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特征,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是它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了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为此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 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2003年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 137.6亿元,同比增长70.3%;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2%,综合实力跃升为全国第八位。虽然民营科技企业取得巨大发展,提高了河南省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水平,但是企业在发展中不时的被融资问题所困扰,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不外有经营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政府资金支持等。
(1)经营人自筹资金。这种融资方式在民营科技企业成立之初,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创建初期很少能够得到政府的投资,银行贷款也比较困难,所以只有靠自筹资金,或是自己的积蓄,或是向亲朋好友筹集。
(2)获取银行贷款。银行的贷款是民营科技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银行发放贷款的考虑因素之—是资金的安全性,而不是企业的经济性质或企业的规模。众所周知,河南省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除拥有技术成果外,没有什么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小,一旦技术开发失败,投资就会血本无归。对于企业化运做的银行,利润最大化、最大可能降低资金的风险是他的追逐目标。可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导致了银行贷款不是民科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尤其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来说更难。
(3)发行债券和股票。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资金、技术上给与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特殊的优惠。但是,由于我国对企业发行债券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且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对于向内部员工发行内部债券与股票也热情不高,此渠道融资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向公开发行股票,或者以私募方式向特定募集人筹集资本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但是前提是民营科技企业是股份制模式,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尤其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他们的资本还没有实现社会化。
(4)融资租赁。租赁是市场经济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当企业缺乏资金而需要昂贵的机器设备的时候,可现由租赁公司采购,再出租给企业使用,名义上是租赁,实际是一种融资方式。目前河南省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62%。第二产业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利用租赁方式解决了购置机器设备的资金困难问题。但是河南省的租赁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租赁过程中的问题。
(5)获取风险投资的支持。根据国际经验以及北京中关村的实际经验,风险投资主要选择处在创建期的企业。但由于河南对于风险投资引入刚开始,民营科技企业从此获取的资金相当有限。
(6)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每年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都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郑东新区的建设)、科技企业的贷款贴息、科研资助、各种担保等,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 融资难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的对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以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难看出加入WTO以后的民营科技企业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非国民待遇”背景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进行的是不平等竞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四个成长阶段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资金供求状况。
(1)种子期。新发明和新技术已经产生,需要少量的资金对产品和市场进行可行性。研究难度大,商业目的不明确,风险巨大,难以吸收银行、政府等外部资金。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民营科技企业的自筹资金,因为企业尚未投入生产,所以一般自筹资金可以满足需求。
(2)创建期。这一时期需要风险投资介入民营科技企业,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对于像资金规模普遍较小的民营科技企业,都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此类公司。
(3)成长期。这一时期,新产品已经投入市场,企业开始获得销售收入,风险相对降低,但是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扩大生产和销售。此时,资金来源由三个渠道:①风险投资基金的后续投资。这一点在前面已谈及到,民营科技企业很难获得资金;②商业银行的贷款。我们知道,从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来看,银行的贷款方式和战略发生了改变,主要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③利用二板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由于资产规模、效益指标等民营科技企业很难上市,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河南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来说,资金缺口依然非常大。
(4)成熟期。此阶段资金主要用于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贷款。但是对于河南省并不是很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不是很乐观的银行业来说,民营科技企业如果想从中获取资金也是相当困难的。
此外,由于多数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的素质不是很高、信用不是很好,没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没有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3 河南省民营融资道路选择
3.1 从政府层面上,积极引导、扶植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
应该一视同仁的看待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给民营科技企业“国民待遇”。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占高科技企业总数的80%以上,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从思想上应该重视它,特别当前经济处于转轨,政府手中仍然掌握得相当大的权利和资金,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利用经济的手段、的手段帮助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直接的资金支持,使一些有着长远发展前景的民营科技获取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并且支持企业做好、做大,使之成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龙头老大。在这一方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成功的,已经成为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工艺最为先进的大中客车生产企业。
3.2 从企业层面上,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信用体系
首先,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水平,为外来的融资提供符合要求的条件,同时加强内部审计,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其次,企业应该想方设法节约内部成本,尤其在目前融资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节约资金本身就是一种融资的方式。
3.3 层面上,构建专门的民营科技企业服务体系
3.3.1 成立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基金
其宗旨是监督成员企业的发展,向成员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向有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者融资平台,向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实现河南民营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基金资金的构成:每年由省财政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另外由于实行“会员制”,会员企业在加入时,认缴一部分资金,类似IMF中的认缴份额。同时吸引其他民间资本,股份制银行的资金以及外资。对企业实行贴息或者无偿贷款。在基金的组织结构中(见附图),其中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设项目评估委员会,负责项目计划的可行性,以评估一个创新项目在和技术上的优势,决定能否获得资金支持;政策与发展委员会负责民营科技企业的咨询服务,为其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服务;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项目评估委员会的建议和对“河南民营科技企业的信用资质评级”对企业进行资金援助。
3.3.2 建立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投资银行
