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住宅 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成功的住宅建筑设计,就是能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就是既经济又实用的家居,即使是高档住宅也要物有所值。在住宅大规模建设的今天,建筑设计上有两大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一是违背设计原则,由于设计者缺乏生活的体验,又疏于设置研究,形成设计上的盲目性,使得一些住宅虽然户型面积很大,功能空间的面积却不足,甚至使用功能不完善。二是缺乏建筑文化的内涵,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 ,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的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使人们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根据设计原则进行设计,而且还要了解相应的建筑文化,并对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并最大程度的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1场地设计的常见问题

1.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主要有:

(1)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

(2)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3)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1.2 基地地面高程

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而且应与相邻的基地标高协调,不妨碍相邻各方的排水。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1.3 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的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1.4 挡土墙和护坡

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为1.5m左右高度退台。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度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措施。

2 建筑工程防水设计的常见问题

2.1 屋面防水

在住宅设计中屋面防水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保温隔热层设置位置不明确,对于这种问题可彩挤塑苯板保温材料,北方地区先做保温后做防水,南方先做防水,后做保温;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渗漏,这种情况下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反梁,平面屋面标高定于最高完成面以上250mm;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渗漏,这时在设计时就要注意按规定选用和埋设套管,而且套管处要用沥青麻丝和防水汕膏充填。

2.2 室内防水

室内防水在设计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沉箱式卫生间无侧排地漏,使得沉箱内容易积水而形成渗水隐患,而准备补加侧排地漏时,又由于管井面积不够,无法增加立管,这时可采用加侧排地漏,北方地区因安装困难可适当加大管井的解决措施;沉箱管道井防水套管安装,卫生间设置管道井时,管道井壁厚往往只有8—10cm混凝土墙或者采用砌砖,无法较好地安装防水套管,在设计时可将沉箱管道井壁厚加厚到12cm,并用应为钢砼结构,沉箱内部架空,不回填;室内给水管被打穿,对于这种现象,在设计时水暖管道尽量避开门口经过,而从门侧空墙过,剪力墙预留套管。

2.3 外墙防水

外墙防水在设计时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外墙裂缝渗漏,这时对于外墙是涂料的工程可掺抗裂纤维水泥砂浆;窗楣、窗台处漏水,对于这种现象在设计时窗楣要做滴水线,外窗台要低于内窗台并做足排水坡度,铝合金窗下框要有泻水结构;GRC外装饰构件多,而部分外墙GRC线脚上没有设计挑檐,容易造成GRC构件与外墙交接处出现渗漏水现象,而且GRC构件之间的连接也极易产生裂缝,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减少使用GRC,并减少GRC线条的样式,设计院在图纸中要对装饰线条的排水坡度、滴水槽及不同材料搭接的防裂措施有所标注。

3 套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 起居室设计

起居室设计时的常见问题有面积不合理和门洞数量过多。如果起居室的面积太大,会使室内净高显得较低,给人带来压抑感,因此,在设计时一定合理的确定起居室的大小。在起居室设计中六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两到三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四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五个门以上的厅,作用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3.2 卫生间设计

住宅设计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就是卫生间,因而卫生间的位置不宜正对入口或直接对起居室开门,而且卫生间最好与厨房邻近,这样既美观大方,又方便管线的集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卫生间各种功能的分享现象越来越多,不少住户希望将洗脸、便溺、盆浴分开,尤其在早晨使用时间比较集中,更显出分离的必要性。为了满足住户的这种需求,可在卫生间外设一前室,把洗脸盆和洗衣机移出卫生间,既可满足住户的需求,还可避免洗衣机的锈蚀,提高卫生间与前室的利用率,避免了相互干扰,达到了改善使用功能的效果。

3.3 厨房设计

在厨房设计中,如果厨房的使用面积太小,就会造成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排列零乱,没有统一专用管道井,检修也十分困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冰箱、微波炉、电烤箱等厨房电气产品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时应适当的增加厨房的面积,这样就会使厨房的使用功能大大提高。

4 建筑防火设计的常见问题

4.1 建筑高度的计算

计算建筑高度时,如果屋顶为坡屋面,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4.2 防火间距

在进行防火间距的设计时,应注意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中较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屋面15m范围内应开设门窗洞口。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 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15.0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4.3 防火分区划分

在设计时,如果防火分区划分不结合功能布局,不考虑消防设施和管网线路的配置,盲目按面积切块,就不利于火灾时的疏散救援,也不便于日常的管理使用。因此在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时,应遵循符合规范允许的最大值建筑面积限值;尽可能与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布局的分区取得一致;考虑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管网线路的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4.4 防火分隔措施

住宅建筑中相邻套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当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当符合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和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中的其中一个条件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结束语:通过对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者容易忽视和出现错误的一些设计方面,对于这些方面,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并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1 地铁站的主要设计原则

1.1 车站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为基本功能要求。

1.2 站址应选在客流量大、并且便于乘客乘降的地方。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不但方便地铁各线的换乘,也能方便与其它公交系统的换乘。

1.3 车站规模除满足远期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的需要外,还应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

1.4 车站防灾设计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5 车站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并便于运营管理和设备布置,车站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条件。

1.6 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位置应符合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尽量与现有或规划建筑合建,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并符合市人防、消防部门的有关要求。

1.7 考虑无障碍设计,设置盲道和无障碍电梯。如遇到设置垂直电梯有困难的车站,考虑输送残疾人轮椅车的无障碍升降平台。

1.8 防洪(涝)安全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新颁布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城市地下交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

2 地铁车站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地铁车站站位和出入口的布置以及施工工法的选择取决于几点控制因素:

①站址附近的环境以及建筑的情况;

②客流吸引;

③地面交通情况;

④工程地质条件;

⑤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下面以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长龙站的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在做地铁站的建筑设计时应该如何综合考虑这几点控制因素。

