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篇2
关 键 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吉祥图案成为木雕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人物、山水、故事为题材,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传统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自孔子、孟子以来就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主张不为保存生命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慷慨捐躯,从容就义。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自然,爱国主义方面的题材也成为木雕艺术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之一,如《苏武牧羊》《岳家将》《杨家将》《罗家将》等历史故事在木雕图案中屡见不鲜。这些爱国主义故事既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也是体现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木雕艺人主要以山水名胜为直接或间接素材,来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依恋和衷心赞美。他们常把对充溢着俊美、灵秀之气的山川草木的直接感受,升华为一种庄重、深沉的感情,把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和家园的眷恋一笔一笔地雕刻进自己的作品里。
木雕花板艺术中许多体现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都再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
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结语
中国木雕艺术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木雕花板不仅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处处散发着山水诗画般的灵气。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块块木雕艺术,遵循着相同的价值理念,既有对中国脊梁、英雄豪杰的礼赞,也有对封建道德的吹捧和皈依。我们在品味木雕艺术的同时,应该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扬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同样,除对木雕工艺装饰题材的挖掘、整理、借鉴、继承和宣扬外,还要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的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柏风,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抗生.民间木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潮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5]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徽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董洪全.东阳木雕/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7]董洪全.徽州木雕/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篇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而动画则是在民族文化传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所以说,动画的表现形式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动画的表现形式要符合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并且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
一、民族文化传统的概述
中国的民族文化指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和为后代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物质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以及生产工具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动画属于艺术,体现了精神文化。民族文化传统属于意识形态,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民族文化是指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们要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科学的认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使民族文化的命脉得到延续。
二、我国动画的发展
动画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在文化创意日益繁荣发展的年代,动画现在很多国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动画产业也随着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动画业是一个资金、科技、知识和劳动密集的产业,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特点,包括:消费人群广、广阔的市场、成本高、国际化等特点。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企业。我国的动画具有渊源流长的历史,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中期,我国的动画处于繁荣发展的时期,并且在艺术性和内容方面都高于当时的日本和美国,日本的很多的早期的动画都深受中国动画事业的影响。中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是在90年代,比如现在我国市场上播放的动画片大多都是日本和美国的。20世纪中国的万氏兄弟便开始了动画的制作与研究,《大闹天宫》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人画合演的动画,是万氏兄弟创作的,《骆驼献舞》上映于1936年,是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动画。《铁扇公主》是学习美国的动画制作出来的第一部大型动画,它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人国》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作品,标志着中国的动画水平在当时是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
三、动画的表现形式
动画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动画发展的早期,动画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所以动画片的分类也相应的简单,但随着动画领域的不断发展,动画片的分类也越来越细。下面就不同的方面对动画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
按视觉形式划分。按视觉形式可以将动画分为平面动画和立体动画,平面动画指的是二维动画,也就是每秒放映24张的动画,这些画都是手绘的,又分为传统手绘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电脑二维动画指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和卡通动画相类似的平面动画,如美国的《狮子王》和中国的《大闹天宫》等。立体动画就是3D,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也就是所谓的三维立体动画。
按叙事风格划分。动画按照它的叙事风格可以划分为:文学性、戏剧性、纪实性和抽象性动画片四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文学性动画片具有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性质,代表作品有《梦幻街少女》、《岁月的通话》等,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人性中存在的深厚的感情。戏剧性动画指的是按照传统戏剧结构讲故事,代表作有《白雪公主》和《埃及王子》等。纪实性动画片是指以真实事件为依据创造出来的动画,代表作有《萤火虫之墓》。抽象性动画更多的是对音乐的诠释,代表作有《梦想2000》.
