和公司两种形式存在。建筑设计单位大多数为事业单位,行业保护严重,单位竞争实力不强;而公司则多数为法人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者虽然运营和管理的模式存在差异,但是主要成本的产生和构成大抵相同,都是以单位管理成本和项目设计成本为主。成本构成及其内容如表1所示:

二、设计单位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企业经济决策的基础,成本控制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部分建筑设计单位重视设计品质和服务,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环节,忽视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着建筑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设计单位的成本结构来看,控制重点在于获取项目所需成本、项目设计阶段所产生的成本以及业务扩大所需投入。从实践经验来看,设计单位的成本控制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全局性的成本控制计划

由于竞争的激烈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疲于应对环境的变化,在财务上被动管理,很少做事前成本预算和控制,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全局性的成本控制管理计划,以及相关的财务、考核制度,以至于企业不能主动应付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难做到用最小的人力和物资消耗创造出令合作单位满意的产品,而只是顺应建筑项目合作单位的要求,也未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2.项目周期长,变化多,企业成本计划难以贯彻执行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周期长,投入较高的系统工程,一个项目分4-5个阶段工作阶段,至少2-3年才能完成,预算多向项目获取和决算倾斜。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包方往往对建筑工程设计提出许多简单或不合理要求,企业成本计划受环境变动以及合作单位的影响,往往难以贯彻执行。此外,建筑设计单位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设计合作,前期的投入相对较大,企业成本控制成难点。

3.难以实现专业控制和全员参与的统一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控制和全员参与是控制成本的最优方式。但就设计单位现实情况来看,设计单位的高阶管理层以及各项目负责人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不配合甚至抵触财务管理部门对成本控制全员参与的提议。企业管理者及各项目及业务部门在观念上忽视,在行动上抵触成本控制,不愿意接受现代管理制度,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难以实现专业控制和全员参与的统一。

三、建筑设计单位的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而,成本的控制措施须贯穿于设计项目的全流程。针对上述分析的建筑设计单位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结合建筑设计流程的相关特点,通过以下层面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

1.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单位全局性的成本控制计划

企业做好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财会部门首先要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重视企业的成本控制。要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重视企业成本控制,重视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全局性的成本控制管理计划。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用最小的人力和物资消耗创造出令合作单位满意的产品,这样才能应付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才能高效地获取和实现各设计项目目标,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以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式进行成本管控需要大量搜集和分析行业内各竞争企业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培养企业自身的战略优势以及竞争优势,使企业灵活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多样化的战略选择下有效组织成本管理。在设计项目的选择上,遵循“利润优先、兼顾业绩、寻求长期成长”三个原则。利润优先是生存的基石。兼顾业绩能在积累经验、锻炼人才的同时拓展业务。寻求长期成长就是就要把企业目标突破短期发展局限,面向未来;在企业规模扩张的控制上,要以主营业务所需规模为依据,引入委外、合作等方式节省日常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2.掌控项目进度流程,施行标准化成本管理策略

传统的设计项目管理模式是以合同为依据,按照协议所规定条款交付建筑设计稿。在方案的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力图设计出完美的作者品,而忽略进度的控制,从而影响到建筑设计合同的履约。为避免企业成本控制难以贯彻执行的局面,应把“缩短设计周期,以更高的效率提高产量”的进度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施行标准化成本管理,对项目进度实时监督。

标准化管理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生产(设计)流程的标准化。主要指产品和流程的标准化。在科学制定能准确反映市场需求,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标准同时,让生产的流程标准化。如此可以避免校审人员的主观评判,节省设计产品的成本。在流程设计时,避繁就简、留有弹性、分工不宜过细,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利用弹性余度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设计图库的归集和编制。积极整理和汇编已完成的项目,形成系统性资料库。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套用提供丰富的参考。避免大量的重复设计,极大提高设计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建筑设计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可引入戴明循环(Deming Cycle,又称PDCA循环模式)来进行管理,PDCA也是流程优化的过程。通过PDCA应用,梳理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让项目进度遵循“计划-执行-监测-调整”的循环进行运作【4】。把工作分阶段界定到各部门,并且明确在此期间的各种流程关系,明确各时间段“开始-完成”节点,从整体上确保最终的时间控制。同时考虑其他因素,赋予时间点一定的弹性余度。进度管理过程中,建立设计项目流程图,做好检测和记录并且与原计划比照得出偏差值。随即通过各种定期会议以及正式文件等方式知会相关参与方,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减少偏差的措施。若偏差小,则用赶工方式抵消进度差;若偏差较大,则需调整相应计划。PDCA不仅适用于单个项目进度控制,也可用于多项目同时管理。如此,势必会大大增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执行目标管理,促进成本专业化控制和全员参与的统一

建筑设计单位的成本控制既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又是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管理过程,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配合和全员参与。目标管理方式是在全体职工主动参与企业和项目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将成本管理的战略性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成为可执行、易考核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企业各业务部门工作目标、各层人员的执行目标,并实现“自我控制”。通过成本管理的方式,可促进成本专业化控制和全员参与的统一,满足发展性需求的效益性控制,确保建筑设计单位能自下而上达成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

在项目投标管理方面,执行目标管理亦可对成本进行控制。本着有计划、有原则的步骤进行操作。实际运作中,我们的建筑设计单位应适度掌握管控范围,可以采用“年度计划加评估打分”的形式来对投标成本进行统筹和控制:假设企业在年初设定的年度产值目标为2亿,投标总成本控制在600万,平均每个标的成本约在10―20万区间浮动。那么,企业可以依据行业通行的评标打分办法、按照项目的特殊指标和客户要求、收集竞标方相关信息,以力求达到较为客观的评估、合理的决策,还可建立专门的投标队伍,独立从事投标事务,形成专业优势,进而提高中标机率,合理控制这一层面的成本。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要获得竞争优势,一方面要赢得市场,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好成本的控制。在建筑设计行业,成本控制是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从建筑设计单位成本构成着手,剖析研究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易于寻找相应对策,做到有效控制成本。从上述分析来看,建筑设计单位要摆脱成本控制的困境,应主动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展开的成本管理,做到兼顾“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理念,积极把握可控成本的各方面细节,结合自身建筑设计程序的特点,才能把成本控制的观念大力贯彻到所有员工日常工作中,才能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设计成本能被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兆光.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讨.西部财会.2011(21):19-20.

[2] 王丽红.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方法的探讨.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3(03):47-48.

