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要点范文

时间:2023-07-14 18: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统计学要点

篇1

中药针剂开发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其药效迅速,用药量小,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等特点,至今已开发了200多个品种,但是由于中药针剂本身的质量问题,使常用于临床的品种却很少,远远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下面就当前影响中药针剂质量的几个实际问题进行浅析。

1 沉淀问题

中药针剂由于原料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若处置不当,常造成成品产生混浊,沉淀。有的在灭菌后产生沉淀,有的经放置后产生沉淀。严重影响中药针剂的质量。有沉淀中药针剂不可作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使用。

1.1 产生沉淀的原因 ①杂质的存在;未除净的杂质,是引起针剂澄明度不合格,产生浑浊、沉淀的因素之一,中药中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鞣质、蛋白质、树胶、淀粉、粘液质、树脂和色素等是中药针剂产生混浊、沉淀的主要原因,其中鞣质在水溶液中加热或较长时间放置后,往往氧化缩合成没有结晶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呈混浊的胶体溶液,甚至不溶于水而析出,而且鞣质还能引起中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结合形成沉淀,因此一般认为鞣质是引起中药针剂混浊沉淀的主要原因,而蛋白质、粘液质、色素、淀粉、树脂、果胶等高分子化合物也是引起沉淀的重要原因,它们与有效成分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共溶或助溶现象,有的微粒上带有同性电荷互相排斥,在一定时间不沉淀,有的分子结构中具有许多亲水性基团,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化层不沉淀,但在长时间放置后,会慢慢析出来,产生混浊和沉淀;②有效成分的不稳定:有效成分的氧化反应是中药针剂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如很多生物碱类、酚类等含共轭双键的有机物,受光线、温度、酸碱度、重金属离子等影响易发生氧化反应,在复方针剂中,几种或十几种有效成份,常常因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缩合、聚合等反应,生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溶于水而产生沉淀;③金属离子的影响:中药针剂中常会有微量的金属离子,如:钾、钠、钙、镁、铁、铝、铅、铜等由于这些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与一些有效成分或无效成分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络合物,如:黄酮、甙灯等化合物与铝盐、铅盐等化合生成有色的螯合物沉淀下来。

1.2 防止沉淀的措施 ①对中药针剂中的鞣质、蛋白质等杂质在保证有效成分不丢失的情况下,尽可能除去,除鞣质的方法通常由热处理冷置法、石灰乳法、明胶沉淀法等。可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除蛋白质的方法通常有乙醇沉淀法、热处理冷置法等电法。除淀粉、粘液质、树胶、多糖等可利用水提醇沉法,石灰水或碱式醋酸铅淀法,活性炭,纸 浆吸附等,除色素的方法,通常水溶性色素含羟基多,故可加沉淀剂如醋酸铅、石灰乳等除去,脂溶性色素可采用有机溶媒脱色法;②防止有效成分氧化:可添加抗氧剂或充填惰性气体、抗氧剂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能够比有效成分先氧化,从而保护有效成分,使之避免氧化,充填惰性气体使有效成分保持在无氧环境下减缓氧化,调节适宜的pH值也是保证针剂不沉淀的关键环节,中药针剂调节pH范围,取决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如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的针剂,pH值在4~5之间比较合适,有效成分是甙类,有机酸的pH值在8左右比较合适,多数针剂pH值在7~7.5之间比较合适,通常中药针剂中加入适当助溶剂或增溶剂,防止产生沉淀提高药液的澄明度;③除去金属离子的方法通常可采用交换树脂法、聚酰胺法,活性炭吸附等也可以用透析法或加络合剂等措施去除金属离子。

2 疼痛问题

中药针剂皮下或肌肉注射时,常常发生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药针剂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

2.1 产生疼痛的原因 ①杂质包括鞣质、蛋白质、树脂、淀粉等,其中鞣质的存在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当含有鞣质的药液注入机体后,鞣质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结构结合成不溶性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难以被吸收,因此造成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及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结构结合成不溶性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难以被吸收,因此造成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及硬结等现象发生。蛋白质、树脂、淀粉等均为大分子物质也难以被组织吸收引起疼痛;②有效成分产生的刺激性:一部分含有皂甙、蒽醌、蒽酚、酚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的针剂,对肌体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由于这些成分能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而引起刺激,当成分浓度越高,则刺激性越大;③注射药液不等渗: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注入肌体后均能产生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引起疼痛,中药针剂往往为保证有效成分含量,高渗溶液居多。

