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篇1

[关键词] 大众文化;动画电影;美学;艺术

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是最早提出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他编写的《民众的反抗》书中提到: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它的消费对象和主体主要是以都市大众为主,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再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进行传播,它为大众提供感性娱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文化与艺术发展的标准,在历史长河中起着加深人类异化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大众文化的酝酿时期,经过不断发展,渐渐地与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动画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受到它的影响。直到近几年,“超女”“快男”等草根文化的兴起标志着大众文化开始大规模爆发,让另外两种文化望其项背,大众文化发展成为文化中的领军,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动画电影集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同时也是对现代科技的艺术化表现和对生活的艺术化再现,它作为一种集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复杂艺术形式,最直接目的是为了传播,然而要传播就要迎合大众的需求。我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的问世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时间。如今,动画电影艺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高度发展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能力。动画电影作为传播的媒介之一,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由此导致的工业化带来的大众文化正挑战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风格和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精英文化。动画电影的发展受人类的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体现和传承了人类的文化趋势与大众的审美思维。在当前的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审美趋向或者大众价值观对传统审美思维和精英思想产生了空前的震动,这也导致了动画电影作为集传统与现代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更容易被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动画电影的价值目标中所包含的人文文化形态受到大众的关注。

目前国产动画电影在形式上诠释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同时,渐渐开始在内容中关注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然而传统文化带来的美学价值观开始与大众文化在冲突中相互融合,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质有了新的呈现。

一、动画形式美的个性化缺失

符号化的艺术创作实际上是对美术风格加以修改、简化与提炼的过程,这也是动画造型的由来,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运动的影像,以满足叙事的需要。不管是中国早期的动画造型形式美还是日式和美式的造型形式美都在极力地弘扬个性,比如我国早期水墨剪纸动画中的“拉毛工艺”就是利用特殊纸张撕开后参差不齐的边缘来获得一种与水墨风格极其类似的效果。

如今,商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带来的大众文化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中国传统的动画表现语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化的需要,现代的动画受众深受日美动画美学的影响,这也迫使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商业在改变中国传统动画表现语言的同时,也在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要传播就要迎合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以牟取用来扩大传播范围的商业利益,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审美观念正发生着从崇高向主流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大众文化的胜利,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国产动画电影中角色和场景的造型形式大量借鉴日、美动画美学形式。

商业利益导致以复制为主要特点的工业化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趋势,它与精细、不可复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冲突性,在这个趋势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形式的复制、高度提炼、简化和成本的降低是必不可少的。从中国早期艺术家创作的《大闹天空》《哪吒闹海》中流畅优美而劲气不泄的中国国画式线条美到仿日式动画形式美学的《梦回金沙城》《魁拔》《藏獒多吉》等用平涂的单块来表现明暗关系的归纳形式美感,这是一种造型形式向另一种造型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非主流形式美向主流形式美的转变,即中国传统美学向大众美学的转变,说明大众文化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受众广而多的优势和媒体的传播力量占据了艺术美学的中心。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传统动画美学形式的完全丧失,或者说是中国动画电影个性的完全丧失,而是传统动画艺术形式与大众文化带来的美学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继续发展,这也是探寻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形式的必经之路。

二、视觉愉悦的大众化

动画电影是一种具有高度想象力的集合体,它的本体是假定的视像,观众需要通过屏幕完成对观赏视像内容的理解,视像内容则通过导演设计、文学创作、原画设计、动作调整和后期制作完成。因此动画电影艺术具有不真实性的一面。在不真实的假定视像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创作者对于某种带有鲜明形式感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动态编辑与组合而形成的影像画面。在此过程中首先就利用了艺术表现力对情绪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动影像来打动观众。

动画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家精心设计一个虚拟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动画电影创作者可以尽情释放创作的激情和特殊的审美情趣。然而现代受众的审美要求在不断被大众文化带来的美学形式所刷新,艺术家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追逐商业利益来完成传播,导致创作者逐渐忽视了动画内容的重要性,开始过分强调具有强烈刺激感和冲击力影像的画面形式感,以此来满足广大受众的视觉愉悦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影视技术不断进步,这为人们感受直观的具有冲击力和写实效果的画面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实现途径,目前的动画电影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强调它在形式上的视觉感受,大众的这种视觉愉悦需求直接导致了动画电影在内容中淡化精英艺术所特有的道德感召、人文关怀、现实批判、哲学理念以及民族特色。在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的制作过程中,由宫崎骏动画电影制作的团队来参与制作,画面直接借鉴了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创作审美特点,其取材则借鉴了中国西南部的景色,宫崎骏动画电影画面中对于细节刻画的细致入微以及颜色的清新淡雅成为《梦回金沙城》画面的形式美感。

三、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趋势

中国早期的国产动画被认为是完全的文化艺术事业,没有产业化经济的概念,不具备商品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产动画的发展,国产动画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才在计划体制下开始规模化,并且渐渐开始迎来春天,开始有长度和产量的要求,如今在看到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国产动画电影产业链的缺失,中国特有的艺术美学形式仍旧没有找到与商业和新兴美学观念进行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这也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作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媒介的同时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审美趋向及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作为成熟的商业化的体系,每年除了大量的商业作品之外同样会出现少数经典的艺术作品,其次是以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为典型的动画电影,还有法国的动画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所以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商业化与艺术的发展之间并不矛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冲击,商业购买逐渐开始介入国产动画电影这种艺术门类,并对这门综合的艺术形式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但这也导致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中国特色的传统精英动画艺术形式。在国产动画电影产生消费文化理论后的这几十年中,传统的精英文化也开始吸收大众文化的活力,这是一种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比如动画电影《藏獒多吉》《梦回金沙城》,它们在艺术形式上大量吸收了日式动画的美学表现方式,日本动画制作团队或者参与制作日本动画的团队分别参与了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但它们均以中国西部的人文自然环境为背景,两者的结合逐渐走向完美,以此来适应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观,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全球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成果。

国产动画电影的商业化不等于完全排斥中国传统精英式的动画艺术形式,现代大众文化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响也注定高雅,审美文化在当下美学格局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当前,中国政府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改革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动画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观念的确立以及对其运作模式的探索,都说明商业化和产业化必然要求中国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商业动画电影。然而,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的艺术动画电影就无足轻重,实际上,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纳入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之中,在保护、支持、传承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繁荣之路。

四、结 语

国产动画电影不论是作为人性内在、永不磨灭的高雅艺术而存在,还是作为崇尚世俗的大众文化产物,都不应拘泥于某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盲目追求商业化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这一现状和大众文化的泛滥有着必然的关系,虽然大众文化带来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动画电影展现的传统精英艺术有着强烈的冲击力,但它终究是当代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同样需要遵循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中国传统的精英艺术要与大众文化进行相辅相成的发展,来满足不同生活阶层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观,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反映不变的艺术真理和人文关怀,以体现人性之真、自然之美,并以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为其本职,始终保持大胆创新的创作思路,这些仍旧是中国动画电影所要追求和弘扬的。

[参考文献]

[1] 陈汗青,王健.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精品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尹鸿.乍暖还寒的国产动画电影[J].大众电影,2011(17).

[3] 王淑充.影视动画美学风格研究[EB/OL].http://.cn/Article/CDMD-10445-2008089993.htm,1998-08-16.

