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 竣工验收 环保验收调查 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2;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61-01

1 前言

近年来,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较多,因此,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以下简称验收调查)的此类项目比较集中。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验收调查工作的经验,针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关注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从工程变更情况调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2 工程变更情况调查

2.1 主要问题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因此,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环评阶段相比有所变更,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需对这些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因为一些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到了验收阶段,时过境迁,建设单位人员更换对变更原因及其环境影响说不清楚,项目也没有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等工作,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对工程变更情况很难掌握。遇到的变更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路发生偏移;

(2)线路节点发生变化;

(3)工程量发生变化;

(3)敏感目标发生变化。

2.2 建议

(1)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期间,遇到工程发生重大变更,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或分析、说明;

(2)验收调查单位应加强与环评单位的交流、沟通,使验收调查工作能快速的有清晰的思路、能更准确的抓住工作重点;

(3)针对重大变更或其他难以确定的工程变更情况,验收调查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相关单位进行一一核实;

(4)验收调查工作尽早介入,以便较多的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3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3.1 主要问题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对环评批复及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一一对照说明落实情况。可调查中发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随着环境恢复措施的落实,一般都已经消失。由于现阶段验收的项目在环评阶段均未要求实施环境监理,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未开展环境监理,对环境的影响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程度只能通过施工期监测计划及走访当地群众来了解。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制定的施工期监测计划执行率不高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通常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期监测计划,但从目前验收的情况来看,执行率并不高,从而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及环境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环境影响、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实施效果,大大降低了施工期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效果。

(2)走访调查效果难以保证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一般较长,城市道路通车至少两年后才开始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时间跨度较长,调查对象基本对施工期的印象已经模糊,再加上调查对象素质不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不易发现。

3.2 建议

(1)建设单位应自觉执行环境保护要求,及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

(2)环境监理单位应严格、规范地进行监理,及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3)环保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应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评及批复要求。

4 环境影响调查

4.1 生态环境调查

(1)对环评阶段提出的生态措施进行定量化核实问题

生态措施无法定量化是普遍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例如,环评文件中对施工迹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基本都是要进行生态恢复,而没有定量的细化的要求。这就导致验收调查时无法判别是否真正符合环评要求。在作者的验收调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①植草皮面积小或太小太分散;

②植树太稀疏;

③绿化植物管护不善,成活率低。

建议:在环评阶段提出具体要求,如植物盖度、乔灌草结合、乔木比例等。

(2)对生态影响的调查仅停留在微观阶段

目前,线型工程的生态影响的关注仅停留在保护区、保护物种、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层面,还没有从更大的地区和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研究,更没有相关法规和保护性政策的制约。

建议:国家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宏观层次的生态影响调查研究,并采取可行的对策,为生态影响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3)水土流失调查缺少水保验收支撑

有些地区水土保持方案不是项目前期手续的制约因素,环评阶段没有水土保持方案的支撑,水土保持章节论述不够专业、具体。到了验收调查阶段,项目根本没做过水土保持方案,或者做过水土保持方案,但未进行水保验收,作为环保验收调查人员,根本不具备水保专业知识,无法对水土流失、水保措施建设情况进行专业的判断,从而使得水土流失调查无据可依,只能泛泛而谈。

建议:当地发改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严加要求,也将水土保持方案作为立项条件之一;当地环保部门重视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不受理环保验收调查文件。

4.2 噪声环境影响调查

(1)噪声执行标准平等性问题

在城市道路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在城市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相邻的区域执行1类标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标准时经常会出现矛盾,即距离城市道路近、受到噪声影响大的敏感目标不超标,无需采取措施;而距离城市道路远、受到噪声影响小的敏感目标超标,从而必须采取措施。

建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对这种情况充分重视,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相邻性及平等性原则来确定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和可行的降噪措施。

(2)噪声监测避让问题

噪声验收监测时,噪声应包括工程引起的贡献量与环境背景值两部分。这里的背景值往往不容易判断,会受到其它噪声源的干扰,不能正确判断城市道路噪声的实际贡献值。

建议:撇清真正的背景值与周边噪声污染源,需要避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的虫鸣狗叫要避开;学校、幼儿园等敏感点的上课声要避开;敏感点周边其它噪声污染源要避开。

4.3 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点在于调查拆迁安置问题。拆迁安置工作通常涉及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和搬迁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经调查研究,群众反映的拆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拆迁款不到位或对补偿不满意;②只拆迁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保留同一家庭的其他房屋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③回迁房屋因多种原因,迟迟不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仅能如实反映事实,无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待于国家修订工程赔偿方法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 建议

前言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运输的动脉,又是城市生活的生命线,也是联结和分割各级领域空间的基本要素,更是城市景观的表现窗口。

随着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交通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对安全和宜人的交通环境越来越渴望。道路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意义的重要课题。创造环境优美的道路软质景观环境不仅可以提供适宜的出行环境,更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道路景观的构成

道路景观主要指道路设计中相对建筑、硬质铺装而言,道路功能与植物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装扮城市、美化市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视觉、感觉场所,营造优美的生活及工作环境空间,城市道路景观的基本构成包括:

(1)道路基本设施:路栅、路障、路灯、座椅、电话亭、邮箱、垃圾桶、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灯。

(2)道路沿途装饰: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标志标线: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除此之外,城市道路景观外还包括道路背景建筑,建筑。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建筑物的尺寸给路上运动上的汽车司机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给路边的行人不同的视觉范围与标识感受。建筑物不同的色彩搭配以及建筑物的外形也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道路功能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及美化。景观植物可以遮阴、降噪、降温、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质量。在设计景观时,考虑到以人为本,分析考虑人们的审美心理,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灵活搭配,达到分割道路空间、引导车辆通行的目的。应充分考虑行驶车辆、行人的速度与人的感官特点,形成车辆、道路、行人流线美观。

