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信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信息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信息的特征

篇1

关键词:体育信息;体育行为;信息输入与输出;接受动机;信息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44-03

体育传媒有着宣传、引导、修正人们生产、生活的舆论功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大众传媒则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媒介可将体育运动的各种形式展示给广大“受众”,积极引导其认识体育,接触体育,参与体育。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及体育媒介信息传播载体(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报栏以及网络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大众传媒”、“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等文献,获得相关信息。

2.问卷调查法。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科学研究方法,研制了“大学生体育行为及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多段抽样(地域、学校、专业等)随机抽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集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80.2%。经过检验得出本问卷的信度r=0.785,符合统计学意义。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这是本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个体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以及其接受体育信息的动机,剖析个体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4.数理统计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分析本研究相关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介类型。人类对知识和信息的求知欲为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原动力[1],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和媒介内容不但取决于特定的生存环境以及现实要求,而且还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经调查统计,大学生接触的媒介主要是电视(27.3%),其次分别是网络(20.2%)、无线广播(17.3%),而对传统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接触相对较少。电视和网络等媒介能够被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这些媒介有着自身的优势:信息量大、更新快、音质、画面动感,仿真效果好等,这些优势能够增加大学生主体想象空间,而传统媒介对信息的保存、理解、记忆等没有显著优势,但面对现代社会信息量之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网络、电视等媒介是必然的。

2.大学生对信息认知及其行为。①大学生对体育媒介认知度与动机。媒介影响生活,媒介内容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从研究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使用媒介信息的主要动机。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程度比较高,有55.8%的学生认为体育信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重要,只有9.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另根据调查问卷关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是现代生活重要内容的方面之一”的题项统计分析,大学生对此持“认同”观点的超过半数,在意识的层面上,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认识到了体育媒介信息的重要性。这与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所受体育教育、新闻媒体的宣传及自身感受等是密不可分的[3]。从大学生心理发生机制来说,主要在于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了解新事物,增添新知识,以获取创造新生活的依据。大学生往往对那些自己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分布为:提高自己对体育信息的知晓度(27.2%);在媒介内容中寻求解决体育的实际问题(27.5%);明星效应(15.1%);追求娱乐、刺激(12.1%);打发时间(7.5%)等。其中前两个动机在时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也印证了大学生对体育媒介的理解程度比较高,大学生较理性对待体育媒介及媒介内容,来为自己的需要服务。但另外一个动机是,由体育明星的出现所产生的“效应”。通过实地的了解,大学生对体育明星的认知度比较的高。从相关分析来看,大学生接受或使用媒介的动机与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成一定的相关性(r=0.683),说明现代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率以及其媒介素养比较高,加强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提高信息的流动,对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②体育媒介信息与大学生体育行为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来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行为较为积极,主动去接触媒介信息,为自我发展服务。接触体育媒介主要的内容:体育赛事(28.3%)、体育人物专访(16.6%)、体育欣赏(12.0%)、体育娱乐栏目(15.1%)、体育健身(19.0%)、体育产业或体育用品(7.8%)、其他(1.2%)。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体育赛事接受率最高,其次是体育健身之类的栏目,可见大学生所接触体育媒介的内容具有动感性、刺激性、真实性、直观性等的特点;大学生接受媒介内容还有一定的区域性,大学生只看到了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健身等节目,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接受相对较差,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相对贫乏。大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也必将在个体记忆或思维中沉淀,对促进个体体育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③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接收或使用体育信息的差异。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很高,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档次251~300元占的比例最高(27.9%),还有相当学生的每学期可自由支配金额还不到100元。[2][3]在经济水平层面上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依据学生来源地分析不同地区大学生经济条件显示,城市、农村、城镇大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对体育媒介信息接受或使用情况的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检验,发现文科专业大学生、理工科的、体育艺术的彼此之间在对体育媒介信息认同上没有差异性,说明现在体育大众媒介信息受到大学生的认同,体育媒介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接触体育媒介信息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能力。

3.构建普通高校体育信息运行模式,提高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任何传播都需要通过媒介来进行,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信息需要符号来表现,符号需要具体物化的材料作为载体[4]。普通高校传播载体应具有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等基本特点,搭建大学生与体育信息沟通的桥梁,满足其体育信息需求,提高体育媒介素养。调查显示,高校的体育媒介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报栏(35.4%),其次是校园有线广播(29.3%),网络、体育社团、体育文化节等媒介形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弱。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利用网络建立起自己的体育媒介信息资源,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网站内容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媒介内容更新滞后,与时间维度不匹配;网站管理机制、条例还不健全。作为传播知识文化重要阵地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既定目标上,还要切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信息交流和不断更新是大学生与外界事物密切联系,成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基础建设上,不但要考虑大学生学业成绩,还要注意促进大学生良好成长所必须的“软件”建设。体育已经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加大体育媒介信息载体建设势在必行。

四、结论及建议

1.大学生接受体育媒介信息的途径多元化,电视、网络体育信息媒介在大学生中使用频度较高,而传统接受信息媒介使用的比例较低。

2.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较高,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对体育信息认知度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各种媒介的主要内心动机是了解或知晓体育事件的动态性变化;对网络体育媒介信息的关注度较高;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信息的量与其运动行为之间相关度不高。

3.个体大学生在获取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与使用信息之间有显著的信息减弱或不平衡现象,其主要原因为:①大学生个体对体育媒介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对体育信息感知有所区别;②提供体育信息交流的机会或场所还很少;学生接触的环境中体育媒介信息量少。

参考文献:

[1]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4.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59.

[3]王传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特点;竞争力;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

1.视听合一。这是电视新闻所具有的最醒目的特点。电视新闻一改传统媒介的呆板,它具有声音和图像同时展现的优点。对于广大的受众来说,可以同时看到图像和屏幕提示语,耳朵听到解说词,具有“声画合一”的效果,这也决定了其在众多媒介新闻中最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2.还原现场。为了凸显电视新闻的说服力,往往电视新闻会通过镜头叙事,再现新闻现场,是观众身临其境,现场感相当强烈。特别是一些体育赛事的直播,能够将正在进行的比赛透过电视屏幕真实的传递到观众面前,让人热血沸腾。

3.表现手法综合化。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具体来说要用到声音图画和字幕等元素。而电视新闻就是把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加上音响和同期声的渲染以传递出更富有感染力的新闻信息。

4.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众多新闻媒介中,电视新闻的群众性是最广泛的。作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电视的收视率也一路攀升,目前我国的电视信号覆盖率已经达到98%以上,电视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是其他媒介不可企及的。

5.制作要求严格,权威性高。电视新闻多年以来树立的品牌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高,像央视一些权威的性的频道更是受受众追捧,作为大众心目中的权威媒介,电视新闻的制作更是要严格的审查,并进行一系列的“把关”,经过考察核实,剔除假消息,最后到达受众面前的是经过精心制作了的真实性新闻,电视为受众选择的重点热点,也是受众关注的焦点新闻,通过电视屏幕来展现给受众。

