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发展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发展建议

篇1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

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X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X。

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二)文化建设先行,在乡村文明上见行动。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家风家训征集、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风故事会等活动,以好家风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坚持“除陋习”、“树新风”相结合,从整治丧葬陋习入手,从禁止“黄赌毒”着力,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孝善教育、家风教育,推进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力促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产业优化先行,在转型升级上花心思。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亮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花卉为媒、以投资为要、创新为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品牌成为“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大、别人大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极品、别人极品我唯一”。把产业培植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X特色变为现实。

要抓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并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好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村产业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宽小农户增收空间,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建设先行,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去。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制定一些务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进大学生村官、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退伍的老战士等回乡发展产业。第三,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好的产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资金进入,人才就会随着资金流动而进入。第四,乡村振兴帮扶,机关单位、院校主动介入,结帮扶对子,对乡村振兴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第五,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本领,提升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五)生态建设先行,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

篇2

为此建议:

1、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2、加大对乡村旅游业融资的政府主导地位,促进闲置资金进入乡村旅游业的投入,解决乡村融资难问题;

3、加大建设用地指标向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倾斜力度;

篇3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资源集约;特色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35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for the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Xiqing District

ZHANG Ming-liang

(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e Planning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tarting from agricultural basic conditions in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qing, the developing staus of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was introduced and i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district was analyzed. The deficiencies were summed up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and then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d to promote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is district.

Key words: rural leisure and tourism;culture content;resourece intensive;featured products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属环城四区之一,总面积545 km2,常住人口68万人[1],下辖“两街七镇”, 分别为李七庄、西营门两街道办事处;杨柳青、张家窝、精武、大寺、辛口、中北、王稳庄七镇。

1 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农业基础条件

1.1 自然资源

西青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寒暑交替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3.0 ℃,全年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平均561.9 mm,年际变化不大,年日照总量2323.4 h,光热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种植[2]。本区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大多在1~3 m,西高东低,境内河渠稠密,主要河流为大清河、子牙河,洼淀较多,土壤多为潮土,土质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总体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 区位资源

西青区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环渤海经济圈内,社会经济条件较为雄厚。辖区内有京福、津淄、津港、津同、外环线等11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贯通全国各地。西青区紧邻市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驱车十几分钟就可进入天津市区,为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市场空间,也使得该地区成为市民参与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的首选场所。

2 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2.1 发展现状

截止到目前,西青区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共13家,其经营面积0.167万hm2,年总投资13亿元,共带动农户数5 928户,直接从业人数

2 080人,带动农户增收2~3万元。经营主体按类型划分可分为3类:休闲度假类型、农家乐类型和科普教育型。其中属于休闲度假类型的共9家为凯润食用菌、梨园花卉市场、第六埠农业观光园、水高庄园、德仁农业示范园、益利来养殖园、曹庄花卉之乡、雷庄庄园、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属于农家乐类型的共2家分别为辛口沙窝萝卜种植采摘基地和大柳滩庄稼院;属于科普教育型2家分别为园艺科技博览园和闽中食用菌基地。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有5个,沙窝萝卜节、大柳滩桃花节、西青金秋旅游节、曹庄花卉生态旅游节、张家窝冬枣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品牌已深入人心,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旅游接待规模逐年递增,2010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中外游客5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均增长26%。今年1至5月份,共接待游客276.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持平。其中,购票人次55.8万人次,门票收入1 74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5%。

2.2 发展特点

2.2.1 旅游板块初具规模 西青区于2010年编制完成了《西青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以民俗文化为龙头,以崇文尚武为两翼,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尚武文化、红色旅游、现代都市型休闲农业和宗教文化等5大板块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3]。目前,辖区内各农业园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乡村旅游资源的集约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为特色旅游板块的形成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各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年增强,如小沙窝萝卜、大柳滩早酥梨、花卉─晚香玉等,其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2.2.2 特色旅游村、点逐年增加 近年来,西青区委、区政府积极做好特色旅游村、点的申请工作。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特色旅游村、点的数量由2008年的8家发展到13家,在2011年,全区预计再申请4~5家(作为全区唯一特色旅游村─大寺镇的王村已于2011年6月申请成功)。特色旅游村、点的成功申请,不仅提升了本地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而且对稳定旅游客源和旅游线路的成功设立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2.3 采摘游的兴起 近两年来,近郊游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为迎合市场,西青区采摘园的发展规模正逐年扩大,市场依托拥有400万人口的中心城区[4],同时吸引了来自周边(静海、河北省)的旅游客源,另外“5+2”的生活方式和小长假,促使采摘游成为西青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

