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西方艺术为基本模式的当代艺术已经全球化,过去十年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馆及重要的大型国际年度展,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以及亚洲的光州三年展、横滨三年展,正在普遍出现一种“高级的平庸”的当代艺术。二十年前,能够达到这种创作水平的艺术家还不是太多,现在每个洲、哪怕是在非洲,都能找出这样一大批艺术家:他们都非常熟悉观念艺术、波普艺术、新媒体艺术、贫穷艺术、新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的各种语言。近二十年大部分当代艺术的形式都是这些艺术形式的元素组合,看不出有任何创新之处。
当代艺术的产生,其出发点是对前代艺术的价值观和语言形式进行批判。现在大部分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已经消失,只剩F越来越“私人化”的自我表达,对社会、政治和公共性的批判越来越少,至多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无关痛瘁的讽刺。某种程度上,当代艺术成了一种有“前卫教养”的艺术,但是很难再找到梵高这样有宗教激情的艺术家,波伊斯这样具批判性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或者培根这样有“肮脏”美学的艺术家。现在“肮脏”的美学也成了一种“新唯美主义”。当代艺术近二十年处于停滞状态和“平庸化”,其原因还是在于人类的社会模式及关于人的看法没有根本突破。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已经告一段落。全球大部分国家采用了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上吸收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关于社会模式近二十年没有提出新的观念,其核心是让“资本控制国家”,还是“国家控制资本”。中国也走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即如何使用资本主义又能控制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社会变成人类的一个理想模式,但中产阶级文化没有变革的活力。
艺术的本质是关于人的基本概念,但人的基本概念在启蒙主义之后没有大的变化。西方社会近二十年对人的“概念”理解主要是在大众文化领域,如好莱坞半人半机器的“生化机械人”、半人半妖的“人魔”,它们并未像从启蒙主义到那样对“人”的解放有新的定义。马修・巴尼的“人魔”,还有《黑客帝国》,都不是社会解放意义上“人”的定义,而是集中在高科技以及人体基因等关于人的技术观念的一些变异特征。
在亚洲,“人”的概念正在走向一种极端虚无主义的、大都市社会的“私人”,如村上春树的小说、荒木经惟的摄影。这种“私文学”、“私摄影”,已经彻底抛弃了启蒙主义以来赋予“个人”的一切特征,比如历史意识、观念、社会责任、他人、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乌托邦及其创造性,人们只关心、表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注重跟自己亲近过的一切事情。一切抽象的、乌托邦的、社会性的乃至间接的经验都不再被关心。
篇2
杉本博司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原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同时,他也获得了无数荣誉与奖项,包括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绘画奖(2009)、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哈苏荣誉奖)(2001)和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第十五届年度艺术无限奖(1999),还曾获得古根汉姆基金会和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奖金。他的作品被众多公共机构收藏,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伦敦国家艺术馆、东京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史密斯国家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艺术馆等。
杉本博司的《闪电原野》系列作品以有机物的组合结构以及原始形态为主题,流淌着奔放的动态和能量,影射着生命起源之时迸发出的第一个火花。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以摄影为载体寄托了杉本博司对科学研究和实验的热情。他并未使用照相机,而是在暗房里将未曝光的胶片放到预先设计好的、能够产生不同电压电流的设备上,以创造出特殊的效果。
《概念形式》系列,体现了杉本博司对于数学模型拍摄的浓厚兴趣,这一系列的灵感来源于杜尚和曼·雷。杉本博司曾说:“这些19世纪石膏模型的纯粹形式和脆弱感令我痴迷。”《概念形式》将杉本
博司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融入数学空间,勾勒出这一概念发展变迁的文化历程。
《影院》系列,“一个晚上,当我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照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想法,我问自己,如果把一整部电影在一张照片上拍摄出来会是什么样?我心里回答说,你会得到一张发光的帆布。为了能实现这个想法,我马上开始实验。一个下午我带着一架大画幅相机来到东部一个很便宜的电影院,电影一开始,我就打开大光圈按下快门。两个小时后电影结束时我闭上光圈并在当天晚上把这张底片冲洗出来,我想象中的画面猛的呈现在我眼前”(杉本博司)。这就是《影院》系列创作灵感的来源,整组照片每一张画面正中心都是一块方方正正的长方形,这块规整的长方形是一部完整电影的痕迹,是某段时间一种有形的记录,静静的屏幕和仍然残存一丝人体温度的座位,以及属于影院建筑中的一切,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每件事当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身上就会承载无数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或明显或不明显地改变着事物的本身。而影院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无数故事的地方。
“卤化银摄影和它170多年的历史在数码图像巨浪的冲击之下,逐渐淡入被遗忘的角落,这使我突然生出一种形单影只之感。但尽管如此,我必须承认,在这片已被遗弃的阵地上独自固守,对我而言其实更像是一种享受。我曾以有意为之的时代落伍者自居,已逝大师的杰作比起同代人的作品更能唤起我的共鸣。中国宋代的水墨画让我领悟到黑白色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随着13世纪宋朝的覆灭,一批水墨山水的不朽之作辗转流落到日本。我抓住每一个亲睹这些杰作的机会,凝神细观,不知疲倦。牧溪(南宋画僧法常)的《潇湘八景》在我看来堪称东方自然主义艺术的一座高峰,令人仰止。我还要承认,《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我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梁楷、玉涧、夏圭……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让我受益匪浅。尽管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很多地方都无法与这些大师比肩,我依然以“温故知新”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从古老事物中获得关于新事物的启迪。”
篇3
关键词:博物馆 文化衍生品 公共艺术教育