2.1 长龙站概述

深圳地铁5号线西起前海湾,经宝安新旧城区、西丽、龙华、布吉,至终点黄贝岭站。线路全长40.058km,其中高架线3.424km,地下线路35.858km,过渡段0.776km,共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5座,平均站间距1.512km。5号线与深圳市初步规划的轨道网络14条线(含国铁、城际铁)交叉换乘,形成12座换乘站,其中换乘枢纽4座。

长龙站位于深圳地铁5号线,龙岗区布吉街道布吉中学段吉华路下。

2.2 具体方案设计的分析和推理过程

(1)站位的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①站位选择的比较:

综合分析站址环境,考虑车站设计控制因素,对车站总平面布置作如下分析:

分析A:根据《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站的站台宽度为10m。经计算,10m宽站台已能满足远期客流集散和运营管理的需要,也能满足事故期间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因此站台宽度选用10m。

分析B:考虑地下管线的避让。站址地下的管线包括通信、电力、水管等,均为可迁移管线。但若车站放天城路道路中间,两边管线均要迁改,现往一边偏移移,只迁改一边的管线,便可以避开另一边的管线,减少管线的迁改量。另外此段吉华路北侧有暗渠,拆迁难度很大。因此,车站主体明挖条件南侧优于北侧。

分析C:从地面交通状况分析,此处为交通繁忙,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的吉华路商业路段,车站施工期间不能中断该道路交通,且应尽量保证原有车道数。对于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压力来看,站位在北侧优于道路中间。

分析D:从施工场地条件分析,吉华路南边多为低矮砖建筑,施工场地充足。

分析E:站位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基本上为淤泥质粘土层和粘土层。如果选择暗挖法施工,需增加站位范围内土体的加固的费用。

综合以上一系列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果:

(Ⅰ)从节约投资、控制成本出发,建议站台宽度选用10m。

(Ⅱ)车站站位南移优于站位北移及放在道路中间。

(Ⅲ)为解决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的问题,车站需采用临时盖挖法。

(Ⅳ)车站可采用二层明挖岛式车站。

②总平面具体布置

长龙站将车站设在吉华路布吉中学段,车站沿吉华路呈“一”字设置。四个像限都有通道可以进站及过街,并可尽可能缩短通道和风道的长度。车站为全明挖地下2层10m岛式站台,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DK30477.00,设计起点里程为右DK30355.10,设计终点里程为右DK30568.40,车站总长为213.3m。

本站共设4个出入口(含1个预留出入口)及1个紧急疏散口。吉华路南、北侧各设置2个出入口,两站厅之间设置通道连接,兼可作过街通道。南侧的1号、2号出入口于道路边,北侧设3、4号出入口(4号为预留出入口),其中2号出入口设残疾人电梯。

在西北端设备区设有1个紧急疏散出口。车站的过街功能通过2、3号出入口之间的通道解决。所有出入口均按敞口式出入口设计。本站的4个出入口(含1个预留出入口)均具备结合地块规划建设的要求而增设出入口的条件。

整个车站分设两组风亭,风亭设于车站南侧,分别位于吉华路南侧2个地块范围内。1号风亭和冷却塔合建,按高风亭设计,可考虑按城市小品建筑造型设计。2号风亭考虑周边是绿地以及位于尖角处对行车视距的影响,按矮风亭设计。

3 车站各层平面布置

车站各层平面的布置应以人为本,满足客流要求,保证乘降安全,疏导迅速,并且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其次尽可能做的美观有特色。在车站设计中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才能充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必须有无障碍出入口和残疾人电梯。

3.1 站厅层平面布置

站厅公共区流线布置:中间为付费区,付费区两端为两个非付费区,两端非付费区通过通道相连。付费区通过两组相对布置的楼扶梯组与站台层相连,电梯设在付费区中部。车站东端为环控设备用房,西端为主要的设备管理用房,设有紧急疏散通道和楼梯直通室外。付费区中楼扶梯采用正八字布置,进站客流有一定的迂回,电梯布置在中间。车站出入口设在站位的四个象限,方便各个象限的客流进出车站。站厅非付费区由通道连接,实现非付费区的连通,同时兼顾了过街问题。由联络通道的一边进入付费区,在付费区的左右两侧出站。

3.2 站台层平面布置

站台层均设在地下二层,在有效站台范围两端布置了部分设备用房。

4 车站防火分区的划分

防火分区的面积不得大于1500m2。因此长龙站分为三个防火分区。站台和站厅层公共区为一个防火分区;西端的设备管理用房按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500m2的要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东端的设备用房按一个防火分区划分。

5 验算方案是否满足疏散要求

火灾时紧急疏散量为远期高峰小时一列满载到达列车的载客量(1608人),加上2分钟内在站台上候车的设计客流量及工作人员20人,紧急疏散要求在6分钟(其中1分钟为反应时间不列入计算),把上述疏散量疏散到上一层或安全区域。

按下式验算:T=1+(Q1+Q2)/{0.9[A1(N-1)+A2B]}

其中:

Q1每列车满载人数1608(人)

Q2――站台候车人数工作人员=5001*1.3/3020=217(人)(候车人数根据工可所提供数字)

1.3――超高峰系数(一般车站的超高峰系数在1.1%1.4之间,闸弄口站的客流超高峰系数取1.3。)

30――高峰期一小时内列车对数

A1――自动扶梯通过能力,按9600人/h,即160人/分钟

A2――人行楼梯通过能力,按3700人/h,即62人/分钟

N――车站设计站台―站厅的扶梯总数3台

B――人行楼梯总宽(2.40m*1)=2.40m

疏散时间:T=1+(Q1+Q2)/{0.9[A1(N-1)+A2B]}

=1+(1608+217+20)/{0.9[160*(3-1)+62*2.40]}

=5.48min

车站设计方案的扶梯、楼梯数量满足紧急疏散要求。

综上所述,一个地铁站的建筑设计,是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对于这种百年大计的工程,一定要作全方位的考虑,才能做出功能合理、可实施性强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综合医院;节能设计

