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市场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篇1

[ 关键词 ] 医疗改革 市场化 政府 困境 原因 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过显著成就。当时,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 ;形成了广覆盖的医疗费用保障机制 。

当然,在收获的同时,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也存在问题。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发挥。此外,城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一直存在着对患者约束不足以及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问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存在互济功能不足的问题,如此等等。

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的因素又在哪里?我们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干预重点选择方面以及在费用保障机制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决定性因素。医疗卫生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卫生领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分配由政府统一规划,具体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也由政府按照严格的计划实施。从而保证了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迅速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中国当时的选择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方面,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 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随着80年代初期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由于该制度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一直未见明显成效。城镇地区,随着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遇到了很大困难。 除此之外,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等等也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职能不断弱化,各种责任越来越多地由地方政府承担。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

医疗领域市场化,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保障的市场化,一个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医疗保障的市场化一般指的是通过商业性的医疗保险,以自愿性为主,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障。简而言之,不是由国家强制提供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说到底是由谁来提供医疗服务。原来的体制是由国家直接办医院,国家财政付款,这是事业单位模式。现在国家财政拨款占医院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这个过程应该叫走向市场化。

纵观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在供给层面上已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微观组织和管理方面,普遍转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则逐步走向全面竞争;医疗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主要依靠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

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这种走向的医疗体制变革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改革开放时期医疗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使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以及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当前医疗体制的定论,简单的成功与失败都过于轻率。但可以肯定的是医疗体制的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多数获益。回顾医改的最近十年,民众对此看法如何,我们通过一组数字就可了解。78.9%的人认为医院比十年前多,的确,1980年全国医院达到18万,到2003年达到29万,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但却有60.1%的人认为比十年前看病更难了,其中最关键的重点是认为药价更高,看病更贵了。越来越多的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转而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有81.2%的人认为,现在的医院在他们眼里是盈利性的而非公益性机构。

如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开始进一步推进。能够面对问题、正视现实,加快推进改革固然值得肯定,但改革能否获得预期的进展及良好的效果则是另一问题。

中国的医疗改革,要切合中国的国情,而中国的国情,莫过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而且收入低。据统计,2008年我国乡村人口依然还有72135万,而这部分人口的年平均人收入只有4761元,还有城镇人口中还有很大部分是低收入人口,如果中国医疗改革道路走市场话为主导的道路,就会变成美国那样,医疗保健支出占了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在美国接近百分之二十,这恐怕是国人难以接受的)。而且市场化主导的医疗不会瞄准那些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者。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了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都大量的采用,医疗卫生体系呈现倒金字塔形,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一如现在中国医疗的现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医院豪华,服务周到,可是却没有多少人够胆子进去,我们把这种制度归结为“为少数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通过自行服药或药店购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2008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

我们需要政府主导的为广大的公民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必然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的下降,我们称之为“为多数人提供低质量的服务”,虽然说是低质量,但是并不是代表医不好病,只是说环境不好,服务不好,但是试问,又有谁会在意感冒发烧的时候是否要睡好的病房,要有空调等,大多数人只是需要用一个架子吊着点滴打吊针而已。特别是在农村,“行脚”医生的模式还是没有过时的。这种成本底下的模式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还是十分值得推行。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医疗模式,底下是基础,是主要部分,在政府主导的廉价

医疗的基础上,充分引进市场竞争,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医疗体制。

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1.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农村地区,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一定的长期内,中国的财政不可能像英国加拿大德国这些国家那样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中国更应该学习新加坡储蓄医疗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居民把一部分收入存入国家直接管理的账户,该账户只限于在政府设立的医疗机构支付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 并制定严格的启动和提取限额。

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中国的医疗制度只能走政府主导的道路,才可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梁云 邵蓉: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医药 2007年第28卷第6期

篇2

文章概述了太白县养生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了太白县发展养生旅游业的现状,展望了太白县养生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养生游的对策:加强宏观规划,重视养生游品牌建设,提高整体开发层次;加强旅游目的地――太白县养生游基地营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生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

太白县;太白山;养生旅游;开发利用

现代科学表明,当今世界约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60%~90%的疾病与生活压力高度相关。21世纪,追求健康长寿成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生活的主题。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目的,满足消费者追求身心放松、心态调整、康体健身、医疗护理要求的新型旅游形态。养生旅游正是顺应人们现代生活发展的新趋势,并由此带动了养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

一、太白县养生游资源优势

太白县位于中国秦岭山区,是陕西省宝鸡市所辖南部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780平方公里。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除此之外,还有太白县独有的景点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青峰峡森林公园、药王谷风景区等都是休闲养生的胜地。

1、太白山的养生资源优势

(1)太白山的生态环境优势。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而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以其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了独有的气候特点,气候随海拔而变垂直递减。由下向上分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高山寒带五个明显气候带。在海拔620米―3511米的山地范围内,分布了地球上数千公里范围内才有的气候带、植物带和动物带,形成了包括3个植物带、7个植物亚带、15个植被群系在内的最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中国天然动物园”之称。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达510种,其中不少是药中质优名贵之品。素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的盛誉。太白山孕育出这么多稀世动植物,足以说明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天然养生胜地。

太白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地生活。经西安医科大学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测定,太白山空气离子日平均浓度为15000个/cm3,最高值为25000/cm3,是进行森林浴的“天然氧吧”。天然矿泉水井水温达70.9℃,水中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份和微量元素,为优质医疗矿泉水,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

(2)太白山的养生传统优势。太白山的养生资源优势,早已受到古人的青睐,视其为养生福地。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在今陕西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周围五百里,属仙人张季连治之。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拔仙台、玉皇庙、三官殿、菩萨大殿等。太白山也是一座佛教禅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峪口的仙游寺等。道、佛、儒、医都将太白山当成修身养性的理想宝地。

(3)太白山的地理区位优势。太白山贯穿几个县,交通便利,东距我国著名旅游城市西安110 km、世界第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130 km,有高速公路直达;西距陕西著名旅游城市宝鸡90 km,西宝高速公路有二级旅游专线直达公园,陇海铁路、310国道均有公路与公园连接;北距世界佛骨胜地法门寺33 km,且有法门寺―汤浴高速公路相连,旅游交通网络位置较佳。已经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太白山与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法门寺、楼观台、炎帝陵、张良庙等知名景区组合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客源稳定的大型旅游区域。

2、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

太白县黄柏塬乡地处秦岭南麓腹地,距县城70公里。境内山秀水清;空气清新,植被丰富,享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物库”、“天然氧吧”、“关中后花园”等美誉。大部分面积被划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全球同纬度最具原生态地区之一,是一个集原始森林观光、野外探险、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原生态风景区。黄柏塬的神奇秀美和天然纯朴的田园之情,能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最佳的疗养和释放。

3、青峰峡森林公园

青峰峡森林公园位于太白县桃川镇,西安至汉中的姜眉公路临园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公园总面积4360公顷,森林覆盖率92%以上。园内的自然景观雄、奇、险、秀。低处河川区有开阔盆地,两侧流水潺潺,林木郁郁葱葱;中部有长峡、幽谷,孤峰、奇石林立,绝壁、飞岩突兀;顶部为连接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的跑马梁,常年云雾缭绕,烟波缥缈,瑰丽秀美,可见壮观独特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有神女峰、睡佛山、娘娘庙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公园现已开发休闲度假、森林游憩、生态观光、攀岩探险、滑冰赏雪等多种旅游项目,是秦岭北部发展养生旅游的新热点。

