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平山县;休闲农业

1平山县地理位置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8°09′—38°45′,东经113°31′—114°15′,东临获鹿县,南连井陉县,北靠灵寿县,西与西北靠山西省盂县。县城位于县境东南部的平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离省会石家庄40公里,距离首都北京325公里。

2平山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类型,因为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生产条件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旅游中体会到“农家乐”。每一种产业的诞生都要有其必然的要素,而这种产业则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之前的温饱型变成了现在的娱乐享受型。目前这个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了,休闲农业的开发也可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缩小城乡的差距的重要保障措施。[1]平山原本就是一个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该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快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出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地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休闲农业发展起来了,有利于城乡人民对信息、科技、观念的相互交流,正是有了休闲农业这个中介,让城市人可以了解和体验农村的好处,也可以让农民改变对城里人的看法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有了这些前提,城乡才能更好的沟通,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也可以保护和传承关于农业的文化,并且能够挖掘更深层次的农业文化,把这些事做好了还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不仅如此,休闲农业还为游客提供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和身心放松的场所。

3平山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当前阶段,平山县在120多个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中有15个规模较大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这15家中,一家在河北省的名叫名东方巨龟苑的休闲观光农业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刘家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它们分别是滚龙沟观光采摘园、拦道石农业观光园、北马冢农业生态观光园、紫云山休闲度假村、沕沕水生态观光园、佛光山生态园,最近还有很多生态农业园区都发展起来了,且被人们所熟知,代表性的有葫芦峪、生态谷、泓润庄园等,这些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平山县的观光旅游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这些旅游业的崛起,带动了我国购物店、土特产零售摊点、农家乐、旅游饭店这些服务性的企业的发展,且数量也越来越多,有旅游项目的村庄高达128个,比较有代表的是黄安村、东冶村、北马冢、柏树庄等,而从事农业旅游的人员也有6万多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从这方面来讲,休闲农业在平山县在其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色。[3]

4平山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4.1存在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来,我国休闲农业的高速发展,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可是我国毕竟是新手上路,难免会有不正确的指导方针,该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而且服务态度不好。因为现在的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大部分是原来从事农业的农民,缺乏管理经验怎么可能管理的好这个产业呢?因为没有培训加上大多是农民,整体的素质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可能是跟他们之前的工作有关所以缺乏服务的意识[4]。休闲农业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创办,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整体的规划,而且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市面上的设计差不多,农民大部分知识文化都不高,就想不到什么好点子,都是一些简单的,模仿性的成分居多,在开发建设上比较随意,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正确性。休闲农业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生态环境,而有一些经营者不在乎这点,只顾大规模、豪华的建设,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还有的人,砍伐树木,破坏农田,随意的改变土地的形态,把原来的生态平衡全都破坏了,这样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是土地沙化,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当时发展农业就是为了这个吗?有的游客在参观旅游景点的时候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乱丢垃圾,还有的故意破坏农业的环境,再加上清洁人员不及时清理这些垃圾,会导致这些地方被垃圾侵蚀,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2发展前景

篇2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城市都市化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在享受安全健康美味的产品的同时又可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生态观光采摘园的建设和发展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本文就笔者个人所熟悉的一些关于农业园区运作发展前景,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都市化 旅游观光 生态循环 休闲农庄 田园采摘 建设

伴随着河北省三年大变样的发展,推进了省内各个城市都市化进展,石家庄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都市风采。城中村的改造,让原来的村民变成了市民,让原来祖祖辈辈居住在平房里的农民住进了高楼大厦,可是这也让原来拥有土地的农民失去了自己耕种多年的土地,不再能自己种地种菜,不再能继续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城市变现代化了,商贸业的迅猛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长期居住在高楼林立的楼群中,过着工作、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日子,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人们怀念那种纯朴悠闲的乡村生活,更加渴望亲近自然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哪怕只是短暂的拥有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享受。难道不是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可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找一个这样的地方?为何网上的QQ农场会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此的乐此不彼的在虚拟的世界里体验着、享受着农场主一样的生活?足以说明这是人们的需求,可见建造和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采摘科技园区自然是目前比较适合久居都市人们的精神需求,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其实这样的农业生态园在国外早已经发展近百年,样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就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像北京、上海等那些具有现代都市时间较长的地方也已经有很多的从事这种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生态循环、科普基地、土地外租等等各种各样形式的农业园区。而且运作相当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就我个人所熟悉的一些这样的农业园区运作发展前景,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 北京天翼草莓采摘园

这是一家在北京相应有名的草莓采摘园。在北京各式各样的农业综合园经营中,这个园区就是体现了一个“专”,他们专门发展草莓采摘,园区所种植的草莓品种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品种,园区所种植的都是进口的、国内的外观和口感最好的品种,在种植管理技术上做到了十分精细的管理,在温室种植的工人管理培训上也是十分专业。所以生产的草莓品种好,到园区采摘的客户是人人称赞,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园区停车场的车位是占得满满的,温室内采摘的客户是成群结队的,看着老人和孩子,采摘时的满足和享受、看着人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和兴奋,尽管草莓采摘价格是市场普通销售价格的几倍,可是仍旧挡不住那美味的诱惑!园区人气才气很是兴旺!

