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山区半山区城市,农户承包地块多而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通化市通过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初步破解了产业分散、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的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繁荣。截至目前,通化市在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501家(含梅河口市,下同),农民合作社5224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27.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0%;7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民免费服务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农村土地的规范流转,推动了全市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解放了更多的富余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全市城镇化进程,为服务“三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体化经营,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为此,通化市紧紧围绕“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这个主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发展家庭农场,使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能手集中,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市场竟争力,l展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骨干力量。为促进家庭农场的规范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的集约化、适度规模化水平,推进通化市现代农业健康发展,2014年通化市农委联合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和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共同下发了《通化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扶持办法(暂行)》,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已有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8家。二道江区淑芝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5月,有成员5人,注册资金60万元,经营地点位于二道江区二道江乡三道江村二组,总占地面积50亩左右。2016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现有生产基地20亩,新建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菌袋养菌间3000平方米,出菇场地5000平方米。目前,基础建设已经投资70万左右,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挥规模优势,2017年打算扩建20亩大棚,购买新型生产设备10余台套,大约投资100万元左右。扩建完成后,可带动更多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他们快速脱贫奔小康寻找新出路。
篇2
(一)优化发展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优化发展种植业,稳步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建立适应加工业和畜牧业发展需要的种植业结构,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辽宁省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优化畜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精品畜牧业,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合理利用牧业资源,促进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三)建设发达的生态林体系,保障生态安全
加大建设生态林体系,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拓展以森林经营为基础的第一产业,提升以林产品为主的第二产业,开发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同时,大力造林育林,扩大森林资源,坚决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
(四)进一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地方龙头企业
进一步发展粮食产品、畜产品、林特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原料示范基地。
(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
不同区域应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以区域开发、产业配套、集群发展为重点,加快开发高效特色产业,在辽东、辽西北、辽中和辽南分别建设适于本区域的优质高效特色产品产业经济带。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布局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
二、辽宁省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
可将辽宁省划分为5个现代农业类型区,不同的类型区有着不同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一)辽东山地农业区
该区是辽宁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无计划地发展蚕场、参场、牧场、柴场、采矿场和开发坡耕地,致使山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因此,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以治山、保水、保土为中心,结合发展多种经济,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针阔混交最佳结合的水源涵养林体系和种养加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二)辽河平原农业区
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层变浅,犁底层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地污染严重,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建设稳产、高产、无污染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强基本农田设施建设,提高排灌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在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合理轮作、间作、多元互补的基础上,开发纵向空间,增加牛、猪、禽、鱼和瓜菜等物种多层次、多梯级转化利用的互补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三)辽西北半干旱丘陵农业区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匮乏,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滥垦过牧,功能日益退化,土地瘠薄板结,土地质量下降,产品产量低而不稳,农田环境恶化等。因此,该区现代化农业建设应当坚持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植树种草为重点,实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建设战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使当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增值,实现农林牧的良性循环。变粮食作物单一种植为林粮经(饲)多层次、多流向、多梯级增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四)城郊型庭院农业区
该区距离城市近,是大城市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业“三废”污染严重。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大力发展城市林业、无公害蔬菜、肉蛋奶生产,防治工业“三废”污染,形成绿化、种养、观光等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篇3
该文从中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对每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的立地条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级阶梯;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指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农业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三者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1]。自人类文明以来,农业就开始发展,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逐步机械化生产,人类的生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同时,粮食生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随之环境也日益遭到恶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新的农业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农业”这个概念[2]。自此以后我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经有了将近30多年的发展历程[3]。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高达2000多个。我国对生态农业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主要集中于对某个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模式、特点以及未来展望的研究[4-6]。很少从大地貌格局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分析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第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现状
我国第一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青海省、自治区和四川省、新疆、云南省的一部分,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大部分地区为高寒气候,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量200~400mm,并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大多为冻土。第一级阶梯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第一阶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植被大多数为草原,所以打造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青藏高原林芝地区米林县发挥种植养殖为一体,发展最具特色的青稞产业,它没有污染,被誉为“绿色天然产品”。察隅县探求有机种植和饲养产业之路,以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种植以林业为主。嘎玛养殖基地采用散养改为鸡笼,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许多耐寒动物的养殖也成了该区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如牦牛、藏山羊。设施种植模式:设施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来提高产量,打造出“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
