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开发对策

一、国内外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村民参与程度极高的旅游形式,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了解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感知,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村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村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关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国外学者Jennie Harvey等(1995)分析了爱达荷(Idaho)乡村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指出不同性别对旅游项目的感知存在差异;David B.Weaver andLaura J.Lawton(2001)分析了城乡边缘地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指出当地居民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支持者中主要是那些与旅游者关系密切的新来的居民,而中立者一方面承认旅游能带来经济利益,另外也对旅游的社会影响持矛盾态度,而反对者主要认为旅游影响当地交通,提出对旅游进行适当管理可产生积极的影响;Peggy Petrzelka等(2005)在对乡村居民对旅游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和同性别内部对社区参与、旅游感知存在差异,同时,对于保护当地文化和反对土地买卖持广泛认同态度。

国内学者亦对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研究,徐克帅、朱海森、蒋盈(2006)对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李东和(2007)等从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角度对安徽省三河镇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居民对旅游收入的分析、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史春云(2007)等则从个体视角对九寨沟居民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年龄、家庭等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分析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与阶段性开发对策的研究还很有限。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京津走廊的廊坊市永清县杨家营村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杨家营村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实地调查,并做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乡村旅游所处发展阶段,提出阶段性开发对策。

二、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1 区域背景

永清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面积776平方公里,折合116.4万亩,地理位置优越。杨家营村是河北省的十八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村依据位于廊霸公路沿线的优越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果树种植、农家乐接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现已累计接待来自京津及周边地区旅游者近30万人次。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2 研究方法

2008年7月,我们通过由永清县旅游局统一发放,由村民填写的方式,发故居民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69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98.9%。调查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等共39项。采用5分制来定量测定,分别用I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不知道,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论

(1)被调查居民的具体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居民365人,被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其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由于旅游业并非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数传统家庭的男性在外务工,使从事旅游业的女性较多,基本符合杨家营村的实际情况;在年龄结构上,以25-55岁的中青年为主,共占被调查者的64%,文化程度上,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共占71%,一般来讲,该年龄段的人思想比较成熟,对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在月收入中,1000元以下的居民占到82%,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从“您家是否正在开展农家乐旅游”一项中,选择“是”的占23%,选择“否”的占77%,说明当地从事旅游业的人较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间接为主;在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中,从事的旅游项目所占比重分别为:果树种植(43.5%)、农家乐接待(34.8%)、大棚生产(24.6%)、林木种植(1%),说明从事果树种植和农家乐接待的农户较多。

(2)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的感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烈,而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具体表现在:(1)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赞成率平均在78%以上,其中对“乡村旅游能增加就业机会”、“乡村旅游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赞成率都在96%以上,说明居民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能改变他们的生活;(2)在正面影响中,居民对旅游业的税收贡献较其他正面影响感知度弱,只有38.7%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3)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正面影响感知弱,尤其对旅游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感知度最弱,只有22%的居民持赞成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居民的收入差异较小,乡村旅游还没有进入规模经营、大户主导的阶段。

(3)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较理智的支持态度。(1)50%以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对旅游业发展现状感到满意”、“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2)在“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一项上,有36%的村民持中立态度,说明多数村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利和弊问题认识不清;(3)在“旅游的经济效益更重要”一项的选择上,66.6%的村民持赞成态度,说明村民对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加关注;(4)在“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一项的选择上,有85%的村民持支持态度,此项也是村民感知度最高的,说明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4)结论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居民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村民从事的乡村旅游项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从事果树种植(43.5%)和农家乐接待(34.8%)的村民共占到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将近80%,说明杨家营村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而且产品档次整体较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是乡村旅游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

在“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感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说明村民希望从发展乡村旅游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说明现在村民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乡村旅游经营者还未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这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村民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收益低有直接关系。

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一项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一方面说明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另外也说明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对发展旅游业持乐观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杨家营村乡村旅游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第二,村民经营规模小,经济收益低;第三,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些特点都符合乡村旅游发展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

另外,根据多克西(Doxey,1 975)的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在旅游业发展之初,居民对旅游发展持乐于接触的态度,处于融洽阶段。这也充分说明,永清乡村旅游发展整体处于初始阶段。

三、乡村旅游阶段性开发对策

1 增加旅游项目,提高产品档次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针对此问题,应逐步扩大产品类型,力争实现多样化。从杨家营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看,主要应与永清其他旅游景点合作,在增加冬季乡村旅游项目上做文章,应逐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李赢民俗收藏馆、宋辽古战道、辽代白塔与农家乐接待、冬日大棚采摘紧密结合,打造冬日特色文化旅游专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档次和文化内涵。

2 重视村民教育,强化参与意识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性,导致村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不断加强居民教育,通过将专家请进来和把村民代表派出去的方式,将短期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在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居民在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上均有所突破。

3 加强村民合作,提升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收益的不断增加,将有外来经营户进入,使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将难以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逐步加强村民合作,将现有农户进行重组与联合,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扩大市场影响,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规模

篇2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00-04

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全国的乡村旅游热。国家旅游局将2006、2007年的旅游主题分别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掀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下,福建省乡村旅游以其自成落地于农村并与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增收紧密关联的优势,正逐步转型升级,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空间环境为依托,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突破乡村特定空间区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的必然要求。

1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化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智慧技能操作的不断实践。智慧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

1.1 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引进美国PRIME550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旅行社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开启了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截至2015年,中国旅游信息化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表1)。

1.2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智慧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已有的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技术利用形式。同时,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发展是一个分阶段、分地区和可跳跃的过程。①分阶段。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信息化新阶段的开启,是基于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②分地区。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差异,各区域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各区域所处的旅游信息化发展阶段亦有所不同:③可跳跃。发达城市旅游信息化是在充分的智力、财力原始积累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上进行的渐进式发展,而对于不发达地区,可由发达地区进行引领带动。在政府财政支持和引进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跳跃式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只作为试点项目,在部分城市和旅游景区中试行,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先后《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评定》)和《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和升级。综观《评定》考量的条件:总体环境、基础设施、餐饮服务、特色活动、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着重于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硬件条件进行审核,忽视了对其软件条件、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2.1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对福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福地乡村游。每一种色彩代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特色和主题,以较为贴切的主题定位匹配乡村旅游发展色彩,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内容较为丰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和体系,截至2014年3月,福建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7个。水乡渔村100家。

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型产品之一。福建省旅游局在充分把握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基础上,于2013年9月确定首批十大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合闽台之力,共同打造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2014年启动《福建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提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学习台湾创意,因地制宜嫁接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2014年4月,闽合举办“两岸乡村休闲旅游嘉年华”活动。以该活动为载体,力图构建闽台乡村旅游在规划策划、产品衍生开发、新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六大方面的深度合作平台。在闽台合作之外,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从资金、人才、政策方面也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支持。福建省旅游局、财政厅、农业部等部门连续多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4 000多万元:福建省旅游局于2013年启动了“种子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前往台湾亚洲大学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培训:福建省旅游局确定的“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

2.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旅游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政务。旅游信息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旅游网站、信息化管理、旅游呼叫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就旅游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概况,

2.2.1 旅游网站 以福建省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地市名+示范点名称”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进行检索,结果以所检索网页的前三页为准。在现有的17个示范点中,有4家自建独立网站,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介绍、宣传、预定和咨询服务等。17个示范点皆可在“福建旅游咨询”网站上的“景区景点”子项中进行查找,获取相关介绍与评价的信息。已有自建旅游网站资源的示范点,旅游相关预订除可在自建网页上进行操作,17家示范点的景点门票和酒店皆可通过携程、乐途、同程、途牛等网站进行预订操作。

2.2.2 信息化管理 旅游信息化管理也常称为数字化管理。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GPS车辆调度系统、卫星遥感系统、LED信息系统、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背景音乐智能广播系统等。自2011年12月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启动以来,福建省有福州、厦门、武夷山、龙岩4个城市先后入选为试点城市。在2014年福建省全省旅游工作会上,启动编制《全省智慧旅游规划》,福州、厦门、龙岩和武夷山积极创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三坊七巷等首批35家景区在全国首创“身份证验证入园”模式。

2.2.3 旅游呼叫系统

旅游呼叫系统为游客和景区搭建沟通的桥梁。2010年11月,福建省旅游局开展关于海峡智能旅游创建单位的推选工作,明确海峡呼叫中心的建立,需包括以公益服务为主导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提供增值服务的客服热线。2011年1月1日,海峡旅游呼叫中心试运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主要向游客提供问询、投诉、提示及其他咨询服务。

2.2.4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旅游是基于全面物联、云计算、实时移动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而实现和发展的,因而智慧旅游推广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智能旅游”的概念,并首倡智能旅游的“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2013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从信息网络工程、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应用工程、消费服务工程、信息安全工程五大方面着手进行信息工程的提升。

2.3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和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旅游信息化的不重视,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3.1 忽视网站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营销意识

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多为地方农民企业家,对旅游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由其自身素质及乡村旅游盈利状况决定。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受发展成本所限,以传统的广告营销为主要旅游营销手段,无力把握和吸引网络群体。地方自建的乡村旅游宣传网站较少,乡村旅游网络宣传,多依赖于大型旅游网站,主要侧重于旅游资源介绍,网络电子商务服务缺失。已建成的旅游网站,有效管理、宣传和营销少,网站荒废成为“信息孤岛”。