2.2 满足资源节约型原则

主张不为城市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城市长期的环境代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就是要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结合道路的自然环境,尽量应用现有地形地势,使景观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3 满足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要求根据道路的不同长度、道路类型与功能,配置统一风格的景观搭配,从而与周围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要纵观城市主体,除考虑景观因素外,还要对道路设施、城市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从分展示城市的形象与个性,同时,根据道路自身特点,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单元考虑,避免单纯的堆砌和拼凑。注意把握空间延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景观衔接、色彩连续、布局统一等延续设计来实现。最后,还应将景观设计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将景观要素融合于城市的各个元素中,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特色。

2.4 满足美学原则运用美学法则

突出景观设计的主题。实行点线面相结合,讲究景观的对称与平衡,使各部分、各主题与细部相互呼应,保持均衡重复与变化,获得节奏韵律和序列性的美感。实行植物多层次配置和乔灌草相结合种植,达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层次美、季相美,满足人们对景观多样的需求心理。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建议与对策

3.1 注重城市道路绿化总体规划设计,以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为依据,统一规划设计风格,形成不同主题风格的城市道路景观,并将其不同风格的设计有机的结合成有序地、协调地城市道路景观。

3.2 加强道路行道树的规划行道树是构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体,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区域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更加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选择、确定。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相应的树种,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同时要兼备优良的观赏性。

3.3 加强各种绿色植物的搭配,建立不同程度的搭配样式,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建设优美的道路绿化带,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

3.4 道路景观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元素相搭配。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的风格,注重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对建筑进行装饰,如南坪星光时代广场外观的灯光设置。加强不同色彩的搭配,给人各种不同感觉。

4.结语

城市道路的建设应使道路与道路两旁景观相结合,和谐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可以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印象。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吴婧,舒关柯.城市道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安徽农学通报.2012(5).

[2]何疏悦,疏梅.浅析城市道路软质景观设计.福建林业科技.2012(3).

篇3

关键词 城市道路;勘察;规范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11-01

城市道路与其他的道路类型不同,它不仅起着联系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还涵盖美观、休闲等一系列的功能,而对于城市道路的施工来说,前期勘察可以确定道路选址线路以及道路沿线的土质结构等问题,并且能够确定施工相关的技术规范,减少因施工问题或者选址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阻滞,从而增加工程的机会成本。工程前期勘察能够确保城市道路建设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同时也可以控制工程的成本,是道路施工方与政府出资方的双赢措施,也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程序。当然,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快速勘察过程中也要对一些重点与难点进行重点勘察,并确保勘察方案符合相关的规范,以保障勘察的质量。

1 城市道路勘察的特点

城市道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并不仅仅就是一条公路工程而已,我们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其相关的特殊功能。由于城市户籍密度大,功能区多,并且人口集中、人流大等特性,使得城市道路担负着更多的任务。而在城市道路勘察中,我们也不能按照常规道路,如国道、省道、城际公路或者其他类型的公路来执行,我们还必须根据城市规划的特点来进行勘察任务。城市道路勘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道路勘察跨度较大,通常横跨多个地质带或地貌单元。城市道路的建设需根据城市的面积或者道路兴建的区域来划分,通常来说,城市道路的建设跨度较大,不仅仅是指其跨多个城市功能区,还包括多个地质地貌单元区。就城市的地基而言,据地层岩土的性状以及地下水及地质条件变动,我们需要进行分段勘察,而道路勘察探点的间距也相对较小,便于测量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

2)城市道路勘察需根据城市主要道路网规划或者功能区规划来执行。城市道路与其他公路的勘察不同,其一般不需要进行选址,而仅需探查沿线的道路基况,因为,城市道路必须跟随市政整体规划或者在原有道路上直接进行以旧改新工程。同时,由于城市地下管道、线路等埋设纵横交错,我们在勘察时务必要兼顾到地下管线网路的走向以及布局。

3)勘察深度较浅、宽度较窄、单元长度较短、并且以线性、环形勘察为主。城市道路相交点较多,道路之间的单元长度较小,并呈现网络状结构,我们对城市道路的勘察除大型主干道以外,一般宽度较窄,且相邻长度较短,整体勘察以环形或者线性分布为主。

2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2.1 城市道路勘察总则

1)市政道路勘察必须结合市政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来执行,并要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以确保勘察的效果和质量。

2)城市道路勘察要做到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的原则。

3)城市道路勘察要尽量避开道路沿线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走线,尤其是给排水管网、输气、电、热、油等管道以及下埋电线、光纤等网络线路。同时,不能贴近或靠近陡坡边缘、防洪墙、驳岸等地貌或功能地区。

2.2 城市道路勘察目的及要求

我们对于城市道路的前期快速勘察目的在于,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道路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为工程基础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快速勘察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及要求如下:

1)详细勘察道路沿线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貌成因以及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变动等进行分析列表,对可能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后续道路使用的变动要做重点说明。

2)对城市道路沿线的地质岩土分布以及种类、厚度、坡度、地表植被状况等进行分析,确定地基以下岩层深度以及岩石的风化程度,并且对其地基的承受力做出评价和判断。

3)对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历史、裂缝断裂带、所处具体地质带以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等进行收集分析,并且要对地下岩层破碎状况进行测量以及危害度评估。

4)对沿线土壤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道路建设,同时对不良地质现象,如淤泥质土带、下陷带、喀斯特地带等进行测试,确定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

5)详细勘察道路沿线的古建筑遗址、古河道等分布状况以及再次发育状况,并且严查地下水的性质及水位、水文状况,并考察其在雨季或者雨天的水文状况以及对施工的影响、对工程建筑基座的影响等。同时,测试其对于岩土层的渗透性特征以及其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程度。

6)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对建筑物的具体影响程度。同时,评估道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7)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管线分布进行标注分析,评估道路建设和运营时期可能会对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2.3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重点与难点

