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措施与成效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环保措施与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环保措施与成效

篇1

影响加油站节能减排的环保因素分两大类,一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设期施工影响,这类影响因素一般随着施工期结束而减弱或消逝,二是转入营运期正常经营期的营运影响,这类影响因素伴随着加油站的经营将长期存在,需制定长期环保治理措施加以克服。

建设期施工影响因素包括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影响和局部影响。施工期造成建设性植被被彻底破坏不可恢复,易产生土、石流失,局部地形地貌改变。其次预先安全评估不足,造成设计缺陷,形成离水源较近加油站储罐易腐蚀、油品渗漏而扩散形成大范围水源污染。再加之油品本身具有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特性决定了的油、气污染,也是较为敏感的问题。施工期间挖掘机、运输车辆、搅拌机产生的机械噪声,施工过程排放的污水和机械冲洗废水、混凝土凝固期间保湿用水、储油罐和输油管线试压后的废弃用水,工程材料、垃圾及其它废弃物(以改建工程拆除物为劣)是建设期局部环保影响因素。

经营期影响因素有这几类:其一,大量机动车辆进站集中通行,在站内等待加油时鸣喇叭产生噪声;其二,开展便民服务洗车中产生大量废水,生活污水废水不经处理外排;其三,以生活取暖炉产生废气为主,辅之车辆通行产生的尾气,储罐中油气发散产生的大量废气;其四,生活垃圾,尤以北方取暖炉炉灰为主,夹以游客携带废弃物,处理撒冒溢漏油油砂、棉沙及粘土为主的废物。

加油站节能减排环保措施已然在深入推行中,但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以下几项补充措施以探讨。

首先,宜利用站内自身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设计中多采用环保举措,建设中使用环保材料,全面利用环保资源。各加油站采用彩钢雨棚遮阳,形成大面积采阳顶。设计中采用此采光优势铺架太阳能热水集成板,积聚一定规模的热水满足站内热能需求,可减少大量耗煤,减少废气废炉灰排放。站内取暖也要充分考虑采光性,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避免以往站房内不见阳关的弊病。

加油站为机动车提供洗车服务,即方便客户,又能产生间接效益。只是大量水资源浪费着实巨大。国内部分公交公司全力推行洗涤用水集存沉淀后二次再利用进行车辆冲洗,效果明显。且因投资不大,只需在设计中增加不同规模的循环水池,安装小型水泵即可而具有推广价值。在有条件的加油站宜采用城镇集中供热,可以解决较多问题。

其次,在当前各站可通过局部改造,推行节能设施。生活附属房屋中大量使用节能灯,厕所过厅中安装声控延时开关,网架灯照明开关选用光控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耗能。站前加油站标示牌照明采用太阳能板供电,即保障长时间照明需求,又能确保及时维护。储罐采用内外防腐技术,从根本上杜绝内外锈蚀引发环保危机。

第三,处置废物、废水当中严格采用谨慎、科学原则。加油站修建当中物资要集中、分类堆放,计划调用。修建所用材料从专业场所取用而不随意开挖、丢弃。废水设置集藏池循环使用。对已处理过油污的砂土设置回收袋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站内设立分类垃圾箱,减少垃圾外散,协调地方部门采取垃圾集中处理措施,如回收利用、生物降解、卫生填埋等。

严格各项业务流程,严控油品非正常外流,全面检漏杜绝地下污染,杜绝隐性污染。

篇2

关键词:探究;如何优化电力设计;降低电能;污染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环保意识也随着素质的提高而逐渐觉醒,污染问题一方面涉及到环境,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利益,因此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对于电力污染而言,顾名思义涉及的问题就是电力设备在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所谓的电磁环境问题。

一、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与降低消耗发展前景和现状

我国发展节能环保、降低消耗对全社会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则宜用,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规模不断剧增以及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大量开发能源已经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暖、土地干旱、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入21世纪,人们对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全球都在采取行动,以降低消耗、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来发展,并在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的经济转型。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经济的必要选择。中国作为发展大国,能源匮乏和生存环境在日后的5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将会成为最大的影响。当前,节能环保、降低消耗在我国已经成为最基本国策,我国在积极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约资源型社会,不断完成节能环保、降低消耗的目的,然而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暂态的电能污染

暂态的电能污染,是指电网操作所产生的系统冲击问题,或者内部故障问题,或者电网遭受外来的侵袭干扰,性能指标主要有电能跌落,瞬时电能中断,电能浪涌、脉冲。这些性能指标决定了暂态电能污染主要来自电源污染,然而电源污染表现为浪涌冲击和雷击,电压值偏差以及三相不平衡。

(一)浪涌冲击和雷击

雷电波和浪涌冲击的入侵导致系统发生闪变,所谓闪变是指时间小于一毫秒的电压瞬时脉冲,这一种脉冲可以具有带显著的振荡性质或者直流分量,也可以是负极性或正极性。这些脉冲通常也被称作:干扰、尖峰、毛刺、突变或者缺口。研究人员在较大范围内,深入研究了电压畸变,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二)电压值偏差

实际电压偏移了标称的额定值的总称为电压值偏差,按照偏移持续时间长短区分,可分为瞬时的和持续较长的,一般将前者称为电压波动,指的是一个或者不到一个的多个正弦波峰的值,低于或者超过标准值,大概从半周波延伸到几百个周波,也就是从10ms~2.5s。对于正值偏差也就是过电压来讲,普通的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器不能使过压波动消除甚至完全消除,人们往往忽视了此种情况,导致控制系统、计算机等等敏感设备发生故障甚至停机。另一种情况就是欠压波动,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正弦波的峰值比标准值低,或者按照通常的所说,是指降落或者晃动。这种低电压由于持续时间比较短,不会直接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但是一般会引起逻辑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工作紊乱或者失败。

(三)三相不平衡

交流三相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的A、B、C三相幅值相等才为正常系统,而且相位差应都为120°,一旦破坏了这个条件,就会导致三相不平衡,最终产生一定的危害。

三、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一)降低发电的耗能

1.调度模式要优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的有关通知中说到: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实施环保、节能、经济的调度,要求在发电调度的过程中做到优先的考虑低能耗机组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所以,电力公司要加快研究,制定出新的调度方案,把环保、节能、经济作为标准,确定好各类机组发电的次序和时间,优先的使用低能耗机组来发电,或者直接根据能耗的标准调度,鼓励发电企业减少高能耗机组的发电量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发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就指的是除了常规的能源以及大型的水力发电之外的海洋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更好的实现节能、降耗、环保、增效的这些目标。依照我国能源发展的相关规划,我国将大力的发展风电,适当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分布式的功能系统。