2.3.2 轻视信息管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更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在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和控制上的作用会愈加突出。乡村旅游标榜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旅游产品的特性使得经营者常陷入误区:开发与管理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数据库并未建立和形成,无法对旅游区内的游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景区间信息化管理建设重叠。且彼此独立作战。并未形成共享机制:旅游景区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信息化服务培训,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3.3 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信息化发展 网络、硬件设备、软件设备、数据中心等IT基础设施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经济社会第五大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据调查,2012年全国地市级以上旅游旅游信息化管理部门,只有21.8%的单位建立数据中心及机房,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只有33.3%。智慧旅游强调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依托移动通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当前智能手机、PC等终端逐步普及,有限的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有限覆盖率却阻碍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3 智慧旅游助推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既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也是一种新兴旅游,它融于各专项旅游中。以智慧化、简易性的操作和实践为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环境的确定和营造,保证了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引领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1 完善服务能力建设

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是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体现。政府、景区和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主营业务特色和服务对象,利用各类应用系统进行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如公共服务网站、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游客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中,公共服务网站与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是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对外服务平台,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公共服务网站以景区信息展示、咨询为主要内容,依托PC、移动智能终端为展示平台,引进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向游客进行旅游资源、游程线路、景区交通等展示。电子商务往往作为公共服务网站的子项而存在和被运营。游客在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网站,进行景区门票、酒店和旅行社的预订与交易。以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站为窗口,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的有效链接,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的服务能力提升。

3.2 完善管理能力建设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其建设目的更为强调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服务的无缝链接,通过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应用的建设,实现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利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跨乡村旅游区域的联合营销和信息共享平台,达成区域互联,标准化旅游服务的目的。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游客动态信息的分类与整理基础上。构建数据中心,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实时把握乡村旅游行业动态,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建立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确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公地悲剧;制度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7―0017―07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因为适应了城市居民寻幽访古及休闲体验的需求而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旅游业态之一。根据乡村旅游地与当地居民的依存程度特征,笔者可以把乡村旅游地简单的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开发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乡村旅游地是嫁接于开放仕区中,当地居民与乡村旅游地彼此之间高度依存,例如城市周边的休闲村庄。另一种是封闭式乡村旅游地,它依托的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是乡村旅游景区,与周边社区互相独立,如高科技农业园区等。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由于更加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有效而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模式。但随着开发的深入,村民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村民追求短期个体利益所导致的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的“公地悲剧”,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开放型乡村旅游地。

一、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及其表现

1.“公地悲剧”及其产生原因

英国科学家哈丁首次提出了“公地悲剧”这一概念并通过形象的例子对此加以解释:假设有一片公共牧场可供牧民们自由放牧,在缺乏使用限制机制的情况下,每个牧民所做的决策总是尽量多地放牧或者延长放牧时间,直至放牧总数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结果草地逐渐耗尽,而牧民也无法继续在该公地上放牧和得到更多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产生是在人们使用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的公共资源时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个体行为容易给公共资源的使用带来外部性的现象。这是由于公共资源具有以下特性:首先,公共资源具有负外部性。人们过度使用公共资源几乎不用承担成本,而限制自己使用所产生的收益却分散到所有共同使用公共资源的人身上。因此个体在做决策时更不会主动考虑自身行为所包含的所有社会成本,所以行使该公共产权的人会倾向于尽量多、尽量快地利用公共资源,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其次,公共资源具有强烈的责任规避与搭便车诱惑。当资源系统是由许多使用者共同使用时,系统的维护和改进也为所有的使用者共享。所有使用者都会从维护资源系统中受益,不管他们是否对此做出贡献。而规避维护资源系统的责任能够改变行为者的收入和成本,行为者从其活动中获得了利益但并未承担相应的成本或贡献,因此责任规避者成为了搭便车者。人们在公共资源供给和消费上存在“搭便车”的动机,都等着消费别人供给的公共资源,结果是谁都不生产。最后,公共资源的使用中存在集体行动问题。公共资源中的集体行动问题是由前述几个特性所决定的,它可以归结为:一群相互依赖的资源使用者在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起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集体行动,以取得持续的共同利益。资源使用者的个人策略选择受到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制度安排(正式和非正式的)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个人选择的策略会在一个共同的资源系统中产生结果,并影响对未来行动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以独立决策进行的资源使用活动所取得的收益要低于他们不独立决策所取得的收益。在最坏的情况下,独立决策进行的资源使用活动可能摧毁公共资源本身。

2.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是一种必然

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是复杂的。其中,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但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这显然符合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公地悲剧”的发生是不足为奇的。

3.开放型乡村旅游地“公地悲剧”的主要形式及危害

“公地悲剧”所以称为悲剧,是因为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具体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共资源利用无度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无度在各地屡见不鲜。“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个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这使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资源――乡村性被削弱。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和独特卖点,乡村性的内涵可以从文化、地理空间和经济角度分析。从文化角度看,涵盖乡村居民整体生活的乡村文化,代表着质朴、保守、勤俭、传统和古老,社会结构多为初级社会关系,同质性高且富有人情味;从地理角度看,乡村性代表着小型的村镇尺度、较低的人口密度、自然的环境和绿色的田野以及清新的空气等所构成的情境;从经济角度看,即使目前农业产值大幅度降低,农业用地仍然是乡村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作物及农作物生产过程形成地方特有的经济结构,也衍生地方特有的生产文化。在开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从文化上看,商业化竞争入侵当地人的思想意识,由于缺乏保护当地文化的制度安排,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从地理空间上看,许多社区居民家庭开办了农家旅馆或从事相关旅游接待活动,从此开始无节制地使用公用水资源,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另外,许多人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许多经营用房呈现严重的城市化、现代化趋势。当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经济上看,许多居民家庭完全放弃了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因此,乡村性被大大削弱。

(2)公共秩序混沌失序

由于社区居民对自身利益的狂热追求和集体行动的盲目自发,容易产生拉客宰客等问题。这种现 象可以由囚徒窘境演绎而来的沙滩占位模型中找到解释。假定有甲乙两个小贩设摊于两米长的一片海滩,以同样的价格、相同的质量向日光浴者提供同一品牌的矿泉水,如果希望“不要发生资源浪费且对顾客提供方便”,那么―1/2与1/2点处甲乙分别安置摊位是最合理不过的,因为他们将拥有几乎一样多的顾客,赚到几乎同样多的利润。然而小贩都是具有“个人理性”的,出于这种理性,小贩甲自然想:如果将摊位从―1/2处向右移至A点,甲将从乙那儿抢走一部分的顾客。同样,乙也不会原地不动。于是甲乙博弈的结果将使他们的摊位设置在0点附近,他们可能相依为邻且相安无事地做他的矿泉水生意,也可能时常相争而大打出手。

(3)公共福利供给短缺

公共福利的供给短缺在乡村旅游中也屡见不鲜。倘若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出钱出力进行农家菜的创新、卫生设施配备和目的地特质营造等公共事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强,所有居民的福利都会增加。但问题是,如果我付出而他人不付出,则我可能会得不偿失;如果他人付出而我不付出,则我可以占便宜、搭便车,免费享受他人的成果。因此,每个理性的人最优选择均是“不付出”,这使得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短缺、公共福利无法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竞争资本――公共品牌受损。乡村旅游品牌受损即通过相关主体推广及集体努力创建起来的品牌资产,由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时不注重维护整体品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贬值。没有人去主动谋划如何树立乡村旅游晶牌,建立游客的忠诚度;没有人对公共形象受损进行品牌维护;没有人去主动“营销村落”,提高乡村的知名度;没有人去主动解决游客的投诉等等,这些都使整体品牌的成长和发展遭遇瓶颈。

二、乡村旅游地中“公地悲剧”的解决之道

完全依靠群众的自觉行为是无法建立起一个长久的公共晶牌的。无论学者还是业者,大都同意通过制度安排来解决“公地悲剧”问题。但在制度的选择问题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阿帕尔斯(Ophuls,1973)认为“强制权力的政府管理是唯一方案”;罗伯特(Robert,1981)则认为“创立一种私有财产制度来终止公共财产是唯一的方案”;奥斯特罗姆的经验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中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事实上不是依赖国家也不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的,人类社会中的自我组织和自治,实际上是更为有效的管理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简言之,目前对该问题解决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政府强权参与管理、私有化经营及社区自主自治三种制度探讨。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制度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三种制度模式,它们作为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每种制度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其绩效与局限性,需要客观地评价和使用。

并且,乡村旅游发展制度的选择和演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主要受社区的初始条件(社区原有制度结构、社区经济基础特别是资金和人才储备情况、开发区域大小、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当地对旅游开发的思想意识等)、核心决策层的偏好及利益、利益集团构成结构与力量对比等因素所影响,因此不同乡村旅游制度模式呈现差异性与多样性。不同的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即使相同的制度也会产生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组织结构下行为主体特别是社区居民所处的结构性位置、采取策略的可能空间、博弈的条件与方式、所遵循的规则等都有所不同,“公地悲剧”的表现形式不一,制度的绩效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同时,由于制约制度模式选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社区的表现不一,不同乡村社区在制度选择和创新上存在“路径依赖”、“进退壁垒”及不可移植性。各个乡村社区只有在立足认真分析制约自身制度选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的现状与特征基础上,才能找到合适的制度创新和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公地悲剧”问题。

