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木建筑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木建筑;建筑工程施工;重要性;存在问题;有效措施;节能环保技术
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人们对环境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经济得到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效益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导致目前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1]。而节能环保技术则是现阶段解决目前现实问题主要手段,因此土木建筑领域中应当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全面应用,并积极结合时展特征,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促进该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能够得到稳定而持续性的应用,从而推动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步伐。
1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作用
1.1有效推动我国土木建筑施工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环保节能技术在我国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全面促进土木建筑行业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源使用量的降低,全面推动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的减少。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凸显了节能技术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节能技术能够起到保证土木建筑施工质量的作用,除此之外,因为土木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地点高度复杂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等多种特点,所以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想要良好的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难度[2]。
1.2全面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目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能够为人们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环保效果,应当积极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并结合时展需求,及时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所以现阶段在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大力使用具有高度环保性的材料,从而进一步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有效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2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建筑行业实现了深入的发展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人们对土木建筑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土木建筑企业趋于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2.1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节能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认识很多土木建筑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重视,忽视了节能环保技术对企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对国家提出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良好的执行,未能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力度。有很多土木建筑企的工作人员缺乏环保技节能的认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技能环保技术的相关规定执行[3]。
2.2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缺乏环保性
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有部分企业与施工单位没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施工机械设备,仍然使用落后老化的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施工资源的投入,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土木建筑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在机械设备上没有顺应时展需求及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更新与改善,虽然短期减少了成本资金的投入,但是从长远角度上来看,严重浪费了资源,很多施工机械设备功率大,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与水资源的同时还不能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不能产生较大的作用,一方面对施工进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脱离了现阶段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政策[4]。
3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我国以往传统的土木建筑施工人们只注重企业的建设效率及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及节能保护等方面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大环境下对节能环保技术展开全面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推动土木建筑行业得到良好发展。
3.1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
目前作为具有极大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的太阳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且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论其原因主要是太阳能的充分使用能够全面降低我国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了因为化石燃料使用而带来的多种污染[5]。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太阳能技术除了维护简单及使用简洁等多种的优势,与此同时,因为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的全面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太阳能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充分利用。
3.2进一步做好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能管理工作
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所使用到了资源主要包含了电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以及水资源等多种。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能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种电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其二,对于土木建筑施工的设备应用应当首先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除此之外还需要实现对闲置设备电力资源消耗的有效减少;其三,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应当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其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及时创新原有技术,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全面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6]。与此同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充分应用,例如,在施工中可以利用粉煤灰这种废弃物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不仅提升工程建设的保温性能,还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减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性与环保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型社会的建立是现阶段时代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围绕着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三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得到稳定而健康的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凌冰,潜光华.探讨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2.[2017-08-07].
[2]何剑树.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52.[2017-08-07].
[3]周静.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05:238.[2017-08-07].
[4]高鑫.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5]王亚男,孙晶.略谈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58.[2017-08-07].
篇2
【关键词】土木建筑;施工问题;应对措施
1、前言
土木建筑工程是将文化、泥土、水等运用施工设备及建筑材料实现建设方案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总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土木建筑工程是支承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行业之一。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使得这一行业发展规模过快过猛,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安全意识薄弱、施工技术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2、土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薄弱
在土木建筑的施工当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然而政府部门对于建筑企业却缺少相应的安全监管力度。目前,大多数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薄弱,对于施工的操作标准不甚了解,加之某些建筑企业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此外,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某些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放弃控制权,而交由项目承建人来掌管,而项目承建人对于施工现场的各项操作并不熟悉,无形中增加了违规操作现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某些建筑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却并没有投入应有的重视,其管理机构不是缺乏设备,便是缺乏人手,甚至没有给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这些现象都加大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2.2施工技术问题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技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对于土木建筑施工来说,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土木建筑施工是否符合大众期待,是否符合标准,施工技术的先进性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关系到项目工程的完成效果,二则是建筑设计师的想法能否在建筑实物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如今对于土木建筑施工技术虽然有着诸多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然而在施工时,技术指标常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技术指标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有预应力技术、深基坑开挖技术、防水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等。要确保施工技术的质量,就需要提高技术控制管理,然而,由于该体系存在着缺陷,使得其无法完全应对技术问题[2]。
2.3环境保护问题
最为容易被建筑施工企业们忽略的问题即是环境问题。由于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大型机械设备,且通常是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建筑材料较多,使得其在施工时对于周遭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特别是建筑工程施工通常位于市区,周边除居民住宅区外还有医院、办公楼、学校等公共设施,而施工时所产生的巨大噪音、大量粉尘、高空坠物、有害气体、强光等,不仅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如此必然使企业社会形象受损,同时使人们对建筑施工产生抵触心理。
3、解决建筑施工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安全管理
为降低土木建筑施工现象的危险性,首先,国家应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记录施工过程当中发生的所有事故,并建立起事故档案,通过分析及总结,防止再次发生同类事故;其次,应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教育知识,通过专业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及标准的安全操作流程,从而使其具备在施工现场保护自己的能力;其三,作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专业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始现场管理工作,否则应继续学习以提高相关知识与技能;其四,加强对特种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其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若出现不规范操作现象,则应对其实行处罚,此外,特种岗位必须持有相关证件才可上岗工作;其五,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对作业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施工人员负责其施工区域,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施工范围,确保其各司其职,同时应强调团结,督促各部门多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部门间的合作性[3]。
3.2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基于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将对土木建筑施工影响巨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扩展土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而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将对提高施工技术起到极大的作用。当前,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实测值和预测值、位移以及内力进行分析,从而对比出其间的误差值,若误差值过大则通过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除此之外,还可对影响施工的因素如气候、荷载、地质、材料、资源、现场等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和调整,最后得出符合技术控制系统建立的设计目标。技术控制体系还包括了现场技术控制,为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情况,建立现场监管部门,对于施工现场当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纠正及指导,同时,对于可对施工技术造成影响的材料,为保证其符合标准,需要进行试验及现场分析才可应用到施工当中[4]。
3.3加强环境保护
建筑企业应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倡导绿色施工。为使施工过程当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应向施工人员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进行及时的处理,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干净,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可使用具有先进性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新技术不仅具有环保作用,还可有效的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可节省施工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才可同时兼顾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5]。
4、结语
综合上述,土木建筑工程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其是否能顺利完成将对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为此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从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做起,提高施工技术,降低安全危险性,从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烨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6(18):541-550.