1.2第二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二级阶梯在政区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湖南、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形上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m。该区地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在50~1600mm,自然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农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山体立体农业模式。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这类农业模式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目前,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区正在朝着生态调节、生态教育、绿色人居、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农业区;四川省田园牧歌生态园区打造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模式,它将科技农业景观和传统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良性结合,将农业变得更加生态化、设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山体立体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山体的海拔高度为前提,利用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方式即山体立体农业。这种模式突破了平面上单一层次的传统种植,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的目的,它具有“多层配置”的特点。西南地区的峰丛洼地农业,它是以海拔高差来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在山麓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到山顶依次为旱地作物农业、经济水果林、经济林、灌木和草类植被,这种分布充分的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第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级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10多个省、直辖市,在地形上包括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平均海拔在500m以下。该区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降水量大于1600mm,土壤类型多样,从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复种指数大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主要包括生态科学养殖模式、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有机农业模式。生态科学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摒弃之前传统的水产、畜禽养殖业,提倡利用生产嫁接的方式来生态养殖。其目的是生产出天然绿色农产品,从而达到既能提高农业产出率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江苏省东台市推出了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采用循环利用的原理,将养殖所产生的绿肥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长。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为豆制品加工提供清洁能源,也为无公害稻麦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7]。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把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服务业等,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起来[8]。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东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其最突出的是桑基鱼塘模式。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机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提倡绿色、自然消费,主要是生产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或生物肥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一类农业模式主要是体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绿色有机农业园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农业园区现在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采取“园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园区+贫困村”等发展模式。其主要采用的是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无土栽培,植物所需的营养均来源于人工培植的营养液,人工培植的营养液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并且易于控制。
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2.1我国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特点
第一级阶梯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而发展缓慢,面对恶劣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等高寒作物。本区的生态农业以种植和畜牧相结合模式为主,也有部分地区正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两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同时,为了弥补温度、降水量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区引进各种高科技生产方式,比如温室大棚、滴灌、地表覆膜等,发展了设施种植生态农业。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多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所以其发展的宗旨是离不开保护环境和坚持可持续性。这一阶梯最特别的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发展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就西北地区而言,气候干燥少雨,土地类型大多为荒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但是随着人口和畜牧的大量增多,生态环境已然遭受到了破坏。与西北地区截然相反的是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降水丰沛,但是这里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这个地区的农业大都是以山体立体农业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良好。其生态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为了节约土地,该区以发展集约农业为主。
2.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级阶梯,由于降水和气温的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这一阶梯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滴灌和地表覆膜等生产方式。这一地区虽是采用高科技的生产方式,但现阶段农民的知识储备不高,一旦操作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第二级阶梯,气候适宜、地形多样,生态农业类型多样。但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土地类型利用不当的情况。在西南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民开垦山坡种植玉米,由于该地区气温的局限性和土壤低肥力,玉米产量相当低。长期以往,反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级阶梯,虽然各方面的条件较好,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出口国外,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迅速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所以要集生产和销售一体还需要经营者要不断地努力去探索。我国三大阶梯生态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生态农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力指导。一些地方的生态农业只是初具模型,许多生态农业模式都只是一些空架子,有的只是打着发展生态农业的旗号,其实依旧是还在进行着传统的耕作。例如,有些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却鲜有成果和效益。还有一些农民和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为了套取财政补贴,打着建设生态农业的幌子做表面文章。第二,生态意识淡薄。政府为了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盲目扩大种植和养殖范围和力度,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质量也下降,导致农产品的产出率低。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地区,大多数草场都因为过度放牧而开始退化。这就导致了牧草的质量不高,原来的养殖业就只能缩小规模甚至停止养殖。在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石漠化面积越来越大。第三,市场和交通条件不够完善。一些生态加工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和市场的问题,无法销售出去,大量的产品积压,造成生产部门和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3.1内部挖掘
(1)因地制宜。我国土辽阔,三级阶梯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发展农业而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各级阶梯需要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我国大部分土壤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要提高农业产量,改良土壤是必经之路。常见的改良土壤的一些方法: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杂草沤肥改良土壤、酸碱中和等方式。目前我国地区普遍施用氮肥、磷肥,这些肥料在短时间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但是长期下去,土壤将板结、肥力下降[8]。因此科学施用肥料,使用农家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绿白”结合农业。“绿白”农业是指健康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基因工程综合种植的农业模式。它具有生态农业的各种特征,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将会让人们消费更加安心、放心。同时它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3.2外部要求
(1)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想要让生态农业广为人知,就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让他们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如何发展等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此,相关部门就要做好工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让他们明白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除此之外,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从高效、经济的生态新型农业中获得实际的效益和经济收入。(2)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每级阶梯的地理条件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针对各级阶梯典型地区进行试点研究,然后再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全面的推广。(3)加大投入,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当地政府可拨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9],开展培训,提升广大农户的知识技能,以达到科学种植和养殖,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杨娅娅 王金凤 吴英 高人兴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沈亨理.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70-73.
