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的动力

篇1

【摘 要】利用福建农村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等;但也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等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福建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产物。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对农业发展不利的一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1.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查阅福建省统计年鉴,2000~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196.3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2025.59元,贡献份额达48.27%,而农业收入增加了1279.42元,贡献份额仅30.49%。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2.加快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入,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纷纷在城镇安家落户,这客观上促进了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张,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了空间。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3.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一是减少了依靠土地养活的人口对土地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推动了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事实上,随着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耕地资源极度匾乏、人均占有量过少、加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下,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非常排斥,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突破传统的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方式,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自福建农业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他们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而留守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于是劳动力转出的农村家庭缺乏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劳动者年龄结构偏大、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加剧。二是留守的绝大多数是女性劳动者,男女比例不协调。

2.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通过查阅福建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发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面积从2001年的1625.7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226.79千公顷,下降了24.5%。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089.52千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1001.41千公顷,下降了8.1%。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大幅地减少,土地利用水平逐年下降,出现农地抛荒、耕地锐减的现象。农地资源利用率下降,加剧威胁着福建省的粮食安全。

3.农业技术推广受阻。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而言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而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弱残者,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接受科技成果的意识淡漠、积极性不高,并且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也有限,他们宁愿因循守旧以求稳妥,也不愿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我国目前大约有7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文化素质过低。

参考文献

[1]邓楚雄.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08,(8):41~44

[2]张思军,吴仁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2,(1):36~39

[3]黄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进程;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S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08-02

1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发展现状

我国存在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状况,闲散的劳动力无处安置与农忙时缺少青壮劳动力是其中矛盾之一,也是农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1.1 农村存在剩余大量劳动力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农业中释放出部分劳动力。其次,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普及与推广农业机械化,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再次,农村析出的隐性劳动力。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生活与收入水平差距都较大,部分壮年劳动力外出寻求新发展。

我国农村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过剩,存在一定的赋闲青壮年劳动力,同时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部分地区转移殆尽的危险。

1.2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局面却不能满足农村的基本农忙的劳动力需求,这一矛盾归结为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等问题上。也即上段提出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向城市转移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有效供给。

1.3 农村劳动力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这一生产要素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比如,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农村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1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为84.98%。农村中的劳动力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小农意识强烈,导致农民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大多缺少一技之长。Ronald Skeldon1999年在家阐述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时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受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中以老年人儿童妇女为主,年龄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老化导致农村保障性投入增多,而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及生产在农村难以推广发展。

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向效益较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引起农村劳动力最大变动的主要因素即为城镇间的劳动力转移。这种移动包括省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和就近向周边城镇的转移。向外流动的劳动力又分为候鸟式和兼业式两种,候鸟式的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兼业式的流动指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2.2 以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向外转移的主要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低,易于掌握与操作并需大量廉价劳动力。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占17.3%、电子电器业占12.5%、制衣制鞋业占12.7%、住宿餐饮业占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以下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旅游服务业占6.1%、机械制造业占5.8%、食品制造业占4.9%、居民服务业占4.5%、交通运输业占4.3%等。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劳熟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力正在转向供不应求。

2.3 农村整体发展滞后

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及至相关制度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结构失衡将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2.4 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

着矛盾

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寻求更多收入,同时,保有农村户籍的外出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5 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一定比例

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较多。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18.1%(东部23.55%,中西部约13.6%),占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的近40%;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活环境的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数的5.29%,占常年外出劳动力的1/4强,其中西部举家外出率最高,已占常年外出劳动力的1/2。

3 平衡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建议

在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其主体都是农民。通过政府合理引导,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平衡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1 农村向工业化农业转型

农业工业化主要是指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用工业的技术手段,或者工业的设备,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用工业的手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经济,将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农业上,如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改良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包括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活动。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以个体或一家一户为单位是发展不起来的,在合作社或其他集体形式下,统一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然后进行规模生产,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次,针对农业生产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我国农产品规格标准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份额。这样的标准为农业生产提供约束,强化食品安全生产的条件,让生产者在法律约束下进行生产,而不是靠生产者的自律。最后,用工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或组织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经营,规范、科学、系统地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细分化、专业化,把农产品看作工业品在公司的形式下运作它的育种、生长、采果、销售等过程。