1具体实例分析

本人有幸在2012年开始接触一个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的设计项目,主体医疗楼为5层建筑,包括门诊、急诊、牙科、检验、手术、病房及办公等;公共卫生楼为4层建筑,包括儿保接种、体检、公共卫生办、妇保、妇产科及多功能厅等;后勤及辅助楼为3层建筑,包括X光机房、药库、食堂及职工休息室等。康复楼为3层建筑,包括康复病房和康复大厅等。各个功能楼有单独出入口,且在各个出入口处均设置宽1.5米、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电梯采用无障碍电梯,卫生间设置无障碍专用洁具,电梯间、卫生间等设置国际通用无障碍标识等,以充分体现现代医疗建筑现代化、标准化、人性化的主导思想。同时,应最大限度考虑节能措施,并在使用过程中着重于内部用能的使用和管理,使其能耗得到合理利用且不浪费。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得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2节能技术措施

在设计工程中,要做到上述这些,针对医院建筑的特点,在节能技术措施方面做以下几点考虑:

2.1保温和隔热

控制综合医院的保温隔热性能、热惰性指标,采用气密性和保温性好的外门窗等。本工程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粉刷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砖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外门窗采用(6L0W-E+12A+6)中空低辐射玻璃钢塑复合节能门窗,并设置内遮阳系统,地面和屋面做泡沫玻璃保温隔热层等措施,且应做好外保温工程的密封与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不会渗入保温层和基层。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分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层,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盒防水设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屋顶女儿墙内侧、阳台、雨篷、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的非透明构件、装饰线和靠外墙阳台分户隔墙等)采取隔断热桥措施等以符合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

2.2主体建筑布置方向

在设计过程中,应地制宜,主体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朝向,减少东西向开窗面积(增加阳台等遮阳措施),使其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等得到有利的控制,设置遮阳措施,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如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夹层内应设置空调循环装置)。

2.3建筑总平面布局

总平面布局合理简洁,建筑形体较规整,立面设计力求简约大气并具有时代特征。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人、物分流,交通顺畅,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在节能范围内,可以增加窗户的开启面积,通过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来改善内部的环境。尽量减少内区,降低内部照明和通风空调设备的能耗;(2)散发大量余热的设备(如中心供应、厨房、洗衣房、大型医疗设备等)靠外墙布置,以便利用自然通风快速消除余热,减少机械通风量。且厨房、洗衣房等布置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从而改善院区内部环境;(3)各类机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以减少输送的能耗。设计中,将用电配备布置在后勤及辅助楼地下一层;电梯布置在医疗楼的门厅部位;每层采用小型中央空调,每层在合理的位置布置空调机房;医用气体(供养)布置在主体建筑的靠外墙一侧;医院手术室设计洁净空调系统;牙科用水采用直接饮用水标准;院区内另设一单独的附房(包括设备房及污洗间,地下设污水处理池)等等,以满足医院日常正常的高能源消耗。

2.4医院绿化

医院院区的绿地面积应确有保证,符合地区相关标准。设计中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及材料,出入口处为医院前区广场及对外停车场地,选用适宜的树种点缀院区,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装,并在出入口机动车车位处设置中心绿地,以利改善环境,创造亲切自然的氛围。又增加了局部屋顶花园,利用植物的错落配置为医疗人员和就医人员带来了更多的绿色视野,营造了舒适宜人的优雅环境。在内部环境设计上,院内部停车场地采用植草砖铺装,并设置了树阵,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平静。

2.5其它

(1)选用节能电机产品,配套的国内装备及公用设施,全部采用新型或改型节能型产品,以降低能耗。

(2)在变电站配置功率因素补偿器,采用低压侧电容集中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损耗。

(3)照明采用节能混光灯以节约用电。

(4)节水:①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及配水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冲洗阀;②建筑物给水进户管设水表计量,以节约用水,对水资源尽量循环使用,尽量少排放;③水池和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阀门故障时,水池和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④给水泵、消防泵、喷淋泵均采用先进节能设备,耗电量比一般产品相对节能;⑤绿化、道路清洗及其他冲洗用水均采用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以节约用水。

(5)智能化系统:综合楼病房、康复楼病房及卫生间采用自能化呼救系统。

3结束语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卫生机构,而节能技术是当今能源资源耗损巨大的背景下非常需要的,因此,对乡镇卫生院建筑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某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的设计项目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具体节能措施,希望能为乡镇综合卫生院建筑节能设计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顾小平 单位:浙江天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S].JGJ49-88.

[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GB50333-20028.

[4]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S].JGJ40-87.

篇4

关键词:建筑 设计 节能 环保设计

目前来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节能降耗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能耗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显示,已占全社会能耗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加之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百分之十,总的建筑能耗将达到全国能耗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面积达四百亿平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能耗的建筑物,在加上每年近二十亿平方米的新近建筑(这些建筑又有95%属于高能耗类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为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将很难想象。

一、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眼前全球主要是靠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进行生产活动,即使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也在开发利用。由于开发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在开发这些能源时需要花费很多成本。我国的能源问题从四大问题上可以体现出来:1、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储存量少;2、以煤为主要来源,约占总能源的75%,结构不合理;3、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经济落后地区商业能源供不应求,造成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进行能源输送,如西电东送、北煤南运;4、开发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低,我国的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为33%,大约低于发达国家10%。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必须实现全面的建筑节能,这样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久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

二、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单位首当其冲。没有节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节能的建筑,建筑节能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了,但到现在还不能落实,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开发商的利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未落以实处,缺乏行政手段;各大厂矿是建筑节能的漏洞,因他们是福利性供热,以厂代劳,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经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三、建筑工程节能环保设计措施

