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建设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1

关键词:CBD中心区建设策略

当前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新城的建设中,城市的中心区掀起了一轮CBD建设。众多城市打着CBD建设的旗帜,宣传打造具有一流空间品质的中央商务区。事实上,按照CBD的定义,全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都还不具备建设CBD的条件,但是在众多的中心区城市设计中,关于CBD建设的字眼却屡见不鲜,推进城市中心区国际化建设的目标比比皆是,难道众多的城市规划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城市的决策人员对此都视而不见?

1.CBD的常规概念及实用城市

CBD,中文名称为中央商务区,是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的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区。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具有城市地区乃至全国、世界的最高中心性;拥有高赢利水平的产业。体现经济管理控制中心、金融中心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中心的职能;

(2)具有城市地区中最多的人流量;

(3)具有城市地区最发达的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联系,拥挤程度在城市地区也最高;

(4)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能提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多方面的服务;

(5)具有城市中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

一般来讲,目前中国城市建设CBD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城市是区域中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2)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区域内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3)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处于资金流和物流的核心位置,聚集了各个方面的人才。CBD和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足够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商贸机构,很难形成一个相对的集中的商务地区支撑起CBD。

2.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中利用CBD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城市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中国内地尚无具备发展全球性CBD条件的城市;具备发展国际性CBD条件的城市只有3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和广州;而具备发展地区级CBD条件的城市也只有少数,分别是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大连、福州、厦门、深圳、宁波等。占中国2/3面积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商务密度不够,目前尚不具备发展CBD的条件。

但是,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城市中大部分打出了建设CBD的口号,尤以新城建设最为突出,想借助核心区的建设来带动城市的高速建设。如成都CBD、大连市次CBD,西安CBD与Sub-CBD,南京河西CBD,青岛CBD,武汉CBD,襄樊CBD,贵阳市CBD,杭州CBD,天津滨海新区CBD等。

3.中小城市以CBD为目标进行建设的特征分析

3.1以佛山东平新城为例,分析CBD概念下建设的内涵

佛山位于珠三角城镇密集区,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已成为全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现城镇面积3868平方公里,人口595.29万人,生产总值为4814.50亿元(2009年数据)。

佛山为了担当带动珠三角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巩固和提升其城市中心地位作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中心作为支撑,在城市南部打造东平新城,建设立足服务佛山本地、辐射珠江西岸的“佛山新都心” ,打造为佛山的总部基地,商贸之都,家电基地,宜居新区。新城以CBD目标为导向进行滨河区域核心区的建设。其功能包括商务办公、科研、会展、金融、行政、总部经济、商务广场、酒店、商业服务、游乐园等,CBD规模约为4平方公里,商务规模是200ha。

在东平新城的建设中,在CBD为目标的建设背景下,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集中搬迁、新建了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区的开发;

(2)将行政办公与商务办公集中,提升和整合城市产业及经济发展;

(3)引进大量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体育休闲设施,增加开敞空间,提高市民的身心修养,设置信息中心、服务中心,设置高档公寓,提升中心区的人气;

(4)延续城市的绿地轴线,营造中心区良好的景观;

(5)开发城市公共交通,使得该片区商业土地价值增加,广泛开展旧城改造、村庄改造活动,使得城市文化、生活氛围日益浓厚,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东平新城的核心区没有成为佛山的CBD,却有着类似于CBD的功能,带动了城市高速建设发展,使得东平新城,正以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珠江西岸熠熠生辉。

3.2其它一些中小城市的建设内涵

许昌新区位于许昌市中部,主城区以北,规划中将其定位为:集商务办公、商贸金融、文化会展、产业研发、行政中心等为主导功能,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为支撑功能的多元复合互动的综合性城市中心。

这种多中心区复合区,类似于CBD地区,对周边地区具有控制和带动作用。规划中采取的策略主要有:集中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优势资源打造区域竞争核心,结合城市总体交通规划和新区的空间构想,从城市的层面对现状道路系统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合理、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面向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交往空间与活动空间,利用场地空间与城市生活相联系,设计城市事件,强化生态优先原则,引湖入城,以水为脉。

洛阳,按照《洛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在洛河南北各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4个市级商业中心。对CBD的构想为:以金融街为依托,形成包括金融、保险、证券、信托等较为集中的金融区域。高水平、高标准的打造洛阳的金融街,使其成为洛阳发展的动力之“街”。以信息产业为扩展,以关林商贸等三产服务业为基础,改造、提升关林商贸市场的水平。依托大学城的优势,开展科研,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服务。

3.3小结

像这种暂不具备建设CBD的条件中小城市,在中心区建设时虽然打出了建设CBD的口号,却不是要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真正的CBD,而是借用CBD的字面意义,通过统一规划,将城市的若干分散的小型商务区集结起来,以降低商务交流成本,在进行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商业商务中心区,加大其使用效率及宣传效应,加大其在城市和周边区域中的影响,推动城市的建设。

从以上这些城市来看,它们的共性为:

(1)都是建设城市中心区,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定位略有不同,但都是在CBD建设的名义下,以CBD建设的高要求去进行建设;

(2)都采取了相关的策略来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变化,采取的措施略有不同,但都与带动中心区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相关;

(3)最终对城市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CBD概念导向下城市建设的意义

虽然目前大部分城市不具有建设CBD的条件,却打着建设CBD的旗帜进行建设,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目的在于借这个流行的名称,赶国际潮流,创造全新城市商业形象,吸引国内、国际资本,为所在城市的发展前景增强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

(2)CBD具有城市或者地区最高的中心性,中心区提出以CBD的名义进行建设,能增强该区域的标志性,加大广告宣传效应;

(3)CBD地区拥有高等级的零售业、旅馆、酒店、文化娱乐等服务业,能提供最佳服务,以CBD为目标的建设则对各个功能区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企业的入驻提出了较高的门槛,为地价与租金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能增加人气,提升中心区的人流量,对地区具有激活效应,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

(5)能提升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吸引高端产业的聚集;

(6)在这个名称的指引下要求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景观,为城市环境的高质量建设提出了高要求;

(7)是对现状优越条件的最大利用,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于中心区的建设,如果不能未雨绸缪考虑未来可能的需求,不提高标准进行建设,一旦中心区的位置被其它功能所占用,将会增大更新的成本,甚至让CBD计划推迟,对城市的发展不利。

5.CBD概念导向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中如果不考虑现实要求,脱离城市的实际去进行建设,一味的求大,高目标、高要求,就会造成城市建设的浪费,影响到城市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不具备建设CBD的城市如果完全按照CBD的要求进行建设,就会造成建设量过大,经济浪费,重复建设,从而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制约城市的发展;

(2)按照CBD的建设,商务写字楼所占比例远远大于住宅区,但如果城市的经济水平不高,就会造成住宅楼代替商务楼的局面,这是因为:一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多以短期投资为主;二是住宅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又易于获得金融支持,而商业写字楼项目开发周期较长,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比较大;三是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CBD硬件建设水平,写字楼建成后难以脱销.因此在CBD概念指引下,开发商以高地价获取土地,实行“住宅先行”的策略。最后城市中心区就会形成中心住宅区,与定位发展相悖。

6.CBD概念导向下的城市建设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CBD概念导向下的城市建设,有利有弊,利之在于善加借助于CBD的优势,寻找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弊之在于一味求大求强,不顾城市的经济水平与特性,按照固定的模式和高标准要求发展,加重了城市负担,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对于大部分中小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都可以借助于类似CBD的概念进行建设,具体策略主要有:

(1)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概况,人口规模,合理确定中心区的大小。在CBD概念的导向下,明确中心区的主导功能,协调各部分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明确中心区的实质。

中心区由于用地比例的不同,城市性质与发展方向的不同,城市规模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使得中心区的定位出现了多向性,CBD的发展也出现了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城市建设中应做到分级别分层次分强度对中心区进行建设,根据城市的等级和规模对中心区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按城市的大小对中心区各功能进行配置,与城市的经济水平相协调。

(2)在CBD概念的导向下,加强中心区的交通建设,将其建设成城市交通最发达的地区,让城市快速路网、公共交通系统与步行系统为其提供最佳服务,做足外部条件的建设。

(3)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管理,创造品牌效应,打造商务办公区,提升城市形象。

(4)创造城市良好的公共景观,借用CBD的布局模式,与城市特征相结合,实现绿网交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城市绿化投资,建设公共交往空间,以及重视旅游观光和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使青山、绿水、密林成为城市的“绿肺”,为中央商务区休闲产业的繁荣奠定环境基础。

(5)分期开发,启动中心区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分区分期开发,全面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中心区与的交通联系。

(6)金融服务,辐射腹地。高速扩容的中等城市,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在于面向广阔的城市周边腹地,提供贷款、财务咨询和投资管理等多元化的特色金融服务,确立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战略地位。增强金融功能,从而提升CBD的核心功能。

7.结论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岗位;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国就有286所高校设有建筑学专业,每年毕业生高达9 000多人[1]。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城市建设速度放缓,海外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些海归建筑师及时转战国内,加之近两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建设降温,而毕业生数量不减反增,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建筑老八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夹层中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与老八校同质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需要。本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南阳理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生,截止到目前,共毕业5届学生,合计429人。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如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设计单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类小型的设计机构中。这一类的设计机构,不同于前三类的设计单位,通常不设置专门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创建筑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方案的创作及表达任务。毕业生进入这些设计机构后,跟随主创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主要进行建模推敲形体、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参与动画漫游、实体模型制作、现场方案汇报工作;方案中标或批准后,部分人员还要继续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现场服务。可见,就业市场对地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不要求具有太强的方案原创能力和理论素养,而是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表1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表(2005届~2010届)行业考研设计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行业人数12abcd93174202合计: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类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500强设计院,b类设计单位为除a类外的综合甲级设计院,c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200人的中型设计机构,d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人以下的小型设计机构。