3.2 引导农民职业化发展

首先,把农民的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同样重视起来。从观念上来讲,职业教育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重要的,农民的职业教育就更加的不受重视。把对农民的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到国家的教育总体规划体系中,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相配套,吸纳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培训导师来培养农业的专业化技术性农民,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规模,扩大农业科技入户补助规模。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系统。由各地农业部门负责,以村为单位定期在农民中发放问卷调查,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帮助与遇到的生产难题,然后逐层向上反馈信息,以帮助有效地制定农村帮扶政策。最后,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给予从事农业创业的农民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简化民间资本创业手续,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3.3 建立统一的城乡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平台

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可以合理有序的流动,相应地,要求健全劳动力市场,如对劳动力的权益保障、职业培训、政府服务等,还要建立面向公开公平的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克服职位准入制度不一致的政策。

搭建这样的平台需要放开户籍制度,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城乡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状况,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后,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或转移才会变得自由而稳定。

3.4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健全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提供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政府扶植乡镇企业发展,吸引外部资投入,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培育新型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通过劳务输出换取技术与资源。

篇3

在调研中,宗锦耀一行与企业负责人和商户交谈,深入了解发展情况和实际困难,并对3家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技术创新、装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

技术创新是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

北京梦狐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高新技术开发生态竹纤维产品,集设计、开发、生产、营销和对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型进出口企业。公司于2004年4月成立北京梦狐宇通竹纤维研究开发中心,成功研制出“绿能生物质有机组分分离提取技术工艺”,广泛适用于竹子、木材、果枝、灌木、芦苇、秸秆等植物,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和生物质接近100%综合利用,产出的有机成分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生物制药、能源化工等领域,可彻底解决纸浆造纸业“黑液排放”问题。在参观企业中试生产线后,宗锦耀强调:“该项技术十分令人振奋!综合利用是个大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将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吃干榨尽’,这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综合利用能够加强循环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利用,加强农产品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利用、加工废弃物的梯次利用,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对我国循环经济、绿色低碳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梦狐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值得充分肯定,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好事做大、大事做好。”

装备创新是加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烘烤技术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系列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烟叶、中药材、粮食、种子、果蔬、肉类、花卉、水产等多种农产品的烘烤、烘焙或脱水,产品获多项发明专利、实用专利证书。听了企业的详细介绍、看到一排排烘干设备后,宗锦耀说:“农产品烘干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巨大,每年约3000亿元的农产品在产后被损失掉,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产出被浪费了,农民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烂掉坏掉,十分痛心,十分可惜。装备是技术集成和物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装备创新推进产地初加工,促进减损增效增供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要广泛征集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制的先进适用装备,加强科企对接、大力推广示范,提倡推广让农民看得懂易操作的‘傻瓜技术’,提升初加工装备水平。”

产品创新是加工业引领市场的必然选择

一轻食品集团的“义利”食品创建于1906年,是食品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企业,享有“面包王”的美誉,“义利”商标多次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集团同时拥有“北冰洋”等知名品牌,很多北京人就是从小吃着义利面包、喝着北冰洋矿泉水长大的。参观了企业生产并现场品尝了面包产品后,宗锦耀强调:“主食加工业既是万岁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既是强农产业也是富民产业,既是民生产业也是民心产业。主食加工企业要牢牢把握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品牌化的‘五化’标准,紧密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发出更多的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品牌是消费者脑子里的记忆点,是质量和信誉的凝结,尤其是‘义利’作为百年老字号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同时,积极开展休闲体验制作和工业旅游,让消费者在休闲娱乐中认同企业文化和产品,这种营销模式的创新非常值得推广借鉴。要加强品牌的保护,绝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坏了名牌产品的声誉。”

篇4

一、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条途径: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异地转移主要是向大中城市转移,就地转移主要是向小城镇转移。实践证明大中城市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重要的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是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组织载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农户和市场之间起到连接作用,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从以上从事农业的人口结构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之间矛盾的存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季节,就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返乡,造成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利于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不利于城市的生产和管理。

