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

篇1

关键词:物资管理;系统;流程;微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51-02

1 系统概论

陕西安康水力发电厂物资微机化管理软件系统是按照电厂物资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先进的MIS系统操作平台,涵盖物资使用人员、物资计划员、物资采购人员、仓库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职能部门、决策管理人员等各对象的使用要求,特别是计划性、流程审批、项目资金控制、预算、决算、特殊统计等要求,将物资应用架构在整个企业网络上。通过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适应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规范物资管理,降低物资公司运作成本,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公司良好的整体形象。系统基本分为三大部分:物资需求查询及提报系统、物资信息编辑系统、物资信息管理处理系统。

2 物资需求查询及提报系统

(1)支持多套帐管理。管理主业、多经等多套帐业务,支持主业与多经间物资调拨等业务;

(2)管理流程化。从预算资金计划、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物资入库、物资领用等均具有较强的流程控制;

(3)物资资金计划性,使物资在项目上的使用资金控制及时到位,避免了以往计划的盲目性,并实时提供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4)采购智能化,可根据需求情况及库存最新情况智能计算采购数量,为采购员提供计划基础;

(5)支持多种库存操作。包括验收入库、待验入库、发料、内部借料、外单位借料(调拨)、废料回收、退料、报废、盘点、内部销售等;

(6)支持库存报警,实现最低库存、最高库存上下限的控制及报警;

(7)支持借料到领料的转换,例如由于生产紧急需要不能等待正常的需求计划审批手续,可直接从仓库借料,后再进行相应的需求审批。

(1)年初制订的全厂工程项目资金定额及工程项目分类编辑;

(2)全厂物资需求计划编制汇总、物资需求计划自动生成领料单;

(3)全厂物资采购计划编制汇总、物资采购计划审批、物资采购询价、自动生成入库单;

(4)按职能部门计划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审计部、纪检监察等部门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流程进行接受、审批、查询上报的各种计划、申请及其他相关信息,下达任务计划、批复结果。

(5)合同汇总及执行情况查询

4 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1)物资验收入库、待验收物资入库、领料发料、内部借料、外部借料、退料、废料回收、物资盘点、物资报废可随时查询。

(2)按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随时可以进行统计,对全厂各部门的费用进行宏观掌控。

(3)财务稽核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4) 系统设置、用户及权限设置、流程自定义基础数据管理(物资系统中各业务、物资需求计划岗位定义、物资需求计划流程定义)、物资编码(仓库及账本代码设置、物资编码、库存期初数量设置)科学严密。

(5)强大的物资备份系统,实现每天的自动备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6)库存查询、删除物资查询、库存出入明细帐查询、库存结转帐查询、物资需求计划查询、物资采购计划查询、验收入库查询、发料查询、其它库存操作查询、物资费用统计(各部门材料费用统计表、各班组材料费用统计表、工程项目费用统计表、工程项目用料明细表、库存物资积压情况表。

5 结语

陕西安康水力发电厂2008年8月1日通过实施物资微机化管理,企业各种资源得以有力整合,仓储、业务、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统计更加全面和准确,预算表生成方便快捷、灵活,使管理层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制订经营决策,办公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际运行过程中体现了强大的管理优势:

(1)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组织管理流程再造。物资管理系统从物资需求预算形成到物资送达使用单位结转,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纳入系统管理之中,实现了各个工作环节操作流程再造。操作流程再造主要分6个阶段,即提交、计划、采购、核价、验收、考评。

(2)物资需求预算制定阶段。职能部门受理、审核各单位物资需求预算;各用料部门汇总自己部门的物资需求预算;物资公司编制物资采购需求预算。

(3)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促生了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推行和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物资采购管理体系。管理系统的方便快捷,为领导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领导可利用较少的时间,对物资厂商准入、申请计划形成、采购计划制定、存货状态、资金拨付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及时形成有效决策。全面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后,重新修改、制定了《预付款管理办法》、《计划、采购人员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物资招标采购实施细则》、《物资需求预算管理实施细则》、《物资定点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供应商市场准入实施细则(暂行)》、《物资比质竞价择优采购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等办法、细则。这对提高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增强约束力均体现了较好的效果。

(4)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增强了物资采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系统的方便快捷和透明,敦促采购员在采购物资材料前,不仅对物资材料的市场销售价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而且对供方的产品质量、企业资质、信誉、供应能力、售后服务和产品价格等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合格供方及价格信息档案,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为比质比价采购、控制采购成本、择优选定合格供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物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物资相关人员对价格信息的掌握、对供应厂商资料的积累和选择、对物资消耗规律的掌握等都在管理系统应用后非常简便地得到实现,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6)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物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物资相关人员对价格信息的掌握、对供应厂商资料的积累和选择、对物资消耗规律的掌握等都在管理系统应用后非常简便地得到实现,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篇2

【关键词】物资采购 企业管理 招标采购 采购管理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正面临着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采购是公司生产产品及维护正常运作而必须消耗的物品及必须配置的设施之购入活动的总称,是公司成本控制的重点。物资材料采购管理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应加着重强物资采购管理。

一、目前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物资采购与管理跟不上。目前物资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由一个职能部门来完成,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由于大部分的采购操作和与供应商的谈判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来完成,采购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由每个业务人员单独垄断,信息没有共享,从一些企业采购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企业采购实施之前.应配套的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但距离科学规范的制度差距较大。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招标采购的程序执行,产生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样势必产生暗箱操作,容易发生营私舞弊,甚至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采购主管机构与采购执行机构,有的职责不清,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容易产生效率低现象。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等四个方面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业务能力,掌握采购产品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更为重要。 二、加强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成本的降低的要求。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降低生产消耗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是很有限的;采购过程由于市场随时在变,采购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规范性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管理;另外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来推销产品.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三、企业采购管理对策

(一)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明确物资采购机构的职能范围。弄清企业采购业务的工作职责,对物资采购的实施、质量的检验、资金的动态管理、采购的监督控制、综合考核等职能进行划分,明确这些职能的主管部门和它们应负的职责。做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管理到位。实现采购权、验收权、保管权的分立。遵循物资采购的四条原则,即质量第一,价格最优,服务最好,信誉最佳的原则。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价格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根据所需物资的特点确定采购方式。实行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协商询价采购。对新供应商进入应建立严密的准入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

(二)合理选择物资采购方式

设立计算机采购、验收台账,建立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材料采购、供应、纪检、审计等部门要将本企业所需物资按品种分类,将价格质量标准、验收、领用情况及供应厂商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局域网。这样,既可随时了解材料需求、质量、价格等情况,节省人力物力,又可防止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大型工程及大额采购宜采用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采购实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拟购商品的品牌、数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买到符合预期要求,甚至超出用户预期的商品。这样,就可以基本上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现象.降低企业成本。

(三)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

要全面改善和提高这些关键要素,尤其是市场反应速度,企业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和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用户建立相互依存的供应链关系.通过有效协作提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能力,以达到多赢的目标。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企业可以快速得到所需。利润是同制造供应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成正比的。企业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都会想方设法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这样就必须依靠采购的力量,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因为占成本60%以上的物料以及相关信都发生或来自于供应商,供应商提高其可靠性及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增加送货频率可以极大地改进工业企业的效率。

篇3

大庆石化物资供应中心实施SAP电子平台管理,将财务、生产、采购和其他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功能集成、规范运作。对采购流程优化,实施细化管理,实现高效采购,为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问题的提出

尽管物资采购已采用ERP管理系统,虽然能为管理者提供较多信息,,但诸多原因造成日常生产、装置大修、项目建设、矿区建设的物资常出现上报计划的规格、材质、标准不清晰;供货商资信能力不强;材质复检不认真;加工工艺不合理;不同材质混放;未按照说明书要求安装等问题,影响装置生产,甚至危害员工生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避免该事故的发生,是摆在物资采购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在SAP工作流管理工具中,改变人们在采购作业上陈旧的观念和做法,改革管理机制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物资采购时取得了明显效果,杜绝了材料采购计划的误报,劣质产品的进入,避免了因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损坏,确保了装置的检修和生产。

三、管理现代化成果的理论依据及创新点

物资采购中强化制度管理,发挥SAP管理平台的优势,应用SWOT分析矩阵、麦肯锡矩阵等理论,引入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意识工作,在物资采购工作中做到以目标为准则,工作有计划;以落实为准则,行动有方案;以实效为准则,步步有确认;以提高为准则,事后有总结,使物资采购工作高效、高质保障供应的同时全过程受控。