在一般意义上,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等多元社会职能。在这些不同社会职能中,为教育服务是其最终目的。①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对于文化认识的不断提升,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方面的职能表现得更为突出,博物馆的公开展览和随之产生的文化、审美体验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许多博物馆尝试通过举办更多更丰富的展览,开展公益讲座、亲子活动、座谈交流、印制教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近距离地参与到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之中。因此,博物馆各种教育资源也正在被不断挖掘,而在一系列展品资源之外,还有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即庞大的衍生品资源,本文试从博物馆衍生品的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博物馆衍生品发展的情况以及博物馆衍生品作为博物馆艺术教育资源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博物馆衍生品概念阐释
“博物馆衍生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目前对于博物馆衍生品尚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然而,博物馆衍生品是以馆藏文物或外来展品为基础,通过对原作形式进行再创作所产生的新的产品,其在内容、表现形式、主题思想等方面与原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因其同时具有艺术性和纪念性,因此兼具商品性。②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都开发有艺术衍生品。特别是在旅游业日趋火爆的今天,我国各类博物馆也都在积极开发相应馆内藏品或展品的艺术衍生品,各个博物馆内都有艺术品商店,衍生品种类也十分丰富。目前所看到的大致有以下各类:复仿品类、日常用品类、出版物类、纪念品类以及饰品类。
1.复仿品类
复仿品类衍生品多是高精度复制、仿制展品的艺术品。复制类衍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近似度地复制原作,从研究和观摩角度来说,其清晰度和观赏性方面有时会胜过原作。例如,美术出版界家喻户晓的日本二玄社复制的历代中国国宝级书画,就显现出精微的还原能力、高超的制作水平。
仿制类衍生品制作要求没有复制品那样严格,有些只是复制原作的局部。如印刷画片、热版画,将原作进行等比例缩印,衍化成了精美摆设品。
2.日常用品类
日常用品类衍生品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常见的有服装、丝巾、背包、冰箱贴、茶杯垫、钥匙扣、U盘、文具盒、书签、便签本……种类庞杂并且设计空间极大,设计者可以从馆内文物藏品或展品中直接提取出设计元素,巧妙地附加在一些日常用品上,既赋予了普通物品文化艺术信息,又令观众易于接受。这类产品也是最接近普通商品的艺术衍生品。
3.出版物类
出版物类衍生品多指出版印刷的展览画册、明信片、光盘等。一般会附带展品信息的介绍和说明文字。出版类衍生品通常具有文献性、记录性和媒体传播性。
4.纪念品类
纪念品类衍生品是针对原作或与原作相关的某一场合或事件制作的衍生品,通常具有很强的主题性,限量性。例如,为博物馆建馆周年庆或者大型展览周年庆设计制作的徽章、工艺品等。
5.饰品类
饰品类衍生品是将馆内展品内容体现在项链、戒指等佩带装饰物上,或者直接仿制著名画作、雕塑中人物佩戴的首饰。但目前国内博物馆衍生品在此类衍生品方面的开发还比较少。
二、博物馆衍生品的社会认知状况
笔者近期在首都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地针对不同的看展人群做了一份对于衍生品认识情况的调查问卷③,结果显示,很多观众目前对“博物馆衍生品”这个概念尚十分陌生,只有少数人曾在博物馆内购买过相关文化产品,这部分看展人群中的78%倾向于购买博物馆衍生品中的徽章、书籍、明信片等;倾向购买具有实用性的日常用品、饰品类的人较少,只占到22%。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大多数观众对于衍生品的认识仅停留在旅游纪念品的概念上。观众认识不够的原因首先是目前博物馆展示给观众的衍生品有一定局限性,再就是价格昂贵的高仿瓷器、书画,这些衍生品的相对单调导致难以激发多数观众的购买欲望。其次,博物馆对文化衍生品的宣传也不到位。
在调查中,79%的观众认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是有必要的,认为开发博物馆衍生品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91%的观众认为目前国内博物馆衍生品并不理想。其中有很多观众还为衍生品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从以上可知,在一些观众眼中,博物馆衍生品在少儿教育、提升公众文化审美水平的过程中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目前国家对于博物馆衍生品的开发也十分重视。2009年我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座谈会。全国各大博物馆都参与了会议。会上,中国博物馆学会向全国博物馆发出了《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倡议书》。如今,各大博物馆也已经意识到衍生品在博物馆附属功能当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都已将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上日程。全新亮相的国家博物馆计划将文物的衍生品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国博馆长吕章申预言,未来国家博物馆文化属性的延伸将是的四五倍……并希望能通过衍生品达到“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学术”的文化教育理念。④
三、博物馆衍生品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让公众亲近文化艺术,让文化艺术走近群众,是当今博物馆肩负的重要使命。如今,博物馆逐渐从以往单调的展览展示性质中脱离,开始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公众的文化艺术教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博物馆衍生品作为一种依托文物展品资源而产生的文化产品,恰恰能在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文化教育和艺术体验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综合博物馆衍生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可拓展体验式教育
从展品的艺术观赏形式来看,博物馆内的展品往往是隔着玻璃,很难让观众真切体验到展品的形式和质感,观众对绝大多数展品的欣赏和理解,仅仅停留在讲解员口头介绍的层面上。例如对于中国古代书画或小件器物的欣赏,不近距离观看很难观察旧时的纸墨以及艺术家的独到之处,而传统意义上对于书画或小件器物的欣赏,却恰恰是要在手中把玩时有所体验。在这一点上,复制品就能够帮助人们还原艺术品的传统欣赏形式,零距离体验艺术品的美感价值,故宫书画部一位专家曾指出,有很多书画复制品的清晰度甚至比原作更胜一筹。
近年来,国外很多博物馆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展品的体验项目,如在日本的一些博物馆,就在普及古时衣装穿着的体验活动,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制作了相类似的装束,可以让观众试穿。这些衣服有传统贵族服饰、佛教衣装,等等。这种方式不仅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很多观众很快理解掌握了过去衣物的穿着讲究和穿着方法。⑤
2.可推动生活化教育
目前,国内多数观众对于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范围的认识,多是从博物馆举办的展览讲解、讲座,或是针对少年儿童的亲子活动和手工体验课程等活动中获得。而事实上,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接受,并不单单通过口头讲解或视觉观赏。听讲座往往是灌输式的受教过程;看展览以及手工体验课也毕竟是短暂性的感官接触,观众在这些过程中多属于被动式接受。笔者认为,直接教育是普遍方式,而日常生活里的耳濡目染,同样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开发的展览衍生品中,有许多常见的生活用品,比如笔记本、手机链、手表、口杯等等,这些用品经过精心设计,使之包含了文物信息和文化含义,人们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文化体验的过程。例如,中国博物院将乾隆八玺中的“宜子孙”印跟珊瑚、钻石结合,做成珠宝吊坠,既好看,又有中国传统延泽后代的吉祥含义。时下流行的iphone手机,由与SIPALS⑥公司合作开发了系列青花图案、王羲之《兰亭序》行书纹样硅胶手机套,让使用现代科技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典雅的元明青花缠枝、充满隐士味道的魏晋文人曲水流觞、吟诗作赋的文化乐趣。