(一)在建筑工程的规划上提高节能环保意识。由于受到建筑环境、设计要求以及商业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兼顾到节能环保。

(二)有效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的构造设计不仅满足其作为建筑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要对墙面、屋顶、天花板、窗户、门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使得建筑既能够营造出舒适环境又能够兼顾建筑的节能要求。例如采用新型节能墙来进行建筑的墙壁设计,由此降低资源消耗;在进行屋顶设计时,可以将循环水管布置在楼顶或楼板层的装修空间,使房间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三)控制建筑物表面积系数。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辐射、降低耗能,建筑表面积系数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了实现节能目标,建筑物应该呈长方形体形,并且建筑方向应呈东西方向。

(四)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与耗能成正比关系,而且还和单位建筑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成正比关系。建筑体形系数一般控制在0.30以下。有效控制体形系数的方法有:1、减小建筑面宽,延长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高度;3、尽量避免建筑物过多变化。

(五)环保节能材料的运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因此,安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选择居住条件的标准。设计者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可以在以下方面融入节能环保理念。1、装饰材料。不同材料对能源的消耗不同,设计者尽量使用环保、绿色的材料进行房屋设计,例如在客厅等面积较大的房间使用多种角度的灯具,从而保证房间每个角落的明度;大量使用节能灯,根据房间内的亮度来自动调节灯的亮度。

(六)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物中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能减少资源耗能,而且还能让居住环境变得更舒适、清洁。太阳能建筑主要分为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人员要把太阳能的充分利用设计进去。通过充分认识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探索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进行建筑工程节能环保设计方法,我们得出在建筑设计时要从设计、构造、体形系数、材料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环境周边的自然资源,谋求人与建筑、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效益。只有在建筑工程中融合节能设计理念,才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资源耗能,为我国的建筑业、能源业做出重大贡献。

4建筑节能的个体设计

4.1 建筑的体形与建筑节能

(1)控制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

外表面积(不计地面)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资料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 0.01,耗热能指标约增加2.5%,一般宜控制在 0.30 以下。建筑体形系数还与建筑物的体形是否规整及建筑物的体量大小有关。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加大建筑物的长度或增加组合;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

(2)控制表面面积系数。从获取更多的日照辐射、降低耗能的观点来看,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从节能意义来说,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5.2 良好的构造设计

建筑的构造设计除了满足其作为建筑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还进一步对墙体、楼板、屋顶、门窗等进行了设计,以此满足建筑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兼顾建筑的节能要求。例如利用物理的光学原理将吊顶设计成折线形,可利用其反光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设计建筑外墙时可采用新型节能墙设计,利用环境减少耗能;屋顶中庭的采光顶,采用双屋玻璃形成“呼吸外壁”,从而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可以在楼层板的设计中,将循环水管布置在楼板处的装修空间,冬天可热水取暖,夏天可冷水降低室温。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突出设计的内涵,体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功能,对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从短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展开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进而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目标的达成起到重点方面和体系方面的支撑作用。

1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做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设计的重要功能,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要求总结为如下几点:

1.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时要以突出安全性为第一要务,要确保在设计年限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负荷和影响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确保突发事件和偶然事件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必须的稳定性和结构延性。

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有年限上的考虑,要在规定的年限上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连续,形成有益于实现设计目标的耐久性基础。

1.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

通过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突出,要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在一定时间内功能的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使用要求,也可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撞击、地震、形变等各种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

2.1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短肢剪力墙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但是,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切不可在设计中频繁采用,也不能布设过多,应该在确保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到的范围内,尽量降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数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后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2.2结构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选择重点,通常的设计方式是:要在尽量减少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保障结构对形变和强度的范围上的满足。

2.3结构高度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会出现超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实现,由于不同高度会出现不同级别的设计规范形式,因此,当结构高度出现变化时,特别是出现超高问题时,要重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2.4建筑结构平面的设计

若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无特殊要求,则要尽量选用形状规则而简单的平面布置结构,以此合理分布承载力和刚度,并弱化风力影响。如对于A级高层建筑而言,不适宜将其设计为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式的平面图形,而且出于对扭转的考虑,必须将竖向构件水平和层间最大位移控制在该楼层平均位移值的1.2倍和1.5倍之内;对于必须设计的框架结构防震缝,其缝宽、高度通常分别大于100mm和小于15m;若防震缝两侧具有不同的房屋高度,则要根据低高度房屋确定缝宽;虽然不提倡采用短肢剪力墙,但若不得不采用,则必须使其截面厚度低于30cm,且每个肢截面的高厚最大比值必须处于4-8之间。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

3.1加强抗震功能

高层建筑抗震功能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来实现,因此,需要重视抗震这一环节,要在设计工作中将抗震设计作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影响。高层房屋结构的层数多或者房屋结构的刚度突变系数较大的话,其振型数则应该多取,例如房屋结构中含有多塔结构、顶部有小塔楼、转换层等,其振型数应尽量取≥12的数,但是它的大小依然不可以大于房屋总共层数的3倍,除了含有弹性的楼板,而且在进行总刚性的分析时,它的振型数才可以取得更大些。在对建筑物的框架柱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面积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在对配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建筑的配筋进行不断的加强,而对于支座的部分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3.2高强混凝土合理运用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合理地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用钢量,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高强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建筑的成本。这样的做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基本设施的实施难度和工程的造价,用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3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而言,地基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重要部分,建筑地基的设计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对于建筑地基的设计就显得的至关重要。在对建筑地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宏观的把握,要严格的把握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还要对建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物而言,其进行地基的设计时通常都会将其设置在地下室,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地基的沉降程度降到最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上层结构的牢固性,提高了整个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而言,通常都会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来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