2.2 减轻疼痛的措施 ①除去中药针剂的鞣质蛋白质、树脂、淀粉等杂质,除杂方法同除淀方法一并进行;②为减轻有效成分对肌体产生的刺激,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投入能引起过分刺激和疼痛的原料的投量。再者可酌情加入适当的局部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③调节针剂为等渗溶液:中药针剂的粉剂或高浓度药液最好不用注射用水溶解或稀释,而采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以达到等渗效果,从而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3 溶血问题

篇2

关键词:中职机电,普通钳工,实训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职业学校的技能水平不断得以提高。“钳工”作为机械类的常见实训项目,是技能大赛中不可缺少的比赛项目。但是随着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要求的不断变化及职业教育整体技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钳工工种技能比赛的内容和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刚开始的普通钳工转化为现在的机修钳工,完全靠手工去完成零件加工的普通钳工已逐渐淡出比赛的舞台和师生们的视野。但笔者认为,普通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一、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

普通钳工是机械加工类中一个比较传统的工种,它的操作过程主要以手工为主,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一些手动工具,他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技能,在机械行业被广泛应用。该工种以其适应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万能的钳工”。

2.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任务

普通钳工实训教学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机械常识和钳工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相关方面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贯穿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形成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而奠定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二、钳工岗位种类与主要任务研究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钳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钳工岗位的工人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行业中产生了专业性的分工,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钳工分为普通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等。

钳工操作时,大多是将工件装夹在台虎钳上,操作者借助于手工工具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其主要任务有:

(1)零件加工――当不适合利用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的零件,都可以由钳工来完成加工。

(2)工具制造与修理――制造和修理各种工、量、夹具及各种专用设备的任务。

(3)设备维修――当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或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加工精度低等现象时,钳工进行修理与维护的过程。

(4)产品装配――就是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组装、调整,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加工设备。

三、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机械加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种,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笔者长期的钳工实训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钳工实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加之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少学生认为钳工实训辛苦,将来从事这个工种也会很辛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学生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这部分学生的课堂效率,听不懂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点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实训教学任务的进行。

2.项目特点的影响

普通钳工相对于车工、数控加工等实训项目而言,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比较简单,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时,相对与其他的工种而言,钳工实训需要学生消耗更多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再者,钳工加工零件的速度慢、效率低,学生体验成功感受的周期长,从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就业状况的影响

由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更多需要的是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人员,而能够提供钳工工种的岗位甚少,况且企业所能提供的钳工岗位一般也都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这样的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的直接因素。

四、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对策

通过对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好好学习、训练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进行调整教学。

1.巧设项目,激发兴趣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工具或工艺品,如小锤子、啤酒瓶开瓶器、小挂件等。项目完成后允许学生将作品带回家送给家人,通过得到家人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训练,化难为易

训练时,我们改大项目为小任务,化难为易,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状态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畏难、怕苦的心理情绪。

五、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丢失传统的技能与技术。虽说现在更多繁重的工作都已经被机械加工所替代,但仍存在一些机械设备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这些工作必须由具有精湛技术的钳工师傅去完成。因此,传统的钳工依然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直接面向企业一线操作岗位,而作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一旦具备了普通钳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将更具有竞争力。正是如此,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职机电专业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刘焕志.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之浅见.《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王兴彤.钳工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操作的分析和研究. 《工业设计》,2011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中药外洗;点穴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113-02

