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发展变化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 产业规划 村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45-02
一、村发展规划概述
1.村发展规划的概念。村发展规划是将村庄建设规划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村域规划。传统产业规划缺少具体的空间形态分析,而传统村庄规划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村发展规划将两者有机结合颠覆传统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理念,是城乡统筹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革新。
2.村发展规划的特点。(1)因地制宜。村发展规划结合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为农村发展方向进行策划与指导,能够结合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2)拓展用地空间。村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规划方法,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技术上拓展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未利用地等用地分析方法。
3.村发展规划与传统村庄规划的比较分析。一是村庄规划按照深度不同分为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作为规划许可依据的村庄规划主要指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模较小的村庄一般一次性做建设规划编制,而不编制村庄总体规划,村发展规划包括了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二是传统村庄规划主要研究对象是村庄建设用地,而村发展规划的研究对象包括了村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等非建设用地;三是技术标准不同,传统乡村规划技术标准中居住用地较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村庄发展要求;村发展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适应村庄发展要求。
4.编制村发展规划的意义。编制村发展规划首先能够解决用地发展空间的难题,为农民增收指明方向,从一产、二产、三产上分类进行用地分析与空间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村发展规划通过对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产业用地进行分析,如何挖掘用地潜力,既保护耕地不被占用,又丰富农村产业内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其次能够在不占用耕地的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村庄规划如何适应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技术上进一步创新编制方法;而且还能够解决农村产业无序布局引起的社会矛盾,规范农村产业布局规划管理,规范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开发与利用,制止违法建设现象,化解农村矛盾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村发展规划编制的法律地位分析
1.与《城乡规划法》的立法原则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6月颁布,并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无论从立法原则以及具体法律规定都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现行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技术标准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有很大的区别,如居住用地标准过大,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标准过低等等,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由此可见,现行村庄规划无法适应新的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村发展规划正是城乡规划法背景下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尝试,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精神,是对《城乡规划法》的最大尊重。
2.符合各地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要求。新《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多通过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等形式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规定,如,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的《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提出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城乡全覆盖原则进行规划编制,并通过县市域总体规划,解决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的问题。村发展规划是村域全覆盖的规划,用地分析打破了传统村庄规划的技术方法,不仅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研究,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农业用地与未开发用地,真正从技术上落实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衔接。
3.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村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技术分析手段,突破农村发展障碍,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农村发展有两大障碍,一是产业发展方向过于单一,制约农民增收,二是用地空间尤其是建设用地空间限制农村发展。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各地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心多在中心城区和园区开发,而农村所获的建设用地指标即便是住宅用地指标都难以满足,更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空间。传统村庄规划没有结合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更对于建设用地之外的建设项目无法进行规划指导,如农家乐项目大多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非建设用地,由于没有规划引导,导致多数农家乐都是违法建筑。村发展规划拓展了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解决了农村发展空间的用地不足难题,为农村发展空间提供了规划许可与规划服务的法律依据。
三、村发展规划的用地分析
1.产业用地空间分析。一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合作社、养殖业用地等。将农村合作社用地纳入一产用地进行发展规划,便于结合农业用地流转,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养殖业往往是自发式布局,没有规划引导,对村庄生活影响较大,对环境破坏较大,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将养殖业用地规划纳入一产用地规划,能够对养殖业的合理布局进行规划,减少养殖对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空间形态上引导循环生态产业发展。二产用地包括来料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小商品生产用地等。二产用地按照传统理论属于工业用地,但是村庄往往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建设用地指标,受到发展的制约,导致三合一用房的火灾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用地纳入村庄发展规划,提出村庄工业生产用地布局应在整个乡镇统一规划,用地指标在整个乡镇统一平衡。三产用地包括农产品贩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用地等。课题组提出将三产用地规划纳入村发展规划,充分重视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并且依据不同服务类型对于用地的不同要求,对三产用地提出了不同的规划要求,其中:农产品贩销不需要专门的市场用地,可以直接结合农产品生产现场进行贩销,只需要在农产品生产地配置少量的基础设施如沙石路径和农产品展销临时工棚等;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用地需要结合原有自然条件,把村庄作为风景区或旅游区进行规划,即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景区规划或旅游区规划进行;农家乐服务用地规划可作为农业产业配套项目,进行农业观光园等规划。
2.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按照土地用途,可以将农村用地分为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等,相应的,村发展规划可以配套进行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和古民居用地分析与规划。居住用地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居住用地规模、房屋间距布局等因素,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间距标准不能僵化套用技术规范标准,可根据房屋实际居住使用情况进行压缩,以满足消防和视觉安全距离为基本要求。绿化用地规划在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建设用地范畴,与生产性生态用地剥离,不利于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村发展规划概念下的绿化用地规划结合村庄原有生产性生态用地进行绿化用地配置,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村庄里的空地用菜园布局;二是结合果树、花卉苗木、茶园进行公园化建设,在果园、苗木园、茶园、菜园、竹林里配上沙石路径,局部配置健身器材、甚至石灯与竹凳。同时课题组提出生产性生态用地公园实质上就是弱化版的城市公园绿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对象更多,配套设施更丰富,多了地下排水设施、公厕、路灯、小卖部等设施,而村庄绿地只要有少量的沙石路径和休息凳子就能基本满足农村生活要求。农村传统古民居较多,古民居保护是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最大难题之一。实践中,村民处于资金、房屋使用以及维修工序等因素,不愿意维护原有古民居,镇乡村干部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对维护古民居也没有积极性,直接导致农村中古民居保护工作矛盾突出。鉴于文物保护法提出属于文保点的古民居项目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课题组提出村发展规划中应包含古民居用地规划内容,通过合理利用古民居,促进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对古民居的保护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村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范围、依据
1.编制原则。村发展规划应在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根据村所处的空间环境、村庄规模、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地形地貌和产业特色等采取不同的引导发展策略,制定村发展规划,以此拓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村发展规划编制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准绳,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编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新农村。