四、主要做法和内容

为适应采购管理的需要,经过对工作的探讨与实践,通过采购过程分析,从采购物资的计划、质量、供应商、性价比、服务等方面细化管理,使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

1.梳理物资采购规章制度,细化工作管理环节

企业管理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如果在采购工作中没有配套的制度去约束,仅依靠人的自律性,难免会产生失控,出现偏差。依据《供应商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实施细则》和《行业管理考核办法》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其要求细化到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验收、库房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每个流程中,使物资采购管理步入正规化、专业化轨道,落实在SAP流程管理工具中,使工作规范、行为约束且便于追溯和科学决策。

2.细化供应商评价工作,打造优秀供应链

从SAP系统供应商数据库中梳理出优秀供应商,细化供应商管理工作,从供应商的制造能力,资信情况,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生产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供应物资的质量、价格及服务情况等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通过内部从源头上把住采购物资质量关,并保证物资供应经济合理,打造一套优秀的、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供应链系统。

3.细化物资供应质量管理,筑起质量屏障

为石化装置安全生产提供物资质量安全保障,从制造、出厂检验、入库检验等方面入手,筑起质量屏障。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保证供方评价工作真实、有效。

4.严把物资计划入口关、统筹关,为采购物资提供保障

计划是物资采购的源头,把好计划入口关、统筹关就为采购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4.1严把计划入口关,制定计划上报规范,避免因上报计划规格、材质、标准不清晰引起的问题,上报计划时应按国家相关规范统一标准执行。

4.2物资编码是物资采购网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物资编码是计划录入、查询、询价基础。填写5497物资标准的申请模板,规范物资上报标准。

4.3利用SAP系统编制计划平衡表,使需求物资与来货物资,到货物资与出库物资进行比照,可以平衡库存,方便施工单位领料,减少采购成本。

4.4根据提报的计划,与使用单位研究,提出一系列保证措施,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做准备。

4.5对采购物资按金额和数量进行麦肯锡矩阵分析,根据重要程度,安排工作优先顺序,严把物资采购统筹关,以ERP系统中的需求计划分析中的相关数据为经线,对采购计划平衡、计划接收、合同发票收发为控制点,以质量检查、业务往来记录、现场使用效果为纬线,编织圆满完成采购工作的锦绣蓝图。将繁杂的工作梳理清晰,对物资制作、入库、验收、出库、使用情况全方位跟踪,监控。

5.提升物资供应服务,塑造文明窗口

物资采购针对石化公司日常生产、装置大修、项目建设、矿区建设等方面,面向生产厂、生活区提供业务协调及服务,加强与使用单位、项目部门、设计单位、库房、质检、招标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塑造文明服务窗口。

6.细化价格管理,保证物资供应经济合理

价格管理现代采购管理的核心业务,把好厂家圈定、询价方案、合同签订关。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计划,选择产品性能好,价格合理的,经领导审批后入选,充分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市场行情、同行业的价格、所购物资的概算、历史价格,通过加成成本,需求导向、竞争导向等方面入手,运用 SWOT矩阵原理,对供需双方进行价格分析,风险分析,优势分析,为谈判做好的准备,发挥招标办、专家、审计、纪检的评判监督作用,一同研究谈判策略,综合考虑,采购质优物美的产品, 把价格监督精细化管理推向新境界。

7.细化仓储管理,保障物资顺畅供应

为防止物资在保管中防潮、防火、防盗工作,发放中防止物资错发、漏发从通过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8.深入现场,践行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加强与项目部门、公司机动设备处、二级分厂等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强调运输、搬运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质量检查确认,践行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9.深挖SAP管理功能,拓展办公时空

发挥物资供应工作SAP系统管理平台的作用,物资供应流程各环节的工作均依托本体系有序进行,发挥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提高查询、统计、平衡、预警、分析等优势功能,为高效、快捷、客观,便捷工作构建平台。

10.流向拓宽流程认知广度,深化风险意识,规避采购风险

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业务流、数字流、商务流、风险流,通过业务流程,推进采购信息在供应商网络内的流动,将采购物资转变为数字形式物资代码流通,在网上实现计划、询价、合同、入库、出库、付款体现在经济领域为物流、资金流的实现,通过与使用单位、质量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实现供应商管理的量化考核,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每种流动的每个环节都有风险,树立风险意识,进行风险识别,采取预防措施,建立评价机制,准备应急方案,落实到采购的各个环节,实现风险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由大到小的转变。

篇4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资采购;集中采购;归口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物资管理树立起“大物资”理念,全面推进物资公开采购,加大物资集中采购力度,努力提高整体效益。2015年铁路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提出以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全面覆盖、行为全面规范为目标,推进铁路物资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根据铁路总公司物资管理新要求,结合铁路局物资采购实际,对铁路局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

1路局物资采购管理基本情况

1.1物资采购现状

上海铁路局按照铁路总公司“大物资”的理念,坚持物资“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采供分离”的原则,结合实际,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坚持加大“集采集供、直采直供”力度,着力围绕“管理全面覆盖、行为全面规范、作风全面转变、效率效益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物资管理的规范完善。完成建设物资由物资部门管理的职能调整工作,实现全局物资的归口管理。成立了路局物资采购所,承担全局物资集中采购职责,实现了物资管、采、供的合理分离,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权力制衡、协调高效的物资管理机制。

1.2采购量大采购方式多样化

2015年上半年,全局物资采购55亿元。其中:①运营物资采购总额378238万元,总公司组织采购142000万元,路局自主采购236238万元,公开招标51426万元,占21.77%。②建设甲供物资采购总额139214万元,达到国家规定依法必须招标规模标准的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铁路总公司组织招标采购94638万元,路局组织招标采购37049万元,其他甲供物资7527万元则由建设单位组织自行采购。③局属非运输企业采购物资总额35041万元,公开招标采购11321万元,占32.31%。

2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铁路总公司企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铁路局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物资采购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采购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2.1物资归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1.1非运输企业物资未完全归口。目前全局物资归口管理尚未完全到位。2015年路局虽已实现运营、建设物资管理职能归口,但对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尚未全面到位,还是以非运输企业自我管理为主。2.1.2站段物资管理职能分散。机务、车辆、工务等运输站段虽然设立了物资管理部门,但其物资管理范围没有实现全覆盖,个别单位部分物资采购管理职能由非物资部门承担,如:一些工装设备、劳保用品等。一些车务、客运站段以及非运输企业基本没有设置独立的物资管理部门,物资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如:客运段卧具备品一般由后勤车间管理,部分劳保用品由安全路风科管理,对讲机、录音录像、站车交互系统终端等由乘务科管理,办公设备、汽车由办公室管理,列车移动补票机由收入科管理等。

2.2物资采购有待进一步集中

从铁路物资采购执行主体情况看(含建设、非运输企业),2015年上半年全局采购物资55亿元,其中铁路总公司组织采购24亿元,占43%,路局采购24亿元,占43%,路局所属单位(含建设指挥部、非运输企业)采购7.6亿元,占13%。不难看出采购集中度尚有待提高。2.2.1多头采购。目前仍有一些站段采购业务分散多头采购。如:设备采购由技术部门组织采购,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组织采购,部分劳保用品由安全科组织采购。2.2.2多级采购。同一类物资路局本级、所属建设指挥部、站段、非运输企业各自采购。如:信号用安全型继电器采购,铁路局本级根据运营需要组织采购;局属各建设指挥部根据建设需要进行采购;非运输企业所属子公司或分公司自行采购,一些非运输企业承担铁路工程,相应各分公司也组织采购。2.2.3多批次采购。因物资需求计划掌握不准确或受更改、大修计划下达时间不同,存在同一采购主体在一年内多次采购同一类物资,如各类电缆采购。全局物资采购批量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物资采购价格的进一步降低。