[3] 张绍球.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初探.住宅产业.2012(07):31-32.

篇5

关键词:廉租房;标准化;模数设计

今天我国房地产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品质时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使标准化失去市场动力。现在以国家扶持廉租房建设的政策背景为契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重新理解和学习,让标准化、模数化的问题成为指导我们解决小面积住宅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廉租房的发展方兴未艾,而考虑到廉租房的自身特点,标准化设计则是建筑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一项内容。

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3935.1-83对“标准化”是这样定义的:“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并说,“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廉租住房的户型设计主要考虑居住人群的流动性和多样性特点,兼顾到国家对于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的严格控制以及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在既定面积的空间内将厨、卫、卧室等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紧凑布置,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具备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条件,很有标准化的必要。

1.标准化与模数标准协调

标准化设计的内容不仅包括平面空间,还应对建筑构件、建筑部品等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以便进行工业化生产和现场安装。廉租房标准化的重点是户型设计标准化,将成功的产品成熟化、定型化并进行推广。廉租房的设计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家庭人口构成、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等。将廉租房市场划分为若干类消费群体,每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相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和行为、习惯确定标准化的设计方案,包括户型的功能配置、房屋高度、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大小以及节能的处理办法等,既可以简化设计、完善工艺,又能提高施工效率、方便使用和维修。我国应该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促进标准化的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以廉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为契机,加快实现廉租房模块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

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系统的尺寸协调就不可能实现标准化,没有标准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与部品生产的模数协调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主要体现在部品模数与建筑设计模数难以对接。住宅设计工作中已经推广了建筑模数标准,是按轴线尺寸标注,主要确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参数,施工时也是按建筑模数标准建造的,但由于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的墙体和构造做法的厚度不同房间的实际宽度、进深并未确定,这在一般的功能房间中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引起太多注意。建设部行业标准《住宅厨房家具和厨房设备模数系列》JG/T219-2007的实施,为推动厨房家具和厨房设备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采购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有机衔接,为廉租房的住宅厨房标准化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廉租房标准化设计的多角度思考

2.1家庭结构标准化

家庭结构是决定户型形式、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家庭人口和年龄结构对廉租房的面积、户型和设施等有不同的要求。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对住房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以3.2人为主,城市家庭结构数更是低于2.8人,成梭形分布,不同的家庭人员构成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侧重方面也有差异。随着小孩的成长,老人的离去以及其他原因,家庭的构成将处于一个变化更新的过程,这要求住房空间具有良好的弹,能够根据家庭结构的变化相应的做出改变。

2.2适应心理标准化

研究显示低保人群社会支持较差,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低、年龄偏大、就业能力、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相对狭小,社交范围狭小,较容易形成社会的边缘群体。因此在对低收入群体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加有耐心,生活保障不仅仅在于提供他们住房,还需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需要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文化和生活氛围。建筑设计者需多角度探讨、分析、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廉租房的前期策划工作。

3.廉租房建筑标准化设计策略

廉租房作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具有保障性和福利性的特点,对面积标准有明确规定“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m2以内”。廉租房其面积虽小,可却不意味着质量品质的低劣,也不是贫民窟的再现。廉租房不同于普通住宅,廉租房的基本特征是室内外设备一次建造成型并交给居住者直接入住。由于居住者是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户,因此他们不一定有经济能力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装修,所以建筑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廉租房的外观,而且也要精心设计其室内的空间环境,合理安排室内固定设备。建筑设计者要理解和体贴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特点,以研究他们的居住需求为基础,提高廉租房的实效性,使廉租房的室内空间环境能适应目前住户的基本生活要求。

3.1设置标准开间面积与模数空间设置

住宅建筑的相当数量的房间平面、功能、装修相同或相近,适宜进行标准化设计。开间尺寸面积是否合理决定了廉租房的舒适度。适宜的开间尺寸有利室内家具的摆放与布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一些面积损耗。比如在起居室里,就要考虑到开间尺寸是否适合沙发,茶几及电视柜的布置。卫生间的设计中,由于面积较小,更要考虑好开间的尺度。

廉租房在建造、使用和改造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工业化部品,如装配式隔墙、复合外墙、整体厨卫等。根据需要调整套型的大小、种类以及各种套型的比例来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通过在套型内部或套型之间的“弹性变化”组合来实现住宅的变化,生成弹性空间。通过户型间的弹性组合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及家庭人口变化的需求,常用的户型设计策略有相邻住户的重组和单元内的弹性空间设计。

相邻两户的组合或分隔,即两户合并成一户或者一户分隔成两户。此种组合方式能够灵活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图1所示,改变入户门的位置,合二为一适宜于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

图1标准层平面

相邻住户的重组即在相邻两套型间设置一弹性空间,通过预留不同位置的门洞,可使其归属于相邻的不同套型。根据不同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通过相邻住户的重组改变相邻两户的房间组合,增加或减少卧室数量,解决成员较多家庭的住房困难。如本文案例中图2,户型A通过将相邻住户弹性空间的墙预留门洞,需要时将门洞打开,将隔起来的一间卧室租给相邻的住户。

图2标准层平面图(组合方式)

3.2厨卫空间集中布局

厨房与卫生间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小、功能多、厨房里的面积是有限的,可以通过与其他空间的关系来共享,住户可根据空间连通性自行选择合适的地方就餐。如厨房和餐厅可以共用。一个设计合理的厨房是由洗物区、料理区、烹饪区所组成,虽然是保障房,却应该“五脏俱全,样样合理”。因为面积小,所以廉租房最好采用开放式的厨房(如果平常饮食清淡),这样,更加突出了空间的适应性。方便了居住者之间的交流,也满足了居住需求。

对于卫生间,面积一般在2.5平方米左右,而由于卫生间使用率很高的特殊性,如果集中布置在住宅中部,可以很好的满足处于各个功能空间里的住户的需求,减短了行走的距离,适应廉租房这种小面积住宅的情况。在卫生间里使用较圆润的洁具和储物柜,可以避免人和家具间频繁产生不必要的触碰,那样也等于节省了空间。卫生间里的储物空间往往多使用吊柜,如果能设计可以机械化的吊柜就更适合廉租房里的一部分老年或者伤残住户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充分利用纵向空间,扩大了通行空间。廉租房的厨卫系统适宜采用工业化的装修方式,相关部品的工业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部品的加工和安装精度,减少材料浪费,保证装修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并有利于建筑的维护及改造工作。