按传播途径划分。按传播途径分为电影、电视和实验动画三种。电影动画是指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代表作有《幽灵工作》等。电视动画相对于电影动画来说各个方面的要求都相对宽松,成为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动画形式,代表作有《米老鼠与唐老鸭》。实验动画是指带有探索性的作品,代表作有《四季》。
按播放时间划分。按播放时间分为动画长片和动画短片,动画长片通常超过一个小时以上的动画,代表作有《宝莲灯》和《梁祝》等,动画短片是指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者更短时间的动画,代表作有《三个和尚》和《过山猴》等。
按体裁划分。按体裁分为:系列动画片和单部动画片。系列动画多指电视动画,代表作《阿凡提》等,单部动画片是指一集或上下集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代表作有《神笔马良》等。
按艺术表现形式划分。动画按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粘土、油画、水彩、国画、剪纸和木偶动画片,这些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着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四、动画的表现形式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
中国早期的动画,在造型的创新和场景的设计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故事等。比如有《女娲补天》、《水鹿》、《雪孩子》等都属于民间故事。动画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大部分动画造型的设计都借鉴了传统文化,由于中国这个大家庭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和本土艺术语言,动画也就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关系。
动画在观点和取材上都凸显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度和广度,文化品格属于民族的“观念体系”,是对它的本性暴露,也是衡量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指标。
篇4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传统文化和我们求知的科技教育中多是以书本和现实知识的解读面对学生。科技教育工作者大都也以谋求展示教育效果而策划与设计科技活动内容,然而这些书本上的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还不算完善,只是以目标教育为最终的教育模式,其活动过程缺少对活动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与铸造,我们应该在青少年日常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不断渗透,不断沉浸,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沟通,让传统文化也能够成为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潜意识。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科技活动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指导各项科技活动的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定期进行相关的文化传统学识的资料收集。归纳与科技教育活动相吻合的背景史料,研究这些文化资料的意义,能采用讨论和推演的形式去督促学生主动了解主动学习,潜移默化中无形就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日常的科技教育活动涉及广泛,这也给我们利用各类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拓宽了渠道,如在青少年模型制作中运用制作建筑模型渗透古代建筑文化和传统木文化的教育。在航海模4型制作中贯穿中国古代航海史的收集与展示,讲演与探讨。在小制作小发明活动项目中反思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科技落差,等等,这些教育辅助活动既可以客观的反映人文历史,又可以丰富科技教育的活动内涵,科技教育变成了更加人性化的导引活动,不再是简单机械的制作体验,成为了思想与技术的双重碰撞,在教育的质量上将有所提升,在活动的效果上将有所升华。同时挖掘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产品成为媒介传输,再现剪纸、风筝、织绣、泥人、面塑、中国结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此类科技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生动再现消化吸收,从而成为辅助陶冶情操和培养道德的精神力量。
二、科技活动与传统文化相互诠释,完善学生的学习模式
在现代青少年活动中,任何教育活动均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教育和科技活动是应该紧密相连的。科技活动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文化的主题和内涵。要吸收优良的文化传统,对于糟粕要加以摈弃。在教师进行科技活动的开展时,应主动为学生讲解联系并引入探讨人文性的东西,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文化和技术相结合,科学与时代相结合。能够下功夫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情况,以文化传播科技,以科技促进文化,贴近素质教育要求的平衡发展目标。在如今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开展人文主题活动,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实践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性培养中去。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和科技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科技活动中不断寻得传统文化内涵的意义,可以通过历史演绎、回顾与模仿等形式不断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了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知识。如在解说空气密度概念时可适时加入制作孔明灯主题科技活动,这样既能够做到回顾历史环境,推演物品的发明过程,又能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而延伸出三国时期的人文特性等,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让学生更加亲切感受到科技活动的延绵发展历史,让学生更加注重传统历史文化与科技活动的相互浸润,让文化传统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充分链接。同时,在不断类似的活动中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表述,这样长期下来,学生就能在科技活动中积累一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感受与体验活动的过程,配合并且了解活动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技活动水平的同时,也较好地树立了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另一方面,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也应该强调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背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并且能够吸收地方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感受到亲近与融合。如我们让学生在开展食品物质科学活动中加入有本地地方色彩的“火腿中的盐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金华火腿文化的来龙去脉,了解盐在不同时期,让火腿文化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仅对科学知识强化了认知,也充分了解了传统地方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所作所为诠释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让学生从中增强科学实践能力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熏陶,相辅相成,不断弥补。这既是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提升,也是对传统文化在科技教育层面的渗透。以主题活动诠释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含义,即是传统文化与科技教育活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也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文化特色的科技活动的主要支撑。成为一种能学能用,能想能悟的特色模式。