2.3采购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2.3.1采购主体的行为有待规范。路局层面虽然都实行了公开采购,但还存在计划准确性不高,技术指标、经济条件等要求不合理的现象;路局所属单位还存在采购信息不公开、越级采购、规避招标采购等不规范问题,如站段擅自采购局管物资或路局招标范围内物资。个别采购存在随意性,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办法不够明确,有些通过会议记录等简单形式确定采购结果,采购价格没有经过供应商充分竞争形成,缺乏优势。个别非运输企业采购生产原材料,采购环节多,采购价格偏高,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2.3.2采购方式的选择有待规范。从各种采购方式的节支率来看,招标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是最高的两种。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局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采购结果和网上竞价采购总额约为2亿元,仅占全局自主采购总额315855万元的37.38%。总体来看,公开招标和网上竞价采购比重偏低,竞争不够充分。2.3.3采购环节的控制有待规范。从实际看,还存在重采购比价环节、轻采购全过程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铁路物资招标采购坚持低价中标原则,谈判采购、网上竞价采购按照报价最低原则,单一来源采购按照价格合理原则确定供应商。日常采购过程中,重视比价原则的执行,轻视其他环节的控制,突出表现在对采购物资技术指标、验收、售后服务、备品备件供应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完整,供应商采取低价中标,然后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或增加后期服务价格来弥补损失,最终增加了路局综合成本;采购合同中对物资质量、售后服务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出现问题难以向供应商进行索赔。如在2014年货车轴承检测设备采购中,在合同执行阶段,使用单位擅自通知中标企业更改相关技术标准,导致中标企业延迟交付和设备质量达不到招标要求,影响轴承检测,需外委轴承生产企业进行检测,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这些情况尽管都得到处理,对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严厉处罚和追偿索赔,但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规范,加强采购供应和使用的全过程把关。

3对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

3.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3.1.1完善归口管理。路局层面要修改和完善物资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将所有物资管理职能归口,重点是要把建设物资管理职能和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并统一划归物资管理部门,实现全局物资统一归口管理。同时要求非运输企业及时补强物资管理,明确物资管理部门的权限,落实公开采购要求,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施公开采购、集体决策,强化所属分公司、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3.1.2加强控制和考核。建立物资采购各环节控制和考核体系,建立需求计划、技术质量标准及采购、验收、使用后质量反馈等环节相互制约机制,落实各环节责任及考核内容,确保采购活动有序推进。重点推进基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物资质量跟踪反馈信息系统的二维码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重要物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追踪和全成本核算管理。

3.2实施物资集中采购,向规模要效益

按照“大物资”管理理念,贯彻铁路总公司、路局两级集中采购要求,重点做好路局集中采购相关工作,在现有运营物资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发挥好路局物资采购所的作用,配齐配强采购人员,更好地承担全局物资集中采购职能。通过整合全局物资需求,实施集中采购,实现规模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3.2.1进一步压缩站段自行采购范围和规模。对站段自行采购物资进行专题分析,对于具备一定批量且适合进行集中采购的,应纳入路局集中采购目录。对不适应全局集中采购,具有一定区域特点的物资,如钢材、水泥等,探索建立区域集中采购模式。继续优化完善路局网上物资需求计划自动汇总分析功能,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站段物资由路局集采集供。3.2.2建设物资全面公开集中采购。凡符合招标采购条件的建设物资均交由地方招标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不符合招标采购条件的建设物资,与运营物资一起纳入路局物资集中公开采购。3.2.3逐步提高非运输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比例。按照有利于非运输企业经营、有利于规范采购、有利于提高全局效益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物资均纳入路局集中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益,进一步发挥规模采购优势。3.2.4将低值易耗品纳入集中采购。针对原有低值易耗品分散采购的情况,结合2016年铁路运输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低值易耗单价上限扩大到5000元,低值易耗品采购规模将明显加大,出台《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办法》,把适合集中采购的低值易耗品纳入全局集中采购目录。

3.3推进物资公开采购,向规范要效益

3.3.1严格限制非公开采购。凡采购品种、批量、金额或供货厂商数量达到国家和铁路总公司、路局规定的招标范围和条件的,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严禁以各种形式规避招标采购。采用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应严格条件审核,经集体决策后再进行采购。3.3.2严格采购资格限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严禁设置不合理的资质和业绩门槛,排斥供应商参与铁路物资市场竞争,取消对供应商不合理的限制,只要提供的物资满足相应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均可参加铁路物资市场竞争。3.3.3严格信息公开制度。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公开,所有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都要在上海局物资采购商务平台进行公告,实施公开采购。同时所有物资招标采购信息都必须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公布,实施公开招标采购。3.3.4拓展招标采购范围。要紧盯铁路总公司动车组零部件开放市场、道岔简统化等开放物资市场工作进展情况,第一时间把具备条件的动车组零部件、道岔配件等物资纳入招标范围。

3.4推进网上竞价采购,向“互联网+”要效益

3.4.1要拓展网上竞价物资采购范围和数量。加强对物资消耗规律的研究,掌握常用物资消耗规律,发挥互联网优势,把技术规格简单明确,消耗量相对稳定的物资纳入网上竞价采购范围,不断增加网上竞价物资的范围和频次。对符合网上竞价采购条件的物资设备积极实施网上公开竞价采购,充分利用上海局物资采购商务平台的各项功能,扩大合格供应商的数量与规模,积极引导供应商参与网上竞价采购,不断扩大网上竞价采购比例。3.4.2要稳定网上三定采购规模。针对部分运输设备实施状态修和故障修,相应物资需求量不易确定,供应时限要求相对较高,不宜进行招标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的实际,根据这类物资消耗规律和设备配备情况,通过网上三定采购确定物资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价、成交供应商,根据实际需求组织供应,不仅可满足需求,降低价格,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库存资金占用。

3.5探索采购管理新途径,向创新要效益

篇5

关键词:部队行政;消耗性开支;管控方式

行政消耗性开支,是指各级机关在日常办公、行政管理、公务活动等所必需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会议集训、公务接待、差旅、邮政电讯、办公设备购置与维修、办公杂支、车辆维修与油料消耗等。行政消耗性开支具有弹性大、涉及面广、管用矛盾突出等特点,一直是部队财经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那么,如何加大行政消耗性开支管控力度,笔者认为,应在“标准定、预算管、规模省、流向控”上下功夫,提高管控质量与水平。

一、制定相关标准,明确管理办法,严格“标准定”

标准是管控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的重要环节,只有制定出相关标准,行政消耗经费开支总量才能明确。一是制定会议集训费标准。就是在总部规定的开支定额标准内,确定每人每天房租费、伙食费和其他费用限额标准。二是制定办公设备购置费、邮政电讯费、差旅费、办公费的部门和人员年限额标准。可参照各部门往年的平均开支水平,根据单位的编制员额、办公设备编配数量等,确定限额标准。三是制定办公设备维修费标准。可参照同类办公设备市场平均价格和使用周期,制定出每台(件)办公设备维修费限额标准。四是制定公务接待费标准。可按照军队内部公务接待费管理有关规定要求,以及差旅费、会议费管理规定明确的住房、食宿费标准,分别制定年度限额标准。五是制定车辆维修和油料消耗限额标准。明确了各类行政消耗性开支限额标准之后,就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机关行政开支定额标准和机关资产编配标准,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明确行政消耗性开支管理办法,对难管易超的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等,采取按标准一次一结的办法;对通信费,可按照职务确定标准,每月随工资发放;对车辆维修和油料消耗经费,在定车型、定人员(乘坐领导)、定指标的基础上,实行包干管理方式,超支不补,结余转下年继续使用。另外,要细化资产管理办法、使用范围,明确管理、使用和保管责任,真正把落实标准与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管控效果。

二、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管”

预算是行政消耗性支出管控的起点,是从源头上控制行政消耗性开支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机关或部门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消耗性开支标准。这就要求财务部门要采取会议、网络、手册、板报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让机关或事业部门的人员熟悉标准、掌握标准,努力营造按限额开支、按标准办事、按制度管控的氛围。二是科学编制预算。各部门应将各类行政消耗性支出预算具体到每个细项,报部门领导签字后,送财务部门审查。财务部门应根据限额标准、财力状况、制度规范等,科学合理拟制部门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并纳人单位年度综合预算,经党委例会研究审议通过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三是严格执行预算。为了防止出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现象,应严把“三关”。即:严把借款关,对无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项目的借款,超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项目的借款,以及变通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项目的借款坚决不予办理;严把报销关,对行政消耗性开支发票内容不全的,不符合行政消耗性开支范围、标准、限额的,突破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季度(年度)指标的发票,以及无首长审批、经手人签字的行政消耗性开支发票等坚决不予报销;严把检查监督关,坚持逐级负责的原则,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实行问责制,对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行政消耗性开支预算刚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增强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三、加强采购管理,扩大采购范围,促进“规模省”