3.3细节标准化

细节部分设计具体内容包括:①平面布局每个功能空间面积合理分配,使各项功能完备。除了具有必要的居住空间外,厨卫设计尤为重要,也是最能体现人性化的空间:卫生间能够解决基本的如厕和洗浴功能,将盥洗空间放到室内,做到干湿分离;要合理分配厨房面积,厨房布置符合住户烹饪操作流程,充分考虑人体尺度及行为习惯,厨房及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满足舒适性要求。②考虑住户的经济状况及家具使用情况,合理设计摆放家具的墙体尺寸,尤其是对一些旧家具的放置要留有合理的空间。③设置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考虑洗衣机放置位置及衣服的晾晒等生活的需求。④考虑空调机的位置及室外机隔板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结合建筑立面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⑤充分考虑住户的储存要求,根据室内空间结构合理设计储藏空间,由于面积的限制,廉租房难以设置独立的储藏室,其储存空间的设计可以利用室内家具及隔断的零散空间,采用墙体内嵌入的办法设置储柜,利用过道的上方空间设置储柜。

4.结束语

总之,廉租房室内空间设计是要在有限的面积基础上,合理布置好各个功能空间。不仅要提高住宅的利用率,还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感。实现住宅行业标准化体系,将成功的产品成熟化、定型化并进行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住宅建筑成本、缩短施工周期,还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和住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调换各种不同风格的住宅部品,便于部品的更换和住宅内部改造,有效提高住宅的使用寿命。这对整合资源、集约经济、避免浪费、关爱弱势群体及共建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S].

[2]《住宅厨房家具和厨房设备模数系列》JG/T219-2007

篇6

1.1设计前置产生的背景住宅装修产业化可以通过统一设计、采购和施工,实现成本控制,减少能耗及建筑垃圾。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多的装修成品房采取的是“毛坯+精装”的施工方式,根据已建成毛坯房的格局,再进行精装设计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前期预留的很多点位不合适而需要改造,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装修成本。设计前置是指将土建和装修视为一个整体,在建筑设计中就将室内设计融入进来,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后期业主使用的需求,将后期室内设计中需要的墙置、管线布置、开关设置等因素全面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目前在业内,万科、亿城等一些开发商已经实施了设计前置。但是设计前置目前还没有得到广大房地产开发商、室内设计单位的重视,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装修材料和施工不匹配,在此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装修过程中不同的设计、设备、厨卫等专业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矛盾,使精装房的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而设计前置通过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室内设计的要求,能够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使设计过程能够合理化。

1.2设计前置的实现

1.2.1设计方式的改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土建和装修的一体化:

1)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室内设计师和客户就参与其中,共同完成设计方案,同时完成建筑设计图和室内设计图。

2)先由建筑设计师出具建筑设计草案,交由室内设计师与客户协同进行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建筑设计师协商调整,进行各自图纸的修改并最终完成建筑设计图和室内设计图。

3)先由室内设计师按照客户要求出具室内设计图纸,再由建筑设计师根据图纸进行户型、结构等设计,若出现问题,两者协商调整后出具建筑设计图和室内设计图。

4)先由建筑设计师出具建筑设计图,在未施工的时候要求室内设计师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室内设计,若出现问题,则双方协调后对已出具的建筑设计图进行设计变更。

5)未来将室内设计融入建筑设计专业中,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设计师,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能有效考虑到后期室内设计的需求,这样出具的建筑设计图和室内设计图是不会出现矛盾的。

1.2.2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往毛坯房的装修,是先建完建筑主体后进行的住宅装修,导致我国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存在建筑设计院和装饰公司。如何充分将两者的能力充分运用在产业化装修过程中需要管理方式的改变。现在房地产商一般将设计交由建筑设计院完成,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室内设计公司可以采用设计分包的模式。即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总承包,室内设计公司进行专业分包,协调完成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

1.2.3标准及政策的完善我国现行的建筑模数标准的应用只适合于建筑构配件,与室内装修无法完全协调。建筑设计以内墙中轴线来定位,但是室内设计以室内净尺寸进行设计,要扣除墙体厚度尺寸,这样导致了室内设计中的尺寸是非模数化的,造成了工业化的部品无法按照模数化进行设计与安装,影响部品的标准化,从而影响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推行。因此,应该重新调整建筑模数标准,使其能够同时适用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在这方面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由国家制定新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模数不协调的问题。

1.2.4产业链的衔接设计前置需要产业链的变化以及与产业链上各方的无缝衔接。博洛尼的徐勇刚认为,提供从设计到产业链各个阶段的完整组合,才能实现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单位、部品及建材生产企业的合理对接,以确保设计前置的实现。

2模块化设计

2.1模块化设计概述实现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住宅装修产业化,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模块化设计就是一种实现客户个性化的设计方式。模块化设计是以具有标准接口和独立功能的模块为基础,以具备不同功能的模块进行组合来设计多样化的装修以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模块化设计可以将定制过程后移,便于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有效途径。模块化设计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可以通过配置、组合或变型等方式来实现装修定制,低成本、快速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有利于开发各种装修产品,提高开发商的竞争力;有利于装修过程中各施工作业之间进行并行作业,提高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2模块化设计的实现

2.2.1模块设计产业化装修模块化设计的关键是模块设计,模块要求通用性高,能够适应不同装修中的功能、性能及形态等因素的变化。首先要合理划分模块,设计模块变型方案,以得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性部品;还要设计多样的配置集成方案,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产业化装修模块设计首先应进行装修的功能分析,然后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最后将设计好的模块利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

2.2.1.1模块的功能设计产业化装修的模块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单元。模块的功能应包含基本功能和定制功能,即应该有能够满足装修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的需要,还要能够按照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调整,两者共同构成模块的功能。如,整体厨房作为一个装修模块,都应具有的功能包括储藏、烹饪、洗刷、料理等基本功能,同时将色彩、材质及配套电器列为整体厨房的定制功能部分,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色彩的搭配、材质和电器的选择。模块的功能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当模块的功能属性发生变化时,应该尽量减少对相关模块的影响,即降低模块间在功能上的耦合度。

2.2.1.2模块的结构设计确定了模块的功能之后,应该根据生产和实际使用的需要,应进行模块的尺寸、加工工艺、接口形式、装配工艺以及特殊的加工要求等结构方面的设计,使模块能够进行实际的生产和使用。模块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使具有相似加工工艺的模块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提高制造工艺的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应该尽量采用标准化的接口或者增加转换接口,使模块能够提高兼容性和替换性;同时,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更换,使结构能够容易拆装。