民营科技企业银行是基于股份制的银行,以民间资本为主,可以包括民间资本、私人资本、外国资本,政府也可以参股,形成特殊的股份制银行。随着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民营科技企业银行的成立也是理所应当。建立民营科技企业投资银行的可行性在于:首先,资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资金来自于当地民间,也用于当地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发展。其次,民间游离资本很多,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投资者对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前景不很了解;民营科技企业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却四处寻找资金。民营科技企业银行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资金的供求双方及时了解彼此信息,使资本收益最大化。
政府在民营科技企业银行中的作用。一方面不应该过多干预银行内部事务,减少对民营科技企业体制上的约束,使其规范办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包括建立市场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协调建立同行业的竞争规则等。最后,对民营科技企业给与“国民待遇”,并且对产权予以保护,这样可以解决民营科技企业银行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其建立和发展。
4 结束语
根据国外发展的经验,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不重视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要想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提高信誉,另一方面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
1 剧锦文,周济.破解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题[J]. 投资北京,2004(2)
篇2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融资 因素
1 引言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民营高新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为主要内容,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的知识密集型民营类企业。该类企业一般具有技术创新性、高投入性、高风险高收益性、高成长性等特点。如今,我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愈发显示出重要性,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对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不相对称的是,企业在获得正规金融支持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制约了其正常经营和发展。本文就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影响因素予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对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深度剖析
2.1 公司治理相对不完善
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职责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组织体制僵化,企业活力不足,企业的领导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企业缺乏凝聚力,职工缺乏信任感和责任心,人才流失;企业决策水平低下,大多数企业的决策和规划都依靠企业经营者的主观意识进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计算,最终易导致决策的失误率大大增加。
2.2 单纯追求企业规模,忽视增长质量
创办企业并做大做强是每个创业者的梦想。许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了尽快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低价销售等方式,最终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但企业的利润水平并未提高,甚至还下降了。因此企业规模看似做大了,但企业的增长质量反而下降了,最终导致企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2.3 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行为中信用缺失
民营高科技企业生产规模小,实力弱,其信息如财务、产品供销、客户情况、经营者的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信息都不会在公开媒体披露,因此缺少外部监控,导致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信息透明度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导致由于缺乏普遍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仅有的信息金融机构之间又不共享,企业违约的信息得不到传递,失信的惩罚机制很难建立。
2.4 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民营高科技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不确定性大,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少,会计制度透明度差等,能够提供给银行的贷款信息大都是“软信息”,银行难以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前景做出判断,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使得企业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银行出于收益与成本的衡量自然选择对其“惜贷”。另外,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私有化的,许多信息只由民营高科技企业自身掌握,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不为公众所了解,企业有关的供给、客户、财务、经理者的经营能力等都是完全的私人信息,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加上经营不善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具有隐藏自身真实信息的倾向,银行难以在众多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分辨孰优孰劣,因此发放贷款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采取信贷配给方式。
2.5 国内主板市场门槛高,风险投资不成熟
我国主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于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企业,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大都在4亿元以上,基本都是大型或中等偏大的企业。另外,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对债券的发行也实行计划额度管理和严格的审批制。到目前为止,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才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广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发行债券获得融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另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晚,各种政策扶持尚不健全,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2.6 政府科技型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力度不够
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尚不完善的环境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数量有限的资金支持对我国拥有的14万家左右高科技产业中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大量的处于种子期的高科技产业中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无法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而且创新基金申报手续繁琐,无法立即为企业所用。
3 解决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思考
首先,我国应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群体信用较差,是阻碍银行信贷资金向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可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民营高科技企业诚信信息库体系。任何企业只要从该体系内任何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融资,该企业的资产、经营、诚信记录等重要信息会及时登记入库。
其次,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民营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信用等级不高的问题,使得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其过于苛刻。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通过构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关系,提高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程度。
另外,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发达的风险投资业和充足的风险资本是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和催化剂。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改善我国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当务之急。
再者,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护投资方的合法利益。我国应制定有利于风险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措施,另外尽快制定风险投资的相关法规,保护风险投资机构在资金筹集、知识产权和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谭小芳.民营高新企业融资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0期.