3 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

3.1 发展雷同,品牌文化有待深度挖掘

目前,西青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开发项目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一些固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缺少深层、长期的文化精神积淀,市场往往上演“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失去了旅游亮点。大部分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发展模式雷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在近两年兴起市民采摘游方面,大部分采摘园具有相同特点:服务内容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受季节影响较大,淡旺季差别明显,缺乏对餐住服务和参与性项目的深度挖掘。

3.2 市场定位不明,规划的合理性有待完善

在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方面,本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项目在没有对资源环境进行系统性论证、规划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非但没有引导乡村旅游业发展走向“理性的增长”,反使产业建设频繁陷入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另外,有些项目的开发本身是由乡镇企业、农民等非专业人员自主,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造成旅游项目起点不高(如大柳滩庄稼院项目),市场定位不明,效益低下。这种以“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空间批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干扰了城镇空间的自然演化与历史延续。

3.3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西青区乡村休闲旅游有了较快的发展,旅游规模不断壮大,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因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该地区旅游景区(点)自身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农村或较偏僻的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交通、排污等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游客旅游愿望,影响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园区建成后,休闲设施后续投入不足,一些项目长期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维持状态(例如水高庄庄园),或者有的园区因资金原因,在建设之初项目建设上选择了一定程度的投资倾斜,使得一些配套设施建设不尽合理(例如杨柳青庄园的车位不足等问题),在后续的运营中,为适合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标准、新要求需要进行重复投资改造,造成了资金的一定浪费。

3.4 专业性人才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和研究还处于较低层次上(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从业人员主体多为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实际中,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而服务人员又多数为非正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虽然有些进行了短期培训,但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依旧存在着缺陷,这就使得当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低素质的从业人员间产生了矛盾。长期以往,形成的粗放型、低水平经营模式,必然会制约乡村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政策缺位,宣传意识有待提高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 “好酒”也需宣传才会被人所知。目前本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政策缺位、宣传乏力”这一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缺乏全面、准确的政策定位。一些乡镇把乡村休闲旅游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点)运营中又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其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休闲旅游的各个层面,影响了整个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宣传营销观念的落后。大多景区(点)主动利用媒体宣传的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依靠旅游主管部门和公共报道信息上,与旅行社等中间商的联系也不够紧密,使得多数休闲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始终无法实现快速增长。

4 对策及建议

4.1 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增强休闲文化内涵

景区(点)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由区政府出面,组织农业、旅游等部门,根据各街镇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开设项目。紧紧围绕杨柳青传统文化诸如杨柳青年画、沙窝萝卜节等,将“农业科普游”、“传统农事乐”、“传统农业博览会” ――这些富于农业特色休闲项目积极引入园区,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丰富休闲旅游内涵。此外,在特色旅游乡村的开发上,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避免城市化倾向,以突出田园特色作为其开发亮点。

4.2 开展产业规制建设,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为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首先要加快完善规制建设,建立全市休闲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评定、挂牌的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和完善管理,对经营者服务质量也按等级实行统一规范标准。其次,作为区、镇政府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定位,做好局部与整体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规划要充分挖掘农业内涵,讲求区域特色,准确功能定位,实行规模经营,促使生态、生产、科研和市场相融合,减少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

4.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投资环境

积极争取市级旅游开发专项资金,增设区、镇两级旅游业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水利、文化等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落实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休闲农业生产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项目的早期开发给予积极的税收减免政策,为景区(点)提供优惠的旅游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重点园区项目和创兴型园区项目进行适度贷款贴息或补贴。引入企业管理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投资,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转让股权、出让冠名权、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带动休闲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监管水平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适合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职业培训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农业和旅游院校、职业院校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门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供应在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同时,认真履行和执行国家、地方对乡村旅游行业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景区(点)尤其是A级景区(点)的考核工作,重点把游客的满意度纳入考核中来,认真执法,规范行业道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5 搞好核心区域建设,提升产业知名度

为丰富乡村游游内涵,旅游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以杨柳青文化为龙头,以崇文尚武为两翼”这一核心理念,在不失去地区特色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重点建设核心区域,使各旅游景区(点)间联系更为紧密,打造核心旅游线路,提升产业知名度。其次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宣传活动。由旅游主管部门牵头,联合有关单位与园区合作通过制定画册、宣传光盘等方式,宣传本地区特色旅游,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作为景区(点),主动借助各类乡村旅游文化节、旅游交易会等活动,进一步和市内外媒体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展示人文景观,提高自身知名度。在加深景区(点)宣传的同时,政府部门应重点扶持几家基础较好的旅行社,促进旅行社规模进一步扩大,加深其与酒店、景区之间的合作,广泛吸纳旅游客源。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西青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6-19].省略/p-221591545.

html.