2 北京昌平金六环生态观光采摘园

园区是一家综合采摘园,唯一不同的是园区建设有农业观光影视拍摄基地。

3 北京小汤山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科技园

园区也是一家综合的科技园,但是园区主要增加了大型培训和开会的多功能场所,在满足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在此可以组织开会的功能同时具有生态餐厅和采摘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

4 北京中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生态循环科技园

这是一家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在职期间我也参与设计和建设了公司的农业生态循环高科技园。园区占地400亩,园区建设包括:农业种植园、农业养殖园、生态餐厅、餐厨垃圾处理展示、肥料饲料加工区、科普教育基地、私家休闲农庄、蔬菜预定配送部、健康产品生鲜超市。

当时我主要负责农业种植区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种植区又细分为:大田作物展示园、蔬菜种植园、果树采摘园、特色果蔬园、品种试验区和科普体验园。可供外来人园参观学习、观光采摘;可供农业科研新成果、新技术进行试验推广和应用展示;可做科研院校和中小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教育联合基地;可以给园区生态餐厅和生鲜超市供给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作为健康安全的礼品进行配送销售。

园区的运作给公司在农业高科技发展方面做了很好的展示,尤其是在农业生态循环理念上做了充分的演示:农业种养区产品到人们餐桌

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加工成肥料和饲料肥料、饲料又用于种养区做到了生态小循环,节约资源的同时,各种原料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在满足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也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5 上海虹汇休闲农庄

这是目前我正从事的工作,公司由原来的园林绿化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休闲农庄。公司发展蔬菜会员制,分为高级会员和尊贵会员。在公司自有的大棚和露地上进行外会员外包,公司制定严格的种植管理规范要求,品种的统一采购、育苗、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的控制、蔬菜的采摘包装和预冷配送。公司有农残检测设备可以随时进行蔬菜水果的农残化验,并在公司的网站上进行公布显示,让会员查看产品的安全性,保证配送到会员家里的蔬菜安全健康。另外园区还建有生态餐厅、休闲会所、烧烤垂钓、茶屋小舍、宠物寄养、观光采摘、蔬菜配送外卖、会员交友等场所。公司园林般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场所,给到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和郊游的放松环境,自经营一来,得到了会员的一致好评,新会员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不断增加。公司对此种运作模式充满信心,相信会越来越好。

6 石家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老板私人生态种养园的建设和运作模式

随着私人企业的良好发展,私人老板生活比较富余,于是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考虑到市场上的农产品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十分高,这样的食品严重的威胁着自己的健康,于是他们也会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建造几栋日光温室留有一定的露地面积,聘请专门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多品种蔬菜和水果的搭配种植生产,一些蔬菜品种还可以做到周年供应,并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多使用有机肥,不使用或少使用化肥;病虫防治方面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不使用高毒的化学农药;品种搭配丰富多样,这样在体会田园种植和采摘乐趣的同时,充分享受产品自产自食,多余的还可以定期送给一些亲朋好友或者一些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客户等。在保证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同时还可以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

篇3

关键词:淡水渔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为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淡水渔业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淡水渔业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渔业发展中,淡水渔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总产量甚至高达国内渔业产量的40%。淡水渔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水环境;使得国民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化,有助于国民体质的增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

2 淡水渔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据农业部的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可知,2010~2012年,我国淡水养殖总产量分别为2346.5万t、2471.93万t、2644.54万t。由上述数据可知,我国淡水渔业正在稳步发展。我国淡水渔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未形成规模效益、劳动生产率偏低、养殖环境不断恶化、附加值相对有限等。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之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2 问题

2.2.1 未形成规模效益

我国淡水渔业一直面临小规模经营的尴尬局面,政府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养殖户严重缺乏合作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只是埋头养鱼,而未能及时而准确地分析水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当面临不景气的市场时,则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损失惨重。该类问题的出现,和未形成规模养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2.2.2 劳动生产率偏低

整体分析,我国淡水渔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先进养殖机械及技术的引用率偏低。部分养殖户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使得淡水渔业养殖模式一直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再加上相当部分养殖人员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给国内淡水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重重阻力。

2.2.3 养殖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给淡水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河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加重;一部分河流甚至出现断流问题,有效的湖泊面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2]。上述两大问题,给国内淡水渔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还有可能导致后续的食品安全问题。

2.2.4 附加值相对有限

对淡水渔业进行分析发现,初级鱼产品的市场获利率通常不高,所以,提高深加工水平,从而形成一条科学完整的淡水渔业产业链,最终提高淡水渔业产品的附加值,便成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在淡水鱼产品深加工这一块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企业尚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如此一来,便暴露出了产品附加值相对有限的问题,这对于该类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3 淡水渔业发展趋势

3.1 生态渔业大有作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渔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展生态渔业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以下思路:基于消费者需求,转变经营模式;致力于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研究并开发农牧渔联合经营,从而保证综合效益。在实施上述思路的过程中,相信生态渔业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将会被一步一步的挖掘出来,从而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 休闲渔业前景诱人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因而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休闲旅游市场日渐活跃,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休闲渔业的概念被提出,并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饮食、垂钓、观光、观赏鱼开发等。休闲渔业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所以,休闲渔业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3]。

3.3 水产品加工前途无量

在市场规律的内在引导下,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下,国内淡水渔业正朝着“三化”(即规模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淡水渔业无论在生产质量方面,还是在生产效率方面,均得以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水产品加工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朝着系列化、多样化以及高附加值的方向不断发展。水产品加工属于一个朝阳产业,在其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将会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4 结语

现阶段,绿色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淡水渔业若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则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观念,重视并加大对生态渔业、休闲渔业以及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淡水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宜.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农业,2012(06):183.

