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老龄化统计学分析

篇1

【关键词】循环系统;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去死因期望寿命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城乡居民死因谱也随之改变。传染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以心脑血管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大幅上升。2008年公布的第3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病占死亡总数的22.45%,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对2011年无锡市新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循环系统疾病流行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循环系统疾病死亡资料来源于无锡市新区2011年居民死因报告系统。年终与公安局、民政局、妇幼保健部门进行居民死亡人口资料核对,开展居民死因漏报调查,对漏报病例一一进行补报。人口资料由新区公安局提供,死因按照ICD-10编码。

1.2统计学分析统计指标主要有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1]、死因顺位、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标化率按照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采用Excel2003、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基本情况2011年无锡市新区循环系统疾病共死亡662例,占全死因的33.42%,居全死因顺位的首位;女性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顺位居第1位,男性则在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为207.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94.44/10万。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为男性的1.1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P=0.045)(见表1)。循环系统死因中脑血管死亡占70.09%,心脏病死亡占29.00%。

2.2不同年龄组别人群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的粗死亡率(男/女/总计)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见图1)。

2.32011年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2011年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1235年,男性高于女性,见表2。2011年新区期望寿命79.11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后期望寿命增加2.21岁,见表3。

3讨论

2011年无锡市新区死亡监测资料表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位于总死因的首位,占总死因的33.42%,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死因顺位相同[2-3]。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但PYLL却低于男性,去死因期望寿命女性也低于男性,说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年轻,同时也表明女性人口老龄化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大于男性。

新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中55岁以上占95.62%,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突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比例也将随之不断增加,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会更加突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压力等进一步加剧了循环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

总的来说,循环系统疾病受到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医疗保健、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危害无锡市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死因。因此,有针对性地制定循环系统疾病防治方案,积极推进全民健康方式行动,开展高危人群定期作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徐世源,蔡卫华.宝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趋势的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4):424-425,428.

篇2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总体健康状况自评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9-02

1947 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1] ”。1990 年WHO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993 年第15 届国际老年学会提出了“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2]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目标。国内外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SF-36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山东省选择7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其生命质量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7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分层方法把山东省的老年人划分为沿海、中部、西部3种地区类型,每个类型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在被抽取的地级市中以市(县)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表(养老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过去从事的职业、目前的收入来源、生活状况等)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为居家养老卷与机构养老卷,调查者是通过专门培训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采用统一导语入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能独立填写问卷的由其独立填写,对于没有阅读能力或不能填写问卷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朗读问卷内容,请其作答,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回收率94.6%。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3.1数据库双机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应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有序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描述分析

居家养老老人324人,机构养老老人234人,共558人,其中男288人(51.6%),女270人(48.4%)。年龄70~79岁393人(70.4%),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65人(29.6%)。婚姻状况:有配偶234人(41.9%),丧偶306人(54.8%),离异4人(0.8%),未婚14人(2.5%)。文化程度:未受过教育269人(48.2%),小学174人(31.2),初中48人(8.6%),高中、中专及技校36人(6.5%),大专及以上31人(5.5%)。居家养老老人和机构养老老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去从事的职业、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及相关因素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差、2=一般、3=好、4=很好、5=非常好”。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居家养老老人与机构养老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3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及分析

单因素分析仅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性进行检验,而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多因素分析。以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为因变量,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有序分类变量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纳入模型中的自变量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目前婚姻状况、职业、养老方式以及生活状况7个自变量。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如下。

2.3.1 模型检验

表2为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2.3.2 方程中的有效变量及参数检验

在纳入模型的7个变量中有年龄、养老方式及生活状况3个自变量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年龄与总体健康状况评价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因素在老年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老人的年龄越大,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越低,本结论与景睿、刘晓东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年龄越高,身体机能越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对死亡的恐惧加大,故自我健康的评价较低。可见,年龄是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不仅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而且投射出心理状况的变化。

3.2 经济条件对总体健康状况评价具有积极作用。“生活状况与当地一般家庭的比较”对70岁及以上老人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生活状况“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原因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状况水平高,老年人就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不为经济所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比较自由[4]。二是生活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有更好的条件享受医疗保健,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会较高。

3.3 居家养老老人的健康自评好于机构养老老人。 “养老方式” 因素在老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的回归分析中,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人对自我生命质量评价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老人。首先,老年人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这种环境中老年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归宿感。其次,老年人年龄大,易产生孤独感与陌生感。居家养老模式能使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子女以及邻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与陌生感[5],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

3.4 受教育程度与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之间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差异性检验中,受教育程度在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然而在“受教育程度”对总体满意度自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可能的原因在于混杂因素的影响,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elarde-Jurado E et al.Salud Publica Mex,2002,44:349-361.