三、科技活动与文化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品德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的体质与完整的人格。而科技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可以相互接恰,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品德完善起到积聚作用。在进行科技教育相应的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协助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和应完成的知识内容积累以外,还要能够让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创造出相应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这样才能够充分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创新是我们现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素质教育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鲜的元素,把它融入到现代科技教育活动中,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方面的成长。让学生在感受现代科技进步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的个体品德无形中就有了提升,这样的做法也是创新的素质教育。在文化和科技教育的结合中,学生能学到的有很多,首先,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能够在文化中找寻历史的痕迹,能够积极思考和保留总结。其次,学生能够在科技活动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展现自我,将所学到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活动相结合。平衡两者之间的重心,不断发掘传统文化在科技活动中渗透的意义,点点滴滴的影响,等等。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改变,也能够提升自身全面发展。
四、结语
篇5
中国传统文化,大体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了解和研讨诸子百家也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历史背景,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说什么。在先秦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尧、舜到夏商周,从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在这一时期,人们特别推崇道路和规律,不讲什么道德规范之类的空洞教条。周文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道路,而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规律,关键看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走。老、庄认为,人的道路和规律必须遵循和参照天地,也就是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不遵循,或是违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只有道路和规律的概念。《五经》里的“德”字,均是规律的意思。《四书》也是如此。《论语》讨论的是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际关系问题。孔子从人的观念谈起,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根本观念,“本立而道生”,观念树立后,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学》是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明白规律、端正心态。只有修正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是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孟子》,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可以说,在先秦文化中,人们都是在追寻人生的道路和规律,都在探讨着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从战国时期,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再加上汉武帝、董仲舒歪曲利用儒学,人们只要求求得生存,而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再也不感兴趣。这也使义与利、人性善恶、理欲关系等等问题,都成为中国思想史上长期的争论。
首先说一说“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女子“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条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重要论据,是批判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主要根据。《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其中的“夫死从子”,当今的很多学者都感到“令人费解”,因为查遍史书,找不到丈夫死了做母亲的服从儿子的例子。问题关键在于没有领会妇人“无专用之道”这句,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表述的是“丧服”的规矩。因为五服的本意是指服丧时穿戴“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不同等次的丧服,也由此对应五种辈份,后来人们藉助五服,引申为同一家族中五辈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未嫁从父”是女子出嫁前从父亲那儿排辈,“即嫁从夫”是出嫁后从丈夫那儿排辈,“夫死从子”指丈夫死后从儿子那儿排辈,这就是妇人“无专用之道”。对男人来说,辈份则终生不会,是“有专用之道”。比如:女子出嫁前称某位同宗不同族的人为兄,这是“未嫁从父”;婚后丈夫称其叔,也要随丈夫改称其为叔,这就是“即嫁从夫”。再如,祖父去世,丈夫应服齐衰丧,妻子也服齐衰丧,如果丈夫已死,从儿子那儿排辈应服大功丧,做母亲的也服大功丧。再比如:某位长辈去世,夫妻应服缌麻丧,如果丈夫已死,儿子已出了五服,就要顺从儿子辈,不用服丧了,因为没有母亲服丧儿子不服丧的道理。女子除了父母、公婆、丈夫去世,服斩衰服,其它丧服都不能重过儿子,这就是“夫死从子”。所以三从不是“遵照、听从”的意思,也根本没有男尊女卑、男人管女人的含义。四德是女子行为的规范,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是指能正身立本;妇言是指语言得体,言辞恰当,有修养;妇容是指端庄稳重持礼,忌轻浮随便;妇功是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汉代班昭的《女戒》中解释四德:“德不必才明绝异,言不必辩口利辞,容不必颜色美丽,功不必工巧过人”。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男女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讲仁义礼智信,要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由此看出,三从四德并不是什么压迫、禁锢妇女的枷锁,也没有歧视妇女的内容,而是妇女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不能把它说成是教条、压迫和禁锢。
再说一说“三纲五常”。三纲简单地说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说法被宣传证明传统社会是男权社会的根据。看原文,这是断章取义,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韩非子・忠孝》:“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对三纲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里的纲有模范、示范的意思。男人为主导,要担当责任,担纲者既有权利,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君臣、父子、夫妻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五常,有的说是仁义礼智信,有的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规范,两种说法都是指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五常其实就是“三纲”的具体表述。三纲五常联在一起表述,是从宋朝朱熹开始的,说的是做人的规范,本身没有歧视女性的内容。