篇4

关键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日

一、前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近一年,三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和产业转移方面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具有“首都南大门”之称的保定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如何与京津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休闲农业概述。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都市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按照环城游憩带理论(RBD),出游半径在25~50公里之间的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由此催生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乡村风情风貌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健身的新业态。它既是旅游者传统旅游空间的延展,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仅2014年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休闲农业共有五种经营类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农业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和农家乐型。保定休闲农业主要为特色产业型。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概况。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种植。依托原生农作物,保定农业资源经过开发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整合节庆、人文景观和农业意象衍生出相应的休闲农业园区以及节庆活动。(表1)

通过对保定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保定休闲农业客源市场呈非均质化特点。对于资源依托型的休闲农业园区(野三坡和白洋淀),客源市场以省外团队游客为主,多为周边邻近地区如山西、内蒙古和天津等地;对于保定生态观光园、大午温泉度假村等产品依托型景区,市场以本地为主,游客多是自驾出游,当天往返,旅游消费仅限于刚需门票与餐饮。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优势

(一)资源优势。保定地形多样,辖区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物,比如满城草莓、顺平的桃花、涞水的虹鳟鱼等,为开展观光、采摘、垂钓和溯溪等休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区位及交通优势。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区距离京、津、石均在140公里左右,能广泛吸引京、津、晋、蒙等周边客源。高铁的通行使保定抵达北京、石家庄仅需半个小时;保定与北京相接的国省干线多达四条,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路网格局,北京南下的京港澳、京昆、大广高速公路均经过保定。同时,保定谋划建设白洋淀第二码头,加快与北京公交对接,将保定打造成接轨京津、接轨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便利了保定与周边地区的零距离接触和无障碍通行。

(三)政策优势。保定休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天然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政策驱动密切相关。早在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成“廊坊共识”,正式确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同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启动,规划范围“2+8模式”,即北京、天津和河北的8个地市;为了响应政策号召,2009年保定市政府提出 “对接京津”的发展策略;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2014年提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来看,保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在政策的引领下,近几年保定在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和产业融合方面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客观上为休闲农业的发展积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产业优势。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涉及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仓储以及加工等众多产业链条,具有较大的延展性,既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为现代都市群体拓展了旅游空间,满足当前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五)文化优势。保定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农业文明,依托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农业大市的优势,易水砚、曲阳石雕、顺平桃木雕刻将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项目引入休闲农业,既传承和弘扬了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了休闲农业文化品位,同时打造特色招牌,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为保定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建构和智力支持。

三、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浅表层次开发,精品不足。囿于土地规模和资金实力,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普遍存在规模不足、品位不高、形式单一、同质同构、科技含量低、季节性明显等问题。为了规避停留时间短的缺陷,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多为两个同类或毗邻景点的组合,比如顺平桃花节+腰山王氏庄园一日游;满城草莓采摘+顺平桃花节一日游;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鸳鸯岛一日游等,价位在60~100元之间,虽然迎合了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但活动缺乏创意,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在建项目缺乏对农业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凝练,导致游客引不进、留不住和难再来。

(二)缺乏政府层面的统一指导。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呈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公司主导开发,比如大午温泉度假村和润生生态观光园;第二种为公司和农户联合开发,代表性的有永轩生态园等;第三种是政府主导开发,如保定市生态观光园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做出的建设工程。其余多为自主开发,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现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初级粗放,缺乏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服务功能不健全。

(三)营销宣传不到位。保定不乏资源禀赋高、吸引力强的景点,比如白石山、野三坡和白洋淀,但由于营销和宣传的滞后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客源市场。同时,由于地缘关系保定旅游一直处于北京屏蔽之下,到访北京的游客很少到保定旅游参观。只有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接京津,整合资源实行区域联合营销,保定才能突破北京“空吸效应”,带动外部旅游市场升温。

(四)客源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将客源市场分为本地市场(保定市)和外部市场(保定以外地区),当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客源市场只有顺平、保定市和安新县,内外市场规模兼具,尤其是安新县依托白洋淀景区,吸引了天津、山西和内蒙古等外地客源;本地市场较多的有顺平、清苑和满城,三地以桃花、葡萄和草莓等特色农业观光与采摘吸引众多本地市场;徐水大午温泉和安新芦苇画颇受外地市场青睐;安国虽以中医药闻名,但与之相关的旅游观光还未开发,客源市场亟须培育,与之类似的还有曲阳的鸭梨产业和阜平的大枣产业。

四、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惠共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定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路径选择。保定应如何与京津冀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适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应参与到三地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统筹三地农业和旅游资源,深化政府间合作,根据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作共赢原则明确统一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从京津冀总体规划出发,制定政府层面的休闲农业开发指导性纲领和框架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入园道路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闲置楼房出租或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合理开发乡村山水、人文景观和林果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置人力、房舍、场地资源,推动、引导和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强化对休闲农业的审批,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加强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监管,引导保定休闲农业规范经营与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要对接。休闲农业开发涉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园林规划、经营管理与旅游交通等众多产业,必须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切忌盲目开发,重复建设。遵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两地协调对接,特别是毗邻两地的涿州、涞水应明确各自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重点,从基础设施布局、路网框架、城镇村庄改造、产业布局等具体方面主动配合,通过知己知彼提高京津保之间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三)建立区域营销战略联盟。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因城市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较高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地要服务于北京。保定休闲农业无论专业生产、产业化运作还是科技支撑都逊于北京,若要突破本地市场局限就要充分发挥北京的辐射效应,组建区域营销战略联盟,发挥同城效应,联动促销,互送客源,向北京游客积极推介保定,提升保定休闲农业品牌形象。