二、太白县养生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分析

1、银发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一大客源市场

目前,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银发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未来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特征。老年人作为有钱,有闲,健康活跃的一个社会阶层,有参与旅游活动的诸多优势。同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保养不善,就会有下滑的趋势。无论是老年人自己还是他们的子女,都希望他们能拥有持续的健康。另一方面,相较于那种走马观花、疲于奔命的长途旅游,老年人更加适合相对轻松、宁静、休闲式的养生旅游。因此,养生旅游符合老年市场的需求,银发市场将成为养生旅游重点开发的一大客源市场。

2、商务人士、成功人士是养生旅游开发的重要客源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竞争压力,频繁的知识更新及紧张的工作,将很多商务人士、成功人士推入亚健康的沼泽。他们往往没有疾病却常常身心疲惫,有修养调息的需求却舍不得花费时间或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作为社会中收入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福利待遇较好,有养生的需求,也有经济承受能力,因此是养生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

3、女性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潜在客源市场

随着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很多都市女性非常注重美容养颜。而市场上的美容产品数不胜数、美容养生的方式层出不穷。与其用各种化学、物理方式去美容养颜,不如采用最天然的方式,山林养生、温泉养生等美容养颜方式。随着美容市场屡见不鲜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人们科学美容理念的进步,女性市场将成为养生游开发的潜在客源市场。

4、国外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广阔客源市场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公民认为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厌倦了在各个熟悉而且大致雷同的景点之间跋涉奔波,更希望追求获得新鲜的体验。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扩大,他们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及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兴办,易经、道德经等我国古代典籍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都表明了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如能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养生旅游有机融合,将养生旅游开办成养生文化基地的模式,既可满足外国人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愿望,又可实现休闲,放松、康体强身的度假需求。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国外市场是养生旅游开发的广阔客源市场。

三、太白县发展养生游的问题及对策

1、太白县发展养生游的问题分析

(1)旅游层次不高。太白县旅游业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雪域太白、秦岭夏都”的美称,但旅游建设发展层次有待提高,休闲养生尚未形成气候,完整的养生游综合品牌体系尚未形成。

(2)太白县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太白县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归属于太白县管辖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开发远远不够,独有的黄柏塬、青蜂侠森林公园景点建设有一定成效,但养生旅游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舒适度欠佳,缺乏旅游管理人才,经营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对游客的爱好缺乏深入研究。

(3)养生游建设资金不足。太白山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大爷海、拔仙台、文公庙一带均属于太白县,具有天然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12年6月13日,太白县店子上生态田园观光农业示范园、太白乡村度假公园、太白雪岭休闲农业示范园暨太白县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开工建设,三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太白县开始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度假公园,但是对于养生游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建设资金投入有限。

2、太白山发展养生游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规划,重视养生游品牌建设,提高整体开发层次。太白县要开发养生旅游,必须由县政府责成主管部门制定整体规划,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即树立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传统养生方法与现代医疗科学、强身健体与心理放松于一体的新型养生理念,并以此创建最适合现代人养生的综合养生基地(可先按审批权限申请注册成立“太白综合养生基地”或“太白老子养生基地”、“老子养生学院”等),并且策划开发系列产品,如:“太白养生酒”、“太白养生茶”、“太白养生饼”、“太白养生鞋”、“太白养生枕”等,充分发挥该地带的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2)加强旅游目的地――太白县养生游基地营销。太白县打造养生游品牌的同时,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形成多元化的目标市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重视广告宣传的作用,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开设太白县养生游专业网站,及时提供景区建设进程、旅游热点动态、各方面信息,适时制定、调整相应的目标市场拓展战略, 不断提高太白县养生游的知名度,积极占领目标市场,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生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的旅游主要还是景点旅游、农家乐等传统旅游形式,现有的旅游资源、设施也多倾向于这些传统模式,若发展养生游,必须加大投入,建设更多适应养生的居住场所、休闲娱乐、健康医疗的高品质基础设施。建成既有适合短暂景点游、农家乐游的顾客需要,又有适合较长时间进行休闲养生游、具有品牌效应的综合养生基地。

(4)积极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养生旅游业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强调健康养生,兼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科学保健性的新型产业。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健康医疗卫生常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养生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员。可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使所有从业人员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并定期考核。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素质高,能适应养生旅游的职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任毅,刘明时,田联会等.太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OO6.

[2]杜俊平,廖超英.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情况调查与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48―252.

[3]李喜梅,任军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0.38(27).

篇3

一、养老产业的民生定位

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人服务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

和其他产业相比,养老产业具有民生方面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一是给社会带来更高福利。养老本来就是一种因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高层次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就是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二是创造更多就业。就业为民生之本,养老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及其就业层次多的特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持久、宽泛的就业渠道,直接对社会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具有较大规模吸纳就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当首选养老服务业。三是促进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终极目标。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的需要。养老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国公民体面而富有尊严地生活的最好写照,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养老产业的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养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养老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更大发展需要考虑三个宏观前提:第一,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在认识上应该是宏观、立体、综合的,而非割裂、平面、单一的;第二,养老产业在宏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主要是由这个产业的独特比较优势(民生保障)所决定,而非其单一非优势功能所决定的;第三,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需要随着国家发展趋势变动,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和与时俱进的调整。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医疗、保险、交通、地产、餐饮、娱乐、休闲等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居民对养老产业需求和政府对养老产业扶植政策这两个主要驱动因素长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老年消费市场庞大。根据国家老龄办的数据,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在解决上千万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同时,正催生出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内老年消费市场。据测算,从2010年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作为一个跨越多行业的特殊产业,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将突破万亿元规模,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老年消费能力强劲。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据统计,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年离退休金总额超过9200亿元,加上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总可支配收入可达1.2万亿元至1.3万亿元。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我国仅养老机构的床位每年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医疗、康复设施等,还可拉动至少1000亿元的消费。以江苏为例,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即使以2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估算就将达180万人。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将日益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趋向积极主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许多老年人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高端养老社区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保险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日益增强,将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我国约有5%比例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会养老模式,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通常达到8%~12%,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养老机构设施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将上升。

养老市场细分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市场趋于细分化,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社区、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而且在操作上,养老产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国有、民营资本争相进入,养老产业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1.养老产业化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空巢家庭”、“失能家庭”、“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的养老服务已成为涉及众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预期水平,随着老龄化加速发展,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保持老年人积极、健康状况的社会需要日渐突出,这既符合广大老年人的期待,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养老产业化,就是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养老服务发展成为具有规模性的现代服务型产业。养老只有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的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而且将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可以成为巨大的容纳就业的产业空间。

2.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庞大的市场与滞后的政策及落后的设施建设之间的巨大反差,亟待全社会合力解决。

发展理念要适老化。坚持养老产业的“社会福利”属性和市场化发展方针,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全社会都要树立科学的大养老观和积极的老年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政策引导要高效化。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去定位养老产业,切实把养老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推动,尽早制定养老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养老产业规划体系。抓紧研究养老服务项目的规划布局,把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建小区和新农村建设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成熟社区通过改扩建和利用现有闲置资源等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力度,鼓励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等方式兴办民间养老机构。加大财政补助和购买服务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规费减免、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投资主体要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开发老年产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产业。

运行机制要市场化。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养老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如老人床垫、浴盆、轮椅、手杖、助听器和假牙、假发等,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使社会养老机构能够生存发展。

运营方式要多样化。养老产业链比较长,涉及法律政策、金融投资、规划设计、地产开发、养老服务、老龄用品、人才培养等,后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以及养老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集中、分散、上门包户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开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形成养老服务的完整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支持成立以老年为主题的社会志愿组织,加强社会对老年化问题的认识、关心与应变,也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者行列,服务社会。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保持活力,继续在家庭、社区、社会中扮演应有角色。

