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
中国的农业资源丰富,不仅包括农业资源,还有更丰富的自然资源,诸如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文化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开发、整合、规划,使得农业资源特色化发展,以此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旅游项目,以其浓郁乡村气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但是,要确保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探索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理念缺乏创新性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如果在研究的层面上发展缺乏广度,且深度不够,就要会导致农业产业的定位低而无法突出特色。大众化的产业发展就必然导致农业资源无法充分开发。现代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就是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打造休闲农业项目,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果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的时候没有对所具备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以明确定位,就会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着眼于短期效应而不注重长期利益,使得乡村旅游小型化发展,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难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
要将农村资源打造为旅游资源,就要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农村所具备的资源以自然农业资源为主,所以,在休闲旅游项目中,多是对现有的自然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化发展,但是,乡村旅游要产业化发展,就要配套设施齐备,而现行的乡村旅游存在着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工作人员多是农村当地的农民,他们没有从事旅游工作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在服务技术水平上,还是服务观念上都不具备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这就使得乡村旅游难以标准化发展。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项目模式单一
农村地区在政府的引导下才能够更好地产业化发展。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还发挥着监督职能,特别是农村旅游发展,政府就要实施监督管理,以使得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但是目前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着脱管的问题,一方面旅游经营活动没有规范化、秩序化,游客的权力也无法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旅游项目模式单一而缺乏创新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乡村旅游市场没有深层次开发,使得休闲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多数的旅游项目以自然农业资源为主,而没有对农业资源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进行整合,缺乏了创新性的旅游项目就难以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有所扩展,也因此而使得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问题的有效对策
1.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科学规划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对农村的资源没有合理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没有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以休闲旅游为指导思想,对农村的资源科学规划,做到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要因地制宜,做到布局合理。这就需要在乡村旅游管理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对各项农业资源都要优化配置,以将农业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休闲农业,就是要保持农业生态,且要促进农业休闲化发展,使得农业生态化、市场化,促进乡村旅游科学化发展,所以,对于乡村旅游项目要深入研究,做好科学论证工作,从长远的角度将管理经营模式建立起来,以使乡村旅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2.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强化基础建设
休闲农业就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乡村旅游项目要规模化发展,就需要当地的政府对农村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对公共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并将相应的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乡村旅游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市场化方向发展,就是要提高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争取更多的投资。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而且还可以对社会力量起到引导作用。政府参与其中,就可以将基础建设平台建立起来,出台相应的政策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运行中所遭遇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3.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品牌化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除了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还要注重当地文化的有效应用,以使得旅游产品具有文化内涵。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对农村的原始资源予以保护,对地域文化要从保护的角度求发展,以使得当地的文化传承下去,同时还使得旅游产品充满生机和活力。注重农村地方文化旅游的优势还在于,突出地方文化,实施旅游差异化发展,从而发挥旅游品牌效应。旅游差异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就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与当地的文化充分结合,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品化,以提高行业市场优势。在农村自然资源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的同时,还要注重重点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的特色资源被开发出来,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加大乡村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对当地农村资源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开局,以在保留原始资源的情况下将当地的经济带动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农业已经打破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所谓的现代农业,就是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项目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保护农村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并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以使得乡村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创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鲁阳,冯成骁,杨唇.“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0―72.
[2]耿红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12(04):50―53.
篇2
[关键词] 城乡产业 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政策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实施偏重城市的政策还是扶持农村的发展战略,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比如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市场容量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乡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发展的良性态势。
一、我国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大体是指制造业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所必需的。
目前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深化改革坚持既积极推进创新又注意规范完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企业生机活力有所增强。
2.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第二,乡村劳动力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发育良好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传导机制。
3.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关系失调
根据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要低于15%的要求,工农业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2∶1~2.5∶1之间。目前中国城乡发展处于失调状况,这些失调环节主要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失调,二元反差过大,城镇化进程缓慢。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市过度吸取农村农业生产剩余,城市优先的投融资体制。因此,不彻底改变这种扭曲各方面关系中的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城乡产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内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
二、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了地方政绩,往往把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招商 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等方面,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从而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2.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从50年代就开始制定出的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劳动与就业保护制度及住宅制度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使农民进城难。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虽有改革,但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3.大中城市的活力不足。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地区的生产、流通、贸易、金融和科技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中心城市都起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技术辐射和吸引大量农业人口就业的作用。我国的中心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企业活力不足而导致城市功能不健全,不仅没有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而且城市没有对农村产生应有的辐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滞留在城市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村则由于得不到这些生产要素,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4.乡村经济素质低下。在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堪与城市国有企业相匹敌。但对大多数乡村地区来说,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的地方,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生产项目重复等问题。有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从而导致了农村无法吸收城市资金、无法消化城市的一些高科技项目。
5.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在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财政方面,由于县级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也力不从心,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改变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的再次腾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2.工农协作的组织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应总结经验,结合市场要求,郊区乡村地区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确立农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系,增强“公司+农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农业经纪组织,促进近郊工农业的互动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依据市场需求,以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将分散的农户或由农户共同组成的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与其他行业有广泛联系的农业产业链、产业群或产业体系。
4.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包括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业筹资渠道。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支持小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承贷主体。
5.建立跨区域的产业互动与合作的协调机制。各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各具优势,在竞合日趋重要的当下,区域合作使得各地的优势资源互补,产业升级提档的速度也同时加强。而现代交通线路的不断延伸,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让相邻的两地成为日益紧密的一体。因此,只有加强跨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和产权等联动机制,才能促进跨区域的大经济区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吴方军: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 2002.12
[2]于 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3
[3]徐承红 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9.10
[4]王梦奎: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5
[5]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03 .5.