2.2.1.3模块化技术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和输入、输出的标准部件。模块化是指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对某一产品或系统进行分析,把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分离,由分解得到的模块以通用单元的形式独立存在。模块化的部品是实现装修多样化的最有效途径和基本方法,也是以大批量的效益实现单件生产的最佳方法。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部品,产品设计可概括为:新部品(系统)=通用模块(不变部分)+专有模块(可变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实现产品新的功能及性能;实现产品生产与批量无关,产品是单件生产,但从设计和制造部门来说,产品实行的是大批量生产。按照B.JosephPineⅡ的论述,模块化分为六种情形:可组合模块化、共享构件模块化、混合模块化、互换构件模块化、“量体裁衣”模块化、总线模块化。这些模块化方法几乎都适用于住宅装修模块的定制。

2.2.2模块化在住宅装修产业化中的运行模块化设计在住宅装修中第一步是采集客户需求信息,将需求信息融入设计方案中,初步形成设计方案库;然后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分析,对物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集中采购装修材料,采购中考虑供应商的实力与信誉以及材料的质量与价位,形成物料信息库;再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库和物料信息库设计基本装修模块与可选装修模块。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各类模块,由业主进行模块的选择与组合,形成装修订单,若业主需要特殊模块进行定制,需要在装修订单中注明并缴纳额外的设计费与定制费。最后在修订完成的装修订单基础上,设计师再进行装修施工图、水电施工图的设计,并形成相应的物料清单。

3住宅装修前期基于BIM的客户参与设计

基于BIM的住宅装修前期客户参与设计是在住宅建筑设计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客户参与设计,能够让客户在住宅装修设计阶段就介入设计过程,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首先客户需要进入开发商构建的BIM系统中,从“菜单式选择”、“分区自由选择”和“完全自由选择”这三种参与方式中任选一项。“菜单式选择”最为简单,开发商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将住宅各功能模块(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厨房等)的装修效果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示在BIM中,客户直观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功能模块进行户型的组合,相应的尺寸可以在装修菜单中进行备注或者进行模型的微调,再者“菜单式选择”允许客户直接从开发商提供的成套户型设计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分区自由选择”和“完全自由选择”是供客户进行自主设计的参与方式,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能否在任意位置设置分隔墙。通过分隔墙的设计完成对户型的安排,客户可以在BIM资源库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材料,如地板、墙纸、涂料等,并通过BIM模型直观感受到装修后的效果。然后是对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和家具的选择,直接在BIM模型中点击选择即可。最后是室内设备的选择,如空调、冰箱、灯具等,以及开关、插座的位置设置,这些都是开发商在BIM数据库中录入的合格装修部品。客户选择完成后,BIM可以形成所有材料和部品清单,包括编号、价格、品牌、型号等信息,并生成总价款,客户可以根据各自的预算进行一定部品或材料的调整,直到符合自身的设计要求为止。最后客户将设计好的BIM模型反馈给开发商,开发商就能进行相应的材料和部品采购,也可通过BIM模型生成二维图纸,供专业人员绘制施工图时进行参考。

4精细化设计目前精细化设计

在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不断得到推广,将居住的理性需求作为住宅的着眼点,开发单位和部品生产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注重产品的功能设计,这主要借鉴了日本住宅产业化的设计思想。日本设计师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各处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衣柜多采用嵌入式、对阳台进行生活服务设计等,空间划分合理紧凑。精细化设计不是指在装饰上追求高档次,而是要在充分考虑到业主的生活习惯和室内不同空间的具体功能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精心的设计,提升住宅的品质和性能。在住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空间的潜力,合理设计空间尺寸,通过家具灵活分割空间以减少固定墙体。此外,在住宅的设备系统中采用节能环保的措施,如将生活用水集中到中水系统以节约用水;将厨卫管道与太阳能管道相结合,降低能耗;设置室内垃圾的分类处理器及相应的收集管道,降低污染,并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随着业主对住宅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将装修需求融入住宅装修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的住宅装修是必然趋势。精细化设计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装修功能设计,使居住更为舒适,同时节能措施的运用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化装修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避免;二次装修浪费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arious waste caused in the two renovation, analyses how to avoid or reduce waste two time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has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void; two decoration waste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的二次装修所带来的浪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建设部统计,我国每年因二次装修所带来的浪费高达300亿元,以沈阳为例,单独的家庭装修一项每年产生的浪费至少要在千万元以上。不论住宅或者商业、公建等等,当它的布局与风格不能满足或标榜使用者的个性要求时,二次装修就不可避免。

一.二次装修的弊端

二次装修的弊端很多,首先就是装修材料的浪费。以家庭装修为例,每户固定的浪费包括电源开关、插座、灯具、门锁的更换;一些房子还涉及更换马桶、面盆等;还有的浪费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瓷砖、板材的计算不足,导致材料产生有用的“废料”等;一些铺装地热的家庭,暖气片也成为了浪费品。

其次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黄大锤”的小品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欢笑,在这样“大锤80,小锤40”的声声敲击中,无数的建筑垃圾产生了。装修的住宅或是公建的外面,总是堆积着被砸掉的砖头瓦块,这些尚还新鲜的建筑材料,在它们的工作岗位上还没发挥出效能,就被垃圾车寻了个垃圾点丢弃了。有的城市每年因拆除旧建筑和新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2000万吨之多,触目惊心。

弊端之三便是建筑的结构经常遭到破坏。私拆滥改,无知很可怕,砸通分户墙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个例,一些用户甚至擅自改变房屋使用功能、损坏房屋结构。新建的高层住宅多数是剪力墙或者框架结构,结构性的破坏好一些,但也有在剪力墙的暗柱上开门洞的,在顶层再接建一层出来。老式的砖混结构住宅更是可怕,用户们极尽想象力的发挥着自己的才华,让结构专业的同事看了触目惊心。一个同专业的同学就曾经和我讲述,她家的一栋旧房子在装修的时候似乎就砸到了门洞过梁的梁头,行业内如此,更何况行业外的人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垃圾的二次利用发展迅猛,砖块、混凝土等可以进行粉碎作出不同规格的砂石骨料,有些建筑垃圾经过一系列程序可以制成彩色荷兰砖、透水砖、广场砖、建筑骨料等各种新型建材。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来满足当地建筑队新型墙体材料的需要,既节约了土地又保护了环境。但在这重组的过程中,同样带来了能量的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才是最直截了当的做法。

