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渠道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融资渠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间融资渠道

篇1

关键词:民间借贷 融资渠道 规范化 中小企业

一、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规模巨大,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主体,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都依赖于民间融资渠道。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发放贷款具有严格的审查要求,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转向民间融资渠道。民间资本出于趋利性,为获取资本增值,大量民间资本流入民间金融市场,导致我国民间融资规模空前。

但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活动一直处于半公开化的状态,游离于国家监管之外,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诸多民间融资活动仍处于灰色地带,法律上对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定十分模糊,导致民间融资存在制度性风险;放款人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民间融资不受国家监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高利贷现象的产生,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只有将民间融资引向规范化、合法化,才有有效地改善民间借贷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因此,规范化我国民间融资渠道是促进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2.文献综述。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方面如下:

(1)民间借贷或民间金融的界定:我国不同学者对于民间借贷或民间金融给出了不同的界定。陈蓉(2006)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提出民间借贷的内涵具有三点,包括产权的民间性,参与主体的民间性以及融资活动的非监管性。庞永(2009)认为民间金融的概念十分宽泛,必须区别开民间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民间金融与官办金融民营金融以及民间金融与民营金融。张思康、陈婷(2012)认为民间借贷是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区别于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借贷行为。

本文将以体制外的民间融资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需要规范化的主体。

(2)民间融资的规范化。我国学者对我国民间融资的规范化提出多项建议。王燕霞(2011)认为,应制定单行法规,并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构风险检测盒监管制度,来引导民间融资规范有序地发展;戴瑞姣、李细满(2012)认为,解决民间融资问题应构建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为补充的三级监管机制;骆劲桉认为,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化具有很高的积极意义,需通过赋予民间融资合法地位、明确民间融资行为标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组织等多种途径来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忻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提出要加快民间融资的立法进程,重点完善《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等建议。

二、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渠道及其问题

1.主要融资渠道。我国民间融资渠道较为多元化,除个人和中小企业的直接借贷等无组织性的方式外,还出现了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机构或中介,主要分类如下:

(1)私人借贷。私人借贷的历史悠久,它建立在个人道德信用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在各种借贷方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而随着民间借贷的市场的扩大,私人之间的资金借贷的资金需求和供给都在增加,私人借贷发展迅速,大量的需求和供给难以及时匹配成了其发展的瓶颈,因此也就诞生了专业的贷款经纪人,来充当匹配供求双方的中间人。

(2)企业间借贷。除了私人借贷外,企业之间的密切往来也导致企业间借贷现象日趋普遍。一些企业由于日常的业务往来等彼此建立了诚信关系,继而进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受到规模等限制,往往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贷款严苛的各项要求,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其借贷成本并不直接受到银行利率的影响,往往高出银行利率2-3倍,风险可控性弱。一旦发生信用违约,贷款的一方在无法收回贷款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继而产生连带效应,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此前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也正是因此产生。

(3)企业集资。当企业资金出现短缺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集资的手段来筹集资金,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内部职工,遵循自愿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集资并不限于企业内部,集资对象从亲戚、朋友、乡邻等辐射到陌生人都有可能。对此企业集资,法律上的界定也较为模糊,易涉及到非法集资问题。

(4)合会。合会在国际上称为“ROSCA”,是指“轮转储蓄与信贷协会”,它是一种协会内部成员之间资金互助的活动,轮番提供信贷的活动。在中国,合会主要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较为流行,通常每个合会都由会首牵头发起该组织,以相互之间的无担保信用关系为基础,有一套自定的规则进行运行。合会通常又分为呈会、标会和抬会。呈会往往是建立在地缘关系上的民间金融形式;标会是通过利率竞标的方式来判断得会的呈会;而抬会是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的合会,具有金字塔结构。

(5)地下钱庄。地下钱庄是所有民间金融形式中运作最类似公司和正规金融机构的,但其本身是非法的金融组织。地下钱庄不受到金融监管,往往从事非法买卖外汇、资金转移、洗钱等非法业务。地下钱庄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

(6)典当行。典当行是一个借款给以个人财产作质押者的机构,在我国属于非正规金融机构,但属于合法金融机构。典当行发放质押贷款,一般作为短期融资的方式之一,借钱的一方通过典当个人财产来换取资金。

(7)担保公司。担保公司的历史比较短,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民间借贷组织。担保公司的主要职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联接中小企业和银行,其业务以抵押担保、工商担保、短期小额担保为主。

(8)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的资金。由于私募并不面向一般大众进行集资,不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很容易造成“非法集资”,因此私募在中国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但在民间金融市场,私募基金相当活跃,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组织形式。

2.存在的问题。(1)民间融资利率不受管制。我国对于利率方面的管制较为模糊,如拟向地方人大提交审议的《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规定,“借贷资金年利率不得超过48%,否则将按照高利贷予以行政处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以当前一年期商业贷款利息6%为标准测算,最高人民法院认可的合法民间借贷年利率应控制在24%以内,这一标准明显低于“年利率不得超过48%”的行政监管红线,也就是说,政府干预红线的设定本身与现行法律明显相悖。而民间融资目前又游离在我国金融管制之外,由于民间资本的趋利性,高利贷现象异常严重。

(2)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民间融资活动游离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其资金流向、利率等完全是由市场供需情况所决定的,而不受到国家的控制和管理。民间借贷往往具有趋利性,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借贷活动,容易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违背,甚至削弱了国际宏观调控的效果。我国目前的民间借贷规模庞大,其信息不公开,国家也很难估计确切的规模,这将对国家宏观政策包括央行的货币政策等的实施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冲击金融体系,成为洗钱的温床。现实中的民间融资活动带有一定的“地下”操作,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难以监管,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由于民间融资活动的非透明性,更是成了许多违法分子洗钱的温床。