[6]刘华玲: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研究[J].文史哲 1999.04
篇3
关键词:国外休闲农业;典型模式;经验启示;借鉴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1、2、3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1]。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1865年,意大利专门介绍城镇居民到乡村去感受农业野趣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类型诞生。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美洲、亚洲所在地区拓展[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各国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
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气候高温多雨,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农业规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强调市民实践体验,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
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从1810年开始,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
2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
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
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
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3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25.
[2]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5):470.
[3] 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
[4] 李甲贵,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06-109.
[5] 赵俊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5):27-31.
篇4
(一)基本情况
普洱市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占全市土地面积98.3%。总人口26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00多万人;少数民族150万人,占总人口的60%,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属边疆欠发达贫困地区。
(二)少数民族较多、文化素质低
全市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等24个常居少数民族,其文化根基差、传统观念落后,部分少小民族没有文字,其中有多个少数民族,虽然国家长期以来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培养和农业技术培训,但是其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仍然未能达到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三)传统观念重、文化经济滞后
大多数农民长期居住在边疆地区或边远山区,山高路远、交通通讯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来源少,农民的文化素质、学生就学率较低,农民文盲率占比较高,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非常不利。
(四)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师队伍缺乏
由于边疆、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和教师不足,基础教育水平较低,延伸影响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教育;另外县乡科技培训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新型农民的培养能力有限。
(五)农民渴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难以解决农民的经济收入,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农民必须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获取高效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相应的专业化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创收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结合普洱实际,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
(一)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和方案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导向和要求,研究制定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研制培训方法及培训内容,针对性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使每位农民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逐步将当地农民培养成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二)完善体系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水平
1. 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级为中心、县级为基础、乡级技术指导的培训体系,完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和农业远程卫星服务站建设,形成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覆盖,加大电视、网络科技文化教学培训覆盖面。市、县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培训主体,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各级培训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农民培训;积极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现代影像、图片、信息网络及远程培训设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能力。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新型农民培训的基础,各级培训机构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整合科研院校教师和技术部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
3. 改进教学及培训方法。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拓展学员思维空间,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学员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农民素质教育等内容来编写培训教材。教学采取图文教学、远程教学、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教师既要能传授科学知识又要能指导实际生产,贴近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业,丰富实践经验,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这样,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农民人才。
(三)研究农村资源现状、引导农民创新产业发展
调查分析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资源状况和生产条件,围绕普洱市土地广阔、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切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培训工作要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的内容,让农民逐步掌握相关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向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使每一个地方都逐渐形成适宜当地的优势产业,每户农户都有效益良好的生产项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稳定的经济来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四)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
根据普洱市少数民族多、农民结构复杂、文化层次不均、传统观念重等情况,要有选择、有分别、有层次地设计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一是要转变农民的文化传统观、传统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进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操作、讲解,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教学,并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增加其感性认识,转变其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学到有用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二是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农民,根据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文化基础较差分成两个层次,分班培训,按文化程度高低不同设置专业技术培训内容,基础较差的农民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培训,使培训切合农民自身素质提高。
三是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低、汉语语言沟通困难、理解和接受能力差的情况,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简明易懂、深入浅出、易于掌握接受,使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尽快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使文化基础差的农民提高其文化素质、学到和掌握相应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五)抓住C遇、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篇5
——老观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总结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坚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我镇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主要劳动力外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成必然,农民因比较效益的原因,外出务工较多,截止2018年底全镇总劳动力15454人,外出7718人,占主要劳动力的近50%,在增加劳务收入的同时,因素质较高,劳动力较强的群体外出,在家以老弱病残为主体,对我镇的产业调整带来不利局面,影响了产业调整的推进。
(二)农业投入周期较长,部分农民对优质农产品发展缺乏信心。有的项目需几年才能见效,且市场难以预测,许多农民不愿意进行发展,安于现状或只进行短平快项目的选择。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靠天吃饭现象普遍。由于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依赖性极强。农民投入缺乏资金,自然气候对种植业发展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四)农民综合素质明显偏低。首先是农民整体性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竞争越激烈,现代农业的科技依赖性就越强,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其对市场变化规律的把握,对能够带来高效益的新技术的掌握,适销对路产品的科学营销就不会达到理想境界,也就难以承担起优质农产品发展的重任。其次是部分农民市场决策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跟着感觉走”,靠经验经营,看大众行事,结果常常使农产品品种种植单一、质量不高,上市集中。再次是部分优质农产品发展意识滞后,常常在根本没有把握市场总体运行态势与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发展农产品,结果是产品越多价格越低,农产品的总体规模效益呈现递减状态。一些干部缺乏市场观念和经济知识,到底如何调整,心里没底,办法不多,甚至有些干部错误的认为产业调整是农民自己的事,调整的积极性不高。
(五)安于现状,不愿意发展。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农民有承穷受穷的思想,缺乏敢闯先、敢冒险的劲头,不敢于接受新生事物,担心调来调去没有成效。也有一些干部鉴于以往发展优质农产品中出现的“卖难”现象,求稳怕乱,宁可让农民在收入上受些损失,也不愿因发展惹出麻烦,致使一个个机遇擦肩而过。
