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市场报告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农业市场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6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34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一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modem agriculture)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通常用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来概括现代农业,尤其重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现代农业应该包括多元化的目标、现代化的手段、科学化的管理、社会化的服务、知识化的农民和优质化的产品。
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之中,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除了明晰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更重要的是探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虽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历史范例,但农业现代化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历史的比较借鉴对后发国家的意义尤为重要。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历程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但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始于1860年,从政府农业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20时世纪初期。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并向机械化前进,主要标志是由畜力替代了人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1862年美国设立农业部,并通过了三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立法:“农业组织部法”规定了农业部的主要职责在于给人民以合法的地权;“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个人或一家之主,只要缴纳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占有不超过160英亩的荒地,且耕作5年后即成为自己的财产,此举确立了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基本模式;“莫里尔赠地法案”对鼓励和发展农业教育起了极为积极的作用。此后联邦政府又先后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4),“哈奇法”(1887)、“史密斯一利弗合作推广法”( 1914)等推动农业发展的法案。
这一时期美国农业政策的另一支持重点是农业灌溉基础设施,或由政府主办,或由招标的方式由灌溉公司组织实施,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健全的制度推动了灌溉设施的建设及各地面积的快速发展,在1865年后的30年间,美国农业灌溉面积增长了1/3,建设了数十项大型水利工程。
(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0年以前。尽管20、30年代两次农业危机影响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美国政府利用国家垄断资本力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研的重要措施。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珀内尔法”,增加对州农业试验站的拨款,1935年又通过“班克黑德一琼斯法”,规定建立地区实验室并提供研究经费,以促进州与州之间的研究协作。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并大量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防治病虫害、改良品种。针对农业过剩现象,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的重点逐渐转向控制农业生产、维持农民收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科研推广等,缓解了农产品过剩可能引起的农业危机,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从1950年起至今。美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利化、良种化、化学化等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畜牧业和种植业等逐渐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美国政府除了继续实行限耕和价格支持政策外,极力扩大农产品外销。通过“马歇尔计划”(始于1947年)、“480公法”(始于1954年)等所谓粮食外援计划,加紧对外倾销,靠大量输出农产品来缓解资本主义的农业危机。1973年以后美国政府取消了限值生产的政策,实行“保护价格”,鼓励农场用新技术扩大生产、扩大出口。
总之,美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化学革命和生物革命以及管理革命。从南北战争前后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大体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农业基本机械化和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三个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美国将其农业发展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80年代以后,由于在较高的化肥投入水平上的单位投入报酬递减,同时带来农村区域水体、土壤和环境的污染,美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转向基于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二、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尽管美国土地资源丰富、主要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但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是体现出很多共性的和规律性的东西,给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以很好的启示。
