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工艺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雕刻的工艺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设计思路
油港工艺流程调度系统包括5个部分:用户管理模块、图形绘制模块、路径搜索模块、生产调度模块和动态监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位于管理层,主要解决用户权限的配置问题,后4个模块属于可视化内容,系统结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通过与组态服务器的连接,建立与数据库的信息交换,使作业现场传感器采集的相关参数通过工业以太网传到组态服务器中,实现动态监视功能。
1、图形绘制
油港中转的油品较多,管线输送变化频繁。因此,可视化系统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系统在设计时,把油罐、阀门、管线、泵等设备元件制作成“块”并进行拼装,便于工艺人员绘制线路。
2、路径搜索
油港管线连接复杂,工艺人员编制指令时出错的概率也较大。因此,系统需具备路径搜索功能,工艺流程能直观显示,方便用户从诸多路径中选出一条较为理想的线路。
3、生产调度
传统的工艺调度依赖于文本形式,即调度人员收到总部调度要求后,手工查阅工艺指令表,找出合适的工艺流程,手工填写工艺指令菜单,完成生产调度。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使油港工艺流程生产调度整个环节可视化,要求系统具备如下功能:首先,要求生产调度指令可以在工艺人员或调度人员事先存储的常用路径表中直接选取获得;其次,系统能够完成工艺指令菜单的提交,无需进行手工填写,增强工艺流程操作的安全性。
4、动态监视
根据油港生产作业现场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调度室可直接从组态服务器中读取。为了提高系统的直观性,在流程图中需直观地显示油罐的液位、管线油温及油压等值。因此,应建立系统与组态服务器的连接,方便地读取变量数据。
方案实现
系统采用Visual C++ 6.0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平台,数据库选择Microsoft SQL 2000。
1、界面设计与绘图功能的实现
界面设计应包含主工具栏、绘图工具栏和修改工具栏3个工具栏,绘图区使用文档视区。创建多文档MFC应用程序,并使界面优化。
建立工艺元件的总类――CCompo类,并在类中创建元件的属性与方法。元件应具有坐标、类别、内部ID号、工业编号等属性,并以此为基类,为每种元件派生一个类,如CCompoTank油罐类、CCompoPipe管线类、CCompoCode结点类等。
在元件子类中,创建各自的绘图方法Draw( ) ,主要使用CDC直接绘图法和CBitmap贴图法进行图形元件的绘制。
使用动态创建指针的方法动态添加元件,添加一个CobArray对象,用于存储用户建立的工艺元件。
采用自定义重绘函数方便调用绘图指令。在此函数中,可按绘图区域的大小自动清屏,实现元件加入后指针对象的绘制操作。
油港工艺流程涉及工艺元件较多,全部绘出元件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在重绘响应比较频繁时,由于重绘的累积,造成占用过多的CPU资源使程序出现“假死”现象。因此,在视类中添加一个新的绘图线程,利用此线程函数调用自定义重绘函数,在重绘元件的循环中加入转出判断,完成重绘,解决内存资源累积和程序“假死”的问题。
复杂流程图无法在一个用户视区中绘制完成。为让用户了解流程图的全貌,需要添加缩略预览图。采用添加对话框并创建相关类,将该类与视类设计成友元类。用户添加的图形在内存中一次绘制完成后,调用CDC:: StretchBlt( ) 缩放,在对话框中实现缩略预览图效果。
新建CCompoLink连接类,用于记录相邻两个元件的连接信息。为防止连接记录重复,定义连接结构为:“compoLink:第一元件编号,第二元件编号,第一元件的连接位置,第二元件的连接位置”。为了方便存取各连接信息,连接指针由一个CobArray对象保存。
2、工艺路径搜索
在一条完整的工艺流程图中,两个元件之间的可行线路可能有多条,但最合理的只有一条。系统提供三种不同的路径搜索模式――自动搜索模式、手工逼近搜索模式和手动选择模式进行处理。
自动搜索模式旨在找出两个元件之间所有的可行线路。该搜索模式用递归算法,找出全部线路,以CSV形式存储在m_patharray对象中。适用于元件较少的工艺流程图。
手工逼近搜索模式旨在找出两个元件之间的一条可行线路,其算法流程与自动搜索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手工逼近搜索模式仅需找到一条通路,根据用户点击的元件进行逐步逼近,最终找到合适的通路。适用于含有较多元件的工艺流程图搜索。
手动选择模式即手动查找路径模式,此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工艺流程图。通过点取节点处相应元件予以实现。适合对常用的工艺流程搜索。
完整的工艺菜单除包括工艺流程的路径外,还包括工艺指令(即需要开启的阀门和需要关闭阀门的编号)。对于前者而言,仅需保证通过该条路径的所有阀门和泵的开启即可,而对后者主要对三通或多通元件(即对图形中的结点元件)进行分析。
设某条线路中包含了结点集合C = {c1,c2,c3,c4,c5},该条路径上的阀件集合为Von。首先从每个结点进行查找与其直接相通的所有阀件,其算法与自动搜索算法相似,不同之处是终止条件m_end为不固定的,即在递归进口前需判断该元件的种类是否为阀。若是,则将其作为m_end终点处理;反之,继续比较,判断其是否具备进入递归的条件。
设集合C对应需关闭阀件的集合为 Von={V1,V2,V3,V4,V5};
与该条路径上的结点相关联的阀件集合为 Voff ′ = V1 ∪ V2 ∪ V3 ∪ V4 ∪ V5;
则需要关闭的阀件集合为 Voff= Voff ′ - Voff ′ ∩ Von 。
3、生产调度
在路径较长的调度工艺中,最容易出现线路窜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系统设计时,采用对调度人员正在使用的流程线路进行记录,再与其它将要使用的工艺线路进行比较,若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提醒调度人员。
系统将路径分为常用路径和正在使用路径两种。常用路径与传统工艺流程调度系统中的总指令表相类似,用于保存使用频率较高的路径,并按使用次数进行排列;对正在使用路径,系统能记录当前的工艺流程路线,标识现场作业状态,可使调度员方便地提交指令菜单。提交的工艺指令菜单通过ADO写入数据库。对于远程接令人,可直接访问服务器的WEB页面实现接单操作。
4、OPC技术状态监控
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与组态服务器的通信。OPC 即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基于Microsoft公司的 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 (DNA) 构架和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的技术,扩展性能好。OPC定义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在这个接口上,基于PC的组件能交换数据。它是基于Windows的对象链接和嵌入(OLE)、部件对象模型(COM)和分布式技术(DCOM)。因此,OPC技术为典型现场设备连接工业应用程序和办公室程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方法。
OPC接口既可以适用于通过网络把最下层的控制设备的原始数据提供给作为数据的使用者(OPC应用程序)的HMI(硬件监督接口)/SCADA(监督控制与数据采集)、批处理等自动化程序,以至更上层的历史数据库等应用程序,也可以适用于应用程序和物理设备的直接连接。基于OPC技术开发的软件包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
对开源版的KepWare OPC客户端进行二次开发,得到OPC动态库,直接嵌入到系统中便可使用。其核心函数如下:
BOOL OnOPCSet();//OPC初始化对话框,完成OPC服务器的连接设置和添加
void AddGroup ();//添加一个新的OPC变量组
void AddItems(CObArray &cList, DWORD dwCount);//添加多个变量到变量组
void RemoveItems(CObArray &cList, DWORD dwCount);//删除指定的多个变量
void RemoveServer (CKServer *pServer);//删除指定服务器连接
以下函数用于本系统的OPC初始化:
void OnInitialServer( CString progid, CString remoteip);
//根据ProgID和IP连接OPC服务器
void OnInitialItem( CString item);//根据变量名添加一个变量
CString GetItemValue(CString lpName); //获取指定变量的值(字符串形式返回)
结论