[2]金冬霞.生态农业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6-74.
[3]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33(1):97-102.
[4]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4-93.
[5]刘钦普,生态农业概论[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76.
[6]罗其友,陶陶.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6):407-413.
[7]肖忠东,周密,孙林岩.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2):208-212.
篇4
1、经济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急需提高的重中之重
各种体系,如经济、环境生命等体系,一些以绿色为主的体系,其生产水平在生态农业体系的不断提高中一直被强化,寻求创新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操作环境,开发利用生产力,形成一种可以由人工进行干预的生态系统,使其产生集中效应,提高经济效应,最终能够彼此推动。
2、生态农业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
要想生态农业有长足的发展,应该注意区域性的发展与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在的生态农业应该有所创新,要注意综合、集约与多样性技术配套和支持。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生态农业模式无法有更长远的发展。因为不论是任何一种模式,立体农业模式或是生态系统立体结构,优化生物组合模式,或是模拟系统生态食物链结构,以及再接再厉再生模式,每一种都需要种植的技术,所以有物质有能量还要注意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为生态农业的再发展提供奠基。
二、基本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框架
在农发菜过程中,越来越依托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技术的提升,能够保持经济生产的收入,让农业发展得以持续。所以好的生态农业技术架构非常重要。
1、指导原则
生态农业的总指导原则应该是以营养保健及低价农业产品需求为根本,让市场需求保证多样化、质优化、营养化及无公害,同时,要将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融入国际化市场,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的保障。
(1)通用性
一般在生态农业上使用的技术都是传统的技术,而农业科学机构研究出的新技术又往往不能马上试验于农业生产一线,要注意装配的适用性。
(2)先进性
生态农业技术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问题。注意成本的控制,争取在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要尽量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追求国际化水平,积极地创新,提升社会效益,社会水平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效果性
要保证在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力、降低能耗、技术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提高效果。2.1.4系统性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时,必须要考虑生态经济的立足点,把配套的一些生态技术结合与利用,尽量控制投入与产出比,将农业经济的效益发展到最大化。
2、基本内容
(1)田间管理技术
包含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如微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喷灌技术等,同时要注意防虫防害的实施,以及如何精确的加肥施肥等。
(2)种植养植的技术
包括:要利用立体空间供给营养的立体养植技术,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时使用物种的同生原理来的间作套技术。
(3)基因工程技术
要利用生物规律的种质优势,提高作物抗病虫害性能,还要使用现代生物的工程和技术,利用育种的常规技术模式。
(4)多种物质合理有效的利用
生态系统有一种闭路控制的原理,可以加以循环利用,这种原理是基本再生品的废物利用,把一些没有联系的生产形式融合到一起,整合成为循环再利用的零废物生产模式。
(5)农业环境改善的技术
使用加环境值的原理,同时要协调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环保理念相结合,与之协调,综合食物链的原理,加强农业环境的有效改善。
三、发展思路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加生态技术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立农业生态技术需求的内在扩张机制,完善体系。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技术供需平衡机制,深入农业体系,探求真实的农业技术发展需求。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农业生产 主区位因素 相关问题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主导性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水源、地形、土壤、交通、市场、国家政策、技术、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如何确定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呢?尽管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或部门),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因为该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3.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具备,唯有某一条件无法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性区位因素。
二、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与举例
1.河西走廊的粮棉
该地区尽管有光照强、土地广等优势,但普遍缺水,水源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该地区如果要发展农业生产就要解决水源问题,否则就不能发展农业生产。然而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能满足河西走廊粮棉生产的需要,解决了这里的限制性因素,那么水源就成了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2.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垂直农业就是在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布不同,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垂直农业特征均很突出。正常情况下山地地形不适宜发展一般的农业生产,山地应该是这里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是这里的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因地制宜,解决了山地的限制性影响,开创了一种新的农业模式――垂直农业。可见它是在特定的地形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如果没有这种地形也就没有这种农业模式。所以说垂直农业的主导性因素是地形。
3.桑基鱼塘
“基塘生产”是珠江三角洲当地人民为改造起伏不平又积水不深的不良地形而采取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长江中下游平原虽有条件挖地成塘、堆土为基开展“基塘生产”,但是由于区内有众多的河、湖可供养鱼,土地也较平整,也就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地开展“基塘生产”,所以珠江三角洲采取“基塘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地形
4.其他典型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的天然橡胶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以色列的无土栽培主导因素是技术。
5.较难确定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荷兰的鲜花销往中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这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市场、质量、技术、交通和保鲜条件等。在这里,这些因素都重要,而且技术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但技术因素的影响又太过广泛了,并不直接,而交通、保鲜条件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所以荷兰鲜花销往中国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交通、保鲜条件。