篇3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融资;自主创新;合理税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56-0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力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年底,私营经济完成税收总额5873.68亿元,在全部税收中占到了10.2%,个体私营经济则为1988.68亿元,在全部税收中比重达到3.4%,而在吸纳就业方面,私营企业人员达到7904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到5776.4万人。由此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力量也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单位192.9万个,从业人员达1450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2/3以上,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606亿元,同比增长18%,约占全省GDP的54.1%,上缴税金1019.6亿元,比去年增长34.5%,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6%。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在人才、资本和技术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多层面拓宽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
(1)规范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由于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体制,产权结构不清晰,大多数民企的业绩往往跟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变数很大,这就造成被市场的参与者不看好,不敢对其投资。此外,民企中家族式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不被银行等投资机构看好,影响其信用等级的评估。银行对其进行评估时,往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同时,民企的贷款数额一般较小,时间很短,这种成本使得银行赢利很小,银行往往不支持对其进行贷款。所以企业中应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财务制度,聘用优秀的会计人员,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化,提高其信用等级,消除银行的忧虑,解决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
(2)提高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的能力。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很高。例如,企业发行A股,企业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经营状况要求连续三年赢利,发行B股、H股的条件更高。这些条件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股票市场开通了创业板块,可是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状况阻碍了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民营企业应加强改制,使企业符合现代企业的规范,完善企业内部信用体系,使企业信用透明,积极准备上市。还可以通过兼并,购买一些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但要注意其风险。同时,民营企业应不把眼光仅放在国内的股票市场,还可通过海外融资,如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的融资市场。北京的新东方就通过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完成融资。
(3)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在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建设的方面,并没有学到家,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并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配套,政府的行政手段往往代替法律手段直接调控市场经济,而且,在法律实行中,政府执法人员往往也是有法不依。因此,河北省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法律,明确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直接规定一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拓宽客户范围,在注重大企业,大客户的同时,对小企业也要进行重视。第二,降低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由于民营企业资产能力有限,银行在对其进行放贷时,应充分评估企业的价值和前景,企业家的信用和素质,以及对企业进行实时的资产数据监控。同时建立长期的信用等级建设,对信用好的企业,可考虑降低其贷款抵押条件。第三,积极引进民有商业银行,推动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这类以中小企业贷款为基础的银行在河北省各省市的发展,为其提供便利。
(4)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的比重。河北省的信用担保机构资本较低,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与覆盖面有限,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政府的资金应在担保基金上占绝对优势,必要时直接干涉担保体系,以国家信用为商业信用服务。但是不能扰乱市场经济,不遵循市场规律的发展,建立多种所有制的担保体系。在直接支持方面,可以考虑对遇到发展困难的民营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税率的优惠。对于一些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大量出口创汇的企业和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分别提供就业,研究与开发,出口补贴,促进其发展。
2 民营企业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构建促进发展的人才体系 (1)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往往是一个人的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各个重要部门大多是任人唯亲,排斥和不信任外来人才,造成人才很难对企业形成认同感,这就造成了在民企中难以人尽其才,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在民企中的中高层人才在企业中工作年限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长的也不超过5年。因此,民营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思想,将以人为本贯彻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人才招聘、培训、工作设计到激励体系,充分考虑到劳动者的需要。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家族内部成员还是家族外部成员,在工作岗位的提拔和降职上一律按工作能力和业绩选择,由于家族式管理的特殊性,对于能力不够的家族成员,可以保留其股权利益,再从关键岗位上撤下。企业形成科学的工作机制,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董事会制度,也可引进职业经理人,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建立和企业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体系,包括人才资源机制、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人才培训与开发机制等。
(2)培育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感,注重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对员工产生凝聚引导的作用,使其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民营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民营企业家往往不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其具有很高的市场灵敏度和拼搏精神。但是现代经济证明,一个没有文化、不能跟上时代思想的企业家是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家应加强学习,接触新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思想知识,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3 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民企自主创新。政府的财政支持最能直接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根据河北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对其进行资金投入。其次,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好发明者的知识产权。最后,政府加大对民企自主品牌的采购力度,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规模。
(2)建立为民企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技术中介组织是指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业务的中介组织。政府应培养各种技术中介组织,使企业自主创新时节省资源,同时改变其单打独斗的局面,降低其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3)为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表彰奖励自主创新能力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使其得到认同感,鼓励其开发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进行法律规范,为民企的自主创新创造法律基础。
(4)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创办民营科技产业园区。民营科技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并节约成本,易形成集聚优势,利于科技开发,同时由于各个地方的特点和环境不同,这种科技优势往往具有地方特色。如清河国际羊绒民营科技园区,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2003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8亿元,税金3219万元,出口创汇3219万美元,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评为中国十佳民营科技园区。
4 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民营经济中的作用
(1)要在税收上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5年6月19日文件,坚决取消专门针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收费规定,而河北省的个体工商户仍要交付二税和二费,即分别向税务局交付国税和地税外,还要向工商局交付工商(市场)管理费和会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经济增长的贡献性,要把过去那种坚持拥有大企业的观念抛弃掉,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看待,尊重民营经济。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融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20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46-02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中小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借贷,企业相互间拖欠货款。国有四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主要扶持国有企业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几乎没有为中小企业贷款,就是偶尔有一笔,贷款利率也上浮,高于平均利率。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成为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最多,其比例也最大,但其总贷款规模占借出全部短期贷款比例2006年还不到22%;农村信用社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总贷款比例的18%;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的比例分别为8%、9%和8%,这和私营经济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完全不成比例。