1)勘察点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城市道路勘察需要进行多点勘察,而勘察点的位置要注意在沿线道路的中线处进行布置,并且勘探孔的位移不能超出路基的范围;相邻勘察点的间距要保证在100 m-400 m之间,而当道路勘察需穿越河道、公路、铁路等地形或者地表建筑时应该加密勘探点,尤其是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随之调整勘探点的间距;勘探点深度应达到路面以下2 m-3 m,对于土质疏松、下陷以及土层破碎的地下岩土环境,要加深勘探

深度。

2)对于勘察土质取样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勘察的深度较小,且城市地下水水位一般较浅,其对道路路基影响较大,我们在对路基湿度状况进行判别时,要将标高以下1.5 m处确定为取样区域,但是要注意其是否为原土,而非砂土和碎石。

3)对于城市道路沿线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估。城市道路快速勘探要加强对环境危害性的评估,一方面对环境介质的腐蚀性、破坏性等进行分析,如地下水对管道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评估道路施工以及运营对沿线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施工设计提出相关评价和建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龙江西路;宽度;局部线位;调整;规划;建议

前言

龙江西路是顺德区龙江镇325国道龙江段以西的一条南北向规划城市主干道,全长6.14公里。上位及相关规划曾多次对该段道路进行整体方案的调整,但是在具体的道路宽度、横断面方案或者是整体的绿化方案布局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处理好道路走向与已建设用地的关系,使城市道路在满足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尊重道路沿线已有功能布局,创造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将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主题。因此,有必要对龙江西路进行功能分析和定位,以便更加精准的对其宽度以及局部线位进行调整,进而使道路更好得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

一、龙江西路选线及宽度的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线位与现状已建设用地发生冲突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顺德区及龙江镇对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了限制。根据《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相关指引:龙江西路的红线宽度控制在50米,两侧的建筑物与主干道相隔10米,整体的道路宽度就在70米。龙江西路整条线路长6.14公里,据此可以计算出道路红线占用土地规模为460.5亩,所消耗的建设用地规模非常大。且在龙江西路南段以及北段等地区现状已经建成了很多的工业区,如果按照总体规划中的提案建设整条道路,还需要面临对工业区进行拆迁以及与群众的协商等问题,必然会增加道路建设的难度。

2、对慢行系统和绿化控制规模进行优化调控

从龙江西路的周边位置分析,该区域都是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建筑,因此可以推断整条道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南北向的交通运输。而在总体规划层面中未曾对龙江西路沿线的地区的用地功能以及建设对象进行分析,在横断面方案中包括12米的绿化带和14米的慢行交通路线,加起来总体宽度26米,占用了整体道路的52%的宽度,大于了机动车的行驶宽度24米。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慢行系统和绿化带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体现节约用地的方针,突出龙江西路的交通运输功能,进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龙江西路区域路网结构和布局的分析

1、区域主要道路布局规划

从佛山市顺德区的交通状况出发,该区域主要道路包括佛开高速、珠二环高速、325国道以及禅西大道等,区域路网结构相对完善。从整体的道路建设和布局上看,禅西大道将会分担325国道一部分的交通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325国道的交通状况。故从区域的角度分析,龙江西路虽然能承担一小部分325国道的交通量,但片区性主干道的定位基本明确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城市内部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2、沿线用地功能结构和布局分析

对规划的龙江西路沿线用地功能和布局进行分析,研究龙江西路的服务对象,并初步分析龙江西路的交通构成。

根据《顺德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方案,龙江西路沿线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道路东侧,并且主要以工业用地和商贸用地(专业市场)为主,居住以及其他用地规模相对较小。

其中,工业、仓储用地规模为202.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2.79%;商贸及公建用地规模为133.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99%,居住用地规模为114.2,占建设用地的12.83%。

城市用地功能对交通的构成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从龙江西路沿线的用地功能和布局来看,机动交通方面,货运交通无疑占据主导。

3、非机动交通量分析

根据《交规》相关分析结论,结合龙江西部片区的实际情况,片区作为产业聚集区域,非机动交通量较大,但由于受用地布局、非机动交通的出行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龙江西部片区的非机动交通主要集中在规划建设区内部的主次干道以及东西向的主要城市道路,龙江西路地处城市规划建设区边缘,无需承担过多的非机动交通量。

三、对龙江西路宽度及局部线位调整的规划建议

1、前期分析结论及总体规划建议

(1)龙江西路作为龙江325国道以西区域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受沿线建设用地功能和布局的影响,其仅作为城市局部区域的联系通道,不承担分流325国道过境交通的功能。

(2)龙江西路是一条以货运交通为主的非景观性城市主干道,道路绿化规模不宜过大。

(3)325国道以西区域的大部分非机动交通主要通过325国道以及其他内部城市道路分担,而由于龙江西路处于城市规划建设区边缘其所承担的非机动交通量极为有限,故应缩减或取消龙江西路的慢行系统的控制规模。

(4)从节约建设用地和减少拆迁量的角度出发,在满通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道路绿化的规模。

2、局部调整的新方案

相对以前的50米方案,现提出了40米和30米的方案进行对比。在横断面的控制方案上,要确保机动车的数量与宽度保持不变,同样是六车道,宽度为24米,首先采用40米的控制方案,可以在道路的两侧设置11米的绿化带,将慢行宽度缩减为3米,周围两侧的建筑物与红线的距离为8米。采用30米的控制方案,前面数据保持不变,将两侧的人行道宽度缩减为3米,周围两侧的建筑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为10米。由40米的方案与原来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慢行系统由原来的14米减少到5米,绿化带减少了一米,通过计算,40米方案的节约建筑用地为61.4公顷。而采用30米的控制方案,慢行系统变为6米,绿化带减少了两米,可以计算出节约建筑用地为122.8公顷。

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计算分析,再集合龙江西路的所处位置及功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方案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用地的面积,但是在城市的景观塑造上比较差,均衡各方面的因素,规划建议选用40米的红线宽度方案。

3、对道路红线两侧建筑后退区域的使用建议

(1)要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的资源,可以在道路红线的两侧后退区域内种植绿化植物并对外开放。