二、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自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连续3年跟踪毕业生,调查就业单位意见、收集学生诉求,了解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对在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0份,问卷汇总分析如表2~表4所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所开课程与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存在着较大偏差,突出体现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艺术、轻技术,反映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趋同于重点名校,而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异化于重点名校,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开办建筑学专业都是以“建筑老八校”为楷模,无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建筑老八校”大同小异,甚至连课程设计题目也克隆或模仿。

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在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建筑名校[2],毕业生在考研和就业上都无法与之竞争。重点名校的毕业生毕业后或通过考研、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进入中国建筑设计500强的大型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他们需要培养的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的人才;而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则多集中在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工作,需要培养的则是工程技术型或管理技术型人才,即“生产型”建筑师[3]。学生所在的单位规模和所扮演的工作角色不同,导致对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完成低年级所应具备的通识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所培养的能力也应有所差异。

三、 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现状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I~VI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训练学生的方案创造能力、空间建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以及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4],在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用建筑设计V、VI是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也是毕业设计和就业前的先导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第7和第8学期开设,教学对象为大四学生。这些学生在前6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储备了专业所需的建筑制图、建筑构成、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简单的绘图设计技能,能完成三级以下小型建筑的方案设计。但还需要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弥补前6学期的知识缺漏,缩小教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好毕业设计前的综合能力训练,以满足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合社会调研结果与企业反馈信息,不难发现当前地方高校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与实践工程训练脱节

在校期间课程设计多为“假题假做”,理想的设计条件和实际工程现状存在着较大差距;设计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只需满足功能流线要求、掌握好形式构图、加强表现能力,即可完成一份良好的设计作业。设计中学生往往盲目追求方案的与众不同和表现手法的绚丽夺目,较少关心建筑形式和内容、建筑材料和结构、使用功能和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必然联系。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催生出“奇奇怪怪”的创作构思,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二)缺乏对建筑技术的运用训练

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对学生建筑功能划分、形体造型组织、空间构成能力的培养,而对建筑构造技术缺乏关注。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立面色彩和空间造型方面,不会用学过的构造技术知识去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难以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更欠缺对方案的解说与模型建构能力。这种状况导致就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建筑市场所要求的文本、动画和模型、答辩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要求。

(三)学业成绩评定形式单一

教师在评图时只针对方案设计能力和图面表现质量进行考察,较少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考核方式。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任课教师中缺少具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较少,无法将课堂学习向就业岗位有机延续。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也无法及时引导学生熟悉建筑设计市场现行的法规、政策与规范。

四、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改革措施

(一)修订教学目标

修改过去“深化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既定的设计题目及过程训练,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法规方面内容的拓展深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4]。

(二)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重构建筑学专业民用建筑设计课程V、VI的教学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实际问题和岗位要求为主线来优化教学编排与设计,及时增加学科前沿新知识和现代建筑技术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重新编排课程设计任务书,立足实际工程,以当地规划局核定的规划设计要点为依据,增加对政策、环境、气候、经济方面的设计要求。将民用建筑设计V的题目设定为流线复杂的综合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包括门诊楼和病房楼)和兼顾文脉、结构、技术的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训练学生处理复杂流线和功能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建立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工程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将民用建筑设计VI整合为集居住、办公、商业、文化、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通过前期调研、过程草图、工具模型、概念设计到方案文本、施工图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建筑从前期策划到开工建设所需经历的复杂程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等对建筑方案的制约因素,掌握工作岗位中常见的几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关系、空间组合、相关规范及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为大多数学生积累就业所需的技术素养的同时,也照顾到少数考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方法,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观,按照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来安排教学。

1.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书发放后,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建筑或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PPT讲述,教师启发、诱导、帮助,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能力;结合方案成果的展示与演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让业主接受其设计理念的能力[5]。

2.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改革过去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参照设计院的项目组模式,组建设计团队。学生每8~10人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完成方案文本、表现、动画、模型、施工图、汇报和答辩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便于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就业方向。

3.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

重视模型制作对培养学生建立多维空间的重要性, 强化成果模型的制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与建构的概念,将艺术型建筑教育体系改为技术应用型建筑教育体系,从传统的画建筑、描建筑向做建筑、造建筑转变,做到画、做、造的有机结合。

增加对BIM系列绘图软件操作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设计软件市场的更新换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评定设计成绩时拍脑袋、凭感觉等缺乏准确性、科学性的做法,制定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将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讨论与课程设计过程草图的成绩评定共同作为课程的考核手段。

在课题结束时的评图环节,改变过去的“关门评图”为“开门评图”[6],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教师,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的专家和外校的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设计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评审教师通过询问图纸细节,捕捉创作思路,从而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

(五)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选择实际场地,真题真做,训练设计能力[7],逐渐积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充实到课程设计题目库中,加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建设,筹建项目库、案例库。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可安排他们在设计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积累工程经验,通过建筑设计实践为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同时筹建兼职教师库,外聘和引进职业建筑师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组,通过结合、带动,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

五、 结语

目前,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就有74所,通过建筑学评估的有35所[8]。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瞄准就业市场,针对岗位要求适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2012年开始,学校着手对高年级民用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改革,通过近四年的探索,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使之逐渐适应就业岗位需要。2014年,在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建筑学专业仍然达到92%的初始就业率,说明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改革思路还会随之调整,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敬伟,韦宝畏.我国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78-81.