[4] 应小敏,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美学转向[J].创新,2011(01)

[5] 李朝阳.从大众文化的自我解构特性看艺术电影突围的可能[J].电影文学,2011(04).

篇2

1、平民化的审美特性

传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总是较为深刻的,作者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在文学嘴贫中体现人文价值或者人伦的关爱等,由此体现出艺术的完美,对于传统文学来说,没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以及艺术修养,很难成为作家。但网络文学却正好相反,其使文学从高冷变为了大众。传统文学通常以小说与散文为主,而网络小说通常以武侠或者玄幻为主,虽然在创作题材中总有相似之处,但网络大多不是专业的作家,网络的自由性以及快捷性促使网络文学形成了平民化的风格[2]。当审美从精神领域逐渐贴近生活时,审美文本就会彻底的向大众开放,这就是审美的生活化,网络文学使文学的审美逐渐走向了大众化,审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受众是大众文化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在感性娱乐中得到解放,大众文化在整个审美格局中都有自己的特征,更加倾向于满足日常的娱乐需求。

2、娱乐化的审美特性

如今,人们的审美活动更加自由,审美主体与客体产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文学自身是一种较为纯粹的文化,是个体自由表达的形式,不用承担传统文学的使用,不需要可以的展现人性。当代文学审美意识不再是政治群体意识,逐渐形成了审美的群体意识,这就是大众审美意识。在紧张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常会选择娱乐或者休闲的形式或者审美享受,使紧张的身心能够得到释放,由此保证身心的平衡性。在网络文学中,吸引人的作品通常情节紧凑且想象丰富,例如《盗墓笔记》,就以诡异的探险故事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会被故事情节吸引,在展开联想的过程中就获得了审美体验。还有一些作品则是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经典,例如《悟空传》就以现代人的眼观,表现了出了师徒四人对仙佛的抗争,运用幽默的语言体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作品的认识,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共鸣。此种感性的体验,不仅会体现在情节的设计方面,也会出现在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原创文学作品通常会运用连载的形式陆续,在连载的过程中,作者会控制情节的进度,引发读者的好奇心,逐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读者与作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3、互动性审美特性

传统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融入作品中,从累计素材到完成作品,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能够产生联想,但对作者的作品却无法进行沟通,无法改变创作的形态。而网络文学则能够借助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使读者与作者能够进行直接对话,了解作者的想法以及作品的内涵。作者还能够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阐述,同时回答读者的问题,为读者提供创作的动机等。网络文学的创作实际上需要依靠网民的共同参与,作者在创造的过程中可以与读者一起讨论,按照读者的意见来修改作品,使作品变得更加完美。例如《e情战事》就是以接龙活动为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使几万网民共同参与创作,在此过程中读者就能够直接体验到作家的心境,同时也能够更加明确的体现出网络文学的互动性审美特点。

二、结束语

篇3

西方对大众文化的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而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文化”(MassCulture)一词,但他在192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已明显的指出了这种文化形态的本质特征———商品性。在文中,本雅明一方面指出机械复制对文艺生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批判了这种作为新型意识形态的技术统治的危害———机械复制使文学艺术沦为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商品。随此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了对文化的大众化、技术化的效应进行了探讨。其中,作为知识份子所具有的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把目光和焦点聚集在了大众文化的社会效应上。其中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洛文塔尔曾对大众文化效应问题的分歧进行了历史的追溯,并指出在14世纪,蒙田和帕斯卡尔两人对于通俗文化的娱乐心理和社会功用的不同意见中,已可见端倪。蒙田从人的多样性的心理需求出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影响的衰退,娱乐使普通人能够调适于日益强大的社会压力,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帕斯卡尔则认为,纯粹的娱乐只会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和卑下的工具,娱乐只会带来持久不快的生活方式。帕斯卡尔从道德的角度出发,认为娱乐,享乐无助于人灵魂的拯救。对于二人的论争“,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都有不同文化阶层上的拥护者”①。某种程度上,他们为大众文化的社会效应的争议奠定定了基本主题,后人正是在沿着他们的观点上做阐发和论述。

大众文化与以往的文化作为一种个体的精神创造不同,大众文化在“文化工业”中被批量的生产出来,文化开始堕落为商品,而不再有超越性和社会批判性,它仅仅满足着人的低层次的精神需求。占据着大多数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主要领域的流行歌曲、室内剧、通俗文学,这种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使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安于现状。于是那些承担着社会使命与文化使命的知识分子开始优虑:长此以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必将无立身之处了。

2大众文化的社会效应与中国语境

正确看待大众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和流行,必须首先承认“大众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即它不管在客观上迎合了什么人的口味,起到了什么消极作用。首先,从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西方的大众文化历经了百年的发展才走上开始蓬勃发展,而相较而言,中国在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大众文化在中国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只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其次,在中国,对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国家采取了特殊的管理方式。从建国至今国家垄断了书号、刊号、影视编号的文化资源,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并没有背离,也没有背离的可能。第三,由于中国的商品和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言,还不是非常的充分,在政府无形的干预下,市场文化在当今更多的是处于“有巨大的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以中性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的坚持的固定的立场,最后,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看作为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的一种相互的诠释。文学进入“大众文化”也不等于抛弃自身特有的审美特性与超越意义。在“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成为一种既定的现实,也成为了文学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时,文学进入存在着进入“大众文化”之后因受到消费口味的牵引而失去个体创造性,这种危机需要文学应在对消费口味的适应与牵引形成的张力结构中保持自身特性。真正的文学是可以以其审美价值与社会规范性而吸引消费者,具有能力在与低层次的精神消费品的竞争中获得主导地位。

3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知识阶层的角色意识

篇4

关键词:俗文化;人文因素;心理因素;抵制低俗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02-02

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了俗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使得雅文化与俗文化分庭抗礼。雅文化与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审美文化,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融合、转化。在今日中国,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及大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心理促使着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合流,俗文化的大行其道成为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俗文化已经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电影电视领域有着大量的表现。研究俗文化与大众接受对于俗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引导大众形成积极的审美趣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雅与俗都是针对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的,是人们追求的不同审美目标,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标准,都是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雅,即高雅,典雅,雅致,一般说来能称之为“雅”的文化艺术作品都具有较为复杂的艺术样式,以及较为高远,深刻的精神追求,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深邃的精神境界;适合有较高文化教养和审美趣味的人们的口味, 显示较高的文化品位, 具有严肃、纯正、典雅等特点。而所谓的俗文化,就是指那些产生于民间,流传于百姓之中的文化艺术,具有通达晓畅的突出特征,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对于文化艺术的娱乐功能的追求,带有日常化的特点,清新流丽、活色生香。因此,俗文化往往不拘泥于艺术规范的藩篱,突出自身娱乐化的特点,显示出不同于雅文化的旺盛的生命力,为大众广泛接受。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众对俗文化接受中的“俗文化”,不仅仅包含通俗文化,还包含一些不可避免的低俗、庸俗的文化艺术。