[2]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7.

[3]西青区完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EB/OL][2010-06-25].tj.省略/zwgk/zwxx/zwdt/qxdt/201006/t20

篇4

【摘 要】利用福建农村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等;但也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等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福建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产物。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农业发展不利的一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1.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查阅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196.3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2025.59元,贡献份额达48.27%,而农业收入增加了1279.42元,贡献份额仅30.49%。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2.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入,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纷纷在城镇安家落户,这客观上促进了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张,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了空间。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3.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一是减少了依靠土地养活的人口对土地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推动了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事实上,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耕地资源极度匾乏、人均占有量过少、加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下,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非常排斥,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突破传统的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自福建农业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而留守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于是劳动力转出的农村家庭缺乏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劳动者年龄结构偏大、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加剧。二是留守的绝大多数是女性劳动者,男女比例不协调。

2.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通过查阅福建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发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面积从2001年的1625.7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226.79千公顷,下降了24.5%。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089.5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001.41千公顷,下降了8.1%。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大幅地减少,土地利用水平逐年下降,出现农地抛荒、耕地锐减的现象。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加剧威胁着福建省的粮食安全。

3.农业技术推广受阻。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而言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而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弱残者,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接受科技成果的意识淡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宁愿因循守旧以求稳妥,也不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我国目前大约有7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

参考文献

[1]邓楚雄.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08,(8):41~44

[2]张思军,吴仁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2,(1):36~39

[3]黄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篇5

助推农村产业大发展

“以前,我们吃的是和七和八(包谷、红苕、洋芋等杂粮),穿的是疤上重疤(补了一层又一层),住的是天穿地漏,行的是满身泥巴。而今啊,是吃比营养,穿比高档,住比宽敞,行比车辆了!”在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四品君茶业公司董事长、原任村支书何殿伦兴奋地告诉记者,通村油路修好后,核桃坝村人均茶叶收入3700元。

湄江镇核桃坝村是茶叶专业村。三年前,人均拥有茶园1.3亩,茶叶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新建、改造3条总长39公里的通村油路后,核桃坝村与邻近4个村连接起来,新增茶园5000亩,新增产值1200万元,核桃坝村人均拥有茶园上升为1.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600元。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湄潭县的茶业、畜牧业等产业迅速兴起,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称农村公路为产业路、致富路、民心路、德政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由2003年前的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6.5万亩,产值由4000万元增至2.29亿元,产业综合收入3.9亿元,茶叶基地建设呈现强劲势头;生猪出栏由27万头增至43.6万头,产值由2.2亿元增至3.66亿元;以茅贡米为主要基地的优质稻田由3万亩增加到15万亩。

为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交通部决定从2004年起,用三年时间投入4亿元专项资金补助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遵义市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治任务来抓。通过3年的努力,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截至2007年6月,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53个9310公里,完成投资21.6亿元,沟通乡镇136个(县际公路沟通乡镇25个),沟通行政村709个。在这3年的时间里,余庆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90%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

与2003年相比,2007年遵义市茶叶由原来的18万亩增加到42万亩,竹林由原来的85万亩猛增到252.5万亩;蔬菜由原来的126万亩增加到237万亩;药材由原来的46万亩增加到84万亩;辣椒由原来的60万亩增加到105万亩;优质烟叶由原来的65万亩增加到85万亩。到2007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19元,比上年增长16.5%。

“水、电、路不通,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湄江镇核桃坝村茶叶产业只是遵义市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如是说。

农村公路建设

助推乡村旅游勃兴

“我们的通村公路没有回头路,旅游最忌讳回头路。”在遵义市农村采访,记者发现,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的又一新兴产业。