1 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金融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的经营成本较高
金融机构向民营中小企业放贷所涉及的经营成本大大高于大型企业。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等大致相同,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是“小、频、急”,每户中小民营企业平均获得的贷款大大低于大企业,因而中小民营企业每笔贷款的经营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对较高。据不完全调查,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为贷款总额的0.3%~0.5%,而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尽管金额较少,运作费用却高达2.6%~2.7%。贷款成本管理的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1.1.2 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由于政府对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缺乏实效性的鼓励措施,使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缺乏积极性。关键的是目前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企业就能以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接受市场价格(利率)的人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放贷,不管企业愿意付出多高代价,也不向你发放贷款,这就是所谓的“信贷配给”,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1.2 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2.1 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抵押担保难
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主要工具。中小民营企业一般没有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对称,如果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在申请贷款时,要么面临“信贷配给”,要么面临着不利的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降低。
1.2.2 民营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自身竞争力弱
民营企业的从业者大都既是企业的创业者,又是守业者和管理者,大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对企业管理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委托关系的多层化,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家族式的任人唯亲的管理制度,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士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的人才战略、科学决策和严格管理,最终将使企业陷入困境。
1.3 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诚信度问题,解决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问题、增加各方透明度问题等都需要中介机构的协助。而目前市场上缺乏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提供信息、咨询、管理等方面服务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心、资产评估中心、资信评估中心、民间融资担保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1.4 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与民营企业兴衰息息相关的非国有银行
由于民营企业资信状况不均匀,为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大打折扣,而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机构的不完善,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目前,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总量的限制,浦发行、广发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尚未发挥作用,除了农村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外,没有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肩负支农重任,主要支持“三农”以及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显然,地方性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
2 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2.1 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
2.1.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改革,建立与民营企业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
当前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要从3方面着手:①要改革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适合民营企业贷款要求的运作机制和政策方针,同时尝试着设立民营企业贷款的专门部门,专项负责解决民营企业的信贷问题;②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国有银行的授信办法,要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充分调动基层机构的积极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在完善第一责任人基础上,将责任分摊到各级负责人并逐步量化,充分调动信贷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③可以尝试在管好对大型企业贷款利率的同时,适当放开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形成一种类似双轨价格的利率体系,这可能会对我们的利率自由化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2.1.2 积极发展民营银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必须通过引入民营产权和加强竞争来强化银行的利润动机
随着中国的金融领域不断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政府应该允许国内的民营金融机构介入金融领域。民营金融机构将不大会受到国家政治因素所左右,其经营将更多地服从于利润导向,这样,新的民营银行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尚未开发的市场领域,特别是那些小型公司和刚成立的企业身上。为了减少在管制方面的疑虑,在开始阶段,政府应该对民营金融机构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进入和谨慎的资格审查。
2.1.3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促使其资金更多地投向中小民营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和政府、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制衡关系。只有打破这种制衡关系,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市场化改造,才能使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股份制能明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促使其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按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按所有制形式选择贷款对象。只有这样,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在贷款方面享受“国民待遇”,与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的资金竞争地位,才能获得广泛的银行金融支持。
2.2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
2.2.1 降低民营企业上市的门槛,鼓励其在三板市场上筹资
目前的上市工作流程为:企业聘请中介机构制订上市方案,符合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条件后向中国证监会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股票并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按照以上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符合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寥寥无几,上市融资成为空谈。只有降低民营企业上市的门槛,积极在三板市场上寻找出路,分层次设立产权交易市场,才能为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2.2.2 利用二板市场,为民营科技企业开辟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二板市场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它借鉴了西方国家繁荣的资本市场多年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经济发展,完全具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不是很高,这也就为许多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融资平台。
2.3 提高民营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民营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三权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重视规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力争使民营企业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财务规章制度完善,报表数据真实,经营运作规范。另一方面,要遵守市场规则,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提高自身资信状况,打造企业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4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民营企业没有合适的贷款担保,是其难以取得贷款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保证民营企业的融资顺利进行,可尝试由政府牵头、企业为核心、金融机构为后盾联合成立担保机构,并设立担保基金,对民营企业融资进行担保。也可考虑尝试数户联保,促成企业联合,成立民间担保机构。使企业融资有强大的后盾,使融资变得较为容易。
主要参考文献
[1]雷仕风.化解民营经济融资难五策[J].企业政策与管理,2007(10).