(二)完善早期电网系统规划

要重视起早期电网系统规划的完善,通过建立合适的网架结构以及电力系统来降低能源的耗损,电力企业要在电网铺设前首先制定新的系统规划来适应电网的布局以及远期负荷的密度,从而保障了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经济适用的要求。首先不仅要投入低能耗机组的发电,来减少电力的损耗,也要直接按照电力行业耗能的标准梯度,促使供电企业能够大规模的做到降低耗能,而且还要降低高能耗机组的发电量,通过高能耗机组合与低能耗机组合理划分自己的任务区域来降低能耗。

(三)采取集中进行补偿方式

变电站中组装大型容量的电容器进行补偿应采用集中进行的补偿方式,从而得到电能消耗的降低,来实现节节约用电以及节约电能的目的。在应用集中补偿方式时,还要依据满足主变压器对无功容量补偿的需求,还有在确定无功容量的补偿大小还要依据用电区间的无功功率、设备中的配电线路以及实际中对无功补偿的水平,从而防止容量超过预定所出现的电网中的电压攀升,最后导致损坏运行中的电容器。不同变电站的容量应按照主变压器的容量来决定,从而达到电容器的自动投切,使电容器的利用率不断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维护,最终达到电能耗损减少的目的。

(四)加强计量管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减少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1.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互感器等本身需要电源才能进行工作,也要消耗电能,在计量装置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低能耗的设备,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2.计量装置要安装在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如果没有安装在产权分界处,线路和变压器损耗由产权所有者负担。对于产权属于用户的变压器,计量装置应该安装在变压器的一次侧,当计量装置安装在变压器的二次侧时,要加收变压器的损耗电量,减少变压过程中供电企业的能量损耗。

(五)设备原地补偿

针对大型电机和具有大功率的用电适合在原地进行补偿。此种方法是最经济实惠的,同时也是最有成效的补偿。设备原地补偿就是电容器与用电设备直接进行连接,中间的部位只需要添加保护的熔断器,用电设备在进行投入的同时电容器也随着一同投入,进行切除的同时还要一同切除,从而达到最实用自动的无功补偿,从而达到电能损耗的减少,最终达到运行的经济实惠。

(六)加强输电线路的选择

合理的输电线路,才能有效的达到节能的目的,输电线路分为两种:一种是架空线路;另一种则是电缆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过大过小不但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还会增加企业的投入资金,目前,我国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但是经济电流密度的弊端导致选择的导线和电缆却不是最合理的,同时,电力线路的投资费用得不到最好的利用。

结束语

当前社会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升,电能污染现象在电网中日益严重,电能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当前的重点就是改善电能的指标,这是对电力设计进行优化的唯一的手段,同时优化电力设计是降低电能损耗主要手段,也是优质供电的必要条件。随着对电能技术监督的不断强化,以及国家法律中与电能有关的条款的执行和实施力度的加强,使得优化电力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参考文献

[1]刘蓬勃.无源电能检测计量模块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何敏,许晓彦.电力电子设备对船舶电能的污染及其改善[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011:6.

[3].聚焦电能污染治理[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5,02:13-14.

篇3

关键词:低碳背景;建筑施工技术改进;建议

面对各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实状况,作为耗能大户的各类建筑物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低碳化、节能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由此可见,就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 概述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种类繁多,但人口基数大,使得我国已成为最大的能耗大国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口云集于城市,使得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被不断的升级利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增加了不少的建筑面积。我国当前正以年均20亿m?的速度递增,并呈高发态势,而这些建筑中95%的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如此发展下去,只会更快的降低人均能源占有量,将与世界用能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基于这一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能源的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十二五”的大好发展机遇。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着力改进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建筑智能化、低碳化。那么建筑节能就必须从建筑施工到使用投入采取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除选取节能的建筑材料之外,还应配合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但这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在改进施工技术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于低碳背景下如何改进建筑施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必须采取低碳施工技术。所谓低碳化的施工技术,就是改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施工技术,从而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的污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智能化、低碳化的建筑。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化

为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管理,而为实现建筑施工低碳化,同样需要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因而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绿色化的施工管理方式,确保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纪律的明确性,从根本上保障施工全程低碳化,进而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

传统的施工技术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噪音、产生的粉尘和光污染等,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都很细,极易被人体吸入,而由于建筑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这样就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产生这些粉尘的原因主要是来与材料堆放不规范、机械作业以及道路扬尘而引起的,因而为降低施工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对于高空粉尘作业,应选用取湿法作业,并加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通过覆盖和屏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队环境带来的粉尘污染。通过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在减少机械设备的碳排放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给环境带来的噪音污染。

(三)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

当前,有关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还有待完善,又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很多施工企业在建筑原材料选材方面的还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加之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原材料的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以上甚至更多。使用大量的建筑原材料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而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节能改造是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进行节能改造,实现建筑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原材料的消耗,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建筑垃圾的产生。此外,传统的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模板,势必会拖延工期,因而应在控制模板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租赁的方式缩短工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加强建筑施工用地的保护和利用

虽然施工阶段的阶段节地工作没有设计阶段重要,但还是应加强施工阶段的节地工作。注重施工道路和临时设施的设置,合理规划和布局临时性的设施,结合实际需要就占地面积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从而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五)加大地下设施与文物以及资源的保护力度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施工之前对地下设施、资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四周的建筑物、管道、管线能安全运行, 尽可能的保留施工现场周围的文化遗产,在施工时如果发现大量文物,应马上停止施工,并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六)节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建筑施工用水的比重很大,因此,在施工现场一要保护地下水环境,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二要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七)高效保温墙体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采用蒸压粉煤灰添加气混凝土来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这是一种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它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而且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产品。

(八)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而且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其原理是利用地表层中储存的能量来对温度进行调节,由于室外气温变化很大,但地表以下的地温却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夏季的时候建筑物内多余的热量会不断地排出,并为大地所吸收,从而使建筑物内的温度保持一定。

(九)太阳能建筑技术

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无污染、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的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