[2]王太中.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04):163.
[3]杨艳红.浅谈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8):98-100.
篇3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过多年来的研究以及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以下就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创新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1、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坚固的桩基是整个建筑工程长存的基础,所以桩基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桩基施工,在打桩前要首先平整场地并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确定桩基施工范围,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先期的勘探情况确定桩位后,进行桩基试验,试验时要记录,根据实验结构再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在群桩施工的复杂情况下,要依据桩的规格.长短与密度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2、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
(1)墙体节能技术。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随着国家提出的低碳环保的概念,使得当前环保和节能成为了土木建筑的发展趋势,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和光电幕墙。比如最绿色环保且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幕墙技术,光电幕墙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消除了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使其变得异常柔和和舒适,再将这个太阳光用来为人类照明。这种技术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因而非常人性化。
(2)隔热技术。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
(3)采暖节能技术。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
(4)太阳能技能技术。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3、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
(1)外墙防渗技术。外墙防渗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避免雨水渗漏问题的出现。土木建筑外墙施工时应注重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穿墙孔洞.预留洞,外墙配电箱等易出现渗漏现象部位的防渗处理。
(2)屋面防渗技术。建筑施工原材料中的砂浆.水泥均具有水硬性特质,施工时应注重天气环境变化,保证屋面终凝前不会出现降雨的情况。屋面施工前,要首先对屋面基层情况进行检查,找平基层。 在保温材料上覆盖找平层时,要确保保温层平整 ,发现松动的问题,要及时嵌填平整。完成基层修整后,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在已处理完的基层上,通过刷素水泥浆的方法,保证基层与找平层的粘结效果。
(3)门窗防渗处理技术。建筑物门窗是建筑物上活动次数,活动范围最多的部位,防漏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门窗防渗处理人员只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建筑理论,才能够确保门窗区域的防漏效果。由于门窗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整体影响,因此,在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时,不能忽视门窗安装的美观问题。
4、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加固施工技术。以下就几种比较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1)加大截面加固法。由于混凝土的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土木建筑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构件,如梁,柱进行加固,用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 。这种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是先彻底清扫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颗粒性物质,并将其表面的凹凸处整平;再在表面浇上一层新混凝土,让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让两层混凝同承担重量。这样就增大截面积,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这种加固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所需成本低,并且适应性很广,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施工;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严重干扰施工区域周围人群的正常作息。
(2)包钢加固法。包钢加固法指的是用乳胶水泥或 环氧树脂化学灌浆 将型钢或钢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虽然其原理与加大截面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不能明显增大原构件的截面积。但包钢加固法的优势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因为它是直接对构件进行加固,因此受力更加可靠,用这种方法对构件进行加固也是最能提升建筑物质量的。
(3)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与上两种加固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构件,通过对薄弱构件进行粘钢处理,增大它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粘钢加固法是如今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是不同于上面两种方法,是无湿作业,因此对周围居民没有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因为是部分加固,工作量相对而言很少,因此能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二、土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笔者认为土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1)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的土木建筑施工正处于施工技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必
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2)环保技术的运用。当前,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整体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土木建筑工程行业普遍把经济效益放在行业发展的首位,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建筑施工阶段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环保技术的运用。
(3)监理技术的科学应用。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是单纯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理,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效果。 如果缺少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创新技术的的应用也将无从谈起。
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土木建筑工程日趋增多,并且其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同时为了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创新。
参考文献:
[1]欧阳世基.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
篇4
【关键词】质量管理;混凝土;土木建筑;技术控制;有效措施
混凝土在企业中生产、经营,并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的质量、技术至关重要。本文以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为主要线索,阐述混凝土的行业管理与技术控制策略。