[2]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类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83-87.

[3]吴农,王浩哲.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中的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5(1):5-8.

[4]赵敬辛,韩博,李勇.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21-25.

[5]刘勇.当前建高校筑学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3-44.

[6]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7]张淑润,宋晓庆.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38-139.

[8]. 地方中低端高校建筑教育办学方向的思考[C].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9.

篇3

我国目前已有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在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试点,带动和促进了数字城市建设。这些城市在城市一卡通、智能建筑、绿色建材、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均采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

城市一卡通

截止2010年年底,全国建立城市一卡通系统的城市有380多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7%,全国累计发卡超过两亿张,行业使用的终端数量达到60万个,移动POS数量达到30万个,日交易量达到1亿笔。城市一卡通历经10余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公交应用发展到目前跨行业的多元应用及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应用领域涉及城市综合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缴费和风景园林、商业购物、旅游、药店支付等共计50多个领域,

目前,部分城市互联互通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互通应用效应正在逐步扩大。

智能建筑

目前,智能建筑技术遍及各个行业,综合集成系统成为智能建筑领域的核心主题,标准化工作与规范也日趋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积极推动满足国密算法的IC卡门禁系统在建筑及居住区内的应用,确保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

绿色建材

在门窗的节能性能标识中采用电子标签,是提高建设行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已成必然趋势。通过在门窗等节能绿色建材中加载惟一的身份识别代码,建立庞大的门窗产品数据库,可以在各环节通过后台数据库实时查询并获得门窗的相关信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杜绝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发生。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已与广州番禺区政府、辽宁铁岭市政府签订协议,全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中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

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规划策略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3]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7):512-523.

篇5

业务架构:描述政府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业务约定和业务流程。业务架构以住房和城乡建设职能为核心,以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为主线,以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为依托,贯穿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和业务运作的全过程。信息架构:是将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业务实体抽象成信息对象,将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从各专业的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入手,注重数据标准化的建设,建立面向对象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信息模型,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应用架构:在信息架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支撑审批、管理、监督、服务业务的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和多元化信息技术的集成,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实现政府业务流电子化、信息化运行,提高政府管理方式的高效化和现代化。技术架构:是保障政府业务审批、管理、监督、服务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技术手段构成的平台、措施、拓扑图、硬件以及支撑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的底层技术基础结构。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性思考文|高大伟Informatization信息化•智慧政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开展信息化工作不可或缺的DNA和技术圣经。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开展情况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早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接受信息化顶层设计这一全新概念的,在后来的深度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渐清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尽管接受这个概念已有几年的时间,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仅停留在系统应用和数据管理的阶段,这里既有决策层认识问题,导致顶层设计未能在信息化规划和重点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有技术管理创新推进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对顶层设计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不深。但我们清醒地看到顶层设计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庞大,编制成本大、编制人员能力要求高,以本省之力很难在近年内完成,使得顶层设计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缓慢推进。无顶层设计指导的信息化建设频频出现“信息孤岛”、设备资源整合难、盲目决策、重复建设、投资黑洞等问题,给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来看,信息化的监控和管理,只是在知识层面信息的初级和中级应用;而只有信息化的创造,才是在文化层面信息的高级应用。在考虑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的发展已非初级阶段,在项目建设上不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已经系统实施重建,也不具备“自下而上”的条件,只能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积累的信息化资源,逐步整合完善,同时对在建和新建的系统加强规范和引导,以我省住建厅信息化综合体系为基础,细化并明确业务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数据组织等进行系统规约,对业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规范,以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为目标,初步形成“245”框架模式:即2个保障体系,4个统一,5个架构,如图所示。2个保障体系:(1)管理架构与标准规范体系:由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政策、投资和人才队伍等要素构成。是支撑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2)运维架构与安全保障体系:由信息网络、服务器与存贮系统、机房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等组成。这些系统除硬件设施外,还包括了所有商品化的基本支撑软件环境和软件工具,集中了所有除数据资源、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以外的其他可共享资源。也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应重复建设并实施资源共享的主要部分。4个统一:(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现有信息化基础条件和建设领域未来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发展机遇,对信息化建设合理规划,分段有序推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从实际需求出发,加快面向服务、面向基层的信息化项目建设。(2)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统一、完善的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和系统需求规范,重构和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强化合理、有效的投资,满足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保障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3)统一平台、强化服务原则。从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大局出发,打破区域、单位之间的界限,以面向行业服务为核心,建立一个技术层面的统一又相互独立的网络互动平台,一个应用层面的互联、共享、协同的管理平台,共同推进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项目建设。(4)统一管理、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主导、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政策导向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一盘棋”整体优势。以灵活多变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5个架构:在业务架构方面,虽然对业务内容、相互关系很清晰,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业务应用信息采>>黑龙江省住建厅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框架集、梳理、分析和流程再造,在行政审批方面搭建了较完整的内容、流程、要件、关联等工作,在建筑业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方面业务架构比较完整,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上也做了较好的业务架构,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勘察设计业务架构不成熟;在信息架构方面,建筑业、房地产业资源目录建设上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各专业数据梳理、描述、交换规则繁杂,数据标准制定工作量庞大,整合工作难度大,各专业的信息模型建设可以说没有协作推进,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尽管各专业的信息模型的建立没有像建筑信息模型(BIM)那样复杂,但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应用架构方面,秉承顶层设计的理念,梳理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应用可能的方面,建立了各应用的关联,做到了数据的动态共享,同时也为数据的深度挖掘打好了基础;在应用架构方面,划分为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两大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的目标:以在行政审批和业务监管为主,满足多个业务部门之间业务协同需求和行业信息综合分析,并逐步发展为某专业领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以公众服务为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管理模式,再造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效率,推动体制创新,实现政府绩效目标;在技术架构方面,包含软件架构和基础架构,较好地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底层设计,软件和硬件的扩充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较强,数据安全设施和手段比较完备,中间件、系统工具应用广泛,系统软件比较齐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云计算、物联网、CA认证、GPS等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三、编制方法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编制方法因对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使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涉及不同的编制方法,宜采用美国联邦企业架构(FEA)的方式进行编制,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编制,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这种编制方法,要因势而为。对于省级来讲建议名称采用信息化顶层设计这样的叫法,因为毕竟有一些触角要深入到政府之间(G2G)或企业之间(B2B),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内容、招投标监管系统中嵌入的辅助评标等。编制的规则、内容和方法建议各省建设信息主管部门共同探讨达成一致,做到联合、协同、共发展。当前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并掌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总体方案,并开展技术交底研究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加快省级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的核心是业务架构,难点是信息架构,信息模型就相当于一个人的DNA,一旦理顺清晰将一劳永逸。