[2] 李秀燕, 郭继志. 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展望[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3,20(4):154-158.

[3] 景睿,刘晓冬等.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8 ,8(28)

[4] 林江,杨继峰,刘强. 健康状态认知理论的概述[R]. 广西中医学院院报 2010,13(1):74-75

[5] 王生锋,齐玉梅.中等城市社区人群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8-10,10(37).

作者简介:

(1973.03-)硕士研究生,潍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学

篇3

关键词:更年期;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慢性疾病是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老龄化人群中女性占有较高的比例,我国50岁以上女性已达1.2亿,预计在2030年将增加到2.8亿以上[1]。更年期是女性慢性疾病启动的窗口期,因此,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47岁,而女性期望寿命达到84.79岁。女性绝经后的生命时间增加,以平均绝经年龄51岁估计,女性有1/3的生命在绝经后度过,绝经后妇女的医疗健康保健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与绝经相关的精神障碍、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全球性死亡率、发病率和医疗费用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规划及上海市中长期行动计划中,都将围绝经期疾病列为重大防治疾病。本研究针对更年期健康及需求的特点,对更年期专病门诊的患者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更年期专题门诊就诊的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本市常住人口或能按时随访者;愿意接受研究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管理数据库的构建和信息组成

采用Accese软件构建更年期数据库。更年期数据的信息包括:①人口学特征:年龄、身高、体重、BMI、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生育状况、月经状况(初潮和绝经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族史和既往史、绝经状态等;②专项信息:主要量表、专科检查等;③辅助检查;④治疗方案;⑤随访内容。

1.3数据库管理流程

见图1.1.4管理数据库的功能1.4.1具有完备的信息查询功能只需输入关键词,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患者健康档案编号等即可查到复诊病人的信息;能够按照专项研究的目的查到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例如骨密度、血脂指标、治疗药物名称等。1.4.2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服务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如年龄、生育状态、绝经状态等。1.5质量评估数据库信息输入质量以完整性和准确性作为评估标准;由输入者每天输入后核对保存,再由核对者核对,以百分率表示。完整性、准确性分别达到95%以上为完整和准确。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及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数据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更年期专病门诊就诊人次10120人,就诊人数2328人,纳入管理人数1173人,占就诊人数的50.39%。建档率、建档完整性、建档准确性及各项目质量分析见表1、表2、表3。2.2数据库关键信息输入质量分析按照数据库项目分析数据质量显示,量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100%;而随访数据完整性和准确率均较低,其中准确性表现在随访时间随意性较大。2.3数据库功能分析自数据库启用以来,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更改5次32条;集中在数据输入错误信息的识别、漏项的提醒等。存在数据汇总方面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2.4数据库利用成效分析该数据库建立以来共被利用18次,完成论文12篇。2.5患者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分析从就诊人数和建档人数分析,专病门诊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管理接受度逐步提高,尤其是专家接诊的患者更容易接受。

3讨论

3.1基于信息化更年期健康管理的意义

更年期是中老年女性慢性疾病防治的“窗口期”,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对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信息化技术的进展为实现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大医院大部分已经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数字化、医疗智能化、运营精细化和办公自动化的目标。基于信息化的慢病健康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3]。由于更年期人群基数大,健康问题持续时间超过30年,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档案,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对减低绝经后女性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3.2更年期数据库信息管理的开发和应用

实践表明,建立完整、统一的管理数据库,方法简便、技术可行,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持。只有不断地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更年期信息管理的作用。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基于信息化的更年期健康管理模式和数据库的建档、利用均被患者和医方接受[4-5]。建档率、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在不断提升。但随访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本中心的另一项研究[6]显示,患者对绝经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仍然较低,这应该是随访数据较低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关注更年期女性的健康保健工作还有待加强。