一、混凝土施工浇筑前的技术质量管理要点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加以系统审批,应紧密依照浇筑的作业量、施工器械装备、施工缝的方位、混凝土的原料供给、断电停水等应急对策和确保混凝土浇筑任务的持续性等问题上加以综合探究,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措施补救,全方位保障施工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
其次,需仔细审验支架和模板的规划设计书、拆除次序、拆除时间,还应预先查验钢筋与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需二次查验,以便于保证模板的标高、截面大小和所处方位同规划相吻合,并尽量做到拼缝密实,模板内无任何污物。
第三,混凝土从高的地点下降至自由高度时,每一承受压力钢筋之间捆绑接头的方位要相互交错开来,从任何一个捆绑接头的中心到连接总长的1.2倍范围内,有捆绑接头的钢筋横截面积占据承受压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为:受压力的区段应低于50%;受拉区范围要少于25%。
第四,混凝土在浇筑前需确保相关申请书已办理完毕;电、水和照明等施工现场基础性设备应跟进到位,并有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对那些混凝土施工中必定用到的运输车、搅拌机、输送通道等应备好并保证其性能良好,加强日常养护,对潜在发生的漏洞要有若干应对举措。
二、混凝土施工的原料技术质量管理方法
1、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按要求采购齐全各项原料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阶段,土木工程的建筑方要亲自购置适合各项要求的材料设备。具体而言,水泥需425号的,4-30.5mm尺寸的合乎质地标准的碎石、粉煤灰、粗黄砂等依照工程客观需要配备完整。除此之外,还应依照外加剂的掺入量与型号搭配充足的外加剂。
2、严控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混凝土在出产、输送、浇筑等整套流程中不可避免地存有漏洞,比较典型的是混凝土的泵站器械出现缺陷、断电停水、振捣设备突发意外等。有鉴于此,为了万无一失地规避施工缝,故把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恒定在5-7小时,混凝土运输到工程现场以后的终凝时间要在4个小时以上。
3、混凝土出售厂家应提供详尽的配方报告
混凝土的搅拌、搭配是施工环节的重要考虑因素,石子、砂砾的含泥量应在可控水平以内。水泥不能使用超过保质期或者出炉不久的材料,而要有侧重性地选用新鲜的材料,并仔细检测水泥的平稳特性;购置外加剂时应选取资质好、信誉度高、技术有保障的供货厂商;砂要求所含泥量要偏低,可以是中粗砂,还要不带有螺壳等会降低混凝土自身浇筑施工质量的物质。
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质量对策
首先来看,在浇筑混凝土时,需严格依照规范开展必要的操作,切实防范过度振捣的现象出现。混凝土在浇筑时必须完成详尽的技术交底任务,在工程施工现场振捣时需有专业的、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专职负责混凝土的监督和指挥。从事振捣工作的职员需要具备详尽的振捣工作经验,在浇筑时才会不折不扣地严把质量关,妥善处置接浆,尤其是要注意底板之上的墙外施工缝等位置的混凝土振捣,以专业的技术手段规避因振捣的欠密实而带来的水渗漏问题。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重要部位时,对于梁板而言,在浇筑时要悬挑框架的混凝土浇筑,应用平板振捣器加以振捣,严控混凝土的标高;具体要先浇筑处于中间位置的梁板,再浇筑外部设备,后墙浇筑的混凝土要在 2个小时以内;平台混凝土不要堆叠太高,并注重模板内侧杂物的清理以及模板的润湿;在浇筑楼梯时,要确保其与柱间用钢丝网分隔,并和柱浇筑基本维持一致的高度;自下而上放置混凝土并加强振捣,用塔吊安放混凝土,注意找平与振捣操作的规范性;柱模板和梁筋要相互叉开,留有较小的缝隙并呈现分散的状态。在施工前必须放置密实,以便于保证充足的下料和振捣空间,混凝土需分层浇筑,并振捣均匀,力促混凝土的浇筑更加严实、工程更牢固。
第三,在浇筑时要尽量缩短间歇期,在混凝土初次凝结前完成这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任务,混凝土最长间歇时段要高于45分钟。混凝土在浇筑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查看模板、预留孔洞之间形变情形,严格防范返工的发生。浇筑柱时,应保持柱钢筋的方位精确,避免发生移动或者倾斜。在完成浇筑任务后,要拉线审查标高,完成浇筑作业任务的混凝土必须在12个小时以内用木抹子覆盖上并适当地浇筑,持续时间约一周。
四、土木工程混凝土行业管理与技术控制策略
承包单位和混凝土搅拌站之间签署合同时遵守行业规范,谨慎、精确地表现出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条件、工程技术委托人以及材料技术参数等,并交由监理部门审核。在这期间,也可亲自到搅拌站点进行实地调查,观其技术工艺是否前沿、化验的机械设备是否完备、齐全,作业规模能不能符合工程现场的施工需求。
搅拌站要不断地依据土木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改进和完善技术,尤其是要顺应“高性能混凝土”的新趋势,在设备组装外,对高性能混凝土这一新技术加强摸索,以便于适应当代混凝土搅拌的要求。
对搅拌站的技术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监理部门要依规履职,深刻地意识到搅拌站作为土木工程分包单位的极端重要性,除了专业审验资质、对经营水平开展细致化查看外,更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管理与监督,重点观其各项措施是否配套、是否具备可行性、技术管理方面有无纰漏之处、操作行为是否合乎质量规范等。
对承包单位来讲,在选择混凝土供应机构时,要先对供货厂家进行专业、科学、合理的评估,优先选取信誉度高、质量优异、资质好的搅拌站,同时也要顾及到地理方位的远近、生产容量能否满足土木工程现场的实际需要等多方面情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要做到质量上可靠、技术上可行,就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步骤、环节的质量技术控制问题。经由科学选取混凝土原料、配合比例并做好浇筑前后的各项准备措施,全面推进混凝土在施工前后的管护工作,为工程创造更可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景峰. 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2]万绍萍.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9)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问题;建议
目前在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理论等,在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同时,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施工质量,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好基础,为建筑结构的设计稳定打好基础。
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1、结构设计牢固性差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土木工程结构不牢固的问题,这给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工程结构的不牢固虽然不会对工程建设的真题结构造成损害,但一旦发生事故,结构不稳的工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对工程结构的延性设计、冗余度设计是极大的考验。设计地基结构时,如果对结构设计的论证不足,在外力的作用下,工程的结构就会不堪重负发生安全事故。在我国,很多木图工程在结构设计上都存在不合理现象,这导致建筑物坍塌、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土木工程结构的重要性。
2、区别构造柱和承重柱的问题。土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水平,对构造柱和梁配合设计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墙体裂缝,保证工程的质量。实际的施工中,很多的设计人员对构造柱和承重柱的概念混淆不清,有的直接将承重柱的设计方法套用到构造柱设计当中,构造柱的设置就失去了基础,这就导致在抵抗地震方面,强度较强的地震会直接导致结构的沉降。裂缝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出现建筑物倒塌的现象。此外,在分析承重柱受力时,有的将截面的面积设计的太小,这样在外力的作用下,柱和梁就会出现开裂现象,导致工程问题的出现。