从临床实践来看,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关于该疾病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临床现状来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目前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该次研究就将以该院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加中药外洗及点穴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5),组内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平均年龄(55.9±4.7)岁,糖尿病平均病程(5.2±0.6)年,神经病变病程(2.1±0.3)年;对照组(n=35),组内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平均年龄(56.3±4.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4.9±0.3)年,神经病变病程(1.9±0.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进行分组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执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康复运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对照组患者则加入维生素B110 mg/次,3次/d以及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治疗[2]。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药物组方包括:水蛭2 g、天花粉15 g、麦冬15 g、白芍10 g、赤芍15 g、丹参12 g、玄参15 g、太子参10 g、生地黄10 g、桂枝10 g、黄芪30 g;加减:对于疼痛过于明显的患者则在药方中加入没药10 g、延胡索10 g;肢体发凉明显的患者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附子10 g、肉桂10 g;上肢症状明显的患者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桑枝20 g、羌活10 g;下肢症状明显的患者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独活10 g、怀牛膝15 g;麻木明显的患者则在基础药方中加入天麻10 g、木瓜10 g。水煎2次,1剂/d,指导患者早晚两次温服。另加中药外洗,药方包括:草乌10 g、川乌10 g、透骨草15 g、伸筋草15 g、没药10 g、乳香10 g、赤芍10 g、川芎15 g、黄芪30 g;每剂药加水2 000 mL,熬至药汁1 000 mL,并将水温控制在40℃左右,指导患者泡洗下肢,30 min/次,2次/d。再者,选取患者阿是穴、关元穴、中脘穴、合谷穴、承山穴、委中穴、阴陵泉穴、三交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垂直点揉2 min,2次/d,于泡脚后进行。两组患者均以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该次研究参照《实用内科学》中制订的相关疗效标准[3]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分为3个级别:显效,患者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或消失,腱反射达到正常水准;有效,患者接受两个疗程的系统治疗后,各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接受两个系统的治疗后,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ADL量表,0~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另采用检查神经功能法评估两组患者跟腱反射,检查神经功能的方法,以橡皮锤轻击足跟腱,迅速显示伸足运动为正常,反之则为跟腱反射减弱。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n=35)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n=35)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11,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0 6,P=0.000 0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n=35)ADL评分为(90.1±3.4)分,对照组(n=35)ADL评分为(81.2±6.7)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8 0,P=0.000 0

2.3 两组患者跟腱反射正常率比较

观察组(n=35)跟腱反射正常33例(94.29%);对照组(n=35)跟腱反射正常26例(74.29%);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15.103 5,P=0.000 1

3 讨论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是由于患者处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体内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疾病属于“肢痹”“筋痿”等范畴;由于脉络瘀阻,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气血,因此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4],因而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方中的黄芪、桂枝联合具有温经通阳的效果;麦冬、玄参、天花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丹参、水蛭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使患者的气血调和而静脉通畅[5]。诸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并提升患者的免疫力[6]。此外,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我们还加入了中药外洗以及点穴治疗,其中外洗方中的草乌、川乌具有益气温经的效果;没药、乳香、赤芍、川芎具有活血通络的效果;诸药合并共走舒筋止痛、活血通络、益气温经的效果。点穴治疗则能够通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进而加快气血流通、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7];各穴位的点压能够达到络脉通畅、气血充盈、缩短疗程。此外,具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穴位点压和中药外洗还能够起到提高药物起效时间的效果[8]。

从该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来看,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P

综上所述,得出研究结论,在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中药外洗以及穴位点压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9],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且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综合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同时也为糖尿病的相关治疗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若东.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2] 王. 益饣钛通脉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 郑亚琳. 林兰教授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挖掘及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4] 黄达. 糖痛方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5] 郑春梅. 中医内外兼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GF-1、TNF-α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6] 刘彦辰. 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7] 李长辉.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机制的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8] 邓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 痛点注射 临床疗效 血清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压痛、灼痛等[1]。患者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等导致腰部肌肉劳累过度,造成血液供应不足,对腰部肌肉等软组织造成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早期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发病较缓慢,患者容易忽视治疗,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对腰肌筋膜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3]。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已经被应用于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纳入慢性腰肌劳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对慢性腰肌劳损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20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58例,均经X线检查后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研究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2.82±6.76)岁。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60~77岁,平均(64.81±5.41)岁。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资料完整;(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过敏;(2)精神类疾病。