三、政府主导模式下“公地悲剧”的解决――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案例分析

在地方政府主导制度模式中,地方政府拥有主要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设计、实施、监督和强制执行各种外在制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使用实施集中控制以实现自己的保护职能,协调旅游开发各方的利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对外宣传等公共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当地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设施、供水供电设施等;当地政府通常支持民间的内在制度并增进主要与公共政策有关的行为秩序”…。

案例中的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是一个开放式、全民参与型、个体经营为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它原本是位于杭州主城区西部6公里的自然村落,共有居民500多户,是杭州最大的正宗龙井茶生产基地。近5公里长的峡谷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拥有“大坞套小坞、桃源又洞天”的清幽环境,浓郁的茶乡风情与朴实的民风,是在中国流传甚广的《采茶舞曲》创作基地,总理也曾先后5次到过梅家坞,拥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近几年杭州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更是给梅家坞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使梅家坞的农家休闲活动成为周边城市居民的休闲时尚””。

从“公地悲剧”形态及“路径依赖”分析,梅家坞茶文化村的旅游经济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公地悲剧在表现形式上有较大差异。

1.自主发展阶段(2000.5―2002.9)

梅家坞的发端始于2000年5月1日梅灵隧道的开通,这个曾经封闭的山坞里的小茶村与主城区的距离不过半小时车程,客人开始登门。无意中成为第一个开农家茶馆的村民,第一个月就有了1500元的净收益,全年净收益更是达到了五、六万元。这让只知埋头耕作、采茶卖茶的村民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之后,当地的茶馆便呈现跳跃式的增长,到2002年已经达到100多家。满眼绿色、清新空气、正宗龙井茶、现买现作的新鲜农家菜等吸引了杭州、上海、苏南及周边其他城市的自驾车游客,梅家坞成为了有口皆碑的距杭州市中心最近、最具原生态特征的乡村休闲区。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当地接待人数达到32万人,服务收入2330万元,总收入(含茶叶销售)3305万元(数据来源:梅家坞茶文化村管理委员会)。

此时梅家坞是适逢机遇的自主式发展,沿用传统的农村管理制度,主要是由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日常公共事务的自治组织进行管理。但他们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没有任何经验与知识准备,权责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势也无法匹配,缺乏管理所需资金、相应权力与能力,缺乏利益协调和资源调配的机制。在缺乏相应机制管束下,农户之间展开了无序的公共资源的争夺和使用,给这个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就相当薄弱的自然村落带来了严重的“公地悲剧”效应, 如生活污水随处排放、垃圾遍地、溪沟变成了臭水沟、违章建筑随意搭建、车辆在公用地上随处停放、民居点呈现严重的现代化趋势。当地村落风貌失范,乡村性受到严重侵害,使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失所望。

2.政府主导发展阶段(2002.9―2003.10)

鉴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杭州市委市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将梅家坞建设成为杭州旅游的精品项目,明确提出了要把梅家坞建设成为能够集中体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和茶乡文化本土性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2002年9月,适逢杭州进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调整了行政区划。梅家坞也被纳入到该管理体系中,从此梅家坞开始实施政府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下,由政府负责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秩序管理、宣传促销等,农户继续从事个体经营。杭州市政府从2002年10月起,按照“积极保护、民办公助”的原则,累计补贴4200万元用于梅家坞环境整治和景区建设。2003年8月整治完成后,梅家坞成为杭州11个商业特色街之一,成立了梅家坞茶文化村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与村委会一起对梅家坞进行直接管理。

整治后的梅家坞生态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前一阶段中的“公地悲剧”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大力投入与有力的约束机制起了关键性作用。集中整治中,政府共拆除4200平方米违法建筑,补贴沿街房屋立面按统一标准整治,电信、移动、电力杆线“上改下”,铺设排污干管和自来水管网,村民自己掏钱改造装修房子。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约束机制对公共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与绿化、公共秩序与交通安全、公共设施、商业经营等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设立了沿街地段、停车场的收费制度,杜绝了汽车乱停乱放、抢车位等事件的发生;环境卫生保洁制度,除了修建公共设施外,还由专人负责公共卫生的维持,杜绝了环境污染问题;违规经营检查制度,对违规经营采取不定时检查等。现在的梅家坞溪沟面貌整治一新,沿溪、沿街基本上都是江南典型的粉墙黛瓦。各种清雅的茶市、茶庄遍布村中,从2003年的127家上升到2004年的258家,占全村总户数的一半左右。“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及杭州最大的茶文化中心凸现出来。据统计,2003年全村接待人数为30万人左右,服务收入2380万元,总收入3389万元(受前期施工影响),几年来黄金周日平均流量都在8000人以上,平时周末一般都座无虚席。普通家庭茶室的年净收益都在七八万元左右,多的甚至达到20多万元。梅家坞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被誉为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利用成功结合的“梅家坞现象”。

3.自主管理阶段(2003.11至今)

如果说把环境问题视为“硬悲剧”,那么通过集中整治、颁布管理条例等强制措施,此类“公地悲剧”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整治后的梅家坞陷入的“软悲剧”又成为了当地政府的棘手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空城”现象对梅家坞乡村旅游品牌产生了侵害。从2003年起,“梅家坞”鹊起的声名和丰厚的利润就吸引了许多外来承租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来经营者承包的农家茶馆已达60%一70%,租金在6万一10万元不等,租期一般为3年左右。以一套租价为8万元的农家茶室为例,分摊到每天的租金、税费、水电费、雇工费等成本共需400多元,而外来承租者只能从农家菜上得到收益。乡村茶室冷热分明,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客人比较多,在这样的压力下,承租者势必抬高菜价、延揽客源、控制成本,在公共资源的争夺上更为激烈,手段也更为商业化。当地甚至衍生了“拉客经济”,多数农家茶馆都雇佣了1―2名“专业拉客”。更重要的是,作为当地“茶文化”载体的当地居民集体淡出,使“茶文化”品牌仅仅成为了一张标签,游客无法看到茶农的生活原态,感受不到茶文化的魅力,乡村旅游品牌价值慢慢地流失,形成了新一轮的“公地悲剧”。对政府来说,它无法干涉农户处置私有产权的行为,虽也曾开展过星级茶楼的评定、重点扶持优秀经营户等工作,推进当地品牌意识的树立,但评定结果没有十分明显的回报激励,对农户维护乡村特色的行为激励不明显;对农户来说,尽管普遍认识到了目前经营比以往困难,但绝大多数村民对品牌危机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且自己经营的辛劳还在不断使农户选择退出,甚至最早开业的农户不久也将转让经营权。

从梅家坞的案例可以看到,政府主导制度通常以约束机制见长,往往约束强而激励弱。采用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可以通过政府集中控制,如罚款、征税、补贴、行政管制避免乡村环境、文化和品牌被破坏性地使用。如制定规章条例对污染环境、乱搭乱建等行为实行经济惩罚、行政处罚等手段;用规划手段对当地建筑风貌、体量进行严格控制;用补贴方式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但是集中控制所实现的效果,是建筑在政府信息准确、监督能力强、制裁可靠等假设之上的,现实中往往存在很多障碍。另外,政府倾向于采用约束机制多于激励机制,两者不能均衡。短期效果可能非常显著,长期来看缺乏内生激励,其他主体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维护乡村性、营造品牌。因此政府需要不断加强激励机制设计及推广,实现制度的长远绩效。

梅家坞在进行改造之后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正是政府主导制度约束强而激励弱的集中体现。要最终解决梅家坞的“公地悲剧”问题,政府必须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引导实现村民品牌意识、文化意识的内增长,取得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均衡,通过满足村民经济、心理、地位、荣誉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设置激励机制。在策略上,主要可以通过进一步推进星级茶楼的评定并形成稳定的制度,在评定条款中突出对维护当地乡村性及乡村旅游品牌行为的认同和激励,对获选的星级茶楼采取配置公共资源(如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以扩大单个茶楼的知名度)、现金奖励等方式,激起农户对直接回报的热情。

四、乡村集体组织主导模式下“公地悲剧”的解决――杭州龙坞茶村案例分析

乡村集体组织主导制度模式是基于社区基础之上的,为了长期共同利益,村民们较多地采用了借助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基于社区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或合作组织形式,以解决自主治理的制度供给、承诺和监督问题,主要依靠内在的力量特别是内在制度,而不是依靠外在的政府强制力量(或仅在有限范围和程度上依靠外部力量)或其他力量解决“公地悲剧”问题。因此,社区内一般会形成有一定行政资源、经济资源的组织,给予该组织一定的权力,并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团体中的个人自觉遵守自治规则。这种合作的自治规则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为合作行为(遵守规则)提供足够的激励;二是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与采取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

案例中的龙坞茶村也是一个敞开式、全民参与型、个体经营为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它是在梅家坞等同类乡村旅游地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发展,游客亟需分流的情况下推出的,是以青山、小溪、茶园、山林、村落为背景,农居集茶园、竹园、菜园、庭院为一体,民风民俗淳朴的近郊茶文化休闲旅游地。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政府补贴、统一规划、自主实施”的开发方针。

从“公地悲剧”形态及“路径依赖”分析,龙坞茶村的旅游经济发展也经过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04.8―2005.5)