3.4提高耐久性

必须加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在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完全考虑建筑物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的可靠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在对一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进行设计时,主要都集中在造价、材料上,所以只有造价小、材料少的结构设计才是满意的设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当建筑物的特殊使用要求或者技术要求与经济成为主要矛盾时,就要果断地放弃经济这个指标。

3.5扭转问题分析和几何中心的确定

为了避免由于水平荷载和扭转作用的建筑物破坏,结构和布局应在结构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建筑达到三心合一的目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功能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了减少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正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等简单形式。在某些情况下,街道景观的要求和限制,城市规划的高层建筑,不使用简单的平面结构,不规则的平面形成L形、T形、十字形等复杂形状,在突出部分的宽度和厚度比的控制范围规范允许的布局结构。建筑结构振动周期包括两个方面:结构的固有周期的合理控制和振动控制周期可以使周期误差的开放性降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如何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在设计中应该把握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性和机械性能上的优势,设计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品,在实现高层建筑稳定和安全的同时,实现高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葛斌.浅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6)

[2]崔立成.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探讨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目前我国能源的消耗情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由此而生,节能建筑设计强调在不影响建筑主体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和建筑节能材料,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并且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1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多的特点可以知道,人们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极大的,在另外一个方面,我国人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节能建设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正是社会主义发展中所面临着的重要问题。此外,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满足建筑质量和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此来构建和谐城市。综上所述,进行节能建筑设计不仅是目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节能建设设计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

2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筑节能设计起步较晚,相应的节能技术并不成熟,节能设计经验也较少,相应的节能建设材料也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忽略到许多细节,比如说过分追求立面效果而忽略节能设计,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目前国内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往往是在高成本和高投入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而这样的构思与开发商的实际目的出现了较大的出入,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利益矛盾。在最后一个方面,建筑节能设计中的管理人员大多数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节能创新意识,管理方式过于随意,无法将建筑节能技术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相应的建筑节能效果也并不明显,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难以实现。

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建筑的整体规划与建筑节能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在进行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这样的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需要对建筑地点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对当地的水文条件和气候环境进行选择,保证建筑能够处于微气候环境中,以此来延长建筑寿命。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对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的微气候环境进行改善,以此来保证建筑节能效果的最佳发挥,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植被布置和方法来实现净化空气、降噪遮阳的效果,也可以在建筑周围建设人工湖,以此来对当地温度进行平衡,对雨水进行收集。最后是对建筑的体型进行合理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型不仅能够使建筑物适应当地的环境,同时还能够在保证建筑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提高节能效果,一般情况下,建筑朝向设计需要满足夏季通风和冬季日照的实际需求,同时也需要防止较强的太阳辐射,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和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对建筑的朝向和体型进行合理设计[2]。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能效果,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对于门窗设计来说,需要对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对门窗比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窗型,在满足门窗封闭性的条件下,保证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一般可以采用中空玻璃来作为建筑门窗的主要材料进行使用。对于建筑的外墙设计来说,由于墙体在整个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选择新型复合墙体,同时也需要注意墙体的结构设计,在保证其整体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对于建筑屋顶的设计来说,由于屋面是建筑物中接受外部环境温度的最主要位置,所以最需要注意的是对其进行保温隔热功能的设计,目前对于屋顶的节能设计来说,一般采用的倒铺法,也就是说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面,以此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保温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屋面的防水性能进行优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层节能材料实际效果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可以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新型节能材料,目前这些节能材料不仅有着出色的节能效果,同时也有保温防水功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而建筑节能材料的节能效果不仅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能够回收再利用方面。在另外一个方面,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功能,来选择合适的节能材料,比如说在对建筑外墙的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整体环保性和节能型,可以采用无污染、无放射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和保温隔热涂层,也可以采用隔热水泥模板外墙系统来对墙体的外观进行改善[3]。采用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的人均能源情况不容乐观,结合目前绿色环保的社会发展理念,可以选择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原有的化石能源,实现建筑主体功能发挥和环境保护之前的协调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为太阳能,一般都是将太阳能技术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集热器,以此来减少电力能源的使用,并且提高集热效果,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能源利用压力,同时太阳能所产生的多余电量也能够并入电网当中,作为正常电能进行直接使用。在另外一个方面,水资源的利用设计也是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主要方向,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能够将其输送到各个用户的供水系统中,用于日常的生活活动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改善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同时也能够防止由于雨水过大,而对建筑物造成较大的影响。

4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目前建筑设计逐渐向着建筑节能设计方向进行发展,结合建筑的主要功能,合理的采用节能技术和技能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对环境进行保护,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并不成熟,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促进建筑节能设计的快速发展。

作者:黎晶 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冬梅,刘宏宇.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293-293.

篇7

关键词:住宅建筑 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way of life of change, people to residentia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rainage design problems, according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ms of the design standard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residents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of professional in residential design often meet with and easy to ignore some design details discussed.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室内排水管道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居住的环境卫生。国家有关部门所制定的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图如《卫生设备安装》(09S304),《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对厨房、卫生间的设计给出了统一的指导性原则,对提高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结合近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上的实践,谈谈住宅建筑排水的设计。

1住宅给水管井内排水立管的设置

在住宅设计当中,每层均设置有管道井,里面有服务于各层住户的给水、热水及采暖供回水立管及各种支管,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管道渗漏问题,甚至产生管件松脱,此时产生大量的排水,因无处排放,管道井的水溢水,若发现不及时,将造成住户家进水,公用电梯进水,造成纠纷及经济损失。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对给水管道井是否设置排水立管没有明确规定。故笔者建议在管井内设置一根排水立管,并于管井每层接一个DN50的地漏,考虑到管井内地漏不常用,有臭气溢出的可能,底层排水可采用间接排水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内或地下室集水坑内,若不可能,则应采用密闭地漏。