3.可拓宽观展受众群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博物馆的受众群体的范围在不断拓宽,从过去仅仅提供给少数人群的展览到免费开放面向更多的观众,博物馆逐渐成为了除学校之外的另一种教育机构。而实际上目前多数社会公众对于博物馆的教育认知仍不全面,很多人还未认识到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在国外,很多博物馆研究人员如今已经不仅仅单纯讨论博物馆所发挥的教育职能,对于观众群体的进一步扩大也成为很多博物馆人员所要研究的课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普通人对于生活的艺术化、审美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追求。博物馆大量文物藏品的展出可以调动起观众欣赏和学习文化艺术的热情,越来越多的观众在了解展品信息后,希望能够通过拍照等方式将其永久保存,此时,博物馆更需要架构起展品与百姓需求之间的桥梁。而博物馆衍生品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它可以拥有比博物馆展品本身更能够满足当今人们内心需求的效应,因为过去只有少数人能够收藏珍贵的艺术品,如今博物馆的衍生品却可以走进平民百姓的家中,并且它是能够将艺术原作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极佳工具。这些由博物馆文物衍生出的文化产品,其艺术内涵能够加深观众对于展品信息的认知,也因为它具有的实用功能使得人们能够在身边随时使用,既可以传播文化,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常客,从而有利于帮助博物馆拓宽来馆参观的观众群体。例如,在博物院,工作人员直接把衍生品售卖处设置在展厅的最后部,使其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从而使礼品商店成为每位游客参展的必经之地。同时建立起礼品销售互联网,观众可以通过网站订购其产品。这些服务的层面不仅让衍生品拥有的文化价值能够最大化得到扩展,而且扩大了博物馆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因其售卖方式的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拓宽了观众群,从而拓宽了文化普及的范围。
综上所述,博物馆衍生品作为一种从展品直接派生出来的文化产品,能够帮助人们随时接受潜在的文化熏陶,也能够辅助博物馆进一步履行艺术教育的职能。事实上,文化修养的提升往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博物馆衍生品不单单是保留了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经过再加工而生成的艺术品。当日常用品也具有了文化的内涵,就会产生所谓的“生活美学”。在生活中时刻体验博物馆传统文化,也必然接受了博物馆的隐性教育。
同时,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为出发点,以体验与赏鉴、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的、多管齐下的方式为教育手段,应该是每个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宗旨。而博物馆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如何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如何能够进一步利用文物展品丰富公众的精神生活,仍然是博物馆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博物馆展览衍生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不仅能够成为博物馆的融资新渠道,还可以有效地传播博物馆展览文化信息,提升博物馆自身形象,推动文化普及,从而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认知。而优秀的博物馆衍生品甚至可以成为某件文物,甚至整个博物馆的形象标识。
因此,在教育多元化、教育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博物馆衍生品作为一种将文物展品的文化艺术属性进一步延伸的艺术品,能够辅助博物馆的公共文化艺术教育,成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种资源,同时也能够为博物馆自身带来利益。相信随着各博物馆对衍生品的进一步开发,未来会更加彰显出它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注释:
①丁新豹.博物馆与历史教学.香港历史博物馆刊物专题文章,2006.
②依据来源:笔者结合化学衍生品与金融衍生品的学术定义,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所综合推衍出的定义。
③笔者于2010年在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三地针对展厅观众做“博物馆衍生品公众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对象人群有在校学生、高校教师、公司白领、文化学者、少儿家长等。
④段泽林.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全新亮相[DB/OL].省略/xinwen/content/2010-12/22/content_727679_2.htm, 2010―12―21.
⑤桥村爱子.2010年日本博物馆、美术馆的社会公共教育――现状与未来之展望[J].张雅静,译.美术观察2011(2):15.
⑥SIPALS是香港知名创意精品品牌,其环保理念和设计风格得到中国的认可,双方在2008年展开授权合作,开发系列故宫文化元素的产品。
篇4
——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于194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30多年以来,他一直被定义为跨学科的当代艺术家。他模糊了许多艺术形式的边界,比如:摄影、绘画、装置,最近他又开始对建筑进行探讨。他的摄影代表作品一路追溯着时间的起源与社会进步,在东西方的不同意识形态间搭建了一座桥梁。1975年,杉本博司开始摸索戴维·艾略特在他的散文《无穷的表面》所描述的“艺术家作品发展源头的三元基础流派”。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也基于三个基础系列:立体模型、剧院和海景,它们被时间的力量启动并相互连接在一起。不管是转瞬即逝、深邃凝重,还是遁空无形,杉本博司作品的主题终究离不开时间这一基本概念。
凭借对银版印刷制作的敏锐理解,杉本博司成功地诠释了黑、白、灰三种色调所蕴含的全部潜能。他的摄影作品在东方和西方意识形态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一路探寻时间起源和社会发展的脚步。杉本博司通过自己对明胶卤化银媒介的理解与应用,将这种材质的特有属性融入艺术的表现过程中,最终在这种媒介上仅通过黑、白、灰三种基本色系就呈现出了自然色调所蕴含的全部潜能。
杉本博司的最新系列作品《闪电原野》以有机物的组合结构以及原始形态为主题,流淌着奔放的动态和能量,影射着生命起源之时迸发出的第一个火花。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以摄影为载体寄托了杉本博司对科学研究和实验的热情。他并未使用照相机,而是在暗房里将未曝光的胶片放到预先设计好的、能够产生不同电压电流的设备上,以创造出特殊的效果。