三、主导性区位因素的判断归类
1.依据农业生产的类型
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依据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依据农业生产特色
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依据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
篇6
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循环经济正逐渐应用到农业建设方面,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2.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当今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问题都比较突出。先来看农业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贫乏,土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来看生态问题,由于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另外迅猛发展的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总体来看,农业污染比较严重。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资源的可用量。第二,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内部层次物质、能量的相互交换,使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初、深加工解决农产品供给对初级农产品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第四,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出适合区域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第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循环经济提高了农产品的生态标准和安全性能,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3.1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原理,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而运用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发展模式的目标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依据我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性,各地区开发出了不同的生态模式,北方地区利用沼气、太阳能、大棚等养殖牲畜,牲畜的粪便又可作为沼气池的肥源和种植业的有机肥,提高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南方地区则利用地区优势,实施“三结合”工程,使沼气、厕所和猪舍有机结合起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西北地区因地制宜,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种植业,成功开发出了牧、沼、粮、草、果五配套的生态模式。
3.2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国设计出了“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四维是指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以及人文科技这四个子系统。在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农业环境为目标、农业生物为保障、人文科技为条件,四维集中,共同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存在丘陵山地立体、庭院立体、水体立体以及农田立体这四种高效农业结构。开发立体农业,集约经营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掘各项农业资源的潜力,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利用科技力量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环境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绿色的农产品,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促进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3.3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
“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游客观光消费为目的旅游经营活动。利用都市化或城郊或农村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及农业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的场所和服务,向游客宣传和普及农业文化知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些生态景观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一方面改善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除此之外,“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还具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篇7
梅县区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梅县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全力推进。
2013年,梅县区制定了以水稻、金柚、茶叶、畜牧水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规划,被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实施三年以来,梅县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设置奖补项目和“政银保”项目,对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和扶持,为20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1.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投入现代农业建设。
目前,梅县区围绕金柚、水稻、茶叶、畜牧水产和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等相关产业,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梅县区农业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4.1%;农业增加值17.07亿元,同比增长4.3%。
培育主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
宽敞的仓储车间,刚经过检查的金黄蜜柚在多层的输送带上整齐地排列着被送往下一工序进行包装……在位于松口镇大黄村的梅县金柚产业园内,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机械设备。
“金柚是我们梅县的农业支柱产业。” 梅县区农业局副局长黄利云向记者介绍道,“为发展金柚产业,我区高规格规划建设这个金柚产业园,占地面积300多亩,为梅县金柚仓储物流基地。”
“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加快绿色健康渔业发展。”今年初,区委书记张文广在对全区农业工作部署中强调。
去年,梅县区投入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多亩,大大改善农田的耕作条件,扶持企业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生产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水稻产业,极大带动和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水稻生产走品牌化和机械化道路,目前注册有“金良稻丰”、“君惠”、“嘉园”等优质品牌大米。
作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梅县区除了对雁南飞、阴那山、健神、梅凤、嘉应客茶等注册商标重点扶持外,去年还规划设置了400多万元奖补项目扶持新增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多亩,名优茶苗木繁育项目丰富区内茶叶种植品种。