3、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考虑土木工程安全性、耐久性的同时,对工程进行是土壤的温度等要进行考虑,对水土的酸碱度等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但在实际的土木施工中,外部环境往往被设计人员忽略,这导致设计的结构在理论商城里,在实际的施工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二、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基础施工的结构设计技术。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对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现浇混凝土、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等工作,所以整个建筑中的重点工程是建筑的基础施工。其施工周期也较长,占30-40%左右的总工期。对于基础埋置高度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有不同的要求,埋置天然地基时占总建筑高度的1/12,埋置桩基时要占总建筑高度的1/15,要注意不能将桩长算在埋置深度中。工程施工的地方都处于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施工的场地比较的不宽松,因此对施工周围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保证施工中基坑的稳定,不会出现位移等现象,对基坑的开挖建设一定不能采取较长的工期,一般来说,施工时间越短,基坑开完的安全系数就越高。在施工中对于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强,危险性比较高,力学位移与强度的问题都要有很好的把握,同时还要解决支护结构与土力强度的相互影响的问题,在施工中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精准的计算,就会导致施工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基坑的工程事故。就要采取专项的施工方案,在基坑深度超过5米以上的工程,对于地下降水和边坡支护有特殊的要求,在经过施工专家组的审核得到许可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项目。
2、板设计和配筋。板设计和配筋的结构设计,要对长短边的长度进行分析,通过长度差距
3、内力组合的设计。土木工程结构的承载力中,关于抗震设计的要点就主要是内里组合方面,在此设计中,我们需要对承载力抗震的系数进行调整,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抗震的具体要求对材料的强度进行选择,然后加以调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承载力。
4、地下室嵌固端的选择问题。在有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时,地下室的顶板是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计算结构的内力的人小,而且在某些工程中会整体结构成为一个超限建筑,对结构设计造成难点。嵌固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嵌固应该是强度嵌固而非力学嵌固;力学嵌固―完全刚性的固定,嵌固点以下刚度无穷人,嵌固点无平动、转动,实现了完全的约束。而强度嵌固―柱的塑性铰出现在地上一层的下端,而不是出现在梁柱节点两侧的梁上,即强梁弱柱.实现的方法:(1)增人梁的抗弯能力;(2)士曾人地下室柱顶的抗弯能力;(3)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嵌固端所在层楼板要求连续,这样才能保证水平地震力的传递。实际工程中常遇到地下室顶板开洞,此时必须要与建筑专业配合,避免将洞口设在主楼周边,同时将洞口周边楼板加厚,以满足刚性楼板的要求。工程中还会碰到当地下室顶板的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以下沉式广场为代表,如果地下室顶板与地上一层高差小于层高的1/3,则只要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能满足规范要求,则地下室顶板可作为嵌固端,即使高差稍稍超过1/3层高,也可将主楼周边一跨的楼板适当抬高以满足高差,不过需进行加强处理。
三、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建议
1、施工前进行勘测与工程测量地基。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以及GPS技术进行测量、核算和设计,在以后的高层建筑施工中要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施工CAC技术,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在施工中降低企业的经济投入,确保建筑的质量。
2、使用新材料。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材料始终是工程建设中最基础的原料,近年来,材料的质量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并且新型的材料在施工中逐渐得到使用,而新材料的使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这对促进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主要是根据力学等理论进行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使用效果,但随着施工工艺的更新,混凝土施工的使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结构设计的方法,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
4、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土木建筑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绘图工具、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让土建工程的建筑结构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精准的施工图也有效的减小了施工中的误差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设计,按照施工标准施工的同时,还要加强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建设,对设计的程序、施工的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把握施工的进度,做好工程预算。
5、结束语
随着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不断复杂优化,同时也产生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保障土木工程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雍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J].城市建筑,2014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今,虽然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土木工程的进步,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土木工程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土木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技术之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生产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土木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分支的综合性大型学科,包括道路、桥梁、工民建筑、水利、铁路、港口等工程在内的多种学科,要想使土木工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就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认识,以提高土木工程的工程质量。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全新的、规模较大的施工工程不断增多,整体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土木工程整体施工特点包括:
1、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相对固定性
即相同土木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流动以及整个施工队伍的合理流动;
2、具有综合性
土木工程的完成需要施工、监理、设计和材料供应方等多方进行协调配合;
3、具有受干扰性和复杂性
原因在于土木工程技术应用较为复杂,施工时会收到施工环境、施工气候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工程施工周期的变化。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深基坑施工技术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起,高层建筑对抗震。地下空间的发掘利用,因此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挡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挡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的需求下,在施工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创新之一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对于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如果土建施工中的地质条件较差,土质酥松、坑壁土质密度不高,通常采用预应力锚杆和灌注桩体系。针对地下水位上下的不同类型的图层宜采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土木工程施工中,许多临时支挡的加固桩或地下支撑墙或永久性的支挡桩或支挡柱可以实施支挡与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方案,一体化的承重与支挡系统既能够满足支挡的需要和承重要求,又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支挡技术中,旋挖施工工艺在管控灌注桩施工中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方案,但在利用旋挖灌柱桩施工中必须保证成孔质量,较少施工质量中的不利影响因素。