二、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1.广播新闻的特点。广播新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所有媒介中其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广播电台利用无线电波当导体,将消息以光速300000km/s的速度传递出去,在时效性上面,毫无疑问广播新闻当首选。广播新闻传播的范围广,对于广播来说,哪里有电波信号,哪里就能收听广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电业行业的大刀阔斧之势,广播的覆盖率亦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一些偏远的山区人民来说,听广播成了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广播新闻的简短性,广播播放的内容一般都会考虑到受众听觉的疲软性和广播信号的局限性,所以广播新闻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短,通俗易懂。听觉优先,广播是用来收听的,它主要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刺激人的听觉细胞。

2.网络新闻的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是网络新闻的特色。网络新闻一般不用顾忌排版因素,因而网络新闻可以尽可能的大篇幅的将一个相同的问题阐释清楚。更新速度快是网络新闻的另一重要优势,网络的传播和更新速度是其它媒介不能比拟的。另外作为网络媒体它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网络联通全球文化,网络传播没有边界,互联网的网络传播空间涉及全球各地。

3.纸媒的特点。报纸的特色在于读者的选择性比较强,便于查阅和存储。报纸由于自身版面内容的限制,所选择刊载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报纸新闻内容更适合读者阅读,其办报水平一般都比较高。

三、如何加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1.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生动性。电视新闻具有“声画一体”的画面感和形象感。这是电视新闻的特性,要充分的发挥电视新闻的这一特色,并把这点特色做大。充分利用镜头叙事的特点,尽可能的将新闻消息还原,充分发挥音响和同期声的作用,来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总而言之,充分的利用电视媒介的综合化表现手法,发挥其它媒介所没有的特色文化,加以深化并发扬光大,制作出更有质量的电视新闻,培养更专业的电视新闻频道的以吸引更多的电视受众。

2.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之广播新闻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电视新闻本身的时效性是可以的,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时效性也在加强。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在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前景下,进一步加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电视受众。

3.建立专门的新闻频道。建立专门的电视新闻频道,有利于所定电视受众。对于一些流动性的新闻来说,他们发生的时间先后有差距,如果一个电视频道整体的等着插播各种新闻势必影响人们观看电视的情绪。设立专门的新闻频道,对当下发生的一些重大事实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分阶段性的报道。并对所报道内容进行整齐划一的策划。另外,对于一些时效性强的信息,可以采用电视频道下方区域滚动的方式来播报。充分准确及时的对一些重大新闻播报。

4.深度挖掘新闻。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一些人们关心的时政热点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事情进行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前提是人们密切关心的事情,对于一些问题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做成专题栏目。柴静先前主持的《新闻调查》,包括她后来主持的《看见》栏目都是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对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新闻背后的深刻含义,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满足观众的求知欲。

5.降低电视收费。电视新闻要求高质量的制作水平,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般的家庭有线数字电视来说,收费相对偏高。如果能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基础上价低对电视的收费,那么更加增强了电视的收视率,也进一步加强了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随着国内乃至国际电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台在不断提升自身媒体特色、提升电视新闻竞争力上任重道远。总之,要想在新闻传播媒介中处于不败地位,就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主动性、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建立专门的新闻频道、深度挖掘新闻并且降低对百姓的电视收费。结合本土区域优势,打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赵文艳.浅谈如何提升地方电视新闻竞争力[J].新闻传播,2011(12):30-31.

篇3

(一)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基础,形成一套紧密结合、相互关联、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该公告指出由于财务报告信息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决策有关,对决策的有用性应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如果没有有用性,就谈不上从信息中获得足以抵偿该项信息所费成本的利益。

在决策有用这一基本质量特征的制约下,FASB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视为一个由一系列分层次的质量特征组成的质量体系,认为信息的有用性取决于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信息有助于影响决策,即提高决策者进行预测的能力,或对早期预测的情况提供反馈。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可预测值、反馈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的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靠的会计信息要具备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同时,可比性(包括一致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重要性作为“确认”的界限,效益大于成本是会计信息的普遍约束条件,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

(二)IASC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质量特征是指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是四项主要质量特征。与其他概念框架不同的是,IASC在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部分特别讨论了“真实与公允观点”,即“公允表述”问题,但是没有给出真实与公允或公允表述等概念的定义。

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应便于使用者理解,IASC还进一步解释了可理解性假定财务信息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的工商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愿意花费一些功夫去研究信息的使用者。相关性指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信息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预测作用和确证作用,同时还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的影响。可靠性是指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够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应当反映的情况,包括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稳健、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级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的特征,主要受到及时性、成本效益的权衡及各项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等因素的制约。可比性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及不同企业相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之间的比较,要求对于同类交易或事项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计量、列报。

(三)英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9年2月发表了类似于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告,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该原则公告借鉴各国和IASC概念框架中已包括的内容,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强调质量特征是对财务信息所制定的标准,确立了编报反映真实与公允观点的财务报告所应遵循的原则。与美国突出决策有用的立场不同,英国概念框架将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相提并论。

英国将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1)与内容有关的质量,主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实质性、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等;(2)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分为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可比性包含一致性和充分披露,可理解性包括使用者能力要求和汇总与分类;(3)对信息质量的约束,具体内容包括质量标准权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除这三大类七条主要质量、十条辅助质量外,还有作为先决质量的重要性及英国对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真实与公允。可见,英国对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是最为详细的国家之一。

(四)法国和德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观点

与英美国家的“公认会计准则”不同,法国的会计规范都是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各项会计准则散见于商法、公司法的有关条例中。法国传统上的会计原则是真实性、稳健性和合法性,EEC第4号指令颁布后,法国也要求树立“真实与公允”的概念。但是如果因为遵守“真实与公允”而违反了合法性,法国要求披露任何与合法性不相符的详细内容,可见其对合法性的要求非常严格。

德国始终强调会计的国家特征,没有采用美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论述。根据德国商法和公司法中关于会计原则的规定及我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认定方法可知,德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对于所有企业是真实性和合规性,对于资本性公司是真实性与公允性,此外也有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等次要质量特征,但是德国没有将相关性列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另外,为了执行EEC第4号指令,德国将真实与公允列入了质量特征,但其实际执行情况值得怀疑。

(五)加拿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会计手册》第1000节中的“财务报表概念”提出的会计目标既有对决策有用性的描述,又有对受托责任的描述。根据会计目标,该手册提出四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在主要质量特征下面还有若干次级质量特征,相关性的次级质量特征是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的次级质量特征是真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此外还提出信息处理的基本约束条件“效益大于成本”及信息有用性的最低标准“重要性”,提倡适度运用稳健原则,但不认可秘密准备,而且经常需要根据职业判断在各质量特征之间特别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正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早在1985年我国第一部《会计法》里就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法律要求;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也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谨慎性、及时性、重要性。但是我国迄今为止仍没有正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基本准则中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八项一般原则并不能取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成内容不够全面