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到油港企业,旨在保证工艺流程调度系统的安全性,改变传统的港区工作模式。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流程指令时,可通过直观的图形描述实现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工艺调度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方便地修改工艺流程图,实时现场监视,防止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确保油港安全生产。
篇2
由于受材料来源和加工工艺的局限,红木雕刻工艺至宋代才得以逐步发展。到明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空前发展,各类雕刻技法相互融会贯通,作用于红木雕刻工艺,于是红木雕刻工艺不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技艺方面也越来越精致。
红木雕刻工艺主要体现在摆件、文具和家具等方面,作为案头把玩的摆件和文具,较家具而言就显得小多了,于是人们也把这类红木雕刻工艺品称之为“红木小件”。红木摆件常见的案头观赏品主要有仿古类——仿造青铜器各种造型,如尊、盘、炉、盒等;人物类——常见的有佛像、观音,弥勒佛、关公、寿星、和合二仙等;动物类——如牛、鱼、鸡、龟、象、虎等;红木雕刻的文具则与日用相结合,如笔筒、花插、笔架、镇纸、烟具等。
继承传统与创新精神是当前文化艺术界热门的话题,老一辈的艺术家比较重视传统,常哀叹年轻人的“离经叛道”,年轻人常埋怨束缚太多,力求标新立异。中年人处在夹缝之中,易取中庸之道,反对极端。看来各抒己见,都有一定道理。其实传统与创新不是对立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应是在传统合理的继承下的更新,而创新又是传统的演进。
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我们既可看到“常”的因素,也可看到“变”的因素。“常”是传统,“变”是创新,“常”与“变”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融的。“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例如常规的红木小件雕刻是比较粗放,简洁的,而我想红木结构硬朗,木纹也细致,是否能把红木雕刻做得写实一点、精致一点、耐看一点,所以我在传统的工艺上进行创新,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和摸索形成了如今与众不同的木雕艺术风格,每一件作品都做得精致巧妙,行刀运凿简练洒脱、清晰流畅,疏密有致、栩栩如生,得到社会各界收藏爱好者的收藏与赞许。其中最为被人称道就是我所雕制的富有田园韵味的作品,突显了远离市井喧嚣,多了份田园山水之间的闲情与逸趣。
我在设计红木雕刻图稿时,首先考虑到我国的民族性、艺术性、实用性,作品既要表达主题内容,又要使整个画面完整,还要注意疏密和宾主关系。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来说,刀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修养,政治、文学、艺术中的各个门类都要接触,要读点历史书籍,古典文学作品,观看古代人物画,欣赏古代历史戏剧、观摩电影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古为今用。平时对需要雕刻的对象,如果是树、实物、动物、花鸟鱼虫要经常观看研究,只有这样,设计的画稿和制作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才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红木的刻刀一般比较厚实(中碳钢),因为红木比较硬,道口太薄容易爆裂,为了红木雕刻能达到写实效果,在刀法技巧的处理上,我大胆改革了常规红木雕刻刀具,运用自制的白钢特种新刀具,还应用手枪钻,软轴机在机头的配件上不断有所改革,把钻头做成许多形状,使用方便,就在这种长时间的探索、研究中,写实红木雕刻不知不觉从手工操作进入到半手工操作时代。
在创作中为了获得新的灵感和新的表现方法,我认为必须坚持一边思考,一边学习。如在构思《丰收》题材时,吸收象牙镂空雕的技法,以蟹为主角,蟹从水而出笼展现了丰收的景象,生动地刻画了蟹爬行于粒粒丰硕的稻穗之上秋天正是一年蟹肥之时,也是稻子收获的季节,作品以螃蟹入网和稻穗寓意着人们在秋天获得的丰收。在创作《白菜蝈蝈》《螳螂笔筒》《茶壶蟋蟀》等作品时,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昆虫的小脚容易刻断,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红木细刻的八字准则,即“三平,三稳,三准,三忌”。三平是心平、气平、脉搏平;三稳是灯光稳、手稳、刀稳;三准是眼准、手准、刀准;三忌是忌烦,忌急,忌躁。我还应用象牙雕刻中的切、磋、凿、创、雕、刻、钻、镂、拼、镶、磨、抛等技巧,以刀,运用自如,既能顺应红木的纹理丝缕,又以细腻的雕刻技巧穷尽万物细微的特征,形神逼肖。既有传统工艺的浓郁文化底蕴,又渗透着现代手法的时尚与洒脱。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2-02
广西具有丰厚的民族手工艺资源,民族手工技艺十分发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十分突出。壮锦、绣球、铜鼓、画扇、贝雕、坭兴陶、牛角雕、红木雕、人工宝石、服饰银饰、奇石盆景、编织制品、竹木根艺等手工艺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专门产业。这些手工艺术民族风格鲜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然而,随着时展,这种手工技艺因为社会大环境影响,营销不力,设计创新不足,市场不看好,产业凋零,后继乏人。民族手工艺产业或已经衰落,或濒临危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产业再生和后继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教育、产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问题。作为培养地方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应该担负这份重任。具体来说,要实现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学
将民族手工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很多艺术院系的做法。广西手工民族技艺内容广泛,技艺精湛,文脉深厚。壮锦、民族服饰、苗族银饰、玉石雕刻、铜鼓、刺绣、传统陶艺、编织等手工技艺中的装饰图案与造型语言也十分丰富,可以归纳整理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的设计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艺术元素。以壮锦为例,图案来源于生活,生动活泼,反映壮乡生活与文化。图案有:蝴蝶恋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风、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反映了壮族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地方特色浓郁。壮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配点其他色泽,形成鲜明的强烈对比。“红配绿,看不俗”,是织锦艺人配色俗语与乡土艺术特征,“简练中见多彩,粗犷中见细密,纯朴中见真切,素雅中见艳丽,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实的性格。壮锦图案纹饰都可以成为《图案》《设计色彩》等基础课程内容。同样道理,苗族蜡染色彩单纯、素朴,以蓝色为主,图案严谨精细,纯而不腻,纯净素雅,是大家一贯喜爱的色彩而纹饰,也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代表。蜡染图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础教学,早就是很多国内艺术设计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艺也令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抽象、随意的扎染效果是艺术院系师生永远乐于探索的命题。此外,广西“绣球”,小巧玲珑、精致艳丽,有独特的堆绣技艺与花瓣造型,惹人喜爱;铜鼓见证了广西文明起源,铜鼓上面镌刻的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凹纹、钱纹、席纹等,是广西代表性的原发图案之一。它们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完善基础教学内容。