2、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随之发展起来,虽然该技术在设计图纸中会体现出来,但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还需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和应用。这样一来,不但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操作规范性得不到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也难以避免。在此情况下,应提高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视,尤其是对该技术的施工材料、设备及施工操作做出明确的、标准化的规范,从而促进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3、沉井基础施工
沉井是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重型设备基础、桥墩、水泵站、取水结构、超高层建筑物的基础等,施工过程:施工时首先制作井筒,然后在井筒内挖土,使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井筒的最下端为刃脚,形状如刀刃,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沉井的外壁为井筒,在下沉过程中起挡土作用,同时靠其自重可以克服筒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底部的土阻力,使沉井能在自重作用下逐步下沉。
4、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创新之一是体外预应力的发展与应用。体外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在大跨度土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道桥施工和特种结构施工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中粘接体外预应力是体外预应力应用中的典范之一,这种预应力在管道结构外,产生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较小,便于后期维护检查,同时在管道的铺设过程中便于控制。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体系也是应用较多的体外预应力施工方式,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施工操作简单,单根无粘接摩擦损失相当小,体外预应力比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也更高。
三、施工技术的创新
1、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近年来的热点。顾名思义,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2、深基坑支挡技术发展
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抗震与人防的需要和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再加上大型深埋设备基础的施工,深基坑支挡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些需求和障碍的促进下,深基坑支挡技术在下面两个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实现是施工技术的创新。第一,桩、桩―锚支挡体系。对于开挖深度大、坑壁土质差的情况,通常采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体系。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适用于地下水位上下的各种类型的土层,但效率不尽人意。第二,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用于临时支挡的桩或者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一体化后,施工速度得到提高,投资效果得到加强,资源得到节约,得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另外,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旋挖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减小认为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四、土木工程施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1、科技化趋势
科学技术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电子计算机技术还是系统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都为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技化趋势是必然要求也是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民用建筑在质量保证的同时经济效益也要有所保障,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追求目标。这就需要采用高级科学技术手段满足工程施工生产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推动建筑施工过程的的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降低额外支出的人工费、机械费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自动化趋势
自动化施工技术理念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利用智能型机械设备、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终端和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转换到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运用自动化发展统一、高效、流水线式的施工一体化流程,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水平,同使减少人为劳力的施工危险,例如运用自动化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进行建筑工程作业,保证施工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
3、生态化趋势
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会生态化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可持续化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不例外,生态化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
在建筑施工中要体现出绿色施工技术,首先要具备绿色施工发展思想,要综合应用土木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达到节能环保、生态平衡、节约建筑生产要素、降低建筑安全生产风险。例如运用新型的节能环保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办公,减少污染和能源损耗;注意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土木工程项目提供新的科技能源,减少能耗,这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对于光污染和声污染源头进行尽量的降低,达到环保的目的。使得在建筑行业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高品质的、绿色的民用建筑,达到建筑建造与环境保护的生态化和谐统一,达到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这也是所有工程建造所追求的是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五、结束语
在当前已修建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工程整体结构出现损伤或性能降低的情况,这对于保证土木工程的使用安全性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就需要不断的研发新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使土木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1.
