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配式住宅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装配式住宅诞生于20世纪初期,这种建筑设计标准定型,构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现场采用螺栓、自攻螺钉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干式组装,无湿作业,施工安装便捷。近30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地区)逐步发展起来。装配式住宅不仅改变了传统住宅的结构模式,而且完全替代了砖、混凝土、石材、木材,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方式已在国外得到了推广。为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利用,本文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过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从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思路及其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现状
1.1设计方法落后
传统是住宅设计和预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无论从结构体系的设计、基本模数的确定、平面的定位方式、设计的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方案阶段,通用结构体系和专用结构体系没有区分,数模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施工图阶段,缺少对于构件及装配节点的深化探讨,没有解决构配件的标准化定型和装配节点的构造详图设计,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阻碍了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1.2设计规范缺失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由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在相关设计、施工标准等方面的规范文件缺失较多,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工法和安全规程还未建立,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发展,我国在某些方面远远落后与国外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和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在很多地方还不兼容,使得装配式住宅在设计、审批、验收等方面无标准可依。这对于工业化住宅的大规模推广是一个障碍。
1.3部件发展滞后
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由于缺乏技术引导及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并没有达到产业化的程度。因此,我国的相关产品功能性单一,工厂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标准的要求。目前,该技术零散而不系统,技术水平及标准参差不齐,不配套,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并进行整合。我国钢结构住宅在建材和部品方面,目前建造钢结构住宅方面的所学材料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运来,甚至有些外商在中国大陆委托加工的部件,往往也只能到国外去采购,在国内市场上一时还找不到,这严重制约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及推广。
1.4环保节能意识落后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 95%属于高能耗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数亿吨,其中产生的污染物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相对于传统的砖瓦建设材质具有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环保节能的钢材在整个钢结构住宅中的使用率很低,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10%左右,绝大部分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使用的钢材仅仅是一般材质的钢材,在节能、环保、安全性能方面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安全性能低、使用寿命较短,而且钢材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
2 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思路
2.1以建筑结构为主导,结构专业为辅助
钢结构住宅设计首先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般原则,这是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原则,在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多地关注其现场板材裁截量、使用功能、节能环保以及建筑效果等,然后是发挥钢结构的优势。单纯突出钢结构而不考虑生活的舒适性,不能满足人文要求的钢结构住宅项目是没有市场的,必将影响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大量推广应用。
2.2户型设计标准化、定型化
目前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方面缺乏户型设计的标准化、定型化标准,大多住户住宅户型设计随意,规格多种多样,这样会导致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严重拖延整个工程的现场施工周期,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标准化生产的板材尺寸统一的特点,房间的深入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房间开间的尺寸满足模数制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异形板的使用量和现场版材裁截量,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周期。
2.3 厨卫设计标准化、定型化
住房的心脏是厨房和洗手间,由于内部管道多,功能复杂,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往往是最耗时耗力的部分。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对于厨房、卫生间的设计执行标准化,定型化。尽可能减少异形板的使用量和现场板材裁剪,住宅民户设计一套标准化、定型化的程序,减少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影响,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
2.4 平面布置系列化、模块化和灵活化
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过程中,以住宅间、套型或单元为单位模块,以木块的多种拼接形式来适应总平面的布置变化。实现住宅平面功能的开放设计,充分发挥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通用化应用、多样化组合的特点。
3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优化方案
3.1 建立功能需求明确、结构合理的住宅户型
一套功能需求明确的户型必须遵守,合理布局、动静分区、充分利用的原则,合理布局就是根据集体条件将特性相近的行为单元组合在一起,动静分区则是在行为单元组合中尽量避免相互干扰,充分利用则是充分利用房间空间面积。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房屋的柱梁方面数量要尽量少,结业钢材用量,设计并成功装配一套宜居舒适、布局合理、动静分区、洁污分区的优秀户型,
3.2 环保节能
“钢结构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是当前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高科技是指建筑设计和建造环节突出节水、节电、节材、节能的设计理念。钢结构是典型的环保绿色建筑,仅垃圾排放量就比传统混凝土建筑减少约六成。因此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中广泛应用环保节能的钢材,可以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在具体户型中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床墙比、减少外形的凹凸、大坡顶、入口设门斗等技术,可以很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3 追求户型造型的美观
户型的美观是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方式,必须重视户型的美观。在具体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四个技巧,动静分开、公私分开、主次分开、干湿分开,重点对屋顶、檐口、入口雨棚顶、窗线条、腰线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有利于家具摆放提高使用面积,也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 叶之皓.我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2012, 11-17
[2]卢俊凡, 王佳, 李玮蒙. 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和应用[J]. 城市住宅. 2014(6):23-26
[3] 陈以一, 王伟, 童乐为. 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J].住宅产业, 2012(12):15-18
篇2
关键词:住宅小区;10kv配电设备;安装调试
中图分类号:TM6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小区的配电设备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小区10kv配电设备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1.10kv配电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要对设计出来的图纸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审阅,主要是核对安装图、原理图、电气管线的布置是不是正确合理;要明确施工要求,熟悉掌握建筑结构图,了解相关电气施工的生产工艺,施工顺序,预埋构件,空洞地沟的位置等,还应熟悉电气线路的走向,与其他管线的安全距离等等。
了解施工条件:了解电气设备、材料、加工以及施工所需的机具仪表等情况;要做好诸如高空作业、防火、触电保护等危险工作的安全措施;仔细查看临时用电、生活用水、道路及设备材料设施等的临时设施状况;察看地坪、沟道、墙面等与电气施工设备基础的完成状况。
2.配电设备安装
母线调整:先要确保硬母线没有弯曲变形才能进行母线的安装,因此,需要对那些从制造厂运到工地的途中不慎弯曲变形的硬母线进行一些调整;可以采用母线校正机对母线进行调整,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将弯曲的母线放到校正机上,然后用千斤顶的力量将母线校正即可。在用母线平弯机煨弯母线时,操作方法如下:提起手柄,将需要弯曲的母线放置在平弯机的两个轮轴之间,弯曲部分放在轮轴上,确定无误后,拧紧龙门压力丝杆,同时慢慢的将平弯机的手柄往下压,从而达到母线弯曲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下压的过程中,用力要适度,不能太猛,以免母线会在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如果确定不了母线弯曲是不是达到了规定的程度,可以用样板进行一次复核检查,从而达到复核标准的弯曲度。