由于有梅家坞等同类乡村旅游地的前车之鉴,龙坞一开始就站到了比较高的起点上。首先实施了全方位的规划,对龙坞茶村的产品错位发展、排污、保洁、环境保护、氛围营造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梅家坞曾经出现过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环境退化现象并没有出现在龙坞。其次,设想由村委会直接管理的“龙坞茶村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具体的开发、经营实体,全面负责茶村的旅游信息管理、培训、监督、咨询、宣传等方面的职能。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的组织来为各个农户分配游客,从而避免农户间对客源的无序争夺,保持茶村自然、纯朴的特色,预防商业气息的发展。

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层层推进下,龙坞茶村从2005年4月2日举办"2005西湖龙井开茶节”之际启动开村以后,发展势头如火如荼。4月份18户农户共接待游客4351人,最多的一户农户家中当月游客量达到1320人次。从5月1日起,杭州市又为龙坞茶村配备公交线,交通的便捷大大提高了龙坞茶村的吸引力,“五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达2815人次,5月份全月接待游客6502人次。

2.瓶颈阶段(2005.6―2006.2)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轰动效应”之后未及3个月,龙坞茶村的接待量从如火如荼的情势直转而下(图1)。随着部分村民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他村民的“攀比”之风日盛,进而出现了一些操作上、规范上和政策上的矛盾,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毁茶建楼的“公地悲剧”问题不断凸现。违章建设等问题进而导致了村民内部矛盾,并直接影响了村委会工作的正常运行,导致旅游开发建设、宣传促销的各项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下来。

在最初的设想中,游客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外事接待任务,并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如对游客数量进行统计、走访农家经营户、完善各类台账、制作宣传册等。但后来实际运营的结果是,由于缺乏利益动力机制,他们没有走出去与旅行社、旅游集散中心接洽,掌握团队客源,更不用说成为事实上的游客分流中心。从已有数据显示,游客服务中心向农户输送客源为303人次,仅占4月、5月总接待量的2%。而涌人的游客以自驾车游客为主,一般都会选择环境优雅、交通便捷的农户,直接人内吃农家饭。因此,游客自然分流的结果就是新游客基本上集中在地理位置比较突出的农家,其余开业农户基本上只能接收到比较零散的游客和回头客,数量相当有限。

在游客接待量悬殊的情况下,一些农户也萌生了搭建违章建筑,扩大经营面积、改善环境的念头,最初有四五家。村委会根据村里的违章建筑管理方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劝阻,但村民并没有接受。此后茶村内部矛盾进一步升级并升级为各种上访活动,白搭违章建筑、毁茶建楼的情况也进一步发展,毁茶农产达30余户、违建达4000平方米。

3.缓慢恢复阶段(2006.3至今)

在这一情况下,政府介入了龙坞茶村的管理,采取了违章建筑的手段。但此后,龙坞茶村一直笼罩在观望情绪和氛围中,龙坞茶村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元气大伤,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慢慢地恢复。遭受内部利益群体冲突的龙坞茶村正在逐步走出创伤。

从龙坞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理论上说,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制度是出自居民内心自发要求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同时又有约束机制,比较容易达到约束与激励的均衡。但这种制度有很强的假设条件,首先当地居民要有足够强的自治意识与素质;其次,必须排除外来经营者取代当地居民的可能性;再次,管理委员会必须有足够权威、能够值得信赖。从目前的国情来看,运用这一模式虽然有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制度铺垫,但村民和管理者素质的现状表明该模式的使用仍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制度模式――以杭州山沟沟风景名胜区为例

在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制度模式中,往往是由外来投资者从农村社区外部带来旅游开发的资金,以资金输入的形式获得乡村旅游资源使用权,政府或集体在一段时间内将乡村资源与品牌的经营权出让给外来投资者。许多外来投资者与当地居民形成“景区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组织方式,即外来投资者负责景区建设、宣传促销、内部管理,农户从事餐饮、住宿接待。这些外来投资者往往具有较强的资金和人才实力,组建景区开发公司,通过客源、价格和质量管理等方式控制区域内产权独立的农家旅馆的经营,其本质是互补品生产企业在经营层面的一体化。

杭州山沟沟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放型、全民参与、企业经营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由于景区开发者是当地人,山沟沟景区一开始就确立了与当地村民共同发家致富的愿景。景区规划起步阶段主要以团队客人为主,凝聚人气;在成长和成熟期逐渐转向农家休闲,吸引客人在山沟沟停留一段时间,真正享受山沟沟的农家生活,与景区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开业之初,除管理人员外,景区一举招用120名员工,都是当地农民,并希望随着景区的发展壮大,当地每户家庭至少能有一人进入景区工作。在景区附近,发动周边群众建立农家旅社,最初建立了11家农家旅社共115个床位,根据各家实力情况,有的专事餐饮接待,有的专事住宿接待,有的二者兼顾。2003年开业后,山沟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开业两年便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总的来说,山沟沟景区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公地悲剧”的阴影也在悄悄逼近。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休闲旅游客人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占到了全部游客的40%左右,该比例还在进一步上升中。这些客人不进景区而直接来到农家,三五好友聊天、玩牌、吃农家饭,惬意地度过一天,因此景区与农户争利的矛盾正在悄然发生。另外,景区红火的发展势头和源源不断的客流带动了当地农家旅社的发展,目前当地已经发展到40多家农家旅社,500来个床位,少部分农民盖违章建筑、农户拉客等“公地悲剧”现象也开始产生,还需要进一步跟踪。

外来投资者主导型中采用承包经营手段,政府或集体在一段时间内将乡村资源与品牌的经营权出让给外来投资者。“公地”的暂时私有化使承包经营者成为唯一的使用权主体,回收成本和创造利润的动机使其市场性更为明确。在承包期内,经营者需要权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成本,能更多地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关注乡村整体文化与环境的保护和晶牌的维护,从而做出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决策,注意维护与当地居民的和谐关系。但是这种制度激励较强约束稍弱,因为它不能排除外来投资者在承包期内特别是临近届满时的低效率短期行为,因此必须由政府设定一定的监管措施。另外,该模式中往往由政府作为当地居民代表与外来投资者讨价还价,它需要对所采用的集体行动所必需的制度规则承担责任,代表当地居民的利益,对当地居民做出可信承诺,这就需要依靠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政府本身的行为。

六、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篇4

引言

近年来,皇城相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加之精英人物的推动作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顺风顺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样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周边村落,出于对皇城成功的垂涎,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上庄村便属于其中之一。上庄村距皇城村三里之遥,位于其边缘位置,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皇城相府的客源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资源的互补性,因而本文认定上庄村为皇城相府景区的边缘型乡村,并对皇城相府对上庄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皇城相府景区与上庄资源对比

(一)资源特征

上庄村与皇城相府地理距离仅三里之遥,地理位置接近,交通通达度并无差异;资源类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同属人文类旅游景观,但皇城相府文化内涵知名度更高;上庄村相对皇城相府所获荣誉中多出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明代第一村”等有关村落的荣誉称号,表明上庄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应关注古村落的活性与原真性。

(二)旅游发展

皇城相府在开发时间上早于上庄村,景区评级验收也相对较早,且等级更高;经济基础方面,皇城村在发展煤炭的同时开展服装产业,汽运产业等,经济来源,收入颇丰;配套设施上,两村都在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了改善,但皇城相府更为完善,上庄村相对薄弱;管理体制方面,皇城相府实施的是公司制的企业化管理,上庄村则由康辉实施专业化管理。

(三)皇城相府与上庄村旅游资源优劣势对比结果

资源优劣势对比显示,皇城相府在开发时间、发展程度及资源价值都更胜一筹,客源市场更为广阔,对于周边旅游及上庄村具有带动作用,但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尽管上庄相对皇城相府品质稍显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可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而且可以分散客流,同时,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成为巨大的潜在力量,会在不断完善发展后产生较大影响。

二、理论基础及影响分析

(一)理论基础

关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硕果颇丰,阴影理论揭示的是一个著名的开发火爆的旅游地,使附近资源类似的旅游地冷清的现象,主要研究的是著名旅游地对于周边类似景点的不利影响;距离因子影响理论显示当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大于284km时,两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当大于142km小于284km时,异类型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同类型旅游地间由互补增强向替代竞争型转变,当距离小于142km时,异类型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同类型旅游地间为替代竞争型;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与边缘区域之间发展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是核心区对边缘区的控制阶段,接着表现为边缘区对核心区依赖关系的强化,最后是边缘获得效应阶段。文章主要从以上三个理论出发,探讨对上庄村旅游发展的启示意义。

(二)影响分析

边缘型古村落代表性生命周期,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阴影遮蔽阶段――单向影响阶段――双向影响阶段。目前上庄村的发展阶段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处于阴影遮蔽阶段,单向影响阶段势头凸显,但仍未进入双向影响阶段。

1.总体处于阴影遮蔽阶段

刚刚起步的上庄旅游,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相较于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皇城相府,缺少一定的知名度。依据阴影遮蔽理论,目前上庄旅游发展被皇城相府的知名度遮蔽,处于皇城相府旅游发展的阴影区。而距离因子影响理论表明,同类型旅游地在小于124KM范围内替代竞争增强。依据核心――边缘理论,上庄与皇城相府的游客关注峰值趋于一致,这说明上庄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皇城相府的旅游发展,皇城相府旅游高峰时,上庄旅游者数量也会出现小高峰。