(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农业生产以大自然为对象,地形复杂,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且农作物的生长以年为周期,属于弱势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大;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原料,也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提供原始的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战略性,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战略意义。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功,政府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农业发展。美国是世界上利用农业立法实现农业保护程度最高的国家,近一个世纪前就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农业法律法规,且不断调整和完善。目前,美国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体系几乎涵盖了全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这是美国得以成为最发达农业国家的制度基础。
2.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科技发展对美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世界之最。美国广泛应用生物技术、遗传工程、计算机技术、遥感监测等高新技术,不仅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而且用于防止种质退化、农产品储藏等,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还为其形成了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美国还具备完善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这一体系是由农学院、农业试验站和合作推广站三个系统组成的。农学院、实验站和推广站三位一体,组成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完整高效体系,为美国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强有力的应变机制和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其大部分内容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例如休耕减产政策、补贴性保护政策等;而在1995年WTO农业协定开始实施后,美国逐步调整农业政策和法规。1996年的《农业法》放弃了60多年来政府的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将农业的国内价格支持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固定收入支持,使农业保护政策从“蓝箱政策”的价格支持转变为符合“绿箱政策”的农民直接固定支持。这种与时俱进、遵时顺势、及时调整农业政策的做法有力地保护了农业发展。
在政策体系方面,美国的农业政策经过大约20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这些政策涉及价格支持、财政补贴、信贷税收、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完善的、高效的、多样化的政策体系。
(二)农业合作社在美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美国农业合作社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互助合作组织。不同于私营企业,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并非提供无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举足轻重,对内进行组织经营管理、为社员提供物资与资金,对外销售农副产品、输出劳务,不仅是土地和市场间的纽带,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衔接,也是避免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作为农场主的代言人,农业合作社还负责同政府、其它行业合作组织以及国外企业或组织进行对话、谈判,以维护合作社的共同利益。
(三)完善的市场体系支撑,主要是指城乡统一的包括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在内的高度发达的市场机制,支持、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篇2
关键词:日光温室;增降温技术;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S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 71-03
日光温室作为集中我国广大农民智慧结晶的特色农业生产设施,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资源、不加温或少加温即可在冬季进行正常生产的优点,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据2015年统计[1],我国日光温室面积达92.7万hm2。但目前日光温室仍然存在土地利用率低、耕层土壤破坏严重、光热条件不均匀、太阳能利用率不高、保温蓄热能力有限、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基于现阶段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构件与性能的各个创新实践,笔者认为,亟需研发优型日光温室类型、保温结构、材料与设施设备,尤其是要高效地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研发农民朋友可以用得起的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构件与设备,这些问题将逐步成为日光温室的主要研究方向。
1 日光温室增温和降温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日光温室自从20世纪80年展以来,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学者对日光温室采光保温结构进行了大量创新研究,在日光温室的整体结构、建造方式、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一些日光温室结构和材料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应用较为广泛。下文从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的冬季的增温与夏季降温2个方面对保温蓄热构件与性能的研究发展成果进行综述:
1.1 增温技术 太阳辐射可通过日光温室前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进入日光温室,形成温室效应来增加日光温室室内气温。然而当寒冷冬季来临时,仅仅靠前屋面透明覆盖材料的自然采光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增温效果,这就需要改善保温蓄热构件或增加设施设备进行有效增温,以确保室内达到适宜的温度供植物正常生长。
1.1.1 通过改良自身结构增温