从质量特征的构成来看,FASB、IASC、ASB等除了预测价值、可验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少数几项不一致外,大多数质量特征是一致的,而我国没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可检验性、中立性、完整性、成本与效益等原则。比如FASB、IASC、ASB等都提出了成本效益原则,认为从信息中派生出来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信息的成本,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限定因素,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明确提出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三)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从各个质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看,FASB、IASC、ASB等建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表现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多层次体系,而我国新会计准则只是简单地列举说明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八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彼此孤立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没有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虽然可以一目了然,但是没有对质量要求的内涵具体说明,也没有形象地体现出体系内各构成要素所处的高低层次及各自的重要程度,从而导致质量要求的层次结构模糊、概念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不便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体把握,也不利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权衡。

(四)没有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成本,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提高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使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对非货币信息、未来信息及分布信息的需求,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分析,使会计信息向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等多种量度发展。

三、构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一)真实性――会计信息总体质量特征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信任度比较低,而且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因此,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信息。将真实性作为总体质量特征,符合我国会计群体的认知习惯,与我国的会计法规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相吻合,而且真实性几乎能覆盖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真实性包括完整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客观中立等次级质量特征。

(二)合规性――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之一

我国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是直接的,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及并行存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并且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约束力和强制性。所以,合规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特征。只有会计法规能得到会计人员的理解、对会计法规具体执行情况能够证实、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能够验证,才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合规性特征,再加上会计法规里贯穿了谨慎理财的原则,所以合规性的次级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可验证性和谨慎性。

(三)相关性――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之二

新会计准则中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是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属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求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因此,相关的会计信息应该能够有助于决策或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还要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和连续性。

(四)会计信息约束条件和限制性标准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 特殊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27-02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现状与未来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如何提升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适应能力的增强是发展中的课题。本文将分析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现状及成因,提出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对策。

1 本文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600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学生、孤儿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辽宁省沈阳市本科、高职院校5所、院系15个、年级分布为在校各年级学生。本次调查分别从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四个维度展开调查,从中分析目前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状况,探讨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2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现状及成因

2.1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现状

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就读期间各方面的压力,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现状不容乐观。如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出现语言环境、课程学习、饮食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不同程度难以适应的状况。特殊群体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方面也出现心理困扰。从笔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调查中可以看到:30.5%的学生认为受到过不恰当议论,36%的学生较少或偶尔、甚至从来不和当地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认为汉族学生在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等方面做得不好,61.5%的学生认为身边存在排斥少数民族的现象,30%的学生对民族歧视问题感到自卑和不满,43.3%的学生对朋友出现冒犯民族习惯的现象感到很生气,52%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2.2 高校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因素。贫富差距的扩大使贫困学生很快发现自己与正常家庭经济实力的差距,而产生自卑感,并泛化到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各地区明显的文化差异,入学适应等问题更为突出。就业竞争使本身脆弱的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交流和沟通能力较弱,就业压力更为明显。这些因素带来的冲击将使特殊群体学生产生心理困扰。

(2)学校因素。学生在步入大学前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环境,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和素质教育课过于形式化,不能得到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大学阶段,由于师生比例过大,许多课程采用大班授课,师生交流较少。而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合理有效的途径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暴露。

(3)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大学生开始迈入青年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和生理开始趋向成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视野不断扩大,他们渴望亲情、友情和爱情,心理活动越发活跃。这个阶段,大学生在心理上对人对事容易“理想化”,在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时容易冲动、逃避,自责,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受到冲击。而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受到的冲击将更加强烈。

3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在过去的十年,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虽然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冲击和威胁。所以,寻找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在教给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真伪、区分美丑、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使二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成了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

教学课件辅助教与学是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支持的以课堂讲授型为主的教学形式。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一般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能用到教学课件的时候较少。但一旦使用到教学课件,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对情境的渲染则能使整堂课生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心理健康课诸如心灵成长、意志锻炼、挫折教育等主题在课堂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空间较小,所以信息技术可更多应用于课前、课后资料的查找上,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他们在大量信息中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3.2 制作独立、美观、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鼓励学生访问、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美观大方,内容丰富、科学,是提高访问率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下面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知识窗、心理论坛、心理信箱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或讨论,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和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制作得好,不仅需要丰富的心理知识,还需要较高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和审美、创新能力。

3.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时失之客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等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美观大方的宣传资料,利用远程教育的各种便利,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鼓励师生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联系、沟通、交流,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比如说教师布置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考试焦虑、亲自关系等),然后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本人经验,加工理解后上传给教师,经过教师对信息的筛选后整合成学习资源,全体学生共享,实现师生互动,更主要是生生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论坛上或学校建立的聊天室内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谈体会、感受,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情感、压力;另一方面自己的经验也给同伴以某种借鉴。比如说,一些“单恋”学生把他们的苦恼在论坛上,有着同样困惑的人在浏览时看到有这种烦恼的人不只他一个人,还有很多同龄人时,无形中就会感到自己不再孤单,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3.4 让信息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丰富和运用,为心理测量、统计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技术又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为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些都大大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又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创设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篇5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植物药材;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特征提取;判别分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078-04

Xinjiang Uygur Medicine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Based on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YUN Wei-kang1, Murat HAMIT1, YAN Chuan-bo1, Abdugheni KUTLUK1, Asat MATMUSA2, YAO Juan3, YANG Fang1, Elzat ALIP1 (1. College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2.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3.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tract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 feature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To investigate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the researched features; To find the suitable features for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 classifica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ontent-based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system of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s. Methods The flowers and leaves of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irst, images were under preprocessing. Then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as original features and statistic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Maximum classification distanc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obtained from image classification. At last, the classification ability of features was evaluated by Bay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sults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were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flower images was 85% an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leaf images was 62%. The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flower images used by selected features was better than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original feature.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original features,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flower medicine is higher through selected features. This research can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on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Key words: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color feature; textural feature; feature extraction; discriminant classification

维吾尔医学是我国传统民族医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多样,孕育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这些维吾尔药材数据资源,对保护传统民族药材资源意义重大。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发展[1],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CBIR是指以1个图像作为查询条件,或描述图像的内容,在提取底层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索引的方式,然后通过计算比较这些特征和查询条件之间的相似度距离,来判断2个图片的相似程度。CBIR包括图像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结合语义分析等步骤,其中图像特征提取是其关键步骤之一。图像特征提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既包含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也包含在图像处理中,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和处理提取图像特征,进而解决实际问题[2]。

虽然CBIR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针对维吾尔医药材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维吾尔医药领域展开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维吾尔医植物药材中的花和叶为研究对象,提取药材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判断特征分类能力。