(六)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过去,我镇虽有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但在调整过程中忽视了品牌培育,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一直都是单家独户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形成规模,因此在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或项目扶持时缺乏说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然难以体现。
二、我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一)总体思路:
1、巩固传统农业种植,适度发展果树,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
2、积极引进业主,扶持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打造亮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措施
1、政府大力引导,农户积极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为主,农户自愿发展的原则,政府积极组织镇经济发展中心,镇兽防站、镇供销社等部门,广泛收集市场行情,及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制定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制定措施,鼓励广大农户发展。
2、典型示范带路。党委政府针对以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败,必须改变以行政命令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户带头发展,政府及职能部门大力支持。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促进周边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3、政策、资金支持。党委、政府为支持、鼓励广大农户带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协助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帮其提供相关技术政策咨询。组织他们去产业发展好、上规模的周边乡镇学习取经,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协调金融机构优先为有资金需求的业主办理贴息贷款,给他们提供和谐宽松的创业环境帮其做大做强。
4、以技术为后盾,搞好产业调整服务。针对广大农户缺技术的现状,始终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由镇农业服务中心、镇供销社、镇兽医站等单位牵头,强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同时也积极引进外来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努力从技术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调整示范户掌握技术,规范进行种养植。
5、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经济。要跳出以粮为主的单一圈子,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大农业,不仅围着市场转,而且迎着市场干。其次立足市场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认清了自己身边的土地、市场、气候和人才、资金、环境的优劣,扬长避短,真正找到了本地与市场的结合点。再次要把握好本地经济的特色,在支撑本地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上做文章,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6、多策并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首先是搞好产前技术培训,把科技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每年利用科春农闲时节,以实施科教兴农工程为主要内容,以乡村家技术为主阵地,邀请市农牧局对相关农户开展专题讲座,对镇村干部和农民进行相关产业适用技术培训。其次是搞好产中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根据各产业不同生产环节技术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再次是政策引导推动农民自学使用科学技术。采取优先扶持使用新技术经营新产业的农户等措施,使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效益,从“政府要我调整”转变为“我要调整”。
三、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镇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把产业建设进一步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搞产业调整就没有出路,实现基础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要首先做好产业调整,建设蔬菜基地是必由之路。同时,也要认识到发展优质农产品不是简单的种什么,不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加快发展,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必须树立两种意识。首先要树立经营意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账、效益账,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调整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瞬息万变,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赢亏,努力规避风险。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采取农业结构调整参保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的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三是要突出创造品牌。我镇在产业发展上要自始至终注重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如上水有机大米、奉禄米业等要不断加强引导,强化管理,加强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名牌,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篇6
关键词:新常态;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
一、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并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到农村发展旅游业,展现出多元化的业态。同时,国家政策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给予大力支持,各项政策与规划陆续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调查报告表明,当前我国已步入全民休闲度假时代,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旅游人次达到36亿,而超过半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农村以及古镇村落,未来5-10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次将超出20亿。《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16年度)》数据表明,我国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非常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6年我国农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840万人,农业旅游与休闲农业从业户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1]农业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旅游融合程度日渐深入,农业旅游拥有生态农业的内涵,与传统农业产业相比,更为注重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结合。从农业旅游经济增长效益来看,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同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上做更多的工作;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农业旅游开发,可进一步发挥农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民俗文化功能,因此,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当前朔州市共有农业旅游特色乡村30余个,农业旅游经营业主超过100家,从业人员1400余人,全市2016年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其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推动农村基础建设,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二、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山西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其农村古建筑、自然生态风景、古民居村落、革命遗址等数量众多,历史、人文以及生态资源丰富。山西省农业旅游自2007年步入正常化发展轨道,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农业旅游呈现出类型不断丰富、规模日渐增长、内涵逐步提升的良好发展趋势,农业旅游近年来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特色小镇、自驾营地等新农业旅游业态陆续出现,例如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房车露营地、寿阳田益生态庄园、祁县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都是其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新亮点。山西省农业旅游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转型。经济稳速增长,农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山西省完全有条件与基础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优势,获取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山西省不断加大对农业旅游的扶持与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农业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其已成为山西全省旅游产业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大众就业与创业的新路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山西省已有农业旅游示范县22个,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8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17个;全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农业旅游全年接待游客数量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90亿元;农业旅游收入占据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6%。农业旅游成为了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有效力量,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三、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制约因素
山西省自2007年便开始实施《山西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规范》,并陆续出台多项经营管理制度规划农业旅游发展。但总体来看,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仍然较差,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失衡
总体来看,山西省农业旅游资源主要以乡村景观、文化习俗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等为依托,其旅游发展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地域特色不鲜明。部分地区农业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其农业旅游产业多处于无序开发以及自然发展状态,缺乏健全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体量小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些具备鲜明地域民俗文化特征的乡村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系统规划意识的缺乏,无法实现旅游与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旅游要素整合不到位,导致旅游资源开发档次较低。其次,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资金与资源尚未形成整体合力,部分地区农村旅游开发缺乏全面规划与系统安排,开发投资较为盲目;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使得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无法形成市场规模效应;部分农业景区简单照搬、盲目复制,缺乏文化乡土味与历史厚重感,无法满足现代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此外,从服务上来看,服务形式与内容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的弊端,缺乏自身特色服务内容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无法形成。[3]