为推进生态循环健康养殖技术,梅县区安排了160万元专项资金对6家养殖示范场进行改良建设,以推进健康养殖新模式。今年,梅县区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淡水渔业先进县”,有6家农业部认定的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全年生猪饲养量64.63万头,出栏肉猪42.74万头;水产养殖6.12万亩,产量2.76万吨。
近年来,梅县区按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茶则茶的原则,在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引导群众种植金线莲、石斛、名优苗木、葡萄、火龙果、杨梅等特色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形成了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互补的新格局。
结合休闲旅游 构建立体农业
车辆进入雁洋镇,就看到雁鸣湖度假村的道路指示牌,平坦的雁鸣大道直达度假村大门。周围山岭重重叠叠,路边果树飘香,山路蜿蜒,山风清爽,记者走在其中,仿若置身天然氧吧。
篇8
[关键词] 兰坪县 杂粮产业化 小杂粮
[中图分类号] TS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13-01
一、兰坪县杂粮产业现状
兰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温带山地高原季风气候,年均降水174天,最低海拔为1360m,最高海拔为4435.4m。全县共有石登、河西、金顶、兔峨、中排、通甸、拉井、营盘8个乡镇,呈现出东高西低、南窄北宽的地貌,具备地形差异显著,土壤、气候、生物资源垂直分布明显的特点,从而构成了兰坪县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的总体布局。兰坪县总面积438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约为36340公顷,占总面积的8.28%。在农业用地中,单产在150公斤以下的耕地为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水田3.7万亩,坡度大于6°的耕地面积占农用面积的93%。
兰坪县是典型的旱粮生产区,杂粮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其次为高粱、荞麦、青稞、燕麦等。兰坪县将小杂粮作为优质杂粮产业的发展重点,每年始终保持19万亩的种植面积,其中高粱600亩、大麦28000亩、燕麦9900亩、荞麦27000亩、豆类130000亩,年产量16600吨以上。尤其对于荞麦、燕麦而言,兰坪县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兰坪县高山小杂粮生产中的优质作物,与玉米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兰坪县大力发展优质食用豆产业,主要包括蚕豆、大豆、芸豆等,种植面积为13万亩,实现年产量3930吨,其具体发展状况如下:在适应种植海拔在2200m以下的沿江四乡镇种植蚕豆,种植面积为20000亩,年均每亩产量250-300kg;在拉井、河西种植大豆,种植面积为40000亩,年均每亩产量200-250kg;在适应海拔2200m以上的冷凉地区种植芸豆,种植面积25000亩,平均每亩产量250-300kg。为了推动食用豆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兰坪县还在沿江半山区、山区种植绿豆、豌豆、架豆、四季豆等,种植面积为10000亩。
2013年,兰坪县根据上级部门安排,计划在四个乡镇开展10000亩杂粮高产创建,并实施了《兰坪县2013年杂粮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兰坪县已经完成含百亩区、千亩示范片、万亩辐射带在内的共11260亩杂粮高产创建,超额完成了杂粮高产计划任务。在杂粮种植技术上,做到了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种植规格、统一用肥、统一病虫害防治,从而改变了传统以点播为主的播种方式。
二、兰坪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 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
由于兰坪县山地多、耕地少,且具备立体气候特征,所以兰坪县不适合走大规模种植杂粮的农业生产路线,而是应从本地区的立体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状况的角度出发,着重于发展特色农业。兰坪县要以旱作农业为主,按照高、中、低山区划分特色农业发展层次,立体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分类型发展。尤其对于兰坪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言,因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落差大,使得作物品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为该地区发展小杂粮赋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兰坪县应将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作为发展小杂粮的重要产地,并以此为依托,培育一批小杂粮加工企业,带动全县农民增收,实现杂粮产业化发展。
2. 依靠科技提高杂粮产量和品质
兰坪县杂粮产业虽然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栽培管理落后、品种退化、种植技术更新慢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兰坪县可落实以下生产措施:首先,兰坪县应从建设种子基地入手,在原有杂粮品种基础上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逐步实现杂粮品种的更新换老,从而解决品种退化的问题。其次,兰坪县要加强栽培管理技术培训,转变农民传统粗耕滥种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杂粮产量和品质,为兰坪县做大做强杂粮产业奠定基础。
3. 推动杂粮加工业发展
当前,兰坪县杂粮多为山区人民食用,因消费不便使得城镇居民消费量不高。针对这一现状,兰坪县应走精品杂粮生产路线,寻求最佳的杂粮加工模式,实现杂粮消费加工化、大众化、便捷化,提升杂粮价值,扩大杂粮在城镇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同时,兰坪县还应当利用杂粮在医疗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开发营养型、功能型保健食品,创建杂粮绿色食品品牌,将优质杂粮加工品打入市场。此外,兰坪县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农户、企业、基地的一条龙产销体系,优化小杂粮区域化布局,创新订单式生产模式,通过科学化、高效化的杂粮加工生产,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4. 完善杂粮产业运行机制
兰坪县要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为推进杂粮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应建立资本积聚扩张机制,将优质杂粮列入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引入专项资金促进贫困山区农业发展。同时,采取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扩大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降低龙头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兰坪县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杂粮产业化经营,构建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调动起农民杂粮生产的积极性。再次,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为杂粮生产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在杂粮产业化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结论:
总而言之,兰坪县应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立体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状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并将优质杂粮发展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方向。新时期下,兰坪县要稳步扩大杂粮种植面积,提高杂粮产量和品质,延伸杂粮加工业链条,构建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杂粮产业化快速发展,在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参考文献
[1]魏亦文.发挥杂粮特色优势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J].农产品加工.2010(1).