服务对象要公众化。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养老设施数量,向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务。改变过去养老福利机构仅仅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制度的传统做法,对那些生活困难、退休养老金偏低的老年人也要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三无”老人可以实行货币化养老,对“低保”对象老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居家养老中的特困老人则采取亲属帮扶、社会慈善捐赠和政府补助的方式为他们购买服务。

养老队伍要专业化。对各类社会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产品开发等专业,相关部门在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产业,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闻媒体也日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新闻媒体既是喉舌和工具,却又不能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生存运转;既要保证其政治导向的正确,又要计算其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因此,广告作为新闻媒体必须具备的一种宣传形式,同时又成为我们新闻媒体不可缺少的经营项目。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遵循《广告法》相关法规,努力探讨广告工作规律,做了一些工作,很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

注重政治意识强化导向性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是全县唯一的新闻媒体,其指导性、权威性、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我们广播电视台广告工作的全过程,而不只是仅仅视为一种单纯的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在做广告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先看证件后谈广告,先予查证后拟合同,先审文字后拍样片”的广告工作操作原则。

广告样片出来后,依据“编辑初审,主任覆审,台长终审”的审查程序,层层把关,把涉及政治,涉及大局,涉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字词句和声乐影反复斟酌,尤其是广告词中的一些绝对化用语、比较性用语,我们都予以严格剔除,并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敲定到既坚持政治倾向,又满足客户需求的那么一种定位。近年来,我们的广告没有出现任何政治差错或主观性宣传。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广告的生命同样在于真实。广告宣传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还肩负着引导县内外消费者健康消费心理的责任。因此对每一项广告业务,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个“真”字。我们近段制作某种药品广告时,采用了真实地址、真实人物和真实疗效的实地拍摄手段,让本地患者用本地语言叙说本人的医疗感受,达到了方方面面满意的效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有的客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提供虚假的广告内容,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通过刊登广告而赢利的目的。对一些医疗广告、药品广告、邮购广告,以及一些格调和质量不高的广告,我们都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广播电视台声誉负责的态度,宁缺勿错,宁肯不挣这个广告费,也都坚决抵制。在非典猖獗时期,邻近某县市药店要做板蓝根冲剂广告,因拿不出药品检验纪录,我们当即拒绝,药店老板便拿着红包到台长家来,说是做生意要的是赶时间,希望先做广告,后补检验单。为着全县以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用药安全,我们坚持了原则,没有做这笔广告。

就这样,我们通过广告,使平民百姓既了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实际景观,又让他们接受了健康有益的经济和文化信息,享受了正常的消费服务,使我们的广告版面成为广播电视台其他版面内容的合理的延伸和补充,成为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形象化的、实际的解读和宣讲,让广告也成为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熏陶的有效载体。

注重竞争意识强化形象性广告作为现代商业不可缺少的门类,不仅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含量,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特点。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空前发展,经营单位从1996年的5万家发展到去年的9万家;而广告额则从1996年的3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03亿元。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的。

作为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呢?我们首先做到的是确立竞争意识,就是明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打主动仗。近年来,我们与中盐宏博集团、富士特集团、美国杜邦公司等大型企业有过不少成功的合作,双方也各自不同地取得了各自需要的利益。

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就是一条:解放思想,大胆出击,以诚相待,平等互利。关键是,我们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清楚地介绍了云梦广播电视台广告的市场定位,把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经济特色介绍清楚,把可能的市场前景分析清楚,让他们在产业诚信、产品诚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把广播电视台潜在的传播优势发挥出来,把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发挥出来,为这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分割、市场重组、市场扩张、市场吞并而制造先期舆论,并进而凝聚企业文化,扮靓企业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兼并而摇旗呐喊。

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排除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为这些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些从云梦土地上崛起的大型企业是建设楚天强县的坚实基础和力量。

我们十分珍惜我们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我们在全台开展了“四个珍惜”活动,即:珍惜广电荣誉、珍惜工作机会、珍惜个人前途、珍惜家庭幸福。我们把塑造广告客户形象同塑造我们自身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凸现自身形象的基础上做好广告工作,讲求诚信,讲求信誉。

有一个外县白酒批发商自制了一大批浓香型白酒,打算在云梦广播电视台投一笔可观的广告费,我们帮他分析了云梦地区的白酒消费习惯和状况,并告诉他,目前云梦的白酒品种非常齐全,其中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凤香型各种酒的品种达几百种,市场十分饱和,因此做大量广告效果未必理想。对方很感激,尽管他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上做广告,但却帮我们联系来许多其他的广告客户。这使我们认识到,广告不是硬拉就能"拉"来的,诚信是产生效益的基础。

今年5月,云梦城南

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国药商场等10多家客户因非典原因,经营一落千丈,有的客户还准备撤离云梦市场,我们理解他们的临时困难,主动承诺在有线台和影视频道免费为他们继续做广告,共同战胜非典带来的市场波折。我们的做法使客户们深受感动,他们说,云梦广播电视台讲求诚信,讲求信誉,与朋友共存共荣,在这里投放广告一百个放心。就这样,我们以我们的理念,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忠诚的广告客户。注重经营意识强化效益性广告工作既是宣传,也是经营,是经营就不能不讲效益,就要带头遵守工商行政法规和《广告法》。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具体支持和指导下,为了抓好广告工作,我们成立了广告中心,内设业务、制作、监播和收视调查等4个小组,规范地履行接听电话、提供价格与段位信息、分工洽谈广告业务等职责。同时,多次组织广告业务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它应知应会的工商法规与业务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告质量,我们在年初投资了12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投资140万元,对摄编播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率先在全省县市电视台中实现了硬盘自动化播出,广告制作和播出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理顺了三个关系: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广告也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把公益广告也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抓。今年,为了配合县委大力开展再就业的工作,我们采用镜头组合方式,将做早点的、搞建筑的、拉板车的普通劳动者组织成一组动态画面,既歌颂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劳作,又揭示了“就业的路就在脚下”这一极为朴素的道理,为下岗工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数。与此同时,我们拷贝了中央电视台的“诚实”“信任”“宽容”系列伦理教育公益广告,在每晚黄金时段播送,以滴滴温泉沁润着人们日益向善的心灵。

二是企业效益与电视台效益的关系。企业在广播电视台做广告要追求一定的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广播电视台也要按广告的规则取得自身的效益,其中的效益比例应该尽可能地数字化。梦阳集团是一家生产和经营食品、饮料与饮食的私营企业,我们把梦阳酸奶、王氏焦切和梦泽古酒系列产品与当地民间传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策划出让著名曲艺家张明智亮相荧屏的传播方案,使梦阳集团名声大振,企业效益成倍飙升,产品成功走出云梦。与此同时,我们广播电视台也按照与商家事先商定的比例,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回报。正是我们兢兢业业地为客户倾心服务,20__年,我们克服了因非典带来的重重困难,经营收入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全年广告总收入比20__年净增100万元。文秘站版权所有

篇5

[摘要]科研单位转制工作已经多年,但转制以后的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的问题又在出现,严重影响了转制后科研单位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科研单位改制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侧重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从转制的科研单位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在2001年底以前科研院所基本上完成工商注册,科研单位的改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大多数科研院所通过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进入市场。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的根本途径。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转制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一、科研院所转制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1转制后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不少地方科研院所转制后尚不具备形成现代意义上公司法人治理的基本条件。论文百事通面临“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上的。而有一部分转制科研院所实际上仍是国有独资企业。保持着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模式,一些改制的科研院所其领导班子成员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或聘用,因而难以按《公司法》的规定运作,形成新的政企不分现象。