2.编制范围与年限。村发展规划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村发展规划总体范围以村域行政区划为规划用地规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村域内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未利用土地的用地范围,村庄建设规划为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村发展规划的年限原则按照立足五年、规划十年的要求编制与实施。结合村庄整治的要求,做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制定。
篇2
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有冰晶,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联。一团空气上升,在开始时它的内部水汽含量和温度的水平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从而水汽产生凝结的高度是一致的,因此,一朵积云具有水平的底部。由于在形成阶段,云内为上升气流且云顶中央上升气流最强,四周较弱,云外为下沉气流,造成积云具有圆拱形向上凸起的顶部以及明显的轮廓。
积云主要在白天形成,因为阳光使空气变热,另一方面,地面也使空气变热。积云也可在白天山顶上形成,因为山坡受热比谷底受热快。这种不稳定的受热形成运动中的对流。积云有时伴随或提前冷锋而形成。因为在锋区,空气被迫抬升。
积云云底高度在湿度大的地区一般在600-1200米,在干燥的地区为3000米,积云底部清晨接近地面,在午后就会上升。
对流上限和凝结高度的相对位置同积云形成的关系
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除非积云变成积雨云,否则不会出现阵雨,尤为正午后形成的云堆和积雨云表示阵雨很可能出现。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在这辉煌的六十年中,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各地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农村深刻和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和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农村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海西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海西、建设海西如火如荼,这使海西地区的农村得以旧貌换新颜。
在福建省的南安市康美镇的兰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绩斐然。兰田村在2003年时集体经济尚属薄弱而到2006年时已然成为福建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更好地了解新农村的发展变化及成果,感受科学发展观和海西政策给当地带来的福祉,增加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篇3
【关键词】农民消费 人均收入 恩格尔系数
一、引言
我国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过度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将提高自主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目前主要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大半,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农村消费情况直接体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国家对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加大,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目前农村消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
二、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状况
(一)不同地区之间消费情况的差异
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按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这七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指标,将我国3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为四类,其中北京上海分为第一类,天津浙江和江苏分为第二类,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重庆湖南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江西湖北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分为第三类,贵州甘肃云南青海新疆陕西广西宁夏为第四类。北京上海属于国家的中心城市,各项经济指标都比较高,因此消费水平也比其他各城市高,天津浙江江苏沿海城市发展较快,人均纯收入高,因此消费水平也高,河南河北等这些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消费较为稳定,而贵州藏等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使得发展较为缓慢,消费程度也较低,总体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程度偏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农村消费能力分布很不平均,对农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这种差距。
(二)城乡之间的差异
根据《统计年鉴》给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的一开始3倍的差距到2013年差距仍接近为3倍表明虽然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没有缩小,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指数已经超过城镇的指数,在未来的几年城乡差距缩小有望进一步实现。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到2013年的37.7%。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的呈现下降的趋势,近几年较为平缓,恩格尔系数作为研究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数值越大代表贫困程度越大,59%以上为贫困,30%-40%为富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为富裕的程度。但由于贫富差距较大,人均达到富裕并不代表普遍富裕,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研究2000~2014年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的发展变化,从2000年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为5190元是低收入户802元的将近六倍,到2014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23947.4是低收入户2768.1的接近10倍,说明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根据边际消费递减理论,只有缩小贫富差距,才能有效的促进消费。缩短贫富差距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些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近些年的数据显示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确实有所提高,收入与支出之间确实存在这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1978年到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用spss做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99.9%,显著性概率也小于0.01说明二者的是显著相关的,再对数据做线性回归,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作为自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表示如下,y=0.744x+48.762模型建立的标准误差为0.004,说明这个公式确实能很好地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收入水平与消费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四、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国家采取的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如降低利率,降低资金使用者的成本压力,提高了消费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建设等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逐渐向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由主要消费食品为粮食蔬菜,变为粮食蔬菜虽然仍居主要地位,但相对变少,而瓜果坚果奶制品这些副食的消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耐用品数量,新建住房面积以及住房平均面积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改善农村消费水平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体制机制,普及农业保险,提高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我国的人口逐步迈入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加大,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了农民的储蓄动力,降低了消费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完善农村的养老金制度,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普及农业保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各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保障之后,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
(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在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新型农场。农民可以将合作经营,传统的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均由专门农用机械来完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收获后,农产品统一联系厂家出售,不再是从前的农民各自零散买卖,也充分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年终农民按照自己的土地数量百分比来分配利润。农民收入水平可以获得很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消费水平。
(三)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农村各种服务行业发展非常有限。随着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进一步的普及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补助,降低贷款门槛和利率等。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餐饮、外出旅游等多个产业,充分满足农村群众的各种需求,使农民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想,刘B.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收入结构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5):27-3
篇4