《剧院》是杉本博司最著名的系列作品之一,整组照片每一张画面的正中心都是一块曝光过度的屏幕,这块规整的屏幕是一部完整电影的痕迹,是某段时间一种有形的记录,然而这些痕迹这些时间,它们出现,存在,消失,最终化为一片空白。曾经热闹非凡的电影院,在一部电影终结时,当观众陆陆续续的散去,谈话声消失了,哭笑声消失了,脚步声消失了。静静的,唯一依然存在的是那播放过无数电影的屏幕,仍然残存一丝人体温度的座位和属于影院建筑中的一切,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每一件事物当他经历了时间的侵蚀,岁月的洗礼,它的身上就会承载无数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或明显或不明显地改变着事物的本身。而影院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无数故事的地方,屏幕上或喜悦或凄美的故事,屏幕下鸡毛蒜皮喜怒哀乐的平凡故事,当你静静地坐在散场后的影院时,你是否也听到了它们低声细语地诉说着那些故事。在谈到创作这组作品的最初灵感时,杉本博司说到:“一个晚上,当我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照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想法,我问我自己,如果把一整部电影在一张照片上拍摄出来会是什么样?我心里回答说,你会得到一张发光的帆布。为了能实现这个想法,我马上开始实验。一个下午我带着一架大画幅相机来到东部一个很便宜的电影院,电影一开始,我就打开大光圈按下快门。两个小时后电影结束时我闭上光圈并在当天晚上把这张底片冲洗出来,我想像中的画面猛地呈现在我眼前。”
篇5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篇6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3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责任。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以实现公共文化权益为准则,为全社会提供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博物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1.1 博物馆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这是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的基本定义。从基本定义可以看出,博物馆已不再是一个功能简单的收藏、研究、陈列藏品的事业单位,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志,一个承担了公民“终生教育”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整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文化站、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公园、工人文化宫等一起,共同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
1.2 博物馆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多重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公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比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这使得它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博物馆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成年人的“继续教育学校”。其次,博物馆是广大休闲旅游的好地方。它可以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各种精美的展览、一系列的纪念品、仔细和细致的专业解释,无论观众是学习知识或学术研究,抑或是休闲娱乐,他们都会在博物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最后,博物馆是地区文化的形象代言大使。目前,各博物馆普遍采取“保护和利用并举,发展旅游和文化保护并重”的新思路,将博物馆打造成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提升本地区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
2 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具体延伸,是以实物为媒介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机构,以其陈列展览为主要传播模式。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保存文化遗产,奠定传承基础
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传承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就是要最全面地、充分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证据进行保存和保护,显而易见,博物馆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最好去处。虽然历史上和现实中私人收藏家也可以留存文物,然而从整个世界博物馆史来看,私人收藏的结果导致文物流失的事件屡屡发生。历史已经证明,“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最后场所,也是最佳场所”。
2.2 宣传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把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民族力量的凝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为宣传传统文化肩负重任。它可以通过展品陈列、专业讲解、互动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文化活动,打造多元公共文化产品,为传统的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强广大观众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转换教育方式,拓展公众视野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最普及的功能,博物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终极目标。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的教育,在学校,是通过向观众提供服务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在博物馆,观众是教育的主导方面。作为教学,博物馆更是通过吸引、满足观众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多样性的手段,不仅要“请进来”,还要打破展览作为宣传教育传统的主要途径,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博物馆下基层”等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感受到艺术与教育的魅力,并拓展其视野。
篇7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312-02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具有集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思想性、教育性寓于科学性、知识性之中的特点,在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素养和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教育功能。
(一)有助于研究生树立宏观的唯物辩证自然观