(四)技术与人才要对接。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保定现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者或雇工文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技术有限,市场信息采集能力较弱,园区规划建设意识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克服技术和知识短板,必须着力提升技术支撑和人才素质,培养适应现代休闲农业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加速保定休闲农业发展。加强与京津农业科研机构的对接,利用政策、土地、空间优势,创造宽松的产业孵化和创业环境,招徕或吸引两地投资保定,联合共建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共享农业技术人才和旅游资源,提升自主开发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精品园区。

(五)配套服务要对接。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保定休闲农业在接待设施上还亟须完善,园区停车场、住宿环境以及公共卫生设施还没有与京津实现接轨,有的园区因位置偏远无法保证信息的有效畅通。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服务设施首先要无缝对接,重点建设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观光和度假功能的设施,满足游客对文化与教育的旅游诉求,加大对体育、娱乐和休闲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购物场所及导览服务,强化游客旅游体验。

五、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要统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之中,对接京津、服务北京,借力于周边成熟的客源市场与区位条件,遵循“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着力提升保定休闲农业文化品位,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卫国.休闲农业展现美好乡村锦绣画卷[N].芜湖日报,2014.12.15.2.

[2]刘泽,曾晓强.2013年休闲农业接待9亿人次[N].人民日报,2014.10.12.3.

篇5

关键词:休闲农业;衡水;建议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观光旅游功能,二是农业高效功能,三是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1]。近年来,衡水市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村镇越来越多,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北京、四川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展早、经营好的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 衡水休闲农业的现状

衡水邓庄植物观光园位于衡水市东部,是衡水发展较好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其先后投资170多万元新建连栋温室1栋,修建了绿色长廊和百亩果脯采摘园,完善了蔬菜花卉组织培养中心和肉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把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改造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观光、学习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春节期间供应各类蔬菜花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在平时只有一些热带植物供游客参观,休闲娱乐相对较少。目前已经成功引种美国、以色列、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新、奇、特、优瓜菜和花卉品种,其中樱桃西红柿、五彩椒、球形茴香、迷你黄瓜等38个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

2 发展衡水休闲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该地区具有众多的原始人文生态景观、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古朴的民俗风情、各种农事节庆活动,这些资源均有待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休闲农业产品[2]。如对衡水农村古代建筑遗址的利用,包括古城、古井、古桥、古宅、寺院等建筑;对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等具有地方特色艺术品的利用;此外还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传统节日、婚嫁礼仪及健身活动、宗教仪式、制作名优土特产品、绿色食品、乡土工艺品,旅游高峰期从事划船、抬轿、骑马、民俗表演、指导游客体验农耕生活等等。

衡水的休闲农业尚处于初兴阶段,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势头很好,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的潜力在不断挖掘,并已在农业和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现阶段休闲农业的市场定位还不很准确,经营水平还不很高,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休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突显;休闲农业的发展尚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休闲农业的品牌化意识不强;休闲农业的休闲文化理念发掘不够。

3 衡水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议

衡水休闲农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地势资源、环境资源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名优新特农产品。有条件的话,要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水果、蔬菜、花卉和其它观赏植物,引进工厂化生产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量[4]。可以以展示古老的农业历史文化变迁和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为主题,结合园林建设,加入衡水的文化与之融合,使这些景观在内容、形式、结构等因素中深刻反映历史或现代特性、痕迹。在农作实践过程中,春季的繁花绿叶转而到秋季的层林尽染,游人的神志伴随着愉快的心境在时空中纵横驰骋;当游人在农家亲手制作无污染、新鲜干净的绿色蔬菜和味美的鸡鱼等佳肴时,一切尘嚣、烦忧也都烟消云散。

4 结语

休闲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又是绿色旅游的新热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因此,以回归田园、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城市旅游者。衡水的休闲农业已慢慢发展起来,可以借鉴发展较好的一些地区如北京、四川、河北秦皇岛的集发农业观光园,做出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文化、创出自己的品牌。

(收稿:2011-12-13)

参考文献

[1] 平,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M]. 青海农林科技,2001(4):19-21.

[2] 陶开宇.郊区休闲经济大有作为[J].经济沙龙,2003(7):16-19.

篇6

1 观光园艺概述

1.1 观光园艺的含义及类型

观光园艺是集生产、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兴观光旅游模式[2];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门园林与生态、农业、旅游、城市规划等相交叉的边缘学科。目前观光园艺的类型主要有观光农园、科技农园、生态科普教育、乡野畜牧、森林旅游、农庄民宿、民俗旅游、渔业风情。

1.2 我国观光园艺的发展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以及风景区周边地区[5]最先出现以观光农园和休闲农场为主的休闲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随后,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上海、武汉、成都4个都市农业国际示范城。

2 重庆市观光园艺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概述

2.1 重庆市观光园艺的发展优势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有“山城”之称。独特的山地地形也发展了别具一格的山地乡村风情游,四季的明确划分也造就了不同的四季景观。重庆市有维管植物2000种以上,还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经济作物和果树种类丰富且名优特产品多。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为重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及多元化的交通路线。