9月24日,记者来到距离绥阳县城3公里的洋川镇雅泉村,道路平坦、四通八达的水泥硬化公路上车水马龙。谈起乡村旅游,洋川镇党委书记龙斌如数家珍,“别墅是雅泉农庄档次的象征,投资200多万元。”“2007年,雅泉村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龙斌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该镇农业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青瓦、坡屋顶、转廓楼、穿斗枋、雕花窗、红柱子、白粉墙、三合院”为风格的“黔北民居”在余庆、湄潭、绥阳、凤冈等地随处可见,阁楼式、别墅式、庭院式各有特色,在公路两旁疏落有致,建筑布局、室内陈设都极讲究。近年来,在遵义市各地农村公路沿线,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村庄686个,新建“黔北民居”77000余幢,使50余万农民走出深山。

在余庆县龙家镇黄金榜村,一幢幢红白相间二层楼的别墅式民居随处可见。据说像这样的别墅式民居黄金榜村有46家。与记者同行的龙家镇光明村支书、全国劳模刘鑫说,是便利的农村交通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带来了稳定,带来了和谐。

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步伐的不断加快,使遵义市旅游业、服务业迅速推进,旅游人气指数大幅上升。2007年共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助推并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引擎”作用。

交通投资用到“刀刃”上

“梯子岩通车了!”2008年6月28日,凤冈县土溪镇沸腾了。这天,世世代代被“天梯”困扰在青连山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奔走相告。

“梯子岩、岩通天,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青连山地势险要,崖高壁陡,从谷底到山顶,只有两条窄窄的羊肠小道可行,站在谷底仰望,小径直逼云天。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梯子岩成了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闭塞的交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据59岁的村民卢文扬介绍,过去当地是没有生猪卖出去的,要卖猪,只有宰后再抬到土溪镇街上去卖,来回有50公里。“现在我们高兴得很哟,拉肥料,售烤烟,卖生猪方便得很呢!”74岁的村民卢天孝老人自豪地说。凤冈县委书记王贵也深有感触:“交通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农民的自信心增强了,并且对党心怀感恩!”

在农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立足于“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思路,注重抓公路建设的规划和质量,使公路建设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把交通投资用在“刀刃”上。遵义市交通局局长胡学华认为:“遵义交通投资坚决实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建设专项资金,收到了良好效果。”

公路建设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在遵义市已成共识。在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遵义市对各县公路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努力使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政治、经济服务。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公路建设成果。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有茶叶1.8万亩,通村油路根据茶叶发展规划而建,从县城就可直达茶园地头。在湄潭县复兴镇,通村公路四村八达,茶海深处,绿韵飞扬。

在乡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坚持秉承“交通引领经济”的理念,注重“七抓”,即抓认识、抓领导、抓机制、抓资金、抓质量、抓廉政、抓管养。遵义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市“三化一强”战略的基础工程,纳入每年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交通建设列入调研主要内容,抓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协调处理。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把建设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头上,形成了从立项、招标、施工、监管到验收的一整套建设管理机制,确保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规范运作。几年来,市、县、乡村和群众共同筹集配套资金8394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配套资金的到位问题。针对技术管理力量不足问题,遵义市县乡各级从相关部门抽出500多人进行短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在管养上,坚持“建设是发展,管养也是发展”,明确将农村公路养路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建立了养护机制。

篇6

一、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竞争压力大

从总体分析,农民收入较低,在收入上仅靠土地和种养获得,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很少且收入大多用于基本生活消费,部分农民家庭年收入仅有2 000到6 000元。农民的收入还需要支出孩子学费及老人赡养费。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产条件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下,竞争力弱。

(二)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落后

调查的农民中只有21%是大专或本科学历,且有25%的农民是小学以下学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较为保守,且在传统小农意识作用下,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创业精神。同时,农民所受的教育少,对科技了解不够,缺乏运用科技的能力,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及新农村建设。

(三)生活生产方式仍以农业为主

调查的农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生活生产方式是农业,只有18%的农民生活生产方式以旅游业为主。虽然旅游业成为时下最热的娱乐消遣活动,但在安新县这样的5A级景区,旅游业没有得到开发。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快对乡村的旅游业开发,丰富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四)休闲娱乐方式单一

经调查发现,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大多只是看电视、打牌,没有养成看书、看报、运动的休闲习惯。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是原生态状态,且他们的娱乐意识浅薄。因此,政府要不断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和提升农民的文化需求观念,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五)农民对村里的文化活动热情不高