2身份不明确,出现一所两制

转制期间院所身份不明晰,科研院所转制工作虽已起步多年。但由于行政审批手续繁杂、周期长,套用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很难适应于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情况,存在着体制不顺,“事业不事业,企业不企业”的现象。许多转制院所既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企业单位,成为游离于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原来的优惠政策已经无法享受,运用国有企业的管理却不能与企业享受平等待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转制院所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转制进程。

3工作侧重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对科研开发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市场化的转变。科研院所的生产经营显著增加,一旦科研计划与生产计划相冲突,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往往优先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单位往往集中力量进行生产,无暇顾及科研工作。加上研究院所目前都建立了基于业务的绩效导向工资制度,员工的收入分配与产值、销售收入等业绩指标挂钩,从而使工作重点发生根本的变化。

4普遍缺乏上规模的核心产品

转制后业务、生产的随机性较强,接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导致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缺少可以规模化的核心产品。没有可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性核心产品,科研院所的规模就很难发展壮大,长期停留在一些“作坊式企业”的小规模上。

5转制以后各种负担过重

过去不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款项,现在需要自己解决。特别是原来自收自支的单位,由于原有的基础条件差,积累步,这些新增加的费用给转制院所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些科研院所甚至要负担超过在职职工人数的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和部分退休金等各项费用,严重影响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在政策不改变的情况下。这些负担一直存在,跟现在的企业相比,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仍然存在

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仍然存在,应该说,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向是市场化,而行政级别、官本位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敌,只要这个些问题存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就难以真正确立。对人力资源这样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就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国有企业现在的改革为什么还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三项制度”改革的准备,而事业单位的这方面明显准备不足。

2人员市场观念陈旧,改革意愿不强

部分人员对改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改制是政策推动,迫不得已。一些人员长期习惯于“金饭碗”,吃“皇粮”的心态,甚至养成了一种养尊处优的心态,有些以本单位所承担的一些公益性、准公益性工作为借口,阻碍改革的进程。有些单位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甚至埋怨,使本单位的改革复杂化甚至“泛政治化”。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展。

3相对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如果一个事业单位要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最重要的是需要会懂经营管理的企业家,使得改革后能够有能力到市场上去”找饭吃”。由于许多事业单位在过去全部或部分吃皇粮,或者是靠政府庇护、各种垄断而生存,不像国有企业那样,多年来就面对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一批企业家。

4社保并轨存在资金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还未建立起事业单位社保体系。甚至连事业单位的社保政策也有很多的问题。目前相当多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出路是要转制为企业,社保并轨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退休人员待遇差距如何处理、资金虚账的处理等等,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上出台的一些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牵涉的政府部门比较多,也会带来相当的难度。

三、科研单位转制后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问题:

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转制后科研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依法进行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一般转制科研机构原则上都要改制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社会利益的转制科研机构改制,应形成国家股和多个国有法人股并存的股权结构。鼓励社会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多种资本投资股或受让股权,将转制科研机构改制成为多元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对从事一般竞争性业务的转制科研机构,允许向社会整体转让产权。

2制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政策

人才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建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积极引进并充分使用各类人才。要从分配、科研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出台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政策。一是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壮大本单位的科研实力,增强科研开发后劲。二是充分使用好现有人才。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以绩效为主的薪酬分配机制,不断增强转制科研院所的发展活力。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观念转变人员观念的转变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改制后的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重塑来促进员工观念的转变,灌输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帮助员工树立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培养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

改制为企业后要求的经营观念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从过去面向生产转到以营销为一线上来,生产适销的产品,以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要有目的地进行产品定位与发展规划,从目前的随机性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进行市场前景分析,有理性选择,逐步发发展为规模化主导产品下的有限多元化发展。主要围绕主导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使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增强自我优化功能。

(二)外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尽快明确转制科研院所的身份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转制院所办理工商注册提供大力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在业务指导或管理上,要完善科研机构行政领导任用制度,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在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政策上,要建立符合科研机构特点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2给予优惠政策。切实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

为了减轻转制科研院所的负担。一是要做好这些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工作,对已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二是继续拨付一定经费,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对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经费补贴和部分困难科研院所补建个人账户,减轻了转制院所的改革成本;三是在税费上给予优惠政策,给与扶持。

3加大对科研院所投入的力度

科研院所转制并实现企业化运作后,融资方式及融资规模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建议要从政策上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技投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人为基础、风险投资作补充、银行贷款作保证,社会资金参与的科技开发投资支撑体系。

篇6

关键词:石林县;农庄经济;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42-02

现代农庄经济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为条件,在不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委托经营为机制,以生产商品和组织商品交换为目的,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都市农庄不同于农家乐,而是由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组成,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一、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石林县都市农庄发展情况

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石林锦苑都市农庄、杏林大观园、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石林县青泽农庄、石林景尚山水都市休闲农庄、云南业大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都市农庄7个项目,已经被石林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石林县都市农庄规划点,七个已审定农庄总规划面积12 895.13亩,建设用地规划面积644.76亩,占总规划面积5%。服务设施用地根据各个农庄的详细性规划按用地审批程序报批。2012年启动了石林万家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项目和石林统一千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项目,2013年启动建设云南青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林县青泽农庄项目、石林锦苑康乃馨有限公司的石林锦苑都市农庄项目和石林圣火药业有限公司的杏林大观园项目。到目前为止,5个已经启动建设的都市农庄累计完成投资72 495万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资17 492万元,2013年以前完成投资55 003万元。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锦苑花卉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园,以万家欢为龙头的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圣火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园。万家欢农业生态园是集节水增效示范、高床厩养示范、高校农业示范、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科技生态园,园区建设主体由果园、苗木园、养殖园、休闲园组成,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性,拓展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杏林大观园项目,是一个以医药文化旅游为前导,集居住、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商贸、绿色农庄为一体的农庄式大型养老社区,通过植入与当地历史相关的人文元素,对自然景观进行美化,给与完善的养生条件配置,给入住老人和游客营造颐养天年的快乐空间,促进了康体养生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锦苑花卉在石林投资建设了大型现代花卉产业园,通过整合花卉产业链,以花卉为亮点,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搭建锦苑品牌的经营服务型公共平台。

(二)发展农庄经济对石林县旅游发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旅结合,推动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台创园内的每一个都市农庄都有自己的主题,并且融吃喝玩乐购为一体,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重点,引领着云南农旅结合、低碳休闲的生活方式,每年都有40多万人次入园游览。第二,拉动石林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石林旅游目前仍然以观光游为主,过于依赖门票经济,因而需要探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而农庄经济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特色都市农庄依托石林的旅游资源,拉动石林的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吃住行游购娱”,让游客“留下来”,提高石林旅游综合收入。第三,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休闲旅游方式。农庄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把石林景区和台创园片区之间的路线串联起来,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

二、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云南省2014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主要是为了鼓励“老板下乡”、“资本下乡”、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石林县的实际看,政府在资金扶持、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缺乏有关农庄经济发展的规划性政策文件,指导性不强,庄园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模仿性。由于政策不完善,使得农庄的优势难以发挥,市场前景分析、庄园规模定位不清。同时,发改、农业、林业、交通、金融、质检等部门在部门联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整合资金方面统筹协调不够。

(二)农庄规划及选址和建设存在矛盾

石林县已经启动建设的5个都市农庄,有4个在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在石林风景名胜区二、三级保护区之内,而石林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前就完成了,所以园区的选址不符合石林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批下来后,园区入园项目建设在办理选址意见书时没有依据,无法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和相关证照,造成建设上的实际困难。由于4个都市农庄的项目和部分规划地点在石林风景区保护范围内,在办理环保、水保、住建等部门的审批手续时难度大。此外,建设用地及5%以内的设施用地难以落实。