电力电缆敷设:要确保足够数量的电缆,同时还要确保这些电缆的起始端、走向、型号、规格等标识要足够清晰。在敷设电力电缆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该符合规范和要求,避免过分弯曲造成电缆的扭伤,电缆的弯曲率和电缆的外径比有着明确的规定,电缆的敷设中不应该小于这些规定;在敷设电缆的时候,温度应该在零度以上,如果当时的环境低于零度,并且必须要进行敷设,那么可以采用低压电流进行试验,或者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等方法,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给电缆预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火焰对电缆直接烘烤;为了防止电缆受机械应力时造成损伤,应该给电缆做好中间接头,这样还方便以后出现状况时进行维修;敷设时,如果是从垂直面引向水平面处,电缆保护管出口处,建筑物伸缩缓处等地方,应该留有一定的长度,如果电缆足够长的话,还可以沿着路径做蛇形状敷设。
变压器的安装:在进行变压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确保高压线没有发生损坏或者移位的现象,高压绝缘子要注意没有任何的碰擦和损伤,要确保湿控装置包括湿度显示仪表一定齐全。在安装时要严禁任何杂物落入到变压器筒体内,要确保本体铁芯以及箱体要接地可靠,工作接地截面要符合设计中的规范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不能小于变电所内接地干线截面。变压器不能搞错高、低压侧的方向。要水平放置变压器本体,水平度在规定中是可以误差千分之二的,垂直度允许误差千分之一点五。变压器本体就位后,要按照出厂要求,加装变压器隔振器;然后还应加装比如测温装置、控制箱等附件进行安装。变压器安装完成后要先进行检查,才能试运行,检查内容包括所有的紧固件、连接件是否都有牢固的安装,变压器附带湿控设备等辅助器件也有正确的安装;在进行试验时,必须按照规范以及厂家说明书来进行,每一次试验都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要使用在检验有效期内的仪器进行试验,同时,试验完成后,还要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测试报告上。
断路器的安装:在断路器安装之前,首先应该确保断路器的绝缘外壳没有发生裂损等状况,断路器的手柄也应该是完好的,还要确保断路器的信号指示要与电路的分、合状态相符合。断路器的安装方法如下:首先用螺丝刀卸下断路器四角的固定螺丝,取下断路器的绝缘外壳上盖和断路器三相灭弧罩,然后装上断路器三相灭弧罩,同时扣上断路器的绝缘外壳上盖,将断路器四角用螺丝进行固定,固定之后合上断路器,观察断路器的指示是否在“合”的位置;然后,断开断路器,观察断路器的指示是否在“分”的位置。
隔离开关安装:首先要确保其操作把手与连杆传动机构在运动中没有任何的框量和传动间隙之后,才能进行隔离开关的安装。可以采用配钻孔、配攻丝,然后用螺栓连接的方法来完成在户内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连杆及轴连接。在操作机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使各支撑轴承的位置尺寸准确,同时还要保证操作机构与连杆不能受到操作力以外的阻力。
3.配电设备的调试
母线的调试与维护:要检查导线金具是否存在损失的状况,从而确保其光滑;要确保母线的涂漆和示温片没有发生变色,从而可以判断出母线接头处是否存在着发热或者过热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红外线来对流过大电流的接头进行检测。如果温度高于标准温度时,需要停止运行或者减少负荷。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母线、绝缘子进行清扫,如果是污秽地区,就应该增加清扫次数,间隔的时间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之间;每隔两年应该对各种型号线夹的紧固进行检查。要对母线的接头、金具的紧固情况进行检查,对状态不良的部件应该及时修复。对配合电气设备的检修,要对母线金具进行清扫,除去支持架上的锈斑,还要更换有锈斑的螺栓,涂刷防护漆等。
电力电缆的调试维护:每年春秋两季要对户内外的电缆终端头进行检查,每周要沿着电缆走向巡回检查一次,电缆周围动土的话要派专人进行保护,以防发生事故。
电力变压器测试: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需要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绕组工频耐压试验时,当变压器容量大的时候,可以做直流耐压试验。
隔离开关调试:要特别注意在首次操作开关时,需要缓慢的合闸和分闸。合闸时主要观察触刀有没有侧向的撞击发生。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住宅小区的配电设备,关系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安装时,要按照规定进行,不可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农清松.试论10kv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措施[J].科技论坛,2010,2(30):57.
篇3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住宅工业化;相关问题;实施建议
装配式住宅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应对住宅建筑需求的一个主要措施,在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成为当前的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方式。装配式住宅具有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所不及的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各个建筑企业的青睐,为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助益。本文从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这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谈论了通过建设装配式住宅以推动住宅工业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对相关的住宅建设人员有所启示。
一、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为了应对人们急遽增长的住宅需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慢慢着手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建设。而到2010年为止,装配式住宅作为住宅工业化发展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事物,开始在国家建筑行业工作中确立起来。
装配式住宅是作为住宅工业化的建设产物和关键环节而存在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辅以木结构和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结构等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而这种装配式住宅从含义上来讲,就是指以这些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作为基本的建筑构件而建造的一种住宅。而且,这种住宅中的非受力建筑构建以及建筑配件,诸如内、外墙板以及室内的厨卫设备等,都是提前在工厂中生产,建设人员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将这些部位进行组装,便可建造出一栋完整的住宅建筑。
而住宅工业化则是作为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而存在的一项工作,它与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住宅构件生产的工厂化及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四个方面一同构成住宅的产业化。建筑企业通过对住宅建筑实施工业化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住宅建设的装修工作的精细程度,从而推动住宅建筑精装修的发展。可以说,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对住宅的产业化发展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建设在装配式住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我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建设方式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粗放型的建设及经营管理状态中,为建筑行业造成了极高的能源消耗,并产生了诸多的建设垃圾,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建设则能够推动住宅建设的精细化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实现建筑行业建设效益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些工业化建设效益的实现还都需要依赖于装配式的住宅建筑的建设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以推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同时提高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建设程度。
二、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住宅工业化建设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装配式住宅建设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当前时期我国的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致力于实施装配式的住宅建设工作,力求通过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以及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实现二者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本文下面就谈论几点推动住宅工业化建设以及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建议:
1、调动政府在此项工作中导向作用的发挥
我国的住宅的工业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还直接影响着全体人们的居住需求,这项工作的实施甚至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的方式造成彻底的变革。因此,要实现装配式住宅的有效建设,并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建设进程,就必须调动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我国政府中相关的建设部门要对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的住宅建造需求,以及住宅建设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地系统分析。然后,国家还要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住宅工业化的技术以及经济政策,并针对装配式住宅的建造工作来开展建筑构建以及其他部品的统一的专业化的生产、管理及安装,推动建造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行状态的实现。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强对于技术、人才以及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等的投入,为我国实施住宅工业化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等的支持。
2、调动建筑行业对于此项工作的全面参与
装配式住房以及住宅的工业化建设需要各个建筑企业对于不同建设部件的高效率的协调生产,我国的大、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及建设企业通过协调资金的流通以及合理配置各项生产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推动工业化生产的完成。而在我国诸如万科集团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毕竟占少数,要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发展,还必须积极地调动中小企业对于此项工作的参与力度,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行业对于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全行业的参与。国家要推动中小企业在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建设中的参与,就必须通过实施优惠措施以带动中小企业与其他大型建筑企业之间的链接。比如,国家可以对中小型的建筑企业实施必要的银行贷款以及土地优惠政策,并为其减免税费、调整审批程序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构筑系统高效的住宅工业化建设产业链