通过分析当前农家书屋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农家书屋得以长期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一、农家书屋的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1]。很久以来,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一直都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农村严重落后的文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期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如果要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加快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农书屋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家书屋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资源优势奠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经济能否兴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建立农家书屋是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激发农民内在的潜能并且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发展新农村经济,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二)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需的知识与信息“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的科技户和专业户,他们对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等各类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书屋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图书、报纸、期刊等资源,方便他们了解各种信息。而且,农家书屋还能成为接受社会各种延伸服务和获取知识信息的通道,以及与外界信息交流的窗口,进而丰富农民的生活[2]。
(三)改善农村的贫困现状从而丰富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贫困即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的统称。能力贫困是指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匮乏与不足。在中国农村,由于农民基本生存能力不足和教育水平低下,农民即使在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前仍处于无法或无力发现、表述、提取、吸收的弱势状态。农家书屋可以使农民近距离获取知识信息,在书屋这样的公共知识交流场所参与交流,丰富农民的生活,改善能力贫困的状况。
二、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内涵
(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农家书屋”建设客观上要求其可持续发展“农家书屋”从其建设目的看是要长期服务于农村的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文化建设现状。“农家书屋”对农村文化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发展下去,其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家书屋”的发展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家书屋”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及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农家书屋”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还要随着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后代人的文化需求。2.农村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农村整个发展形势客观上也要求“农家书屋”不断发展变化。“农家书屋”是一个不断发展个体,需要循序渐进的完善它。“农家书屋”需要在整个农村发展变化的进程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不断的丰富自身内涵,更要具有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适应能力。3“.农家书屋”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期间会有一系列新问题出现。从各地“农家书屋”的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上看,先期的投入建设因为有国家在政策、资金、组织上的保证,基本的布点设置都已大部分完成,“农家书屋”现在面临的多是建成后的另一个问题,即投入使用,投入使用要用持续发展作保证。没有“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任何投入使用都会失去根基。虽然各地因探索的投入使用方式各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最后要根本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探索“农家书屋”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有生存体系、动力体系、环境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生存体系,即维护农家书屋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和扶植。动力体系,探索灵活的经营机制结合市场,在主体上坚持公益性方向,在经营上可以适当地创新,多种形式搞活“农家书屋”,靠市场的力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环境体系,“农家书屋”的发展既要考虑在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要素。管理体系,农家书屋是现代化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其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一个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甚至兴衰存亡,因此,农家书屋要充分意识到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3]。
三、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的文化工程,始于2007年3月,仅仅几年时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地方投入资金达到了30多亿元,并且已经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近30万个,覆盖全国近半数行政村,完成了原定的“十一五”建设任务。2011年农家书屋建成数量将达到50万家左右,2012年也已经基本实现“农家书屋村村有”的目标。农家书屋的房舍多是利用已有房屋,一般建在村委会、村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中,或者在中小学校、农民技校等各类学校。各地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也不同,主要包括村委会人员、教师和农民,有些由高校志愿者担当管理员,只有部分农家书屋配备专职管理员,多数管理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
(二)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已建成的农村书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普遍存在许多问题:(1)农民的“书屋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2)图书的配置针对性不高,种类欠缺;(3)缺乏经费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资金难以保证;(4)权属不明,重建轻管;(5)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6)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单一。
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家书屋,构建先进文化需要农家书屋,实现全民小康也需要农家书屋,因此确保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不断优化的系统工程,针对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完善运营保障机制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需要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到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农家书屋建设及运营综合保障机制。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农村阅读习惯的养成、读书风气的形成,需要乡镇干部、村干部、农家书屋管理员和广大村民共同努力,这和镇村干部对农家书屋的认识和重视密不可分。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民阅读的习惯,改善过门不入的情况,建议农家书屋管理员和各级干部多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比如讲故事、写春联、赛诗会、唱山歌等等。另外,农家书屋管理员还要定期以黑板报和讲座等形式对书屋的书籍向村民进行介绍宣传。
(三)加强资产管理农家书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县乡村三级政府部门和组织要密切配合、各行其职。一是区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检查登记备案。主管部门指导农家书屋的管理规范化工作,健全农家书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监督检查,及时全面了解农家书屋的资产管理情况;二是乡镇党委、政府要设立监管责任主体。严格履行职责,并把工作尽量责任到具体的人,努力克服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如重建轻管、图书流失、整天闭馆等;三是村民自我管理要规范化。村民是农家书屋的管理主体,要对其进行入职前的培训,做好图书管理工作[4]。
(四)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一是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现在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大多是兼职于行政村两委会的村干部,而不是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以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农家书屋要配备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图书专业管理人员,才能够有时间、有能力开展好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借阅活动。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要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或基本掌握图书登记、分类、编目、上架、借阅等相关业务知识。
(五)加强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库建设农家书屋的图书、音像制品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活动要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村口味,要因时、因地懂得适宜耕种或收获的时节,知道农业生产活动,掌握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进而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宣传推荐与农业技术相关的书籍,不但要配备种植业、养殖业等的专业书籍,还可以从书中选择出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和日用科技知识.