长期以来,学生接受的只是专业技能培训,对专业以外的领域很少问津,缺乏对自然界的宏观反映和整体把握。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最本质属性和共同规律进行哲学探索。这是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都无法承担,也是任何专业的研究生在过去的学习中都很少接触过的。有助于研究生从宏观上综合把握自然界的真实本性,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系统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二)有助于研究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普遍带有简单化、单向性的特征,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就显得简单而容易表面化,甚至会产生一些片面性认识或极端性看法。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对社会复杂问题的全面分析与正确判断的能力。在自然辨证法课程中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时,强调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对辩证思维的基本内容也做了全面阐述。在讲述科学技术方法论时,对单向性思维进行了分析,并与辩证思维进行了深入比较,使学生看到单向性思维的局限性,全面掌握辩证思维,进而提高他们对复杂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有助于研究生提高思想觉悟,强化科研道德意识
近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出现了滑坡现象。研究生作为时代的脊梁,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青年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学哲学这部分内容中,自然辩证法课程特别强调了科学共同体应有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每个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在伪科学、假科学还远未绝迹的当代社会中,研究生应强化自己的意识,自觉抵制经济体制转轨期间行业不正之风对自己价值观念的冲击,端正价值取向,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自然辩证法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主观方面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思想认识问题:
1.认识上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样一门课,为了学分而学。从很多访谈和问卷中反映出,相当部分研究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教师教的目标很明确,但学生学的目标不明确。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教师教的目标与学生学的目标都必须明确,并且应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当前自然辩证法教学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思想上不重视。也有相当部分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政治课,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实际上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被称为“ 文科中的理科”和“ 理科中的文科”。自然辩证法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和哲学反思;二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及由此引发的争论;三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是未来科技战线的中坚力量、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人,甚至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人。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认识上的模糊和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上缺乏热情,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教学形式原因
1.有关教材的问题。尽管现存教科书都明显地具有各自的优点,有着独特的体系,但很多教材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避“实”就“虚”。过分局限在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规律的框框中,往往是堆积概念或单纯强调空洞抽象的结论。即使有些科学实例,又大多是简单而机械的附比,作为对某条原理或概念的注解。学生从中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及其发展线索,面对的只是单纯的材料罗列和流于表层的介绍。教材及教学中心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比教学目的就会发现,现存的许多教材过于空洞和表面化。
2.就目前来说,自然辨证法课普遍还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给教学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尽管研究生的素质相对来说较高,但仍然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试方式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通过传播沟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经营管理艺术的专门学科,其理论的研究及广泛的应用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支突起的异军。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灵活实用的课程,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因为不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必须具备公关的基本知识和公关意识。因此,在我国普及公关知识、倡导全员公关、提高公关层次、增强企业和行政组织管理人员的公关意识,已经十分迫切,在这种形式下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类高校开设了该课程。
我院采用的教材是人大出版社的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外,统计、审计等专业也相继开设此课程。笔者教授公共关系多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科学生居多的班级中,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互动性尚可,公共关系教育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面对这些非专业核心课程的班级尤其是理科生居多不爱主动发言讨论的班级时,笔者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许多高校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
从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作程序到专题活动、人际交往、策划、危机处理到国际公共关系,笔者教授的公关教学内容一共15章。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深有感触。由于受教材内容繁多的影响,再加上课时的限制(以前为36课时现改为24课时),既要讲授基本的概念、原理,又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主体。一般教师面临的是五六十个学生的大班,即使分组讨论发言也要花费好几课时才能轮流一遍。作为概论的公共关系学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极少的时间里,讲授这样多的内容,教师常常面临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堪局面。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只能点到即止,不能深入展开给学生讲透彻,这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带来很多困惑。