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方式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将土地、资金、技术等聚集利用,在产生规模效应的同时使很多兼业劳动力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利于他们彻底转移到二、三产业。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1、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人才流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人才,而劳动力转移伴随的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不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深层次发展。

从目前转移劳动力素质和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来看,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以年轻人为主,农业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这说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智力型劳动力流失严重。很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技术、组织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严重缺乏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和人才机制,争取留住人才或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现有成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

2、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不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稳定发展。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季节性流动和转移劳动力的回流。劳动力的季节性流动是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导致的。

转移劳动力的回流以被动回流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收人较低和二元经济造成的一系列制度使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总是把土地当作是最低的生活保障,一旦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往往选择回乡务农,但是这毕竟是被动的,当务工的比较利益提高的时候,农民还是会选择进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是开放的组织,如果回乡务农的农民加入农民合作组织,较易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对农业合作组织的长期投资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稳定性。美国新一代合作社,通常采用封闭式成员结构或投资与贡献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搭便车的问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封闭式成员结构不利于农民组织化发展。若以投资与贡献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应该将资本投资的额度限制在适度的水平,符合我国农民的收入和产出水平。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非适度规模经营会加大劳动力转移难度。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规模效应,非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指规模经营层次比较低,主要靠农业初级生产的合作经营产生规模效应。如果在农业中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通过大规模合并土地和机械化作业来实现这种规模效应,必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篇5

关键词:向量误差修正(VEC);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业化;Granger因果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特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中无法实现与劳动条件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那些不能获得足以糊口的收益以及无法创造剩余产品的过剩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大多是理论的定性研究,例如: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论”认为:工业部门只需付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略高的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用获得的超额利润以期创造新的资本扩张。唐纳得・博格等人提出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由于农村消极因素,如较低的劳动边际产值、劳动报酬等;而迁移的目的地有种种积极因素,如较高的收入预期、较多的工作岗位等。国内的学者大多是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因素、问题以及对策方面的定性研究,只有较少学者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对1980~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在验证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给出协整方程后,直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tor Error Correction ,VEC)模型,通过VEC模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能更全面、更系统地研究二者之间长期和短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与国内外多数学者先验证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后再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因果关系有所不同。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

1. 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单位根检验主要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其实质是检验自回归模型中滞后变量的显著性,常用DF检验和ADF检验,DF检验只适用于一阶自回归模型,因此,常用ADF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3]。ADF检验的模型如下。

模型1:Δxt=δxt-1+βiΔxt-i+εt

模型2:Δxt==c+δxt-1+βiΔxt-i+εt

模型3:Δxt==c+βt+δxt-1+βiΔxt-i+εt

检验时从模型3开始,然后模型2,再模型1,直到检验到拒绝零假设。如三个模型都不能拒绝零假设,说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可进一步检验时间序列的差分形式的平稳性。若一个时间序列经过n次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则原序列为n阶单整序列。

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有Johansen协整检验和E-G检验。Johansen提出的协整似然比检验主要包括迹检验法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法。Engle 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两步检验法,即E-G检验。首先,采用OLS法建立回归模型:yt=α+βxt+εt,琢赞和茁赞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着赞=yt-琢赞-茁赞xt,然后,对着赞进行平稳性检验,若着赞:I(0),即着赞本身是平稳性时间序列,ADF检验的结果不存在单位根,则xt和yt具有协整关系。

3. 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对各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只能对有协整关系的序列建立模型。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包含有协整关系,用协整组合的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是一个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例如,有两个序列变量x和y,可以建立如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Δyt=c+αiΔxt-i+βiΔyt-i+λECM+εt(1)

Δxt=c+αiΔyt-i+βiΔxt-i+λECM+εt(2)

其中Δ表示差分,ECM表示长期的均衡误差。

在(1)式中,若αi显著不等于0,则在短期内解释变量x是被解释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若αi显著等于0,则在短期内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若λ显著不等于0,则在长期内x是y的格兰杰原因;若λ显著等于0,则在长期内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同样,在(2)式中可以判断解释变量y是否是被解释变量x的长期和短期格兰杰原因。