[2]易国庆.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虚拟团队;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由于大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发展很快,数量和技工贸总收入稳步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的生力军。
一、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并采取多种形式,如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机制、建立民营科技园区和科技中介机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项目等,进一步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政府的引导鼓励和帮助下,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通过与其他先进省市的比较,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1、收入仍然偏低。从整体上来看,技工贸总收入还不够高,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2006年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虽然位居全国第七,但与前六名相差甚大,如位居第六的山东省,技工贸收入为5,535亿元,约是河南省的两倍。并且,实力较强的企业大多集中于郑州、洛阳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不利于实现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2、规模小、融资难、研发投入低。河南民营科技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以上企业仍然不多,技工贸总收入更多地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面临重重困难。融资困难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研发投入,中小企业创新后劲不足。例如,2006年全省13,817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技工贸收入前50强的企业研发投入就达7.7亿元,这就占去了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24.4%。
3、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创新模式急需改革。河南众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大多未能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家族式管理模式仍有市场。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受思想、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陈旧落后,在开发新产品时单兵作战,以劣质模仿为主,在引进创新型人才、创新成果上下功夫不够,特别是在与院校、科研部门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结合不紧密,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突出。
二、产学研合作是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
针对河南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缺乏、内部管理落后等问题,利用外脑、发挥多主体优势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明智之举。
首先,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实现多赢。一方面企业存在创新需求,但缺乏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外部引进技术又存在信用风险、交易成本高等局限性,利用与学、研的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但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研发,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因素考虑不够,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难以推广。而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其次,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通过合作,可以拉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并在这个更高、更大的合作创新平台上主动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使民营科技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有效的建立在科技进步之上,实现生产的技术更新和方法更新,提高要素劳动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河南省目前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已有深刻的认识,政府注意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如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的企业则与郑州大学或武汉理工大学等结成科技战略伙伴,组织产学研暨科技成果对接会。此外,河南省重视发展企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颇具规模的民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园区里除了企业之外,也聚集了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为合作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后应进一步推动集群园区建设,继续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发挥集群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引导产学研合作共赢。处于创业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也要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集群环境,利用集群内的资源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科学管理虚拟团队,促进河南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
产学研合作创新要真正落到实处,创出效益,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针对某一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微观运行机制就是围绕创新项目和创新目标,使不同创新资源主体密切配合,实现协同创新的结合方式。技术创新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创建合适的运行机制,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过程。每一种创新资源都归某一主体支配、控制或使用,这一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也可以是企业外部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其他组织。虚拟团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的各种核心研发能力的动态联合体,主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沟通来实现跨越职能部门、企业和地理边界的协同工作,成员具有文化和角色上的差异,拥有共同的目标且彼此高度依赖。
产学研合作创新虚拟团队属于特定目标式团队,合作伙伴按需柔性组合。合作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创新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决定了虚拟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不确定性越大,互补性越强,成员间的依赖性就越大,他们的协作就越重要、越复杂。因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成员应共享团队的研发宗旨和目标。有了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后,各合作单位就会制定相应的被成员认可的规章制度、技术平台、基础技术标准和研究进程等,进而围绕它们进行合作创新活动。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团队目标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可以通过设置“团队资料库”,定期公开信息,以及简报交流等措施来解决。
第二,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虚拟团队以互联网为基础,团队成员在交流时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如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通讯技术、通讯技术、通讯语言技术、内部协调技术以及通讯安全技术等。只有具备这些技术,才能保障团队成功运行。
第三,建立以信任为基础、彼此尊重和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向心力。虚拟团队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其运作是基于个体分工基础上的合作过程,对联盟内各成员没有行政约束力。这就要求必须形成良好的虚拟团队文化,使其在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中健康发展。在文化构建时,应注意信任是油,是提高团队成员忠诚度和凝聚力的关键。
第四,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规制虚拟团队成员的行为。首先,要给予充分信任,并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等,保证个体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其次,探析虚拟团队成员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团队整体产出的基础上,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冲突,同时还要重视如工作环境、晋升机会等非经济性报酬。
第五,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虚拟团队的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分散作业,有效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工作绩效。首先,应重视虚拟团队技术支持系统的作用,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稳定可靠的沟通渠道;其次,除了利用通信技术进行交流之外,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应设立会面日程和预约规则,实施周期性的面对面聚会。
四、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当前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重视对其微观组织模式即虚拟团队的管理,这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于对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把握,给出了虚拟团队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丹,朱建军,江志斌.管理虚拟团队的五大法则[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12.