最后看一下“失命是小,失节是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指气节、节操、操守,有节制的意思,指做人行为要有规则、有分寸,也就是有度,是对人的品质、素质、品德的要求或规范,其实它主要是针对男性在社会行为上的评价。较早记载的有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是气节的典范。“节妇”一词的初始意思是指有高节的妇女,后来才专指“三十以下夫死不嫁至五十以上的妇女”。而特指女性“贞节”的说法,始见于宋代,《程氏遗书?卷廿二》中程颐说:“又问:‘或者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自宋朝始,对女性的行为规范开始严格起来。本来在宋朝初期,对夫死再嫁这种行为并没有道德和宗族的限制,女人要生存,子女幼小,需要生活来源,就要找个依靠。比如范仲淹,幼年就是母再嫁而随之,李清照、唐婉都曾离婚再婚,史书对她们的评价并没有贬词。为什么要对女性的行为规范提出更严的要求呢?除了《诗经?大雅?瞻昂?荡之甚》中所说的“乱匪降自天,出自妇人”的原因外,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其它的理由,但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周幽王宠褒姒,不是指所有的女人。
在历史的沿革中,事物总会变化以致变味,我们学习古典、评价传统,要区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和以后产生的僵化和教条以致变味的文化思想。历史、环境、统治者以及政权的需要等等原因造成了古典亦或传统文化的破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断层。从战国或战国后期开始,人们开始舍弃了对人生道路的追求、对大自然以及人生规律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因此,钻研古典文化,探求原生的传统文化,这是现在中国,也是现在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以其不可阻挡的威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华名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厚重积淀和顽强的生命力对网络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准确把握二者的冲突与融合发展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递下来的文化。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2、传统文化的特征
(1)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与社会的人文之化,这种人文之化的品质就是经世致用,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2)时空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都有所不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也有差异性。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文化、滇黔文化、东北文化和岭南文化等等。
(3)群体性。文化是超越个体的,只有被社会的某个群体所共享的行为、价值等才能成为文化。如“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话有“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等,这与中华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类型有关,人们的温饱问题是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这就是具有群体性的普遍文化现象。
(二)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成果,广义上说,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狭义上指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代码形式记录下来,并依赖网络进行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文化。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虚拟性。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供了网络文化虚拟性的可能,它使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等数字化符号。在网络文化世界中,人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设计出了虚拟的自我、国家和社会。虚拟性是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2)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系统,实现了地域文化向全球化文化的转变,任何民族的文化、任何群体的意识形态、任何人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是这种开放性使网络文化得到快速膨胀。
(3)快捷性。网络技术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实现了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到达分布在各个地区的用户,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此外,网络文化还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使用的普及性及影响方式的渗透性等等。
二、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
“冲突”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互相干扰”,文化上强调的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文化是和传统文化相对的新文化,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从严格的时间角度来看文化的新旧,新的文化都会和已有的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之中,旧的文化要么消失,要么得到改进,和新的文化相融合成一种更新的文化获得发展。冲突同时也是对新文化的检验,新的文化是否就是先进文化,是否优越于旧的文化,在冲突中得以检验,其结果要么新的文化消失,要么吸收旧文化的精华而壮大。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从时间来看,有先后之别;从本源看,二者的冲突也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问题。
1、语言冲突
网络文化倡导方便、快捷和实时性,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传统语言简化再创造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客观现实性,但是会造成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冲突。一方面,汉字的信息化会造成书法艺术的消失。汉字的信息化以敲击键盘代替了传统书法写作中的用笔,敲击键盘生产出统一的铅字,从而会使苦练多年个性化的书法艺术消失。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字及表达方式,会造成传统语言文字的失范和混乱。如把“妹妹”说成“美眉”,把“变态”说成“BT”等等。青少年长期使用此类语言的话可能会造成中华民族整体汉字运用水平的下降。
2、价值观念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锤炼才得以形成的一种集体智慧,是历经学习和灌输才形成的文化心理。而网络文化却几乎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心灵,以致传统的价值观念大厦瞬间倾塌。传统文化中形成的许多观念都受到虚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家庭观念、婚恋观念、朋友观念、交往观念等等都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思想观念的改变根源于人生价值观念的改变,价值观的冲突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冲突的内核。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产生较强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但是网络文化的盛行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情感诉诸于互联网并试图从中找到精神寄托。当前,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抬头、泛自由化突出,产生了道德虚无主义和人生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所载送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无处不在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
