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生产;重要性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3] 山西省煤矿新标准汇编.2012.7.
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管理
煤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使用也愈加的广泛。若是使用过程中,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不但会给设备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所以,必须做好机电技术管理。
1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生产安全是长期以来煤矿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安全生产不但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还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若是出现安全问题,很容易给煤矿造成严重的损失,机电设备对煤矿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下文主要分析了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1)忽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很多煤矿企业在煤矿安全生产的时候,都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做好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1]。管理电缆和配件时存在不当,维护设备也没有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于机电设备运行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出现的隐患也无法及时的发现,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出现。(2)操作管理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才是管理的主体,这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情况会直接影响机电技术管理的实际质量。但是就现在而言,我国很多煤矿的几点技术管理人员水平比较低下,特别是煤矿企业生产的时候,往往是粗放生产,这也导致了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的掌握专业技能,无法全面的把握操作的流程,导致机电设备出现安全隐患,给煤矿生产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的有效能够给煤矿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现在而言,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还存在严重的欠缺,这也导致了机电技术管理的时候没有制度可以依据,给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较大影响;此外,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时候,还存在制度执行力较差的情况,这也影响了制度作用的发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2]。首先是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数量较少,质量较差,这也直接导致了管理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实。其次,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较差,这也直接导致了实际执行的时候,技术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比较多。
2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好机电技术管理的策略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3]。在机电设备使用愈加广泛的今天,想要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便必须做好机电技术管理工作。(1)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正确性。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给机电技术管理顺利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时候,煤矿企业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真正的认识到管理对于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其重要性。首先,需要将全员教育活动运用进去,让煤矿生产企业从领导到基层操作人员都真正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进行安全第一生产理念的树立,帮助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树立,对其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切实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实际水平[4]。(2)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想要做好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进行机电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做好员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需要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增强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的实际引进力度,在招聘的时候,重视对应聘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在工作人员上岗前还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其次,需要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考察期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想要留住人才便必须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上升空间。(3)重视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健全能够给机电技术管理操作的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没看企业在进行机电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重视管理制度的健全,不断的完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管理制度以及机电技术操作制度的制定,确保管理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5]。其次,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添加进来,落实一岗双责,确保能够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最后,需要进行监管制度的完善,确保管理制度能够真正的落实。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到的机电设备也在不断的增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研究可以发现,虽然现在我国的机电技术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切实提高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给煤炭生产的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从而给煤矿生产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鹏彬.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48-149.
[2]刘岩.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01):96+64.
[3]余厚升.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J].门窗,2015(08):181.
篇3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安排部署今后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刚才,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杨泽余副局长就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煤炭产业在我市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煤炭行业也是事故多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开展地方煤矿基础管理推进年活动,加大对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处理力度,同时从队伍建设、财力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投入。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年初以来,我市地方煤矿发生两起较大事故,一起重大事故,造成了20人死亡,特别是“10.9”区中兴煤矿东部井火灾事故一次死亡13人,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巨大损失,给全市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我们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固然有地方煤矿多、管理难度大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部分县区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视还不够,监管不到位,工作不落实,部分监管人员失职,未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二是一些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投入不足,管理薄弱。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各县区政府、煤矿管理部门、煤矿企业必须从讲政治和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吸取血的教训,摒弃麻痹、侥幸和放松的思想,时刻保持清醒,时刻高度警惕,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管理标准,认真对照有关要求,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及时排除隐患,切实做到不达到标准不生产。要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安全投入,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安全运行,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健全制度,强化监管,落实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县区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监管主体责任。近年来,县区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事实也说明,县区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县区主要领导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级负责同志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责任感,要熟悉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未雨绸缪,严密防范,身体力行,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各县区、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把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驻矿安全监管员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煤矿地面和井下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查事故隐患。
三是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煤矿检查力度。煤矿安全检查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及时下达执法文书,责令煤矿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并做好督促落实,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各县区要确定重点煤矿、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特别要对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提升运输系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