1 图像预处理

对原始图像提取特征之前,需对维吾尔药材图像进行预处理。

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滤除无用信息,加强原图的细节,使图像颜色更加鲜明、更加立体化。然后对图像尺寸大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图像的最长边界为300像素点。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和尺寸得到统一。为了适合图像处理,在尺寸归一化的基础上,要把药材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化为HSV颜色空间。以药材数据库中的植物药红花和艾叶为例,预处理结果见图1。

2 图像特征提取

2.1 颜色直方图特征的提取

颜色特征以图像整体为对象,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颜色性质[3-4]。常见的颜色特征有颜色直方图、颜色矩、颜色集。本研究对维吾尔药材图像颜色直方图特征进行提取。

为了便于计算和检索,先将色调(H)、饱和度(S)和亮度(V)3个分量按照色彩的不同范围,采用以下公式的量化级别进行量化。

将HSV三维特征矢量取不同的权值转换成一维特征矢量。在这3个矢量中,H、S和V影响人眼辨别颜色的能力呈递减趋势。根据H、S、V的量化级数和其频率的不同进行组合,S和V的量化级数均为4。可得到表达式:L=16H+4S+V。

通过计算得到256柄的一维直方图。3个三维分量H、S、V转换成1个一维矢量。对H、S和V分别取权重为16、4和1,减小了S和V对计算和检索结果的影响。进行检索实验时,能够较好地检索出颜色分布不同的图像,在充分利用图像颜色特征的同时达到了对图像检索的要求。得到的颜色直方图结果见图2。通过直方图可以直观看出图像的颜色分布。

在颜色直方图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一些统计量,包括均值、方差、歪斜度、峰态、能量,以此来反映图像的特征值[5]。

2.2 纹理特征的提取

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是反映图像区域微观纹理的有力工具,它按一定的空间关系描述像素点对之间的灰度相关性[6-7]。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纹理特征的方法是一个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目前公认的纹理分析方法[8]。

经过正规化处理的灰度共生矩阵即是抽取二次统计量纹理特征系数的基础。本研究所采用的特征统计量有以下5种:角二阶矩、熵、惯性矩、相关性和逆差矩。取像素距离d=1,θ={0°,45°,90°,135°},计算各统计量,并取4个方向的均值。这样就抑制了方向分量,得到的特征与方向无关,从而组成图像的纹理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图像处理结果

选取图像数据库中2种类型图像各100幅[9-10],采用MATLAB7.1软件编程计算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结果见表1。

3.2 结果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类间距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特征向量的均值和方差,描述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集中、离散趋势。

在判别分析前,为了剔除分类效果相对较差的特征,适当地选择特征是很重要的。方差归一化间距是衡量用1个特征区分2类能力的指标[11],故本研究采用归一化间距来评价和选取特征。

对于某一个特征x而言,第i类和第j类类间距离(D)为: 。

其中 、 和 、 分别为第i类和第j类x特征的均值和方差。D越大,说明该特征的分类能力越强;反之,该特征的分类能力越弱。各特征的均值、方差及2种类型图像分类的类间距见表2。

对这10个特征值取平均值,求得 =0.345 311。本研究将D> 的特征筛选出来。根据类间距的结果显示,均值、方差、能量、角二阶矩、熵、惯性矩这6个特征的类间距相对较大,对于图像的分类能力相对较强,将这6个特征值组成筛选后的综合特征。

3.2.2 判别分析 Bayes法是对特征分类能力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方式,既可用于计量资料的两类判别,也可用于多类判别。Robin H等[12-13]在不同复杂度的模型非监督分类中使用Bayes法。因此,本研究使用Bayes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随机取图像数据库中的两类图像各100幅,提取其特征进而判别分析。首先分别利用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对药材图像进行判别分析,再利用两类特征的原始特征进行判别分析。为提高特征向量的分类能力,根据表2中类间距值,利用筛选出来的6个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得到线性判别函数式。

y1=-0.018x1+0.001x2+60.002x3+466.443x4+149.586x5-

44.553x6-241.524

y2=-0.008x1-0.001x2+60.864x3+468.94x4+148.718x5-

41.567x6-240.652

其中,y1、y2表示花类和叶类,x1、x2、x3、x4、x5、x6分别表示均值、方差、能量、角二阶矩、熵、惯性矩。y1、y2的先验概率同为0.5,即一张药材图像,被判别为花类和叶类的概率是相等的。

根据上述判别函数式和先验概率进行判别分析,进而得到后验概率,即每个样品归属于每一类的概率,判别准则是按后验概率的大小归类。结果见表3。进而比较利用不同特征进行判别分析的分类效果。

根据结果可得,颜色特征对于两类图像的分类效果一样;纹理特征对于花类的分类效果较好,但叶类的就比较差;与原始特征比较,利用最大类间距筛选后的特征进行判别分析使得花类的判别准确率得以提高,但降低了叶类的准确率。综合上述结果,在最大类间距筛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判别分类,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提高花类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但叶类药材的效果却相反,这可能与叶类药材的叶片颜色差异不大有关。说明利用筛选后的综合特征比较适合花类,这为进一步研究维吾尔药材图像分类和完善特征提取方法提供了依据。后续会尝试引入其他特征(如形状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4 小结

图像特征提取是CBIR中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维吾尔医植物药材图像为对象,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维吾尔医植物药材图像特征数据库。根据新疆维吾尔药材中花类和叶类在颜色和纹理分布上的差异,结合药材图像的特点,使用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筛选后的特征对花类图像进行判别分类的效果相对较好。这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内容的新疆维吾尔药材图像检索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伍,张俊兰,白树芳.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98.

[2] 王志瑞,闫彩良.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的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43-47.

[3] 王娟,孔兵,贾巧丽.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7):160-164.

[4] 戴雯惠.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19(5):15-17.

[5] 刘益新,郭依正.灰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的Matlab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2):9032-9034.

[6] 童隆正,王磊,陈海荣,等.肝纤维化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报,2003,24(3):240-242.

[7] 木拉提・哈米提,李莉,艾克热木・阿西木,等.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CT 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J].科技通报,2012,28(3):75-80.

[8] WALKER R F, JACKEAY P T, LONGSTAFF I 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the co-occurrence matrix for texture recognition[C]// Proceedings of 13 Inte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antorini Greece,1997:63-65.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0.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新疆中草药(维吾尔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3.

[11] 尹剑仑,卫武迪,梁永贵.肿瘤超声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通信技术,2009,42(9):168-170.

[12] ROBIN H, JOHN S, PETER C. Bayesian classification with correlation and inheritance[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Volume 2.01.1991:692-698.