2 管道井内立管与支管的连接

在住宅的设计当中,做法是每层均设管井,并由管井给水立管接出支管供至本层各户。但是,相当部分设计人员的做法是单元里有几户便从管井立管上接出几根支管。当然对于一两户的情况下而立管接出入户管处立管管径较小时,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影响不大;若单元里有三四户且立管管径较大,而且有过滤器、减压阀时,此种接法的弊端立显。首先在每层立管上需接出三四个三通接头,且每个入户管均需设一个过滤器和减压阀,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工程的造价,而且由于接口过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便,同时也给接口处的渗漏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在立管处接出一根支管,在支管上加设截止阀、过滤器、减压阀,然后接分水器,在分水器处接出入户管,在入户管上接截止阀、立式水表,然后再供至户内为好。这样做的优点如下:

2.1 立管在每层单元仅设一个三通,并降低了过滤器、减压阀的数量;

2.2 在分水器后设一截止阀的好处是如果某户需要检修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的用水,而且这样做也较人性化。

3 生活热水换热站内热水循环泵的流量问题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第5.5.5条对全日制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流量的计算有明确的规定。但此流量需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笔者曾设计过一个小区的热水供应系统。整个小区共有1100多户,利用市政热网经生活热水换热站内换热设备换热后供应各楼生活用热水。各单体、外网及站房均按规范要求设计,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个别楼或个别楼的某一户型不热的问题,经多次调试此问题仍然存在,业主反映很大。后来将原设计换热站内的热水循环泵的流量由11m3/h调整为50 m3/h后,此问题得以解决,到现在运行正常。故笔者建议在设计小区生活热水换热站时,不妨将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在规范基础上做适当的放大,其功率增加不大,但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 洗衣机地漏的设置位置

建筑专业在设计时已经考虑过洗衣机的放置位置,但住户有可能与建筑师的想法不一样。在厨房较宽敞时,业主会有可能将洗衣机放置在这里。厨房的地面排水很小,即使有,使用拖布或抹布就可以处理了,因此有的房开商要求厨房不设地漏。不设地漏的厨房洗衣机排水就无处可去。为方便有使用要求的业主,笔者认为厨房的地漏应该设。设置的位置不必放在洗盆前面,可设在墙边等,但需注意离墙的尺寸,不要影响橱柜的放置。

5 屋面雨水及阳台雨水排放

屋面雨水立管内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部负压区,将通过地漏吸人大量的空气,影响雨水立管的水量;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无水封地漏来收集而不应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下部正压区,则有返水倒灌的可能,在实际工程中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各自分开是必要的不能因为在建筑立面上增多了几根雨水立管而将其合并。阳台雨水应排到室外雨水检查井中,而不应排到污水检查井中。有的工程为了解决住户将厨房洗涤盆移到服务阳台并将洗涤污水排到阳台地漏内的问题,将阳台雨水立管排到污水检查井中,这种做法是不安全的。对于起居室及卧室的阳台是不存在有污水的排入,阳台雨水地漏是无水封的,即使采用有水封的地漏,水封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补充,会逐渐蒸发掉,污水系统内的废气就会跑到起居室内,污染环境。

6 空调冷凝水排放

近几年,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空调冷凝水无组织排放污染建筑物外墙,已是影响生活区美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具体做法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水排水管,排水立管选用PVC-U排水管de40,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

7管材及地漏

管材的选择是经济技术的比较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进行经济技术综合考虑后确定。目前UPVC排水塑料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远大于铸铁管,管壁隔音效果较差,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噪声问题,在UPVC管内壁增加了凸起的螺旋型导流线,使水流条件得到改善,有效的降低了噪声,即目前市场上的UPVC螺旋管。为解决管壁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又开发了UPVC芯层发泡管(PSP管),不仅具有传统UPVC实壁管的优点,还具有高抗冲击、隔音、阻燃、绝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排水管道设于室内时,应优先选用螺旋管、芯层发泡管或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地漏的功能就是排除地面的积水,在住宅建筑中,地漏主要设在卫生间,厨房可不设置。这是由于在厨房中,地面不可能形成积水,只有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即可保持地面的干净。规范规定地漏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是依据排水管道系统内压力的波动值和水封蒸发等因素确定的。水封的深度越高,越有利于防止因管道内压力的波动对其的破坏。

8 结束语

设计人员必须以整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综合考虑厨房、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安装等。正确的选择系统的形式、卫生设备、合适的管材及附件,满足人们对居室内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版).

篇8

关键词: 商业建筑、情调街区、行为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居住区的居者提供生活方便以及商业街区运营有序且富有生机,商业配套的高效交通组织是最基本因素之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商业与居住分流、店前运营与后勤服务分流,形成畅通的多层次交通体系。商业配套设施是城市居住区的重要配套设施,在居住区中商业设施,作为居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组成之一,所占比例不大,约为占15~25%。但是配套公建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总体布局构思

项目概况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工程项目位于宁南板块的“超级大盘”——某地区国际花园内的最南端,东邻机场高速,西邻共青团路,南接紫荆花路,某地区国际花园绿化率约为50%,是典型“以人为本,高附加值”的高品质社区。而商业街区位于整个地块的南面,占地面积20700平方米。

拟建商业街总建筑面积29700平方米,其中Ⅱ期商业建筑为18860平方米,建筑主要为二层商业建筑,按商业使用功能的不同分区,力图更多的注入生活与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与空间的和谐性,不但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更使观景、视野增加了更多的情趣性和丰富性。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轴线作不对称自由式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整个街区用浅水池与外部道路分隔,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情趣空间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丰富空间表情和层次:多彩的活动空间以及购物空间的整体水系,体现商业街的“动”;商业水道在枯水期水中的卵石可以作为健身的步道,体现出商业街的“静”,同时这里也是阳光入口的标志建筑,是小区内部的亲情广场,并起到改善环境、调节气氛的功能。

二、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五大景观区,它们既有所区别有相互联系,通过主景轴线一一展开。五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主街道、休憩广场区、水景商业街、邻水商铺以及屋顶休闲咖啡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不同感受的功能,交流休息、休闲冥想的功能。

环形水景带则承载了动静分区的屏障功能,又起到联系人流活动流线的纽带功能.