(二)数据说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标,以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外乡务工的人数为指标,用NZY表示;工业化发展指标,以我国每年的工业化产值为指标,用GYH表示。选取1980~2011年的有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公报。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和取自然对数, 分别记为和。

二、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对我国1980~2011年和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表明,和两个序列的ADF值分别为-2.556和-0.807,均大于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说明和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一阶差分后两个时间序列的ADF值分别为-6.557和-4.821,均小于显著水平是1%的临界值,说明和为同阶单整序列,因此,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

1. Johansen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和都是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Johansen协整检验见表2。

由表2很明显可以看出:无论是迹检验法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法都说明和之间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一个协整方程。

2.协整方程

由Johansen协整检验可知,和之间存在着协整方程,通过E-G两步法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最终的协整方程为:

很明显,协整方程的R2检验值很接近于1,说明建立的协整方程拟合度非常高,方程显著有效;协整方程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统计量都很小,说明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LNZY和LFYH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

通过对LNZY和LGYH的协整分析可知,二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可能出现失衡,可以通过建立VEC模型很好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联系起来。根据AIC原则,LNZY和LGYH的最佳滞后都是2,所以在建立VEC模型时取滞后项为2。包含有协整关系的VEC模型估计见表3和表4。

所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可以建立如下的VEC模型:

由表3可以看出,在长期内,ΔLNZY做为因变量时,均衡误差系数的t检验值为-2.31167,系数显著不为零,因此,长期内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ΔLGYH做为因变量时,t检验值为2.43684,系数显著不为零,因此,长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ΔLNZY做为因变量时,D(LGYH(-1))的系数检验值为1.69165,系数显著不为零,因此,短期内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ΔLGYH做为因变量时,D(LNZY(-1))的系数t检验值分别为1.95941,系数显著不为零,因此,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

(四)脉冲响应函数

因为VEC模型是具有协整约束条件的VAR模型,所以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动态特征。

由图1可知,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标准差信息一直都有正的响应,且比较平稳,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第一期没有的响应,但是,从第2期开始,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存在形成正的影响,且第5期以后趋于平稳,说明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与前面通过VEC模型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我国1980-2011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论如下: 一是通过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可知,虽然LNZY和LGYH不是平稳序列,但二者为同阶单整序列,并且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是通过VEC模型可知,在长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在长期内,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反过来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在长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互为依赖性。三是在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也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二者在短期内也具有相互的依赖性。

基于文章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的实证检验,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是我国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相对于农业来说具有较高的边际报酬,较高的劳动边际产值,较高的收入预期,较多的工作岗位等特点。因此,我国要加快工业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以便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农民兄弟的增收,有利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名望,阮青松.资本投入、耕地保护、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

[2]高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区域差异研究[J].商业时代,2010(26).

[3]林清泉.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白海琦,刘义臣,孙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06).

篇6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47-03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5]姜太碧.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博士论文,2003.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s Developments to Urbanization Level

――From the View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LI Li-sha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500,China)

篇7

[关键词]中部崛起;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农业,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部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中部五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目前普遍面临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等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地区差异的重要保证

中部六省居我国腹地,幅员辽阔,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8年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31.6%,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0.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5%,猪、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的31.8%,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7.6%。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省外粮食输出量的50%以上,相当于全国近5亿人的口粮由中部地区提供。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要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部不仅是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缩小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农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保证

据农业部测算,在我国3.2亿农业劳动力中,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人,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单单依靠城镇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依靠农业自身来吸纳与承载过剩的又暂时无法转移的劳动力。

二、中部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中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的限制,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耕作方式,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还没形成,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产品加工行业,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低。

2.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整体素质低。

农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部地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3左右,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并且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匾乏。

3.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人口转移困难重重。

据农业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按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速度测算,我国每年大约可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可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在拥有9058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中部六省,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资源进行转移是其面临的巨大困境。

三、中部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中部地区要在特别注意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的基础上,抓好农业优势产业链的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把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良性互动,走农业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2.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实用水平和推广应用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等环节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以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和能力。新晨

3.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减少中部地区农业人口。

目前我国仍旧维持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进城农民的的子女入托教育难以保证;他们自己则因劳动收入低、时间长、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难以保护自身业已形成的人力资本和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这些给农民进城增加了直接的成本和心理压力。因此,要为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政策措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帮助中部地区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技能,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之,中部地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区农业特色,扬长补短,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农业和工业统筹起来,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相协调,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树华,汪秀婷.中部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4.6.