四是加大对煤矿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坚决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决不允许姑息迁就。对发生死亡事故的煤矿,在依法处以罚金的同时,煤矿要停产整顿6个月以上。对发生非死亡事故的煤矿,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条款处罚。对严重违法违规生产的煤矿,要按照发生非死亡事故的煤矿处理。
五是加强安全监管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各县区要按照充实加强的原则,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职能“四落实”。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管队伍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以及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煤矿企业要增加企业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专款专用。要完善安全生产的设施,配备安全生产的设备,保障企业安全运转。要按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正常需要。要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煤矿安全监控人员和维修人员不足的、安全监控系统不能保持运转的,不得生产。
二是加强煤炭企业技术管理。各煤矿企业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并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及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技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科技保障水平。
三是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各煤矿企业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坚持班前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安全意识。招用新上岗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要利用各种方式强化宣传,在职工中普及安全生产常识。
四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入井带班制度,加大对重点部位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向县区煤矿监管部门汇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四、加强督查,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是关键,督查考核、责任追究是保障。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和问责制度,落实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督查工作。市煤管局要组织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督促检查各县区和各级煤矿管理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及时掌握、上报、通报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市政府及市煤矿管理部门提出的制度要求和整改意见。
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或部门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市政府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对县区各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对落实不好、执行不力的单位取消评选先进资格。
篇4
关键词 煤矿安全;滑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X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155-01
由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煤矿资源开采的力度。与此相应的也在开采的过程中一度强调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为此,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煤矿安全事故的检查力度。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将煤矿安全作业的指标纳入到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毋庸置疑,这在一定程度确实降低了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的几率,从而更加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和作业。但是就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来看,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突出的表现在在煤矿作业中的各类“三违”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不仅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开展,还对煤矿中的员工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则从煤矿安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滑坡现象出发,重点论述了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响应的解决策略。
1 原因与现状分析
就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中出现滑坡现象的原因而言,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1 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都开始不同程度上缩减了企业内部的一些非生产性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这便使煤矿企业中的诸多形成部门都变成了“有庙无和尚”的场所,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更无法从整理上来实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完成,甚至一些企业即便是给员工进行培训,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来例行公事。此外,由于受到诸多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也开始变得浮躁起来,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急功近利。在培训中则表现在员工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比较差,即便是接受了培训,学习效果也十分
低下。
1.2 企业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这方面则重点表现在煤矿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上。首先对企业中的一个领导干部而言,由于大多数干部都是从基层生产中所选的,尽管他们在工作中个个都任劳任怨,充满干劲,但是他们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意识的程度却往往不高。恰恰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安全隐患的时常出现。其次,则表现企业中的一个领导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也没从根本上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最后一个方面则表现在职工方面,在生产中很多工人,尤其是工作多年的工人,在工作中凭经验,对《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则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工作中却没有落实到实处。
1.3 追求产量而忽视工程质量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对待产量与质量的问题上。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负责安全监察的同志在对违章作业进行制止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工人以及一些基层帆布发生冲突。这就是基层工人以及一些基层干部没有很好的处理好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所造成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已经形成了“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的生产理念;而就另一方面而言,则体现在迎查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为了应对上级各行政单位的检查都在进行突击整理,而当检查完了以后,很快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工作的展开。
2 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
由于煤矿安全涉及到矿井地质、测量、采煤、掘进、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供电、压风、防尘、安全监测等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在煤矿安全作业中对总工程师或者技术负责人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还要掌握比较各类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技术。在生产中还要严格落实以各级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中心的技术负责制,并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编制、审批作业规程、灾害预防计划及有关设计图纸。
2.2 保证必要投入,加强安全技术项目管理
这就要求企业中的一些领导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生产与效益、投入与安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则企业的投入上要加大地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而在安全技措方面,则要分别从计划,资金、技术方案、组织措施等各个环节进行逐一落实,同时,还要将其纳入到安全监察部门的考核和追踪管理范围,限期实施,投入使用,发挥作用,提高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
2.3 切实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
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决定的因素。员工的素质问题也就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煤矿生产中要想提高企业中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首先便要在生产中具有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则是要充分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由于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煤矿环境变化比较大,下井作业人员也比较多、而且人员的层次也比较复杂,流动性大。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员工的培训和锻炼,以此来起到强化他们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这样不能能够加强他们在心理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培训中提高安全操作的可能性,继而避免违规违章操作的可能。
2.4 进一步完善煤矿生产中的奖惩机制
科学合理的推行奖惩机制不仅有利于在企业内树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还能够在企业内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其具体做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依照安全责任的大小在企业内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实行安全风险抵
押承包;在各区队内实现安全质量量化成绩考核处理办法;在矿区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职工竞赛的形式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的认识。除此以外,对于在矿区内发生了一些违规违章操作的形成一定严肃处理,而对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员工要给予重奖。
3 结束语
当然,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矿井滑坡的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煤矿的日常作业中不管是各级领导还是职工个人只要时刻能够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放在首位,就一定能够降低事故出现的次数,保证生产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丹,龙熙华,宇亚卫.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崔沪.国外煤矿安全管理对国内矿难的启示[J].煤矿现代化,2005.