四、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组织领导

决策者的管理创新意识和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保障信息化顶层设计完成的基本前提,良好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顶层设计完成的根本保证。尽快完成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编制工作,并付诸实施,就能够有效解决和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黑洞、资金浪费、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等问题。所以领导者要充分地意识到信息化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五、建议

篇6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质严重污染,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量河流出现断流局面,湿地和湖泊面积大量消失,许多地方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另一方面,雨洪雨涝频繁发生,绿化用水、工业用水等与城市用水竞争频繁上演。如何留住雨水并回补地下水,强调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应运而生。近两年,国家连续颁布了多项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从理论形成向实践应用的过渡。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海绵城市内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对海绵城市的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转变排水防涝思路、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

二、国内发展现状及案例

国内发展状况及案例:我国的海绵城市起步相对较晚,随着国内雨水问题的日益加重,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逐渐多起来:北京、大连、宁波、长沙、杭州、昆明等先后于2010年左右开始研究雨水收集、利用方案,涉及道路、绿地、湿地等多方面城市建设,内容涉猎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槽、雨水湿地、打孔立缘石、透水铺装等等。

2012年北京大学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同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至此,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总结探讨

海绵城市”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是一系列具体雨洪管理技术的集成和提炼,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1、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道路作为城市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廊道,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主要对道路中的硬质景观(铺装样式及铺装材料)和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绿化设计:在道路隔离带或路测绿化带设计中,设置植草沟、植物缓冲带和下沉式绿地,对雨水进行截留,当设施内雨水饱和时,可通过溢流口经过滤处理后排入雨水集水池中,干旱时可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

硬质铺装:指通过改变地面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性或扩大材料之间相互衔接的缝隙面积,使雨水下渗到场地内部。即一方面增加透水混凝土和透水面砖的使用面积,促进水体渗入地下,另一方面,增加汀步、石材拼接间的绿化面积等,以至当有降水时,雨水可顺着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下渗留存;当没有降水时,材料自身的孔隙或之间的缝隙又可作为土壤通风换气的通道,减少城市干岛效应的发生。

2、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广场是城市中面积广阔的场地,是市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空间。这里指的是不含自然水体的平面型广场。

纪念性广场由于其政治思想性更强一些,可以采用大面积透水瓷砖或者透水混凝土铺装,通过不同色彩和样式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图案,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商业和游憩类的广场,基于其休息、娱乐、观赏等功能,结合运动、休闲设施和场地规划,合理设置下沉式广场、下沉式生物滞留带。

3、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

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是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的重要场地,可以调节局域性的雨洪管理、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保育,甚至是局部微气候调节等等。水景(湿地)景观设计要点即构建“水质净化(水景营造)-蓄滞水湿地(水景)-地下水回补”多级水景景观。

由于景观设计者所处的设计阶段往往处在规划阶段的后期,因此这里不去研究宏观层面水生态安全格局及中观层面的“城镇海绵系统“,只研究微观层面的海绵体。设计要点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生态系统如河流、湿地、湖泊、坑塘,在其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景观设计;二是对遭到破坏的海绵体,采用生态方法进行景观的修复和恢复;三是在缺乏海绵体的场地内新建新的海绵体。

雨水花园就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景(湿地)景观设计最小的海绵体之一。即在浅洼区域种植花草、灌木,甚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性措施它可以减少径流量、净化雨水、美化环境。

结语

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这是改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重大契机。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海绵城市构建的框架下,通过对海绵城市的解读和国内外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要点。希望为景观工作者在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

篇7

关键词: 城乡规划 问题 发展 城乡一体化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s essentially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goals, nature, size, function and the plan layout, and other basic problems i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struction not only further show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development foreground and style, but also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planning, and so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of the role.