我们认为每个主题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街区属于情调街区,怎么定义情调呢?我们认为情调应该是为居民服务的——是一种安逸、舒适的情调,不仅能够提供购物的场所,还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调。商业街的服务群体首先是小区业主日常生活和休闲,其次是对外来市民的开放,提高街区的活力和服务对象。因此我们设计的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行为模式,其次是环境概念,最后才是建筑概念。

成功的现代街区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亲切、友善且富有特点的界面,并能提供方便、多样、引人入胜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这也是本次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三、建筑单体构思

3.1 建筑风格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的店铺风格其实就是北欧的,有点像别墅的人气味很浓的小尺度的建筑风格,商业店铺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空间尺度宜人,具有人情味,能够吸引市民进行购物并享受这里的休闲氛围。因此,在屋顶特别设计了两坡的附有透明玻璃的屋顶,设置有花园的露天咖啡屋 ,让人远离喧嚣的闹市,在满天繁星的夜晚, 独自坐在静静的角落,感受生活的乐趣.真正感受诗人李白的月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在建筑细节上,将广告作为整个商业街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商标--字母,数字,图案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立面上通过横梁的位置,屋顶局部有规律的构架框里,大片的实墙体上适当预留的广告的位置。以免建筑实施后沦为杂乱无章的店铺。

3.2 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的石墙部分以浅明黄色的彩色饰面砂浆为主色调,采用斜纹菱形分隔,映衬北欧。的建筑风格,同时体现出现代商业建筑明快的个性。门窗用中空的low-E镀膜反射玻璃,框料采用断热的塑钢窗、栏杆用安全玻璃配以蓝灰色的工字钢形形有韵律的柱列购物廊,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有朴素高雅的格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3.3流线分析

1)、车流:商业街区的是7m路,双车道,便于2辆车并排通行。通过景观绿化带与环形水景相依相隔.也形成一个自然的消防通道,丝毫不影响内部安全的步行氛围。

2)、人流:商业街区的内部是步行区,为广场砖和北欧硬木铺设而成,只许人行步道,不许车流进入。运动与通路: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有益处的。 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节,体验建筑的细部肌理。考虑到台阶会打断步行的节奏,我们取而代之采用坡道连通空间。街区的9米宽的小尺度的街道,适合人们在不同界面的橱窗之间穿梭徘徊,建筑也基本为9米高,小巧的2层建筑,便于购物者对整体建筑有个清晰的了解。3米宽的购物风雨走廊加强的人的可停驻性,对商品的观赏性。

3.4平面功能

整个商业街用环形水景与居住区相隔,建筑底层均采用骑楼式灰空间,各幢商业建筑之间均用形式各异的连廊相连接,本设计中骑楼、连廊、平台不仅联系了户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还提高了商业铺面价值,方便住户使用,即使在雨雪天气也可以享受购物的自由浪漫.;同时也是街区中重要的标志性空间特点。每栋建筑均在统一建筑风格下形态各异,沿南面紫荆花路均以商务办公和小区配套净菜市场为主,偏向居者基本生活消费的配套商业设施;内部商业街以休闲、餐饮为主,面向青年等追求时尚品味生活的居者。

3.5 多学科在建筑中的运用设计中从运动心理学,将紧张的运动空间与松弛的舒缓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商业街区中提供了一个富有节奏的空间线路,曲折有致、松弛有度、时急时缓,使整个空间流线充满韵味和变化。设计中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从行为心理学确定适当的空间感受,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缩短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避免单调平直呆板的空间,造成心理上的距离感和冷漠感。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Ⅱ期商业街建筑面积:18860 m2

占地面积:20700 m2

容 积 率:0.718

绿 化 率:28% (水体面积3000 m2)

建筑密度:33%

五、施工中遇到的几个心得和遗憾

篇9

关键词: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确立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三年来,项目团队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总结如下。

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1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黄冈“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强力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澳国际合作,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发展,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1.2标志性成果

本项目建设主要标志性成果有:通过湖北省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品牌专业验收;参加编写《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澳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并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专业带头人2016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承办湖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2017年、2018年分别获全国职业院校高职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团队三等奖和二等奖。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相关专业2018年获湖北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立项,作为第一主持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批立项。

1.3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预算投入60万元,实际投入234.7万元。其中,学校自筹经费60.5万元,企业投入174.2万元。

2项目建设主要做法

2.1融老区文化、鲁班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合老区文化、鲁班文化、校园文化于一体,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鲁班文化为主线,连续举办4届鲁班文化节,开设鲁班讲坛、黄冈名人事迹讲座,与山河集团河南分公司校企合作开展工地党旗红,共建党支部等系列活动,以党建引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涌现出优秀辅导员胡丹梅育人事迹获评为湖北省高校工委“党员好故事”二等奖。

2.2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发展

2018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建筑产业规模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三,中部第一。2018年黄冈建筑业成为黄冈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黄冈钢构产业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本地就业率大于30%,本省就业率大于70%。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依托山河鲁班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召开建筑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年会。组建了建筑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建筑节能推广技术、村镇建设房屋设计三个创新团队。推进建筑信息化发展,承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职专委会全国首批BIM师资培训班,全省BIM师资培训。适应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带动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2018年立项建设湖北省特色专业。

2.3中澳合作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土建职业人才

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中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双重管理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土建职业人才。2017、2018年接待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游学团20人。

3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3.1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联合优秀中高职院校和钢结构行业企业主持建设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立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2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以“湖北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以注册工程师为骨干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3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极大改善