[3]何刚,张国枢.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煤炭,2006.
[4]张有狮.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J].现代企业文化,2009.
[5]汪和理.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J].煤炭企业管理,2002.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事故原因 生产技术改进措施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关注、坚持不懈的工作,同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为安全生产努力的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保证工作在不断加强,可是仍需要时刻注意,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些特大的安全事故也是偶然见报,安全生产依然至关重要。煤矿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更适宜安全生产的技术与措施。
一、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我国的煤矿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据调查显示,已经探明的煤矿可采储量达到1145亿吨,同时,煤层气储量同样惊人。煤炭是一种低价的能源,在我国能源储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洁净煤技术的革新后,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说煤炭在我国是具有相当高经济效益的能源。
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消费需求增加,煤矿的开采速度加快。相应的,因开采煤矿而造成的煤矿工人死亡人数也是很高的,占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九,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国家政府部门更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高度重视,强化煤矿的安全管理,煤矿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已经显著下降。但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同比其他工业产业,仍是居高不下的,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煤矿的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我国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较为复杂,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得出,煤炭的消费需求对煤矿的死亡人数有较大影响;同时,行业所有制结构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所有制的区别使煤矿企业的技术设备支持有所差别,造成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的煤矿多位于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煤矿井工矿较多,水文条件复杂,主采煤层变化大,厚度不均且不稳定,开采深度大。煤矿开采地区灾害多而且分布广,同时瓦斯、火灾等因素也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观念陈旧,重视生产轻安全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发展迅速,对煤炭等系列能源需求大,煤价在不断地加升,致使一些煤矿投资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安全生产置于脑后,只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严重损害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疏于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时则会导致矿井的坍塌,人员的伤亡。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煤矿,甚至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不具备,井下作业工人完全依靠经验来工作,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速,同时也带动了煤矿上的技术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加深,在某些煤矿,依然在用较落后的煤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也同样较为落后。同样,生产设备的落后制约了煤矿的发展,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1.强化煤炭源头管理
对于煤矿的源头管理主要关系到煤矿的后续工作管理,在煤矿的建立、改建、扩建等工作中,必须加强审批。同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建立预防灾害站,及时监控煤矿地区的自然情况,发现异动,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专职人员专职管理,实行个人责任制,强化煤炭源头的管理。
2.加紧对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不论是什么产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将此教育培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加紧实行工作人员安全资格认证制度,对安全培训不过关的工作人员一律不许上岗,还有在岗前进行身体检查,生病或者又不舒服的人员同样不许上岗,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煤矿进行培训或者强制培训,经考核合格才可以上岗。
3.加紧煤矿技术革新的脚步
我国的煤矿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开采煤层也在不断加深,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在越来越向先进化迈进。同时,对于煤层的厚度不均与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到生产的第一位。所以,在各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煤矿的技术革新脚步,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技术,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将生产技术提高到新的层面,积极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进程,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最后,在煤矿安全事故的排查方面也应该加紧脚步,定期对煤矿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调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另外,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积极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行列中,保证安全生产。
篇6
影响地质测量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地质测量是一项复杂危险的工作,同时也是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直接决定着煤矿行业的生产运行,因此,只有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生产的危险事故的频率,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1 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从地质测量抓起
地质测量可有效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地质测量工作水平的高低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换言之,地质测量是煤矿等相关行业进行开采作业的关键所在。
1.1 地质测量有效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煤矿生产系统比较复杂,环节也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受到水、火、顶板、瓦斯、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水对矿井安全的影响最为直接,如何更好地防水治水是在整个煤矿生产中最应该注意并且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应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在煤矿开采前,通过有效的地质测量工作可准确掌握整个矿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同时了解地下水和瓦斯的分布情况,有初步认识了解后,为煤矿施工提出有效施工方案,进一步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1.2 地质测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煤矿作业对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要求极高,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且整个作业过程都不同于其他一般作业。比如:在对井下导线点与高程点测量时,如果导线点的测量存在偏差将会导致地质预报出现误差,进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因此,保证地质测量的准确有效性有利于煤矿采掘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便于更好地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1.3 地质测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矿山开采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存在的差异及上覆地层岩性和厚度的区别等,主要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表明地质测量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对矿井施工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从以下三点来看:
1.3.1 在进行矿井采区设计时,应做到严格遵守《矿井地质规程》的执行准则,即在正式设计的前3个月提出相应的采区地质说明书,还应在2年前通知地质负责部门,通过地质人员对资料的详细分析能更好地对本区域的工作面、采区、掘进巷道等提供出更为准确的预测信息。
1.3.2 地质测量部门要做到及时对其他部门(回采、施工、设计等)提供的相关地质资料进行全面的盘点分析,对资料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做好每个掘进工作面资料的编制与收录,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向负责部门进行汇报,以便能及时地提出解决措施,使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应充分考虑地质工作面的情况,利于预测出未开拓区的地质变化情况,同时每季度都要进行相关的地质测量工作,并及时总结汇报,为下一季度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1.3.3 施工中,回采工作面设计前,应对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提前判断出较大的地质构造,例如断层、褶曲,正确地判断好未来走向、倾角、倾向、落差以及位置等。回采过程中,一是需要准确掌握工作面地质的变化规律;二是做好回采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预防措施。工作中的高档综采面应使用钻探、巷探、物探等方法,更好地判断地质构造,通过分析地质资料预测工作面及掘进巷道内部的结构变化、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来为煤矿安全施工生产提供有力依据,在每一个回采工作结束后都要进行相关的工作总结,并对其准确度做出判断。地质部门还要对岩浆岩侵入的煤层变质范围、变质程度以及由于煤层冲刷等其他原因引发的煤层变薄范围进行准确的测定,计算煤层的厚度,以此来确定可采煤矿量,进而为煤矿连续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地质部门还应掌握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能对相邻采区的积水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顺利生产。
2 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相关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特提出以下四点相关对策:
2.1 提高煤矿地质测量的质量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中,地质测量的质量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运行煤矿生产中,加大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保证各项测量工作都能按照标准进行,来实现对矿区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准确测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此,应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妥善保管,地质测量提供的高精度数据资料是进行煤矿采掘工作时正确处理好巷道贯通的前提条件,不仅可减少煤矿事故安全的发生,还能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2.2 提高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在不断扩大发展,相对应的地质测量的资料也变得越来越多,传统的测量方法(人工检索、分析与处理等)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煤矿企业的地质勘测中,基于地质环境动态不稳定的特点,来逐步推进煤矿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应注重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的结合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实现对煤矿地质测量的动态测量,这有助于煤矿产业的发展。同时,可做好测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利用效率,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3 提高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视度
对煤矿开采中不健全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关负责部门进行完善更正,加强对地质测量的重视程度,测量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
2.4 提高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为地质测量工作的一线人员,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测量的质量,在测量工作开展中,首先要对相关测量人员进行技术的更新和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应进行对基础工作的研究,编制和管理好地质测量资料,有深入的研究;最后是通过对矿区环境的认识和矿区的地质构造,提高测量人员对预测煤矿灾害的精确度,对煤矿生产中出现的些灾害能有效进行防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其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篇7
关键词:一通三防;煤矿;安全生产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4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对安全事故的重视度尤为突出。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一般使用“一通三防”技术,从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其管理力度,保证技术的可靠性,促进企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1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根据一些煤矿生产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何有效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开采煤矿工作人员的家属所注重的问题。为了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使用,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一些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所谓的“一通三防”技术就是指保持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瓦斯在采空区积累、煤尘较多等问题,而这时候矿井通风就很重要,矿井通风能够有效地将煤矿生产中所产生的瓦斯、煤尘等排出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第二,总所周知,当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碰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时候矿井通风就不能发挥到真正作用了,当检测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较高时,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井下瓦斯进行抽取,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为了进一步安全生产的目的,这时要求煤矿企业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监控技术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引进,将先进的监控技术与煤矿实际生产相结合,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管路机制,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 提高思想认识
矿井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与其他方面的安全事故相比,其波及的范围广,当发生矿井安全事故的时候,范围最小的是对一个工作面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对整个矿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众多工作人员出现伤亡情况,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国内一些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愈加重视,并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相关的规划,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应当对国内发生过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并从得到相应的经验,从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注意相关的细节,对“一通三防”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掌握矿井中瓦斯、煤尘及火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将“一通三防”技术落实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2.2 做好通风系统