2008年12月,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太阳”工程建设的意见》,对“太阳”工程建项目实施优惠政策。2014年,重庆市新增4个示范县(点),将成为重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总之,重庆市独特的地形及气候,造就了多样性的生物空间,更利于构建观光园艺区。而且,人们对精神生活地不断追求,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所在。现如今正在飞速发展的重庆绝对具备发展观光园艺的良好优势。

2.2 重庆市观光园艺的发展现状

重庆市现阶段的观光模式主要还是在传统农艺模式和乡村文化利用模式上,同时也形成了少数的科技观光园,因技术的限制还并未成规模化。目前有一些已建成的具规模的观光园区,比如国内规模最大的红掌生产基地――皇田现代农业观光区等。除了比较著名大型的观光园,各个郊区乡镇也开始形成了一些小型的富有乡村特点农场体验园及一些瓜果采摘园等。

3 重庆市观光园艺发展策略

3.1 以温泉带动观光园艺的发展

重庆先后获得“中国温泉之都”和“世界温泉之都”称号。在观光园艺起步不久或是园艺旅游不太盛行的重庆,完全可以在温泉旅游的模式下推动景区观光园艺的发展,坚持把泡温泉与休闲观光相结合,为游客打造一个真正的放松、休闲、健康的旅游区。

3.2 构建基于园艺疗法的观光园

园艺疗法是指对于有必要改善身体以及精神方面,利用植物本身或者借助于植物开展各类园艺操作活动,从而达到调整身心,治疗疾病的一种参与性、长期性的治疗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艺疗法就成了一种健康的治疗方式,且其发展前景巨大。

3.3 打造富地域性的观光园

在尊重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设计,进行适当的重新塑造,创建和谐平衡的自然景观环境。主要包括地域性植物配置及种植方法、地域性的风俗民情、生产生活、地域性自然、农业、人文资源等。

篇7

1.1长安区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目前,经过几年发展,长安区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带四板块”。“三带”主要是指南部观光农业产业带、西部苗木花卉产业带和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带。其中南部观光农业产业带主要包括陕西省阳光雨露现代农业、西安添福农业观光园、尚耕农业、宏府农业、一品花卉等十余个现代农业园区。西部苗木花卉产业带以细柳为中心,沿西太路、韦斗路建设,目前面积已达到933.33hm2。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产业带以王莽鲜桃、清水莲菜生产观光、城郊葡萄、东大垂钓为重点,目前面积已达到3200hm2。“四板块”主要是指西部设施蔬菜板块、中部特种蔬菜板块、东部瓜菜板块和畜牧业板块。其中西部设施蔬菜板块包括高桥、灵沼、马王等街道,以发展反季节精细菜为主,面积已达到666.67hm2。高桥5个百亩温室大棚集群、马王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和灵沼食用菌系列化规模开发是西部设施蔬菜板块的重点建设项目。中部特种蔬菜板块包括黄良、王曲等街道,以发展各类叶菜、韭菜、大葱等时令蔬菜为主,面积已达到666.67hm2,形成了黄良苔韭、王曲韭菜、杜曲特种蔬菜3个特色产品。东部瓜菜板块包括大兆、砲里等街道,以发展西甜瓜等瓜果为主,重点建设内容有设施西瓜示范、嫁接育苗、大田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市场推介等工作,面积已达到1666.67hm2。畜牧业板块包括斗门、杜曲、郭杜、黄良、东大、兴隆以及沿山各街道,以发展生猪、蛋鸡和牛羊养殖为主。生猪基地主要包括斗门、杜曲等10个街道,存栏量已达到11.06万头。蛋鸡养殖园区以郭杜、黄良、东大、兴隆4个街道为主,存栏量已达到130万只。牛羊基地以沿山各街道为主,目前存栏量已达到3.5万头。

1.2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城郊街道作为长安区西南部经济、文化中心,下辖5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居人口67560人,其中纯农业人口为48137人。城郊街道占地面积244km2,位于西沣景观大道、环山旅游公路、西太公路辅道交汇的黄金地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条件充足,水资源丰富。种植的作物种类多样,有小麦、玉米、果树等。近年来,近郊旅游又带动了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上王村为中心,辐射环山路周边各村及整个沣峪山区的旅游接待网络。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郊街道也在尝试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无公害果蔬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目前,城郊街道辖区内已建设成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阳光雨露、现代农业展示园、大秦岭、果业中心、添福耕园、尚耕南山庄园、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占地面积超过200hm2。2013年还启动了广润、恒瑞和景润3家示范园的建设项目,占地约60hm2。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新技术蔬果温室、大棚和优质果树种质资源展示区。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集现代农产品研发、种植养殖、自种自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家乐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近3000个就业岗位。

2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典型案例的发展特点分析

2.1尚耕南山庄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尚耕南山庄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养生餐饮为特点,将农业科技、农业观光、都市休闲、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旨在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科技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园。建成后的尚耕南山庄园将分别由文化创意生态园、生态农业体验园、太空育种种植体验馆、餐饮娱乐服务中心、黑凤鸡产业发展中心等部分组成。南山庄园主要经营太空蔬菜、花卉种植、黑凤鸡养殖、养生餐饮服务等项目。该庄园从2010年5月份开始试营业,现已形成年接待能力20万人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2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与城郊休闲体验、旅游消费、农业生态保护融为一体,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回归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不断促进长安区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提升上王村农民收入,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园区现已成为长安区颇具代表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是加深城乡产业互动和融合的典范。添福耕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功能规划为种植区、养殖区、景观区、活动区、服务区、关中农产品作坊体验展示中心等,并进行具体分区。园区规划有采摘园、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禽畜)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方面,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可参与的活动项目有采摘体验、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该园区已成为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追求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度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之地。