[2]孙拥军.重视杂粮战略地位促进杂粮产业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1(3).
篇9
关键词: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工厂化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大量化石燃料为代价;过度种植和超载放牧加速了土地资源退化,草场产草、载畜能力逐渐下降,土壤“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水浇地的农业种植方式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和农产品污染超标;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形成海水赤潮;集约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严重,导致环境卫生状况低下;水产品养殖造成水体直接污染等。现在人类正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传统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正在提倡和研究大力利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发展高效的设施生态农业。
1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涵义与发展过程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通过工程手段有效地调控动植物生产中的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创造最优的生长发育环境,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的被动性,有效避免不利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摆脱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达到很高的生产效率,在实现稳定的周年连续生产,供应给市场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技术方面应用广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在6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大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当前世界设施园艺和集约化养殖生产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它正以传统农业所未有速率,创造出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荷兰是世界上设施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蔬菜出口居世界首位,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在温室内进行。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荷兰政府致力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有机生态农业贯穿于整个农业的发展之中,高新技术集成的工厂化农业在荷兰被广泛应用。在栽培上,荷兰温室农业采用基质营养栽培,采用生物病虫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来预防病虫害。为了适应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环境,以色列研究发展了一条节水农业之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色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节水农业体系,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喷灌、滴灌、微喷灌和微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漫灌方式,实现了农业节水技术的飞跃。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塑料大棚,70年代未开始试验和应用现代化日光温室,近年来设施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建立了多种农业科技园区和以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为主的农业设施园区。20世纪未,我国设施园艺作物栽培面积比80年代初增长了128倍。
2生态农业概念及主要模式
2.1生态农业概念与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种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工程。经过4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已建立了县、乡、村等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体系。农业应用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用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和有机质生产和转化的原理。生态农业就是巧妙地应用这四个基本原理进行农业生产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系统生产力,实现高功能及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2.2生态农业主要应用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食物链型、时空结构型和系统调节控制型三种类型。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科技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食物链型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能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时空结构型是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原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按照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整体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模式中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形成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现以“立体农业”组合模式研究最为广泛。
“立体农业”模式根据不同生物的生长特性,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从多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将其改造成为高级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其在一定面积上,用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时空结构型农业模式适应社会对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需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的同时,还能缓解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因此,农业专家称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出路。近年来,在立体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标准化的种养模式,具体如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林果地立体间套模式、山地立体种植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及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系统调节控制型是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生态农业模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繁衍生息,必须随时随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同时环境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得到某些补给,以恢复生机和活力。环境与生物互相影响,生态农业必须通过合理安排、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突破口”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提供的良好环境条件下,实行高密度养殖和种植,空间有效利用,物质与能量高效循环,可使单位农产品生产占用和消耗的空间、土地、水、肥都比传统农业大大减少。
第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注重动、植物生产中能源的有效利用。虽然各种环境调控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但一方面总是设法尽量减少生产中的能耗,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集约化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容易达到能量的集中高效使用。