可以说,民族工艺是地方设计院校基础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二、将传统手工民族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广西民族技艺后继乏人,大学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设计专业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艺教育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族技艺,还能够启发民间工匠的创意思维。常采用措施为:在产品设计专业融入民族产品造型和图案元素,装饰设计专业融入民族工艺图案与造型,建筑装饰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建筑符号及其装饰技艺,包装设计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装也中融入民族服饰文化与元素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和装饰专业,长期探索民间艺术与专业课程结合,不仅开发了国家级民族陶艺精品课程,还创办了大型的民族技艺实训中心。学校将钦州坭兴陶的制作技艺引入以上产品设计和民族装饰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方式,有效地将民族技艺传授给学生,在多次国家级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批毕业生进入坭兴行业,为坭兴陶界培养了可用之才。广西地方高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院系也都纷纷挖掘民间艺术,将民族服饰、民族陶艺、苗族银饰等用于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正日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
三、加快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和艺术匠师工作室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开展民族技艺教育的便捷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保护政策的加强与高职教育经济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可能。校企联动,匠师协作,合作研发是实训基地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教学模式为:建立民族技艺工作室、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专门的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心聘请了3位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坭兴陶艺、贝雕、壮锦3个国家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担负培训师生,合作研发新产品,从事民族技艺创新与传承重任。实训中心采取产品研发、参与竞赛、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承担了国家陶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其中陶艺实训基地有电窑炉、拉坯机、工作台、展示台等设备,将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设计、雕刻技艺、烧制技艺引进教学,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便利的实训条件。该中心被评选为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实训基地虽不比工厂中的生产车间,但也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陶艺实训生产。开发陶艺课程不仅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的特权,还作为公选课成为全校同学与陶艺体验者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与创新手工民族技艺作用。匠师工作室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民间民族技艺教学模式,可以由工艺美术大师、工匠以及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梁显飞老师的蜡染工作室,将苗族蜡染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软装布艺与饰品,如苗族蜡染室内软装配饰作品,风格独特,既时尚又民族,深受欢迎。他创作的蜡染作品《手工蜡染――时钟》《苗族餐桌布艺》《蜡染抱枕被》分别获得2014、2015、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创新大赛优秀奖。更有甚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子龙的蜡染艺术工作室,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汇报展”,展出一百余幅蜡染绘画作品,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召开了相当高层级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基于以传承为目的而建立的刘子龙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构筑凤巢,引进54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榄雕、蛋雕、广彩、广绣、陶塑、剪纸、宫灯、掌画15个大师工作室。同样采用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无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大师工作室,总结其引进企业工艺流程,开展教学实训方法有三种:半工艺流程引入、全工艺流程引入和校企合作完成流程。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坭兴陶实训基地,引入坭兴陶产业中的半工艺流程,而非全套引进。学校实训舍弃了采泥、练泥、灌浆、注浆等工艺流程,只保留了雕塑、设计、雕刻、烧制等部分流程。全工艺流程引进,也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民间技艺适用。一般来说造价不高,工艺不复杂比较好。如蜡染、扎染、刺绣等实训工作室教学。由学校方面采购一套蜡染、扎染、刺绣等制作设备,在校独立完成设计与制作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该项民族技艺,达到基本掌握民族技艺的目的。民族技术的完全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校两三年,很难像民间工匠那样熟练掌握全套技能技巧。为了快出产品和出高质量产品,也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校企合作完成的方式。学校师生与苗族蜡染原产地的工艺作坊或企业相结合,将设计图稿通过电子邮件发往产地,由民间工艺作坊工匠制作更快速简便。这就是“学校创意+企业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易行,缺点是对民间技艺掌握欠佳,是校企结合的初级层次。但也可以产生一定效果。由于艺术院系的师生参与设计,创新意识比较强,理念与时代接轨,容易受到大众喜爱。而民族技艺工匠技艺熟练,制作效率远高于大学生,二者结合,可以互补。
篇4
曹平自1980年涉足工艺美术领域,初期专攻象牙细刻,并对各种牙骨、角、石、有机玻璃等材料的微型雕刻都有涉猎。早期的玉作大多被港、澳,台、美的客商所购藏。至涉足玉雕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7年曹平和父亲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属私营性质的上海白玉艺雕社,以后又改为上海白玉工艺品公司,巧合的是公司地址就在上海的白玉路上,以至于当时的许多客户误以为白玉路是整个一条街都是买卖玉器的。1994年曹平去美国并在纽约成立了白玉公司且出任董事长在美国做起了玉器的雕刻加工经营业务。2002年后回国,并在2006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蓝田工艺品有限公司。
在美国的几年里曹平大师看到了不少堪称国宝级的中国古代玉器,尤其对清代的乾隆期间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更是引起了他极大兴趣。