做好物资集中采购工作,是加强行政消耗性开支管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物资集中采购的目的是形成规模效益,发挥其采购批次多、数量大、价格低等优势,降低行政消耗性开支,提高有限经费的保障能力。一要扩大采购规模。积极拓展物资采购范围,尽快建立和完善基层部队采购明细目录,逐步扩大采购规模。特别是对办公用品、自动化设备、物资耗材、车辆装备维修,以及印刷、餐饮、住宿等各类行政消耗需求,均可纳人集中采购范围。二要组织好招投标。为充分发挥区域采购优势,增加谈判的有利条件,在驻地部队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应由军、师级单位统一组织集中采购招投标,确定供应商、服务商和维修点。三要实行定期采购。每年初,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可依据批准的年度预算,将单位、部门各类行政消耗需求明细项目计划进行汇总,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供应商、服务商和维修点进行采购。集中采购可视情每季或每年组织一次,对无法满足需求的,也可随时进行零星采购和定点采购。

篇6

关键词:完善物资质量管理 配送管理 实践探索

0 引言

胜大物资供应自2009年7月归口以来,在公司领导、供应处各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胜大发展目标,紧密贴近胜大生产实际,贯彻落实油田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理念,以“强化管理,规范运行”为工作主线,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下面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 归口至今物资收发存业务情况

1.1 归口时的情况

根据“关于胜大集团公司物资采购供应归口管理的意见”中要求:物资需求计划方面,胜大集团公司生产所需要的钢材、油料、化工、劳保等大宗通用物资以及钻井和采油设备、配件等物资,必须报物资供应处统一实施采购。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对于胜大集团公司下属几个面向社会企业的的生产急需特殊品种物资采购,物资供应处每月核定部分自购资金指标,由管理局财务资产部核拨资金予以解决;下属的面向社会企业经营的不属于56大类物资范围内的农副产品,由胜大集团公司向管理局财务资产部申请资金自行采购。

1.2 归口后物资用料品种

涉及钢材、木材、水泥及建筑材料、煤炭、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油漆涂料、天然橡胶、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劳保用品、杂品、石油专用设备等共30个大类。

1.3 归口后物资发料情况

2010年度发料、2011年度发料、2012年度较上年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2 完善物资质量管理和配送管理的实践探索

2.1 加大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理念的宣贯力度

积极贯彻落实中石化物装部、供应处各项会议精神,组织物资供应干部职工层层传达、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坚持油田物资供应管理实行“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管理体制,为宣贯主导。定期安排物资供应工作,总结重点工作运行情况,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定期对主要用料单位单位进行物资管理检查,推动各单位物资供应管理规范化。

2.2不断完善物资供应管理制度建设

结合胜大集团实际和油田物资管理要求相继制定了胜大集团物资供应管理规定、胜大集团物资供应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胜大集团外部市场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胜大集团物资配送实施细则、胜大集团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办法。指导各单位物资供应规范管理。

2.3持续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

年度需求计划方面,供应部门建立供应领料物资物资消耗数据库,计划员建立有所辖物资消耗台账,逐步摸清所涉及物资消耗规律。按照相关单位的生产规模、年度投资计划等,结合年度物资消耗规律,能够做到每年9月份完成本单位下年度物资需求计划部分编制,经本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核后提报物资供应处。

季度物资需求计划编制与汇总上报方面。依据本单位季度生产和投资安排,结合物资消耗数据库和个人消耗台账,每季末25日前,编制下季度物资需求计划,经本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核后以书面形式于30日前提报物资供应处。

2.4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和配送管理,强化过程控制

配送管理方面,我们根据用料单位实际需求,按照物资种类、数量、料性,合理安排行车线路,组织协调二级配送业务实施,保证了配送物资及时、准确送到用料现场。确保了物资安全。在基础资料管理方面,建立有完整的物资配送台账,确保物资去向明确。定期对基础资料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资料、台账准确率、完整率达到100%。以达到强化过程控制的目的。

质量管理方面对所有物资部门保管和兼职质检员严格检查物资合格证是否有效有效,标识标注是否齐全,质检资料记录齐全准确,对物资检验所已进行检验的物资,进行外观检验。对直达物资由保管员到现场抽检,三级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质检,确保产品的标识标注、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及随机配件齐全、有效,办理完质检和发放手续后方可使用。物资质量信息反馈邮箱,畅通质量信息绿色通道,每季度定期开展质量回访。

2.5切实提高物资价格管理水平

通过对宏观市场环境、物资市场行情、原材料价格走势等方面的关注,紧密结合市场形势和供应价格变化月度价格信息报告。

2.6积极参加全员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人员素质

按照处的有关要求,结合胜大实际情况,积极参与网上注册和自测自练的自助培训学习,及时根据更新题库,组织员工联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合胜大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实际,除参加油田统一培训外,以中国石化物资供应管理和采购技术指南、采购管理为载体持续加强内部学习,加大了物资管理基本知识和管理制度和业务知识的普及培训力度,提升了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3 胜大集团集中采购方面的特殊情况

现有几家建筑施工单位:都是独立法人单位,根据调研分析,各家承揽工程比较分散,用料计划性方面普遍很差,从计划到供料一般3—5天;应甲方的要求,经常调整施工顺序,变更用料计划;为节约成本,钢材、砂石料、水泥直接送达工地现场,而由于大部分工地现场场地受限,不能存放大量材料,经常是量小多批次。所以很难按照油田材料计划管理的要求运行。

3.2油田内独家使用的特殊品种物资采购问题

几个主要生产面向社会生活市场的产品的单位,所需原材料基本上在油田范围内独家使用。还有几家是中石化A类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所需原材料在油田范围内也是独家使用的特殊品种。主要原材料在油田只有我们独家使用,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市场上价格波动频繁,有的物资有时一周之内升降幅度很大,且由于订单的原因导致计划性较差。

比如在油田内部,只有胜大使用镀锡薄钢板为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气雾罐,完全面向社会,市场竞争充分,利润极薄,因此对原材料价格极其敏感;目前国内马口铁行业内竞争也很激烈,市场现货价格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变化,厂家基本是月度定价。目前的采购状况只能是:在市场相对低价稳定期定货,在市场高价时,主要从现货市场应急采购。采购周期极短,付款方式很难协调,厂家变换频繁。为了成本、订单材质的要求,需要使用符合自己需求的供应商。而主体企业网络内这方面的供应商很少,很难形成竞争机制,而为了从竞争中取优,供应商还需要不断地增减变化。这些单位普遍存在:独家使用、生产订单无法预计,用料计划性很差,而且量小、多品种、多批次等情况,这些诸多生产经营中的现实情况严重制约着这些单位统一执行油田集中采购工作的运行。

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 政府采购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63-03

高校政府采购,是为完成学校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任务,使用财政性资金(或自筹资金)购买政府采购目录以内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采购对象主要包括基建(修缮)工程、购买办公教学生活设备和图书教材等。采购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各单位分散采购。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管理,对于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维护公平正义,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反腐倡廉,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实行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1.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部门预算是基础,重在资金的安排;政府采购是工具,重在资金的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是保证,重在资金支付;高校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监管各单位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的采购行为,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水平,有利于实行“多中选好、好中择优”机制,推进“阳光采购”,引导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竞争行为,促进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

2.促进高校强化经费预算管理。高校年度财务经费预算中,物资采购经费占有较大比重。高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安排原则,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实际,从急需实用、经济合理出发,集中申报年度物资采购计划,财务部门按预算管理规定,依据相应程序,对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取舍,分类汇总,合理安排专门的采购预算资金,用于物资采购活动,尽量满足教学管理需要,从而克服重复采购、盲目采购,强化经费预算约束力。

3.节约高校经费开支。高校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纳入统一政府采购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合理安排采购项目,规范采购程序操作,严格资金审核支付,减少高校经费支出。实行物资集中采购,有别于各单位自主随机的零星采购方式,能够形成采购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货比三家”或竞争性谈判,可以获得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高校大幅度节约经费支出。