2.单向影响阶段势头凸显

2015年起,上庄村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及宣传推广工作,推出了阳城鼓书、中庄秧歌、传统婚俗表演及打铁花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演节目,关注度大幅提升。这一发展势头预示着上庄村正在向景区边缘型旅游发展的第二阶段迈进,尽管关注度仍有差距,但已开始分散皇城相府的客源市场,发展势头十足。

三、发展对策

上庄村要实现旅游顺利发展,上庄不但需要从自身设施条件,文化潜力方面加强完善改造,而且需要改变形象定位,突出Y源特色,同时与周边景区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联动发展。

(一)改善设施,提升环境

上庄村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及公共设施,突出个性化住宿设施为吸引力,打造皇城村的“后花园”,以配套服务分散皇城客流,提高可进入性,进而促进上庄村旅游发展。

(二)形象错位,突出优势

首先,形象定位方面,改变与皇城相府定位相似的“天官王府”形象定位,逐渐转变为古村落旅游,进一步突出古村落发展与皇城相府景区的差异。其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特色资源的发挥,挖掘文化的内涵,通过加入参与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娱乐项目,保留居民的生活氛围,进而丰富旅游内容,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篇5

1.1发展特点及历程

“休闲农业”最早于1989年在中国台湾学术会议上提出,但其自传入中国大陆后,由于专家和各界人士众说纷纭,至今也未形成一个统一认识。在我国内地,休闲农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开办的“荔枝节”为我国内地休闲农业首开先河,其他省市随之兴办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4]。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①具有独特的发展格局。起步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再向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也是由近郊区向中、远郊区发展。②依托从城市转向景区。起初是出于自身考虑发展,如今已向景区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③形式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功能发展。过去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形式单一,如今已赋予它新的内容,并且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为一体。④从自发地发展走向规范化发展。过去的自发发展管理不规范,如今已对休闲农业予以定期评估,分为一、二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点)。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效互动。休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密切结合[5]。总体而言,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改革开放前期,一些农村依靠区位优势,利用靠近城市和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展农业观光,举行农业节庆活动。②初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光、旅游、休闲有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和农户们利用区位优势,根据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环境和饱含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兴办各类观光农业园。③初具规模阶段(2000年至今)。主要是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相融合,使休闲农业在功能上得到升级,加上各级政府的支持,体现出了综合农业的特点[6]。

1.2面临的问题

休闲农业虽然在我国发展迅猛,已经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但是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它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①产品的季节性特别明显而且休闲农业项目雷同现象严重。观光休闲农业并没有克服季节影响,存在着明显淡旺季之分,旺季人来人往,淡季门庭冷落,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休闲农业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的占全国乡村旅游的60%左右,普遍存在形式单一,项目雷同,粗放经营,布局分布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如福建,大部分农业观光园都用网上“开心农场”经营方式运行,没有特色[7]。②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宏观管理,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指导力度不足。大部分地区都未制定休闲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机构,只是粗放式管理,并不具备持续发展条件,导致很多地方的休闲农业项目服务设施不健全、卫生不合格、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其经营者大多是农民,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没有专业系统培训,服务意识和技能差。同时,政府也缺乏解决休闲农业用地需要和土地控制关系问题的政策,资金补助力度不够,缺少对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③不合理开发导致原有生态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很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很多农民开发新产品时忽略了地方特有文化内涵和价值[8]。④缺少专门性的休闲农业法律。目前,涉及休闲农业方面的法规只有旅游类的,对休闲农业只能打“球”,而没有专门针对休闲农业的法律法规[9]。

2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台湾是中国最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1990年台湾“农委会”为了寻找新的农业发展出路,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各个方面支持了休闲农业的发展[10]。休闲农业在台湾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①萌芽阶段(1971~1989年)。最早在台湾苗栗大湖、彰化田尾等地出现观光果园花市,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又可以品尝和购买农产品,农民也获得很大收益,由此证明观光农业大有可为。②成长阶段(1989~1994年)。1989年台湾“农委会”在台湾大学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规模扩大,形式多样化。③拓展阶段(1994~2000年)。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休闲农业出现法律规章和现实脱离、部分经营者经营方向偏离的现象。为了及时步入正轨,台湾“农委会”于1996年12月修正《休闲农业办法》,公布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④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台北将休闲农业发展定位在“国际观光水准”,使其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追求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这4个阶段的发展历时30多年,一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台湾农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主要是因为它所具备的特点:①政府主导,积极推动。在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直在进行策动、规划、辅导、组织和协调等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农业收益颇低时,政府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休闲农业才得以立足。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台湾休闲农业将资源多元化、地域差异性和社会需求复杂性相结合,同时突出主题,使经营具有自身特色。项目形式多样化,有休闲农场、农业公园、观光公园、教育农园等,符合游客的多样化需求。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特色,森林资源丰富的则走生态旅游路线,水资源丰富的则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区,各地形成不同休闲农业主题。④创新经营,持续发展。以特色创新、多元经营、服务周到为经营特色,产品设计别具一格,将奇观、风景、氛围、主题融为一体,同时经营范围不断扩张,实现持续发展。⑤建立中介,加强服务。台湾农民独树一帜,自主成立了台湾农业发展协会,作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11]。台湾的成功发展无疑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楷模,它的发展独具特色,个性鲜明,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值得借鉴和学习。

3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首先发源于欧洲的意大利。Nobel(1967)通过研究法国农村旅游业,证明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12]。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取得迅猛发展,大致经历萌芽(19世纪初)、发展(20世纪中后期)、成熟(20世纪80年代后)阶段[13]。但是不同国家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渠道,在德、法、荷兰等国,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俗观光村。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专门研究乡村旅游,表明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发展。西班牙参与乡村旅游的多为25~45岁购买力和文化水平高的群体,这些乡村活动包括运动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活动。1962年后,美国休闲农业主要以度假农庄和观光牧场为主,而且成年人参与乡村旅游的比例很高。2000年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3年中,近2/3的人参与过休闲农业,90%以休闲为目的,可见,休闲农业在美国的普遍率之高[14]。在亚洲,日本自1992年起,由农林水产省积极推行绿色旅游理念,绿色旅游包括农林水产业庆祝活动,市民进行的插秧、割稻、挤奶等体验活动和学生在假期进行的农林业实习等活动。日本典型休闲农业包括:体验式农业生产与观赏性农业生产两种;将小块土地租给市民作为休闲农业特区,可进行风筝节、插秧比赛等活动。三是农民根据当地习俗和自然资源,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的家庭农庄[15]。其他一些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只是模式和项目大多相似,但也给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4对策与建议

4.1“点-线-面”式经营模式

鉴于我国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仍处于初具规模阶段,而且各地独自经营,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发展进度也不一样。有些地区休闲农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发展不同步,因此提出“点-线-面”式经营模式。①“点”。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环境因素和人文条件各自发展,使自己的产业独具特色,在竞争中加强竞争优势,使自身条件成为软实力,具备一定品牌效应。②“线”。实现相邻地区的合作,在产品上和项目上加强协作,在各个节日推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和项目,吸引游客。③“面”。将全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突出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特色,使我国的休闲农业形成优势并走向世界,打开全球市场。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共同富裕无疑是有利的,可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同时由于规模的扩大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可解决技术壁垒,农民对于当地文化相当了解,稍微培训即可参加休闲旅游。

4.2对策与建议

4.2.1克服季节障碍,推出特色产品,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内容。在不同季节推出不同产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如有些地区冬季可看雪,春季可踏青,夏季可赏荷,秋季可看菊,让各个季节的旅游都不会“冷”,在各个季节保持均衡。就像台湾一样,在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符合自己特色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需要更加丰富的供给。各地可以将原有的观光发展成为游客实际参与的活动,按照日本的发展模式,游客自己采摘蔬果,这样也可调动游客积极性。可在休闲农村设立婚纱摄影,学生也可去写生和进行林业实习。休闲农业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改变自身模式,积极创新,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

4.2.2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提高休闲农业经营水。美国休闲农业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也可将休闲农业的管理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范围,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休闲农业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此外,加大政策优惠,在休闲农业企业融资方面提供优惠,也可吸引社会积极投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16]。学校可设立观光农业专业,专门培养休闲农业专业人才,帮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加强实践能力。各省也可设立休闲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性,使休闲农业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7]。总之,要把从事休闲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员组织起来,制定相关标准,让休闲农业做到诚信经营、创新经营,使其发挥品牌效应。

4.2.3采用循环经济的生产及服务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在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结合实践,可采用生态型种养方式,如稻田牧鸭、桑基鱼塘等,在有效利用废弃物的同时美化环境,同时应该设立有机垃圾回收机构,用于发酵工艺[18]。借鉴日本经验,坚持绿色旅游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特色,而不是人为改变。在创收益的同时,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

4.2.4完善休闲农业的法律法规条例,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目前只有旅游业相关法规,而没有专门针对休闲农业的法规,因此需要制定专门法规来规范和管理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从旅游业中分离出来。但是休闲农业是基于传统农业的,因此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可将农业和旅游法规相结合[19]。只有有了明确约束,让经营者无孔可钻,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篇6

一、新疆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新疆乡村旅游与国内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大部分景区尚未规划开发,交通不便、食宿条件等限制因素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景点还呈现原始状态,游客较少,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内旅游形势欣欣向荣,尤其是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背景下,新疆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各种福利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较快,物质生活得以较大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以及景点统一规划开发,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建设,食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居民的出行愿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通过旅游等方式来提高精神需求的愿望日益增加,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市场呈现活跃态势。