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便是由乾隆帝亲自考订,清代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避毒,故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不见中国玉器中常见的礼玉和佩玉。这些玉器的装饰很有当地文化特点,有些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用异色宝石镶嵌动物眼睛等。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目前我们所见清宫所藏痕都斯坦旧玉有两种,一种为当年输入,另一种系宫内工匠仿制,称“西番作”。 清乾隆时,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苏州的专诸坊也有仿制。这些“西番作”玉器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复制痕都斯坦玉,而是吸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风格的玉器。这些中西结合的玉器直接影响了中国玉器的制作风格,近现代玉器炉瓶大多造型是中式的,而装饰纹样是西式的,犹如中西结合的民国家具,正说明了痕都斯坦玉的影响力。
曹平大师在痕都斯坦的玉器的研究和探索上,在实践中吸取了乾隆时期痕都斯坦玉器多以餐具为主,纹饰华美、雕琢晶莹薄透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新。例如他琢制的树叶形和田玉饰品等,他所琢制的带有痕都斯坦玉器受到了海外和国内收藏家的追捧。
人们很难想象像曹平这样的人怎么能琢磨成这样有创意又有工艺的精美的工艺品的。看曹平先生的生平也很简单,他的简历非常简单朴实,既没有上过什么专门的大学也没有在什么地方培训过,完全是跟师傅或自学成才。他为人谦逊和蔼,不张扬、不虚狂。
在玉雕的基础上结合了金银雕刻、珠宝镶嵌的技术。俗称“金镶玉”也算是中国传统工艺。即将传统玉雕工艺与金银雕刻、珠宝镶嵌工艺相有结合,运用不同材质的色泽、软硬对比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制作镶嵌,使金,玉,珠宝和谐统一,产生高贵典雅的皇家气概,使其成为一件高档工艺美术作品。其代表作品金玉组合玉雕《岳飞》,就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设计思路,运用不同材质的有机结合,使作品中的人物和威武的白马形成对比,格外柔美耐看、英武大气,各道工艺完全由自己一个人完成,是一件难得的玉雕精品力作。2001年12月金玉合壁《岳飞》获第三届、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太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4年又被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2005年10月:作品《西厢记》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也越来越炉火纯青,为同行所瞩目。
篇5
傅国焕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田石雕技艺传承人倪东方的高徒。傅国焕今年50岁,从事石雕艺术30多年,创作了大量石雕作品,其中,《丹霞枫林曲》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银奖,《鸣秋》荣获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铜奖,此外,还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铜奖。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首批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石头相伴生活
展览期间,笔者去傅国焕石雕工艺工作室参观,满屋子的石头令人大开眼界:微透明、淡青略带黄色的青田“封门青”,半透明、照之璨如灯辉的青田“灯光冻”,色如幽兰、通灵微透的青田“兰花青”,还有福建寿山石和内蒙古巴林石等。这些要被加工的材料和数十件已完成将完成的石雕作品,勾画出傅国焕生活的全部内容:身体瘦弱的他,除了学习和外出参展,每天都生活在石头中,把自己的心愿情怀都融入石雕中。
傅国焕说,一件石雕作品需经锯石、打坯、放洞、刀工、拉刺、打糠灰、水砂、打蜡、落款种种工序,头脑中早已勾勒的作品,往往都要历时三四个月,一锤锤地敲打,一刀刀地雕刻,才能一点点呈现出来。
傅国焕的作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在他看来,石雕作品构思为首要,所谓刀下定乾坤,下刀前必须深思熟虑,依照石头原有的质地、形态、色泽、纹理,构思形象,塑造主题,这样方能将沉睡在石头中的生命唤醒,赋予灵气。其次讲雕刻布局,按照“依式布局”的原则进行图像布置和具体造型,根据石形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联系,创作出新颖的、意想不到的艺术美。然后再是“因色取巧”,尽量利用石料的本色进行雕刻,以此表现社会和自然界的五彩缤纷。他说,雕刻,就是在石头上“绣花”—确实如同刺绣,讲究的也是精细,丝毫不能怠慢,这样方能体现作品的精湛。
传承出于世家
傅国焕的外婆、舅舅和母亲都是青田石雕发源地山口村的石雕艺人。当年,他们在家雕刻小猴、罗汉等,作品全部由在法国的外公经销出口。傅国焕的爷爷也是青田石雕艺人,曾专门在法国从事青田石雕的销售,回国后移居瑞安。
傅国焕受家庭氛围影响,从小就爱好石雕艺术,孩童时特别喜欢母亲的石雕作品。母亲为生计而雕刻的龙凤挂饰、口哨玩具及烟嘴等物品,常常让他着迷,他一直渴望长大后也能从事祖业、雕刻出好作品,让母亲称赏一番。
17岁高中毕业后,傅国焕由瑞安转去青田,进石雕二厂工作,拜当时已然很有成就很有名气的舅父倪东方为师,接受青田石雕技艺的系统专业训练与传承。
不知是天分,还是自小的耳濡目染,傅国焕学得特别快,仅一年时间,他就掌握了青田石雕的传统镂空、圆雕、浮雕、浅刻等手法,雕琢出山水、人物、花卉、禽兽等工艺品及花瓶、台灯、烟嘴、笔洗等日用品。每当专家来厂里参观,他的作品都会受到称赞。
18岁那年,傅国焕被人请到温州梅头(今海城)的石雕厂做师傅,有30多名工人跟随他学青田石雕。他每月工资80元,这在当年可是很高的待遇了。
名气大了,请的人就多。第二年,金华一家石雕厂请傅国焕当技师,带3个学生。一个月后,厂方发现傅国焕的石雕技术比原先认可的还要高超,即提升他为厂的总技师,相当于现在流行的艺术总监。
在金华工作期间,傅国焕外出学习机会较多,由此他很受启发,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经反复思考,他决定再回到舅父倪东方那里重新学习。从了解石材的质地、色泽及特性,到石雕的工艺流程、立体造型构建,再到如何依石取色、依色施艺来表现创作主题等,这一学就是5年,傅国焕得到了倪东方的真传。此外,他一有空就阅读相关书籍,从中国画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并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的培训。
1986年,傅国焕回到瑞安,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带徒教学,先后已有七八人学有所成,开始独立创作创业。目前,工作室还有几名徒弟在跟他学习。
佳作源于生活
傅国焕介绍,生活中许多事都会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2007年11月,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行。博览会上,傅国焕的作品《守望》以其深刻的寓意赢取了行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从而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作品并且荣誉入选(某一时期收藏)于温州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馆。
谈起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傅国焕记忆犹新。
数年前,他用重金购得一块青田封门三彩美石。该石纯净无瑕,细腻柔和,似透非透,色彩鲜明。当时他没有好的构思,怕浪费了这么一块美石,便一直让它“沉睡”在地窖里,但心里一直挂念着。
有一天,他正休息时,忽然忆起童年时自家屋后枇杷树上停歇着几只灵动的鸟儿、几个男孩在调皮驱赶的情景,心中顿生灵感。经过斟酌和构思,他将美石左前端的红色雕刻为鸟身,将中间的黄色雕刻为枇杷,再将白色作为孩童的脸庞,黑色留点为头发。在半年的创作过程中,傅国焕运用了镂雕、全雕、高浅浮雕等多种技法,使构图饱满,画面雅致,达到了笔墨渲染的韵味,整件作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派生机。
傅国焕最终给作品取名《守望》。他说,守望也是他的心境,守望梦想成真,守望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人生是最精彩的。