[2]尚亚伟,应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
[3]李潮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问题的处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节能环保;技术
1导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节能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随之推动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目前建筑项目能源的消耗数量庞大,在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引起了广泛关注。节能施工技术不但推动了建筑工程业的革新和进一步的发展,还促进了建筑工程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且对工程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控制发挥了一定作用。
2建筑行业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节能对于当代世界而言,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知道要真正达到节能的目,就必须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从长远发展来看,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环境保护,这不仅是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的,而且还对于强化未来国内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有极大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建筑行业将上升到新的科技高度,这就鼓励了其他行业不断进行技术的研发,带动如土地资源管理、机械设计自动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的积极发展,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结合。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地体现了新型能源应用的实际研究。
3目前建筑节能施工中在技术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不是目标,但确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施工时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的施工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比如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等等。整个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那么工程建设时就会投入大量的资源,这样也会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如果出现衔接问题,那么节能环保的要求也会相应有所下降,进而增加了建筑的能耗。而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的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季节都需要阻止太阳的直接辐射;其次在一定的室内外环境下,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最后,建筑工程中室内的通风情况也要达到预期要求,避免出现通风不畅的情况。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以及提高环保效果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4.1在建筑顶部施工中的应用
在建筑顶部的主要功效是起到隔热、隔水及保温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上述作用,应该及时加大投入力度,这是节能技术中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顶部的围挡和维护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发挥出顶部的功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顶部结构都是通过和围墙的同样施工方式来完成,这样的方式简单轻便,能够满足使用过程中的任意要求,并且能够规避一些问题。一般在顶部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复古顶尖的适用理念,实现冬暖夏凉的目标,但是此过程增加了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却无法使顶部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顶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全面的考虑节能、材料性能和价格等因素,由此发挥出屋顶的利用价值。
4.2外窗系统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外窗系统的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外窗产生裂缝或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此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外窗系统。这里先考虑的因素是选材,在节能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密封和耐压性更好的建材,严格做好审核工作。其次是在安装中,也应该防止材料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利用好密封条以固定好主体结构。至于密封条的选择,不但要求其防水功能佳,还要透气性好。总之在开展施工过程中,把握材料各项性能和特点是其关键所在。
4.3门窗保温的设计施工
门窗的保温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要注意门窗的设计比例,由于门窗的传热损耗相对较高,也是热量损失的重要导体,因此在进行门窗设计的时,对于比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样就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才可以进行施工。其次,门窗内部填充的岩棉板也要具有保温的性能,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门窗的隔热效果,同时也有着隔音的效果。
4.4政府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宣传
节能技术是在建筑中通过专业的、科学的建筑技术,让人们享受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一般情况下节能建筑的能源消耗只有传统建筑能源消耗的十分之一。但是,节能环保技术涉及大量的专业型技术,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很多材料都是特质,并且环保节能建筑的建设周期要比传统建筑建设周期更长。因此,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节能环保建筑的建设成本是传统建筑成本的1.2倍,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大多数人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对节能建筑技术在土木建筑中的运用不够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起到宏观引领作用,通过媒体平台宣传节能环保技术的优越性。同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政府应该对房地产开发商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应的节能环保技术。
4.5屋面施工中的应用
在屋面施工中,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选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是第一要义,尤其要注意屋面板和防水层的选择。同时施工单位还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对相关指标如保温材料的外观、热容和导热系数等进行参数确认,以达到材料的使用要求。施工单位还须妥善保管材料,注意防水、防潮,避免存放过程因潮气发生变质。通过对当前建筑的分析不难得出,常用保温材料有珍珠岩、矿棉和岩棉等,其吸水性能好,如遇水渍还可吸湿使其导热系数明显升高,使保温效果降低。故我们在屋面施工时,若将保温层设在防水层和隔汽层间,就既提高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施工方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建筑节能施工的水平。
4.6可再生资源的研发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之一,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开发出更多可再生资源,如绿色能源等。目前,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力度不足,但是对于建筑行业却极为有利。建筑行业可以利用技术优势研发出更多新型节能技术,充分结合地域特点,如风能、地热等能源,和正在进行的建筑施工相连接。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地质、地区等内容,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节能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家仍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严峻形势的驱使,合理应用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成为必然。而要想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一方面要熟悉项目所在地,把新型材料、技术等投入施工,另一方面要助力推动规范法则的完善,在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下,将节能施工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洋.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220.
[2]张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58-59.