(二)基础条件落后
当前山西省部分农村旅游景点离城市较远,许多具备自然原生态风景与原汁原味民俗风情的农村处在山区,干线公路同农村连接道路的等级较低,通信、信息等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同时停车场不足、旅游引导指示牌缺乏、旅游厕所质量较低等问题都较为明显。“网难上、路难走、事难问”导致难以留住游客,更难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例如地处繁峙县与河北阜平县交界处的茨沟营,其是太行山深入兼具人文与自然风光的村落,更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旅店饭店等基础配套产业不完善,导致旅游市场效应并不尽如人意,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发挥。
(三)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是目前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制约的重要因素。当前山西省从事农业旅游的经营业者多为本地农户,经营管理思路、投资金额以及市场预估等都受到较大程度制约;同时由于缺乏专业、规范性指导,导致农业旅游市场行业以及卫生规范等标准都亟待提升;少数农业旅游从业人员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旅游权益侵犯时间屡有发生。同时,农业旅游需要一系列专业管理人才、信息人才、技术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的支撑。而由于高素质人才普遍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就业,农村景区经营业主也难以做到脱产学习,进而导致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足,粗放型经营与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发展。[4]
(四)生态环境破坏
农业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城镇化成为大势所趋。如果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传统风格保护两者间的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农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破坏。农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在于其与城市不同的生态与民俗文化风情,一旦农村生态民俗环境遭受破坏,其优势与特色便会受到影响。当前山西省许多农村兴建游乐设施与场所,使农村传统风貌以及特色旅游资源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农业旅游景点由于无序开发,导致林地与耕地面积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较大影响;部分乡村盲目招商引资过度开发,地方环境破坏巨大;许多农村在旅游开发中也不注重农业生态的保护,导致自然原生态的“乡村味道”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所侵蚀,游客无法在农村旅游景点中感受朴素自然的农村情怀;一些开发商缺乏对地方自然生态区的考察分析,农村旅游资源利用开发存在很大随意性,导致当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垃圾、尾气、污水排放等,都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威胁。
四、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构建
新常态下,结合对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现基于新常态下农业旅游整体发展环境状况,从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以及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构建起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系统,为促进山西农业旅游经济提供参考。
(一)完善供给系统,丰富产品结构
旅游经济为典型的眼球经济,要促进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加快地方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与特色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山西省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新形势下应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思路,基于市场需求出发,推动农业旅游业态功能多元化发展。具体来讲,可构建“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文化始终是旅游的灵魂,对于农业旅游也不例外。当前许多农村景区都注重外在形象的打造,但忽视了人文内涵的展现。旅游发展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农业景区内涵;大力推动“农业+文化”发挥农村各类非物质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特征优势;推动“农业+康养”发展,拓展农村养老养生以及健身运动项目建设。[7]其次,应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具体应结合游客需求,设计与开发一系列农业旅游配套服务,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类型,延伸旅游系统产业链,提升农业旅游附加值,进而全面提升山西省农业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例如以新业态与新产品为基础构建农业旅游要素,更深层次发掘乡村文化民俗内涵。如从简单的“瓜果采摘”“农家乐”等初级旅游产品向康体健康、养生休闲等新模式升级;围绕古村落、民俗村镇的民俗文化特征,构建度假观光类型特色化旅游村,例如右玉县马营河村、山阴县旧广武村等都为此种开发模式,其中马营河村通过对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深入开发,受到了许多自行车俱乐部、自驾游等游客的广泛推崇,其旅游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农村借鉴。第三,山西省需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农业旅游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其不属于低端消费。因此必须要提升农业旅游的质量层次,加强基础建设。具体来讲,应改善农村旅游景点的住宿条件,完善有线电视、无线WIFI、床铺等住宿条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如停车场、气化、下水道等。同时应在高速公路以及普通国省道路公路网的大框架下,规划通往A级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传统村落的旅游公路,打通干线与农业景区间的交通。此外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地方部门可定期举办农业旅游培训班,邀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等,对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者展开集中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从业人员掌握基础服务标准与礼仪规范,给予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组织较大景点代表外出参观与学习,提升服务技能与管理经验;地方政府也应联合企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加大专业人才引入力度,利用各项优待政策吸纳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人才,为农业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6]
(二)优化需求系统,促进产业融合
农业旅游需求系统的优化,首先应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全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坚持旅游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融合与功能配套的完善,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发展。例如通过“农旅一体化”实现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将旅游与农业融合,以文化为引领,以农产品等作为农业旅游宣传载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建立起以旅游为基础的复合农产品形态。同时强化对金融、电商、企业等外部发展资源的应用,使地方特色农业旅游产品与资源走出去,实现农民增收,享受农业旅游经济带来的红利。其次,新形势下,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山西省农业旅游宣传营销具体应结合电视台、网站等开设农业旅游专业栏目,加强推广与宣传;同时要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向游客全方位展示相关旅游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互动。通过各地传统民俗风情、民间节事等,策划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如朔州旅游局所打造的“美丽乡村看朔州”栏目,其栏目通过走访50余个村庄,利用航拍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朔州乡村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特征,并充分结合移动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营销效果。[8]同时,宣传内容上需深层次挖掘山西省农村农业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通过诸如《又见平遥》等大型实景演出活动,将农村传统历史文化向游客展示。同时,可构建新型农业旅游以及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加强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山西美丽乡村认定等工作。
(三)健全支持系统,加强统筹规划
首先,地方政府需强化农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将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大旅游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合理规划与开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旅游项目,形成农业旅游建设发展合力。推动太行山、管涔山、关帝山等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强以大同、长治、太原、临汾等为核心的现代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建设;以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关帝庙、革命老区等为核心构建起特色农业旅游景区。其次,明确农业旅游标准,具体包括接基础设施标准、接待标准、服务标准等,构建起可持续性农业旅游发展标准模式,为农村发展“造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旅游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融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当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针对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突出的村镇予以重点扶持,打造农业旅游名村,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8]此外也应加强农村旅游生态保护、保洁卫生等环保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准。提升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环保强度,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对农业旅游景区中的环境状况展开长期监控与管理,定期认证与评估,促进景区生态化;同时加强宣传,利用社会团体力量共同完成环保目标。
五、结论
农业旅游是新型消费与产业形态,其是当前农村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增长也是农业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农业旅游发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山西省需从农业旅游整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完善供需与支持系统,为农业旅游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促进地方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萍,贾秋燕.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9):960-963.
[2]刘金兰.山西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问题浅谈——以山西省榆次区为例[J].轻工科技,2016(7):154-155.