篇6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病理特征

[中图分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10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gene mutation and pathologic featur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of Xinjiang Uygur. Methods 43 cases wax block tissue of Xinjiang Uygu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Kashi District from January 2003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pathological specimen were tested by EGFR gene mutation detection kit.The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of EGFR gene, relevance betwee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EGFR gene mutati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baseline data and EGFR gene mut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mutation rate of EGFR gene was 11.63%(5/43).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exon nineteenth deletion was 80.00% (4/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exon Twenty-one L858R mutation (20.00%, 1/5)(P < 0.01). I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of EGFR gene in adenocarcinoma was 19.05% (4/21),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7% (1/15)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0.00%(0/4) of Large cell carcinoma and 0.00%(0/3)of other cancer(P < 0.05). In clinical baseline data,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of EGFR gene of female was 20.00%(4/20), which was higher than 4.34% (1/23) of man' (P < 0.05). In clinical baseline data, Age, smoking history and TNM st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 muta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of Xinjiang Uygur, clinical femal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are more common.

[Key words] Xinjiang Uygu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mutation;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肺癌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肺原发恶性肿瘤,临床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各类肺癌疾病中又以非小细胞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的患病人数最多,约占肺癌总人数的75%,且大量研究表明,80%以上NSCLC患者病情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常规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性治疗的最佳时期[1-4],勉强手术后的5年存活期也较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属于ErbB受体家族的一种,突变或过表达均会造成肿瘤疾病的快速发展[5]。EGFR在正常肺细胞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较低,而在NSCLC患者肺细胞组织中表现为活性显著增高,由此可初步认定,EGFR是NSCLC患者较有前途的特异性癌病治疗靶点[6-7]。本研究对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诊治的43例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该类型病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蜡块43例,病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8]。本组患者男23例(53.49%),年龄23~72岁,平均(56.95±2.54)岁;女20例(46.51%),年龄23~75岁,平均(57.88±2.74)岁;年龄分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病情符合本研究实基本要求;均为新疆维吾尔族;研究实验展开条件均相同;临床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较难完全配合本研究实验实施者;患者统计资料缺失,无法完成研究分析[9-10]。

1.3 方法

采用4%中性甲醛固定,经石蜡包埋本组所有患者的病理标本,行常规HE染色,选择肿瘤成分>80.00%的瘤组织切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43例患者病理标本行ARMS-PCR法检测,均采用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试剂盒购自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货号:ADx-EG01,EG07,EG08,EG09),规格:24测试/盒]。反应条件分别为,第一次扩增:94℃预变性3 min,58℃ 30 s,72℃ 30 s,共25个循环,最后72℃延伸3 min;第二次扩增:94℃预变性3 min,58℃ 30 s,72℃ 30 s,共25个循环,最后72℃延伸3 min。具体操作步骤:将阳性质控品Tap酶(EGFR29)取出,室温解冻后摇匀,离心15 min后待用。然后将3份2.25 μL EGFR29分别置入45 μL待测标本DNA、45 μL阳性质控品(STD)和45 μL超纯水(NTC)中,用涡旋器摇匀15 min后再快速离心15 min[11]。揭开8联反应条条盖,取出DNA样品5 μL分别加入8联PCR管反应条,盖上条盖做离心处理。然后加入PCR仪器,行扩增程序。共进行三个阶段,将各阶段收集到的信号,行实时PCR,并保存文件。

1.4 观察指标

统计本组43例NSCLC患者的EGFR基因,主要包括第19外显子和第21外显子L858R点的突变检测情况;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各基线资料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本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

本组43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例数为5例(11.63%),其中4例患者为EGFR基因第19外显子缺失改变,占EGFR基因突变总数的80.00%(4/5),明显高于1例患者EGFR基因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所占的2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本组NSCLC临床病症分型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本组43例NSCLC患者临床病症分型与EGFR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即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9.05%(4/21),明显高于临床其他几个癌病症。见表1。

2.3 本组NSCLC基线资料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本组43例NSCLC临床基线资料中女性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0.00%(4/20),较男性的4.35%(1/23)高(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在临床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首位,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其中NSCLC又以75%的比率,为肺癌患病人数最多的病症。NSCLC确诊较晚,常见手术和化疗方法治疗已无法取得理想临床效果,患者5年存活期也较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NSCLC的深入研究,EGFR作为原癌基因的一种表达产物,EGFR高表达或基因突变会促进瘤血管生成,加快癌变进展,NSCLC患者肺细胞组织中EGFR表达普遍较高,因此寻找EGFR基因突变的关联因素并靶向抑制,对NSCLC疾病的治疗具较大帮助。由于国内外对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GFR基因位于人类第7号染色体短臂7p12-14区,包括28个外显子,EGFR基因是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的受体,与肿瘤细胞组织的侵袭、增殖、转移、凋亡抑制及血管生成有密切联系[12-13]。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非小细胞癌患者个体化疗具有积极帮助,所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43例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患者临床病症分型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以及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予以综合性分析,旨在为NSCLC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次收集标本量较少,考虑原因为:①患者就诊时即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未能收集到组织标本;②特殊的地理区域及经济特点,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较差,未能进一步诊断治疗;③部分患者经穿刺确诊为肺癌,但组织较小,无法完成EGFR基因的进一步检测。

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3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总检出率为11.63%(5/43),其中4例患者为EGFR基因第19外显子缺失改变,占EGFR基因突变总数的80.00%(4/5),明显高于1例患者EGFR基因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EGFR基因突变总数的20.00%(1/5),其可能与小分子TKIs的敏感度具有一定关系。大量研究证实,18-21外显子为EGFR基因的主要突变点,而其中90%是19和21号的外显子突变,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与21号外显子点突变密切关联,这主要是由于C-T的转换在790位密码子出现,引起的EGFR基因中790位点的T790M转变,好发于药物治疗后癌症复发患者中[14]。本研究患者均未首次接受治疗,因此第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检测率低于第19外显子缺失改变,上述理论研究很好地证明了本次实验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文献报道,亚洲人口EGFR基因突变率能够达到40%左右,而高加索人群则还不到10%[15]。另有研究认为,新疆维吾尔族为罗马人种,本组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11.63%,考虑与种族差异有关,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16]。

本研究中针对患者临床病症分型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给予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临床病症分型与EGFR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即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最高:19.05%(4/21),明显高于鳞癌的6.67%(1/15),大细胞癌的0.00%(0/4)及其他癌病患者的0.00%(0/3)。提示NSCLC患者病症分析与EGFR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由此看来,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做出良好治疗方案的拟定,这对增强NSCL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意义[17]。临床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汉族肺腺癌EGFR突变率约为75%,本研究新疆维吾尔族19.05%检出率明显比较低,因此临床应用EGFR-TKI的效果会受到限制,但是本研究样本较少,期待以后会有进一步的研究进展[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3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中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0.00%(4/20),较男性患者4.35%(1/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年龄、有无吸烟史、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别。相关临床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与性别无关联,男女患者相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基数比较少相关[19]。且本研究吸烟与非吸烟突变无明显差异,与相关研究存在区别,分析原因可能与当地选取样本二手烟、其他途径吸烟造成突变降低相关[20]。关于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相关病理特征因素的相关性,还需后续更多的临床研究及验证。

综上所述,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通常多见于腺癌,好发于女性患者,且EGFR的基因突变研究可有效促进肺癌分子靶向的治疗发展。靶向药物治疗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其能够针对性地阻断机体肿瘤细胞增殖,具有独特的靶向治疗机制,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可合理利用基因检测进行靶向治疗优势人群的筛选,完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超,陆建梅,李骏鹏,等.锝99-甲氧基乙腈亲肿瘤显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112-114.