装配式住宅的建设主要依靠于不同建筑构建的生产,这就要求国家在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建筑企业作为建设的核心,帮助建筑企业构建一条系统高效的产业链,使建筑企业能够实现建设研究、建筑设计、构建预制以及具体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工作模式的实现,推动我国建筑全行业由传统的建筑建设向现代化的工业化住宅建设的转型。而且,国家还可以在建筑行业内大规模地推行此种产业链的生产模式,为国家住宅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一批高效的专业的建筑企业。此外,国家还应该着力强化产业链中的技术研发工作,调动房地产开发单位以及各级科研院校和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对于建筑建设工作的技术研发,争取为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提供高性能的建筑构件,使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建设水平实现切实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当前时期,推动我国的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扭转的一种趋势,而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变革。因此,我国的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建筑企业对于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全行业参与。而且,国家各建筑企业也应该主动地致力于推动装配式住宅的建设,力争通过推动住宅建筑全面高效的工业化建设以达到对建设效益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广秀,马晓蕊,张卫琴,孙林. 建造装配式住宅推进住宅建设工业化[J]. 住宅科技, 2010(12)
[2]沈定亮. 保障性住房中推广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可行性[J]. 上海建材, 2010(04)
[3]涂虎强,刘景园,陈康. 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住宅产业化[J]. 科技资讯, 2011(04)
篇4
1.1标准化程度低
装配式建造最大优势在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施工,特别是类似于数量大、标准相对统一的保障房项目,更能体现其优势。从目前的住宅建筑市场来看,建筑个性化程度大,不同开发商各有各的建筑风格,房型平面千变万化,立面造型更是纷繁复杂,无论是商品房还是保障房,模数化、标准化程度都还比较低,通用化构件使用较少。特别是大量的保障房工程,目前上海市还没有相应可组合拼接的设计选用图集,造成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效率还较低,成本较高,无法充分发挥产业化的优势。
1.2产业链不成熟
目前国内的PC住宅产业,由于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对预制构件的需求较少,尚未形成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因此,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还远不成熟,满足预制住宅需求的产品、部品(如PC构件、钢筋连接套筒、防水胶条、密封胶等)的生产厂家还比较少,可供选择的产品范围还不大。产业链上设计、PC深化、构件制作、配套材料生产、施工企业等资源跟不上市场扩容的步伐,产业链需要不断完善。设和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修改了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到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进一步提高。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使用已从政府鼓励方式转向了政府强制性推行方式。根据上海市6年来的开发规模统计数据,预测上海每年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面积(表2),建筑产业化市场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期。3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存在的问题上海地区从2006年起,由万科、上海城建开始推行装配式住宅,至今已完成100万m2的建筑,总体来讲,无论从建筑质量、建造工期、还是从现场节能、环境影响等方面都较传统方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目前,上海已经在土地招拍挂或出让时纳入了装配式住宅要求的评价条件,并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示范项目给予经济上的政策奖励,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市场敏感度的企业迅速跟进,但也有一些设计、施工和构件生产企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也以装配式住宅为噱头,大有一哄而起之势。
1.3装配式建筑总体成本高
目前预制构件大多数没有模数化、标准化设计,且生产厂家较少,还未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达不到规模化生产,造成相应产品、部品的价格较高。再加上构件蒸养、运输以及PC构件因生产、施工、构造要求而增加了钢材用量,造成建设成本有一定增加。这也是目前影响市场开发商积极推进装配式住宅的主要因素。
1.4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从建筑预制构件生产情况来看,上世纪60~80年代是发展的黄金期,当时上海两大住宅建设主体单位建工局和住宅总公司分别建设了7个和4个预制构件生产厂,最大的占地约20hm2,生产构件供不应求,后来不少乡镇企业通过和国营大厂联营,也加入到构件加工行列,工厂总数在200家左右。到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住宅建设由预制+现浇逐步向全现浇转变,构件加工行业急剧萎缩,住宅构件订单减少,迫使构件加工单位逐步转向商品混凝土加工和市政构件加工,能够延续至今的住宅构件加工单位已屈指可数,这些工厂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主要还是靠依附于工厂其它主业产品,如商品混凝土、地铁管片、桥梁构件等,目前全国较有代表性的构件生产企业有:北京榆构(原北京第二构件厂)、上海城建物资(原住宅构件四厂)、上海建工三厂(原建工第三构件厂)、深圳海龙构件厂等。近年来,由于鼓励政策的陆续出台,上海开始涌现不少构件生产厂家,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企业构件产品质量较好、产品质量较为稳定。也有一些企业起步较晚,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的缺乏,造成构件质量相对较差。
1.5还未形成充足的产品供给
目前上海市有上海城建物资公司、上海建工、远大、城业管桩等企业,从事预制构件的生产,年供应量约为250万m2左右,未来随着各家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上马和产能的扩大,将能实现约1000~1500万m2左右的产能规模。但生产线的上马、技术工人的培训、产品质量的稳定都需要一个过程,还不能满足2015年上海市50%预制比例的需求(表3)。
1.6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相对落后
装配式建筑方式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目前很多企业自发地开展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忽视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建立。管理制度和方式无法跟上,也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
1.7人才缺乏
在技术推广初期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目前,预制技术领域面临的人才问题比较大。预制技术涉及到的人才涵盖面比较广,不光有设计、深化设计、预制生产、施工管理和操作,而且项目管理者也需要更新知识。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上海市涉及到预制产业链的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1.8配套政策滞后
目前上海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对上海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前阶段的政策更多着眼于落实装配式建筑比例,明确鼓励措施等,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后的一些配套政策还未出台,亟需补充或修改。同时,新的鼓励政策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
1.8.1标准、规程缺乏
目前已经出台的预制设计规程,只有2010年颁发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设计体系规程》,以及2014年10月1日出台的行业标准《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另外还有构件制作和施工方面的规程。2010年颁发的规程由于当时建成实例还不够多,规程覆盖的范围比较少,装配式住宅的生产、安装施工、验收评定等技术标准还尚未建立,亟需修订。上海市政府还鼓励在学校、医院、养老院、商业办公楼等建筑中推广预制技术,这方面的针对性规程目前还在制定中。目前上海预制规范的广度和深度落后于北京地区。北京市目前已出台的预制规程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11/T1030—2013)、《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DB11/T970—2013)、《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2013)。虽然北京市预制规程的数量不多,但其针对住宅市场的预制技术规程的深度和针对性较好。
1.8.2与传统验收程序存在矛盾
国外主流的框剪预制装配式建筑,多为上部结构施工的同时,下部结构进行二次结构或安装装修工程施工。日本施工速度最快的PC住宅,施工到第四层时,第一层已可以交钥匙。但根据国内目前验收规程要求,需待结构封顶后进行整体验收。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上还无法发挥建设周期短的优势。
1.8.3与传统安全措施存在矛盾
按照传统的安全管理规定,工地现场需在建筑物外侧满布脚手架并搭设安全网,但有些预制建筑的施工工艺已可取消外脚手架的搭设,另外在取消脚手架后,在施工现场临时安全围护、外墙涂料吊篮吊绳作业方式上,都与上海现有的安全管理规定产生了矛盾。
1.8.4配套政策带来的新问题
1.8.4.1机械地执行装配式面积比例
上海市新的激励政策出台后,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各区土地出让环节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的规定,造成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将此比例落实到单个地块中,上海大多地块只有5~10万m2的建筑面积,但有1~2万m2的建筑面积需采用预制技术进行建造,而这种小规模的建造要求和现浇与预制两种作业方式在现场并存的状况,势必造成成本上升,难以管理等问题。
1.8.4.2奖励政策的局限性
现有的鼓励政策,对在土地出让时已经明确采用装配式技术的地块,不再给予面积奖励,例如一个10万m2建筑面积的地块,装配式比例25%,即有2.5万m2需采用预制技术,则剩余的7.5万m2即使开发商自愿采用预制技术进行建造,也无法享受面积奖励,这既打击了开发企业将预制技术扩大到整个地块的积极性,也与鼓励政策的初衷不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上海市预制建筑面积总量目标的落实。
1.8.4.3高预制率体系无法推广的问题
目前的鼓励政策中,仅在文件中提出了鼓励企业提高预制率的说法,但如何鼓励并没有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实际上造成企业从成本角度出发,只愿意贴着政策规定的预制率下限进行开发。而低预制率与高预制率的技术并不相同,为达到将来预制率不断提高的目的,势必需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发高预制率建筑,做好相应技术储备。