五、结束语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实施该项工程目的在于惠民利民,改善农村的文化市场,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只有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国民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整体提升,才可能实现中国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因此,确保“农家书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农家书屋.百度百科[EB/OL].[2013-04-15]
[2]赵德菊.浅谈公共图书馆如何推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0):36-38.
[3]罗梅“.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8:16-17.
篇5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政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号民生工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十个全覆盖”为抓手,积极打造草原上的“桃花源”,贫困人口的生活居住环境正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1月,党委全面启动了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目标是用3年时间投资800亿元,对处于发展态势落后、发展能力不足的广大农村牧区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十个方面的民生保障工程,提高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合理规划,打造大美乡村
“十个全覆盖”工程让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俺们村里和你们城里没啥区别了,想‘充电’学习到文化室,想聊天娱乐就到活动室,生病有卫生室,购物有大超市。”房屋变大了,环境变好了,生活方便了,兴和县的百姓再也不想争着往县城搬了,“以前出去的人都争着往回搬呢!”
兴和县的这种变化正是得益于内蒙古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留住绿水青山,要记得住乡愁。”在打造大美乡村的整体规划中,兴和县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把总书记的这一理念充分理解并准确地融入到规划建设之中。
大拆大建是留不住乡愁的,兴和县为了留住“乡愁”可谓是煞费苦心:合理保护村庄住宅用地的原址,适度将村民房屋院落修复改造;合理规划建设居住区周边道路、广场绿地公园;合理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建设卫生室、图书室、文化室、超市以满足村民医疗卫生文化生活需求;合理安排村民公用通讯设施,交通设施……这样一来,兴和县的水域和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闲置地都统筹起来,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等形式将可生产利用的土地划零为整。
没用多长时间,没用多少资金,兴和县“十个全覆盖”工程就完成了乡村居住区院落的整治,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完成了乡间道路的修建和绿地小游园的建设,并建设了各种服务设施,改善了百姓人居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质量。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美了还不够,百姓的生活也要美。兴和县因地制宜,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作物为手段打造大美田园风光特色文化,盘活城乡文化及旅游业,促进餐饮交通酒店等服务业的发展,使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农村生活模式。
“‘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我们住上了乡村别墅,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想不到穷了大半辈子,如今过上这种好日子!”兴和县的百姓对笔者说。
整体布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万顷莜麦万顷粮,百万花海艳农庄”,兴和县怡人的风景,已成为全国休闲、度假、避暑的胜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强的区位优势为兴和县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和农村旅游观光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近几年,兴和县农业产业实现了由单纯的农牧业向休闲观光农业的转变。
兴和县结合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兴和县委书记刘政看来,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村民们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田园景观变成风景了。当地政府结合自然生态整合环境资源,利用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增进游客对农业和农村体验,让游客玩得好,更让百姓挣得多。
如此一来,兴和县的农村就业机会多了,农民收入渠道宽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济; 观光; 农村
西班牙学者RosaMarý´ a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 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 旅游(Modern 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乡村旅游”又称为“民俗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包括了农林牧渔业,也可以说是涉农旅游.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十分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第三产业活动的新需求这样一种良性结构。
(2)“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联动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对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使得乡村旅游接待村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延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扩大了产业面,形成产业群。如我市抚宁县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开发桃林口、龙潭峡、葡萄沟等景点以来,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多元化。 (3)“乡村游”扩大了就业机会。开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龙潭峡一带可使用的农田较少,近几年,伴随旅游点的发展,部分农民旅游商品的收入已占据家庭收入的50%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显而易见的。
(4)加速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发展乡村游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乡村也会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这些努力使民俗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发生明显改善。
(5)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会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加强团结,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的民风。为了搞好乡村旅游,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法直到生活习俗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乡村游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从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农民与外界的沟通面加大,见识增加,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通过乡村旅游这座桥梁,增进了城乡居民的感情。显然,乡村旅游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发展乡村游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心打造和培育的旅游重点项目,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抓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包装行之有效的、受游客喜欢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高效的道路,通过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丰富我国的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村镇银行 服务定位 股权创新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我国村镇银行从2007年3月1号在在四川试点开始。进过6年多的发展,村镇银行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单机构网点、支付结算机制不完善、社会认可度差、经营产品和盈利方式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村镇银行发展很艰难。本文从近些年来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入手,并借鉴了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单一机构网点