从古至今,俗文化都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文化的特征使得其易于大众接受,换言之,大众对于俗文化的接受具有合理性,这也是俗文化生生不息,受人追捧的重要原因。俗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都决定了其易于大众接受。俗文化的审美特征决定了其为大众广泛接受的可能性与合理性。从内容上讲,一方面,俗文化中包含审美元素,虽然俗文化中审美元素所占份额不如雅文化的审美元素丰富,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富有一定的思想含量,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贴近大众的审美经验,更易引起共鸣。另一方面,俗文化具有更多的娱乐元素,带给大众或新奇或刺激的感官感受,大众在欣赏俗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从而带来心情的愉悦之感。从形式上讲,其传播形式大多依据民间的方式,或口口传播,或以物易物,或引其形式与内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而不胫而走。①纵观整个艺术发展史,各个时期的俗文化都具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例如清末的白话小说,采用白话而非文言,拉近了与市民阶层的距离,再如电影这一近代诞生的艺术样式,更是综合了各家之长,更是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阶段、各种人生经历的大众所乐于接受。

俗文化同雅文化一样,同样具有社会价值,俗文化不像高雅文化“曲高和寡”,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流行性和娱乐性使得其被大众广泛接受。众所周知,社会大众包括各个阶层、各类人群,人们因其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欣赏水平。雅文化以其深邃的精神境界,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为精英阶层所接受,而俗文化恰好可以满足百姓阶层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发展俗文化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此外,某些俗文化同样具有雅文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同样为精英阶层所喜爱。俗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含量,也对百姓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虽然不像雅文化或主流文化那样包含较多的认知、教育价值,但它能够寓教于乐,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俗文化不仅具有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其伦理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谓伦理价值就是关于社会性关系中利益价值取向的评价和判断。一些俗文化作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真”、“善”、“美”,宣扬“仁”、“孝”等观念,从而起到加强道德教化的作用。像是某些电影电视作品,以家庭伦理为核心,展现生活的现实状况,以此来激发大众强烈的道德认同感,探讨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教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俗文化的诸多价值让我们看到大众对俗文化的接受具有合理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俗文化中确实包含某些不良因素,如若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将会滑向低俗、恶俗。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能因为其具有某些不良因素就全盘否定俗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俗文化易于大众接受,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是有利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对于俗文化我们不能阻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把握好俗文化中通俗与低俗的界限,及时剔除俗文化中的低俗成分,保障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历史上,俗文化大都来自于民间,不同于文人化的创作,百姓创造出的俗文化往往更接“地气”,更突出其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的审美习惯,并受到社会风尚的局限。而作为俗文化接受主体的大众而言,不同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社会风尚等也影响着俗文化的大众接受。俗文化的大众接受不仅受到俗文化本身的特征和价值的左右,更为地域环境、民族风俗以及社会风尚等人文因素所深刻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语言、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也深刻作用于文化艺术领域。地域环境对俗文化的大众接受就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就深深的植根于东北的黑土地上。赵本山所创造的刘老根大舞台在东北地区可谓是红红火火,然而,却需要改良节目,使之更为环保、绿色方能为全国大众所接受。再如,周立波创作的海派清口的演出就十分具有上海地域的特色,其方言的使用量就决定其不能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大众所广泛接受。

俗文化的形式特点与民族的文化习俗的历史积淀密切相关,一个民族长期生成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往往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审美习惯,进而对其审美接受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经过千百年的民族融合,已经形成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与包容的共识,但不同民族之间仍保有不同的民族禁忌,各民族的艺术样式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民族的生活风俗影响着俗文化的大众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对于俗文化的接受必然具有民俗特性。

俗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由于俗文化更为大众接受和喜爱,具有较强的流行性,更容易形成一时的社会风尚,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是如此,社会风尚对俗文化的大众接受的引导作用是有目共睹的。②人是社会的人,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而大多数人无法保有独立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就是具有从众心理因而接受俗文化。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日常生活都转向审美。审美泛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从寻求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个性化的个人体验,从追求纸质媒体时代的文字想象到新媒体时代的图像复现,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对俗文化的大众接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社会心理就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理解,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将最终决定人们的社会心理,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氛围或风气。在今日中国,俗文化的流行和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在当今大众文化崛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人们更加寻求个性化的个人体验的愉悦,而这为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夯实了社会心理基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消解了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而俗文化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娱乐性更成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的娱乐样式。

个体在审美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审美目的往往不尽相同,由于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审美体验的层次也有差别,这同样会影响大众对俗文化的接受。个体的审美目的通常是追求审美愉悦,或是自我满足。而审美愉悦往往来自于个体在接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净化,精神境界的提高,忘却生活中的苦恼、烦闷,超脱于世俗之外。这可以说是个人心理需求的较高层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审美。众所周知,俗文化中包含一定的审美元素,既不是阳春白雪又非高山流水,其中的审美元素贴近大众,易于理解与接受,可以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然而,个人的心理需求并不是都能够保持在高水平之上的,还有较为低层次的生理需求需要被满足。个人的生理需求集中体现在满足人们的欲望,使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比如满足人们的窥私欲、、发泄的欲望,冲击人们的视觉、听觉等等。而俗文化中所大量包含的娱乐因子恰好使得部分个体获得欲望的替代性满足,特别是俗文化中稍有些低俗的成分更可以起到刺激大众感官的心理需求,从而决定了大众对俗文化的乐于接受。

在今日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中国,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及大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心理促使着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合流,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俗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任何民族文化历史上,大都体现出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并存共生,相得益彰,相互倚重。③保障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平衡发展,警惕和控制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蔓延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雅文化具有较高的内涵和意蕴追求,精致考究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对大众起到了教化作用,并被精英阶层所接受,然而,“曲高和寡”却成为雅文化一直以来的弱势所在。俗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广泛的接受群体,虽然其内涵和格调不如一些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那么崇高,但它极大的丰富了文化艺术活动,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另外,俗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俗艺术以及传统的艺术样式,像是传统相声、二人转等等。

俗文化作为审美文化的分支,包含许多内容,仅一个“俗”字就有通俗、低俗之分。一般来说,通俗文化由于具有基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因素而能被大众广泛接受,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不会排斥通俗文化。低俗,实际是在通俗的基础上的对于低级趣味的表现与张扬。由于俗文化往往连接着市场与高额利润,因此在发展俗文化的过程中,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低俗化的蔓延,我们也应该控制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扩张。控制与克服低俗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对于低俗的文化艺术作品或活动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立法,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文化艺术的良性运转。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文化艺术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精神层面很难以法的形式来加以控制。因此,在加强以法治文的同时,还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来衡量通俗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度的区别,并结合社会舆论引导来促进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注释:

①田川流.当代文化建设背景下文化艺术活动的通俗与低俗[J].艺术百家,2010(6).