1.9技术体系方面
国外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采用框剪结构体系,现在国内除了应用装配式框剪结构体系,还在对预制剪力墙结构等各种装配式建造体系进行不断的探索完善,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待总结提高。国内目前的PC预制技术尚未成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9.1预制框架和框架剪力墙体系该体系在国际上已经完全成熟,但由于结构体系本身的特点,室内具有凸出的梁柱,在中小套型住宅中使用时,凸出梁柱会有一些不利影响,需通过装修予以弱化。
1.9.2PCF体系或剪力墙内浇外挂体系由于结构体系本身的限制,未来在预制率方面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在现浇部分外部增加一层预制外皮的做法,并没有对传统作业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
1.9.3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较适合国内中小套型室内规整的需求,但由于之前没有规范的支持,目前还在不断完善和扩大规模应用。
1.9.4社会认知度方面整个社会层面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认识不足,很多人依然存在以往预制建筑抗震性差、易渗漏的旧观念,用户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评价才是市场接受度提高的关键,需要在政策顶层设计和市场客户端(小业主)两方面双管齐下,PC产业才能顺利和迅速地得到发展。
2对策
基于以上因素,上海有必要考虑制定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顶层规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优化建筑企业结构,淘汰技术力量薄弱、挂靠分包小队伍,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将致力于工业化住宅研究的企业、科研院校进行资源整合,健康发展,建立研究开发、建筑设计、技术推广与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加大统筹规划。
2.1建筑产业方面
2.1.1建立标准化、模数化建造方式,完善预制装配式建造体系(1)对数量大、标准相对统一的保障房,征集汇编可组合拼接的保障房设计选用图集,通过标准化规范、模数化协调,既可以加快设计施工进度,又可以降低预制构件生产成本。(2)在推进预制装配式商品房建造的近几年中,建议采用区域总量控制的方式,按照预制装配式项目相对集中建设模式进行,避免所有商品房在项目全面快速推进过程中,因设计、构件制作、施工等一系列质量问题而留下遗憾。(3)除了将国外主要应用的预制装配式框剪结构体系技术进一步落地外,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各种体系不断总结完善,择优甄选。
2.1.2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推广(1)鼓励产业链上各大型龙头企业针对市场需求,研发标准化产品系列并推广使用。可以从标准化构件角度出发,慢慢形成自身标准化预制户型体系。(2)政府倡导,学习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成功经验,率先在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项目使用标准化装配式建筑。(3)对标准化产品采取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4)在土地出让、审图、工业化建筑评定等环节中优先考虑标准化产品。(5)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推广同时,结合运用BIM技术,为传统建筑施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这也是符合创新驱动、转型建筑发展的时代需求。
2.1.3对预制构件生产进行规划与扶持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行业的产业规划,一方面要合理规划预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满足上海预制建筑需求的同时,辐射上海周边地带;另一方面应合理规划全市产能,防止一拥而上造成产能过剩,从而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
2.1.4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亟需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做好内部培养工作。(1)技术培训。建议经常由主管部门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组织相互参观交流学习、标准宣贯工作,将预制装配式相关的标准让更多的企业掌握,让预制技术在更多的企业生根发芽。(2)人才引进。加强外省市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本市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将本领域作为人才引进重点领域,制定相应的5年人才引进计划,满足本市中长期对本领域人才的需求。(3)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本市相关产业链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必要时可以给予外地户籍人才加快落户的优惠措施,促进人才稳定发展。建议在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讲师,同时企业可作为院校的实习基地,重点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2.2配套政策与法规
2.2.1适时调整鼓励政策在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近几年,对土地出让时有要求做装配式建筑而面积比例较少的地块,开发商自愿在同一地块内,对剩余面积也采用预制技术的,给予一定的面积奖励;在土地出让时,已明确预制率的项目,开发企业自愿提高预制率的,根据预制率的高低,给予一定的面积或费用奖励;对土地出让时,未明确采用预制技术而开发企业自愿采用预制技术进行建造的,可在目前3%面积奖励的基础上,根据预制率的不同,额外给予一定的面积或费用奖励。以上鼓励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在走向预制装配式道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提高预制建筑的工业化水平。
2.2.2金融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实施鼓励性税收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工具,降低开发环节成本,可以充分调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积极性。比如日本建设省和通产省在上世纪70年代推广工业化住宅时,采取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方面的鼓励政策,包括“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补贴制度”,对新技术、新部品的使用,给予长期低息贷款等。对符合条件的预制建筑项目优先提供开发贷款、适度放宽负债率限制或降低开发贷款利率,对购买该类型住宅的购房者降低首付要求或降低按揭贷款利率。
2.2.3加快调整审批体系和验收、安全制度管理制度创新应匹配技术进步发展的需要。针对装配式这种新工艺,各监管部门可根据装配式工艺的特点,调整原有的监管程序和监管要点。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在管理体制上与传统建筑(设计、产品、施工相脱节)完全不同,属于有机、全过程的管理,因此原有的“串联审批”建议优化为“并联审批”。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特性,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工程验收可以考虑采用分批多次验收的方式,可以使项目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同时减少开发企业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安全制度方面加快制定与预制建筑体系相配套的管理规定,适应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的特点。
2.2.4技术规程加快相关技术规程的修订和编制,促进标准规程与市场需求的统一。同时,预制建筑技术发展是百花齐放的,各个企业可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一本规程包打天下的做法不太现实,应鼓励各个先行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标准提升为上海市标准。
2.2.5质量保证体系开发商和建筑商对质量的责任建议上升到立法高度,并贯彻建筑全生命周期,如延长保修期等。开发企业在构件产品的选择上,应慎重选择生产厂家。PC建筑的起步阶段,需以优良的质量赢得口碑、培育市场,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影响PC建筑产品形象和开发企业形象。建立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由专业的住宅部品认定中心对部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易施工安装性、价格等进行综合审查,公布合格的部品,并贴“优良部品”标签,设定一定的有效期。经过认定的住宅部品,政府可强制要求在保障性住宅中使用。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建立,可逐渐形成住宅部品优胜劣汰的机制,是提高部品质量和建筑产品质量,推动住宅产业和住宅部品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2.6对传统作业方式加以限制采取措施,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域地对传统建造方式加以限制,例如在一定阶段,一定区域内,仿照香港的做法,采用征收建筑废物处置费的形式促使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使用预制构件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渐进式、逐步地加以推进。另外在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生产方式中,应大力推广信息化技术,推进住宅工业化建造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住宅工业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包括建立建筑部品部件的编码标识规范与体系等,逐步实现对建筑部品部件全生产过程、全寿命周期的跟踪监测,完善质量追溯机制。
2.3社会宣传方面
需要加大预制装配式建筑以及示范项目的宣传,如打造公益性教育宣传基地,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PC建筑带来的成效,感受到建筑质量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住宅保值增值带来的实惠。
3结语
篇5
2、装配式住宅连接处需要二次现浇,现浇工作量十分繁重。
3、装配式住宅材料运输困难,运输服务半径应距离材料仓库200公里以内。
4、装配式住宅安全性未确定,其设计、审图、施工、验收等均缺乏依据。
篇6
某项目12栋楼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均采用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构件种类多,数量大,装配率高。深化设计涵盖装配施工图及构件加工图,为构件安装及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
预制构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装配节点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住宅需求量大幅增加,且人工成本相对越来越高,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已经呈现出很大的缺陷。而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有望改变现有状况。本文通过对某项目装配式住宅深化设计技术的分析,来探讨深化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1概述
某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共12栋楼。各栋楼均从首层开始预制至女儿墙结束,且各栋楼均采用同一标准平面布局,预制整体标准化,充分体现了预制装配式住宅标准化的特点。装配图包括安装平面图、装配节点连接构造图等,为后期构件安装指明方向。预制构件包括外墙板、女儿墙板、内墙板、叠合楼板、阳台板、楼梯、防火隔墙板、阳台外挂板等。预制构件种类多、数量大、装配率高,装配式结构体系在此工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应用。