随着对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井的深度也逐渐加深,瓦斯、煤尘等都会在采空区形成积累。为了使工作人员在矿井中安全生产,井内的通风系统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通风设备及风路。通风设备为矿井中的风流提供动能,使矿井内形成稳定的风流,这样便于将踩空区所堆积的瓦斯、煤尘等进行排放,将其排放出井外,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风路的作用就是对风流进行引导,确保风流将瓦斯等顺利排出井外,风路连接整个矿井的各个部分。为了使通风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井下运输及通行,因此应当将通风设备安置在相对方便地方,同时也方便操控人员控制通风系统的风力。通风系统在安置以后还应当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系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正常使用。
2.3 加强瓦斯与火的治理
在对煤矿工作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其采用合理布置方案,比如排瓦斯石门等,从而对矿井内瓦斯与火进行有效的治理。然而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的地方不能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经验多的工作人员对瓦斯涌出地方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其规律,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别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对瓦斯异常区进行检测,并鉴定该区域的瓦斯含量,避免瓦斯爆炸事件的发生。当工作人员测得某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瓦斯浓度,比如在矿井上安置抽排风机等,从而降低了瓦斯爆炸的风险。
矿井内的低浓度的瓦斯及煤尘遇到明火的时候就会发生火灾,然而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排放,再加上通风系统在矿井运转,使得有毒气体在矿井中大范围扩散,当工作人员长时间呼吸有毒气体,就会对其身体造成生命威胁。矿井发生的火灾一般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火灾类型来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内发生火灾的概率降低。
3 总结
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资料显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有效作用,不仅保证了整个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保障。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69.
[2]朱超满.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3(05):362-362,363.
篇8
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煤矿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诊治,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带动产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中我国煤炭总产量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高达17%左右,其中国家重点煤矿煤炭生产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国家地方性煤矿总产量也达到了3.5亿吨左右,乡镇级别煤矿原煤产量达到了近9亿吨左右。其次,生产技术指标稳步提升,目前我国重点大型煤矿企业采收工作量平均单产达到了5万吨/个/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单进达到了150米/个/月,开采人员工作效率达到了4.5吨/工时。第三,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性总体趋于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治理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国家以及地方性煤矿的监管力度,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管理越加重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年发生事故总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近10%和20%。第四,为了加强对国内中小煤矿企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近两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中小煤矿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暂停生产直至关闭的处理,使得我国煤矿市场得到了净化,同时对安全规范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思想较为落后。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程度不够,对生产、安全与产能效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滞等等,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矿企业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矿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安全性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同时对监管的落实情况也不够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低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业内设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到现场进行监管,而这种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明显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检查结果也缺少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安全检查人员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检查力度过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在我国某些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每当煤矿生产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才会开展紧急动员,对受伤职工展开营救,处理遇难人员补偿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在进行安全生产整改,而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最多维持几个月,之后安全管理又开始逐渐散漫下来,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煤矿生产中属于重中之重,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注重生产技术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是煤矿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技术管理是新时期驱动煤矿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技术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对煤矿技术管理中的“一通三防”。纵观这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矿瓦斯问题所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对煤矿井加强通风管理,“三防”则是指对玩死、煤尘以及煤矿井内火灾的防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到位;2、加大对矿井内“通风”技术的管理力度。“通风”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矿井内落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对通风设施定期给予维护,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制度,保证供风、配风的通畅性;3、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投入,煤矿企业要多老旧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尘检修管理,引进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确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依靠科技作为推动力。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生产设备,并给予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对煤矿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广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特点的矿井生产,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给予论证,切忌盲目行事,确保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杜绝新的隐患出现。
四、结语
篇9
煤矿安全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煤矿安全问题频发,映射了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并分析了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谐发展;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一直以来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基于此,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之势。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观念