3、民族文化的冲突
西方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处于强势地位,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使用一百多种文字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昼夜新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互联网用户占到了国家互联网用户的70%以上。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文化的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西方文化,网上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世界观、价值观都是西方化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宣扬价值观念和政治准则的重要渠道。文化霸权的实质是文化帝国主义,主张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无疑给全球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威胁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霸权推行的文化同质导致人们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当前网民趋向低龄化、低学历,2009年网民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0到20岁的人群,比例为31.8%;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增速,比例为8.8%。可见,网络文化中缺乏文化建构与引领的精英阶层,网络时代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堪忧。随着网络的发展,强势文化借助网络载体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安全,也就是网络时代国家的文化发展问题成为各国的焦点,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将会愈加激烈。此外,因特网可以说是美国的语言俱乐部,也是美国文化的倾销市场,中国文化应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
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族素质提高等重大课题,是意识形态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的本质是技术文化,只有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网络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转换,发扬其优良部分,在时代条件下创新。二者各有所长,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二者发展的未来走向。
1、发挥网络的媒体功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获得传承发展。互联网作为媒体承载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并把这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网络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以更丰富的技术方式,比如论坛、微博等新技术来对文化传统加以传承和发展,对人们产生感染和影响。网络传播的形式、方式的丰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恰恰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融合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利用这种新技术形式来加以发扬光大,和新的技术进行融合,来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在网络时代,要辩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换言之,越是具有民族国家内涵的网络文化才越是真正的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任何具体的特殊的传统文化,只要它能够使自己数字化,就可以转化为网络文化。而使自己数字化,这应该是任何传统文化自身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所具有的意向性,任何有价值的传统文化都将在网络时代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2、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倡导文明上网。
传统文化能为网络文化提供精神寄托和价值旨归,要建设网络文化中的精神家园。网络文化交织于科技,最大限度的张扬工具理性,把自由开放自我推向极致,结果产生倒错的道德意识,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被无限放大,而传统文化主张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对建构网络文化价值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自律修身”和“慎独养性”等观念,有助于营造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道德理性的自觉维护,防止网络行为中的滥用自由、放弃伦理责任和道德约束的一剂良药。
3、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网络伦理秩序。
要积极探索,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整合传统伦理资源,从自律入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义务意识,共同建立一种全新的道德的网络伦理和规范,并在实际的网络行动中自觉地遵守规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在道德垂范、伦理观念、修身意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潜力,使其在网络文化中发挥作用。
4、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打造网络文化精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明的塑造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也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文化霸权、殖民主义便有了可乘之机。而传承传统、引领网络文明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打造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网络精品,用精品文化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文化形式,让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去主导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之花在网络文化的园圃中绽放。
总之,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的不仅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信息领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一次良机,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维,张健.浅谈网络文化[J].文化研究,2008(8).
[3] 曹学娜,蔡静静.冲突融合中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J].理论与改革,2011(5).
[4] 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党政干部学刊,2007(8).