2.3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的主题是科研基地、科技展示、农业观光拓展、科普教育。其主要为农业科技专家提供科研育种平台,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中心规划为“1心5区”共6大功能区:“1心”为管理服务中心,“5区”分别为“现代化农业展示区”、“工厂化育苗区”、“新优品种展示区”、“品种选育创新区”和“休闲体验餐饮区”。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西安市各区县现代农业发展,帮助区县建设农业示范圆点24个。工厂化育苗区为蓝田、长安、灞桥、户县、高陵、周至等6个区县的蔬菜生产示范点培育种苗110万株,积极引导各示范点进行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与区县蔬菜生产示范点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辐射示范面积达4666.67hm2以上,推广蔬菜高效种植模式7个,有效带动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自2010年以来,展示中心已组织培训市、区县农技干部9251人次,接待各区县农业技术人员、高校学生、种植合作社、专业户及游客等15万多人次。

2.4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是以建设高新技术蔬果智能温室大棚、现代农产品研发、种植养殖、自种自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自2009年建设以来一直围绕“一心、两轴、两带、四片区”建设布局,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含量”的建设理念,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效衔接,将园区公园化建设理念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现已初具规模。该园区以现代农业为载体,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打破传统一、三产业的界限,带动周边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农耕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园区以蝴蝶形“农耕文化展示馆”为核心,将农业高科技成果展示融入其中,以生态休闲的参观环境为依托,使游人步入其中放松心情的同时,对现代农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以呈“十”字形建设的园区南北主干道和东西景观大道为“两轴”,将园区划分为农业生产展示研发带和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带,在“两带”中又将园区划分为高科技农业生产展示区、果树采摘领养区、农耕文化体验区(QQ农场)、亲水种植养殖区的“四片区”总体发展布局。

3城郊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城郊街道地处秦岭北麓,距西安市中心仅30km,辖区内有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旅游也较发达,这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城郊街道以发展农家乐为主体,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但随着经营的进一步深入,农家乐变得没有特色,“土”味丧失,客源不稳定,农家乐发展出现了潜在的危机。因此,探索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经营新路子,对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城郊背靠秦岭绿色屏障,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城郊辖区内的秦岭野生动物园、青华山、净业寺等旅游景点是西安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城郊有着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优势。同时,城郊作为长安区的主要农业区,其具有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前景广阔。

4城郊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城郊街道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城郊街道农业园区来看,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靠政策扶持来维持,从中反映出了城郊街道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尚未完全显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合一”的综合效益。其次,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农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园区内技术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农业园区建设的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筹集社会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此外,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

4.2建议

4.2.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

要充分认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深层意义,应以建设工业园区那样的热情来建设农业园区。要专门制订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业主。要成立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为园区建设提供服务。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把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府主要是增强服务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抓好典型推广,在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引导发展方面多下工夫。

4.2.2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要立足当地农业和旅游资源,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手段,使农业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相连的纽带。有目标的引进新品种,让农业园区在新品种的引进、研发、试验和推广上起到农业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要做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在致力发展农业园区的同时,要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互赢。

4.2.3多方筹措,增加投入

篇8

走进村民玉兰的家里,还没进门就闻到扑鼻而来的阵阵香味,客家人热情好客地请我们上桌,中间的河田鸡让我们垂涎三尺。玉兰介绍,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喝着自家酿的米酒,吃着自家养的河田鸡是劳作辛苦一年的长汀先民最大的满足。个个吃得赞不绝口,听着玉兰说关于河田鸡的故事。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养肥的阉公鸡宰杀,并将鸡血洒在草纸上供祭祀先祖用,以此祈求全家来年兴旺。祭祀过的公鸡是每年年夜饭必备菜肴,更是款待亲戚好友的佳品。而河田鸡也随着客家菜的流行在更多的美食爱好者心中留下印记。无论是被养在唐明皇两宫的鸡坊中,有李白赋诗“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的威武气势;还是色香味俱全端上餐桌供人大快朵颐的长盛不衰,河田鸡正日益成为汀州的品牌形象,圆了不少追寻者口福梦,同时,还承载起了不少农户发家致富的重任。

据介绍,1964年河田鸡在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名鸡评比中,从体型、体重、骁勇、毛色、肉质五项鉴定中评为世界名鸡第二名。近几年来,“长汀河田鸡”商标荣膺“最具成长力商标”称号,这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地理标志商标。

记者了解到,2015年长汀县河田鸡养殖规模达500多万羽,实现产值2.5亿多元,带动河田鸡标准化养殖户2000多户,为养殖户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形成了河田、四都、大同、策武、古城、铁长、南山、濯田、童坊等9个河田鸡养殖重点乡镇,河田鸡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长汀县农村受欢迎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并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的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扩大。