安全管理在管理学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也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由于安全管理本身属于动态性的管理工作,其管理对象为生产流程中的所有人和物等,如果缺乏安全管理观念,便会导致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面临生命威胁。一些煤矿企业基于当前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观念下,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存在欠缺,导致企业中制定的制度浮于表面。加之井下职工自身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远远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个别员工忽视安全管理要求,只是凭借积累的经验面对问题,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1.2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一些煤矿企业也相应地配置了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例如安全信息系统与监控预警设备等,能够全面、快速地进行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人为作业的失误。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能够及时发现井下的危险问题,并对其进行预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个生产环节的调节,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但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处在发展时期,诸多企业并未全面应用这些新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技术,极大了降低了管理效率与效果。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2.1加强安全生产观念,落实管理培训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必须要在收稿日期:2017-03-13作者简介:谢飞杨(1993-),男,安徽淮北市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发展趋势及现状。煤矿企业中建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使安全生产这一观念深入每个职工的内心,全面加强企业中职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可以利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式,在企业中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生产这一概念[2]。建设企业文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执行过程。企业必须要将安全文化落实到每一生产环节,培训对象要保证全员化,培训内容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进行培训考核时,要体现严格的特点,以此保证培训效果。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职工与物体的状态,使职工均可以认识到各自的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以免因设备运行与人员行为的原因造成失误。在企业每个职工的工作中融入安全管理观念,进而抑制安全事故的出现。
2.2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是必然之势,基于安全信息技术搭建的煤矿井上与井下安全预警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平台,先进性与便捷性是其主要特点。对于井上,必须要保证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强化网络集中化管理力度,实现各个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以此组建带有综合性质的信息网络。在煤矿开采现场运用传感技术,利用各个类型的传感器实施监测、采集井下湿度、温度以及瓦斯含量等,将采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此获得井下动态,并完成自动预警。作业现场安装视频监控,以此了解职工的状态,规范职工行为,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煤矿生产管理,必然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3.1实现煤炭企业中监管行政资源的整合
在煤矿安全监管相关条例的基础上,强化煤监职责,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煤矿监察工作,优化各个级别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两个部门职责,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与一体化。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的监管工作要将预防工作作为关键内容,主要对象一般都在基层,所以监管的重点也在基层,以此可以解决监管关口的前移与重心下移问题,从而完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3.2提升煤炭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对于一些已经被关闭的矿井再次运营等相关问题,现阶段依然十分严重,必须要遵循统一规划、规范开采的基本准则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需要调高市场的准入门槛,贯彻落实“关小上大、能力置换”的要求,及时淘汰一些已经落后的煤矿企业,优化现有企业结构,对矿产资源进行有偿使用。而一些小煤矿则要利用采矿权出让、产权置换等方式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减少矿点、扩大挖矿规模等目标,全面提升生产安全。因为煤炭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以节约、合理、均衡开采为前提,从而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
3.3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责任
除了要对煤矿职工进行培训之外,也要对煤矿的法人进行知识普及,使其能够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要做好煤矿隐患的排查工作,尤其是“一通三防”工作的落实,对施工现场的瓦斯、煤尘等安全隐患全面整改与排查,针对已经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整改。必须要积极落实煤矿的整顿与关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以减少资源与资金方面的损失,确保地方经济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4结束语
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不仅是保证煤矿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才能真正营造健康的生产环境,并为今后煤矿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谢飞杨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刚才,__副县长总结了全市20__年煤炭工作并对20__年煤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会议还对20__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和电煤调运工作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x县长与产煤乡镇街道、市煤管局与各煤矿业主分别签订了20__年度煤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干出更加优异的业绩。同时也希望产煤乡镇街道和各业主能认真按照工作部署和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坚持以整顿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不断提升我市煤炭产业的质和量,实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同步。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问题,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和紧迫感
20__年以来,各产煤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各煤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思想重视,领导加强,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共同努力,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
(一)四项控制指标全面下降。20__年,全县煤矿发生各类事故x起,死亡x人,受伤x人,直接经济损失__余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下降1人,四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下降幅度均超过往年同期水平,居全市前列。
(二)安全监管体制日趋完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的煤矿安全行政执法人员;全市18个产煤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安全生产办公室,共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8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经费被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配备了必要的安全监管设备。