新疆乡村旅游主要以借助自然风光、传统民族建筑、节庆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观光旅游,以自身投入感受的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餐饮旅游四种类型为主。

但从总体来看,新疆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发展的“幼儿期”,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错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当前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分析,以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新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其不仅在中国旅游业的组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疆也成为热门。随着乡村旅游深入发展,未能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规模差异旅游产品单一、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归纳总结起来,新疆旅游乡村旅游主要面临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低俗化

作为旅游经营者,其提供的旅游产品、服务与游客心理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理念低俗化现象严重,未能凸显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区域性特征,未能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剖析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精神需求。

(二)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新疆乡村旅游系列产品基本上大同小异,种类少、无特色,品位低。通过对新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仍然以观自然风光、感受农家乐趣为主,以打牌、吃农家饭等活动为主,游客在整个乡村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不强[1]。

(三)缺乏整体规划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新疆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产生了较大影响,各地政府从中尝到甜头,争先恐后发展起乡村旅游,导致新疆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整体规划,出现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等现状。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细致规划就进入开发实施阶段,量大质低,许多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无序性。此外,由于乡村旅游的概念模糊,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长久利益,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加入人工因素,导致农村城镇化显着,使农村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极大地影响到了乡村旅游资源本色。

(四)旅游人才短缺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偏远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滞后性较明显,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旅游相关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没有形成旅游人才培养梯队;同时,已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并未进行系统和全面培训。人才不足及较低的素质与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不相匹配,业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2]。

三、新疆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一)提高经营理念,挖掘文化本性

作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摒弃低俗经营理念,将目光放长远,摒弃将眼前利益扩大化倾向,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含量大的旅游资源,新疆的乡村除了充满诱惑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多的和最能吸引旅游者的则是淳朴的、神秘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文化、文化遗迹等。乡村旅游是保护原始生态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正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环境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才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新疆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现在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拓展新疆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涵,乡村旅游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二)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篇7

旅游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地处优拓区,与大旅游圈阳朔县仅相距40km,不仅交通便利同时旅游资源丰富,1994年我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推广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国旅游正式进入产业化转型阶段,并从以接待为主的旅游产业转化为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步提升,使旅游成为了闻名天下的重要旅游地点,尤其是以阳朔镇为中心不断辐射的旅游产业。2005年县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式将旅游提升到产业化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县已基本实现了“四大旅游景区,五大旅游线路,六大旅游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经过认真思考,现将县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县具有秀丽的田园山水景观、特色民居景观、丰富的岩溶资源、浓郁的民间文化,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田园风光游、岩洞探险游、攀岩登山活动、竹筏漂流及寻幽访古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县广大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村民主动开办家庭旅馆饭馆。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县乡村旅游还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民居建筑有待进一步改善,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问题。另外,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还不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显著特点,旅游综合效益尚需提高

县游客结构以散客、观光为主体。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特点,综合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显著体现。旅游总收人中餐饮、住宿收入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他如门票、导游、娱乐、购物等方面收入比重小,旅游综合效益不高。

(二)旅游产品质量较低,类型较单一,体验参与性活动项目尚需进一步开发

县一些饭馆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此外,民居旅游仍停留在单纯的餐饮和住宿服务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较少,缺少“农家乐”的“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

(三)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县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布局由于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体情况良好,90%村民建了新房,县赏月路两侧已改造成具桂北民居特色的饭馆、旅馆。但由于乡村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很多规范管理是事后管理,事前较难控制,造成县主村一些饭馆旅馆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县目前尚有大量旧房保存的现象,同时县主干道尚未改造完成。

(四)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不够深人

县对独特的田园山水、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培育开发不够。县优越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位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2010年到2012年,各级政府和组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乡村旅游年”和融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切人点,积极规划景区,推出线路,培育产业龙头典型,合力推进。虽然起步较晚,但行动迅速,很快由落后地区跃升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巾上游省份。到***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景点)***家,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区(景点)**家。到2012年末。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形成了较高水准、品牌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和景区

黑龙江省根据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主题,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推出了多条乡村游线路,集中展示了县众多的农业产业、田园风光、山水森林、地质奇观、乡村古镇、休闲养生、民风民俗、乡村古迹、农耕文化遗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貌等独特景观,推出了***区旅游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山庄、**生态湖、***农场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精品。

(三)极大的推动了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宏观经济建设

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了全省的旅游产业,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到201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创汇***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接待国内旅游者***万人次,旅游收人***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亿元,比上年增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乡村旅游经济总量估计占全省旅游经济指标的***%左右。

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主导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县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联合网络、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扩大县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力度,此外,对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旅游资源,并实施对旅游周边产业,配套产业进行引导,为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推动县乡村旅游业稳步发展的目的。

(二)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品牌建设

品牌塑造差异,精品铸就品质,推动精品化战略发展,树立起“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发挥乡村旅游示范作用,对各示范点的特色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打造县旅游示范基地,将**示范片作为县发展的龙头示范片,纵深推动**、**等示范片的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溶洞旅游精品,使旅游形象和品质得到彰显,进而塑造起独有的旅游品牌。

(三)推动特色产业,营造民俗氛围

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这里集合了壮族、汉族、苗族和瑶族等多个名族,其中壮族和瑶族只要集中于茶城、新坪、龙怀、东昌、马岭以及杜莫等乡镇,他们长时间居住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物质文化,也为县营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本土特色旅游项目,使田园和民族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通过构建茶场游、民族园等游园项目,重点对民俗风情游进行开发,为游客营造一个民风特色和乡土氛围浓厚的旅游园地,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体验到不同于当代的特色文化,进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四)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将其全部用到县乡村旅游发展中,重点用于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项目贷款贴息和补助、乡村宣传促销奖励等上,同时给予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加大生态环保、水电路气等设施建设中,将农村饮水和建设工程作为重点,通过推动休闲林场、休闲农村、绿色茶园、庭院大户延伸、规模果园等发展,针对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项目应优秀安排、优先考虑。组织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中,尤其是针对导游、营销、管理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人员应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篇8

这次县委书记培训班安排这次专题旅游讲座,十二五”全省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时刻。深感责任重大。下面,从服务业、旅游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旅游业等方面,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才干有效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一、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

姜大明省长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八十年代领导干部不懂农业、抓不好农业不称职;九十年代不懂工业、抓不好工业不称职;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下,去年6月10日。领导干部不懂服务业、抓不好服务业也是不称职。这三句话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值得我每一位领导干部深思。个人学习后理解:当前形势下,领导干部懂不懂服务业、抓不抓服务业、抓服务业的效果如何,既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称职不称职的规范,更是一件关系转方式调结构成败的大事,关系着科学发展的全局和未来。而且随着发展的深入,这个问题将越发紧迫和重要。

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第一。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滞后,省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年,省三次产业的比例为9.154.336.6而则达到5.050.444.6达到6.253.240.6服务业分别比、低8和4个百分点,全国的排名列第25位。值得注意的全省17市有13个市服务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二位滑落到第三位。

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从传统的农业转向工业,一产比重下降,二产比重上升;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达到相当的规模,同时第三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接近并逾越第二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目前,北京、上海等乡村服务业已经占到70%以上。去年,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80%

解决“高GDP高耗能”矛盾,第二。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年,全省GDP达到39416.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贡献了54.3%份额。由于工业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支撑,所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GDP做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年,省万元GDP能耗超越1.1吨标准煤,分别比、、浙江高0.385吨、0.297吨和0.31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位,化学需氧量居全国第六位,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30%以上。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24项指标有12项是约束性的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率,等等。十二五”期间,既要坚持经济总量的继续增长,又不能突破这些硬杠杠,出路在于发展耗能低、排放少的服务业。

解决“GDP高、地方财政收入低”突出问题,第三。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财政收入总量低是制约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当前教育、医疗、社会保证等民生公共支出加大的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压力明显增加。去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15.7亿元,占GDP比重为9.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79.9亿元,占GDP比重为9.97%而我省仅为2749.3亿元,占GDP比重为6.97%总量分别比、少1766.4亿元和1330.6亿元,占GDP比重分别比、低2.93和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低,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少。据统计:每百元工业增加值发明的地税收入为3.5元,而每百元服务业增加值则为6.5元,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接近等量工业的2倍。这进一步说明,发展工业可以富财政,发展服务业也能富财政,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必需大力发展服务业。

解决“GDP高,第四。群众收入低”民生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省达到23898元,省达到22944元,省为19946元,分别比和少3952元和29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省达到7890元,省达到9118元,省为6990元,分别比和少900元和2128元。从全国排名看,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全国第10位以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列全国第8位。长三角、珠三角等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杭州市郊区,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茶叶产业,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外出打工,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乡村旅游。省的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一产的收入高达80%高出全国平均1000元。农业附加值不高,增收渠道单一,造成农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也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发展服务业,第五。县域是基础和关键。县域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实上,全省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也正是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年,全省县域范围内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4658.531.04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当年全省平均2.9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去年,全省有2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但大多数排名靠后,反映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县域强则全省强”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时期,科学发展的重点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希望在县域。县域服务业发展了将会带来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长、工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新变化,带来科学发展的新天地。