3.3提高数据库质量

数据库质量的提高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智能纠错。在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健康管理系统中还有智能纠错功能,例如该妇女被认定为绝经后妇女,则不应该出现于就诊时间12月以内的末次月经。此外更年期健康管理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应与相关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建立以共享为基础的管理平台。

3.4移动产品的引入

篇4

关键词: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属于普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患者发生急性胆囊炎的几率也随之上升[1]。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因此病情较重,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影响[2]。我院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0月在我科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6~89岁,平均年龄(73.18±4.0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2.84±4.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基础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临床症状可见右上腹部的持续疼痛,呈阵发性加重,可出现向右肩部放射,可伴有发热和轻度的皮肤巩膜黄染,查体可见胆囊区的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炎[3]。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满意后患者取平卧,消毒后在脐下横切口1cm部位将腹壁提起,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建立人工气腹,在显示屏下进行定位于剑突下偏向右1cm切口穿刺至腹腔,维持腹腔的压力,同时在右侧肋缘的锁骨中线下方0.5cm处穿刺进入腹腔,将腹腔的积液清除后分离粘连,对胆囊肿大患者进行减压并抽吸胆汁,由一人完成胆囊暴露和切除,检查好手术视野并放置引流管,排除气体,拔除穿刺套管并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两组术后指标情况 见表1。

注: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t=6.0243、13.2386、11.0750、8.3509,P=0.0000、0.0000、0.0000、0.0000

2.2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见表2。

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χ2 =5.3919,P=0.0202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发病急骤,一般是由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所引发,表现出局部的炎症较重、胆囊壁发生水肿以及和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且出现了脏器功能的衰退,因此其胆囊化脓、坏疽和穿孔的几率较高,病程进展很快,因此临床上采取保守治疗常效果一般[3,4]。

我院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该手术方案具有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较快、对机体损伤较小等特点。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气腹的压力可以影响气道压力,因此要尽可能减少气腹压力,防止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②由于胆囊的周围会产生粘连,因此手术过程松解粘连时动作要轻柔,遵循宁伤胆囊不伤胆管的原则,先进行胆囊后三角解剖,然后行胆囊前三角,尽可能将胆囊动脉与胆囊颈部暴露,使用分离钳和吸引器头进行分离[5,6]。③对于有胆囊肿大或者胆管结石嵌顿的患者,要在近胆囊壶腹的部位进行戳孔减压使用胆囊钳用减压孔抓取胆囊并进行提拉,显露出胆囊三角,嵌顿的结石要将其赶入胆囊或者胆囊管的近壶腹部位并且切开取石,有助于胆囊管的显露与夹闭。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玉龙,丁海.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3):202-204.

[2]张好春,钱家成,王文友,等.早期对比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1):49-50.

[3]张建,张新民.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6(1):87-90.

[4]林镇海,张炳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国内研究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2):157-160.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将康桥社区按地理位置划分成3个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每个片中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以60岁以上常住户口、自然人群为调查对象。应查1 596人,实查1 559人,实查率为97.68%,获得有效问卷1 531份,问卷有效率为98.20%。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史和家族史等。

1.2.2 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以korotkoff第1音为收缩压(sbp),第5音为舒张压(dbp)。

1.2.3 实验室检查 检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受损者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服糖后2h的血糖(2hpg)。

1.2.4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为代谢综合征:① 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② 高血糖:fpg≥6.1 mmol/l(110 mg/dl)及(或)2 hpg≥7.8 mmol/l(140 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 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 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ol/l(150 mg/dl),及(或)空腹hdl-c<0.9 mmol/l(35 mg/dl)(男)或<1.0 mmol/l(39 mg/dl)(女)。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专人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的患病率

调查的1 531人中,男648人,女883人;年龄60~92岁,平均(70.4±10.0)岁。检出ms患者471人, ms患病率为30.7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08%,女性患病率为34.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3个年龄组的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最高,≥80岁组最低。60~岁组和80~岁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表1)。

2.2 ms及各项指标检测情况

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高tg、超重和(或)肥胖、低hdl-c和高血糖(表2)。

2.3 ms不同组合模式的情况

老年人中有0、1、2项ms指标的分别有148、413、499人,检出率分别为9.67%、26.98%、32.59%。符合ms诊断的3项组合中以“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高tg”为最多,4项组合中以“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高tg+低hdl-c”最多(表3)。