(三)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煤矿安全管理逐渐规范,所有煤矿均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全县煤矿都建立了监控系统,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数据上传率达到__%以上。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煤炭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省上确定的__户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中__户通过验收,达到了不同质级的标准化矿井标准。其中,__煤矿达到二级标准;__等__户煤矿达到三级标准。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看到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工作的长期性、事故的危害性,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进一步增强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强化措施,创新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要清醒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产煤区市县相比,任务更重,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一是安全隐患较多。主要存在瓦斯煤尘、顶板、水患、煤与瓦斯突出等“五大”安全隐患,二是煤矿地质结构不稳定。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差,开采状况极不理想,随着矿井向深部延伸,自然开采条件将更趋恶劣,灾害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些无疑在客观上为我市煤矿安全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和压力。三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不够。据调查统计,全县发生的安全事故90%以上属于责任事故。四是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中、省、市对安全生产要求更加严格,对事故责任追究更加严厉。当前,电煤生产及调运紧张、企业产销旺季、客货运输繁忙、不稳定的天气等因素又给安全生产增添了新的压力。
(二)要清醒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多变性和突发性,决定了我们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务必不断地检查、发现和治理隐患,不断地改造、更新和提升安全技术,不断地强化、规范安全管理。目前,个别煤矿企业、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安全警惕性不够。一是存在一劳永逸思想。认为一次性投入建设和整治了就可以保永安,可以睡安稳觉了,在后期管理、维护和更新方面不再注重,不再关心,致使有的标准化建设出现了倒退现象。二是存在懈怠思想。有些煤矿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出,!现了麻痹思想,放松了警惕,日常监管也不够到位。三是存在厌战情绪。有些煤矿对经常性的排查整治感到厌烦、疲倦,时冷时热,心存侥幸,不能持续保持抓安全生产的热情。四是存在短期行为。个别煤矿企业、监管人员没有牢树安全生产意识,不作长远安全规划,见子打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要清醒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性。煤矿安全生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异常敏感。安全事故牵涉面广、影响大、危害重,可以说是事故猛于虎,出不得,也出不起。一是企业出不起事。各位业主请你们算算帐,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比较谁多谁少,孰轻孰重?首先是经济损失大。按新规定直接赔偿死亡者每人不少于20万元,加上抢险施救和处罚等费用,动辄上百万元,至于造成的间接损失就更是无法估量。其次是法律责任重。按照法律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一旦发生事故,业主及相关人员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二是地方出不起事。一次事故,不仅耗费地方党委、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打乱地方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对外开放形象,而且一批干部也将受到责任追究,可以说是“老板进圈,政府买单,干部掉帽
”。三是工人出不起事。很多工人都是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出事,无疑将给其家庭带来灾难。二、狠抓整治和建设,确保持续达到安全生产条件
深入排查治理隐患,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和科技兴安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确保全县人民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前不久,县政府办已下发文件,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作出了安排部署。从近期工作实际看,个别地方进展缓慢,效果不太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下步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各产煤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立即成立排查领导小组,组织精干力量,对煤矿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大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留盲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查找隐患;各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二是切实抓好安全隐患整治。排查是前提,整治是手段,安全生产是目的。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相关企业要制定整治方案,做到资金、时限、人员和措施四到位,确保整治实效。凡存在安全隐患又没有整治或整治没到位的煤炭企业,一律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凡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长期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一律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二)切实抓好煤矿安全几项专题工作。一是重点抓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县上确定的x户煤矿务必于20__年2月底前完成地面瓦斯固定抽放系统建设;二是20__年3月底前必须完成煤矿井下“三线建设”,即煤矿通讯系统、压风系统、防尘供水系统建设;三是防止节日期间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此项工作由煤管局、安监局负责。
(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20__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巩固年,各煤矿企业务必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分类指导,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确保标准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凡标准化建设不能按期达标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
三、落实责任和措施,扎实抓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春节临近,这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喜事。中、省、市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围绕“两个确保”目标,即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研究措施,实现“四个到位”。
(一)责任到位。各单位要赓即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布置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亲自带队检查本辖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亲自督促重大隐患整改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分解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每项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各煤炭企业,必须周密制定隐患排查整治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
(二)措施到位。各单位围绕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要逐一分析,制定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同时,实行安全生产情况专报制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各单位每天要将安全情况报县安办。
(三)督查到位。即日起,县政府将从市级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综合督查组,到各乡镇街道、各煤矿开展督促检查。各相关单位在此期间要认真配合,确保主要监管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煤炭企业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