三、规范化融资渠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利于控制民间融资利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规范化融资渠道,有利于控制民间融资利率处于合理区间内,以便于监管和风险控制。过高的利率必然会导致民间融资活动的风险的增大,加重中小企业融资的负担,因此必须通过规范融资渠道,对民间融资利率做出限制,既能使得国家及时地掌握民间融资活动的规模等信息,又能保证民间融资合法、合理、有效地运行。同时,规范化融资渠道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让资金缺乏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合法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效果,建设健全的金融体系。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有利于国家对民间融资活动的监控,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来引导民间融资活动,避免民间资本流向有违于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或领域,加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将非制度金融融入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互补,更加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3.避免高利贷、洗钱等违法行为的滋生。规范化民间融资渠道,有利于清晰界定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区别,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合法的资本运营活动,使得民间融资阳光化,避免高利贷、洗钱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

四、如何规范化我国融资渠道

1.在法律上明确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民间融资规范化要把法制建设摆在第一位。要制定公平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将民间融资引入正规发展的道路,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地界定合法的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等行为的具体界限,使得民间融资主体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引导民间金融的规范化。

2.建立民间融资准入与退出制度。我国应建立民间融资准入制度,设置适当的门槛和监管要求,建立民间融资活动登记机关,以保证该活动的合法性。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完善民间融资市场主体的退出制度。避免民间借贷中借款人的无限民事责任,促进个人金融风险意识的提高,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跑路”的发生率。

3.建立民间融资监管机构,完善民间融资的配套制度建设。明确民间融资的地方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民间融资监管机构,以及时掌握民间融资情况,控制民间融资的风险,引导民间资本的正确投资和运用。建立民间借贷登记制度以及民间借贷双方的资信评估机制等,完善民间融资的配套制度建设,优化民间融资发展环境。

4.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出台面向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松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严格审查,降低放贷门槛等,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的条件,拓宽其融资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方向,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金融机构等垄断型行业。

5.行业自律。可以利用现存的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团体,建立有效的规范,协助政府进行民间融资渠道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程度,同时降低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保证了民间融资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何迎书.民间借贷日益活跃 “灰色金融” 亟须规范[J].金融经济: 下半月, 2012 (5): 3-5.

[2]陈蓉.我国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经济法论坛, 2006, 10: 157-176.

[3]张思康,陈婷.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 (11).

[4]陈彬.房地产开发中民间融资及其风险的法律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5]王燕霞.民间融资规范化探析[J].天津法学,2011, 3: 016.

[6]曹薇.民间借贷利息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7]戴瑞姣,李细满.当前民间融资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9): 71-75.

篇2

【关键词】民间金融 引导 地区经济

一、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繁荣发展的经济背景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发展战略西移的历史机遇,借助自治区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优势,通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地区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千亿元关口,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24.3%,人均GDP超1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3.32亿元,同比增长42.8%,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新阶段,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增长中呈现的显著特征是,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方式,已成为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状况和特点

1、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多、数量多

据统计,经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担保公司159家,典当行12个,委托寄卖商行4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实际上从事民间借贷活动,未正式办理手续的机构和个人数量难以数计。

2、民间融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融资量巨大

据人民银行当地中心支行对两家投资公司、1家担保公司、1家典当公司、1家委托寄卖商行的调查,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投资总量为14000万元,民间融资4200万元,民间融资占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委托寄卖商行全部资金来源的60%左右。据估计,投资总量平均为注册资金的1.9-2.2倍,以此比例测算,全市投资公司投资总量在180-200亿元之间,吸收公众存款在87.4-107.4亿元之间。

3、民间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借贷用途多样

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包括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资金投向由消费性资金需求为主转为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与消费性资金需求并重。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向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高载能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500万元以下的主要是汽车经销商、个体工商户短期资金周转。

4、利率高、期限灵活、手续简便

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为月息18‰,最高可达25‰,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一年。发放贷款的利率视不同期限、额度而变化,一般为月息30‰-35‰。期限最短的5-10天,最长为一年。资金需求旺季利率高达35‰-45‰,手续简便快捷,对中小企业有较强吸引力。

三、鄂尔多斯民间融资高度发达内在成因分析

1、正规金融机构虚位为民间融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市场定位于面向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对县域经济和农牧区信贷支持缺失。鄂尔多斯地区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充足资金,民间融资由此获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2、资本的趋利性成为民间借贷生生不息的推动力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放贷于何种行业何种企业,获利是其根本驱动力。随着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收入大幅迅速增长。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8元增加到17000元,年均增长18.8%。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使居民对于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期望较高,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拓宽收入渠道。

四、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效应分析

1、民间融资对经济金融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1)民间融资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扩张、实力增强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但由于银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经济复杂多变的融资要求,大部分民营企业未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强大的输血功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2)民间融资促进了地区就业状况的改善。民间融资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间接地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末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7.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45.14%。民间融资主要支持的房地产业、公路桥梁等行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3)民间融资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融资的发展,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居民投资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民间融资投资的高额回报,加速了民间财富积累。