[2]胡文海.崛起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篇8

低碳农业属于现代农业范畴,发展低碳农业要求能源与资源的低消耗、环境和产品生产的低污染、污染物的低排放,实质就是要实现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以及清洁生产问题,核心是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低碳农业的核心是重视农业多功能,实现农业发展中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其具备下列特征:一是在符合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完善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农业生产体系;三是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需求,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二、制约河南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

2011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23092.36亿元,人均达到24446元,人均GDP处于全国的中下游位置,农民人均纯收入更低,只有5524元,在全国处于第17位。河南多数县级政府基本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河南地方政府无力进行有效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促进河南低碳农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无力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再分配手段,引导和扶持当地现代低碳农业的发展。

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实行的分税制和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致使河南这样的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难以获得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其地税比较困难,进一步加剧了河南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

河南经济结构处于较低层次,尤其是广大的东南部地区,基本都以农业为主,但是农业发展层次又不高,导致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常多,发展缓慢。因此河南低水平的经济结构,使得河南各地都难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工农业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河南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导致河南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度缺乏竞争力,并且由于低水平的农业产业发展状态,导致河南出现诸如“毒大米”事件,从而加剧了河南的农产品市场环境和信用度的恶化,最终制约了河南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济支持。

(二)缺乏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

1.耕地面积难以增长。河南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资源的变动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业的发展。不过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耕地面积保持增长成为一种奢谈。2008年年底,河南耕地总资源为792.64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为720.22万公顷,平均每百人占有耕地面积为0.73万公顷,远低于东北等粮食生产区的每百人占有耕地面积19.6公顷的水平。

2.水资源短缺。河南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1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36立方米,亩均400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1/4。河南省平均每年缺水达40亿立方米,遇中旱年和大旱年,缺水更为严重。

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水资源缺短、时空分布不均与实际需水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已成为制约河南现代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加上水资源的匮乏,河南农业面临巨大的用水压力,加上农业立体污染的扩展,更限制了河南农业用水增长的空间,制约了河南农业稳定高产之路的优化和发展。

3.拥有众多但难以吸纳的剩余劳动力。2009年年底,河南总人口达到9967万,其中农村人口6209万。2010年,河南省乡村从业人员为4915万,其中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人员为2698万,不过在2010年,河南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5338万。河南的经济承载力难以满足自身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以致河南成为我国重要的劳动力输出省份,这样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处于劳动密集型的河南经济发展,使得河南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制于劳动力的影响。河南农业的发展当前基本是处于小农经济阶段,并且属于传统的精耕细作地区,所需农业劳动力比较多,但是在二、三产业的冲击下,加上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直接导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逐年下降。

由于人口增长、区域内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河南资源超载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转变,加上河南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河南的农业投入和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影响了河南低碳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城乡二元结构恶化低碳农业发展环境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地方政府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很难真正反哺到农业和农村中去。目前,我国中部地区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比例低,反映出中部传统农区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粮食核心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也比较低。如河南温县农技推广人员总计56人,县财政每年仅投入4.1万元,办公经费每人每年只有800元,由于资金较少,广大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大多远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岗位,这无疑使当地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实际上,科研经费的不足造成农技推广和服务网络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导致技术指导失灵,技术交流落空,适用技术的推广不到位,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的比较利益,恶化了河南粮食核心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环境。