篇8
[关键词]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起来。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是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因为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水平。所以,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根据国家和建筑行业的相关行业标准等进行严格控制,这就是质量检测。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1 、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检测在技术开发和企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以强制的手段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的检测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对建筑材料项目和取样也有了新的规定,这些有效的保证了建筑材料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发展过程和程序
2.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发展过程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行业加强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因而也加强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深化并完善了以质量监督站为主的质量检测体制。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统计、手工填表为主,以复杂的统计、计算为辅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的评估归类,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统计或个人的误差使得检测质量难以控制,管理工作难以规范进行。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管理程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不断研发和推广新型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工具,大大方便了质检人员的检测过程,提高了工程质量的检测质量和管理水平。
2.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程序与传统的质量检测不同,当前的质量检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多种类,如钢材、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焊接试件、混凝土和砂浆试块、防水材料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量也较大,这些材料在进场前则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堆满进行科学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2) 取样检测过程。在确定检测项目中之后,要根据项目对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取样过程的科学、规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得出和质量检测的结果,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科学取样的方法有很多,通常采用预混合取样和分批号取样的方法,预混合取样就是事先将待取样的材料进行均匀的混合,确保性能分布均一,然后再进行取样。分批号取样就是根据不同的批号进行分点取样的方法,这种取样方法操作简单、节省时间。3) 外界环境和取样尺寸的控制。首先材料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与湿度等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对待检测的材料需要按照检测标准进行养护和测试。其次,要按照标准的方式对试件尺寸及精度进行裁剪,确保尺寸大小、厚度平整度等符合检验标准,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
2.3 试验误差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过程中,试验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及人为因素。而在这几种导致试验误差的因素当中,其中人为因素则属于主要影响因素,试验人员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如果采取的试验方法不对,则会对试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采样不具有代表性,也会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所以为了避免试验误差的产生,需要选择适宜温度和湿度的试验环境,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发生。
2.4 检测结果、误差的判断及排除。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取样的规范性、工作人员操作的熟练性、检测设备或仪器等。通常不同的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的误差,如因设备或检测方法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求多次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排除。由检测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引起的误差,通常呈现无规律性等,在进行结果判断时要注意。
2.5处理数据的办法。一般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具有离散性大的特点,因此要对检测数据作出正确判断和取舍,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而且准确性。
3、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3.1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工作中,如果材料员自身能力较低,再缺乏经验,没有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这就必然会对监测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3.2 缺乏完善的保管措施。在对建筑材料采购中缺乏计划性,大量的建筑材料运送到现场,由于场地有限,现象管理较为混乱,从而导致建筑材料堆放不规范,而且在堆放时也没有进行标识,在保管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部分材料受到磕碰、潮湿及生锈等情况发生,影响了建筑材料正常性能的发挥。
3.3 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在长期堆放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检测,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着错检及漏检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不合格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埋下了质量隐患。
3.4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焊接工程较多,由于焊接工作对技术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焊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这样就会导致焊接过程别是钢筋接头焊接时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焊接完成后又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就直接进行使用,影响了钢筋原有的力学性能,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3.5 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完成后没有达到必要的强度时就直接进行使用,从而导致强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影响其正确功能的发挥,甚至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3.6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着不统一,而且各地所使用的检测管理系统和检测仪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水平。
4.1规范检测指标、统一检测标准
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统一的检测标准,从而使得质量检测行业可以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加强建筑材料检测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信息共享更为方便。另外要加强对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和运行,严厉打击存在的数据篡改和修改的检测行为,从源头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4.2 规范取样操作、提高检测准确性
当前仪器设备落后,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是阻碍检测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首先可以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规范取样的操作,提高取样的科学性。其次,可以通过多次取样取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少由于取样造成的误差。最后,要加大资金投入,研发并推广新型的检测工具,采用科学化的设备极高检测准确性。
4.3控制环境条件,合理处理数据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要确保外部环境的合理性,提高外部环境条件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减少系统误差,提高检测准确度。同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根据不同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特性,运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做好有效数据的提取工作,减少由于数据处理而造成的误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时关系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建筑质量的检测和有效的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和业务素质水平,切实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保证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凤平. 浅谈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监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7.
[2]徐国茹.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3]李庆山.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2.