2深化设计中装配图设计
2.1装配图整体设计理念
(1)装配式住宅深化设计需要在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介入,应充分考虑装配式住宅整体拆分特点,尽量做到建筑模数化、构件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2)在装配图设计过程中,需对建筑、结构、水暖、电气、设备、装修等各专业施工图纸综合研究,并结合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和安装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制定最优方案。(3)在装配图设计阶段,应对复杂部位建立三维模型,为后期设计施工各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装配图设计中安装平面设计
方案制定完成后,将各专业预留预埋处在装配平面图中表达清楚,且应明确给出定位、大小规格、用途,为后期构件加工图的绘制打下良好基础。
2.3装配图设计中关键节点连接构造设计
2.3.1外墙节点连接构造
本工程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竖向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各层楼面位置设置连续的水平后浇带,以保证其结构的整体性。图1为外墙边缘构件区节点连接构造,采用整体式接缝,竖向钢筋逐根连接。图2为外墙剪力墙体区节点连接构造,竖向钢筋部分连接,且同侧钢筋灌浆套筒间距不大于600mm。
2.3.2内墙节点连接构造
本工程内墙采用套筒灌浆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建筑的整体性。图3为内墙边缘构件区节点连接构造,采用整体式接缝,竖向钢筋逐根连接。图4为内墙剪力墙体区节点连接构造,竖向钢筋部分连接,且同侧钢筋灌浆套筒间距不大于600mm。
2.3.3叠合楼板节点连接构造
本工程设计楼板总厚度分为170mm和130mm两种,相对应的预制叠合楼板厚度分别为80mm和60mm。装配图设计时板拼缝已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方向上且避开了最大弯矩截面处。图5为单向板节点连接构造,接缝处需增加钢筋,为便于后期安装,两板外伸钢筋应错开布置。图6为双向板节点连接构造,采用整体式接缝设计,接缝处需增加钢筋,为便于后期安装,两板外伸钢筋应错开布置。
3深化设计中构件加工图设计
3.1外墙板、女儿墙板
(1)本工程外墙板、女儿墙板采用三层夹心保温做法,即外页墙板(50mm)+保温层(70厚挤塑聚苯)+内页墙板(200mm),墙板底部与结构留有20mm安装缝。外页墙板与内页墙板需要通过拉接件进行拉结。加工图设计时需明确拉接件的参数及要求,确保其安全性;保温层材料及其性能,钢筋种类、直径及长度,套筒使用规格及参数,混凝土标号等也应明确给出。(2)设计人员需严格对照装配图设计中安装平面设计图进行加工图绘制,不同编号构件应分别绘制。在加工图绘制过程中,首要的外形尺寸必须保证正确无误,遇到有阳台的位置外页墙板需做出让步。其次,对钢筋(包括边缘构件及连梁)一定要引起重视,应反复核对钢筋规格等,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3)本工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在绘制配筋图时,应注意自套筒底部向上延伸30cm范围内,预制墙板的水平分布筋应加密且最大间距为100mm。(4)外墙板及女儿墙中预留预埋较少,遇到预留预埋与结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冲突时,需坚持竖向钢筋保持不变,调整预留预埋位置的原则。若剪力墙内遇有预留预埋的,必要时钢筋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打弯或者加强。(5)外墙板及女儿墙设置吊环时,吊环钢筋应选用HPB300级钢筋,锚入结构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30d,并应与钢筋骨架焊接或绑扎牢固。设置时应考虑整个构件的重心,防止吊装时倾斜。
3.2内墙板
(1)本工程内墙板厚度200mm,墙板底部与结构留有20mm安装缝。内墙板中电气预留预埋(以下简称电盒)较多。绘制加工图之前,需首先确认电盒之间的连接及电路的走向、电盒出管的直径等与电气施工有关的内容,并结合结构钢筋在与施工单位沟通好的前提下一次性将电盒预埋到位,为后期电气安装施工带来方便。(2)本工程设计有新风系统,在加工图绘制阶段需预留新风系统的洞口,且新风洞口相对较大,在加工图绘制过程中应协调洞口与钢筋的位置关系,必要时钢筋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打弯或者加强。(3)套筒连接及吊环设置等参考外墙板。
3.3叠合楼板
(1)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附加钢筋桁架,此做法大幅提高了预制板整体刚度,从而有效地减小了预制板的厚度。(2)叠合板中预留预埋较多,包括照明的电盒、红外幕帘电盒、设备孔洞、开关预留孔、插座预留孔等,所有预留预埋均需仔细核对精装图纸,确保预留位置及孔洞大小准确无误,为后期顺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3.4阳台板
阳台板采用叠合的形式,类似于叠合楼板构件。其预留铁件埋件较多,应仔细核对预留预埋位置,确保准确无误,为后期阳台挂板的安装提供方便。
3.5楼梯及梯梁
(1)本工程采用预制双跑楼梯,设计时需考虑其正反。(2)预制楼梯板采用清水混凝土做法,后期无装修面层。楼梯栏杆预留插孔,避免后期栏杆安装时破坏踏步面。所有预留预埋均需考虑其安装方式及吊装、运输等要求。(3)梯梁与休息平台整体预制,方便后期安装。
3.6挑板、防火隔板
此两种构件较为简单,绘制时应保证二者连接用的预留预埋定位准确。
3.7阳台挂板
为达到建筑立面的整体美观等效果,本工程采用了整体预制阳台装饰挂板的做法。由于阳台挂板为非承重构件且开洞较多,设计时需首先考虑其自身的结构安全性。结语装配式住宅深化设计工作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该工作不但涉及前期方案研究、各专业施工图的配合,还与预制生产厂家及项目施工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技术方面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以外,各相关单位也要密切配合,保证预制构件的设计质量、生产质量、施工质量等,才能使整个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顺利完成。装配式住宅深化设计人员均需经过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等专业的系统培训,充分了解各环节的设计及施工技术,且熟练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及三维建模软件,使深化设计工作有序开展,从而使得预制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展现其技术性及经济性,保障项目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祁成财,蒋勤俭,孙凤翔,刘鑫;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技术研究及案例分析[J];建筑技艺;2014年5月
篇7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节约资源,秉承绿色发展根本理念,通过组装式建筑工程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思维。
1.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优势
1.1加大技术监管力度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式公寓施工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现阶段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其中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需要技术人员亲自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按照技术规范符合行业标准进行建设。监督管理施工进度,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和积极作用。从技术数据参数等信息中确定相关标准,提高人员操作能力,防止出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或测量误差,对整体项目产生负面影响[1]。
1.2缩短工期,提升质量
混凝土装配式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在原有基础上缩减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安装窗户用的木砖提前预留出,在主体结构彻底封顶后使其外围封闭,这项简单的策略便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装饰和室内砌筑环境中便利性较高,能够打造优良施工环境和可靠施工条件,从而取得良好保温效果。在预制楼梯时可将栏杆安装于孔洞,从而节省安装时间。除此之外,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应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缩短工期,同时还能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保障建筑结构性能,符合预期标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能够在性能和结构层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构建预制加工时可与保温材料进行结合,降低施工难度,满足保温要求,突出节能减排效果。在处理卫生间结构时可通过已有尺寸数据的测量制作墙板,保障防水功能符合预期标准,减少材料损耗,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建筑结构方面的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抗震性能上。应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可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以免在后续使用或居民居住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
1.3成本投入小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所用到的预制构件大多是在生产厂家内进行集中生产,随后统一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存储或安装,无论是生产还是施工安装都属于自动流水化工艺流程,在实际过程中容易被复制,促使实际施工中降低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人力成本投入。现阶段劳动力市场正处于紧张状态,劳务价格不断上升,而通过工艺技术变革能够减少施工工程成本投入,同时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在最大限度上缩短工期,降低材料需求,积极使用这一技术能够在多个方面提供便利,减少资金成本,投入影响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2.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2.1预制构件未受重视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于各环节要点有着较高标准,其中包括构件拼装环节,该环节必须达到相关规范才能投入正式使用,因此要强调构建自身质量水平,使其符合质量规范。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运输和存放构件时总是会发生意外,导致构件材料受到破坏。因此,要横向放置梁式构件在底部垫木块,对于楼板或墙柱等方位需竖直放置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重点把握细节部位,确保各细节处理到位,在现场防止出现构件杂乱堆积的状况。除此之外,应强调预制构件存放环境的可靠性和清洁性,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在空间内若塞满各种杂物,则容易出现空气不流通的状况,造成预制构件发霉,还会对构件自身体重和质量产生影响。再加上地面总会出现非均衡性沉降,一旦出现这一状况便会导致构件完整性被破坏,造成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大打折扣无法。
2.2施工技术水平未能得到有效完善