第三,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可以提高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从广义上讲,农业生产的本质在于将太阳能转变成食物,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的使用如温室设施可以实现传统农业在非作物生长季节无法进行的生产,有效地利用该季节的自然光热资源。
第四,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注重农业生产的总体生产环境。在建设环境工程设施、组织设施农业生产中注意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对大量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化为可综合利用的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
因此,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手段是摆脱传统农业受到自然环境束缚,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实际应用典范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主要有桑基鱼塘养殖模式、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间作套作与林粮复合模式、“桑羊互惠”模式等。随着设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如何将这些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于工厂化设施农业中是亟待研究的课题。目前设施农业已发展到使人们可以随意调节生物生长环境,调配生物的养料,控制生物病虫害,同时实现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程度。
4.1“甲鱼――福寿螺――水葫芦――樱桃番茄”模式
“甲鱼――福寿螺――水葫芦――樱桃番茄”模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食物链模式,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生产对象为甲鱼与樱桃番茄,通过食物链加环技术,在甲鱼与樱桃番茄之间引人增益环一福寿螺和水葫芦,该系统可保证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该模式关键技术是首先将甲鱼设施与樱桃番茄温室通过管道相连,鉴于两边O2和CO2的不平衡,引起相互间气体渗透,按照一定比例组织生产完全可满足两边O2和CO2所需。甲鱼养殖最大问题是水环境问题,其养殖水中含有许多有机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等,通过处理一部分可供给番茄吸收,大部分通过所建的水塘由养殖水葫芦净化,经水葫芦处理简单过滤的水可重新循环供给甲鱼与樱桃番茄使用,但单靠水葫芦维持,则水葫芦自身繁殖也会引起环境污染,故引进福寿螺以水葫芦为食物即抑制了水葫芦的暴增,福寿螺长大后其肉口感不太好,不适宜供人们食用,经过处理可作为甲鱼高蛋白有机饲料,从而形成部分循环的食物链,大大提高了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化。此模式整个生态设施仅需投入少量资源即可形成简单的循环系统,大大简化了设施处理机制,降低了设施运行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4.2“羊――作物――猪”模式
“羊――作物――猪”模式,即将简易型大棚或温室与羊舍、猪舍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小生态设施建设,保证各个单位独立性,又充分发挥整体工厂化管理优势。其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是以简易型温室大棚为基础,在温室大棚两端各建两个水泥家畜圈,一侧养猪,另一侧养羊,大棚中间种植农作物,猪、羊和作物形成小型生态系统。猪和羊呼出CO2,供作物光合作用,而作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供猪和羊所需,按一定比例设置猪羊和植物数量,则完全可满足各生物的气体需求量。猪羊身体发出的热量形成一道天然保温墙,大大降低了温室的热量损失,特别是在冬天其效果更加明显。猪羊粪尿按一定比例配成有机肥料直接供设施内作物施用,不仅改善了简易型温室大棚的环境要求,又大幅度降低了温室运行成本。若按这种设施生态思路建成一定规模数量的温室大棚,则猪和羊产量十分可观,是目前农村值得大力推广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4.3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使养殖和种植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循环。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一池三改”模式,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养猪,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人畜粪尿流人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消除污染,改善环境:沼气用作农户燃料,照明,解决农村用能。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所以这种模式在用能方面达到省柴、省电、省劳力,在种植方面达到增肥、增效、增产,在养殖方面达到病虫害减少、投资减少的作用。
“猪――沼――果”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以生态经济原理为基础,包含了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容,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它以沼气池为核心,把种植(粮油作物、果树、蔬菜和牧草等)、养殖(猪、牛、鹅、鸭、水生物等)和农户组合成一个开放式的互补系统,使物质充分循环,让自然散发掉的生物质能集中利用。沼气池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集聚在一起,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了分解效率,并收集、储存、输送沼气,用于家庭烧饭照明,使传统种养模式中散失掉的生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营养元素,基本上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沼渣中除了沼液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外,还有腐殖酸、沼气菌等,大部分可直接被作物吸收,仅少量残余的有机质还要经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比传统施肥方式所流失的养分要小得多,氮、磷分别仅损失5%和2%左右,对环境污染减轻很多。
4.4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我国北方地区目前推广“日光温室种植一设施畜牧养殖――沼气发酵――厕所改良”的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把种蔬菜瓜果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及厕所积肥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工程。
从目前国内推广的四位一体设施农业主要为钢架式和半钢架式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充分、防寒保温和抗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等特点,其空间较大且设备较完善,适合种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要求高,通过温室大棚内养殖猪、羊、牛、鸡等可解决有机肥不足问题。设施大棚内冬季、春季温度较高,猪、羊、牛、鸡等生长快,提高了生长量和出栏率。同时修建沼气池,所产沼气可做饭和照明,还可补充大棚蔬菜生长需要的C02和热量。从而达到经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率高等特点。
4.5农林牧复合系统
农林牧复合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它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及动物,在空间上或按一定的时序有机地排列在一起,形成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产品、多效益特点的人工生态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 是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生物种群、多功能、多目标的综合性开放式人工生态经济系统。近年来我国对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如郑海水对海南浅山区农、林、牧人工生态系统的发展潜力的探讨,许林书对东北低山丘陵地区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效益的研究,张勃对西部干旱地区农牧生态系统模式的探讨等。农林牧复合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多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利用,这显然是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化的复合结构模式必须使系统中各种群具有广泛的生态位分化,在结构设计时,要充分减少种群复合经营时的负互作,提高正互作,并从时、空、量和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调控,促进模式优化与系统的持续稳定。