方法:(1)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需要提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诊,寻找压痛点,在患者痛点处注射2~5 m 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1次/周,4次1个疗程。(2)研究组在利多卡因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联通过痛点注射:按压寻找痛点后,用手按住痛点,将2~5 m 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与20~40 mg的曲安奈德混合后通过痛点注射,1次/周,4次是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1个疗程。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适当增加锻炼,提升治疗效果。

观察指标: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TX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6-Keto-PGFla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l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讨论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较高,可能由腰部活动量过大、姿势不良、过度劳累等造成[4]。大部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早期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偶尔有腰部酸痛等症状,有时候也可见腰部刺痛,导致活动受限,严重甚至会导致腰肌萎缩,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5]。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及早采取根治性治疗措施对整体预后疗效非常重要。临床研究证明,采用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

此次通过研究慢性腰肌劳损患者58例的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情况,分析研究结果能够看出,研究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TXB2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l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腰部疼痛状况,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其原因可能是: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是无法修复腰肌劳损的损伤组织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曲安奈德属于合成皮质类固醇,有抗过敏的作用,抗炎效果较持久,有利于刺激损伤组织的修复。找到患者压痛点后,将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抗炎效果更持久,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充分证明了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对提升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轻炎性反应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工作中,将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通过痛点注射,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在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康复治疗工作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真玉,刘德裕,陈尧卉.曲安奈德注射液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9,41(6):602-603.

[2]赵保华,张东军.腰痛宁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8):2103-2107.

[3]李海,麦麦提·沙吾提,席玉镜,等.运动训练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10):1214-1215.

篇5

关键词:护生;分层带教;NICU

 为更好的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护士队伍,必须从对护生的教学质量抓起,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1]。2011年对护生的临床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在总带教负责的领导下,分层次进行带教管理,即将本科生按本科生带教计划进行教学,注重更深层次的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科生按专科生带教计划,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2]。现将分层次护生带教模式在NICU实践中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80人为对照组,皆为女性,年龄20~24岁,本科生36人,大专生44人。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实习的护生80人为观察组,年龄21~24岁,本科38人,大专42人。两组护生的年龄、毕业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中带教专科生,让她们熟悉新生儿室工作环境与布局、工作制度及病房管理要求,熟悉新生儿室各班工作内容及各岗位职责,熟悉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护理要点。具体内容包括入科介绍,熟悉各班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在带教老师指导示范下完成基础及专科护理操作,了解NICU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等。对专科生还要求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新生儿室常见专科护理操作熟悉新入院患者接待流程,在分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熟悉病情观察要点,讲解护理文件书写等。

1.2.2 评价标准:分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价,主要以理论和操作考试为主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统计教师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工作计划性、条理性应用、护理程序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合作能力)的满意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及教师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满意率比较: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师对护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满意率比较(%)

组别

篇6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临床特点;诊断要点

急腹症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的急性腹痛的疾病。若可以给予此类患者早期有效的诊断结果,并在短时间内给予其正确的治疗,则有助于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1]。然而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急腹症患者,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其存在多种合并症,若没有及时将急腹症和其他疾病有效鉴别,则有发生误诊、误治的可能性,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结合实际对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诊治要点加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老年急腹症组(120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60~75岁;另一组为中青年急腹症组(80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2~50岁。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老年急腹症组和中青年急腹症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加以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伴随疾病、诊断结果、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老年急腹症组:腹痛90例,腹胀100例,无法正常排气排便102例,腹部存在压痛、反跳痛40例,腹腔存在积液100例,WBC≥10×109/L70例,腹肌紧张65例,体温>37.5℃75例。中青年急腹症组:腹痛65例,腹胀40例,无法正常排气排便35例,腹部存在压痛、反跳痛70例,腹腔存在积液18例,WBC≥10×109/L72例,腹肌紧张78例,体温>37.5℃76例。根据两组患者人数总数和各个临床表现患者例数所占比例可知,在临床表现方面,中青年急腹症患者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腹部存在压痛感和反跳感、腹肌紧张;老年急腹症患者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为有腹胀情况出现、无法正常排气和排便、腹腔存在积液,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2.2伴随疾病 老年急腹症组:该组患者伴随疾病发生率为90.8%(109/120),主要的伴随疾病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伴随两种及以上疾病者共34例。中青年急腹症组:该组患者伴随疾病发生率为20.0%(16/80),主要的伴随疾病有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哮喘等,伴随两种及以上疾病者0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2.3诊断结果老年急腹症组 发病率最高的为急性阑尾炎,发生率为58.3%(70/120),其中伴穿孔者45例,其次为急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梗阻。中青年急腹症组:发病率最高的也为急性阑尾炎,发生率为35.0%(28/80);其次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肠梗阻。