说到市场、前景,龙岩市农业局产业科黄玉莲科长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国际上流行返璞归真、重归自然、注重营养的影响,人们对肉鸡的口感、风味、营养、肉质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加上饲料添加剂引起大家的普遍担忧,人们对速生快长、低质廉价的快大鸡的需求日趋下降,将目光投向天然放养的肉鸡,对这种生长较慢、品质较优、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黄鸡的需求日趋旺盛,从目前市场上看,宾馆、饭店大部分使用家养黄鸡,人们逢年过节也都喜欢去农贸市场购买农村的家养黄鸡。但是,由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大多城市郊区的农民不愿从事收益相对较少的优质黄鸡饲养,而优质黄鸡又难于进行集约化生产造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由此可见,发展优质黄鸡――河田鸡,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长汀县是闽粤赣边陲要冲之地,有着商品交易集散的悠久历史。古代曾为八闽之一的汀州府,是客家首府、客家美食之乡,福建美食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河田鸡更是汀州人民记得住的乡愁。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红色小上海”的美称。长汀旅游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当地特产河田鸡、豆腐干等旅游休闲食品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并把它当做伴手礼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河田鸡加工产品冰鲜鸡、酱卤(白斩鸡、盐酒鸡)、即食(鸡爪、鸡翅、鸡肫)等旅游休闲、方便即食食品更是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篇9

关键词:休闲农业;景观评价要素;景观;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96-02

1 “休闲农业”的定义

在尚处于休闲农业发展初期的中国,学术界虽然对于休闲农业的界定并无统一说法,但是“休闲农业”一词已经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大众所接受。追根溯源,狭义的“休闲农业”最直观的阐述就是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一种运营模式,广义的“休闲农业”其实是打破三次产业结构界限,以满足游客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营模式[1]。

2 新时代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景观评价要素初探

休闲农业园功能的综合性以及对地区社会影响力的复杂性决定了,对休闲农业园的评价除了基本的从景观资源的角度进行考评外,还需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更综合、全面的分析。接下来,笔者将从景观的角度出发,从经济、社会等多方位对休闲农业的评价要素进行总结阐释。

2.1 休闲农业评价要素――景观效益方面

2.1.1 园区景观特色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休闲农业园是对旅游业外延的扩大、内含丰富[2]。休闲农业园内的景观设计当然也不同于公园、广场等其他任何一种景观类型,而是有着自己特有的生产性景观。除了追求更大的生产效益,使生产过程呈现亲近宜人的景观效果,才是打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休闲农业的关键。

2.1.2 环境生态力

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选择使用清洁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并扩大景观教育内容,提升游客的公共意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3,4]。

2.1.3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度

休闲农业园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影响园区体验品质的根本因素,决定了游客游览体验的舒适感和友好度,经营休闲农业园的大部分是本地的个体村民,前期建设的高投入需要依靠政府扶持。除前期加大建设投入外,运营过程中应该定期对园内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对于园内过于粗糙的设施进行整改。

2.2 休闲农业评价要素――经济效益方面

2.2.1 提高有效接待力

依托于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休闲农业具有明显的季性接待特征和游览时长较明确的特征,要到破这一局限,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适应四季的农事体验活动。

2.2.2 创造美学经济价值

休闲农业的消费动机潜藏了超越产品实用价值的体验价值,反映了人们的怀旧情结和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诉求。利用乡村优势的美感资源,发挥消费过程中的乡村美学特色,正是乡村美学经济价值的核心,这也是当下休闲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整体服务档次提升以及企业品牌化的关键。

2.2.3 注重运营模式的创造力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旅游市场消费的主体的变化对相应的企业产品开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思维的变化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依赖网络、追求个性化、注重品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注定了开发具有创意性、信息化营销的运营模式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2.4 实现经营管理规范化

园区经营应当从原来的自发形成、各自为政的独立运营模式上成长起来,以政府为主导,引领各企业,各园区实际运营户,实现整体经营管理规范化,主导方向明晰化,更有助于园区长久的健康发展。

2.2.5 增强投资吸引力

休闲农业横跨三次产业结构,不论农业生产性项目还是旅游服务性项目都需要高昂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吸纳工商资本参与,带动民间资本投入[4],探索休闲农业具有长久生命力运营战略,提出具有投资吸引力的营销方案,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持续动力。

2.2.6 带动地区经济活力,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政府对休闲农业愈加重视,扶持力度不断增大[3]。

2.3 休闲农业评价要素――社会效益方面

(1)借助乡村生态优势,改善城市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农村地广人稀、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生活节奏缓慢,是最适宜康体疗养的地方。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养老环境稀缺,休闲农业黄金时代的到来正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将休闲农业的功能承载内涵与解决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深度挖掘休闲农业的社会影响潜力。

(2)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城乡文化交流的形式,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城乡文化交流形式,城市游客回归乡村,游赏体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开放的意识观念带进乡村,进而影响村民的生活方式、意识观念,与此同时,乡村居民的淳朴生活习俗、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对游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得到发扬传承。

(3)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休闲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运营模式,更越发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5]。休闲农业的运营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可以有效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相较于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言,休闲农业的经济创收能力更强,经济来源也更加稳定。而休闲农业园的打造不仅为外来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场所,也为长期寄居于此的本地居民提供了一处日常游憩活动的栖身之所,丰富了村民日常活动形式,增加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3 结语

我国休闲农业黄金时期的到来,不仅为城市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为村民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新时代背景下对休闲农业内涵提出的新要求,剖析影响休闲农业园景观评价要素的深层意义,是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休闲农业园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张平远.世界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J].中国第三产业,2001(5):36~41.