(2)在土地出让时强制要求开发商的建筑或围墙线只能设置在后退线以外。

(3)建筑后退控制区域的绿化参与地块的用地平衡,但需由城市规划部门统一管理。

4、龙江西路远期道路横断面方案控制的建议

本次规划调整方案为远期车行道的扩张预留一定的空间,远期货运量比较大,可以缩短两侧的绿化带的宽度,将车行道数量增加为8车道,方便货运交通运输。

总而言之,对龙江西路宽度及线位的调整,既能够发挥城市道路自身的价值,方便交通运输,还能从根本上节约建设用地资源,美化环境。此外,龙江西路的建设还应在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为片区的货运运输以及道路沿线的群众营造安全、方便、舒心的出行环境。通过对龙江西路的定位分析和方案的对比,最终选择40米的道路红线建设方案,不仅可以节约建设用地资源,而且还塑造了城市的景观,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徐循初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规划会看 2001年02期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优化提高

引言

随着我国各地区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的通行里程在不断的增加,机动车的数量在快速的增长。城市交通环境在通行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产生了很多安全、污染等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出现的问题,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措施的研究,将有利于绿色城市、和谐城市的建设。

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

1.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科学

我国的很多城市,因为设计初期的各种原因,使得城市道路宽度不够、功能不完善,平面交叉密度过大,道路通行能力低等。虽然在城市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是因为车流量的增加等,仍然不能满通增长的需要。

1.2车辆保有量增大

在经济条件逐渐发展的今天,城市各种车辆的数量在快速的增加,尤其是最近几年,私家车的数量在快速的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道路的建成速度要落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使得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事故多发、停车紧张等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环境也开始恶化。

1.3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因为地区经济原因等,当前我国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发达,市民通过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低,这既有城市公交系统站点设置、出行方便与否等原因,也是人们观念影响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对乘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宣传,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减缓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

1.4 市民交通素质文明程度有待提升

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的三个要素,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人。然而,现在很多市民在交通方面的文明素质较低,比如,经常发生汽车司机醉酒驾车、行人强闯红灯等交通违规现象。目前,交通部门对违反交通规章制度的市民,基本上是经济处罚,很少对市民进行交通素质方面的教育,比如,诚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等。

2 提高优化我国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

2.1 加大文明出行的宣传力度

对于我国的城市,有很多市民不重视交通规章制度,他们可以乱穿马路,可以高速行驶、可以强行超车,这些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非常普遍的,他们的违章行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可以造成一定的交通事故,害人害己。市民之所以交通素质较低,是由于他们缺少交通知识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国一部分市民出行的时候,我行我素,只考虑自己,顾不上其他人,也不管交通规则,有些人不仅无视交通规章制度,甚至无视交警的正常工作,无视他们的管理,比如,前几个月,大连公安局副局长的亲属将一执法交警殴打致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的部分市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缺少遵纪守法的教育。在道路交通的三个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如果市民的交通素质较高,我国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国交通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交通知识,提高市民的交通素质,培养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这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最有效的方法。

2.2城市道路设计的科学化

我国城市道路在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都不会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咨询相应的建议,从而导致城市公路建成以后,出现大量的问题,导致车内故事公路的通行效率较低。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原因如下:城市的规划部门在设计公路的时候,没有切实的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只是仅仅管理城市的交通秩序,不能直接参与城市道路的规划工作,不能为城市规划提供建议,从而导致了城市道路的设计不符合城市当前的情况,降低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

城市需要从基础做起,合理的规划道路建设,加强交通的管理工作,并且适当的扩大规模,提高交通道路的使用率。城市交警部门应积极配合规划部门的工作,为交通道路的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使交通道路发挥最大的通行能力;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交通道路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把关力度,对设计不当的地方,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城市交通道路的合理化,提供保证。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道路拥挤的问题,需要规划部门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规划部门制定出比较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交通管理部门采用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法,将设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彻底的解决目前的交通现状,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

2.3 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资金支持

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处于处于上涨状态,在这种形势下,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将公共交通道路的建设作为城市交通的发展重点,其中,欧洲的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逐步完善,在我国,只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不仅可以改变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以自家的自行车、摩托车与电动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并且可以减少城市交通道路的压力,还能有效的控制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利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我国的城市应加快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即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又需要合理的建设方案。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公交车辆的行驶线路以及公交站点的建设位置,向政府提供合理的策略,并且通过与其它部门积极的合作,为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4 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管理程度

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交通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交警的现场管理、疏导指挥,不能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管理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城市的交通管理效率,城市需要借鉴的大城市的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道路智能系统,加强本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完善本城市的交通管理模式。城市交警部门根据智能系统,合理的分配本市的警力,使各个交警发挥最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警力,保证交通高峰时刻,主要通行道路的畅通无阻,防止出现交通堵塞现象,提高了交警部门协调能力的同时,加大了交通管理的广度与力度。此外,交警部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提高交警的执勤能力,使执勤交警走下岗台,通过所有交警的共同努力,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道路智能系统,可以同步的观察到城市的所有路口的交通情况,根据观测情况,有效的控制管理交通流。

参考文献:

[1] 吴爱康. 浅谈环境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J]. 交通与运输, 2000, (03) .

[2] 邹良东,吴昊. 浅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污染[J]. 中国环境管理, 1996, (05) .