经调查发现,农村的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有25%的农村没有开展农村活动,农民对农村的文化活动不够热情,认为活动的开展和自己无关。同时,政府对文化活动的宣传不够,导致很多农民不了解活动开展的意义。

(六)农村建设缺乏和当地旅游资源的结合

安新县作为5A级景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调动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实现当地资源的充分开发,还能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将农村建设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加强管理、服务、督促,并不断为其建设创造条件。

二、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一)利于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采取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自给自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就会给其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影响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给乡村带来游客,不断刺激外来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农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乡村的生产发展。另外,开发乡村旅游能把民族风情、乡村文化艺术、乡村生活及农业生产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旅游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为乡村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二)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多种形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融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让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上的本质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

开发乡村旅游业能吸纳乡村的多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通过加工和销售农产品、提供饮食和住宿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生活水平。以安新县为例,安新县作为旅游县,临近保定、石家庄,发展好白洋淀地区的旅游业,可以提升农民就业率,并从总体上提高安新县就业率。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业具有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利于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业能改善乡村的卫生环境,为乡村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推动乡村卫生条件的改善,加快环境的治理步伐,实现对乡村的整体建设。另外,乡村旅游业要求每个村都具有特色面貌,打破目前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局面。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业,能促进乡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五)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改善当地传统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方面,在乡村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当地的一些民俗和习俗会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同时,旅游业使不同地区的文化得到交流和融合,加快农村封建陋习的转变,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能促进当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的环境,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还能加快农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62

引言

众所周知因为气候的不确定对于农民对于各项农业生产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气象部门所提供的农业气象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由于疏忽而导致了气候预测和报道的不准确性以及不及时性都会给广大的农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承受的,一定要对其充分的重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服务之间的联系,使得农业气象服务更好的向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帮助,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的范围不够广

农业生产的领域涵盖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科技已经充分融入到各个行业,农业生产也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脚步,因此,对于农业发展的方向也变得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我国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个方面,在这之中对于农业气象服务要求最高的要数粮食棉花和油料这3个环节,而这3个环节也正是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其他环节的对于农业气象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气象服务对于这些方面的服务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比如在某些昆虫灾害的发生以及农作物的天气预报以及农业气象服务没有形成一套专业服务,总体来说就是我国的农业期限服务的范围不够宽广,不能够充分涵w我国农业生产的各大领域。

1.2 科技含量不够

科技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便利,如何充分的运用好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优势是取得成功与进步的另一大特点。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虽然已经加入了一些科技含量的措施,比如某些农业气象的服务部门已经通过加入软件的应用帮助气象部门实现对天气变化的预测,但是软件的特点就是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如果做得不好,软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仍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充分的将软件与当地的特点结合,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影响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使得系统整体业务的系统化程度降低,给农业发展的道路带来阻碍。

2 农业气象发展的建议

2.1 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对于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来说,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又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可以及时准确给农民提供天气变化的准确信息,帮助他们避免由于天气原因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和完善这一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应当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该体系的要求和目标就是全心全意的做好对农业设施提供的专项服务,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合理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办法,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区域特点的差异性做好特殊的气象服务的准备。

2.2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融入到农业气象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

由于我国当前的农业气象服务部门总体来看对于科技的应用还不是特别的充分,据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和技术,使得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从整体上更加具有科技含量,贴近现代化的生活脚步,与时俱进。通过先进的技术使得我国农业气象部门的业务有一个质的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对于服务产品的方向有着多元化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把气象服务的相关学科的特长进行吸收和借鉴,提高自身的服务发展水平,促进科研以及相关新事物的开发工作,最终构建出一个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工作为一身现代化农业气象和生态系统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3 结束语

农业气象部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供了诸多有效的农业生产和技术手段,是农业生产和发展活动中的一项核心,使得农业气象服务更加充分地做好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预报等一系列的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伟.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950-951.