[2] 王紫润,戈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8):44-46.

[3] 郝利国,申宝忠,李任飞,等.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3):3812-3815.

[4] 樊祥山,时姗姗,王建东,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746-A750缺失和L858R点突变的临床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3):173-176.

[5] 王彩霞,徐艳,刘标,等.肺原发性肠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10):1101-1103.

[6] Inamura K,Satoh Y,Okumura S.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s with enteric differentiation: 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s and usual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s [J]. Am J Surg Pathol,2005,29(5):660-665.

[7] Maheswaran S,Sequist LV,Nagrath S. Detection of mutations in EGFR in circulating lung-cancer cells [J]. N Engl J Med,2008,359(4):366-377.

[8] 倪琛琛,于敏,志红.EGFR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23(12):526-528.

[9] 周晓军,刘标.解读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8):801-810.

[10] 贾慧民,房新志,张国庆,等.白介素17与Foxp3在ⅢA期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45-1349.

[11]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 40(10):701-703.

[12] 姜北,李晶,巩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EGFR基因突变循环DNA检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29-34.

[13] 俸瑞发,宫晓洁,柏璐.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9(22):2927-2931.

[14] 谢强,钟爱虹,廖胜祥,等.内科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4):39-40.

[15] Lam KC,Mok TS. Targeted therapy: an evolving world of lung cancer [J]. Respirology,2011,16(1):13.

[16] 苗普生.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J].西域研究,2005,12(4):34-35.

[17] 石冬琴,李文斌,贾正平,等.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及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1):22-23.

[18] 刘敏,翟晓辉,王莹.乳腺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BOLD-MRI成像的关系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7(19):6273-6277.

篇7

论文摘要:运动性认知是体育技能学习主要的认知形式,由此决定了体育学习方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改变认知至上的偏颇,又要避免脱离体育认知特点空谈育人目标的极端倾向,对多样化体育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并赋予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

Abstract:Movementcognitionisthemaincognitiveformoflearningskillofphysicaleducation.Thisspecialcognitiveformdecidethat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characterizedofbeingexperiencing,self-independent,explorativeandco-operative.andthesecharacteristicsarealsohighlyconsistentwiththepurposeofall-roundeducationundernewcurriculum.Changeof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tovarybiasofcognitionsupremacyaswellasavoidextremetendencyofidletalkingabouteducationalpurposewhichhasdivorcedfromPE.cognitivecharacteristic,tointegratediversifiedlearningapproachandendueitcharacteristics,namelyexperience,self-independence,explorationandco-operation.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cognitiveform;movementcognition;learningapproach

1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方式,总是与这门学科特有的认知形式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学科具体的认知活动中的,但总体上看,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在认知形式上的共性,也就具有学习方式上的共有特征。一般教学理论(包括新课程理论)主要关注的也是一般文化课程,因此,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大都能够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对号入座,直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但教学理论却较少关涉体育学科的“个性”,导致许多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认识上的迷茫,进而出现教学实践中的拒斥倾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行为上,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却受到了忽视。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领会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的改革目标,又要

深刻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把体育认知形式的特殊性作为认识的起点,探讨新的

体育学习方式的特征,以此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的认识。

2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的认知形式有三种[1]:其一是概念性认知,也就是借助言语、符号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广泛采用的认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认知,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对一定形象的想象对世界的认知,书法、绘画、音乐等的学习主要采用这种认知形式;其三是运动性认知,它是借助身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运动关系时的认知形式,它主要运用于体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学习中。

体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言语和文字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通过对示范和相关媒体的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与过程。但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学生只知道了所学的动作技能的“应然状态”,而这远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应然状态”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没有反复的身体体验与练习,即使是对体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简单动作,比如徒手操,学生在身体姿态、节奏等方面也会与观察到的动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动作要领大相径庭。因此,体育学习虽然包括多种认知形式,但运动性认知是体育学习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认知形式。

3体育认知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征

3.1体育学习方式的体验性特征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动作的形象和要领的感知开始的。而事实上,教师无论多么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多么有效的讲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学动作的有关要领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教师(包括体育教材)可能传递给学生的,只是诸如“两臂上举”、“抬头挺胸”之类的反映动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身体感受的内部信息,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时甚至连活动主体也“意会”不到。换句话说,完成动作的关键是动作者的内部感觉,而不是语言文字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感受性的内部信息。

很显然,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过程,实际也就是把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身体的直接感受,从而直接体验到所学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自然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焦点。

如果学生的练习是有积极效果的,那么在练习之前,学生无论在主观上意识与否,实际上都需将该形象想定为自己,即学生是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与其化为一体地去揣摩、体验、感受。在这种虚拟地将主体(学生本人)移入到客体(示范者)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或者说“悟”出了示范者完成该动作时的内在感觉。并且在后面的实际练习时,以这种“悟”出的感受的实现作为目标来表现自己的身体。而“悟”出的内在感觉与实际练习中真实获得的内部信息之间的程度、差别的缩小或减少,也就成为学生动作学习的基本目标。[2]

学生之所以能够将内部信息的内在感觉掌握,是学生将自己的主体“移入”到示范动作之中,潜势地使自己的运动得以成立,并随着客体(示范动作)虚拟运动的同时形成“运动共感”[3]。在这时,教师所体验的内在感觉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学生方面。尽管这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学动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那种虽然还模糊、还不太清晰,但过去未曾有过的那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才正是教师所要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

可见,学生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学生所获得的外部信息与身体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身体的直接感受,所有的关于动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没有意义性的。而随着身体感受的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学生的动作与教师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对学生深层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加深对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所获得的关于过程、方法的体验,将会迁移到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因此,体验本身既是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过程,同时也和动作技能一起,成为运动性认知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体验性也就成为体育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