(三)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问题。
在许多高校的公共关系教学中,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考试方式仍采用单纯的理论课考试方式,不注重过程,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尤其是实务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
二、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对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课时的限制及合班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将多数教材设置的1到15章的内容归整为6大块,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明了。具体为:第1章绪论和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基本原则归为一章,主要论述什么是公共关系及公共关系的职能和原则。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做什么的,公共关系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第2章《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简述公共关系的起源及揭示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第3章几种常见的对象型公共关系,重点讲述媒介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和名流关系;第4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论述公共关系“如何做”,即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讲谋划策略时一并把设置在教材13章的公共关系策划内容调整为一整块讲述。第5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讲解和训练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如何做及其技巧。至于公关礼仪则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挂上金正昆教授的公关礼仪视频让学生自己课余时间自学。试图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公关礼仪要领。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方法方面。
(1)案例教学。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案例教学法能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典型问题浓缩为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即使他们不出校门也能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分析、讨论这些问题,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在其他同学提出解决同一问题方案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使他们互相学习,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还能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尤其是教师选择的现实案例,把理论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规律,总结公共关系理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集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公关策划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对公共关系策划的内容、方法及其对公共关系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2)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已成为传统传播的极好补充,甚至有成为主力军的发展趋势。网络是一个集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应用环境,它以其传播的互动、大容量、超时空性等特点为公关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且网上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独特,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公关知识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公关知识、培养公关能力的热情,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为塑造创新型的独立人格提供良好的契机,创造不可多得的条件。为补充教学案例,鼓励学生浏览中国公关网等公关网站,搜集一些时事热点结合公关知识分析及新颖的策划方案,利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如学生在公关网上收集到的汰渍“流水席”到“流水洗”策划方案,图文并茂,策划新颖,并引出问题“从公关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三天盛宴?”和台下学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组展示的公关网案例:加多宝微博连发四条“对不起”,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买加多宝和王老吉凉茶,对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新颖、独特的小组汇报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公关这门课程的兴趣,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讲危机处理的公关技巧这一章时,除分析一些经典案例外,对社会上出现的热门公关危机事件,及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事件、怪“苹果”面对危机不公关、哈药总厂厂长进京致歉事件等,通过盘点近几年的危机公关事件分析,启发学生树立科学的危机价值观,掌握公关危机的处理艺术与技巧。
2.考试方式方面。
积极倡导开卷考试,加强学生平时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学习,注重过程,培养打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模式,使学生放下对考试的惧怕和顾虑,全身心投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为此笔者将期末总评成绩由原来的三七分配比例改为四六分配,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个人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案例分析实训课的综合表现等,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加强平时对该课程的重视。学习期末延续小组在完成实地公关调查的基础上做策划方案书,占总成绩的60%。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公共关系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罗福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0(1):105.