2.4治疗结果 经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老年急腹症组中治愈或好转出院者118例,死亡2例(转至其他医院后因病情严重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6.4±3.4)d;中青年急腹症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4±1.8)d,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3.1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 ①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因年龄、伴随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对腹痛的敏感性不理想,感觉功能差。再加上他们机体反应差,所以出现的局部症状比较少,全身症状程度比较轻微;②伴随疾病多,病情变化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都有明显的减退,都伴有多种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均有所减弱,因而一旦发生急腹症,病情就会快速发展[2];③老年急腹症的主要病因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病因为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等。

3.2老年急腹症的诊断要点 在对患者进行查体时,要注意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若发现明显特征,也不要急于下判断,最好通过相关辅助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加以确认,以免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一般情况下,对此类患者主要采用腹部B超和CT进行检查,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比较理想。临床医生要加强和B超室、CT室医生的沟通、交流,掌握识别和判断老年急腹症影像表现特征,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3]。

3.3治疗要点 如果老年急腹症患者具有手术指征,且没有手术禁忌证,耐受力比较理想,则最好尽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若患者临床表现危重,并发症多,则最好不要强行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先对其进行内科综合治疗。此外,临床医生要注重对老年急腹症剖腹探查时机的严格把握,一般情况下,若老年患者全身情况理想或者比较理想,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正常状态,或者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但是容易对其加以纠正,显著性的伴随病不存在,则需要对此类患者尽早进行剖腹探查。若老年患者一般情况稍微有些不理想,病情稍微严重或者有早期休克征兆存在,不过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加以纠正,还可以对伴随疾病加以控制,则需要在做好短期准备后对此类患者进行剖腹探查。若患者各项情况均很不理想,则需要在积极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

综上,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伴随疾病多等。应当借助各种辅助检查为此类患者提供早期准确的诊断结果。根据老年急腹症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宏波,郭文丽,李克寒.5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07):36-37.

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心理;满意度;并发症

手术是外科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创伤;患者术前由于缺乏疾病、手术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可能有焦虑表现,导致术前出现应激反应等情况,不利于手术进展,且术中麻醉及手术刺激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因此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十分重要[1-2]。优质护理意指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积极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前存在的身心不适症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本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57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4~70岁,平均(45.2±10.2)岁;剖宫产13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0例、泌尿系统手术20例。将2016年1—7月收治的57例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3~69岁,平均(44.0±9.2)岁;剖宫产14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1例、泌尿系统手术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标准[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要求;排除术前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为入院患者提供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医师确定手术治疗方案,与患者进行术前会谈,护士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告知手术过程及优势,提供术前用药护理,观察心理状态,协助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做好病情观察及体征监护,术后做好并发症预防,提供术后饮食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1)大部分患者术前均会有不同程度心理焦虑表现;对手术认知能力较差,可能导致术前身心状态不稳定,因此护士应早期为入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及舒适病房环境,术前应评估患者相关生理指标,采用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了解患者心理焦虑状态,积极与患者交流,分析患者焦虑原因,安抚患者情绪[5]。(2)为患者提供术前指导。术前手术室护士应访视患者,主动关心患者,评价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讲述手术前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告知手术基本流程及手术用时,解释麻醉方式,积极解答患者相关疑问。手术日前往病房交接,反复核对患者信息后护送其进入手术室,保持交流,告知术中配合要点,说明主治医师情况。(3)为手术患者提供术中优质护理。护士应采用温和态度与患者保持沟通,分散其紧张感,指导患者摆放手术,协助医师完成麻醉,全程陪伴患者,保持适宜室内温度、湿度,做好皮肤遮盖工作,尊重患者隐私。准确把握手术时间,对于长时间维持一种患者应适当提供按摩,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护士应积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手术记录。术后应安全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常规提供心电监护,及时告知家属术后护理要点,及时告知清醒患者手术结果,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情况,提供生活护理,进行饮食指导;对于主诉疼痛患者遵医嘱提供镇痛护理。优质护理意指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身心护理,积极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心理。