篇5

[关键词] 动漫;审美;文化

“图像时代”的来临促使艺术领域产生了“图像转化”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动漫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或多或少地在美学层面上受到影响,呈现出机械复制、影像狂欢、消解中心和缺乏深度等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其视觉体验的特性更加彰显。同时,动漫艺术在科学技术与艺术全球化的多元发展作用下,越来越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因此,研究动漫艺术审美的文化内涵与性质,不仅能更深入了解该独特艺术形式的视觉化、多元化和商品化的走向,也能更好地把握我国新兴的包含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最终实现对动漫的审美范式与其承载的文化范式的系统构建。

一、动漫审美的大众化趣味

动漫是视觉影像的艺术, 凭借虚拟影像系统和动画语言系统,通过传统手绘和现代传媒等方式营造出仿真虚拟的超现实主义空间。很明显,这些作品中的虚拟、模拟的审美二维、三维空间是创作主体在作品创意、创作、放映、欣赏等一系列过程之中营造出的审美空间,力求通过图片的冲击激发审美主体在现代文明挤压下已经麻木的审美追求。当观看《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和《小鸡快跑》等经典动漫作品时,观众无疑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感官欢愉和心理满足的审美体验。在这种特定的审美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借助视觉审美的身体参与性营造出动漫的时尚消费性和虚幻刺激性的审美特性。近期风靡一时的《星球大战》《阿凡达》和《魔戒》等作品正是这种视觉艺术使审美主体在丰富的拟像审美幻觉中获得极大的视觉享受与娱乐的成功典范。这些作品与其他视觉艺术不同,作品中角色的身体参与性建立在夸张与变形、超常规动作与身体肢解和抽象具体化与具象符号化的动漫思维的基础上。

动漫审美的大众化趣味体现在动漫作品的视觉审美与娱乐追求上。根据本雅明“光学无意识”[1]理论,动漫作品深受机器性媒介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控制,而机械复制的手段不仅改变人类艺术的认知审美方式,还对艺术活动产生革命性颠覆,使艺术从“专业人士”的手中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因此,在“读图时代”,动漫作品的“图式语言系统”使读图成为审美的一种方式,并成为流行的大众的解释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事实上,动漫作品以大众艺术的享乐主义和感官主义宣泄着对快乐的简单追求,反严肃、反说教、反崇高, 追求轻松、快节奏、幽默的情趣,放弃艺术一贯的思想、价值诉求,提倡消费文化娱乐至上的审美理念。动漫成为时尚消费后,致力于捕捉大众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力图在流行艺术领域营造体现流行文化的价值理念与审美需求。这样,动漫艺术就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型消费文化,体现强烈的审美“大众化趣味”[2]。

二、 动漫审美的视觉性与娱乐性

现代的动漫作品在传统动画艺术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技术拓展其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通过综合文学、绘画、音乐、表演、摄影等艺术的特点,将人物动态、故事情节同声乐舞蹈组合在一起,使得动画越来越复杂和多面化。在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中,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人类摆脱了自身的视觉有限性,创造出一种对世界的新知觉。一方面先进的动漫技术手段在作品中营造出如同真实世界一样的艺术时空,人们已经在《骇客帝国》《侏罗纪公园》等作品中很难分辨出画面中呈现的是虚拟空间还是真实世界。另一方面,动漫又突破对现实逼真写实反映的视觉限制,以各种手段构建出奇妙魔幻的神奇世界,让人们在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超现实世界中流连忘返。简单地说,动漫艺术的视觉审美使人们自由地游走于有限和无限的艺术空间中。这看似矛盾的视觉构建实际上正是出于动漫作品吸引人的目的,由此形成了动漫独特的唯美性特征,也成为审美主体审美的前提与目标。

动漫作品通过反复呈现的影像和拟像提供了“图像时代”大众消费的对象和促进剂,刺激了人们对动漫作品的影像符号的大量消费欲求,对动漫的审美也成为大众的一种消费行为。“消费本身成为一种转换活动,像一种文化机器那样运转,不断提供一套完整一致的符号和图像,这些符号和图像是从早期废弃的、过时的产品中提炼、再利用和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影像是这一过程的中枢。”[3]这些影像通过“降格”,“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4]因此,动漫是影像的狂欢,是消费时代的娱乐游戏态度的狂欢。当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以包裹在娱乐内核里的非现实性和唯美性出现在消费市场时,受众体验到了放松和消遣的,动漫通过快乐滋长了这个艺术消费行为强大的享乐主义和感官主义,娱乐在动漫艺术中借助影像成为超越文本、超越现实的存在。

三、动漫审美的文化之维

正如前文所言,动漫艺术的审美是对现实幻化的视觉性审美。在平面化时代,审美的对象由实在转为影像,动漫二维到三维的审美空间的延伸使审美的视觉对象与视觉经验得到极大的拓展。正如法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加┒•毕龚所说“艺术必须在语言本身和反语言中寻找它的特殊语言”,在假定性的动漫作品中,创造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审美交流借助于动漫艺术的“特殊语言”方式――图像和拟像。这样,动漫的审美者常常超越有限获得无限时空想象的审美感受。这种图像的审美理论上是从以下四个层次上逐步提升:首先是对图像的线条、色彩、肌理、造型、构图等的视觉形式的具象观看;其次是系统认知图像各个因素阐述的主题和题材;接着,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解读作品的深层象征意义;最后是对艺术作品中的深层内涵的思考与追问。

动漫作品的夸张、幻想、变化、虚构、神似等游戏方式的语言打破了理性艺术审美的隐喻和象征结构的意义构建。而普遍采用的大量复制的手段使动漫作品的意义结构简单,审美过程被简化,使得动漫艺术也如抽象艺术一样将语言扭转成为逃离正常语言表达逻辑的游戏。事实上,动漫艺术虽然追求打破固定不变的精神性意向,但是这种对意义的背离,不是将审美引向意义的深处与呈现现实的内在深度,而是消解现实、放弃意义。当创作主体和审美受众体验到创作与欣赏的巨变时,他们也真正获得了艺术的主体自由。所以,在这样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中,优秀的动漫艺术作品提供了充满艺术创造与审美价值的视觉文化的震撼,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自由、无限、完美等的动漫精神,成为动漫艺术的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动漫审美的文化向度

动漫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动漫艺术的本身, 而是一个时代文化力量的相加。实际上,动漫审美扎根的文化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与技术文化在“图像时代”里简单快乐地融合变奏。按照文化观,大众文化是受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生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对物质文化消费的市民文化。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取代精英文化,成为文化主流。

由于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促使经济与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获得的自主实质上从经济、文化方面形成一种参与解决公共需求的模式,消费文化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广义来讲,技术文化包含了技术本身及其变迁以及由于技术变迁而导致的技术理性和相应的其他文化变迁。技术文化是技术在社会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可和运用的文化体现,成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和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人们对艺术的第一需要成为对商品效益的追求,畅销成了艺术的内在驱动。显然,这种文化工业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消解文化个性和艺术创造性,使技术实现了社会控制,更使人多少被压制成单纯的工具式的物的存在,沦为“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5]

五、动漫审美的文化心理上的“诗意栖居”

目前的动漫作品多呈现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对消费心理和技术理性的简单盲从。当动漫市场越来越多元全球化时,动漫作品却过多地呈现出模仿复制的商品生产的特征。在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但另一方面却使人们在物质积累中越来越沦为“奴隶”的境地。因此,当技术、消费成为大众的日常存在方式时,人类在视觉领域追求打破存在的二律悖反的僵局,力求以对物的消费和快乐的简单叠加来实现工业生产下的物的丰富积累带给人类的生存压力。

为了实现对快乐的普遍追求,现在的动漫作品常简单地模糊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及其历史的延续性,这种审美过程带给观众的是视觉体验上的平等。但是作品中的影像符号却越来越消解人的主体性,出现审美的层次上的退化,停留在图像审美的第一、二个层次,放弃对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追求,使艺术在文化层面上由人文价值退化到观看的消费。这种瞬间、在场和即时的体验是技术、商业与工业生产在文化层面上的简单的存在,缺少“读图”的主动解码,是对视觉体验中的文化的服从,而不是理性地主动地发现与创造。以本我的快乐原则取代超我的理想原则,放弃追问,放弃反叛,沉迷于感官的简单审美,在快乐中逃避被“技术”奴役的现状。因此,动漫艺术可以被看做是人类文化心理上的“诗意栖居”的童话。

动漫艺术的审美是大众文化心理的市场化、技术化与全球化的消费与娱乐,它的审美享受与消费理念帮助视觉艺术在现实与想象、传统与创新、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获得超越。这意味着我们应先从文化角度解读与创作动漫艺术作品,而不是仅仅将动漫看做一种文化产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艺术、文化、科技与市场的各个层面上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含量与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又高度发展的动漫产业。也就是说,要使动漫产业健康积极地发展,必须要重视动漫的文化体系的构建,推动动漫的文化建设,以高层次的理念发展动漫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内涵,以文化提高为动漫发展的载体和内容,提高动漫的产品附加值,以拓展动漫艺术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魏爱民.试论动漫的美学特征[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2).