4.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传统的分散采购方式下,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利用财政资金采购,极易产生腐败行为,高校在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实行政府采购,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规范经济行为。政府采购主导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配套制度完善,实行公开公正竞争,采购程序规范,业务操作透明,建立监督机制,便于切断腐败纽带,便于群众监督,提高威慑力,形成I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三不腐”有效机制,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高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健全。有的高校没有认识到采购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政府采购工作。高校内部专门规范性采购制度明显缺失,执行效果不理想。采购计划审批、项目标准、采购流程、统一规范工作进展不顺利,执行不力。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没有设立专门管理采购机构和配备业务人员。不申报采购项目,不进行采购预算,不实行集中采购,不履行采购程序。个别单位想方设法规避政府采购,物资采购全凭个别领导说的算,采购无计划,影响到采购活动过程,采购效果极差,导致滋生腐败,影响到高校教学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2.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不合理。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预算编制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采购预算与计划欠合理,采购资金使用混乱。采购过程中不执行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采购范围和规模不合理,导致采购预算与采购活动相脱节,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采购效率和质量不高,造成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

3.政府采购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高校政府采购人员的配备欠合理、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不够,采购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对相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不熟悉。采购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评标专家又不足,对某些专业性较强仪器设备指标参数缺乏认知,设备验收与管理专业知识欠缺,采购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与学科建设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质量难以保证,不能正常发挥其效用。

4.政府采购活动管理不规范。采购信息不规范,参与应标供应商过少,不利于竞争,有失公平。采购信息没有做到严格保密,存在信息泄露现象。供应商资质能力难以保障。招标单位标书制作不规范,存在恶意串标,价格欺诈等违规行为。评标过程透明度不高,确定中标人的程序不规范,甚至内定中标人。采购方式选择不灵活,通过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采购,采购审核不严格,审核过程简单化,采购合同签订与管理、项目验收与资金支付不符合规定,出现采购物品或服务质次价高等问题。

5.政府采购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采购方式的选择上,不具备多样性,缺乏灵活性。采购价格方面,通过招标采购没能达成采购成本最低目标,不能通过采购活动让学校获得价廉物美的实惠。学校日常用品采购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实际采购花费金额与报销金额差距较大。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或招标文件实质性响应不足三家,供应商不足而不得不重新组织招标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采购,时有发生招标失败的现象(人为废标、流标)。履行采购程序,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延长了采购期限,增加了采购成本,降低了采购效率,达不到政府采购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政府采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到位。实施《政府采购法》,是完善市场经济规则,规范采购行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是加强民主决策的有效机制。一些高校管理人员,由于对实行政府采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领导和一些部门负责人,对政府采购政策不理解、不关心、不支持,持无所谓态度,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由于对政府采购政策宣传不到位,校内各部门仍按传统惯性思维运行,错误地认为政府采购一系列程序,给工作带来不方便,执行制度大打折扣,缺少积极主动精神,没有积极的应对措施,消极被动应付政府采购行为,政府采购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2.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存在缺陷。不重视采购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简单粗糙、不完整。不做深入细致的调研,不以市场价为参考依据,而是进行估算,或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采购项目不精细,采购目录不具体,采购内容不全面。没有安排预算,预算不准确,或资金落实不到位。预算执行不严格,未经审批而自行采购,随意增减采购项目,影响采购工作质量与资金使用效果。

3.政府采购原则没有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就是采购活动应公开采购内容、标准和途径,引入竞争机制,让参与者机会均等、待遇平等,主导方应当立场公正、公允,主体要真实、履行承诺。然而有的高校领导违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不是带头为评标小组独立、客观地开展评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不是认真听取招标情况汇报,指导协调招标工作,而是参与、干预客观评标过程,对中标对象的确定,施加人为影响,甚至改评标结果,造成极坏的影响。

4.政府采购竞争程度和采购质量不高。采购活动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存在监管漏洞。采购信息受到方式、范围限制,供应商资质审查仅凭收集招标文件资料佐证,资质文件权威性较低,有的评标过程受到过重的人为因素影响,评标过程只是走过场,或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等。采购范围和规模仍不合理,高校部分项目与服务未列入集中采购范围,采购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专业性强的物资设备,缺少采购前必要性论证,尊重专家意见不够,质量难以保证。参与应标供应商过少,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获得期望值最低价格,有失公平。

5.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弱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检查。从近年高校的采购审计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使用单位对物资设备采购不满意,认为部分物资设备质次价高,有的设备根本水土不服,闲置浪费,而且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跟不上,直接影响使用单位对设备的使用效果和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采购活动监督管理不到位,不利于公平竞争,容易滋生腐败,发生违法乱纪行为,违背了政府采购的初衷,影响政府采购的效益、质量和信誉。

四、高校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措施

1.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的组织领导。高校领导牢固树立政府采购重要性观念,高度重视采购工作,是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的关键。高校政府采购活动应实施归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合理设置政府采购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包括采购业务决策机构、采购业务实施机构及采购业务监督机构,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各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成立物资采购管理领导小组,加强采购工作领导,解决采购工作中问题,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设立办公室,负责采购小组日常工作,履行审批物资采购计划,组织招投标,管理采购过程职责。指导各部门协调配合,克服“重购轻管”思想,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管好用好资金,实现科学采购,规范管理目标,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2.健全完善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采购制度建设是采购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政府采购法》、《省级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高校采购管理办法》、《招投标制度》一系列规章制度,是高校规范采购行为,加强采购管理,提高采购效益的法律依据。高校应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内部采购管理制度,如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采购活动管理、合同履行及验收管理等制度,明确规定采购业务管理机构和相关岗位职责权限、采购业务工作流程、采购审核审批、相关检查责任等。加大对政府采购制度宣传力度,认真执行并落实各项制度,规范采购行为,引入采购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采购绩效管理。以制度规范权力配置,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根据招投标涉及的不同权力主体,结合权力运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主体、运行过程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来限制权力的滥用,用制度来规范采购活动过程。

3.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高校应合理配备、定期培训政府采购专业人员,重视采购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操作性强的采购评标办法是公开招标,关键是评委评标,评委专业水平、评标能力、职业道德等因素直接影响评标结果。采购人员应当具备掌握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熟悉采购规程,增强法律意识、信誉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工作质量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解决采购难点问题,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缩短采购时间,及时落实采购任务,努力为高校采购工作多作贡献。

4.加强采购资金预算管理。采购预算是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组成部分。政府采购业务预算与计划的管理,应严格遵循“先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工作原则。采购预算编制、审批及调整程序和手续要符合相关规定,采购物资设备经济实用,尽量满足教学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申报采购计划书和方案要具体准确,明确责任单位。采购预算范围和标准确定要科学,保证资金足额筹措到位,方便实施采购。采购预算要细化到具体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品目、规格型号、采购金额、资金来源等,便于合理安排使用采购资金,按项目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采购,保证采购工作进度,提高预算刚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决杜绝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随意采购行为。

5.加强政府采购活动过程的管理。高校采购范围包括车辆保险、车辆加油、定点接待、大宗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服务类项目,教材代购、公寓用具、军训服装等大宗用品等。高校非应急采购活动,应遵循项目部门提交采购计划或采购申请,提交立项论证报告,招投标程序,签订合同,实施采购,采购验收,支付资金和绩效考核与评估等工作程序。高校应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购对象和采购要求等,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和不同的采购程序进行,并灵活选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等采购方式,规范采购运作过程。高校应当明确强调招投标工作纪律,规范招投标程序,编制招标文件,审核招标文件,招标信息,接受报名与发售招标文件,提议评标评委,召开开标评标会,推荐中标候选人,提请批准中标人,中标公告与中标通知,完善合同签订。落实采购督办制度,督促供应商按约定履行合同文件,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出具验收证明,办理资金支付,完成采购计划。

6.防范采购腐败现象发生。根据国家有关采购法律法规,梳理业务流程,抓好采购活动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重点关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关键方面,防范采购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明确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科学设置采购机构和合理配备相关人员。申请采购依据应当充分适当,申请采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明确规定采购与验收管理流程,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方式的确定、采购合同的签订、购进物品(工程项目或服务)的验收应当有明确规定。应当进行政府采购而不实施政府采购的,进行集中采购而不实施集中采购的,进行招标而不进行招标的,规避招标的,以不规范形式招标的,内部指定供应商的采购行为,都是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控告和举报高校招标采购中的消极腐败行为,高校财务、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有权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结语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改进和创新监管手段,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管理采购操作行为,围绕重点岗位、关注热点问题,健全落实责任制,实现采购前期论证常态化,采购手段信息化、采购行为规范化,采购效益最大化,提高采购公信力,提高采购效率,不断开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何远祯.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J].中国总会计师,2014(4)