2.4 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除bmi、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因素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ms发病有明显联系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腰围。将年龄、性别、腰围作为自变量,ms患病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表明腰围是ms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表5)。回归分析经假设检验,χ2 = 421.25,p=0.00,回归模型合理。

3 讨论

ms的代谢异常组分大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动脉及周围血管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康桥社区位于上海的近郊,经济发展较快,一方面物质供应充足,生活质量改善,人群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性质的改变,大量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过多摄入高热量饮食,劳动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多种代谢异常的发生。本次调查显示,康桥社区农村老年人ms患病率为30.76%,稍高于阮晔等\[2\]报道的上海市65~74岁年龄组人群的ms患病率(27.62%

)。诸多调查均表明\[2-4\],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ms患病率均存在着增龄的趋势,老年人已成为ms的高发人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而上海更是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如何降低包括农村地区老年人的ms患病率,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杨丽萍等\[5\]对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进行了调查,60岁以上城镇居民的ms患病率为46.91%,高于我们的调查结果,符合ms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的调查结论。此外,本次调查中的老年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也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2,6\]。目前认为,老年人中女性比男性的ms患病率高,可能与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及内分泌代谢发生变化有关。本次调查中ms与年龄关系的分析显示,老年人ms患病率以60~69岁年龄组最高,与其他报道相一致\[7-8\],而随着年龄进一步增大,患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高龄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逐步下降,进食量减少,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等。

m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资料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腰围是ms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控制腹型肥胖/超重是防止ms发生的主要环节。在被调查的康桥社区老年人群中,90.33%的人具有至少1项ms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的比例最高。而ms组合中以超重和(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最多,与徐伟民等\[9\]的报道一致。为了遏制ms患病率增长的势头,建议各级卫生保健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从青少年时期就要合理饮食,少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提倡全民健身,适度锻炼,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体重,将血压和血脂等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2]阮晔,李锐,黎衍云,等.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9):240-244.

[3]袁梅英,马靖,于世林,等.北京市某农村社区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614-616.

[4]刘继艳,陈冰,王姣锋,等.河南省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60-1462.

[5]杨丽萍,金厥顺,曹海萍,等.上海市某地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6):299-301.

[6]prasad ds, kabir z, dash ak,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in asian indians: a community study from urban eastern india\[j\].j cardiovasc dis res, 2012,3(3):204-211.

[7]张毅,林玉娣,徐明,等.无锡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及特点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2010,11(1):20-25.

[8]陈蕾,贾伟平,陆俊茜,等.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31(12):909-912.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肾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肾内科;安全护理

目前,随着我国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入院治疗的肾内科老年患者也在日益增多,对安全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肾内科患者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60-79岁,平均64.5岁。病程0.8-32年,平均4.5年。其中37例为尿路感染,33例为肾小球肾炎,17例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为肾病综合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设立安全标示,防止坠床 护理人员需加强巡护工作,在患者摔倒、坠床≥4分时,需安排陪护进行照顾。及时解决危险因素,将常用物品放置在易取处,设立安全标识,以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1.2.2 饮食指导 依据肾内科疾病性质的特殊性,应指导患者采取低磷、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以使健存的肾单位负担减轻,为肾功能处于稳定的水平提供保障。依据患者的个体需要和尿中蛋白质的丧失量来确定患者蛋白质的摄取量,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在急性期为0.5g。当非蛋白氮在血中的量无增加时,摄入蛋白质的量可适当增加。患者有少尿、水肿或心脏出现衰竭征象时,对钠的摄取须进行限制,以1-3g/d为宜;若患者伴高血压进展,有严重的肾功能损害且呈尿毒症倾向时,蛋白质应限制为30-40g/d,钠为3-5g/d。

1.2.3 感染的预防 因肾内科疾病均有较长的治疗周期,患者通常需长期卧床休息治疗,特别要加强对皮肤的护理。应指导患者对经常进行变换,协助翻身困难的患者进行定时翻身,避免持续压迫局部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嘱患者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为促进淋巴液及静脉的回流,需将下肢抬高,行主动或被动运动,以对水肿的程度进行缓解。重视口腔卫生状况。