(4)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提高地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民间融资繁荣对正规金融体系形成了压力,为争取社会资金融入正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管理效率,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对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间融资的逐利本性,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民间融资的本质是追逐受益最大化,加之自发性、松散性和信息滞后性特点,必然只关注利润收益,而漠视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冲击,加大了地区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难度。如近几年来国家已明令严格控制小煤矿、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高污染企业,但在行业高额回报的刺激下,这些企业受民间融资扶持而屡禁不止,直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2)民间融资分割了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影响金融稳定。民间融资机构未经银监局批准以存款利率比银行基准利率高18.56个百分点的利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严重冲击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市场份额。2007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为226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同比回落7.81个百分点,成为2003年以来储蓄存款增速水平最低的年份,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市场吸引了居民闲置资金大量投入。储蓄存款的下降,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积累,对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信贷支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3)大量地下民间融资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税务部门对从事民间融资机构主要采取定额征收方式进行征收,只能收缴在工商部门注册机构的税款,对从事民间融资但未办理注册手续的机构、个人无法进行征收;一些机构在许可经营范围之外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形成事实偷税;民间融资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导致了储蓄利息所得税流失。

(4)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可能触发民间融资存在的薄弱链条,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市场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非法集资或卷款逃跑恶性事件,但民间融资链条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有赖于民间融资“输血”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资金供应链断裂,将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为例,由于面临政策控制、供应过剩、成本上升三重压力,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一部分民间融资机构已从房地产行业抽离资金或进行行业转型。房地产业是民间借贷市场主要资金借入方,市场趋冷,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房利润下降、资金回笼困难,一旦某一地产商无法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导致融资链条断裂,可能会触发大范围内的资金供应偿还问题,引致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5)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及其制度变迁。从国家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来看,新的正规金融制度必须正视非正规金融制度所导致的利益格局,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对于民间借贷市场做出的反应调整有限,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持续弱化,不利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

五、合理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更新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为民间金融合理定位

根据国务院1998年《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定义,乱集资是指未经任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集资活动,包括擅自以还本付息或支付股息、红利方式筹资、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筹集股份等等。据此,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活动大多可被列入非法集资活动的范围。虽经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多次清理,仍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国有金融体系体制缺陷造成的,是现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狭小、缺少层次和行政垄断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资金的供求双方只能自己创造市场,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之外从事投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并规范其经营。

2、尽快出台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

建议尽快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缩小非法融资的范围,严格界定违法融资活动。修正的重点一是对非法融资活动做出准确界定,明确禁止从事融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二是明确开办民间融资业务机构的条件。三是明确对民间融资的管理部门,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管理。目前民间融资机构由多个部门登记管理,这些部门仅履行市场准入管理,业务合规性监管的力度和深度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法律支持,银监部门、人民银行无法对这些机构实行业务监管,形成民间融资监管真空。四是制定明确细致的监管办法,有效监控此类机构日常运营与经营风险。五是明确对非法融资活动处罚标准和实施办法,对经认定的非法融资加大处罚力度。

3、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步伐,改组改造非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地方经济建设,合理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组建民营银行、创投基金、小额贷款协会等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防范民营银行风险可以从提高注册资本金,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着手,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民营银行可利用其特殊的经营模式,较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昂交易成本和风险问题的优点,来补充大中型银行服务不足和空白。对民营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确保民营银行健康发展。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应积极推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具有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上市的门槛,给与更多的上市机会;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鼓励风险投资发展。

5、加快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发挥其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银行要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70-02

近年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融资渠道作为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中国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与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必然的关系。目前,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

1.银行贷款。据银监会测算,中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通过这一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贷款覆盖率小企业仅为20%,而微型企业几乎没有。2012年以来,在中国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宏观环境下,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比以前容易了。

2.直接融资。目前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制度不全,使得通过这种方式融资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各种门槛和限制条件下,只有少数小微企业能通过直接融资这种方式获得资金。

3.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达5 629家,贷款余额5 330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 41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也悄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4.民间借贷。现在,资金无疑是制约小微企业的重要瓶颈,小微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民间资本,由于其融资速度快、获得门槛低、资金调动方便等优势,就成了小微企业无奈的选择。尤其在江浙、广东、福建一带,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5.典当融资。相较于银行融资,典当融资具有放款快、手续简便、门槛低、信用度要求小等优点,随着民间融资渠道的逐渐拓展,典当行日益成为小微企业一种短期、快速的重要融资途径。它作为银行融资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不可或缺。

6.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为企业投资者自身积累所得。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特别重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要获得资金支持还是得需要自身具有成功的基因,小微企业发展初期仍然得靠自有资金。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乏良好保障。从上文可知,中国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就是银行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借贷及企业自有资金等。作为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的银行贷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更加谨慎,再加之小微企业自身因素,使得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通过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小微企业必须付出高昂的利润代价,这严重挤压小微企业生存空间。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以追求盈利甚至暴力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基本上都是按上限利率发放贷款,小微企业由于本身规模小,财务状况不完善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很难以正常的利润承担这种高利率。可以说,利率太高是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2.内源性融资占比高,融资能力差。内源融资是目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企业家个人出资、亲朋好友借贷、企业自身发展积累。从西方国家情况看,小微企业由于历史诚信记录缺乏以及抵押资产不足,内源性融资占比往往达到40%~45%,而中国小微企业内部融资占比甚至更高。从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温州来看,小微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内源性融资占了温州小微企业的70%以上,甚至成为很多小微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内部融资能力先天较弱。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续冲击下,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减小进一步削弱了小微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对内源融资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小微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从而影响小微企业内部融资的内力使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恶性循环,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到位。