(三)农庄土地占用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由于农庄项目的特殊性,石林县各大农庄在建设初期的占地及规划面积都较大,平均每个农庄的面积超过1 000亩。农庄建设用地大,难免要占用到周边农民的土地,尽管目前石林县的农庄规划用地主要集中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石林旅游度假区、国家圭山森林公园、九石阿旅游专线附近,但都难以避免要占用到农民土地。农庄经济目前主要通过企业要推动,因此农庄开发商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以盈利为主,加之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约束,因此处于实际的垄断地位,在农庄内打工的农民工资低、报酬少,利益分配不公;在土地补偿方面,政府的土地政策也没有明显的倾斜,农民获得的补偿有限;而一些失去大部分土地的农民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加剧了生活困难。农民权益受损,就会导致石林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实现很好的融合发展,也阻碍了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

由于资金、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石林县的农庄开发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规范、经营不善、违规操作等问题。例如:有的开发商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农庄管理不规范,营销手段匮乏,难以实现预期收益;有的开发商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转向,违背了农庄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些开发商的服务体系不全,因而导致庄园发展受到制约。基于上述因素,促进土地、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尚未在石林县农业庄园集聚和合理流动,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导致了各农庄收益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影响了农庄经济在市农林旅游综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推动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农庄经济的政策和意见

庄园经济既是一种经济模式,又是一种发展战略和规划思想,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创新,各级政府是推动其大力发展的责任主体。石林县应根据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出台的发展都市农庄(农场)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建设标准,确保“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多措联动”的措施得到保障,使都市农庄建设质量、速度、效益并重,得到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通过农庄经济发展政策或意见的出台,指导石林县农庄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在资金、税收、用地、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

(二)完善农庄的规划编制

在编制农庄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分片区、分类型、分特色进行开发建设,避免大部分农庄出现模式单一、风格雷同、缺少独特创意等问题。通过农庄经济的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石林农庄在项目用地、资金筹措、农民工安置、产品和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机制,确保农庄规划的科学编制。其次,整体布局、统筹安排,避免单纯企业行为导致农庄的盲目建设,确保政府主导、监管到位。最后,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农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充分体现“一庄一品”的独特魅力,并让农庄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农村土地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衔接,促进石林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合理组织供地,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庄项目选址确定后,由项目所在县都市农庄发展领导小组根据项目规划组织土地(林地)流转和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并负责实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提倡和允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转包、转让、“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和出租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偿转让,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偿合理流转。上级政府应给予安排配套设施建设专项用地指标和专项扶持资金。

在此基础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农庄用工报酬标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创造性地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农庄。石林县政府可以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各农庄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各农庄应加强对村民的旅游专业培训,邀请更多村民参与到农庄的建设中,实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四)构建良性的农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民办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尊重投资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民管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决策、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行为,提高农庄经济项目的收益。坚持民受益是农庄经济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农庄发展建设好了,消费者才能享有安全丰富的食品和休闲娱乐、回归田园的体验,让农业、企业、农民、消费者都受益。其次,建立庄园经济监管机制。石林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商务、质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部门应实现联动,以此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协调配合,引导投资开发企业制定管理标准,促使农庄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最后,依托资源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建立集生产、加工、物流、旅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庄园。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综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发挥农庄经济在石林旅游综合收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 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

(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绘图板)。

(5)北京工业系统共有改造价值的各种风机电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尚49万多千瓦用变调速技术进行改造的任务,占总任务量的99.5%左右。

(6)工业是全市能源消耗大户。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占全市能耗总量的59.5%.而北京是一个能源严重缺乏的城市,1992年北京工业系统万元产值能耗折合标煤为2.47吨,比上海的1.57吨高57%,比天津的2.15吨高14%,比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高近9倍。因此,北京工业系统节能降耗的任务非常重,而电力电子技术是节能降耗的王牌。

2.北京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北京市的工业产品大约有3万种,每年约开发试制新产品3000种,更新周期很长。由于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影响了北京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1993年,北京市工业系统生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约837种,在当年生产的产品品种总数中仅占7.8%左右。其中:机械局系统主要产品约120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到1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仅4%强;仪器仪表总公司系统主要产品35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210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为60%;轻工系统主要产品总数为649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15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产品所占比例约2.3%;汽车工业总公司系统平均每辆汽车的总成本为3.5万元,每辆汽车平均装用电子产品的费用约300元,不是总成本的1%;与国外约28%的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一半左右。

3.北京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北京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且不少地处城区和近郊区。近年来北京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北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1.北京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重点

(1)大力采用模糊技术,工业炉窑改造应上新台阶

国内外成功的范例表明,应用模糊技术改造工业炉窑比单纯用计算机和PID技术好的多。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北京在改造工业炉窑时要大力推广应用模糊技术,到2000年,对应该进行改造但尚未改造的近250座工业炉窑要用模糊 技术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完毕,其中采用模糊技术改造要在80%.

(2)积极采用数控技术,机床高备改造要达新水平

对机床设备的改造重点应放在经济型数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到1995年,北京应该改造的机床设备(8420台)的改造率要达80%以上,到本世纪末要改造完毕。

(3)努力推广变频调速技术,风机电泵改造要攀新高度

风机、电泵采用变频调速后一般可节电2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几乎,北京要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到1995年,应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的风机、电泵要改造完60%;到本世纪末,北京的风机、电泵和其它调速电机要普遍;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

(4)优先应用CAD/CAM技术,工业设计水平提高要有新目标

北京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慢,设计工作跟不上需求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工业系统CAD的应用率为17%,CAD的覆盖率为11%,到1995年应分别达到20%和15%,本世纪末,要力争分别达到55%和45%.

2.北京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到1995年全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应不少于800种,2000年,应不少于2000种,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率分别达到25%和60%.

(2)单项目标:

机床数控化率:1995年,产量数控化率达5%,产值数控化率达16%;2000年,分别达12%和40%.

汽车电子化程度:1995年,平均每辆汽车上装用和电子产品的费用不少于1000元,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到2000年分别不少于3000元,不低于8%.

PLC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开发能力要稳居全国首位:“九五”北京要成为全国主要的PLC生产基地之一。

“电力电子”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掌握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批量生产技术和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技术。“九五”期间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生产要形成经济批量。在电力电子产品应用方面,“八五”期间,开关电源、高频电源、逆变电源要成为拳头产品;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要达到批量生产程度;高频电子镇流器要能出口创汇:“九五”,北京要形成一个具有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装置研制、生产、开发、推广综合配套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模糊控制器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要把北京建成全国模糊技术控制器的开发生产基地,开发出用于工业炉窑改造,压力、温度、流量控制的模糊技术控制系统典型产品来;交逐步将模糊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1995年,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产品模糊控制器的普及率要分别达到15、20%、5%、15%、8%左右。到本世纪末,北京家用电器模糊技术普及率要达到50%以上。

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微机控制多色印刷机要稳居全国第一;电子医疗仪器的开发、生产争取在“八五”有较大突破,“九五”在品种和产量上全国领先;在“八五”期间,以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为代表的发电设备要形成综合配套能力,打出规模效益来;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要上品种、上批量……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北京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如果北京完成好上面所建议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两方面的目标,那么,到本世纪末,北京就会形成一个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其中,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印刷系统、新型电子医疗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机电一体化装备销售额可超过150亿元:“电力电子”的销售额可超过20亿元;PLC模糊控制器等销售额可超过15亿元;汽车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轻工民用电器产品销售额可超过25亿元。机电一体化产业不仅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机电行业停工、待产、明亏、潜亏企业的出路所在。

五、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北京地区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发展策略和计是。同时,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总公司)也有不少相应的发展计划与规划。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市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全市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市政府责成有关机构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北京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北京“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北京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

“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北京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在经济政策上,要多给机电一体化科研攻关课题、开发应用项目利用科技专项基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机会;银行发设贷款要多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改进、生产合资和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化建设项目上倾斜;成立“机电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机电一体化生产发展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 ,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我们认为,北京“机电一体化”发展,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

抓紧开发生产GTO、GTR、VDMOS等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装置——交流变频调速器、逆变焊机、高频电子镇流器等,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的节能、节材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

抓紧推广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改造机床设备;开发生产低、中档数控系统;

篇8

关键词:火电厂;灰渣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investment for Qinghai the Yellow River Upstream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Qinghai the Yellow River Upstream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to [ 2011 ] No. 94 "on the commissione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LP Xining 2 * 600MW Thermal Power Plant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earch Report letter " form the company agreed to entrust our hospital for research work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sh and slag.