篇8

今天,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旅游村工作现场会议在安康召开了。这个会之所以放在安康开,一方面是因为安康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得富有成效,特点突出;另一方面是安康市委市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在这里开会,我们可以切身感受这里发展乡村旅游的氛围,交流抓乡村旅游的经验体会。刚才,安康、宝鸡、延安三市就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省建设厅领导同志就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宪民同志就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体情况、主要工作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与旅游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及要求,讲了非常重要的意见,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能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由一产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生活富裕。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收入转移到农村,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有的地方农民还可以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通过人流带动了物流和信息流,把城市的许多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建设,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五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纷纷成立各种协会,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业的带动系数最大,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总理特别指出:“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推动城镇居民下乡消费,而且能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农村居民总体消费规模,提升国内消费的总体水平。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带来对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新的需求,从而扩大投资规模,形成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乡村旅游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约有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能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二是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乡村旅游市场,既有少年儿童的乡村科普教育、青年人的农事体验与乡村娱乐,又有中年人的娱乐与身心放松、老年人的健身疗养和休闲以及外国人的观光游览和民俗体验。从过去“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的统计情况看,全国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为出游目的地的约占70%,无论是从地域面积还是从旅游市场群体的广泛性来讲,乡村旅游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是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届时,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8亿人次,旅游客源市场总量将超过30亿人次。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有相应的产品供给支撑,乡村旅游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观光产品,更多的则是集度假、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丰富我省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我省旅游业总体接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尊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要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内涵。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但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人们对此的理解和阐述还不乏差异。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我认为,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或是依托农家乐、一村一品形成的一地一色的农业及生态条件开展的旅游活动;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生态化”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应该紧紧围绕发挥农村生态、农业等资源优势,围绕增加农民就业、增 加农民收入来进行。强调这一点,是针对目前低档次“农家乐”遍地开花的现象,许多“农家乐”只能提供吃喝、打麻将等简单的服务,除了价格低廉以外根本谈不上有任何乡村旅游的色彩,虽然也有其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它根本不是乡村旅游的代表和发展方向。

其次,要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乡土性、参与性、休闲性、自然性四个特点。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最基本的特征,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无不体现出乡村性。参与性是指能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全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休闲性,无论是游客在乡村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垂钓、烧烤、食宿,还是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乡村文化、了解乡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自然性是指乡村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轻松自然,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第三,要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类型丰富。乡村旅游类型丰富,国家旅游局推荐了10种发展模式,分别是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应该说,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种乡村旅游都有其市场需求。如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家重点开发以远离城市的农村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为资源特征的乡村旅游。20世纪80年代后,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开始走上集观光、度假、体验、环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与景区、都市并列的三大旅游目的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一些靠近城市和景区的农村自发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节庆活动,逐渐开办一些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野餐等旅游活动,吸引城里游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休闲旅游需求日益强烈,一些注重亲身体验的“乡村农事游”、注重环境保护和融入自然的“乡村生态游”、注重绿色食品消费和乡村疗养的“乡村健康游”、注重农业科技教育的“乡村科教游”等逐渐兴起,国内的乡村旅游也开始向具有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方向发展。

第四,要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很多。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各式各样,有学者总结了:村民独立发展、“村支两委+村民”、“政府+村委+村民”、“政府+旅行社+农民协会+村民”、“外来企业经营”、“外来企业+农民协会+村民”等六种模式。不论什么模式,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农民、市场、资金、管理这些基本要素,离不开农村特色。具体采用什么模式,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以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组织模式,平衡各方利益,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

第五,旅游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是把农村资源再次利用的有效方式,而作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旅游村,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抓旅游村建设应该大致有个标准,我认为,旅游村建设要坚持五化理念,就是“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以此来指导旅游村建设。

三、紧扣乡村旅游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应该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历史短,尚未形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态势,需要我们在以下8个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做工作。

在乡村旅游管理方面。乡村旅游涉及农村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涉及面广,事无巨细,需要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地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协调与管理,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遇到问题时无人管理或互相推诿,许多不科学的开发行为和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治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集体、旅游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妥善、合理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协调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发展经济,无论是政府、经营者或是农民,都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中获利,追求经济效益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目的。然而,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织在一起,给乡村旅游的收益分配带来诸多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因而,如何准确处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关系,是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方面。目前有的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旅游应是风景名胜区与大都市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未能认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忽视乡村旅游应该保持的“乡村性”,出现建筑城市化、活动商业化等趋向。有的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往往简单认为,对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就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如农业资源基础、乡村自然景观、区位条件、旅游基础、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

在乡村旅游规划方面。总的来说是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特色不强、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吸引力。

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卫生条件差,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在乡村旅游市场促销方面。目前,旅游开发已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但乡村旅游本身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致使乡村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无力进行市场开拓,加之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市场份额的扩大。

在乡村旅游市场管理方面。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乡村旅游产品与效益方面。目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有些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参与性不足,难以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感受。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乡村旅游效益不明显,而乡村旅游发展对环境保护等一些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