3.外源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民间借贷等形式。从直接融资方面看,融资门槛高,程序多,渠道不畅,融资规模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债券,而中国小微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发展不够充分,政府对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正是由于门槛高限制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融通资金。对于单个小微企业而言,直接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并不是现实的选择。从间接融资角度看,小微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小微企业由于资信等级低下,抵押资产缺乏等原因,难以从银行获得支持,相关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10%左右,80%以上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难以获得满足。金融危机以来,基准利率上调,贷款利率上升,形成银行放贷和企业贷款双难的局面。在小微企业融资巨大的供需缺口驱动下,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应运而生,但是受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限制,一些民间借贷已发展成具有极强投机性和高风险的“高利贷”,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路攀升,使得小微企业资金链条风险断裂增大。

三、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目前,中国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通资金的只占很小部分。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丰富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途径之一,大致可以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方面着手,另外,不可忽视内源性融资的重要性。概括而言,就是努力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方便快捷的平台。债券融资方面,中国应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债券市场建设,积极支持优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债券发行。从股权融资角度而言,完善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的市场交易体系,丰富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允许社会闲散资本和闲余资金参与股权融资。丰富小微企业的内源性融资,一方面需要外部助力的推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在外部助力方面,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担保保证机构的步伐,为内源性融资加装保险,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应加强资金的积累。

2.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要不忘完善间接融资体系,间接融资体系,作为传统的主要融资手段,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有裨益。包括完善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在完善银行贷款方面,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能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短、小特点的金融服务。简化小微企业贷款程序,创新抵押产品,帮助小微企业摆脱缺乏有效实物抵押的尴尬境地。引导银行利率市场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额贷款公司发面能够为小微企提供多种用途的贷款,能提高中国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以及发展规模,是缓解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益补充。中国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其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建立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另外,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村镇银行。

正确认识民间资本,正视其对小微企业的正面作用,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民间资本规范化,尽可能消除其消极影响。既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同时又应该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参股小型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 王辉,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27.

[3] 董瑞星,刘亮.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讨[J].财税金融,2012,(9):148.

[3] 凤凰网.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靠政府更要靠市场[N].东方早报,2012-04-17.

[4] 财经要闻.小微企业融资难及破解对策[N].吉林日报,2012-07-10.

篇4

一、中小企业开展民间融资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外部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王晓辉(2012)认为,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为了防止失去企业控制权,不愿意采取股权融资;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高,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大;信用意识淡薄,骗贷和不按时支付利息的行为加剧融资难状况。高长海(2011)认为认为,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加大了银行产生不良信贷的风险,降低金融部门的信任度;缺乏可抵押资产,影响间接融资;李冠军(2007)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对投资者、银行金融机构缺乏吸引力,从而造成外源融资不足。文冬梅(2012)指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资本积累缓慢,抗风险能力远不如大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不强,更愿意向大客户“批发”。

(2)外在原因。杨云汉(2012)认为,银行融资门槛高,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文冬梅指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开启不足,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具有贷款优先权,导致了中小企业支付的实际贷款利率比国有企业高。此外,我国证券市场高度垄断以及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现状,使得中小企业基本上游离于股权融资之外。肖春悦(2012)指出,银行基于风险、盈利和成本方面的原因,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同时我国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高长海认为,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融资要求苛刻,使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市场获取资金。

法定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企业的融资设定了诸多条件,而中小企业往往无法达到融资要求,中小企业从法定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有限,不得不将融资渠道转向民间。

(二)民间金融具有其自身特点与优势 民间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吸引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刘田力、吴晨映、张存刚、杨莉等人对民间金融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手续灵活简便。中小企业向民间金融机构和个人融资时,往往有一个双方都熟悉的中间人或双方本身比较熟悉,融资的成功与否更多地依赖于企业的信誉或对中间人的信任,合同约定只是一种形式;同时由于民间金融机构的操作缺乏规范性,办理融资的手续与法定金融机构相比要简单,只要双方同意即可。双方的约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手续灵活、简便,受到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的青睐。

(2)融资渠道多样化。随着民间金融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其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如民间借贷、有价证券和不动产抵押贷款、票据贴现融资以及企业内部集资等。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资金的需求量以及相关的融资要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

(3)利率高。金融部门的利率偏低,加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出现利率倒挂的情况,导致资金持有者不愿将资金存入银行,而在积极地寻找投资渠道。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民间资金,给出的利率一般比法定利率高,具体由双方协商确定,有一定的弹性。较高的利率对投资者有诱惑力,吸引了民间资金的流入。

(4)民间融资双方比较了解。民间金融涉及到的企业和个人、民间金融机构往往比较熟悉,或者有一个双方比较熟悉的中间人,或民间金融机构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口碑,与证券市场上完全陌生的企业相比,资金持有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一个比较熟悉的或信得过的单位。

(三)民间资金持有者推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一是民间资金存量大,规范的投资渠道少。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资金存量庞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03302亿元。而规范的投资渠道偏少,风险大,某些投资收益低,且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由于宣传不到位,投资者对于投资渠道不了解、不认可,导致投资者不愿将资金投入规范的金融市场。二是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的情况缺乏了解。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必然需要了解企业的情况。然而我国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质疑;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获取资金,甚至人为篡改财务资料,使投资者对中小企业失去信任,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三是缺乏风险意识。资金持有者的逐利心态,极容易受到资金募集者的鼓动和高收益的诱惑。在某些地区,借贷利息甚至高达每月25%,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资金持有者往往忽视投资风险。四是资金持有者缺乏投资能力。对于规范的金融市场的投资,由于投资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无法对被投资单位的情况作出客观的分析,投资具有投机性和盲目性,收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打击了投资者的直接投资欲望,从而将资金转给一些具有一定投资能力的民间投资机构,以获取高收益。