1.2.4 水肿的护理 肾内科疾病中,水肿在临床症状中较为常见,护士需加强水肿患者的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变化的观察,每天对患者行腹围、体重、脚围的测量,对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防止水肿进一步加重。在对液体进行限制时,为减少口渴的感觉,患者饮水时可少量多次进行。当患者水肿情况较重,病情危急时,可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同时做好药物副作用的预防。

1.2.5 药物的合理应用 肾内科常用的药物为免疫抑制类,因较长的治疗期而副作用发生率较高,故护士需严格依据医嘱给药,保护性隔离免疫力差的患者,每日对病室消,保持患者个人良好卫生情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在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6 血液透析的护理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多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护士需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将患者及家属恐惧、焦虑心理消除,提高其对血液透析的认识,以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做好患者体重、饮食、出入量、血压、电解质等的观察。透析后需做好内瘘阻塞的防护,若有异常立即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开展临床工作全程中,患者无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外的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上障碍、缺陷、损害或死亡[2]。近年来,我国人口正步入人口老龄化,肾内科中老年群体的住院人数在日益增多,且患者中大部分存在有合并症、慢性肾功能不全,除烫伤、跌倒等常见的安全护理隐患外,专科治疗造成的特殊风险也呈较高水平,适时的、有计划的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治疗预后起着关键性作用。护士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有无跌倒史、用药史进行询问记录,就患者的肢体活动状况、、意识等与坠床有关的因素进行观察评估。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做简单介绍,让其明白疾病的可防可控制性,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因老年人肾脏功能和组织学的变化,并发症多、病情转变快、死亡率高,在住院期间易出现脱水、感染、药物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合并征,护理干预在全安护理中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仕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202-203.

篇7

【关键词】农村 老年高血压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66-02

据2005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高血压是脑中风,心脏事件(心衰、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因此,了解农村高压病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的21世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安宁市县街镇10个自然村为单位,人数为3800人。年龄在60岁以上(1950-12-30前出生)的人群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由安宁市卫生局牵头,通过县街镇卫生院组织,并与当地镇级领导联系,取得当地镇政府,村委会,村卫生室医生的支持、配合。成立调查小组,到各自然村进行免费体检,询问调查。

1.2.1 调查内容 ①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②是否吸烟、酗酒、是否高盐饮食,是否高脂血症,糖尿病等③血压相应情况,是否知晓高血压,是否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情况等,④体检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并进行心电图检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非超重BMI<25kg/m2,超重(肥胖):BMI≥25kg/m2。

1.2.2 血压测定方法及诊断标准 统一采用省项目办指定的欧姆龙431c血压计采取右上肢连续三次测量,间隔至少一分钟,取3次平均值。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或2周内正在服用降压药者诊断为高血压。

1.3 统计方法 将所有资料核对整理,输入计算机,应用SAS及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作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高血压的发病情况 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的发病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的发病情况

2.2 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调查3800人中2500人血压正常,占总调查人数的65.7%;检出高血压总人数13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4.2%;总患病率为34.2%;其中男性780人,患病率为25.3%;女性520人,患病率为13.7%。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是21.5%、16.4%、3.5%。

2.3 高血压与各种危险因数的关系 高血压与各种危险因数之间的关系见表2。

表2 血压与各种危险因数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3.1 高血压是威胁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在广大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剧增,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造成的致死率,致残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渐趋增高,且发病年龄也渐趋年轻化。因此,对农村加强高血压的危险因数的研究十分必要。

3.2 通过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农村老年高血压男性>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大增加,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是21.5%、16.4%、3.5%。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睡眠过少,缺少锻炼的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说明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睡眠过少,缺少锻炼,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3.3 同时本次随访调查表明,一是农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层次低,经济状况偏差,常食腌肉、腌菜等腌制品,造成钠摄入量过高,这与本地农村老年高血压患病率有很大关系。二是农民对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数缺乏认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未能普及,脑中风,心血管事件成了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增加了农民个人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三是农民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知晓治疗率、控制率低,人们普遍使用低价、短效的降压药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规范服药、不监测血压、不注意合理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好大一批农民年近半百还未测过一次血压。

为此,加强县街镇农村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时侧重于一级预防,综合性防治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首先,加强对农村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进行规范管理,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血压检测,建立健康档案,建立随访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行之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机制。同时要加强农村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普及高血压等疾病对人体危害的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行正确的膳食,控制钠的摄入量,少吃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适当锻炼身体,戒烟限酒,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消除抑郁、紧张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要注意提高中老年人群、肥胖和超重人群的测压率,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农村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降低健康人群高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东风、姜河等,中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

[2]张水青、郑黎强等,辽宁省农村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74-76.