[5] 宋楠.浅谈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篇7
古人常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寓意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物、吉祥图案贯穿于建筑的装饰设计中,珠宝巨匠戴比尔斯(De Beers Diamend Jewellers)出于对中国古老信仰的崇敬而专门设计打造的8Talisman Vinues系列,同样秀出不同凡响的文化底蕴——8 Talisman Virtues系列代表着八种中华民族所歌颂的美德:勇气、力量、恬淡、忠诚、希望、智慧、荣耀与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借鉴传统元素的设计,或许不是表达时尚的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装饰的功能,对于佩戴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与信仰。
向文化致敬
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 Brooch
设计师Stephen Webster与Dali合作作品
蛇与龙,妩媚与力量的化身,历经千年的信仰崇拜,潺潺流淌于设计师精湛的工艺中,为女性平添一丝明艳动人的美丽。设计师从历史传奇中汲取灵感,采撷原始的性感图腾,设计出龙争虎斗两件作品。其中,镶嵌有一颗5克拉明亮式切割的ForevermarkTM永恒印记美钻。这款珠宝精美别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Webster非凡的设计创新力。
颂歌XVⅢ Earrings XVⅢ
设计师Shaun Leane与Steinmetz合作作品
颂歌(Earrings XVⅢ)设计灵感源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但是你的长夏永不会凋零。”颂扬了对新生活和永恒美丽的承诺。季节交替,生命轮回,唯有钻石璀璨永恒,颂歌(Earrings XVⅢ)耳环捕获须臾而逝的青春精粹,进生命不应虚度之谏。
怒放Bloom of Love
篇8
1.1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凝聚着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思政教课教学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的是一种君子自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境界,这对大学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情怀,对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可启发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以德服人,实现美好梦想。对于思政课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其内容,弥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还能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处于竞争、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弘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德教”精神,对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适时地将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并对其内涵给予现代诠释。做到因材施教、古为今用,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辩证思考、亲身体验。做到自我悦纳、悦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涉及到每个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对每个社会问题几乎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引证。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这都是“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这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强,但抗挫折能力差。稍有失意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的是,极少数学生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摩擦,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曾经引起全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心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应大胆借鉴传统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态。
2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处在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见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唯物辩证法的态度,使之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民族特色和开放共容的气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2.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应因时而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宣传及时,不受时空间的制约,大学生喜闻乐见。将互联网的特长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还应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教育方法的转变,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优秀古诗词讲演比赛、书法国画展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高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或运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2多渠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如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假日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能利用节假日时间一览祖国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祥和智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大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引导他们多层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2.3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建设之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不仅需要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也要保持教育与课外实地考察的结合,需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3结论
篇9
正如互联网时代的任何一次舆论对抗一样,漫长的争论总是会使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常常还会使问题偏离原初的逻辑路径,迷失在漫无边际的观点的莽原上,最终沦为不知所以的“口水战”。这一次的“熊胆之争”,归结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珍稀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熊胆的药效问题、药用熊胆的人工替代品问题、活取胆汁的合法性问题、涉嫌虐畜企业是否可以上市、有法律许可的生产企业是否应该受到公共道德的约束、是否存在西方药业针对中药产业的打压阴谋、人道与普遍生命伦理孰高孰低……甚至还会有更多。
在我看来,“熊胆之争”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熊胆是否能够入药,也不在于活熊取胆汁是否合法之类,而是在于归真堂等企业以残忍的方式获取熊胆汁,是否违背公共道德。从法理层面上看,归真堂等企业的所作所为,似乎无可厚非。但是,法律只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的规范和限制。对于一个有巨大社会影响的人或社会团体而言,仅仅遵循法律,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质疑的是归真堂这一类机构的企业伦理。
由于涉及活体,熊胆产业应该有更具体的技术操作上的规范和限制,以及更严格的监管。仅靠一纸批文,就作为合法生产的全部依据,不足以回应公众的质疑。政府部门批准屠宰场,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将肉猪乱棍打死或活剐处死;政府部门批准建立医院,并不意味着医院就可以未经麻醉就给患者做手术。同样的道理,政府部门批准生产药用熊胆制剂,但并不意味着授权企业以残忍的虐待方式对待动物。鉴于有关行业规范的缺失,更要求行业自身的高度自律。退一步说,行业既无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又无可靠的自律,而在公众舆论提出质疑的情况下,就应该警醒,应该反思,尤其是有责任向公众作出恳切的而非自欺欺人的解释,或进行自我整改。但从归真堂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首先所想到的就是瞒和骗,甚至强硬威胁质疑者。至于企业负责人“反对我们就是反对政府”的言论,则更是一派歇斯底里的胡言乱语。