[2] 胡石磊.工程招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中国审计,2014(10)

[3] 李晓岚.政府绿色采购绩效评价的国外借鉴[J].经济师,2014(5)

[4] 马志娟.政府采购审计的内容及方法.财会通讯,2004(4)

[5] 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9

篇8

1.1 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优化供应商资源,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风险,根据《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物资供应商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分(子)公司、直管项目部及事业部的物资供应商管理,但公司境外机构在当地采购的供应商管理不适用本管理办法。

2 管理原则

2.1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遵循“统一管理、两级实施、动态考核、择优汰劣”的原则。采购中心是公司物资供应商的归口管理部门且负责公司集中采购物资供应商管理,公司各下属采购单位负责本单位自行采购物资供应商管理。

2.2 采购中心负责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合格供应商的开发和统一管理,建立合格供应商准入目录和供应商电子信息档案,实现供应商寻源、准入、考评、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对确实无法通过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办理采购业务的供应商也应按本管理办法进行线下管理。

3管理职责

3.1采购中心

3.1.1负责制定公司供应商管理的规章制度。

3.1.2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供应商管理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信息平台。

3.1.3负责公司供应商的开发和统一管理,对下属单位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3.1.4负责组织公司供应商寻源、准入、考核评价、风险控制及档案维护等综合管理工作。

3.2分(子)公司、直管项目部、事业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3.2.1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单位供应商管理实施办法。

3.2.2负责开发、评价和推荐本单位的潜在物资供应商。

3.2.3参与合格供应商考核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采购中心。

3.2.4完成采购中心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3.3党群工作部

负责对同级单位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合格供应商准入、供应商“黑名单”确认等工作的合规性进行审核监督。

3.4计财部

应按照公司规定及职责范围,对采购付款进行审核监督。对于批量物资采购,如供货单位是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合格供应商名录范围之外的、或采购部门未通过中冶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采购的,财务部门应拒绝支付货款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公司有关职能部门通报。

3.5其他职能部门

按照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参与或监督采购部门组织的供应商选择、考核评价、风险控制等相关管理活动。

4 供应商寻源管理

4.1 采购中心及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制定物资供应商的寻源策略,在了解行业供应商动态的基础上,寻求符合资质的新供应商和新产品的供应商并通过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评审引入。

4.2 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寻源业务的日常管理制度,及时为新产品找到供应商或由于产品生产转移而就近寻找低成本供应商,以保证采购业务的响应速度。

5供应商准入管理

5.1公司实行供应商准入制管理。

5.1.1供应商准入必须按规定程序通过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办理,通过审批准入的供应商方可在其准入供应范围内参与公司采购业务。

5.1.2供应商准入执行“充分竞争、择优准入、制造商优先”的原则。确因条件限制无法选择制造商的,可选择经销商。

5.1.3经政府有关部门或公司认可的新产品、节能环保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供应商应优先准入。

5.1.4申请准入的供应商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及相关的资质条件;申请准入的制造商要具备国家或公司要求必须取得的质量、安全、环保以及其它生产经营资格;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活动中无违法记录;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政府部门、行业以及公司质量监督检查中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合同履约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5.1.5同时,具有以下所述情况任意一项的供应商,不予准入: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等终止的企业;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的;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有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有经营诚信、职业道德不良行为的;提供虚假的业绩证明或其他资信资料的;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权转委托他人、委托书授权不明或委托授权过期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其它规定的;违反公司其它有关规定的。

5.1.6供应商的准入,按照准入申请、准入预审、准入评审、准入审批的程序办理。

a)申请准入的供应商须提交准入申请,并应及时提供供应商准入承诺书、供应商准入申请表及供应商准入申请资料清单中的相关资料。

b)准入单位负责对供应商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预审;供应商提交资料不全或不符合其它准入条件的,预审不予通过;通过准入预审的供应商为备案供应商。

c)对备案供应商进行准入评审、准入审批。采购中心和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分别负责对本单位的备案供应商进行准入评审;准入评审应依据供应商资质文件、申请准入产品、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质量保证、产品业绩、售后服务等内容制定评审标准;准入评审可视实际需要组织现场考察,并出具现场考察报告,作为准入评审的重要依据;采购中心和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分别负责出具本单位供应商的评审报告并编制准入结果。

d)采购中心负责对供应商准入结果进行审核并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审批通过的供应商成为合格供应商。

5.2公司实行供应商资格预审制。

5.2.1所有供应商必须预先经过资格审查,准入单位负责对本单位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录入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

5.2.2准入单位应严格审查,认真核实申请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合法性。

5.3公司实行供应商供应产品目录制。

5.3.1采购中心负责对公司供应商的供应产品目录进行管理。

5.3.2准入单位应严格限定准入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采购部门不得向供应商采购许可供应产品目录以外的物资。

5.3.2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的变更,应由采购部门提出合理的变更理由后报采购中心审批。

5.4公司对特种设备工程需用物资实行供应商准入产品“认证制”。

5.4.1为公司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工程提供物资的供应商必须办理准入证,准入证由公司采购中心统一制作和发放。

5.4.2准入证实行有效期制,有效期为四年。

5.4.3准入证有效期限内,发证部门每年对已核发的准入证组织一次年审。年审合格的,加盖年审合格印章,并在准入证上填加考评成绩。未按要求参加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准入证失效,暂停交易资格。年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有关质量方面的验证资料等。以上文件需要提供有效期内的正本文件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5.4.4准入证不得涂改、伪造、出借或转让,否则无效。在有效期内准入证丢失或破损无法使用的,应向采购中心提出申请,由采购中心核实后予以补发。

6供应商关系管理

6.1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供应物资和合作关系分为战略供应商、主力供应商、关键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

6.1.1战略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钢材等战略物资,与公司战略匹配,且对公司生产建设有重大影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2主力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大宗、通用物资,对公司采购成本有重要影响,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3关键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瓶颈类专用物资,采购风险较高,对公司生产建设有直接影响,与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4一般供应商是指除上述三类合作关系以外的其他供应商。

6.2公司按照不同的采购策略进行供应商关系管理。

6.2.1公司对重要、战略物资,与战略供应商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简化采购程序,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2.2公司对大宗、通用物资,与主力供应商在适度竞争、优化供应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已经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的物资可直接按照协议签订标准采购合同。

6.2.3公司与关键供应商加强交流与协作;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降低采购风险。

6.2.4公司与一般供应商采取充分竞争、择优选择的采购策略,原则上只作为公司主要物资采购的备选供应商或一般物资采购的供应商。

6.3公司对统购物资供应商实行区域化管理,根据公司实际分为总部供应商、区域供应商和海外供应商。

6.3.1总部供应商指公司采购中心统一管理的统购物资供应商。

6.3.2区域供应商指依托公司经营发展建立的区域性分公司覆盖区域管理的供应商:以广州分公司及厦门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南片区;以沈阳分公司管理覆盖的东北片区;以北京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北片区;以成都分公司及兰州分公司管理覆盖的西南西北片区;以郑州分公司、长沙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中片区。

6.3.3海外供应商指公司境外机构在当地采购管理覆盖的供应商。

6.3.4各单位应结合采购物资的物流配送、成本构成等因素,对非统购物资供应商参照统购物资的管理方式进行区域化管理。

篇9

关键词:物资调控;集约化管理;采购管控

作者简介:鲁敬(1976-),北京人,北京市电力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助理工程师。(北京 100054)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79-02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连续的物资消耗系统,正常运行中对物资的保障及供给要求颇高,这种特性不仅要求我们要在正常情况下合理、及时地保障电力物资的供应,同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要做好应急电力物资的筹集与调配。[1]所以,电力物资的及时采购和调配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电力物资调配中心的地位也显得至关重要。