3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就目前而言,当前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为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应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注重施工技术的改进,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

参考文献

[1]曹小琳,胡剑龙.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低碳转型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 2010,(03)

[2]董占宝.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施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篇4

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营造“人人讲节俭、事事讲节俭、时时讲节俭”的良好氛围。倡导健康、礼貌、节俭、适度的生产理念,用节俭型的生产理念引导生产方式的变革,逐步构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希望你喜欢。

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1今年在发改局党组和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密切配合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室承担的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景

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搜集整理与节能减排政策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使办里同志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下一步节能监察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经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将其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高质量地完成了节能宣传活动周工作。

6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节能宣传活动周,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主题,把节俭能源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为此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宣传周工作,充分发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本着既隆重、又节俭的原则,营造宣传周声势,取得了预期效果。宣传周期间,我区共张贴标语150幅,悬挂条幅112条,led屏显49处,印发宣传资料550份。

三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职责制度。

节能减排工作是全区的重要工作,区发改局不可是牵头部门,同时也是承担目标的职责部门,要实现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的节能目标,需要区内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召开节能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并针对上年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抓基础、抓落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做好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职责感、紧迫感,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全年共受理企业节能评估和审查132家,其中:审批类项目34个,核准类项目8个,备案类项目90个;节能登记表124个,节能审查5个,超过限额标准向上呈文的备案项目3个。

五是加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

全年共完成哈尔滨双达粉煤灰制品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审查工作,目前4户企业已经过了省发改委网站公示,1户企业正在审批中。

六是做好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等节能备选项目的遴选、申报、储备工作。

我办已与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机制,并经过电子邮件方式及时将国家节能专项资金的政策通知到区内企业,基本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专项资金名录库的储备工作。

七是结合国家发改委“万家企业低碳行动”,适时监测区域内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源状况。

经过开展对重点能耗企业的调研,适时监测企业的能耗状况,从源头上控制区域内高耗能行业的发展2016年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指导重点能耗企业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表》,全面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状况、有效分析能源形势,强化节能监管工作。

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2

回顾2013年,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节俭型交通行业思路,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及科技创新工作,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排放为核心,以节俭为根本,进一步提升节能理念,转变节能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及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及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节能减排及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情景

根据省高管局文件通知要求,结合建管处自身的发展需要,编制了《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13年临吉高速公路“四新”推广应用及技术革新改造的通知》等,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节能减排实施目标,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措施与要求。

1.为了加强推行实施《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建管处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养护工程部)。

建管处处长亲自任组长,各部门、站、区、队为成员。养护工程部具体负责《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推行与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定期检查各站、区、队的工作。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与运行。

2.建立了工作机制,明确了职责和工作程序,实施了动态管理,制定了目标考核办法。

经过“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强化管理,奖罚分明”职责制度推行与实施,促进了《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确保了《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目标的实现。

3、2013年6月15日至6月21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按照省局《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关于开展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渗入开展节能宣传周工作,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培育绿色低碳交通文化,建管处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周资料丰富、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了实效,到达了预期目的。

4、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省高管局科技管理的各项改革及任务,大力推动2013年临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科技创新,全面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相关工作,养护工程部率先开展《隧道铸铁井盖更换钢筋混凝土井盖应用》、光华养护工区开展《沥青路面施工灌缝技术改良》、吉县养护工区开展《混凝土路面补修剂》、吉县收费站开展《收费广场路灯能源改造》、主线收费站开展《试用计重双泵称重技术》、松卜岭隧道管理站开展《隧道照明设备节能》并组织了实施,现阶段初步取得效果。

二、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及科研投入

2013年节能减排经费投入:万元。

2013年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万元。

三、开展“四新”研制的科研攻关情景

1、2013年5月1日,临吉高速壶口主线收费站首先试用计重双泵称重技术(临吉全线)。

该项技术主要是增加车道计重设备准确率,降低计重误差出现。该项技术在主线收费站运用几个月的时间段里表现出其计重准确优越性,轴组误差减少94%,车辆计重误差减少90%,减少了重型货车核对载重质量的再次确认,为司乘人员节省时间,减少车辆油料的浪费及车辆尾气的排放。

2、更换井盖相关资料

四、实现的节能降耗指标和减少污染排放指标2013年电消耗;汽油;水;煤;

五、存在的问题及提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节能管理工作上还有一些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节能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从目前看,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还不适应节能工作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能源消耗定额,还未构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

2、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在节能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应用等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节俭没有奖励,超耗没有处罚,难以调动方方面面的节能工作进取性和创造性,节能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被动状态。临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3今年以来,我局就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路、方法、目标、措施进行过系统安排。为进一步强化职责,抓好落实,结合盛市节能减(企业行政工作总结)排精神,召开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强化职责,狠抓落实,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按照省节能减排目标职责要求,并结合我市具体情景,经我局党组研究决定:2017年全市乡镇企业节能减排重点单位是:紫___恒华硅业有限职责公司、平坝县白云镇天马水泥厂、紫___宏泰化工有限职责公司、紫___呈祥水泥厂、关岭县佳昌中水电化工业有限公司、普定县嘉琪水泥有限职责公司、普定明达水泥有限职责公司和平坝县磷化工厂八户企业。并与企业签定了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度下降4以上的目标职责书。现将今年以来,我市乡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交流经验

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以来,市县(区)认真组织目标职责企业到去年开展节能减排的试点单位进行学习,请试点单位介绍节能降耗的经验和技术改造取得的成果

经过企业间相互交流和学习,重点节能减排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成立节能降耗办公室,按照目标分工合作,由分管生产的厂长牵头负总责,领导协调,监管推进;做好规划纲要和年度目标,落实技改、节能项目,适时淘汰落后,用政策激励调动各生间部门和一切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进取性,明确专职人员抓落实。紫云恒华硅业有限职责公司、平坝天马水泥厂还拨出节能降耗减排专项经费,按照生产环节制定操作规程,对从业人员分批次进行了节能降耗培训,从基础管理上将节能减排具体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着力于加强生产工艺、质量提升、现场管理,降低原材料和动力消耗,异常是在电、原煤和水消耗上把握好各个环节,做到增产节俭。

经过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资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元至七月节能降耗试点单位,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下降了6至4.__-__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7和21。

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开展节能降耗过程中我市重点节能减排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明确目标进取推行节能降耗工作。