从目前各地村镇银行来看,单一制银行结构是我国村镇银行的主要组织结构。与其他银行相比,银行分支机构少、电子网络银行几乎没有、其他表外业务业务量少。这即不利于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客户的维护和扩大。同时,村镇银行的选址的地点大部分在县市比较发达的区镇,不利于农户的存贷。
(二)支付转账机制不完善
目前村镇银行主要可以办理的是存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村镇银行作为单一机构网点,从银行自身成本来说,网络系统建立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村镇银行不能和其他银行进行跨行支付和转账,以及不能进行网上支付。
(三)社会认可度差
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产物,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在农民心里的信任度不高。同时,由于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金融的不了解,多数农户不愿意和村镇银行进行来往。从大部分的村镇银行的选址来看,附近的传统的大银行,比比皆是。农户由于以往的业务上的联系,更多的会选择去传统大银行办理业务。
(四)经营产品和盈利方式缺乏竞争力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单纯的依靠信贷利差收益的盈利模式、依靠资产拉动存款的方式是不能持续的。我国村镇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存款和贷款两大块。近年来,加入了微小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农户担保贷款;但从总量上来说,还是很小,不足提升其和传统银行的竞争力。
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现状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农村微小型企业数量也逐年类增;农民金融投资意识有所提高。农村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金融的需求。这就给村镇银行在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一)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就医以及上学,成为了近年来农村的普遍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农民工,不得不将老人留在农村,将小孩留在父母身边上学。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老人先自己垫钱看病,然后2到3个月后保险金才会退到老人手中。因此,出现了老人因孩子在外,钱不能及时送到,而耽误了就医;另一方面,小孩在家读书的费用和老人孩子的吃穿住行费用,需要每月农民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打回给家。不仅给农民工带了麻烦,同时给老人每月去银行取钱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村镇银行为这类农户提高特殊服务,对吸引农户外务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其实有很强的金融投资意识
农村经济调查队2013年初,对7100户农民投资意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二、三年内选择银行储蓄理财的被调查者比2001年降低了23个百分点,同期购买保险、国债、集资入股的则分别增长22.5、19.2和10.1个百分点。未来几年随着金融投资理念的推广,农村的金融意识会更加增强。
(三)微小企业在中国农村地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2011年有农业企业111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8家;2012年有10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4家。微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农村对资金的需求缺口。
三、美国单一银行业的经验——社区银行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其农业的发达程度,不仅取决于美国的科技的发展,而且也取决于发达的农村金融对其支持。社区银行是农村金融的重要成分。社区银行主要有各州地方县市自主建立,为当地的中小农户和企业提供贷款,存款和结算业务。在美国小额贷款中,社区银行占了60%。
其主要经验有:第一,法律制度健全。美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保护社区银行的发展。如降低社区银行的最低准入资本金;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第二,市场定位明晰。主要服务该社区的中小企业和农户,集中力量解决他们的需求;这样具有准确性得市场定位,能增加社区银行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第三,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个性化。在当地的情况进行了解基础上,具体划分当地金融供求的特点,为该地的企业和农户提高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灵活的金融产品,增加他们对社区银行的忠诚度,并可以带来稳定的存储资金。
四、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变化和相关国外银行的经验,我国村镇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一)加大ATM自动存取款无人网点在各农村,各镇社区的建立力度
村镇银行由于其成立时间不长,自身的盈利能力不足,不能模仿传统的银行业的扩展模式——成立新的网点。随着网络在农村的开展,建立ATM自动存取款网点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满足农户、社区成员存取款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能提高村镇银行在该地区的认可度,增加农户对村镇银行的心理接受程度。村镇银行可以对相关的村,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该地区的日常资金的需求,选择比较适宜的地址,建立符合该村镇的资金存取需求的ATM存取机。
(二)明确客户定位,发掘潜在客户
我国村镇银行应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明确“服务三农”的目标,主要是农村的农户和企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和产品。由于农村的生产、经营、消费、就业等特点与大城市有显著的不同,简单的复制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在农村是行不同的。合理利用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对客户进行明确的细分,制定合理的银行产品,是村镇银行立足于村镇的重要保障。同时,村镇银行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业务。村镇银行由于置身于农村,能够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在满足客户的同时,吸引客户对村镇银行的需要。
(三)创新股权设置机制
在原有的基本股权设置的前提下,设计出能适合当地实际经济情况的股权机制。鼓励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加入到村镇银行的股权投资中。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的金融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村镇银行在该地区的关注度和受众度。原则上,我们可以对村镇银行的少量的股本进行重新设计,在原基础上提出优先股的理念,使得这些资格股在当地范围自由地流动起来。借鉴农村信用社以前的做份,制定自然人资格的起点,鼓励农户进入农村信用社。这种改革能让农户加入到村镇银行中,自愿为村镇银行业务和社会声誉贡献自己的量,使村镇银行真正成为当地农村自己的银行。
参考文献
[1]景浩.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金融市场.2011.9.