篇9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活动 文化事业 现状和作用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面向人民大众,这是发展公益性文化的本质要求,所有的文化活动必须要将价值取向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服务人民大众,只有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活动才能持久的发展。
一、群众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基本概念
(一)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性质
公益性文化是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的存在,其主要致力于社会的效益,将非营利性作为目的,而且是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一种文化领域。
(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本质要求
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本质要求就是要面向大众化,同时也保证了公益文化的有效传播。面向大众也体现出文化的人民性的本性,所有的文化主体都是属于人民大众的,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公益性文化活动是由群众创造出来的,因此也是由群众共同参与和享用的,进而才能不断丰富其内容,使其不断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由此可见文化只有面向大众,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三)群众文化的性质
所谓的群众性文化就是人们在正常的职业之外,进行的自我参与、娱乐、开发以及教育的一种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就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主要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所有文化都是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对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群众文化活动,其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促进了民生幸福,加快了社会文明进步的脚步以及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群众文化的特点
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群众文化是由群众创造出来的,并且不断促进其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各个地区群众的不同风俗习惯,使群众追求不同的文化生活。群众的文化层次得到提升。加强群众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利用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其对思想道德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使其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目前郴州市群众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现状
当前郴州市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都已经满足需求,因此人们开始追求高雅、文明的精神生活。城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城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趋向于广泛性、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看出高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群众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从一系列的活动中,都使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同时提升了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爱国主义的集体情怀,增加了群众的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惠民文化工程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下基层”,其对群众享受文化产品权益的保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目的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基层以及贴近实际”的“三贴”原则组织走进群众的基层活动。例如:郴州市各事、企业单位积极开展群众公益文化活动,有效促进群众文化蓬勃发展。2013年以来,市人民电影院作为市内唯一一家国有事业放映影院,免费为广大群众放映优质影片达300场;市群众艺术馆公益性免费培训班至2011年开班至今,免费培训各类文艺人才千余人;2017年3月,郴州文化志愿者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为群众献上精彩绝伦的京剧专场演出,为群众慈善义演,送表演进部队进社区慰问演出……为打造“公益郴州、志愿郴州”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并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公益书吧、体育健身设施,配置了电脑、电视机,购买了书籍、杂志和报纸,群众在居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丰富的免费的文化娱乐生活。
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都体现出郴州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例如2017年2月,郴州市就是根据其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开展首届《记忆中的福城民俗》网传活动,号召广大群众述说记忆中的传统民俗,展现郴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郴州精神。不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进一步普及,保护了非遗产资源,也使群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魅力,从而对传统的民间活动起了积极的保护作用,进而使其不断发展。
三、当前郴州群众公益性文化活动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与不足
经常开展群众喜欢的相关的公益文化活动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使人们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公益文化活动以其独特的吸引力以及渗透力,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而且使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得到提升,使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彩多样,同时将本地区的精神面貌更好的展现出来,加快了本地区文化的传播速度。
但是目前郴州市公益性文化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公益活动需提高效率,促进供需信息的对接匹配,减少重复浪费;2.随着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3.郴州市公益性文化活动的主体投资渠道单一。
四、结语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体现出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公益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开展群众性的公共活动,使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能够调动起来,从而让群众性文化活动真正的面向大众,且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琪.北京市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
篇10
一、参赛作品分析
1.作品选题内容分析。参赛的微课作品选题内容涵盖公共卫生专业各分支学科,涉及课程最多的前五位依次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公共卫生专业包括20多个分支学科,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一直以来我国预防医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以传统五大卫生(流行病、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为主。通过对四届微课比赛的作品选题分析可见,作品主题涵盖较多的为实际教学课时数多的课程,这也体现了参赛教师的微课主题出发点选择是建立在日常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他们选择了价值性较强的课题进行微课程开发。这也证实了教学竞赛是一条培养和激发教师加强学科知识提炼、提高授课能力的有效途径。2.教师职称及获奖情况分析。参赛教师的职称信息中,剔除数据空白项1条,其中高级职称38人次,占参赛总数的26.57%;中级职称89人次,占参赛总数的62.24%;初级职称15人次,占参赛总数的10.49%。获奖教师中,高级职称共18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2.73%;中级职称35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64.82%;初级职称2人次,占获奖总人数的3.70%。由上可见,中级职称教师是参加微课教学比赛及获奖人数最多的人群。现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在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较大比重,因此以中级职称为主的青年教师成为参加微课比赛的主力军,他们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教学热情高,在比赛中也表现突出[3]。教学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主动投入更多精力,运用微视频制作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也不断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二、优秀微课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分析