也有人以“人道”的名义,声称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获取对人类现实生存有用的东西,人类有权随意处置自然界,包括自然界其他动物的生命。毫无疑问,熊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它绝非无可替代的,更重要的是,熊胆的这些药理作用,大多并非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
黑熊的胆汁能够治愈人类的许多疾病,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类应该感恩大自然,感恩黑熊这样的生物。而不是人为地、无节制地和不择手段地榨取这种恩赐。有关企业获取熊胆汁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圈,使得他们变得更加贪婪。事实上,活取熊胆汁的技术的直接动机和唯一目标,并非急迫的拯救生命,而是商业利润。以残忍的手法获取并非不可替代的药物,就是取得更多的胆汁,生产更多的制品,攫取更多的利润,而丝毫不考虑供体――活熊――的痛苦。
然而,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态境遇来看,人类的贪婪已经让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与此同时,也已经使自身付出了惨重代价,而且,在未来将会加倍地戕害到人类自身。
有人以中医文化的特殊性,来为获取熊胆的必要性作辩护。熊胆入药在传统中医药中是合理的和有效的,在这个问题上并无太多疑问。问题的根本在于,归真堂式的熊胆获取方式,却不是中国传统的,这种企业上市以牟取更多的利润,也与中国传统无关。
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药的生产和使用与文化传统的精神和价值密不可分。向善的文化传统,从来就不认为人有权虐待动物以利自身。儒家讲仁爱。孟子所称的“君子远庖厨”虽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强调的是人应有恻隐之心。道家则强调天下万物齐一的观念,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并不认为人在自然界占据着无可逾越的高度,有对自然万物生杀予夺的权柄。至于佛家,则更为彻底――忌杀生。由此可见,归真堂这一类自我标榜弘扬中国医药文化传统的企业的作为,恰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抛弃了文化传统之核心价值的所谓“传统医药”,沦为等而下之的技巧,进而沦为唯利是图的行径,这非但不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相反,是对祖先伟大的文化传统的背叛和亵渎。
篇10
关键词:设计教育;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现代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的设计教育应当重视的传统文化的表达却被忽视了。
一、我国现代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21世纪以来,如何把握好大的发展方向,如何在设计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去诠释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当前高校设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主产权的含金量提高,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已不是以往劳动力的竞争,而是文化和科技含量的竞争,而传统文化又是这一切的根基。
1.现代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
在我们近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推崇西洋文化,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落后的最本质的原因。教育也一样,教育者们怀揣着浓烈的西方情愫,话语陈述中屡次谈到西方主义理论和思想,却很少关注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影响。伴随着这样的社会背景,现代设计教育也受到了影响。教育是传统文化的助推器,传统文化不去继承就没有办法发展和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在传统文化中生活和成长,但是当今的国内设计教育根本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表达,一味去追求西洋风。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教育,才能从骨子里转变现代设计教育方式,从而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2.高校现代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个产业的发展依靠教育,一个国家的富强根本同样亦是教育。现阶段,现代设计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工业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只有20所高校开设。2014年,开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将近有200多所。由于教育的盲目迅速扩招,随之带来的是高校教师需求量的大增,刚毕业的研究生就应聘当上了大学教师。这导致了很多高校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杂乱和项目经验不足,存在着纸上谈兵的现象。学生原本的文化基础就不是很扎实,并且在大学里更加得不到教师良好的指导,很可能会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失去兴趣。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曾经说过,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设计既然是一种创造生存的方式,就不可能背离传统的生存习惯,一个社会不可能废除其悠久的文化传统,一切从头开始再创造,或是完全以新的文化因素代之,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合理的。如今,设计本土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例如第一个获得建筑学最高奖的中国人王澍,他获奖的作品就是因为用了中国古代营造建筑的方式做设计,其作品无不彰显中国的历史文化。设计本土化必然会影响到当前的设计教育系统,这股正在现代设计中徐徐吹起的东方传统文化之风,正是推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向更高层次转变的动力。
二、提倡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教育发展中
1.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特点
设计要学的知识不仅仅限于本专业,它是一个交叉型综合的学科。因此,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去培养学生,应该全方位去指导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拓展学生在科学、文化与人文等领域内的知识,让学生在多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兼容并蓄,如果没有深厚文化的底蕴,设计就没有了内涵,仅仅是在表面上做文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风格才可以将其融入到教育发展中。
2.高校现代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
目前,高校现代设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显得不够。比如,大学生大一、大二阶段学的三大构成这门课,这门课是西方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中的一环,是强调绝对理性和思考。如果教师授课的时候没有和中国特有的地域结合,那么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只有理性认识构成,没有感性改造,他们创作出的大多数作品也就显得比较单板和保守。可以适当在课程中加入美学思想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创作中融会贯通体现出博大的传统文化内涵。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当前,我国的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理论及其相关课程正在逐步减少,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因此,在设计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实践操作,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熏陶,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在传授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要使学生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真正具有中国精神和民族内涵的作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从中国制造模式到中国创造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建明.现代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3(2).
- 上一篇:农村行业发展趋势
-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经验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