3.2体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特征

人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初级动作技能的形成会带有相当的主体不自觉的成分,但这些初级动作技能对此后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时,学习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已知或已会的动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体验新动作。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新动作的学习,都是在已经掌握该动作的“下位动作”之后,或者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性认知之后。任何新授动作本身都会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已会动作的认知成分、环节或要素,所谓的新动作实际上是原有已会动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减与组合。因此,能否形成新的运动性认知,不在于各种辅助练习手段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正确与否,而在于有形的辅助练习是不是与学生原有的运动性认知之间具有现实的关联性,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能否感受到或体验到这种关联性[4]。这时决定的因素不是教师传递过来的外部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身以“心”去领悟和亲身体验新旧动作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以获得更有效运动性认知的结果。任何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如“手把手”地帮助或机械地重复模仿,即使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动作的外部表现上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获得适合学生自身的身体感受和体验,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上必然是低效的。

因此,在运动性认知形式中,身体运动只是这种认知形式的一种外部表现,而真正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机制还在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身体运动的协同一致。而自主性不仅是运动性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体验性特征的进一步解读,体验本身就是自主性基础上身、心协同活动的过程。

3.3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究性特征

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动作前都带着他过去动作学习或生活所留下的意识痕迹,以此来同化或顺应相关的新动作。同化是当新的动作技能与原来所体验到的在性质上一致时,原有的体育技能认知结构的数量获得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原有体育技能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内部或外部信息时而引起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的知识和技能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这表明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不能靠机械重复来掌握,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分析是对新旧动作技能之间联系的更为深刻的把握,是对内、外部信息关系的自主的理解;判断是基于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创造是既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抉择,也是在个体独特性基础上对新的动作技能价值意义的更深层的构建和探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因此,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索性特征体现了体育学习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方式的共同特征。

3.4体育学习方式的合作性特征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体育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与其它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运动性认知在内部体验性上表现为个体性,但在外部表现上则主要表现为运动性。这在一方面反映了运动过程群体性的特点,小组与团队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为互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互之间可以在群体活动中真实地检验学习结果,判断存在的内部原因,为个体改进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部参考信息。另外,有些体育技能本身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和掌握的,在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从而形成“先天”的合作性学习。

4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从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性认知形式的特点来看,体育学习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诚然,从学科教学的目标看,体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动作技能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离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来谈育人目标,则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把握住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特点和机遇。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体验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就能够从认知领域扩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增长的过程,同时还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形成高品质的学习,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探究性,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合作性,就有利于形成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

而在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中,为了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却往往把体育技能的学习搁置在外:为了体现自主体验性,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新的“放羊式”教学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体现探究性,就不切实际地在把讨论、提问等大量充斥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过程本身的价值思考,形式化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为了体现合作性,凡是课堂都是游戏,失去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心理品质方面所应有的本真。教学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学生乐此不疲却茫然无所获。在一阵轰轰烈烈的闹腾之后,我们不能不反思:体育作为学科存在的价值特殊性何在?

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体现了体育学科认知形式的特点,是反映体育学科认知目标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是与课程改革全面育人的目标完全一致的,更体现了体育技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媒介作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认知至上、体育技能惟一的偏颇,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的全方位的培养,意味着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在继承和利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一切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和目标,赋予练习、游戏、比赛、体验、感悟等多种体育学习方式以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任何脱离学科的认知目标来谈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倾向最终只会弱化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是违背课程改革主旨的。

参考文献:

[1][3]贾齐.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运动性认知[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2):9-11.

篇8

关键词: 体育商标; 识别模型; 神经网络; 广告牌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1?0049?0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and remedy the deficiency of poor recognition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a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he Canny operat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edge of the sports trademark, and extract the different type features. The neural network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model for each feature, and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recognition result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recognition result of each model. The final recognition result of the sports trademark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imulation contrast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model can reach up to 95%, the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rate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models, and the model can meet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of the sports trademark recognition.

Keywords: sports trademark; identification model; neural network; billboard

0 引 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产品越来越多,体育竞赛中的体育产品广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1]。商标是识别产品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准确地识别体育产品商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2]。

针对体育产品商标的识别问题,专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涌现了一些体育产品商标的识别模型[2]。最初采用人工方式对体育产品商标进行识别,该方法简单,但耗时长、无法自动识别,对于多样的体育商标识别效率低[3]。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一些体育产品商标自动识别模型,将体育产品商标看作是多种类型的识别问题,通过一定的规则将体育产品商标归划到相应的类别中[4]。由于是多分类问题,必须建立体育产品商标的多分类器,当前可以建立多分类器的算法有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等[5?7],在所有算法中,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最快,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在体育产品商标识别中应用最广[8]。体育产品商标的特征可以描述体育产品商标的特点,当前特征有颜色、纹理、SIFT特征等[9],受到运动员以及其他物体对商标遮挡的影响,单一特征仅能描述体育商标某一方面的信息,识别正确率难以满足体育商标识别的实际要求。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多种特征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分别对单一特征建立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然后通过加权获得体育商标的最终识别结果,但权值均采用人工方式确定,具有盲目性,权值无法描述特征对体育商标识别结果的贡献,因此如何进行体育商标的精确识别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体育商标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体育商标识别正确率达95%以上,识别结果要优于其他体育商标识别模型。

1 相关理论

1.1 Canny算子

1.3 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函数,学习过程分为两阶段:信号正向传递、误差反向传递。第一阶段信号从输入层经过隐含层到达输出层,如果输出误差不符合实际要求,便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信号的误差从隐含层向输入层传递,并根据信号的误差不断修正各神经元的权值,直到误差满足实际要求为止。

基于神经网络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的工作步骤为:

(1) 收集体育商标图像,并对其进行灰度化处理。

(2) 采用Canny算子对体育商标图像中的目标边缘进行检测,提取商标轮廓。

(3) 分别提取体育商标的颜色、纹理以及SIFT特征,并采用式(7)对它们进行归一化处理:

(4) 设和分别为输入和输出神经元的数量,根据式(8)确定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

(5) 对神经网络反复训练,直到训练误差达到实际要求为止。

(6) 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体育商标进行识别,输出相应的识别结果。

1.4 支持向量机

2 本文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

本文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综合考虑特征间的互补性,避免单一特征信息量少的缺陷,同时合理确定权值,解决人工方式确定权值的不足,具体工作步骤为:

(1) 采用Canny算子检测体育商标边缘、提取特征;

(2) 采用神经网络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

(3) 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估计模型的权值,输出体育商标的识别结果。

本文模型的框架如图2所示。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体育商标样本

选择体育产品商标类型为:LG,BRIDGESTONE,TISSOT,VISA和ADIDAS,它们的类别标签分别采用1~5进行描述,样本数量的分布情况见表1。选择权值人工方式确定多特征权值的识别模型进行对比实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一特征的识别正确率

采用BP神经网络分别对颜色特征、纹理特征以及SIFT特征分别建立体育商标识别模型,得到的识别正确率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单一特征的体育商标识别正确率均低于85%,不能满足体育商标识别的实际应用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只能提供片面信息,识别结果没有太多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证明了本文采用多特征建立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的思想是正确的。