二、民间融资风险分析

(一)利率过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高利吸储、高利放贷是民间金融的一个特点。在正常的经营条件下,中小企业将融入的资金进行投资生产,所获得的利润率应高于融资利率,凸显了财务杠杆的作用。若融资利率过高,企业的利润无法支付高额的利息,则企业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加大,也即无法及时足额地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者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利润更高的行业中去,高利润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一旦不能达到投资目的,企业也将无法及时足额地偿付本息,出现违约行为或产生坏账。当大量的投资者无法收回本金时,可能引发公众不良情绪,最终演化为社会事件。

(二)手续不规范易造成市场混乱 民间金融机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运作不规范,在吸储及放贷过程中手续简单;中小企业自行向民众集资也存在同样的手续问题。特别是在向个人集资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多为熟悉的主体,使用不规范的合同甚至不签合同的情况经常出现。简便的手续有利于加快资金的筹集速度,但是一旦出现纠纷,由于缺乏依据和法律的监督,债权人处于劣势,极容易出现暴力催款等违法事件,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

(三)缺乏监管约束易产生违法行为 民间金融组织的金融行为是隐蔽式或半隐蔽式的,游走于法律的边缘。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部分金融机构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筹集的资金没有用于投资而被个人挥霍,甚至为违法行为提供资金支持或成为资金通道。

三、民间融资风险防范对策

(一)创新融资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应创新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减少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的依赖。

(1)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尽管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进行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推动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改善原有融资渠道。原有的融资渠道如发行股票、债券或银行信贷等,这些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要求高,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成长慢,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无法达到融资要求;此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一般是用于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所需的资金“时间急”,而原有的融资渠道审批手续复杂,不能及时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资金要求特点,改善融资渠道,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融资门槛。

(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中小企业应根据金融机构的融资要求,积极加强自身建设,为获取金融部门的资金做好准备。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资本积累缓慢,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高等现实情况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不强。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加大资本积累,从而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降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信贷风险。

(2)加强诚信建设。中小企业要树立信用观念,按时支付利息,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取得的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力争做到无不良的记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消金融部门的疑虑。

(3)规范财务工作。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做到账目清晰准确、信息透明,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定期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为中小企业发展奠定融资基础。

(三)规范民间融资渠道 具体包括:

(1)确认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国家应放开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对于金融业务合法,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从民间吸收资金,并以合法的渠道放贷的金融机构,在法律上予以确认,金融管理部门予以认定,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

(2)加强民间金融机构管理。建立健全市场准入、监管与退出机制,对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将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督促民间金融机构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对机构人员的培训,增强民间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将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3)打击各种不合法的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民间设立的各种非法的金融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对于民间的各种非法融资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合法的金融机构从事或变相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应严肃查处,坚决取缔。

(四)开拓民间资金投资渠道 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创立条件,鼓励创业,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入企业;大力宣传财务、金融和法律知识,拉近投资者与中小企业的距离,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证券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居民储蓄;促进民间合法金融机构的发展,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正规的金融领域和实体资金越多,流向民间金融市场的越少,民间金融的风险就越小。

(五)广泛开展融资风险宣传,树立风险意识 投资有风险,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当资金持有者被高收益所吸引时,往往会忽视风险的存在或者存在赌博的心理,投入大量资金,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甚至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打击,从而引发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广泛开展宣传,让全社会形成风险意识,使投资者谨慎投资,抵制高利率、高收益的引诱。

(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目前的利率主要受到央行的控制,不能准确地反应资金的供求状况。当银行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大量的资金会追逐利润流向市场,由于民间金融利率较高,民间金融机构和需要资金的中小型企业成为资金的一个重要流向。因此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按照市场的要求自由浮动,使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利率相当,避免资金大量流入民间金融机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减少民间金融行为的发生。

篇5

2011年7月4日,微型企业的官方定义首次提出,这体现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重庆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典范,实现微企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市政府根据重庆的具体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微型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试图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然而,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单一,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微型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因此,对重庆市微型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本文旨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庆市微型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关于构建和完善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一、微型企业的融资困境

第一,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是从业人员少、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低的企业。微型企业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方式,缺乏正式的融资渠道,其员工以家庭成员为主,没有正式的会计制度。但是,微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微型企业的作用有提高社会就业率,为贫困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等。

第二,重庆市微型企业现有的融资模式

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模式。近几年,重庆市实施了各类政策以扶持微型企业。微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困境。目前,重庆市的微型企业已达数万。其通过向银行或小额信贷公司融资,但其融资渠道主要为商业银行的债务性融资,即向银行贷款。

非正规融资模式。微型企业因其自身特点,也倾向于向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借贷。这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渠道:其一、向私人或向企业借贷;其二、向合会等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借贷。

第三,微型企业的理想融资模式。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微型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服务与反馈机制,建立微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为微型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双方积极谋求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

小额信贷公司:小额信贷公司应认识到微型企业这一客户群体的发展前景,努力成为微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小额信贷公司可以联合为微企提供信贷资金,建立长期的互惠机制。