Key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TM628]

1、概述

中电投西宁2×600MW级火电厂拟选厂址位于青海甘河滩工业园区。

青海甘河工业园区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省重点建设的四个“园区”之一。工业区规划控制面积为1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区内企业有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百合铝业公司、青海锌冶炼分公司、西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锌业公司、西部铝业公司、西部钢厂、湟水水泥和县属金塔酒业等1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三大工业体系。

“十五”及“十一五”以来,青海省电力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火电已成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火电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骨干电网相继建成,电力供应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青海省工业用电增幅较大,电力需求呈剧增态势,电力供应在今后一个时期将出现缺口。因此,在大力发展水电的基础上,把火电作为青海省电力建设的必要补充,改善水火电结构,解决季节性缺电的矛盾显得十分重要。

1.1调研目的:中电投西宁2×600MW级火电厂进行灰渣综合利用调研以实施“绿色工程”,用发展的眼光,通过规范化管理,对灰渣的综合利用进行科学地论证和分析。

1.2编制依据:①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设计委托书。②《用于水泥和砼中粉煤灰》(GB/T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和《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2001)、《通用硅酸盐水泥》(GBl75—2007)、《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17431.1-1998)、《建筑石膏》(GB9776-2008)等国家、行业以及其它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例。③收集的各种资料及文件。④《中电投西宁2×600MW级火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⑤初可审查意见。

1.3主要调研原则:①目前灰渣在建筑市场的主要用途;②西宁及周边地区灰渣的产量;③目前灰渣在西宁及周边地区需求量,主要集中的产品及生产企业;④灰渣的现有量是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对于将来市场的预计。

2、调研内容

2.1 目前灰渣在建筑市场的主要用途: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火电生产基本燃料。近年来,我国的能源工业稳步发展,发电能力年增长率为7.3%,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灰渣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灰渣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解决我国火电生产环境污染,资源缺乏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火电生产所面临解决的任务之一。经过开发,灰渣在建工、建材、水利等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矿物资源的枯竭等强烈地激发了灰渣利用的研究和开发。灰渣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引人注目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兴利除害的新兴建材原料和化工产品的原料。

电厂灰渣主要有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

2.1.1粉煤灰的现状:目前,对粉煤灰的研究工作大都由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特别是着重资源化研究和开发利用。利用粉煤灰生产的产品在不断增加,技术在不断更新。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与过去相比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粉煤灰治理的指导思想已从过去的单纯环境角度转变为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径以从过去的路基、填方、混凝土掺合料、土壤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外,发展到目前的在水泥原料、水泥混合材料、建筑制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制品、高级填料等高级化利用途径。

2.1.2粉煤灰的特性: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集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粉煤灰的结构是在煤粉燃烧和排出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复杂。在显微镜下观察,粉煤灰是晶体、玻璃体及少量未燃炭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的混合体。混合体中这三者的比

例随着煤燃烧所选用的技术及操作手法不同而不同。其中结晶体包括石英、莫来石、磁

铁矿等;玻璃体包括光滑的球体形玻璃体粒子、形状不规则孔隙少的小颗粒、疏松多孔且形状不规则的玻璃体球等;未燃炭多呈疏松多孔形式。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堆积密度、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等,这些性质是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宏观反映。由于粉煤灰的组成波动范围很大,这就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很大。粉煤灰的物理性质中,细度和粒度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它直接影响着粉煤灰的其他性质,粉煤灰越细,细粉占的比重越大,其活性也越大。粉煤灰的细度影响早期水化反应,而化学成分影响后期的反应。

粉煤灰是一种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它本身略有或没有水硬胶凝性能,但当以粉状和水存在时,能在常温,特别是在水热处理(蒸汽养护)条件下,与氢氧化钙或其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水硬胶凝性能的化合物,成为一种增加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2.1.3粉煤灰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用途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水泥制品,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添加,用量大且稳定;二是混凝土搅拌站作掺合料;三是生产建筑制品等。

2.1.3.1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粉煤灰可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减少了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了混凝土的徐变,减少水化热、热能膨胀性,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增加混凝土的修饰性。

2.1.3.2粉煤灰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水泥原料配料即用粉煤灰黏土配料,代替或部分代替黏土原料。粉煤灰与水泥厂常用黏土的成分相比较,有一定近似性。一般说,粉煤灰中的铝、铁含量偏高,而含硅量偏低。通过配料计算和辅助原料的掺配,可满足熟料烧成的要求。粉煤灰中的烧失量(未燃尽炭)、能强化烧成,降低煤耗,节约能源。 在回转窑干法或湿法生产中,可直接通过配料计算,确定粉煤灰掺量。在立窑生产中,由于粉煤灰的颗粒一般较粗,粉配料时除通过计算、试烧外,还需测试其成球性能。必要时填加塑性黏土(如河泥、淤泥、黏性土等)或采用较细粉煤灰。 粉煤灰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即具有能与石灰反应形成水化硅酸盐的性能。在水泥中,粉煤灰能参与水泥的水化、硬化。粉煤灰在水泥生产中的利用已纳入国标GBl75标准中。

2.1.3.3粉煤灰在建筑制品中的应用:利用粉煤灰制作的墙体材料种类很多,包括: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粘土烧结砖、粉煤灰高压蒸养砖和粉煤灰双免砖等几类。

①粉煤灰空心砌块:该工艺采用粉煤灰加一定量的水泥和骨料(河沙、矿渣或碎石)在常温下脱模成型,自然养护达到预期标号。其优点是设备投资少,已完全不需粘土和烧结。

②粉煤灰粘土烧结砖:将一定量粉煤灰掺入粘土中制成砖坯,然后烧结成型。其优点是利用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粉煤灰中的剩余可燃物;其缺点是砖的主要成分还需大量粘土,同时仍要用煤炭进行烧结。

③粉煤灰高压蒸养砖:该种工艺较前两种有根本性的突破。其原理为:对粉煤灰加粘合剂,压制成型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养,使之发生理化反应,从而形成建筑用砖。本工艺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养护周期短。

④粉煤灰双免(即免烧免蒸)砖: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粉煤灰砖的制造方法。一般是由粉煤灰、外加剂、骨料等原材料经过高压(大于60T的成型压力)在半干(适当控制水分)情况下生产成的,其粉煤灰掺量可达65%以上,节能用废技术较简单,投资也不大。

2.1.4炉渣、脱硫石膏在建筑市场中的主要用途

炉渣呈黑褐,风干后为灰色。通常为不规则、带棱角的蜂窝颗粒状,表面大多为玻璃质,主要是不可燃的无机物和部分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有机物组成。炉渣目前主要用于墙体材料、轻质混凝土、铺路等。