企业明确了节能降耗目标后。主动与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对治污减排给予了有力指导,监管控制,推进落实减排技术措施;规范节能减排技术标准,指导标准化作业,推进技术提高的节能减排;突出高耗能设备的监管淘汰,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工艺装备的节能减排。研究提出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主要工作方向和措施。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部门各工艺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了生产工作的相互协调和组织领导。同时,经过对生产一线工人的培训指导,确保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视现场管理,提高产品合格率。

从现场管理着手,无论是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节能管理都存在薄弱环节。开展节能降耗以来,企业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上加强了物耗、能耗台帐登记制度,对生产班组实行考核与效益、工资挂勾。同时,着重确保生产线安全,做到连续运行,减少停工检修损失;进取探索改善工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

今年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来,水泥行业以小技改为主,提高单位产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设备停产检修率;化工行业以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和调配人员,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消耗,加强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消耗控制,做好生产巡查和质量跟踪;铁合金行业以引进先进环保设施和资源整合对陈旧设备进行彻底更换,减少煤、电和水的用量。依靠先进技术节能减污增效;注重源头控制,重视工序节能,不断完善计量设施,初步构建节能减污增效的统计、监管、考核体系,各节能减排目标职责加强了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原料的品质,降低加工能耗使用,提高单位产量,增加了企业效益。

(三)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上,企业加大了对自有技术应用的投入,自有创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淘汰落后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源头提升上节能减污增效。促进了企业加大自有技术的创新本事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应用力度,提高了主要耗能设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为使重点消耗物品得到合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对一些贴合资源综合利用和原材料进行了目录分类认定,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促进产业链延长,促进产品共生整合,最大限度利用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利用效率。异常注重加强冶金炉渣、余能余热的综合利用,配套进行声势浩大的优化、绿化、美化环境活动,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循环经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节能降耗形势仍不容乐观。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困难多难度大,一方面,虽然大部分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得较好,企业经营者也相对重视,但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措施还找不到合理的方案,异常是在对老设备的改造上企业几乎还没相应的技术本事和资金保障。经营者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用电量、用煤量和用水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企业在节能技术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市场上推广的节能技术由于没有专家的指导,企业在应用推广上也缺乏热情。同时,企业往往还存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员工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企业节能降耗带来了必须困难。这些问题给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提议和下步工作打算

为了有效推进降低消耗的开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本事,必要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改造和吸收先进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提议省局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方面的扶持引导资金投入,妥善安排和落实节能资金。二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并对特种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技能。

我市乡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将继续按照省局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市节能减排重点企业的实际情景扎实进行减排工作。

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4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动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的指导精神,我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现做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建立规章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俭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我校校长亲自担任校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组长。大家统一思想,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强化全校师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

二、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

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宣传是重点。我校以新课改为契机,把环境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把节能减排宣传工作融入多学科教学。

1、科学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从植物到动物、从水质到空气污染、从日月星辰到气候变化、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经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2、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将教学资料与有关环保知识、节能减排知识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意识。

3、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资料,与学生一齐制作以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充分发挥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学科特色。

4、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资源,发挥我校艺体教育特色,经过教研活动、团体备课,共同探讨,力求恰到好处地渗透环境和节能减排教育。

与此同时利用班队会、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等日常教育活动,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资料,使节能减排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提高师生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

三、细化具体措施,确保落在实处

1、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捡起地面的纸片,摘下花木的枯枝、黄叶,不践踏草坪,激发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职责感。

2、根据实际情景开展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要求每位教师认真保管自我的教科书、教材等并在学期结束统一上交教导处循环使用避免浪费。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书大家共同分享”的活动,将自我的书带到班级图书角大家共同分享共同使用共同学习。

3、我校针对自身特点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对校新购电器和照明产品、用水产品等在严格审核采购经费的同时,提倡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境标识产品。

4、学校厕所定时定量的开水冲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学生使用的水龙头作好节水宣传标识,鼓励教师、学生节俭用水。

5、认真组织班主任、各办公室主任做好电灯、用电器等在无人时关掉的工作。

将节能减排工作充分落实在每一个细节。

四、做好新校区建设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今年,我校的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建设过程中我校领导班子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把关,在监理的帮忙下做好工地的节能减排工作。

1、在主体设计、施工的每一个步骤中渗透节能减排的理念,对于外墙保温、双层玻璃窗、填充墙砌筑材料等节能减排的关键部位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最好。

2、在水、电等节能减排的重要部位材料的招标采购中,在同等条件的竞争者中优先研究节能减排做的更好的商家。

3、在工地的日常管理中,要求施工方做到节俭用电、节俭用水。

经过全校上下的齐心努力,我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果,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更坚定的走科学发展、节能环保路线,更好的完成节能减排工作。

2020年节能减排宣传总结报告模板52017年来,我所为响应国家努力建设成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推进我省交通行业节俭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兰坪所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进取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兴节能之风,大造节能之势”,广泛宣传,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简要总结我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节能减排的有关通知、文件、材料,使全体征稽人员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进取参与各项节能减排的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各级领导机关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精神,异常是______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根据本单位的行业特点,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节能减排作的落实。

三.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节能减排

四、根据工作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每月做好车辆出勤统计和油量管理,调动驾驶人员节能进取性,切实发挥他们在行业节能降耗工作中的智慧,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在全所干部职工中树立典型,除正常的工作用车外,杜绝公车私用和不必要的短途用车。教育私车人员,上下班尽量走路不动车辆,进取响应“无车日”,既是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又能减少开支,还是锻炼身体的最佳选择。

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节俭一滴水,一度电等,教育他们在节俭能源的同时,也要爱护环境,进取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使“兰坪更美,社会和谐”。

六、在工作日常用品的采购中,我们始终坚持所长“一支笔”签批的原则,采取乐观的态度,抓好一张纸、一支笔的节俭,在当月中需要买什么用品,先由出纳员理出清单,交所长审批后购买,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在这一年来,我所根据自身实际,从身边小事做起,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节能减排工作之路还很漫长,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必须差距,可是我们有信心,在全所干部职工们共同努力下,立足本职,尽心尽力,将节能减排工作一向持续下去。