二.建筑设计阶段避免二次装修浪费的措施

对于避免二次装修所带来的浪费,国家建设部及各市建委很早就提出过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精装修和节能物业管理一步到位。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就应该注意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建筑设计的内容,尽量避免产生二次浪费。

其一,国家投资类项目;国家投资类项目一般设计周期较长,时间比较充裕,设计人应该充分了解该类项目的等级性质以及使用者的需求,多深入现场,熟悉现场情况,做好经济评价分析,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在选材和构造装修上合理、节俭、一步到位。有些“一次性业主”如文化、教育、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缺乏专业性,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同时也要对业主进行指导,使项目不错花国家的一分钱。

其二,其他公建项目;一些非国家投资的公建项目,设计周期短,在使用性质单一的情况下如办公等,装修简单,趋于大众化,能够比较容易的避免二次浪费,但若是商业等一些使用性质非常灵活的项目,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售卖品就会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如此只能多与投资方进行沟通,了解其意图和想法,在尚不明确的部位,注明二次装修设计,这样,至少可以避免拆改所带来的浪费。甚至在使用性质更加复杂的项目中,尽量形成大空间,让使用者在之后的使用中,能够灵活变换。

其三,住宅类项目;住宅类项目所带来的浪费较多,方法之一便是取消“毛坯房”、推广全装修成品房是利国利民之举,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鼓励开发商推行多种可供选择的精装修样板房。实行大型装饰装修公司与建材厂家联手,推出商品房精装修菜单式服务。在商品房销售的同时,就公布装修菜单,业主拿到住宅钥匙时,住宅已经装修完毕。拿起行李,就可以轻松入住。个别装饰公司也可以与网络公司联手,推出智能化住宅,在装修的同时免费铺设初级智能网络,如此还可以极大地提高住宅的品质;方法之二,尽量采取大开间间隔,一方面为业主提供灵活隔断方案,另一方面把户型设计做到规整、科学,免除业主自行改动的想法;方法之三,使用优质建材。目前业主对新房进行二次装修的动因之一,就是对房内的建材质量不满意,抱着与其日后都要换,不如一次全部换掉的想法,进行二次装修,这种做法导致建筑材料的巨大浪费。精装房这种产品必需要有良好的品质作为前提,住宅产品的业主群体大,个体要求不同,必须要有频繁的沟通与精致周到的服务,万科精装修房的“地板门”“纸板门”事件就很发人深省。

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项目的周期缩短,建筑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所能考虑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专业的划分也更加细致: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总图设计、装饰装修设计、幕墙设计、市政管线管网设计等等种类繁多,一些设备设施的安装也是若干分包厂家在主体部分施工进行时或施工之后参与其中。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若能做到设计的各个环节良好的衔接,也会避免二次浪费的产生,如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以及各分包工程如幕墙、设备等专业互相明确,使建筑设计很好的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就杜绝了再次装修,反之,浪费不可避免。

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制约

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全装修成品房质量检验标准,企业开发全装修成品房建设周期长、销售价格高,需多缴营业税,而相关税收政策还未及时跟进调整,购房者也担心装修的个性化难以实现,全装修成品房发展进展缓慢。所以要推行建筑节能标志认证制度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性能的节能建筑必须与相应的精装修和运行管理相结合,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层面进行相应的制约。

篇8

关键词:民用建筑;依据;原则

引 言

自古至今,人们都会自身的居住环境非常重视,现代房地产业日益繁荣昌盛,房价不断飞涨,人们都在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不断奋斗,这也成为了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民用建筑的设计质量,不仅对民用建筑的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造成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用建筑的经济性。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设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民用建筑设计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民用建筑设计的关键性和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民用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得民用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1 民用建筑设计的参考依据

一般来说,进行民用设计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要对以下四项基本因素进行充分地参考:人体尺度、气象条件、家具设备的尺寸、地质条件。

1.1 民用建筑要根据人体尺寸和人的活动空间进行

民用建设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给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民用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体尺寸和人的活动空间。民用建筑的面积过大会引起不必要的浪费,反之,民用建筑的面积过小则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让人感觉压抑。所以,民用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的每个部位进行详细地设计,要与人的活动空间相结合,从而进行考虑与设计。

1.2 民用建筑要根据家具设备的尺寸进行设计

家具设备的尺寸也是影响民用建筑设计的因素之一,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家具设备的尺寸,要为家具设备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样才能使房屋的空间得到合理有效的规划和布局,不仅如此,设计时考虑家具设备的尺寸还为空间的充分利用奠定了基础,避免空间浪费或者是空间拥挤的现象。

1.3 民用建筑要根据气象条件对房屋的影响来进行设计

这里所说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指:日照、空气、风速、天气、风向等等会对民用建筑造成影响的多种自然因素。图1为建筑物的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H/tanα;式中:L――房屋水平间距;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垂直高度;α――当房屋正南向时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因为气象条件会对建筑的采光、供暖、朝向和保温等多项具体内容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地域非常辽阔,东南西北所跨的经纬度区域非常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要对气象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民用建筑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其后条件之后,应该充分运用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功能起到节能和环保的作用,促进了我国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4 民用建筑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设计

是否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勘察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也决定了施工现场适合制造何种类型的房屋。有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并未对地质环境进行充分地勘察,进而影响了工期,造成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对其进行仔细认真地勘察,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民用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根本质量。

2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设计应参照的原则

民用建筑设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综合性强。建筑设计的成果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地方特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表达,也受到建筑方面的方针政策的影响与制约。建筑设计出了应该遵循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方针和政策之外,还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2.1 遵循当地的城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划条例

一般来说,城市的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规划条例是对贯彻与执行规划的具体规定。民用建筑设计必须要服从城市规划的具体安排,充分考虑到城市的规划对个体和群体的各项要求,使得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谋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民用建筑设计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避免片面的消息,不能仅仅对建筑本身进行经济评估,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环境的作用,将这些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估。

2.3 对城市的土地与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倡导综合开发

城市的土地资源相当宝贵,当今城市在建设时,应该改变一个单位一栋楼、封闭、小而全的割据局面。要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建造出合适的、完美的综合性建筑,这样不仅合理利用了城市空间,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丰富了城市建筑的轮廓,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效果。