[3] [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篇6

一、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主导下的大众文化图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迎来了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巨大进步,而这种进步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这种兴起与两个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是大众的精神需求;二是大众传媒的普及化,尤以电视为最。

首先,曾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饱受折磨的国人在摆脱了那一段过于沉重的历史之后,他们的心理上自然更愿意亲近轻松与安逸。更多人追求的是更现实的生活目标,是对人际间那份默默温情的渴望和满足基本生活享受的需求。人们不再把建构生活的崇高意义当作自身行动的前提,而把自己的目光从理想的天空收回来,投向自己脚下的物质现实,开始了醉心于自我满足的快乐。各种各样的综艺娱乐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消费和诉求,而一些主题还稍显沉重的节目大部分面临被冷落的命运,深沉厚重的电视纪录片也因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次,随着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已通过无线卫星覆盖、有线联网、数字微波等方式完成了全国80%以上城乡的视频信号覆盖,为亿万受众提供了无比巨大的收视空间和选择余地的同时,也给行业内部带来了激烈的收视竞争。同时,由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国家喉舌的传播角色定位向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型传媒组织的角色转换使受众口味成为了广大媒体的命脉。于是,一方面媒体要看大众的需求行事;另一方面,媒体又在引导与强化大众的需求。而一旦这种需求指向的是一种保守、消极和及时行乐,将会导致一种极其危险的大众文化,一种极为庸俗、肤浅的缺乏真正人文关怀精神的文化形态的泛滥。

二、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除却历史因素,现时的许多思潮都会对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引导与强化作用。其中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思潮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去宏大叙事,去中心,讲求多元化的观点与解释。这些思潮在本质上鼓励人们走出权威、终极理想,摆脱一般真理的统治,鼓励人们把自己推到前台。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大众文化的思想理论形态,大众文化则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现实化”。后现代主义思潮颠覆了人们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主张人们勇敢、真诚地去直面宇宙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神秘性,主张人们对权威的质疑等。在某些方面,虽然它包含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但必须警惕的是,我们仍能从中窥见可能存在的危机即加剧个人主义与道德退化。而这种危机正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出现并扭曲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本质。

(二)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消费主义思潮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兴起的一种以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社会思潮,是伴随所谓“消费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消费社会是以不断增长的物质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为基本特征的。由于社会生产进入标准化、规模化的阶段,大批量生产构成了今日时代的特征。而大规模的生产带来的大规模的消费,由此促成了消费主义的出现。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世界里,大众媒体并不是游离的。文学作品里、电视剧里、电影里、还有广告牌充斥的是各种消费观念、消费生活方式。就连最为严肃的新闻里,也正流露出消费主义文化倾向。某些媒体已失其主体性身份,而极力宣传与营造消费文化的氛围。同时,大众传媒本身也已经成为了消费品。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出现了人文精神的没落。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栏目化给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视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然而仅仅几年之后,中国电视纪录片进入了低谷,电视纪录片栏目也就跟着沉默无语了。

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竞争。对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栏目化的电视传媒来说,竞争最直接的表现为收视率。因而每一个栏目的生存都与收视率相关,以收视率来拉动广告客户,从而决定自己的生存。这样一来,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就不能再单纯依靠创作者或创作团队的主体意志,而是必须了解市场行情。纪录片制作公司面临的处境和生产产品的厂商是一样的:为了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他们首先要保证对市场需求有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电视纪录片的市场面对的是广大受众。所以,在收视率的竞争中,纪录片不得不向受众投去咨询的目光,创作受众所喜爱的纪录片。所以,当受众口味同纪录片拍摄者不一致时,纪录片的让步必然使得它在迎来高收视率的同时也由于媚传使得他的本我渐渐死去。

四、创作者主体身份的迷失

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精神的危机从主体上说是纪录片创作者自身的危机,是创作者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失落和无所适从的表现。因为无论是艺术还是学术,其实施的主体都是创作者。所以人文关怀精神的危机说到底还是创作者的生存危机。失去主体身份意味着只能成为附庸,人文精神则沦为市场背后的尘埃也就成为必然。值得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增加娱乐性与故事性的同时不弱化其文化启蒙的功能。

篇7

【关键词】大众传媒文化 肖像画 图像 艺术精神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文化的生存状态也在积极地向以大众传媒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等共同构筑的强大的图像文化靠拢,人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图像文化的影响而改变着思维习惯和视觉习惯,这种大众图像文化不仅影响着一般人的观念,也改变了肖像画创作的思维与习惯。在现代图像文化的包围之中,作为经典文化代表的肖像画创作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构建现代图像背景下的肖像画艺术精神,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真探讨的话题。

一、肖像

现代图像的文化内涵显然超越了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的形式美感,现代图像的意义对视觉与传播的颠覆,对绘画艺术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肖像画艺术精神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是以描绘具体人物相貌形象为主题的绘画。从它产生始伊,就一直承担着为宗教、王朝显贵以及一些中产市民阶层记录形象、记录生活而服务的,在那个没有影像技术的年代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倍受各阶层人们的重视,在绘画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实用的艺术,所以在中国古代也称肖像画为写真、写照或传神等。在东西方各个时期,画家们不仅以肖像画的表现形式为我们留下了具体历史人物的形貌、服饰,同时也记录了不同种族人物的种族特征、精神特征和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肖像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不仅仅具有一般绘画的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求要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境界,力求人物形象真实而富有典型特征,并且反映出画家本人的精神和思想感情。肖像画不同于以描绘人物活动为宗旨的其它绘画。作为经典绘画的代表形式,从它产生以来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物的理解以及对表现形式的探索,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等等,尽显其中,并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特点、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

从历代画家的创作和实践的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肖像画所追求的审美境界、艺术精神及其艺术魅力所在。若要“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神妙亡(无)方,以顾为最。”(张怀《画断》)指出肖像画不仅要有骨和肉,做到形似,而且要有神气,达到神肖。所谓“作画形易而神难”,“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心中过人,有不能为者。”(宋・袁文《翁牖间评》)“夫画形似可以力求,而意思与天者,必至于形似之极,而后可以心会也。”(元・刘因《田景延写真诗序》)可见肖像画“传神”的重要。传神贵在“点睛”。晋代顾恺之有:“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非徒袭其迹,务在得其神。”(清・丁皋《写真秘诀》)“征神见貌,情发于目”。(刘劭在《人物志》)“写照非画物比,盖与行不难,写心惟难也……传其神,必写其心,……”(宋・陈郁《论写心》)肖像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传其神”“写其心”也就成了其追求的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