二、深刻认识和掌握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作用

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和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和作用,服务业、旅游业与一、二产业不同。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一。主要靠消费拉动。一产、二产的发展第一靠资源,第二靠资本,第三靠劳动力,而服务业的发展第一靠消费,其次才是靠劳动力和资本。消费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从县域发展服务业的重点看,有条件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产业的很少,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商贸和旅游等领域。从消费看,县域房地产和商贸消费主要是当地人的消费。当地人的消费是存量消费,一个定量。以春节为例:节前,人们集中消费,置办年货,节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商业进入萧条期,原因是这一时期群众的消费需求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仅靠当地人的存量消费,很难起到拉动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旅游消费是典型的增量消费,外地人在当地消费的真金白银,可以带动文化、交通、商贸、餐饮、住宿业发展,增加消费总量。此外,发展旅游业使当地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进一步增加了外地人购房、投资的机会。沂水县旅游就形成了今天的游客,明天的商人,后天的投资者”良性发展循环。由此不难看出:存量消费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增量消费才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县域,能够带动增量消费的主要是旅游业。

第二。主要靠产业链提供。服务业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进行的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卫生、休闲、旅游、体育等多个产业和行业,一个产业集合体。因此,仅靠一两个产业,服务业做不大,也做不强。整体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必需把特色产业做特,优势产业做优,短板”拉长,做强产业链。以旅游为例,门票处于旅游产业链的低端,依次是行、住、食、购、娱等;从消费支出看,旅游者的晚间消费是白昼消费的3.5倍。为此,发展服务业必需强化产业链观念,从规划入手,乡村建设中重点发展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等商业配套项目,科学规划商业布局,尤其要适应发展乡村夜生活的要求,规划建设餐饮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娱乐一条街、休闲一条街等相对集中的消费区域。

第三。主要靠服务、质量和品牌支撑。服务业的附加值主要来自服务、质量和品牌三个方面。首先,服务”就是产品,可以直接发明效益。比方,旅游星级饭店提供的产品主要就是服务”一个五星级饭店与四星级饭店在硬件上差别不大,但五星级饭店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细微化和周到热情的服务,所以五星级饭店的价格要高于四星级饭店。这主要是服务”增值。服务”产品的形成,主要来自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等,具有资源消耗少,碳排放低等特点。其次,质量”提升服务业附加值的重要保证。与其他产品一样,高质量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相反,质量不高的产品附加值也不高。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主要力量。品牌具有明显的溢价功能。LV专卖店,一只利息只有几百元的女包,售价可以达到几万元。品牌产品的高附加值主要来自品牌的价值。品牌的知名度、品质的认可度,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依赖度和忠诚度等,共同构成了品牌的溢价能力。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局部,第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是全面拉动。旅游业对消费、投资、入口具有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对一二三产业具有全方位的融合渗透功能。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发展旅游业既能拉动投资,也能拉动出口,更能拉动消费。旅游投资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年到年全省累计完成旅游投资2647亿元,相当于期间全省服务业投资的10%入境旅游是服务贸易入口的重要组成局部。省接待1名入境游客创汇587.5美元,相当于出口93双皮鞋、316双塑胶鞋、292双纺织面鞋,且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旅游消费的作用更明显,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尤其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作用更大。有关资源显示,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每年大约拉动1500亿元的消费规模,而农民旅游消费就达到2000多亿元。从优化产业结构看,旅游业与一产融合,不只可以直接带动农业从一产跨升到三产,还可以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就地增收、就地致富。此外,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的开发,使农业的经济效益不再局限于农作物收获的收入,而是从种到收到销售整个产业链都有收入,提高了农业附加值。旅游业与工业融合,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尤其是通过游客的实地体验等,增强了消费信心,培育了消费群。旅游业与体育、医疗、教育等第三产业融合,激活了消费潜力,显著提高了服务业的经济效益。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上是服务业、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作用。认清了这些规律和作用。那就是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能够发明消费需求,乡村规划建设中优先发展服务业产业链设施,抓住服务、质量、品牌建设这些关键,都可以把服务业发展起来,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只有一、二产发展好了才干发展服务业”因为,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形成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工业的发展也付出了繁重代价,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青山绿水,对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的消费者形成了巨大吸引力,完全有可能依托青山绿水吸引消费者到这里休闲度假,购买青山绿水环境的第二套居所。这正所谓,留得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河南省经济总量仅为我省的三分之二,去年实施了旅游立省”战略,旅游业迅速生长为全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和腾飞。枣庄市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将旅游业作为乡村转型的重要抓手,以开发“二日游”为切入点,依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消费、消费拉动投资的思路,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引爆了旅游市场,形成了消费热点,成为了旅游投资的热土,投资5亿元的台儿庄古城成为年齐鲁文化十大新地标。沂水县旅游从零起步,仅用五年时间就建成了11处旅游景区。其中,包括6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9家星级饭店,还有1家五星级饭店在建。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8.5%一跃成为临沂市的经济强县。

三、关于发展县域旅游的几点建议

体制顺、机制活、决策快,县域旅游资源集中。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从发展前景看,旅游业是永远的向阳产业”现代旅游业从1845年兴起到1992年,仅用140多年的时间就以年流量5亿人次、年消费3000亿美元、就业人数1.2亿的规模正式超出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美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在未来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一文中,将休闲业列于首位,指出新世纪最早到来、最大的推动力是休闲时代。美国学者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宣告:人类已经经历过三次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后工业化经济,21世纪进入“第四次浪潮”这次浪潮以休闲活动为中心,休闲产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快发展。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入境客源国,形成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山东旅游业从改革开放起步,2005年历时27年完成了旅游总收入的第一个“千亿跨越”年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二个“千亿元跨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仅用2年时间完成第三个“千亿元跨越”从发展环境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去年以来,又在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中,将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纳入了总体发展规划。去年4月27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列席了泰安举办的观世博游山东活动启动仪式暨重点旅游项目开业仪式”可以讲,旅游业在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战略中正在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所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下,发展旅游业“天时、地利、人和”县域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中壮大县域服务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下面,从旅游业要做足“吸引人、留住人、人聚人”这篇大文章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县域旅游谈几点建议。

挖掘亮点“吸引人”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发展县域旅游首先要打造吸引力,第一。使人一提到这个地方就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资源,发生旅游的愿望。一是争第一、做唯一”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县域。除此之外,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各个要素,经过创意都可以形成吸引力。成都市锦江区城乡结合部的红砂、幸福等6个行政村,以花为媒,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建成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五朵金花”4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越1000万人次。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为依托发展旅游。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寿光的菜博园、沂源县深入挖掘浪漫的牛郎织女传说,开发项目、举办节庆活动等,都是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旅游的典型。台湾的花莲地区,用所属十二个乡特色美食创意菜谱“十二乡”成为招待客人的招牌菜谱,许多大陆游客慕名而去。因此,大到一个产业、一座山,小到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民俗活动,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各地除了深入挖掘外地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特色产业,以及各类自然生态资源外,亦可依照“以小见大、借题发挥、无中生有”创意手段,打造出具有“第一”和“唯一”性的旅游产品。二是加强宣传促销。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宣传促销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手段。目前看,全省县域旅游的宣传促销经费严重缺乏,许多县没有专项经费。旅游形象是县域最靓丽的名片,县域旅游形象宣传受益的地方政府,带来的综合性收益,百分之百的公共性支出。要将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列入政府公共支出,给予重点保证。建议大家借鉴枣庄、临朐等市县政府出资宣传营销乡村、培育市场,由市场和消费吸引带动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

城镇化中优先规划建设服务业基础设施,拉长产业链“留住人”总体上讲,省县域旅游产业仍然处于门票经济的初级阶段。门票经济不会带来综合收益,带动不了服务业发展。为此,要从拉长产业链入手,大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一要强化“乡村即旅游”观念,将县域城区打造成为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已经逾越以“景区为王”初级阶段,上升到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近五年来,第二。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加0.9%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5%以上。依照城镇化进程发展规律,城镇化率低于50%时候,以农村进入乡村为主。当前,省城镇化率正在向50%以上的发展水平提升。这一阶段县级城区规模扩张、农民大量进入城区是主要特征。建议各县在城区发展的加速期,着力强化“乡村即旅游”观念,将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全面落实“乡村不只要为市民服务,也要为游客服务”要求,建设旅游乡村。二要强化“宜居的必需是宜游的乡村发展理念。宜居宜游城市的核心是生态、文化建设和以机场、高铁(轻轨)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大交通建设。要善于借助国家和省市发展大交通的有利机遇,积极将县域城区融入大交通重要节点,进入重要交通网络。着力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重点是科学规划、积极建设乡村旅游集散中心,科学布局乡村旅游购物街区、旅游夜生活街区、旅游特色餐饮街区等,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规划建设开放各类公园、文化馆、博物院、科技馆、艺术馆等。要重点引进万达、华强、港中旅、华侨城、中信、招商局、海航以及我省的鲁商集团等旅游大企业,按乡村和旅游综合体模式开发旅游要素设施。三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认为,县域城区旅游对于县域旅游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县域旅游的真正优势还是乡村。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从我国休假制度看,全年119天假期有105天是2-3天的短假,居民只能到乡村近郊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乡村旅游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强调坚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强调尽可能坚持乡村保守、古老的原生态的特色,国际上公认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截至年,全省已建成1个全国旅游强县、17个省级旅游强县、85个旅游强乡镇、91个旅游特色村和19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18个县级市成为中国优秀旅游乡村。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达到2000个,经营业户3.5万个,从业人员15.5万人,间接和季节性从业人员超越100万人,乡村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5%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发展乡村旅游,农民是主体,政府主要是搞好规划、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宣传促销、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标准,促进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省旅游局指导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是学习北京经验、推广模式、突出山东特色。