微型企业方面: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增强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走出融资困境,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三、重庆市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实施有效性受阻。重庆市各级政府组织联合出台了各类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以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但是,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致使政策的准确下放和有效进行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微型企业特点。微型企业天然面临着市场巨大的挑战与风险。其规模小、没有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盈利能力较弱、市场淘汰率高,也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征信体系。这些特征都会导致其融资困难,是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三,正规金融机构的参与性低。微型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是商业银行,但是面临着银行开户、贷款困难的两大问题。商业银行因微企的特点及微企信贷利率较低,则给微型企业设置了高门槛。此外,微企人员的素质的差异性大,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使得银行出现“惧贷”与“惜贷”行为。

第四,非正规融资渠道成本高。民间信贷的利息成本很高,对于本身就缺乏资金营运的微型企业无疑雪上加霜。此外,民间信贷资金的不稳定性和来源的非合法性也不利于微型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及对策

第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当前实施的微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问题,政府应当发挥其职能,监督政策的具体实施,建立反馈机制。同时,政府要为微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引导微型企业的发展,制定符合重庆微企特点的政策。

第二,实现微企融资渠道多元化。重庆市推行“1+3”微型企业融资模式促进了微企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这使微企资金来源更稳定,为解决融资困境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当然,我们还需对此模式进行完善,在其基础上继续创新。

第三,形成面向微企的中介服务。日本在发展微企过程中,重视面向微企的中介服务。由政府、金融机构、基金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形成的企业服务网络对微企的发展贡献极大。微型企业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经营诊断、人才培育和信息提供等服务,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篇6

一、我国当前企业融资成本现状分析

现阶段,企业融资成本高是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相比较大型企业来说,拥有的社会资源少之又少,直接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为薄弱。如果金融机构将资金借给企业,将会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在融资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借贷要求,直接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甚至拒绝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利于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先天不足,缺少足够的抵押物,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而出于企业自身未来发展,迫不得已从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融资成本自然要比单纯抵押贷款支付更高的利息。可见,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并非某一方面原因所致。如股权融资,企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规范自身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此外,股票发行申报周期较长,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此融资渠道是堵塞的。

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策

(一)加强企业管理

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管理模式的竞争。因此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详细来说,一方面,规范企业核算,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得财务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融资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控制好融资规模,在自身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综合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融资。同时努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逐渐接近银行借贷考核指标,从而获得成本更低的融资。此外,企业还需要认识到良好的信誉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要公开部分财务信息,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更多金融机构的信任。

(二)降低融资成本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应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从政策及制度层面入手,制定并完善相关办法、细则等,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更多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还应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银行贷款方式,提高贷款有效性,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选择,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

自1998年以来,我国便已开始建立企业征信体系,但是进展并不乐观。征信体系对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具有积极作用。如对企业纳税、还贷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进行收集及了解,将此作为核心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为企业开拓融资渠道,同时对行政限制进行破冰,整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力量,确保企业状况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在征信体系基础上,能够引导企业加大对自身信用的关注力度,重视诚信建设。

(三)规范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在一定弥补正规金融的缺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因此应积极发展民间借贷,规范民间借贷,促使其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有效性。为了减少民间融资纠纷等不良现象,需要加大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努力构建以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为核心的监管机构,明确各方面责任,实现高效监督目标,从而促使民间借贷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

(四)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单一作为企业融资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善这一现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非常必要。一是发行企业集合债,将多个企业形成一个整体,鉴于该模式具有的捆绑特点,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在此基础上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获得融资,且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成良性循环格局。二是对抵押物进行创新,如接受商标、基金及提单等抵押、质押对象,为企业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积极尝试动产抵押担保,如融资租赁、存货质押及知识产权融资等,创新更多抵押、质押形式,以此来弥补中小企业自身先天存在的缺陷。三是创新互联网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带来全新的融资平台。互联网融资平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等优势,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支持。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合理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企业融资的必要前提,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时受制于经济体制和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并且与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密不可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通过金融机构融资

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商业银行主要以信贷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如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类别的金融机构,虽然这类型机构资金实力远远不及商业银行,但资金运作方式灵活,可以作为民营企业补充的融资渠道。

(二)从资本市场获取融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融资。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原因,加之上市要求严格,民营企业很难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融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比例不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间接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比如借壳上市、被上市公司控股等方式。

(三)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民间融资在近年来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民间融资要以企业和个人信用良好作为保障,法律法规的缺失,加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使得民间资本难以成为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四)企业自有资金

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实现发展的主要资金支撑,民营企业由于其经营体制关系,自有资金往往较少,难以达到自身的融资要求。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贷款作为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近年来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规范了贷款程序,与此同时提升了贷款条件,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我国民营企业融资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要求严格,民营企业很难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融资。在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比例还没有占到20%;除此之外,债券市场也未全面向民营企业而开放,债券发行对公司的净资产额要求较高,且要求实力较好的企业作为担保,使得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获取融资。

(二)融资成本高

企业融资成本由利息支出和借款方式相关费用构成,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狭窄,从而导致融资成本变高,主要表现在利率定价方面。政府对国有大型企业往往会有利率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很少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少数金融机构还会变向提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在贷款方式上,银行对民营企业采取抵押或者担保形式,不仅手续较为繁杂,而且民营企业还会付出担保费用、资产评估等其他费用。融资渠道的狭窄导致许多民营企业转而从民间高利率融资,导致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负担加重。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大量企业未建立起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属于粗放型,缺乏对自身的长远规划。近年来,民营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缺乏自我补充流动资金,设备折旧率过低,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除此之外,民营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的问题,土地、房产等抵押品少,贷款抵押难度高。虽然我国近年来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但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不足,导致民营企业争取贷款的实际效率不高。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对策研究