2.4 谋求建筑设计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

民用建筑的设计不仅应该是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应该适当考虑到以后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民用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将近期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相结合,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既能在近期与现实经济条件相适应,在远期又有适应更高要求的可能。

2.5 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我国地区辽阔,南北不同的气候区分别存在着保温和隔热的围护结构热工问题。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坚持节约能源的原则,对围护结构进行合理选择。处理这个问题,要考虑到综合效益与长期效益,不能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造成能源浪费。

2.6 应将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民用建筑设计师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应在建筑构配件标准化与单元设计标准化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形体、空间组合与里面处理的多样化。因为建筑不仅仅是物质技术的产品,还要以其形象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建筑形象不宜相同。当代的建筑不仅应该具备时代的特征,还应该具有个性。

2.7 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

一个城市的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建筑进行设计与建造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与周边的环境是否相协调,与城市文化、历史等方面是否协调,与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条件是否协调。只有对这些进行全面的思考,才能使得建筑物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合,最大限度的表现出其独具的特色。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将会是一个失败的建筑,不将是影响了自身,也将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

2.8 建筑实际应考虑抗震、防火、防洪等安全措施

地震、火灾、洪水等一系列的突发灾害,会对建筑造成极大的损害,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根源对减轻突发灾害对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危害。图2是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9 建筑设计对固有环境和文化进行保护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关条件和保护规划来进行。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名山大川风景秀丽,在相应地区进行建设时,必须注意不破坏原有环境,使新建设与环境协调,从而突出或加强应当保护的文物、景观及环境。

3 结 语

建筑设计是工程开发和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对我国建筑事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我们要认真分析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人们不同时期对建筑设计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建筑设计理念与方针。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无论在何时都是设计工作者能否设计一个优秀的建筑工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筑设计当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燕君.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创新探究[J].大众商务,2010(10).

[2]杨青山.城市背景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手法研究[J].美术大观,2010(05).

[3]王继文,张洪涛.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依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02).

篇9

关键词:高校饭堂,厨房,经营模式,设计要点

Abstract:Basing on design experience of many college canteens and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during the usag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design essentials including the scale choice, managing pattern, kitchen issues and some detailed design points of college canteen, which has meaningful guidance for further design.

Keywords:college canteen;kitchen;managing pattern;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TU244.3;TU2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96-03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迅猛扩招和校园建设的蓬勃发展,饭堂的扩建、新建现象也尤为突出,饭堂面积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饭堂已经不是简单的吃饭的地方,而是融合了多种功能的综合建筑。笔者以本人所设计的多所校园饭堂为出发点,结合自己调研走访的多个校园饭堂的实例,经归纳、分析和研究,初步探究目前校园饭堂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建议、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2高校饭堂的总体规划布局

饭堂是校园后勤产业社会化的重点改革对象,而饭堂在校园总体规划布局中的位置则是其经营成败的第一要点。现阶段的饭堂经营管理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对外承包经营、学校自办经营和外包集团连锁经营;这三种经营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对饭堂的建筑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三种经营管理模式均要实现赢利,则其对布局位置要求是一样的;高校饭堂的服务对象以师生为主,服务半径为500m以内。校园内的师生以步行为主,一旦服务半径超过500m,人行时间过长,部分师生就会选择另行就餐。当饭堂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交界部位时,其服务半径为500m以内的面积一般最大可规划学生约6000人。(如图1)

现在的新校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校园规模一般都是6000人规模以上,远期则在12000人规模以上,因此相对于现在流行的1万人超大型饭堂,在一期建设中设置一个6000人左右的饭堂,完全可以满足一期的使用需要,避免了一期工程投资过大的问题;远期则可根据学校招生人数的发展,再建设一个6000人左右的饭堂,也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需要。

2.1 饭堂规模

高校饭堂以6000人作为一个基本单元是与建筑使用功能及防火分区密切相关。新建饭堂的生均标准建筑面积为1.3m2左右,6000人饭堂的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m2,按三层计算,每层建筑面积为2500m2,正好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一个不需要加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最大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2500m2一层的饭堂不仅是经济性的原因,根据《广东省高校优秀饭堂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饭堂复核评分标准》[2](以下简称《饭堂标准化建设要求》)的规定,建筑面积为2500m2的饭堂分区是一个合理饭堂面积的最小值。根据多个高校学生饭堂的实际使用经验统计,饭堂的售买窗长度达到1m/50人时不需要排队最适宜(一般的饭堂每餐营业时间为2小时,即为每人占用0.5m的售买窗约4.8秒打一次饭菜),2000人一层饭堂的售买窗的长度即为40m。单层使用人数超过2500人时,售买窗的长度就会达到50m,但是由于厨房的限制,菜式不可能增加,师生来回走动选菜的长度加大,人员拥挤不堪,售买窗后面的流动空间需求会增大,既增加了建筑的走道面积,也浪费了师生的选菜时间。(如图2)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校后期发展及饭堂管理的模式,不断适应高校饭堂的发展变化。 6000人的饭堂分3层建设还有以下优点:A.对于首期招生只有2000-4000人的学校,可以先建设完饭堂的整体结构,只选择装修1-2层先期营业,后几年再根据学校招生人数的发展再装修第3层;B.对于首期招生6000人的学校,则可一次性全部完成,但是为了打破高校餐饮垄断经营,构建有序竞争环境,我们建议一个6000人高校的饭堂应有3家的餐饮经营实体参与竞争为好,分3层设计为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另外,笔者个人认为现流行的万人超大规模饭堂所鼓吹的优点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地少人多,财政资金不充裕,超大规模饭堂的实用面积系数过低,增加了建筑投资(一般的校园建设资金都是财政拨款,私人投资的学校更是考虑建设成本)。

2.2高校饭堂的经营模式

目前,高校饭堂多提供中高低三个层次的餐饮消费模式,因此高校饭堂分3层设计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对于对外承包经营模式下,通常学校领导要求一层饭堂一个承包经营者,对于承包者而言,要吸引顾客就餐,那就要做到既有大众化又有差异化,不断促进食品种类的推陈出新,保质保量,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对于学校自办经营和外包集团连锁经营模式下,他们的策略较为一致,通常做法是1层人流最多,经营普通大众餐;2层人流次之,经营中档套餐、风味小吃;3层人流最少,经营高档围餐和开设包间。