完成建筑材料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资150余万建设BIM中心,校企合作共建建筑工程VR体验中心。建成山河集团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3.4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4%,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达94.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3.9%。学生技能突出,获全国全省多项奖项。见表1。

3.5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承担湖北省住建领域施工现场施工员岗位考核题库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319人次,完成山河集团企业工法3项,获专利9项。

3.6国际合作更加深入

中澳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推进,中方教师14人获墨尔本理工学院TAE“培训与评估四级证书”。

4项目建设特色与亮点

4.1将建筑信息化、装配化引入课堂,促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依托“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推进BIM信息化,钢结构装配化,促黄冈建筑业转型发展。

4.2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一流

开展中澳国际合作办学,采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学生享受中澳双方的教师资源,体验中西迥异的课堂风格,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竞争能力比其他学生明显增强。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设计占有更重要的位置,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水平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以往对低层和多层的结构设计中,通常都是以竖向荷载为代表,而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由其水平荷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竖向荷载虽然对结构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却不是最为关键的设计因素。因为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竖向轴力与弯矩的数值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倾覆力及轴力,是与建筑的两次方成正比。所以水平荷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下,水平荷载的因素要予以重点考虑,这是维护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需要,同时也是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必然要求。

2.侧移。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则会导致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不断的增大,其与建筑高度的4 次方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结构侧移则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关键的因素。

3.轴向变形

在高层建筑复杂化的趋势下,轴向变形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高度升高的情况下,竖向的荷载会大幅度增加,进而引起高层建筑结构中柱体会出现轴向形变,从而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连续梁上出现弯矩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轴向变形予以重视。

二、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建筑面积为33819.0m2,地下2 层为停车库,地上1~3 层为商业,4~30 层为住宅,顶部设有出屋面电梯机房及水箱间,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Wo=0.40kN/m2。该建筑地下室~4 层剪力墙厚度为:350mm;6 层~12 层剪力墙厚度为:300mm;13层~21 层剪力墙厚度为:250mm;22 层~屋顶剪力墙厚度为:200mm;楼、电梯间剪力墙厚均为250mm 和160mm。基础型式为桩和承合基础。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系列软件进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计算。

2 结构体系选型

建筑物结构形式的选择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可靠性、建筑的抗震性能、工程造价等具有很大影响。因而在结构设计中体系选型显得十分重要。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抗侧力单元,同时承担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可以很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大的特点,故在高层住宅中应用极为普遍。但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能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等面积较大的房间。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的剪力墙取消,代之以框架的结构体系;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在底层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层柱的刚度小,上部剪力墙刚度大,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对结构抗震性能极为不利;并且其转换层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一般都很大,其工程造价很不经济。因此,在地震区不宜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种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等。本工程针对其具体情况,做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既能满足了上部住宅楼、底部商业用房的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又能满足建筑物在高烈度区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这种结构形式也是较为经济合理的,可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3 基础及地基处理的设计

高层建筑基础的合理选型与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和非常关键的部分。基础的工程造价在高层建筑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尤其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或地基处理方式,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采取钻孔灌注桩或预应力管桩。由于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建议首先采用素土挤密桩对湿陷性土层进行处理。考虑甲方施工工期紧的情况,经过多方经济比较,最终取消了素土挤密桩处理,而是直接采用机械旋挖成孔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穿越湿陷性土层。根据西安当地经验,旋挖成孔技术可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约20~50%,这就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并减少了素土桩施工费用,而灌注桩所增加的桩长却很小。本工程桩基承台此次采用底平,主要是为了使位于地下室的设备管线埋设在各个承台之间的空隙,而不占用建筑面层。这样可大大减小基坑的开挖深度,减小工程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4 结构设计

本工程通过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布置,在地震作用下,使结构的各项目标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尽量减少剪力墙的数量和厚度,使结构在X、Y 两个方向刚度基本接近,两个方向水平位移均接近规范限值,结构布置更加经济合理。从承载力方面来看,使框架、剪力墙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地震作用来看,减小了结构的侧向刚度,并因此减轻了建筑的自重,从而减小了结构的地震作用;也相应减少了基础工程的投资。本工程楼层最大位移(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X 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084;Y 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859;满足了抗震规范与高规规定的剪力墙结构楼层最大值层间位移角限值均为:1/800 的要求。

5 材料选用

5.1 采用高强度钢筋

在满足结构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相对造价低的钢筋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大多数设计人员一般把重点放在配筋的计算上,往往忽视钢筋种类的选择。新Ⅲ级钢筋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新型钢筋,它比普通Ⅱ级钢筋提高强度近20%,每吨价格增加不超过10%。因此新Ⅲ级钢筋的选用,在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建筑物安全储备的同时,还节省了用钢量。另外,钢筋的连接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且普通焊接或电渣压力焊接比搭接经济。本工程基础和梁、柱及板配筋等大部分均采用HRB400 级钢筋,HRB400 级钢筋强度设计值与HRB335 级钢筋强度设计值之比360/300=1.2;据资料统计,用强度高的HRB400 级钢筋取代强度低的HRB335 级钢筋可节约钢材约14%,这是降低钢筋用量最直接的措施。

5.2 采用轻质隔墙

本工程为减轻荷载,内隔墙采用轻质石膏板内隔墙体系,与轻质砌块隔墙相比,轻质石膏板内隔墙体系具有自重轻、干法作业,安装效率高,易于拆改、施工快捷,缩短工期的优点,近年来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以99mm 厚的轻质石膏板隔墙为例,其重量为23kg/m2,是相同厚度砌块隔墙重量的28%,可显著节省建筑承重结构和基础费用,降低土建结构造价。

三、结语

本文讨论的该工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在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前提下,做到安全性能可靠,减少了建筑的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达到了较佳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