[2]王建安.论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0.6.
[3]张儒雅.村镇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河南商业专科学科学报.2011.2.
[4]王学忠.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1.4.
[5]赵方.村镇银行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12.
[6]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篇8
(一)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户籍制度的改变,打破了固有的“农转非”界限;其次,土地政策发生变化,采用土地使用制度;再有,国家每年规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城镇公用设施的构建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民俗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二)民俗文化。我们常用的定义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能够体现时期性的社会文化状态。但由于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因此,民俗文化会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凸显着变异性。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在上文中我们谈到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本文受论述所限,不能把民俗文化全部罗列分析。因此,仅以河南庙会和嫁娶丧葬为例,探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一)河南庙会
1.河南庙会。赶庙会是河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历经千百年,庙会一直是河南百姓祭拜祖先和古代圣贤之地。庙会会期不一,规模也较大。每年农历2月2到3月3,太昊陵庙会盛况空前。“朝祖者来自四面八方,南至南阳、襄阳,东至亳州、阜阳。”从河南风物志的记载中可见,河南庙会历史悠久,盛况空前。
2.河南庙会的变迁。众所周知,传统庙会是以拜神,乞求平安健康、祈子赐福为主。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庙会的发展逐渐在内容上进行着改变,最大的内容变化是由祭祀宗教活动转变为娱乐商贸活动。如今,农村百姓不再拘泥于传统庙会的功用,而是以庙会为依托,进行休闲娱乐。可以说,河南庙会文化的改变是凸显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化变迁的一大典范。
(二)嫁娶
1.嫁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婚嫁是天地人神共同见证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是需看八字、择吉日,还要秉承神迹,渗透阴阳五行学,方能完成一个热闹的嫁娶。旧时的婚嫁是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事务。再说礼仪,有资料对婚姻礼仪的记录:“整整一个月婚姻大礼才算完成。”;在仪式上更是要三拜九叩,上香、放喜炮等。另婚宴规格样式繁多。可以说,旧时嫁娶仍以听天命成分居多。
2.嫁娶的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思想逐渐向城市化文明靠拢。农村家长在改革变迁中,改变了旧日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男女婚恋自由为本。在嫁娶之前,无论相亲或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家长仅提出个人意见,不能用父母之命阻拦儿女婚姻。自由恋爱的夫妻双方感情基础牢固,不易出现婚姻破裂。
(三)丧葬
1.丧葬。与嫁娶相比丧葬更显得是一场复杂神圣的宗教仪式。农村丧葬习俗繁琐,有五服制度即农村家中有人故去,便要通知五服内的亲戚,并购买大量白布做成孝服、孝帽等,供给穿戴。故去之人的衣服、被褥通常烧掉;在棺材上也极为讲究,比较好的棺材在几千至上万元不等;丧葬礼仪更为复杂,农村通常不发讣告文书,而是请关系亲近或村里掌管丧事的人,逐一将死讯通知到五服内;最终逝者终将入土为安,农村辈分高的长辈通常不愿火葬,而是选择土葬。
2.丧葬的变迁。有资料表明,丧葬习俗在仪式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变化并不多。其最大的变迁是花费方面与日俱增,自步入城镇化后,家庭收入增加,而攀比心理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城镇化发展进程能够逐步的帮助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在进程发展初期,整体收入水平还并不高,特别是在丧葬花销问题上,应继续弘扬勤俭朴素的作风,杜绝并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浪费和支出项目,尽孝道的同时仍需顺应民族节俭的习俗。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及显著特征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及生产力。民俗文化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而中国人多数具有从众心理,既对周围的大环境和人群的选择作分析,然后进行选择性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出现,导致社会环境及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由此便产生社会观念的变革。农村百姓大部分不再以耕种土地为生,而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上便逐渐的融入到城市文明中。这种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观念的改变,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2.经济基础。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改变,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变迁。而在社会生产力变化的过程中,也引发了经济基础的变革。上百年来,我国的农村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是极为匮乏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济的富足使农村人的生活观念亦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以庙会为例,庙会由最初的朝拜祈福之地,演变为今日的商品交易场所。而这种农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正是源于经济基础的丰富,而成就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1.变迁存在同步性差和不可逆性。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会呈现出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几个层面的不同变迁类别。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在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变迁不大,但在婚嫁丧葬中所耗费的物质成本有所增加。从中可见,虽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意识有所增强,民俗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仍与城市文明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说,民俗文化的改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因此存在不可逆性。
2.农村区域性的显现。民俗的区域性特征是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以旧村改造等形式举家搬迁,但传统民俗文化依旧延续下来。而在农村,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农村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四、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态势启示
民俗文化跟随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发生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业为主逐渐向工业化转变。纵观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反哺现象出现。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得经济基础成为重点,旧时的文化交流逐渐被经济交流所取代。年轻一辈接受者少许的民俗传统文化,而更多的是从城市文明中获取文化,反哺于长辈。可以说,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青年人相差无异。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日渐模糊,而民俗文化也必将呈现出反哺的现象,渐渐走向城市文明。