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解决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相关调查显示,有6成的民营企业感到融资越来越困难,其中民营企业通过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集资融入所需资金接近总融资额的70%。
我们可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做以下几项简单的分析。
1.我国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虽然内源融资有着效益高、融资费用低的优势,但民营企业想要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迅速融入自己所需的资金。单单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显然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外源融资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灵活等特点,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融资来源。
2.民营企业在全社会直接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股票市场融资门槛高、成本大,民营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很难达到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短时间内很难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目前民营企业主要还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占据融资总额的98.7%。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仅占1.3%。
3.间接融资是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仍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放款对象。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统计资料来看,截止3月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发放短期贷款44188.3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175.71亿元,仅占2.66%。
4.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小、寿命短、信用等级低,且以家族控制为主,抵押品不足,大大加剧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同时,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信任,社会也缺乏让民营企业取得信任的机构。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显,主要表现:
1.民营企业资本金少,抗风险能力差
民营企业要持续经营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资金不足是困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筹集资金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虽然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筹资体系,但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资产负债率高等原因,从银行取得借贷的难度大。不少民营企业由于长期信贷不足,只能通过流动资金贷款的展期或续贷来投资长期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民营企业制度不规范,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家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制度和管理。如产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成本核算;产中没有质量监控、制定营销计划;产后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容易出现盲目生产,忽视产品质量等短期行为。许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财务知识,往往事先不通过财务人员而凭个人的主观感觉拍板定夺,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依据。
3.民营企业信用度不高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资信较差,使得金融机构不敢轻易放贷。对于银行来说,目前最头疼的是如何识别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虚假报表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基于安全考虑,不愿轻易贷款给民营企业。不少地方民营企业改制不规范,逃债现象严重。除此之外,社会中介机构与企业勾结,少数会计师或评估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虚假评估证明,帮助企业骗贷的事情也屡有发生。因此,我国民营企业主观上不讲信用、资信度差,直接影响到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支持的热情。
4.缺乏专门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
从金融机构设置上看,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不理想,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融资的商业银行。我国目前的以四大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金融体制,占据了国内贷存款的70%以上。近些年来,我国虽然成立了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但资金实力没法和四大银行相提并论。另外,现有的民营金融机构存在经营效益低下、资产质量不高、经营风险大等突出问题,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民营企业自身的改进与完善
我国民营企业应当注重提高自身企业素质,进行自我评估,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转变。从国内外成功企业来分析,民营企业必须要走出家族企业的经营圈子才能发展壮大。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类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这样就有利于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三是要遵守诚信原则。民营企业应当以长远的利益为重,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四是企业的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养,能够灵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增加权益性资本,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为进行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促进民营企业税后留存利润中增加自有资本的积累。(2)走企业联合、资本集中的道路,资本的联合和集中对于民营企业也是可行的,现在国际国内的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在进行强强联合,而民营企业走合股等资本集中的路子,将有利于增强实力扩大融资。同时也可以进行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有利于进行外源融资,同时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可以增资扩股以扩大企业的资本实力。
(三)加强民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规范财务制度
要做好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规范财务制度还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现金流量分析,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和偿债能力。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
(2)推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3)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与监督。
(4)强调资金支付审批制度的管理,避免权利过分集中。企业应根据业务范围和金额大小,分批确定资金审批人员。
(四)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机会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原则,从而保证民营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够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尽快打破所有制歧视,清除现有政策法规中不合理的规定,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规定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和贷款的额度,最终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加大对民营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
目前为了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经济调控功能,我国政府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措施:
(1)建立和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①税收的减免,对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行业不区分大型企业或民营企业统一确定一定期限、一定幅度的减免税,使民营企业税收减负。②投资抵免,即按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抵免其税收,鼓励企业向国家希望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对设立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可实行按15%-24%的优惠税率征收税收。
(2)要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对国家鼓励的符合产业政策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实现技术改造,更新旧设备和旧工艺,国家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3)增大财政对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应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降低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设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民营企业。
参考文献
[1]格雷戈里,塔涅夫.中国非公企业的融资问题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2]古赞歌,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22).