篇5

【关键词】低碳施工;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大气中许多温室气体的浓度都明显增加,其中以CO2浓度增加最为显著,由于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了明显温室效应。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数量、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变动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负担温室气体削减成本而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削减CO2的排放意味着工厂的关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失业率增加[4],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为了实现2020年的自主减排行动目标和准备下一阶段(2050年)的碳减排工作部署,对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进行提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低碳施工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绿色施工已有众多研究,但对于低碳施工却鲜有研究,低碳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低碳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更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施工活动,即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排和环境保护("四节一减一环保")。低碳施工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是绿色施工的进一步发展。低碳施工在绿色施工侧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强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我国发展低碳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低碳施工对于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巨大,其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但低碳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的具有完整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督机制,致使参与低碳施工的各方参与性不是很高,严重制约了低碳施工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因素。我国在发展低碳施工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2.1社会公众对低碳施工的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

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对于低碳施工的概念也还没有形成广泛、一致的认同,更不必说对于低碳施工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公众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低碳施工,所以更加谈不上有公众参与了。其实,虽然低碳施工的前期投资成本要高于一般施工,但拥有成熟管理和技术的低碳施工的运营成本会要低于一般施工,并且低碳施工更加环保、节能,有利于改善环境气候,因此,从长远来看,低碳施工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更符合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低碳施工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我国推行低碳施工受到极大的阻碍。

2.2低碳施工前期成本高,各参与方积极性不高

低碳施工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更高要求的技术方法,这会大大增加其前期施工成本会,对于开发商和承建商而言,低碳施工的经济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为了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不得不提高房价。而低碳施工产生的环保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而非购房者独享,购房者不愿意为此买单。对于低碳施工而言,当按国家相关政策税收抵免或者补贴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用户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限制,积极性相对较低,这使低碳施工的市场认知度较低,从而也很少愿意进行低碳施工。而在GDP主导一切的形势下,地方政府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进低碳施工的进行。这些都使得推行低碳施工的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低碳施工的推广与发展。

2.3低碳施工科学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足

低碳施工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化,发达国家节能建筑都较重视对低碳施工减排技术的研发。在我国,虽然低碳施工技术研发方面有些的成效[5],但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低碳施工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队伍较为分散,缺少专业性研究机构,专业人才更缺乏,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难免力不从心,导致低碳施工的成本一般较高,而且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低碳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使科研人员的热情不高,低碳施工推广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低碳施工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低碳施工方面的有效鼓励政策和监督机制,也没有针对碳排放量较大的建筑能耗大户进行惩罚的措施,致使市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低碳施工在我国的发展。

2.4节能减排标准和配套政策出台滞后

目前我国还缺少针对低碳施工节能减排措施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很难与国际上通行的节能减排模式接轨。在我国建筑领域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两部高层级的法律,但这两部法律均仅从宏观方面对建筑建造及能耗进行了规范,由于缺乏下位法的支撑,致相关具体细节无法得以框定与约束,遂造成执行真空。而其他部门制定的规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低碳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协调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强制性的法律效力,遂使在实际实施与协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无法执行。

3.我国发展低碳施工的主要对策建议

篇6

然而在历史上日本也曾出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为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重点发展重工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开展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管,导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随之恶化。在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日本发生了多起因为环境污染给人民身心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的诉讼:如熊本县氮肥厂将没有处理的含汞废水直接排放,导致当地渔民因为食用汞超标的水产品而患上水俣病;四日市的许多居民因为石油化工厂的废气而患哮喘病,乃至于死亡等等,此类时间不胜枚举。

在污染事件开始爆发的初期,为了维护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日本的地方政府与肇事厂家隐瞒实情,但日本政府的做法引发日本国民的强烈抗议,最终爆发严峻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屡次爆发的重大污染事件面前,日本政府也开始了观念的转变,要彻底解决日本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应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高投入、高污染、也是高回报的产业,采用与环境相亲近的发展方式,在资源的使用上实现减量化、上游产品的废弃物作为另外一个产业资源的资源化发展方式,能源上尽量采用节约能源的发展方式,为保证这些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从1958年到1967,日本一共制定并颁布14部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1958年制定并颁布《水质保护法》和《工厂废物控制法》,1962年的《烟尘规则》,1967年通过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和《公害对策基本法》,1970年制定并颁布了《水质污染防治法》等等。 ”1967年,为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工作,日本内阁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因此,该届内阁又被称为“公害内阁”。

到上世纪70年代,因为大量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得以制定并执行,日本逐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等政策机制,人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 “防止公害”转变“保护环境”,由此,日本进入到“环境保护时代”。

下面就几个方面来阐述日本在环保上的做法:

一、垃圾分类

日本对于垃圾分类非常精细,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垃圾分类,对垃圾的分类的初分类是根据垃圾的可燃性、体积、是否具有再生性等特点进行分类:如可以分为资源类垃圾、可燃物垃圾、不可燃物垃圾等。对这些垃圾进行初分类之后再进行细分,细分之后还可以再分,直至不能再分:例如,可燃垃圾主要指可以燃烧的垃圾,如草木、纸尿裤、厨房垃圾等。但是如此分类依旧不够,还必须进行细分。菜叶、鱼骨和废纸等属于可燃性垃圾一类,必须被装进透明、可燃、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的专门的垃圾袋中进行处理;而同样作为可燃性垃圾的树枝,则必须剪成统一的长度,捆好后集中进行处理;烹饪后的废油也属于可燃性垃圾,不能够被直接倒入下水道,而是必须将其浸入废纸或者废布中,或者用凝固剂定型后再进行处理。以横滨市为例,为了做好对垃圾的更加细化,横滨市根据垃圾的特性对垃圾的类比进行了细化,原来是五大类垃圾,但是现在细化为十大类,为做好市民的工作,横滨市政府印发了有27页、518项规定的垃圾使用管理手册,根据这些规定,同样一个垃圾里面的不同部位就属于不同的垃圾:“口红属于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 ”

与其他国家不同,垃圾回收在日本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据了解,报废空调需3675日元,电视2835日元,冰箱4830日元,洗衣机2520日元。而处理大型垃圾时必须事先拨打预约电话,并支付一定的垃圾处理费,购买“垃圾处理票”。

对于回收的方式,日本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细分,如果社区的有足够的面积,就采用设立专门的分类垃圾箱,如果没有地方,就采用不同时段收集不同的垃圾的方式,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东京都港区回收垃圾的时间是:可燃垃圾是在每周三、六收集,可再生资源垃圾则在周二上午收。对于住户处理垃圾的时间,大部分社区都要求在上午8时之前将垃圾放置到指定的位置,也有的社区有一定宽限,但是一般来说,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垃圾的回收,当天垃圾当天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