笔者离开傅国焕的工作室时,他又在为一工艺品博览会创作青田石雕《喜上眉梢》。作为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傅国焕用刻刀和技艺雕刻出美好的人生。
(本文拍摄:庄颖昶)
Find Beauty in Stone
篇6
关键词:独山玉;玉雕;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76-01
一、何为独山玉
在素有“玉石王国”美称的中国,玉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玉文化。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郊的独山得名,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史载西汉时已大量开采,伴随中华民族至少走过了六千年的历程。现今独山上遗留上千采玉矿坑和山下遗存的汉代制售玉器的古遗址“玉街寺”则印证了独山往日的辉煌。
独山玉是蚀变辉长岩,硬度较高可达到摩氏6―7,几乎可与翡翠媲美。色泽鲜艳纯正,呈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浓淡兼备。玉质颜色丰富多彩,以绿、白为主,也见有青、红、黄、黑、蓝、紫等色,细分之下竟有二十余种颜色。白如羊脂,蓝如天空,绿似翠羽,红如丹顶,黑似夜空,故又称“五彩玉”。
质地上乘的独山玉,玉质细腻,无裂纹,无白筋及杂色,色正而均匀,以类似翡翠的翠绿为最佳。透明度以半透明和近似透明为上品,块度是愈大愈好。此外,单色的独山玉不多,通常有两到三种以上颜色组成,常利用多种颜色巧妙结合,雕琢出独一无二的珍品,施以俏色工艺的玉雕作品更是价值不菲。
二、独山玉的制作工艺
玉不琢,不成器。 正如唐太宗所说:“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经良工雕琢,与瓦砾无别” 。一块美玉只有经过巧妙构思和精心雕琢才能成为一件术珍品。将一块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大致是按照选料―设计―画活―出坯―细雕―精雕―抛光这七个流程来加工。
(一)选料
只有对独玉的质地、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硬度有全面的把握,才能选择出品质优良的玉石原料。必要时还要剥料,将玉料的粗皮、脏、杂石去掉,实际上进行玉料取舍及构思的过程。
(二)设计
玉器设计首先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用料洁净,挖脏遮绺。了解石料脏和绺的情况, 对于脏若不能巧妙的利用就剜掉。至于遮绺,是将浮现在玉石上的浅显绺纹,掩饰在不明显的位置。
二是是因材施艺。设计者需要根据独玉的颜色、块度、纹理和造型来设计题材。独玉颜色丰富,要巧妙的运用独玉各种颜色,突出主题,雕刻精巧而又浑然天成,显示出独玉特有的材质美。在有俏色的独玉上,构图应注意俏色和玉石的整体相协调,让整个玉雕有主次, 使整个作品给人以美感。
设计者根据玉料情况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若干个腹稿。将现于心中的设计画在图纸上,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确定下来,这是玉雕创作的关键。因为玉石的雕琢是破坏性的,一旦开雕就不能复原,只能去料不能添料,所以设计时必须谨慎而行。
(三)画活
设计好题材后先要把玉石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将表面的杂质去除,正面修饰平整一些,便于“画活”。
将作品用笔墨勾画在原料正面上,这叫“画活”,又称“落墨”。正面不一定平整,勾画时要使画面上到下,从左到右都应在一个视点上,按照从头到尾、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的顺序,勾画出大轮廓,这样才能够在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去除余料。
(四)出坯
在玉石原料上用玉雕工具去除造型以外余料,显现出雏形,这一过程称为出坯。
1、切大型
切大型是把玉石切割成大块面,使玉雕造型的空间关系以几何形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块面各比例处理正确,相对高度准确。先用铡铊将轮廓线以外的余料去掉,先去大料后小料,先正面再后面。在空间关系初步确立后,需要平底,使玉雕坯料平稳站立,便于雕刻,这也是玉雕作品的基本要求。
2、二次画活
二次画活,是在掌握总体造型的前提下,以局部刻画为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衔接关系,根据玉石的颜色及时调整造型,因为玉石是天然生长,颜色随矿物质的变化而变化,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二次画活和出坯都是多次进行,二者是穿行紧密相连的,通过铡、冲、钻、扣、剽等玉雕技术使玉料逐步变成一件立体雕琢品。
(五)细雕
细雕也称细工,是玉雕制作后期的重要工艺,这一过程作品的动态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首先要用墨线勾画出更加形象生动的造型。例如人物的五官、服饰花纹、手的动势;花草的花瓣枝叶的层次,茎、叶的准确形状及细部特征等。将这些最能显现神韵的部位细致刻画,便于下一步雕琢。
对于在出坯时结构尚未清晰的地方,需要用轧铊、扛棒、尖针等工具将余料去除,结构明确。
(六)精雕
精雕又称“作细”,完善作品造型,是最后的修饰。一些特别精巧的细节要放在这一阶段完成。例如人物的须发、细微的面部表情、花卉的花蕊、鸟兽的毛发等。
刻画后,还要用工具将玉雕作品从头至尾,从里到外,细致均匀的精磨一遍。这是在全方面的检查作品的同时为下一步的抛光做准备。
(七)抛光
作为玉雕工艺的最后环节,抛光是将雕琢时遗留在玉器表面的砂印、毛面磨细磨光,直至不留痕迹。然后在去糙光滑的表面上用抛光粉再进行精细的打磨,达到强烈反光的效果。抛光后的玉器会呈现出晶莹美丽的玉质光泽,让人领略到玉石的质色美。
不同的原料和造型,要求的抛光效果也不一样。有的上柔光效果好,有的上曝亮效果好。也有在一件产品中一部分曝亮,一部分柔光,营造出亮度的强弱变化,形成对比,显示出玉料的天然材质美和作品的艺术美。
三、独山玉的艺术价值
独山玉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之美,玉雕创作者从个性“美”出发,将独山玉作为艺术表达的媒介,与材料“天性”之美融合一体,表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本质美。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承载了玉雕艺术家的深刻思想内涵的玉雕更具艺术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独山玉作为 “天然瑰宝”,玉质细腻、色彩斑斓。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纸可以任凭画家的构思创意,,挥毫泼墨,但独玉雕刻则不同,它因石而宜,从相石取材、造型设计、从平面到立体,运用多种雕刻技法,直到作品完成,每一步都要依靠玉雕创作者丰富的经验阅历、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雕刻技艺,最重要的是赋予玉雕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创作过程中还经常碰到各种难题,比如干石裂纹及石色变化等,都要艺术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巧妙的修改创意,以达到艺术品的完美,所以雕刻作品内涵更为丰富,其难度更高。
没有一块玉石原料的形状和色彩是一样的,艺术家的设计理念、创意和技艺也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一件独玉作品都是独一无二。这种独特性和唯一性不仅决定了独山玉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位,而且也决定了它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演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木制类,用各种木头做成的,常用的有桐木,白木,楠木,松木等,市面上常见现代简约木框的结构主要为平面木质;
2、塑料类,它是一种有机物,重量很小,这样可以做成大的相片框,方便携带,这种材料轻,韧性好强度稍差,易断;
3、数码类,数码相框是展示数码照片而非纸质照片的相框,数码相框通常直接插上相机的存储卡展示照片;
4、玻璃类,玻璃相框是指用玻璃做主体制作的相框,框架是整块玻璃经过切割、雕刻、喷砂、修边、彩绘、抛光等各种工艺流程,成品色彩艳丽,高贵典雅,流光溢彩,兼实用和创意造型于一体,独特而富有情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Abstract: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Dongyang wood carving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decoration.