(一)建立与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信用是对于企业融资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的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融资。国家应设立针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的信用情况做真实的评估,定期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惩罚和激励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

(二)倡导新的融资方式

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中小型企业资本市场。鼓励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创新:一是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融资租赁指的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立的新型融资方式,在发达国家成为了仅次于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通过融资租赁,民营企业获取先进的设备,可以实现边生产边还租金的经营方式;二是建立起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公司,比如政策性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性民营企业。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激励机制

由于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的特点,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有效性。目前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较谨慎,基层信贷经理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热度不高,这与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是密切相关的。为了降低自身的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收缩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审批,由此引发了基层信贷经理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恐慌,使得一些前景良好的民营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的融资。因此提升基层信贷人员对民营企业放贷的主动性,应从完善商业银行信贷激励机制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召.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8(2)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8(1)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问题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2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1

企业筹资是企业作为筹资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投资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筹资是企业以各种手段获得资金,是企业造血理财的细胞,也是企业实现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对企业来说,如果不能筹集足够的资金,就不能实现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就不能实现企业经营的本质特征。

1 我国中小企业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企业家系统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依然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对国内企业来说,从股票市场获得私募资金及风险投资的企业比重依然较低。

企业的融资情况调查显示,73%以上的企业主要选择银行贷款,而其中选择民间借贷的占55%,所以,目前国内的多数企业,其主要融资渠道依然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方式。另外,还有10%的企业选择引入私人股份及引入风险投资等。目前对国内的一般企业来说80%以上的企业并没有上市计划,而准备上市、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及上市公司还没有占到目前我国企业总数的20%,且目前的上市门槛越来越高,因此,对多数企业来说只能通过一般途径获得融资。

1.2 融资手续办理困难

目前,对企业筹资来说最困难的还是筹资手续,尤其是银行融资的手续办理。银行办理融资的月息较低,但其的办理手续也是最复杂的。对银行融资来说每次办理不仅需要土地证、房产证等作为抵押,还需要填写100页以上的银行审贷资料,而且还必须在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对一些资金要求比较紧急的企业来说,银行贷款途径基本上不能解其燃眉之急。一些企业在银行贷款难以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其他融资途径,但是企业利润普遍不高,各种费用的上涨导致其利润基本丧失。所以目前在国家金融形势趋于紧张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只能寻求民间借贷,但是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明显比银行借贷要高很多。

1.3 筹资平台的建构欠缺

对我国企业来说,筹资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缺乏筹资平台。部分企业具有良好的项目、光明的发展前途,却不能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缺乏良好的平台。平台性融资对企业筹集资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促进企业权益性的融资,对企业来说引入权益性融资不仅可以促进对企业的管理,而且可以解决企业融资的根本问题。

2 拓展我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的具体措施

2.1 积极扩展融资渠道

对我国企业来说,加强筹资渠道的根本路径就是积极完善多元性的融资。随着社会环境及企业经营情况的转变,企业需要不断扩大融资渠道。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一般企业对产权性融资存在一定疑虑,处于中心性地位的还是债权融资。

2.2 促进地方性融资

积极地促进地方性融资担保。目前对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来说主要是进行信用担保,可以从积极利用闲散资金、完善政策担保机构入手,按照合理分工、竞争有序的原则,构建积极的担保机构。另外,由于目前的行业监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还要制定行业监管法规和制度,从法规的角度进行规范。

2.3 积极建构融资性平台

建构融资性平台对企业来说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在技术上给予积极支持,技术优势及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对企业的融资都可以形成积极的作用。政府还需要积极贯彻各项法律和法规。只有积极促进各项法规的建设,才能对融资体系的建设形成支持。融资平台的建设首先要确保平台的稳定和持久性的发展,只有融资平台自身得到快速和稳定发展,企业才可以得到积极的支持。

融资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设政府出面的担保机制。因为目前信用担保是融资平台建构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很多企业在银行得不到贷款,就是因为不能得到及时和快速的信誉评估,造成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信誉不足。这需要建设国家信誉担保机制,保证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降低税率,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非公有制度;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从狭义来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境外资产。

到目前为止,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银行贷款都本着“重大轻小”的经营观念支配,主要供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规模之渺小,经济实力之薄弱,在现行的体系之下,很难从银行等中介机构中筹措到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资金。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1.商业银行跟踪监督难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产业,主要是人们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自我经营的以拥有较多劳动形体的企业,其自身资产规模比较小,财务实力不高,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资金需求率高,银行不好固定跟踪。

2.民营企业财务制约难

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集权现象较为严重。企业的内部多数是家族成员,这也就造成了职责不分明,财务监控不严谨,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财务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制约,这严重损坏了民营企业整体形象,与此同时挫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3.民营企业抵押担保难

民营企业没有较多的固定资产来做抵押,并且担保体系不健全。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为了减少坏账损失率,银行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二)市场因素

1.金融机构不愿意向民营企业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同时银行大多喜欢大额贷款而忽视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在考虑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相比之下,银行必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2.缺少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虽然近几年,政府已经对民营企业提供融资问题积极的去给予解决,大力支持各国有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贷款,可是国有银行体制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善,显而易见,其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效果还尚不明显。

3.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的“门槛”高度,还是让民营企业难以跨越,绝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是不可能享有上市资格的。这就意味着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的方式直接融资。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一)切实提高民营企业总体素质

1.加强民营企业的治理建设

首先,重要的是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其次,提升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开拓创新,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产品不断更新。

2.提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

民营企业的内部资金流向不明确,信息不够透明化。所以要想使民营企业很好的走下去,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化至关重要。