3高校饭堂建筑设计

3.1 高校饭堂厨房设计

3.1.1 高校饭堂厨房的经营模式

高校饭堂的经营模式直接影响了饭堂建筑设计的厨房部分的做法,采用对外承包经营模式时,一层饭堂一个承包经营者,厨房也是每层设置全套主副食仓库、加工和烹饪;而学校自办经营模式和外包集团连锁经营模式的厨房较类似,各层厨房可以是统一调配,不必要每层设置全套主副食仓库、加工和烹饪。例如,有的可以把仓库都放1层,1层其他面积都是餐厅,二层做大厨房和小面积餐厅;由于各种模式太多,各有利弊,导致设计师无从下手,同时学校领导也难以拍板决定采用哪种模式,而且就算领导决定了采用这种模式,也有可能在厨具公司的介入下转换思想;这些对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通用厨房设计要求;事实上各种经营模式的厨房的布局是不可能完全通用的,只是转换改造的可能性和改造工程量大小的问题。

3.1.2 高校饭堂厨房设计要点

笔者根据《饭堂标准化建设要求》的规定和多个饭堂设计的经验总结了厨房设计的如下通用型制:

厨房部分结构楼板整体下沉300mm,排水沟砖砌,其余部分用轻质材料回填。这条看似浪费,实则最重要。由于卫生强制要求排水沟不能穿楼板,一旦转换厨房的设计,排水沟位置往往发生移位。楼板不整体下沉,则厨房无法改造,就只能作为定型厨房使用。(如图3)

一层2500m2饭堂的厨房与餐厅采用并列式布置,其优点是两者的并列长度为60m时,按照厨房与餐厅面积约6:4的比例,餐厅进深不超过25m,厨房进深不超过20m,除售买间规定要灯光照明外,餐厅和厨房在白天只需要在中间局部开灯即可满足采光要求;若餐厅采用围绕厨房做L形布置也可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它的厨房内部流线就会较拥挤,难以满足《饭堂标准化建设要求》,而且餐厅L形布置加长了走道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实用率。采用前者的布置形式时,其并列长度为60m时,厨房内部空间只需要极小的改动就可实现多种布置转换,满足不同经营管理模式的使用要求。(如图4、5、6)

洗消间为污染区,一般设置在售买间一端,风味小炒、工作人员更衣、办公财务及仓库一般设置在另一端,售买间后侧为主副食加工区、烹饪区,这样的布局为典型的对外承包经营模式饭堂所采用。当需要转换成学校自办经营模式时,只需将风味小炒改为主食售买区即可使用,改造工程量很小。外包集团连锁经营模式则通常将一层的风味小炒缩小面积并改为主食售买区,余出面积做烧腊制作,将主食加工、烹饪区改为副食库;二层的副食库改为主食加工、烹饪区,主食通过电梯运到一楼售买,这样可以实现主食加工及仓库在二楼,副食库集中在一楼的集约生产经营。根据多个学校饭堂的使用调查反馈表明三楼经营高档围餐和开设包间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故如校方在设计之初就同意按此功能设置,使用多年后多数均不需转换厨房布局,只需按潮流重新装修餐厅和包间即可吸引食客。

3.1.3厨房细节设计

厨房的所有外开窗户均需设置砂窗,所有仓库门设置活动防鼠板,所有地沟设置为防鼠型盖板。

按《饭堂标准化建设要求》不准在饭堂30m范围内设置坑式蹲厕,造成饭堂工作人员的极大不变。经与卫生防疫部门沟通后得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在更衣间外加设独立卫生间,且独立卫生间与整个厨房空间加设一道外门。

传统的传递窗、操作台的台面高设置为0.9m,但根据各校园饭堂的反馈来看,改为0.7-0.8m高较为合适,因为南方地区校园饭堂的员工多为女性,其身高多数不足1.6m,每次把大盆的食物提升到0.7-0.8m能极大减轻工作劳动强度。

校园饭堂餐厅以提供不锈钢餐具为标准,仍然有个别人员会自带餐具,就餐后在洗手池冲洗餐具,剩渣经常堵塞洗手池。为此不少校园饭堂将洗手池改为浅式洗手盆,无法清洗餐具,减少堵塞并引导师生将剩渣倒进回收桶内,环保卫生。

冷库的设置问题。一般的校园饭堂均与供货商签有长期供货协议,价格不会大幅波动。冷冻食品一般都是两三天就进一次货,冷库的建设成本较高,且经常摆不满造成空转浪费。不少校园饭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改用几个冷柜来替代冷库,要用几个就开几个,温度也可以随意调节,极大减少运行成本(进货不便利的饭堂仍需要设置冷库)。

3.2 高校饭堂的建筑设计细节

在饭堂设计中把握住上述原则问题后,设计的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饭堂设计成败。笔者总结一些设计者容易遗漏的细节:

3.2.1楼梯设计

对于2500m2一层的饭堂设置三个封闭楼梯间最经济合理,就餐用的两个封闭楼梯间设置在餐厅的长轴两端,两者间的疏散距离正好不超过消防规范的70m限值。如在餐厅端部、中间各设置一个封闭楼梯间,则餐厅另一端部通常会超过尽端22m疏散距离的限值,还得增设餐厅的第三个就餐人员疏散楼梯间,浪费建筑面积。根据投入使用的食堂调查发现,位于就餐厅中间部位的楼梯出口旁必须增设餐具回收点,否则人流在次处的重叠严重,拥挤不堪,但增设第三个餐具回收点也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经营成本。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饭堂干脆将中间部位的楼梯间锁死,通道摆设餐桌椅,增加就餐位置,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造成了安全疏散隐患。厨房部分的疏散楼梯间按《饭堂标准化建设要求》通常设置在厨房的外侧,就餐人员不易寻找,按消防局的要求一般不得作为就餐人员的疏散楼梯间。因厨房部分的工作人员每层不超过35人,否则亏本,厨房疏散楼梯间设置一部就足够(该情况一般都能得到消防审批部门的认可)。在各饭堂的实际使用情况中还发现,1层人流最多, 2层人流次之, 3层人流最少。在建筑设计中要设法处理该问题,合理引导人流趋势。本人的处理办法是将餐厅至少一个疏散楼梯间设置为宽敞的室外直跑楼梯,在视觉上引导人流的向上意识。经多个饭堂的使用情况表明,当室外直跑楼梯宽度达到4m以上时,可以有效分散各层饭堂的就餐人流。(如图7)