欧洲的肖像画创作历史悠久,也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古希腊画家阿佩莱斯曾为当时的王公贵族画过许多肖像,从罗马庞贝古城出土的《女画家像》、《布鲁库留斯夫妇像》等可以看出其风格写实,神情生动,人物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既传神又写心的经典。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是以卓越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成为肖像画中的巨作;西班牙宫廷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深刻而又精确地把教皇阴险、冷酷和贪婪的内心世界通过人物冷峻的眼神,莫测高深的表情暴露无遗,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绘有墓主人肖像的帛画,已具有明显的肖像画特征和很高的艺术水平。我国历代画家在肖像画创作上均有突出成就,如顾恺之、阎立本、顾闳中、王绎、徐悲鸿、蒋兆和、靳尚谊等。当代画家更是在写真的基础上,把现代观念和感情注入到了肖像画的创作里,其精神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升华。可以说肖像画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做为艺术家应该努力与时代相适应,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要求相适应,善于自由地吸纳时代领域里的能量,在图像叙事的同时,把“传其神”,“写其心”的艺术精神境界,重新召回肖像画中,拓宽肖像画在现代图像背景下生存空间。

二、图像

“图像”一词源自西方艺术史译著,通常指image,picture和它们的衍生词。有:①心像、印象,指图形在观看者心中构成形象认知的心理过程。②塑像、肖像、圣像,也包含有图形程式的意义。③映像或翻版、复制、相似的形象,表明图像的传播性能。④在心里对形象的描绘,指可想象到的;假想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等意思。与“绘画”相比,其作品的要素是“图像的”而非“技术的”或“形式的”,不仅仅指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图像主要是平面的,即英文的Graphic。图像的原始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旧石器时代,用木炭或矿物颜料画在洞穴的岩壁上的图像符号。这些图像既是人类艺术天性的反应,又是人类互相交流的方式,也成了他们社会活动中传递信息的媒介。图像的概念非常广泛,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造型艺术中的国、油、版等传统的图形图像外,在当今社会,摄影、影视、数码图像、计算机图像、商业广告、平面设计、商业包装等都在图像的范畴之内,可以说人类不同时期的认知能力与运用能力都在影响着对图像的内涵与外延的解释。现代图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语言形式,逐步转型为“文化”,由关注形式语言风格而转为以作品图像为审美核心和图像作品所传达的完整的文化信息。在大众视觉传媒文化领域里,图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成为新兴的大众文化传播和沟通的符号,并且以其独特的学视觉魅力确立了它在大众传播中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一种极易被接受和识别的,刺激感官的视觉表达。如果说19世纪的图像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而现代数码技术更是使图像将现实中的孤立现象任意地进行组合成为现实,按照自己的形态观念和审美趣味使图像信息无差别的制作、复制、储存、共享与传播更是使我们的大众文化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作为大众文化的图像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也影响了整个艺术形态的发展环境,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可以说图像的魅力已经跨越了一般绘画表现的审美局限,从现代图像图形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绘画表现里所看不到的东西。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主导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意义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商业娱乐、美学等四大主题。它不仅满足了一般人难以实现的肖像欲望,而且号发毕现的图像也满足了人们对“真实”和“自然”的要求。使得肖像画走出了精英的圈子成为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享用的“视觉快餐”。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图像只能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型的“制造”其精神内涵与肖像画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性的“创造”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三、肖像画的发展

肖像画的产生和图像技术的发明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保存形象、贮存记忆的本能需要。21世纪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靠图像说话的读图的时代,图像对肖像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随着这种影响的加深,原来肖像画的形态也会发生很多变化的。

图像时代高度的视觉刺激和感染力,和惯用的文学、哲学、社会学方法来阐释和解读图像不一样,影像的质地有高度的视觉幻觉和感染力。肖像画回到了视觉,或许图像后面的方法论和图像线索才是更核心的问题。肖像画不可能达到数码图像那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不可能批量地复制,但是,肖像画所具有的原创性和艺术性,那种对艺术语言本身的挖掘、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精神也是图像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而且,绘画是需要看原作的,任何复制和传播都会给肖像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感染带来视觉的伤害。

最后,回到图像冲击下的肖像画如何发展上,我们认为,肖像画家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破既有的惯性思维模式和技术模式,如果老是停留在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很难走出肖像画局限性的圈子的,在绘画的语境里面找到一种跟时代相吻合的更具挑战性的表现方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审美观念变化的要求,在肖像的真实中寻求视觉的刺激,并且进一步地把肖像艺术传其神,写其心的艺术精神境界进行传承,才能为肖像画带来实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朱其.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舞蹈创作方法;拓展;更迭;美学发展

一、舞蹈创作方法的拓展、更迭

舞蹈创作方法是指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舞蹈编创者对各种编舞技术技法的运用和掌握,是舞蹈编创者艺术素质的构成因素。

(一)舞蹈创作方法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舞蹈创作不断地提高,舞蹈的创作方法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更迭。现在舞蹈一般是指当代人传真过、有别于传统舞的舞蹈,主要包括舞蹈分类学的现代舞和大量新创作的当代舞以及“古典舞。在舞蹈的创作中,编创者必须要创作出反映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悟、轨迹的作品来,认识现实生活,抨击现实生活的假丑恶,挖掘真善美,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因此,舞蹈的创作方法的拓展和更迭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如:2003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中的《古汉伊人》,显示了现代舞蹈编导们的沉着冷静和少年老成,在动作语言的编织技术上非常准确到位,将《古汉伊人》控制带朴拙古雅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了现代编舞技法的优势,在造镜上,通过时、空、力的交错变化,把观众拉回到了历史的情境中,实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现代舞的创作观念使编导回归到了动作语言的本体上,不再依赖于文学台本来推动戏剧的冲突,实现了戏剧的结构。同时从根本上,区别了舞剧创作中的传统手法,人物感情关系和动作语言、戏剧结构能够相互表里演进,使中国舞剧的创作摆脱了“舞”与“剧”两张皮的状态。[1]

(二)舞蹈创作方法的开拓性

舞蹈创作的内在动力是勇于“否定”,敢于“创新”。美国著名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曾经在当时,以自身的舞蹈体验,针对当时芭蕾舞违反自然的动作、毫无生命的表演,为芭蕾主要的表现形式提出了独到的艺术见解,毫不留情的喊出了“反叛”的口号。芭蕾在当时脱离了现实,出现了娇柔造作,仙女王子之类的表现凡恋、人鬼情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伊莎多拉・邓肯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建立了现代舞体系,开创了现代舞蹈发展的历史先河。目前,邓肯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是,她对舞蹈艺术的创新精神,仍然激励着当今舞蹈编创者们,一直激励着人们开拓进取,推动着舞蹈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众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中,由于编创者别具匠心开拓性的创作,使舞蹈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舞蹈创作方法的美学发展