[3]刘静、赵冬等,1984-1993年北京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比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4):108-11.

篇8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和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20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钙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法骨化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明显升高,但治疗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改善率78%,对照组为3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

 

关键词 阿法骨化醇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977; 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9-0021-03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facalcidol

on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osteoporosis

HUANG Xiaopeng1, MENG Jian2

(1.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Yangsi Hospital, Shanghai 200126, China;

2. Endocrine Metabolism Ward, Shidong Hospital,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lfacalcidol on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to discuss its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Two hundr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n=100).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daily oral calcium while alfacalcidol therapy was additinally giv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sides the basic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the treatmen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t the femoral neck and L 2-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pain improvement was 78.0%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5.0%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lfacalcidol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lieve the pain.

KEY WORDS alfacalcidol; senile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进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普遍性及严重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减少及骨组织细微结构的破坏,继而造成临床骨折发生率的增加。阿法骨化醇能在体内起调节钙磷的平衡作用,增加钙磷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改善妇女绝经和激素类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我们选择在门诊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钙剂的基础上给予阿法骨化醇进行治疗对照,以探讨其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及预防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4月-2011年12月在门诊诊断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排除其他重大系统疾病,选取200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114例,年龄66~98岁,平均78.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或关节疼痛。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尔奇D片(含钙元素600 mg及维生素D 125 IU),治疗组除每天服用钙尔奇D片外,同时加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粒(延迪诺-上海信谊)0.5 ?g/d,连续服用12月。同时建议所有患者适当活动锻炼,戒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通过饮食增加钙质摄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骨密度测定仪(美国LUNAR公司PRODIGY型)测定腰椎L2-4椎体及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值。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价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变化

两组治疗前的股骨颈,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明显增加,但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9

[关键词]复方玄驹胶囊;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8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是我国的发展趋势,并且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首位,我国自1995年提出“健康老龄化”一词,人们更加注重中老年的生活质量;在45岁以后的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内分泌功能减退,体内雄激素水平可能会持续且缓慢的下降,出现及功能减退、易疲乏、抑郁和内脏脂肪沉积等临床症状和血清睾酮水平的降低等,这一综合性的临床表现即为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症(LOH)。近年来关于LOH的研究层出不穷,且有研究表明LOH与低睾酮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相关;本文基于1例复方玄驹胶囊治疗LOH,获得了满意疗效的报道,进行深一步的大量本临床试验,观察复方玄驹胶囊用于治疗LOH的患者,中老年男性症状问卷(AMS)评分、国际功能指数表(IIEF-5)评分、血总睾酮值(TT)的变化情况,而判断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通辽市医院泌尿外科及男科就诊的患者80例。

入选标准:年龄在45至65岁之间且持续发病大于6个月。符合LOH诊断标准的患者,即:有雄激素缺乏的症状、体征以及血清睾酮水平至少持续2次偏低的患者:其中主要症状与体征包括:男性发育、内脏型肥胖、骨质疏松、减退、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潮热等;且患者的AMS评分值>27分、IIEF-5评分

排除标准:重度精神神经性疾病患者,前列腺癌、红细胞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肝肾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内分泌疾病史以及近期有行内分泌治疗史的患者。

1.2 方法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得知情同意。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玄驹胶囊(杭州施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0060462,生产批号20140706),3粒/次,3次/d,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天津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2020233,生产批号20140815),1片/次,3次/d,疗程为3个月。

80例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AMS评分、IIEF-5评分及血TY值的检测,记录并判断其变化情况,且治疗期间生活习惯规律,消除心理因素,适当体育活动,避免使用其他类影响男性激素水平的药物。