在现阶段进入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技术迎来了全新发展契机。因此需抓住机会,迎难而上,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扩大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但在当前阶段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无论是在人员操作标准还是施工技术标准方面都存在显著问题,即使部分企业已使用先进施工技术,但理论和技术材料方面仍存在严重缺失,通过反复实践可整理出一套专属于我国的行业特色施工技术标准,将其落实,严防在施工过程中为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的重要性。若非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操作则会导致混凝土构件拼装精度与实际标准存在严重差距,造成施工效果的缺失,甚至出现严重工程质量问题[3]。
3.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
3.1合理安装PR板
安装PR版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需重点关注的核心环节,它是由装配式施工技术而特殊构成的,因此需提高PR版安装质量水平,保障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负面情况,避免安装质量水平差强人意,促使施工技术整体得到完善。PR版有着耐火隔热、采光良好、隔音能力强、抗老化的优势,通常会和混凝土面进行直接联系。在进行PR版安装时要使用固定架进行拼接矫正,将其拼装成一个有机整体,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行浇筑时要保障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合理,安装过程中强调板材的科学选择,从PR版自身质量情况入手充分发挥PR版优势,从而提高施工项目质量,为提升整体建筑综合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建设保障。
3.2梁吊装施工
梁吊装是在建筑物结构推进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牢固性的基础。在正式施工之前需强调吊顶位置的确定以及吊具的安装,保障吊装安全可靠,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考察梁的重心位置,保障梁的重心平衡,依据相关安装要求确定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保障梁和柱之间能够牢靠连接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正是因为梁吊装过程中会涉及建筑物结构的形成,这二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看作是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因此在梁吊装安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须对柱的垂直度进行有效监测,防止出现柱子歪斜的状况,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受到不利影响。
3.3拓宽监督范围,强调资源整合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将监督内容进行细化,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整体技术水平,确保该技术的独特优势能够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进行技术监督则需对数据和信息等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强调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技术操作能力,防止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严重误差现象,在进行技术监督时候出现技术问题则需及时进行处理,从细节处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整体质量水平。现阶段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迎来快速发展的全新机遇,因此需强调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保障整体质量水平达标。除此之外,在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的基础上重视企业交流以及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实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快速发展,企业间需加强交流沟通,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可扩大自身应用范围,因此需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技术应用质量吸收施工经验,弥补不足之处,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4]。
3.4灌浆操作要点
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推进过程中需控制好灌浆操作技术水平,首先通过科学方式对灌浆液进行有效配置,在完成配置时与实际工程设计标准进行结合,同时在正式施工前要反复确认准备工作能够满足后期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达到实际工程设计标准。除此之外,在灌浆液配制任务落实后要第一时间安装预制构件,保障安装可达到相关标准后,进行灌浆操作,在灌浆工作完全落实后需强调预制构件密封工作的重要性,防止构件出现位移。
篇8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
0.引言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一种现代化的建筑结构模式,与传统的混泥土建筑方式不同的是,这种建筑采用组装的方式,水耗、能耗相对较少,不会产生固体废物垃圾、污水等污染[1]。同时,这种建筑方式还有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建筑节能节排。采用装配式结构,主要是通过厂商预定、现场组装的方式来完成建筑的主体结构,在一些施工条件不好的地带有着良好的适应性。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在建筑行业,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为我国推广这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剪力墙概述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现场装配的建筑形式,它主要是通过预制和半预制的板墙之间的拼接,以现场装配为主要形式,配合少量的现浇来实现整个建筑主体。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首先,这种建筑方式现场施工少,受高层建筑运输中的不便影响小,其次,这种结构建筑速度快,由于它是经过预制或者半预制而成的,因此在建造过程中速度很快,满足了现代商业化的趋势[2]。相对于装配式框架结构而言,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有着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剪力墙结构中有着很多水平接缝、竖向接缝和节点,这些接缝和节点的存在,使得整个剪力墙成为了一个整体,同时,这样的连接方式也使得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大大提升,因而接缝和节点成了整个剪力墙结构的关键,决定着剪力墙的质量。
2.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研究现状
2.1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发展历程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首先在19 世纪末期的欧洲出现,主要是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结构,这种结构在一些工程中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百废待兴,人们寻求一种快速恢复生产的方式,住宅产业化在这一时期被提出,这为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再次以后剪力墙迅速发展[3]。到了20 世纪 60 年代,这种剪力墙结构已经成为建筑的主流,广泛存在于一些国家之中。
在我国,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结构最开始出现在工业厂房、办公楼等生产型建筑之中,到了80 年代中后期,这种结构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其发展速度一度放缓,直到进入 21 世纪后,装配式结构才重新被人们所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住房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及在降低能耗降低资源消耗方面的作用。当前,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也逐渐增多。
2.2关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研究
Pekau 等研究了静力荷载下的预制装配结构的整体性问题,该研究一定程度上探讨了预制装配式的受力程度,但没有考虑到正常条件下的预制装配结构的受力问题,因此不具有代表性。有学者针对预制混凝土大板结构设计了预制剪力墙结构的模型,通过模型来测量剪力墙结构的各种性能,这种研究有着一定的参照性,但能够准确模拟剪力墙的实际状况是试验成败的关键。国内研究人员陈锦石[4]等用全预制模型进行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发现,这种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一般的水平要高,抗震能力也较好,达到了国家的地震标准。
3.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
连接技术是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保证其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技术,从当前的形势看,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主要分为套筒灌浆连接、预留孔浆锚搭接、现浇带连接和机械连接等形式。本研究主要介绍以下三种:
3.1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以先做好的套筒为连接形式,将连接钢筋插入套筒内,注入高强灌浆料,从而将钢筋和套筒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套筒内侧的凹凸槽和变形钢筋的凹凸纹之间的灌浆料来传力。
这种连接方式屈服点大,延伸率较高,抗拉强度较好,可用于装配式大板结构和框架结构中,以实现钢筋的可靠连接。
3.2现浇带连接
现浇带连接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在要连接的上下层剪力墙之间设置现浇带来实现,在这种连接中,钢筋是以搭接方式的方式为主,通过剪力墙安装后的现浇实现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的问题是,上层剪力墙的位置不好固定,现浇带顶面的混泥土夯实程度不够。
4.结语
尽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在当前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对其研究和应用有着教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与传统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有着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水平接缝、竖向接缝、边框节点等连接问题上,目前对于连接方式主要集中在“湿连接”,而对于“干连接”的研究较少。二是随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会在一些抗震设防区域使用,而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和抗震级别的研究程度不够,不能对实际工作提供有效指导。三是对剪力墙的装配等规定不够规范,对其质量标准也缺乏严格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晓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1(6) : 16-18.
[2]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 PC) 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9( 3) : 201-202.