篇6

【关键词】道路横断面;规划;问题;措施

一、前言

当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与道路交通安全关系重大,要加大对横断面的设计重视。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形式不合理

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阶段,道路的规划红线建设阶段,必须固定一个宽度值,将其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规划横断面设计缺少数据支持,必然影响横断面类型的选择。在规划建设初期,存在考虑不充分的情况,必然对设计形式的应用造成影响。规划形式应用干预机制比较明显,工作人员不对其进行有序控制,会影响反作用控制形式的应用效果,进而导致规划形式和设计脱节,细节衔接不当,影响城市化道路交通的建设。

2、设计功能单一

当前,在城区建设过程中,为了发挥现有功能体系的最大作用,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形式。在公共设施建设阶段,如果存在设施配置不全面的情况,必然影响新城区道路建设的有效性。当前存在设计功能单一的情况,居民居住区离城区比较远,增加了居民的出行难度。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阶段,道路形式的选择和标准建设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建设形式达不到理想的设计要求,则会影响道路功能的发挥。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掌握横断面的控制形式,势必增加设计难度。

3、缺乏人性化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控制形式的本质性要求,必须优化设计形式,满足居民的实际要求。但是在具体控制阶段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形式,主干道的规划形式和建设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过街行人的考虑。不设计中央分隔带,行人一次过街需穿越20m宽的机动车道,并且要连续穿越双向多股车流。如在这个过程中不停靠,则会增加时间,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自行车归属于车辆,经常和机动车放在同一平面,在设计过程中,受到机动车尾气的影响,必然影响行车的安全性。根据实际控制形式的要求,在城市干道设计过程中,夜间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会缺乏安全感,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4、道路设计和宽度不适应

当前新城区的整体设计存在道路设计和宽度不适应的情况,在开发初期采用一次性实施的形式,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新区交通弹性需求不足的情况,导致阶段性设计阻碍性因素比较多,无法合理应用资金,出现规划建设不科学的情况。在道路横断面分配阶段,忽视了机动车交通未来转变形式的应用,由于非机动车宽度很难实现机动车合理化布置,在轨道铺路过程中无法合理转换。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内容,进而规范横断面的规划设计,如下:

1、横断面的功能设计

横断面在城市道路中负责多项功能,各项功能设计都要达到预期的标准。横断面在功能设计上,先要明确服务对象,不论是车行道还是人行道,都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再按照横断面功能设计的等级要求,实行功能建设。例举横断面功能设计中的重点,如:

(1)遵循横断面设计中的优先级差异,由高级别向低级别进行规划,确保横断面能够体现出不同的道路功能;

(2)优化横断面功能中的宽度设计,可以适当减小人行道的宽度,用于弥补管沟设计中的不足;

(3)深化过节安全岛的思想,保障横断面功能设计的安全性。

2、设计车行道宽度

车行道宽度是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完善车行道的宽度设计,才能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通行。横断面中的车行道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不同等级对应的车行道宽度不同,针对车行道宽度设计提出三点建议,如:

(1)普通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中,小汽车通行路宽设计为3.0m,公交车通行车道宽度可以设计为3.5m,大车通行的车道宽度为3.75m;

(2)城市道路横断面中的双向4车道的宽度应以3.5m为最佳;

(3)双向6-双向8车道宽度以3.3m为最佳。

3、行人安全设计

城市道路建设的相关规范中标明,如果横断面规划设计中的道路宽度过大(以4条机动车到宽度为标准),需要强化人行道的安全设计,保障行人的安全。城市道路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横断面规划设计中强调了行人安全设计的重要性,采取分隔带或安全岛的设计方式,将人行道的通行改变为过程进行,降低人行道通行的安全压力,如横断面中设计了安全岛,行人通行时可以在安全岛停留,提高车流中行人的安全性。

四、道路横断面设计注意要点

适应TOD模式城市用地的功能混合性,在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城市支路中设置两侧停车带或单侧停车带,对于道路宽度紧张的情况下,停车带还可以结合绿化带设置;主干路、次干路考虑公交车专用道,强化公共交通优先权;

对道路退线用途予以明确。快速路、交通性干路道路退线以绿带为主;生活性道路退线以人行道为主,因此适当降低生活性道路横断面的人行道宽度,为绿道和停车带腾出空间;道路横断面考虑自行车专用道和自行车停车设施;

利用好道路绿化带,留住雨水,在停车带、人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使用透水材料和渗水构造,满足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对于暴雨,来不及渗透的雨水溢流到雨水管排走;快速路强化封闭性,并设置救援车道,不设置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干扰快速机动;

长途出行的公共交通使用轨道交通,非人口特别密集的城市推荐使用有轨电车。优点是有轨电车在国内技术成熟,造价及运行成本不高、占地不大、运力大。

五、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建议

1、根据交通功能需求,合理布置道路的横断面

不同类别的道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不同,并且各类交通在这些道路上的优先级也不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要根据不同道路类别、不同服务对象的优先级来进行。如原穿越大型商业聚集区的城市低等级道路,可通过调整商业区内的交通组织,调整道路机动车道功能,将支路调整为步行街,减少人车混行引起的安全隐患。

2、合理布置机动车的宽度

对于旧城改造或已建成的旧区的新建道路或改造道路,可因地制宜,适当缩小车道宽度,同时路段与路口规定不同的数值,这样可以控制车速,保证出行安全。对于道路交叉路口,根据交叉口车辆通行特性,设进口段为车辆减速段,出口段为车辆加速段,同时将小轿车与公交车等大中型车辆分行,可将小汽车进口车道宽度调整为2.75~3.0m,将大中型车道宽度调整为3.0~3.25m,以此局部拓宽即可增设进口段的左右转车道,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3、合理确定非机动车道宽度和位置

加快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的建设,通过充分利用街坊道路和支路开辟自行车交通通道,通过分析区分道路交通优先权,合理布置非机动车道的位置及宽度。如路网完善的片区,可将部分支路横断面进行调整,取消机动车道,布设非机动车道。逐步形成片区性的自行车通道网络,实现其与轨道和公交站点的无障碍接驳,可有效减少市中心区或商业聚集区的机动车交通流量,也可减少汽车尾气,给人舒适、愉悦的工作、休闲环境。