Keywords: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在城乡规划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不够平衡

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各项建设的力度,但大多数政府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以及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乡村建设改善较小、忽视了广大乡村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而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规划建设、经济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以至于城市与乡村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

(2) 城乡规划建设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功利性较强、不够科学合理,功能不强,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产业和人口等集聚程度比较低,且过于分散。

(3) 城乡规划建设整体协调不足

城乡规划建设包括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统筹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进步速度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和整体步调的极为不协调。

(4) 城乡规划建设体制不够健全

由于城乡建设体制的不够完善,已经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用适当的制度规范来约束城乡规划建设, 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城乡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加大《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

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方法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此外,还应向广大城乡居民宣传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制度、宅基地审批、申请条件以及报批等程序,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规划建设意识,并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认真总结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对之加以大力推广和交流,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并支持城乡规划建设,逐步形成依法规划、科学规划、人人参与规划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2) 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要在逐步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和先规后建的原则,综合考虑城乡之间、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各种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协调稳步的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争取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城乡规划中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凝聚力,不断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城乡统筹规划。此外,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保持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积极探索城乡规划建设新机制

探索城乡规划建设新机制,不仅对搞好城乡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促进城乡规划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探索并建立新机制,做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建设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把所有城乡建设活动纳入城乡规划范畴,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监督,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坚持科学利用土地,合理确定用地规划与开发强度,促进资源的持续可协调发展。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将城乡规划建设执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充分激发和调动和加强人们参与城乡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 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夯实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体系,积极争取和引进有关项目与资金,以弥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中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要着力解决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置换、资金补偿等突出问题,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稳步有序推进。此外,要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清查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城乡规划的建设与管理,形成独特的城乡建设新风貌。

(三)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而在当前时期,每个人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并不陌生,只是认识的深度不一样。总的来说,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城乡规划的作用必不可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但是,长期“重城市、轻农村,重城区、轻郊区,重工业、轻农业,先市民、后农民” 的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土地,在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包围城市国有土地,城市扩展必然要征收农民土地。《土地管理法》 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但被征地的农村集体或农民个体只能对征地补偿的数额提出异议,但不能改变土地被国家征用这一行为的发生,因此随着城市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土地被占用的越来越多,这不但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对于农村的发展前景起到了制约,进一步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来讲,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仅靠城市规划所能解决的。城市和乡村在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上的根源。城乡之间因缺乏相互间的信任而不合作, 因此, 如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 加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即向城乡融合型的经济发展,完善合作型的经济体质;(2)强调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即在一定地域内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保持密集分布的条件下,加强相互间的资源分配和规划布局上的协调,使土地得到合理的使用并保持最大的节约;(3)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即城市与村镇的有机结合,使建设地区和农业、 林业、畜牧业等地区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达成有机结合;(4)力求阶段发展上的整体性,也就是时空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分片发展及建立在开敞空间系统基础上的远近结合,而不是一哄而起,时序不清;(5)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要实现宏观调控,以达到市场经济与城乡发展进程的整体协调。

(四) 未来规划

这里的规划当然是指空间规划,从人类对空间认识和改造的过程看,空间规划是从小的建筑聚落空间逐步走向跨国界的洲际空间规划,未来有可能走向整个生物圈的空间规划。空间规划发展到今天,作为包含区域、国土、国家联盟的综合性的规划,已经成为国家、超国家和全球层次上的规划问题。今天,空间规划具有明显的特征。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看发展;强调综合性的观念,综合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强调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国土和区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更强调地域或地理的观念,用空间发展远景协调行业规划,承认地域差别和发展的不平衡,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发展,。

空间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合理规划社会利益,着眼未来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保护国家的自然和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很明显,规划过程是高度政治的,在公共辩论和平衡不同利益的基础上,空间规划努力塑造未来的人类环境。空间规划要考虑建立在共同价值、文化和利益上的跨地域的区域概念之上,同时要考虑不同地方、国家行政体制的异同。空间规划要分析和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环境方面长期的发展趋势。空间规划确保各部门、各行业规划和政策的协调,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传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不仅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纲领,更是一个行动计划,彰显出一种制度能力。

(五) 结语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不断的发育,特别是城市流通职能的进一步突出,城市多功能作用日益加强。这些给城市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加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现如今,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城市规划的依据不能再完全靠国民经济计划,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城市规划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而是要树立全面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综合观念;城市规划的实践,不能光靠集中在市区本身,更要树立从一定地区范围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