脱硫石膏作为石膏的一种,其主要成分和天然石膏一样,都是二水硫酸钙,化学性质和天然石膏非常相近。但作为工业副产品的化学合成石膏,同时又具有同其它化学石膏一样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游离水、松散的细小颗粒、具有多种杂质成分。但由于脱硫石膏的生产工艺,其中所含的杂质成分多为无机、难溶的矿物类杂质,大多均对石膏的加工及应用没有较大影响。在脱硫现场,为提高烟气脱硫效率,技术上对用于脱硫的石灰石粉、氧化钙含量和细度要求较高,这些要求客观上保证了脱硫石膏化学成分的稳定。

脱硫石膏主要用于水泥的缓凝剂和建筑石膏制品,石膏在水泥行业的需求比例是4%~5%,如果全部用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为缓凝剂将大幅度降低水泥厂的成本,并解决目前脱硫石膏的利用问题。由于脱硫石膏其自身的品位较高,作为制作建筑石膏粉的原材料非常合适,所得到的石膏产制品也均具有较高的性能。具有质轻、防火、隔热、加工性能好、尺寸稳定以及特有的“呼吸作用”等优点,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特点及生产工艺不当等原因,也存在强度低、耐水性能差等弊端,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

2.2建筑用灰渣的技术要求

2.2.1建筑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2.2.1.1粉煤灰在水泥制品中应用的技术要求: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水泥中粉煤灰掺加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20%~40%。粉煤灰是从燃煤发电厂的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堆积密度大概900kg/m3。它以Al2O3、SiO2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CaO,具有火山灰性,其活性主要取决于玻璃体的含量以及无定形Al2O3和SiO2含量,同时颗粒形状及大小对其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细小球形玻璃体含量越高,粉煤灰的活性越高。

掺入粉煤灰后,首先是水泥熟料水化,之后是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Ca(OH)2与粉煤灰中的活性SiO2和活性Al2O3发生水化反应(亦称二次反应)生成水化产物,由此过程可知,掺入粉煤灰的硅酸盐系水泥的水化速度较慢,故早期强度较低,而由于水泥中熟料含量相对减少,故水化热较低。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的技术要求如下:

①氧化镁: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不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为5.0%~6.0%时。

②三氧化硫:矿渣水泥中不得超过4.0%。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中不得超过3.5%。

③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0%。

④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⑤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⑥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三种水泥各强度等级、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数值。

⑦碱含量:水泥中碱含量按Na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需限制水泥中碱含量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1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各强度等级、各龄期强度值

掺入粉煤灰后,使得水泥具有某些特性: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大。粉煤灰的掺量越多,早期强度越低,但后期强度增长越多。不适合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冬季施工现浇工程等。

2)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采用高温养护可大大加速粉煤灰的水化,并可加速熟料的水化,故可大大提高早期强度,且不影响常温下后期强度的发展。

3)耐腐蚀性好。水泥的熟料数量相对较少,水化硬化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的数量少,且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使水泥石中氢氧化钙的数量进一步降低,因此耐腐蚀性好。但当侵蚀介质的浓度较高或耐腐蚀性要求高时,仍不宜使用。

4)水化热小。水泥中的熟料含量少,水化放热量少,放热速度慢,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5)抗冻性较差。粉煤灰易泌水形成连通孔隙,故水泥的抗冻性较差。

6)抗碳化性较差。由于水泥在水化硬化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的数量少,抵抗碳化的能力差。

2.2.1.2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要求

粉煤灰混凝土是指以一定量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其火山灰活性、玻璃微珠改善和易性及粉末效应。根据《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按其品质指标分为三级,见表2。

Ⅰ级灰的品质较高,具有一定减水作用,强度活性也较高,可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Ⅱ级灰一般不具有减水作用,主要用于普通

钢筋混凝土。Ⅲ级灰品质较低,也较粗,活性较差。

表2 粉煤灰质量指标的分级

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水化热、提高抗侵蚀性、密实度和抗渗性等),但由于粉煤灰的水化消耗Ca(OH)2,

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因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减弱了混凝土对钢筋锈蚀的保护作用。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国标《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了粉煤灰的最大限量,见表3。

表3粉煤灰的最大限量

粉煤灰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①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可泵性明显改善,特别是较易振捣密实,均质性良好,因而抗渗性能较好。

②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热较低,较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③粉煤灰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较好。

④粉煤灰混凝土的碱度降低,故抗碳化性能下降,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有所下降。

⑤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大,因此,地下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56天、60天或90天作为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地上结构有条件的也可采用56天或60天龄期。对堤坝及某些大型基础混凝土结构甚至可以采用180天龄期。

2.2.2建筑用炉渣的技术要求:炉渣在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要求:

轻集料是指堆积密度不大于1100kg/m3的轻粗集料和堆积密度不大于1200kg/m3的轻细集料的总称。炉渣属于轻集料的一种。

各种轻集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4的要求,但人造轻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0 mm;

不同密度等级的普通轻粗集料的筒压强度应不低于表5的规定。

不同密度等级轻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轻集料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

1)煮沸质量损失不大于5%;

2)烧失量不大于5%(天然轻集料不作规定;用于无筋混凝土的煤渣允许达20%);

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SO3计)不大于1.0%(用于无筋混凝土的自然煤研石允许含量≤1.5);

4)含泥量不大于3%(结构用轻集料≤2%;不允许含有粘土块);

5)有机物含量不深于标准色;

6)放射性比活度符合GB 6763规定。

表4颗粒级配

注: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2.2.3建筑用石膏的技术要求

2.2.3.1建筑石膏的性质: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快,其制品具有以下特性: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隔热、吸声性良好;防火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性;耐水性和抗冻性差;加工性能好。

表5普通轻粗集料筒压强

表6轻粗集料的吸水率

2.2.3.2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建筑石膏色白,密度为2.60~2.75 g/cm3,堆积密度为800~1000 kg/m3。根据GB 9776-2008《建筑石膏》规定,建筑石膏按强度、细度、凝结时间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见表7。

表7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GB 9776-2008)

2.3西宁及周边地区灰渣的总产量

目前西宁周边有两家火力发电厂: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的粉煤灰年产量约是35万吨,炉渣的年产量约为24万吨,石膏年产量为4万吨;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粉煤灰年产量约是36万吨,炉渣的年产量约为25万吨,石膏年产量约为5万吨;中电投西宁2×600MW级火电厂的粉煤灰年产量预计是83.58万吨,炉渣年产量预计是9.31万吨,石膏年产量预计是20.67万吨。中电投西宁2×600MW级火电厂投产后西宁周边地区粉煤灰年产量约是155万吨,炉渣的年产量约为58万吨,石膏年产量约为30万吨

2.4目前灰渣在西宁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

2.4.1目前粉煤灰在西宁及周边地区需求量:目前西宁粉煤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泥厂、墙体材料厂、混凝土搅拌站。

2.4.1.1水泥厂对粉煤灰的需求:西宁及周边地区水泥生产厂家主要有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青海金鼎水泥有限公司、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等,每年消耗粉煤灰44万吨。

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于1999年10月18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亿元。主营业务:水泥及制品、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与销售;建筑机械加工与零配件制造;机械设备安装;化工产品的零售;技术开发。公司年生产能力l00万吨,主要担负着为青藏两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优质水泥的重任,产品广泛应用丁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系列开发项目,青藏两省的公路桥梁建设项目、国防建设项目和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等。公司于2000年2月通过国家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青海省生产特种水泥及高标号水泥的主导企业。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预计约为10万吨。