1.1.1.1 开挖防寒沟 该方法是在南面挖一道与温室等长,宽约30~40cm,深约50cm左右(可根据当地冻土层设计)的防寒沟阻断地中传热,在北墙后堆放1~6m厚的防寒土或粘贴10cm厚的聚苯泡沫板,增强后墙的保温能力。
1.1.1.2 提高前屋面透明覆盖材料的透光率,减少太阳光损失、增加总入射量 在山东等灰尘天气较多且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普遍采用防尘无滴的多功能膜,增加棚膜透光率。此外,山东地区农民开发了一种前屋面清洁方法。该方法是在棚膜上绑上若干条松紧合适的布条,布条间隔80cm左右。通过布条在自然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即可清扫吸附在棚膜表面的灰尘。该方法除尘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棚膜灰尘累积而造成的的光损耗。
1.1.1.3 采用彩钢板保温 彩钢板保温装配式温室,东西山墙采用可滑动开合的岩棉彩钢板,北半边山墙为固定山墙,南半边山墙能通过滑道向后滑动开合:早晨,随着太阳升起、气温升高至适宜温度,可沿滑道推置于北边,光线可以射到最北面一段底部,充分采光、提高室内温度,东侧山墙沿滑道向后打开,以保证温室东部采光集热;下午,西侧山墙打开,改善西侧光温条件;夜间可全部关闭保温。
1.1.1.4 增加温室墙体的白天储热量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内墙面涂黑,增强墙体吸热量,待太阳下山后气温下降时缓慢释放出来提高室内温度。另外,京鹏环球科技公司在温室墙体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尝试,通过用蜂窝状墙面代替日光温室后墙面的平面结构,使后墙有效受光表面积增大,墙体蓄热量可提高10%~15%。管勇等[2]发现在0.8m厚黏土砖墙内侧粘贴新型相变蓄热墙体材料板可使后墙表面温度平均提高2.1~4.3℃,室内0~20cm耕作层土壤温度平均提高0.5~1.4℃。李明等[3]提出在北墙采用200mm的发泡水泥加厚砖墙可有效提高墙体保温性能,增加了白天蓄热量减少了热损失,使得墙体夜间释放热量增多,室内温度得到提升。
1.1.1.5 余热再利用技术 将白天蓄存在土壤、蓄热水池、墙体等蓄热媒介中的热能在夜间降温时再释放出来,提高室内气温。该类余热再利用技术,夜间能提高气温5.7℃,提高地温2.9℃[4-6]。热能可以在土壤中蓄存多天,以备在阴雨雪天等光照弱、日光温室蓄热不足的时期来维持较高室内气温,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1.1.2 通过装备辅助机械设施设备增温 (1)土壤浅层地热的使用并配合半地下式温室。在夜间利用可再生浅层地热,后墙布设空气管道,白天将棚顶的热量通过地下传送到室内前部分,增加温室前部温度[7]。(2)张勇等提出了一种可跟随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角改变前屋面倾角的日光温室[8]。该日光温室的前屋面是一个活动面,倾角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改变大小,以保证在不同季节最大限度的采光,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大了白天的采光量。与对照温室相比,可变前屋面倾角日光温室在晴天和多云天气的采光率和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可提高41.75%的和69.54W/m2,室内温度也提高了3℃左右。(3)孙周平等研发的彩钢板保温节能日光温室[9],该温室整体呈半圆弧形,上部覆盖面采用三段滑动式岩棉彩钢板,东西两侧采用可移动开合的东西山墙,最大限度的的采光,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室内外温差可高达39.1℃,保温隔热好,增温效果明显。采用彩钢板来代替土墙和砖墙等保温蓄热墙体,以水为蓄放热载体,配合空气-地下土壤热交换系统进行增温,保温蓄热效果好、增温灵活。(4)方慧等设计建造了一套地源热泵与地板散热方式相结合的加热系统[4],室内水平方向气温相对较均匀,作物生长整齐。(5)丁小明等设计了一套基于毛细管换热器的加温系统[10],水平放置应用于日光温室中时散热量最大,单位面积散热量可达到307~381W。(6)利用太阳能发电加热。戴巧利的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温室加温系统[7]。该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空气的热能,通过风机导入地下蓄存。当室内气温降低到预定温度时,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利用白天蓄存在地下的热能加热温室。由于土壤热容量大,可以在白天蓄存的热能,满足夜间热能的供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较适宜的水平。(7)众多学者将研究方向定在了如何将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在夜间供暖,以提高夜间温室内温度。张义等将水幕帘应用于日光温室后墙上[6],把热量贮存在地下土壤和水池里;王宏丽等将建筑材料与相变材料有机混合,制成蓄热砖块[11],建造相变蓄热温室,白天将热空气蓄存在墙体内;张勇等[12]的无机相变材料,管勇等[2]的三重结构蓄热相变墙体,在白天吸收蓄存富余的太阳辐射以供夜间加温。
1.2 降温技术 日光温室由后墙和后坡面及东西侧山墙,各种骨架材料支撑的不规则前屋曲面和透明及不透明保温覆盖材料组成,散热少、保温蓄热性能好。当高温夏季来临时,由于透明棚膜可吸收透过短波辐射,阻挡长波辐射散出,室内热量不断累积增温,有时可达40℃以上,因此,仅仅靠温室自然通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降温效果,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放风散热结构,吸蓄热载体甚至机械设备,以减少太阳辐射、增加蒸发潜热放热或蓄存地下以及增加通风换气进行有效降温。
1.2.1 通过改良自身结构降温 在日光温室前屋面顶部和底部分块覆膜或在顶部开放风孔的方式,在温室前屋面近地面处和温室顶部自然放风降温。在日光温室外部架设遮阳网(幕),减少阳光入射量,降低室内的温度。
1.2.2 通过配备机械设施降温 其一,使用湿帘―风机通风降温:即利用风机使日光温室内形成正压或负压,带走室内高温热空气,外部空气经过水帘降温补充室内,既能通风换气,又可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其二,部分温室通过在室内安装喷雾设备进行潮汐式喷雾,蒸发降温。
2 保温蓄热研究发展遇到的问题
2.1 前期建造温室时缺乏合理设计 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构件设计参差不齐,在实际生产中,农户主要以模仿现有日光温室类型和保温蓄热构件的方式,并结合自己的多年生产经验和直观判断,在有限的资金基础上,采用简易廉价材料代替高品质材料进行建造。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温蓄热效果有限。后期虽然吸纳了优秀的保温蓄热设计,不断投资设计改进,但由于前期的规划设计不当,且没能做到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现有温室本身的设计方式和生产管理技术进行设计改进,移花接木,往往无法发挥应有的保温蓄热效果,反而增加了建造和能耗成本,甚至造成减产减收,得不偿失。
2.2 日光温室结构及现有装备的不足 尽管目前研发的保温蓄热构件和设施设备各有其相应的效果,但由于技术本身的保温蓄热效果不理想、投资成本和使用费用过高、经济可行性不强等不足以至于的推广率不高。因此,还需要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保温蓄热效果、生产操作便利度、投资运营成本上进行优化完善,研发农民朋友会用、好用、用的起的结构和设备。