4、按照功能设置分隔带宽度

分隔带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对向或同向车流,同时也是道路景观与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断面设计有中央带与两侧带之分。中央带通常有四种形式,即双黄线、栏杆、分隔墩和绿化带;两侧带通常有分隔墩和绿化带两种形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问题分析,我们对设计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促进道路建设的规范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规划;管线布设;设计布置;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城市设施的基础建设进行提高,城市道路管线的施工设计也逐渐复杂化。为了能够使道路空间被合理利用,防止城市道路管线在空间建设上发生冲突,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道路管线工程进行整体布置设计,对管线的具置进行确定,结合有关施工人员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城市道路的管线布设规划工程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是城市道路建设平稳、快速的发展。

1 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中市政管线整体设计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大踏步发展,为城市的崛起带来巨大空间,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使各种管线需求量加大,其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对城市道路管线的整体设计规划产生困难。在城市道路管线布设的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二次挖掘现象,为城市道路交通以及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麻烦,怎样对城市道路的管线进行有效规划布设,成为有关政府和广大民众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城市道路管线布置规划设计中,有关政府部门对其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布设规划时要遵守的原则。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布置设计时要有原则性,确保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可以平稳快速的进行。①对城市道路的路上管线进行布置设计,然后在对道路下的管线进行布置设计;⑦在对道路管线进行布置设计时要由深处向上逐步建设;③在管线设计中,压力管线要避让自流管线;④小口径管线要避让大口径管线;⑤可以弯曲的管线要避让不可以弯曲的管线;⑥临时搭建的管线要避让永久安置的管线;⑦还没有竣工的管线要避让已经完工的管线。

(2)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规划布设中的重点内容。城市管线的中了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包含:燃气管线、供热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道、有线通信管道、给水管线以及其它多种特殊管线。政府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的重点规划布设内容主要涵盖:①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管线的位置进行确定,对道路管线工程在城市道路下的具体空间分布以及管线与管线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以及垂直时的最小距离进行确定;②对城市道路中管线规划工程的具体深度进行确定,确保管道施工现场的安全;③对城市道路管线建设时架空铺设的管线以及管线平面问的位置、管线周围的道路、建筑物、相邻管线问的水平最小距离以及垂直时的最小距离进行确定;④对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的布设以及它与路面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明确,对城市道路管线工程进行建设时要确保城市环境在受到其影响的基础上开展;⑤对城市道路管线工程进行建设时要确保城市道路和环境绿化的协调性。

(3)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布设规划的终极目标。政府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规划指的是对城市规划中道路下的有限空间中的各种类型管线进行整体设计安排,防止各类管线工程(给水工程、城市整体环境、电力工程、电信工程、人防工程、防洪工程、排水工程、城市交通、供热工程、燃气工程等)在垂直与平行的空间位置上产生干扰以及冲突,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布设规划是现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经过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合理安排、规划,确保各种管线在城市道路地下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合理,以便对下个阶段的管线工程施工设计进行指导,使城市道路管线在规划、布设中更加合理、科学,为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的规划、布设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 城市道路工程规划设计中政府有关部门对管线整体布设规划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规划、布设是一项政府城市规划工作中的整体工程,在整体划分和分区划分的前提下,对各个区域中的联系规划进详细密切的控制,对城市整体环境、电力工程、给水工程、电信工程、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燃气工程、排水工程、城市交通、供热工程等项目间的管道工程进行相互协调,更深层的研究与细致的对城市道路管线由政府部门进行整体规划,只有将城市道路管线的整体规划和管线工程的施工现状相互协调。才能在规划布设时编制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有关政府部门对城市道路管线进行整体规划与布设时需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注意:

(1)首先要注意加强与有关管线规划设计人员间的交流,确保城市道理管线工程的交底工作顺利开展。对上一阶段管线的规划内容进行剖析是政府对管线整体规划安排的基础。对管线问的衔接工作进行加强,政府部门在对城市道路的管线进行编制规划时,注意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细致的规划并整理,对产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应加强与管线管理单位的沟通和交流。

(2)在城市道路管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根据规划严格进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在对管线进行安装时,注意对每项安装工作是怎样实际操作的,制定出细致的工作内容安排表,在对管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失误,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管线工程的正常工作。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建设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理想的道路在满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既然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初步认识: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1确定性

城市道路不同于公路,设计时需要设计单位进行选线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时一般均有规划:道路平面走向的规划,道路竖向的规划,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城市道路设计时平纵横已确定,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只需论证规划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范围修证即可。

1.2系统性

城市道路需经规划、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多个环节。城市道路项目的前期从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规划、业主、设计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后期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1.3 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前期立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给排水、照明、绿化等,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侧重点有区别,如道路专业表达的是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内容,而交通专业重在表达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等内容。

2.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

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投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和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各阶段侧重点不同,项目建议书侧重于实施的原因及重要性,主要从在初步规划方案的基本上,分析道路在城市总道路规划中的地位,在路网中的作用及实施的紧迫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初步进行投资估算,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可行性研究侧重于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主要从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项目影响区排水管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道路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市政管线布置综合要求的调查分析、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排水工程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工程量及投资估算、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方案设计侧重于大致的工程方案,包括规划路线走向论证、构筑物的位置、管线布置、与周边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与规划的关系等;初步设计是对方案的深化和完善,这个阶段侧重于工程的技术处理,保证技术方案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图设计侧重于工程实施方案,是对初步设计的深化和完善;施工配合和竣工验收是后期的服务,在业主协调下,协助监理和施工单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3.1 协调沟通能力

城市道路建设是多部门、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工作,设计人员协调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沟通出现短路,都会影响到大局。城市道路设计应以道路设计为龙头,项目负责人应由道路专业担任,许多设计院往往忽略这点,项目负责人由院领导或部门主管担任,这样实际上这个项目负责人就形同虚设,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起到协调沟通的作用。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给排水、照明、绿化等,不管那个专业,均需道路专业先行,道路专业在各个专业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专业均需道路专业的配合。城市道路设计常协及到不同的部门,路基的填筑及开挖协及到地下管线、道路与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的交叉协及到铁路部门、公路部门,高速公路部门,道路跨越河涌的处理方案,需要与规划部门、水利部门沟通河涌的规划位置、水下净空要求、跨径要求、标高等,确定设计参数,在实施中才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系列的协调,均应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协调,并负责方案的落实。