(一)北京经验:近年来,北京市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战略,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品牌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北京市实际的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之路。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概括起来,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有以下方面:1规范化。为规范乡村旅游经营与发展,北京市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制定了乡村旅游地方标准,以标准化的全新产业管理和促进理念及措施,实现了乡村旅游从激进民俗村(户)向现代特色化、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化向差异化、从单体经营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推动了北京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出台的规范达9个,有:乡村旅游通则、国际驿站、采摘篱园、乡村酒店、养生山吧、休闲农庄、生态渔家、山水人家、民族风苑。规范化的实施,保证了乡村旅游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发展。2差异化。为防止低层次雷同建设和重复开发,北京市十分重视和强化对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开发模式的构建,并以此为原则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鲜明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十一五”北京制定了一区(县)一色”乡村旅游功能定位、一沟(村)一品”乡村旅游创意筹划。全市12个县区在突出外地特色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定位,如:门头沟定位为“山都水谷、北京第一山水庄园”房山定位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定位为“绿海甜园休闲旅游区”通州定位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定位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定位为“商务花园新区、温泉会展胜地”怀柔定位为“不夜怀柔,旅游经济强区”平谷定位为“休闲绿谷”密云定位为“生态密云,休闲之都渔乐圈”延庆定位为“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等等。不同的定位使每个区县都能保证具有较为充分的客源。3国际化。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市在把乡村旅游的目标对准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也把目标指向了国际市场以及在京的外国游客,通过大量引进资金、技术等,高质量地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品牌项目和接待设施。引进外商开发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意大利农庄、慕田峪村和德陵村等均是北京乡村旅游高端业态“国际驿站”典型代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到京外国人的旅游热点。4集约化。北京市通过统一包装和规范运营,改变了激进乡村旅游粗放化的自然型经营管理方式,集约化管理模式提升了档次、规模和质量。目前,很有名气的怀柔“不夜怀柔”和密云“渔乐圈”就是原来的虹鳟鱼一条沟”和“吃鱼一条街”基础上,通过集约化的外观包装和品牌打造,成为时尚休闲体验的好去处的年以来,北京市还组织民俗村与星级饭店“结对子”提升农家乐的服务水平和档次,使游客在民俗村里就能够享受到星级饭店的服务。5政府部门联合推进。北京市政府以全局的理念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有效整合旅游局、农委、发改委、金融局、科委、水务局、交通委、园林局、国土局、卫生局、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民政局、环保局、妇联等涉旅部门的资源,科学协调部门之间的利益,研究制定出台乡村旅游协同机制的综合管理方法,实现了各地区、各行业、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二)模式:就是依照全区域化、全景区化理念,通过绿道建设将分散的乡村旅游点与大城市、大市场连接,依照将田园变公园的模式发展乡村大旅游。绿道”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绿道的概念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近年来,国珠三角地区首次引入绿道理念,率先实现了绿道建设的破题。今年春节前夕,省总长2372公里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这一绿道不只把区域内9个城市的200多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海岸河堤、文化古迹等串珠成链,自身也成了旅游产品。建绿道不用大拆大建,或沿河滨、溪谷、山脊等自然走廊,或沿铁路线、沟渠、道路等人工走廊,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投入。据测算,建设1公里绿道的利息为100万元左右,修1公里的高速公路的资金可以建设100多公里的绿道。增城市是一个县级市,从年开展建设绿道,做法可供我省各县(市)借鉴。依照“三边整治”水边、路边、村边)四原保护”原生态、原居民、原民俗、原产权)五园变化”田园、果园、家园、校园、工业园变公园)思路,通过“以藤结瓜”方式串起4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庄,使增城真正实现了全域化的大公园、大景区。三)山东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覆盖面广,乡村民俗丰富多彩,旅游资源禀赋高、自然生态好是山东特色。围绕着优质农产品销售,省旅游局联合省邮政公司打造“邮游乡村”工程,实施城里人到乡村旅游,通过邮政物流渠道将农产品带到城里,并逐步让游客和农户建立起购买优质农产品合同契约机制,搭建了农产品进入乡村的直销渠道。围绕历史文化、乡村民俗丰富多彩的优势,省旅游局将指导各市重点打造水浒文化绿道、运河文化绿道、齐长城文化绿道、成人之旅文化绿道等项目。围绕资源和生态优势,省旅游局将配合省林业局打造“森林人家”山林旅游品牌,利用国有、集体林地,大力发展山岳型乡村旅游。依托我省海岸线长,拥有沙滩、海湾、海岛多的优势,省旅游局配合省海洋与渔业厅依托渔港、人工鱼礁和养殖滩涂等资源,大力发展游客可参与性的渔家乐升级换代产品,打造“胶东渔家”品牌。

篇9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篇10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园 项目开发 永泰农夫山庄

0 引言

现代生态农业园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现代农业生态园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1]。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在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实现自己返璞归真的理想。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自然就成为了人们最好的选择。现代农业生态园独特的吸引力契合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1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模式分析

1.1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阶段模式 现代生态农业园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方式,首先缘起于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如表1所示。

1.2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从空间上,又可分为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两种模式,依托自然型的距大城市较远,但是交通便利,可以以多个大城市作为目标市场,这种模式农业基础好,地貌类型全,可以有独立的自然景观作为依托,可以采取分散管理,保留其原由农村各级组织等管理方式[2]。依托城市型一般距离大城市较近,以一个大城市作为目标市场,通过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采取独立封闭和集中管理的管理方式,其属性接近于人工主题公园,如下表2。

1.3 现代生态农业园经营过程的开发模式 随着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各地现代生态农业园呈现出多样的开发模式。从总体上看,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开发,呈现出以下发展规律:即从组织形式上,逐步由自发到有组织地发展;从产品构成上,逐步由单一品种向品种多样化发展;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上,逐步由低科技向高科技发展;在现代生态农业园项目的投资规模上,也逐步由从小到大的发展趋势[3]。各个经营过程中的开发模式不尽相同,存在着高科技农业园模式、综合性多功能农业园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参与、体验、采购式农业园模式,各种模式主要特点,区位选择,投资规模及主题功能不尽相同,形成特色项目的旅游活动。

2 现代生态农业园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现代生态农业园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其发展的理念上遵循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存,并且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在满足人们对生态农业产品的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享受。在生态、人文、绿色、环保的理念指引下,构建多层次生态绿化带,绿色森林,草坪,花园,河流等丰富多彩的乡间村落风光。把自然的古朴村风与现代旅游文化相契合,提升乡土文明的观光游览价值,在给当地人们带来精神满足的同时也增加其经济收入。总的来讲,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2.1 生态的原则 生态农业最注重的必定是环保,不能因为生态农业而造成别的地方的污染。现代城市工业污染已经使得很多地区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建设生态农业更要注重缓解这种环境的压力,做好城市的绿环过滤,坚持生态原则,要系统落实到生态农业的每一个步骤,从植物到农副产品到旅游景点都必须牢牢按照生态文明健康环保的原则进行。

2.2 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2.3 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现代生态农业园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2.4 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2.5 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6 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3 现代生态农业园开发实证研究――以“永泰农夫山庄”为例

“永泰农夫山庄”的创想源自网络上风靡已久的虚拟作物种植采摘游戏,通过与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下苏村协商,根据消费者需求细分为种植区,每块种植白菜、地瓜、荷兰豆等不同的时令瓜果蔬菜,通过租金租出,可选择自行种植自行收获、自行种植代为收获、代为种植自行收获三种管理方式,未被出租的地块由农庄安排农技员种植和收获,产品通过农超对接方式销售。对于采摘观赏区,消费者可在采摘区内自由采摘果蔬并购买,在观赏区内进行拍照和游玩等活动。

3.1 以生态农业为内核,充分挖掘乡村性资源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地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因此蕴含着浓厚乡村性的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根据下苏村资源情况,可开发以“农家”或“农庄”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园项目,如开发永泰农夫山庄旅游项目,游客在农家或者农庄中可以品尝当地自产的新鲜瓜果蔬菜和自养的鸡鸭牛兔羊;可以下到田地里插秧拔草翻田,体验干农活做农事的乐趣;可以利用原始器具制作美味食品,感受原汁原味的气息;可以住在设施完善的农屋之中,获得身心的放松。

3.2 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观赏旅游产品,开发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 以花卉、苗木观赏为主要功能特点,一般以植花种树为主,也涉及到建筑、水景、树景等方面。按观赏植物种类可分为园、玫瑰园、牡丹园、桃园、梅园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今后应重点发展。瓜果采摘、品尝旅游农业产品在国外发展迅速,型式多样。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之余,选择合适的景点,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农村的劳作和生活,下苏村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适合开展这类活动。

3.3 发掘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深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农业,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并提供观摩、学习、培训和交流的场所。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高科技农业园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的配套,要采用农业高科技形成农田工厂化、现代化,突出科技兴农、科技兴旅的特色。同时发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游客参与体验农村生产生活和乡土民俗活动,在其中得到新、奇、乐的享受。游客可以到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感受乡土生活和民风民俗。永泰下苏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今后可重点发展现代农居的民俗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01-04.

[2]谢浩,蔡鲁祥.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