3.树立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度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留给人们的印象都不容乐观,销售伪劣产品、宣传虚假广告、赖账逃债、拖欠工资等。改变人们对民营企业的印象,切实提高自身信用,必须从自身做起。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扩大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先应联合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对民企进行信用等级鉴定;然后下放贷款权限幅度,完善信贷机制;最后应加强制度建设,化解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2.建立专门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金融秩序混乱,民间借贷无序发展。为改变这一现象,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效仿日本设立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法,发展地方和民间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其与城市商业银行一样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3.扩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民营企业的现状,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风险转嫁功能。所以,我国政府应鼓励多元化融资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直接融资行为,使民营企业有畅通的直接融资渠道。

4.完善民间资本市场

民间资本市场即非正式市场,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筹集的融资活动。政府应保护和规范民间资本市场,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允许新建民营银行,以此规避民间借贷的风险性;二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有控股的城市银行,让民营资本能充分跟进,实现公平化;三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以确保民营企业有畅通的融资渠道。

5.积极开展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对承租人所选定的租赁物件进行以融资为目的的购买,然后再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该租赁物件中长期出租给该承租人使用的一种资本运作手段。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目的就是采购机械设备,这正好与融资租赁的方式相吻合。而融资租赁的特征决定了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篇10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中首要的就是融资难问题,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又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提出改善及解决措施,探索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渠道狭窄;融资途径;中小企业信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貌似很多,但真正适应中小企业融资“急、频、短”特点的融资途径甚少。中小企业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而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途径狭窄、融资途径的普遍适用性较差、过度依赖内源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受阻。有数据表明,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的企业达到80%。以下针对不同途径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在2004年一家国际金融公司对我国四省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调查研究中有记载是被选中的中小企业虽然有一定创收获利能力,但至少还有60%的资金来自中小企业所有者或企业自留资金,这无疑会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和经营规模。

外源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途径狭窄,融资渠道虽多,但由于对中小企业要求严格,可操作性较差。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所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虽然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依赖银行信贷资金,但由于企业可抵押物少,难以找到合适担保人,导致企业贷款难;由于抵押担保制度难以落实,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对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严格,导致银行放款难。

第二,政府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重视程度有增无减,而忽略了中小企业,导致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专门机构加强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了解中小企业发展最新动态和资金需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部门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化网络,没有系统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第三,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发展很快,而且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来,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少,品种单一,内部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途径。况且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者信用意识淡薄导致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不透明,经营风险较大,企业商业信用状况较差,难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所需抵押品或担保物10。

第四,向其他企业融资也要以一定的信用为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偏低。甚至仍有部分中小企业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使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受到严重损害,进而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未来融资。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会把安全性放在首位,进而会考虑到融资企业的信用和偿债能力,通过对合作对象的综合分析考评,很多企业会有所顾虑,犹豫再三之后可能会放弃此次投资合作机会。

第五,民间融资因借贷手续灵活、简便,备受中小企业青睐。然而,民间投资者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偏向于投资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或存入银行。况且,民间融资活动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可能存在不合法交易,进而引发投机诈骗及金融风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另外,民间资本虽充足,民间融资的高成本也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畅通的一种障碍。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融资成本的因素,不敢向民间借贷。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因此,想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狭窄的僵局就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高效安全宽松的融资环境,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1、优化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在确定需要融资并选取合适的融资渠道前,要在经过科学预算的基础上,依据确定的融资需要量,综合考察比较各种融资渠道和可能的融资方式,合理的搭配,选择最佳的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摆脱单一的融资路径。在中小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积累筹集资金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应把握好可使用的度,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身融资渠道,还可以增加获取资金的可能性。

2、提高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作为融资主体,为争取到银行信贷资金,应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融资能力作为重要功课去加强。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失真的现象,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适应性。首先,我国中小企业应规范其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创新,及时准确的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坚持公开负责的原则,增强中小企业财务对外透明度,使中小企业获取更多选择融资途径的机会。其次,中小企业要树立现代产品市场营销理念,开展以品牌战略为重点的战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做好产品和市场定位,减少生产盲目性。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最后,中小企业也应重视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培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

3、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意愿主要受抵押和担保物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国,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通行做法。还可以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由政府预算拨款,向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但缺乏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还可以鼓励建立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的会员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利用联合信用向银行取得融资。

4、规范运用民间融资

要使民间融资途径变得顺畅,首先,中小企业要凭借自身能力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使更多的民间投资者愿意将自有资金给中小企业使用。其次,居民个人可以增强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方向,适当转变传统的投资观念。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广大民间投资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此一来,向中小企业投资的行为能被普遍认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间融资成本。同时,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当前活跃的民间融资行为,加强对民间融资风险的监管和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使民间融资尽快走上科学透明的发展道路。

5、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并大胆尝试境外融资

在国内融资途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时,可以转向境外资金,大胆尝试使用境外流动资金充盈企业自己“金库”,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中小企业想要获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就必须优化升级,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注重管理,面向市场,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对于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经营活动比较稳健的中小企业而言,这将是一次绝好的蜕变,经过此次华丽转型,就将收获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6、努力拓展政府融资

我国政府也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仅只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资金,还可以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公开上市,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政府对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对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各种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其提供资金帮助。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为使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更顺畅更适用,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各方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春霞.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J].金融与经济,2003,(9):10-11

[2] 姜风旭.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何伟祥.创新融资途径促进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7(8),144-145

[4] 刘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12

[5] 王禧扬、赵明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