3.2 技术应用能力

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各个协调会议基本上都是以设计方案为中心,各个专业设计应同步连续。道路专业的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就应马上提供给其它专业,其它专业应同步复核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是否能满足本专业的设计需要,并及时反溃,确定设计的连续。设计人员应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技术知识,保证设计文本具备实施的条件,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技术应用应着重培养对规范的理解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对规范的理解不能只是简单的执行,而应是对规范的灵活掌握与应用,线路技术的采用应结合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道路竖向的控制要考虑与现状道路的吻合及周边地块的经济开发。现场的处理不能照图生搬硬套,对业主、施工提出的问题更不能照单全收,需应是通过分析论证后确定。

3.3 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

对设计阶段的认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清楚当前的设计阶段及工作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文不对题。任何一个设计院,任何一个设计,不可能在同一时段只做一个设计,在同时进行多个工程设计任务时,就要清楚认识当前的设计阶段及工作侧重点,该是线路方案就是线路方案,需进行技术比较论证的,需切实做好论证工作,要做到游刃有余,忙而不乱。应培养配合良好的资料整理习惯,城市道路具有复杂性,也具有共性,共性材料平时要注意整理积累,用时各就其位,对于电子文档和文本资料在不同的阶段都井然有序。

3.4 工程总结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特点包括创新性和经验依赖性,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同点,设计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工作总结不应只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在各个阶段都应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工程总结能够使设计人员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如在红岭路网中,应注意总结与规划的协调,总结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找出各个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如换填一般要求小于3m,但根据际处理,在本地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换填7m左右仍是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在苍海项目路网中,由于道路的设计与规划基本同步进行,道路路基的填筑与场地的填筑同步进行,应注意总结路基填土与场土填土要求的不同,如何保证同步填土的情下保证路基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如何做到道路的设计能与未来规划协调。

4.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道路平纵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平纵线形一般规划已有规定,但在设计前应对规划线形进行复核,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沿线地块使用功能,地下管线、排水等条件,进行线形的修正调整。

4.2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个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 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型式有4种:

一幅路布置: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 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 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 。由于其造价较低, 组织方便, 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但由于机非不分离,在现代城市道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下,应尽量少采用。

两幅路布置: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 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 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由于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两幅路在其它城市被更多的采用,在梧州市却很少采用,梧州市为森林城市,在新建道路中应积极采用两幅布置,提高城市绿化率。

三幅路布置: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 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 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 如果结合道路绿化,三幅路对于骑车一族是人性化的横断设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骑车可以充分享受树荫带来的惬意。三幅路在一些大城市已被积极采用,梧州市在未来新路规划中也应积极考虑。

四幅路布置:在三幅路基础上, 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 但因占地较多,故以前采用比较少。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不再以“车”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四幅路对向车流分离,机非分离,人非分离,最大程度以“人”为本。

4.3道路软基设计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地上、地下构筑物、施工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软基处理方法常用的有垫层法、抛石挤淤法、堆载预压法、袋装沙井加载预压法、水泥搅拌桩法。梧州市常 的是垫层法、水泥搅拌桩法。

1)垫层法

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以下较高的砂或砂性土等透水性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设计要求,该法优点是直观、高效,不留后患,施工不受工期限制。垫层法主要适用于垫层厚度在0.5~2.5m之间。当垫层大于2.5m时,在其它城市处理费用较高,不经济,但梧州地区具有自身的特点,软土路基一般是冲沟,鱼塘段的淤泥质土。即使换填达5m厚,换填法仍比其它处理方法经济,垫层法是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篇9

关键词:城市 道路 横断面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有效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不过,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中,传统的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整个城市道路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现代化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这就使得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下面我们就对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2 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因此导致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城市道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横断面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行人过街缺乏关怀。目前普遍重视车辆交通, 轻视步行交通。为适应机动车迅猛增长需要, 城市双向6-8 条机动车车道的主干路愈建愈多, 因建设分隔带及行人过街安全岛需占用宝贵的车行道资源, 行人过街问题往往遭到忽视,缺乏对交通弱势者的交通关怀。

2.2 宽度设计不合理。在对机动车车道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车道时常会宽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整个道路工程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还使得道路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路边停车缺乏合理布置。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的路边停车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占用了行车道或人行道,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4 道路设计与城市景观缺乏协调统一。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绿化带的设计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得人们步行环境的舒适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当前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并没有将城市环境规划和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这就十分容易导致道路设计缺乏协调性。

2.5 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与需求不相符。目前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机动车道进行宽度和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对人行道的通行宽度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就目前的规划设计中,诸如此类的重要考虑因素往往被忽视,使得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3.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道路用地规模同道路长度与宽度密切相关,但道路长度受制于城市的规模与城市格局,基本不能缩减,而道路横断面布局同道路的使用对象相关,受道路长度因素的影响,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每一厘米的增减,都可能造成全线较大用地面积的变化。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交通综合需求为基本前提,在一定的道路红线范围内,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和发挥的功能,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实现道路功能的多元化和最大化,实现道路空间的综合利用,满足居民出行环境舒适、交通安全的要求。依据科学的标准,并集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在道路横断面设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必要的,也是城市发展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迫切要求。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时必须要综合考虑道路工程带来的作用,给人们创造服务价值以及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道路的具体标准。设计规划中要展现出各个方面的道路差异,由快速路变为支路,这时的行人、自行车优先级逐渐提升,而小汽车等机动车优先级则逐渐降低,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必须要加以调整,以满足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需求。