(二)民俗文化内核的消逝。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沉淀,是精神的渲染。文化思维和文化价值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转变。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物质条件,为农村百姓带来城市现代化的精神享受,但是人们会发现缺少了一种融入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经济财物的增加,为消费个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自我认定感。而传统的轻利价值已逐渐淡薄,民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也已消逝,不可逆转。
篇9
关键词:段店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45-02
一、引言
段店镇地处湖北省鄂州市西部,占地面积90平方公里,有近36000人生活在这片土地。近年来,段店镇的法治发展状况呈良性发展趋势,成立了段店镇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的前身是法律服务所,成立于1982年,主要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它与司法所合署办公,共同为大家提供一个法律服务平台。其中,司法所是政府职能部门,向政府提供法律咨询,负责政府的法制宣传、法制教育工作。自建设以来,办理国内诉讼业务110余件,非诉讼业务200余件,解答法律咨询1500余次,每年担任法律顾问30家以上,办理见证业务115余件,为辖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先后于2002年、2005年被湖北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法律服务所”。2006年4月,由于乡镇配套改革,华容区率先成立法律服务中心,实行竞争上岗,这样充分调动了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2007年7在排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薄弱;行政行为造成的矛盾隐患大量存在,并且是难以化解矛盾中的主要部分;社会道德的下滑,信誉度低下;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本文以段店镇存在的问题为视角,来重点分析人民调解在进行农村法律援助过程中的适用性。
二、人民调解适用的原因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劝解发生纠纷的当事人互谅互解,从而消除纠纷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一)人民调解制度更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民的纠纷和被接受。人民调解制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不同于诉讼的价值取向,更适合于特定社会关系,特定主体和特定纠纷的解决。例如,我们在段点镇进行法律援助过程中,一些当地农民在弄清我们的身份后,愿意把他们的矛盾纠纷说给我们听,如包工头长期拖欠他们的工资;子女不赡养老人等,希望我们从中做些调解工作,给他们提一些法律建议,充分发挥了我们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作用;人民调解制度能够以妥协、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解决纠纷,能够提供一种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变化的灵活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维系农村当地业已形成的人际关系,使当地农民更容易接受和执行。因此,人民调解制度更加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为农民所广泛的认可。
(二)人民调解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人民调解组织设置于民间,活动于群众中,更加了解民情。从中把握好一定的民间纠纷规律,对与调解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该镇发生的纠纷中,主要为村与村之间、村民组之间、及本地与外地之间发生的纠纷。该镇去年共发同志指出:“要认真分析当前民间纠纷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对民间纠纷发生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加大预防工作的力度,减少纠纷特别是的发生。”
(三)人民调解有助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符合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调解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如果以调解方式结案,案件即调即结,无须走完整个诉讼过程,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在对段店的法律援助过程中,我们参加了5起案件的调解工作。 全镇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共办理调解业务200多起,成为诉讼解决纠纷的有益补充。
(四)人民调解有利于农村利益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都不仅仅简单地表现为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以至于这类纠纷在依一般权利义务关系做出判决后,仍然会留下令人遗憾的争议和与社会常理或情理想悖的种种困惑,乃至结下长久的仇怨。人民调解尽量发挥当事人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功利性的合理性,采取常识化运作程序,争取做出接近情理的解决,并以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追求效益为基本目标,有效的处理了利益主体间的纠纷。
三、人民调解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段店镇农民进行法律援助过程中发现,人民调解在法律援助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基层群众对人民调解制度认识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民调解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人民调解制度是实践证明了的有效解纷息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可是,从层群众自治组织对此识之偏颇,人民调解工作流于形式,这个武器没有真正用起来。另一方面是对人民调解的权威性认识模糊。群众对人民调解的权威产生质疑,村居委会调解出现功能的弱化,大家更多地把纠纷转向从层政府、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增强人民调解的可信度,使人民群众真正象对待法律一样加以信赖,还需要时日。
(二)调解工作人员本身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不高。据统计,日前达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知识或法律中专以上水平的调解员,在段店镇仅有20人左右。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基层调解委员会委员很多都是临时的,有事即来,无事便散,队伍很不稳定。
(三)调解工作人员的待遇很低。由于基层财政困难,领导一怕增加人员编制,二怕增加负担,但用很难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多数地方只给予少量的开支费,如段店镇,每年财政只拨给1万元人民币,使得调解员工作热情不高,有的甚至需要自己掏钱,长此下去,就使得调解员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过场,工作不认真细致,法律援助中心变得有名无实。
(四)农村的法治供给不足,农村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法律需求。就段店镇而言,其法律援助案件主要由调解员和法律工作者来承担。全镇没有一名律师,调解员仅仅有20人,同时法律援助机构中的人民调解员身兼数职,整天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农民的法律需求,常常出现农民排队等援助的局面。
四、解决人民调解在法律援助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加强法律援助,发挥人民调解员的重要作用,是解决基层法治需求的好办法。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是在农村普法和开展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一)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社会筹措法律援助资金机制。虽然人民调解员对于民间调解不收费,但是,保障人民调解员的最低生活保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地方财政无法拨钱的情况下,应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筹措资金,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争取社会最广泛的支持是解决当前政府财政拨款不足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大法律援助事业的宣传力度,使法律援助事业像教育事业的希望工程一样深入民心,得到社会最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二是建立法律援助激励机制,尤其是奖励在农村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民调解员。三是要加强同各种国际组织、国外法律援助机构等的密切合作,争取得到他们资金和物质上的捐助。
(二)加强人民调解员在法律援助中的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和公民成为人民调解员,弥补法律援助队伍的不足。可以将大量法律专业的学生作为人民调解员的组成部分,来农村进行法律援助,增强他们的法律实践法律活动,树立他们自觉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意识。