首先,在审美选择上,钱正喜认为“中国古典舞”的源泉和滋养是我们民族“源流周转”的美学时空观,是“虚实相生”的美学表现手法,是“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而翁士晖则认为中国古典舞是一种“纯舞蹈”,中国古典舞的动态逻辑表现受到了吸取行当色彩的妨碍,“身韵”的出现才改变了中国古典舞语言表达上的窘境,而强巴曲杰在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的时候,继承和发展创新了藏族舞蹈,并且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古老民族的美学思想。李倩从楚乐舞的基本类型、审美特征、度他功能以及创新意识上,指出了楚人开放、进取、创新的创造,才使楚乐舞独步至今;而开明、严德善则指出,朝鲜舞蹈的“韵律”主要体现在和中国太极“气韵”的相近相当,体现除了一种起伏、和谐、含蓄、谦让的审美特征。这些对舞蹈创作方法的审美选择体现了人们对本民族舞蹈的强烈挚爱,体现了对本民族舞蹈的整理使命感。其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芭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李超曾经说过,中国芭蕾走的是一条艺术文本的回归,是艺术想象的回归,是审美意识的回归。如:舞剧《梅兰芳》是一个以框架式的抓取和掠获,在大致时间段中,重笔浓墨的勾勒出梅兰芳精彩无双的京剧人生,但是在芭蕾舞蹈的探索过程中,中国芭蕾学派的不足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说这个题材不适合芭蕾题材。如:罗辛在肯定中国气派的时候所指出,这部戏在“编舞”的方面上,,诶有创作好,影响到了人物和性格的塑造,有些地方作了“上身拉山膀,下身立足尖”的简单化处理。因此,在新旧事物的重合、叠加和矛盾中,舞蹈创作方法将人们的审美期待从大众文化奢靡的欢娱中,引领出来,使观众深切的体会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另外,在当今,许多的舞蹈都在堆砌技法,舞蹈技法和审美脱节的现象已经不足为怪了,出现了一种肤浅和浮躁的情绪,而许锐指出,在整个舞蹈审美活动中,舞蹈的创作方法要具有一种“预见性”,审美活动具有的决定性影响着审美的追求,从技法到审美要关注拨正这种肤浅和浮躁,真正的关注审美的内核,把技法隐没在审美的意向之后。才是舞蹈美学的发展趋势。而李保民指出,人类的其他艺术形式是从舞蹈中诞生的,所有的艺术躯体将永远流淌着舞蹈的血液,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脱离自己的美学母体。[3]

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创作方法也要迎接更大的挑战,呈现出自己的审美意识,才能保持最好的深层次的中华传统。

参考文献:

[1]范璐. 舞蹈影像中的语言表意及创作[D].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篇9

【关键词】身韵语汇 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

笔者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期间,观看了北京舞蹈学院2012年“大美不言”演出季的民间舞专场和古典舞专场。此舞蹈晚会由于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所以观众有一部分是非专业人士。而这场舞蹈晚会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及被接受度从场内各类观众的反应体现出来。

人的身体并非一种单一的符号,其可以是文化符号、情感符号以及审美符号。舞蹈是将人的身体符号性放大、夸张化了,使其他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明确的态度了解到舞蹈人所传达的含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观众的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更新。舞蹈艺术作品如果想得到更广泛的受众面,其创作的出发点就必定要契合大众文化审美,而最终的呈现要以能够引起大部分观者的共鸣为目的,还要在内涵及意蕴上高人一筹,能够引发鉴赏者的深层思考。因此,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一定要“八面玲珑”。舞蹈并不像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门类那样传播甚广,但观众对它的兴趣与了解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蹈自身的发展步步深入,舞蹈将不再是遮盖着神秘面纱的“女神”,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邻家女孩”。

《秦王点兵》是上世纪90年代创作出来的中国古典舞,如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在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古典舞蹈的经典之作。大部分观众在看《秦王点兵》之前对舞蹈认知就是“柔美的、技巧性的、女子的艺术”。而笔者在外界听到最多的对于《秦王点兵》的评价是:“原来男生还可以这样跳舞……”作品的历史文化感、时代感,以及展现出的男子气概吸引了全国各个舞蹈团体或舞蹈爱好者,使他们争相模仿,风靡了一个时代。《秦王点兵》的经典之处在于其颠覆了很多普通观众对于中国古典舞蹈的看法,也为当代古典舞蹈走入大众舞台打出响亮的一枪。

歌德曾经讲过:“艺术要通过一个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以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艺术作品分为三个基础层面: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一、古典身韵语汇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主要是指作品的外在形态、结构,比如声音、文字、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综合。《秦王点兵》的艺术语言表达主要建立在古典舞身韵的语汇表述上,艺术语言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创造艺术形象,编导巧妙地把握了古典舞身韵对“劲”“律”的要求,利用演员刚武、坚韧的形象特点,“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最终达到形神相依,内外兼修的境界。技术的往往能够营造情感的和舞蹈的。因此,编导精心地寻求和锻造人物的这种“功夫”:“横移空中转身变叉”“空中腾跃劈腿”、集体“旋子三百六”“空中转体大蹦子”“跳跃扑虎”大舞姿的变体旋转以及集体“朝天蹬”等都是使观众尖叫、鼓掌,掀起观众热情的“法宝”,但其高明之处并不停留于此,在“顺水行舟”“一气呵成”之后,留给观众的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也就是艺术语言所表述出的艺术意蕴。

二、集视觉、听觉、文学为一体的立体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也是艺术创作者头脑中审美意象的形态化。《秦王点兵》是视觉、听觉、文学形象集于一体的典型作品,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秦“俑”形象,在视觉创作中突出“俑”的质感,从“俑”开始复活的棱角顿挫到之后的连贯运动,巧妙地结合古典舞身韵中形、神、劲、律的基本要求,将中国古代武士健强、果敢、不畏的精神充分地融入其中,在观众面前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秦王点兵”的生动画面,使“俑”的造型深入人心,将千年的历史深厚感带给观众,从而使整个作品蒙上了一层既神秘又独特的面纱。而作品的精髓在于如何体现“魂”。“俑”的形象指代了中华民族,“俑”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俑”的灵魂则是中华民族之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这些英雄的特质正是本民族所推崇的,哪怕在当今社会,我们仍旧需要这样的精神,比如面对天灾,汶川人民的坚强、雅安人民的勇敢……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强大精神力量所在。

三、传达民族气韵,展现中华男儿风骨的艺术意蕴

所谓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和意味,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蕴含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耐人寻味,使人们得到世界观、价值观的普遍认同。《秦王点兵》是以“武士精神”来反衬整个中华民族,编导将中国武术文化、太极文化、舞蹈文化合为一体,融其精髓于一身,刚中带柔,柔中寓刚,揭示了中国男儿自尊、自强、自信、自豪的精神风貌,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断壮大的中国的实力,最终点出的是包裹在“俑”的坚硬岩石之中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铸就的中华民族的魂魄!