进一步选取一、二、三等奖作品36件,进行深度分析。作品时长分析显示有22件(61.11%)微课的时间分布在5—10分钟,另外14件作品时长在10—15分钟。医学类的微课视频普遍时间较长,这与医学课程的复杂性有关,微课选题围绕学科的教学知识重难点、热点展开,讲授内容相对完整,因而需要较长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内容解析以及拓展延伸。所研究的优秀作品都为讲授型微课,即以教材为中心对某个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扩展介绍;在这些作品中未见习题讲解型、实验/技能操作型等类型[4]。内容的组织方式以“教师+PPT+图片+FLASH动画+短视频”多个元素为主,大多数微课都选取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动画、短视频等来增加微课的趣味性及视听效果。这些作品大都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自问自答形式进行内容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引导出教学知识主体。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微课“打火机也会引起肺癌”(2016年三等奖)中采用情景化演绎模式进行相关案例故事情节的表演[5],以“吸烟、打火机与肺癌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来阐述“混杂偏倚的现象”,巧妙地把故事发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意性的微课设计可有效地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技术方面,以混合型编辑为主,即教师在讲解的同时,伴有文字、动画或视频片段。研究对象中仅存在1件微课为教师和PPT的简单组合,形式过于单调,学习者不能获得优良的视觉效果;还有1件微课全程采用软件合成的方式,缺乏教师的身影,也并不推崇,微课的制作需适当展现教师个人风范,以保证学生体验一对一教学的亲切感。有3件微课的授课背景采用教室场景,具有真实感,但在录制上存在声音效果不佳、教师举止和眼神不集中的现象。在早期的作品中,还有2件微课是基于课堂实录的教学活动过程,学习者的体验依然是传统上课的旁观者,我们认为微课并不是视频公开课,需要加强设计感,提高视频质量。对作品设计的完整性进行分析,其中21件作品(58.33%)在课程开始或结尾进行了内容总结,有15件作品(41.67%)在课程结束前给学生留下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强化和内化微课内容,更有益于实现微课和课堂教学的衔接。优秀获奖作品中,具有交互性的微课很少,仅有两件作品“营养与糖尿病”(2018年二等奖)、“OverviewofDietaryGuideline--FoodPyramidandMyplate”(2017年二等奖)中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参与表演等授课过程,这样的模式趣味性更大,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单纯是教师的个人演讲或知识灌输,值得借鉴。
三、微课建设的启示
1.加强微课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微课开发的精髓,要想设计引人入胜的微课,精彩的开场是关键环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常用的切题形式包括:直接进入教学主题、以问题为靶向、从主题相关实例引入等。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要选择新颖、创新的形式,用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引出教学内容,这将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注意不能用长篇大论进行背景介绍,开场要做到精辟、浓缩、紧凑,避免头重脚轻。微课虽小,但仍是完整的教学单元。这些优秀的参赛作品在教学设计上都比较完整,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翔实、时间合理。在课程总结和反思两个环节上,仍有上升空间。目前的课程总结形式较为传统,大多为概括性的文字陈述,缺乏趣味性,建议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多采用结构图、动画、打油诗或其他新鲜有趣的方式,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只有不到一半的获奖微课包含课后思考环节,鉴于微课的实际用途是辅助和补充传统教学,我们建议在课程结尾时为学习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知识体系的迁移应用,也便于教师检验微课用于课前预习或课中重难点知识自主学习的效果。2.提升教师授课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微课制作水平已经实现能综合运用文字、Flash、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演示教学内容,每个作品各具特色。因此突出的个人授课风范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乐趣,这要求教师在微课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语言艺术的美感。语言表达直接传达知识的感染力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教师需做到精心组织语言,采用饱满的情绪授课,表述流畅准确、生动形象、层次突出,语音语速富有韵律,学习者才可感受其中的张弛有度、妙趣横生。优秀的微课语言传达的是教师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间接反映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亲和力和表现力的教师,可让学习者体验愉悦、积极的学习过程,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如教师提问,或设计师生的情景交互、学生的实践操作等。在微课教学环节后,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网络平台附加在线测试、提问、课后反馈等互动环节,提高微课教学效率。3.公共卫生微课建设的建议。针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的特点,我们建议要系列化开发微课,建设各学科有体系的微课网络平台。例如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课程的微课建设初见成效,在微课教学比赛的促进下,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围绕《毒理学基础》教材中七个核心章节进行微课制作,包括:剂量反应关系、ADME过程、急性毒性、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外源化学物的生殖危害。这些作品在全国微课比赛中荣获佳绩,包括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鼓励奖2次。我们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提出了毒理学微课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学科课程特点构建详细目录,内容涵盖毒理学基础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每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为出发点,在实例的基础上引入基本概念,通过动画、图片、结构图等方式化难为简,帮助学生理解要点,课程结束前进行总结和思考,进行知识提炼、融合、延伸。并将微课与其他形式教学相结合,实行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6]。在进行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各学科的微课建设中,要尤其注意微课选题应紧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重复,要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延伸,实现微小中见层次。各个教学主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内容上要承前启后,循序渐进,实现微课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升微课使用率,将其应用于课前预习和兴趣激发、课中理解和知识强化、课后巩固和扩展学习;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如传统课堂、PBL、翻转课堂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在公共卫生微课建设中,要把握学科前沿,关注学科发展,把专业思想的新理念、学术新进展融入微课教学中,做到基于课本却高于课本,与时俱进。加强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要注重公共卫生专业的实践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增强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 上一篇:水利水电地基处理规范
- 下一篇:城乡建设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