篇9
一、 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念
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用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部件,充分发挥工程装备和工程建筑建模能力,将建筑工程由现场施工为工厂生产现场装配,将工程建筑由“建造”转变为“制造”,对建筑工程这将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当然建筑工程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等融为一体的运行,每个部分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从而促进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以集成型规模化的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以产业化制品的现场装配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方式,以产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
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际发展概况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国家,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范本,即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再建立许多专用体系后,发展通用构件制品和设备为特征的“第二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过渡,法国的住宅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过渡,建筑体系逐渐向学校,办公楼,体育及公用建筑发展。
美国为推广产业化住宅,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颁布美国产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标准。当前美国住宅产业化市场发展完善,住宅用构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结构为主,用户可以按照样本或者自己喜欢的地点和方案设计房屋,按照住宅产业化上产品目录购买房屋构件,委托承包商进行建造,现场机械化施工,在美国有10%的人居住在产业化建造的住宅。
新加坡的住宅产业化也比较成熟,在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目前,新加坡要求保障房项目100%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
2、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概况
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提出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在国内推行标准化、工厂 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期,尤其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生产技术简单,各地都建有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的预应力空心板成为我国装配式体系中最量大面广的产品。80年代,为在北京地区满足高层住宅建设的发展需要,从东欧引入了装配式大板住宅体系,其内外墙板、楼板都在预 制厂预制成混凝土大板,采用现场装配,施工中无需模板与支架,施工速度快,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发展高层住宅建设的需求,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全国已有数万家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全国预制混凝土年产量达2500万 m3 。这一时期这些装配式体系被广泛应用与认可,大量预制构件都标准化,并有标准图集,各设计院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按标准图集进行选用,预制构件加工单位按标准图集生产加工,施工单位按标准图集进行构件采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很好地适应了当时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采用预制板的砖混结构房屋、预制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在唐山大地震中破坏严重,使人们对于装配式体系的抗震性能产生担忧,相比之下认为现浇体系具有更好的 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而大板住宅建筑因当时的产品工艺与施工条件限制,存在墙板接缝渗漏、隔音差、保温差等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高层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也大规模减少。与之相反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现浇结构体系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采用现场现浇的结构体系更加符合当时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求。
二、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现状
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目前传统现场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地区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热点过度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出过高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比例,这有可能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果。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人均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建筑周期长,同样一个18层高层住宅,我国需要13个月建设完成,日本等发达国家只需要9个月。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气候,人力环节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紧缺,且素质偏低,民工荒普遍,缺乏培训,劳动力素质低,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
万科在2006年完成的国内首批装配式节能环保住宅,上海浦东万科新里程住宅项目包括1栋14层和1栋11层高层住宅其外墙,楼板。阳台。楼梯空调板等均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率高达70%,据万科统计施工过程降低20%的施工能耗,减少60%的用水,混凝土与钢筋消耗,以及80%的木材损耗,施工垃圾以及装卸垃圾
长沙远大从事住宅产业化,是第一家以住宅产业化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设有住宅研究院,负责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造方式,施工工法,技能环保等研究与实验2010年远大曾用360小时建成一个1.7万平米30层的酒店轰动一时,被誉为”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建设者”。
三、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师劳动密集产业,一直享受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带动巨大就业,产业化推动力不足,随着用工荒蔓延,人孔红利的消失,建筑业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产值一直保持25%增长,开工面积大,巨大建筑需求促使大部分企业忙于扩展市场,没有精力顾及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加之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行业,无需考虑工艺流程,建筑产业链信息交互有限,设计施工信息部对等,难以实现生产流程化。
1、企业发展应对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机械装备和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产业集聚合集约发展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建筑能耗。
2、改善施工条件,降低建造过程的噪音,垃圾 扬尘,粉尘等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工艺条件好,质量稳定,尺寸精准,降低难度对复杂构建,只需要制造一次性模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工期短,多工序可以并行施工,不受天气影响等,总之,建筑工程产业化有助于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好节能的绿色高品质工程。
3、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带动设计施工、建材等50多个关联产业,近2000多种产品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 对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升级信息化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实现减员增效,有利于建筑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降低用工需求,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强大的活力。
篇10
关键词:室内装饰;工厂化;装配式装修;绿色环保
本文以甘肃建投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的室内装配式装修的施工为依托,对装配式装修在该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详述,通过对装配式装修的设计、部品加工、现场安装及质量验收等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应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公司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保障。
1装配式装修的特点
1.1装配式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大力倡导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加快了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步伐,因此,在建筑装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环保效果,能源物资消耗量的减少,使装配式装修优势全面发挥出来[1]。室内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七建公司在甘肃建投立项的科技研发项目“民用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研发应用的论述,公司将研发的成果在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项目上应用转化,该项目用到的装配式装修系统有装配式装修隔墙系统、装配式装修墙面系统、装配式装修吊顶系统、装配式装修架空地面系统、装配式装修卫生间系统、装配式装修门窗系统。通过具体是实施全面提升了公司在装配式装修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1.2装配式装修的特点
绿色环保是装配式装修最大的特点,采用装配式装修很大程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产生的垃圾,有效节约了材料资源,实现一体化是装配式装修的最终目标,在人力资源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实现更大的节约,传统装修需要的工期长,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装配式装修的工厂化和装配化有效的控制了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不难看出,装配式装修有着更加突出、鲜明的优势特点,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选择更加可靠的方式对各类工业化产品和部件的干法装修施工[2]。依据国家对装配式装修的相关要求,装配式装修是在大量标准化的工业产品、部件支持下,实现装配式装修活动高效完成,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装配式装修尽管对施工人员数量要求较少,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却反向提升,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顺应装修行业发展来学习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把握技术要点,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后期多次返工增加施工成本。现场加强监管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操作失误问题,以期最大程度上提升民用建筑的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创设舒适的空间环境。装配式装修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定性的分析,通过BIM技术模拟现场,及时掌握现场环境,利用优化技术把材料利用率达到最大效果,实现降本增效。装修部品部件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垃圾和粉尘的污染,且装配式部品采用可回收材料,易损部件可维修翻新重复使用,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装配式装修从前期的标准化设计,到工厂规范生产和现场拼装施工,全过程均是信息化管理,在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