[3]胡叶星寒,赵惠娟.河北省山地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野三坡百里峡为例[J].农业经济,2013(11):48-49.
[4]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9-31.
[5]于婕.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6(5):33-35.
[6]吴雅玲.大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9):925-929.
[7]王娟.省会城市周边农业旅游的发展与管理[J].农业经济,2016(6):136-138.
篇7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在环境、科技、需求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具有明显分界线的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这种产业融合使得各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实现了资源节约、产业进步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农业旅游也是产业融合表现的一种,即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并延伸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它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充分结合了两大产业的优势,扩大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旅游产业优化和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实现了旅游业、农业向新型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农业旅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是全国旅游总量的1/3,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359家,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农业形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农业旅游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增长核心点,为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背景因素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语
篇8
关键字:产业发展;贫困;反贫困
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按照2011年的国家新贫困标准,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而贵州还有贫困人口1521万,在2012年公布的592个国家贫困县中,贵州共有50个县名列其中。贵州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作为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认清局限、结合自身优势破解扶贫开发难题。因此,通过研究贵州贫困和反贫困,分析贵州产业扶贫的现状和问题,对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发展与贫困、反贫困的关系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含义
1.贫困的含义。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学者们主要是从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两方面描述贫困概念的。本文引用了国家统计局关于贫困的定义,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贫困既是一个绝对概念,又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贫困是永远存在的,需要解决的是绝对贫困的问题。
2.反贫困的含义。反贫困,是指针对贫困状况采取的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措施方略。从反贫困的过程来看,对反贫困的表述主要有三种,即减少贫困、减缓贫困和消除贫困。
贫困是多因素之间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的、循环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都应该是反贫困的目标。但是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的贫困影响因素有主次之分,要根据其特征,找准主要矛盾实施反贫困措施。
(二)产业及产业发展的定义
从狭义上看,由于工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位置,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产业有时指工业部门。产业经济学中研究的产业是广义的产业,泛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又包括产业总体,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
(三)产业发展与贫困、反贫困的关系
王庆林、贾敬利用布厄迪的实践社会学对贫困与反贫困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指出反贫困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反贫困的主导趋势是以“项目”为中心的,不仅可以使贫困人群从项目中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改变贫困人群的实践感,从而实现双脱贫――经济生活的脱贫和文化精神的脱贫。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项目就意味着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有效可持续的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是反贫困的一种途径。产业发展能够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最终表现是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增加,不仅仅是免受饥寒之苦,而且能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从根上消除贫困。
二、基于贵州省产业发展的反贫困环境与条件分析
(一)内部环境与条件
1.制约因素。地理位置、历史环境等不利因素都造成了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制约着贵州贫困地区的的发展。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由于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多年的垦植使贵州成为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而贵州的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的成本很高。贵州还是一个“三不沿”省份,发展受到了地域环境的限制。
2.优势资源。贵州虽然落后,但是具有后发优势,比如拥有舒适的气候、丰富矿产和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等。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物制药的优越条件。贵州的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水能分布集中,而且煤炭埋藏浅且开采成本低,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水煤互济的省份。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形成了一大旅游资源。
(二)外部环境与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贵州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贵州科学创新的新发展也形成了产业协调发展格局。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号,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贵州反贫困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贵州省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各贫困地区利用高新技术结合自身特色,以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式,促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破解资源环境的制约,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三、贵州省产业发展与反贫困现状评价
(一)产业发展的反贫困现状
就目前来看,贵州的产业扶贫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特色生态农产业
贵州的山地、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农业弱而不强,且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现代农业难度较大,只有结合贵州的生态特点、山区特点、气候和物种优势才能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
作为贵州“贫困+石漠化”典型的晴隆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通过畜养波尔山羊,2011年75%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南方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型,形成了“晴隆模式”。发展茶产业,也是贵州一大特色农产业,例如普安的万亩茶场。除了鼓励龙头企业和茶叶大户发展规模化的良种茶园,还带动群众利用荒山荒坡连片开发,自愿自发建设茶园,并且综合利用粗茶及茶籽进行深加工业。
贵州通过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就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提速致富。
2.优势工业带动相关产业
白酒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茅台的故乡――仁怀市,仁怀的白酒工业优势不仅能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就业,还能为其他贫困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黔南州平塘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却具有较适宜于酱香型白酒生产用原料高粱种植开发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平塘县依托仁怀酒产业的发展,以签订“订单”的方式发展有机高粱种植,打造酱香型白酒原料生产基地,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技术支持和承诺收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营销风险,保障了农民利益。
白酒产业为贵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仅为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能结合酒产业和酒文化开展旅游业。
3.少数民族旅游产业
贵州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更为突出。因此,少数民族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是消除贫困的一个最佳选择。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42万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旅游业已成为带动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例如,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寨,长久以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难以摆脱贫困。但是,自大力发展旅游业之后,握着锄头自给自足的农民办农家乐,青年人返乡开小旅馆和民族工艺品店等等,村民的人均年收入4年增长了4.4倍,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产业发展的反贫困存在的问题
虽然贵州为破解扶贫开发难题,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创造出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整村推进、整乡数乡连片开发的“印江经验”,种草养畜、修复生态的“晴隆模式”,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的“毕节实验”等,完成了“东油西果南药北茶中蔬面上牛羊”的扶贫产业基本布局,使贫困人口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目前,贵州省的产业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首先,在产业发展规划和选择上,怎样才能选择最优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个问题,此外,产业发展还面临巨大的生态保护压力。其次,在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上,贵州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县,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在发展产业时受到了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等的限制。最后,在资金和政策制度上,贫困地区的产业起步晚、发展慢,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户发展产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产业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四、基于贵州省产业发展的反贫困对策建议
(一)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作为工业的原料基地和第一生产车间,运用科技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推进形式,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打造农产品品牌。
(二)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大企业,推广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经营。要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基础上,将特色产业形成集“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贫困地区持续发展。
(三)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有机结合
旅游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一种创新方式,将旅游资源从无形变为有形。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农民可以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增加收入。依据贵州纯天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例如发展与白酒产业相结合的酒文化旅游等等。此外,大力开发民族民俗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例如大方漆器、手工蜡染、银饰、贵州中草药等等。
总而言之,产业是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最大限度增收、可持续增收的有效载体。产业融合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庆林,贾敬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J].法制与社会,2008(20).