1.3 疗效标准

AMS量表总分评分为:17~26分为无症状,27~36分为轻度;37-49分为中度;≥50分为重度。IIEF~5量表总分评分为:22~25分为正常;12-21分为轻度障碍;8~11分为中度障碍;5-7分为重度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AMS评分、IIEF-5评分及血TY值在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MS评分、IIEF-5评分及血TT值有明显差别,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MS评分、IIEF-5评分及血TY值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血睾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男性人体内的睾酮95%来源于组织,由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其功能包括:提高,维持生育,促进蛋白质与红细胞的生成,以及促进骨钙化和增强认知等功能。其中睾酮对男性的调节起决定性作用。睾酮还可对血脂、血糖等代谢产生影响。大约在50岁开始,男性睾酮的分泌开始逐渐降低,大约20%的60岁以上的男性其睾酮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由于体内睾酮的波动,致使部分患者出现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述生理功能的降低,这一年龄变化被称为“男性的更年期综合征”,而其主要原因即为中老年男性的性腺功能低下所致。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以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为主,小剂量睾酮补充治疗(tes-tosterone supplement therapy,TST)是LOH的首选治疗方案,其中十一酸睾酮口服制剂在升高血清睾酮至生理正常范围的同时避免了肝脏毒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激素类治疗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性较高,用药后的检测也较为复杂。为了减少长期补充激素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证实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慢性脑供血不足; 疗效

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Clinical Analysis/MIAO Sheng-l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062-0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Yinxingdamo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 120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osite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To compar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 and control group 76.7%,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Compound Danshen injection;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Curativ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Rui’an City Xincheng Street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Rui’an 3252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32

慢性脑供血不足又称为慢性脑循环不足,因为脑动脉循环障碍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重和头晕等脑部缺氧、缺血等疾病[1-2]。慢性供血不足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等疾病,所以慢性脑供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3-4]。现在对本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别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经过确诊均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纳入的主要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慢性脑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脑局灶体征的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没有血管器质性脑病变的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出现脑灌注动脉狭窄改变或者闭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3~82岁,其中头重、头晕的患者48例,心脏病患者2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8例,颈椎病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6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9岁,其中头重、头晕的患者44例,心脏病患者1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颈椎病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对基础疾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加入到250 ml含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15 d;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到250 ml含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疗程也是1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药物起效的时间在3 d内,患者的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药物起效的时间3~7 d,但是智力部分出现障碍;无效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起效的时间大于7 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60) 52 6 2 96.7

对照组(n=60) 16 30 14 76.7

表2 两组治疗方法药物起效的时间比较 例

组别 小于3 d 3~7 d 大于7 d

观察组(n=60) 32 24 4

对照组(n=60) 0 32 28

表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对比(x±s)

组别 时间 全血高切黏度

(mPa) 全血低切黏度

(mPa/s) 血浆黏度

(mPa/s)

观察组(n=60) 治疗前 5.17±0.85 6.91±0.44 2.46±0.66

治疗后 4.18±0.13 5.11±0.35 1.44±0.70

对照组(n=60) 治疗前 5.17±0.85 6.81±0.62 2.42±0.51

治疗后 4.78±0.20 5.93±0.71 1.80±0.40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等疾病,所以慢性脑供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会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慢性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运动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会出现失语、嘴歪和肢体无力等活动不灵症状;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常常会出现突然眩晕、失明和耳鸣等症状;精神意识出现异常,总想睡觉,昏昏沉沉都是脑供血不足的征兆。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的一种复方制剂[5-6],主要的成分有白果内酯、银杏苦内酯、双嘧达莫和银杏黄酮苷,有多种生物的效能。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生物效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减少红细胞破裂,降低血液黏度;能够增加缺氧缺血组织对葡萄糖和氧的利用,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和清除自由基;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加强神经传导,对神经递质更新起到促进作用[7-8]。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能够提高神经元对缺氧和缺血的耐受性,使神经营养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了神经恢复[9-10]。通过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施进宝,黄宝英.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6(3):88-89.

[2]江承平,吴碧华.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4(1):57-58.

[3]王琢,张爱红.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9(15):241-242.

[4]宋艳萍,张艳华.银杏达莫注射液配合富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8(4):93-94.

[5]林兴建,过燕萍,徐俊,等.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3(1):70-71.

[6]宋桂华,李岩.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东菱克栓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31):286-287.

[7]肖闻宇,李敏,肖翔宇.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9,4(1):65-66.

[8]陈岚,曾俊权.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80-81.

[9]王惠民,郭兰瑛.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4(33):293-294.