1.3装配式装修的优势
设计理念。装配式装修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装修,采取标准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模式,对于一些标准化模数部品可以直接调用,并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合理化搭配,营造出更具创意、个性的空间。装配式装修施工中,采用管线和主体分离模式,不仅可以规避对建筑主体结构的破坏影响,还可以延长建筑工程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创设更加灵动的空间环境。工作方式。传统现场湿法作业模式,工序繁杂,现场环境较为混乱,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到施工质量。而装配式装修是将很多现场工序转移到工厂,按照标准在工厂预制生产,在精细化模式下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构件,提升材料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种方式充分契合节能型建筑发展要求,便于提升装配式装修质量和效率。施工管理。传统建筑装修施工中,由于施工和管理人员资质良莠不齐,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质量。而采用装配式装修模式,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全过程均是专业队伍负责,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提升管理水平[4]。部品应用。传统的装修模式,主要是在现场加工制作装修部件,但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部件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得到保障。基于装配式装修模式,遵循统一标准和模数进行工厂化生产,有助于实现部品部件模块化、标准化,全方位保证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
2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应用
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办公楼项目建筑主体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梁、柱、板、楼梯及预制外墙板,为了达到装配式建筑和装修的装配化示范效果,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施工,也是我司首个全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的项目。围绕甘肃建投和七建公司的科技研发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切实发挥技术引领作用,通过对装配式装修课题进行技术研究、部品部件研究应用,不断完善科技管理、科研投入和创新激励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了公司在装配式装修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该项目的研究应用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了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工法、论文等技术成果,为公司在装配式装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装配式装修应用包括装配式隔墙系统、装配式墙板系统、装配式地面系统、装配式吊顶系统、装配式卫生间系统及门窗系统。
2.1轻质隔墙系统
隔墙系统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内填隔音棉,建筑预制墙体构件的宽度为200mm,为了减少墙面阴阳角达到更加简洁美观的效果采用双层龙骨,龙骨基层板采用木质阻燃基层板增加墙体的强度,也为后期墙面安装装配式墙板、固定较重设备和饰物时达到加强措施。隔墙空腔内敷设电气照明等管线,预埋开关、插座等电气元件的底盒,减少墙体开槽敷设管线的工序,轻质隔墙的空腔在给排水、强弱电综合布线方面更加方便快捷,隔墙和管线隐蔽工程可同时施工,缩短了有效工期。轻钢龙骨隔墙施工前依据设计施工图,放出隔墙位置线、门窗洞口边框线,并放好顶龙骨位置边线,放线后首先安装顶龙骨、地龙骨门洞口边龙骨,竖龙骨卡接在沿顶沿地龙骨卡槽内,调整垂直度及定位精确后,用抽心铆钉固定。边框龙骨和天地龙骨与结构主体需要可靠连接,固定点间距控制在1m内,竖向龙骨间距400mm,两端固定于天地龙骨的卡槽内,且垂直、平整、位置准确。龙骨安装完成后先封一侧隔墙的石膏板,石膏板从门洞口或墙体的一端开始,用自攻螺钉固定,板边钉距为200mm,板中间距为300mm,螺钉距石膏板边缘尺寸为10~16mm,自攻螺钉固定时,纸面石膏板必需与龙骨紧靠。轻质隔墙一侧石膏板封堵完成后,安装隔墙内的隔音岩棉、强弱电管线等,轻质隔墙的空腔基层和管线敷设完成后进行隐蔽验收,然后封堵另一侧隔墙石膏板。
2.2装配式墙板系统
墙体饰面材料最常见的是石材、木质、玻璃、软包、面砖、裱糊类以及金属饰面等,传统施工根据饰面材质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基层,基层施工必须达到表面平整,立面垂直,接缝顺平,边角方正,尺寸精确,然后再进行饰面施工,才能保证面层装饰面达到设计要求。装配式装修墙板是将各种饰面装饰材料集成到块料面层上,通过基层龙骨等将集成后的墙板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形成装配式墙面体系。不同的装配式墙板虽然安装方式不同,但安装结构都有相同之处,根据基层的材质及平整度均可选用主、副龙骨进行调平,用专用连接件安装墙面饰面部品,基层平整度误差较大必须用主龙骨找平后,在用副龙骨及连接件安装装配式墙板,如果基层误差较小可直接用副龙骨及连接件进行安装。在该项目中装配式墙板基层为装配式预制墙板及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基层平整度误差小,因此在该项目中直接采用横龙骨及墙板连接件安装,安装时连接件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再安装基层横龙骨并调节整平,安装墙板前检查墙板的固定件及挂件,在墙板安装过程中同时固定底部固定件、墙板连接件和阴阳角收口固定件,确保墙板安装的稳定性。墙板挂件一端为固定点时另一侧需设置为自由端,既保证墙板准确定位,又能在在温差及结构位移作用下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装配式墙板施工省时高效,方便快捷。由于目前市场的装配式墙板采用工字型卡件连接相邻两块墙板部品,或采用榫接的方式连接,相邻两块部品相互关联卡接,无法单独拆卸更换,更换时正面去都需拆除,无法满足装配式装修易于后期更换维修的目的,项目研发技术人员通过对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系统进行研究,解决了可单独拆卸安装的装配式墙面安装系统及墙板,并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3装配式架空地面系统
架空地面的干法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架空地面施工工艺有两种,一种工艺采用地脚支撑钢结构及硅酸钙板基层,再复合瓷砖、SPC、木地板等面层,该工艺如果要增加地暖,只需在硅酸钙基层板底部的钢结构上安装带卡槽的挤塑聚苯板,硅酸钙板安装前进行地暖管的敷设,这种装配式架空地面的缺点是行走时空鼓效果明显。另一种工艺采用地脚支撑混凝土块材基层,再安装地板装饰面层,如果增加地暖可选用带有地暖卡槽专用的块材基层上,该工艺施工减少了架空地面的空洞感,增强隔音保温等效果,但这种装配式基层采用支托固定的做法,大面积的架空层平整度不宜调平,相互之间容易错位,板块之间没有较好的限位构件,不能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而且现有的装配式架空地面支托只适合在平整的地面使用,对于有一定的坡度或不平整的地面需要找平后再进行安装,有坡度的地面如果不找平,支托的底部不能与地面有效的接触,时间久了或地面有较重的荷载会导致支托底座面板变形,地面基层在竖直方向下降,最终会形成该区域局部下降导致面层开裂。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发人员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架空地面安装系统,获得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架空地面施工的技术问题。架空地面的干法施工利用率极高,强弱电、供水、供暖、同层排水、新风系统等均可有组织的敷设在架空层的空腔内,装配化地面施工只需要现场简易的组装,完全干法作业,避免了湿作业的污染问题,同时加快了装修速率。
2.4装配式吊顶系统
装配式吊顶系统采用轻质模块化体系,材料采用具有阻燃特性的材料,用高分子纳米技术经过多项工艺复合而成,表面个性化设计的自然纹理敷膜达到更佳的装饰效果,通过锁扣和卡槽安装避免了传统螺钉固定和嵌缝的复杂工序,装配式吊顶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装配化施工,不但快捷效率高施工方便,易于后期维护。在装配式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和效果,应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升装饰装修各个环节效果。随着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高质量装配部品部件也越来越多,为装配式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现场多方式拼装施工,在消除装饰装修施工中的问题同时,全方位保障用户切身利益。
2.5装配式卫生间系统
装配式卫生间系统墙面基层为轻钢龙骨硅酸钙板,墙板采用PVC防火基层板UV饰面,具有防水、耐热、抗弯能力,是一种适合用于厨房、卫浴系统的新型墙面装饰材料。卫生间地面采用地脚支撑的钢结构及硅酸钙板基层再复合瓷砖地面。地面采用PP整体底盘防水底盒,防水体系由专用的地漏壳体、锁紧螺母、防臭体、滤网、地漏盖和密封脚垫等组成。在该项目中卫生间墙面采用硅酸钙板UV饰面的墙板;地面轻钢龙骨架空地面粘贴地砖的做法,防水采用PP整体底盘防水底盒;吊顶采用集成铝扣板吊顶,用几字形龙骨与墙板顺势搭接,龙骨与部品之间契合度高,施工较为简单[5]。
2.6门窗体系
内隔墙采用复合套装门,通过标准化生产的各种成品部件,现场直接安装,具有防水、防火、耐刮擦,抗磕碰,抗变形性,是采用装配化施工较早的装修体系。
3装配式装修施工注意事项
3.1质量验收
装配式装修各子分部工程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观感质量应符合一般项目的要求和各子分部工程规定检查的文件和记录。装配式装修工程对基层装修和饰面部品质量均应检查验收,最终形成全部验收文件。
3.2质量控制
装配式装修施工过程坚持样板引路对确定质量标准、材料样品及操作要点分析非常重要,建立部品部件的质量进场验收机制,通过技术交底确保成品和半成品现场安装的质量。装配式装修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标准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建立健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到人,通过设定质量控制点,从材料采购的源头,部品加工生产到现场的安装,进行预控和过程控制,完善质量体系和检查制度来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6]。
3.3安全生产控制
根据现场的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并做好入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4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前景
根据住建部“十三五”规划对建筑节能及绿色发展的目标,推动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装配式化,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在政策持续推动下精装修商品住宅规模大幅攀升,装配式装修更加适合住宅、宾馆、办公室等具有统一房间的整体装修条件,随着装配率的不断提高,对装配式装修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促进了装修产业的转型升级,装配式装修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饰装修施工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通过节能降耗实现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是装配式装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7]。
5结语
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促进项目标准化与规范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发展要求,对装配式装修体系进行研究,实现了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装配式装修的样板示范,对装配式装修系统从设计、部品生产、安装施工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并形成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专利及施工工法,将对我司装配式装修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琳浅谈装配式装修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20(08):84-85
[2]翟原浩,张硕,梁存才装配式装修在内装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92
[3]金曈,李进军,王平山,等上海地区装配式全装修部品部件推广及应用情况调研[J].住宅与房地产,2018(20):29-36
[4]李森萍,陈普华,冯建行,等基于BIM和3D打印的装配式装修绿色施工应用实践[J].广东建材,2022,38(01):72-76
[5]王磊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3):188-190
[6]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交流大会在京召开[J].江西建材,2018(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