三、促进河南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政府扶持体系

河南必须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加强粮食生产中环境投入物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压力,转变粮食生产和发展方式,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予以支持: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调整落实政府农业投资政策,优化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等手段和方式,增加政府在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通过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将资源税和环境成本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养护、恢复等挂钩,合理确定资源税税率,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水平,制定和完善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保护低碳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通过项目财政补贴、贴息等手段以及相关的经济手段,制定和构建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优惠激励政策体系。

(二)加强科技研发,为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及研发活动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投入,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开展河南低碳农业发展和建设重大科技攻关活动。整合资源,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低碳农业技术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建设,整合全省农业科研系统科技资源,实现设备、研究资源和试验等方面的共享,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育有远见、肯务实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核心就是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建立创新型的农业科技团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培育人才的良性互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程度,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

河南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研技术和相关人才。建立良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河南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三)构建农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为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河南必须引导各方力量创建和优化河南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体系。第一,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需要加强政府对其扶持力度,所以要构建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体系,提高其财政支农水平。按照点面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有关项目和发展规划,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引导农业向低碳农业方向发展。第二,积极吸收社会团体、企业、农户等的闲散资金,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多元化农业资金投入模式。第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筹资渠道,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帮助。积极开辟金融支持农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使低碳农业能够成为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具有较高投入产出率的行业。

(四)消除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改善低碳农业的外部发展环境

篇9

农业是为人类提供食物加工原料,现代的常规农业给人类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但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合成化肥、剧毒性农药等是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首要因素。为了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物原材料,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理性农业等应运而生。有机农业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

2有机农业相关文献的定性分析

2.1关于有机农业

由于国情和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各国对有机农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欧洲主要强调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而非使用化学肥料,通过自然的方法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美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则注重生产过程的细节,不要添加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主张进行轮作、秸秆等废弃物还田,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和耕作力。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认为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他生产细节和欧洲、美国相似,认为有机农业要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2.2关于有机农业效应分析发展

有机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卢祥元等认为有机农业宏观经济效应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利于出口贸易方面;微观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增加市场需求或者降低有机农产品价格[3]。杨小科指出,根据德国农业部的农业年度报告,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的企业的多年平均纯收入水平,无论是按单位土地面积还是单位劳动力计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规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业企业。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不仅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收益,而且给非农产业部门带来好处,产生诸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碳储量和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黄国勤认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另外,有机农业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有机食品可以提高妇女的现金收入和地位,在生产过程中妇女将目光投向市场,会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寻求知识和技术,使妇女从生育中解脱出来,使妇女少受常规生产所带来的农药等身体上的伤害。

2.3关于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田春英从要素禀赋视角来看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总体上看国内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3种:技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分别适用于中、西、东部地区。高振宁等从组织模式、生态模式对有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类: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主要有国内目前较为普遍的“公司+农户”模式、各地陆续出现的“农业大户”模式、在第三世界国家较多的“农民协会”模式。李长钦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对比有机农业中与小农户有密切关系的三种组织形式即小农户集体、社区支持农业、参与式保障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向。

2.4关于有机农业认证体系

认证体系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保障,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单方堃认为,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重塑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认证制度的完善,建立获得国际互认的有机认证制度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有机农业认证制度。罗海波通过研究认识到:台湾地区通过管理当局培育与推广、建立法律规范、发挥民间力量、制定详细责任、实施科学惩罚等措施,推动有机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和国际化,对促进台湾地区有机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上海建设有机认证体系提供好的借鉴。

2.5关于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方志权等认为发展有机农业首先要转变观念,努力建立一种综合、健康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资源实现再生利用。重视生产者、科研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以建立社会群体对有机农业的信任度,在加强有机生产者了解有机农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大众对有机农业在环境及社会发展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沈善奎等提出了根据市场导向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合理确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和布局,严格有机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打好前站的观点。李登中等提出要强化有机品牌招商,以现有的有机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包装有机项目,结合各种重要的交易会、展览会等打好有机品牌战。杜相革等提出要配套检测和认证有机食品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及与国际相符的有机农业标准,加速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化步伐。全面监督和管理有机农业的整个过程,建立有机产品认证的追溯制度,确保有机产品的质量,对违规者进行责任追究,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政府应该加强和完善有机农业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政府通过科研基金或者补贴等来弥补有机农业研发带来的正外部性,使其内在化,鼓励企业和个体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发。