[3]王雪岭,包中文.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6.
[4]宋德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篇7
1.1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一是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占主体地位。根据2014年11月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达1450亿元,同比增长12.58%。其中,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经费投入1239.57亿元,占总投入的85.48%。二是企业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投入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19335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6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17996个,占机构总数的93.07%;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3.2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18%。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省各地有关于各类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座谈活动不断增加,江苏省政府更是连续几年组织江苏省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展。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完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市场经济,强者生存。随着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如果不参与科技创新,不获取新的技术创新,就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当然,有竞争就会有合作,企业在自身的科技创新之中也需要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与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等科研高校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
3.5需求机制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担保 财政风险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定困难,加快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还需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根据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就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途径问题,提出如下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绩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现已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产业大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有3000多万家,2006年的年产值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具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0万家,各项经济指标的年增长率在30%以上,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新增长点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从民营企业内部来看
(1)规模小、资金短缺、内源融资难度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外源融资又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渠道由于受到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一般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进入。由于民营企业一般都是白手起家,规模小,自身资本积累率低,资本增长缓慢,自我积累能力差,民营企业又很难利用自有资金快速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只能依靠向亲朋好友筹措。调查显示,在停产的民营企业中,近半数是因为资金短缺造成的。
(2)资信度相对较差,抵押担保困难,外源融资份额少。在内源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外源融资的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融资及期盼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份额很少,间接融资渠道极为有限。其原因如下:主要是因为银行实行的都是抵押、担保贷款方式,一般需要抵押价值高于贷款总额或者由有实力且被银行认可的企业来提供贷款担保。但现实情况是,民营企业既缺乏有效的抵押资金,也难找到有实力的大企业提供担保。
(3)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很多企业内部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家长制作风严重,企业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效率低下。
(4)技术水平低,人才严重匮乏。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据调查发现,有62%以上的民营企业人才不足,不仅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不足,产业技术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也极为短缺。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存在较浓厚的小农意识和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家族外的人员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
(5)品牌意识不强,外向经营意识仍须提高。
2.从民营企业外部来看
(1)银行经营管理与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协调。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营经济的融资困难,具体表现就是民营企业贷款成本较高。
(2)政府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一是在民营企业因资金困难而经营维艰、发展受限时,没有落实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保护;二是缺乏对民营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政策;三是缺乏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调查发现,民营企业每年都吸纳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已经成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但政府缺乏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且乱收费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四是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强。
三、加快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途径
要确保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其关键是民营企业、政府、银行要共同努力。既要改善民营企业自身的现状,加强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制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1.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治理
(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少数民营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现象。只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加强银企沟通,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民营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民营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针对目前民营企业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及时与银行进行信息沟通。并注重培育民营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弘扬信用观念,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
(3)提高人才意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转换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以人性化的管理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提高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我国民营企业应努力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品牌优势,通过创造知名品牌、引入知名品牌、培植主导产业、促进民企升级等措施,大大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档次。
(5)重视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营销、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更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实践证明,谁善于经营企业文化,谁就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获得竞争的优势。凡成功的企业,必有令人称道的企业文化。
(6)加强舆论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民营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通过加强舆论宣传等各种方式建立和提升自身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2.完善金融企业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服务
为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金融机构自身改革,转变经营态度,变歧视民营企业为重视民营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互动,扩大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服务。二是建立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银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及信用档案,强化金融内部监管,确保资金投放合理。三是对大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融资一视同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尽可能控制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轻民营企业还贷压力。
3.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对于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建立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基金应以财政资金为主,同时也可吸收民营企业出资和社会捐资;二是由民营企业联合组建会员制的担保机构,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实行封闭运作;三是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评级、项目评级、代偿制度和担保准备基金等配套体系,在担保业务全过程中都要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4.充分发挥政府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