四、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明确责任。全省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工作当中,要切实履行好战略制订、整体谋划、统一规划、打造品牌、积极动员、分工合作的职责。具体来说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在深化对乡村旅游与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工作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乡村旅游的资源与发展环境,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制订好发展战略;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好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统一编制好本地的乡村旅游规划;三是要抓好群众发动工作与管理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建设、旅游和发展改革、财政、税务、扶贫等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能,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旅游名村名镇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切实做好有针对性的扶持工作,充分利用好当前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现行政策,解决好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名村名镇建设中的实际困难。要针对当前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名村名镇建设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培训、强化服务等各种有效举措,促进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工作提高水平、提升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要抓规划。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农民自发阶段,存在着小、散、乱等问题,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和科学的发展依据。一定要贯彻“先规划,后开发”和“统一规划,分级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手抓规划编制,健全乡村旅游规划体系;一手抓规划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按规划要求促进村镇改造,建设宜居宜游村庄。同时,要抓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修订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要从“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角度去审视,要针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从方便游客的角度,建立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的旅游产业链。

三要抓融资,抓项目。一是争取国家扶持。抓住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民生事业大幅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扶持,重点抓水、电、路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二是设立专项经费。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性资金投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定金额的乡村旅游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乡村旅游规划、形象宣传、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厕所、路牌标识建设、服务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投资;三是通过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当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户等个体投资者积极投资当地的乡村旅游;四是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者向乡村景区、乡村度假村等投资。

四要抓营销,树立形象。在鼓励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自我营销的同时,各级政府应着重在乡村旅游的品牌打造和整体形象营销上下功夫,为本地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一是多点结合抓宣传。各级宣传、文化、新闻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二是组织策划抓促销。各级旅游部门要指导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把乡村旅游促销纳入旅游促销计划,帮助设计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推动分散的农村旅游产品走向市场;三是抓乡村旅游精品建设,积极培育开发一批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乡村旅游新产品,提升本地乡村旅游整体形象,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的休闲度假需求。

五要抓环境保障。一是制定标准。要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按照服务标准化、制度化的要求,提出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制定行业的地方标准,对乡村旅游环境、旅游交通、住宿条件、餐馆、乡村娱乐、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提出明确标准要求。二是规范市 场。公安、工商、旅游、物价、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餐饮、运输、商贸、住宿、卫生等进行检查。三是基层组织建设。要促进乡村旅游协会建设,促进管理民主化,保证公平,让更多农民受益。四是监控监管。借鉴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建设监控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过程的指标体系。

篇9

关键词:互助资金;发展现状;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我国农村发展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面向穷人的专门小额信贷机构。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现状来看,其受限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分散而居等特点,农户与正规金融机构相互排斥,小额信贷普及推广程度较低;而另外一种较为乡土化的资金筹措方式民间金融,由于利息太高,使贫困农户望而却步。村级互助资金就是在借鉴国际和民间组织信贷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为缓解特定贫困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制约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突出矛盾而采取的,由政府的扶贫和财政部门共同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持贫困农户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

一、农户基本特征

贫困村农户人口素质差,社会发展落后。贫困村农户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31年/人,处于较低的水平;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差,病人占比高达28.34%,医疗支出偏高,人口特征远差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非常落后,农户用水基本上还是自来(流)水、井水或是泉水以及窖水,用水安全不能很好地得到保证;在被调查的1351户农户中,仍有21户农户用电不能得到保障,41户家里不能看电视,102户农户家里没有通电话。农户公共设施获取便利性也不高,其中农户到最近银行或信用社的平均往返时间是70分钟,平均距离为5公里,反映出较低的正规金融可获得性。

贫困村农户普遍存在收入低,借款率高的现象。被访农户年人均收入为3373.21元,即使与2010年的最低贫困线2300元相比,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分析农户的债务情况,年均借款次数为1.25次/户,有比较高的借款率;从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农户年均借款总额为3423.04元/户,未还款总额为2414.96元/户,未还款率为70.55%,处于较高水平,农户有较为严重的负债状况。农户的生产经营借款仍以私人有息借款为主导,具有高利息的特点,加剧农户经济负担。