2.3 保温蓄热构件和设备推广的局限性 合理的日光温室结构和先进的设施装备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由于前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些结构和装备推广有限。广大农户的日光温室依然是以简易节能温室为主,建造大多简陋,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新保温蓄热构件和设施设备的引进。
3 发展趋势展望
(1)打破建筑设施界限,从先进的连栋温室甚至其他建筑中吸纳优秀的保温蓄热设计理念为我所用,综合运用热力学与传热学、作物栽培生理学、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增温集热、保温蓄热材料及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坚持走低成本、低能耗的发展路线,更好的为农民朋友谋利。
(2)随着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出现,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构件设计将愈加完善、科学、合理,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也会随着计算机和云技术的日趋进步成熟,根据作物生产和环境控制专家系统制定的管理程序,实现控制的专家化、自动化、精准化,从(下转75页)(上接72页)而使室内温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另外,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现和应用,譬如当下较热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也将会逐步替代那些成本高、即将枯竭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给室内增降温技术多加一种选择。
(3)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构件和设施设备被研发出来并逐步完善。笔者借彩钢板保温节能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蓄热的设计与广大朋友交流讨论:①通过温室自身结构的滑动开合来减少白天结构材料和墙体的遮光、增加太阳光入射量,夜间全闭合多层覆盖,实现最大程度的采光、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增加室内温度,从而达到理想的增温效果。②采用保温和蓄热性能好的材料并辅助其他设备,尤其是以水为蓄放热载体的系统,分别承担相应的功能,发挥材料自身的优势特性,将是未来日光温室在满足保温、蓄热和增降温需求的研究方向。③采用这种3块覆盖面的半圆形日光温室,通过增大半圆形半径增大温室空间,采光角度几乎不受影响,温室的热容量变大,温度变化更稳定,保温蓄热效果更显著,也将是日光温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型化的重要参考研究方向。④该温室装配式构件可实现工厂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推动行业规范的建立。标准化的建立,有利于进行行业交流,促进日光温室增降温技术的高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市场报告网.2015年版中国日光温室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R].2015.
[2]管勇,陈超,李琢,等.相变蓄热墙体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改善[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0).
[3]李明,魏晓明,周长吉,等.发泡水泥对日光温室黏土砖墙保温蓄热性能的改善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4).
[4]方慧,杨其长,孙骥.地源热泵一地板散热系统在温室冬季供暖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
[5]方慧,杨其长,张义.基于热泵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装置实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2(20).
[6]张义,杨其长,方慧.日光温室水幕帘蓄放热系统增温效应实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04).
[7]戴巧利.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温室增温系统的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9.
[8]张勇,邹志荣,李建明.倾转屋面日光温室的采光及蓄热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
[9]孙周平,黄文永,李天来,等.彩钢板保温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的温光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9).
[10]丁小明,何芬,段静,等.基于毛细管换热器的日光温室低温供暖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9).
[11]王宏丽,李晓野,邹志荣.相变蓄热砌块墙体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5).
[12]张勇,邹志荣,李建明,等.日光温室相变空心砌块的制备及功效[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
[13]王宏丽,邹志荣,陈红武,等.温室中应用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校,2008,24(6):304-307.
[14]方慧,张义,杨其长,等.日光温室金属膜集放热装置增温效果的性能测试[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5).
[15]孙维拓,张义,杨其长,等.温室主动蓄放热-热泵联合加温系统热力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4).
[16]牛润萍,徐小龙.主动式太阳房相变蓄热地板供暖实测研究[J].建筑科学,2013,29(8).
[17]曹晓波,王双喜.北方地区连栋温室采光保温结构与性能发展现状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
[18]仉国栋,杨青顺,景明霞,等.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后墙采光保温结构与性能研究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5,12.
[19]杨其长.荷兰温室节能工程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
[20]杨其长.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2002(1).
[21]张书谦,刘卫明.论温室节能设计与运行[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9).
[22]高文波,张勇,邹志荣,等.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性能初探[J].农机化研究,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