[3]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篇10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前景;优势;思路;江苏泰州;海陵区

创意农业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在中国,“创意农业”最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两会上第1次提出: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1]。中国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章继刚认为,创意农业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目的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农民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农村繁荣。

1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一是以观光农业园为抓手。农业过程利用和农业环境利用这2种发展思路,都与当地的旅游农业关系十分密切。二是构建产业链。创意农业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品的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三是办好节庆活动。农业节庆活动是发展创意农业的载体,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四是培育创意农业人才队伍。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意农业人才是创意农业的生存之本、壮大之源。

2创意农业的发展前景

2.1创意农业渐成时代新潮流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型、优质型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旅游市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农业将成为高附加价值的新产业。通过研发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规划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发展优质、多样化、高附加价值创意农产品,改进杂粮生产管理技术,发展健康精致农粮产业,开发地方创意农特产品,推广农业产业文化与休闲套装旅游商品,可创造农村就业机会,造福数万农民。创意农业生产将逐步向“十型”转变,即创新型、市场导向型、可持续发展型、外向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民俗节庆型、自助参与型、美学经济型农业[2]。

2.2创意农业产业向农业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是创意农业产业化经营高级阶段的有效组织形式。 打造创意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采用先进理念谋划农业、先进物质装备武装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意提高农业、先进经营方式经营农业、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农业的改造过程[3]。二是打造创意农业产业集群要使农民严格坚持生产标准。即打造质量平台;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核心平台;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精品平台;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狠抓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专业市场,把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三是创意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围绕“特色、创新、优势、潜力”,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创意优、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加速从农户集群、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的发展;加速从单一的种养业集群向延伸至农产品加工集群、流通集群的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向“一域一业型”产业集群转变。四是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创意农业园区。将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品牌优势,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集群品牌,提高创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

2.3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创意农产品出口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出口创意农产品在基地建设、品种、品质、包装、储运、品牌等方面的标准不断优化。在农业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品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2.4创意农业将成为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

一是我国高端农产品稀缺,市场亟待开发。二是我国高端农产品应当按照优质农产品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以特取胜的创意农产品,瞄准高消费群体,打造出中国创意农产品高端品牌,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三是农产品生产时尚化,使农产品创意生产更时尚。兰州的“黑美人”土豆夺人眼球,其外皮为黑色,而肉却是经过太空诱变育种,变成了鲜艳的紫红色。玉米皮扔在地里一文不值,山东莱西农民巧用资源,巧妙设计使草鞋成了时尚,自纺的棉线做成鞋帮面,把草编工艺和中国结工艺巧妙结合,使一双草鞋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2.5创意农业引领亿万农民过上创意生活

创意农业也是与实用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美的农业”。创意农业的艺术性正是通过达到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的“六美”创意农产品迎合了娱乐时代的公众心理,使农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看的比吃的贵”。首先创意农业充实市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种菜、浇水、摘瓜,自己动手烧煮农家菜等,越来越多的市民渴望走进农园,品尝做“周末农民”的滋味,在农村创建“市民农园”,让城里人下乡认购和种养瓜果蔬菜、鸡鸭鹅猪,市民买得休闲、锻炼和食品安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带来新生活。通过研发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规划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发展优质、多样化、高附加价值创意农产品,改进杂粮生产管理技术,发展健康精致农粮产业,开发地方创意农特产品,推广农业产业文化与休闲套装旅游商品,创造农村就业机会,造福亿万农民。

3海陵区创意农业发展优势

一是高效农业蓬勃兴起。近年来,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全力提升高效农业生产的科技化、设施化、市场化水平,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以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培育特色知名品牌为关键,以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抓手,推动全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上新台阶。全区高效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重要阶段。到2009年底,全区高效农业累计达3 266.67 hm2;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343.33 hm2,占高效农业面积的11%。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值3.75亿元,同比增长4.6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 492元,同比增长11%,连续保持增速,为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创意开始渐入海陵农业。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一批有影响的创意农产品初露头角。如时代干花、新奇迷你花卉、水培花卉、盆栽草莓等。

4发展思路与重点

4.1政府应鼓励大力发展创意农业

政府在创意农业发展中将更多扮演“助燃”的角色。主要表现为制定创意农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政策导向,搭建平台,为创意农业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和物质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

4.2创意农业必须形成规模效应

创意是否成功,最终必须接受市场检验,不能沉醉于“玩概念”,要使创意“叫好”也“卖座”,必须形成创意农业规模效应[4]。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创业基地、创意农产品的建设和开发,并与合作社紧密结合,转化为规模效益,形成特色产业。

4.3创意农业的关键是构筑创意农业产业链

创意产业实际上有2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创意,一个是产业。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以形成规模,充分获取创意农业产业的效益。

4.4从产业发展出发,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为主的创意农业项目建设和创意农产品的开发

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农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以及推介和促销这些产品的企业群,配套产业则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第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实现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

4.5培养专业创意开发团队

文化与创意,二者紧密相联,互相作用,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稳定现有的农村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想方设法使现有农村农业技术人才安心于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二是尽快实施创意农业人才培引工程。由于海陵区农村发展不仅缺乏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人才,更缺乏创意引导和经营方面的人才,因此需要借助外脑,需要与城市有关创意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并在合作中学习和培养起一批骨干,通过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进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还要鼓励科技创新,为创意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与区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创意企业的合作,聘请相关的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组成智囊团,请他们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4.6建立城乡互动互融的推进机制,加快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机制

如前所说,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第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而且农村不仅缺人才,还缺投资,这就需要城市工业的支持。为此需要制定一套鼓励工业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投资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政策。只有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互融,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5]。

5参考文献

[1] 创意农业:让资源“点土成金”[J].农家顾问,2010(4):20-21.

[2] 卢勇.论创意农业的价值与发展[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11-12,39.

[3] 刘孝全.中国创意农业的三重视野[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