二、互助资金的运行与绩效

(一)互助资金参与及使用情况

参加过村里互助资金的前期宣传活动的农户数占比63.71%,最终加入村互助资金的农户有459户,占比51.98%。参与了互助资金的459户农户中,有232户使用过互助资金,互助资金的使用率为50.54%。2010年8月到2012年7月,互助资金年均借用次数为0.58次/户,年均总借用金额为2191.72元/户,其中有1830.91元用于生产经营,占比83.54%。

(二)经济受益状况与社区发展

被访农户中,77.03%的农户利用互助资金得到了有利的效果,被访农户的年均盈利额高达1750.96元,与年均借款额2196.72元相比,回报率高达79.70%,是相当高的水平,互助资金对农户的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互助资金实施后,社区内人际关系、村落建设都有了好的发展。53.59%的农户认为村民之间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都更好了,62.09%的农户表示互助小组在生产上会相互帮助;43.33%的被访者认为村民的文化活动更丰富了,53.08%的被访者认为村民的精神面貌变好了,超过60%的被访者认为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的开展,给社区成员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互助资金的管理

参与了互助资金的459户农户中,参加了互助资金理事会选举的家庭有373户,占比81.26%;全体社员大会参与率为91.88%;参与率较高。同时30.94%的被访者表示对互助资金的管理提出过意见和建议。认为互助资金理事会选举公正的占比87%,认为理事会对贷款审批和发放的公正的占93.03%,对理事会工作的表示满意的也有92.16%。综合来看,农户对互助资金管理的参与度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烈。

三、问题发现与政策建议

1.互助资金宣传力度不够,建议分散宣传任务,加强互助资金的宣传。未参加互助资金前期宣传活动的被访者中,近一半是因为没收到通知;未加入到互助资金项目中的原因也有相当高的比例是没人通知他们,同时,在未参加互助资金的原因中也有不小的被访者表示是因为对互助资金项目的具体运行方式不了解,可见,宣传是不够的。农村村民往往分散而居,并且电话普及率不高,信息传播速度慢,互助资金的宣传工作存在难度。建议村干部更根据本村村民居住分布状况,按地域划分宣传小组,分散宣传任务,提高宣传效率;同时也可在村民常聚地贴宣传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

2.互助资金不能有效地跟需要它的人结合,建议建立互助金部分减免政策、政府领头配套项目并为农户提供投资指导,提高贫困农户使用互助资金的能力。参与了互助资金小组的近1/3的农户未使用贫困资金的原因是“不晓得拿钱干什么”,而这些农户的实际经济状况普遍比较困难,但受其家庭结构、家庭受教育水平和家庭贫困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缺乏投资的机会与能力,找不到利用互助资金改善经济状况的路子。更有18.45%农户由于交不起互助金而未参加互助资金,而这部分农户正是互助资金旨在扶贫的对象。综合来看,互助资金并没有很好地与需要它的人结合。

对于交不起互助金而参加不到互助资金的农户,建议当地政府应该视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互助资金进入到真正的贫困农户手中去,真正起到减贫效果。对于缺乏投资能力而无法使用互助资金的贫困农户,建议政府在推广互助资金项目的同时,配套实施可行的生产建设项目,为农户制造使用互助资金的机会;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给予农民技术上和经营决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使农民真正得到的发展,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扶贫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七军,王海明,李昭楠等.对甘肃省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开发研究,2012(05):30-33.

篇10

关键词:劳动力 转移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积极地促进了此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全州全年生产总值迅速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本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各产业增长比重迅速增加,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逐渐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面貌。同时可以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给工业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当农村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低。

(二)消极影响

1、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出现

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将子女或者是父母带在身旁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条件受限,他们会将子女交由父母看管,而通常年岁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难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不受老年人的管教,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影响未来。其次年岁较小的孩子由于老年人看管不到又容易受到拐骗,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很凸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更加明显,减小了农业生产的后期力量。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利用赚来的钱来建造房屋,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面积。

二、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率提高,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2、促进了商品流通,紧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缓解了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凯里市为例,在其城市物价抽样调查中,其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都有所上涨。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法,利用城市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城市中的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商品流通,实现城乡之间的强强联合。

(二)消极影响

1、影响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吸引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导致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我国的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了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不仅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农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粮食等农产品供求比较紧张,若干品种需要进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三、应对劳动力转移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

首先可以采取就近转移的办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附近的城市从事生产工作,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家,这样既能够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增加收入,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国家应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宜,为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奔走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子女在城市上学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其父母等就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武刚,陈国胜,高光照.林利迈.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