5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即利用生态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研究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营养源循环条件,并将其推广用于大面积的设施生产中。生态农业的实施要依据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生态工程实施的原则、技术途径亦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所倡导的生态农业主要以恢复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为主,而我国根据自身国情要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这就对我国生态农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人世后国外大量进口绿色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国际绿色壁垒将限制我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将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大力发展设施生态农业,以生态学思路与技术进行农业设施规划与建设,生产绿色食品,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6结论及建议
实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生态建设,要根据我国生态工程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首先要遵循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条件,应用生态技术或生态工艺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二要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应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通过实践与探索,根据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建立与完善生态农业工程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体系;四要努力突破绿色壁垒,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的国际化;五要遵循继承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改造和完善生态工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情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官会林,荷兰现代农业的思考,生态经济,58~61。
[2]张润清,李晓红,李崇光,国外节约型农业摸式评析,统计与决策,2006,(12),120~122。
[3]周益添,崔绍荣,生态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探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70~172。
[4]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6),179~181。
[5]沈明卫,陈志银等,利用水葫芦净化养鳖废水的问题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37~339。
[6]胡振鹏,胡松涛,“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38~644。
[7]徐福利,梁银丽,黄土高原区“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研究。
篇10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教学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图文信息素材,制定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如图1。
二、教学思路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确立”、“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措施”。这四个环节依次延伸,形成教学活动结构体系(如图2)。教材内容中重点突出了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的确立。
三、图像内容解读
1.拆解农业区位构成示意图
教材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本单元最核心的概念构成示意图,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图像时,需要将其进行细分,并能准确表达各构成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细分如表1所示。
区域农业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自然区位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在区域农业的开发利用时需要进行改造和合理利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它的特点是发展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业产出。
2.发现和提取农业景观图
农业景观图是在该单元教学内容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图像模式,是反映作物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直观图片,为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教学判读时需要对该景观所反映的农业类型、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手段、农业技术的应用、地理环境的特点等信息进行逐一解读(如表2)。
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在列出的所有主要区位因素中,某些因素区位是该地区特有并且对该农业类型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则为主导区位因素。同时,结合所有的区位因素对比,找出影响该区域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如南方季风水田农业,它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为气候、地形、河流、土壤、诙力、种植经验、饮食习惯等,但是决定该农业类型的主导区位条件是气候和劳动力,它的限制因素则是旱涝频繁和人多地少。
3.辨析微观和宏观农业类型分布图
农业的区域范围有大小,在小范围的区域定位中,需要针对各种农业区位因素对不同作物的具体分布进行详细布局,如立体农业的开发和城郊农业的布局(如表3)。
在宏观(即大范围)的农业类型分布图中,则需要考虑到所处地理位置和该地理位置所处的地形、地带性的气候与土壤、河流分布、人口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的空间关联,从而判断农业类型的形成区位条件。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如教材图3.9),根据图中提供的人口、地形、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进行分析(如图3)。
不同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中要明确农业作物类型的需求问题有不同的指向,然而农业区位因素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不同的农业特点。在实际利用中,需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区位条件进行改良和调整,使得农业发展更加顺利。
四、图像教学建议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部分,教材首先安排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图3.2“澳大利亚牧场”两幅农业生产景观图,要求学生通过对图中内容的感知获得农业区位的概念和构成。教材在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构成进行阐述时,则通过图3.3来逐一呈现,该图是教材核心图,它所表示的内容是该节重点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两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图,引导学生从图3.1和图3.2中找到形成不同地域农业类型差异的构成因素,为分析图3.3区位因素的构成做好铺垫和引入;同时也说明构成一个地区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而成的,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同时也具备主次之分(即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通过对教材图3.3的分析,可将农业区位因素的划分总结如表4所示。
对区位概念构成图充分了解后,可分析教材活动内容和案例。经过不断学习,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以后,再去分析农业布局类问题,将更容易完成知识的迁移,进而完成题目的解答。
2.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