[2]王晓东,王秀峰.贵州省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反贫困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2(14).
[3]杜常春.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抉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篇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甘肃张掖市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28-05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而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是西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农业是用水最多的产业,是水资源浪费最为严重的产业,同时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产业,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是由龙头企业在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与土地的拥有者——农民合作,组建新的利益共同体[1],建立农业生产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运用法律、经济手段,规范、激励企业和农民的节水节能行为,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节水农业之路才能行得通,才能实现长期节水农业目标,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因此,如何诠释农业产业化对西北节水农业建设的推动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西北节水农业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发展西北节水农业的迫切性
西北地区是支撑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并存以及水资源的低效率使用是西北区域农业生产的现实,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的现实选择。处于西北典型一熟灌区的张掖市是甘肃省主要产粮区和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35%,是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制种量占全国的40%。同时,张掖还肩负着全国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的生态长廊建设,在我国西北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30年,张掖市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和蔬菜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1949~1963年间,张掖市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10.7~12万公顷,1990~1994年张掖市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3.4~13.73万公顷,引水量17.3~19.5亿立方米,2003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29万公顷,其中,农田灌溉面积19.29万公顷,林草灌溉面积2.99万公顷。小麦、玉米、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而持续增多,农业耗水量也随之不断增加。2003年, 黑河中游的张掖市共有人口124.82万人,占黑河流域的86.4%;粮食产量75.2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603千克;农业总产值42.70亿元,工业总产值41.91亿元。2003年,张掖市农业用水20.31亿立方米,占到总用水量的95.6%;农业需水22.98亿立方米,农业需水占到总需水量的96%;缺水量2.7亿立方米,缺水程度11.28%。由于黑河水量的下游分流,张掖市农业使用黑河灌溉水量的使用减少,为保证农业产量,农户使用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因此,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一些地区的地下水由过去的2~3米下降到几十米。
农业的开发带来地区的繁荣,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该地区的最大问题。农业节水问题成为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关系到我国西北政治、经济走廊的畅通、安全,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国策。农业缺水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只有走节水农业之路,探索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是破解地区发展的关键。
二、农业产业化对西北节水农业推动作用分析
张鸿等指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有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西北地区节水农业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2]。而节水农业建设又在农业产业化框架下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大化效益,两者之间已形成良性互助的增长机制。
(一)推进西北节水农业的可持续性
农业产业化的目的一是主要解决农业增产和农民的增收问题[3],与农民的目的一致,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民,产业化是为了追求高收入,是内生变量,收益和成本内部化;二是要综合考虑以水资源合理利用,其动力目前主要来源于政府,农民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上,与政府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节水的目的与农户增收的目的一致,产业化才能对节水农业起到作用。企业在产业化要有效益,农民要看到效益。引导农民、组织机构、地方政府的节水行为,才能实现节水农业的持续性。
(二)推进西北节水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龙头企业按本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状况以及各类农作物生产发展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域布局;需要从经济学角度,以有限水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优化分配方案,农业产业化要与水资源配置状况相适应,追求农业生产领域内单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的同步提高,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方法确定本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向水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结构效益高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水农业的共同目标,使节水农业进入良性循环[4]。否则将使企业、地方政府、农民失去信心与兴趣。
(三)推动节水农业合作制完善和发展
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科技、市场和管理等知识要素,但缺乏耕地和劳动力资源,农民拥有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但缺乏科学技术、市场和管理等知识要素,农户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互补性,通过合作,组成合作联盟,将双方的资源优化配置,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朝着节水节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双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张掖农业产业化在节水农业中的实践
2002年,水利部正式批复张掖市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张掖市针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以节水定产业、以节水调结构、以节水增总量、以节水促发展”的经济工作原则。在农业生产中要从水资源合理持续利用方面和区域农业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两方面下手,进行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立结构型节水的农业生产体系。
2009年1月,张掖市规划建设以节水为主要内容的张掖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发展以玉米制种业为主导产业,带动肉牛养殖、高原夏菜产业的循环农业,引进高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创新节水管理制度,为整个张掖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同类型区域的节水农业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一)调整产业结构,改种植大田玉米为制种玉米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当地农业自然为依托,通过科技进步,调整好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关系,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对于干旱地区,特别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是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良性循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最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形成合理的价值流。
张掖市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历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和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同时,还是生产多种农作物种子的理想场地。由于降雨量少、蒸发量高、大气干燥,所产种子色泽鲜艳、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气候条件有利于种子储藏,在正常条件下种子储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90%以上。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种子生产、储藏优势十分突出。张掖市第一个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全国惟一的一个种子地理证明商标。
张掖市认识到发展制种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符合国家种业产业政策,极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并将节水作为调整的重要目标。将耗水量大的大田玉米生产调整为制种玉米(大田玉米比制种玉米至少多一次灌溉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1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6.7万公顷以上,其中,生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千克,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保障了全国近1 300万公顷玉米的用种需求[5],仅大田玉米生产调整为制种玉米一项该市年减少灌溉用水21 000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小型水库。张掖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节水增效双成效。
通过10年来的努力,全市打造种子产业链,产业发展已完成试验示范、生产基地壮大、加工仓储三个重点节点的打造,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玉米制种大市。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6.7万公顷以上,玉米制种平均每公顷产值达3.6万元,制种业产值突破2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1 8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 000元,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种子产业已经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5]。