[4]王晓萍. 浅谈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篇9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长足的发展,同时,对建筑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背景下,需要做好相应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其施工质量。然而,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故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木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土木施工对于施工技术的专业化要求非常高,导致土木工程在施工时的难度系数非常大,受环境以及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其工程施工难度体现如下:1)一般在房屋建设时,需选择地基较为平稳的场地,如遇地基不平稳,一旦冒然施工,将非常容易引发塌陷等问题。2)土木工程施工中易受地质结构因素的影响,当施工地的地基结构烦琐且地基部位结构受力不均匀时,施工难度系数便会增大,导致工程施工空间狭小,影响各个工序的开展,甚至整个施工环境逐渐恶化,如施工温度高、空气质量变差、噪声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非常不利。3)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的面积较为复杂,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以此避免施工隐患[1]。
3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增强质量控制可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筑人员安全施工。实施工程建设时,如果遇恶劣的施工环境,或缺乏足够的施工设施,加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土木工程质量。另外,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大力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尤为必要[2]。
4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4.1土木工程施工方案问题
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控制好土木工程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很多都是质量没有控制好,其中施工方案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是施工方案设计[3]。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能指导土木工程有效施工。然而,现实中很多施工方案的制订没有根据实际出发,导致施工方案与企业实际施工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其次,在施工方案中出现了许多变更问题,一些工作人员未能了解施工方案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总是随意改变施工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到土木工程正常的施工进度,还使得投资资金超出原有的预算,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
4.2土木工程施工中缺少监督机制
当前,很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执行好土木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一些企业为加强经济效益,忽视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制度建设,缺乏对应的监督机制,造成施工管理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对施工质量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履行其应有的监督义务,导致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质量问题,反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3土木建筑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
土木工程施工期间,因其工程量较多,施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所以,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对于土木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当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将其关注的重心转移到速度及效益方面,从而忽略了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4],同时,忽略了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与工程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造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一,专业技能欠缺,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造成土木工程建设发生一系列质量方面的问题。
5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现阶段,很多企业受施工方案、监督机制、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需要积极运用一些策略,有效解决各种质量控制问题,推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走向全新的发展阶段[5]。
5.1做好工地实验室质检工作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工地实验对于整项工程的完成质量非常重要。作为施工自检单位,最为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工地实验室的构建来提高工程质检水平。在管理工程质量这一环节中,需制订相应的实验室施工标准,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实施工程建设。作为试验人员,需具备很强的素质、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范,将质检工作做到完善,从而控制好质量。
5.2增强工程施工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首先需要制订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时需要保证全部的工程人员遵守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说到做到,一旦承诺了便要全力去做,并总结提升。施工单位需要针对质量管理方面的人员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制订合理有效的奖罚办法,有效提升质检员的质控能力以及工作的权威性,以便能完成优质的工程。
5.3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
企业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很好的完成,需准备充足的材料和良好的设备。因此,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管理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关系到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的因素有2个:第一是人为因素。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以权谋私,未能严格审核施工材料和设备,使一些较为劣质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混进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给土木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第二是资金原因。很多企业为了尽可能节省资金,赚取更多利润,便去选择一些质量非常差的材料和设备,从而造成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土木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关,以降低安全隐患。
5.4组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可有效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更好地掌握施工质量。一方面要采用科学技术,制订好施工质量标准,与此同时,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5.5分清工程质量与成本关系
当前,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么过度强调工程质量而忽视工程成本,使得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很低;要么为达到工程经济效益,不重视工程质量,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突出。所以,企业需要理清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间存在的关系,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略怎样控制工程质量标准,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此基础上可采取积极措施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根据质量成本管理达到企业工程效益提升的最终目的。
6结语
篇10
一、我国工程造价学科发展概况
我国的工程造价本科教育主要是以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在1998年以前,我国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里并没有工程管理,其专业设置主要是专科层次。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和“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合并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下设“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和“物业管理”五个方向。此时工程造价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大多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都是以工程管理造价方向的形式存在。
2003年,天津理工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其后全国先后有几所高校申报了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并招生。
二、我国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各院校造价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按照中国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来进行设置的,即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和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
综观该专业全国各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工程技术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多依靠土木建筑类专业,具有鲜明的土木工程背景支撑,强调专业的“技术性”,其技术平台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二是管理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具有鲜明的管理工程背景支撑,其各平台课程相对较为均衡,但管理平台课程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三是财经类院校,在课程体系中,经济平台课程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着重投资和财务能力的培养,而技术平台课程则相对较弱。
由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应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学科定位不够准确。学科定位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只有根据准确的学科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它是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部分院校由于缺乏准确的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简单的采用工程技术加管理加经济的模式,忽视各平台课程的有机融合。
2.专业能力培养欠缺。目前各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过多依托各院校的办学背景,课程结构不合理,或偏技术、或偏管理、或偏经济,而在与专业领域的职业要求对接上普遍存在不足,导致专业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无法满足行业学会对专业人士提出的专业能力标准。
3.实践性环节设置不合理,实践内容、实践手段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实践时间存在偏少现象。
三、国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造价学科教育发展时间较长,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实行行业学会对高校课程体系进行认证的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要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以英国为例,英国的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建筑、测量和环境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团体。它负责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教育评估,通过一定的课程评估标准和程序,保障课程设置能达到未来的执业资格要求。在英国,如果要获得造价执业资格(成为工料测量师),则必须获得通过该协会评估通过的专业学位,否则必须参加与通过评估的专业水平相对应的专业基础考试。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通过行业协会的评估,确保专业教学满足行业学会对专业人士提出的专业能力标准,有效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有以下特点:
1.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
在国际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对工程造价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指导作用,并和行业执业资格挂钩,专业教师大都有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经验,从而有效保障了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要求之间的对接。
2.学科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在工程造价学科定位上,都强调工程管理对工程技术的依赖,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技术类课程为基础,充分重视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科目的整合。
以美国为例,根据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对美国建筑教育委员会考察结果(表-1),其专业课程基本上是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学科内容为辅,各校的工程学科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
F:Florida大学的房屋建筑学院G:Georgia技术学院的房屋建筑项目
3.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占了较大的比重,实习学分的比重也较大。以上表为例,在五所美国高校中,最高的占全部教学课时的36.1 7%(Georgia),最低的也达9.84%(Louisiana)。
四、结语
- 上一篇:传统的农耕文化
- 下一篇:多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