参考资料:

[1]谭纵波. 《城市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2]霍兵. 《中国战略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博士论文

篇8

半逆作法边坡稳定性与支护桩悬臂高度的研究

红荔路西延工程气象塔下穿隧道仿真分析

抗滑桩-桩板式挡土墙设计浅析

新天坪岭隧道和附近采石场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水平旋喷桩在地铁暗挖风道超前预加固中的应用

青岛地铁某明挖基坑桩移监测分析

尖峰岭隧道防坍塌施工管理措施

甲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浅谈如何编写境外工程投标书的技术标

影响铁路电力迁改总承包工程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起重机行业发展综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绿色施工评价研究

《工程建设》征稿启事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碱含量对水泥基材料干燥失水和收缩的影响

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跨渠建筑物桩基接触缝渗漏特性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

基于应变模态法的简支桥梁损伤识别研究

新农村城市化实施机制研究

尾矿库工程设计与低碳概念

城镇人工湿地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编制

电耙留矿法在遵义锰矿倾斜粘性薄矿体中的应用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膨胀加强带的应用统计分析及在某超长结构中的应用

真空预压法在南沙护岸围堰工程中的应用

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工程机械行业2010年发展动态

宁夏调整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人工单价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分布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钢纤维增强部分截面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二次曲面拟合GPS高程的研究

邵东石膏矿采空区粘土固化充填试验研究

钢结构被优选为抗震建筑结构

对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及陶砂砂浆节能性能的计算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抽水试验探讨

杨家村矿段滑坡特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问题探讨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边坡固结灌浆试验

某既有铁路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法探讨

深圳出台全国首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多项法规及标准6月施行

高速铁路建设中提高CFG桩施工效率的措施

新邵资江二桥主墩桩基施工技术

嵌入式植筋在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2009年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工程机械系统污染的防治实践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一种T形短肢剪力墙的墙元宏模型

MATLAB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

掺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篇9

关键词:新民居建设 土地利用 问题 对策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1.2新民居建设

新民居建设是指以改善农民现有居住条件为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面貌为重点,以新建和改造为主要方式,通过强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改变农村传统住房观念和建设模式,改善房屋结构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传承地方特色,促进农民居所的升级换代,同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带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形成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住舒适、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新民居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

2.1.1布局不合理,建设盲目无序。多数村庄没有编制村庄建设整体规划,农民建房往往盲目无序,缺乏有效监管,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导致“空心村”现象的出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各新民居示范村虽然已经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但个别示范村对村庄规划定位考虑不够,未能与地形地貌和村庄现状相结合,总体布局不够灵活。

2.1.2公共设施匮乏,生存环境恶化。在村庄规划和建设改造过程中,村庄预留的绿地、开放空间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一些村庄新民居建设虽然注重了新房外观的建设,但对住宅布局、结构功能的优化考虑不够,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节地节能、保温取暖等新技术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2.1.3村庄规模偏小,用地粗放。自然村大多为历史上农民为方便生产、生活散居后逐步形成的。极大地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面积,增加了占地量,建设成本与环境保护治理成本增大,造成了土地的不经济利用,村庄达不到规模效益。

2.2新民居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

2.2.1政策认识水平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新民居建设的主体,也是实施旧村址土地复垦的主体,部分村民认为新民居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解决新民居用地是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包办解决的问题,没有将其作为优化用地结构,集约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2.2.2对新民居建设的整体推进考虑不够。一是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衔接不够。二是片面考虑新民居建设,没有综合考虑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没有充分做好与当地农民就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和整体推进。

2.2.3旧村址复垦工作相对滞后。新民居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涉及到诸多因素,也会出现许多突况,农村拆迁问题复杂,难度较大。具体表现有:老人恋旧和五保户、贫困户无力购买新房,滞留旧村,影响了旧村址拆迁和复垦;农转非人员,不愿意交出宅基地,阻碍拆迁;房屋新建不久,无意搬迁;因补偿问题或私人恩怨,拒绝搬迁。

2.2.4对村民和集体的眼前利益和长远生活考虑不充分。在新民居建设工作开展中,对维护和保障村民权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基本做到了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但相比较而言,对如何在挂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利于民、造福百姓,考虑得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没有制定具体土地级差收益管理和使用办法。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政策宣传不足

由于政策理解水平,法律意识等原因,一些干部群众对新民居政策,尤其是增减挂钩相关政策法规知之甚少或存在认识误区。县宣传部门应加大对新民居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经常宣传新民居工作目的、意义、迫切性、紧迫性,使其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对新民居工作的认识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3.2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影响

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受长期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民对宅基地的私有化意识比较严重,农民普遍认为宅基地归私人所有,占有宅基地面积的大小意味其占有私有土地财产的多少。

3.3相关政策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政策法规已经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许多问题因缺乏相应法律依据而难以解决。例如没有统一制定新民居拆迁补偿的办法,没有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地上房屋如何补偿都没有具体政策规定,大量闲置宅基地、空闲住宅不能及时收回集体等问题。