4.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

4.1机动车车行道。在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对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和横向安全距离的合理设计是很重要的,我们就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程度宽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机动车辆车行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2 分车带。分隔带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对向或同向车流,分为中央带与两侧带。中央绿化分隔带的作用很多,包括降低对向行车危险性、提供过街安全岛空间、增加交叉口左转专用道设置空间、安放路灯及标志牌等。根据规范,双向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考虑到保障对向行车安全和行人过街安全、道路绿化景观及进口道拓宽等的要求,城市道路应设中央分隔带。其标准数据与美国的研究数据基本吻合,具体采用哪一个数值,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用地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考虑到港湾式公交车站的设置需要,两侧分隔带建议一般采用3 米的宽度,以减少不对沿线人行道的影响,保证绿化带和自行车道、行人道的整齐、美观。两侧分隔带的绿化形式一般采用行道树,但靠近车行道部分应视情况决定,可用灌木代替,满足道路远期拓宽的需要,同时对绿化的破坏亦不至于太大。

4.3分期建设横断面布置。近远期结合修建时可考虑先行修建必要的车行道宽度,然后根据车行道、管线、人行道(自行车道)、道路设施、绿化等的要求逐一考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期建设的横断面布置。

4.4自行车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中,道路交通的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还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始提倡绿色出行,因此在其中就设置了许多的自行车到,这样不仅有效的将机动车和自行车行驶路径进行分离,还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另外,我们在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自行车车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将人本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自行车道路改造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我们在对自行车道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将自行车道从车行道中完全的分离出来,而且还要对自行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自行车形同进行建设施工时,其设计宽度一般为1.5m。

5.结语

城市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分,城市道路的建设更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其建设得是否合理与建设规划设计关系密切,因此,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横断面规划设计出现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对于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是严重的阻碍。通过文中的研究可以发现,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城市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情况进行分析规划,在达到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更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模,避免过度要求人行道、机动车道的宽度和结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的方向和总体战略的实施。

篇10

关键词:道路; 桥梁; 质量问题分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这就使得市政工程项目得到了很大的推动,数量和工程质量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其中,道路桥梁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在保证与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基础上,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并不完善,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大,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我国目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对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表现出了路桥工程的适用性能往往达不到所应有的标准、路桥工程的排水系统和配套的工程设施的功能有效性较差以及路桥工程质量漏洞频现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其中,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问题的影响最为突出,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功能的实现。就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来看,主要包括、施工前期的勘测及风险分析不够全面、彻底; 工程的设计存在技术上和与现实结合上的失误; 工程施工建设质量问题; 工程施工监督和管理方案不完善; 工程配套建设施工管理不足。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整个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较高的要求,很容易出现质量管理问题,给城市道路桥梁的应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结合相关实践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桥梁裂缝现象、桥梁建设中使用的钢筋锈蚀程度严重、项目管理者与施工队伍总体素质水平较低以及工程施工监督和指导力度不足等多个方面。

2 影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是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就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的现状来看,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更制约着,城市道路桥梁功能的实现。针对影响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2.1 主观人为因素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主观人为因素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素质等内容。目前,由于部分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的项目负责人缺乏责任心、廉洁程度不够,或者施工队伍的执行力不足以及对工程施工的态度不端正,使得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主要集中于主观人为因素,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严重的影响。

2.2 客观环境因素

就客观因素来说,造成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气候方面或其它外部自然环境上。自然环境因素给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造成的影响与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并不能作为造成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需要在作为施工条件考虑范围内的重要内容却不能将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集中于此。

2.3 其他因素

从多元素的角度分析,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需要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也会对桥梁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材料是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实际寿命、关系到道路桥梁功能的实现。材质不符合标准现象的发生,将直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技术都不能对其挽回。同时,机械设施作为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对于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3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战略分析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对于确保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的核心。在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现代城市道路桥梁建设要求必须结合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对策,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以促进工程施工管理的完善。

3.1 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测

对路桥工程的调查、勘测是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前提,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为实现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管理,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设备仪器对项目工程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测,从而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为工程项目施工的进行提供参考依据和质量保障3.2 设计专业合理的路桥工程施工图

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稿是路桥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在路桥工程施工的图纸设计上,我们应该邀请多家具有较高水平专业素质的设计所或设计院进行设计,要求必须进行项目工程的实地考察。同时,通过反复对比、检讨和磋商,最终确定最优化的工程施工图,使得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设计实现合理最大化。结合模型对路桥的施工进行设计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现结合膜具体工程做简要的论述。桥梁结构图下图,所示为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全部吊杆张拉完毕的布置图。对其进行模拟试验,提供更好的设计施工理论等。不同位置吊杆张拉对系梁和拱肋的弯矩的影响范围不同,程度也不同。可见仿真可以很好的得到施工的一些数据,为更好的进行设计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在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提倡使用的方法。

3.3 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1) 强化工程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管理。原材料是构成路桥工程实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材料本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严格的筛选原材料,并科学控制原材料的配比是保证原材料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应该对原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承包上应该择优录取。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可靠和施工技术及机器设备的优良。

( 2) 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是确保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基础,要求在施工的具体实施中制定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案,并严格遵守执行。同时,必须提高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保证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 3)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遵守执行。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根本,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施工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对部门职责、人员职责要进行分工明确。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明确好项目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安全和管理职能,权责明确到人,职责落实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只有坚持以规范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指导,城市道路桥梁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隐患

( 4) 充分利用现代施工技术和方法。所选择的路桥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是具有多年的路桥施工经验,且具有高专业素质的施工团队。只有具备高专业素质团队的施工单位才能运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才能通过标准的施工达到预计的设计目标。

4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体制并不完善,施工质量存在着诸多问题。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该注意、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而施工人员没有予以必要的注意。为此,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问题,有关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也在加紧进行中,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必须在充分认识到城市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着重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研究,不断促进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优化,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而促进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完善,最大程度上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贾俊杰. 浅谈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 中国科技博览,2011.

[2] 李贵龙. 浅谈如何加强桥梁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的防水处理. 科技创新导报,2011.

[3] 施海辰,古秀丽,韩铭伟. 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在城市道桥养护中的应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

[4] 徐国华,陈国华. 浅谈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5] 马文吉. 公路桥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措施. 中国科技财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