一、电力物资调配中心的建设

我国拥有庞大的电力系统和密集发达的电网,在基数如此庞大的情况下,电网运行的维护物资比例即使再微小,具体到数字上,也是一个可怕的数据。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物资的保障供给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近期,笔者所在的电力物资调配中心投入运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的管理要求,物资调配中心历时3个月的建设周期,投入并运行。物资调配中心不仅要为“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资供应保障,同时还要构建快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了充分发挥调配中心的多项职能,物资供应分公司五层都设有物资调配中心,统一调配平台集成了ERP、ECP、PMIS、基建管控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以保证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同时,为了建立“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的工作机制,笔者所在的物资调配中心设立了统一的业务受理电话,统一受理物资到货需求,统一通知供应商发货,统一接收业务协调信息,实行业务运作窗口统一,信息一口对外。实际工作中,每日派遣专人值守,建立业务受理登记台,记录、分发接受信息,跟踪、记录问题处理结果,保证每件受理有记录、有回复。

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下,调配中心坚持以标准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创新物资集约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物资管理水平。[2]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物资管理集约化系统化的需要,在这种平台模式的操作下,调控中心的物资管理将明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物资调配中心的建成,将持续提升电力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带动物资管理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通畅的物资供应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各业务间的相互协同和信息互享,将物资供应与前端计划、采购、质量监督、供应商关系管理有效结合,实现供应过程的无缝衔接,提升物资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筹建,不仅是管理标准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采购管理效益,增加对物资采购的管控与考核。[3]传统的电力物资采购在管理方面不仅模式混乱,职能模糊,在流程上也经常出现错乱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物资管控管理的难度,同时也给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由于物资管理的计划性不强,导致采购周期不定,经常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应急,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调配中心的职能根本无法发挥,无法作出及时合理的调配,物资协调利用情况较差。针对以上种种情况,调配中心现在多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利用为工作中心,在信息化平台的管控之下,物资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不仅得以发挥,在物资数据的汇总与调查上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调配中心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下,既能有效控制考核管理的成本与支出,又能随时掌控物资采购与库存,实现对物资管理的全过程管控。

物资调配中心的工作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物资调配、资源统筹、监控预警和应急指挥。调配中心各个部门权责明确,分工合作上有条不紊,共同构建了一个快速、合理、高效的物资调配系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物资调配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物资调配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以及相关规定,物资调配中心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六条:一是负责汇总物资供应计划、物资利库计划和协议库存物资的匹配计划,落实物资到货需求,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各类合同履约问题,保障物资供应正常运行。二是负责日常业务受理,做好日常配送调度工作,确保月计划、周协调以及日调度的妥善进行。三是负责安排供应商发货,跟踪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督促供应商主导现场安装。四是负责各类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查看信息平台物资供应预警状态,根据预警状态制定方案或通知相关部门、人员。五是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值班,受理与协助落实应急物资供应等工作。六是负责物资供应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进行资源统筹,提供信息查询、业务咨询服务。[4]总的来说以“履约协调、配送调度、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十六个字为指导,规范了调配中心的业务。

二、物资的集约化管理

1.流程

国家电网公司所要求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的。[5]而电力物流管理不仅涉及众多电力物资供应渠道,物资种类、物资规格千变万化,生产建设与业务经营都也涉及物资的消耗,如何顺利开展电力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对调配中心而言就显得非常迫切。

首先,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实现科学的集约化。业务流程是企业运作的生命线,想要实现集约化管理就必须从流程改革入手,对业务流程加以规范整合,摈弃浪费人力物力与成本的程序,首先在运营上实现企业的“瘦身”,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实践,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谋得一个良性的框架。

其次,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使集约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调配平台信息化的浪潮下,今后的业务流程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例如尽快推出电子商务网上采购,同型机协作网管理等,尽力挖掘集约化管理带来的潜力与效益。

再次,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营回报。集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益,扩展业务品种,保证服务质量。除了要求在经营上投入较多的要素外,经营要素的不间断调控和整合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在经营要素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才能事半功倍,能提高运营的总效益。在集约化管理的模式下,经营要素的配置也将更加合理、高效。如此形成的良性循环对于企业发展管理而言,不啻为一大助益。集约化强调集中管理、统一标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三公原则,对于企业实现高效率、高效益作用重大。

2.优点

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网为实现“一特四大”战略,推进“两个转变”,落实“四化”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6]物资集约化管理能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推动和谐高效统一的电网的建设,是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第一,能够建立物资集约化的管理机制。比起原来散乱无序的物资管理制度,信息化平台下的物资管理显得更加秩序盎然、井井有条。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对物资管理工作的合理监督指导,使规范化的物资管理制度得以建立,物资的采购、仓储与配送井然有序,应急物资、废旧物资与档案资料的管理也实现了程序化。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物资供应状况时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突显了集约化管理的优势。

第二,推进了调配中心分公司的建立,实现了物资、物流的专业化管理。这样不仅理顺优化了管理链条,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物资分公司根据公司物资调配管理制度,制定物资调配管理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业务流程、工作要求和节点计划,并且配合物资部对物资调配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物资分中心还负责组织开展仓储网络规划与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公司范围平衡利库工作。总而言之,物资分中心的建立有利于稳步推进统一结算,实现系统物资信息“一本账”。

第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集约化管理下的资源配置较以往不仅范围扩大,同时在资源的配置上也更加合理、科学、高效。在管理标准化、平台信息化的支持下,资源的调配整合更加具有全局观,不仅能实现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还能对新应用平台的创建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资料,为日后电力系统全局资源的规划配置提供发展桥梁。

第四,强化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实现电网工程的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建设。物资的采购必须以合理清晰的计划为依据,作为物资供应链条中关键的一环,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地位十分重要。计划不仅要对物资购买需求进行严格规划,同时对于物资的规格与质量也要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从计划管理阶段保证物资需求安排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我们只有从管理方面全面统筹推进电网建设的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集约化。

三、电力物资的采购与管控

电力物资的采购模式经过长久磨合实践,现大多采用集中采购模式。集中采购模式优势与问题共存,需要不断完善。

集中采购有四种比较明显的优势。第一,节约采购成本和交易费用。同种产品的批量采购在价格上就比分批采购具有优势,同时大宗订货能在交易中取得价格的主动权,降低交易费用,在确保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集中采购确实是物资采购方式的不二首选。第二,物资质量能得到保证。集中采购易于推动供应商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方面的变化革新,对于保证物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使企业获得供应商的优厚待遇。第三,减少资金的占用。集中采购便于依据进度、库存灵活把握物资采购时间,既可以保障供应,又可以尽量避免资金的长时间占用,对财务管理也有好处。第四,获得供应商资源。集中采购能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联系,对买方而言,能够积聚宝贵的供应资源。总的来说,集中采购规模大,采购效益明显,透明度高,在实际工作中,很受企业青睐。

虽然集中采购优势颇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普遍关注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集中腐败”。这种现象在电力企业物资购买过程中屡禁不止,采购人为了从集中采购中谋得利益,利用各种手段与供应商达成协议,收取回扣或者贿赂等。如此情形下的集中采购,在质量规格上难以得到保证,为日后物资在各种工程中的调配使用埋下了隐患。[7]面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展开了反对集中采购中商业贿赂的活动。物资调配中心以物资采购为基础进行运营活动,如果无法对物采购环节加以管控,不仅会影响调配中心的工作,同时对于电力企业的其他部门也会产生恶劣影响。[8]调配中心不仅为电力系统的运作提供消耗物资,在突况下,还要保障应急物资的准确、及时到位,一旦物资采购环节出了纰漏,将会影响电力系统全局的稳定。因此,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管控至关重要。

不管是物资调控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是物资的集约化管理,如果无法从物资采购的根源上进行把关,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在物资管理平台信息化的前提下,严格把关,将采购的每一个流程都纳入监督,进行管控,根据采购物资的特点制定分级管理目录和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流程,建立采购的全程管控机制。对调配中心所需的采购物资招标实行统一对外招标,统一规模采购,公开与供应商签约结算。通过集中招标、规模采购,降低工程造价和生产成本,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大力推进阳光采购,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物资采购的透明与廉洁。

在物资采购的管控中,最重要的是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于商业贿赂的治理和预防也要纳入管控,强化集中采购的透明度与强制执行性质,严格把好采购环节的质量关、程序关、组织关。健全的集中采购机制,本身就是治理商业贿赂、杜绝不良风气和行为现象的有效措施,推行集中采购的透明化,实现物资采购的全程管控,也是对调控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在集中采购机构治理和预防商业贿赂中应做到严格执法,准确把握集中采购机制发挥作用的着眼点,强化集中采购的强制执行性质,严格把好采购环节的程序关和组织关,真正实现稳定、有效、透明的物资管控。

四、小结

在如今电力系统不断优化改革的形势下,我们既要跟得上与时俱进的思想潮流,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探索新途径,开创新局面,增强大局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电力企业的集约化运营,同时还要管理、打造高效的运营团队,未雨绸缪,夯实管理基础,为电力企业的平稳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非.电力系统物资供应企业物流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2]葛长宏.上海电力物流管理改革的定位与创新[J].供用电,2010,(2).