3相关文献对有机农业的定量分析

3.1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对劳动力使用量的影响

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通常情况下会比常规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包宗顺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发现,对于使用30%的农业劳动力富余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来说,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将提高当地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且可能增加家庭收入;而对于同样是占30%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十分短缺”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农户来说,对农业劳动力利用的影响就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现有家庭劳动力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二是家庭中的年轻劳动力减少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时间,补充有机农业生产用工的不足;三是雇用季节性临时工以解决有机农业生产用工的不足。

3.2有机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有机农业生产对于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学者们在不同的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尹世久等对世界及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得出结论:在有机农业发展的初期,生产者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价格溢价,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来讲,从常规生产转向有机生产,生产者收入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者来讲,从长期来看,从常规农业转向有机农业,对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影响是不乐观的。HirokiUematsu等通过研究发现得出虽然有机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农业生产收入,但是由于其花费的成本较高,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并不比常规生产收入高太多。因此,在分析有机生产方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结论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影响有机农业发展的因素

温明振就有机农业所占区域与外部因素如GDP、农业人口比重,农业生产指数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回归模型与中国各省市的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的发展程度,都与GDP以及农业人口比重相关;与农业土地面积、人均GDP、农业生产指数、农业总产值的相关性不大。李锁娜通过采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经济因素、环境质量因子构成的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7.8904%;第二主成分主要与人口及农业发展类因子密切相关,表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也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21]。DorisL·pple等用社会心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来控制社会影响和技术限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爱尔兰传统农民在转向有机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受到社会规范和农民的自身素质以及政策补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HildeBj·rkhaug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LS和空间回归模型对挪威有机农业进行研究,得出邻域效应在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即一个自治市或区的有机农业的发展水平受紧邻市区的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影响。MeikeWollni等通过调查洪都拉斯拉巴斯州的数据,利用空间模型分析影响农民转向有机农业生产的因素,不同于以前的研究,作者多加入一些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农民从邻域得到的信息越多,采取有机生产的方式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技术外溢与采用有机方式的可能性成负相关。

4结论与展望

篇10

强化“三农”投入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近年来我国“三农”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一个重要的动力源就来自于政府对“三农”投入的持续增长。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这里所讲的“投入”,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指政府宏观的财政投入,这是保障现代农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其次是指政府宏观的政策投入,这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环境支持,政策投入涉及到税收、土地、信贷、外汇等多个层面;再次是指金融资本投入,即各种金融资本主体向农业提供的各种信贷资本投入,这是现代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金融支持。上述三种投入作为农业投入的整体,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强大的资金基础,而不断增加的资金投入应重点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率与内在潜能:一是农业基础设施的补充与完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延伸与扩张;三是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健全;四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与强化。

注重科技开发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发达国家农业增收的70%来自科学进步与技术应用,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而我国只有48%。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方面的不足与问题,另一方面也昭示出我国未来农业科技开发创新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途。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与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下一步我国农业科技开发创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助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倾斜,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建立与健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三是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充分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力度,借助于科技入户工程与农民科技人才培训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五是根据我国国情,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可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我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组织支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选择与建立高效运作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织基础,同时也是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升级的制度保障。从我国国情出发,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三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积极发育与发展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借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农业服务公司、家庭农场协作、农业专业行业协会,一方面提高农民的市场化观念,合理规避与防范市场与自然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不断拓展农业服务内涵,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农业功能的拓展与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对农业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依托,农业的兼业化与边缘化就不可避免,发展现代农业就会面临重重障碍。

突出培育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我国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投入产出率的双重低下,一个不容掩盖的原因就是农民综合素质的先天发育不足与后天优化滞后,表现在科技文化素质、思想心理素质、组织协调素质,市场竞争素质等多个层面。因此,现代农民的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支撑。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未来现代新型农民的培养应侧重于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利用义务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二是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指导,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配置,全面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素质与市场开拓能力;三是主动探索创业农民培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资本投入,培养与造就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能手,全面提升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与自主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