(二)玉米制种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玉米制种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不仅种子生产规模大,成片种植。2006年以来,张掖市6县(区)的31个乡镇341个行政村的106 678户参与种植生产,而且生产水平高,产量较高,一般品种制种亩产400~500千克,其中郑单958制种产量高达500~700千克[6]。农业产业化中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将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
1.品种布局标准化。张掖市临泽县的104个村,有99个村制种,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成为现实,一家一户的生产已成为玉米制种产业中种植车间不可分割的一员。在发展壮大玉米制种产业过程中,注重合理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7],逐步形成了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全县制种面积已达到1.67万公顷,制种量达1亿千克,人均制种收入达4 000多元。这个昔日的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如今玉米制种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2.田间作业标准化。全市大力实施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及利益联盟机制。(1)技术规范。农户玉米生产均采用地膜种植,农户玉米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其中耕地、播种和铺膜为全机械化,灌溉定量化减量化,种子脱粒、加工全部机械化。(2)建立田间作业档案,对作物全生长过程记录,制定水肥计划和病虫害防治措施。(3)企业与农户签约,春季将制种的父母本、化肥、农膜赊销给农民,按照种植规范种植,夏季由制种公司的技术人员盯在地里为农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标准化的田间作业达到了省水、肥、药,节能的目的。
3.人员素质标准化。全市10.54万农户参与种子生产,农户数占全市总农户数近60%。市、县两级先后分别成立种业协会,乡镇成立玉米制种基地协会,以协会促进种业发展。张掖市农业技术部门对农户制种技术培训。企业在田间免费给予技术指导、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在政府的引导下,长期与企业合作,农民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均已达到要求,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和质量控制体系已建立,为制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根据当地水资源、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推广田间节水技术。集成灌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按照作物类型及种植管理特点,系统集成从管道输水到减少非必要蒸发等各个环节的灌溉农业新技术,使之在全面满足农业生物水分需求的基础上,在各个环节上共同节水用水,提高生产力,从而系统提高适宜规模灌溉农业的用水效率。主要技术包括:
1.改变传统的灌水方式,提高灌水利用率。改变大水漫灌的不良习惯,推广隔沟交替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改秋灌为春灌、沟灌和畦灌等大田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实施分级供水,按量计费和灌溉预报等节水型管理制度,使有限的灌溉水最佳地给到作物生育期,使单位水量投入的产出最大。
2.推广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无效蒸发。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灌技术。由于玉米全地面覆膜双垄面集雨沟播覆盖率高,隔断了土壤蒸发损失,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田间垄面形成微型积水面,使降水通过积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内,沿播种孔下渗到作物根系周围,增加了土壤墒情,改善了农田水分供给状况,提高了制种玉米生产的水分满足率和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据试验,全膜覆盖双垄面比垄作条膜覆盖栽培的玉米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高49.3%,增产幅度较大。
四、农业产业化对节水农业建设作用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验
1.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标准化促进节水农业。企业为了获得合格的产品,必须按照种子生产规范,保证种子的纯度,在种子生产过程中,从播种、覆膜、施肥、灌水、抽雄、收获等全过程,公司技术人员指导有契约关系的农民生产,就像在工业车间,全部生产者按照标准生产,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检查。双方按照合同要求,农民要按照技术规范生产,企业要保证农民的最低收入。为了更多更好地保证农民的收入,争取长期的合作,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与农民是一致的。在节水的具体操作上,企业会做到用有效的节水技术来减少水的用量,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2.农民积极参与,节水等于节成本。在农业产业化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理念、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带动农业生产经营的超常规发展,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为现实。如果没有广大土地经营者的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只是一句空话。在生产过程中,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按照生产规范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交给企业,企业保证农民的收入。农民灌水浇地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想灌多少就多少,水成本成为企业和农民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节水就等于增收。
3. 协会服务,农业生产有保证。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协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在产业化的纵深方向,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更需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参与。张掖市成立了以企业为主的种子行业协会,各县区成立了以基地乡村为主的制种协会。制定和完善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大力宣传教育企业和农民树立诚信意识、节水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全民节水意识,他们没有停留在宣传层面,使节水行动在全社会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
4.政府引导,营造节水好环境。政府要营造适合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条件。各级政府出台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国家实施种子工程的要求,制定种子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制种行为,保护企业和农民的合法利益。制定了《张掖市无公害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并将玉米制种业列入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用于农田基本建设,修建田间渠系,营造节水硬件条件,发展玉米制种产业。
(二)启示
1.节水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化的推动。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要求。从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经验中我们得知,节水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产业化技术链中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的支持和推动。产业化发展中引入标准化种养殖技术,可以最大化发挥良种增产、提质和增效的内在潜力和资源潜力,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效高产种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实现良种培育、标准化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大大降低基地和农户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浪费。农业标准化推动节水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同等重要的。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单一耗水产量型农业向节水产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在甘州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示范推广的制种玉米兼作豌豆技术,充分利用制种玉米行间距,使用地膜覆盖,膜上覆土技术种植3行豌豆,在玉米生长前期,豌豆利用田间水分快速生长,玉米起身时就可以收获豌豆角750千克左右,这种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前提下,实现了一水两用,豌豆固氮,增加效益的目的;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企业的技术推广和标准宣传,推行农业标准化,将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最终在田间得到实施,达到节水、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是实现节水农业与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户节水行为的结果是要保证其收益,农户节水技术须由技术人员帮助、指导,这两项条件的满足只有龙头企业可以实现。龙头企业和农户是对等的经济实体,两个经济实体通过签订契约来保证这两个条件,让农户改种制种玉米,企业在春季将制种的父母本、化肥、农膜赊销给农民,农民按照种植规范种植,制种关键期由制种公司的技术人员盯在地里为农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农民必须按照技术规范作业,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洁净度,秋收晾晒后的种子经过鉴定合格,制种公司上门拉货。这两项条件在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满足,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发展;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与众多农户之间的合作,将千家万户的农户组织起来,这种合作是通过签订和履行契约的过程完成的,在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推广实施节水技术,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具体表现,是实现农业节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节水农业战略的实施。完善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节水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节水农业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社会化服务把节水技术直接植入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把节水技术成果通过最有效的路径快速多层级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化生产力。同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可以大大降低节水技术引入的交易成本,能够在龙头企业、农户和服务体系三者利益主体间分担技术风险成本,进一步提高节水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效益和农户采用节水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在服务体系建设和节水农业战略实施间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 郭红东,郭占恒.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张鸿,郑林用,任光俊,等.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与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21325.