1.3观察评价

1.3.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包括十分满意:患者主诉对护理满意,心理焦虑得到改善,术前状态良好;一般:主诉护理操作技能有待提高;不满意:主诉对护理不满意,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3.2两组心理焦虑比较

采用HADS为入院患者进行评估,指标包括情绪、治疗配合度及沟通等,每项指标为100分,得分较高说明患者情绪状态较好;情绪状态分类:无焦虑(90~100分)、轻度(80~89分)、中度(60~79分)、重度(<60分)[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十分满意45例,一般8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3.0%;对照组十分满意30例,一般12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3.7%。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HADS评分为(60.26±1.00)分,对照组HADS评分为(60.21±1.0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DS评分为(92.03±1.00)分,对照组HADS评分为(81.20±1.01)分;观察组HA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手术室建立标准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士职责范围。护士长应定期监督、巡查工作执行情况,向手术室护士定期进行优质、安全护理理念宣传,优化科室护理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责任心,不断发现科室存在的工作问题,积极进行流程改进,保证科室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3.2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室护士自身工作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焦虑

为更好地为手术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参加培训,包括学习专科操作技能、各种手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等,要求科室成员定期学习专科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护士长应在科室普及人性化护理概念,使护士注重术前访视、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等,主动关爱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缓解患者因手术出现的心理焦虑,促进医患交流;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7]。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指导、健康宣教、心理安抚,了解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帮助患者分析手术利弊,嘱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做好体征监测,术中及术后及时观察体征变化,提供并发症预防,提供人文关怀护理;优质护理后,大部分手术患者均主诉对护理满意,且心理焦虑改善较好。

[参考文献]

[1]沈亚红,陈爱国,吴敏珠,等.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8-69.

[2]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35-437.

[3]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4]王玲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5-117.

[5]余丽,邱全友.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及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14-516.

[6]丘秋香.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26-227.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男40例, 女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9.2±6.8)岁;对照组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9.0±7.8)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因脑部肿瘤、外伤及心脏病房颤引起的脑栓塞、脑出血, 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 近期无手术史, 无意识障碍, 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代谢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应用阿加曲班治疗, 疗程为5 d, 阿加曲班1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 静脉滴注, 3 h滴完, 每日早晚各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 0.2 g, 口服, 3次/d。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凝血指标、肝肾功能。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采用NIHSS标准评定疗效[3]。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 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6%;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实验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 实验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2. 3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基本治愈8例, 显著进步12例, 进步16例, 恶化4例, 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5例, 显著进步10例, 进步14例, 恶化11例, 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 其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6%~43% , 是脑梗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也是目前严重危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数小时或数天内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病情危重, 从速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长期关注的热点。 

阿加曲班可以降低继发脑血栓形成几率, 改善局部侧支血流, 保护缺血半暗带。阿加曲班是化学合成的低分子精氨酸的衍生物, 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 可逆地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它的抗血栓作用不需要辅助因子抗凝血酶Ⅲ, 通过抑制凝血酶催化或诱导的反应, 包括血纤维蛋白的形成, 凝血因子Ⅴ、Ⅷ和ⅩⅢ的活化[4, 5], 蛋白酶C的活化及血小板聚集发挥其抗凝血作用。 

丁苯酞为治疗进展性脑缺血的一类新药, 具有双重作用机制, 一方面重构微循环, 增加缺血区灌注 ;另一方面丁苯酞通过保护线粒体形态及功能[6], 抑制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产生﹑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学论文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等机制而发挥作用, 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 

综上所述,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对于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远群, 阮海林.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 2012, 34(6):438-440. 

[2] 王新继.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82-383. 