在日本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生活在日本,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扔垃圾。日本的儿童从小就接受教育,如何正确助理垃圾。居民如果在处理垃圾的时候不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周围的舆论和政府官员就会纠正这种行为,直至住户严格执行了相关的规定为止。

二、 资源的循环利用

前面提到,日本因其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源的再生能力薄弱,许多资源都要向他国进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仅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每年产生4亿多吨产业废弃物、5000多万吨一般废弃物,每年的增长速度为3%--4%,这其中废容器物品站到了60%,如塑料饮料瓶、啤酒罐等,过去日本一直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焚烧不仅污染环境,并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如果采取简单的填埋方式,则会因为修建填埋设施与周围的居民产生冲突。如何解决废弃物,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利用率,这一观念的转变已成为全球趋势。日本政府以德国1991年实施的《包装废弃物回避政令》为蓝本,于1995年颁布《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循环资源回收利用各个环节上的利益体地方政府、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等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装废弃物回避政令》出台以后,塑料饮料瓶和玻璃罐不再是简单的一扔了之,而是成为再利用的对象,2000年4月之后,纸质容器、其他各种塑料容器也进入再回收利用的对象。

2000年6月,日本政府在《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指出,建设循环性社会首先是要减少产生废弃物,二是在如何利用废弃物,使之变为资源的时候,要利用合适的方法将其作为循环利用的对象,如果不能再次利用的废弃物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妥善处理。之后的2001年,日本开始实施《家电再生利用法》,规定大型家电制造与销售企业承担将废旧家电进行回收利用的义务,而消费者必须缴纳一部分费用,方可对就家电进行处理。《家电再生利用法》出台后,到2006年,日本的大部分废旧家电得到再利用,如空调就有总量的86%、电视机总量的77%,冰箱总量的71%、洗衣机总量的79%被再次回收利用,可见日本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之后成效显著。此后,日本相继出台《食品再生利用法》、《建设再生利用法》等,在各再生利用法的实施下,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已经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中广泛推广,充分利用废弃物,使之成为社会再利用的资源,成为整个日本社会的共识,已经深入到日本国民的生活之中。

日本政府不仅在法律法规上为资源循环利用的实施保驾护航,还对其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扶持。日本政府首先设立了资源回收奖,奖励那些在资源回收再利用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个政策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参与资源再回收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其次是鼓励企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并对这些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并且企业如果建设了资源回收系统,为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由非盈利性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的低利率贷款服务,对于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则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再次,对于回收废弃家电的制造商和销售厂家,对其商品价格进行调控,并对厂家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和居民的资源循环利用。另外,日本政府为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政策的顺利实施,提升了环境保护部门的规格,2001年1月,将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同时由环境省行使原来由多部门行使的废弃物管理职能。同时,因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新技术作为技术职称,因此,日本政府在高度对废弃物减量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鼓励企业研发相关的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发了并取得了许多资源再利用的专利,进而保证了日本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顺利实施。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日本政府才使国民适应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从一个以破换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转变为新型的循环经济。而中国,因为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导致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其他先进发达国家所不能比较的。而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使我们必须走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的道路,建设和谐友好的循环经济。而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首先,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和支撑系统。法律有其固有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可对循环经济作出观念表达和行为规范。日本在制定并颁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政府、企业、中介结构和广大人民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宣传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中介组织做好废旧资源的回收,人们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节约资源,形成了全社会都参与到资源再利用的良好氛围。

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在多年的实践中,日本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对垃圾的分类手段也十分成熟,垃圾分类回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然而由于社会认识的不到位,传统上,我国一直使用的是混合收集垃圾的方法,这个简化了垃圾回收的程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却为对资源回收和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难。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2000年4月,我国开始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选定了8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经过多年的试点,这些城市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为全面推广示范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垃圾分类还是比较初级,想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仍要付出努力不断探索、学习。只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才能使居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

再者,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支持。通过试点运行垃圾分类处理,吸引了部分企业参与到资源再利用的技术开发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但是与先进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一方面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发展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另一方面积极建立资源循环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与政策方面的信息,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和设备。

最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各行业各领域,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环保意识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是加强环保意识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日本政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环保深入到人们的理念中,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放到学校教育中,从小学到高中,都要开展环保教育,使人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环境保护的教育。与日本不同,目前中国还没有做到环保意识的全民教育,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节能环保,但由于经验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国民参与较少。因此,我国必须把节能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应将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基础教育中,从小培养公民环保意识,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006

[2]金熙德.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2008.

[3] 黄晓蕾. 日本横滨:全民参与的低碳实践[J]. 华东科技. 2011(01)

[4] 陈柳钦. 日本如何推进建设低碳社会(下)[J]. 节能与环保. 2010(09)

[5] 赵雪珂. 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 环渤海经济望. 2010(05)

[6] 邵冰.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方经济. 2010(07)

[7] 胡连荣. 日本的低碳生活[J]. 知识就是力量. 2010(01)

[8] 山田真记.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示范城市[J]. 21世纪. 2009(06)

[9] 窦林娟,孙巧慧,常娜.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10] 阎萍. 日本环保养成教育及其启示[J]. 文化学刊. 2010(05)

[11] 马可为.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及其它[J]. 团结. 2006(02)

[12] 充满危机意识的日本人[J]. 望新闻周刊. 2002(Z1)

[13] 苏沛沛. 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 中国外资. 2011(08)

[14] 苏北. 垃圾处理的日本经验[J]. 浦东开发. 2011(05)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TU97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领域开始涵盖更多的方面,例如在新时期,高层建筑在结构工程设计中更多的采用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这样的高层建筑钢结构相比于建筑的砖混结构在环保、节能、高效、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建筑企业发现了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工程设计的优势所在。因为钢材的“容重与强度比”一般小于木材、混凝土和砖石,可见钢结构比较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要轻 30%-50%。不仅如此,钢构件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的有效面积8%左右。所以,现代建筑行业的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更多的是采用钢结构设计。据相关的初步统计,全世界至今已完成的100多幢超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16幢,纯钢结构 59幢,不同形式的钢砼混合结构27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钢结构的发展必将促使建筑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农业、石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高层建筑的结构工程设计领域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也会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就尤为突出,且亟待解决。对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已逐步成为建筑管理者、设计者关心的重点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一、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科学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同时也是消耗能源比较多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例如:现在作为居民住宅,不仅要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好住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追求着建筑的美观和谐。要充分满足审美和居住的双重需要,就要求高层建筑设计者要站在自然环境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的需要,即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绿色、清洁能源,尽可能的减少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做到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的具体条件,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节能,环保的高层建筑。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环保、绿色等科学技术运用方面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就需要设计者采用周全的设计方案进行解决。