[3]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
[4]李全新,霍学喜.我国现行种子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548.
[5]张学明.张掖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100万亩以上[N].甘肃日报,20111122(12).
篇10
关键词:蔬菜产业;下司镇;发展方案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22-2
下司镇水产资源丰富,有着优良的生态农业基础,全镇有耕地15883.7亩,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得下司镇具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优势。
然而,下司镇虽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环境负载较重,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经营仍然是下司镇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故而导致蔬菜产业加工能力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户在农作物的发展过程中,往往盲目效仿,种植形式多以零散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农民缺少创新意识,害怕困难,承担风险的能力低,以上几点成为下司镇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针对以上的一些难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根据情况加以解决。为了将下司镇的蔬菜生产走向产业化,促进全镇蔬菜产业的生产规模,从而使下司镇的蔬菜生产朝着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农民和企业达到双丰收的局面,为此,本文就下司镇的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制定了以下几点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
要想将蔬菜生产的走产业化道路,就必须要有敢于发展的思想。在蔬菜产业化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农民增收是发展的目标,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引进加工企业并加大建设规模,提高各类蔬菜产品档次,提升乡村小厂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运营逐步趋于市场化和科学化,高标准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基地水源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百亩连片开发战略,扩大套种面积,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和土地单位产出率。发展绿色高效蔬菜,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增益。
2 发展思路
围绕下司镇农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和发展定位,立足于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突出蔬菜产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化。按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和“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要求,在下司镇重点发展集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提升蔬菜园艺业档次;且重点推进设施栽培,扩大种植规模。建设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蔬菜基地。努力做到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过程产业化、合作紧密化,具有下司镇自己地方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3 区域布局
蔬菜基地空间布局要有前瞻性,要结合当地发展用地的需求方向,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1 镇内
重点在全镇所辖的8个行政村内,建设具有保障供应,满足市民的农业认知、农事参与、观光休闲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形成瓜果菜、食用菌产业的科学研究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的核心功能区域。
3.2 下司镇与周边地区
加强与杏山镇、宣威镇、龙山乡等周边地区合作,建设专供麻江县与凯里市的蔬菜基地,是我镇蔬菜基地建设的重要补充。发挥麻江县与凯里市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重点合作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蔬菜产品,满足麻江县与凯里市的日益多样化、高品质化的产品需求。
4 工作重点
4.1 扩大机械化整地面积
全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要向规模化、标准化、精作化方向发展,加强精耕细作水平,加大对基地的基础建设、水源建设、设施建设、机械装备的投入,扩大机械化整地面积,对种植蔬菜的土地必须进行机械化深翻、深松、平整,把蔬菜生产基地引进农业开发区,从根本上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和单位产出率。
4.2 加强科技培训
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诚信合作,守信履约,积极广泛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从农业技术部门选派专门从事蔬菜种植技术人员下乡包片,指导农户种植蔬菜,确保种植质量,提高蔬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4.3 优化更新品种
企业根据市场确定加工品种,种植户依托企业选择种植品种,不断引进增加新品种,培育主导品种。
4.4 扩大复种指数
通过大棚育秧前移生长时间,覆膜栽培,提高积温,促进早熟。合理安排春秋两茬种植品种,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从而延长企业加工时间,增加企业效益。提高菜豆、甘蓝、莴笋、蕃茄、黄瓜等品种的复种指数。
4.5 开拓保鲜市场
引导企业对收购原料进行挑选,优质的高价进入鲜菜市场,余下蔬菜脱水加工,提高企业利润。
5 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领导,成立推进组织
成立下司镇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一名副镇长负总责,确定相关单位给予配合,明确专项推进的重点办事工作人员,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列出时间表有步骤推进。
5.2 加强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提高全镇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以镇内大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全镇无公害蔬菜产业协会,整合全镇各类蔬菜产业资源。二是产业化办公室应积极引导企业和种植户引进、推广新品种,协调组织有关部门搞好科技培训,并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督导检查和宣传,强化综合服务职能。
5.3 加大考核力度
镇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利措施,通过“一业一策”加以推进,调配力量,定人、定岗、定责。镇党委书记是企业和基地建设第一责任人,确定几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别抓企业和基地建设,严格监控,定期公布进度和工作成效。对完不成任务的工作人员要在年终总结会议上公开做书面检讨,并提出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怀清.制度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3,(11):61-63.
[2] 王增源.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