正是有了这样深沉、宏大的民族气节,才会使作品更具吸引力。《秦王点兵》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的惊艳,更启发了观众无限的思考,激荡起观者共同的民族情怀与爱国之心。

黑格尔认为,意蕴就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其必须通过整个艺术作品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意蕴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描绘,只有三者合一,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深刻、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篇10

一、 视觉愉悦的大众化

动画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假定的视像,动画电影的内容需要融合高度的想象力,这种假定视像内容的完成需要经过导演设计、文学创作、原画创作、动作调整以及后期制作等具体过程,而观众对视像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凭借屏幕放映来完成的,所以虚拟性是动画电影艺术的一大特点。面对现代虚拟的世界,动画电影创作者需要高度激发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极力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观。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观众对艺术的审美要求在不断地提高,这无疑给艺术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创作者,只能通过相应的商业利益来不断更新艺术文化的审美形式,进而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艺术创作者都将创作的重点转移到了艺术形式上,忽略了对动画电影具体内容的诠释,以此来迎合观众的视觉愉悦取向,这无疑是动画电影创作的一大掣肘。[1]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技术也迅速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受众提供更为刺激的电影画面和更具有写实效果的电影画面,使得动画电影艺术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现在的动画电影画面相比之前,更注重的是在其影视形式上的技术化创作,而淡化了动画电影中应有的传统艺术美感,以此来满足大众的视觉愉悦感,同时也导致电影内容中应包含的相关哲学理念、民族特色、人文精神以及道德关怀等重要内容的缺失。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的制作是在宫崎骏动画电影制作的团队合作下完成的,参考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创作审美特点来制作该电影的影视画面,影视背景是中国西南部的景色,《梦回金沙城》电影画面的形式美感主要借鉴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画面中深刻入微和清新淡雅的电影刻画模式。

二、 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趋势

在美国、日本动画电影的相应冲击下,我国的动画电影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萌芽,在相关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国产的动画电影被划分到艺术门类,这种艺术类的动画电影更注重的是在其形式上的创作,可以大大推动艺术形式的发展,然而这种商业化的艺术发展势必会导致影视画面中中国传统艺术美感的缺失。近几年,随着国产电影消费文化的发展,广大观众将艺术追求逐渐转移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追求真实写照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促进了艺术影视作品在表现内容上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梦回金沙城》和《藏獒多吉》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它们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日式动画的美学表现形式相结合,同时日本动画制作团队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在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使得电影画面更具有写实效果;两部电影的影视背景都是我国西部的人文自然环境,满足了广大受众对艺术审美的要求。

三、 现代语境下中国动画的社会审美诉求

(一)正能量的传递

影片一方面要有愉悦观众视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诸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规范等引导作用,能够从一定的角度映射出现代大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并能给予大众相应的正能量。影片反映的生活要基于现实且又要高于现实,这样可以使得观众从影片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和情感的共鸣。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

如今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多种文化互相交融的世界,面对这么激烈的文化竞争,要制定完善的全球文化战略,树立我国传统文化的旗帜。儿童一般对动画片有较大的兴趣爱好,为了更好地让儿童从动画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将我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贯穿到整个动画影片中。随着国外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的动画涌入,新一代在动画中成长起来的接班人,对国外的动画思想和文化内涵比对本土文化了解更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务必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挽救中国动画文化在后现代接班人心中的印象。

(三)关注成人对童真的情感追求

童年、童真对每个人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如今,不仅仅是儿童对动画有着强烈的爱好,大部分成年人也是这样,在动画电影发展迅速的今天,关注成人对童真的情感追求显得尤为重要。[2]成人热衷于看动画,主要是为了找回失去的童真,时刻保持一颗童真的心,有的老人甚至也时常回味童年动画的场景,由此可见,动画需求贯穿于人生的各个时期。人类复杂情感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动画的幻想性和夸张性实现的,动画足以让广大观众轻松愉悦地领悟影片的思想内涵。

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最渴望拥有的,当你从幸福中一路走来,不应该忘记三毛的苦难和期盼。”通过这段话,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影片中展现出了一个聪明机智、纯洁善良,积极乐观的三毛形象,三毛坚持正义感的精神和敢于面对所有艰难困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广大受众,使得观众受益匪浅。与影片所描述的生活情况相比,现在的生活条件可谓是相当优越的,这无疑不让观众们思考该如何充分利用现在的条件努力奋斗。

四、 现代社会审美诉求的对策

(一)注重现实主义题材的提炼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对动画审美的要求,创作者务必要精选影片的题材形式,早期我国经典影片的题材形式主要包括民间故事、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历史事件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京剧、年画、水墨、剪纸等经典的艺术形式是早期动画电影的主要展现形式。对此,相关的艺术创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思想,它们在动画影片领域是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但是,如果要和当代的文化氛围、语境氛围相融合,单靠这些传统的文化题材是不够的,必须要注入新的现实题材。贴近生活的题材才有可能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可以给我国传统的动画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3]《麦兜响当当》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动画影片,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母子在香港的生活状况,其中香港是该影片的动画背景。影片题材的提炼是建立在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氛围上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观众的视觉愉悦感,而且使得观众对影片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该影片之所以深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其题材贴近生活和新颖,另一方面,整个影片场景比较符合当代人的艺术审美要求。

(二)与具体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体现本土化特征

中国功夫带有一种极其神秘力量的色彩,是我们不可丢失的永恒财富,其中“和”是中国功夫的思想内涵,“化无形为有形”“天人合一”是中国功夫的神来之笔。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特别是信守承诺、除暴安良的道德品质更是备受人们推崇。2011年的《兔侠传奇》利用先进的3D技术,刻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兔二”形象。“兔二爷”是一种经典的儿童玩偶,在京津地区已经流传很久。

首先,创作者将兔二亲自做炸糕的复杂过程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观众,通过这个过程,观众可以看到一个认真负责、善良热情,淳朴勤劳的兔二;通过兔二处理一笼不小心掉地上炸糕的场景,可以看出兔二的诚实和良心,整个影片通过这些对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为后面兔二欣然接受老馆主之托的场景提供依据。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次,老馆主给兔二传授了功夫,但是老馆主只是将单一的功夫传授给了兔二,真正领悟其功夫的真正内涵,需要兔二的不懈努力和专心领悟。整个影片内容比较充实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影片中兔二“挑水”的实战经历对其领悟中国功夫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影片整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建筑、集市庙会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形式。此外,3D技术在本片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使得影片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用先进的技术带领广大观众进入现实生活的观摩和对生活方式的深度思考。

(三)大众文化的审美要求中国动画扩大观众的年龄范围

近年来,我国动画影片的兴趣爱好者出现了低龄化的现象,国产动画影片的缓慢发展与这一现象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难以向国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动画影片的兴趣爱好者有年龄层次的差异,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审美要求和情感共鸣。

首先,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部分的动画影片对儿童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影片题材的选定有时趋于“成人化”,这无疑是创作者应该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4]面对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儿童对动画内容的认知能力,开拓儿童眼界,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儿童的心理成长速度,使得儿童过早成熟。其次,除了儿童热衷于追求动画世界,还有部分的成年人和老人也在时刻关注动画影片,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有关,人们更渴望于对童真生活的追求。再者,国产的动画在受众年龄层次上有着明显的划分,创作出的影片作品只针对于某一个年龄层次的人群观看,很多儿童都非常喜欢观看诸如《天线宝宝》《巧虎》《花园宝宝》等动画片,但是0-4岁是创作者制定的受众年龄,可见受众年龄的划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今,制作出的动画作品大多数都适合于儿童一类的群体观看,很少会有适合成年人和老年人观看的动画影片,这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

结语

近30年以来,国产动画片不断受到美、日、韩三国动画片的涌入与冲击,现展与传统相结合方面比较滞后,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政府和动画产业本身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势的紧迫,正在寻找解决的方式,新的动画研究理论与制作方式不断更新,但是动画行业仍有较长的路需要走。现在国家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发展思维,我们应借助国际化语言来传播自己的文化,在生活方面不断挖掘自己的动画内涵和文化艺术特征。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动画事业将立于世界顶峰。

参考文献:

[1]周著.国产动画的国际适应性提升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2):167-170.

[2]阮婷.基于内容与审美的当代国产动画片戏剧冲突特征研究[J].传媒,2016,(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