(二)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施工中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施工会出现施工技术超高问题:

由于在抗震规范和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在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建筑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以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使技术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曾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技术设计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修改设计,技术的施工程度直接影响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实施。

2.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建设存在预制模板技术问题:

由于建筑的施工工期是关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坏的重要环节,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它们的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程度高;第二,它们对组织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建筑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们对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将滑模法与爬模法付诸实践,以实现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但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保证工期的同时,有可能忽略高层建筑在施工的技术质量,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高层建筑在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施工建设存在高空作业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危险性:

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高层建筑楼高层多,从而使得垂直运输工作量相对较大。这就需要很大的技术装备来支撑其高空作业的完成,需要处理大量的建筑材料、机具设备以及人员运输等工作,在施工技术实施方面易出现安全问题,应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二、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1.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针对科学技术运用方面问题的解决

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净的能源,对于建筑行业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截止目前,太阳能清洁能源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及太阳能暖气等,但是,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致使造价过高,所以不适合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不过,太阳能热水系统因为其的便利、环保、大部分地区容易实施,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成为建筑设计供水、供热领域中运用的重要绿色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是由热水供应系统和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包括了贮水箱、循环管道、太阳集热器、热交换器、支架、控制系统和水泵设备等。

2.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采用钢结构建设技术问题的解决

在施工技术措施方面: 采用放,坑结合的技术方式。(1)“放” 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 (2)“抗” 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在两种不同基体的交接处,用钢丝网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 (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加强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措施,从而有效预控混凝土裂缝。

总之,因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对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也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综合且细致的分析。虽然,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多面性,但是其中代表性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推进高层建筑更好、更快的发展。作为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的建筑结构工程设计者要对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特殊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朝向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林标.《建筑防水涂料》.[J].现代涂料于涂装.2001

[2]黄一如.《新技术条件下的中国建筑学》.[J].时代建筑.1999

[3]叶林标.《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发展50年》.[J].建筑技术开发.1999

[4]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5]张伟伟.《计算机模拟在建筑集成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2

篇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许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二是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许多矿山的开采仍处于“初级采掘、变卖原矿”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在旅游开发中,大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且产业链条不完整,长期停留在过路式观光旅游阶段,难以凝聚人气、财气,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

三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与生产经营体制落后存在反差。由于缺少龙头企业以及品牌的带动,过于零散的农产品经营规模只能使当地农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小角色”,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且能够长时间贮藏,或反季节销售的很少,产品主要以原料为主,经济效益低下。

四是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对湿地保护、矿山管理等方面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措施与对策

(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一要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按照“禁采区内关停、限采区内收缩、开采区内集聚”的要求,取缔在风景旅游规划区内的采矿点,严禁在铁路、重要公路、堤坝两侧近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实行规模经营。按照“建大矿、建好矿,抓矿前、抓矿后,停小矿、关散矿”的要求,对年开采量在10万吨以下、资源浪费严重、破坏环境的小矿山,逐步进行关闭。对已获得采矿权的,合同期满后,收回采矿权,停止开采;合同期未满的,要采取规费杠杆、安全监督、环境保护等手段限制开采。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谁开发、谁复垦,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措施;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履行赔偿责任。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要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全面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开发、统一储备、统一出让。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用地,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进一步明确用地导向,新增用地计划要向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倾斜。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三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要引导企业进园发展,实行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二)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

一要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用“引巨龙、扶大龙、聚小龙”的方式,每年抓好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资源——产品——加工——销售”的形式,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产业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态园,使*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二要狠抓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要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畜禽水产良种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阵地,结合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一要建新村。加大村庄整治建设力度,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草等卫生死角,整顿空心村、废弃房、猪牛圈舍,整合村内空闲土地,种植花草树木,进一步改变村容村貌。延伸自来水管网,推广无塔或有塔供水等,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确保村民饮用水安全卫生。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猪、沼、粮、果、菜、鱼”等循环发展农业生态模式,积极推行“一池三改”(改圈、改厕、改厨)和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立体开发,采取塘边养猪种果,塘内养鱼养鸭,粪便入园肥果、入塘养鱼的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要绿荒山。制定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三要治污水。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地,增加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要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项目建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步骤退还湿地。要通过科学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拦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护湿地水体环境,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使巢湖水质有根本性好转。

(四)着力保护完善,开发生态旅游

一要制定完善旅游发展规划。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依托环湖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巢湖污染治理、防洪保安、航道建设等,突出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两大主题,做活水文章,构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编制好巢湖北岸旅游规划,加大旅游规划管理力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到“宁慢不快、宁空不盖、宁留不卖”,确保每一座建筑都是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是精品。

二要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在生态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自然人文景观,而要综合利用“山、水、田”,作特色发展大文章。开发一批“山村农家游”、“水乡农家游”、“渔家乐”、“田园农家游”,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使我区的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所有与旅游相关的部门资源,集中财力,捆绑资金,加强交通、卫生环保、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合理串联,使各景区景点连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真正为景区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导游的生态教育,使其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尽量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四要加大旅游招商力度。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编制完善旅游招商项目指南,认真做好旅游招商项目的包装、论证和工作,建立有吸引力的旅游招商项目库,坚持内资、外资并重,国资、民资并举,扎实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与此同时,要创新经营机制,开拓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大框架建设、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为发展大旅游、培植大产业注入源源动力。