关键词:木雕;装饰;应用
Key words: wood craving; decora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J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248-01
1我对欧式古典装饰的一些认识
欧洲古典建筑的历史悠久,在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经典建筑的洗礼之后,在五世纪至十五世纪时形成拜占庭、欧曼式、哥特式。按不同的地域文化又可分为北欧、简欧和传统欧式。到十五至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又出现巴罗克、洛可可、摄政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之后的巴罗克、洛可可的艺术样式,对欧洲建筑室内装饰风格的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有法式和英式两种典型的室内装饰流派。
巴罗克样式雄浑厚重,在运用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型流动变化的特点。这种样式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浑厚的效果。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同时镶有大型镜面或大理石,或以线脚重叠的责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他各种装饰工具手段的使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
洛可可样式是继巴罗克样式之后再欧洲发展起来的。洛可可样式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的曲线而著称,中国和印度输入欧洲的室内装饰品对其也有影响。“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园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流传开来。其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褶皱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姿,同时对中国卷草纹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的装饰效果。
2充分领会和体现欧美装饰的特点和风格
欧式装饰气派大方、豪华富丽,多以深色为主,浅色为辅,很多造型显得十分庄重和惬意。此风格继承了巴罗克风格中豪华、动感、多变的视觉效果,也吸取了洛可可风格中唯美、律动的细节处理元素,受到上层人士的青睐。但这种风格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所以欧式装饰长久以来并未在国内普及。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近几年国人审美观的改变,欧式装饰开始走进国门,和东方艺术相融合,从而产生了简欧风格,简单的说也就是简化了的欧洲装饰风格。简欧的装修较为适合中国人。而欧美现代式装修更是一种简洁、明快、抽象为主要特色的装修风格。其显著的特点是没有多余的装饰,善于运用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各种器物的统一,和谐。现代感极强的组合家具是欧美现代式必不可少的。家具可漆成白色或流行色,窗帘和床罩可选用抽象图案的针织物。地面大都铺满地毯,房间根据使用功能采用间接和局部的灯光照明,墙上可挂些抽象画或摄影作品,最好在室内放一些大叶的绿色植物,营造出平静、惬意的室内氛围。
我认为简欧的装修只要有一些欧式装修的符号在里面就可以,可利用颜色、细节烘托气氛。比如罗马柱、欧式门、吊顶以及流畅的组合线。在地板的选择方面,色泽饱满,深色典雅的花色(红檀,黄檀,古典橡木等花色)都可最大限度的体现欧式风格。如壁炉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载体,选择欧式风格家装时,可以设计一个真的壁炉,也可以设计一个壁炉造型,在壁炉上方可配一幅油画,也可用镜子装饰,辅以灯光,营造西方生活情调。欧式风格的家居空间里,灯饰设计应选择具有西方风情的造型,比如壁灯,在整体明快、简约、单纯的房屋空间里,传承着西方文化底蕴的壁灯静静泛着影影绰绰的灯光,朦胧、浪漫之感油然而生。房间可采用反射式灯光照明或局部灯光照明,置身其中,舒适、温馨的感觉袭人,让那为尘嚣所困惑的心灵找到了归宿。在欧式风格的家居间里,最好能在墙上挂金属框抽象画或摄影作品,也可以选择一些西方艺术家名作的赝品,比如人体画,直接把西方艺术带到家里,以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表现主人文化涵养。
3把东方艺术和欧式装饰有机融合
如今,怎样将优秀的国内外技艺精华融于一体、集于一身,是当代工艺美术人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为此,我和企业的同仁在家居装饰和家具制作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业绩:(1)在设计造型和图案运用上。我们根据出口国人体的体型等方面进行分类综合测量设计,同时通过完美的曲线设计,使家具造型更浪漫与优美,中西方的审美理念得到了较好的结合。把雕刻图案传统加西洋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在装饰工艺的运用上。西方欧式特别是意大利风格的工艺品和家装中以贴金为主调,贴金工艺运用最为广泛,这与东阳木雕中常用的贴金工艺极为相似,在追求共同的艺术效果上,可谓是异曲同工。然两者之间在工艺流程方面和传统贴金工艺上,有很大的差异。东方传统贴金工艺分生油贴金和日本胶等方法,从结果来看,有其独到之处,如将两种工艺相结合,可取长补短。经反复的试验,我们把西方欧式贴金工艺通过东阳的做法加以融合,并按照西方对产品的前期表面要求严格的质量标准,制定了工艺流程。上漆时,在补灰上底油、打砂纸后,二度补灰再砂光,然后上一遍漆、二遍漆,待全部光亮流畅后再贴金;贴金时,根据其有水性和油性二种的特性,将油性贴金周期定为三至五天后,待贴好干后,再在面上作封面、作色、做彩绘和面漆。全部工完成后,产品表面清楚光滑,古典和庄重,很受欧洲市场的欢迎。(3)在材料运用上。欧式家具选料通常以桃花心木,黑檀木,橡木,杨木为主。发展到现代的金属,塑料,皮革,藤和高分子一次成型家具。而东阳木雕产品用料则选择柞木,椴木,桦木,夹板,PU发泡。其中部分家具采用铜雕镀金。软包方面运用高档真丝面料和绒布搭配。目前,我们采取以传统东阳木雕家具用材为基础,结合欧式家具通常选用的材料,进行综合加工和配置。使之产品外观优美,使用舒服。从客户目前反映来看,市场接受度比较高。