4.解决新民居建设用地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较少的情况下,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供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的补偿制度,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新民居建设既要满足新民居的建设用地需求,又要考虑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1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新民居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因此,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要整体考虑土地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村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抓手,综合推进各方面工作,实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耕地资源有效保护、村民生活切实提高、城乡建设协调共荣。

4.1.1要与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通过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拆除、保留和扩大的村庄规模和范围,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安排,通过新民居建设,有效推进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4.1.2要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村庄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将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与发展农村相关产业充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农民集中居住提供经济支持。

4.1.3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将新民居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并通过规划,做好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做好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衔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4.1.4要做好各项涉地涉农资金的整合。以增减挂钩为手段,统筹规划,聚合各项涉地涉农资金,县财政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原则,集中使用安排使用,形成合力,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应。

4.2以民为本,维护权益

4.2.1保障农民的知情权。新民居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让广大农民了解相关政策,保证农民事情全过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挂钩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挂钩工作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或建设用地调整、互换,也要征得农民的同意。凡农民不同意的一律不得开展,要防止以政府(部门)的意图代替农民的意愿;要警惕权力、资本、宗族强势借机巧取豪夺。

4.2.2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一是在拆迁补偿上,要合理评估农民宅基地及房屋价值,并给予合理补偿,优惠供应安置房。二是在土地权益保护上,旧村庄整理复垦的耕地,应由原农村集体经营,节约的建设用地调剂使用获得级差收益,应全部返还用于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生产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要防止以挂钩为名,随意收回或调整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在就业安置上,要做好搬迁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搬迁农民的持续就业能力。

4.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开展增减挂钩,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应充分考虑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村镇合理布局,乡土特色等,因地制宜地推进。

4.3.1选择切合实际的安置模式。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的要求,选择农民安置方式。例如采取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可以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居住,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适宜通过建设中心村进行安置。

4.3.2保持当地固有的乡土风貌。村庄规划建设应该体现多样性,充分保持当地农村的自然形态和人文风情,形成当地村庄布局特色和建筑特色,防止千村一面,似曾相识,乡村与城镇形象趋同。

4.4加强管理,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得以顺利解决新民居建设用地的保证。应严格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等有关规定,加强监管。

4.4.1加强周转指标监管。周转指标是作为增减挂钩工作的规模控制和用地布局调整、空间腾挪周转用的。使用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归还。必须设立台帐,对周转指标下达、使用、归还等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周转指标有效使用、按时归还 。

4.4.2确保旧村庄及时复耕。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拆旧地块的整理复垦监管,保证旧村庄、旧宅基地及时复耕,保证周转指标按时归还。

4.4.3加强土地权属管理。新民居建设实施前,要进行土地权属现状调查,征求权利人意愿;实施后,要及时开展地籍测量和土地权属调整。保障土地权利人利益,防止引起纠纷。

4.5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新民居建设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地方政府主导,统一组织协调,发改、财政、建设、农业、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在政策支持、政府扶持之外,一定要坚持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处理好外力与内力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篇10

>> “一体化”的城乡 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 城乡一体化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博弈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小城镇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共生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债务问题研究 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金融与农地制度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消防规划编制 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道路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循环经济 城乡一体化中的财政政策探析 浅谈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民居环境的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

〔4〕李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N〕.浙江日报,2015-01-27.

〔5〕〔6〕〔7〕陈文文,刘刚.特色小镇“特”在哪――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您全面解读〔N〕.浙江日报,2015-06-17.

〔8〕杭州市西湖区门户网站.关于加快推进云栖小镇建设的政策意见(试行)〔EB/OL〕.(2016-03-23)〔2016-08-03〕..

〔9〕云栖小镇介绍〔EB/OL〕.(2015-07-18)〔2016-08-04〕..

〔10〕宁波市政协.科学规范建设特色小镇〔EB/OL〕.(2016-02-25)〔2016-08-04〕..

〔1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EB/OL〕.(2016-08-03)〔2016-08-04〕..

〔12〕邱h,徐琛.我国将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EB/OL〕.(2016-07-19)〔2016-08-04〕..

〔14〕班有识,吴悠.学习“五水共治”和特色小镇经验〔EB/OL〕.(2016-07-20)〔2016-08-04〕.http:///2016-07/20/c_1119248969.htm.

〔15〕〔英〕埃蒙・坎尼夫.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M〕.秦红岭,赵文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7.

〔16〕〔美〕马克・格特迪纳,〔英〕莱斯利・巴德.城市研究核心概念〔M〕.邵文实,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

〔17〕〔21〕〔美〕戴维・哈维.叛逆的城市〔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0,69.

〔18〕王小章.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19〕〔美〕迈克尔・斯彭斯,帕特里夏・克拉克・安妮兹,罗伯特・M.巴克利.城镇化与增长〔M〕.陈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44.

〔20〕〔美〕_伯特・L.西蒙.社会政治哲学〔M〕.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