3.2.2 估计单特征的权值

将单一特征的体育商标识别结果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学习和回归,得到单一特征的权值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特征中,SIFT特征的权值最大,其次是颜色特征,最小为纹理特征,说明SIFT特征对体育商标识别结果的贡献最大,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3.2.3 与对比模型结果对比

本文模型与对比模型的体育商标识别正确率和识别时间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从图3和图4可知,相对于对比模型,本文模型的体育商标识别正确率大约提高了5%,而且识别时间也大大减少,符合体育商标识别的实时性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本文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单一特征权值进行合理确定,建立了更加合理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体育商标类别与特征之间的变化关系,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4 结 论

体育商标识别非常复杂,传统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其变化特点,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首先采用神经网络根据单一特征建立相应的体育商标识别模型,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确定它们的权值,并通过对比实验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体育商标识别效率大幅度提高,识别正确率可以满足体育商标识别的应用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设置影响识别结果,今后将解决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设置问题,产生更加合理的权值,以获得更优的体育商标识别效果。

参考文献

[1] PELISSON F, HALL D, RIFF O, et al. Brand identification using Gaussian derivative histograms [J]. Machine vision and applications, 2004, 16(1): 41?46.

[2] WATVE A, SURAL S. Soccer video process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advertisement billboards [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08, 29(7): 994?1006.

[3] PHAN R, ANDROUTSOS D. Content?based retrieval of logo and trademarks in unconstrained color image databases using color edge gradient co?occurrence histograms [J].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2010, 114(1): 66?84.

[4] LIU W Y, SUN X M, WANG L. Trademark contour extraction based on improved snake model [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 5(3): 1253?1260.

[5] LI D D, KWONG C P. Understanding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using Q?analysi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1(3): 592?608.

[6] HALIN A A, RAJESWARI M, RAMACHANDRAM D. Shot view classification for playfield?based sports video [C]// 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Kuala Lumpur: IEEE, 2009: 410?414.

[7] 王三虎,姚望舒,凌兴宏.基于SIFT和角点特征的商标检索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31(7):1841?1843.

[8] 卜江,老松杨,白亮,等.一种体育商标中广告牌商标的实时识别算法[J].自动化学报,2011,37(4):418?426.

篇9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产业;体育政策;体育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52-04

1 提出问题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指引导、规范、鼓励和支持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的总称。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出台的《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我国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建筑业。其中的体育服务业即为本文中所指的体育服务产业,如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等。体育服务产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上与其他体育产业类型具有较大差异,引导和规范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体现出较大的独特性。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对促进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和优化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本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表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远远高于消极作用,产业政策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有时也会出现低效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否定产业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3]。在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运行中,存在一些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否发挥作用的质疑,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嘉兴、西安和武汉若干体育产业经营者访谈后,发现很多经营者对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认识非常浅薄,对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本身持不信任态度,甚至认为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没有对体育服务产业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若干研究,但是主要以描述现象为主,如政策内容滞后、缺少配套措施、权威性低等[4-6]。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很少针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进行专门研究,也没有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的涉及。科学认识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是了解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基础环节,因此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提高人们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认识,对设计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内容和提高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认识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对深入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和指导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具有重要价值。

2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概念和基本属性

产业政策通常被描述为:“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形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的分类或细化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可以是某一行业的产业政策,如工业政策、服务业政策;也可以是某一产业类别的政策,如钢铁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等。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产业政策的分支,是关于体育服务产业的单体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旅游产业政策一样,专门为了发展某一单体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产业经济学和政策学的角度可以将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描述为:“国家根据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体育服务产业增长速度,通过优化体育服务产业结构和组织,使体育服务产业能有效地供给,并适应社会需求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各类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如税收、财政、物价等经济政策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些行政管制政策,如行政审批政策、行政监督政策等也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内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归根结底是政策,具有政策的根本属性,如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利益相关性。除此之外同时还具备其他一些属性,如正误性和实效性。人们对体育服务产业和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政策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等会影响政策制定或者执行是否科学;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再起作用。

3 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具有政策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但是由于其是一项具体的单体产业政策,因此具有独自的基本特征。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这些基本特征是在当前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各种政策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政策手段、政策执行、政策目标、政策调整等若干方面。而体现体育服务产业自身基本特征比较明显的几个方面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环境特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需求特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执行特征、体育服务产业内容特征、体育服务产业对象特征。

3.1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环境特征

篇10

关键词:体育锻炼;个性;影响

1 前言

个性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心理学的定义是:“个性是指表现在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经常出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的总和” [2]。从上述定义可以得出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相对稳定指个性的动力性,说明个性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稳定成型,也可随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影响个性成型的条件,“遗传是前提,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系统,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根本特征,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从身体锻炼的角度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有各层次、级别,如年级、班级、成绩、目标等。不同的层次按照系统的要求,去完成各自的任务。按系统论的原理,体育锻炼的目标体系有整体性、层次性和优序性等基本特征。当然,体育不得与德育、智育相割裂。个性的发展是体育锻炼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是试图阐述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形成的影响,揭示体育锻炼对塑造中学生健康个性的作用。

2 体育锻炼对塑造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影响

2.1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气质的影响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主要是指个人天生固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特点。一般认为气质无好坏之分,其发展与先天遗传关系极大,但后天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体育锻炼对人的气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的生长发育的可塑期的促进作用来体现的[3]。中学阶段的学生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中学生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水平,避免一些孩子过度的紧张或兴奋的不良气质,从而改善他们的气质类型。比如,多血质的气质类型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等。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可通过中长跑等耐力型项目的训练保持其活泼热情、灵活机动的长处,防止轻浮散漫、不能坚持到底的不足。

2.2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个性心里特征。性格受基因遗传因素和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过改变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的性格。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参加者通过进行不同的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比如参加篮球运动,它是集体项目,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使之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2.3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能力的影响

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体育锻炼作为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活动也能培养中学生多发面的能力。此外,在球类项目的锻炼过程中,锻炼者往往会遇到不同的防守和进攻问题,能培养锻炼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体育锻炼塑造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几点思考

3.1不良的体育锻炼能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

体育锻炼要有科学性,盲目的体育锻炼容易使学生受伤,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挫败感,长此以往将形成一种脾气暴躁或者是性情孤僻的个性,不但不能帮其塑造正确的个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遵循科学的适宜负荷原则。通过锻炼使其产生快乐、勇于挑战的健康个性。

3.2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的活动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大量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每一节课都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一、两种运动能力。教学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做到新颖多样,生动活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把体育课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

3.3 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发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要让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身的需要,都能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3.4 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

教师要始终注意从各个方面及时获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诊断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问题与困难,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学生通过反馈信息,能够加深对自己当前体育锻炼状况的了解。确定适合自己的锻炼目标,从而调整自己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郑建岳.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