(五)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篇9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贸易与环境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可持续贸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对新形势下如何协调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 贸易 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国际社会开始对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七十年代初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趋势,为人们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保敲响了警钟。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标志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中首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以后,各国逐渐达成了共识: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五个重要文件,使可持续发展观逐渐扩展到了包括贸易在内的各个社会领域。《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前言部分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合理运用世界资源,保护和维护环境”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之一,多哈回合把环境作为主要议题列入议事日程,标志着人们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贸易对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各种各样的环境措施和绿色壁垒,同样也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坚持发展可持续贸易,才能妥善解决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环境法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国际社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200多个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和公约,各国据此制定的环境法规也越来越多。其中对我国外贸影响最大的是关于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和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我国于1989年正式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成为修正后《议定书》的缔约国。为了履行《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求2010年淘汰哈龙和CFC类物质,2040年淘汰HCFC类物质,2002年把甲基澳的生产和使用冻结在1995年水平上。公约与协定书的签订,使我国很多出口产品受到影响,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

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与ISO14000相关的各类环境标准,使我国的不少产品因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而无法进入该市场,这种影响越来越大。如在我国农业中,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方式取代,化肥、化学农药、各类生物激素等逐步被普遍采用,但这些物质容易使粮食、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水果等含有毒化学品,其出口深受国外关于限制或禁止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超标食品进口法规的制约。因我国禽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超标,欧盟委员会曾于1996年8月1日做出决定,全面禁止中国禽肉向欧盟出口。1996年12月又命令,自1997年7月1日起,不准中国的双壳贝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

(二)环境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影响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左右。而且这些国家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公众环境意识强,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环境技术位居前列。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设置环境壁垒,致使我国许多出口产品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

减缓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1978年到1996年我国外贸出口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达到85%。随着发达国家肆意推进环境壁垒,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大,影响了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

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要努力突破各类环境壁垒,就要对众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环境标准化管理,从而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使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了我国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

环境壁垒对我国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造成影响。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加,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它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贸易的形式,将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我国的大量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

我国环境与贸易的政策选择与发展方略

要以追求生态环境、经济、外贸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为中心,促使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来抓,树立环境竞争力。

(一)政府方面

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贸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我国现行的贸易法中的环境法规,仍存在诸如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配套的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全球性绿色浪潮的需要,首先需要明确可持续贸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真正把保护环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加强立法,将与对外贸易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规范化、系统化,使我国的贸易环境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实行资源环境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有效减少由于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而产生的“搭便车”行为。

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加强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这就决定了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发展贸易相关的环境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贸易利益进行重新调整和重新分配,部分个体利益将会受到损害。因此,坚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更多地考虑长远的利益,妥善协调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并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重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大量引入国外先进要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可持续贸易。

积极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加强对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工作。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环境标志制度以及ISO14000国际环保系列标准的认证,因为这是走可持续贸易道路的必然要求。环境标志制度实质上就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环境状况的目标,收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效果,因此我国应该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绿色标志的相关规定,在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尽快同国际接轨。

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环保产业无疑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是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政府投入明显不足。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以高投入为支撑,以高技术为后盾。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扶持鼓励那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能耗低、污染少的环保产业,并积极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通过制定系统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予以施行。具体做法有:设立环保产业基金,对因治理污染而影响出口竞争力的企业给予绿色补贴;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政策性银行或成立专门的“绿色银行”向环保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由政府为中小环保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由政府出资组织专门的研究机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企业方面

企业,是可持续贸易战略的具体执行者,如果离开了企业的有力支持,那么政府制定的政策,只能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坚持可持续贸易的道路中,企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责任:

大力推广绿色营销观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破传统上对污染的末端治理方式的局限,加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新型营销观念,它要求企业应该根据环保标准来选择生产所需的技术、原料、制造工艺、产品设计和包装工艺以及用后废弃物处理等整个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绿色营销必然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因此,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可持续贸易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行绿色营销观念,才能适应国际市场上的环境高标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积极开发各种绿色产品。绿色环保产品的推广进一步优化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绿色营销也逐渐成为了国际市场营销的重点。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争通过国际环保系列标准认证,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经验,将环保的思想融入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在绿色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出对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各种绿色产品,积极改进现有的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流程及工艺。

加强激励机制,吸引“绿色型”人才加盟。人力资源,是诸多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也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一方面,“绿色型”人才了解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世界上的最新环保态势,熟悉国际上及其他国家的绿色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绿色型”人才懂得如何协调各部门关系,通过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企业对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进行绿色管理。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引入“绿色型”人才,并灵活使用各种激励手段留住人才,是我国企业将发展可持续贸易的思想落到实处,成功规避国外的绿色壁垒,成为“绿色企业”的必要环节。

综上,虽然目前我国仍然与可持续贸易的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但这种情况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国家对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投入力度的加大正逐步好转。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切实贯彻执行可持续贸易观,既是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兰宜生,杜卫华.国际贸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探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10

2.许罗丹,申曙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7(5)

3.曾凡银,冯宗宪.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安徽大学学报,2000,7

4.兰宜生.对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几点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12

5.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4,1

6.陈勇兵.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2005,4

7.张坤民.中国的环境战略及展望.生态经济,2000(3)

8.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经济全球化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

9.曲如晓.寻求最佳方案―协调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措施.国际贸易,2001(2)

篇10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二、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一)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二)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

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

包括小区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1、自然生态规划

绿化指标:该指标是衡量

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平方米以上。地面保水指标:本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理想指标是小区80%的地具有透水性能。

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前者系指在小区建筑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后者系指把雨水、生活废水汇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用水水质标准、重复使用于非饮用水及非与身体接触的杂用水。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前者要求建设雨水、生活污水分流管道系统,一方面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后者指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据台湾对交通运具的绿色评估,徒步、脚踏车、轻轨、电车等的得分达40以上,而一般公车、货车、机车等得分在0分以下。因此,生态小区绿色交通规划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交通。

2、经济生态规划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3、社会生态规划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具有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商业活动、市民服务、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总之,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态住宅的内涵

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在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2、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室内外采用节水型器具,采用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

3、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室内保证自然通风,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声环境系统方面,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日间噪声50dB、夜间噪声小于40dB,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噪声小于30dB。

5、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

6、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小区环境绿化是生态住宅的重要主题,同时,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生态住宅,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分类率达50%。

四、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

(一)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二)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亚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据资料介绍,安装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热水洗浴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需投资约15万元,全年的节能费约为8万元,2a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5~20a,那么这套设备的节能费就高达100~140万元。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最为显著,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分别是30%和50%.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及率仅为6%左右,且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较集中,云南省普及率最高,达10%。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茶、洗米、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三)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3方面着手:

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

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万方数据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四)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建议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