(三)坚持送法下乡,培育农民法律文化素质。人民调解员在进行农村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应该扮演送法下乡的主体,对农民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在此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送法律思想、送法律观念上,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制度、规范的宣传和说教。必须把真正的法律精神和现代法律意识告诉农民,努力培育他们同现代化法治文明一致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等。如在段店进行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我们就到小学进行普法讲座,在对农民纠纷的调解过程中,耐心跟他们讲我们所依据的法律知识和精神,使当地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层次的提高。
(四)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工作。人民调解员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上,对当事人阐明法律处理的结果,使当事人在衡量利害得失的情况下愿意接受调解。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可以依抓社会公德进行调解,绝不能无原则的“和稀泥”。说服、劝导时,人民调解员还应该善于把握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及时把握其心理的发展变化,使之逐渐接受调解协议。调解中,还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风俗习惯邀请周围群众和亲戚朋友参与调解。促成当事人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如果当事人能相互谅解,人民调解员应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人民调解员应该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建议性解决方案,使他们在新的基础上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五、结束语
人民调解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诉讼的不足,更好地解决了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调解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将充分发挥灵活、便民、无偿的特点,在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在进行农村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参见段店镇《2005-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第3-10页。
[2]张睿:《谈我国法律援助的几个问题》,《视点》,2006年第06期。
[3]陈松:《基层法律服务所实证研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04期。
[4]崔杨,郑自文:《两个世界的最佳》,《域外司法》,第102-104页。
[5]刘潇潇:《农村法治: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
篇10
关键词:土地整理 原则 作用 注意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是建设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必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买现。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采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对原有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合理组织利用的过程。它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三项内容。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林、路、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工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二、土地整理遵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由于区域的地形地貌、水利条件、土壤土质、耕作制度的不同,整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整理应立足长远,做到经济上有效、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可接受,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和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原则
土地整理要通过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外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土地整理涉及到土地、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部门,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应认真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统规划。
三、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土地整理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粮食生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已成为节地挖潜,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数量和利用效率的潜力很大。实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之。
2.土地整理是改善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措施。土地整理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中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直接用于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理不仅可以改变中低产田的面貌,还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建设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的目标。土地整理是解决农村基础实施投入不足的突破口和有效措施。
3.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农业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土地整理项目结合发展特色农业进行科学设计,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建设高效、特色、生态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土地整理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的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更好地引导各地区特色农产品向产区集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高效经济产物,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土地整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土地整理的最重要的目标。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村庄外延式扩张,形成“空心村”,进行村庄整理,使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
6.土地整理是改变乡村旧貌、建设整洁新农村的主要载体。土地整理对原有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形成“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村集中”的农村新景象。
四、土地整理应注意的问题
1.土地整理涉及面广,作用重大,组织实施十分复杂,必须采取动员各方面力量,协调配合的方针。在组织实施中必须与相关管理部门和利益团体充分协商,密切配合,统筹策划,才能顺利实施,事半功倍。
2.土地整理是一个长期性事业,土地整理的实施和土地整理结果发挥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已长远的眼光,战略性的思考组织土地整理实施,保护土地整理的成果,并根据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才能避免重复整理,保证土地整理持续发挥效益。
- 上一篇: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 下一篇:公司融资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