篇9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2015中国地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展上,一组金珠工艺首饰设计受到现场老师们的称赞。因为侧重设计思路和鉴定的教学方向,同学们可以选择把设计好的图纸送去相应工厂加工,最终完成作品。这组金珠工艺首饰作品的完成过程却不太一样,从传统工艺开始钻研,每一粒金珠每一个作品都是在周志雄自己的双手中诞生。
金珠实验
作为首饰设计方向的学生,从本科第一次上加工制作课的时候,我就被手工焊接这种独特的工艺魅力所吸引。运用火焰来固定和融化金属的形状,再通过焊接制作设计成品,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设计,总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跃然心头。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在学校学习制作课程以外,我还一直在工厂学习掐丝、锤碟、錾刻、镂空、铆、镶嵌、拉丝、铸造等等金属工艺技术。因为我相信精湛的工艺才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还可以为我提供更为丰富的设计思路,了解工艺之后才能更清楚这种设计是可以通过哪种工艺实现,而不是天马行空做不切实际的设计。优秀的设计必须以工艺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虽然我所学的珠宝设计专业更偏重设计方面,但我始终认为工艺的研究仍然是不能懈怠的部分。
点是现代设计思维方法,我特别喜欢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感觉,一直想以点为设计基础结合传统工艺制作一系列首饰作品。研一时,在周老师的贵金属加工实践课上,我第一次了解金珠工艺,周老师课上所展示的利用金珠工艺制作出来的那些精品更让我眼前一亮。突然发现,金珠正是我在寻找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为毕业设计作品构思和准备。
那段时间,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跑遍了相关博物馆,了解金珠工艺的起源、发展和工艺。它是秦汉时期通过欧亚大陆中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境内,而金珠制品的形制则是经本土的匠人重新构造完成。时间沉淀下来的工艺精髓和技术灵魂已经融入到文化和精神层面。在金珠制作工艺上,古人的烧珠技法不低于三种。一是把金制作为金屑,用坩埚和碳灰融金球;二是把金丝一端用火烧融,落入水中以产生金球;三是将固态的黄金熔化为液体,再利用大小、厚度等同的沙漏网,将熔融的黄金通过沙漏网导入冷水中形成金珠。但由于这项工艺在制作过程中所耗费的精力、财力、人力是巨大的,导致于现在金珠工艺的基本很少使用。
既然要利用金珠做设计,得先从工艺入手。于是,查阅文献按照上面讲的方法我开始了探索性实验。没想到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遇到不少麻烦,如何把金珠做成等圆大小、以及如何在焊接的时候不熔化金珠等,困难很大。前三次实验,金珠不仅有大有小,而且不圆,我非常懊恼和绝望,认为自己做不出圆润大小相等的金珠。
多次对比前期制作的金珠,又听取导师的建议后,我不仅实验成功还总结出我自己摸索出的经验,把剪好的金段分别放在极细的木灰中,坩埚和水的距离控制在20公分左右,桶内水的高度不能低于30公分,加热过程中,要不停地移动火枪直至金屑达到熔融状态,金屑大小要一致,火枪温度要均匀,避免烧融。通过这些方法和细节的完善,终于能保证制出满意的金珠。金珠的制作和焊接实验中,我深感金属工艺创作急不得、燥不得,只能耐着性子,稳稳地一粒一粒往上焊接,一点一点把火力控制好,在慢中追求快,在慢中追求成功率。
火力的拿捏
虽然有金珠制作实验的基础让我毕业作品中金珠制作比较顺利,但在焊接金珠过程中,我又如坐针毡。
金珠焊接在器物表面尤其困难,金珠的位置和固定是难点。我采用半自动雕刻机进行模型的制作,在浇铸出金珠后,我通过吹焊技术把小金珠焊接在器物表面,这一过程难度很高,底部与金珠的接触面都是弧形,没有固定点,关键还要依据设计图的样式摆放,特别不好固定,每次摆在相应的位置,只要起火,金珠便会随着火力而任意滚动,破坏了原本固定的造型,这一粒焊好了,那一粒又跑了,我试着采用面焊技法,结果是悲剧的,有三分之一的金珠被烧融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尝试了摆胚焊接,先把硼砂加热粘住金珠,撒上焊药,再用橡皮泥固定好金珠摆放的位置,用薄薄的一层石膏泥固定,待石膏干透,漏出三分之二高的金珠,最后再起火进行整体加热,直至焊药彻底熔化固定住金珠。
聚与饰
金珠装饰本身就是点的设计方法,给人以跳跃,聚焦,浮动等强烈的视觉效果。我就想到,以点产生的痕迹与变异为设计切入点,点随意分布的形状形成聚的样式,点延伸处的形又包含“生长”的寓意,无数次修改完善后,“聚”的设计草图诞生了,希望通过技法的拓展和转化,为金珠注入新的视觉感受。
面对设计草图,我不得不考虑的是用怎样的工艺把设计呈现出来。开始,我被金珠工艺中制珠和焊珠这两项复杂的工艺流程捆绑住了设计思维,初次设计图和初期制作效果并不理想。
技法的拓展和转变势在必行。我采用了现代3D喷蜡技术,先通过电脑雕刻笔绘制出图形,在这个过程中,金珠颗粒的造型灵活可变,位置移动上下自如,这种随意自然的造型,在技法上给予了设计最大的自由度和可调控的空间,经过多次修改后金珠的造型更具美观性和符合设计意图。
采用雕刻笔制图和3D喷蜡制作的金珠不仅能快速地呈现三维效果,还可以节省实际焊接中的黄金材料,在制作上更符合现代首饰设计的要求。
材质上的转换需要相互照应,黑乌木为“聚”系列作品的负形,在颜色搭配上有传统味又不失现代颜色的缤纷。
篇10
entitled “Absorbing Ancient Nutrition ・Forging Ahead
into Today”, is unveiled in 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 This exhibition not only presents this
master’s rare classical works, but also shows historical
evolution materials and photos of jade tablets by mean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isplay. Master’s
artistic life, creation notes, precious drawings, publications
and others are also on exhibit. This exhibition is first-ever
one launched by Liu Zongrong, which attracts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汲古・开今》刘忠荣玉牌艺术文献展于2014年6月7日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揭幕,展览呈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师经典作品,更以提纲挈领的学术梳理和专业展陈方式,展示玉牌演进的背景史料、图照;以及作品背后大师的艺术人生、创作笔记、珍贵画稿、出版物等。无论大师个体还是玉雕行业,这样的展览还是第一次,因而引发圈内外广泛关注。刘大师当年三届劳模的奖章、奖状,让参展的美院学子印象深刻;在与大师的对话互动中,更使大学生们立体地认识了大师成就卓然的理由,成为了一堂学习的励志课。