3.2.2建筑立面造型

不少的高校学生饭堂建筑为了体现气派、豪华,往往使用造价很高的建筑材料来实现眩目的建筑形式。大片玻璃幕墙的使用虽然可以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但是造价不菲,不仅耗费资金,而且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需要更多的空调采暖设备运营费用以保证建筑本身的使用舒适性;饭堂属于保本微利经营项目,笔者不赞成大片玻璃幕墙的使用。猪流感让人们在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肆虐过后对建筑的自然通风有着更多的反思,对于饭堂这样的公共空间更应注重自然通风和换气。(如图8)

高校饭堂是能耗大户,厨房的操作、建筑的采光照明、夏季的空调降温设备等等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由于功能上的要求,饭堂一般都是大尺度的建筑空间,大进深建筑的内部采光存在问题,按照上述提及的餐厅和厨房做长条形布置,在白天就餐时间餐厅只需在靠中部采用人工采光即可满足照度要求,较大幅度地节省了用电量。厨房部分的墙体一般均只做1.1m高,其上采用玻璃窗封到顶,加强采光和通风。根据笔者对按此设计的饭堂的实测结果显示,厨房在夏季8~17点之间只需在靠中部的烹饪区和售买区采用人工采光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如图9)

4结语

随着高校建设的发展,高校饭堂精细化设计越来越得到使用者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多项高校饭堂设计及设计回访的信息反馈,总结了高校饭堂的规模选择、经营模式、厨房设计以及细节设计等建筑设计要点,冀望能对今后高校饭堂的建筑设计提炼出现实的指导意义,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参考文献:

篇10

宅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于目前在住宅设计相关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

了深刻的论述,旨在为我国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补充和修订提供实施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住宅设计规范思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城市化带动了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势态,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目前《住宅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中收纳规范和设计标准,对比《住

宅建筑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高层住宅规定中存在的明显差异,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家应形成统一的建筑设计标准来约束建筑设计的工作,这有助于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住宅设计规范的发展概况

2.1住宅的发展概况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住宅建设市场的强劲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思想观念

发生了的变化,人们对住宅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的居住功能,还对住宅建筑品质提出

了严格的标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住宅产业化能搞活住宅市场,并形

成相应的系统理论指导;在此系统理论化的指导下,能对住宅建设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提供有益的支撑。

2.2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修订情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从设计管理、建筑设计通则、防火及消防、居住及公共建筑、

生产与仓库及临时性建筑等方面制定了《建筑设计规范》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此规

范中并没有将住宅设计规范单独罗列出来。在1987年正式推出我国第一部可依赖的《住

宅建筑设计规范》,1999年建设部主编并批准执行了新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此后针对规范中问题做了修正,颁布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2005

年《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52―2005相继

出台,最新版是《住宅建筑规范》GB50096-2011。

3.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条文内容上不清晰

据统计过往对住宅设计的规范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这些已经被新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所取代。我们了解到住宅规范对低层低

密度住宅、小面积公寓、商住两用住宅仍关注不够,容易造成了规范体系的混乱。

3.2定义相互矛盾

住宅的更新改造目前已成为城市住宅开发的主要形式,但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居

住机能老化,迫切需要对住宅再生的实施做出必要的安排;国家相关规范条文存在严重

缺陷,针对于住宅形式定义的不准确,使得住宅进入市场后发生变化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如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6.4.2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

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而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另一章中“塔式和通廊

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

联通”的要求,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3.3规范适应性差

现行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本应该建立在住宅产业化基础之上,但由于经济的快速

发展,使得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滞后不能有效适应变化和发展,进而不能达到住宅产

业化要求建立完备的住宅标准化体系的要求,阻碍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3.4功能空间规范不足

目前在现行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在细节方面还存在缺陷;

如:伴随起居室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的强化,主卧室会客、娱乐、学习空间的功能弱

化。《住宅设计规范》5.1.2条文说明中“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

的住宅套型,其面积不应小于30”中对起居室的规范不足以对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判

断是否可用,因此起居室的使用面积很难确定。

再如:开放式厨房比较美观,它把两个本来相对独立的空间――厨房和客厅连接起

来,装修风格与整个家居协调统一,目前设计当中经常用到。而且微波炉、电烤箱,洗

碗机等新型厨房电气在现代家庭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储物功能的电冰箱需要回归

厨房,厨房也经常放置燃气热水器、直饮水设备等。《住宅设计规范》5.3.3指出:“厨

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对厨房开放

式厨房的使用度做出了要求,却未能提及对开放式厨房需要解决的防止油烟等问题做出

表述,造成厨房的使用功能丧失。

4.完善住宅建筑设计标准体系的建议

4.1明确住宅建筑规范的地位

住宅建筑规范是住宅建筑的依据,其地位必须在建筑法规中予以确认,维护住宅建

筑规范严肃性,做好宣传的力度和规范的推广普及,并且理顺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关系,

梳理关系中所引发的矛盾,及时对细节做出明确的安排和相应处理。

4.2加强基础标准建设

住宅建筑规范需要采用标准的术语进行文本的描述,对术语概念的界定要讲求科学

性和力求规范。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术语标准、

图形标准、模数标准、分类标准,占据基础性地位。

4.3建立与设计规范编制及管理机制

住宅设计相关规范的编制工作要采取实际与专业相结合的方法,要根据住宅建设的

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规范出台以后,要严格遵守规范的实施细则,明

确设计标准的时效性和溯及力,建立高效的执行机制。

4.4制定专项设计标准

时代的发展让住宅产业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我们要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目前

住宅建筑规范性的问题,及时制定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细致而全面的专项标准。

4.5设计结合使用实际

住宅建筑规范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规

范的研究和制定,从使用的便捷性和规范性着手;如:我国目前没有可能全面淘汰砌体

结构体系,因此应该对砌体结构相关标准做出调整,使其继续发挥作用。再如:5.8.1

对高层住宅的“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的规定,

并没有对解决安全疏散问题做出详细说明。

4.6提高设计自由度

住宅建筑规范约束了设计的行为,极大控制了设计的自由度造成设计的受限,而目

前建筑设计规范正向“性能规定型”转变,因此我们可以将住宅建筑规范确定为以性能

规定作为制定的基础,并且采用“性能规定型”放宽设计的自由度,以此来辅助和保障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体系框架结构和完整性。

结语:

住宅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制与修订工作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相对应的整改,

无论是规范的编制工作和规范的执行机制都应该要适应住宅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强

化和理顺各规范的从属关系,以期为住宅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做出

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