篇9

江西省上高县中医院,江西上高3364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心理护理的实施要点。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产妇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妇产科;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43-02

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改变患者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心理护理模式就是将患者生理与心理之间建立起关系,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笔者为分析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实施要点,选取收治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现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孕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27.9±3.1)岁,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自然分娩13例,剖宫产17例;对照组平均(28.1±3.0)岁,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自然分娩12例,剖宫产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日常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产前产后准备工作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护理等。具体分析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客观认识,产前多存在焦虑、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孕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做好产前准备工作,为产妇讲解详细的分娩过程与注意事项,对于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详细讲解,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②术中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充分与产妇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取得产妇信任。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遮挡不需要手术的部位,增加其安全感,并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密切关注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向责任医师汇报,给予对症处理。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要严格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消化功能、伤口恢复情况以及温度变化等,帮助患者选择舒适卧躺方式,通过多种手段转移产妇注意力,缓解其术后疼痛感,并帮助患者尽早排尿,促进术后恢复。

1.3观察指标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2],对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进行调查,评分<7分表示无焦虑心理;评分在7~14分之间,表示存在轻度焦虑;得分>14分,表示存在严重焦虑。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教、病房管理、护理质量以及交流沟通等5项,每项20分,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在60~80分,表示比较满意;得分<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与护理水平的提高,新型护理理念已经逐渐取代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理念,现代护理中将以人为本为基础护理理念,以患者为护理工作中心,给予患者全方位、综合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3]。妇产科产妇由于妊娠反应、分娩方式以及其他因素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自身与胎儿健康,因此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孕产妇不良心理情绪,是保证产妇与胎儿健康的重要方法。本次研究显示,对产妇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可降低其焦虑评分,提高护理满意率。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信息,2010,23(9):3423-3424.

[2]戚慧岚.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85-186.

篇10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随机选取128例参与考核的学生并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56例,年龄15~19岁,平均年龄(18.1±1.3)岁;观察组中男9例,女55例,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17.9±1.6)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组成及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对照组学生以常规方法展开考核,观察组学生以模拟情境小组考核法展开考核:由4~5例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各小组派出1位代表抽取病例签;小组内展开10min集体讨论,组员经协商划分各自的考核任务,包括问诊、临床护理体验、护理中问题分析、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按照问题顺序逐一考核。在考核过程中,由三年级护生扮演患者角色,考核老师以旁观者身份对考核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如有必要可根据情境进展提问。完成考核后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三年级护生以患者角度给出相应意见和建议,最后由考核教师进行点评并加以总结。

1.3观察指标

在评价学生考核成绩时,观察组根据任务完成质量、回答问题等情况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对照组仍以试卷答题情况进行评分,两组总得分均为30分,优:得分为27分及以上;良:得分为24~26分;可:得分为21~23分;差:得分为18~20分;不及格:得分为18分以下。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在完成考核后向两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考核是否有利于护理评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的认可情况,评价结果分为高度认可、认可、不认可3个等级,总认可率=(高度认可+认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两组考核成绩为:对照组优12例,良17例,可24例,差6例,不及格5例,优良率为45.3%;观察组优17例,良25例,可16例,差4例,不及格2例,优良率为65.6%;观察组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认可度分析

观察组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内科护理学是有关于疾病认知、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促进与增进患者健康的学科,和临床中各科的护理学具有密切关联。内科护理学是临床中护理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接触最早的专业课,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日后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护理专业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中护理技能的掌握对其临床实践能力有直接影响,而护理技能的考核是验证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护理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背景下,传统闭卷考核方法已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护理技能,因此改革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方法十分重要。本校在这一工作中,对照组学生仍以常规闭卷考试方式展开考核,而观察组尝试以模拟情境小组考核法展开考核。模拟情境小组考核法是将临床考试方式与合作学习模式予以有机结合,通过对临床情境进行模拟,抽取出考核要点,而受试者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各成员逐一完成考核要点,而小组共同完成整个考核内容,同时获取测试成绩的方法。这一考核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督促组内成员共同学习,追求自身与小组的考核成绩尽可能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对考核方式的总认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模拟情境小组考核法的实施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彼此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体现出考核对于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