[3]何满德.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

[4]洪荣坤.粤电:集约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2).

[5]王守信.陕西电力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8,(10).

[6]周耀来,罗静.从物流的发展看电力物流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l).

篇10

关键词:采购招标 廉政制度 廉政条款

高校采购大多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多由中介机构完成,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制度机制风险、权力运行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三类廉政风险。制度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权力运行风险包括权力配置不合理、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过于集中三个方面;思想道德风险包括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制度的顶层设计。

有关专家指出,政府采购制度设计亟待进一步完善,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提高监管力。政府采购主要是采购人和市场的问题,不能期待仅仅通过技术革新和交易方式的改变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法律制度和道德来解决。

1 高校廉政制度的内涵

1.1 高校廉政制度的概念分析

所谓高校廉政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制止和惩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利用其掌握与教育相关的权限和资源所发生的各类腐败行为,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或条款。

高校廉政制度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专门规定廉政建设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廉政文件”),二是嵌入在各职能部门管理办法之中的规范性条款(以下简称“廉政条款”),廉政条款一般由职能部门制定学校统一签发。

1.2 廉政条款:廉政文件的有益补充

如上所述,高校廉政制度包括“廉政文件”和“廉政条款”两个方面。廉政文件是指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上级文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的反腐倡廉规范性文件;廉政条款是指具体业务工作,根据流程中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设置科学合理的分权机制,对集中的权力事项进行必要的确权、分权、限权等,通过廉政条款对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廉政文件和廉政条款在高校廉政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2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相关廉政立法探析

2.1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制度建设主要来源于国家立法、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各部委的行政规章。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层面:

2.1.1 国家立法

《政府采购法》内容包括政府采购内容、采购方式、采购程序、采购合同以及相关的风险防控制约和追究机制;《招标投标法》对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过程中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2.1.2 国务院行政法规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各个环节中投标人、评标专家、机构、中标人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规范了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

2.1.3 部委规章

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

2.1.4 地方政府规章

以北京为例,对于招标采购的管理,人事局、财政局、发改委等根据各自职能分别出台相关规定,对专家评审、采购、资格预审、招标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为了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活动,确保政府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切实防范政府采购运行中的廉政风险,政府层面分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不难看出,采购招标领域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但直接言明廉政因素的“廉政条款”严重匮乏;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立法有待加强。

2.2 我国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制度缺位与原因

有研究认为,现有高校采购招标“一校一模式、一校多规章”的现象严重,存在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过程中,决策结构、管理模式、组织运行、监督体系的多样化和自主性。

2.2.1 廉政制度缺位表现为采购招投标活动不规范行为

采购招标业务流程中的重点环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目前,高校采购招标业务的基本流程是:受理采购申请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进行资格预审开标、评标、中标签订采购合同。各高校负责招标采购的主管部门基本上是将采购招标工作交由1~2人负责,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专家身份直接参与评标,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容易导致标书制作、资格预审、参与评标等重点环节由同一人经手,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采购招标中的标书制作存在技术陷阱。高校招标采购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和货物品牌往往由使用人提供,招标文件中技术指标具有倾向性,技术参数具有唯一性等,虽有监察人员评标现场监督,但由于技术壁垒,监察人员往往很难辨别出招标文件技术上的陷阱。

评标委员会原则上由校方专家按比例组成。评标委员会是通过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相对比较公正。招投标文件明文规定评标专家中可以有校方专家代表。校方专家出席评标现场,客观上有利于帮助学校遴选出合适的中标供应商;但由于校方专家对学校情况知情,评标过程中其个人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评标结果,参与评标也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

设备使用人以释疑为由出席招标现场。评标委员会成员有时会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让设备使用人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哪一个投标人更符合招标要求,到场的设备使用人往往会明确表态,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设备使用人考虑到设备使用需要,确实认为某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更符合要求;另一种可能是招投标程序之外双方已经达成某种默契,直接导致风险发生。

借壳围标现象严重。受财政部门对专款执行的硬性规定等客观条件限制,有些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或者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的项目,不得不一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导致一部分借壳围标现象发生,致使部分高校采购招标流于形式;同时也有一些投标单位通过内部操纵,以借壳围标途径保证中标几率等。

2.2.2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条款”缺位的原因

招标主体多元化。调研发现,当下多数高校没有成立统一的招投标管理部门,许多高校的招标采购分别由基建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分块采购,招标主体多元,招标制度各家自成体系。“多头采购、分散管理”问题突出。

招标制度有缝隙。由于高校统一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没有将廉政风险防控因素嵌入业务管理制度的规范条款,导致采购招标制度存在缝隙和漏洞,招标采购各个环节中存在一定廉政风险。

既得利益者自保。健全完善的制度设计既有利于受众群体的公平、公正,使公共资金用在实处。高校采购招标的廉政条款缺位很大程度来自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自保,规范详尽的“廉政条款”难免会给既得利益者造成“限权”和“断财”。

3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制度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廉政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制度约束难奏效,需要通盘考虑,从整体进行布局和设计,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打一套“组合拳”。高校廉政制度的位阶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位阶,校党委或校纪检监察部门出台的专门性廉政文件第二位阶,学校各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出台的专门性廉政文件第三位阶,学校职能部门各类具体业务管理制度的廉政条款。

3.1 完善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法理思考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制定必须符合高校管理体制实际,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等主要工作;同时又要保证学校用于采购的财政资金合理运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防止腐败。从法理角度看, 高校采购招标“廉政文件”的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廉政制度框架,做到制度明目齐全。笔者认为:

第一,作为廉政制度第一位阶的规范性廉政文件由学校党委或者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制定出台,其适用范围是全校各工作单位、各职能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这类规范性廉政文件包括《××大学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办法》《××大学信息公开办法》《××大学道德诚信守则》,理所当然地适用于高校采购招标领域的各个环节。

第二,作为廉政制度第二位阶的规范性廉政文件出台与制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统一学校招标管理体制问题,建议高校应成立统一的招标管理组织机构,由该部门起草制定《××大学招标管理办法》,按照校内行政程序,由学校统一签发,再由招标管理部门统一实施,通过制度明确招标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招标采购范围、招标采购方式、招标采购程序等内容,特别是要明晰采购招标的管理者、操作者、使用者之间的权限范围,建立三者之间的权力分离机制,同时学校监察部门要立足监察和纪律监督的角度,制定专门的《××大学招投标监督办法》,明确规定高校采购招标需要监督的具体环节,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监督内容以及监督之后的问责机制等。

3.2 高校采购招标领域“廉政条款”立法建议

在高校采购招投标领域,作为廉政制度第三位阶的廉政条款,应由学校统一成立的招标管理机构统一制定出台,具体廉政条款的拟定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第一,根据当前高校对招标采购管理的现状,第二位阶的廉政文件《××大学招标管理办法》下辖制度应包括《××基建工程采购招标实施细则》《××物资采购招标实施细则》《××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实施细则》,这些文件应由高校各职能部门负责制订,细化各管理口径的采购招标行为,完善各个环节的廉政条款。

第二,必须直接将高校采购招标中廉政风险的防控因素直接嵌入具体业务管理条款当中,例如:招投标重点流程中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也可以制定专门性的制度,例如:制定招投标专家管理制度,招标评标专门办法等,对于经常委托招标机构的,还应该制定招标机构委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第三,细化并完善制度的具体条款,特别是要将廉政风险防控的分权、限权、放权、减权等方面的廉政因素写进具体条款,从业务管理制度设计本身健全内控机制,综合考虑权力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宏军.科学推进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J].北京教育,2012(2):4-6.

[2] 周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J].北京教育,2011(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