(1)加大落实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第一要务的实际行动,自觉地、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2)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做好为民营经济的服务工作,把根治“三乱”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重点。通过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整治“三乱”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其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促进民营企业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
(4)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政府可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民营企业产品展览会,协助民营企业打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5)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
(6)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设立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各种投诉举报。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综观各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有些地方民营经济之所以发展的好,并没有什么“惊天秘籍”,就是各级政府从实践出发,解决对民营经济管理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放心、放胆、放权、放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为民营企业方便融资和社会服务的配套体系,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文夫:《民营在中国》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李曙光:《保护私产 约束“富豪”》法制日报,2003年7月23日第12版
篇9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大致包括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类型。往往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技术水平低、经营方式灵活、市场竞争力差等特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及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对于江苏省,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当然江苏省各个中小型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还是具有很多薄弱点,尤其在融资渠道方面。
二、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融资情况现状
资金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中小企业融资,实质就是一个资金的配置过程。所谓资金配置,就是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和实现资金利润的最大化。由于个别收益率与平均收益率之间存在差别,资金的优化配置过程,就是通过资金投入方向上的不断变化,引导资金流向个别收益率较的行业或企业,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到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更是一种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分配就成为资源配置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资源配置不是静止地对某一时期的资源予以调整和布局,而是一个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的连续过程。就市场基础不十分完善的我国而言,经济中不存在“一般均衡”的条件,因而不能采取将短缺资源平均分散于各部门、行业和地区,或平均分散于大中小企业,而只能有选择地加以发展,并通过选择和布局后的发展扩散、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2011年以来,江苏省内的中小型企业在江苏省中小企业整体资金状况好转的同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依然比较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统计显示,今年1-9月份,江苏全省金融机构中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3553.59亿元,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总额的75.53%,比去年同期提高6.72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新增2025.78亿元,同比多增563.4亿元。9月末,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51%,比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高出23.74个和26.48个百分点。9月末,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67%,比上年末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9%,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融资渠道单一”是江苏小企业经营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之一,长期位列各项困难之首。
三、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其中主要的原因有:
1.江苏省国有银行管理模式单一,信贷门槛高。2.江苏省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少,信贷服务单一。3.各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资本规模小,作用有限。
四、解决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路径探索
作为竞争弱者的中小企业,它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出于扩大就业,增强经济活力,反对大企业垄断,注重灵活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在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都强化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往往成为一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而一些大企业发展得并不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也逐步重视中小企业,并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主要包括资金融通、税收优惠、培训、市场信息和咨询等。江苏省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但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少距离,因此,应重视对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支持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企业融资而言,如果资金全由市场配置,结果往往是大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而小企业不能获得所需资金,产生“马太效应”。一方面,由于江苏省中小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不健全,难以办理征信,担保能力弱,抵押品品质不高,单笔借款数额较小,借款笔数多,手续复杂,因而金融机构认为对企业资金融通是风险大,成本高,盈利少,一般金融机构更愿意与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发生往来,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因此,江苏省中小企业难以从一般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知名度不高,其发行的股票、债券难以上市,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也有较大障碍。总之,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融通的机会明显不及大企业。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于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融资渠道单一和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门槛过高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这与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与江苏省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扶持与引导息息相关,因此省以及下属的市,县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扶持与引导式江苏省中小型企业走出困境的必要条件,并且必须要扩张和支持民间融资成为江苏省中小型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林孔团,何自力.适时适度放开民间金融促进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9(03).
[2]林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孙非.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金融投资,2010.
[4]李文豪.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缓解途径分析[D].山东大学,2009.
[5]林孔团.民间借贷市场可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06).
[6].关于民间借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金融,2007(12).
[7]胡运锋.江苏省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
[8]刘惠川.引导民间借贷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金融时报,2010,1.
篇10
【关键字】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影响因素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apid emerge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decisive force for growth.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financial environment, banks are still the source of financing for smes outside the main way, which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then our country in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 financing difficult to factor.
【keywords】 smes; bank financing; financing costs; influencing factors
前 言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 上一篇:简述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 下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