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青海第二水泥厂基础上进行改制成立的,第一条2.5×1 0m普通立窑水泥生产线始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最早的水泥生产线,设计年产量为33.6万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现代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最新的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次性通过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专利申请号200610021115.4)。2006年公司已经中标获得省经贸委组织的海北州铬盐厂万吨含铬渣的解毒处理项目,自此公司也成为青海唯一的铬渣解毒处理基地。企业生产的"金牦牛牌"、"牦牛牌"系列水泥具有早期强度大等特点,生产的42.5R,42.5、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被评为青海省名牌产品。产品已广泛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涵洞、路面及高层框架结构等各类重要工程,产品覆盖全省各地。目前企业已跨入省内大型水泥企业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已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4万吨。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由浙江金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合资创建。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两条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总投资3.5亿元,下设两个生产基地,分别是:一条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地处互助县东和乡黑庄村;年产150万吨水泥粉磨基地,地处互助县塘川镇三其村。 目前,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两条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在当地省、地、县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青海省形成年产300万吨的水泥产能。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5万吨。

青海金鼎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28日,主要经营水泥生产、水泥包装袋、混凝土制造、石矿开采、普通货物运输。在乐都县雨润镇汉庄村建设两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两条生产线投产后形成年产水泥24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青海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青海金鼎水泥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5万吨。

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落户湟中县上新庄工业区产能达到380万吨,成为青海最大的水泥生产供应商,对于促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将成为消纳工业园区废渣、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环保达标的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型企业。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20万吨。

2.4.1.2墙体材料厂对粉煤灰的需求:西宁及周边地区墙体材料生产厂家有二十多家,主要生产粉煤灰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需求量在165万吨。

青海健翔新型环保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年产粉煤灰标砖4亿块,装备8条QT15-9型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产品:现今主要产品为粉煤灰标砖(240×115×53mm)、粉煤灰多孔砖(承重砌块砖)(240×115×90mm),产品经国家、省内外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鉴定达到行标优良品标准和建筑节能要求。自主研发在高原地区不同季节温差条件下,粉煤灰砖在抗压、抗折、抗剪各主要技术指标有良好的稳定性,青海健翔新型环保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20万吨。

青海桥电实业总公司正式成立于1998年1月,它的前身名为桥电综合服务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集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体所有制中型企业,拥有员工1260余人。主要经营火力及余热发电、新型建材、建筑购配件、粉煤灰、铝及铝合金、钢球、铸件、炭素产品的生产及销售、铝灰熔炼、机械配件加工及修理、电机修理、建筑维修等项目。公司现有粉煤灰开发公司、灰场运行检修公司、铸业公司、机械修理公司、电机修理公司、轻型建树公司、再生颗粒公司、建安公司、天圆公司九个生产型子公司和以服务为主的物业公司、清洁公司、饮食公司、后勤服务公司。2005年底资产总额l.5亿元。青海桥电实业总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5万吨。

大通国宏加气混凝土建材有限公司(所属河南省南阳市新亚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项目生产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建成后实现年生产能力为10万m3加气块,二期建成后年新增生产能力10万m3加气块。年实现产值可达2600万元,该项目的投产建设将充分利用我县的水、电、矿石资源,这对于实现资源的就地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大通国宏加气混凝土建材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8万吨。

西宁兆青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宁张路11公里处项目遵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年产1亿块粉煤灰砖。西宁兆青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粉煤灰需求量约为30万吨。

青海兆宁新型建材环保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粉煤灰砖,粉煤灰需求量约为30万吨。

西宁申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粉煤灰砖,粉煤灰需求量约为30万吨。

青海联邦新型建材公司主要生产混凝土陶粒砌块,粉煤灰需求量约为10万吨。

青海元朔新型墙材有限公司的年产1亿块粉煤灰标准砖多孔砖及蒸压砖,年粉煤灰需求约为14万吨。

青海博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粉煤灰新型墙材制品,年粉煤灰需求约为5万吨。

青海万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粉煤灰标准砖多孔砖及蒸压砖项目,年粉煤灰需求约为7万吨;

青海沪通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2011年5月开始试生产,目前正在申报中,预计粉煤灰年需求量约为6万吨。

2.4.1.3混凝土搅拌站对粉煤灰的需求:青海宏信砼有限公司、青海巨龙建材有限公司、青海中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青海海湖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青海玛斯顿商品砼有限公司、青海春发商品砼有限公司、西宁伟业砼有限公司、青海西宁兴亮砼构件有限公司等20余家混凝土搅拌站的年粉煤灰需求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目前建筑制品中粉煤灰在西宁及周边地区年需求量约为309万吨。

2.4.2目前炉渣在西宁及周边地区需求量:目前西宁及周边地区炉渣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轻集料混凝土、墙体材料厂。

墙体材料厂:青海健翔新型环保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炉渣年需求量约3万吨3;青海万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炉渣年需求量约0.9万吨;青海省搏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炉渣年需求量约0.45万吨。

目前建筑制品中炉渣在西宁及周边地区年需求量约为5万吨。

2.4.3目前脱硫石膏在西宁及周边地区需求量:目前西宁脱硫石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泥厂。

水泥厂: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石膏年需求量约为5万吨;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的石膏年需求量约为2.5万吨;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的石膏年需求量约为1.5万吨;青海金鼎水泥有限公司的石膏年需求量约为1万吨;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的石膏年需求量约为20万吨。

目前建筑制品中脱硫石膏在西宁及周边地区年需求量约为30万吨。

2.5总结:在西宁周边的火力发电厂有两家: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筹建的火力发电厂中电投西宁2×660MW级火电厂。这三家火电厂的粉煤灰年产量约为155万吨;炉渣的年产量约为58万吨;石膏年产量约为30万吨。西宁周边各建材企业对粉煤灰的年需求量约为300万吨,炉渣的年需求量约为5万吨,石膏的年需求量约为30万吨。

由于2003年至2007年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粉煤灰没有销路,进行大面积填埋,总面积约有300万m3。现在由于市场上粉煤灰紧缺,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把填埋的粉煤灰场进行部分开放,缓解了市场上粉煤灰紧缺的现状。

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粉煤灰夏季的主要销售对象是水泥厂,在今后的几年房地产开发将由西宁市转移至西宁周边,例如:乐都和湟中等地。由高层转型为多层或小高层,水泥厂的水泥销量将呈持平趋势。

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粉煤灰冬季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墙体材料厂,墙体材料厂用粉煤灰制作粉煤灰砖及蒸压加气块等墙体材料。

另外,现在粉煤灰在青海的市场价格约为30元/ m3(不加运费),距离也是制约粉煤灰成本的一项重要原因。调研数据分析,粉煤灰的年市场需求量大于其年产量。

西宁周边各建材企业对炉渣的年需求量约为5万吨。墙体材料厂主要在粉煤灰空心砌块等制品中掺炉渣,掺量30%~40%,用量较固定。但是轻集料在建筑中用量比较少,而且不固定,调研数据分析,炉渣的年产量大于其年市场需求量。

西宁周边各建材企业对脱硫石膏的年需求量约为30万吨。中国华电集团大通分公司和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电厂的脱硫石膏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灰渣市场前景分析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十二五”期间的工作目标:

至2015年,城镇住宅与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50亿元以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平方米以上,比“十一五”增加5.3平方米。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约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村镇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50%,用电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住房面积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且不低于30平方米,实现道路村村通、确保所有村庄饮水安全;并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金融、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系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省建筑业增加值累计达到8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完成建筑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5%以上。随着“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商品砼、新型墙体材料等,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需求。

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新型建材产业的规划:

转型提升建材产业。着眼于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发展新型玻璃建材和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发展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线,以发展大型旋窑水泥生产线和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提高水泥单线产能和产品质量。发展玻璃纤维材料,开发热塑玻璃钢型材。重点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保温、隔热、阻燃、隔音、高强度、系列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轻质建筑砌块和轻型板材制品,鼓励发展新型装饰材料。新建项目有祁连山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二期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节能复合墙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