6月20日,作为本次文献展的系列活动之一,《玉雕研究与文献》研讨会假座刘忠荣创办的忠荣玉典工作室举行。来自相关协会、学会、非遗保护主管部门、博物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教授10余人热烈发言,高度评价本次文献展的特殊意义与价值,强调关注和积累文献之于玉雕艺术研究的重要性。
上海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钱振峰认为:“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展览,其价值意义可以归纳为1、记载了历史的真实,还原了历史真实。 2、记载了行业发展的脉络。大师的这些资料虽然不是很全,虽然是个体积累的片段、零碎的资料,但却是上海玉雕发展的一个佐证。上海玉雕的发展以及海派玉雕艺人的传承,将海派玉雕的海纳百川,包容创新穿成一线 ,它浓缩了一位成功的大师从艰辛走向辉煌的历程。3、记载了大师创作技艺成长的历程。这给今天学玉的学子们带来丰富的启迪。劳动模范小小的奖章,为什么引起参观者特别的关注,这至少证明了在我们玉雕行业,大师不仅仅是艺术的精英,也是做人的模范,因此我们提倡德艺双馨,所以这些奖章、奖状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教材。4、完全进入了一个与玉对话的高境界,在读玉、读史中赏玉、析玉,心物交融 。刘大师总结了他的六面围雕、双面凹凸雕等不断创新的雕刻技巧。这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一个范本,极大丰富了玉雕的艺术表达语言。”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王敏副院长指出:“玉牌是玉雕艺术的一个品类,一个点,但通过玉牌,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玉雕艺术的演进;而在玉雕作品后面,就是做玉雕的人。所谓的文献,展现的是文脉,通过这些东西把脉络找出来,对玉器,无论你喜欢也好,崇拜也罢,它其实是一种精神,我们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保护技艺,更应关注艺人,关注精神,揭示“玉人”身上体现的一种“玉风”。手艺反映的是人的精神,留住手艺是留住精神,这是中国工艺文化教育的价值。今天非遗保护,要求保护实物以外,更要保护艺人对艺术的一种精神,而刘忠荣大师正是这方面的典范。”
上海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高春明认为:“研讨的立意很好。我们来到忠荣玉典,门一开,是企业,看到的是玉器,是物质的;门一关,研讨学术,是非物质的。通过文献,揭示玉背后的精神,研究中国文化的DNA。今天从文献研究谈玉雕,这是很好的角度。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刘大师的作品,认识刘大师其人。我想了几个问题,一个是技术,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媒体宣传,一个是产权保护。日本在工艺记录方面,在文献的整理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除了文字,应当把刘大师雕刻技艺的每一个过程都拍下来,做好数字化保护。另外,我觉得在媒体宣传上,我们有点误区,工艺大师并不是要成为所谓的明星,是要自己能在这个行业里认可,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专业的宣传上。关于理论,我们很多的艺已经超越了过去,达到了高峰,但是我们依旧存在着理论滞后的问题。在古代要求文武相配,像刘大师如此精美的雕刻,值得做理论的研究阐发。关于原创和知识产权,又是一个值得展开的内容。真正的知识产权要靠自己来维护,还有很长的路。总之,这次文献展给我们提供了多重视角,值得总结。我很希望我们的文献研究再继续深入、升华,不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要扎扎实实地做事情。”
上海博物馆古玉研究专家张蔚指出:“以物见人”很重要。古代玉器的研究,我们通过研究“物”后面的“人”,研究人是如何凭借他的艺术构思和精神、他的技艺来构造这个“物”的,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传承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而上、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下是讲“器”,形而上就是论“道”,这个境界就不同了。我们讲的通过“器”来见人、见精神。这个层次就不一样了。文献研究要落到实处,要有专门管理文献材料的部门机构,要有专门经费,使这些史料的研究有持续性和延续性,落实到保护,落实到人才行。
上海同济大学周正宇博士强调:“文献让我想到了桥梁的作用,想到文献研究的顺乎逻辑的体现,那就是当好社会公众的桥梁,历史公众的桥梁,艺术公众的桥梁、学术公众的桥梁。工艺展品只诠释材质工艺,是远远不够的。桥梁的作用就是让大家知道更多的东西,文献到最后是不是可以满足这四个桥梁的需要?对文献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有各自的见解,但留下大师们作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的材料,留下最好的最真的最精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
资深文艺理论家方立平说:“从研究和文献的两个角度来看是并列的两个方向。文献有文化理解的需要,有历史性的认定,但我们面临的是对社会产生的热点,因为任何一个事情成为热点,它都有道理的,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是有关联的。刘大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深入研究的点,是推进文献研究中一个非常好的个案。文献研究推进工作一定离不开两个层面:一是个案;二是社会层面的文化形态, 从个案,到更多个案,汇集成一个形态,这两个方面要连接。今天的研讨会很明确地思考两点,一是对个案的重视,除了刘大师以外可以进行共同的探讨的个案,二是要有理念的先导性,即一个预设的标准,一个比照的标准,文献保存上面就是有一个社会研究的需求与过程,那么我们从个案到整个行业的推进中就有依据可说,这两点如果有的话,我们汲古开今的研究,就可以梳理出一个研究的思路和一个文献的整理框架,也许我们平常经常讲的整体判断,那么我们玉文化的梳理就能够更加的清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